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7 09:41:07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1)

引言

系统内结构的变化决定整个系统是否健康发展,如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推动经济向前发展;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推动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各个经济环节与部门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内部结构是否合理,能否互相促进、不断升级。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表明,结构偏差和升级缓慢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我国强调“调整结构”的问题,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与贸易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作为经济大国与贸易大国如何协调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使之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以比较优势理论中所蕴含的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例来分析。

传统的比较优势一直是众多国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和标杆。随着国际分工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新形式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出现,使得建立在严格假设条件下的比较优势理论不断被质疑与完善,比较优势理论经历了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陷阱”再到“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如果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传统的要素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竞争,就会被锁定于国际分工的最低端,陷入静态的比较优势陷阱中,不会有技术创新的动力,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的成本。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只能是长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进口的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发展受限,在总体贸易中的比重极低,且以服务贸易进口为主。因此,基于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一致的,无法升级和互相促进,继而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与内生比较优势的理论,为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升级与互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指明了出路。

动态比较优势不拘泥于一国固有的比较优势来源,如初始资源禀赋与劳动力要素的情况,强调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换比较优势的基础,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如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提出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主张后发国家应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国内生产,形成比较优势后再出口。动态比较优势强调生产要素、技术的积累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内生比较优势的理论观点基本一致。依据这两种比较优势的理论观点,一国不断积累资本,进口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产业结构就会相应优化升级,进而带动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的良性互动。

中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以货物贸易商品结构为切入点,很少考虑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结构情况。本文将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比重作为研究的重点,构建模型,以期从服务贸易视角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

借鉴蓝庆新、田海峰(2004)对变量的处理方法,利用结构变化效应来分析分量与总量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仅考虑了指标本身的增长速度对总体增长的作用,也考虑了分量占总量的比重对总量增长的影响,比较科学。模型中,EX、IM、SEX、SIM、Y、Y3分别代表总出口额、总进口额、服务出口额、服务进口额、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各结构变化效应可相应表示为:

服务出口结构变化:(SEXt/SEXt-1)*[(SEX/EX)t-(SEX/EX)t-1]  ;  ;  ;  ;  ;  ;  ;(1)

服务进口结构变化:(SIMt/SIMt-1)*[(SIM/IM)t-(SIM/IM)t-1]  ;  ;  ;  ;  ;  ;  ;  ;  ;  ;(2)

产业结构变化:(Y3t/Yt-1)*[(Y3/Y)t-(Y3/Y)t-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其中,(1)式的第一项为t年SEX的增长率,第二项表示t年SEX的比重变化。(2)式表示服务进口的增长率与服务进口比重变化的乘积。(3)式表示服务业产值的增长速度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的乘积。这样考虑是因为有些变量虽然自身增速较快,但在总量中的比重可能没有增加或增加不明显,那么这个变量对总量增加的贡献就不大。只有本身高速增长,并且在整体中的比重也提高的变量对整体增长的贡献才为正。

采用1982-2011年间的30个指标数据来计算各个结构变化,数据均来自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经过上述(1)、(2)和(3)三个公式的处理,得到29个样本数据。分别用CSSEX、CSSIM、CSY3表示服务出口结构变化效应、服务进口结构变化效应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效应,画出变量趋势图,见图1。

由图1可知,个别年份的服务出口贸易结构效应有较大波动。除此之外,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十分稳定,并且具有相同的趋势,因此推测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二)实证分析

平稳性检验。在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前,首先要检验各组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问题,当变量均为平稳变量或经过差分后为同阶平稳才可以进行协整分析。进行平稳性检验应用较多的是单位根检验中的ADF检验方法。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见表1。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三个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是平稳序列,可以继续进行协整关系分析。

协整分析。协整关系反映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这里采用两个变量的协整关系分析方法,即E-G两步法。首先建立服务出口结构效应(CSSEX)、服务进口结构效应(CSSIM)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CSY3)的回归方程,利用Eviews软件输出方程如下:

CSY3=0.001785-0.089241 CSSEX+EC1

(-0.267381)

CSY3=0.001692+0.015991 CSSIM+EC2

(0.291310)

由于上述两个方程的DW检验值均不理想,可能存在自相关现象,利用自相关系数重新将方程进行调整,结果如下:

CSY3=0.00186-0.251347 CSSEX+EC1  ; (4)

CSY3=0.00167+0.024734 CSSIM+EC2  ;  ;(5)

然后,对残差序列EC1和EC2作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这表明序列CSSEX、CSSIM和CSY3之间具有协整关系。

用相同的方法将CSY3作为自变量,将CSSEX和CSSIM作为因变量重新构建方程,结果如下:

CSSEX=0.000424-0.029593CSY3+EC1 (6)

(-0.267381)

CSSIM=0.0034+0.195938CSY3+EC2  ;  ; (7)

(0.67261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结果证明服务的进出口结构变化效应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否由服务进出口结构变化引起的,或者服务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是否由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还需要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软件对三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只有表3中的两个假设被拒绝,即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其余情况都是接受了原假设,即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从结果来看,滞后1期时,在1%的显著水平下,CSY3是CSSEX变化的Granger原因。滞后6期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CSSIM是CSY3的Granger原因。其余情况,三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结论

由协整分析可知,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变化效应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首先看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变化效应(CSSEX)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效应(CSY3)之间的关系。根据回归方程(4)式和(6)式,方程的自变量系数均为负数,两个变量之间是反向发展的关系,即自变量的增加会引起因变量的减少。可见,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化效应并没有起到促进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没有增加,反而不断减少,阻碍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服务业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的作用不断减弱。由于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提升受到限制,导致服务业长期停留在传统服务项目上,因此这种低级的产业结构没能促进服务业出口的快速发展,甚至阻碍了服务业出口的发展。

服务贸易的进口结构变化效应(CSSIM)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效应(CSY3)之间的关系。与方程(4)式和(6)式不同,回归方程(5)式和(7)式的自变量系数为正,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同向发展的关系,自变量的增加会引起因变量的增加。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变化推动了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即服务贸易进口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进口额不断增加,并迅速超过了服务出口额,在贸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进口的不断增加起到了推动国内相关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增加服务业在总产业中的比重,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合四个方程看,由于方程的系数较小,因此无论是服务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还是服务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都很微弱,说明我国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国内服务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没有与产业结构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滞后1期,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能够推动服务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从长期来看,滞后6期时,服务进口结构效应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其他各期,三个变量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一检验的结果与协整方程的分析结果一样,再次说明了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效应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效应之间只在个别时间里存在微弱的因果关系,服务的进出口结构变化没有起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没有明显地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服务业的中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利于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外贸结构的调整以及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如何互动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5-0064-07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作为涉及8个城市的区域经济改革试点,沈阳经济区各市原有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各异。本文以区位熵为测算工具,分析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集聚现状,探讨沈阳经济区服务业改革的方向。

一、理论与文献回顾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领域内的相关产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集中发展,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基于地理、行业、技术的交往,在竞争和合作中获得相对于分散发展而产生的比较优势;本质是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对于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需求。

Krugman等人开创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把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纳入经济理论中,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与分散原理,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提供了新的方向。Engelmann和Walz首次将新经济地理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融合,基于克鲁格曼创立的“中心―”模型,研究了区际经济增长差异逐步拉大的内在机制。总的来讲,大部分国外研究都认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也有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Brülhart和Sbergami以105个国家1960-2000年的数据和欧盟国家1975-2000年的数据为样本,以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为集聚的工具变量,分析了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理论探析我国实际情况。安虎森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区域内经济活动发生集聚的驱动力,提出经济主体的信息生产效率与区域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周兵和蒲勇健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产业集聚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范剑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发现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突出表现在产业集聚的整体性积累上,但其主要的着力点集中在探讨产业集聚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机制上。

纵观国内外已有文献,除了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外,研究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观点也有所差别。如,陈立泰和张祖妞采用1995-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算区位熵和H指数,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提出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观点。李文秀、谭力文通过对集聚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比较了传统制造企业集聚与服务企业集聚的不同,提出了从行业的区域集聚和行业内企业集聚分别评价的二维评价模型,认为单一的区域集聚分析无法反映服务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然而,对于以制造业集聚为主的沈阳经济区,尚缺乏专门针对其服务业集聚的个案研究。所以,沈阳经济区所涉及的8个城市服务业集聚的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

二、沈阳经济区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由于产业集聚具有不稳定和多重均衡的特征,对产业集聚度的度量就显得比较复杂。目前对产业集聚度的测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区位熵,通过对整个区域特定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算,便于使用我国的统计数据;第二,行业集中度,测定产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以反映产业市场的集中水平,易受大企业影响,与样本的选取关系较大;第三,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测定某一区域某种产业的绝对集聚程度以反映市场垄断和竞争程度的变化,但取决于企业数量和规模的离散程度,受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大;第四,空间基尼系数,以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关系为基础以反映产业在地区分布的均衡程度,将全部产业的地理分布作为比较基础,使得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具有可比性,易于计算。

基于对行业区域集聚概念的理解和横向比较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本文选择区位熵作为研究其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区位熵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的大小,所反映的只是区域专业化的相对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的实际专业化程度。但由于在本文中所要研究是沈阳经济区8城市服务业在整个沈阳经济区内的情况,通过比较某一城市各行业的区位熵也可以考察该城市服务业各行业的多样化程度,因此选择区位熵作为评价指标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区位熵的计算公式, 。 和 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较高层次区域就业人数。当 时,研究区域的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的输出部门。 ,则该产业部门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 值的大小与所研究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正相关。以辽宁省作为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城市的较高层次区域,分别计算2009年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8城市服务业区位熵和2009年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各市服务业城镇单位分行业区位熵,分别得到表1和表2的结果。

在分析集聚程度时需要考虑集聚的因素。集聚因素包括特殊的集聚因素和一般的集聚因素。特殊的集聚因素是指对象区域的交通、资源等自然禀赋,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但针对沈阳经济区这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时,就必须考虑集聚的特殊因素,以期为政策指导提供依据。一般集聚因素是指企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集群化效应的扩大为企业带来利润增值,即马歇尔提出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但鉴于服务业内各行业的不同特性,在相对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分析中适用的一般集聚因素分析并不适合例如沈阳经济区这类较低层次的区域。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并不强调这类一般集聚因素在服务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仅在服务业的个别行业分析中对这一因素进行考虑。

(一)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分析

分析表1的数据可发现:第一,沈阳经济区整体服务业 值只是略高于1,说明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已经产生集聚,但专业化优势并不明显;第二,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和铁岭市的 值均小于1,这些城市的服务业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营口市、沈阳市的 值大于1,表明这两个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专业化优势,且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

(二)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分行业专业化程度分析

按行业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

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方面:沈阳经济区的

值略高于1,其专业化在辽宁省表现的尚不明显。沈阳经济区所属各市中,除沈阳市、本溪市、营口市的 值大于1,其他城市该行业集聚程度均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是由于其特殊的城市区位;本溪市作为连接辽宁沿海地带和内陆地区的枢纽,因此在本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营口市是沈阳经济区内唯一的沿海城市,故其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专业化水平是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最高的。沈阳经济区内各市在本行业内的集聚体现出专业化分布不均的状况,但沈阳经济区整体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方面: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技术人才的构成密切相关。在专业技术人员密度大的地区,本行业专业化优势越明显。本行业沈阳经济区的 值低于1,说明其在本行业的专业化优势缺失。在沈阳经济区所含各市中,除沈阳市外,其他城市本行业的 值均小于1,这些城市在本行业的集聚水平较低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造成的。与沈阳经济区内其他各市相比,沈阳市是辽宁省科技中心,是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城市,具有较高的专业人才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因此在本行业存在一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经济区各市在本行业内的集聚体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最终影响到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整体集聚程度,造成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弱势产业地位。

3.批发和零售业方面:作为提供密切接触的行业,批发零售业要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其服务提供点也就尽可能靠近服务对象,因此本行业分布较为平均,从业人员数量较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比较低,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缺乏足够的专业化水平。沈阳经济区内除沈阳外各市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比较低,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沈阳市是沈阳经济区内唯一一个本行业 值大于1的城市,这是由于沈阳市作为省会在批发零售业方面集中程度高,其中批发业例如著名的五爱市场,零售业例如北京华联、家乐福、沃尔玛等也在沈阳大范围集聚。

4.住宿和餐饮业方面:本行业为沈阳经济区服务业中集聚程度最低的行业。作为密切接触型服务行业,本行业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关联。作为买方市场,本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旅行成本,其在区域上分布的均匀就使其区域集聚程度较低。除了沈阳经济区整体情况外,其所含各市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但沈阳市因其作为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原因,在本行业体现出了专业化趋势,这说明沈阳市的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规模化、连锁化的趋势。从总体来说,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和区内大部分城市由于行业特点和相关配套行业的深度开发不够,导致沈阳经济区和除沈阳市外的其他区内城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过低。但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本行业提供的服务附加值较低,消费规模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沈阳市的消费规模趋于饱和之后,周边城市便成为本行业发展的首选辐射地区。

5.金融业方面:沈阳经济区本行业的 值略低于1,说明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集聚程度不高。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除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三个城市的 值略高于1,其他各市的 值和沈阳经济区的平均集聚水平差距不大。这是由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提供的服务业特别是前台服务大多无法用非接触式服务代替接触式服务,增加服务网点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金融业的区域集聚度会越来越高。同时需要看到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的金融业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集聚,这说明金融业中的证券和保险服务业和主流商务机构的结合更为紧密,表现出中心区位特征。因此,作为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沈阳市也会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金融中心。

6.房地产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不动产服务具有较强的区位特征,重点城市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本行业的高回报率促使行业资本向这些地区集中。因此,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本行业的专业化趋势更强。此外,越是人口数量大、密度高的城市,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越大,这就使得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越强。因此,本行业也在这些地区集聚。在本行业的 值中,沈阳经济区整体低于1,这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的房地产发展水平相对合理,资本集聚度处于正常的水平。但是也需要看到,沈阳市和本溪市的房地产集聚水平已经远远大于地区平均水平,具有了较强的专业化水平。在分析这两个城市在本行业的集聚情况时,结合2009年度两市的房地产实际销售情况进行分析。根据《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沈阳市商品房销售额6843606万元、总面积1532.9万平方米,居沈阳经济区之首,其中住房面积占89.33%(含经济适用房25.7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面积1.68%);本溪市商品房销售额540874万元、总面积173.1万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积占86.14%(含经济适用房38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面积21.95%)。同样作为行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沈阳市的房地产集聚重点体现在非政策性商品住房上,本溪市的房地产集聚重点体现在政策性商品住房上。这说明,在分析房地产行业的集聚度时需要考虑其发生集聚的具体原因,而不能单纯的从集聚度上对行业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方面:本行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中许多行业相关,其集聚水平与这些行业的集聚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度。一般在物流行业和金融业专业化程度明显的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优势也较为明显。作为提供非公共服务的行业,本行业的集聚程度越高,行业间的合作和竞争越明显,其利益越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的集聚水平不高,说明沈阳经济区尚不具备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沈阳市、营口市、铁岭市的 值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这说明沈阳、营口、铁岭三市在本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行业集聚,具备了区域内一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营口在金融业和物流业的共同集聚特征带动了本行业在这两个城市的规模化发展。铁岭市本行业集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方面: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 值大于1,说明其整体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区内各市的数据表现出行业集聚程度严重不均的情况,沈阳市在本行业集聚程度极高,表现出强劲的专业化优势;铁岭市在本行业的 值略大于1,专业化优势不明显;其他各市均未体现出集聚现象。本行业的主体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其布局受到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在沈阳经济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布也主要依托科研单位,因此沈阳市体现出本行业的高度集聚和专业化特征,对于整个沈阳经济区具有优势带动作用。

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方面:本行业的集聚程度取决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受自然环境因素和政府行政导向影响很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整体本行业聚集程度较高,其中6个城市的 值大于1,本溪市、阜新市也只是略小于1。这说明在沈阳经济区,本行业专业化程度比较平均。因此,整个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处于较为合理的行业集聚,具有普遍的专业化优势,发展较好。

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方面:本行业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相对于其他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与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密切。例如,家政服务业就集聚在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从本行业 值分析,沈阳经济区略大于1,其所辖各市中沈阳市、鞍山市、本溪市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从《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提供的各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总支出中可以看出,沈阳经济区各市家庭总支出排名前三的城市为沈阳市、本溪市、鞍山市。故而,一方面,只有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才能促进本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只有提升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才能促进行业内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本地区居民生活水平。

11.教育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本行业存在着二元性的特点:本行业内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而各类的培训和辅导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又属于非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事业性的教育服务,强调布局点的中心性与平均性相结合。一方面需要考虑高等院校所在地集中于中心城市、中小学集中于中心城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的充分性和效率性。作为盈利性的教育服务,强调布局点的重点性,与区域内教育水平相关。从数据可知,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具备一定的专业化趋势;区内各市中,除鞍山、抚顺、本溪三市外,其他各市的专业化程度都较高;鞍山市、抚顺市和本溪市虽然专业化程度不高,但仍然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差距不大。这说明作为教育主体的公共事业性教育服务在行政主导下的发展具有平均性特点,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发展较好。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是半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性。因此在区位选择上因尽量追求公平、效率、充分、经济的原则。所谓公平和充分,强调本行业应尽可能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设施的供给规模和数量应依据人口的空间分布、构成、规模和密度来确定。所谓效率和经济,强调本行业的布局还需要满足设施利用率的最大化与交通时间成本的最小化原则。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本行业在空间的分布应该趋于均匀,其集聚程度也应较低。然而从数据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集聚度已经较高,而其所含各市中除抚顺市和辽阳市外,其他各市均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辽阳市的 值也只略低于1。因此,整个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发展并不充分,居民享受这类服务的空间有待加深。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是满足消费者生存需求以外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面对面提供服务是其主要方式,因此尽可能接近消费者和消费市场是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的主要途径。同时,文化、体育和娱乐需求度的提高又会导致行业内的竞争,使本行业布局点增加,进而导致其区域集聚度的下降。从数据中看,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 值略大于1,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区内各市中,沈阳、营口、阜新三市的本行业 值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这说明在沈阳经济区内,本行业发展和布局不均,潜在用户群仍有扩展空间。其中,沈阳市本行业集聚程度较高,体现出了较强的区位中心优势,在本行业的发展中沈阳市将体现出强劲的带动作用。

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方面:本行业属于行政主导型的公共服务行业,其服务并不直接创造利润,而是通过协调社会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本行业的集聚程度直接与社会稳定程度相关联。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履行社会管理的能力就越强,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就越乐观。从数据看,沈阳经济区的 值略大于1,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完成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较强。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较低,专业化程度较差。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这表明,由于受到各市实际情况的限制,沈阳经济区内各市社会管理能力差距较大,本行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将对沈阳经济区整体未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起负面影响。

(三)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多样化程度分析

按城市分析表2可知:

1.沈阳经济区:作为由8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多样化程度是整个区域的平均水平。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内14个行业中, 值大于1的行业有8个。沈阳经济区整体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体现出了集聚优势。而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度较低。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内各行业的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未形成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因此,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程度较低。

2.沈阳市: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服务业内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普遍较高。服务业中,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其他各行业的

值均大于1。形成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93%,集聚度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占93%。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更体现了极高的专业化水平。在服务业14个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个行业的集聚度在沈阳经济区各市中排名第一。因此,沈阳市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行业带动力。但也需要看到,沈阳市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专业化程度较低,从长远看不利于沈阳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鞍山市:鞍山服务业各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三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21%。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14%。鞍山市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集聚度为沈阳经济区各市中第一。可见,鞍山市的服务业多样化程度很低,且集聚在政府行政主导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中。其结构不利于服务业整体的升级发展。

4.抚顺市:抚顺服务业中仅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 值大于1,没有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集聚水平的行业。因此,抚顺市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均很低,制约了抚顺的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5.本溪市:本溪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四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29%。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21%。因此,本溪市的服务业多样化程度不足,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6.营口市:营口的服务业色优势较强,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集聚度位列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首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集聚度也较高。营口市服务业各行业 值大于1的占57%,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占64%。虽然营口市服务业多样化程度相比沈阳市仍然不足,但从其发生集聚的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高附加值行业集聚度较高;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这说明营口的服务业整体结构较为合理,但仍需要加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7.阜新市:阜新服务业中金融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五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行业总数的36%;服务业中集聚度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43%。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集聚度为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集聚度之首。这表明,阜新市在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上投入较大,但在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上较为欠缺。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行业上的集聚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阜新的产业结构平衡。

8.辽阳市:辽阳服务业中仅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行业的

值大于1,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集聚水平的行业仅占14%。辽阳市的服务业多样化严重失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均为政府行政主导的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服务行业普遍竞争力不足。

9.铁岭市:铁岭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六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43%。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占36%。铁岭市虽然在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属于服务业多样程度稍高的城市,但其行业集聚也主要体现出行政主导的行业,服务业整体偏向公共服务型,也同样凸显出其服务业结构的失调。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服务业内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济属性,集聚特征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为了便于对服务业各行业进行分析,将服务业分为以进行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型服务业。其中营利型服务业又可以按照该行业主要依靠的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三种。第一类是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此类行业的均衡分布与从业人员的数量直接相关,区位熵只能反映这类服务业的整体专业化能力,与行业的特性无关,因此在以区位熵分析集聚程度时区位熵与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正相关。第二类是营利型服务业,这类服务业中各行业主要依靠的生产要素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集聚路径。首先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服务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类行业的主要特征是以资本作为行业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是这类行业的主要壁垒。资本的逐利特征往往使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内企业的集聚程度较高,容易形成垄断。其次是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以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服务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技术是这类行业的主要壁垒。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嵌入程度较高,服务半径较大,在某一较高层次区域范围内往往集中于某一较低层次区域,其区域集聚程度较高。再次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以劳动力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壁垒较低,区位选择和管理对其发展影响较大,区域集聚程度较高。从区位熵进行研究时,营利型服务业各种行业的值都表现出与其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关系。但这种分析是基于专业化程度的集聚,而不是竞争和协作的集聚。

2.区域服务业集聚优势由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和行业的多样化程度共同决定。从行业集聚来看,某一行业在这一区域内的区位熵越高,其专业化程度越高,进而该行业在这一区域就形成了区位优势。从地区集聚来看,某一地区在服务业内具备专业化优势的行业越多,其服务业多样化程度越高,进而该地区在服务业就形成了产业优势。因此,区域服务业的集聚优势体现在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共同发展上。

3.沈阳经济区服务业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多样化程度较低,集聚优势大多体现在公共服务型服务业,高附加值、高就业率行业不具备集聚优势;沈阳市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较高,区域服务业集聚优势明显;营口市服务业特色行业专业化强,一些行业体现出较强的集聚优势,但整体多样化不足;其他各市服务业整体不具备集聚优势,多样化程度差,特色行业明显不足。在沈阳经济区中,沈阳市服务业对于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在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发展中应采取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区内各市服务业行业互补的策略。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效率和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主导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以区内各市服务业特色行业互补,提高沈阳经济区整体多样化水平,实现行业差异化定位,促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2.在差异化定位的过程中,应将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营利型服务业区分对待。在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将服务业行业的差异化定位与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行业提升。在发展沈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沈阳浑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同时,在集群内加大与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政策扶植力度,促进与新型工业产业集群相配套的服务业形成。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

[2]Engelmann F C,U Walz.Industrial Center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Local Input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5,35(1).

[3]Brülhart M,F Sbergami.Aggolmeration and growth:Cross-country evidence[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

[4]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周兵,蒲永健.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3)

(一) 江苏信息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外部需求减弱,给中国的服务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了12.2%,但信息服务贸易的增长率仍保持正值。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2010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比上年同比增长43%,201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38.9%;2005-2010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了5.17倍,年均增长30.2%。

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带动下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头。据江苏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1.69%,但由于进口基数较大,仍然呈逆差状态。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2010年江苏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猛烈,其中2010年1-2月份同比增长59.9%,信息服务贸易增速为252%。2005-2010期间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比上年同期年均增长35%,高于国家同期年均增长率,也远高于江苏省GDP10%―12%的年均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均衡、一些行业的增长相对疲弱的状况下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表现出良好的抗压性。

(二) 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结构占比分析

2005-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全国国际贸易出口总额平均比例不到10%,其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中国服务贸易的平均占比分别为21.83%、31.97%、20.61%,平均增速分别为23%、10.3%、16%,信息服务贸易平均占比不到4%,但平均增速达到36%。2011年一季度,受国际不确定因素影响,运输与旅游服务的贸易呈逆差态势,同期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趋缓,信息服务的出口贸易却保持着近40%的强劲增长势头。

2005-2010年江苏的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仅占全国服务贸易的3%左右,结构上也是以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信息服务出口贸易的平均比重只占江苏服务贸易的6%左右,高于国家的平均比例。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出口迅速发展,2009年同比增长177%,位居全国首位,在金融危机中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江苏省的服务贸易结构有着朝着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演进的趋势。

(三) 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根据2005-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外汇管理局每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结构指数,对中国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计算和定量分析。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2005-2010年期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一直没有超过4%,其中2008年中国仅占市场份额的3.4%,而欧盟成员国的为58.3%,印度19.8%,美国6.8%,说明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信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很小,竞争优势很低。

从竞争优势指数(TC)分析,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TC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其他国家(2008年爱尔兰TC为0.92,印度TC为0.86)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8-2010年世界大部分国家的TC指数下降,但中国却保持一种上升的趋势,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说明我国信息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为顽强的生命力。

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2005-2009年中国信息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处于0.8以下,与世界上信息服务贸易出口大国(爱尔兰、印度的RCA指数一直都在2.5以上)相比,其国际竞争力非常弱。尽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信息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在逐年提升,但是却始终幅度不大,因此中国还是属于信息服务贸易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

从Michaely指数(MI)分析,2005-2010年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MI指数大部分数值为正数,基本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竞争力逐渐增强,说明中国企业已逐渐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国家整体水平一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总体规模较小,国际竞争力还是很弱。

二、江苏省信息服务竞争力制约因素

(一)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力处于弱势状态

金融危机前后的2005-2010年间,无论从出口贸易总量、发展速度还是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世界信息服务贸易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国内其他服务贸易产业如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等相比,竞争力也表现出较大的弱势。江苏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也不能独善其身,虽然信息服务贸易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与中国的信息服务产业一样起步较晚,整体规模较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表现出较大的弱势。

(二) 领军企业欠缺,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与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品牌相比,“中国服务”功能项目比较单一。虽然江苏省的信息服务贸易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档次上与国际上知名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如微软、甲骨文等相比,国内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缺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知名品牌的领军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使得江苏省信息服务产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产业格局中的低端,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 人才供需体系矛盾,缺乏富有国际经验的中高端专业技能人才

信息服务贸易是一种智力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通过人的智力完成服务的全过程。开展信息服务贸易十分需要那些具有“硬技能”(学术背景、语言技能、服务交付能力)和“软能力”(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国际经验与文化相似性)的综合素质的中高端人才,而目前江苏由于这种高素质、知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贸易专业人才不足,使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四)国内外竞争环境激烈,缺乏渠道和拓展经验

由于地缘经济因素和历史因素,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伙伴主要是日韩等东南亚国家,而与欧美之间却没有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使得欧美企业对江苏信息服务企业的开发能力了解不足,在欧美国际市场获取信息服务订单上比较困难。印度在抢占了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开始重视日本和韩国市场,成为江苏发展服务外包的主要竞争对手;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以人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低廉等优势,正成为江苏信息服务贸易新兴的竞争对手。

江苏地处我国区域竞争最激烈的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等省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都在把发展重心转向服务外包行业。特别是上海,具有国际化商业环境、多语种的教育资源、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知识产权法庭的优势,凭借其成熟的制造外包经验,广泛的国际合作、优良的硬件环境和雄厚的资金支持的实力,对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挤占效应。

三、提升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信息服务贸易已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特点而成为江苏发展的重点。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一, 落实产业政策,完善信息服务贸易环境。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一系列促进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江苏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完善产业环境,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撑、专利保护、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加强集成和扶持,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第二, 调整和优化信息服务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整体业水平。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信息服务企业加快与制造企业的融合,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服务及数字内容服务。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等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业务渠道,优化信息服务内涵,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第三, 集中优势资源,确立品牌效应。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推动江苏信息服务贸易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的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提高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创新和发展江苏信息服务品牌形象。

第四, 深化对外合作和交流,提升信息服务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加快外向型步伐,推动信息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是加大招商力度,与有关部门联手,在欧美市场定点开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招商活动;二是吸引境外知名跨国服务贸易公司在江苏投资设立分公司或接包中心,或通过位于江苏的离岸信息服务中心接包;三是充分发挥在江苏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利条件和欧美华裔工程师的人际关系,在欧美国家设立信息服务贸易中心、加入海外技术联盟、从国外上游信息服务贸易发包商直接接受订单。通过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江苏省服务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的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五, 实施人才战略,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吸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端信息服务人才来江苏就业创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及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充分发挥江苏教育科研资源的优势,整合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培训资源,重新审视教育的学科结构和比例设置,更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和动手能力。逐步建立信息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信息服务贸易人才的实战性培训和订单式培养,为信息服务贸易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书华,韩菲.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基于竞争力指标的比较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2]耿乃凡.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4)

以电视为媒介,统计信息。通过新闻发言人的形式在怀柔电视台定期向社会统计数据信息。针对区域经济社会运行的热点问题(如重点领域的投资、CPI及影视文化产业)等作重点的说明。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作概要分析、评估及预测。使统计服务在不断传播的滚动中增加价值。

改革统计分析会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将统计分析会向社会拓展,研究各相关单位的需求,邀请宣传部、发改委、农委、商委、工业局、建委、财政局等单位及《怀柔报》等媒体参加。使统计分析会成为全区最有价值、最具专业与权威的信息源。

丰富定期统计资料编发内容,提供优质服务。在继续完善统计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在每期《经济发展统计资料》前增加简要的统计分析和统计图表等内容,使统计资料内容更加充实,更具实用性。

西城局队

明确“四个关注”

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北京市西城局队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为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加强预警监测,及时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反映,明确提出“四个关注”提升统计服务的水平。

一是关注主要经济领域。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就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大领域,搜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及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二是关注重点行业和社会问题。对金融、房地产、旅游等重点行业和体育、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优势,针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问题如开展劳动力需求和失业情况等进行专项调查,及时反映企业和百姓的需求。

三是关注重点区域。认真研究统计方法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什刹海、金融街、西单商业区等重点区域的统计监测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统计服务。

四是关注重点企业。针对目前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巨大压力,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做好统计资料的咨询服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做好人员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以应对危机,提供统计科研、调研服务,为企业搭建交流、学习、考察的平台,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密云局队与21个统计所

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5)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在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普遍认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理工类高校的科技成果比较多的是实验发展、应用研究,其科技成果的从课题研究之初就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产品、工艺等存在相关性,这样的科技成果对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的提升等作用比较明显。人文社科类的科技成果较多的是在基础研究中,成果多以著作、论文和报告等形式体现,一方面在转化中的界定很模糊,另一方面很难进行统计,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难量化。高校的科技成果的产出比其他科技单位多,其成果涉及产业结构、文化教育、投入结构、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提升、技术的优化,实现有效的创新和创业,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发展,吸纳人才,扩大就业,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二)地方经济发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非常明显,在人才培养、技能传授等各个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反过来,地方政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资本、政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保障,为高校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成长企业、需要技术革新的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对接的企业,企业对于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越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率就越大,这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校要做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现状分析中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探讨,近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高校科技成果在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未能有效释放。

(一)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1.科技投入

高校的科技投入包括高校的科技人力和高校的科技经费,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的科技人力投入中,研究发展人员、教学与科技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以及各类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都呈上升趋势,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科技经费投入中,2017年陕西省合计833亿余元,其中政府出资比重约62%,政府的出资比重从2013年的61%到2017年的62%,来源于政府的科技经费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来源于企业的科技经费从2013年占比为41%到2017年的31%,2017年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高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

2.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产出成果总量处于上升的趋势,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中国外学术刊物从2013年的9797篇到2017年的14587篇,增加幅度较大,说明科技成果中论文的质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专利出售的合同数量从2013年的97项到2017年的203项,增长了52个百分点,高校中专利产出增长幅度较大,由专利出售合同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增长较大。陕西省近五年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速明显,分别增长了58.6和55.7%,但是专利出售的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在科技成果产出中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成果产出量的增加,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果增幅较小。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高。在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科技成果只有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技术转让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都呈上升趋势,技术转让合同从2013年的356项到2017年的664项,合同转让金额从2013年的11.29亿元到2017年的27.37亿元。在合同数量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多,2013年国有企业占比46.9%,民营企业占比41.6%,在2017年国有企业占比37.2%,民营企业占比49.1%,民营企业占比增幅明显,外资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占比较少。在技术转让中除合同形式以外,还有学术会议、报告讲座、派遣交流等形式的成果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产出的成果进行了转化。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近五年来的科技投入中人员和经费都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经费的投入中偏重于政府投入。科技产出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为主的专利出售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和成交金额成上升趋势,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企业类别中,民营企业的合同数量增幅较大。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重视民营企业和高校的对接。

(二)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中,除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外,课题组也走访了陕西省的部分单位,通过访谈的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都很感兴趣,从各单位的课题立项、结题和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之间做了说明,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近几年来的课题立项、结项数目都呈上升趋势,在科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层面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成果转化方面涉及较少,有的课题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联度较小,有些科技人员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完成学校的科技量化考核,对于科技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关注较少,也缺少一定的导向机制。横向课题的效果较明显,部分横向课题已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对于转化的概念界定问题,有一些项目通过论文、方法、著作和报告等形式被他人采纳和借鉴,也是一种成果转化的形式,但是这种数据的获得非常困难,有些人文社科的科技成果需要时间积累。再次,对于科技成果获奖的项目,一般会被政府部门进行调阅,在政府决策、民生问题等方面对获奖成果的部分内容进行借鉴,但是数量很少,大约占到总量的10%左右。缺乏有效的技术成果转让平台。最后,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会定期组织科技成果展,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出,并组织省内企业进行参会洽谈,另一方面也组织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去调查,征集需求,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反馈到企业,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与企业合作完整模式的院校只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少数顶级院校。大部分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意识,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高校科技成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突显出来,形成了科技成果未能充分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运用数据统计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于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转化和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第一,高校从事科技人员,高校科技经费逐年在增加,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提高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第二,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数量增加明显,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攀升,但是技术转让和专利售出的比例较小,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亟待探索转化途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第三,高校科技人员在从事科研时,功利性较强,以评职称、完成科技任务为主,较少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第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较少对结题的科技项目进行成果反馈,缺少进行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平台。

三、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改变观念,高校科技成果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要摒弃科学研究中的功利思想,让科学研究和当地企业、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融合,既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两者相得益彰,还能形成良好的溢出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赢得较好的声誉,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的人才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设中来。更具体的则是,鼓励科技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问题为研究导向,从科学研究之初就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文件柜,释放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量。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制度

高校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联合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粘连,形成一种强关系,从而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本,推动高校和企业的长久合作。这种联合制度体现在四个内容上,即诚信、资本、选择和利益分享,首先科技成果转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降低合作双方的不道德行为,形成较为持久的合作关系。其次,资本更多的是体现在优势互补上,高校有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经费,才能够研究出优质的科技成果,而企业有经费,需要的是科技成果来创新发展,两者之间都强化了各自优势。再次,选择体现在适合上,高校科技成果众多,想要创新发展的企业也很多,哪些科技成果能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企业,哪些企业能更好的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在选择时要以适合为前提,共同发展。最后利益分享则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直接动力,要让合作持久、稳定,就要有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增强合作双方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6)

20 世纪 80 年代初由美国韦里克提出SWOT 分析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手段,一般用于确定组织的自身竞争优势(Strength),和竞争劣势(Weakness),组织外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外在的威胁(Threat),并通过分析内部与外部因素交叉影响与制约,将组织的战略发展规划、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同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到一起,寻求组织合理科学发展的战略途径,实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德阳市羽毛球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和诊断,旨在了解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化解威胁,促进德阳市羽毛球产业健康发展,使羽毛球产业成为德阳体育产业发展的亮点。

一、德阳市羽毛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羽毛球产业开发的优势分析(Strength)

所谓优势,是指地域特点、产业环境、政策优势、体育产业开发环境以及羽毛球运动开展状况所赋予的德阳市区域优势。

1.区域优势及经济发展的优势

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北方向,距离成都仅4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是成渝经济集群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优势较为显著。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是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城市和新能源生产基地。德阳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

综合分析区域优势、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教育发展等优势,德阳市体育产业发展有着较优越的环境,为羽毛球产业化市场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2.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为羽毛球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德阳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每年官方体育赛事、各行业羽毛球协会赛事以及各种俱乐部赛事,成为德阳市群众性体育赛事中最受欢迎的赛事。德阳高校、职业学院等开设羽毛球教学课程、招收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从整体上提高了德阳市羽毛球运动的水平,也为德阳市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教学支持。

3.运动消费潜力成为羽毛球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德阳市经济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用于体育运动的生活支出逐年增长,特别是羽毛球运动,给更多的居民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带来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对羽毛球运动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从体育装备、服装、以及器材用品等,随着羽毛球群体逐渐扩大,羽毛球消费人群逐年增多,高质量的运动装备、和运动用品成为一种时尚。

(二)羽毛球产业化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体育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市场没有形成

体育产业是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社会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以满足人们健身、观赏和娱乐等需要的体育事业。从德阳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看,体育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等产业较少,体育服务质量不高,同时满足各种需求的体育服务还有待于提高,从羽毛球产业化发展看,提供羽毛球服务的社会指导员群体较少,羽毛球产业没有形成,羽毛球器材、装备等市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阳羽毛球群众性发展的步伐,不规范的行业发展态势也阻碍了羽毛球产业化进程。

2.羽毛球产业社会化程度低,融入社会总产业,形成整体市场的份额不够

羽毛球产业发展更多在于体育领域发展,通过羽毛球运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无论是政府组织的羽毛球赛事,还是俱乐部活动,多以赛事成绩为目的,对羽毛球群众性发展的文化氛围重视不够,对羽毛球所能带动的经济潜力,羽毛球内在的资源优势开发不够。

3.羽毛球产业运行模式没有形成,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羽毛球运动一直是伴随着公益性方向发展,产业性特征没有被充分认识,因此,促进羽毛球运动产业化的理念、运作模式、市场运营机制等都没有形成,专业从事羽毛球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从事羽毛球相关产业的产品生产、经营以及服务的人员相对较少。对羽毛球产业推动力较弱,是羽毛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羽毛球产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1.经济增长方式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契合

随着西部开发进程不断深入,成渝经济圈体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对成都周围各市区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各类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科技产业、卫生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等有了蓬勃发展,形成许多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以及各种服务行业组成了丰满的经济市场体系。体育同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给体育产业发展开发出更大的商机。

2.政策支持的契机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十二五期间,四川体育产业也将重点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群,创建健身服务优质品牌和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培训品牌,形成体育产业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体育、赛事经济等全面为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形成都起到积极影响。

3.生活方式的改变为羽毛球产业化发展的引领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健康意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转变中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对健康的追求,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健康消费的投入都为羽毛球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2010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文教娱乐消费水平为人均1567.24元,早全省总的居民支出比例中占15.3%,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7%,从当年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数据分析,文教娱乐消费支出逐年递增,表明了四川省居民对健康投入的逐年增长,对健康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体育休闲业、健身娱乐业等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四)羽毛球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Threat)

1.各种健康产业的竞争

各种健康产业发育成熟,市场广度和深度有了很大突破,从而形成以健康为核心的经济产业化领域,由政府主导的体育产业发展,存在许多行政割据的地域特色,阻碍了羽毛球产业在更为广泛的区域形成市场体系。

2.体育体制对羽毛球产业发展的束缚

现行的体育运动管理体制是政府主导下的举国体制,体育管理的计划性、指令性妨碍了体育市场机制的形成,一切体育发展和投资均按照国家意愿,和居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和政府提供的体育产品、体育服务等存在较大差距,以需求为导向的体育产业发展受到政府整体发展规划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具体体育项目的市场化机制形成。

二、德阳市羽毛球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德阳羽毛球产业SWOT分析的思考

通过SWOT分析,德阳羽毛球产业拥有的优势较为明显,弱势来自于自身的观念、认识以及产业社会化发展程度所造成的,未来发展的机遇主要包括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面临的挑战与竞争是固有的,也有现实的,这就要求羽毛球产业发展做好内在优势与外在威胁、与面临竞争相比较,内在劣势与外在竞争压力、和威胁相比较,从而分析在各种条件下羽毛球产业发展的路径,促进羽毛球产业积极健康快速发展。

(二)德阳羽毛球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综合分析各种优势、劣势、威胁和挑战众多因素之后,需要明确羽毛球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根据各种因素从开发、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和市场占有等多个方面全面规划,当前,随着社会体育产业化逐步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羽毛球产业发展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在SWOT模型指导下的羽毛球产业战略规划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束语

羽毛球产业是德阳市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分析羽毛球产业自身优势和劣势,抓住外在机遇,顺应时展要求,积极面对各种竞争与挑战,从认识上,理清羽毛球产业发展思路,以新的经济增长为目标,培育德阳羽毛球产业消费需求与体育服务的市场体系,走创新发展、品牌制胜之路,以产业效益为中心,打造德阳体育服务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史松涛.韩建.江苏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7.10.

[2]四川省统计局.四川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简析[EB /OL].2011.12.18.

[3]杨再淮.项贤林.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7)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的多元化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完整,能够提供的服务日益繁多,而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就是服务类经济,基于与全球经济发展接轨的考虑,我国应当重点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并将之提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里程碑加以重视,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不仅仅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径,更是我国从一般服务经济转向金融服务经济的战略性大计,纵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较之于之前的经济增长保八的增长率而言,当前经济增长速率已不能继续维持在如此高的增长率上,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在新常态的经济状态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现阶段可以采取的相对理性的经济措施,而发展金融服务外贸首先可以加速我国金融外贸产业的结构升级优化,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优化,最终将积极作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之后的经济贸易带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价值有一下四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渐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发展,一系列新兴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新生并且扩张,一些服务性活动也被赋予了可贸易性,于是,金融服务贸易业务应运而生,世界贸易相较于过去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自然禀赋的服务型贸易逐渐转向了以知识技术型为基础的新兴服务贸易,尤其是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国际上这类趋势愈加明显,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顺应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趋势,加快本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在这样的国际大潮流面前,跟上世界经济的脚步,是我国当前金融服务贸易行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借助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产业转移,开拓创新,力争使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全面走在当今世界的前列。但是,不大乐观的是,就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现状(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子进行说明)来看,正在经济发展期的中国,与世界其余各国相比较,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在国民经济体中所占据的比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纵观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存在着产业结构落后甚至有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艰巨挑战,在此艰巨挑战之下,我国要做到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升级优化,就应大力扶持第三产业(譬如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服务外贸就是手段之一,所以,发展该项产业的确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认为,我国要借助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第一个要做到的是学习和借鉴,在发达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已经拥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外贸行业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加以借鉴,从而带动我国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关键词: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服务贸易;战略价值分析的金融服务外贸产业的发展。理论上讲,加快金融业与国际贸易产业的融合与互动,能够有效降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终将形成服务产业链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第二,当今社会世界各国贸易发展十分迅猛,金融贸易化在各国的服务性新型贸易中所占的部分也越来越重,毋庸置疑的是,一国贸易水平在现阶段都集中在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中。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应当尽快发展该产业,因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外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这种战略价值的一点重要体现就是能够极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我国处于经济型常态下的区域经济新型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服务业全球化发展的代表性体现。金融服务外包有很多定义:根据服务内容可以分为金融服务业务流程外包和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最常见的是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性外包服务占据着全球该项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按照服务供应商的地理分布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内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服务。由于该项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竞争力由此得以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发达国家的该项服务已经成为金融企业参与国际化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手段。直到现在,各国通过金融服务外包形式实现的金融服务贸易已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对于我国而言,同别的行业相比,金融贸易对GDP的贡献要远远高得多。从成本上来考虑,金融服务外包在各方面(乃至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金融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国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的能力,以赢得我国在国际化竞争中的优势领先地位。

三、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基于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现状

1.我国现代服务业总体状况综述当今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金科玉律是: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表现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下降,然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表现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在世界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其中大量劳动力先是从农业等产业转移到工业等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移到服务业领域(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现在已然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核心国民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局面。从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取决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资源开始朝着一体化的配置方向发展,众多发达国家其国内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在本国市场开始持续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金融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是我国服务业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通过金融服务贸易可以有效推动形成我国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一种新思路,一种新途径。2.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业现状从2001到2015年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规模整体偏小、服务水平整体偏低,这种现状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为微弱。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宁波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的主导产业长时间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宁波市的生产结构有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金融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宁波市现阶段在这方面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国内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就自然有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作为全国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宁波市,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会相应影响到服务贸易的发展。(1)宁波的港口优势在发展金融贸易服务业中还未充分发挥。宁波市拥有巨大的天然港口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在宁波市发展金融服务外贸行业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宁波市政府主要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运用于港口沿岸发展,并未将外贸理念与港口发展相结合,所以说,宁波的港口优势在发展金融贸易服务业中还未充分发挥。这一点应该引起宁波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予以建设,使之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关键点,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港口经济优势,切勿使宁波市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闲置浪费。(2)目前宁波市政府也存在缺乏金融与外贸结合的意识形态局限,从部分运作机制上看,宁波市政府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与完善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而这些组织在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又是必须存在的,此外,宁波市政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十分缺乏,导致部门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存在徇私现象,以至于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没有统一的市政部门内部协调机构,则会导致行政体制不顺,部门工作力度小,协调。从立法层面上分析: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与监测体系是我国现阶段所缺乏的,有关外贸部门缺乏相关立法。

四、加大人力资源转型力度,形成我国人力资本的新型格局

当今中国社会,由于人才市场上劳动力趋于饱和,市场并不缺少一般的劳动力资源,所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主要招募人士主要集中在以金融人才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和服务技术密集型人才。在我国积极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为我国金融业注入国际化的发展活力,将我国高端的劳动力变为最具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创新性高端人才,从而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人力资源类型。这一点也是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所在,笔者认为,从这一点上来讲,对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推行的国策是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策的全面推行,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全面转变,试想,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型金融人才,必将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21世纪最为可贵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我国目前最为缺乏的也是人力资本,所以,本文认为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有利于转变人力资源类型,形成我国独有的智慧人力资本,众所周知,金融服务贸易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外贸将使得我国金融外贸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人力资源将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政策建议

如何深化推动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是政府和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与金融有关的贸易政策还是与贸易有关的金融政策,都应该充分考虑我国金融业的行业特性与发展需要。1.政府角度金融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严格推行需要政府做到以金融支持为核心。政府在制定相关金融外贸政策或产业政策时,需要重点关注资金的支持。例如,鼓励金融市场降低门槛,提供新能源的发展,技术研究和发展需要的相关企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规范和引导外商投资的流动,鼓励资本流动,积极鼓励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国内大型企业等等。2.企业角度在目前世界范围内金融服务外贸产业竞争压力急剧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内金融服务外贸企业应该以创新性产品的研发为切人点,重视企业非价格竞争力的发展。在今后,生产外贸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的企业将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对产品的不断深化发展,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六、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总之,在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随着我国金融外贸相关产业的逐步完善,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近,严格的金融规制已经在我国很好的实施,到那时,我国的金融服务外贸产品在国际上将有很强的国际环境竞争力,而不是由国际市场中的贸易壁垒所阻挡,进而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因此,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逐步建立严格的金融规制政策体系,而且还需要相关企业的创新意识,方能使得中国的金融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充满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方能使得我国金融服务外贸在真正意义上为我国的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作者:朱李娜 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8)

具体而言,综合统计面临的形势就是复杂多变。就统计分析的对象看,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统计所分析的问题相互交织、纵横交错,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加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年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就统计新闻宣传讲,统计新闻宣传对象的构成异常复杂,新闻传播主体、媒介、方式日益多样,扩散范围甚广,传播速度极快,把握社会舆论主动权的难度很大。统计数据服务工作也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服务的对象日益多元化,不仅要为党和政府服好务,还要为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服好务;服务的内容日益精细化,不仅要提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总量、变化情况数据,还要提供效益和结构数据;不仅要及时公布统计数据,而且要主动诠释和解读数据;不仅要提供反映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还要提供全球经济和主要经济体对我国有重大影响的数据;服务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不仅要通过平面媒体提供数据,还要通过网络提供数据,不仅要以新闻稿和数据表的形式提供数据,还要以数据库方式提供数据。

在这个关键时期,能否通过深入全面的统计分析,准确及时的数据提供,广泛有效的统计宣传,为党中央、国务院准确判断经济发展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是对各级统计机构的重大考验。与新形势要求相比,我们解读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和政策咨询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综合统计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统计资料整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统计新闻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综合统计工作。

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形势,繁重的任务,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也为我们提供了用武之地。广大综合统计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形势,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迎难而上,奋力而为,扎实工作,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综合统计工作。

二、着力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从本质上讲,统计分析就是基于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把握经济社会形势,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建议的过程。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关键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不断强化对宏观经济的研判力。科学研判经济形势,要求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辩证、全面、历史地深刻剖析经济运行状况,客观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准确界定经运行态势,及时揭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做到这一点,务必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熟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把握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事统计分析的同志要认真读一读宏观经济学,把握好宏观经济的主导力量、主导力量背后的原因和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使复杂的经济现象范式化、条理化。说简单一些,就是要把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需求和供给的构成,货币需求与供给,货币发行对总需求、总供给的影响,贸易对国内国际经济的影响等等,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怎样使复杂的经济运行范式化、条理化,怎样发现错综复杂经济现象背后规律性的东西,关键靠的就是宏观经济理论素养。同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了解,学会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背景、大环境和大趋势下分析研究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

二要不断强化准确捕捉问题的敏锐力。同样一个数据,有的人能看出数据背后的东西,这就是敏锐性。例如,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变大,这可能是经济在复苏、在扩张;比例变小,这可能是经济在衰退、紧缩,这就是发现问题的敏锐能力。提高敏锐捕捉数据背后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加深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统计指标是经济社会现象的高度抽象,任何一个指标都不可能全面揭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都有其局限性。有的是反映总量的,有的是反映结构的;有的是反映时点状况的,有的是反映时期累积的;有的是预示经济社会总体走势的先行指标,有的是反映经济社会总体实时变化的同步指标,有的是落后于经济社会总体变化的滞后指标;有的指标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大,有的只会导致或预示局部性的变化。作为一个统计分析者一定要明白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其理论根据、准确含义是什么,揭示什么现象,统计对象、范围、方法是什么,调查设计的精度如何,对经济社会运行的描述力、预判力有多强,与分析中其他指标的关系如何。不仅要加深对各个单个统计指标的理解,加深对统计数据生产质量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以经济理论、社会理论和统计理论为基础,加深对各个统计指标之间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各项数据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要认真研究统计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特点,如果逻辑关系不匹配,要么是统计数据有问题,要么是经济发展出现了某些异常因素。通过挖掘统计资料背后隐藏的重要问题,努力提升透过经济社会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力。

三要认真选择好分析主题。经济社会异常复杂,影响因素十分繁多,各种矛盾纵横交错,需要统计分析的问题很多。各级统计机构的分析资源有限,只有依据自身优势选好分析的主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统计部门的最大优势是掌握着大量及时的宏观统计数据,因此统计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宏观经济社会形势,也就是我们说的月度、季度、年中、年度分析,通过分析准确揭示宏观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状态、主导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科学预判运行趋势并提出促进良性运行的对策建议。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统计分析,运用宏观统计数据准确、全面、及时揭示中心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揭示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认真做好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较强影响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点问题的统计分析,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寻找解决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逐步增加对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规律的统计分析,从数量上揭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及程度,如资本、技术和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规律,收入分配的变化规律,经济结构的变化规律等。

四要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表达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磨练过程。分析得再好,如果不能用精炼、通俗、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加以叙述,其分析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学会层层剥离,清晰描述,准确表达,努力提升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能力。

当前,统计分析的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形势分析,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准确预判经济运行走势,及时提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二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在提高发展可持续性、增强经济发展均衡性、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创新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等方面,及时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政策建议。

三、着力提高统计新闻宣传能力

统计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着宣传中央方针政策、经济形势和重大调查成果、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道统计改革和发展动态、传播统计知识、跟踪统计舆情的职责。在新形势下,统计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要,决定着统计部门的形象,决定着统计成果能否充分利用,事关统计公信力的提高,事关为整个统计工作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各级统计机构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能力,认真做好统计新闻宣传工作。

一要完善组织体系和应对机制。要根据促进统计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社会公众、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健全统计新闻宣传机构,配备必要的统计新闻宣传人员,明确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机构各内设单位在新闻宣传方面的职能分工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各省级统计机构都要建立统计新闻宣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统计新闻宣传工作,要设立或指定专门的机构负责统计新闻宣传工作。各市县级统计机构要指定统计新闻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加快建立统计舆情监测、汇集和分析制度,系统收集各种媒体对统计工作的报道和评述,特别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统计舆情的监测。抓紧建立统计新闻宣传应急机制。整合统计新闻宣传力量,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机构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发现重大统计舆情问题要及时按程序报告,及时启动应急机制,积极稳妥做好处理工作,努力将负面影响最小化。不断完善统计新闻会制度、新闻通气会制度、宣传效果评价制度,努力做到按制度、按程序、按规范组织新闻宣传工作,统计信息,不断提高统计新闻宣传水平。

二要提高对新闻宣传规律的认识。新闻宣传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从事统计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研究和遵循新闻宣传的规律,讲究新闻宣传的艺术,创新新闻宣传的形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要确保统计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始终将真实性作为统计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信条,如实统计数据,客观反映统计改革和发展情况,准确传播统计知识。不断提高统计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努力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及时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宣传国家关于统计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及时宣传统计工作的最新动态,及时公布统计信息,及时答疑释惑。要提高统计新闻宣传的艺术性,言辞要贴切,表达要清晰,举止要得体,方式要恰当。该严肃就要严肃,该温和就要温和,该活泼就要活泼,寓统计宣传指导性于趣味性、可读性之中。

三要提高对媒体和公众的公关能力。构建政府统计部门与新闻宣传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公共关系,无论是对树立统计工作的权威,还是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关系的建立,关键是我们要具有良好的公关能力。现在,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监督作用越来越强,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强化统计部门的公关能力。要继续办好新闻通气会、新闻媒体记者统计知识研讨班、媒体专题沟通会,学会与媒体交朋友,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密切与媒体的联系。积极鼓励记者了解统计数据采集工作,加深他们对统计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积极向全社会展现统计机构和人员热爱统计,无比珍爱统计数据信誉,矢志不渝地恪遵“以求真务实为天职,视数据质量为生命”的统计职业操守;坚守责任,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始终坚持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的良好风貌。

四要提高分析解读能力。统计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公开统计生产过程,解读统计指标。这就要求从事统计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具有良好的分析解读能力。要把“是什么”讲清楚,准确精炼、完整清晰地阐释统计生产过程、统计指标、统计方法;要把“为什么”讲清楚,简明扼要、条分缕析地说明这样规定的原因、目的、意义和作用;要把“怎么做”说清楚,真实客观、及时详尽地表述统计指标是如何制定的,统计方法是如何选定的,统计数据是如何采集的。

四、着力提高统计数据服务能力

统计资料编辑整理提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统计工作。多年来,从事统计资料编辑整理提供的同志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十分枯燥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十分绚丽非凡的业绩,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系统性的统计资料,为共和国统计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统计部门一定要继续保持弘扬这种敬业精神,以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以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努力提高统计数据服务能力。

(一)积极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成果,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综合统计工作者要不断增强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服务的意识,及时提供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不仅要提供当期宏观经济运行的统计数据,还要提供相关历史数据作为参考;不仅要提供总量数据,还要提供结构数据;不仅要提供主要统计数据,还要提供与之密切相关的配套统计数据;不仅要提供国内经济运行情况的统计数据,还要提供国际统计数据。认真做好统计数据提供的审核把关工作,严格核验,精心加工,确保提供的每一笔数据都真实可靠。正确处理好提供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在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时效性。要不断改进提供方式,提供的资料要方便领导查阅和携带。

(二)积极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统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统计工作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统计数据,让统计工作惠及全社会。《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公众查询。《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是应当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要进一步强化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理念,严格贯彻落实政府统计信息公开的各项规定,不断丰富统计信息公开内容,努力提高政府统计信息公开时效。进一步完善国家统计数据库,不断丰富库载指标和数据量,不断强化查询和下载功能与速度,努力使其成为中国政府统计成果最权威的汇集平台。各地统计机构也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积极建设各类综合统计数据库,及时加载社会公众需要的各类统计数据,进一步提高统计部门服务社会公众的水平。

(三)努力提高统计资料编辑水平。统计资料整理是开发和使用统计数据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统计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可以以丰富的统计数据,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系统展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可以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多年来,统计部门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统计年鉴》为核心的系列统计产品,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数据质量意识,切实做好统计资料编辑整理工作;不断增强创新力度,努力更新工作模式,及时编辑出版适合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需要的统计资料;充分利用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统计资料编辑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统计资料编辑整理工作的效率;认真做好各种统计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确保每一部年鉴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五、切实加强对综合统计工作的领导

综合统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涉及部门广,协调难度大。各级统计机构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大力加强综合统计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推动综合统计工作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综合统计的认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综合统计工作的领导,把综合统计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及时过问,积极参与重大统计分析活动;分管领导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定期听取综合统计工作情况的汇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协调。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9)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正确分析危机事件对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形势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西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出恰当判断,而且对于易受经济、政治、自然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现代服务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历史危机事件对西部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现代服务业提供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收入弹性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服务产值呈现较大的回落。在经济繁荣时期,又是高增长的行业。改革开放后,从现代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来看,现代服务业随着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的波动,下面对现代服务业增长率波动较大的年份进行分析:即 1981年、1986年、1989年、1996年、1997年及其2003年。

1.改革开放后历次通货膨胀

现代服务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说来,通货膨胀之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效应会在接下来的半年或者是一年后开始显现,物价开始回落,经济状况呈现出波动,现代服务业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呈现出波动。从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上进行考察,我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四次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之后,国家采用相应的系列限价治理措施,服务产值开始回落。

2.1989年

1989年我国国内发生了 ,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了经济封锁 ,这给西部的经济尤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1988年,西部现代服务业产值为817.38亿元,增长率为30.93%,西部现代服务业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989年,现代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同时受到国内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后续影响,国内现代服务业产值为981.65亿元,年增长率急剧下降到20.10%,下降了10.83个百分点。1989年的风波第一次让现代服务业界切身感受到了现代服务业比工业和农业发展更存在风险。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最为突出是泰国、印尼、韩国,再加之中国香港、澳门,不光是现代服务业产值严重下滑,经济全面下滑,而导致现代服务业需求明显减少,当年对西部的影响比较大,1996年,西部现代服务业产值为4051.91亿元,年增长率为19.28%,到1997年,西部现代服务业产值为4603.64亿元,年增长率下降到13.62%。由于西部与生活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占有的比重较大,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亚洲金融危机对西部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有限。

4.2003年 “非典” 疫情

据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曾分析,“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局限于服务行业。2003年非典疫情集中在第二季度,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区明令禁止外出旅游,许多商务活动被迫取消,行业产值受到影响,如餐饮业产值下降;交通运输产值出现下滑,旅游业受影响严重,商贸流通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总体说来,受到的影响不是太大,就从现代服务业的年增长率来看,2003年比2002年西部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率只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一次反映出了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巨大韧性。

二、汶川地震对西部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10省(区、市)的417个县(市、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四川、甘肃、陕西3省以及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总面积132596平方公里。1特大地震灾害对全国经济,特别是西部现代服务业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

1.对现代服务业载体造成损毁

经济繁荣、科教文化发达,交通、通讯、金融设施完善,才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条件和坚实的后盾。这次地震灾害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几个主要灾区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地震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发生导致这些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8437.7亿元,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现代服务业载体资源元气大伤。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统计数据,5.12汶川大地震损毁公路34125公里,受损学校7444所,受损医疗卫生机构11028所。通讯方面,需要恢复重建固定通信网交换机113万线、宽带接入设备56万线,业务用房68.7万平方米,重建邮政综合生产营业用房57处、邮政支局385处、邮政设备设施2178台。商贸设施来看,需要恢复重建批发市场181个,零售百货店39个。金融机构修缮加固网点2315个,原址重建789个,异地新建294个。从旅游来看,需要恢复重建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黄龙等景区景点。

2.对西部现代服务业支撑行业形成冲击

按照李江帆的现代服务业行业支柱行业的分类方法2,以现代服务业各个行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10%为标准,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整体上来看,构成西部现代服务业两个支柱的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15.9%和19.0%。这两个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交通、通讯的支撑条件,目前交通、通讯、商贸正在逐渐恢复中,这对西部现代服务业支撑行业发展直接形成冲击。以重灾区省份之一四川为例,四川的支柱行业既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也包括了房地产业,分别占现代服务业产值的13.8%、16.6%、10.3%3。根据四川省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二季度四川批发零售业发展受挫,批发业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较上季度下降6.7点,降至120.1点;零售业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较上季度下降14.5点,降至129.8点。总体说来,汶川地震对西部服务业支柱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3.西部现代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直线下降

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地震灾害期间,对生活和生产、生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需求急剧减少。重灾区经济受到重创,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居民对食品、用品需求量明显增加,对现代服务业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对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需求减少。地震灾害之后,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开始恢复,在重建恢复期间,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需求较地震灾害期间有所回升;但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在房产需求上,除了重灾区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坍、损毁,需要政府主导重修重建。西部其他地区由于地震的带给居民的巨大负面影响(包括心理)及其对房屋安全性的考虑,将使部分购房者暂缓入市,持币待购,房产需求明显减少,从而使原本就低迷的房产市场更加下滑。在旅游需求上,大地震对西部的旅游需求形成较大的冲击,不仅重灾区居民的出游需求将会受到抑制,而且全国其他地方的游客出于安全考虑也将回避灾区景点,导致近段时期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有效需求明显下降。

三、汶川地震对西部现代服务业带来的新机遇

汶川 “5.12” 特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给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重创,同时大地震为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及其现代服务业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1.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大地震破坏了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部分载体,这为现代服务业优化空间布局带来了非自愿选择的机遇,在修复重建的过程中,西部现代服务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遵循主体功能区规划原则,依据生态维、产业维、城市维“三维协调”原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生产业集聚化、消费业均衡化。目前西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发展原先工业基础较好的重庆、成都、西安和广西等地区,将其变为西部重点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以研发、采购、储存、销售、售后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在消费性现代服务业方面,结合区域优势,将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实现均衡布局,推进实现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2.灾后重建为服务投资带来新机遇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灾后重建坚持创新机制,协作共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把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多方支持、对口支援结合起来。目前主要通过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内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城乡居民自有和自筹资金、企业自有和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广泛吸引了社会各界参与灾后重建。现代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建恢复各类景区,建设重点旅游区,打造精品旅游线;恢复重建商贸网点;恢复重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金融分支机构,重建营业用房、金库、金融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地震灾害在对西部现代服务业形成重创的同时也为巨大投资将拉动服务经济增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为服务业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与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服务业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跨国公司日益向服务型跨国公司转型,通过掌控研发和市场营销等核心环节,在国际分工中支配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处于高端。西部服务业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在灾后重建的大环境中,给西部服务业创新发展带来了如下机遇。①灾后重建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技术和信息。②现代服务业中的先导产业为服务业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③发达国家发达地区聚焦西部带来的新机遇。

四、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形势

总体说来,西部现代服务业在曲折中前进。就目前来看,西部现代服务业确实面临严峻的考验,汶川大地震对西部现代服务业形成空前的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如果2008年第四季度及其来年国家宏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西部不再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受到其它突发事件的影响,尽管西部现代服务业产值增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缓,但仍然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

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魏小安、曾博伟. 汶川地震后中国旅游形势分析与判断[J]. 旅游学刊. 2008(8).

徐竟成、范海青.论传统服务业的生态化建设[J].四川环境.2006(4).

李双成、赵志强. 汶川大地震灾后成都市文化旅游设施恢复重建规划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8(4).

基金项目: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编号:XHJJ-15)。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loc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os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zhao xian?1,gao hong-y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china;

2.institute of circulation economy,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ut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hich identifies the iceberg trade cost as a crucial variab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reduces organizational cos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circular cumulative caus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and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further, we show the trend to integrat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upgrade global value chain and unify circ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olicies.

key words:loc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ost of circulation; induced innovation; circ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一、引言

早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分工就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列宁,1984),分工推动了分工主体之间商品流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流通发展也影响到分工的发生,“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斯密,1972)。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马克思对生产与流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生产在物质基础、产业性质和结构规模等方面对流通具有决定作用;流通是生产的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媒介,对生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关于生产对流通产业组织性质的影响,“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而更直接地决定商品流通”(马克思、恩格斯,1995)。上述论断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流通往往表现为商品的空间转移,空间距离以及相应的流通成本是影响流通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生产服务性流通产业,其发展更是明显受到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然而,由于经济学对产业空间分布认识的限制,从产业分布视角对生产服务性流通的研究长期受到忽视。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区位选择理论,阐述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的互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生产服务性流通的发展趋势。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阐述流通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第三部分在制造业集聚影响生产服务性流通组织成本的分析基础上,阐述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之间的循环累积关系;在第四部分,我们从循环累积的视角分析生产服务性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文章最后部分是评述性结论。

二、流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古典区位理论对流通成本影响产业分布进行过开创性的分析。屠能(thunen)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注意到运输成本对于商品最终销售价格的影响,将农业区位论与运输成本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屠能圈”理论。在空间区位均质的假设下,考虑到城市的农产品价格包含运输成本,距离城市愈近,则农产品运费愈少,于是,农业围绕中心城市而呈现出同心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屠能圈的分析模型不仅应用于农业生产布局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工业布局问题的分析。屠能的分析表明空间距离以及相应的运输成本变化,对于产业空间分布、内部结构、组织形式以及市场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马歇尔(1890)着重强调流通发展对于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指出制造业空间接近有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相互提供和产成品销售中的流通成本。然而,在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流通成本与产业分布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值得庆幸的是“历经一代人的忽略,最近几年又掀起了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广泛兴趣。经济学家们的兴趣已经都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方面转向区域模型和区域数据”(krugman,1992,p1)。新地理经济学逐渐掀起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从商品空间转移成本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布问题。

克鲁格曼(1991)将“冰山”成本?①概念(萨缪尔森,1954)引入了d-s模型,模型化了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如果某些要素可以跨区域流动,经济活动中集中力量对这些要素的压力将因要素移动而得以减缓。要素移动使得要素供给具有充分的弹性,以至于跨区域的工业规模的较小的差异能够不断累积。即使各个区域在起初是完全相同的,也会出现内生的差别以至于产生工业化的核心和未工业化的周围。伴随着流通成本的降低,生产和贸易活动必然表现出空间集聚的趋势。

在流通成本影响产业分布的研究中,新经济地理学注意到中间产品流通与最终产品流通作用的差异性。krugman和venables(1995)在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需求的前提下,从厂商之间中间产品投入—产出联系(input-output linkages)的视角,构建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分析流通成本对于厂商分布的影响。在单位商品“冰山成本”一定的假设下,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效应(包含流通成本)产生“前向联系”,从而促使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较集中的区域集聚。这样,下游企业能够通过减少中间产品流通成本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中间产品的价格指数效应有助于提高中间产品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从而提高了下游产业的市场控制能力。同样,“后向联系”使得上游厂商也将选择下游厂商集中的区域进行生产,以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venables(1996)进一步分析了中间产品流通成本的动态变化对于产业分布的影响: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增加,总体流通成本的下降,厂商分布表现出动态趋势。首先,空间集聚并且经济结构和收入水平分化;进一步,产业开始空间分化并且经济发展趋同。puga 和venables(1996)发现了制造业扩散过程中存在扩散顺序差异,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产业具有首先转移的趋势。

新经济地理学揭示了流通影响产业分布的作用机制:(1)流通成本通过价格指数效应而影响制造业空间分布;(2)生产服务性流通成本对于制造业价值链集聚具有重要影响;(3)流通和制造业集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三、流通组织成本与循环累积

生产服务性流通成本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中往往被假定为外生变量(以保证模型的可分析性),这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现实并不吻合。相对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这种简化都是某种意义的退步。例如马歇尔(1890)就充分注意到制造业空间集聚对于生产服务性流通产业等“辅助行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以辅工业为例,马歇尔论证了包括生产服务性流通业在内的辅助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制造业集聚区域内快速发展的比较优势,“辅助工业从事于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小的部门,为许多邻近的工业进行工作,这些辅助工业就能不断地使用具有高度专门性质的机械,虽然这种机械的原价也许很高,折旧率也许很大,但也能够本”(马歇尔,1890)。

商品组织功能是生产服务性流通的重要功能。制造业集聚区内产业众多,具有复杂的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厂商之间复杂的供给—需求关联,凸显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的商品组织功能。在图1中,i0为不考虑制造业集聚的生产服务性流通可能曲线,它是一系列无弹性的等流通能力曲线的包络线,越往右表示流通的商品组织越有效率。ab为不考虑制造业集聚的流通产业的商品组织和交通运输投入的相对价格比。在非集聚状态下,ab与i0上的等流通能力曲线i0相切,决定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的商品组织供给b0以及交通运输能力a0。但是,商品组织的供给b0无法满足制造业集聚区的需求,短期内流通产业只能应用i0右边的等流通能力曲线i’组织流通。显然,这时的均衡点偏离了流通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点,这将诱导新的流通组织形式出现。例如生产服务性流通可能曲线变为i1,在不增加制造业流通成本支出的前提下,提高流通业的商品组织能力。这一过程必然表现为流通产业的商品组织和交通运输的相对价格比的改变,约束线由ab转变为ac。

当然,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之间的循环累积也不是无限制的:一方面,在拥挤效应、非贸易品效应以及工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下,制造业集聚的“离心力”将逐渐抵消价格效应导致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生产服务性流通业规模过大而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将直接降低价格效应,从而阻碍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趋势。

四、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

上述产业之间的循环累积在流通产业发展实践中对于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流通业与制造业不断融合,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在制造业集聚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及升级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规模经济整合市场,促进流通的一体化进程。

(一)制造业集聚与产销融合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组织的边界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的对比均衡,如果市场流通协调资源的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则企业将扩大规模;反之亦然。在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的循环累积发展中,得益于流通的商品组织成本下降,制造业的一些企业内部组织协调功能逐渐转变为流通市场完成,这推动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交融渗透。

在制造业集聚区域内部,考虑到制造企业的数量较多,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这凸显了生产服务性流通业在产销融合中的地位。就产业价值链而言,流通业地位增强表现为下游企业整合上游企业的趋势。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逐渐由“研发制造销售(顾客)”向“研发,围绕销售(顾客)从事研发;制造,围绕销售(顾客)从事制造;服务,围绕销售(顾客)从事服务”转变(李海舰,2003)。

特别是虚拟产业集聚的出现对流通业发展和产销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虚拟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形式,其通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而实现相互关联(陈剑峰、唐振鹏,2002),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产销融合进程。例如浙江服装相关产业集聚在资源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建立大范围的营销网络,以销售组织生产进而构建虚拟制造基地,有效地降低了整个价值链的流通成本,增强了浙江服装业的竞争优势。

(二)全球价值链整合与生产服务性流通

伴随着国际竞争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竞争主体逐渐由单个企业竞争向价值链竞争转变。作为价值链上节点,制造业集聚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对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贴牌生产(oem)阶段,oem厂商与品牌厂商之间的生产流通联系,是oem厂商以及整个价值链竞争优势的组成部分。例如在莆田制鞋产业集聚与品牌厂商的产业关联中,产流通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原始设计商(odm)阶段,生产服务性流通的发展是制造业集聚升级的先导力量。在台湾pc产业从oem向odm的升级中,本地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签订全球物流协议,并成为全球物流的组成部分,对于产业集聚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chikashi kishioto,2004)。在自有品牌生产商(obm)阶段,自有品牌生产商的上游产业供应链建设以及营销网络完善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制造业集聚仍然以服装业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以及一定程度的机械电子制造业为主。这些行业所属的全球价值链为采购驱动型(buyer driven)价值链(gereffi,1999),其特点见表1。

考虑到生产服务性流通在采购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大力发展立足于制造业集聚的生产服务性流通,降低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流通成本,并注重通过流通创新促进制造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量中的地位提升。

(三)生产服务性流通一体化

我国的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流通空间分割和流通要素分离的特征(李海舰,2003),并造成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1)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省、市、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2)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差异,城乡流通表现出明显的分割,城乡流通一体化滞后;(3)由于计划经济行业管理的烙印,不同行业之间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行业进入限制。上述市场结构性问题,人为地增加了流通成本,限制了生产服务性流通的一体化发展。

制造业集聚有利于促进生产服务性流通一体化发展,具有打破市场结构性的先导作用。首先,制造业集聚具有一定中介性质的组织协调功能(williamson,1988),有利于避免行业或所有制之间的分割;其次,制造业集聚意味着相关厂商的供需加总,较大的供需规模扩大了厂商在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力,推动有利于流通一体化的制度变迁(humphrey和schmitz,2001);再次,制造业集聚形成较稳定的农业相关产业的价值链,“集聚+农户”的农产品价值链能够有效地降低了城乡之间的生产服务性流通成本。

当然,我们的分析也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之间的循环累积具有加剧我国业已存在的工业化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对此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五、评述性结论

制造业集聚与流通发展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古老的经济学话题。新经济地理学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视角,论证了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流通成本降低的制造业集聚效应。但是,为了模型化分析的简便,新经济地理学应用“冰山”成本的概念对流通成本进行了外生化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理论的解释能力。

本文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服务性流通降低商品组织成本的诱导作用,对流通成本进行了内生化处理。考虑到商品组织成本的双向作用,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之间必然存在循环累积因果(ccc)。循环累积的自我强化进程,进一步影响到生产服务性流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如下:(1)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服务性流通的相互关联,需要相关政策相互协调,具有内在一致性;(2)立足于工业化和制造业集聚的产销融合、价值链整合升级和流通一体化是生产服务性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政策的着力方向;(3)我国幅员辽阔,工业化区域不均衡明显,生产服务性流通必然表现出不平衡发展的趋势,有必要进行合理的流通发展规划以避免过度不平衡的出现。

注释:

① 克鲁格曼模型中没有设计一个流通部门,而是借鉴萨缪尔森(1954)的处理方法,应用“冰山”成本描述商品空间转移所造成的部分价值损失。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本文将注意到流通部门在商品空间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论述产业空间分化中的流通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 chikashi kishioto. clustering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taiwanes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j].hubert schmitz. 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4.

[2] 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48(1):37-70.

[3] 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search paper,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 2001.

[4]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483-499.

[5] krugman, p. a dynamic spatial model[j].in nber working paper,1992, # 4219.

[6] krugman, p. and venables, a. j.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cx(4):857-880

[7] puga, d. and venables, a. j. the spread of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1996,10(4):440-464.

[8] venables, a. j.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 37(2):341-359.

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9—0005—06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广泛的渗透性、神奇的倍增性、普遍的带动性的信息化正使人类社会经历一场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大大加速了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演进,已对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随着信息化进程应运而生的网络经济也正以其高效性、实时性、无限时性、无地域性等特点,不断夯实自身的发展基础,扩展自身的经济规模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企业运营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人,达到5.13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而根据iReseareh《2010—2011年中国网络经济研究报告》中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网络经济营收规模为1485.8亿元,同比增长49.9%,电子商务成为网络经济市场份额最大的细分行业。由此可见,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网络经济正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

在这种“不创新就灭亡”和“最大的不变是变”的网络经济新环境下,有许多网络行业的新锐公司如携程网等凭借对网络经济下旅游产业的独到理解、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优势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市场运作能力,大举进军旅游市场。这些新生的旅游服务商在正确选择切入点并重新定义经营方式后,或蚕食传统市场份额,或做大旅游产业蛋糕,并在很短时间内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销售业绩,成为网络经济下传统旅行社的强大产业竞争者。伴随大量潜在进入者不断介入和一些优秀传统旅行社的转型,传统旅行社行业运作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其行业垄断地位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因此,传统旅行社行业如何蜕变和转型以适应当今网络经济的市场生存状况并继续发挥行业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旅行社业的冲击

究竟什么是网络经济,其本质特征是什么,对传统旅行社将带来哪些冲击?众所周知,互联网在全球的爆炸性增长不仅带来了惊人的革命性变化,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其神奇性表现为: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网络经济一般来说就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对此,我国学者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学者杨冰之认为,网络经济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网络经济就是基于互联网、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广义的网络经济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所引发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新经济的主力。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乌家培认为,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别称或特称。数字经济、比特经济、知识经济、智能经济、后工业经济、新经济等等都是对信息社会经济的不同称谓。这些称谓都是从某一个特定方面来反映这一经济特征的。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因特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6)网络经济是速度经济;(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网络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业界前者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在整合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之上自主创新,国内网络经济在理念与技术的层面都逐渐地走向成熟并出现了一批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网络经济明星企业。在网络经济技术与理念逐渐成熟的影响下,我国也出现了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目前全国旅游网站已接近300家。其中“携程旅游网”、“华夏旅游网”和“旅游资讯网”走在了行业前列,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纵观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却并不多见传统旅行社的身影,尤其是中小旅行社。大多数旅行社所谓的电子商务参与,仅局限于旅游产品的网络广告,这不能不说是旅行社行业的一大遗憾。事实上,不难发现,传统旅行社行业正在受到新兴旅游网络服务供应商的冲击,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旅行社业的“暴利”正逐渐变为“薄利”,尤其是中小旅行社受到的影响更大,普遍业绩不甚乐观。网络经济对传统旅行社业的影响表现在如下三大方面:(1)旅行社的咨询功能受到冲击。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电脑网络正在为游客提供越来越多的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这些信息具体丰富而且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相对于旅行社的咨询而言,这样的网上查询还具有信息量大、节俭费用、主动便捷等优点。美国旅行协会2001年的调研显示,70%的使用互联网的旅游者减少了对各地旅游局信息中心的使用量,同样也减少了对航空电话中心的使用量;60%的互联网旅游者减少了对其他旅行预订电话中心的使用量。由此可见,网络减弱了旅行社的咨询功能。(2)传统旅行社的产品组合功能受到影响。在电脑网络中,大量详尽的信息资源可以共享。基于网络技术,旅游者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旅游产品要素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组合,从而设计适合于自身的旅游消费品。旅行社的信息垄断不复存在,旅游产品生产者的地位发生动摇。(3)旅行社的职能受到挑战。网络的发展使旅行社的职能受到冲击,旅游业中部分航空公司和饭店已经开始运用网络拓展了自身业务范围,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并提供预订功能。旅游产品供应商和旅游者在网络上进行的这种对话式的交易,跳过旅行社的中介,缩短了价值链。这对于双方来说是一种互惠互利方式,但是削弱了旅行社的职能。另外,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为旅游供应商提供信息平台并其业务,也部分削弱了传统旅行社的职能。

二、网络经济下传统旅行社业SWOT分析

旅游业是对市场信息综合利用率非常高的行业,而作为旅游业枢纽的旅行社更是如此。虽然网络经济对旅行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网络经济环境下旅行社作为供应商和旅游者之间的中介角色并没有改变,网络经济对于旅行社的影响也并不是颠覆性的,传统旅行社完全可以积极应对,将网络作为工具或支撑,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旅行社,进而寻求新的出路。下面将按SWOT分析逻辑对传统旅行社的经营环境与战略选择给予诠释。

(一)SOWT模型相关背景

1.宏观因素:(1)旅行社在产品供应商和旅游者之间的传统地位仍未动摇。(2)旅游网络经济相关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成熟并不断发展。(3)旅游网络经济市场日渐成熟,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在互联网上选择旅游产品。(4)市场上已出现的旅游网络服务供应商已开始占据旅行社业的一定市场份额,并具有一定在位优势。(5)我国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存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旅行社参与中创造了政策条件。(6)旅游网络信息平台使原本由旅行社掌握的信息资源不再具有垄断优势。2.中微观因素:(1)传统旅行社业思想观念落后,企业创新意识较差。(2)缺乏发展旅游网络经济所需的高级人才。(3)很大一部分旅行社尤其是中大型旅行社具备开展旅游网络经济的资金与实力。(4)线路设计等专业方面较网络服务提供商更具优势。(5)尚没有参与旅游网络经济的整体思路与方法作为指导。(6)能够提供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

(二)建立SWOT分析矩阵

1.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宏观、中微观各因素的估计强度和估计概率/重要性。

2.计算总优势s、总劣势W、总机会O、总威胁T的力度。根据表1表2所列出的数据可计算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威胁的力度。这些数值由所有因素强度求和得到并运算如下:

0=3×0.6+2×0.8+2×1:5.4

T=-4×0.8—2×O.8—2×0.8=-6.4

S=3×0.8+2×0.8+1×0.8=4.6

W=-2×0.8—2×0.6—3×1=-5.8

3.构建战略四边形。以总优势强度s,总劣势强度w,总机会强度0和总威胁强度T四个变量各为半轴,构成四半维坐标系。在四半维坐标系的S轴、0轴、w轴、T轴上分别找出计算出的优势力度S、劣势力度w、机会力度0、威胁力度T的对应点s1、W1、O1、T1并依次连成四点即得到战略四边形SOWT,如图1所示。

4.战略类型方位θ的计算。在四半维平面中s、w、O、T四个因素综合结果以战略四边形的重心来确定,根据战略四边形重心坐标所在的象限确定战略类型。要得出SWOT分析的综合结果首先应确定战略四边形O1W1T1S1的重心的方位,根据战略类型方位区分企业战略类型,设θ表示战略类型方位,则tanθ=Y/X,Y为OT轴,为SW轴,其中0≤θ≤2π,这样就可以根据θ的大小选择企业的战略类型,如表3所示。

由评估表计算可得:θ=aretg(o+t/s+w)=arctg(-1/-1.4)≈36.4°∈[0,π/4)

5.战略强度系数p的确定。引入研究战略强度的两个方向的概念,即战略正强度和战略负强度。企业战略正强度u是指企业外部机会与内在优势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u的值由外部机会0与内在优势S的乘积所得,u=0×S。

企业战略负强度是指企业外部威胁与内在劣势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V的值由外部威胁与内在劣势的乘积所得,V=T×W。

为判断企业的战略强度,引入战略强度系数p,战略强度系数的大小反映战略类型所应实施的强度,其公式为:

p=u/(u+V)

计算可得:

U=0×S=5.4×4.6=24.84

V=T×W=-5.8×-6.4=37.12

p=U/(U+V)=0.40

6.战略向量的构成和战略选择。综上所述,在SWOT矩阵分析中,通过战略方位θ识别旅行社应采取的战略类型,以战略系数p为模数判断旅行社在当前环境下应采取的战略强度。坐标(p,θ)形成了以θ为方位角,模数为p的战略向量,进而通过战略向量识别和判断网络经济环境下旅行社的战略选择。根据已建立的SWOT矩阵模型及其结果来看,网络经济环境下旅行社的战略类型方位θ=36.4。,可知应采取开拓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战略(表4);同时战略强度系数p=0.40,小于0.5,应采取的战略强度不宜过大。

(三)建立SWOT分析结论

网络经济环境下旅行社业的SWOT分析表明,旅行社在微观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并且从大的宏观环境来看也具有可利用的机会。只有将内部优势与外部环境机会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较好的战略效果。总之,网络经济环境下旅行社应主要采取结合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的OS战略,其重要着眼点之一是迅速开展电子商务,充分享受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带来的益处。

三、网络经济下传统旅行社介入电子商务模式

网络经济的发展在对传统旅行社业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网络经济的理念与技术理应成为旅行社业发展的新契机,传统旅行社必须积极投身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并充分分享由此带来的机会收益。为此,按照OS战略的方向并结合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特点提出四种传统旅行社介入电子商务的新模式。

(一)广泛参与模式

广泛参与旅游电子商务是旅行社在网络经济下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先决条件。只有广泛参与旅游电子商务,才有可能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技术工具,发挥自身在整个旅游业中的传统长处。目前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中小型旅行社上。我国旅行社90%以上都是中小型旅行社,这些中小旅行社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作为旅游产品提供者的企业是旅游业中最重要的信息源,而中小旅行社则是这些信息源的直接收集和整理者。如果广大中小旅行社游离在电子商务边缘,整个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就将缺乏丰富、动态的旅游产品信息底层支持,这将大大限制网站信息质量、上网旅游者效用及整个旅游网络经济体系的成长。中小旅行社对网络经济广泛参与模式的具体实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1.引入B-B-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 us-tomer)的电子商务参与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或旅游协会的主导作用,建立区域性的旅行社商业协会网站,即区域内众多中小型旅行社联盟商务平台网站,成立网上旅游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将这种旅游交易市场建成网上旅行社超市的形式。如图2所示。旅游者通过网络向网络旅游超市提交自己感兴趣的旅游信息,这些旅游信息对于旅游超市中各个旅行社来说都是开放的。各旅行社通过电脑互联网连入网上旅行社超市,可以根据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信息为其量身定做旅游产品并通过网络,旅游者可以根据价格和自己的喜好选择旅行社及其产品。这种B—B—C的电子商务模式对地区来说有利于旅游业的整体宣传,形成规模效应;对于中小旅行社来说,更是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参与旅游电子商务,并宣传自身的旅游产品,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还鼓励了正当竞争,有利于旅游业整体

2.旅行社和专业电子服务提供商的联盟合作。传统旅游企业与专业电子服务商或者新兴的旅游网站之间的整合与战略联盟是发展趋势之一。专业电子服务商或旅游网站可以充分发挥其处理信息行业前沿而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效性,即时为顾客提供全面、详细、准确的旅游服务信息,增强游客对旅行社的认知度和信任感,以便争取更大的客源市场。旅游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使旅行社能够随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建议和意见,同时为顾客提供人性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偏好顾客的全方位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这样,旅行社既可以弥补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充分利用专业从业人员的资源,又可以取得更大的网络市场份额。

(二)品牌塑造模式

传统的大型旅行社由于拥有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等各方面的优势,在涉足网络过程中必须注意创建自己的网上品牌。创建自己的网上旅行社将具备双重的优势:在真实市场上具有店面形象、固定生意、一定的销售额与利润;在虚拟市场上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实施网络旅游服务,真正使网络与旅游相互融合。旅行社以熟练的业务技能介入网络,开展电子商务,以网络平台为办公室,进行“虚拟经营”。所谓虚拟经营,就是从事信息加工、传递、从差价盈利转化为信息盈利,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大型旅行社集团的业务一般都会涉及到旅游产品的全部或者绝大部分,因此,塑造大型旅行社自身的网上品牌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网上预定系统作为支撑,将预定系统作为平台逐步发展相关服务,逐步丰富网上信息资源,营造网上旅游品牌。如上海春秋旅行社的网上品牌发展历程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早在1994年,上海春秋旅行社就已经率先拥有了功能全面的电脑实时预定系统。由于这种电脑实时预订系统在内部运作中很快显示出了准确、迅速、方便的规模化统一操作的优势,该社因而迅速扩展,网络成员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商预订系统。2001年初,春秋旅行社将春秋旅游网从简单的信息功能改造成为能够进行旅游电子商务的网站,依靠春秋国际旅行社的产品、品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走上一条“信息一访问人流一电子商务一资金一整合发展”的道路,如图3所示。网上品牌同样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大型旅行社参与电子商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起点应相对较高。但网上旅游品牌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宜按照从预定系统人手,逐步完善服务,结合专业优势的思路,有计划逐步塑造自身网上旅游品牌。

(三)优势互补模式

网络信息具有直观性、丰富性、交互性、定制性、快捷性等突出优势。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参与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都是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一步发挥自身原有优势,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及销售业绩。在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实现网络经济下传统旅行社新发展的探索过程中,研究如何将网络技术的优势与旅行社传统的行业优势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理应作为主线。因此,探寻网络经济下旅行社的发展模式,必须将优势互补作为指导性思想贯穿始终。为此,首先应在旅行社行业内部做好相关网络知识与技术的培训与普及,提高旅行社从业人员对于网络技术的认识以及所需要的技能水平。因为任何旅行社的运作都是通过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工作来实现的,提高从业人员相关操作与技术水平,使其了解网络经济特点与优势,进而增强从业人员对网络经济的理解。这是实现网络技术与旅行社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其次,在旅行社网站、预定系统、信息平台的开发与运行过程中,旅行社从业人员应与专业网络开发技术人员密切协作,通过旅行社工作人员丰富的旅游业从业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或改进方案,进而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完善与改进,实现知识结构与经验结构的互助互补,详见图4。最终,实现网上网下的互补整合,分享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带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