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1 09:57:47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4-0060-08

一、引言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是我国中央政府以及众多地方政府多年来制定政策的重要取向。199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自此之后,在一系列强势政策引导下,服务业吸纳的投资和就业比重日益攀升。1999年,服务业投资比重达到了59.32%的历史最高点。2006年,服务业吸纳的投资为58769.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4%,超过工业9.3个百分点。从就业方面看,1992年以来,服务业就业比重一直在不断上升,由1992年的19.8%提高到2006年的32.2%。尽管集中到服务业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比例大幅提高,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却没有相应地显著上升。2006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2972亿元(当年价),所占比重为39.3%,在1992年的水平上仅上升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幅度低于就业比重的增幅,说明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在日趋下降,其由1992年的1.73下降到2006年的1.22,同工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也由当初的0.29扩大到2006年的0.72(详见表1)。

1992―2006年间我国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这段时间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特征。但仅使用该指标,无法客观、全面、深入地评价过去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因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不仅舍弃了资本的作用,也无助于判别服务业生产率低下是由于服务产品自身无形性、不易形成规模经济和利用新技术的特性,还是因为服务业增长未能充分挖掘出潜在效率。本文拟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运用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等“一揽子”指标,更加科学地刻画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轨迹特点,并借助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影响服务业TFP演变的因素。从实践方面看,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为今后推进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益参考。

注:(1)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2)农业、工业、服务业取其广义,等同于第一、二、三产业;(3)相对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2000》、《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到。

近年来,我国有多位学者探讨了服务业发展的效率问题。郭克莎(1996)运用索罗剩余公式对我国1979―1990年间的服务业增长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在这一阶段,TFP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率为25.7%,分别低于农业和工业40.7和11.4个百分点。程大中(2003)借助一个能够反映技术的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增长与要素投入、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的实证结果表明,由于我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并不是劳动增强型的,而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资本―产出比增长率对服务业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超过TFP增长率的贡献。这些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我国服务业增长性质,制定更为合适的政策措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就研究方法而言,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的研究均暗含着一个假定,即我国服务业增长是在技术前沿(最大生产可能曲线)上运行的,因而效率损失因素没有被考虑进来。事实上,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服务业而言,由于经济体制蕴涵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效率损失可能是导致服务业产出效率低下的最重要因素。对应地,挖掘现有技术潜力,使生产轨迹向技术前沿逼近,可能较推动技术进步显得更为迫切。因而,在研究我国转型期服务业效率特征时,忽视对潜在效率挖掘程度的评估显然是不恰当的。

徐宏毅等(2004)、顾乃华(2005)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文献的缺陷。徐宏毅等基于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1992―2002年间TFP对我国服务业增长的贡献。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里,TFP增长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8%,而TFP的增长又主要来自技术进步。顾乃华以Battese和Coelli在1995年提出的随机前沿模型为蓝本,并以C-D生产函数作为其具体形式,描述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整体水平非常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借助前沿生产函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促进服务业增长的因素,更细致地描述服务业的效率特征。但上面两篇文献均使用参数方法估计前沿生产函数,这为后续进行补充性研究留下了空间。杨向阳等(2006)曾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但他们的研究在计算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TFP的贡献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影响TFP的因素。此外,杨向阳等假定各省服务业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与实际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是相同的,并据此推算各省的固定资本存量,而不是依据实际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推算,这也会妨碍资本投入数据的准确性。

二、研究服务业发展效率的方法

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最为核心的工作是选择生产函数。和以往研究多基于平均生产函数估算全要素生产率不同,本文以前沿生产函数作为估算基础。Fre等(1994)认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框架是分析生产率的合适框架。平均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投入要素组合与平均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而前沿生产函数是描述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前沿生产函数,可将索罗剩余细分为技术进步(technical progress)和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两部分。技术效率指某个经济体实际所处的生产曲线同前沿生产曲线之间的距离,越接近前沿生产曲线,说明效率越高。如果某个经济体刚好处于前沿生产曲线上,那么可将之称为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单位。由概念不难看出技术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差异:前者指向前沿生产曲线的逼近,后者指前沿生产曲线的外移。

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上述思想可用如下一系列数学模型予以表达:

通过比较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往往能得出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倘若产出增长主要由投入增加促成,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非常微弱,甚至为负数,那么可以判断这种增长带有很强的粗放型特征,往往不能持久。如果投入数量前后相差不大,产出的增长主要由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形成,则表明该经济体的增长集约化程度很高,可持续性也将更强。就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成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而言,它们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含义也有较大差异。技术效率对应着“水平效应”,技术进步则产生“增长效应”,前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后者不仅可以不断维持下去,甚至还可能扩大(Wu,2000)。

由前面所述可以看出,欲评估各经济体的效率水平和分解产出增长的促进因素,关键就在于估计前沿生产函数。DEA方法是典型的无参数估计前沿生产方法。DEA应用线性规划原理,通过比较同一时点不同经济体加权的投入、产出数量,得出前沿产出水平,再通过衡量各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的差距,得到它们的技术效率数值。倘若放弃规模经济恒定的假设,DEA还可进一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指当规模报酬可变时,被考察经济体与生产前沿之间的距离。规模效率衡量的则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与可变规模报酬的生产前沿之间的距离,它说明了由于不能在合意规模报酬下生产而造成的无效程度。如果处理的是面板数据,DEA还可以计算出各经济体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以及TFP指数变化率。

和参数方法相比,用非参数方法估计前沿生产函数具有如下优点:(1)无需事先假定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在研究中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2)对增长因素的分解更加细致,对经济体效率的评价更加全面。当然,非参数方法也存在下面两点不足:(1)不考虑运气因素、数据问题或其他计量问题引起的随机误差;(2)不能方便地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接下来本文将利用DEA方法,结合具体数据,描述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特征。

三、服务业实证分析结果

由于估计资本存量的最新数据截至2002年,故本文将考察期设定为1992―2002年。样本包括大陆除海南、之外的所有省份为简化,本文将直辖市、自治区也称为省。。由于历史数据无法拆分,重庆被合并到四川进行分析。之所以未包括海南、这两个省份,主要是因为它们缺少多数年份的数据。

估计服务业效率所要用到的历年数据指标有三个:GDP、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各省份服务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数据取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保证可比性,各省份的服务业增加值被按照各省份服务业的平减指数折算为1992年不变价。

由于目前的统计资料没有提供我国各省份的资本存量数据,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计,计算公式为:

(5)式的经济含义是当年资本存量等于上一年净资本存量(总资本存量减去资本折旧)加上当年的投资。利用(5)式计算资本存量,关键就是好选择适当的当年投资、基年资本存量、折旧率这三个指标。初始年份1992年的资本存量取自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折旧率取6%。1995―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取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1993、199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系根据1995―2002年数据呈现的规律平滑而得。为保证可比性,所有投资数值均被换算为1992年不变价。历年各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减指数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2000》以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注:(1)CRSTE表示依据不变规模DEA方法计算的技术效率;VRSTE表示依据可变DEA方法计算的技术效率;SCALE为规模效率。全国的上述指标值是通过求各省对应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得到。(2)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TFP指标的增长率按照几何平均法计算,并以上年为基期。这些指标值是根据面板数据计算得到,因而和直接使用CRSTE、VRSTE、SCALE数据得到的数值存在细微差距。

利用DEAP2.1软件,可获得各项效率指标数值,具体结果见表2。从全国来看,目前技术效率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2年技术效率水平只有0.746,意味着如果把当前的生产要素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将可以使产出在当前水平上增加34.05%(0.254/0.746)。从时序来看,1992―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1993―1997年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长指数一直为正,表明在这段时间内,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其蕴含的规模经济效应也逐步被开发,最终使服务业实际产出逐渐逼近最大可能产出。遗憾的是,这段时间里的技术进步不明显,甚至呈现倒退的趋势。技术出现退步的一个可能原因在于,不断推进的市场改革使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价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在成本约束下,这迫使服务企业不断更新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甚至放弃成熟的生产技术。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受阻可能是体制转型必须承担的短期阵痛。综合来看,由于技术效率改进的正效应超过了技术退步引发的负效应,1993―1997年间我国服务业的TFP仍呈现上升态势,服务业发展的集约程度越来越高。但从1998年开始,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连续下降,尽管这段时间里技术水平开始回升,部分抵消了技术效率倒退产生的负效应,但TFP仍呈下降状态,服务业发展的集约程度被削弱了。出现这种情形,可能与入世前后大规模的服务企业重组有关。企业重组往往会打乱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在短期内降低技术效率。

下面依据表3中各省份历年服务业的效率指标,分析我国服务业效率的区域特征。总体而言,我国服务业效率的区域差距非常明显。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中央政府长期的政策倾斜,技术效率远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上海、江苏、辽宁的技术效率排在前三位,1992―2002年间按不变规模DEA计算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分别为1上海的技术效率为1,不代表上海已经完全发挥出资源的潜力。DEA提供的技术效率水平是相对其他样本而言的,技术效率为1仅意味着该样本和其他样本相比,其技术效率是最高的。、0.962和0.957。除了新疆、甘肃、云南、黑龙江之外,其他中西部省份的技术效率均排在东部省份之后。而新疆、甘肃、云南的技术效率水平之所以较高,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它们的投入规模小,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现象不明显。从效率增长方面看,在本文考察的28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的1992―2002年的平均TFP增长率为正数,最高者为山东省,年均增长6.9%。在TFP负增长的11个省份中,多数为中西部省份,东部省份仅有江苏和广东。上述现象表明,在1992―2002年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效率并没有出现趋同现象,反而呈扩大趋势,这对于缓解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距是非常不利的。

四、服务业TFP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受体制变革的影响较大。此外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属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双密集性产业,其效率受从业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影响我国服务业TFP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市场化程度、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平、起点因素、资本密集度。下面具体分析这些因素作用服务业TFP变化的机理。

转型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仅意味着在价格信号调节引导下,资源配置将更为合理,而且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都有利于提升TFP特别是技术效率。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教育水平是影响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由于就业人员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员工接受能力、技能、知识的重要指标,据此可推断就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提高与TFP增长正相关。

由于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难以存储等特殊性,以及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在推导起点因素、资本密集度与服务业TFP之间的关系时,很难将其同流行的理论对接起来,结论也不明确。倘若从“后发优势”理论出发,会得到落后地区服务业的TFP比发达地区高的结论。“后发优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决定TFP的重要因素,而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技术创新的成本并不一样。发达地区的企业在生产上所用的技术处于最高的水平,它们进行技术创新只能依靠技术发明。而落后地区则可以通过利用与发达地区的技术落差,借助技术模仿,加速技术变迁。由于技术模仿的成本和时间跨度通常比技术发明来得低,因此落后地区改进技术效率相对容易,提高TFP也更快。但将“后发优势”理论运用于我国将面临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即使是发达省份也并不从事太多实质性的技术创新。在我国沿海省份,研发和营销两头在外的外源型经济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外源型企业在技术上主要依赖母公司,自身并不从事核心技术的研发。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财力限制,很难担当起自主创新的重任。国有企业虽有相对充裕的人力和技术资源进行自主创新,但其掌握的某些垄断资源却削弱了创新动力,因为垄断资源足以保证其在不进行创新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总之,从整体来看,即使在我国发达省份,目前的自主创新仍比较落后,模仿创新依然占主体地位。由于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在制度、人力资本等方面均存在优势,它们吸纳国外新技术的能力更强,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的速度也更快,TFP增长速度当然也就更高。可见,在我国服务业发展中或许并不存在后发优势,反而有可能存在后发劣势。

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内生增长理论,得出资本密集度同TFP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该理论认为,大量的技术进步是隐含在资本投资中的,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对TFP的增长有正向的刺激作用。此外,劳动力的技能和隐含在资本投资中的技术进步之间是互补的,因为使用代表新技术水平的资本品是工人提高自身技能的一个主要途径。但由于我国正处于制度转型期,上述理论的有效性也有待实证检验。目前,我国部分行业的服务企业仍属于国有企业,垄断程度也很高,为避免这些企业利用市场力量侵害消费者利益,政府往往对其施加以报酬率管制。此时,将可能产生所谓的“A-J”现象,即在投资回报率受管制的情况下,企业会产生尽可能扩大资本基数的刺激,以在规定的投资回报率下,能获得更多的绝对利润。相应地,这些企业资本密集度的提高也许在很大程度上仅意味着过度投资,而不会导致TFP的增长。

(二)实证检验

目前许多研究用非国有经济的产值比重衡量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这个指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显然不够全面。本文利用樊刚和王小鲁主持的“关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系列研究成果,作为各省市场化水平的变量,该研究的覆盖区间为1997―2002年这使得本节的实证检验只能选择1997―2002年这个时段的面板数据。。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平用各地区就业人员受教育年数的平均数表示,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起点因素用前一年的VRSTE值表示。资本密集度用当年劳均资本存量代表。

下面利用面板模型检验影响TFP增长率的因素。面板模型是对若干横截面单元作连续观测而组成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所建立的统计模型。和普通时间序列或横截面模型相比,面板模型能显示不同横截面单元和时点之间存在的差异,提供更多信息、更多变化性、更少共线性、更多自由度和更高效率。回归方程如下:

式中:i、t表示省份和时间,VTFP、VMARKET、VEDU分别代表TFP的增长率、市场化指数增加值、就业人员平均接受教育年数的增加值。VKI、VKI1、VKI2表示当期和滞后1期、滞后2期的资本密集度的增长率。之所以要引入滞后的资本密集度增长率,是因为新增投资要发挥作用需经过1~2年的建设周期。βi、uit为自变量的系数和随机误差项。由于样本较少,为节省自由度,采用截面固定效应的模型往往比较合适。为减少由于截面数据异方差造成的影响,使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估计。回归结果见表4。

由各项统计指标可见,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理想。从变量系数可以看出,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就业人员平均接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资本密集度的增长,均与TFP的上升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则可促使TFP增长1.33个百分点,这与前文的理论推导一致。就业人员的平均接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可推动TFP增长率提高0.96个百分点,这和技术进步视角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期相吻合。VRSTE的系数为负数,意味着我国落后地区并不存在“后发优势”,相反存在较强的“后发劣势”,某个地区按不变规模DEA方法计算的技术效率每比其他地区落后0.01,将使得TFP低于对方0.136个百分点。后发劣势的存在,或许是我国服务业效率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资本密集度每提高1%,在当年可促使TFP增长0.25个百分点,这说明“A-J”现象在我国服务业中并不突出。回归结果还显示,资本密集度的提高会阻碍未来一、两年的TFP增长,但作用比较微弱。这可能意味着建设周期越长,越不利于技术吸纳。

五、简短的结论

本文借助DEA方法,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效率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效率较低,未能充分挖掘出现有资源和技术的潜力,而且区域之间的效率差距明显并在不断扩大。本文还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影响服务业TFP增长率的因素,结果显示,TFP的变化主要受起点因素、就业人员教育水平的变化、市场化推进幅度以及资本密集度变化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非常明显:为推动服务业发展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缩小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必须注重提高服务业的资本密集度和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推动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也就是要加强制度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在私产和合同保护、行政环境的透明、行业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经济机构间的信任和公共机构的诚信、市场的对外对内开放、劳动力再就业培训等诸多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从而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

参考文献:

程大中. 2003. 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 世界经济(7).

顾乃华. 2005. 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4).

郭克莎. 1996. 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5-45.

徐宏毅,欧阳明德. 2004.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5).

杨向阳,徐翔. 2006.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J]. 经济学家(3).

FRE R, GROSSKOPF S, LEE W F. 1995. Productivity in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Applied Economics, (27): 259-265.

WU Yanrui. 2000. I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a productivity analysis [J]. China Economic Review,(11): 278-296.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and Its Causes: Based on DEA Method

GU Naihu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征信体系不断完善,征信行业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征信系统即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主导,各类征信机构并存的征信市场格局。借鉴国际发达征信国家在征信产品与服务开发上的经验教训,促使我国征信产品开发能力的迅速提高,征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一、我国征信产品与服务的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征信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形成以征信中心为主体,小型商业征信机构为辅的征信格局。但是征信产品与服务仍不能满足信用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问题。如落后的征信技术阻碍征信业发展;征信产品信息数据匮乏;征信产品与服务品种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征信产品服务需求不足;征信机构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缺少专业性征信法规。

二、国外征信产品与服务开发经验

征信发达国家把征信评信制度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成为所有信用活动乃至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甄别制度,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和维护的一项基本社会经济制度。

(一)有适合本国征信行业标准,利于征信产品与服务标准化

在征信基础设施方面,可以采用一些相关技术的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名的企业信息检索系统是邓白氏编码系统,它是企业性用记录的检索工具,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先后被世界上许多工业和贸易组织所接受。

(二)丰富的征信产品开发手段与服务方式

征信产品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的个人信用报告,发展为利用到互联网、电子邮件、网络通讯技术等新型交流方式,实时便捷地提供征信产品。美国三大征信局——邓白氏、益百利、艾法克斯都建立了强大的营销团队,进行征信产品营销和推广。

像艾法克斯这样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将大量的营销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信息服务商,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征信产品服务。

(三)征信产品开发的力度大

随着征信广义含义的发展,征信市场的需求旺盛,征信机构信息采集范围和客户信息资源不断扩大。由最初的收集负面黑色信息,发展为正面白色信息和负面黑色信息并存,最后扩大到收集所有能反应征信主体所有信用情况,为国际上著名的征信机构产品开发提供数据资源。

(四)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征信产品的客户群

征信产品的需求者不仅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个人机构投资者及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服务组织都需要征信产品服务。比如益百利提供的征信产品服务中,不仅有为保险公司提供的专属客户营销、资产评估和抵押评估服务,也有为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提供征信授信、客户维护与拓展业务。

三、对我国征信产品与服务开发及创新的启示

征信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它不仅提供一份信用报告,而且是基于消费者征信和商业征信复合起来的征信服务,能开发许多附加的增值服务。

(一)依托技术和服务创新, 加大征信产品开发的力度

在进行信息采集、验证、加工、评估和咨询过程中, 把服务创新的意识运用于征信产品加工各个环节上, 在产生基础信用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征信产品开发。充分挖掘现有数据库资源的内涵, 紧贴国内征信市场需求,提供更加本地化、专业化、深层次的征信产品,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二)建立联合征信平台

联合征信平台可以消除采集政府信用信息的政策障碍,避免违法传播信用信息,同时服务于当地政府的信用监管系统和市场化的征信服务系统。建成之后,该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提供特征变量,在线提供通用型企业资信评级和个人信用评分服务,公示失信的黑名单,提供消费者个人的追踪信息,提供数据交换服务,提供市场营销的潜在客户名单。

(三)开发增值服务

依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支持城市信用体系中的其他子体系开展信用公示、征信报告、资信评级信用评分商帐诊断、信用担保、企业信用管理以及信用管理咨询等多种信用增值服务。

(四)依托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不断扩大系统服务的覆盖范围

利用已有金融机构数据,建立多个征信数据库如企业征信数据库、个人消费信用数据库以及产品质量信誉数据库等。把小额贷款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等接入征信系统,有利于完善征信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考察团.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征信机构的特点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3(82).

[2] 董彦岭,璩涛.我国的征信市场:主体、供求及定价原则分析.济南金融,2009(04).

[3]“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5(01).

[4]林钧跃.征信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 祁红,张宏宇,彭宇松.对印度征信业管理及运作的研究报告[J].投资与证券,2007(07).

[6] 陈雪华.完善信用体系培育信用产品——美国信用制度的启示[J].广东经济,2005(05).

[7] 张兴祥.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J]. 江淮论坛,2005(04).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3)

一、税收政策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税收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目前的税制在整体上正日趋完善,但仍然有很多税种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税制尚不规范和完善,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1、税种设置不合理,重复征税现象严重

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征税范围上存在重叠交叉,设置不合理的矛盾,这是由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过窄引起的,现行增值税对于劳务行业仅限于对加工、修理修配征税,而其他绝大部分劳务被排除在增值税范围之外。因此,在现行服务业的各个行业中,除了批发和零售业、软件业等少数行业是征收增值税外,其他的服务业行业都征收营业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过小就服务业而言会引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缴纳营业税的服务业行业一般就其营业收入征税,不能同生产企业一样获得对购入货物和固定资产的抵扣,对于一些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投入大的服务业行业,例如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税收负担较征收增值税的生产行业相比更重。另一方面,不对服务业征税也使得增值税环环相扣的链条机制发生了断裂,对于从服务业行业购入服务的生产企业来说,对这部分将不能获得增值税抵扣,这影响了生产企业对服务的投入。

2、税收政策存在行业偏好,对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从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来看,生产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中所享受到的优惠要远远超过服务企业,相对于生产企业在税收上的“普惠”政策,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却始终不如生产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服务业未能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在现行有关服务业的各种税收优惠中,大量的税收优惠仍然是针对教育、卫生、文化、公共管理等公共服务业,而对物流企业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究及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村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优惠较少,支持和倾斜力度较弱,未能体现我国现行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导致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3、税收优惠技术手段的运用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的税收优惠在优惠手段和形式上都比较单一。主要采取直接优惠,基本上局限于税率优惠和定额减免这样一种事后利益的减免,而没有采取国外通行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加大费用列支等减少税基的事前利益上的优惠。这样,企业可能难以享受优惠的好处,同时许多直接优惠措施还易于被纳税人利用来进行偷逃避税,这样就减弱了税收优惠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国尚没有建立税收优惠分析与评估制度以有效把握税收政策的真正实施效果,再加上审批与管理的脱节,实际上我国税收优惠的管理可以说是处于缺位的状态。

4、分割的区域性财税政策难以实现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可以对资金流向、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及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来改变区域经济布局。多年来我国的区域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税收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实行的多种形式的优惠,诱导了各种资源向沿海城市、经济特区及开放区流动。所有这些使该地区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为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反过来看,由于内地缺乏政策支持,其本身的资金、人力也大量向东部聚集,在为东部发展做贡献的同时,自己却发展缓慢。随着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直接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国外发展现代服务业税收政策经验

在此,主要介绍美国和韩国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为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

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服务业就已经取代了钢铁、汽车等工业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美国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

在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制定上,(1)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具体规定:投资抵免,纳税人可以把与贸易、商业活动或高新技术有关的研究或试验支出,直接作为可扣除费用予以抵扣,而不作为资本支出;若当年研究与开发支出超过前3年的研究与发展支出平均值的,其增加部分给予25%的税收抵免,该项抵免可以向前结转3年,后结转15年。另外,美国以加速折旧作为政府对私人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巨额补贴的一种方法,具体规定:对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用仪器设备实行快速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这是所有设备中折旧年限最短的,以此来促进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2)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美国为鼓励公司投资十一些特殊地区、经济贫困地区并雇佣当地居民,凡在特殊地区、经济贫困地区经营的公司,可中请享受工资抵免、债券筹资免税等投资优惠。(3)降低服务业经营风险。美国允许服务业净营业亏损可以向前结转2年,如果亏损还有剩余,还可以向后结转20年。(4)另外,企业向高等院校和以研究工作为目的的非盈利机构捐赠的科研新仪器、设备等,可作为慈善捐赠支出,在计税时予以扣除。

(二)韩国

近几年,韩国服务业比重一直在50%以上,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同时,韩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总数也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以2003年为例,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仅占总就业人数的29.3%,而韩国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已达到63.5%。韩国在发展汽车、家电、半导体等传统工业的同时,对服务业的发展业也相当重视,将社会投资的60%用于发展服务业,一方面促使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服务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又下大力气,发展信息、游戏等新兴服务业。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韩国政府注重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引导。

首先,在税收政策上,韩国的增值税主要对销售、进口及提供商品和劳务征收,实行10%的单一比例税率,其进项税额可以扣除。对服务业实行的免征增值税的项目主要有:社会福利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服务,总统令规定的教育服务;与文化有关的商品和劳务,包括书、报纸、公报、通信和广播、艺术作品、职业体育运动、图书馆、科技馆等;自来水、客运服务(空运、公交快递、出租车、特种汽车和特种船除外);一些其他的商品和劳务,如邮票、印花税票、证书、、学术、技术研究服务;另外还有金融保险服务;宗教、慈善、科学机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益团体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等。

其次,为加速现代服务业及服务外包业发展,韩国扩大减免范围,改善与制造业税收政策之间的差别,取消对服务业发展不利的政策。具体政策有:(1)减轻企业负担费用。自2002年起扩大税收减免范围,对属于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及创业型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由6个税种增加到18个,对中小企业特别税额扣除由13个增加到24个;对进驻产业园区的服务业采取与制造业统一的地方税减免优惠,财产税及综合土地税在5年内减免50%,服务业必需用地税率从0.2%-4%调整到0.2%一6%。(2)鼓励服务型企业的创建。韩国允许服务企业自新建后首次盈利年度起享受6年减半征收的优惠;5-10人以上创业企业自所得税发生的第一年起减免法人税50%,之后3年内按雇用人数增加比例最高可享受100%的法人税减免优待。(3)促进人力资本投入。韩国为在国内服务的外国技术研发人员,从其提供劳动之日起5年内的劳动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4)降低风险投资。韩国还允许企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提取未来投资准备金、风险基金和科研准备金。具体规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其年底资产价值为20%以内设立的投资准备金,可在税前扣除,对相应企业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准备金也可按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对技术转让和风险投资的资本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5)另外,韩国为加大娱乐产业的发展,自2005年起,影视业、表演业等一些服务业实行50-100%的法人税减免政策。

三、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降低营业税税率,并促进营业税和与增值税的合并

目前,欧洲、拉丁美洲及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增值税实行到商品零售和其他服务业。我们要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是简单的减税退税的问题,而是要将税收政策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各个税种的不同作用,应该借鉴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和经验,将交通运输等,与生产相关的经营性劳务服务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发挥增值税的内在制约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发展。

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提供的应税劳务、转让的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具体征税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营业税与增值税在征收范围上重叠交叉的矛后日益明显。很多服务业的经营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和劳务服务两方面,同时它们也是企业的经营成本支出因素,另外,许多劳务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服务的,对其同时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允许进项税额抵扣,营业税不允许扣除已征税额,从而造成了重复征收的情况。还有一些特定的劳务服务业,如上面提到的交通运输业,目前国家对其只征收营业税,导致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中断,税制混乱。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征的结构,将与生产直接相关的经营性的劳务服务纳入到增值税的增收范围,取消对其征收的营业税,既可以保证增值税征、扣机制的完整性,又可以解决重复征税问题,降低与生产直接相关的经营性劳务服务业的税负。

对于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其他经营业,首先应进一步降低营业税率,减少税收负担,如金融保险业由于其风险较高,应将其税率由5%降至3%,以避免因过高的税收负担而阻碍其发展;其次,在营业税优惠减免方面,现行营业税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业及文化事业单位,对经营业的优惠减免并不多,这些经营业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因此扩大营业税的优惠减免范围,如将服务业中企业的有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培训的收入等纳入营业税的免征范围,以促进服务业的科技进步和良好发展。

(二)制定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的税收政策,适当放宽地方税收管理权

首先,调整东西部现行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实现东、中、西部的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缩小服务业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税负,加快提高中西部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使东部的税收与服务业的发展继续保持良性互动,注意在促进中西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为代价。

其次,在针对各地普遍状况,制定相对统一的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同时,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立法权和减免权,以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的处理好税收问题,促进区域间税收负担和利益的合理分配。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模式

首先,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向以“间接减免为主,直接减免为辅;过程优惠为主,结果优惠为辅”的政策模式上转变。因此,在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逐渐将直接优惠转变为间接优惠,根据服务业中各个行业的自身特点灵活采用跨期结转、项目扣除、缩短折旧年限、延长减免税期限等办法,充分发挥间接减免在税收优惠中的作用。其次,由结果减免为主转变为由过程减免为主。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结果的年度减免,缺少像韩国提取投资准备金、美国投资抵免等,针对投资、研发过程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就要注重把服务性企业的创业和经营过程纳入到税收优惠政策当中,降低服务性企业创业初期的投资、经营风险。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要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要对所有的服务业都采取统一的普惠原则。第一,从政策目标选择上,要分重点、分层次。不同的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同,就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比较而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提高服务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传统服务业又是吸纳失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应该要重点强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对能够扩大就业的传统服务业加以扶持。第二,在优惠政策的制定上,要根据各类服务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应从促进其技术研发的角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应从鼓励吸纳失业人员的角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经营风险较高的服务业应从提高其抗风险能力的角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总之,税收政策要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我国的服务业在税收政策的引导下科学、合理、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国外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税收政策的借鉴[J].金融领域,2007(1).

[2]张秉福.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决策咨询通讯,2006(3).

[3]王银枝.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研究背景

总部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达国家和地区[1]。世界著名的总部聚集区包括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等。企业总部向大城市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总部需要大量只有大城市拥有的人才、金融等高级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也为总部与如生产部门等的其他部门在空间上的分离创造了条件[2]。赵弘最早提出了总部经济概念[3],并认为所谓的总部一般指企业组织结构中承担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全部或部分职能的组织机构[4],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5]。赵弘对总部经济的定义是学者们使用频率较高的。

由于政府对企业总部的认定标准尚不清晰,因而目前我们无法获得一份完整的企业总部名单,且即便未来能够获得,若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成百上千家企业总部,难度仍然很大。由于上述困难的存在,目前学者们对于总部经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概念、特征、形成机制、发展条件等较浅层面,少有用较为系统的数学方法深入具体地评价总部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路径。本文拟从资源视角出发分析总部经济本质特征,以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出最能体现总部经济特征的产业;接着应用投入产出法来研究这些产业的关联状况,继而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说明总部经济是如何带动经济发展的。

二、总部经济特征产业的确定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重要的信息发源地,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与研究人员,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知识型服务业十分发达,这些都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保障[6]。王浩认为,跨国公司在为地区总部选址时会更多地关注人才、金融、科技、通信等软件条件[7];李艺纹、李小玲认为,总部集中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8];徐金发等认为,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包括人才、金融环境等[9];其他学者,如王瀛[10]、吴颖[11]、潘素昆[12]等也总结了总部经济的特征,观点与前述学者相似,在此不一一赘述。由此可见,总部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诸如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高端资源息息相关:大量资本及与之相关的服务的聚集、大量高精尖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大量高价值信息及相关服务的聚集,是学者们公认的总部经济重要特征。

投入产出表中的产业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制定的,划分全面、准确、权威。本文认为,最能体现总部经济三大特征的产业主要为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包含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最能体现总部经济的信息特征。企业总部研发、管理、营销等机构的运行离不开计算机及相关的服务;总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总部获取外部信息、对外信息都离不开信息传输相关行业的支撑。北京聚集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行业企业总部以及IBM等计算机行业区域总部,同时还拥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电子城科技园等以通信、计算机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在相关领域有着明显优势。

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等金融活动,最符合总部经济的金融特征。作为资产管理的中心,企业总部的投融资、股票交易、风险控制等活动均与金融业息息相关。作为北京金融的核心区,金融街聚集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国有四大银行总行、中国人寿、银河证券等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以及高盛公司、摩根大通等国外金融机构,具有一流的金融服务水平。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包含自然、工程和技术、农业、医学、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是总部经济科技、人才特征的集中体现。产品技术研发是企业总部的重要职能之一,需要大量高端人才的支撑,同时其产出即为科技,与总部经济特征吻合。截至2012年底,北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54万人,是位居第二的广东省的两倍多;2012年R&D经费支出达1063.4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10%以上,R&D经费投入强度全国最高;同时还拥有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等部级科研机构为首的各级科研机构近2300家,为企业总部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关联分析

评价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能力、推动能力以及该产业对该区域生产总值的贡献大小来进行。

1.总体带动作用分析

产业的拉动能力能够用产业的后向关联度反映,其可由影响力系数衡量,计算公式为:

影响力系数的平均值为1,数值越大,说明影响力越高,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亦然。

本文选取2007年和2010年最新两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力均略高于平均水平,但2010年有所下降;而金融业的影响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金融业的拉动能力较差,中间投入率与增加值率通常呈反比关系,即中间投入率越低,增加值率通常越高。金融业虽然中间投入率较低,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拥有较高的增加值率,这一点也符合多数第三产业的特征,并不能因为其影响力系数较低就断定目前金融业发展状况较差。

产业的推动能力能够用产业的前向关联度来反映,其可由感应度系数衡量,计算公式为:

结果表明,金融业对其下游产业的推动能力排名较为靠前,一直居于中位数以上,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推动能力要略低于平均水平,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排名有下降的趋势。

2.带动机制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本文还将深入地分析哪些产业与其关系最为紧密。

从生产角度来看,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可以用完全消耗系数bij(i=1,2…42)评价,含义为被选作研究对象的产业部门i生产1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产业部门j多少单位产品;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度可以由完全分配系数 来衡量,其含义为被选作研究对象的产业部门i增加1个单位初始投入,能够直接和间接分配给部门j多少单位的产品量,计算公式为。

为了综合考虑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关联状况,本文拟将2007年以及2010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虽然2010年的数据较新,但却是根据2007年正式表编制的延长表,因而其准确性相对较差。综合考虑,本文赋予2007年数据0.6的权重,赋予2010年数据0.4的权重。

计算结果表明,作为下游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784),批发和零售业(0.232),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153)等产业拉动作用显著;作为上游产业,其对自身(0.097),以及综合技术服务业(0.074),金融业(0.030)等产业推动作用明显。金融业主要拉动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160),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11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79)等产业;主要推动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127),批发和零售业(0.09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66)等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化学工业(0.256),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217)等拉动作用明显;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118),批发和零售业(0.110)等推动作用最显著。

为大致描述总部经济是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本文结合上述计算结果绘制了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区域其他产业带动能力综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产业的关联方向,由上游产业出发,指向下游产业;中环包含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内环包含其上游产业,外环为其下游产业,由内而外向外扩展。

图1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区域其他产业带动能力综合示意图

由图可知:首先,最具总部经济特征的三个产业的发展均对通信设备、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一方面可以说明若要使北京总部经济更好地发展,则从源头上必须要重视通信设备、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总部经济的繁荣又不停地为这些产业创造需求,拉动这些产业不断向前。其次,北京总部经济的生产活动集中支持了综合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的发展。最后,三个总部经济特征产业的生产活动依赖度最高的,与支撑作用最大的若干产业分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钱凯.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讨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6(7):40-45.

[2]徐金发,虎,张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1-5.

[3]徐金发,张宏,虎.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J].技术经济,2006,25(7):45-47.

[4]赵弘.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9,27(1).

[5]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张晓磊.以总部经济促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87-90.

[7]王浩.地区总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的战略与规划[J].亚太经济,2005(3):45-48.

[8]李艺纹,李小玲.京津联合发展总部经济探讨[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11(26):17-20.

[9]徐金发,虎,张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1-5.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5)

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个人征信服务为起点,通过第三方征信机构建设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实行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基本建成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框架和运行机制。

(一)三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1999年8月在全国率先进行个人征信试点,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成立了第三方征信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展个人信用征信业务。2000年7月,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建成开通,开始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二是拓展阶段。2002年3月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开通试运行,形成了“两大系统、联合征信、普遍服务”的发展格局。同时,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和社会诚信创建活动取得明显进展。三是深化和综合试点阶段。在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是政务公开。市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政府部门对社会公开职能范围内应该公开的政务信息,以供征信中介机构免费查询、获取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这为该市征信服务系统建设走市场化道路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是市场化运作。企业、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征信服务,均采取公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方式,政府不直接投资建设,不介入征信服务。8年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已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征信系统。

三是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授予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相应的业务资质,曾于1999年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上海市15家中资银行把个人消费信贷资料交由该公司。上海市政府动用行政权力为公司融通资金,如在联合征信项目建设过程中,市政府就以财政借款的方式向项目提供5000万元、为期5年的无息贷款,以支持公司业务的开展。目前信用产品的需求主要由政府的政策创造,如规定个人办理信用卡必须出具信用报告,资信公司的营业额大多来源于制度安排。

四是分步实施。以个人信用征集为起点,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在操作上先个人后企业、先同业后联合的办法,逐步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

(三)主要成效

一是信用服务业稳步发展。经过几年发展,上海市信用产业链相对完整,服务体系比较成熟。2006年,全市信用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营业额约占全国的1/4,从业人员达1225人,各类征信服务机构有40多家,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有38个。

二是个人征信服务呈良性发展局面。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入库人数超过770万,查得率达到87%;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累计达643万份。

三是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一,促进了消费信贷。个人信用信贷占全市信贷总额的20%,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3,相当于发达国家30―50%的平均水平。第二,促进了企业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上海移动通信公司的个人欠费纳合征信系统之前,每年呆坏账总额为1000万元,目前已降到300万元左右。第三,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诚信友爱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评价报告,上海在全国5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综合指数排名中列首位。

二、浙江模式:以企业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公益为基本特征

2002年以来,浙江省大力推进“信用浙江”建设,全省信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选择企业为突破口带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二是形成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基础数据库,由事业单位性质的省企业信用查询中心统一建设和管理。三是企业和个人两大信用信息系统均为公益性,目前查询信用信息是免费的,没有进行市场化服务和运营。

(二)基本做法

一是完善企业联合征信数据平台。2002年6月,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开通运行。现已汇集了39个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入库企业数达到79.6万家,数据库指标项达到90类844项,是全国率先开通、数据容量最大的省、区企业信用数据库。

二是启动建设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平台。2006年9月,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启动。2007年2月底,浙江省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初步建立。已入库的信息主要有12个政府部门的17类、211个指标项,涉及人口4621余万,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个人联合征信系统。

三是推进信用信息应用。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浙江开展一些信用服务和应用,发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良好作用。对信用信息比较完备的部分企业,浙江省企业信用查询中心进行了类似于信用评级的评价,划分ABCD四个级别,称之为“企业信誉度提示”,促进了企业信用建设。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政府应用部门增加到14家,应用方式逐步拓展为信用数据查询、联动和分类监管,应用领域从政府部门扩展到金融机构,提高了综合业务能力。为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维持信用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该省在考虑下一步扩大开发应用的问题,培育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三、深圳模式:以市场运作和政府建设相结合为基本特征

深圳市信用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的综合建设方面,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较为规范、发展迅速的个人联合征信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政府部门建设并实现了自行运营,全市征信行业具有相当规模。

(一)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运营良好

2001年,经深圳市政府的特许,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支持下,深圳鹏元公司筹建个人征信系统。2002年8月,个人征信系统建成开通,开始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银行、保险和担保行业,年提供各类信用报告300多万份,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且比较规范的个人征信系统之一。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系统先进。深圳市个人征信系统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目前已征集到了10多类信息,80%来自政府部门、20%来自银行,包括公安部全国公民户籍信息、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学历信息,深圳市的社会保险、企业法人注册、缴费、纳税、信贷等信息,信息覆盖范围和信息商业价值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完全市场化运作。6年来,鹏元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创业,独立运营,一切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个人征信和信用服务。公司累计已投资2000多万元开展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经营,形成了5大类15个品种的信用产品,为7类客户提供信用服务。

三是政府定位明确。对于个人征信,深圳市政府不投资、不经营、不干预,不强制有关部门提供信用信息,不强制有关部门使用信用产品。政府主要提供了两大支持:解决个人征信的法律依据问题,深圳市是全国第一个为个人征信立法的城市;政府部门免费提供信用信息给鹏元公司,同时也无偿使用信用信息。

(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2003年底,由市工商局承建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及“深圳信用网”开通运行。至2007年4月,系统已涵盖了全市48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介组织等提供的97万多家各类市场主体、共计3432多万条信息。主要做法:

一是“行政主导,事业运作”。2003年成立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为事业单位。

二是“公共服务,会员制有偿查询”。企业信用信息采取分级披露办法,即深圳信用网分内外网,外网为社会免费提供公共索引信息查询服务,内网为行业和成员单位提供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对经常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采取会员制收费查询的方式。

三是推行信息征集的标准化建设。规定以全国质监系统的组织机构代码为匹配标准,以工商系统的企业基本登记信息为基础,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数据采集原则,确立了系统数据库信息征集标准,目前系统较好地兼容了政府部门信息,数据的匹配率高达90%以上。

(三)社会信用服务业发展快速

目前深圳市信用服务行业有担保企业200家,评级评估企业10多家,全市现有各类信用中介机构70多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信用服务机构。2005年成立了深圳市信用协会,至2006年底已有会员106家,主要是中外资银行和企业。2007年将成立市借款企业评估师协会。

四、三地社会信用建设情况比较分析及启示

三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尽管起点不一,发展环境不同,但都取得了较快进展,且各具特点。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三地都注重不断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订信用规章、信用标准、制度建设,使征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深圳比较早地进行了立法。上海市已经出台各类信用规范性文件124个。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386-02

Feature-Oriented Modeling of Software Component

ZHU Xiao-chua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541000, China)

Abstract: Software reuse in component technolog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How to make a more generic component can be achieved business need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in component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uses the domain engineering ide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areas of the business analysis, feature model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feature model is extended to introduce the features of the model building method.

Key words: software component; feature-oriented; extended features; modeling

在计算机硬件工业中,构建技术应用比较广泛,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在软件工程中,构建技术正在越来越被重视和广泛的使用,这即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CBSE)。本文是通过较为通用的领域构件识别方法和过程,让识别出的构件可以实现领域内众多应用系统的部署和组装需要,从而能够降低开发应用系统的周期。本文对当前的特征模型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特征模型进行了扩展,参考传统特征建模方法,设计了能适合扩展特征模型的建模方法。

1 特征模型简介

特征建模依据特征,明确领域内应用系统可变性和公共性,把系统组织成特征模型,它的输出形式为领域内全部应用系统的描述。特征模型可通过树形层次进行表示,其定义为:通过一组特定领域有关的特征和依赖于特征的关系,共同构成语义空间,将其称之特征模型,其表达式是(Ω=F,D);表达式中F指的是特征集合,D指依赖关系集合。

2 特征模型特点

和传统软件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特征模型主要优点是:可复用性,易于交流,结构良好,易于图形化建模。然而特征模型也存在着不足,即:由于应用领域业务过程的一些特性,如多样性、复杂性、流程性等,使得在领域特征之间,具有某种偏序的关系;当前很多特征模型主要面向领域功能性特征实施处理分析,然而针对功能性特征的操作集合,以及一些业务表单的非功能性属性没有进行较多的考虑。

因此,对当前特征模型实施扩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扩展主要是对特征约束、特征配置依赖、特征执行条件、以及特征操作业务表单的描述及建模进行完善,同时提供一致的形式化模型定义。

扩展特征模型描述:通过一个五元组FM=(F,A,C,λA,λC),来进行对扩展特征模型的表示。其中:

1) F为特征模型里特征的集合,可通过二元组F=(n,M)进行表示;

2) A为特征模型里特征关联集合;

3) C为特征模型里特征配置依赖约束集合,包含:可选(optional)、多选(or)、单选(alternative)、必须(mandatory)4种,其描述了特征被选取时需要的约束条件;

4) λA是集合F和A幂集的映射;

5) λC为集合F和C幂集的映射。

3 扩展特征模型建模方法

需求工程划分软件需求为3个不同层次,即:功能需求、用户需求、业务需求。本文将这3个需求中所拥有的特征称为:功能(function),用例(use case),服务(service)。功能和服务行为特点构成层次结构。服务及其关系的用例构成一个用例集合。在系统边界上,利用用例系统和用户发生交互活动,实现相应的业务需求。考虑领域的功能、服务、行为特点等特征,加上和它有关的用例,考察分析领域变化性及共性,将领域术语当成特征的主要来源,将特征模型建模表示成图1所示的过程。

1)服务分析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工作为对领域的服务特征进行识别。通过和领域相关的组织机构有关人员的交流,如市场销售人员、客户、管理者、领域专家等,领域分析人员能够确定此领域的具体业务需求,针对每一种较为普遍的业务能力,进行统一的说明及名称领域定义,同时把它表示成特征模型服务层内的特征。

2)功能分析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工作为对服务的功能特征进行识别。利用对体现服务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有关用例的考察,分析出实现某种服务系统需具备的功能,针对功能在领域内定义统一的说明及名称,同时把它表示成功能层内的特征。

3)行为特点分析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工作为对功能行为特点进行识别。主要有:对功能前期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执行前置条件等;对功能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功能的可能变化性和显著特点;对功能后期行为进行分析,包括善后处理工作,执行的后置条件,执行后转移控制权等。

4)领域术语分析活动:该活动主要工作为对领域术语有关特征进行分析。人们在成熟的领域中,能利用领域术语准确地表达其思想,于对方进行交流。可将术语名称当成特征候选名称。并且,进行领域术语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标准化领域术语的过程,尤其在有同义近义术语或者不很成熟的领域里。

5)共性变化性分析活动:该活的主要工作为对领域的变化性和共性进行分析,分析特征间的“可选(optional)约束”或“必须(mandatory)约束”等可能关系。

6)交互过程分析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工作为对系统与用户间交互时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服务活动时,利用对和服务有关业务处理流程的识别,抽取具有领域特色或共性的用例。利用该活动,能够发现较色和特征的对应关系,以及特征模型的约束集合,从而实现数据集合和特征之间的关联。

从上述建模过程可以看出,利用功能分析、服务分析、以及行为特点分析,能取得特征模型的结构层次;利用变化性及共性的分析,能够取得特征模型中同层特征间“可选(optional)约束”、“必须(mandatory)约束”等关系;利用交互过程分析,能够取得数据集合和特征的操作关系、角色和特征的映射关系、以及特征间约束集合。该扩展特征的建模过程,充分考虑了特征模型元模型中所有的因素。

4 结束语

本位在当前特征模型特点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扩展特征模型。同时,针对扩展特征模型实施了形式化定义,对特征模型里所有的元素间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依据特征模型的组成和元素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特征模型建模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芳,文必龙,王守信,等.基于元模型的多维元数据管理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7(10):45-46.

[2] 秦严严,田丰,王晓春,等.一种笔式用户界面软件领域模型及其应用[J].软件学报,2007,17(1):69-78.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7)

1引言

随着服务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而仓储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作为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促进世界经济流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仓储企业也面i临着“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对于还未真正走出国门的中国仓储企业而言,不但对服务全球化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而且对仓储服务的基本特征尚缺乏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设计出适合自身服务特征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了。因此,为了解决中国仓储企业所面i临的这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在明晰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制约中国仓储企业全球营销的瓶颈因素,进而制定出符合中国仓储企业特点和需要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

2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实证研究

由于仓储企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其服务特征,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2.1服务特征内涵的理论界定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如zeithaml等(1985,2008),lovelock(2001)、fitzsimmons(1998)和bouquet(2oo4)等的研究,本文归纳出了服务所具有的七个本质特征,现将其内涵及表现总结如下。

(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活动。尽管服务经常包括有形的因素(如在旅馆的床上睡觉,在医诊所清洗牙齿,或者修理坏的设备),但是服务活动本身基本上是无形的。因为服务是一种行为表现而不是事物,它们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被看见,感受到,品尝到或是触摸到。由于这种特性,顾客风险的感知会增加,对服务质量难以评估目。由于无形性,服务不能受到专利权的保护,不易于展示或传达,并且很难定价翻。

(2)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在于大多数服务中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这种不可分离性是区分许多服务和实物产品的重要特征。由于服务通常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因而不易进行大规模生产。

(3)异质性。服务的异质性是指没有两种服务是完全一样的,其原因在于服务基本上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而人的素质与技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提供的服务其服务质量和效果难以完全相同。进一步讲,即使是同一个人提供同样的服务,但因时间、地点、环境与心态不同,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服务的这种异质性使服务的投入和产出更难

(4)易逝性。易逝性的意思是通常服务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必须被消费,否则将会失去。例如,飞机上的空座位、医院或旅馆里的空房间等,如不使用将会永远失去。因为服务是一种服务或操作,而不是顾客可以持有的一种有形物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在生产结束后就已经被消费或逝去了,不能被储存。

(5)顾客参与服务过程。顾客参与服务过程是指在许多服务中,顾客必须或者希望参加服务的生产。顾客可以采用自我服务的形式参与服务过程,如从atm机上提款,在某些环境中也可以采用和服务人员合作的方式参与服务过程,如在理发店、旅馆、大学或医院等。

(6)劳动密集性。bouquet等(2004)认为许多服务是劳动密集性或以人为中心的。erramilli和rao(1993)指出,典型服务的生产和传递依赖于劳动或人员的高密集性,即依赖于公司员工的技能,才干和知识,而这些是不易被移植到不同的组织或社会群体中去的。fitzsimmons等(1998)也指出对大多数服务组织而言,劳动是决定组织效力的关键资源,因为员工的技能,教育或专门知识的显著差异会使服务的绩效显著不同。

(7)分销渠道可电子化。lovelock(2001)指出服务有与实物产品不同的分销渠道‘;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公司可以利用电子分销渠道进行服务传递(如广播或电子转账)。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任何基于信息的服务要素都具有即时向世界各地传送的潜力。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服务的这七个本质特征分别从服务的内涵、服务的质量、服务生产、服务传递和分销渠道等方面阐释了服务营销与有形产品营销的不同之处,它们是对服务特征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概括。下面本文将发展出测度这七个特征的量表,并以中国仓储企业为样本,来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获得对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深刻认识。

2.2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和量表开发。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度中国仓储企业在服务七个特征上的表现程度。在问项设计上,本研究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来初步设计问卷的测量指标。其中,无形性的问项主要借用lievens等(2oo0)、cloninger(2004)和sung—euicho(2003)等学者的研究,异质性的问项主要来源于lievens等(20oo)、cunningham等(2002)的研究,易逝性的问项主要采用了lievens等(20oo)的指标,劳动密集性的问项是根据silvestro等(1992)的定义开发出来的,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的问项来源于sung—euicho(2003,2005)的研究设计制作而成,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的问项借鉴了lievens等(2000)、er—ramilli(2003)和c lbouquet等(2oo4)的研究,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问项主要基于stell等(1996)和cunninghaln等(2002)的研究。

本研究对量表中借鉴自英文文献的问项,均进行了双向翻译检验,即首先将问项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回译成英文,以确保其语义的一致性,对语义有分歧的问项,则由相关学者、专家进行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在参考他人研究中的量表进行问项设计时,并没有机械照搬,而是结合本研究背景、目的,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征询相关学者的意见,同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差异,对相关问项进行了修改。然后,为了确保问项能为调查对象所正确理解,在量表设计时还征求了部分调研对象的意见。最终形成的量表共包括7个变量,52个问项。问卷中所有问项均采用里克特7分量表,…1’表示“完全反对”,“7”表示“完全同意”。

(2)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方法。由于本研究是为中国仓储企业设计全球服务营销战略,因此我们选择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以及从权威名录机构购买的《中国大中型外资企业名录》中的仓储企业作为基本抽样框,因为在中国的外资仓储企业更能兼具中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特点,有利于我们对全球服务营销战略的研究。我们将营业收入行业排行前50名的企业确定为调查对象。

为了保证调研质量,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对调研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熟悉问卷内容、调研礼仪、调研技巧等。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我们采用邮寄调研、email调研和电话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向调研对象邮寄附有回程邮票的调查问卷,15天之后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对没有收到问卷的调研对象补寄问卷,或补发email调查问卷,对不愿意邮寄回程问卷或email回复的调研对象,则在征得对方同意后采用电话调研方式。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6份。

2.3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数据分析的步骤:(1)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l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编码和录入形成最初的spss数据文件;(2)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七个服务特征及其观测变量(各问项)进行信度检验,剔除信度较低的问项,形成新的数据文件。(3)用统计软件spss15.0计算样本企业七个服务特征的均值、标准差和方差。

(1)信度检验。我们首先对问卷中各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即计算其cronbach’sa系数。对同时满足下列两项条件的问项剔除: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小于0.4;剔除后cronbach’sa系数显著增加。经检验,除劳动密集性之外其他各项指标的cron—bach’sot系数均大于0.7,信度较好。根据spss15.0软件的统计结果,我们对各变量的问项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如下,涉及4个问项。①异质性中服务人员决策权限问项的相关系数为0.21,其值较小,将此问项删去,删去后异质性的cronbach’sa系数增加到0.898。②劳动密集性的cronbach’s-0.606,其值较小,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原因是信息技术依赖程度相关系数较低为0.05,故将此问项删去,删去此项目后,劳动密集性的cronbach’sd=o.706>0.7。③顾客参与服务过程中的服务需要频率,服务产生的物质享受两问项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121,0.176,所以删去,删去后经计算cronbach’sd=o.886。通过上述调整,各指标信度都达到要求,即cronbachsot系数全部大于0.7,量表信度很好。调整后各变量的cronbach’s系数见表1。

(2)服务特征数据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仓储企业在服务特征的表现上有以下六个特点:

①仓储服务的无形性程度中等。原因主要有:第一,企业提供的仓储服务首先需要有仓储的空间,如库房、容器、场地等,其次,仓储作业需要借助运输、装卸和分拣设备,如液压叉车、起重机、分拣线、货架、搬运车辆和托盘等。因此,就这方面来讲,其服务的有形性成分较高。第二,企业对客户货物摆放位置的设计,货物存放信息记录和处理,存储货物温度湿度的控制,货物取放线路的安排,货物出入库时间和顺序的计划,分拣作业设计以及客户所存储货物的信息查询和数据交换等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又具有较高的无形性特征。所以,综合来看,仓储企业提供的服务既有有形的成分也有无形性的内容,其整体无形性水平中等。

②仓储服务是易逝。其原因是显然的,如果一个仓库或仓库中的一个货位空置一天,没有货物储存,那么这个仓储企业一个仓库或一个货位上当天的服务能力就浪费掉了。目前,中国仓储设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闲置问题。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内物流园区平均空置率已达60%左右,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继续把物流园区的建设作为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有300多家物流园区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③劳动密集性较高。从数据来看,仓储服务是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这主要是由仓储作业的特点决定的。仓储作业主要包括装卸、搬运、出入库手续办理,货物养护,打码、包装及分拣等环节,因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目前,我国仓储物流企业多数是由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起来的,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扛,工作效率低。调查显示:目前90%的仓储运输型物流企业物还是处在人力运作为主,工具还多为叉车、平板拖车等。

④服务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程度低。这是由仓储服务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因为仓储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货物的储存、保管、中转、养护、包装和简单的加工等,因此这种服务必然涉及许多实体因素,如库房、场地、容器、车辆等设施和工具。这就使仓储服务的核心服务不能电子化或数字化,也使实体交易场所成为必需的。

⑤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程度较低。换句话说,是可分离性较高。其原因主要在于仓储企业主要的服务作业对象是客户的货物,因此,仓储企业在进行服务作业和生产时,并没有与顾客直接接触,顾客的消费也只是在货物出库后。在一般情况下,仓储企业可以对类似的货物进行集中存放和养护等服务作业,这样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随着仓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顾客可以通过网络对货物的存储情况和中转等信息进行查询,而不必进行实地考察。

⑥服务过程中顾客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也主要是由仓储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客户的货物决定的。首先,仓储企业除了与顾客签订合同和办理货物的交接手续之外,与顾客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时间和次数极少,在进行仓储服务作业时,顾客基本上被排除在外,因此顾客对仓储服务过程的影响程度也是很低的。其次,对于特定的货物而言,仓储服务的内容和作业程序都是有标准的和既定的,并且对顾客而言仓储货物是经常要进行的活动,许多手续都是熟悉和例行的,因此,顾客对服务内容和质量的考虑不会很多,关注度也不会很高。

3中国仓储企业的全球化潜力分析

中国仓储企业所具有的六个显著特征必然会对其全球化潜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一,仓储服务无形性程度中等、劳动密集性较高、易逝性较高和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程度低的特点会使仓储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来讲,仓储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土地、建设仓库、添置各种必须的设备,其次要雇佣大量的服务人员,这就对该类型的服务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势必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同时,由于这类企业的服务基本上不能进行在线传递,这就大大限制了企业服务设施所能服务的市场范围,因此该类企业必须把服务设施建设在接近用户的地方。为了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就必须建立更多的服务设施,这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投人和成本。另外,由于仓储服务是易逝的,企业难以平衡服务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往往会使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出现闲置的情况,这将形成服务资源浪费,降低其盈利能力,增加跨国经营的风险。

第二,仓储服务不可分离性和顾客参与程度较低的特点会对其全球化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服务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较低,即可分离性较高有利于企业进行集中化生产,提高服务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程度较低可以提高企业对服务质量的控制程度,增加所提供服务的一致性,提高其感知服务质量,从而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本,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获取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积极影响是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经营为前提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晰了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和全球化潜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设计出中国仓储企业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

4中国仓储企业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设计

我们设计中国仓储企业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的基本指导原则是:(1)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和思维视角先行的原则,即我国仓储企业要先树立起在全球化环境下思考和处理营销问题的理念。(2)渐进式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基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式发展过程的考虑,另一方面基于我国仓储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的考虑,我国仓储企业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国外跨国公司现在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水平,需要先实现个别职能和营销组合部分要素的全球化和标准化,然后才能考虑实现所有职能、营销组合所有要素及营销管理过程的全球化和标准化。

(1)树立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和思维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中国仓储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因此,虽未走出国门,但中国仓储企业必须要用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必须要树立起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否则就无法面对全球化竞争,难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采用合资的国外市场进入模式。这主要是基于中国仓储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缺乏,没有跨国经营经验的现实,和仓储企业需要较高的前期投人的要求的考虑。通过合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好处有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解决中国仓储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降低进入门槛。第二,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合作伙伴先进的管理模式、仓储技术,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第三,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分享其客户资源,从而能迅速打开市场。第四,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借机培养自己的跨国经营人才。第五,通过合资可以有效地分担跨国经营的风险。

(3)选择跟随客户的目标市场战略。即跟随客户发展走向国外市场,客户到哪里企业就跟到哪里。这是中国仓储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首先中国仓储企业与国外全球化的跨国企业相比,无论在资金实力、国际经验、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无法在同一水平上竞技;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行业如制造业、高科技行业的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如海尔、华为等,这些企业许多是中国仓储企业在国内的老客户,与国外仓储企业相比中国仓储企业更了解这些客户的需求,而且在文化上和人际关系上具有国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中国仓储企业应基于与这些客户建立的长期的、良好的关系,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的新需求,跟随它们到国外市场上发展,满足它们在国外市场的仓储需求,从而实现自己走出去并能在国际市场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8)

一般认为“税收征管社会化”主要是针对个体私营税收征管和基层协税护税问题的。其实,税收征管社会化概念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它是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现代税收征管民主、公平、法治的重要措施,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税收征管社会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的一个方面

税收征管社会化是指税务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将一部分征管事项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归还纳税人,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公民和其他机构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税收征管,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建设和谐征纳关系的行为或过程。它是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是全球性政府职能社会化趋势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税收征管社会化包含对基层个体私营经济中零星税源管理、税收代管和社会化协税护税等方面的内容,但不仅局限于这些方面的内容,它还包含有更广泛的外延和更深刻的内涵。

(一)当代世界性的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当代世界性的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谓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是指政府调整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履行职能的行为方式,将一部分公共职能交给社会承担并由此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有效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

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政府行政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对传统的行政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型国家,几乎都被卷入了这一潮流。在这场重塑政府的革命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这种新的行政理念包括:政府行政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政府应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社会化;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的工作模式中应引入市场化机制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而展开的。能够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政府职能发展的趋势。

(二)税收征管社会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

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亚当·斯密的“守夜人”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从现代的“委托一”和契约理论到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方式和职能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传统的强制性行政命令型管理已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指导和服务型管理,政府职能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但在西方国家如此,在我国也一样,政府职能社会化是当代中国政府职能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呈现四个基本趋向,即政府职能市场化趋向、增强公民自主性的趋向、拓展社会组织自治空间的趋向以及强化和优化社会管理职能的趋向。

在计划经济时代里,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全能政府的治理模式,市场被取消,政府的权力渗透到城乡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个人的诸多方面,最终导致政府整合社会能力下降、行政组织运转低效、社会成员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等制度性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启了转变职能的进程,也由此拉开了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序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社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然而,时至今日,不少人对于政府职能社会化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其表现之一就是对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不甚明确,甚至出台了一些逆向的措施,从而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

二、税收征管社会化是现代税收管理的三大特征之一

(一)现代税收管理的三大特征

现代税收管理的三大特征是法治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税收征管法治化是指税收征管中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征管方面立法、执法、司法越来越规范,在征管体制、管理程序、税收文化建设中,越来越讲求法治思想、遵循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法。税收征管信息化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是指税收征管手段的现代化。目前各国都把计算机网络建设摆在了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位置,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而全社会共同参与税收管理活动的趋势就是税收征管社会化。法治化是税收管理制度建设和目标,信息化是改良征管工具和手段,而社会化则是税收征管制度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税收征管社会化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税收征管社会化的主要表现

1.征管决策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税收征管立法方面。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利归于人民,税收征管也如此。征管法的修改要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广泛征询意见、最后还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批准。这是征管决策社会化的表现。

2.申报征缴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申报缴纳方面。新的征管法要求纳税人自行申报,自行到银行划拨,实行“三自缴纳”,特别是对高收入者和对个人收入的支付,还要求支付单位代扣代缴,税务机关只起“监缴”的作用。税银联网和“税银库一体化”的建设,更加方便和完善了这些功能。

申报征收社会化首先确立了纳税人在纳税中的主体地位,还纳税权利、义务、责任于纳税人。它从法制的角度明确了不按时申报和不如实申报纳税是违法行为,纳税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纳税人由过去的被动纳税变为现在的主动纳税。通过推行自行申报纳税,取消专管员制度,把专管员从过去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继而转向强化征管和监督检查的各项工作中去,使税收征管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我国企业和个人自我纳税申报率已达100%,按期申报率企业稳定在95%左右,个体工商户也达到了80%以上。

3.管理鉴证社会化。即税源管理和涉税鉴证方面社会化。就涉税鉴证社会化而言,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12月30日《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注册税务师“可承办”“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鉴证”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并且于2007年2月2日出台了这两项鉴证业务的“试行”准则。也就是说,纳税人是否按期交了税、是否依法交足了税,都要由社会中介机构鉴证,出具审计鉴证意见书。此外,国家税务总局还在考虑进一步拓展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其他法定鉴证业务。

4.培训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涉税培训和纳税服务社会化、以及政府采购税务师事务所服务方式的探索。《“十一五”时期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开展政府职能转换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条件下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职能作用的研究;开展拓展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业务领域和以政府采购购买税务师事务所服务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开展税收改革对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等等,为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5.税务中介组织的兴起壮大。主要是指税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兴起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趋向的重要反映。非政府组织,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既不同于公营部门、政府,也不同于私营赢利公司、企业的“第三部门”,具体说来,包括研究咨询服务机构、各种商会、各种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以及各种各样的机构等。据权威资料显示,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快速发展,至2005年年底,全国有税务师事务所2893家,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人数共66866人,执业注册税务师21000多人,从业人员近10万人。

6.税收宣传和民众对税收征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迅速上升。税收宣传和民众对税收征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迅速上升,这也是税收征管社会化的表现之一,从近几年媒体和民众对税案的关注度便可看出。当然,也有一些事项是不能社会化的,如税收征管中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措施等。

三、税收征管专业化的提法值得商榷

税收征管专业化,即税收征管专业化分工管理,是指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征管由全职能转变为按征管业务职能进行组织机构分工,实行专门化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在“十五”期间征管改革的奋斗目标中指出:“通过进一步完善新的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即在信息化支持下的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管理体制,即征、管、查相分离的管事制。信息化加专业化,就是科技加管理。实行专业化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减少职能的重复设置,能够分清责任,便于以业务内容来划分岗责,建立相互制约和更加透明的岗位责任制,有利于考核和进行责任追究,从机制上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将税收征管职能划分为征收职能、管理职能和稽查职能,并按业务范围分为24个涉税事项,它的运作原理是通过成立三个专业机构进行权力制约,三者之间既明确分工又有机联系。总之,税收征管专业化讲的是税务机关内部的机构分工问题、即征、管、查相分离的征管格局。

但是,相对于税收征管社会化的趋势而言,税收征管专业化的提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即:容易使老百姓误认为税收征管是税收专业人员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无关。由于税收征管专业化讲的只是税务机关内部的机构分工,而税收征管社会化才反映了现代税收征管发展的一种实质特征或标志。因此,笔者建议,今后应尽量少提税收征管专业化,多提税收征管社会化,突出现代税收管理“法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三大特征,消除老百姓心目中对税收征管发展趋势的误解。

四、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税收征管社会化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首先,税务机关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理解全球性的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趋势,正确理解税收征管社会化的概念;其次,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转变机关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把该让社会和市场去办的事情交还社会和市场,政府(税务机关)搞好监督,当好裁判,搞好服务;第三,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进一步培养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征管社会化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税务机构等中介行业

进一步培养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和健全社会组织,对税务行业来讲,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注册税务师行业,进一步建立纳税人协会、民间评税协会等民间组织,促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纳税人自身对纳税事项的参与,积极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大力发展税务机构等中介行业,促进税收管理和服务活动社会化,既有利于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促进税收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进一步把纳税人权利和职责交还给纳税人

当前应界定好税务机关与税务中介组织的服务界限,要还相关的权责予税务中介机构,给其相应的发展空间,加强监管,促其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界定好税务机关与其他社会相关部门的服务界限。进一步发挥纳税人协会、民间评税协会等民间组织、律师事务所等其它中介机构和纳税人自身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

首先,在我国各类纳税人中,大企业、大公司少,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居多,对后者的管理与服务会耗费税务部门相当大的行政资源,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让税务中介机构发挥作用,使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纳税事项通过中介机构,税务部门集中精力管好大企业、大公司,这样既降低征税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据悉,我国工商企业委托税务机构的还不到5%,而日本和美国这个比例高达85%和50%以上。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9)

一般认为“税收征管社会化”主要是针对个体私营税收征管和基层协税护税问题的。其实,税收征管社会化概念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它是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现代税收征管民主、公平、法治的重要措施,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税收征管社会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的一个方面

税收征管社会化是指税务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将一部分征管事项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归还纳税人,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公民和其他机构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税收征管,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建设和谐征纳关系的行为或过程。它是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是全球性政府职能社会化趋势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税收征管社会化包含对基层个体私营经济中零星税源管理、税收代管和社会化协税护税等方面的内容,但不仅局限于这些方面的内容,它还包含有更广泛的外延和更深刻的内涵。

(一)当代世界性的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当代世界性的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谓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是指政府调整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履行职能的行为方式,将一部分公共职能交给社会承担并由此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有效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

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政府行政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对传统的行政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型国家,几乎都被卷入了这一潮流。在这场重塑政府的革命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这种新的行政理念包括:政府行政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政府应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社会化;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的工作模式中应引入市场化机制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而展开的。能够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政府职能发展的趋势。

(二)税收征管社会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

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亚当·斯密的“守夜人”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从现代的“委托一”和契约理论到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方式和职能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传统的强制性行政命令型管理已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指导和服务型管理,政府职能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但在西方国家如此,在我国也一样,政府职能社会化是当代中国政府职能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呈现四个基本趋向,即政府职能市场化趋向、增强公民自主性的趋向、拓展社会组织自治空间的趋向以及强化和优化社会管理职能的趋向。

在计划经济时代里,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全能政府的治理模式,市场被取消,政府的权力渗透到城乡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个人的诸多方面,最终导致政府整合社会能力下降、行政组织运转低效、社会成员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等制度性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启了转变职能的进程,也由此拉开了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序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社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然而,时至今日,不少人对于政府职能社会化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其表现之一就是对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不甚明确,甚至出台了一些逆向的措施,从而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

二、税收征管社会化是现代税收管理的三大特征之一

(一)现代税收管理的三大特征

现代税收管理的三大特征是法治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税收征管法治化是指税收征管中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征管方面立法、执法、司法越来越规范,在征管体制、管理程序、税收文化建设中,越来越讲求法治思想、遵循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法。税收征管信息化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是指税收征管手段的现代化。目前各国都把计算机网络建设摆在了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位置,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而全社会共同参与税收管理活动的趋势就是税收征管社会化。法治化是税收管理制度建设和目标,信息化是改良征管工具和手段,而社会化则是税收征管制度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税收征管社会化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税收征管社会化的主要表现

1.征管决策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税收征管立法方面。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利归于人民,税收征管也如此。征管法的修改要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广泛征询意见、最后还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批准。这是征管决策社会化的表现。

2.申报征缴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申报缴纳方面。新的征管法要求纳税人自行申报,自行到银行划拨,实行“三自缴纳”,特别是对高收入者和对个人收入的支付,还要求支付单位代扣代缴,税务机关只起“监缴”的作用。税银联网和“税银库一体化”的建设,更加方便和完善了这些功能。

申报征收社会化首先确立了纳税人在纳税中的主体地位,还纳税权利、义务、责任于纳税人。它从法制的角度明确了不按时申报和不如实申报纳税是违法行为,纳税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纳税人由过去的被动纳税变为现在的主动纳税。通过推行自行申报纳税,取消专管员制度,把专管员从过去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继而转向强化征管和监督检查的各项工作中去,使税收征管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我国企业和个人自我纳税申报率已达100%,按期申报率企业稳定在95%左右,个体工商户也达到了80%以上。

3.管理鉴证社会化。即税源管理和涉税鉴证方面社会化。就涉税鉴证社会化而言,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12月30日《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注册税务师“可承办”“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鉴证”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并且于2007年2月2日出台了这两项鉴证业务的“试行”准则。也就是说,纳税人是否按期交了税、是否依法交足了税,都要由社会中介机构鉴证,出具审计鉴证意见书。此外,国家税务总局还在考虑进一步拓展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其他法定鉴证业务。

4.培训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涉税培训和纳税服务社会化、以及政府采购税务师事务所服务方式的探索。《“十一五”时期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开展政府职能转换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条件下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职能作用的研究;开展拓展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业务领域和以政府采购购买税务师事务所服务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开展税收改革对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等等,为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5.税务中介组织的兴起壮大。主要是指税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兴起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趋向的重要反映。非政府组织,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既不同于公营部门、政府,也不同于私营赢利公司、企业的“第三部门”,具体说来,包括研究咨询服务机构、各种商会、各种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以及各种各样的机构等。据权威资料显示,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快速发展,至2005年年底,全国有税务师事务所2893家,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人数共66866人,执业注册税务师21000多人,从业人员近10万人。

6.税收宣传和民众对税收征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迅速上升。税收宣传和民众对税收征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迅速上升,这也是税收征管社会化的表现之一,从近几年媒体和民众对税案的关注度便可看出。当然,也有一些事项是不能社会化的,如税收征管中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措施等。

三、税收征管专业化的提法值得商榷

税收征管专业化,即税收征管专业化分工管理,是指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征管由全职能转变为按征管业务职能进行组织机构分工,实行专门化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在“十五”期间征管改革的奋斗目标中指出:“通过进一步完善新的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即在信息化支持下的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管理体制,即征、管、查相分离的管事制。信息化加专业化,就是科技加管理。实行专业化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减少职能的重复设置,能够分清责任,便于以业务内容来划分岗责,建立相互制约和更加透明的岗位责任制,有利于考核和进行责任追究,从机制上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将税收征管职能划分为征收职能、管理职能和稽查职能,并按业务范围分为24个涉税事项,它的运作原理是通过成立三个专业机构进行权力制约,三者之间既明确分工又有机联系。总之,税收征管专业化讲的是税务机关内部的机构分工问题、即征、管、查相分离的征管格局。

但是,相对于税收征管社会化的趋势而言,税收征管专业化的提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即:容易使老百姓误认为税收征管是税收专业人员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无关。由于税收征管专业化讲的只是税务机关内部的机构分工,而税收征管社会化才反映了现代税收征管发展的一种实质特征或标志。因此,笔者建议,今后应尽量少提税收征管专业化,多提税收征管社会化,突出现代税收管理“法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三大特征,消除老百姓心目中对税收征管发展趋势的误解。

四、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税收征管社会化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首先,税务机关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理解全球性的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趋势,正确理解税收征管社会化的概念;其次,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转变机关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把该让社会和市场去办的事情交还社会和市场,政府(税务机关)搞好监督,当好裁判,搞好服务;第三,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进一步培养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征管社会化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税务机构等中介行业

进一步培养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和健全社会组织,对税务行业来讲,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注册税务师行业,进一步建立纳税人协会、民间评税协会等民间组织,促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纳税人自身对纳税事项的参与,积极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大力发展税务机构等中介行业,促进税收管理和服务活动社会化,既有利于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促进税收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进一步把纳税人权利和职责交还给纳税人

当前应界定好税务机关与税务中介组织的服务界限,要还相关的权责予税务中介机构,给其相应的发展空间,加强监管,促其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界定好税务机关与其他社会相关部门的服务界限。进一步发挥纳税人协会、民间评税协会等民间组织、律师事务所等其它中介机构和纳税人自身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

首先,在我国各类纳税人中,大企业、大公司少,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居多,对后者的管理与服务会耗费税务部门相当大的行政资源,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让税务中介机构发挥作用,使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纳税事项通过中介机构,税务部门集中精力管好大企业、大公司,这样既降低征税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据悉,我国工商企业委托税务机构的还不到5%,而日本和美国这个比例高达85%和50%以上。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10)

一、引言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根据赛迪顾问最新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06.78亿元,到“十二五”末,产值规模将突破万亿。随着我国云计算的产业化快速发展,从知识创新到产业化的各阶段都产生大量而持续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金融机构对云企业认知不足、融资标准缺失、融资风险难以规范等诸多问题,导致资本市场对云计算企业的接受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学术界针对云计算产业金融方面的研究也大都偏向技术应用层面,涉及企业发展根源的融资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云计算产业链的细分为基础的融资策略研究思路。在深度剖析云计算产业链特征、资金特征和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找出能与云产业特征相匹配的阶段性融资策略,旨在为我国云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思路。

二、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细分

目前学术界常用IaaS、PaaS以及SaaS这三个层面概括云计算产业链。然而IaaS等仅仅只是云计算产业的三种服务模式,没有包涵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生产以及衍生产业的环节。为了有针对性地剖析云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特点,本文重新对云计算的产业链进行了划分,如图1所示。

三、云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充分把握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资金投入、运行、回笼周期,有利于企业在选择融资策略时提高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通过以上对云计算产业链的细分及各阶段的业务形态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层次云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

(一)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融资需求特征

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资金需求主要环节包括基础设施研发、产品产业化和市场推广三方面。在交付使用方之前,基础设施提供商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承揽项目垫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造是对大量高技术设备的组装和配置安排,在技术层面上门槛较低,同时基础设施商还拥有厂房与设备等实体可作为抵押物资融资。这些都使得基础设施提供商具备较好的融资基础,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风险可控性较强。

(二)云服务供应商的资金需求特征

云服务供应商分为基础、平台及应用三个方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IaaS服务层面,云服务的提供商主要向用户或组织提供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资源服务,需在基础设施的购置及运维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基础设施服务是建立在企业用户对云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服务提供商将虚拟硬件作为服务租售给所需的用户并给予用户对这些设施的访问和控制权,因此对于该环节的企业来说,用户对服务的需求是可持续的。并且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在硬件设施上降低了基础即服务企业的开发成本与技术风险,因此该环节的企业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PaaS层面,提供商主要为满足用户某种特定需求而提供其消费的软件的计算能力。因此,服务提供商将会把大量的资金、科研人员投入到研发具有良好兼容性、扩展性和功能强大的云平台项目中,从而产生规模较大的资金需求。在平台研发期间,提供商面临着较大的时间成本和技术风险。同时,由于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引入,还没有被用户普遍接受,研发出来的平台市场推广成本巨大。因此,该环节的资金需求风险偏好较强。

SaaS层面,使得研发应用程序的门槛降低,应用程序作为应用即服务的提供商的主要业务,其应用的种类和市场决定了应用服务提供商经营的业绩,于是提供商将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应用产品的研发,资金流向单一,因此资金需求规模较小。由于应用即服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拥有众多的提供商,所以市场竞争激烈,服务提供商将面临强大的市场风险,会因为服务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而导致项目失败。并且,应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技术风险。

(三)增值服务企业资金需求特征与风险评估

与应用即服务类似的是,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资金流向大都集中在软件研发上,对于硬件设备的购置需求较小。且由于云计算增值服务商以自由企业为主,对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要求不受限制。除个别具有实力的企业巨头外,大多数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属于中小型企业规模,甚至是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费有限,研发项目单一,经营规模不大,因此资金需求规模也较小。但有别于应用即服务的是,增值服务的范围还涉及行业解决方案、规划咨询服务等内容,市场提供商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服务提供商面临较强的市场风险,成长和成熟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风险偏好较强。

四、基于产业链的云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选择

云计算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是针对处于产业链不同阶段的云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并结合各种融资渠道的特点,选择可行的融资形式。根据上述对产业链上云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可进一步提出以下阶段性融资策略选择。

(一)基础设施提供商融资策略选择

云产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风险低的特点。处于这个层次的云企业一般拥有大量生产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物理资产甚至云计算产业园的土地资产,这些资产都可以作为融资抵押或固定资产偿债,对于银行来说融资风险是可控的。所以抵押类贷款是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传统性融资策略。同时,夹层融资策略能满足处于成长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资金需求。从融资成本上来说,成长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具有稳定增长的历史,企业通过引入兼具债权和股权性质的夹层资金,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总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二)云服务供应商融资策略选择

云计算基础即服务(IaaS)提供商具有向用户提供基础设施租赁的服务,因此,融资租赁必然成为其首选融资策略。云计算基础即服务的提供商对于融资租赁的需求主要在于对云基础设施的购买上。云基础设施的购买,要花费大量的流动资金,若运用融资租赁则会减小云服务提供商短时间内资金支出的规模,有利于基础即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平台即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收益特征,比较适合该环节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融资方式主要有夹层融资、知识产权担保等策略。目前我国处于PaaS服务提供商都是传统IT产业发展较好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例如微软、Google、新浪等企业,企业在云计算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条件都比较符合夹层融资的基本要求,因此PaaS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夹层融资来获取所需资金。同时,这些企业还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可以通过评估机构的评估,用知识产权作为债权担保以获取资金。

与平台即服务(PaaS)相比,虽然SaaS服务提供商也需要研发软件和推广市场,但是其提供商规模和研发难度都要小得多。当用户需要某种服务的时候,不再自己投资开发,而是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里租用。比如从SaaS提供商那里租用CRM服务。根据软件即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收益特征,企业可考虑使用天使投资、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担保等融资策略。其中供应链融资策略是SaaS服务提供商比较理想的融资策略。通过利用业务合作对象的资信实力,一方面有助于帮助中小软件提供商解决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SaaS服务提供商还可以通过这一融资策略来获取银行授信,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赊购赊销中的信用能力。

(三)增值服务提供商融资策略

处于该层次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因此,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应坚持以灵活的市场化融资策略,企业可采取风险投资类策略、贷款类策略以及担保类策略相结合的方式。风投类策略方面,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风险投资的进入与当前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面临的高风险相匹配。据赛迪投资顾问统计,2010年至2011年10月,中国软件企业通过天使投资进行股权融资的案例总量为9例,仅有1例披露了股权融资金额,金额较小,且是一次性投入。贷款融资方面,供应链融资可成为主要模式。另外,互助担保、知识产权担保等担保类策略也为云计算增值服务提供商有效方法。虽然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不强。但是通过互助担保等创新融资策略,不仅提高了该类企业的融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拥有的是高新技术,缺乏传统融资担保标的,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因此,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即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担保融资是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特有的融资策略选择。

五、小结

本文从产业链角度把握住了各类云计算企业的基本融资特点,通过分析其业务特征、融资特征和风险特征,构建了能与其相匹配的融资策略框架,为不同层次的云企业在今后的融资实践应用中提供了思路与方向。但阶段性融资策略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本文仅进行了云企业融资策略的梳理,今后产业链每个阶段的融资策略都可以继续展开深入研究,并且还可以在未来的云企业实践中加强金融创新,实现云企业融资策略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R],2011.

[2]洪峥.雾里看花:云计算中的投融资机会[J].国际融资,2011(01).

[3]陈滢.谈本土云计算项目融资困境[J].科技创业,2011(09):100.

[4]张纪元.云计算产业链和基本特征及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J].广东通信技术,2011(08).

[5]张建文,汪鑫.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9(06):16-19.

服务业的发展特征篇(11)

1994年全面启动税制改革后,我国形成了以增值税为主导,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协调一致、内外统一的流转税课税体系。这既体现了我国在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税收征管能力,同时也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业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营业税改增值税已成为改革大势所趋。

一、营业税、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和差异性特征

营业税主要是对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是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所取得的营业额所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所征收的一个税种。两者均属于流转税。

这两种税收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也即是以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差额作为应纳税额。而营业税则通常根据特定单位组织的营业收入总额和适用税率来直接计算该企业的应纳税额,没有抵扣进项税额之说。其次,两种税收的纳税对象不同。营业税的应税对象主要包括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等。而增值税则主要是针对工业和商业零售批发以及餐饮住宿等部分服务业征税。最后,两种税收的适用税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营业税的税率保持在3%至20%之间。而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

二、营业税与增值税分立并行税制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一)营业税:重复征税及税率过高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营业税所呈现出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重复征税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每一道生产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应税劳务范畴,而下一个环节的税款还需要重新计入基数,由此造成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其次,营业税的税率比较高。它严格按照销售额来进行征税,即使销售额低于成本,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依然根据营业额征税,而成本不能抵扣,由此导致税负较高的结果。

(二)营业税: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增值税主要是根据特定商品或者是劳务在市场流通过程中逐环节就增值额度来进行课税,逐环节扣税的方式避免了重复征税问题,呈现出明显的“中性”税收特征。要想真正发挥其优点,就必须扩大增值税的税基,由此包含更多的商品、劳务或者是服务。而在当前的税收体系中,交通运输业和大部分的第三产业都是征收营业税,导致增值税征收范围小,尤其是打断了其抵扣链条,致使其中性效应大打折扣。一方面,增值税的缴纳者购买营业税缴纳者所提供的劳务,但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由此增加其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营业税缴纳者购买增值税缴纳者所提供的货物,不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导致销售额不够精确等。

(三)营业税极大地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从当前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说,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都征收营业税,即在交易过程中,只要存在开票行为就得交税,比如一家企业承接信息技术开发业务,需要缴纳营业税,如果将此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这些单位就所承接的业务仍然要缴纳一定的营业税。这种重复征税的现象导致不少单位不愿意采取外购服务或者是分包形式,而是通过单位内部力量进行处理,由此导致服务产生的内部化,不利于服务行业专业化细分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外出口的过程中,我国服务业按营业税征收,无法获得退税待遇,导致服务含税出口,这使我国服务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四)行业界定困难不利于现行税制体系的执行

从税制执行的角度来说,营业税与增值税分立并行的税制体系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困难,尤其是随着多元化经营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变得愈加突出。以前《税法》明确提出混合销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不仅传统商品开始进行服务化的转型;而且二者之间的捆绑销售行为也越来越多,要想准确地划分商品和服务之间的销售比例,从而再区分是按照营业税还是增值税进行课税将会比较困难,这严重阻碍了现行税制体系的执行。因此,市场的复杂化也加剧了我国税制改革的紧迫性与步伐。

三、企业发展视野下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核心价值研究

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使不同的行业在同一税制下进行课税,从而便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各个产业统一、公平、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可以扩大增值税的课税范围,进一步发挥增值税的重要作用。从各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改增”影响下的现代服务业税负状况

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来说,商业服务将从当前的税制改革中大幅受益。依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文化创意、技术服务、研究发明、鉴证咨询、物流辅助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现代服务业在营业税税制下的税率为5%,只要企业进项抵扣达到1%以上,都能够从此次税改中获益。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纳税人来说,如果仅仅提供部分的现代服务项目,相对于以前服务业5%的营业税而言,其税负则大大降低。另外,现代物流的特性使得层层外包、单项业务最终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必然,而传统的营业税所带来的重复征税的行为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将极大地缓解物流企业的经营压力,由此促进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共有13.9万户企业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范围。其中服务业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

(二)营改增影响下的交通运输业税负状况

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但对于交通运输业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其适用的税率从以往营业税3%提升至11%。这对于部分运输部门来说,其税务负担不降反升。比如像机场、航空、港口、水运、高速公路等,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折旧和摊销在运营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固定成本的进项税是否能够抵扣直接影响其税负的大小。但如果是新建的交通运输部门,需要购置大量的交通运输设备,能够在消费型增值税税制下直接扣除,从而极大地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收益率。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对于那些资本密集度高、技术先进,尤其是新近建立起来的铁路运输业(高铁经营)和航空运输业会产生明显的增值效益。

(三)营改增影响下的制造业税负状况

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不仅大大拓展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也加大了制造业接受应税劳务抵扣的领域和数额,尤其是从试点企业所购进的仓储、运输、咨询等服务项目也可以得到相应数额的抵扣。比如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某家制造业所应当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由服务企业代扣代缴增值税税金,因此,这部分费用可以直接作为企业增值税进项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制造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从而大大促进了该制造企业引进技术服务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技术化、高效化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很多制造企业为了避免由于服务采购活动所带来的流转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则往往会在企业内部设立需要的服务部门或者是技术研发机构等。这种大而全的企业机构设置既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同时也无法得到最先进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指标。当前,营业税改增值税则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所造成的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降低企业引进社会服务的税负顾虑,由此促进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实现集中化发展。总体来说,在这次税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制造业无疑分享了改革的果实,随着税制改革活动的不断深入,相信庞大的制造业机构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四)营改增影响下的金融业税负状况

从金融企业的角度来说,尽管当前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未包括金融企业,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说,一旦新的税制全面展开,金融业也必然从中大为受益。当前,我国金融业所征收的营业税的税率为5%,远远高于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3%的税率。另外,金融业除了缴纳定额的营业税之外,还必须缴纳印花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税等。这种高税负极大地制约了金融业的市场竞争与盈利能力。因此,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极大地降低其课税负担,金融企业必将从中受益并得到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营业税改增值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率的提升和发展又会从正面拉动对于金融的需求,从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五)营改增影响下的融资租赁业税负状况

从融资租赁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同样受益于此次税改活动。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企业购买机器设备过程中所获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够进行抵扣。然而,融资租赁企业一直都是缴纳营业税,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因此,也就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既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抑制了生产性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方式。在此次税改活动中,增值税征收范围囊括了租赁业务,租赁公司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租赁相关设备的企业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极大地减轻了这些企业的课税负担,不仅实现了融资租赁企业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得机器、设备的企业同样产生鲜明的利好作用。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可能存在的问题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不仅会触犯各方利益,而且也对现有的税收、财政体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执行新的税收体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大大减少了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以前,营业税是地方税种,征收所得归地方政府支配。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地方分享25%,中央分享75%,从而削弱了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基于现实,中央优先考虑了增值税制度改革目标,规定改征增值税后的收入仍由试点地区所得,由此搁置了收入分配方面的争议。然而,随着新的税制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或者是增值税立法的过程中,必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这是营业税改增值税首当其冲的问题。其次,面临着国地税之间的关系问题。营业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而增值税则是由国家税务局管理,因此,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明确征管主体的问题。近年来,地税部门的收入功能逐渐萎缩,如果再剥夺其增值税的征管权力,地税部门的何去何从同样是国家税务局考虑的问题之一。最后,从当前试点情况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并不会给所有企业带来利好效果,部分企业已经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状况。因此,上海政府成立专项基金,使税负增加的部分企业能够获得过渡性的财政扶持。然而,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即使其他地方政府也能够建立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企业,但也违背了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税收原则,因此,这同样是税务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从国际先进经验和增值税制度的理论角度来说,将增值税课税范围扩展至所有行业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改革应循序渐进,分步进行。近期内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融资租赁业等与销售货物相关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课税范围,由此串联增值税的链条。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间,将仓储、广告、、销售不动产、旅游业、转让无形资产等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最后再将增值税扩展至农业以及农产品领域等等,由此保证增值税内控机制的安全运转。

其次,由于当前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以下)实施查账和“双定”征收,其避免重复征税的“中性”特征并没有在小规模纳税人中体现出来,因此,当前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对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第三,从当前增值税本身所具有的“中性特征”的角度来说,为了尽可能减少经济效率损失,避免违背税收中性的原则,其税率档次的设置不应过多。根据国家惯例,增值税一般采用2-3档为宜。

第四,由于增值税呈现出特殊的征税方式,因此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部分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业要充分注意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式,否则可能导致优惠政策的接受者并非实际受益者,由此偏离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达不到预期的宏观调控的目标。

最后,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成,由此弥补地方政府失去营业税之后的收入缺口问题。这既可以避免地方政府通过鼓励企业转让定价与中央争夺利益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规范地方税收竞争问题。

总体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已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大势所趋。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75%的信息技术和鉴证咨询服务、85%的研发技术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70%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纳税人税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加工制造业的税负也普遍降低。这一税制改革政策的实施还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性跨国公司落户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生产投资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服务行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然而应当充分注意到我国的现实国情,既要明确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际价值,更要明白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循序渐进的推广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增值税应有的功能价值和实际意义。Z

参考文献:

1.陈东琪.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赵仑.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