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学的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11-30 10:17:50

心理学的理论

心理学的理论篇(1)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支持这种观点。第一,每一种传统的道德理论都预先假设了一种品格与行为结构的理论,伦理学也离不开对人的品格和行为结构的了解;第二,每一种理论的成分都试图提供一些合理的依据,来说明它们对道德的构想能够推动人的行为,指导人在实践中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它们倡导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旨在促进某些思想和情感的敏感性并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此,我们就必须知道应该发展什么样的道德敏感性,应该加强哪些能力,节制和改变哪些能力,此外还要理解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模式。因此,个体必须学会按照道德要求的方式来推理。即使是那些要求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道德体系,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着情绪、人格等心理作用。

美德的研究使品格及其心理成分成为伦理学关注的核心,因此,伦理学研究也开始承认心理学与道德的相关。同时,美德理论家也提出一系列道德一心理学的问题:美德是怎样获得、发展和成为个人品格的?在多大程度上各种美德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美德在一个人完整的品格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怎样影响动机、知觉、情绪、理想和自我概念的?

我们把规范伦理学与心理学的思考联系起来,是因为传统的道德理论最近受到了批评,人们认为它们是站不住脚的乌托邦,是在对道德理论进行不可能的重建。判断某种道德理论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它所预设的心理学结构,因为任何道德体系和理想都需要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灵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使道德心理学研究更加复杂和日益精确化。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本身正在进行某种融合。笔者认为,这种融合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个人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关于个人同一性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相关的问题上。一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什么使一个人在道德上长期保持一致;另一个是认识论的问题,用什么标准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行确认。伦理学的思考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同一性概念。之所以人们能够确认一个人在道德上始终如一,是因为他的心理状态满足了道德心理联系的某些受欢迎的条件,或者是因为他长期坚持某种行为,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的心理和行为是一致的。当我们想对自我进行理解时,当我们力图参与到他人之中和理解他人时当我们对品格、价值和责任进行判断时,我们需要把握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个人同一性感。

第一,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同一性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客观上说,同一性是受一系列核心的心理功能持质(trait)限定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客观观点可能假设的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形而上学的现实主义。人们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人的主观性来确认一个人。因此,主要的问题在于阐明一个人的同一性的特点,他的核心品格特质,而不必假设一种依据社会标准评价的现实主义或依据个人标准评价的道德相对主义。

第二,确认的方法是,对构成同一性的各种特质沿着不同的核心维度进行概念化。例如,罗蒂(A.O.Rorty)和沃恩(D.Wong)提出了确定某种特质是一个人同一性的核心的几种方法:(1)其他特质(如信念、欲望、态度、习惯和行为等)是否依赖于这种特质;(2)某种特质是否在不同的领域(如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工作和休闲领域)和关系(如性别、地位、阶级和年龄)中都表现出来;(3)—个人很难以改变的特质;(4)某种特质系统地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5)某种特质在需要面对冲突的情境中占支配地位;(6)当这种特质与其他特质发生冲突时占有优势;(7)如果某种特质失去或发生改变,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发生了巨变[1]。通过对一个人心理特质的确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因为特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可以在客观行为上发挥作用,主观上有恰当的心理反应或者进行社会归因。当然,人并非机械地反应事物的,核心特质可能会随着不同的维度而改变。“构成同一性的特质是随着文化、阶级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确实是个体的。一种特质可以沿着许多维度成为核心的,在某一个维度它是核心,而在其它维度则不一定是核心。特质是一个人的同一性的一部分,这个问题一般地说没有简单的、单义的回答;它在背景关系上属于一种或多种核心维度。

显然,人的同一性反映了其品格的全部结构,因此,特质是人的行为能力的核心。例如,一个把身体和动觉倾向作为核心特质的人,其道德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质不仅影响别人看待他的方式,而且影响他的自我概念。因此,伦理学研究探讨那些构成个人同一性核心的气质和心理倾向,如友谊和羞怯、社会角色同一性(女儿、教授、公民)和社会确定的群体同一性(年龄、民族和性别)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人的道德本质。心理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伦理学思考还要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通过影响同一性的这些复杂方面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式。

第三,道德理想的终生追求。最近的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实践其道德理想,他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这些理想可能以一生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一生中不断改变的个人设计,通过个人一生的奉献而得以实现。按照道德理想而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或者在一个人的理想及其品格及生活方式之间有某种和谐一致。自尊和自重的道德生活就需要有这种和谐一致。

从哲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通过设计和奉献而表现出来的同一性符合道德心理学的要求。但是,也有些哲学家认为,以意义为基础的奉献并不一定是道德的。一个人可能以美学或体育作为一生的设计,甚至以完全轻浮的个人设计为基础,这种设计虽然对他个人是有意义的,但不一定是道德的。这意味着在道德要求和个人理想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张力。把这种道德要求放在首位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道德的要求和个人的实现是不可兼得的。

第四,同一性、思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可能会问:需要对道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吗?一个没有明确道德概念的人,一个不能明确地表述其理想的人能够是道德的人吗?现代人的同一性总是与道德善的某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吗?同一性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构成的?一个人理解其同一性的社会背景究竟有多么重要?以社会的观点来理解自我与共同尊重和义务有什么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思考才会导致一个人同一性的基础与其道德理想的不稳定?笔者认为,对理想同一性的思考可以阐明稳固的、有效和自尊的同一性得以建立和保持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同一性的社会基础有助于使社会实践得以重新建构,使个人能够拥有和保持坚定的、自尊的、道德敏感的同一性。道德不能建立在非人的基础上,虽然非人的道德基础“或许是一种深刻而不可治愈的形而上学的需要,但是,让它来决定一个人的实践,则是一种同样深刻而更加危险的道德和政治上不成熟的症状。

2 道德同一性的气质和情绪机制

研究道德同一性必须了解导致这种同一性的个人心理机制。最近的道德心理学研究确定了气质和情绪的心理机制:

第一,我们的某些气质特质,如羞怯,深深地置根于我们的生物本性之中。一个生性羞怯的人或许只有在某些社会情境中才不会感到羞怯。他的羞怯可以部分地构成他的同一性,他的羞怯也能影响他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近年来,科学家关于基因的研究表明,“基因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生理特点,如头发的颜色和对癌的敏感性,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气质、行为模式一甚至影响那些使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特异行为、怪癖和缺点。因此,道德心理学必须研究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

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会引起人的品格差异或自我建构的程度问题。气质特质虽然是天生的,能够部分地影响品格的特征,但是,至少我们有能力改变和调整我们的气质特质。即便气质特质比较不容易改变,但许多同一性确定的特质仍然是部分地自我选定和建构的。第二,道德同一性的情绪特征。很多密切联系的道德问题都围绕着情绪主题而产生。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表明,某些基本的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肌肉的特殊运动和典型的生理反应而区分出来。这些基本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愉快、悲哀和惊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不管任何种族或文化都可以识别出来的,也容易激发出来。

情绪是人类生命普遍存在的特征,而且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因此,情绪的表达和方向就与道德有关,因为“情绪是道德的原材料,正是推理使得情绪转化为值得为之付出行动的想法。”[5那么,核心的情绪是怎样获得其意向中的道德目标呢?一些心理学家相信,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是通过把核心情绪与社会上的某些规范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而获得的。这种观点有助于解释某些强有力的情绪具有道德说服力,但同时又说明,规范或价值观的情绪力量并不一定确定其价值或价值观。换句话说,情绪对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压抑作用,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情绪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例如,某些基本的情绪倾向会促进某种价值观或善的形成,这个事实是否决定着这些情绪倾向的道德价值?情绪在道德中的作用是工具性的,因而某些情绪使我们能做出正确的事情吗?某些情绪部分地构成了道德,因而某种行为只有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时才是道德的吗?像愤怒这样的情绪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是有破坏性的,在什么程度上这类情绪才对道德生活是重要的?在什么情况下情绪反应应该是中性的和可以改变的?社会环境、理性和品格的其它方面在情绪反应的调整中发挥什么作用?等等。

3道德心理学的社会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过,谁也不愿意过一种独居的生活。社会关系是生活的最伟大的善。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关系,例如爱和深厚的友谊,其本身就是善。有一些是比较工具性的,还有许多关系则是混合的,其本身是善的也是有用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受不同的美德、特质和义务支持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社会关系及其心理动力学进行适当的分类,以促进人们形成那些最有价值的社会关系。

3.1 人与非个人关系

个人关系一般不需要社会原则的支持,因为良好的行为是直接从情感或爱之中产生的,而非个人关系则需要不偏不倚的原则的支持,因为这里不存在把双方联系起来的同情或相互理解,因此,第一种分类就是首先确定个人关系与非个人关系。但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许多人似乎是怀着关爱和同情而采取行为的,而关爱和同情又处于亲密关系之外,例如,对不认识的受害者捐款捐物。有些行为表现的是确定个人同一性和赋予意义的社会角色和职业,例如,一个教师花费了额外的时间来帮助一个他没有给予特殊关注的学生。这些行为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价值,也反映了一种健康的、非个人的社会道德关系。虽然这两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研究表明,进行道德教育要从道德的个人关系抓起,因为这是道德启蒙的基础。

3.2关爱与性别

“关爱”和“同情”也是一些相当复杂的概念束,指得是一系列有复杂联系的道德倾向和情绪反应。这些倾向和反应显然并不是传统上确定的个人与非个人的关系,而是超越于这两种关系之上的。

对关爱和同情这种社会美德的复杂特征进行心理学思考,能有助于阐明当代关于美德与性别的争论。最近道德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在道德方面存在着性别上的劳动分工。女性倾向于主要出于关爱、关心和对保持良好关系的责任感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而男性则主要对诸如权利、公正和公平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我们在日常观察中也确实发现存在着这种差异,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表明,“一般地讲,男孩比女孩要更早地具有情绪。人们常常对男孩的情绪漠不关心。男人更'理性’,女人更1感性’这样的观念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大多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其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当然,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论,在道德心理学中对性别差异的明确性质和程度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澄清,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对性别道德关系的思考还引发人们思考一些更加困难的问题。传统的性别差异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差异应该保持吗?有人认为,男性与女性不同的道德倾向应当得到整合,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更加完整的道德的存在。也有人认为,不同的道德倾向是无法整合的,因为它们要求的是互不相容的知觉和思维倾向。还有些人建议,应该认识和保持女性被忽略了的道德力量,方法是按照传统的保持男性道德素质的做法。但问题在于,女性的某些美德是在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女性要求关爱、同情和对保持亲密关系的注意是在性别不平等的情境中产生的。把这些特质作为美德来提倡可能和现代的道德价值观相悖。传统的男性美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自律和对公正及责任的尊重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而忽略了个人因素。再者,传统上以性别为基础的美德都和人类许多错误的做法有联系。关爱与狡猾、欺骗和操纵的能力有关,对权利和自由的关系与亲密和同情的分离及缺乏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对构成美德特质的那些建设性的和有害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3.3信任与诚实。

信任是社会和道德生活的完整的一部分。除了在朋友之间可以得到情感方面的信任之外,在健康的道德群体成员中还可以获得另一种信任。我们依赖于我们同伴的体面或礼貌,相信他们不会做出任意的伤害,依赖于对他们提供支持的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和福利计划,因为他们和我们享有同样的价值观,而不只是出于狭隘的自我利益。当共享的价值观被不知不觉地接受时,我们就可以信任他人,以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的道德生活。但是,良好的个人和社会关系往往是脆弱的。当信任仅仅依赖于自我中心或没有深思熟虑的社会规范时,这些关系就只是继续存在而已。真正的持久的关系既需要信赖也需要社会规范。

信任与诚实有密切关系。但诚实是一个很硬性的美德,硬到难以描述其特点、难以实施、难以设计。我们接受的教导是,要有一定数量的保存和保留,“话不可言尽”。因为这样才能保护我们免受嘲弄和责难,否则这些嘲弄和责难就会揭示我们最隐秘的思想和欲望。我们还保留着从过去某些痛苦的经验中获得的真理。但是,如果与这些真理有关的保留和保存是理性的,那么,完全的诚实就不是理性的。只有当一个人处在压力下,以及当我们肯定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时人们才会把诚实描述为讲真话的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谁能肯定自己的言行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呢?因此某些善,例如敞开心扉和要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美好的生活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因为诚实这个美德是随着文化和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的。了解诚实和欺骗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学会复杂的社会规则。当然,遵从诚实的社会习俗并不是真正道德的诚实。大多数社会都喜欢保密和沉默,特别是涉及到自己的道德问题时,但诚实有时候也要求打破当地流行的沉默是金的礼仪习俗。

4   理性的道德心理学

道德的本质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认识是否必然是道德的,这是道德心理学中长期争论的哲学问题。康德的道德哲学观把道德视为经验范畴的东西,因而是理性的。科尔伯格继承了这种观点,并进而确信,道德是建立在人的分析能力基础之上的。道德要求人的行为要合乎理性、受目的驱动,并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行事。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一套人的道德理性发展的道德认知理论。

但是,近年来,道德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美德,特别是在人的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服务于自己社会群体的美德进行的研究表明,道德必须承认社会群体的价值和党派参与活动。这样做虽然有助于社会或党派道德理性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对某些社会参与活动的合理性和道德性的争论,可能会被用来说明邪恶的态度和做法是合乎理性的。例如,西方殖民主义者把黑人文化描述为原始的、攻击性的或同性恋的,认为这是变态的行为。为了论证他们的歧视态度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对这些歧视活动进行了所谓道德的合理化。但实际上这是把那些在道德上得到反对的东西进行虚假的合理化。因为它虽然符合某个群体的利益,却牺牲或伤害了另一个群体的利益。我们认为,道德不是某些人统治和压迫另一些人的工具,而应该是每个人和群体都享有的一种权利。它能保证不同的个体和群体都处在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都有权去追求和享受合情合理的幸福,而决不是把个人或自己群体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甚至给他人或群体造成痛苦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理性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可能有必要寻求和保持一种普世性的道德理论,尽管有时难以使它与某些特殊群体的道德协调一致。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把有偏见的道德要求与那些不偏不倚地精心阐述的合理性的道德要求调和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处理好不同利益间的道德冲突问题。一些哲学家坚持认为道德冲突是现实存在,无法得到理性的解决,另一些哲学家则相信,合理性与道德性之间的概念联系能消除道德冲突的存在。许多哲学家想要避免危及理性的深思熟虑在道德中的作用,同时又承认冲突的经验及其有关的忏悔、自责和内疚的态度。有一种说法认为,基本上只有一种道德要求,也就是采纳实践理性的观点。作为一个理性的行为者,一个人同一性的构成是通过他采纳这种观点,从而使所有明显的道德冲突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实践理性的观点对一个整体的阐释领域做了界定。按照这种方式看待事物有两个重要的后果。

第一,道德有利于发展理性的友谊,有利于确立以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具有道德的维度。在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它占据着重要的,但却不总是具有支配的地位。首先,道德是理性的深思熟虑的一种义务,它使友谊总是建立在没有偏见的义务基础之上。其次,在理性的深思熟虑领域,不同的道德方面存在着冲突和紧张。但是,由于道德仅仅要求我们进行理性的深思熟虑,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采取非个人的行动。

按照这种观点,理性的深思熟虑把个人的理性要求和非个人的理性要求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统一的游戏领域。但个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自我中心论者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深思熟虑者,理性的自我中心把理性的行为关系理论结合进来,认为个人的牺牲必须得到补偿。如果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没有得到补偿,自我中心论者便怀疑社会道德义务的理性权威。这就是社会上一些人以道德自我自居,却缺乏社会道德的理性基础。

人们对理性的自我主义者做出了各种可能的反应。一种反应是提出行为者中立的价值理论,根据这种理论,行动的理由是价值的作用,可以进行非个人的解释。但自我中心论者否认行为者中立性,否认价值的非个人解释是与他有关的价值。第二种反应认为,遵守传统道德对自我主义者通常是有利的。第三种反应是新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它试图说服自我主义者,个人的幸福不可能不依赖于至少某些他人的幸福而获得。在他自己的善与别人的善之间存在着一种并非不相容的关系。

第二,道德行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Akrasia现象指一个人自愿地不遵从他认为是最好的道路,这种现象向理性和道德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哲学家认为akrasia经常是非理性的,可以用它来解释行为者是怎样和为什么会选择采取行动来反对他做出的最好的判断。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泰尔指出:当然,内在善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或许它通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典型的非理性。再者,关于Akrasia的通常实例包括,例如,吸烟、贪吃、酗酒,在某种意义上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的观点正确的话,那种认为能满足相当正规的行为定义,以阻止一个人做出更好的判断的akrasia就必然是非理性的观点却并非正确。”[8一种假设认为,心灵是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一个人总是能够对相对影响其行为的(内部)理由进行反思,按照这种假设,所有的akrasia都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些假设,某些akrasia就可能是理性的。

理性的内外部标准之间的对比在道德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是很有用的。和akratic的人一样,反社会的人,精神疾病患者和一些反常的人常常被归类为非理性的。但是,按照理性的内在论观点,当明显受人怀疑的信仰及欲望和一个人其他的信仰及欲望处于思考的平衡之中时,就无须进行非理性的归因。同样的考虑也适用于对责任的归因。如果一个人做了他确实想做的事,即便他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或者即便在我们看来非常可恨,他也没有内在理由感觉后悔、自责和内疚。在这里没有后悔可能表示存在着道德的盲区,而不是表示非理性。

一个人毫无必要地伤害了某人,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个人似乎处于内在的理性和动机平衡之中。但是,如果他具有自主性和理性的一致性,而且也希望自己不受到伤害,那么,他的欲望和信仰就为他提供了内在的理由,使他为不必要地伤害他人而负责任和受到谴责。他可能不会认识到他的理由或它们的含义,但这些理由却为他在自己的心理学中为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一个立足点。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受伤害的欲望和保持一致性、自主性的内在特点,这就为他进行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内在论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和确立人的内在理性是成为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学基础5美德伦理学的心理学倾向。

最近,一种更具有心理学倾向的伦理学导致了美德伦理学的复活。许多人曾认为美德理论能解决契约论、结果论和道义论的某些缺陷。因为这些理论似乎太理性化或太认知主义了。它们依赖于把理想的道德行为者描述为一个怀着某种道德原则,以某种程序和理想进行活动的深思熟虑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很多道德行为并非完全如此。也有人批评说,这些理论对于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善与紧张的异质性没有足够的敏感。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观点假设,应按照一个统一的尺度对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和义务进行评价及排列,这正是当前西方流行的品格教育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

美德理论是要说明这两个问题。它通过强调非认知的习惯和倾向的作用,从而避免遭受过分认知主义的批评。它通过把不同的美德分析为适合于对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反应,每一种美德提升不同的价值观,从而避免了价值观的同质性假设。

心理学的理论篇(2)

专家指出:21世纪最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所以当代的主导教育思想应是:将目标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而在当今的中职教育中,大都只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心理素质,导致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出于较低水平。中职卫生学校与其它中等学校相比,科目较多,课程较紧,压力较大,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一些实训活动,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在心理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如何通过心理学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在教学过程中,从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我都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比如我走进教室,是左脚先还是右脚先,我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板书有哪些内容,提出哪些问题等等这些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有意的记忆,然后在上课途中不定时提问。我会在上课时不经意的把板书内容擦去,让学生回忆我讲过的内容;我会在上课过程中不时用投影仪放一些跟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片,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说出图片播放的顺序、颜色、内容,或把有关概念板书,让学生去分析总结归纳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加深记忆。还会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比如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原因、临床表现的分析;再比如用4个1搭配在一起等于1有多少种搭配等等。每时每刻都有提问和思考,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性,时间紧凑,学生参与性高,学习氛围轻松又愉快。既掌握了目标内容,又提高了心理素质水平。

2. 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心理过程中除认识过程外,还有情绪过程、意志过程。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掌握情绪、情感、意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怎样才是健康的情绪,健康的情绪的重要性,不健康的情绪对身体、工作、生活会有哪些负面影响。优良的意志品质有哪些,应该如何培养,这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放相关的音像,让学生体验什么是自豪,为什么要自爱,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自卑或自暴自弃。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感受有挫折的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3. 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训练心理学的教学中,还可以进行一些实训活动,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训练。准备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支笔,按7-10人左右进行分组,每人在自己的小组中选3位对象,主要观察他们的身材、面貌、衣着、发型、饰品及打扮等,将观察到的特征写在纸上,有最短的语言描叙观察对象在与他人活动中的状况,最后请被观察者说一下感想,从而分析观察者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可掌握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语言表达的锻炼和提高。让学生有更多沟通、互相了解的机会。还可以让教学更加成功,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以上几点外,还有对人、对己、对工作的态度等。如对人要真诚、热情、关爱、宽容,对己要自尊、自爱、自信、严于律己,对工作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有关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它不纯属于心理学的教学任务,也不仅仅只是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我们老师就是一个榜样,要从内到外,做到言传身教。全体师生应该一起,一同学习、一同进步、一同提高。

心理学的理论篇(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针对这些子过程开发出了比较成熟的教学干预技术。操作主义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关注学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自主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做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他们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自我系统的结构包含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自我意向等成分。其中,自我概念是影响自主学习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信念,实现或改善自我概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机。影响学习者自我概念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的认识以及控制动机、认知情感的能力。影响自主学习的资助过程包括计划、设置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这些自我过程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自主学习的质量。自主学习一般遵循三个步骤:设置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学习策略,行为执行和评价。

人本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以教会学习为主,他们既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学习的目标,又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措施中,强调分组教学,建立自由度很大的学习小组,学生自由结合,共同学习,互帮互学。

三、言语指导理论

言语的自我指导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主要人物维果茨基和鲁利亚提出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学习的过程。他们把儿童的言语发展分为外部语言、自我中心言语、内部言语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并指出,就儿童的学习活动来说,在外部言语阶段主要是由外界的社会成员的言语来指导和控制,在自我中心语言阶段主要靠他们对自己的出声言语即自我中心的言语来调节,而在内部言语阶段,学习主要由他们的不出声的内部言语来指导和控制,因此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儿童言语内化的结果。

四、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概念是弗拉维尔最早在1976年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包括三方面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该理论还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方法的制约。他们主张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是,直接的教学;二是,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儿童建构自主学习理论;三是,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合作中交流学习经验,丰富自己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的理论篇(4)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19-02

一、压力管理的概念

压力是个中性词,但人们往往给它赋予了太多的贬义色彩,总是把它与绩效不佳、职业枯竭、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逃避行为、工作满意度下降等一些消极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源于过度压力的症状是明显的,是负面的,而忽略了适度压力的积极作用。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压力问题,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压力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的负面效应最小化,而最大化的发挥其正面效应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压力管理是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调节到适宜的水平而不是将压力完全消除掉,如果生活或工作中没有了压力,那么也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

二、压力管理的生理学机制

汉斯・薛利认为,机体具有保持体内平衡的内驱力,当压力源威胁到体内的动态平衡状态时,机体会自动作出反应来维持平衡,但机体作出反应的能源物质是有限的,如若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机体就会失去应对持续压力的能力。

薛利把压力与机体的对抗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警戒反应阶段。当出现警戒反应时人体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引起我们身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若这些状态持续时间短或及时得到了缓解,则产生的压力会成为工作的动力,反之就会出现不良影响。因此,这是一个警告阶段,用以提醒人们引起重视,及时作出调整,若忽视了或者调节失败,或者外界压力过强则会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为对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个体会竭尽所能的调用体内的各种潜能做抵抗。在对峙阶段,人的身心已经开始出现故障、发生病变的临界状态,若及时调整,增强自我力量,获得有效的支持,并可阻止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变化,并可能退回到第一阶段,否则很容易急剧发展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衰竭阶段。在这个阶段,若人体的压力还是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或缓解,则人体的唤醒状态和免疫系统开始崩溃,疾病纷纷而至,会直接导致心理防御系统崩溃或者生命因疾病而终止。

从薛利的理论的三个阶段来看,机体对压力自有其免疫的功能,即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应对压力的存在,但毕竟机体对压力的应对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需借助外界的手段来缓解或消除压力对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最佳的时机就是在警告阶段就采取行动是对个体最小的伤害,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机体发给我们的信号,等想采取行动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更有甚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正如过劳死或心理崩溃导致的自杀。所以压力管理应宜早。

三、压力管理的心理学机制

1.归因理论。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位称之为归因。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该理论解释了归因的维度以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的影响。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与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

韦纳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失败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是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发生变化。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可以看出,压力的产生很多时候来自于个体的归因,如同样面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工作任务,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能力导致的,则个体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把原因归结于不确定的环境导致的,相对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同理,同样面对升迁,有的人会感觉很开心,觉得那是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自己工作努力的结果,而有的人会忧心忡忡,考虑自己能否胜任,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之所以有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个体的归因。所以,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归因。

2.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源于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的一个试验:他们派人随即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他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从这个试验里我们知道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的登上高处。

从门槛效应中可以给我们很多压力管理的启示,有时候压力的产生往往也和个人或组织不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关,超出个人暂时能力范围内而又无法达到的过大的目标,肯定会使自信心受挫,而且也会影响工作绩效等,所以,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当像登门槛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通过小目标的完成来实现最终大目标的实现,通过提升自信心来缓解压力。

3.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最早源于希腊神话。但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暗示有利于压力的化解,而消极的暗示会加深压力的程度,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暗示。

4.群体动力学理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 ,1942)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他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此即勒温提倡的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理论。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P E)

其中,B:Behavior 行为;P:Person个人;E:Environment 环境;f:function 函数。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勒温认为,压力是“动力场”的产品,所有的个体或组织都处在一个充满动力和阻力(如压力)的场中,这些力量会阻碍或推动个体的行为,以维持动力场的平衡,但如果缺乏这种限制力就会使行为朝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勒温的理论,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维持一种压力的平衡,如果没有压力,个体会感到极度枯燥,没有目标,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压力管理就是把压力调整到适宜的水平。同时,个体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对于压力的管理不仅仅是个人,还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对他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英]瓦莱丽・J.萨瑟兰,卡里・L.库珀.战略压力管理――组织的方法:第1版[M].徐海鸥,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0.

心理学的理论篇(5)

人们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遵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合理组织人力,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指挥、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除了制订正确的学校管理目标,还要摸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才能管好人、用好人。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教师选拔中的心理学应用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选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选拔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情况,即工作特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即教师的气质、能力、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等。不同的职业对人们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又是各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评价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的生活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实践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在选拔教师时,要考虑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特别需要的某些心理品质。在进行教师选拔时,应根据职业的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测试,这对教师的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

1.性向测试。进行此项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个人对某种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能力,来判断应测者是否适合于教师行业。当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或职业与其性向相符合时,就容易取得较大的成就。

2.能力测试。进行能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测定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等。被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与其工作的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这对教师这个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3)兴趣测试。一个人对专业或工作是否有兴趣,对于工作的进展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数事实表明,一项工作,如果让有兴趣的人来担任,其成效肯定比由没有兴趣的人担任要大得多,高度的兴趣,往往能导致创造性的成就。

二、教师使用中的心理学运用

教师的选拔是为了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校的全体成员,对学校集体的目标产生认同感,形成共识,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使学校目标与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融为一体,产生心理合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即心理认同。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原则,因为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聚合、评价等作用。但是,学校目标若不能内化为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则这些目标的作用也荡然无存,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搞好学校目标的内化,使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一致,是值得研究的。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若目标的要求过高,给人以高不可攀、无法实现的感觉,就不可能被全体成员认同,就失去了目标的启动、导向作用。若目标要求过低,给人以无需努力、轻而易举的感觉,就失去了目标的激励、聚合的作用。其次要提供各种积极的诱导和榜样,引导学校全体成员认识学校集体目标的正确性、必要性以及与自己的相关性。最后要重视目标的强化工作。就是要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把目标和制度、准则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尽快地结合起来,合二为一。

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塑造学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学校管理则是“通过人管理人”的一种反射活动。管理对象的能动性,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特点之一。充分运用这种能动性,引发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发挥领导在管理中的指挥、调控作用,是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绩效的根本。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参与原则。首先是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学校管理者及各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各司其职。学校领导不能一手包办,而是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其次是发挥好工会、团委等群体组织工作的作用,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的决定必须先听取他们的看法,邀请有关的教师一起参加讨论。发挥好这些群体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把集体所有制成员当成管理的主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每个成员的心理参与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内聚力强的集体,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3.依据评教系统,进行激励。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激励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来调动其积极性的过程。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激励。因为它可调动学校所有成员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激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是适当的物质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奖金挂钩,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而对工作马虎、成绩较差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处罚,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然,物质激励要有一定的限度,过多反而会起负面作用。

其二,是精神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评比先进、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荐出来,并加以宣传。应该看到,精神激励所产生的作用比物质激励的大,并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另外,在贯彻心理激励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激励的时机、激励的对象、激励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应有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理论篇(6)

人们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遵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合理组织人力,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指挥、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除了制订正确的学校管理目标,还要摸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才能管好人、用好人。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教师选拔中的心理学应用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选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选拔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情况,即工作特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即教师的气质、能力、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等。不同的职业对人们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又是各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评价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的生活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实践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在选拔教师时,要考虑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特别需要的某些心理品质。在进行教师选拔时,应根据职业的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测试,这对教师的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

(1)性向测试。进行此项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个人对某种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能力,来判断应测者是否适合于教师行业。当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或职业与其性向相符合时,就容易取得较大的成就。

(2)能力测试。进行能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测定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等。被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与其工作的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这对教师这个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3)兴趣测试。一个人对专业或工作是否有兴趣,对于工作的进展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数事实表明,一项工作,如果让有兴趣的人来担任,其成效肯定比由没有兴趣的人担任要大得多,高度的兴趣,往往能导致创造性的成就。

二、教师使用中的心理学运用

教师的选拔是为了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校的全体成员,对学校集体的目标产生同感,形成共识,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使学校目标与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融为一体,产生心理合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即心理认同。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原则,因为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聚合、评价等作用。但是,学校目标若不能内化为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则这些目标的作用也荡然无存,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搞好学校目标的内化,使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一致,是值得研究的。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若目标的要求过高,给人以高不可攀、无法实现的感觉,就不可能被全体成员认同,就失去了目标的启动、导向作用。若目标要求过低,给人以无需努力、轻而易举的感觉,就失去了目标的激励、聚合的作用。其次要提供各种积极的诱导和榜样,引导学校全体成员认识学校集体目标的正确性、必要性以及与自己的相关性。最后要重视目标的强化工作。就是要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把目标和制度、准则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尽快地结合起来,合二为一。

(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塑造学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学校管理则是“通过人管理人”的一种反射活动。管理对象的能动性,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特点之一,充分运用这种能动性,引发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发挥领导在管理中的指挥、调控作用,是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绩效的根本。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参与原则。首先是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学校管理者及各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各司其职。学校领导不能一手包办,而是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其次是发挥好工会、团委等群体组织工作的开展情况,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的决定必须先听取他们的看法,邀请有关的教师一起参加讨论。发挥好这些群体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把集体所有制成员当成管理的主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每个成员的心理参与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内聚力强的集体,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3)依据评教系统,进行激励。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激励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来调动其积极性的过程。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激励。因为它可调动学校所有成员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激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是适当的物质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奖金挂钩,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而对工作马虎、成绩较差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处罚,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然,物质激励要有一定的限度,过多反而会起负面作用。

其二,是精神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评比先进、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荐出来,并加以宣传。应该看到,精神激励所产生的作用比物质激励的大,并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另外,在贯彻心理激励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激励的时机、激励的对象、激励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应有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理论篇(7)

促使行为产生的动机既有来自于外在的动机(即以获得回报为行动目标时产生的被动的微弱的动机)又有来自于内在的动机(即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时产生的主动的强烈的动机)。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如下四种:成绩目标型、报答型、就业与生活型和求知型。在这四种学习动机的类型中,只有求知型属于内在动机。由外在动机激发的学习行为往往因为最终的目的(如报考理想学校)没有达到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内在动机使个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体现出创造性。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高职人才,使他们爱好学习,乐于学习,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长效的、非波动的学习行为。心理学中关于“内在动机”的理论认为,人天生的倾向于:(1)寻找机会发展胜任力;(2)自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采取行动;(3)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激发和维持学生内在动机的措施上,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经过努力,基本上可以完成的任务,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改变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改变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难题的欲望,变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二、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字型曲线关系,过高或过低的动机,都会导致效率低下。在刚进入校园时,有很多同学打算转本、接本,但由于大学期间老师和家长对于学习的督促没有中学期间强烈,再加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最后放弃了转本、接本的计划。班主任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应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把学习目标细化,按照每学期分阶段制定应完成的学习目标,通过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最终完成总目标。

三、利用复杂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在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工作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互相不认识,上完课就回宿舍,活动也经常局限于宿舍的几个同学,常常一个学期下来,男生女生还不知道各自的姓名。为了较快打破这种互不来往的局面,开学初,班主任可以布置一些复杂的单靠男生或者女生都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利用复杂任务倒逼学生们携手合作,互相帮助,克服遇到的困难。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由一个个个体凝结成了一个整体,在共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扩大了人际交往,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形成了有利于合作的心理基础。

四、对学生拖沓行为进行心理学干预

与中学课程安排密集相比,大学课程安排相对松散、学习方式也由“教而学”转向以“自学”为主,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显著增加,相当部分自我调控能力弱的学生,散漫拖沓情况逐渐泛滥。长期的拖沓行为,会阻碍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增加学生的挫败感。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拖沓习惯,把心理学中关于拖沓行为的治疗理论应用于对学生拖沓行为的干预中,具体做法为:

1.确定拖沓种类以及个人拖沓类型。把学生拖沓行为分为完美主义者、社交家、推迟者和惩罚者等四种类型。完美主义者是实干家而非幻想者,他们对任务完美的焦虑以及对不能符合标准的恐惧通常导致拖沓;社交家通过与别人交往得到个人自我效能感,愉悦他人导向意味着他们很容易动摇以及没原则,不能确定他们的优先事件以及相关选择;推迟者的自我效能感很低,易受挫折,努力回避不愉快或痛苦,他们害怕无聊、未来、责任;惩罚者认为自己很懒,且没有效率,个人能力感很低却有很高的认同需求,对自己错误和无能的高度敏感会激发他们的拖沓周期。

2.针对不同拖沓类型,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拖沓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如完美主义、对失败或成功的恐惧),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提高其自尊,帮助他制定一系列能成功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对任务执行过程负责,进行一定的自我管理。采用适合他们的干预策略,对拖沓者降低拖沓频率,按时完成任务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效能感、自我控制感,提高拖沓者对自己力量的认识。

3.对学生个体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找出拖沓的时间、原因、对象、方式以及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任务回避所带来的二级好处(如不愉快任务的回避,额外的娱乐时间等);其次,与学生一起监控拖沓行为并评估干预期内拖沓的情况;第三,在特殊任务上,对拖沓者进行技巧训练,使他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

4.利用团体的压力进行治疗。布置团队任务,使拖沓的学生产生压力,为了完成团队的目标,必须及时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由团体力量抵抗松懈的诱因,,使拖沓者克服拖沓,发展正向自我知觉,以此改善拖沓行为。

心理学的理论篇(8)

前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逐渐形成,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具有填补思想教育学科研究中的空白、健全思想教育的学科体系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推进和提高思想教育科学化水平等实践意义。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探究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将心理学中的一系列心理方法和心理原则加以灵活应用,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来研究当代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推广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探讨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解决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心理过程角度寻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对策。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学理论的紧密联系

随着思想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学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融为一体,产生了思想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教育心理学是在思想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思想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实施思想教育作为自己的学科研究对象,它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实践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思想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孕育出了这门新学科。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形成既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始重视人的心理对思想教育效果的作用,又表明了心理学理论与思想教育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少不了思想教育、示范教育和规范教育。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道德性和政治性,同时具有深刻的经济性。这也就是说,这种教育一方面是维护和稳定社会和群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发展和促进社会和群体进步的需要。近代以来,这种教育分化出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大真要。资本主义的教育力图在全社会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秩序,社会主义的教育则力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秩序,为此都经历了一个启蒙、动员和夺取统治权的斗争历程和动员、组织和领导巩固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程。在中国,20世纪后80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中前3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为夺取政权服务,后50年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服务。80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圈可点,经验和教训丰富无比。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正处于急剧膨胀、瞬息万变的状态,人们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混杂中显得更加活跃,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学校思想教育生长在社会大环境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这种倾向的或多、或少、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从认识心理的规律、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方面入手,施以适当的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引导,从心理本质上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即个体心理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生理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根据个体差异施以思想教育,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认识个性心理倾向,合理引导动机

个性心理倾向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也是个性的主要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是决定人的态度的选择性的诱因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动机与需要、兴趣与理想等多个方面。人的个性是由智力、体力、思想、性格等构成的整合体,它是人们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动机是从主观上激励人去采取某种实际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凡是与产生行为有关的某些方面,都可以称为动机。要合理引导学生的动机,同时要正确认识学生需要。需要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它是人的客观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需要的研究。通过认识学生的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及特点,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学生的需要,才能科学地预测学生的动机,进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行为。

心理学揭示了动机是人的认识的内在动力,人的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要。行为是满足需要的活动和途径,人的需要和动机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和表露出来的,准确地揭示人的内部需要和动机来自于全面地掌握人的外部行为。人的某种愿望和动机的产生是因为人有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有了可以或者可能达到满足需要的条件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和愿望,进而激励其采取实现这种愿望的行动。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认识学生的外部行为来揭示学生的内部动机和需要。动机调动、激发着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动机。当然,同时必须认识到,动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按照动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抑制消极、不良的动机,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激发高尚、正确的动机,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还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预测个性的发展趋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自己,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明确性格气质,注重意志锻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人们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健康积极的,有些是消极落后的。由于每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等不同,有的人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乐趣,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乐于为社会做贡献。而有的可能就形成消极落后的性格特征,甚至终日为了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消沉、颓废。由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形成了对现实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方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方式。对于经常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激励的方法,通过耐心的暗示、激励来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这是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反过来,对于自高自大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方法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总之,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先进典型,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性格,通过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力,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生活环境和自己的行为,从主体性和主动性上自觉克服可能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

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它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学生,其心理活动特征也有较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方面,以及反应强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当然,气质是没有优劣与好坏之分的,对于教育对象要善于扬长避短。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因人、因事而异实施思想教育。如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就要教育他克制自己易急躁、任性、易发脾气的弱点,发展积极、热情、精力充沛的特点。由于每一种气质类型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就要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对象实施相应的教育方式,做到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应当根据其接受能力,多关心其内心感受和实际体验,尽可能的避免因所提的要求过高、过急而引发不必要的问题。同时要发挥、发展这种类型学生所具有的认真、细致、负责的气质特点,逐渐激发他们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决心。

意志是指人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由于意志与行动紧密联系,对行动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意志力的培养,激起进一步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实践证明,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反过来,容易半途而废的人大多都是因为意志薄弱。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没有克服困难去达到某种目的的行动。思想教育的效果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使教育对象真正实现知行的转化。这同样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鼓舞学生,在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意志紧张的情况下,适当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创设一些为完成一定任务克服困难的情境,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使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

(三)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能力培养

理想是心理活动的纲领。现阶段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深厚情感,使学生在不断提高对共产主义理想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以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确定的科学、正确的目标,通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相结合的理想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有了远大理想,它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向,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理想反映生活发展的趋势,思想教育工作要把学生远大理想和其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以顽强的意志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心理学的理论篇(9)

前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逐渐形成,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具有填补思想教育学科研究中的空白、健全思想教育的学科体系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推进和提高思想教育科学化水平等实践意义。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探究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将心理学中的一系列心理方法和心理原则加以灵活应用,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来研究当代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推广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探讨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解决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心理过程角度寻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对策。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学理论的紧密联系

随着思想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学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融为一体,产生了思想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教育心理学是在思想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思想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实施思想教育作为自己的学科研究对象,它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实践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思想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孕育出了这门新学科。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形成既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始重视人的心理对思想教育效果的作用,又表明了心理学理论与思想教育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少不了思想教育、示范教育和规范教育。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道德性和政治性,同时具有深刻的经济性。这也就是说,这种教育一方面是维护和稳定社会和群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发展和促进社会和群体进步的需要。近代以来,这种教育分化出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大真要。资本主义的教育力图在全社会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秩序,社会主义的教育则力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秩序,为此都经历了一个启蒙、动员和夺取统治权的斗争历程和动员、组织和领导巩固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程。在中国,20世纪后80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中前3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为夺取政权服务,后50年为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服务。80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圈可点,经验和教训丰富无比。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正处于急剧膨胀、瞬息万变的状态,人们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混杂中显得更加活跃,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学校思想教育生长在社会大环境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这种倾向的或多、或少、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从认识心理的规律、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方面入手,施以适当的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引导,从心理本质上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即个体心理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生理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根据个体差异施以思想教育,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一)认识个性心理倾向,合理引导动机

个性心理倾向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也是个性的主要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是决定人的态度的选择性的诱因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动机与需要、兴趣与理想等多个方面。人的个性是由智力、体力、思想、性格等构成的整合体,它是人们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动机是从主观上激励人去采取某种实际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凡是与产生行为有关的某些方面,都可以称为动机。要合理引导学生的动机,同时要正确认识学生需要。需要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它是人的客观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需要的研究。通过认识学生的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及特点,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学生的需要,才能科学地预测学生的动机,进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行为。

心理学揭示了动机是人的认识的内在动力,人的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要。行为是满足需要的活动和途径,人的需要和动机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和表露出来的,准确地揭示人的内部需要和动机来自于全面地掌握人的外部行为。人的某种愿望和动机的产生是因为人有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有了可以或者可能达到满足需要的条件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和愿望,进而激励其采取实现这种愿望的行动。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认识学生的外部行为来揭示学生的内部动机和需要。动机调动、激发着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动机。当然,同时必须认识到,动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按照动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抑制消极、不良的动机,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激发高尚、正确的动机,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还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预测个性的发展趋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自己,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明确性格气质,注重意志锻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人们的性格特征,有些是健康积极的,有些是消极落后的。由于每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等不同,有的人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乐趣,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乐于为社会做贡献。而有的可能就形成消极落后的性格特征,甚至终日为了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消沉、颓废。由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形成了对现实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方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方式。对于经常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激励的方法,通过耐心的暗示、激励来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这是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反过来,对于自高自大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方法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总之,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先进典型,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性格,通过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力,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生活环境和自己的行为,从主体性和主动性上自觉克服可能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

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它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学生,其心理活动特征也有较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方面,以及反应强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当然,气质是没有优劣与好坏之分的,对于教育对象要善于扬长避短。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因人、因事而异实施思想教育。如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就要教育他克制自己易急躁、任性、易发脾气的弱点,发展积极、热情、精力充沛的特点。由于每一种气质类型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就要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对象实施相应的教育方式,做到因人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应当根据其接受能力,多关心其内心感受和实际体验,尽可能的避免因所提的要求过高、过急而引发不必要的问题。同时要发挥、发展这种类型学生所具有的认真、细致、负责的气质特点,逐渐激发他们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决心。

意志是指人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由于意志与行动紧密联系,对行动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意志力的培养,激起进一步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实践证明,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反过来,容易半途而废的人大多都是因为意志薄弱。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没有克服困难去达到某种目的的行动。思想教育的效果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使教育对象真正实现知行的转化。这同样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鼓舞学生,在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意志紧张的情况下,适当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创设一些为完成一定任务克服困难的情境,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使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

(三)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能力培养

理想是心理活动的纲领。现阶段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深厚情感,使学生在不断提高对共产主义理想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以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确定的科学、正确的目标,通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相结合的理想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有了远大理想,它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向,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理想反映生活发展的趋势,思想教育工作要把学生远大理想和其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以顽强的意志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心理学的理论篇(10)

作为一个劳动力大国,我国的劳动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劳动市场相对复杂。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一项不可小视的问题。不断发展中的心理学理论给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分析探讨这两者间的联系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代不断变迁,“以人为本”成为各行各业非常普及的概念,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强才能给企业强劲发展带来重要意义,企业强是国家强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资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人力资源。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则是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转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开始使人力资源沿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也有了全新的解释。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新概念,其发展之本依然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实现员工的最佳配置,最终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收益。

2心理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人、事等方面的各类技术和概念,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间,更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稀缺人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都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针对的是人,心理学理论探究的对象也是人,这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在有意识地认识如何了解人、使用人。从这一点出发,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方面,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这两者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人是无法取代的,也是无法模仿的。如何管理好人,充分发挥好人的潜力,将他们的价值显示出来,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理论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此时在应用人力资源时,心理学理论显得无可替代。有效应用心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管理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理论,不仅能够给使工作开展地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企业生产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也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

3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1在员工招聘、培训方面的应用

过去的企业招聘中,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很多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依靠主观臆断便招聘员工。但应聘者在应聘的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表现出来,这就导致公司管理层无法全面、客观地掌握招聘者的能力。这样做难免会使这样的招聘方式,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最终导致失败。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如果加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司招聘人才的精确度,帮助公司尽早寻找到需要的人才。很多心理学理论中,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例如,暗示效应在招聘中的使用,正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心理学测试手段。例如,在企业招聘中有A、B两名招聘者,对应聘人员询问同样的问题,两人的回答可以体现两种不同的暗示内容,比如问题围绕工作强度、福利待遇、薪酬水平、奖励制度等内容进行提问,A可以针对应聘者进行积极的暗示,而B对应聘者进行消极的暗示。此时观察应聘者对相同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能够了解两位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了解他的自信心、意志力、抗压能力、工作动机等各方面的内容。除了招聘工作以外,面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方面也应当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过去单一的企业员工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且这种传统的培训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如果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可以得到更多员工的认可。这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首因效应”理论,也就是培训者给员工的第一印象。培训人员应当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形象面对员工,并且用宽容大度的态度和轻松幽默的授课内容吸引员工,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印象,让更多的员工乐于参加培训,并主动接受培训课程的内容。

3.2在员工考核方面的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家企业要想得到高效的发展,势必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考核对员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有两面性,对绩效考核的运用应当把握尺度,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对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心理学理论中,“顺序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来,可以根据员工的职能和具体的考核内容,设置考核内容是按照“先宽后严”还是“先严后宽”。例如,企业运行一项新的制度,此时应当按照“先宽后严”的顺序,让员工在按照新制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工作任务,之后再按照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内容。而对企业的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或对某些领导干部进行提拔过程中,应当按照“先严后宽”的顺序,在考核开始之初要制定较高的门槛,选择管理能力强的候选人进入考核,这样有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3.3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要想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在人力管理方面还可以通过激励制度的应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动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励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管理层应当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了解什么是员工最需要的,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用以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多听员工的心里话,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通过员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为员工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管理员工时,制定更加详尽而科学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让员工力所能及地完成相应的工作,激发他们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取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员工,还要多给予鼓励和培训,让他们重塑信心。此外,在激励制度中,职务晋升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选用激励制度还应当适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给员工的激励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引起负面效果,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讲,层次理论及公平理论适用于对员工激励方面。首先可以根据员工的努力情况,改变员工原本不满意的岗位,还应当根据公平的原则平衡岗位之间具体工作内容,不让员工产生心理落差。例如,在企业中,有空缺的职位可以首先在内部公布,让员工公平竞争上岗,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诉求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对于企业中级别相同但工作不同的岗位,管理层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岗位的方式,让员工始终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保持着工作的新鲜感,时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

3.4在员工个体心理差异方面的应用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身上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即便是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中,不同的员工所表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其中心理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个体化差异表现。这些心理特征受到自身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活动和能力,并且这些心理特征也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层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优点,将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例如,在员工中有的性格外向,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安排宣传或公关工作。对于善于表达的员工来说,可以从事组织协调或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性格成熟稳重的员工,可以安排文员等方面的工作。在今后员工的晋升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员工特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3.5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应当关注的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出现员工工作状态欠佳,或与公司中的其他同事关系不和睦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层应当采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近因效应”理论,让员工暂时离开原有的岗位,调换至其他岗位上,暂时离开周围关系紧张的员工,以此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段时间后,待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恢复后,再调回原有岗位,让员工以全新的状态改变过去周围人的印象,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员工间的和谐。综上所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很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它可以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帮助管理层解决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还应当灵活运用心理学理论,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待于企业的管理层及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去完善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罗银实.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8).

[2]王玉珅,田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3]邹火英.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

心理学的理论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6)02—0342—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症明显、治疗难度大、复发率及致残率均极高的精神病,不仅可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最终将导致其社会功能低下[1]。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自卑绝望等负面情绪,也是导致其基本不愈及复发的根本原因所在,如何疏导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成为目前精神分裂症可否治愈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得当与否是决定治疗预后的重要环节,目前有学者提出应当在日常护理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及干预,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应积极诱导患者的正面积极心理状态产生[2-3]。积极心理学是旨在激发患者自信、满足等积极情绪,提升患者生活幸福感的一门理论学科,本文主要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家属在了解研究过程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及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16~59岁,平均(34.28±7.51)岁;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5.09±8.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精神病患者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日常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娱乐活动包括打牌下棋、读书、看电视等,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不涉及积极心理干预。1.2.2观察组该组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针对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耐心讲解,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意见。对患者的无助感进行劝解、鼓励、安慰,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疾病康复的信心[4]。组织患者参加相关讲座,鼓励其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表述及团体活动的参与;为患者提供其感兴趣的报章杂志进行阅读,聆听安静优雅的愉悦,引发患者对新知识的探知及好奇心理,使其心态平静;鼓励患者将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通过观看励志人物的相关视频录像,使患者树立起积极生活及重新投入社会的信心及希望[5]。

1.3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1.3.1积极心理评分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价积极心理品质,HEIQ问卷包括6个维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目标管理、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学习成长,得分越高、幸福进取程度越高。1.3.2精神病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前后的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价,具体包括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四方面,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1.3.3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评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前后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低,患者社会功能越好;采用自尊量表(SES)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40分,总分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积极心理评分

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后,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精神病症状

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等精神病症状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2.3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评分两组患者的基础社会功能、子准水平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自尊水平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致残慢性疾病,据相关统计研究显示其致残率达75%以上,终生患病率约0.65%,若不及时加以积极干预,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及正常生活能力[6]。住院治疗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患者长时间处于医院密闭环境中、交流环境少,有可能会精神状态恶化、病情加重[7]。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当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自卑绝望等负面情绪,自身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均低下,成为阻碍患者康复的最主要因素[8]。良好的心态及正面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在以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往往重点关注患者的定时定量药物服用情况,对患者精神异常程度的评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及干预则较少涉及[9]。最新的研究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是与其接触最多的人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诱导及干预将成为影响治疗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10]。最新的精神疾病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不良心境进行积极干预,向患者灌输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干预措施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中心思想为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形成积极的品质,促进人们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11]。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中,注重对患者的信任及希望关注、使患者感受被关注并增强内心幸福感,其内涵是增强患者的力量、增加患者的愉悦及快乐等美好体验,而非仅仅是减轻患者抑郁、焦虑、低自我效能等消极心理[12]。在本次研究中,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护理干预相结合并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重点观察患者在精神状态、疾病评分及社会功等方面发生的改变。在积极心理评分方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烦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赋予了患者自信、满足、乐观等积极心理,对于远期的疾病康复及减少复发等均有积极作用[13]。精神病症状评分是临床判断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必然伴随着整体精神病症状的改善,故精神病症状评分不仅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也可以侧面反映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14]。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等精神病症状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伴有自卑心理及社会功能降低;测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尊评分也是评价治疗有效性的指标之一,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自尊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整体社会功能水平[15]。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助于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在优化患者心态以及强化患者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有极大优势,是一种理想的现代化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燕林,胡晓华,陈颖.辅助治疗手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1):80-83.

[2]尹娟,李小妹,周凯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水平与家庭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761-765.

[3]李西敏.积极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94-98.

[4]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5]刘林林,江源,王川.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情绪对抑郁症状的间接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6):538-542.

[6]邵华,李立华,王黎,等.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2):59-62.

[7]张黎明,马晓燕,肖路平.交往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1):3274-3276.

[8]Agnew-BlaisJC,BukaSL,FitzmauriceGM,etal.EarlychildhoodIQtrajectoriesinindividualslaterdevelopingschizophreniaandaf-fectivepsychosesinthenewEnglandfamilystudies[J].SchizophrBull,2015,41(4):817-823.

[9]HajnalA,TényiT,VargaE,etal.Socialcognitivedifferencesinfirst-degreerelatives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systematicre-view[J].PsychiatrHung,2014,29(3):301-307.

[10]李福英.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5):2336-2338.

[11]BrownEC,TasC,CanH,etal.Acloserlooka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ubdomainsofsocialfunctioning,socialcognitionandsymptomatologyinclinicallystable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J].ComprPsychiatry,2014,55(1):25-32.

[12]KhanA,LindenmayerJP,OplerM,etal.AnewIntegratedNegativeSymptomstructureofthe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inschizophreniausingitemresponseanalysis[J].SchizophrRes,2013,150(1):185-196.

[13]PonizovskyAM,VitenbergE,Baumgarten-KatzI,etal.Attachmentstylesandaffectregulationamongout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re-lationshipstosymptomatologyandemotionaldistress[J].PsycholPsychother,2013,86(2):16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