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3 17:37:03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1)

一、蒙汉双语教育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双语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感。但是,事实上蒙汉双语教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认识与态度

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程度,因为学生是蒙汉双语教育中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和掌握蒙古语是有必要的,但是只限于能和本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大部分的同学对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双语教育中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和传统科学等。这对传统文化的负载也是有一定推动影响的。

二、完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负载的途径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

蒙古民族负载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双语教学、校园建设、自编教材和团体活动。双语教学指用蒙古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载入课堂,通过对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文化。校园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建设和隐形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指物质文化建设。指通过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民族文化。学校的隐形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通过精神和制度方面传达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自编教材是指蒙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用蒙古语独立编写的教材,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用蒙古语讲故事大赛以及演讲比赛和蒙古民族传统游戏等课外活动。

(二)双语教育中以蒙古语言为载体负载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传统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来传承,而蒙汉双语教育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在蒙汉双语教育中用蒙古语作为母语进行语言文化习得,然后学习主流文化,在蒙汉双语教育中使二者的冲突减少,更好地完成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最大限度的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实现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因此,蒙汉双语教育是促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最重要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

三、实现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目标

(一)在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相互碰撞,一方面,汉民族文化中有蒙古族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文化通常会吸收较多汉民族文化的因子,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人才,要具备包含多元文化在内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主流文化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交际能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民族融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刻的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蒙古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自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融进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同时也能利用学到的汉民族文化知识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我竞争的能力,不至于丧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而被民族所抛弃。

(二)传承蒙古民族优秀的文化

蒙古族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使蒙古民族本土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比较特殊的游牧生活环境中,在蒙汉双语教育中培养蒙古民族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地理,培养蒙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蒙古族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效的传承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从而实施蒙汉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蒙古民族有着灿烂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学校在蒙古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蒙古民族文化受到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地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再设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实,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蒙古文化在其他领域仍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成员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独特的情感,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价值。

(三)实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不同的少数民族承认和接受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虽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是都在一个具有多元地理区域和生存空间中。在多民族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坚定的信念、历史文化的积淀、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认同感,蒙汉双语文化基因在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实施并传承,通过独特的蒙汉双语教材和蒙汉兼通人才的教师,让蒙古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校园后,能够体验到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民族自豪感,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

四、蒙汉双语教育负载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任务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蒙汉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统一,是因为蒙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发展中的威胁,蒙汉双语文化蕴含多样化生命而存在。蒙汉双语教育的功能是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应该去保护这种差异,才能达到蒙汉教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保障蒙汉双语教育的实施

蒙汉双语教育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双语教育实施的开支保障,以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实施蒙汉双语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构,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建立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负载的评价体系

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奖励在评优及绩效工资等方面传承蒙汉文化的蒙汉双语教师,奖励在团体活动中传承蒙古民族文化成绩出色的学生。奖励在双语教育文化负载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学校。

(二)协调蒙汉双语教育的主管部门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2)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3)

(一)对于我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面发展的影响,由此我国的舞蹈艺术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式登上了现代舞台。关于舞蹈方面对于古代人文思想的继承主要是对古代乐舞传情达意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国原始、夏商周、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舞蹈的继承。我国古代舞蹈精髓的发展一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近现代、现代舞蹈中,而我们在现代舞蹈的一颦一笑中总能发现古代舞蹈的影子。例如:戏曲舞蹈。比如:著名的剑舞、袖舞等。通过在戏曲中加入舞蹈元素使得在刻画人物表演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二)对于现代人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舞蹈中的继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极具独特艺术性的当代舞蹈,其独特的表达形式真实地描述出了当下与传统的关系;另一类是具有舞蹈艺术本质特征的现代舞蹈,不仅可以描绘出当下社会人独特的“个性”,而且也是对舞蹈艺术家独有的个性化思想的具体表达。继承这两种舞蹈的精髓――“独特艺术性”以及“独有的个性化”,不仅仅是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实现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让我国的舞蹈领域变得更加有活力有生机,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继承发展西方的舞蹈精神――追求个性放飞自我,表达气度与扩展的文化心理。例如:对西方芭蕾舞蹈的借鉴吸收与学习研究,逐步接触与了解具有芭蕾舞立体形态的《吉赛尔》、吸收借鉴著名的古典芭蕾《天鹅湖》等等。这些优秀作品都是将西方的美学艺术形态与独特的美学原则融入到舞蹈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途径的三种形式

(一)对舞蹈课程的知识系统进行更新。在人文主义思想下对舞蹈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更新,其途径之一就是以“更新换代”的原则去重点教育培养学生。舞蹈专业的教学具有“时效性”,所以应该保持其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形式,及时做好对于舞蹈教材的更新换代,积极培养学生接触了解新领域、新视角、新观念。要想做到这些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以“为舞蹈专业人文主义思想的培养”为核心,制定科学可行的详细紧密的教学计划;二、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吸收新的舞蹈教学知识理念,新旧融合融会贯通保证舞蹈教学的“新”。课程方面的设置向具有高精尖、专业化的知识体系进行实时更新发展。

(二)创造出精品舞蹈以高雅的艺术形式去服务社会。精品的舞蹈高雅的艺术形式犹如璀璨的灯光指引着人类舞蹈文化的前进方向。精英文化、高雅的艺术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于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教育的改革,就是使舞蹈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以舞蹈艺术的至美情怀去唤醒人类的诗情画意。所以对舞蹈艺术家给予尊敬、对舞蹈精品给予呵护、对高雅艺术形式给予支持与保护,这不仅仅是时代担当现实关怀,更是对于现有舞蹈教育体系下的一种新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150多场实践演出以及教学成果汇报,不仅检阅了学院的教学实力、人才水平,而且也集中展示了教学成果。到今天为止,这所学院的各种各样的演出接待各级领导、社会群众已高达6万多人次。这种艺术展现的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所大学,应该值得每一所舞蹈艺术类学校去学习借鉴。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4)

0 引言

蒙古民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规模较大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蒙古服饰以其独有的特点和美学价值广受人们喜爱,随着蒙古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族服饰的发展也是变化万千。服饰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对一个民族服饰的研究,我们能够分析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征,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直接识别民族的形象标识,保存好完整的服饰进化记录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1 蒙古族服饰的演变

1.1 蒙古族早期服饰特点

早期蒙古草原上生存着很多部落,大风、寒冷的自然环境,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服饰主要以保暖和易于骑射为主。13世纪之前,蒙古族的服饰多是以动物皮毛和毡子为主要材料,服装造型比价简单,因为那时人们制造服饰主要是为了保暖、防身,生存的基本要求使他们对于服饰的审美基本没有任何要求,那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较低,服装样式较为单一。

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族的发展功不可没,他是建立元朝的领导者,随着各部族的逐步融合,蒙古族逐渐成形,服饰文化也相对统一,北方蒙古民族人们性格粗狂、彪悍,服装也多是以宽松和实用为主,慢慢发展,宽松肥大的长袍样式被人们广为接受,白天作为衣服,晚间可作为铺盖,在骑马时可以保护肚腹部,这种实用性较强的服饰一度成为蒙古族的服装样式代表。蒙古族还有一种高耸的冠帽,在草原上很远的距离也能辨认,是蒙古族根据环境研发出来的一种帽子。这一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状况,服装还是相对单一,样式和颜色不多。

1.2 元朝兴盛时期蒙古服饰的演变

随着元朝的建立,社会经济一度进入到一个繁荣兴盛的阶段,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扩张版图最大的朝代,可见成吉思汗带领部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贸易繁荣和生产力的提高变相促进了衣着服饰的演变和发展。这时期的蒙古族服饰呈现出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特点,甚至一些王公贵族的衣服上镶嵌有珠宝,服装很是华丽。

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元朝版图的扩张,西域文化传入中土,对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域的纺织品源源不断地流入蒙古地区,一些优质的皮毛被蒙古人广为使用,一些精细的棉纺织品和丝织品成为了蒙古服装的主要材料。

1.3 明清时期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畜牧业逐渐衰退,蒙古族草原手工业逐渐消失,一些服饰商人转而不做,使得曾红极一时的高等纺织物生产很少,一些纺织品禁止流通,蒙古的服饰样式也逐渐减少和简化。直至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回暖,服饰才开始又有所发展,一些纺织品被重新启用,款式相对丰富起来。明代的宗教对蒙古服饰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蒙古族服饰和喇嘛服饰有一些关联。

由于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体型彪悍,性格粗狂,清朝一直将其视为存在威胁的部落或组织。因此,在管理上很严格,划分界限并颁布一些禁令,导致部落之间服饰差异很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 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价值

蒙古族服饰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的直接展示。因此,研究蒙古族服饰可以透视蒙古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蒙古服饰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

2.1 民族文化的传承

蒙古族由于地域原因及其他原因,早在清代就形成了不同部落,不同服饰风格。不同的服饰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如巴尔虎服饰传统实用、鄂尔多斯服饰高贵典雅、乌珠穆沁服饰华丽夺目,不同的服饰特点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是不同的,研究服饰特点就是研究文化特点的途径,服饰是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我国蒙古族历史悠久,服饰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一些关于蒙古服饰的图书资料近些年倍受学者关注,作为研究蒙古族文化的资料,为文化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 审美价值的体现

蒙古族服饰以其美丽的外表和文化属性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青睐,服饰是集中反映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载体,对于人们提高审美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研究服饰就可以看出蒙古族人们的审美特点和性格特点,一些服饰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这种工艺研究也是服饰研究的重要内容,工匠的制作手法和装饰手艺也是服饰艺术的一种展现,我们看到的一些蒙古服饰精美绝伦、配饰精致,有些甚至成为很多民俗爱好者收藏的藏品。

3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1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建立传承和保护体系

国家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和保护,要出台和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各管理部门要结合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现状,制定文化保护措施和方案。其次,各地可以建设蒙古文化场馆,将服饰作为主要展览内容,充分发挥展览馆的宣传作用,使人们认识到蒙古服饰研究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2 致力于保护文化的基础环境

“原生态”是近些年被热议的词语,我国现在正致力于原生态保护,包括环境、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方面,蒙古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代表。因此,保护原生环境,使服饰文化有其生长和发展的土壤。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是现代服饰风格形成的基础,因此要保护服饰产生的基础环境。

3.3 加强对服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蒙古族服饰的美感源于手工匠人精湛的手艺,服饰的美学价值要通过工艺技术运用才能表现出来,传统服饰都是由一些手工艺人制作完成的,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要重视其地位,要加强服饰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年轻人传承优秀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做些实际的事情,在继承的同时要创新服饰工艺,促进蒙古服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蒙古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构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机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5)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对提高语文教学素材中传统文化素材的比例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是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的主要途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肩负起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承载文化的主体,更是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传承文化,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在古诗文学习时,往往需要借助教学参考资料去理解。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重点更集中于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非语文教材,一旦学生丢掉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难独自去鉴赏、理解以及翻译古诗文。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学生对参考资料的依赖性极强,使之无法真正用心理解古诗文蕴含的主要意义。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独自的品味传统古诗文的含义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我国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即高度重视积累和传承知识,但却忽略创新和理解。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重复单纯的承接过程,更是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华儿女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积极将新鲜血液注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但事实上,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多数语文教师都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教学,即首先接受生僻成语和字词,然后分段分层次地讲解课文,最后再总结归纳,这种模式既实现不了教学创新,也融入不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也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二、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

(一)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记载于文字中,中国古代文字是古人思想的记载。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学习古文,使其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只有学生读懂了古文,才能理解到古人在衣食住行上体现的独特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神韵。

例如:《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古诗阅读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来源――乐府。而乐府是汉代皇宫的一个音乐掌管机构,乐府诗的诗句完全是依据固定音乐旋律谱写的,它的要求即韵律和平仄,且乐府诗的表演既有演奏也有专人演唱,这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现代歌词与歌曲的关系。之后,虽然乐府诗、词被分别流传,但仅从艺术角度评价乐府诗,其艺术价值可谓巨大,《春江花月夜》在乐府诗内相当出色。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又能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阅读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

(二)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体现。例如:中华政治文化表现出内法外儒的特征,“儒”主指儒家精神,它的中心为“仁”,秩序为“礼”。“仁”对人们内心提出充满仁义,对待他人以宽仁之心的要求,即郡王对待臣民要包涵仁心,确保臣民生活安定;民众必须心含仁义,做到克己恕人。“礼”则对人们提出认定自己在形式上的身份,充分在身份中发挥价值的要求。儒家学说通俗来讲就是自我约束;而与之相反的是法家精神,它主要指外在约束。法家对君王提出修订合理法律的要求,对执行法律提出公正无私的要求,即必须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态度。法家精神通过外在约束,稳定国家和社会。再如:《廉颇蔺相如传》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内心重视大局的思想。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观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人们内心有着重于个人名利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学生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三)阅读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其实当学生学习到《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会发现针对现代人的阅读水平来说,只要除开其中的专业术语,并非不能读懂这篇文章。该文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文章,它其中运用的描述手法十分接近现代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中国各个时代文章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引导比较学生会发现《诗经》比较难读懂,如果不借助教参基本上读不准通假字,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诗意。还有汉、晋两代的赋虽然形式优美但难于读懂,其主要由于汉、晋时期通常以世家贵族作为统治阶级,而他们对于风雅生活的表现主要通过诗赋,但普通民众则不需要和理解这些。唐代推广九品中正制度让民众获得机会读书,民众也逐渐开始了解诗词文章,所以唐代的诗词、政论文等基本上未再使用空洞生僻的文字典故。直到明朝和清朝时期,民众将文字阅读视为一种休闲的生活,因此为方便当时的人们读懂文章内容,撰写者通常会运用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接近的白话文进行描述。只有学生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过去仅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而忽略从历史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待古文。学生不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势必会忽视其魅力,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6)

一、泉州南音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南音也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出现了大量的新作品。比如旅居香港的陈华智先生,创作了唐诗意境,用吟诵、吟唱、和交响结合,把泉州南音交响化、使泉州南音创作呈现出了新的辉煌。又如南音原本都是大齐奏,因为有了大多著名的学院派音乐家的参与,就把原本的传统大齐奏,加上了新的配器手法,从而使得泉州南音变得更加立体、动听,使其传唱形式变得更为新颖。其中2000年,泉州南音乐团、厦门南音乐团、新加坡湘灵音乐社、新加坡华乐团,联合举办的以泉州南音为主题的音乐会《汉唐古乐赋新声》更是在当时引起了新的轰动,使得泉州南音再次蜚声国际。如今泉州南音传承中心作为作为泉州南音的引导者,也在加大力度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家之间的配合,并创作与推出了南音名谱新作《唐风宋韵》专场、《新梅花操》、以及《千家罗绮管弦鸣》等优秀的经典音乐形式,让身处现代的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唐朝年间的盛景。

二、泉州南音发扬对策

(一)开发泉州南音市场

泉州南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不同的是,它更需要运用传承与发扬这一方式来使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得以实现。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活在当下”就是泉州南音传承与发扬的最主要特点。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要想发扬泉州南音,就应当将其放到市场当中去,通过市场来将泉州南音的创造力与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开发泉州南音市场:一是将泉州南音的传承与发扬当成一项产业来做,要切实转变泉州南音的传承与发扬必须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主导这种传统思想,在市场中积极寻找泉州南音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展途径;二是将泉州南音各项资源主动释放出来,以有效吸引相关企业的介入,通过这些企业对泉州南音资源的运作,使泉州南音在各个领域的功能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这其实也是扩大泉州南音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泉州南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网络发扬南音

伴随网络传媒的日益完善,如今其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影像信息、图画信息、声音信息、文字信息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为人们构建了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音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们的需求下,自然也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是人们了解音乐、认识音乐最最直观、最简捷、最快捷的途径,也有助于将我们的音乐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与认同中国音乐。然而泉州南音毕竟包含着许多内容,因此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在网络上对泉州南音进行叙述性的介绍,面对浩瀚的互联网空间,泉州南音是很难让人们能够对其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与认识的,也就更加谈不上喜欢了。因此要想利用互联网来发扬泉州南音,还需要对泉州南音的各个方面在互联网上进行介绍与宣传。比如本着“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音乐、振兴民族艺术、凝聚民族精神”的宗旨,于2004年6月21日成立的中国古曲网,目前已开办“古筝、笛箫、二胡、古琴、琵琶、葫芦丝、戏曲、民歌”八个总栏目,涵盖新闻、音乐、视频、曲谱、教程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将主站与论坛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音画、书籍、博客等环节得到深化,为广大的古曲乐友提供了一个真诚交流的互动空间。泉州南音也可以效仿中国古曲网搭建自己的泉州南音网站,给更多人搭建一个认识与了解、交流与沟通泉州南音的平台。还可以和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天天静听、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音悦台等等国内知名的音乐平台,以及优酷、爱奇艺、芒果TV、新浪视频、腾讯视频等这些国内几家大型视频网站寻求合作,利用他们广泛的受众来扩大泉州南音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泉州南音,了解泉州南音,J识泉州南音、喜欢泉州南音。

(三)搭建广泛参与平台

泉州南音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搭建一个社会各界可以广泛参与的平台,社会大众对泉州难以的传承与发展热情对泉州南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促进影响和作用。相关部门以及各个民间组织可以通过积极举办一些音乐艺术展览活动,来将社会大众参与传承与发展泉州南音的热情有效调动起来,进而促进泉州南音发展工作的深化进行。比如晋江市池店镇为了不让南音在年轻一代断层,坚持扩大南音交流,并于2017年2月8日在镇政府大礼堂举办了“池店镇第五届(2017年)元宵节南音大汇演”,整个汇演比赛分为少年组和成年组,24支来自各村、各小学的南音队伍同台竞演,缠绵深沉、清丽高雅、委婉古朴……优美的旋律在让现场听众听得如痴如醉的同时,也充分展示风采,彰显了池店南音的文化底蕴。又如泉州蚶江镇的龙窟南音社将在其成立四十年之际,于洪窟老年协会龙窟南音社活动中心上演“海内外南音社团南音大会唱”,届时,包括菲律宾、港澳台等地的海内外近40个知名南音社团、100多位弦友齐聚一堂,共唱千年雅乐,在元宵节为市民奉上一台精彩的艺术大餐。这些音乐艺术展览活动的举办都能够加深群众对南音艺术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其保护和发展南音艺术的兴趣,进而牢固南音艺术发展基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泉州南音是一座东方音乐的巨大宝藏,在时代变迁的今天,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把它更好地挖掘与保护、传承与发扬,让它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7)

摘 要:蒙古族地区尚武精神是其核心的精神信仰,因此,在蒙古族地区的学校与社会中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调查与解读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蒙古族地区武术事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蒙古族;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46-02

1 武术文化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承解读

随着国内现代体育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也日益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2006年正式印发16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群众体育发展形式相比,仍然滞后,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实也不难见到,民族文化不断变化的今天,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若得不到及时的整理和传承,便可能遗失,甚至会“人死艺亡”.所以说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问题已不再是“不急之务”而是“当务之急”.北方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可谓最为典型,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更是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其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和沿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极为必要.本文选中乌兰察布地区作为研究范围,是由于该地区有着约100万的蒙古族人口,是全国和全区蒙古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底蕴.同时,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离开学校教育的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无壤之苗,无根之木.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游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于广阔的草原地带.蒙古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其兵器、技艺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中国武术中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技术体系.蒙古族武术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多元的武术文化.少数民族或多或少都保留有独具特色的武术内容,但通过查阅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和无序.

2 蒙古族传统武术学校传承研究现状

大多数学者从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特点、现状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认为,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围绕摔跤、赛马、射箭等三项竞技项目进行大量重复研究.而对布鲁、安代、贵由赤、传统武术等项目则很少涉及,尤其是缺少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尚武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目前仅有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钟志勇在“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较系统的阐述了蒙古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的校本化,个性化、区域化的多方面发展,给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蒙古族地区,研究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在学佼中的现状、自身所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对策,为本土蒙古族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1 从校方的视角对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开展进行调查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研究.问卷的编制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为保证结论的有效性,采用专家访谈法.为保证信度,采用二次重测法.发放回收问卷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文字整理,完成论文.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文的研究结果,课题从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现状、学生技能掌握、文化了解以及学生意愿性的调查四个方面着手.从当前学校体育的调查来看,场地情况,从调查中显示,摔跤场地最多.其他项目较差,武术场地则处于基本没有的状态.器材情况,也是难满足上课的需求,对于教材情况,可以用紧缺两个字来形容,武术教学内容大多是竞技武术内容.师资情况,有85%的学校,没有武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只是业余学习.只有15%的学校有,可见师资严重缺乏.同时,请学生对教师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教师的技能水平是有限的.对教师科研能力进行调查,72.7%的教师,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在蒙古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科研能力也是令人担忧的.调查专门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有89.5%的学校没有开展,说明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与学习尚未引起学校的重视.

2.2 在学生视角下进行传统武术学习情况调查

在学生技能方面进行调查,首先,大体上了解一下学生对各类武术项目的掌握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项目.接下来,对技术细节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选取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对蒙古族“尚武”精神的了解,从数据中可见,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蒙古族的尚武精神.二是从学生对骑马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的调查,会骑马的人都知道,在马跑动的过程中,随马上下伏动,才能在马上坐稳.三是对摔跤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对摔跤知识的了解也是很少的.对学生获得本土项目的途径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获得技能途径来源于周围群众,长者,而本应承担主要传授途径的体育课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 在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与学校武术之间的关系

蒙古族传统武术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如何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项目,尤其是对于蒙古族的尚武精神来说,这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蒙古族传统武术发展的“元问题”,是最基础的问题.

王岗从全球化角度出发,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传承民族传统武术的主线,为蒙古族传统武术在蒙古族地区发展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他说“在世界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体育要振兴,实现其现代化,就必须解决继承与发展,民族化与国际化,区域化与国家化,精英化与大众化,个性化与规范化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他还提出:“世界文化的当展是以各种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艰难前行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力争夺更大文化版图的过程”.蒙古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继承与发展双向并重,最大化的缩小自身限制因素,有序的更新自己,推出自己.“现代体育运动中物质利益原则占据主导的地位,‘启蒙’、‘审美’纷纷让位于‘娱乐’、‘效益’、‘平面’.体育活动只有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广泛的关注和炒作,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的体育活动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命运.”

3.1 开发传统武术竞赛与旅游相结合

传统武术项目的开展,从学校到社会都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性因素,要想被社会所认识离不开宣传,通过公开的宣传,将其相关的信息利用适当的媒体传递给社会,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等.举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在吸引爱好者参与的同时,可以扩大宣传的范围.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势,积极集结社会各方面资金,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提供保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让人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体验体育的乐趣.政府应当以开辟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路线建设为前提,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使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贯穿其中,让游客体验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气息.

在各旗、镇、苏木嘎查、村设立体育活动点.选择有一定特长的业余体育骨干群众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成立各种体育协会,以促进蒙古族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在该文化空间或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培养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人,要着力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与推广.

3.2 从政策的角度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思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民族特质的外现,风俗习惯的彰显,以及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缩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对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全民健身乃至整个社会稳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向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明确规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活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1995年6月,国家体委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的第十二条指出: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场健身活动.

蒙古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娱乐性、健身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流失,各种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失衡问题严重.笔者拟从典型的蒙古族地区——科尔沁地区入手,研究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速度赛马、安代舞、布鲁的源流;然后通过对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各类项目的现状调查,总体上把握科尔沁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找出优劣势项目,寻求如何发展劣势项目,从而更好的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连凯.整合地域特色资源 宏扬民族体育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说:“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是母语教学,它是源、是根、是魂、是传统文化的魂。” 新课程改革也对此做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传统文化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1 以学习唐诗宋词为突破口,渗透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易于诵记,启人心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使其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如在教《示儿》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于陆游的得一些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诗人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进而深入品读诗歌的潜在意蕴。

2 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途径,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杜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高贵品格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另外,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古代经典的诵读,让他们在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道理。教师要不断提高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9)

(一)城镇化与机械化使得农耕环境与农村劳作日益减少,吴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由于现代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吴地已经发展为当下中国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地方。吴地过去传统的劳动方式已基本消失,传统体力劳动现已大量被农业机械化所取代,吴歌赖以存在的农耕环境逐渐消失了,再加上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少农民都进城务工,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而吴歌失去了产生的土壤,也失去了演唱的舞台。

(二)文化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吴歌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和保护。随着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迎合现代人口味的流行元素遍布社会,人们接触到的多是变化及更新速度极快的现代音乐,而作为传统民间音乐的吴歌唱腔、唱词很难在年轻人中产生共鸣。再加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欧美、日韩音乐对我国的乐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吴歌文化日益式微。

(三)当下人们心理环境的变化对吴歌的传承和保护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潜意识里把传统民歌视为一种落后的音乐文化,甚至对许多音乐学习者,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对民歌进行学习时,他们大多不愿意,认为民歌是一种过时的音乐。这导致有些民歌民谣后继无人,无后辈再会演唱,热衷于西洋音乐学习的学生人数却远远多于学习民族音乐的学习者。

(四)吴歌艺人的断代问题也成为了当下吴歌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一。吴歌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他们生存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吴歌的传承。本调研团队多次深入吴地乡间进行民歌采风和相关的调查采访活动。在一些采访活动中本小组发现,为我们演唱吴歌的艺人多数已年届古稀,他们不仅具有很好的乐感,还有着自己的演唱经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这种演唱经验已经固定下来,但是这些人在目前已经为数不多,依靠口传心授形式进行传承的吴歌文化,大有“人亡歌息、人去艺亡”的趋势。通过在当地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我们发现,目前还能唱一些吴歌小曲的中年人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中年人对这样一种文化已经不太了解,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不但不会演唱,而且对吴歌已经疏远。至于少年这一代,对吴歌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据了解,在推行全民普通话运动的今天,有些当地儿童甚至连吴方言都听不懂,更不用说演唱吴歌了。

(五)吴歌自身的问题也使其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障碍。吴歌是口口相传的民歌,很少以乐谱的形式保存下来,更没有歌集形式的出版、发行,这使得对吴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困难重重,许多很好的吴歌曲目就是因为没有乐谱记载的保存而失传。为此,我们调研团队曾深入江苏省无锡市梅里进行吴歌采风,与当地吴歌艺人交谈关于他们对歌谱、歌词整理方面的问题,他们也都说到了自己的困难。很多吴歌艺人文化水平不高,不认识乐谱,无法通过记录吴歌乐谱传承吴歌。因此,要解决吴歌自身的这个问题,就必须涉及音乐专业人员、吴歌传承人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承与保护,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吴歌作为一种宝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吴地人民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是吴地文化中一笔珍贵的财富。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吴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人亡歌息”的不幸遭遇和川江号子成为“千古绝唱”的悲剧命运就是前车之鉴。因此,面对着当下日益严峻的形势,对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刻不容缓。

二、吴歌文化传承与保护途径探讨

吴歌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需建立起一整套实施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并使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在吴歌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应遵循整体性的保护原则。由于吴歌主要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所以还必须采取活态的保护模式来加以保护。笔者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思考,认为吴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一)引入数字化技术,对吴歌本体进行保护所谓吴歌的本体,指的就是吴歌的歌谱、歌词。目前关于吴歌的乐谱很少,大部分是只有歌词,吴歌艺人们演唱都是靠长期积累下来的“乐感”或口传心授,一旦现有的吴歌艺人逝去,没有歌谱记录的吴歌很容易“人亡歌息”,这很不利于吴歌的保存和传承。因此,很多学者就提出了这样一种途径来保护吴歌:首先是对吴歌艺人进行采访、录音,然后对歌曲录音进行记谱处理,最后打谱制作到印刷成集出版,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吴歌。笔者看来其实不然,考虑到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音带的失真等因素,都会使所记录的吴歌文化的信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以致影响长期保存和利用。而数字化保存技术可以避免失真问题。它以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等采集记录为手段,用数字代码来替代传统纸质书籍、录像带,可以实现对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有效的保护。

(二)努力解决好吴歌后继无人的问题面对吴歌传承人断代的问题,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应该保护好老一辈吴歌传承人。政府要做好对吴歌民间艺人造册登记工作,并给予其社会地位的认可和相应的物质援助,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吴歌艺人给予必要的补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建立一整套的表彰机制,对在吴歌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社会荣誉,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内在积极性,从而使吴歌文化获得有效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就是要设法培养好新一代吴歌继承人。对此,当地可以借鉴国内大多数相关研究学者的意见,设立乡镇级传承人———市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部级传承人,这样就形成了全方位的传承体系。苏南地区的常熟白峁山歌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让每位传承人带一名儿童,定期教学山歌,这样在传承人方面就不会出现断代的问题了。此外,还可以让吴歌进校园,走与地方教育结合之路。教育传承是近年来社会各界针对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索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对原生态民歌自然传承的有力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政府建立试点,让吴歌进入吴地学生的中小学课堂,供学生欣赏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吴歌走进高校教育,开设高校吴歌教学课程,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同学,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把它定为一门必修课,因为作为中小学“准音乐教师”的他们所掌握的传承保护吴歌的知识,将会以几何裂变的方式迅速传播、扩散,使得一代甚至几代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吴歌传承和保护意识,这个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同时,高校还可以与地方展开积极合作,建立吴歌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江苏省苏州市在这方面做得就很突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努力解决原生态环境问题———在民俗生活环境中传承吴歌“民俗生活是民俗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民俗模式而构成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生的基本内容,比如婚丧、起居、休养生息等,民俗组成了人生的活动基础,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成员按既定方式对生活文化的参与。”[4](P145)“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文化主体代际性的传承行为得以不断书写和建构,从而包涵着浓厚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历史经验。”[5]吴歌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生活环境是它展演的时空场所,是其传承的重要途径,在吴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其在民俗生活中的真实状况,使其自身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适应其赖以生存的民俗生活环境,使吴歌在民俗生活中生生不息。项阳先生在《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一文中也曾提到:“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就是保护传统音乐本身。”[6]对于其中提到的“文化空间”,在笔者看来指的就是传统音乐文化赖以存在的民俗生活环境。吴歌文化的生存空间是农耕环境,但是要在高度现代化的吴地地区恢复传统的农耕环境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一些吴歌文化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保留传统的农耕生态环境。一方面吴歌艺人可以在保护区内演唱和教授吴歌,同时还可以在这些地方开展吴歌比赛以及与吴歌文化有关的民俗艺术节;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类似于农家乐那种形式的旅游景点开放给游客,创造经济价值。这样一来可以使吴歌在民俗生活环境中传承,利于吴歌的传承与原有风貌的保存;二来可以利用文化旅游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反哺于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其积累资金,还能使吴歌传承人在文化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调动其传承保护吴歌文化的积极性,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要以合理的开发利用促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被开发利用的活态文化,只有对其不断开发利用,才能使其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强调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是保护不是单纯的怀旧复古、封存不动,任何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生活需要相适应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把它束之于高阁,而是应该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赋予其时代新意,不断拓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其价值,在开发利用中进行传承与保护。对于吴歌文化,我们要从单纯的抢救保护观念中解放出来,要着眼于市场需求,创新文化内涵,积极走文化产业化道路,重点加工和打造出一批文化品牌,比如,打造几个经典的吴歌剧目,建设吴歌旅游文化村,推出几款有影响力的吴歌艺术节、文化节活动,在吴语地区开展“唱吴歌”比赛,把它打造成吴地地区独有的文化品牌等,在积极利用中推动吴歌的传承,扩大吴歌文化的影响,最终让这一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传承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文化。然而,在合理开发利用吴歌文化的同时,切记要坚持文化的原汁原味,不能搞过分商业化,正确处理好适度商业开发利用与保护文化本性的关系,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从而实现吴歌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走文化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民歌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创作实践都充分证明,创新是民歌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下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蒙古族长调和短调艺术的传承发展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案例———很多长、短调歌手在保持本民族独有艺术特性的基础上借鉴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术,既保留了本族民歌的“诺古拉”技巧,又提升了演唱能力。与此同时,当地民歌艺人还把摇滚乐等现代流行文化元素融入民歌中,开创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蒙古族现代流行唱法形式,受到时下年青人的喜爱,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蒙古民歌的成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在保护吴歌文化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在笔者看来,吴歌要创新,一方面要立足传统,根据吴歌的特质来创新,不能脱离本体,就像影视剧《成吉思汗》中的主题歌《传说》,其就是作曲家张千一在蒙古民歌短调《送亲歌》中加入现代流行元素改编成的。原始的《送亲歌》人们都不会太感兴趣,但是在传统基础上经过现代元素改编,融时代文化特征于传统音乐中后,就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因此在吴歌文化的创新上,这个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可以考虑用吴歌原有的曲调配上与时代特征相符的歌词,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又蕴含浓厚吴歌传统的曲目。另一方面,吴歌的创新还要有开放意识,要能从世界其它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中吸取养分来发展自己,使吴歌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原有的吴歌大多是单旋律,在这点上,我们可以把西方音乐中的合唱技法引入吴歌演唱中,创作出多声部的群众合唱曲目。这样既丰富了吴歌的演唱形式,也使得吴歌文化更利于在群体中得到传承和保护,不失为传承与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策。

(六)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虽然在文中笔者把政府支持摆在所有途径的最后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吴歌传承保护过程中作用不大。事实上,在吴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地方政府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要想真正做好吴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吴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列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议程,纳入文化发展整体规划。总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在文化工作上,要设立吴歌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经常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吴地民间进行吴歌采风,加强吴歌曲目的搜集拯救工作,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妥善保存,政府文化部门还要大力组织地方吴歌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吴歌文化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为吴歌传承保护工作献计献策;在经济上,当地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将吴歌的保护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捐赠资助吴歌文化的保护工作,不断拓展吴歌保护经费的来源渠道,从而有力保障吴歌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逐一落实;在法律上,要加强对吴歌的立法保护工作,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文件的指导精神来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法律法规,对吴歌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在宣传教育上,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自己的宣传单位,利用多方位渠道加强吴歌文化的宣传,比如,在公交车上播放一些舒缓的吴歌小曲,在广播电视上做一些专门介绍吴歌的文化节目,多举行一些普及吴歌小知识的公益讲座和演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文化。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多开展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传统文化保护观念,激发人们自觉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并最终把这样一种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最后,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一方面大力保护老一辈吴歌传人,对吴歌艺人进行登记造册,给予认可和资助,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新一代的吴歌传人,从而使这一文化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实现其永续发展。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10)

(1)中国古代图书馆学(20世纪以前)。上文中已讨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概念等问题。笔者认为古代图书馆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一个重要阶段与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之后,按历史学家的看法,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但图书馆学研究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与形式仍然延续着固有的模式。因此,笔者把古代图书馆学的下限定在19世纪末。

(2)中国近代图书馆学(20世纪前期)。20世纪是中国图书馆学变化最大的时期。从“图书馆”到“图书馆学”的提出,从思想方法的引进到逐步本土化,从传统教育到现代专业教育的正规化,中国图书馆学告别古代,进入近代阶段。

(3)中国现代图书馆学(20世纪后期)。有一点无可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笔者将20世纪图书馆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点,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从总体看,20世纪后20年,中国图书馆学无论是教育还是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超越了20世纪前期的水平,中国图书馆学才真正进入现代阶段。

(4)中国当代图书馆学(21世纪以来)。20世纪末,随着网络化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学研究在很多领域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以21世纪为节点,中国图书馆学进入当代阶段。

二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写法

中国学术史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从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戴望的《颜氏学记》到梁启超、钱穆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直至张舜徽的《清儒学记》,学术史研究一脉相传,其方法虽各异,其内容或趋同。就学术史具体内容而言,笔者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提到,约略有如下数端:“

(1)学人的学术经历,撰述、学术思想的评述等;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人学术传承与学派;

(3)一个时代的学术基础(教育、出版与学术杂志等)、学术思潮以及对学人的影响。”学术史可让后学知晓学术发展脉络,学术的精华与糟粕,让“上下诸先生,深浅各得,醇疵互见”,并为当代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学术史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如张舜徽所云:“我们总结前人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时,除条理史实外,也还有观摩借鉴的一面。对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进德修业之方,都要认真体认,引归身受。他们好的言论行动,可资学习;缺点错误,可为厉戒。”随着现代学术的建立与学术的分科,专业学术史的建立更应受学术界重视。关于图书馆学史,即图书馆学术史,二者不应有什么区别。另外,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如图书文献、藏书与图书馆等,与图书馆学史有重要关联,但其历史不应是图书馆学史的一部分。而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图书馆学教育史应为图书馆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鉴于此,笔者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撰写,根据不同阶段,每阶段分为三个方面:

(1)中国图书馆学史通论。讨论这一阶段图书馆学发展脉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的规律。

(2)中国图书馆学史专论。选取与图书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事项,如社会思潮、藏书楼、图书馆的发展、古代图书整理、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人留学、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期刊等,分别专题讨论,以期探究图书馆学发展所受的社会影响。

(3)中国图书馆学史学案。选取一批重要图书馆学人,对其生平、著述与思想加以讨论,以期探讨其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传承、成就与影响,可为今人之借鉴。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篇(11)

中国古陶瓷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技艺和强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就。在古陶瓷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其中蕴含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陶瓷文化在当代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瓷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陶瓷不仅是一种日用品或者工艺品,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陶瓷承载的这种传统文化可称之为陶瓷文化。具体地说,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陶瓷文化以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统一为特色,以满足人们实用的和审美的需要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统一为特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①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到夏商周时期的白陶、釉陶,乃至秦汉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单色釉,虽然形式上有发展创新,但内涵上却是一脉相承。而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中国陶瓷在唐代就开始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宋、元、明、清一直延续。古代外销瓷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华丽篇章,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熠熠生辉的亮点。瓷器的外销对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经济的繁荣,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陶瓷文化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富于创造的民族精神。由于古代陶瓷工匠的不懈努力与大胆创新,中国古陶瓷历代窑场竞胜、名品辈出。在隋唐时期,“南青北白”平分天下;两宋时期,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代表,陶瓷艺术发展到历史顶峰,瓷器生产遍布全国;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品种如春芽破土,竞相出现,瓷器生产发展到另一个高峰。中国古代瓷器品种的不断创新,正是各个时期的中国古代工匠对中国文化与物质生活的演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陶瓷文化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作为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品,却把人与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先民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弧线的审美感,表明自然界已经脱离了其原貌,插上了人类想象力的翅膀,充分体现了人类童年的稚气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山水风景、花草植物、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人物故事以及民风民俗等,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这些纹饰中,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深刻揭示古人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二、陶瓷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指明了我国各类教育的根本使命。立德首要是立政治品德,着力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定信念。②十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通过对我国千年制瓷史和丰富陶瓷文化的了解,我们会被古人的聪明、智慧、质朴、勤劳所震撼,将极大地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古陶瓷的辉煌离不开文人高雅的文化审美品位与民间能工巧匠的结合,也是东西方高端审美碰撞产生的精粹。因此,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陶瓷陶冶高尚情操,也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陶瓷文化不仅能够探索陶瓷科技中的一些学术问题,更能够激发现代人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从古至今,中国古陶瓷在不断地创新,从原始制陶材料和简陋的制作条件,逐步发展到利用各种工具,使用瓷土、高岭土和各种釉料,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花、雕塑、彩绘等不同方式,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样式的陶瓷装饰艺术。可以说,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创新史诗。通过鉴赏历代古陶瓷,我们能深刻感受历代陶瓷在造型上的变化、釉彩上的变革、绘画上的变幻,能极大地扩展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陶瓷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

借助古陶瓷承载的文化内蕴和艺术魅力,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修养和创新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如何在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新的思路。陶瓷文化教育可以采取专题展览、选修课、课外陶艺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实施。

(一)举办古陶瓷专题展览

与博物馆等文博系统的相关单位合作,通过古陶瓷实物或介绍展板等形式举办专题展览进校园活动。展览的内容可以专题展示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史,也可以和当地的历史和出土的陶瓷文物相结合,着重介绍中国古陶瓷的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和对世界的影响。陶瓷文化以物质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往往比说教、书面的教育更具感染力,这是其他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通过展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领悟中华民族的伟大,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开设陶瓷文化选修课

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多数学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作为科技、艺术与文化的结合,陶瓷文化连接诸多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美术学、设计学、材料科学等。因此,陶瓷文化非常适合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各类学校中开设。开设陶瓷文化选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还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的烧造技术不同,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也各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陶瓷文化课程还可从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势中区分出其中美的含意,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三)开展课外陶艺活动

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各级学校开展课外陶艺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陶艺活动不仅是一种有关创造的体验式教育,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陶艺制作过程中大脑智力活动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具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认识主体的记忆、思考、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陶泥易于塑造且可塑性极强,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陶泥塑造成型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一件陶艺作品,从塑型、上釉、到烧制的过程,需要反复修改和制作,只有耐心、细心、用心才能完成,因此,陶艺制作还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而优良的人格。

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纵观世界上的杰出人才,他们取得成功都是得益于对优秀文化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发挥。因此,在高校中加强陶瓷文化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社会、民族和人生的理性认识,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注:本文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201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jk2014-05)

注释:

①陈雨前,杨丽莎.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