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绿化建筑工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6 16:18:43

绿化建筑工程

绿化建筑工程篇(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绿化成为热门,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绿化层出不穷,然而繁荣背后,也暴露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呢?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呢?笔者根据多年绿化工程现场施工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建筑工程绿化工程的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至使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提高其房价,必须要绿化,同时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角度,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实际整个住宅小区项目工程绿化是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进行小区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

2)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谁还不会,又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至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人绿化施工行业,借绿化企业资质承揽绿化工程进行施工,其人员素质低下,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施工时很机械地照搬图纸,绿化设计规范未认真进行贯彻执行,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高素质的绿化施工企业进行精良的施工。

3)没有专门的绿化监理公司,绿化施工监理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至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绿化工程品位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景观效果、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因此加强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绿化施工管理呢?

2 绿化施工管理必须规范与严谨

2.1 实施绿化工程施工应实行严格的报批手续

我们可以借鉴建筑行业的做法,任何单位进行建筑工程绿化工程施工时都需向市、县、乡一级的绿化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并办理绿化施工许可证。绿化主管部门主要审查其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必须出自有绿化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从其绿地的景观性、生态性、功能性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全面考查。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此施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水平和品位,也便于绿化主管部门掌握全社会的绿化情况,以便制订宏观计划,进行全市的的宏观调控。

2.2 实施绿化施工市场的准入制

建筑工程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严格规范招投制,让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有一定绿化施工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实行优胜劣汰制,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退出绿化施工行业和市场。即便是小规模的建筑工程绿化工程的施工,也必须让有绿化施工资质,无资质者,不允许从事任何建筑工程绿化施工活动。

2.3 实行绿化施工监理制

建立一支不仅有建筑、水电等工程师,而且必须有园林工程师组成的绿化施工监理公司,对绿化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2.3.1 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绿化施工有别于建筑工程,只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便可,绿化施工过程是又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如:树丛栽植时,哪株直,哪株斜,倾斜的角度,如何让其搭配和谐而又顾盼生姿,生动有趣,这从施工图纸上如何也反映不出的。

2.3.2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绿化施工管理的重点工序如下

1)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2)定点放线的处理

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米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3)种植穴、槽的挖掘

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来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些,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4)把好苗木质量关

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5)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6)浇定根水

栽植后24小时内必须浇定根水,且要浇透。

7)固定支撑

5厘米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固定物应整齐养观。

只有严格按绿化工程施工工序操作,做好绿化工程工序控制工作,才能切实搞好绿化工程施工,绿化工程施工现场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业主委托的现场绿化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签字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继续施工,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整个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3 规范绿化工程验收

绿化建筑工程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green construc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lann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an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plann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应是指建筑物从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拆毁的整个寿命周期过程。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一、绿色施工设计规划

绿色施工设计要以打造绿色建筑为核心理念,严格把好设计关,并不断优化设计[1]。工程开工前期组织策划要从技术、管理等方面组织论证,落实责任,执行有关标准,在主体结构施工、机电安装、幕墙设计、内外装修方面全面考虑绿色施工因素。

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设计尽量采用高标号高强度混凝土,对超高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减低水泥、河砂、外加剂、粉煤灰的使用量,减少大量资源的消耗。采用高强钢筋可节约大量钢材。

玻璃幕墙可采用中空LOW-E低辐射玻璃。双层中空Low-E玻璃通过双层玻璃刚体材料和干燥空气层的有效阻隔,强制声波震动并使噪音损失能量,从而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保温性能高,可有效降低传热系数。干燥空气层可阻断热传导的通道,限制玻璃的温差传热;玻璃表面镀低辐射Low-E膜,这种膜层不吸收红外线热能,可极大地降低因辐射、对流传导而透过的热能。隔热性能强,有效降低遮阳系数。Low-E玻璃采用对红外线高反射的、不吸热镀银膜,既反射太阳能波段的热辐射也反射远红外波段的热辐射。公共照明系统要采用EIB和大容量智能调光器组成智能调光系统。智能系统节能高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整个大厦的运行成本。

建筑照明可以采用三基色节能灯,只需耗费普通白炽灯用电量的1/5至1/4,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电能和资源的消耗。尽量采用设备隔振减震技术。主要是为发电机、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空调机组等振动设备的基础增加隔振装置,使设备与地基之间的近刚性连接变成为弹性体连接,或在流速高、振动大的管道的支架上设置弹簧、阻尼橡胶隔振装置,以隔离或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有效控制固体传声造成的噪声源,降低设备的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减振降噪,同时达到保护建筑物、设备、管道的目的,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基础隔振技术可以使建筑结构、机器寿命延长,维修时间间隔拉长,,降低维修费用[2];有效控制固体传声造成的噪声源,降低设备的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专项消除噪声的费用投入;改变了以往大刚度基础支承设备的作法,从而减少基础结构的建造费用;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减少振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及危害,防止振动病的发生(我国已将振动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中水系统设计可强化节能减排。中水系统可用于卫生间厕所的清洗,同时,中水亦可用做消防水的备用水源,中水贮存池与消防水池合建。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约为1~3元/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约为5~7元/吨,跨流域调水的成本约为5~20元/吨。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制冷剂可采用R134a取代R22,保护臭氧层。R134a可应用于新型中高温固定式商业制冷系统,如冷水机组及家用制冷器具。另外,还可以用于替换现有的R22(只能使用到2020年,而R134a却无具体限用年限)制冷系统及空调系统。同时也是新型移动式空调的全球标准。R134a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目前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

二、绿色施工技术应用1、混凝土配合比中用粉煤灰和矿粉代替水泥使用,减少了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降低了资源的消耗。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取消混凝土墙面抹灰,楼板混凝土施工提浆直接压光,取消楼地面砂浆层。这两种做法将大大减少砂浆用量。2、钢筋接头尽量采用机械连接,减少接头浪费量。用塑料垫块或高强混凝土垫块替代短钢筋控制保护层厚度,减少钢材的使用。主体施工尽量采用高强度钢材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的利用。3、现场施工后短木方采用接长技术,废旧小块模板采用拼接技术,达到废料再利用原则,减少模板、木方的用量,达到节材目的。

4、外防护采用全钢液压爬架体系。定型分体钢板网替代普通塑料安全网防护,节省安全网等材料的使用量,保证工程爬模材料可以周转使用。

5、主体施工竖向结构采用可长期周转的全钢大模板[3]。采用全钢大模板,不仅仅节省了工期,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木材的消耗与使用,节约了资源。

6、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桁架支撑。采用现场钢筋废料制作钢桁架支撑体系,节省了模板支撑的钢管、扣件用量。同时节省了人工,减少了钢材资源的消耗。

7、现场办公室采用周转钢结构用房,钢筋加工区防护棚采用钢构件定型螺栓连接方式,分区围挡采用彩钢板防护,楼梯间临边防护采用可拆卸式定型防护可周转利用,电梯井口设置钢筋制作定型网片固定防护,钢结构操作平台设置定型钢操作平台。

8、现场设置消防水池收集地表水、雨水回收系统水池作为消防、养护、冲洗和部分绿化用水。

9、地下室施工阶段,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溜槽替代混凝土输送泵节约大量油耗。

三、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1.前期策划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对各自范围的职责寻找绿色施工突破口,策划整个工程绿色施工的重点与实施策略。

2.宣传教育要高度重视绿色施工工作,为提高全体管理人员与施工一线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尽可能在工地的主入口处、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加强绿色施工宣传。

3.“四节一环保”管理措施

1)生活垃圾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垃圾桶、垃圾袋),并委托环卫部门每天及时清运。 2)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不进行夜间施工,降低排污费收取点,降低噪声排污费。3)地下室回填采用现场建筑垃圾,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

4)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合理安排钢筋、钢构件进场时间减少现场库存。5)机电预留、预埋做到与结构施工同步。

6)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的临时设施,在围护墙体、屋面、门窗等部位,使用保温隔热性能指标好的节能材料。7)走道采用节能灯照明。四、绿色施工设想建议

要采取措施,帮助人们走出认识误区,提升开发商、承包商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完善绿色施工综合标准体系;应加速实现建筑的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围绕全生命周期概念,打造施工全过程绿色供应链,通过全面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方式实现绿色建造,使得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的推展相得益彰;应建立健全与绿色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政策激励方面的研究;加强政府、科研院校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承包企业之间的沟通,协同推进我国的绿色施工事业。

绿色施工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也将是一个东方大国建筑业进军并屹立在国际承包市场的必由之路。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体发展过程中必然遭遇到和必须解决的。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高,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深入推进、规范绿色示范工程管理,进一步总结、交流、推广绿色示范工程的经验,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绿色施工的开展。

参考文献:

绿化建筑工程篇(3)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那些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能够极大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适宜人类健康居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文献[3]中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的指出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包含了节约用地情况、能源节约与利用情况、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情况、材料节约与利用情况、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状况等。

绿色建筑是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因其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功能,其应用和推广必将对能源紧张局面起到极大的环节作用,对环境破坏起到有效的遏制和改善作用。然而,由于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近兴起的理念,在现实的实践中严重缺乏具体的实践方法,从而使得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仍然停留在初始的概念阶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引入一个理想化的绿色建筑模型,通过技术、经济、环境、效能的评估,决策和优化建筑方案,使得现实中的建筑在既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接近于理想中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概述

具体来讲绿色建筑体现了低碳、环保、全寿命与和谐的特点。绿色建筑即包含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又区别于低碳环保,它是一个比低碳环保范围更大的概念,其既包含了建筑本身的舒适健康性以及资源与能源合理利用性,同时又有全寿命的概念。全寿命是指在整个建筑使用生命期限内,建筑都能够实现健康、使用、高效的功能,及时在建筑报废阶段,其废料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性方面,绿色建筑倡导创造自然,从而使得人类更好的生活在其中,倡导工程建设与自然的双赢,而不仅仅是对自然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模型的建立与经济技术影响

绿色建筑模型

现有的条件下,绿色建筑只能存在于试验模型状态,无法实现完美意义上的绿色建筑。高效的土地利用、较低的能源消耗、较好的人类居住环境、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成为绿色建筑。在研究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现有的经济与科技因素。客观的来说绿色建筑实践在现有的各种条件限制下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是在实验室状态下,其实现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

绿色建筑受限于经济条件并与经济同步发展

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工程投资问题,探讨工程投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投资是绿色建筑创建的重要方面,然而,一项绿色建筑的全寿命运行不可能依靠无休止的投资进行完成。理论上依靠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太阳能仍涉及到收集、储存、利用等多个环节的投入,这样无休止的运行下来,势必造成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适当的投资是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建设绿色建筑的主要思路。当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建筑的投资会不断增加,建筑也会变得不断绿色。

绿色建筑受限于科学技术条件并与科技同步发展

绿色建筑各项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科技是绿色建筑不断具体化的重要保障。例如,高层建筑与城市化是现阶段城市用地节约的重要途径,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化虽然解决了节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热岛问题,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如何即实现节地又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是现阶段的一个难题。当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一一解决。

现有条件下的绿色建筑模型

鉴于绿色建筑受到来自经济与科技条件的限制,并且伙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为引导工程实践看齐于绿色建筑理论,有必要建立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的绿色建筑。在选址、节能、节材、环保等各个细节树立标杆,区别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的思路,应当从各种技术、材料的选用出发,列举出应该达到的和应该避免的方案,建立各个环节具体的标准做法或者推荐做法,从围护结构到设备选用,从材料推荐到工艺要求,从能源利用到室内环境质量,从建筑功能到环保影响,必须有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参数,以利于实际工程方案的选择和优化。这样的模型可以是一整套的选择程序,从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个专业,帮助用户对建筑的各个细节进行决策。

建筑的绿色指标分析与方案优化

科学的评价手段、优化分析及方案决策

绿色建筑涉及内容较多,过多的内容使得评价与优化比较困难,有必要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决策方法一般应用数学方法量化比较客观。首先输入现有的条件与目标结果,对比分析各方案,实现方案决策。通过数学方法细化各种相互关联的目标指标,进行比较计算,确定最合理的决策方案。

根据经济技术水平与建筑内外条件具体确定指标与权重

经济技术和建筑内外部环境条件是绿色建筑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指标,其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几个方面,通过目标分解,最终分解到具体的技术措施和目标参数上,同时根据不同的实际条件以及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比重。

综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模型建立

计算机是现代工程领域模型建立必不可少的的工具设备。计算机有助于绿色模型的建立。鉴于绿色模型含有较多的技术数据以及个性化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构建各种模型,针对模型中不同的条件和需要,绿色建筑可以通过人际交互进行实况的模拟。首先进行建筑固定特征条件的输入,这些条件包括水、电、环境、地质、规模等条件。其次,计算机能够向人们提供各种条件和目标存在的问题,并就现存的条件,推荐最优的方案,最终构建满足各项条件的技术方案。

总结绿色建筑方案规律与应用

通过绿色建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方便工程人员及研究人员总结出较多的规律性的技术方案,从而将这些规律性的技术方案确定为各个专业领域的规范和标准。绿色建筑与建筑的内外部特征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虽然现阶段无法准确的评估这种联系,但可以通过相似技术方案取的相近的目标,进而寻求这种规律,应用这种规律,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杨赟,魏全.绿色建筑评价的物元模型[J].山西建筑,2007(29).

绿化建筑工程篇(4)

(一)含义不同

园林建筑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而在园林或城市绿化地带进行的一系列造景施工工程。这些建筑物集实用、观赏和艺术为一体,借助于花草树木的灵动性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柔和交融、自然和谐的艺术享受。园林建筑所指的造景施工可以是对各类建筑物的建造,包括亭台楼阁、轩廊楹联等,不同的设计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意境和艺术享受。园林绿化工程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而对园林进行的绿化工程。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土建工程、山石改造工程、理水照明工程、林木栽培工程等,它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新的举措,未来我们必须要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加速城镇化进程,走出一条绿化产业的发展道路。

(二)特点不同

园林建筑和园林绿化工程虽然都属于园林工程范畴,并且在内容上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交叉联系,但因施工理念和侧重点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园林建筑有以下3个特点:

(1)园林建筑既然是对园林或城市绿化地带进行造景设计,就要考虑到园林的地形、地貌、地势等自然特征,把握平面与空间优势,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要充分体现柔和交融、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2)造景工程的建造不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自古以来,精典的园林建筑作品都是以有限的建筑造景烘托出自然、山水之美,每一个造景的选材、体量都恰到好处,因为一个园林工程的各个要素中,应以山水为主,造景是从,过多的造景会显得冗杂和喧宾夺主。(3)园林建筑的风格及选材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文化传承。比如中西园林、南北园林、现代园林和古代园林,它们各具特色,流露出不同的意境和文化底蕴。

2、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园林绿化事业,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是在政府领导下的、有法律规范的、造福于民的公共事业。(2)园林绿化工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土建工程、山石改造工程、理水照明工程、林木栽培工程等,因此,其预算投入往往是巨大的,其建造周期较长,一经建成就难以重新改观。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和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园林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化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园艺、建筑、美术、软件设计等多个学术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3)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集实用、观赏、绿色环保于一体的艺术作品,它可以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与有生命的绿化植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生态园林的特点,因为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施工中常常会被细化为多个交叉作业同时进行,这就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完成。作为项目的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材料及人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达到改善企业成本况况,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三)基于园林建筑和园林绿化工程的内容和特点,对从事园林建筑或园林绿化行业的企业,从理论上说应有不同的从业规范、技能考核、企业资质、从业经历、人员结构、注册资本等方面的要求。但由于目前对园林建筑和园林绿化的概念和范围认识模糊,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因此,在许多环节对两者界定不清,大大阻碍了园林事业的发展和园林工程市场的形成。

绿化建筑工程篇(5)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章编码

绿色理念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从而在调整人类行为的同时保证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一种重要理念。从宏观上讲,绿色理念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整个自然的平衡都有着重要意义。在这种理念之下,交通工程建筑的环保性与生态性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了积极实践绿色理念这一队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是人类在公路建筑与自然环境这两者之间探索出的一条新道路,在学科建设上,直接促进了建筑学与生态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在实际应用上,为生态保护的全面发展与交通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平台。

一、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的理解

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是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是工程建筑行业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工程建筑行业紧跟国际形势与国家政策的直接表现。由于交通工程自身的复杂性与工程实施过程当中的观念、地域等差异,当前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缺少较为统一、详细的认识,但就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而言,有三个方面是比较明确的。首先,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能够为人类的出行带来便利之处。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人类出行提供必要的、安全的、方便的交通工程建筑,让人们能够在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下出行。其次,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能够对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消耗较高的材料或者具有不可再生性质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节约,从而在节约资源这一环节去实现交通工程建筑的绿色理念。最后,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能够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长时间利用之后对周围的空气、水资源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与破坏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降低与控制。

二、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与交通工程的专业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与生态学、社会学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再加上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使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具有更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其评价效果的有效性,而且直接关系着其评价效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可在对WBS方法的运用之上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层的评价分解,可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个层次。具体来讲,一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环境影响;资源消耗;建筑材料”,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全球环境和区域环境;能源消耗和土地资源;材料选择和循环利用”,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全球气候影响;国土资源保护,区域生态保护;自然能源利用,能源节约措施;土地利用,土地负荷;有害物质含量,材料对生态的影响;材料的环境负荷,材料再生性”。

三、加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数据库组件的建立

在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化的升级,进而使整个体系更加完整、高效。其主要途径有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工具的升级,总体思路为将数据库作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核心,让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整个平台运行的关键所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而且能够直接提高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扩展性。可使用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作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库组件。具体来讲,项目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存储数据的数据源,连接数据库的连接对象,为数据库的读写与输入提供机制的r数据适配器以及对详细信息进行整理与存储的t数据集。

四、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智能化评价系统框架

以数据库组件为核心的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已经确立,同时,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对用户界面进行美观、友好、和谐的设计,让各种类型的大量数据能够在多种结构之上进行连接,从而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模型进行完整而合理的建立。详细来讲,整个模型以外部数据为开端,将该数据输入界面后在后台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然后在数据系统的作用之下对这些数据进行查询、分析以及比较等多种内容,然后再通过数据输出界面将评价指标值进行输出,最后在综合评价模块这一环节输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这一详细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智能化是整个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划分标准与系统特点,该体系是在数据库这一核心平台之结合借口技术等多种功能而进行评价工作的评价体系。如此的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在智能化与系统化的结构与特点之下,不仅可以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进行较为全面与较为准确的评价,而且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和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与长久发展、为世界的生态平衡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五、总结

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不仅能够为人类的出行带来便利之处,而且能够对一些资源消耗较高的材料或者具有不可再生性质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节约,此外,在长时间利用之后对周围的空气、水资源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与破坏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降低与控制,诸如这些特点都是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的价值所在。本文主要是在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智能化与系统化是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数据库技术则是该系统当中的重要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智能化评价体系的质量高低,因而要在智能化理念的支撑之下对数据库技术进行充分的、恰当的使用,为整个评价系统的建立与优化提供必要的依据与支撑。本文当中所提及的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的确立与构思仍是较为初级的设想,仍然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绿化建筑工程篇(6)

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是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是工程建筑行业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工程建筑行业紧跟国际形势与国家政策的直接表现。由于交通工程自身的复杂性与工程实施过程当中的观念、地域等差异,当前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缺少较为统一、详细的认识,但就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而言,有三个方面是比较明确的。首先,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能够为人类的出行带来便利之处。绿色交通工程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为人类出行提供必要的、安全的、方便的交通工程建筑,让人们能够在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下出行。其次,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能够对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消耗较高的材料或者具有不可再生性质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节约,从而在节约资源这一环节去实现交通工程建筑的绿色理念。最后,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能够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长时间利用之后对周围的空气、水资源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与破坏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降低与控制。

二、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与交通工程的专业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与生态学、社会学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再加上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使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具有更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其评价效果的有效性,而且直接关系着其评价效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可在对WBS方法的运用之上对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层的评价分解,可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个层次。具体来讲,一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环境影响;资源消耗;建筑材料”,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全球环境和区域环境;能源消耗和土地资源;材料选择和循环利用”,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全球气候影响;国土资源保护,区域生态保护;自然能源利用,能源节约措施;土地利用,土地负荷;有害物质含量,材料对生态的影响;材料的环境负荷,材料再生性”。

三、加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数据库组件的建立

在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化的升级,进而使整个体系更加完整、高效。其主要途径有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工具的升级,总体思路为将数据库作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核心,让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整个平台运行的关键所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而且能够直接提高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扩展性。可使用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作为绿色交通工程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库组件。具体来讲,项目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存储数据的数据源,连接数据库的连接对象,为数据库的读写与输入提供机制的r数据适配器以及对详细信息进行整理与存储的t数据集。

四、绿色交通工程建筑智能化评价系统框架

绿化建筑工程篇(7)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inly refers to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from initial to construction completion stage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solve problems, to provide some feasible ideas for China'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value; innovation way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绿色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普及,陈旧的工程观逐渐被淘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工程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应该对建筑工程绿色管理观念以及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化以及生态化。尽管我国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绿色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策略,为我国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绿色工程管理内涵

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项目所进行的项目分析以及绿色控制。技术施工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各个细节各个过程制作出绿色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建立施工企业绿色管理战略。在施工企业中树立全员绿色理念,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建筑施工以及规划。绿色工程管理不仅仅包括绿色管理理论,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绿色管理渗透到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当中,使得建筑施工更加的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施工管理,传统的施工管理往往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然而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理念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效益,是近几年在建筑行业中普遍流行的重要建筑理念。

2、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创新途径

2.1 推广工程项目管理的绿色理念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实施绿色工程管理,就必须在全企业树立绿色工程管理理念,这是从思想上加强绿色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为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组织人员应该对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制定出每个过程的绿色控制细节以及方法,建立企业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绿色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绿色理念进行施工规划与指导。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绿色工程管理思想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绿色工程管理意识,增强他们对于绿色工程管理认知程度,改变企业那种传统的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生态效益的建筑管理理念。总之,推广工程项目管理的绿色理念,是做好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

2.2加强绿色安全管理,以预防工作为主

建筑施工绿色安全是建筑业的生命线,安全问题无小事,建筑施工绿色安全不仅仅关系到施工企业形象、施工质量,而且还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绿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做好建筑施工绿色安全工作。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员工的安全施工思想灌输,让员工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绿色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做好绿色安全施工工作。其次,建立健全绿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让全体员工在规章制度下进行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企业施工绿色安全管理水平与能力。加强绿色安管理,以预防工作为主,做好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

2.3制定项目管理对象的绿色化标准

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是一项过程化管理,包括产品的定位、市场定位、产品设计以及施工过程建筑项目绿色管理内容。为了更好地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工程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项目管理对象的绿色化标准。施工企业必须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对于产品的定位、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等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绿色理念实施,使得绿色工程管理形态上新颖独特充满活力,功能上要体现出安全便捷,在建筑施工维护上要体现出低成本、高便捷,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体现出绿色内涵。总之,制定项目管理对象的绿色化标准,做好绿色工程管理各方面定位,做好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

2.4积极参与国际绿色认证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常规的关税壁垒早已无法阻止国家之间贸易的发展。建筑施工事业作为国家之间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积极地同国际化接轨,从而在世界建筑事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做好绿色工程管理,就必须积极参与如ISO14000等国际绿色认证。通过认证, 使工程项目管理活动更符合国际通用的“绿色”标准, 同时也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扫清障碍、奠定基础。总之,积极参与国际绿色认证,是做好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关键步骤。

3、总结

绿色管理作为一种以环保、生态等绿色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战略经营模式, 既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又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相适应。我国加入WTO 以后, 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 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提升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主题。我国建筑企业欲开拓国际建筑市场, 必须大力推行绿色管理, 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近几年,人们的工程价值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绿色工程管理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绿色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速度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深入研究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创新建筑工程绿色管理策略,为我国在建筑工程绿色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付晓灵. 谈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绿色工程[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01)

绿化建筑工程篇(8)

作者简介:汪振双,男,生于1982年,辽宁岫岩人,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材料经济学;;王立国,男,生于1957年,山西临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投资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

1引言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绿色建筑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因此必须保证绿色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能、健康、经济和舒适等特征。目前,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主要关注最大限度地满足“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但在管理层面上不完善。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是一种集成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设信息化方法,贯穿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等各阶段,为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了协同管理工作和信息交流的平台。目前,我国BIM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主要用于辅助设计、可视化展示、碰撞检测和施工进度模拟等方面。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赵彬指出BIM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项目管理的缺陷,在工程进度管理方面具有优越性;纪凡荣等指出BIM技术能促进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实现项目参与方的可视化管理。可以看出,BIM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建筑工程项目,在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中的应用还较少。

本研究结合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特征和实际需求,对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中的技术优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基于BIM技术和RFID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架构和实施流程。

2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特征研究

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材料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涉及到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运营和维护阶段信息化管理。因此,在整个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商要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认定标准,对其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度进行管理,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绿色度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并做好生产量、销售量与库存量管理。

2)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涉及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也较多,传统粗放式的建筑材料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需求,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应实行精细化管理。

3)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选购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项目的各参与方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管理十分重要。此外,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大量的建设信息和绿色材料及其制品的信息需要提供给物业方,便于绿色建筑项目后期的维护和更换绿色建筑材料。

鉴于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特殊性,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特征可归结为可视性、精细化、协同性和可追溯性(见图1)。

3绿色建筑中材料管理特征与BIM技术优势契合性分析

为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需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特征与BIM技术优势和二者之间的契合性进行分析。

3.1三维可视化方面

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可视化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模拟等。绿色建筑项目,在户型的设计、绿色建筑材料的选购、施工方案和材料现场堆放管理等方面,对于直观的三维模型需求更高。而BIM技术能够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直观的绿色建筑材料三维模型和施工模拟三维模型,满足绿色建筑材料运输和堆放三维可视化方面的需求。

3.2协同管理方面

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商对整个项目的建筑材料进行协同管理,整个项目形成一条工业化的产业链。在设计阶段,业主、施工单位和材料生产商就要参与整个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研究,用以制定用户的个性化价值需求,施工技术方案和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方案。项目中所用绿色建筑材料,对全产业链上项目的各参与方协同管理的要求更高。采用BIM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协调项目建造过程中各参与方获得有效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信息。

3.3精细化管理方面

绿色建筑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阶段需建立精细化的绿色建筑材料信息库,以便绿色建筑项目各参与方能够及时准确的查询、订购、使用和生产绿色建筑材料,实现绿色建筑营造过程中对绿色建筑材料需求和使用的精细化管理。BIM技术能够建立绿色建筑材料信息库,实现对绿色建筑材料生产,使用和维护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也能为绿色建筑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信息实现共享,打破建筑材料管理的信息断层。

3.4信息的可追溯性方面

绿色建筑在运行阶段,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功能的需求,对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进行维护,更换和调整,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信息,材料功能参数信息和施工方案等工程历史信息对绿色建筑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BIM技术能够详细记载绿色建筑营造过程中详细的工程信息和绿色建筑材料信息,在发生工程变更时能够在BIM中详细地记录,并对绿色建筑的绿色等级迅速地进行评价,这些优势为绿色建筑项目和绿色建筑材料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信息的可追溯性。

4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架构

4.1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构成

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材料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基础是信息传递的标准化。鉴于BIM技术的优势和绿色建筑材料管理需求之间的契合性,在国际协同工作联盟指定的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es)基础上,构建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根据IFC标准管理层模型,由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管理层、数据交换层、BIM模型层和基础数据层(图2)。

4.1.1应用管理层

应用管理层主要基于BIM技术三维模型实现对绿色建筑项目模型、设计模型、施工模型和绿色建筑材料模型的管理,以及绿色建筑在后期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历史信息追溯和运营维护信息的管理。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项目开发的各个参与方均能够从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中提取绿色建筑材料的参数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及时交流,整合各方管理资源,并用于支持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决策。

4.1.2数据交换层

数据交换层主要实现基于终端设备和网络的BIM技术模型的数据传输和管理功能。BIM技术实现绿色建筑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材料的协同管理,构建网络信息传递平台,建立“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同时,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为BIM技术的数据交换提供硬件支持。

4.1.3BIM模型层

绿色建筑营造过程中,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建造之前订购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确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比较不同的竣工模拟模型。因此,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BIM模型更注重绿色建筑材料库、绿色建筑材料的三维模型和施工技术方案模拟模型的构建。根据绿色建筑项目对建筑材料管理的要求,本模型层设置了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BIM核心模型,以满足绿色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材料管理的需求。

4.1.4基础数据层

基础数据层主要实现基于IFC文件格式的不同软件的模型数据转换与管理。利用BIM技术模型实现绿色建筑材料的全寿命周期管理,需要BIM技术模型信息在不同的平台应用和转换。因此,建立统一的文件格式是基础。针对绿色建筑材料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涉及到的材料生产信息和功能信息,绿色建筑材料评价信息,以及建筑和结构设计模型信息,架构体系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IFC格式进行存储和转换,以满足在同一平台上对BIM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项目竣工后,BIM建筑材料信息数据库为项目后期的运行好维护提供了资料,为其他项目提供了参考并形成循环反馈,最终成为更为庞大和丰富的BIM数据库,提升企业、行业和国家绿色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材料的管理整体水平。

4.2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实施

无线射频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用于信息采集。基于RFID技术自动化,信息化和无纸化等优势,利用RFID标签不断采集扫描信息,通过应用程序接口与BIM平台进行信息交换。置入的RFID标签具有唯一性和可扩展性,在设计阶段将绿色建筑材料的参数信息等添加到BIM,实时显示绿色建筑材料、构建和建筑项目的可视化,自动存储信息形成BIM数据库,以便在储存、运输和施工吊装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管理。

4.2.1材料生产运输阶段

绿色建筑材料出厂附着相应的RFID标签,绿色建筑材料的信息通过读写器被扫描传输到BIM中,通过BIM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有助于生产商和供应商实现材料管理零缺陷和零库存的管理目标,在运输过程中可根据材料的储存区域和材料可视化模型,优化材料的运输车次、路线和顺序。

4.2.2材料施工阶段

通过RFID标签追踪监控材料储存吊装的实际进程,对材料的入场和施工进行管理,并通过云平台及时传递信息,减少人工录入信息可能造成的错误和疏漏,如在材料进场检查时,直接利用设置固定的RFID阅读器自动采集数据,对材料进行管理。

4.2.3材料运营阶段

在物业管理中,通过RFID标签上材料的维修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材料的位置,并将每次维修信息记录到RFID标签中,同时将维修信息集成到BIM物业管理系统中,这样就可以对绿色建筑中各种材料运行状况有直观了解,便于维修和管理。

4.2.4材料拆除阶段

绿化建筑工程篇(9)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行业内的施工技术更在原来基础上不断改进与优化,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建筑行业在我国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更对我国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损害我国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我国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企业,应重点着手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于开发,减小施工对区域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1.绿色节能视角下的建筑施工技术探究

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兴起于19世纪的90年代,早期的绿色节能建筑只是用于在美化建筑物的同时,满族人们的住房需要。因此,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一直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形式,该类建筑物在实际发展与修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特性,帮助人们实现了对建筑物料的充分利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寿命,使住户在安心居住的同时,又能享受到舒适生活所带来的惬意体验[1]。然而,通过对绿色节能视角下的建筑施工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明显了解到绿色节能建筑与实际建设施工并不是等价的,绿色节能建筑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加贴合设计者的意图,使绿色节能建筑在最大使用寿命内有效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并且实现对建筑材料与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些因素都大大提升了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损耗,为工程项目承包方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2]。

2.绿色节能视角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1)在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环节,施工项目的工程建设缺乏国家与各级政府机关的政策支持,工程项目在没有支持政策保障下开展施工,往往会对绿色节能施工产生极大的影响,致使绿色节能建筑施工在技术应用层面受到各级管理单位的控制与约束,严重拖慢了工程施工的进度;绿色节能建筑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在创新化设计与结构优化时往往很难通过管理部门的审批与验查,导致公众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存在极大的误解与偏见,严重阻碍了绿色节能建筑今后的发展;在绿色节能建筑的收费情况上,与传统施工单位相比,绿色节能建筑施工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更要受到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致使工程项目的成本不断增大,给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带来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3]。

(2)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较为滞后,在很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4]。通过对我国绿色节能建筑行业近年来的施工情况进行研究,可以确切了解到我国绿色节能建筑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因素极大的制约着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更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问题情况具体包括: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各个区域内的发展程度不同,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同时,在我国部分三线城市地区与城镇农乡区域,绿色节能建筑的改造工程还处于研究阶段,并未真正投入施工,致使环境区域内的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5]。其次,在我国部分地区,绿色节能建筑并未在实践施工后达到预期效果,施工技术上的欠缺与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绿色节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化综合环境体制下,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与优化,逐渐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3.绿色节能视角下建筑施工技术改进的具体措施

3.1粉尘处理技术

针对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粉尘问题,政府部门与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进行相应改善与创新的过程中,应积极完善我国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的施工架构,利用完善的施工管理与控制架构实现安全化、高效化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环境,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对人体与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在实践施工环节,施工管理人员应在建筑工程设计之初,对工程建设当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详尽的考虑与分析,对可能产生粉尘的加工工艺与机械设备进行粉尘清除处理,利用高效化的粉尘吸收设别,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应用,以我国施工建设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对建筑施工当中可能存在的粉尘影响因素进行预处理,构建完善化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环境。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例如,房屋板块的铺设、房屋物料的制作、木料的搬运等环境,应积极落实施工制度中的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进行相应的约束与处理,切实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可靠性保障。

3.2开发新型能源的运用技术

针对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我国传统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环节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与标准性,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往往无法充分发挥物料、设备的实际效用,严重影响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因此,在进行相应改善与创新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与建筑施工管理部门应积极商讨对策,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等自然条件,充分体现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安装太阳能与风能利用装置,实现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建筑施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地提升了绿色节能建筑的能源效用,以此满足我国安全性、高效性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与创新,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进出,王晶.试析建筑施工工程与管控措施[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

[2]杨剑锋,邓群英.建筑企业在发展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房地产业,2012,23(07):23-25.

绿化建筑工程篇(10)

前言:建筑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民用建筑施工中逐渐产生绿色施工新理念,诞生了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有利于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益。今后在民用建筑施工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开展绿色施工,运用绿色施工技术,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文章在分析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民用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民用建筑施工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一 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素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素是指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必须具备某种性质才能称为是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主要有四个基本要素:第一,绿色建筑施工对于材料的使用,能够起到隔音及保温的效果的同时,也要增长其使用周期。使用时能达到安全、健康、环保、无毒等要求。第二,绿色建筑施工所采用的原料是工业固体废弃物, “变废为宝”,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能够减少在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三,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能够符合排放标准,达到环保的要求。第四,绿色建筑施工必须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最大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净化污水、固化有毒有害工业废渣的水泥材料,或经资源化和高性能化后的矿渣、粉煤灰、硅灰、沸石等。

二 绿色建筑施工的意义

绿色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开发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当今环保意识风行之下,实施绿色施工,对于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1)绿色施工有利于实现现代建筑模式的转型。 (2) 绿色施工有利于当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与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 (3) 绿色施工有利于创建生态环保型建筑环境。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往往会存在破坏相关土地资源,浪费大量的水电资源以及建筑材料,造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正是针对这些建筑问题实施的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与优化。 (4) 绿色施工有利于提高建筑.亡程的综合效益。

三 绿色建筑施工的标准

在建筑业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绿色建筑施工仍需要遵循一些标准,这样才有使其有序、高效的发展下去,具体标准如下:(1) 整体优化。绿色建筑施工要全方位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考虑和优化绿色施工方案的整体性及可实施性。 (2) 减物质化生产。尽可能的规划出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实施方案,它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绿色施工始终以节约施工材料和资源利用最大化作为最终的目的。(3)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施工的具体需要的同时,又能合理应用各种资源物质,而且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条件的,以节能、降耗、减污、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 科学管控。绿色建筑施工要针对施工策划、各种材料采购、实际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进行必要的掌控,严格管理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确保环境保护、节材节能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 绿色建筑施工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施工,与其他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资源、做到环保,通过适宜技术、材料的运用、更加合理的空间设计、完善的功能布局,打造更宜于人居、更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绿色建筑施工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并不是全新的技术,不是独立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而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涉及到生态与环境保护 、资源与能源的利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全新的理念也必将带给建筑业经济、社会、环保等多重效益。建筑业覆盖和涉及的行业多,绿色建筑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绿色建筑,这即将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建筑业应该抓住当前发展绿色建筑这一机遇,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同时,要不断强调绿色建筑发展中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发展低成本、无增量成本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

当前,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高速发展期,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转换城镇发展和建设模式,促进新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五 开展做好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创新

绿色施工管理应在传统施工管理基础上理念与体系上全面提升,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结合实际施工技术水平与企业实际制订若干规章,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准可依。在实施绿色施工中,要引进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进行定量、动态的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要继承、优化、集成传统适用施工技术,总结提升传统适用技术实施绿色施工,重点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对施工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实现绿色施工,如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表面不抹灰、喷涂、干挂等装饰,节省资源,减少垃圾量;新材料如大坍落度混凝土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噪音的产生。在吸收应用国外先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再根据中国国情创新应用,如中建八局与同济大学开发的平面快拆模板钢架体系,这个体系的主梁、次梁都是装配式的,可以放大和缩短,此体系比原来的模板体系节约,少排放碳50%以上。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人生活观念及环保意识的转变,绿色建筑正成为建筑施工的新航标,绿色施工是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业的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绿色施工需秉承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施工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开发,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更快、更稳的发展,是为大众创造绿色生态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绿化建筑工程篇(11)

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筑行业一直以来就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项目建成后,由于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时有发生。而通过绿色的建筑结构设计,要科学选择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材料,实现建筑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为实现节能、环保、降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必须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率,这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典型特点,即在建筑设计的各项环节中,体现系统综合性,实现建筑整体的集约化设计,体现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效益。

2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把建筑项目的总体效益、综合效益摆在首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要将建筑设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建筑的整体效益。二是科学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选择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结构体系,要在满足建筑行业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设计,科学选用设计方案及建筑材料,避免建筑资料的浪费消耗。三是协调性原则,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融合,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考量,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破坏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建筑设计完美融入于当地的环境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建议

3.1对钢结构进行重点开发使用在绿色结构类型中,钢结构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一直在绿色结构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结构优势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延性及耐久性能优越,可借助钢材塑性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同时钢材结构自重轻,便于施工安装,施工时环境污染小。另外,对于钢结构材料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十分符合绿色理念,在节能、节水、环保、减排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结构自身的“轻、快、好、省”优势突出,因此在绿色结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利用钢结构材料。3.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钢筋混凝土结构仍占到了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特点。上文中已经提到了钢结构材料的绿色特性,因此可以从混凝土材料入手,适当减少混凝土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易造成环境污染,要多选用预拌材料,对混凝土进行预拌处理,避免给施工现场造成污染。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用量,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多要注意结构材料选用的标准化要求,适当提升结构材料强度,注意节材方面的设计,要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价值最大化。3.3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结构形式科学的结构选型是实现绿色结构体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关键。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可以降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压力,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时,一定要深入分析建筑项目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为建筑结构方式选择打好基础。其次,要基于节约资源、降低能源的考虑,多选用轻质低耗能结构。最后,考虑到结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问题,应多选择“弹性可变结构”,为设计留有一定余地,适应建筑结构功能的变化,节约工程成本。3.4对建筑地基基础进行优化建筑地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对地基基础结构进行优化,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些年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地基基础工程量随之提升,使它在结构设计优化上有着较大潜力。通过对建筑结构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保证建筑安全质量的基础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建筑地基基础的造型与方位布置,利用科学严谨的结构计算来对基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算研究;其次,要对地基基础的工程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结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选用绿色的建筑材料;最后,要认识到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中,要满足建筑行业规范标准,保证基础造型的科学性与工程计算的精准性,使工程材料被充分利用,进而节约工程成本,避免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3.5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依照承重材料来对我国现有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划分,主要有木质结构、砌体结构、钢制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结构体系。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在结构优化上有着不同的手段。例如,钢材结构在进行优化时,要优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保证方案传力途径、受力方向的科学性;加强连接节点的优化设计;尽可能选择本地区材料,避免结构成本提升。再比如对于砌体结构体系而言,主要的优化手段集中在布筋的形式与方式上。而对较为普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保证计量计算的准确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截面、形状、拓扑、布局等方面做好优化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3.6建筑结构构件的优化结构构件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化的方面。首先,要做好预制构件工作,节约建筑资源材料,优化与主体承重结构的安装,提升连接质量。其次,要通过定量控制对构件总体结构进行优化,把握相关设计参数指标,特别是注意建筑中装饰构件的实用性,多使用绿色可再生资源,进而节约工程中人力与财力的投入。

4.结语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深入认识并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各项环节中采取绿色优化措施,得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相信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建筑技术的持续进步,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赵彦革,张格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法规研究[J].建筑结构,2011,S2: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