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保市场调研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6 16:18:43

环保市场调研

环保市场调研篇(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主力军。同时,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集中在重污染行业,如化工、电镀、印染、制革、造纸、医药等,污染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浙江是一个人口密度和收入水平都很高的省份,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比较敏感,省政府也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全省上下对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状况具有强烈的意愿。另一方面,浙江市场取向改革起步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相当比重,在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方面有着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中小企业污染治理问题上,浙江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做法。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资金来源看,可以大体上分为下列四种形式(浙江省环保局:“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产业化”,2002年12月(内部材料))。

(一)政府融资,企业化运营

这类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外国政府赠款、政府国债、政府担保银行贷款、国有公司参股等,由政府统一筹措。环保设施建成后按企业模式进行运营管理。政府按照核定的全额成本,包括日常运行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制定污水、垃圾等的收费价格,运营企业据此向排污企业收费,或者政府收取费用后转交给运营企业。排污量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保证了建成设施的正常运营,同时减轻了财政负担。绍兴污水处理工程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绍兴市政府抓住“明确投资主体、完善治污体系、建立回报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四个环节,一期污水处理工程政府投入2500万,带动了5.2亿的资金;总投资6.5亿的二期工程也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绍兴市人民政府:“市场化治污之路”,“全国城市污水和垃圾治理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2002,8)。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政府国债、项目公司股本金(绍兴县给排水工程处、绍兴水务集团等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入股组建)、排污企业预购排污权缴纳的建设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构成,其组建的治污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物价部门测算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1.67元/吨),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和治污企业“补偿成本、保本微利”的原则,分别向企业和居民收取0.5~2.2元/吨的处理费,其中,印染等重污染企业为2.2元/吨,居民生活污水为0.5元/吨,用于日常运营、维护以及设备折旧;污水处理厂和污水输送工程也实行独立核算、企业化运营。

(二)政府引导,民间投资

地方政府根据环保需要进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项目招商,明确工程规模、排放标准、收费价格等项内容,同时给予投资者局部经营垄断、排污量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等项承诺,以及土地价格等其他方面的优惠。设施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由投资方自行安排。投资方一般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承包合同,或者采取BOT方式,运营交给专业运营商。这种做法的关键是在政府承诺的条件下,能够保证投资者收回投资,并有利可图。我们访问的浙江省环科污水处理厂和嘉兴洪合镇污水处理厂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位于余杭开发区的环科污水处理厂是由浙江省环科院、开发区管委会等三家单位发起组建的项目公司,以BOT的投资方式建设,设计日处理污水1万吨,总投资850万元,为开发区内的六家印染企业处理污水。投资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即:项目公司股本金、以污水处理厂一定时期的经营权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以及向排污企业预售污水处理服务费用。项目经营期20年。政府特许项目公司按照处理成本(经测算为1.7元/吨),加上合理的利润向排污企业收取1.8元/吨的处理费;同时承诺在每天进厂污水少于收支效益平衡点7000吨时给予补贴;经营期满后整个工程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洪合镇污水处理厂由嘉兴秀洲区环保局组织招商,设计日处理污水8000吨,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其中项目公司股本金和股东按比例提供的项目建设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为8家羊毛染色企业治理污水。公司是独立法人。政府特许项目公司按每吨2.50元的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投资回收期10年,预计5年就可以全部收回投资本金。投资900万元的二期工程也于2002年10月投入运行。

(三)政府资助,民间投资

与前者的差别是政府以某种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大致上属于准商业化的模式。由于政府提供了部分资金,降低了污染治理项目的投资风险。其优点是有利于吸引民间投资,同时又便于平抑对中小企业的排污收费价格。在具体做法上,依然是采用签订特许承包合同或者BOT方式。政府投资一般作为优先股,只参与分红,不参与管理。政府分红部分一般继续用作环保开支。温州市东庄垃圾发电公司和杭州大地危险废物处理公司均采用了这种模式。

温州市东庄垃圾发电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320吨,年发电2500万千瓦。一期工程投资6500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160吨;瓯海区政府出资3000万元,其余由温州市民营企业——伟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运营期25年(不包括两年建设期),然后无偿归还政府。项目公司按每吨32.14元的价格向环境卫生部门收取垃圾处理费。一期工程于2000年11月28日竣工。实际处理垃圾200吨,年发电900万度,并通过ISO9001认证。除自身耗电200万度外,其余部分由电力部门按0.50元/度的价格收购入网。扣除运行费用和设备折旧,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2年(按此推算有13年的净赢利期)。

杭州大地危险废物处理公司项目规划年处理危险废物20万吨,计划投资10亿元。项目采取分期投资、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方式进行。服务对象为杭州的企事业单位。建设资金由股本金、银行贷款和政府建设资金等构成。目前,日处理15吨的医疗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置工程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杭州市已经对门诊和住院病人开征医疗废弃物处理费,作为废物处理的费用。

宁波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利用项目,日处理垃圾1000吨,一期工程投资4亿元,政府投资1.2亿元,其余部分利用社会资金,各投资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并依靠发电入网和垃圾处置收费,现已有一定的投资回报。

(四)民间集资,企业化管理

这种方式在乡镇规划的特色工业园区中运用较多。政府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由已经或准备入园的排污企业集资入股,组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一般委托专业公司承包,或者采取BOT方式。污水处理费用由股东企业按照排污量分摊。

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浙江有多种形式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的民间集资形式。如由相邻的同行企业联合投资,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共同使用、共同管理,杭州七厂联片污水处理厂采取了这种形式;萧山区航民集团公司建设的航民废水有限公司,采取了以一家企业为主集资、自行管理、多家企业共同使用的形式。

温州市中小企业大多采用污染集中治理的方式。例如,在龙湾电镀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将污水治理设施纳入规划,投资约160万元。对电镀废水处理实行政府垂直领导,环保部门监督,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实行排污和治污的分离,排污者(电镀小企业)付费,治污者收费,对入园97家电镀小企业排放污水实行集中治理,既有利于基地的整体管理,又能保证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转,较好地解决了排污企业可能存在的偷排、漏排问题。

温州鹿城区的制革污水处理采取了业主委员会负责制的办法,由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下设的环保服务公司负责污染治理。在资金运作上,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银行贷款、申请污染源治理补助为辅的方式进行融资。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治污设施的运营实行保本微利的原则。污水处理厂按股份公司市场化经营,收取污水处理费,实行独立核算。企业自筹资金按基地内制革企业拥有的转鼓数量、容积大小计算。

针对中小企业多,环保监督难的实际,2001年4月,浙江省环保局会同财政厅联合颁发了《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二、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国内最早开始城镇污水处理厂专业化运行、企业化管理实践的,是江苏吴县甪直污水处理厂。该厂建于1991年,承担全镇工业区24家企业工业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的专业化治理,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通过专业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全国第一个“乡镇污染集中控制处理示范区”(许秧南:“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46~149页)。

从融资和运营方式的多样性上看,浙江省在中小企业污染治理上,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使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最为经济。这些做法的基础是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污染谁付费”,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了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此类专业公司,目前浙江有29家。有的是原环保系统的专业人员“下海”创办的,也有私营专业公司取得政府环保机构认证的。这些专业公司或者对园区内企业的污染物实行总承包(包括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或者只承包园区已建成环保设施的运营。具体的付费价格或与企业协商,或由政府核定;每个企业付费多少与企业的排污量挂钩。

(一)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的成功经验

通过与环保系统及治污公司管理人员的座谈,以及对有关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浙江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严格执法是前提。浙江省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与沿海大多数地区一样,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做的,也是从依靠政府保护环境逐步转向市场化的。在经过1996年关停小企业、1998年“太湖零点行动”和2000年开始的“一控双达标”三次环保“风暴”后,特别是在一些污染型的小企业被关掉后,大多数的企业家认识到,环境保护已经不是与己无关、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事情了,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治理污染;否则只有“关门”一条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地方政府,特别是环保部门的积极引导,小企业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治理污染的道路。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严格的环保执法,就不可能有浙江的环保设施市场化运作的今天。江苏、深圳、广州等地的情况也是如此。

2.合理收费是关键。如果没有合理的投资回报,治污企业就会失去自我运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基础,最终难免走上“环保靠政府”的老路。但是收费标准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加大生产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合理的收费标准应当是,在享有一定的政府扶持政策的前提下,收费能够使治污企业获得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盈利水平。浙江等地的实践表明,一些生产企业原来自己上过污染治理项目,花多少钱心里有数,只要收费不超过他们原来的支出就可以接受。因此,收费标准不超过生产企业自己治理成本就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也应成为物价部门对收费标准进行核准的参照依据。

3.企业诚信是根本。在过去的污染治理中,污染的产生者与治理者之间缺乏直接的利益联系。如一个企业污染一条河,政府来治理河流,实际上是公众承担了污染者的责任;又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全部由财政负担,公众没有直接为污水处理支付费用。通过污染集中治理,将污染产生者和治理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排污者通过向治理者购买治污服务而承担了治理义务,治理者则通过出售治污服务而从中获益,这是市场竞争的核心。但是,如果任何一方缺乏诚信,“游戏”就难以进行下去。例如,治污企业不处理废物而是偷排,或处理不达标,影响环境质量将使大家的利益受损。同样,如果排污企业不按照约定付费,治污企业就要背上债务,导致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直至“关门大吉”,最终受害的还是社会公众。因此,诚信是“游戏”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在这里,一是排污与治污企业之间的诚信靠契约关系维系,二是政府的监督事实上成为双方履约的重要保障。

4.政府作用为引导。对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政府并非“甩手掌柜”,而必须对企业的建设和运营活动进行引导和监督。也就是说,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引导。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起步阶段回报不高,离开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企业是难以承受的。例如,在处理废水规模达不到保本水平时,有关政府要给予补贴。同时,环境保护是一项具有广泛和长久意义的大事,必须由政府这样的权威机构加以倡导,并从整个社会利益出发,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体系,才能促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发展。二是依法监督。由于市场的逐利性,政府必须加强对治污企业和排污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发挥环保设施的社会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浙江在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具体的政策性问题,有些问题在全国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政策不能满足市场化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和垃圾收费、水价改革和外商投资目录等方面,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作的市场化创造了政策环境。如明确提出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制定了污水和垃圾收费政策;改革现有运营管理体制,实行特许经营;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扶持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对地方政府提出了监管和规范市场、保障市场化健康有序发展等要求。但是,许多政策是部门制定的,跨部门时根本不起作用甚至被“对我有利就用”所替代;一些是中央政府只给优惠政策而没有资金投入,实际执行需要地方出“银子”,因而由于各种原因而执行走样;废物处理的收费标准差别很大,一些地区由于收费太低根本不能支撑环保设施的运营。所有这些,都制约了环保设施市场化的进程,需要我们在政策制定时更注重实际和可操作性。

2.环保设施运营资格的认可有碍社会资金的流入。专业治污公司的出现,改变了政府包办一切的局面,明确了排污企业、治污企业和政府环保部门之间的职责。同时,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将政府的优惠政策摆在明处,依靠竞争来增强治污企业的自身动力,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然而,资格认可也有一定的缺陷,如要求有2~3年的运营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有能力但没经历、或有钱但没有环保知识的人才和社会资金的进入。虽然设立这一“门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中含这样一个“潜台词”:专业人员也是资本运营的“能人”,社会资金只有由“他”来使用,否则就不能进入环保产业市场。假如企业家不愿意将自己的钱交给别人去支配,无形中将减少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这与国家环保总局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3.享受的政策优惠存在差距。例如,绍兴污水处理厂由于是以政府为主融资建设的,因而可以享受到土地使用权、减免税、以及排污收费等方面的优惠。而私人投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用地比照企业的政策执行,享受不到减免税;特别是在排污收费方面,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公益性,因而处理后的水向公共水体排放是不收费的,而中小企业污水处理后向公共水体排放要收费,这也事实上增加了中小企业废水处理的成本,而这种成本最终还要转嫁到企业的身上。

4.环保设施运营企业的利润不合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个地方的治污企业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这种现象其实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治污企业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对排污企业较高的收费。排污企业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价格,是因为集中治理以前的交费标准较高;或原来自己处理“规模不经济”的成本较高。长期下去,存在一个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双方利益的平衡问题,需要政府的协调。

三、对环保设施市场化的讨论与建议

为了加快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进程,结合调研中总结的经验和发现的不足,以下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有关建议。

(一)对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需要加以引导和扶持

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有三层含义。首先,治污企业与排污企业之间是购买服务关系。第二,治污企业或运营公司自负盈亏;第三,在治污企业或运营公司的选择上存在竞争。推进环保设施市场化的好处在于:一是将污染治理的成本明晰了。原来由政府建设、事业单位运营时,治理成本是模糊的,政府收费后也可能会用于其它方面;由专业化公司运作后,则要独立核算,花多少钱在污染治理上有案可稽。二是形成了制衡机制,降低了监管成本。原来政府要对众多的排污企业监管,难度较大;实现市场化后,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之间形成服务的提供者与购买者的契约关系,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还可以提高监管效率。三是专业化治理,解决了治理规模的不经济问题。据美国环保局1992年的研究,环保设施市场化运作成本要比公营(政府或事业单位)低10~20%。江苏甪直污水处理厂的集中治理,比分散治理仅基建投资一项就节约208万元,每年还节省废水处理费84万元。

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必须对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加以扶持。一方面,环境保护是经济学中所谓“外部性”的典型领域,存在市场失效,仅靠市场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企业化运作,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光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由于治污企业的相对垄断地位,在批准、核定排污收费价格时,既要保证民间投资者能够还本付息并有所盈利,又不能加重排污企业的负担,排污收费价格不宜定得太高。因此,民间投资者的盈利就必须有政府的政策优惠,包括土地价格、税收和其他方面的优惠。在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引入民间资本,把政策优惠转变为治污企业的盈利,并按实际需要提取折旧和大修理费用,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效率,为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为中小企业的污染集中治理创造条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集中治理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正确途径。实践证明,市场化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中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这就解决了因企业规模过小,导致污染治理设施达不到经济运行规模要求的难题。这一做法可以在我国的其他地区逐步推广。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是市场化的又一个条件。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转不正常,除了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外,收集污水的管网不足、处理厂达不到设计规模也是原因之一。如果不提高运营效率,建再多的环保设施也难以扭转我国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因此,应该将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同时”建设。更主要的是,环保设施的建设不能作为“形象工程”来做,而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在推进中小企业污染集中治理的政策实施上,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市场规律鼓励竞争,给治污企业设置的“门槛”,不应妨碍社会资金的流入;对排入公共环境的污染物,应按总量或浓度的统一标准收取费用,同时要权衡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企业的负担逐步趋于合理。

(三)建立服务和监督体系,提高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的能力

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要解决当前污水处理厂政出多门、责任不清、管理混乱的局面,尽快实现统一管理。同时,环保局内设或代管的污染治理公司也应尽快脱钩,实现政企分离,让设施的运营交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去管理;要加强各级政府的法人股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环保市场调研篇(2)

无独有偶,全球首条环保制冷剂R290分体式空调示范生产线在格力电器竣工,并通过中德两国联合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这意味着从去年国家环保部透露R290制冷剂有望替代R22、R410a成为新型制冷剂在未来推广应用,在企业层面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抢夺未来市场

目前,我国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主要为R22,少数企业在高端空调上采用R410a。尽管我国要在2030年才开始禁用R22,但摆在我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制冷剂向环保升级的压力巨大。R410a虽然对臭氧层破坏为零,但其引发的温室效应值较高,未来也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

有空调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两家企业围绕环保新冷媒的博弈,实际上就是在替代现有环保制冷剂R410a的新型制冷剂应用主动权的争夺。由于当前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对家用空调用环保新冷媒的研究替代采取“开放式、遵守市场规律”原则,在某一种新型制冷剂还未得到大部分企业和市场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政府在相关配套政策上的支持。

不过,有知情人士则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开放式、市场化的竞争规则,就意味着拥有足够多市场份额的企业在环保制冷剂的争夺战中,往往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份额。”以美的、格力两家企业当前年销售空调均在2000万台以上的规模量来看,一旦两家企业在某款新型制冷剂上达成高度一致,很容易在国内市场上形成推广普及趋势。

未来,甚至不排除美的、格力会在新型制冷剂的推广上建立各自的战略推广联盟,联合包括海尔、志高、奥克斯这样的规模化企业,组建更为庞大有影响力的协同推广平台。

企业研发先行

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无论是美的成功面向R32、R290、R161三款环保制冷剂推出了相关的成熟性产品解决方案,还是格力建立了全球首条R290分体式空调专用生产线,由于受到当前国家法律法规限制,这些新型制冷剂的空调均无法上市销售。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指出,“尽管国家出于谨慎原则,对相关的产品法规和标准修订速度晚于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速度。但作为国内空调业的领头羊,美的必须要提前展开在相关产品技术上的战略布局和储备,一旦标准修订完成后,美的便能在第一时间推出采用环保制冷剂的新产品。”

环保市场调研篇(3)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对环境工程地质进行研究

在了解了环境工程地质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影响城市建设的地质问题后,重点就在于如何开展环境工作地质的研究工作。环境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性工程地质环境的变化。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环境工程地质调查和制图、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工程地质观测、类比和模拟、预测评价等方法。但是,由于自然地质环境与一定的地质、地理和气候单元相联系,不同地区工程、经济活动的类型、组合和特点不同,因此区域性环境工程地质研究在不同地区将有不同的问题和特色。

环保市场调研篇(4)

在新“三定”方案中,建筑市场监管司的主要职责为:拟定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房屋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工程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拟定工程建设、建筑业、勘察设计的行业发展政策、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拟定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建筑装饰装修企业、建筑制品企业、建设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咨询单位资质标准并监督执行;认定从事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业务的招标机构的资格。

2009年我司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做好建筑市场的监管与服务,切实履行建筑市场监管司的职能,在部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路是:贯彻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和服务企业、服务行业这两条主线,健全法规体系,推进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紧紧把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目标,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研究统筹城乡一体化市场监管体制,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的重点工作

一是抓紧做好当前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的市场保障及社会稳定工作。为了保障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我们研究起草并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与服务,保障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通知》。按照“加强服务、依法监管、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原则,指导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增强服务意识,依法监管建筑市场,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为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提供有力保障和高效服务。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春节两会前易发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我们将指导地方积极主动、搞好预案。同时,针对中小建筑企业反映的企业提取各种保证金较多目前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劳务企业反映的税负较重等问题,我们将通过调研摸清情况,提出对策,与财政、税务、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沟通,切实减轻中小建筑企业负担。

二是着力解决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针对当前社会反映的虚假招标和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突出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以招标机构统计工作为着手点,加大对招标机构的分析和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其行为,并结合招标资质规定,严格准入清出。我们将研究制定加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监管的办法,从探讨合同备案入手,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加强合同履约监管,进一步遏制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行为。同时,我们将研究有关地方在管理农民工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农民工信息管理新模式,提高对劳务队伍的精细化管理,研究进一步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三是大力推进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我们将加快研究制定《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条例》,完善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法规建设。抓好注册执业人员的执业管理,切实落实个人执业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利用已公布的诚信行为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逐步健全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具体将抓好3件工作:抓好各地不良信息上报;研究推进诚信行为信息的应用,使其在行政许可、招投标、工程担保与保险等方面发挥作用;试点地区要继续深化信用体系的功能,在加强市场动态监管的具体做法上争取突破。此外,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担保试点城市,积极培育担保机构,支持市场主体之间自愿采用担保保证、商业保险等手段规避风险;研究建立加强工程担保办法,引导工程担保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加快企业资质的网上申报、审查工作,增加透明度,方便企业,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统筹城乡一体化监管。我们将继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资质数据库、个人注册数据库,实现与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项目数据库的整合与联动,加强企业资质、个人注册资格的动态监管。加强联动机制的建设,主要是在招投标、施工许可、项目的建设实施以及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实现联动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此外,我们将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市场研究,统筹城乡一体化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层级管理,加大对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市场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争形成合力。

环保市场调研篇(5)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两型”技术研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其研发必须实现协同创新,其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需求动力不足、研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完善等方面,不同技术类型在研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也有差异。案例研究适合对现实中复杂而又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且全面考察[24],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也可对现存理论进行检验、发展和修改。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两型”技术研发的制约因素,属于“怎么样”和“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比较符合案例研究的范式,因此本文将采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一)研究方法案例研究包括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等类型,根据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取描述性案例研究法,在研究开始时已通过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理论框架,据此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并确定访谈提纲和调研问卷。相对于单一案例研究,通过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得出的结论往往更加有效和稳定[25],能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选择3到6个多案例是最佳数量。为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两型”技术制约因素的差异,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的反复验证比较得出研究结论。本文的案例研究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案例选择、初步调研、深入访谈、案例资料分析和提出相关结论等步骤,研究的各个环节都遵循了Yin(1994)、Patton(1987)等学者的建议,按三角测量法的要求来进行设计[26],研究基本符合资料三角形、研究者三角形和方法论三角形的要求[27]。(二)研究对象选择企业是“两型”技术研发的核心主体,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两型”技术的研发企业。“两型”技术研发企业的基本标准:企业以研发资源节约或环境友好型技术为主营业务,确保研究结论具有更好的可推广性。由于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归纳理论要点,无需进行规范的实证数据分析,因此研究样本无需按照随机性原则选取,重点体现样本具有足够的典型性(Eisenhardt,1989)。因“两型”技术研发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为了保证所选案例具有足够的典型性,所选的案例对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企业。为分析不同类型“两型”技术的差异,在具体的样本选取中,重点选择可以单独体现资源节约技术或环境友好技术的典型企业。考虑到长株潭“两型”实验区是我国的“两型”示范区,所以本文的调研主要集中在长株潭“两型”实验区的部级高新区。按照确定的案例选择标准,对长株潭“两型”实验区相关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确定符合基本标准之后,通过联系企业的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初步访谈基础上,选择直接研发资源节约或环境友好技术的企业作为进一步调研对象;结合案例选择的地理接近性与便利性原则,选择4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两型”技术研发制约因素的研究案例,符合Yin(2003)所建议的“典型案例要使研究过程清晰可见”的特征要求,案例样本中资源节约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和环境友好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各两家。(三)方案设计按照案例研究的要求,本文首先围绕研究的内容,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标准,提出基本假设,确定访谈提纲。为了确保案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采取团队研究的形式,确立了10人的案例研究小组,包括一名教授、二名讲师、三名博士生和四名硕士生。团队成员的不同视角和知识背景有利于减少研究者的偏见和主观性;团队成员进行了两周案例研究及相关方法的专题学习,保证小组成员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掌握;每次访谈、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都由四人以上参加,各组在收集数据后交叉讨论,提出其观点和看法。所有的调研均在2011年10月到2011年12月间完成。考虑到资料的来源越多,其研究的效度就越高[28],案例研究中综合使用多种渠道的证据,形成三角检定(Triangualtion)可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29]。所以,本文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与其他文件资料,如直接从企业获得的领导演讲资料、内部刊物、内部网站、档案记录和企业其它文件,以及期刊文献和网络中关于企业的专题材料等结合起来,保证数据来源的多重性和案例信度。为了使访谈过程更有效率,访谈前调研小组会与相关人员进行电话沟通,简单介绍研究目的和相关概念,以帮助被访谈者更好地理解本研究的主题;为得到被访谈者真实的想法,访谈提纲主要是由开放性问题组成;访谈过程中并未局限访谈提纲,会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情况进行追问以进行信息的深度挖掘[30]。访谈由研究者本人主持,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提问,与受访者的访谈时间平均约为60分钟,个别访谈进行的时间更长。为确保访谈数据的准确性,每次访谈调研小组都安排专门人员做记录,并在允许的前提下对访谈进行录音,访谈结束立即进行访谈记录整理。为确认及获取更多信息,向被访者进行了访谈记录核实,并通过后续的电子邮件和电话等方式进行信息确认,保证资料整理过程的信度与效度。在访谈之余,还对案例公司的生产现场进行了参观,对调研的相关资料进行验证。

环保市场调研篇(6)

【报告撰写思路及价值体现】

本调查报告由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依据市场调查资料、行业统计数据、国内外企业访谈结果、科研院所技术进展、业内专业期刊杂志、君略研究院产业数据库(JL-Data)等多方面情报数据撰写而成。作为从事中国环保袋事业的专业人士的参考资料,深信本调查报告能在您制订经营战略时发挥一臂之力。

通过本报告您可以清晰把握2017年环保袋行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大背景下中国环保袋产业全景式发展脉络,从宏观国际经济环境、中观产业环境到微观企业内部环境三个层面对其内在传导机制做出科学判断。作为从事中国环保袋产业研究的专业人士的参考资料,深信本报告能在您制订经营战略时发挥一臂之力。

【目录】

第一章 环保袋行业基本背景及发展概述

第一节环保袋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1. 全球发展重点区域分析

2. 全球发展阶段及周期分析

3. 国内发展现状及中外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环保袋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1. 环保袋产业链模型介绍

2. 环保袋产业链模型分析

2.1 产业链主要环节分析

2.2 产业链各环节传导机制分析

第三节 环保袋行业主要细分产品构成及相关技术标准

第四节 环保袋行业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及替代品分析

第五节 环保袋行业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1. 技术应用现状

2. 国内外技术差距对比分析

3. 最新技术发展前沿展望

第六节 中国环保袋产业发展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 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2. 环保袋产业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第二章 国外环保袋行业生产需求情况分析(2017年度)

(本章对国外环保袋产品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产销结构分析来说明国外同类产品的供需格局,下游需求结构及市场份额。本章对把握国外市场动向,制定进出口策略具有很强的参考作用。另外对未来2年国外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则让您更加全面把握环保袋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

第一节 2012-2017年国外产品生产总体概况

第二节 2012-2017年国外产品消费总体情况

第三节 国外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四节 国外产品下游各消费领域消费特点

第五节 2017-2019年国外环保袋产品生产消费情况预测

第三章 国内环保袋行业生产需求情况介绍

第一节 2017年国内环保袋产品总体供给分析

1. 主要区域产量情况

2. 2012-2017年市场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2017年环保袋行业新增产能分析

3.1 新增产能分布情况

3.2 2017年市场整体产能分析

第二节 2017年国内环保袋行业产品消费总体情况分析

1. 区域消费市场分析

2. 2012-2017年市场需求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2017年市场需求领域及构成分析

3.1 主要需求行业及需求份额分析

3.2 下游需求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第三节 国内环保袋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选取2-3家业内标杆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主要从企业内部核心财务指标、产品产销量,市场竞争策略及

企业自身SWOT分析)

第四节 国内主要环保袋行业经销企业与国内产品贸易分析

第五节 2017年环保袋行业重点在建、拟建项目

1. 在建项目区域分布情况

2. 在建项目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17-2019年国内环保袋产品未来供需格局预测

1. 市场供给预测(2017-2019年)

2. 市场需求预测(2017-2019年)

3. 影响市场供需结构主要因素分析及预测

第四章 国内环保袋行业专题研究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产品2012-2017年价格回顾

1. 2012-2017年价格走势整体趋势分析

2. 影响2012-2017年价格走势主要因素分析

2.1 政策因素分析

2.2 市场因素分析

2.3 技术因素分析

2.4 突发事件因素分析

2.5 其他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环保袋行业产品经销模式分析

1. 销售主要渠道分析

2. 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第三节 2017年环保袋行业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预测

1. 2017年专题研究走势预测

1.1 原材料价格预测

1.2 成本价格变动预测

1.3 供需格局趋势预测

2. 2017年环保袋行业价格走势影响因素

2.1 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

2.2 全球产业转移影响分析

2.3 其他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环保袋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亚洲、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分析

第二节 国内产品2012-2017年进口数据分析

1. 进口价格分析

2. 进口数量构成分析

第三节 国内产品2012-2017年出口数据分析

1. 出口价格分析

2. 出口数量构成分析

第四节 2017-2019年国内产品未来进出口情况预测

1. 2017-2019年环保袋行业进出口市场有利因素分析预测

2. 2017-2019年环保袋行业出口市场不利因素分析预测

第六章 2017年环保袋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对价格走势影响深度分析

第一节 环保袋产品主要原材料构成分析

第二节 主要原材料2012-2017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1. 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2. 原材料行业产能及供给分析

第三节 2017-2019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1. 价格预测

2. 供给量预测

3. 上游原材料产业议价能力分析

第七章 2017年中国环保袋市场整体运行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17-2019年市场盈利预测

1. 环保袋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 环保袋行业市场盈利趋势及影响因素预测

第二节 国内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

第三节 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第八章 中国环保袋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节 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第三节 产品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第四节 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第五节 行业分析基本结论

第六节 项目投资可研报告基本框架

第九章 本课题报告主要结论及策略建议

第一节 本报告主要结论及观点

第二节 君略产业研究院独家策略建议

1. 宏观策略角度

2. 中观产业角度

3. 微观企业角度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 环保袋产业链结构图

图表 环保袋行业主要下游市场需求构成

图表 2012-2017年中国环保袋下游市场分布

图表 环保袋行业产品质量标准

图表 环保袋部分专题研究情况

图表 环保袋的产业环境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图表 2012-2017年国外环保袋产量变化图

图表 2017-2019年国外环保袋产量预测图

图表 2012-2017年国内环保袋产量变化图

图表 2012-2017年中国环保袋行业产能利用情况

图表 2017-2019年国内环保袋产量预测图

图表 2017-2019年国内环保袋消费量预测图

图表 2012-2017年中国环保袋供需状况变化图

图表 2017年中国各种经销模式市场份额对比图

图表 2017-2019年中国环保袋供需状况预测图

图表 2017年中国环保袋市场不同因素的价格影响力对比

图表 2017-2019年中国环保袋上游原料的价格走势图

图表 2017年环保袋上游原料价格变动情况

环保袋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国环境生态网开展的环保袋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和热情参与。现将问卷调查结果公布如下:你有没有使用环保袋的习惯?

分析:有两成的网友表示经常带环保袋,有时带或很少带的各占33.9%和35.6%。从不带的占8.9%。

你觉得使用环保袋有什么好处?

分析:有一半的网友觉得使用环保袋有环保方面的好处。24.78%的网友认为环保袋比塑料袋耐用。外观和方便方面关注度不高。

你觉得使用环保袋有什么坏处?

分析:三成多网友表示主要存在不记得带现象,近两成网友认为使用环保袋不方便,18.54%的网友认为环保袋清洗不方便。

你用了环保袋之后,买菜时还用塑料袋吗?

分析:买菜时,使用塑料袋的占近六成。调查数据说明,在菜市场,塑料袋的使用程度仍然比较高。

你会不会随身带环保袋?

分析:有55.82%的网友会随身带环保袋,44.17%的网友表示不会。

你的环保袋多数是如何获得的?

分析:8.35%的网友是通过随货品赠送来获得环保袋。33.21%的网友自愿购买环保袋。数据说明,网友还是支持环保袋的使用的。免费获得的渠道有环保活动免费派发,朋友赠送等。有部分网友表示会自己做环保袋。

你以什么准则来购买环保袋?

分析:近五成的网友注重环保袋的实用性,居第二位的是环保度,第三位为价钱。大小和外观不在重点考虑之列。

你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一个环保袋?

分析:超过八成的网友认为小于10元购买一个环保袋比较合理。

请问你的年龄是?

分析:本调查的主要的参与对象主要是青年朋友。

总结:使用环保袋,不仅可以为环保作贡献,而且还是一种流行时尚。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网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限塑令,喜爱环保、绿色的生活。难能可贵的是有部分网友选择自己制作环保袋。

环保市场调研篇(7)

我国在经历了依赖高能耗产业来提升经济高速发展却造成自然环境遭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惨痛教训之后,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断升温。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明确支持;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时代背景下,环保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曾一度十分严重,于是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环保产业伴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在不断壮大,产业领域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各种有利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下,环保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已基本上涵盖了从环境污染治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产业支撑,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相对于世界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而言正处于成长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涵盖了环保设备的生产和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绿色产品生产等多个领域。目前,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有3万余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业收入总值近10 000亿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约14 000亿元,约占GDP的1.5%,比“十五”期间提高了0.2个百分点[1]。环保产业中已拥有一批骨干企业,他们是产业中的中坚力量,在电厂烟气脱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污水治理、除尘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方面带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仍较低,仅为1.5%,同发达国家5%的比例相比差距还较大。同时,我国的环保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数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以致出现了一面是大量的污染需要治理、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而另一面则是中国的环保企业尚未成气候,发展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环保企业数量众多,但尚未形成一定规模

根据有关调查,截至2005年,全国环保产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 500万元的小规模经济单位有7 954家,占环保企事业单位总数的68.4%;1 500万~

5 000万元的中型规模经济单位1 899家,占总数的16.3%;固定资产大于5 000万元的大规模经济单位1 770家,仅占总数的15.3%[2]。这种环保企事业单位总体上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的状况,与环保产业高投入、高回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是不相称的,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挣扎于生存的边缘,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不注重技术创新,也将很难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环保企业数量众多而个体弱小,也说明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还未充分发挥,竞争中还存在着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3]。

2.2技术开发能力弱,外部竞争压力大

虽然有些环保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也组建了研发队伍,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环保企业科研能力还很薄弱,要么产出的产品是技术含量不高,要么主要依赖于进口技术和设备,并没有自己的原创技术储备和技术专利。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虽然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于良莠不齐的环保企业而言,研发实力弱的企业考虑到投资效益的问题根本不可能真正进行原始的技术创新。由于环保技术开发投资大、风险大,一般的企业难以承受,也就缺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动力;加之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劣质技术和产品充斥市场,使优质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而言,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直接后果也必然是先进设备和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在加入WTO后,环保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越发加大加快之时,外国企业有大举进军我国市场、争夺国内市场份额之势,使我国尚未发展完善的环保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3环保科研

与生产实际脱节

目前国内大多数环保企业自身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部分的环保科学研究工作还是主要由专业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承担。由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在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研究成果价值的判断和应用前景的预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很多先进适用如节能技术的投资风险较高,经济效益在短期内难有显著表现。许多中小企业囿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也就缺乏转化这些技术的积极性,导致这种主体模式所产生出的科研成果在实际的生产应用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埋头研究出的成果少人问津而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则是有明确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环保企业却无研发和创新能力生产出来。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严重滞后[4],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我国环保企业尚未成为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无力进行技术储备和革新的客观现实。各方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的效率都不高;宏观科技管理政策、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与现行发展形势不太适应;优秀人才及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要实现环保产业中的产、学、研结合还任重而道远。

3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立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的定位,对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指标和要求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资金投入约为14 00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64%。“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保持了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5],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达

8 800亿~10 000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

6 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 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 000亿元[6]。目前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力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项经济政策也为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环保产业和环保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机遇。在主要依赖高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环保产业中,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整个产业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角逐环保市场的重要砝码,而在此进程中更要加强对产业亟需解决和突破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领域开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攻关,逐步引导环保产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对自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不断产出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通过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加快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逐步淘汰落后的、低产值、低产能的技术和产品。

3.1鼓励和引导环保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合作

环保产业的出路在于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和市场规范化。环保产业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决定了环保企业更需要加强与拥有高科技基础研究成果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也即产学研合作。但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环保企业生存的空间而言,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更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应成为该模式的核心,成为合作中技术创新的主体,摒弃以前的由科研院所或高校单独搞研发,企业直接应用成果的模式,彻底改变单纯依赖买入技术生存的局面,真正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我研发能力的提高。共建的研发中心既可设在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内,也可以设在企业,但更提倡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以带动和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共建的研发中心应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并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方能适应市场的选择与发展。

3.2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

据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煤脱硫脱硝等共投资了约6 000亿元,而这些设施的运行费用也需要6 000多亿元;“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7]。严峻的环保形势同时也意味着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而作为实施环保产业的最终策动力和执行主体的环保企业要想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站稳自己的位置,则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对大型及中小型环保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准确定位。对于大型环保企业而言,通过上市、兼并、联合以及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培育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组建环保企业集团,使之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对于中小型的环保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选择好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3.3发挥名牌产品的优势,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

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企业争创名牌的意识,借助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注重对引进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中,高校或科研院所与环保企业都应走出自身固有的活动区域,注重更为紧密交流和实质性的项目开发合作,环保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研发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实际运作过程中各方都应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智力成果,并注重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产品和方法的交流,以获得更多的技术与市场。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品牌战略意识的培养,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产品和技术的宣传,创造名牌效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无形价值。

3.4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搭建经济协作平台,协调行业发展步调

行业协会是政企联系的纽带,应构筑平台,让行业协会成为行业创新的牵头者。环保产业主管部门应与环保产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合作,组成产学研联合的力量,统筹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分领域、分行业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由行业协会组织,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龙头企业的基础力量,以市场化的方式组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共同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并力促科研成果顺利对接、转化;同时,行业协会也是行业发展的协调者,应组织会员企业共同研究、商讨发展大计,协调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行业内企业相得益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李黎,李华友.我国“十二五”环保产业的展望与发展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4):38-41.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服务业发展报告[DB/OL]. 北京,2006.7.

[3] 王世汶.中国环境产业“黄金十年”的挑战与机遇[J].环境保护,2011(8):14-16.

[4] 乔寿锁.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8(3):22-24.

环保市场调研篇(8)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7706

1引言

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为环境保护、能源资料提供主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1],渗透于一切经济活动领域,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成为许多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把控手段,更是世界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增长态势,并在高端节能环保设备、先进环保技术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政府也与时俱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能环保系列政策和决定,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优化资源、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是能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措施,是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2]。

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决定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四川省会城市的成都, 具有相对的区域优势、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在这个宏伟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更是毋庸置疑,尤其是2016年4月,中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成都必须实现保增长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向节约集约型,环境生态型转变。因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方法,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从环保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入手,拟以成都市目前已建成的节能环保工业园区为重点调研对象,旨在摸清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参照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为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谏言I策。

2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被认为是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3],位列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快速发展产业[4],全产业链示意图如图1。

图1节能环保产业全产业链示意

2.1国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投资规模倍增。国际能源署的《2013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成倍增长[5]。

技术优势明显。世界发达国家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业管理经验,在高端的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政策扶持有力。世界发达国家政府纷纷把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国家支撑(支柱)产业,通过财政、税收、投融资等经济杠杆,推动、引导、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向重点、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2.2国内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亟待提档升级。现阶段北京、安徽、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为产业发展第一梯队,四川、重庆、河南和湖北为第二梯队,其余地区均为第三梯队,作为刚刚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成都,必须打破旧格局,努力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第一梯队,才能实现经济绿色良性快速增长。

(1)产业发展态势差异化。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节能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2)产业政策需求刚性化。为有效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补偿节能环保产业对社会效用和生产收益的额外贡献,使得节能环保产业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必不可少,需要政府发挥更多主动性,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来推动,使节能环保产业的制度驱动性因素显著增强,日益在政策上形成刚性需求。

(3)产业新旧业态关联化。节能环保产业是伴随节能减排等生产需要而独立出来的产业形式,所以节能环保技术供给的产业领域非常广,与其他经济实体互相交叉、渗透、关联,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绿色发展的目标,呈现出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的全新产业价值和工程化应用特征。

(4)产业发展一体成套化。节能产业正逐步由单纯的产品供给逐渐向技术咨询、工程设计、实施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环保装备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产业由终端向源流控制发展 。

3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总体情况及SWOT分析

3.1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节能环保服务业单位和企业200余户,节能环保制造规模占全省比重超过1/3,环保咨询和环保研发创新服务等领域位居西部前列。自2009年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该市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曾达到4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0年以来,受金融危机、房地产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增速不断放缓,2011年仍保持增长态势,但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与利税总额同比略有下降,2013年再度回升到2%左右的增速水平。从与国内节能环保产业较发达的城市比较来看,该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仍然较小,总体上与北京、淄博、无锡、上海等500亿元甚至1000亿元产业规模存在差距,基本保持在200~500亿元的第二梯队阵营中,但规模水平相对靠后,如图2所示。

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包括“成都―阿坝工业园区”和“四川成都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初步形成了水处理、大气防治、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在线监测等环保企业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3.2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荩、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缩写。其中,SW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是指内部优势和劣势, OT(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是指外部机遇和威胁。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实地调研及数据资料的收集,采用SWTO技术对成都工业区也是整个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进行较为详细地剖析。

3.2.1优势( S )

成都现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技术水平的科技成果和核心产品,也有一批较强综合实力的节能环保企业,如川锅锅炉、环能德美、中节能、美富特、长虹格润、深蓝环保等,分别在擅长领域引领四川乃至全国节能环保技术方向。

3.2.2劣势(问题,W )

(1)聚集规模程度低。产业园区都远离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功能缺失,园区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滞后,聚集效应缺乏,产业园区优势不明显,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产业离散度较大,专业化分工体系不明确,成型特色产业链尚未形成,大型集团化企业缺乏,产业集聚性不高。

(2)产业发展碎片化。成都市有三大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相对有明确发展方向,但相互的联系却不足。节能环保企业在市场上多为单打独斗,即使同在一个工业园,甚至不知道一墙之隔的邻企在做什么,与自己有何关联,调查发现园区内有一家搞膜材的企业在投标高浓废水处理业务中,因业主要求提供有效重金属处理和除垢防垢技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而流标,而相距不远的新津和成都均有金属、非金属回收处理企业,但企业之间却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管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市场资源分配,技术协作创新有害而无益。所以对于企业合作甚至联盟方面,各产业协会应真正起到行业组织的作用,在我市已建的三大专业园区,实施纵向整合和横向专业分工契合协作是当务之急。

(3)市场化程度差。回顾近年来,我市在水、气治理上的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历来都是国外商家中标为多,即便有个别国内知名企业中标的也是凤毛麟角,本市民营企业更是只能检点市场的“边角余料”艰难度日,在节能环保监测服务行业中,美国热电、哈希,日本岛津等仪器随处可见。我国多数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自己的市场体系,对外出口更是只能搭、借“顺风车”,受到多层转包盘剥。

(4)科研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科研投入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低,产学研合作没有形成气候,产业互联度低,没有形成集约型产业结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脱轨,转化率不高,科技优势难以真正发挥出来。在本次赴成都节能环保工业园现场调查的13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中,只有两家有部分核心技术,多数企业是根据“部颁标准图纸”或其它企业翻版技术,或花高价引进的国外技术在生产,比如一个以不锈钢材作烟囱的企业,由于技术门栏低,面临严重的市场恶性竞争。

3.2.3机会( O )

成都工业区作为四川省首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截止到2015年已经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支持节能环保基地的基础设施打造,并逐步推进园区商业配套区域以及新的工业承载空间打造工作。目前正在努力引进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的高端企业。随着成都市建设“宜人成都”、“国际化生态田园城市”、“低碳城市”口号的提出,成都市节能环保方面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大大地推动本地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随着国家和成都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链和产业竞争力都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3.2.4威胁( T )

(1)国内竞争的威胁。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已形成的节能环保产业第一梯队在多年发展中,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市场份额、科技含量等方面均有较明显优势,成都要想赶超,进入竞争快车道,就必须认真学习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全方位给与产业支持和帮助。

(2)国外企业的威胁。随着我国节能环保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外环保企业将以资金、技术和管理强势进入我国市场,争抢这块大蛋糕,这必将使成都市节能环保市场面临着市场自由化的巨大压力,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起跑线上。

3.3技术壁垒分析

技术壁垒分析是依据未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目标,分析影响产业目标实现的技术壁垒,核心工作是从现存的技术壁垒中筛选出优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这些技术壁垒的攻克,带动产业的技术升级,实现产业目标 [9]。

目前成都节能环保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与国内其他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等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关键技术难点见表1。

3.4成都节能环保基地重点突破方向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以及资料收集,分析了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形成原因、市场需求,发展定位和技术优势,在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上,明确了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成都应重点发展的方向有:工业废气减排和降污、汽车尾气净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污水洁净化、固废处理与利用,并进一步提炼出成都节能环保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19项技术难点。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

3.5构建节能环保产业综合技术路线图

在对节能环保产业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拟制了节能环保综合技术路线图,以期能直观反映成都节能环保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和资源状况5个方面。逻辑思路为:首先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和行业资源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将不同时间节点内的关键技术研发需求列举出来,再根据研发需求找到其对应的技术壁垒以及这种研发需求对应的产业目标和市场需求,最后对行业未来发展技术路径中的关键线路进行预判,具体详见图3。

4推动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强组织协调,提升服务效能

大力支持一批创新能力比较强、创新活动较活跃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节能环保产品,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重大项目和技术研究采取无偿补助、贷款贴息、奖励、创业投资等方式予以财政支持,充分突出区域的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建立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园区,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体系健全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4.2强化企业创新,组建旗舰企业

发掘“产业经验”。总结环能德美,川净、中节能等企业在投资研发核心技术的有关经验,并推广应用,培育一批本土龙头骨干企业,重奖在核心技术方面有突破的企业、团体和个人。

组建“产业联盟”。建议以川锅、中节能为龙头发展余热余压、节能照明、建材产业链;以深蓝环保、环能德美、海天水务、美富特膜为核心发展水处理技术;以中冶尾气、川净洁公司为基础,拓展工业、民用大气治理技术;以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中科院、长虹格润、先河环保、中信实业银行为依托,构建以企业技术开发为中心的“政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开发系统,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

4.3推行绿色采购,引导企业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引进、政府推动、投资补贴、集中投入,引导本地企业进行技术自主研发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性、导向性作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优先将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发挥政府率先示范作用;鼓励优先采购本地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为本地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推广使用创造市场空间。

4.4实施人才战略,强化智力支撑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兴起,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正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凝聚起新的核心竞争力,成都应着手集凤筑巢,吸引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及其团队入驻园区相关政策的制定,针对性引进成都市节能环保等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创新科研团队,实施有效战略性支柱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给予科技人员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和安家补贴,搭建“菁蓉汇”创业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素质节能环保人才到成都投资创业。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牛桂敏,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探析[J].理论学刊,2014(11).

[2]米广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河北省绿色崛起[J].经济论坛,2014(6).

[3]刘勇.环保产业的特点及其前景[J].上海环境科学,1997(9):26~27

[4]王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路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5]董小林,刘玉萍等.BOT与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6]吕永权.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5).

[7]吴舜泽,逯元堂.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综合分析报告[J].中国环保产业,2014(08):5~18

[8]王姝婷.天津中新生态城“十二五”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建议[J].港口经济,2012(12).

[9]段永亮.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80~80.

[10]王娟. 河南省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郑州:河南科技大学,2011.

[11]周亚明.广州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4):102~105

[12]吴晓青.关于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提案[J].中国科技产业,2011(3):28~28.

[13]王宁,薛维梁.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8):119~124.

[14]龙俊.山西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2.

[15]戴春勤,岳花.当前推进我国环保产业良好发展的对策探析[J].学理论,2015(10):105~106.

[16]刘迎.允竞公司冷热水自供系统的组合营销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17]张占民.广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06(7):40~40.

[18]黄鲁成,王龙飞,等.从专利分析看北京环保产业发展[J].环境保护,2013(2):59~62.

[19]王浩.教育信息化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20]王娟,贾现召,张纪.基于关联矩阵方法的轴承产业技术壁垒分析[J].轴承,2010(9):65~67.

[21]胡光灿.我国保健酒行业技术路线图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2]段永亮.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444~446.

[23]卢桂芳.发展低碳经济是陶瓷行业的必然选择[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1(1):12~14.

环保市场调研篇(9)

蔬菜是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城镇居民生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自2008年以来,城市蔬菜市场价格不断飙升,引发了“菜贵伤民”的现象。本文正是基于保定市蔬菜物流及价格现状的调研,分析并探讨“菜贵伤民”的根源,从而提出降低菜价的有效方法。

一、保定市蔬菜价格现状

保定市蔬菜的供应渠道主要有保定市工农路蔬菜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定州西城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徐水、定州等(县)市的地产蔬菜。在市区鲜菜的供应中外地蔬菜占60%。工农路蔬菜批发市场是保定市蔬菜批发的主要集散地,辐射市区和周边几个县(市),每年秋冬季到第二年初春季多为外地产蔬菜上市,本地生产和储存的蔬菜占15%,山东占市场上市量的20%,南方占65%[2]。

自2010年春以来,保定市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保定市商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3月蔬菜批发均价同比上涨34.1%,4月份同比上涨47.2%,涨幅较大的主要有白菜、土豆、油菜、生姜、蒜头等,大部分为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品种。2011年,河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对菜价进行专题调研,结果表明:2011年上半年,保定市蔬菜价格波动频繁,14种蔬菜批发价同比上涨1.67%,15种零售价同比上涨3.58%。进入夏季以来,蔬菜价格快速回升,以青菜为例,2011年1月,每斤青菜的批发价为0.5元,9月份就涨到了1.5元,涨了两倍。为更好的了解保定市蔬菜各环节的价格差异,笔者走访了菜农、保定市工农路批发市场及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对蔬菜从初始到终端零售的价格有了更详细的了解,现就几种蔬菜举例说明,见表1。

从蔬菜成本构成看,农民种菜成本占比是较低的,之后是流通环节,先由一些小商贩到大商贩,再到批发市场,再由批发市场到小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商。从加价的绝对数值来看,最后一个环节加价较高。如上表所示,包括白菜在内的5种蔬菜在菜农地头的收购价格很便宜,不超过三毛钱,到批发市场后进行加价,也都未超过0.8元,然而再经过农贸市场、超市或零售商贩后,到消费者手中竟高达2.03元,加价幅度非常大。这种蔬菜批发与零售之间价格差距较大,批零之间加价幅度均超过一倍,多的甚至达到两至三倍的现象被称为“最后一公里”[3]。

二、“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目前,保定市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一般要经过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农贸市场(早市、超市)等5个环节,这其中的每一步都会加价。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菜价上涨症结在于“最后一公里”,即从批发到零售市场,蔬菜价格出现猛增。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流通环节过长,层层加价致使菜价走高

据调查,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一般经过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农贸市场(早市、社区蔬菜供应点、超市蔬菜供应点)等5个环节,其中的每个环节的经销商都要加价获取利润,而这些层层叠加的费用必然会推动菜价上涨。

(2)进场费、交易费、摊位费等各种费用不断高涨

在保定市蔬菜流通的几个环节中,不管是批发市场还是农贸市场,甚至是超市,都要收取进场费、交易费、摊位费等各项费用,而且菜市场零售摊位租金受高房价的影响连年高涨[4],这些都将最终反映到菜价上。

(3)经销商的生存成本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在蔬菜经销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经营费用上升,人力成本高涨”的问题。无论是配送环节,还是零售环节,蔬菜经销商大部分都是本地或外地务工人员,这一群体的生活成本高,房租、摊位费、水电费、人工费、小孩的学费等都是成本,再加上保养车辆的成本、进入市场的摊位费和管理费等,都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中。保定市许多农贸市场基本还是靠小商小贩支撑,经营规模小,物流等成本相应就高,作为中间商,他们只能将这些成本折在菜价里。此外,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直接作用于蔬菜流通环节[5]。尽管在源头上蔬菜价格有所下跌,但人工费、油价等成本却在上涨并带有一定的“不可逆性”,成为在流通环节推高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

同时,蔬菜是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目前保定市区农贸市场的蔬菜经营户均自行去批发市场进货,进货呈现少、散的现象,市内蔬菜的人工成本、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成本开支[6]。而且,不断上涨的成品油价格,也导致蔬菜销售成本提高[7]。根据保定市区主要农贸市场菜贩经营情况测算,运费支出每月平均190元,摊位费每月约340元,水电费每月约55元,垃圾清理费每月约35元,合计就是620元。此外,蔬菜经营过程中较高的损耗率(损耗率一般在15%左右),也是经营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三、抑制蔬菜“最后一公里”价格上涨的对策建议

1.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建立公益性基础流通设施

从长远看,要想稳定一个城市的蔬菜和农产品市场,就必须建立公益性的基础流通设施,让城市自发形成的批发市场逐步变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机构,才能从根本上取缔各种进场费用,降低流通成本。但在这种理想的方式出现之前,地方政府应向各级批发市场引入外部监管机构。把农贸市场作为公益事业看待,在土地划拨、经营税负上予以倾斜,使生产和消费者均得到利益。无论是蔬菜批发市场还是零售市场,各项管理费用在蔬菜成本中占很大部分,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实现菜市场的公益化。通过财政支持,多建几个蔬菜批发交易市场[8]。政府应加强调控力度,加强发挥政府职能,减免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租金。将蔬菜批发零售作为公益性事业来经营,建立蔬菜价格稳定体系,保证菜贩和消费者利益。

2.大力发展各种蔬菜直销模式实现产销对接

要大力发展各种蔬菜直销模式实现产销对接,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从而降低菜价。蔬菜直配是通过“生产地—配送中心—超市/连锁店—消费者”这一渠道完成的蔬菜流通体系[9]。这种支配方式的整个流通渠道未牵涉中间商,转手次数少,避免了因多次周转造成的品质下降;既能提高保定蔬菜流通的效率、降低蔬菜损耗;又能提高蔬菜供应的保障度,方便居民蔬菜消费,从而解决蔬菜流通链条两端“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的问题。发展蔬菜直配,根据直配面向对象不同,可分为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厂对接、农企对接等。通过农村农民与超市、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等蔬菜消费大户的直接对接,将蔬菜直配落到实处。构建保定市蔬菜直配体系,需依靠当地政府、直配体系各个主体和全体社会成员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3.建立完善的蔬菜销售规划网点,发展冷链物流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搬卸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左右。据工(下转第163)(上接第158页)农路批发市场的一位蔬菜大户介绍说,蔬菜销售中有一种现象叫“鬼吃”。比如一车白菜从产地拉回来,每50斤就会少2斤,因为水分蒸发十分厉害,所以这2斤菜就是“鬼吃”菜。这部分成本也会算到消费者的头上。这恰恰是冷链物流缺失造成的。如果冷链物流得以实施,使蔬菜高效流转,减少其在各级菜商手中的损耗,无疑能减少蔬菜“最后一公里”的加价额度。

调查表明,由于市民身边的菜市场小、少、无,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需”,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因此,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蔬菜批发市场规划网点,分布合理,大小适宜。这样将方便保定市中不同位置的蔬菜零售商就近批发蔬菜,减少运输费用[10]。合理布局的蔬菜批发市场还能有效减少蔬菜批发的中间环节,减少中间加价,达到降低菜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学真等.蔬菜从山东寿光生产者到北京最终消费者流通费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5(4):32-34.

[2]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3).

[3]李志强,李穗豫.我国蔬菜超市配送直销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6(10):17-18.

[4]周应恒,卢凌霄.生鲜蔬菜供应链效率研究:以南京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8(1):35.

[5]李琳琳.“农超对接”让菜农超市百姓都受益[J].农村新技术,2011(5):50.

[6]赵剑.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蔬菜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10(7):28-29.

[7]杨志宏等.超市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2):21-22.

[8]郝渊晓.优化我国蔬菜物流渠道的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2):41-43.

[9]江宜航.菜价上涨调查:一斤油菜田间五毛餐桌五元[N].中国经济时报,2010(9):17.

[10]郝渊晓.优化我国蔬菜物流渠道的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2):41-4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1年研究项目“河北省蔬菜直接配送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101311)的阶段研究成果,该课题是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

环保市场调研篇(10)

二、文献回顾

动态能力理论由资源基础观( Resource Based View,RBV) 发展而来。资源基础观假定企业的优势来自于它独特的资产和能力,但是,这种资产和能力是静态的,不足以解释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中不断获取竞争优势。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动态地调整自身的核心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动态地更新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Teece,Pisano & Shuen,1997) 。Teece 等提出的动态能力概念实现了理论的突破,企业需要依据外部环境变化重新配置资源,培育起新的竞争优势。根据 1997 年以来发表在国际顶级管理学期刊的相关研究,动态能力指企业系统性地解决问题的潜能,由感知机会和威胁、及时制定市场导向的决策和改变资源基础的能力构成( Barreto 2010) 。该研究指出,动态能力包含三个维度。第一,感知机会和威胁指企业应不断扫描市场格局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便尽早识别出潜在的机会和威胁,并传递到企业内部,影响企业决策。第二,及时制定市场导向的决策涉及公司级的战略和运营决策,包括公司规模和范围、边界、投资、组织结构、财务目标等,决策的质量包含决策的速度和内容两个维度。决策内容关键是市场导向,努力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第三,改变资源基础是指公司整合、重新配置、创造和扩展资源。然而,尽管动态能力的理论非常丰富,学术界至今未能就动态能力概念及构成维度形成共识。保险业高度关注保险公司核心能力随环境变化进行调整适应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应该加强产业和服务的创新,对市场环境开展前瞻性研究,提前做好应对策略。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培育模式,强调组织学习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动态能力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在保险业范围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针对保险公司的动态能力研究较少,更鲜有实证案例方面的研究。动态能力是个非常情境化的构念,不仅需要操作化动态能力的构建,而且需要操作化动态能力的各维度,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可以获得对这些维度有价值的析出。我国保险企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微观组织,在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表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特别是国有保险公司,面临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核心刚性( Leonard-Barton,1992) ,因此构建动态能力显得更为急迫。基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多案例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动态能力理论,同时对于指导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方法

我国保险市场相对复杂,新老保险企业并存,各种出资方式的企业林立。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和历史比较悠久的保险公司之间在管理水平及竞争优势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如果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存在抽样上的缺陷。同时,不同所有制形态的保险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过程有各自的特点,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有助于使用归纳分析来澄清事件序列,解构重叠复杂的理论构念。因此,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企业( 保险公司) 作为分析单元,通过情境化的方式构建新理论,丰富现有动态能力理论体系。

( 一) 研究对象选择

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保险市场仅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行政色彩较为浓重; 第二阶段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之后,保险市场逐步开放,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环境和政策监管环境不断发生变化。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个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保险营销员增员压力增大,营销渠道逐步多元,尤其是电话、网络营销发展迅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客户对保险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障类、投资类产品的结合趋势明显,众多市场主体针对客户需求的挖潜力度不断加大,养老险、健康险、责任险、农险等专业化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纷纷采取专业化经营模式应对市场变化。针对研究的动态能力构建和保险公司竞争优势培育这一问题,根据理论抽样原则,在我国保险市场上选择具有经营体制、公司治理、发展阶段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的 A、B、C 三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三家公司各有特点,在战略、能力构建和绩效上有明显区别,便于观察对比,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变异和丰富性。其中,A公司具有国有保险公司路径依赖的典型特征,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但是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份额逐年下降,改革转型的压力较大; B 公司具有我国民营保险公司发展特征,自成立以来管理机制灵活,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发展势头良好,培育出了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C 公司具有外资保险公司的典型特征,注重精英型营销员队伍建设,业内口碑很好,但是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大,经过努力和转型,目前基本成功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被动态势,成长空间巨大。以上三家保险公司都对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 二) 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文对三家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我国保险业内专家进行访谈,对访谈问题进行验证和检验,并收集网站、相关政策单位、以及媒体资讯以便了解行业结构和宏观经营环境。第二阶段对三家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高级管理人员指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部门负责人以上) ,力争做到受访人员的多元化,处于不同的职能领域和不同的业务市场。访谈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每个访谈对象持续一小时左右。访谈中,承诺为企业和被访者匿名,鼓励坦率交流,并记录了大量笔记。访谈主要采用开放式问题,重点关注在配置现有资源或获得外部资源等方面的主要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十个问题: ( 1) 保险行业外部环境近年来发生了哪些比较大的变化? 您所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 您如何理解保险公司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 2) 您认为保险公司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有哪些? 哪些方面的能力强会使得保险公司更容易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 3) 您所在的企业通过哪些方式感知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通过哪些方式来感知市场和客户的变化? ( 4) 您所在的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决策,如何保证这些决策的及时性和客户导向? ( 5) 如何提升整合资源的能力? 您所在的企业在改变资源整合模式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 6) 您认为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对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有何影响? 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竞争优势? ( 7) 您所在的单位如何响应市场和客户的变化? 如何让这种变化带动公司内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相应变化? ( 8) 您所在的单位内部创新机制是怎样的? 有哪些鼓励创新的制度和办法? ( 9) 您所在的单位如何获取新技术和新知识? 怎么把这些新技术和新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如何确保知识在不同部门和业务单元之间的流动? ( 10) 您所在的单位的发展战略如何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如何确保战略调整的速度快于竞争对手?围绕以上问题,对三家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对调研得到的数据结合研究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包括访谈和文档数据。参照每家保险公司的历史情况,在对单个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跨案例分析,结合既有动态能力理论和研究的初步收获,对动态能力构成的不同维度、动态能力构建过程、保险公司竞争优势等进行编码,寻找这些案例中类似的构念和主题,提炼、比较和验证每个案例中有关动态能力的构念维度,找出动态能力构建与竞争优势培育的关系。在构念框架清晰后,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以突出相似性和差异,加强研究发现的内部效度,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四、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探索保险公司的动态能力构建,从多案例中归纳出四个动态能力的维度。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需要适时调整战略目标,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更为核心的是如何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核心能力,进而形成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多案例研究,认为保险公司的动态能力是指面对环境变化时,保险公司能克服核心能力刚性,迅速感知环境变化、吸收新知识、整合其内外部资源、创新经营模式,实现组织随环境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形成持续性核心竞争优势的能力。保险公司动态能力的本质内嵌于组织流程和惯例中,它是惯例化和模式化的过程,需要企业长期、持续地进行培育,具体包括感知机会和威胁的能力、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重构资源基础的能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四个维度。

( 一) 感知机会和威胁的能力

感知机会和威胁的能力是指保险公司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理解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有效察觉市场变化、传递市场变化信息和对市场信息做出反应。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管理者需要及时做出应对决策,制定决策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敏锐地感知机会和威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感知机会和威胁的能力至关重要。例如,B 公司的一位高层管理者描述说: “保险行业的特点是外部环境变化较快,对保险行业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快速适应是我们公司能够赢得市场先机的关键因素”。A 公司的一位部门负责人在访谈中谈到: “我们公司在 20 世纪 90 年代,没有察觉到来自市场竞争的威胁,而是满足于以往庞大的市场份额,后来,新的竞争对手不断侵蚀我们的市场份额,并在服务能力上超越了我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司发展的被动局面”。另一位来自 A 公司的经理谈到: “我们公司没有及时察觉分散型业务的巨大潜力,在业务发展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观念上总是先入为主,认为只要锁定大客户就可以了,这种做法使公司错失了大力发展分散型业务的一些机会”。C 公司一位经理说: “国内保险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一些政策和监管制度会对业务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客户需求变化也很大,保险公司需要及时察觉市场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带到公司内部来。我们公司专门设有市场研究部,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开展前瞻性研究,并向决策层提出意见和建议,比如,我们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及时对投资策略进行了调整,避免了更大范围的损失”。由此可见,感知机会和威胁的能力是保险公司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如果保险公司在与外界环境交互上存在缺陷,外部环境变化难以及时传导向保险公司内部,就会造成动态能力的弱化。

( 二) 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

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吸收、转化和利用知识,并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创造的过程,最终实现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的能力。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分析,动态能力的核心是组织学习,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行为重构功能能力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分为知识获取、吸收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C 公司的一位部门负责人在访谈中提到: “我们公司高度重视培养员工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在公司内部不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并且对运用新技术、新知识的行为进行奖励,因此,市场上发现的客户需求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我们的市场部门和产品研发部门”。A 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也谈到: “我们公司高度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一些监管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出台前后,我们会专门组织团队进行研究,积极影响政策制定过程和政策内容。政策出台后,我们会按照政策要求,调整经营策略,对政策鼓励的领域加大发展力度”。另一位来自 A 公司的经理在访谈中说: “公司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总觉得自己能主导市场,对市场上的新知识不够敏感,在很多情况下,竞争对手已经运用了很久的新技术,我们还没有采用,对过去的习惯依赖性较大,很多人不愿意改变现状”。B 公司的一位公司级管理人员说: “我们公司在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利用上比较有前瞻性,进入 21 世纪,我们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前期调研,参照国际一流金融集团建设了信息中心,目前,我们公司的核保理赔等后援系统都十分先进,对公司培育起核心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访谈数据表明,获取知识是指能确定并得到外部产生或内部提取的知识,比如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政策研究等。知识也可以从外部获取,如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形成战略联盟的组织,还可以向竞争对手学习。知识的吸收是指能分析、处理、解释并理解获得的知识,并且将吸收到的知识和原有知识融合起来,突破路径依赖,使新知识得以传播。知识的编码和知识的解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即整理、分类、解释并整合信息。知识利用是指将获得和吸收的知识转化成保险公司中新的应用,并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知识,实现能力的不断发展和组织向高级有序的演化。保险公司只有不断改变组织深层次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资源,崇尚开拓性组织学习,通过知识的有效管理进行吸收利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形成动态能力。

( 三) 重构资源基础的能力

重构资源基础的能力是指实现保险公司内外资源的交互,并对资源基础进行重构,实现公司资源为适应环境而变化,协调内部各个部门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形成新的核心能力。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原有资源形成了核心能力难以为继,因此,需要重构资源基础,对原有资源进行升级和重组,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调研过程中,A 公司一位经理说: “国有保险公司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背负历史包袱,而且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大的惯性,现代的管理模式不能马上适应,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如果采取过激的管理方式,就会激发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点与外资公司或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有很大不同”。另一位 A 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说: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人才的竞争,很多竞争对手恶性挖角,破坏了行业内常规的人才成长环境。我们公司培养的很多优秀人才,由于各种原因都流失了,对培育下一步的竞争优势非常不利,因此,如何在用人机制上进行改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B 公司一位机构负责人谈到: “我们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下大力气和成本,把优秀人才送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去学习,并不定期送管理人员到国外考察调研,我们相信,只有拥有了国际一流人才,我们公司才能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企业,因此,自从我们公司成立以来,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一直更新,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为每位员工设计职业规划,形成了难以在短期内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我们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很大,很多设备和软件系统需要及时更新,只有不断更新才能形成更强大的生产力,为公司业务发展服务”。C 公司的一位资深经理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业务和品牌都受到较大影响,而且这种冲击仅仅靠我们自身很难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方面是投入很多资源进行品牌宣传,更强调了我们对客户的重视,客户是我们进行一切决策及行动的核心,重新树立客户对我们公司克服金融危机带来不利影响的信心”。这位经理还提到: “营销员是我们业务发展的生力军,该渠道的新增期缴保费是我们每年新增期缴保费的主要来源。为了稳定营销员队伍,我们在有关制度安排上也作出了相应调整,对营销员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修正,于 2009 年更新了“保险营销员福利保障制度”,对连续服务公司超过一定年资的营销员给予更高的保障,连续服务的年资越长,所获得的保障项目将更多,保障的额度也更高”。由此可见,重构资源基础的能力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将其系列能力转化为整体优势的核心机制。资源重构活动是否有效率,必须依赖具体的组织方式和组织系统的充分协调整合。由此可见,外部环境变化越大、组织结构越复杂,就越需要高效的资源基础重构能力,以形成动态能力,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 四) 业务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环保市场调研篇(11)

环渤海区域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连接枢纽,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其中40%以上设在北京;而天津拥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万余家;大连的外资企业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达到一流。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区。①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环渤海地区在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传统的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期,未来环渤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渤海区域沿海经济走廊相互协作的逐步深入,环渤海5省市提速发展的态势将会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此带动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也将为“环渤海经济圈”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沿,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但随着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界定和发挥政府职能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

二战后,随着区域合作组织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非盟等等成立与发展,国际间这种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迅速得以发展,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有关国际上区域集团引起的“管辖权统一”的理论,“管辖权统一”对各种特殊利益集团是一种制约,它极大地减少了贸易壁垒的长度,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奥尔森指出:“由于在相互独立的国家之间实行了自由贸易,就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再利用政府的强制权利来加强卡特尔组织所需要的对产出的限制了。同时,也没有任何方式在所有国家中间再去建立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法律,因为并没有任何共同的政府存在。”奥尔森所谓的“管辖权统一”就是指国家间经济合作制度。“管辖权统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也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省市之间的合作。

(一)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的作用,加大区域间政府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已成为环渤海各省市的共识。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为代表的协调机制。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通过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为环渤海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2004年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通过了《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建议》、《6•26廊坊框架》,第一次将环渤海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建立了官、学、商共同参与的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第一次实现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联手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全家福”;2008年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确定了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给环渤海区域合作带来崭新的工作局面。

自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各成员市围绕《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天津倡议》和工作议案狠抓落实,环渤海区域合作不断扩大,经贸交流日趋活跃,合作成果日益显著,科技、交通、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同时,还分别成立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网络组织、环渤海区域口岸合作组织、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环渤海地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集中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达182.69亿元。

(二)加强政府协调机制,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政府要在环渤海城市群中发挥协调作用,逐步由低层次松散型到高层次紧密型的环渤海区域性协调机构,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综合安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资源开发等内容,协调解决区域联合的重大事项,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指挥与协调权威性机构,以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政府协作、区域合作市场中介组织参与等法律制度,保证在区域横向合作活动中,政府逐步实现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从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型政府转变为高效率型政府、从传统型政府转变为现代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为了协调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保证区域横向合作计划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还可以考虑成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或区域性的经济协调专业职能机构,负责区域经济开发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同时为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建立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协调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应由区域内各类企业自愿参与,代表区域内企业的共同利益,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和愿望,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行业的内部协作关系,搞好区域内企业的自身管理,促进区域性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

此外,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渤海区域间政府应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系会作用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环渤海区域间协调机制,包括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及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之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还可以针对区域经济联合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相关专题工作组,协调区域合作中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问题,以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

区域间各级政府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走向成功的关键。目前,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种种制约和障碍清楚地表明,区域内各省市间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辖权统一”,以消除地方壁垒,减小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顺利形成。各级政府应当把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提高区域间联合紧密度、健全统一的市场机制、建立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等方面入手,通过组建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从深层次上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环渤海的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的强大科技资源优势,制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规定,鼓励本地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各地政府应推动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重大科研课题的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本地实际,对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重大科研课题合作研发的当事人给予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资金资助、给予物质奖励、优先职称评定和聘用等方面,以此发展研发机构,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应建立健全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和区域性人才市场,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鼓励和保障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各地政府应该对流动人才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子女的入学入托等问题给予当地居民同样待遇。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优惠扶持鼓励建立区域内技术市场,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加大鼓励区域间技术服务优惠政策的力度,对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区域间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给予税收扶持;加强区域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制订区域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区域间各省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不正当竞争、地区保护和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打破行政和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则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美国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为了对落后地区进行治理开发和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分别于1933年通过了《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流域开发法》、1961年颁布《地区再开发法》、1965年《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一系列法案,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组织管理和规划落后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这些立法举措,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法律规范,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协调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注重依靠法律制度来保证其实施,这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措施,这一成功经验,也完全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并且,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基本性宏观调控立法还处于空白。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从而也使得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难以建立,也就无法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尽快制订宏观调控基本法是极其必要的。但在没有基本法的前提下,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政府也应积极探讨制订相关的法律性文件,予以促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