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7 15:14:22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1)

关键词: 生态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亲和性;人性化

Key words: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green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gn;affinity;hom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93-02

0引言

绿色生态居住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兼具部分生态旅游功能的高品质居住区,集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所在,也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不仅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

1.1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1.1.1 以人为本,休闲亲人的原则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作为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为: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第二,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第三,是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人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使居住区环境更具亲和力。

1.1.2 突出特色,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居住环境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重要作用。同时,居住环境本身又应反映城市空间的文化和地方性特征,文化是一个空间的精神内涵所在,内涵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仅仅有形式和功能是不够的,寓教于乐是人们历来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另外,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3 因地制宜,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原则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应同时具备观赏性和实用性,使有限的绿地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首先,构成居住环境景观的设施要满足实用的功能,不同的活动要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随着我国人口向老龄化发展,居住环境设施要考虑安全和无障碍设计的问题等等。其次,通过对居住环境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多样的特点,是美的基本特征,通过形式、色彩、质感等赋予环境以特定的属性,来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一个美的景观环境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改善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培养人的情操。居住环境景观设施在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尊重现状,优化提升环境品位。通过对现有建筑、结构、场地、消防等条件的充分分析,对景观环境作进一步的提炼,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特殊的地理、植被、景观现状条件,创造与居住区建筑相结合的,亲切宜人的景观主题及其美好的空间体验。

1.14 绿化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植树、种草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居住区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坚持以植树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努力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态型景观环境。生态型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情感的寄托,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营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供人们休闲活动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时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2.1 注重环境景观的亲和性环境景观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趋势。环境构成要素以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环境的主角,设计时,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使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1.2.2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是住房商品化特征的体现。在规划时,首先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院落空间安全安静的特点,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出温暖、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1.2.3 追求景观的文化审美性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环境的文化性还体现在环境与人的行为互动过程中,美好的环境提升居民的自觉意识,促进环境品质的提升。

1.2.4 考虑景观空间的多样性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下、地面、空中三个空间层次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景观的纵深感日益加强。为塑造形式更加立体,内容更加饱满的景观空间,可以采取其多样性的设计手法,突破传统的材质搭配与空间互动,提炼古风,演绎今景,融入对生活哲理的领悟,使设计结合自然。如:常以季节变化作为激发点,引导人们回到生活的细节,体味四季交替的自然之美,体味晨露,朝夕,花开,叶落。这就是设计结合自然带来的人与环境的巨大共鸣。同时,景观空间的创造,还应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使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1.2.5 面向未来性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需求特点的变化,面向需求的趋势,要提高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质量和功能水平。另外,设计时还要增进居住环境的便利性,营造轻松的生活空间。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

2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景观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要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入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2.1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2.1.1 确定设计立意,彰显整体景观特色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巧妙立意。立意要从其历史文脉、环境、气候、自然条件的特征、特别是从入住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整体上确立居住环境景观特色,使居住区环境形成水、绿结合,人文与现代生活交融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环境景观,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推敲,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环境景观特征。

2.1.2 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科学布局住区景观首先,根据现状用地条件,结合居住区休闲空间设计中的整体连续性和景观休闲空间的多样性原则进行功能分区。再以确立的特色为构思的出发点,规划出结构清晰、空间层次明确的总体布局。在居住区的景观营造中,充分利用项目周边的自然景观优势,结合人文景观的设计,在小区的外向景观和小区内环境营造上,充分表现出现代人追求现代、时尚的居住风格,不仅有中心景观区域,也要有组团式景观,追求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做到景观的均享性,力争户户见景。

2.1.3 合理组织景观的构成要素,优化环境景观构成要素一般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地形、水体等无生命的自然物象;二是建筑、小品、道路及其他硬质景观;三是树木、花卉、鸟兽虫鱼等有生命的自然景物。这些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设计时要把握好各景观构成要素的特点,充分发挥各自在居住区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使它们有序列地为人所感知。居住环境由于居民背景的不同,各自对景观构成要素的形式感觉也不同,因此应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应当具有整体性。连续性,使不同居民都能找到适合其观察环境方式的视觉景观。

2.2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2.2.1 项目情况调查与分析首先,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业主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其次,要对基地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的所有原始资料。

2.2.2 研究相关资料首先应整理、归纳基地现场收集资料,再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了解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要求:总体定位性质、内容、投资规模、及设计周期等,并提出的项目总体定位的构想,然后,着手进行环境景观的方案设计。

2.2.3 树立亲环境的设计宗旨规划设计时,设计师要树立亲环境的设计宗旨,使整个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图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美观、舒适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结合自然山水地形,加以合理规划设计,最终形成"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2.2.4 采取分空间进行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来进行,根据气候特点的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的不同,形成功能分布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组团系统。一个居住小区的景观常分为入动区、中心活动区、亲子活动区等,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景观特点,如:水景景观、绿地景观、园建小品等,设计时要寻求一种合理的景观动线将各园林景观融汇成一个整体,分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做到局部特色与整体效果的统一。在强调绿地本身的功能分区时,还应注意绿地的使用功能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变化,或者使用功能还具有可变性及复杂性的特点。设计师景观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主要景观园林意境的提炼外,还要注重因时、因地的人文环境创造,注重观赏性与参与性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2.2.5 提出维护、管理、运营计划制定维护管理生态绿地配置设施原则,针对维护各项目,拟订维护人力及维护计划。探索公众参与绿化建设新路子,注重利用先进的科技知识进行管理,绿化管理中,注重植物的绿化配置与养护管理相结合,着力体现人性化的服务。

2.3 居住区绿地景观分区设计处理

2.3.1 居住区入口绿化的设计处理居住区的入口是界定小区内外不同环境空间的标志,是视觉驻留点。因此,居住区入口的绿化设计要考虑不同层面的因素:一是体现居住区本身的特色以及所在区域的历史、社会、文化特征;二是处理好与周围建筑、道路的关系,尤其是小区内道路和城市道路的关系;三是便于居民的使用。

2.3.2 居住区中心广场和公共绿地的设计处理中心广场是提供表演及聚会的重要场地.一般连接社区中心、广场设计以林木和铺地来减弱城市道路所带来的分离感,广场有时会设置喷泉作为空间的焦点,自然的“绿”与“水”也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重要因素,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居住区内公共绿地常与服务设施相结合,成为居住区中最吸引人的亮点。根据居住区的用地情况,公共绿地的位置常出现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布置在居住区外侧,使其成为外向型空间;二是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使其成为内向型空间

2.3.3 居住区道路绿化的设计处理居住区道路绿化是居住区绿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起到连结、导向、分割、围合等作用,是连接居住区各项绿地的纽带,所以,居住区道路绿化是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根据道路的宽度和结构,人、车流量,道旁的地质和土壤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二是植物配置要考虑到四季效果与生态效益。注意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采用多层次的配置方式。三是居住区主要道路要考虑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和转弯处要符合视距三角的要求。在该三角内只能用高度不超过0.7m高的灌木、花卉和草坪,不能选用高大的乔木。

2.3.4 庇护性景观构筑物的设计庇护性景观构筑物形成了居住区中重要的交往空间,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集散点,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主要包括亭、廊、棚架等建筑。庇护性经管构筑物应随邻近居民主要活动路线设置,使其易于通达,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2.3.5 居住区内的小品景观居住区内的园林小品主要有花台、栏杆、座椅、圆桌、凳以及雕塑、宣传栏、果皮箱、圆灯等。小品景观作为居住区外部空间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形成居住区面貌和特点的重要因素。它的设置应根据居住建筑的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层次与爱好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材料。

2.3.6 居住区水景的设计处理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合理设置。常见的居住区的水景类型有:瀑布跌水、生态水池、喷泉和倒影池等。在形式上则根据不同的空间区域进行相应的布局。一般分为自然式与规则式两种。自然式水景多与植被、山石、地形组成具有自然韵味的景观。规则式的水景多与广场、建筑物配合造景。喷泉多与广场结合,或独立成景,或与水池结合组景。

总之,居住区绿地景观,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出发点,进行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树立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理念,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坚持生态建绿理念,根据人的生态行为规律和心理审美要求,运用传统造园手法,注重雕塑、小品与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协调相融,努力营造生态型、观赏型、游憩型、又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居住区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2)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天当中,其活动的高峰时段一般是早上6点到10点,中午3点到4点,晚上6点到8点。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老年人平常活动区域比较固定,一般是自己比较熟悉环境,并且大多数老年人会按照自己的习惯爱好以及身体情况等选择活动区域。老年人活动内容大多是舞蹈、下棋以及武术等,在固定场所跟熟悉的朋友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成为老年人主要的活动场所,并且其他活动也都是围绕家庭进行开展的,比如说在有些老年人比较喜欢舞蹈,一般也是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公园或者俱乐部进行。老年以住房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体现住房对老年人的影响,因此对附近环境的设计以及居住楼房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限制,老年人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会向往舒适安全的环境,因为这样的领域,老年人能够感受到快乐,并且能够与其他老年人和睦相处。根据老年人需求的不同,活动空间和领域也存在一定区别,而这一差别是对居住环境和空间尺度设计的重要的依据。活动领域的差异性使得个体在这样的空间中开展个人活动,不受外界影响,并且能够实现保护自己的功能。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影响老年人活动领域空间设计的决定因素,而空间尺寸设计大小随着老年人的活动方式、环境需求以及身体特点的变化不断变化。

二、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1.居住空间色彩设计。老年人随着年龄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视力也会出现一定退化,比如开始出现视力模糊,并且对色彩的辨别能力开始下降等,所以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应当注重色彩的明亮度,以具有辨识性的色彩为主要设计原则,居住空间色彩的设计必须根据老年人视觉能力进行设计,为老年人提供舒适明亮的居住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转角处、标高处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与其他活动区域形成鲜明对比,为老年活动提供指示。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中,色彩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不同色彩的选择对人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色彩的差异也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居住空间色彩选择上,应当根据老年人的人生阅历确定颜色的搭配,沉着、古朴或者平和等。大多数老年人在选择色彩时比较偏爱淡雅、明亮的暖色系,经过统计暖色系也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压力,对老年人的身体有一定积极影响。2.居住空间声响设计。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除视觉上的影响外,声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对老年人居住的环境中,尤其是卧室、卫生间等需要有比较高的密闭性,但在设计上也要保证老人声音交流的便利性。老年人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安静可以缓解老人心里的压力和烦躁情绪,同时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老人居住环境中噪音比较大,一般是由于大声喧哗或者音响音量比较大导致的,这就需要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的产生。3.居住空间装饰设计。进入老年阶段以后,身体机能开始逐渐下降,行动和反应力也会比较迟缓,大部分老年人在进入老年阶段时在心理上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对突然使用无障碍设备出现一定抵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应当注意语言的运用,采用比较隐晦性的装饰语言,同时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循序渐进的改变周围的环境,在进行设计时以消除安全隐患为主,同时提高居住空间的审美性。装饰是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因素,比如绿植的使用能够与室内环境相结合,营造出自然的气息,达到放松的效果,提高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家具也是装饰的一部分,在配置时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高度稍微降低,并且尽量选用圆滑家具,在细节上保证老年人的人身安全。4.居住空间储藏设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行动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渐降低,所以储藏间的设计应当根据储藏物的内容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还需要遵循分门别类的原则,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并且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取放行为。5.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需要对整个居住空间进行综合考虑,无障碍设计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使用,实现老年人生活自理,同时还能预留出一定空间,当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时,居住空间中能够为其他人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

三、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步入老年阶段身体机能各方面开始逐渐下降,所以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首要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确保居住环境安全性,各种电器、家具的使用都以操作简单、易懂为主,对带有危险性的设备应当注意使用安全,及时进行检查。其次在进行设计时还要注重舒适性原则,在心理和生理上让老年人感受到舒适和宁静,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压力。居住空间中温度、光线、色彩的变化都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遵循舒适性原则。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心理就是容易焦虑,陌生环境会加重老人的孤独感,所以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遵循非陌生环境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唤醒曾经的环境记忆,让老人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并能够始终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这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是心理暗示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采用含蓄的形式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心理暗示不仅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所以在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环境暗示法,营造积极暗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四、结语

老年人随着年龄衰老,心理、身体等都会发生一定变化,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针对这一状况,对老年人居住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具有特殊性,保持心情舒畅能够缓解老年人心情,自在的生活环境可以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代洪琴 单位:楚雄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玲.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浅析[J].住宅科技,2009(02).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3)

引言: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国家的各大城市也在不断进行改造,一时间高楼大厦平地而起,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房屋建设的需求。但是,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对居住小区的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想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纵观我国当前住宅小区的发展环境,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很少有设计师能全方位的考虑到居民在精神方面儿的追求,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区空间构成与大环境适应的层面上。这样的设计方案,致使很多居民产生不满的心理。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设计理念方式,坚持人本设计理念,在进行小区空间设计的时候不断彰显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在促进小区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

1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1总体原则

在居住区环境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将城市设计设计理论导入其中,同时还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这样一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楼盘附加值,而且根据楼盘的整体情况来看,其景观与多方面因素都有紧密联系,比如说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在对小区进行绿化面积、绿化植物种进行优化设计时,要对路面进行科学的布置与铺砌,保证居民的休闲活动所用场地。

1.2生长原则

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要注重自然环境,尽可能的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既能够保证景观的独特性,又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这要求设计师们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并且能够根据居民需求的改变做出应对的措施,从而完成生长原则。

1.3共生原则

共生原则,从客观角度出发,其是指将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二者统一在一个网络体系之中,使二者可以达到共生状态,无论是在多样化的秩序方面,还是在现象上都具备共融互生的特点。1.4地方性原则在设计居住区景观过程中,要根据地域进行设计,而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众多,而自然区与文化地域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整合,由此才能够全方位优化利用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借助各方面优势(地形、地貌等),从而确保所设计的景观能够更好地突出所在地自身带有的特色内容,构建出独特的景观空间。另外,在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在设计时将时代元素与历史内容相结合,完成对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2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要点

2.1居住区空间结构布局的创新设计

(1)前导空间就我们目前的居住小区来说,有层次的划分室外空间,有助于为促进整个空间顺序更加流畅,在进行实际设计的环节中,可以把居住区的入口看作前导空间,同时,在小区每一个入口位置都设置相应的标志,合理规划地面空间,可以用于小区内部停车,也可作为活动广场,对居民起到引导作用。进行前导空间结构布局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入口处景观设置,不但可以以中心绿地当作参照物,还可以利用公共建筑作为对景,合理运用虚拟现实对比法,把居住小区的前导设计的更加完美,景观优美,让人们走到小区入口就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2)公共空间当居住区的前导空间设计完成后,就要对内部环境空间做好完善的设计工作。一个小区的公共空间是整个小区最重要的位置,进行空间环境设计的时候,可以把公共位置进行优化配置,像是设置一些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项目,像是托儿所、健身广场、中老年活动中心等。在色彩运用的方面,需要以鲜活的色彩为主色调,要与整个小区的环境特点相一致,力求把小区的公共空间变成居民交往、活动、健身、观赏风景的中心位置。

2.2水体方面的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一个空间或是角落离开水,都会缺少生命的气息。所以,我们在对城市小区空间环境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相关的设计工作者一定不要忽略水的重要性。水本身带有灵动的气息,可以使整个环境空间变的生动活泼,可以弱化高大建筑的呆板性,把小区整体衬托的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让人们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特别是到了夏秋季节,人们更愿意亲近水,常在水边展开各种类型的活动。对水体景观进行合理布置,能够有效装饰室外环境,使人们享受绿色化的生活,在水体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岸旁配置小品,都可以对居住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要点:第一,设计中要首先考虑居民亲水性。可以在水面上设置小桥或者木道,以便观赏水景,欣赏水中的莲花。与此同时,设计师还可以根据人们的切身需要做一些深度设计,可以在水面上开展一些小活动,比如说儿童可以在水中嬉戏,还可以在水底绘制丰富多彩的图案,吸引大家前来观赏;第二,对于居住小区的空间设计中,还应该具备一些有助于聚集大家进行交往的形式,像是在水中央设置喷泉,居民在欣赏的时候,会主动进行交流,有助于促进小区的和谐发展。

2.3公共设施的创新设计

在上文中已经简单的提及过,公共设施的建造设计是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灵魂,在这个区域内部融入了包括医疗、教育、商业、市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公共设施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了解居住小区的具体人数,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的功能特点和空间的整体布局,交相辉映,做到与小区住宅和绿地建设同步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方式。设计公共空间景观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对于老弱病残孕,要增加一些专用区域,不断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结束语综上所述,居住小区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居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不容马虎,在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不但要全方位考虑一些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要素,更应该以人们需要为主题,从而使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功能性、观赏性、生态性达到协调统一,为居民构建起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晓明.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设计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8):59-61.

[2]林耕,张天宇.老龄化社会中的居住区步行空间环境设计[J].工业建筑,2013(6):85-87.

[3]李伟星,冯柯.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93-94.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4)

1.1调研一:性别比例

男、女性别比例是住区居民的构成特征之一。在上午、中午和下午三个时间段内记录了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每次记录的时间为30min,表1是调研的统计结果。从表1的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到:在参与调研的20个居住区中,有12个居住区的女性数量大于男性数量,有7个居住区的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数量,有1个居住区的男女数量持平。在20个居住区中出现的男性数量总和是392人,占总人数的46%,出现的女性数量总和是482人,占总人数的54%。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可见,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出现的几率大于男性,女性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几率更高。

1.2调研二:年龄构成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年龄构成也是住区居民特征研究的内容之一。在调研中,我们记录了在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中活动的人群的年龄分布。图一中的饼状图分别显示了在参与调研的20个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儿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从图1的调研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到,在20个参与调研的居住区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15个居住区;儿童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2个居住区;青年人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1个居住区;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比例持平的有2个居住区。以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居住区公共空间行为主体在年龄构成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儿童次之,青年人的数量相对较少,中老年人是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体人群。这一特征越是在相对成熟、居民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就表现的越明显。

1.3调研三:行为方式构成

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也是我们调研的重点之一,掌握住区居民的行为特征对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功能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调研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住区居民的行为内容,并将这些行为按性别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从表2中可以看到,较为频繁的几类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有:买菜、散步、带孩子、路过、休息(包括聊天、摘菜等)、倒垃圾等,这些活动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在调研中观察到的其他一些居民行为还有遛狗、下棋、打球、搬运、维修、晾晒、耕种等。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非居住区居民的行为,如打扫卫生的清洁员、废品回收人员以及一些从事上门业务的公司职员,这些人虽然不是住区居民,但他们也是居住区公共环境的使用者。以上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需求(如买菜、带孩子、晾晒、倒垃圾)和休闲活动(如散步、休息、聊天)为主。此外,如果我们把居民的性别、年龄与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分析,会发现一些相互关联的行为特征:如带孩子的以女性居多;休息、散步、买菜的以老年人居多;匆匆路过的多数是中、青年人。

1.4调研四:其他要素

虽然本次调研的重点对象是住区居民,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其他对象的出现,它们虽然不是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直接对象,但它们往往伴随住区居民同时出现,与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有相关性,因此也应给予一定重视。这些伴随住区居民经常出现的对象有:婴儿车,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是成年人带婴幼儿到居住区公共活动场地散步、晒太阳;两轮购物车,用于盛装蔬菜等生活用品,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是在买菜来回途中的住区居民,其中中老年人使用的频率较高;其他一些出现的物品还有儿童游戏用的轮滑、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废品回收用的三轮车、棋盘等。除了与人的活动伴随出现的物品外,在许多居住区中我们还能看到其它一些生物种群,最常见的是猫和狗,作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动物,它们也占据着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2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通过以上的调研,我们掌握了城市居住区居民的一些普遍特征,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针对住区居民在性别、年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以上特征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

2.1增加老人和儿童活动空间的比例

调研显示,老年人和儿童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占的比重较多,而且往往停留时间较长,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配置中,应加大为这两类人群服务的空间比例。老年人的活动内容主要以休息、聊天、散步为主,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可为老年人设置长椅、凉亭、慢步小路等空间设施。针对老年人早起晨练和晚上跳广场舞较多的情况,可以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设置一些面积较大的场地,为老年人的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在居住区中也应加大儿童活动空间的比例,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围合空间的材料应选择暖性、弹性材料,并保证有充足的日照。婴幼儿的活动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在为这类儿童设置活动场地的时候,应考虑婴幼儿年龄较小、活动不便、需要婴儿车等辅助工具的特征,场地中不宜设置过多的高差和台阶;对于不需家长陪护可自行活动的少年儿童来说,场地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采用丰富的色彩,并为家长的看护提供条件。

2.2重视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需求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得知,男性和女性在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均衡的,女性在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几率更高,因此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应重视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需求。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活动有带小孩、买菜、晾衣服等家庭日常生活行为,在设计中应为女性的这些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以晾衣服为例,现有的居住区大多数没有设置晾晒衣服的场所,导致很多家庭主妇将被子和衣服晾在小区的活动器械、凉亭甚至树上,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很多年轻妈妈需要在白天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居住区中应设置阳光充足的亲子活动场地,为母亲和婴儿的户外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这样的场所也能使孩子们迅速找到小伙伴,使妈妈们有机会相互交流。

2.3增加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

调研中发现的居民在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涵盖生活、休憩、娱乐等许多方面,但现有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往往只注重景观设计,居住区环境优美但缺乏基本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功能,导致很多楼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很低。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应增加空间的功能属性,如为买菜的老人提供休息、摘菜的场所;为家庭主妇提供晾晒衣物的设施;设置隐蔽的、存放生活垃圾的设施;为下棋、打牌的居民提供场地和桌椅等。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可以与这些日常基本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设计,用优美的绿化、小品点缀其中,使居民既能享受优美的环境,又能得到使用的便利。

3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

新罗小镇居住区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经济开发区,占地约25hm2,基地北、东、西三面为城市道路,南面与河流相邻接。该居住区的住宅类型包括公寓、小高层住宅、多层住宅、花园洋房、别墅等。在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方面,该项目设置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室外空间。在居住区北侧靠近北入口的地方设计了一块面积较大的、为整个居住区服务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包括亲子园、湖心小岛、社交长廊等功能区。亲子园是为家中有婴幼儿的居民设计的活动空间,阳光充沛,幼儿活动设施齐全,并为妈妈们设计了交流育儿经验的社交空间;湖心小岛三面临水,植物茂盛,拥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岛上设置蜿蜒的步行小路,为居民提供了散步、观景的舒适空间;社交长廊环绕湖面布置,长廊中设置座椅、凉亭、步道等设施,社区居民可在其中聊天、下棋,是一处适宜的社交空间。

在居住区的东南角还设有一处较大的休闲健身广场,老年人早晨打太极拳、晚上跳广场舞等集体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由于本规划项目里包含一栋设置在居住区西侧的老年公寓,因此在老年公寓北侧设置了一处老年人专用活动场地,其中包含门球场、苹果园、凉亭、健身器械等老年人专用设施。居住区的西南角设有小区会所,并附有社区活动场地、嬉水池、青少年活动场地等,社区活动场地可为社区居民的集体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青少年活动场地和嬉水池则为青少年这一居民群体提供了一处适宜的活动空间,场地中配置适宜青少年使用的游戏项目、设施等,与其旁边的社区活动场地也有一定呼应,便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在居住区西侧靠近道路的位置设置了衣物晾晒场地和垃圾收集点,场地周边用绿篱与周围环境分隔,既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不影响公共空间的美观。此外,规划中将居住区南面的河岸线设计为滨河景观带,将河水引入居住区打造丰富水景,在居住区东入口附近设置临水观景台等,这些地方同样为居民提供了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该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公共空间类型丰富,功能全面,景观优美,空间设计既实用又美观。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5)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近些年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当物质层面的需求达到一定的层面之后,必然伴随着在精神层面上的深层次需求。

一、当代老年人居住需求现状

(一)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的转变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夫妇开始选择和已婚子女分开居住,这样的社会现状促使中国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存的方式发展。

(二)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生活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上必然要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并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

目前,社会普遍对老年人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老年人不能适应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际上,随着我国国民普遍素质的提高,多数老年人不希望自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他们在精神上也有一定的追求与需要,同时也有时间去学习、接受现代社会的新观念。许多老年人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因此在住宅空间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与文化需求,不论是看电影、听广播、看报纸,还是在老年阶段学习书法、绘画、武术等,都应该在居住空间中提供相对应的学习空间。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与时行的社会需求,积极地把时展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模式有效地运用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中。

二、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一)居住空间色彩设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视力模糊、色彩辨别能力降低,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上应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提高可识别性,适应老年人视觉能力下降的特点。在转角、标高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采用不同装修材料或色彩进行分割,以达到容易识别的目的。

色彩在居室空间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影响人们的情绪。由于不同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在居室空间色彩设计中应结合老年人生活阅历,采用沉着、古朴、平和的室内装饰色彩。经数据统计,老年人更多的偏爱明亮、淡雅的暖色系,而相关专业人士肯定了温馨的暖色系能帮助老人缓解心里压力,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二)居住空间灯光设计

在中国,很多老年人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大多数居住空间都只有简单的基础照明,使得房间光线偏暗。然而根据老年人生理角度进行分析,视力的衰退代表着对光线要求的提高,一般老年人对光线的明度比年轻人高2~3倍,而昏暗的灯光也容易使老人感到情绪低落,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设计灯光时应该考虑到局部照明的设置,如在窗户或者墙面上色设置照柔和明灯光,使居住者在晚上使用灯光时有一个柔和的缓冲过程。

根据老年人视力衰退特点,视觉适应力降低,应该避免光线亮度的突变,并采用多光源照明来提高整个空间的照度,便于老人观察明暗对比度较低的目标。

(三)居住空间装饰性设计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比以前会有所降低,行动较过去会相对缓慢、反应能力相对迟缓,而多数刚刚步入老年阶段的中年人在心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贸然使用无障碍设施会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抵触,因此在设计上应该采用一些隐晦的装饰语言,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悄然改变周围环境,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强室内空间的审美性。

居住空间的陈设装饰装饰是渲染空间气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绿化植物作为室内装饰陈设的一部分,通过与室内环境的结合,可以营造自然地气氛,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使老年人更加舒适的生活。家具的选用上应该结合老年人身体高度会略微降低的特点,在储藏室、衣柜的选择应低于常规尺寸,尽量选用圆滑没有棱角的家具,最大程度的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三、居住空间设计审美功能的艺术性

(一)居住空间的陈设。居住空间的陈设包括物品陈设、绿化陈设、织物陈设等方面。就物品陈设而言,它直接与家具的布置相关,家具的摆放确定了居住空间陈设的基调,并且它无形中又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因此,它成为陈设装饰艺术中主要的内容。其次,植物也是室内的装饰陈设物之一,将植物引入室内,就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和谐过渡。而且,由于室内绿化具有观赏性,植物可以巧妙而含蓄地调节居住空间内的色彩,柔化建筑内部的硬线条,放松人们的心情。而且植物特有的自然姿态和造型加上自然光照射所产生的美丽影像无形中会给室内空间平添几分宜人亲切之感。再次,就室内的织物陈设而言,它作为一种陈设物不仅可以从色彩上调节空间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它以柔软的质感、丰富的色泽成为空间当中自由的音符,使人在这个空间当中享受艺术与美。同时,它既可以吸声保持室内安静,又有利于创造舒适温馨的室内气氛,它所起的丰富空间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二)居住空间设计与文化。文化一直与设计紧密相连,两者之间不可分割。居住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逐渐与文化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形式,它的内涵已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了某种精神的象征。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而文化的中心是人,那么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将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结合民族文化,也就结合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设计的灵魂。以这些为指导,设计师就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居住空间,并可以使地域文化精神得到延续与弘扬;同时,设计作品的感染力与设计师的情感关系紧密,强烈的创作欲望必将极大地调动起设计师的生活感悟和文化积淀,并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设计者对各种日常生活素材的收集,对各种文化素材的理解,对各国风土人情的领悟,以及对设计的倾注。标新立异的意境创造不仅要依靠设计者超凡的空间想象力,也要依靠设计者深厚广博的生活积累。因此设计者只有具备了理性的科学思维与开放的艺术修养才能设计出充分满足人们需求的居住空间环境。

当下的设计现状对设计师的个人品位、文化程度、审美标准,以及与业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居住空间设计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创新,是设计者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科学原理的完美结合,是设计师通过设计过程达到实用功能的科学性和审美功能的艺术性的完美的结合。当代的居住空间设计受信息网络及传媒影响,我们更应该努力挖掘、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自己的设计特色,并对外来的设计思潮兼收并蓄,完善自己。我们要勇敢面对未来的家居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加深对居住空间设计的认识,完善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的设计队伍能够构造一个完美的蕴含中国人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精神的绿色家园。

四、居住区环境艺术的创新

(一)回归自然的创新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逐渐提高。在钢筋与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当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自然生态也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了居住空间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已经与田园生活渐行渐远,人与人之间的居住环境的隔阂不断增大,居住环境也十分拥挤。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要对于人类回归自然的情感进行重视,并且对自然元素进行组合与设计,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居住空间设计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从而体现出自然生态之美。

(二)以人文本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对于人文因素进行重视,并且以人们对于生活追求来开展设计的创作。居住空间环境是属于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居住空间设计之中,才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让居住者得到安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审美享受。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室内建筑不断的涌现,各种设计风格也使得居住者更加眼花缭乱,居住空间设计逐渐的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环境艺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将室内空间赋予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将僵硬的混凝土结构转变为亲切的生活空间,借助不同的手段体现出居住空间设计的人性化。(三)个性的创新

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统一的设计方式难以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化,使得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下降。在开展居住空间设计中,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需要融入个性的思想,通过个性的创新,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统一性进行必要的个性创新和改变。在进行环境艺术创新中,要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手段,让室内空间具备更好的个性化,并且切实地满足居住者的个体化需求。

(四)实用性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重视居住空间设计的实用性,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的保护。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经常会由于不合格的装修材料所造成的室内污染,严重危害居住者的自身健康。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在实现环境美学理念基础上,重视对于室内环境实用性的保证。要将环保理念与美观设计相结合,并且保证设计采用材料的环保性,通过对于居住空间设计的有效控制,达到提高室内环境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居住空间设计上对于环境艺术的实现,也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于室内环境中的声音、颜色、光线等不同因素的搭配,提高室内空间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应该坚持健康、安全、适用等原则。针对目前的老年人居住空间仍然有很大的不足,设计师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加以完善,尤其要关注设计细节,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所。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6)

一、概述

1、高密度居住区划分特点与标准

根据密度分法,住宅可分为高密度、低密度以及中等密度住宅。密度是居住区总平面规划最重要的经济技术度量标准之一,反应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人口密度程度。

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的质量和人们居住的环境,使人在现代的都市中充分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高密度居住区是新时代居住区的绿化建设的趋势和目标,实现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发挥,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现在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

(1)注重景观设计的共享性

在建造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运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环境,让所有的住户可以平等的享受优美的环境。

(2)注重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采用多样性的设计手法,突破传统的材料搭配。景观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

二、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

密度反映了土地利用率和人口密度程度。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逐渐从“居而安”转变为“居而优”,即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高密度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中,如何同时满足绿化与功能的要求,在宝贵的建筑土地上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是景观设计面临的新问题。按照居住区人口密度高的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设置多种形式的散步路

道路是构成居住区的框架,有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作用,也是人们进入居住区的第一印象。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区一条充满情趣的视觉长廊。

设置多种形式的散步路是调节高密度居住区空间不足的有效方法。散步路的特点就是老少皆宜。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景观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要忌直求曲,迂回曲折,婉转起伏。范围较小的居住区绿地中,道路规划主要采用对角线轴向布置,如此可以拉大空间距离,增加深远感。高密度居住区由于人多,建筑多,可供设计师设计的景观区就很少,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无限空间,可以通过散步路的起伏回环往复,在有限中求无限。

2、绿化植被多样性

作为居住区最大的开放空间,绿化应贴近人的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创造高品质的环境。与低密度居住区不同的地方在于高密度居住区植物种植需要采用丛植和群植的方式,而低密度的居住区种植应采用点值方式。绿化面积和空间的大小要控制好,现实也证明,绿化面积过大,会降低实用性及居民的领域感,设计师可以把绿化与铺地、小路相结合。

3、水景设计

对于高密度人口、高密度建筑的居住区而言,由于土地的原因,户外空间中水景不能像低密度居住区那样做出大面积的水面,但是可以用喷泉、小瀑布的形式形成居住区的动水水景设计。喷泉和瀑布的水声可以掩盖居住区内的嘈杂和喧闹。但是,水景的设计也要考虑南北方城市气候的不同特点来定,对于北方城市来说可以采用旱喷式或混合式喷泉的方式,来避免冬季天气寒冷使水景观枯竭的情况发生。在设计不结冰期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4、节点设计——高视点设计

(1)高视点景观概念

随着居住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增加,住宅楼地层数也越建越高,居住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高点向下观景的位置,这就形成了高视点景观。

(2)设计要点:

a、高视点景观须注意高视点的居住区景观节点处理,考虑整个场地俯视的平面效果。

b、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应尽量多的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

c、水面在高视点设计中占有很大比例。只有在高层向下看景观才能看到水体的的优美造型,对水池或的底部色彩图案要进行精心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水的光感和动感。

d、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对比。

e、居住地的活动场所的地面铺装和散步路的铺地要进行图案和色彩处理。

5、采用灵活造园技巧

(1)借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方法,也是解决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很好方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对景”“借景”“衬景”“框景”等设计手法,都很巧妙的将空间“小中见大”。其中借景是空间延伸中景观设计的很重要的手法。

(2)园中套园、以小衬大

利用空间的开合对比,改变空间的大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闭合与敞开相间、交替处理、互相对比的造园技法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而且扩大了空间感。

如果过多的居民分享社区的中央庭园,反而使庭园失去私密性,也限制了领域空间的形成。园中套园,院中有院的集景式布局方式,形成了大园含小园,园中又有园的格局。

三、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

1、将底层架空造绿是现代高密度居住区景观发展的需要

底层架空绿化模式,将室外绿化引入建筑内部 ,形成一个微型景观 ,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这要求植物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耐阴性、抗寒能力,较热的地方有防潮能力等。架空层上层可选择喜阳、抗风、 根系浅和较低矮的植物 ,下层则选择耐阴植物。

2、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是高密度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内容之一

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地扩大。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为主题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四、结论

现在高密度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是否能是居住区达到真正宜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总之,在运用具体的设计手法之外,城市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建设还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地方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居住区景观系统时,一定要制定切实合理的目标,建立适当的设计体系,采取科学可行的手段,从而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高密度居住区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著.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散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2]陈六汀著.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7)

二、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特点

随着我国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视人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确保居住区空间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和观赏性的需求。而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叙述。其一,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注意合理采用各类装饰元素,并以此来不断丰富居住区的景观空间。我国的传统民居设计中,设计者为了让居住者的居住空间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通过会依据居住者的个人喜好、性格、文化修养等在空间景观设计中增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件,而这些装饰件尤其能够突出和展示居住人的力量、权力、高雅等。而在现代中国的新中式风格设计中,也可以通过提取传统的装饰元素来丰富居住区空间景观的设计内涵,一方面用于丰富现代居住区的空间景观,另一方面则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审美的需求,从而起到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其二,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会结合中国园林设计中的造林手法。在中国传统的园林建设中,设计人大都会结合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将这些传统思想融入到园林建设中,从而人更好的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造林效果。为此,在现代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大都会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设中的造林手法,比如,可以在居住区设计一些山水,或者选择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栽种在园林中,以此来体现景观的自然美感,除此之外,为了让居住区的空间景观设计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设计者还可以在设计中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并善于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体现景观设计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让人感受到设计的时代感。

三、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的设计方式

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设计的主体是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在景观设计中体现新的时代元素,比如,在很多城市的新中式居住空间景观设计都会借鉴中国传统的居住景观设计方式,在设计的外形上尤其注重采用高墙、灰瓦的应用,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品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区的建筑设计在布局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庭院的设计方法,形成了合院的布局方式,这不仅体现了务工传统院落的概念,也满足了当下人们对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现阶段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经常会借鉴其他空间景观的设计方法,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来体现空间设计的传统文化韵味。其一,我国的传统园林设计中经常会借用框景式的景观设计方法,在窗口位置设计花石、流水等,以窗口为画框,让居住者从窗口看出去犹如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以不断提高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审美效果。其二,设计者还可以借助多种造景方式的结合来增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景观设计的空间层次也愈发丰富。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利用门框、窗框等设计出完美的景观搭配,同时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将不同的景观相互隔断,达到一步一景的景观设计效果,给居住者以更好的视觉体验。其三,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还可以借鉴轴线的对称性来设计景观,对景设计一般是在观赏者所在的轴线中央,让两个景物相互对比、对称,从而凸显出整个景观设计的和谐对称性。比如,在实际的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设计者可以把对景用在比较大的景观设计中,在轴线上设计亭榭,而与之想对衬的设计则是瀑布,通过两者的对称来达到对景的设计效果。其四,运用夹景的造景方式,为了突出主要的设计景观,可以在道路两侧设计花草树木作为遮挡,并在中间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居住者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深远,给人以更好的视觉享受。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纺织品类软装饰在居室空间设计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不同功能的居室空间,所选择的纺织品类软装饰风格也不同,因此,纺织品类软装饰应该与住户的品位充分契合,而大众化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居室空间设计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有所提升,从一开始基础的居住需求逐渐转变成注重空间审美与生活协调的程度。人们对居室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具有现代元素的居室空间装饰,中老年人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而传统的居室空间装饰,年轻人又觉得过于死板单调,因此,可以根据人们不同的喜好设计纺织品类软装饰,满足大众的需求。

1以人为本的居室空间

1.1纺织品类软装饰应体现文化内涵

纺织品类软装饰在居室空间设计中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是体现艺术感的重要元素,可以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纺织品类软装饰可以根据居室空间设计的风格来营造一种文化格调,有效利用纺织品类软装饰可以创建自然、和谐的居住氛围,传达相应的文化内涵,在这种生活氛围下,引导人们的思想,让居室空间成为居住者情感的延伸。因此,要合理使用纺织品类软装饰,将装饰与居住者的思想与审美相融合,在符合居住者审美标准的基础上干预居住者的心理,与居住者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不协调的现象[1]。

1.2纺织品类软装饰应体现文化传递

纺织品类软装饰是一种不影响居室空间结构的装饰,可以随时被替换与清理。这种软装饰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结构,还能达到衬托居室环境的作用,体现居室空间的设计特点,同时还能展现出居住者的审美水平。通常来说,一些居室空间设计往往是利用点线面来划分不同区域,居住者在这种单一、死板的空间内生活,难免会出现抵触与消极心理,而纺织品类软装饰恰恰可以利用自身的装饰便捷性来提供多元化的生活元素,充分改善居室空间的设计美感。纺织品类软装饰通过自身的独特质感,可以弱化原本室内生硬的空间划分,改善居住体验,提升居住者的居住舒适性[2]。

1.3居室空间纺织品类软装饰应具有审美性

居室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居住者的喜好。目前,人们在设计居室空间时,往往更加看重文化的传递与情感的寄托,若居室空间可以和居住者的思想与心理充分契合,那么这个空间设计无疑是成功的。在居室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者与居住者的要求和审美充分结合,因此,设计出来的居室空间要充分体现设计者与居住者的审美要求。总的来说,居室空间设计要求较为严格,纺织品类软装饰应该涉及设计的各个方面。居室空间中的硬装饰内容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而软装饰却可以跟随整体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居室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利用纺织品类软装饰进行设计,使居室空间纺织品类软装饰具有审美性,进而可以创造出和谐的居住环境。

1.4纺织品类软装饰应契合居住者风格

纺织品类软装饰在缓和居室空间线条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居住者不同的爱好与兴趣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纺织品类软装饰进行设计。居住者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来选择纺织品类软装饰。例如,若居住者的性格较为热情开朗,可以选择暖色系的纺织品类软装饰;若居住者的性格较为沉稳、内敛,可以选择冷色系的纺织品类软装饰;若家中有孩子,居住者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来改变纺织品类软装饰的设计。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纺织品类软装饰,可以较好地美化居室空间,改善居住者的居住体验[3]。

2纺织品类软装饰的属性

2.1色彩装饰

纺织品类软装饰的主要区别在于色彩,色彩上的差异性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与体验。若想充分发挥色彩的差异性作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纺织品类软装饰的整体风格,同时,还要利用多种颜色的结合来协调不同颜色的纺织品类软装饰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度。例如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在室内运用冷色系的纺织品类软装饰就会使人感到很凉爽,倘若在气候较为寒冷的冬季,在室内使用暖色系的纺织品类软装饰就会让人感到很温暖。因此,在选择不同类型的纺织品软装饰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颜色的组合和搭配,通过科学合理的颜色搭配,打造一种协调统一的居住环境[4]。

2.2图案装饰

纺织品类软装饰的图案也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些自然界的事物,例如各类动植物等,可以丰富居室空间的设计内容。纺织品类软装饰中的不同图案同样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含义,同时也是组成居室空间内容的重要元素。图案可以分为动物类、植物类、自然类、几何图形类等。其中,动物类主要是代表祥瑞的凤凰、麒麟等,而植物类主要是牡丹、荷花等,自然类一般有雪花、水波纹等,几何图形类主要是利用几何图形共同组成一些特殊的花纹等。我国纺织品类软装饰的图案种类丰富,且注重内涵,体现出独特的美感。此外,在居室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房屋布局与风格来选择合适的纺织品类软装饰,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居住体验[5]。

2.3材料装饰

不同材料与工艺形成的纺织品类软装饰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居住者在触碰、抚摸纺织品类软装饰时,若其材质柔软,往往会让居住者产生一种舒适的亲密感;若材质粗糙,居住者很容易产生一定的不适感。纺织品类软装饰可以根据材料、工艺、形状来展现自身的装饰效果,这样的装饰效果较其他装饰更加强烈。通常来说,纺织品类软装饰通过各类处理工艺与多种制作工序制作出的成品,相较于其他装饰品来说更具有艺术性,还满足了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升了居室空间的设计艺术性。

3居室空间设计的特殊性

居室空间设计的特殊性主要源于居室整体的形式与样貌,这两个方面可以完全体现出居住者的品位与兴趣。不同类型的居住者所选择的居室空间类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人喜欢温馨的感觉,有人喜欢华丽的装潢,有人喜欢极简主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人们不再执拗于传统的建筑空间,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丰富居室空间。除了各类居室空间设计中的硬装饰,能够展现个性与特色的就属纺织品类软装饰了。这种装饰能够充分体现居室空间设计的自主性,营造出一种协调的美感与居住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纺织品类软装饰弥补一些其他装饰的缺陷。由于纺织品类软装饰通常是由环保材料制作而成,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

4居室空间设计中软装饰的流行趋势

目前,在居室空间设计所选择的装饰品中,纺织品类软装饰由于蕴含自然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因此,一种优质的居室空间设计也离不开优质的纺织品类软装饰,应让纺织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物尽其用。通常来说,普通的纺织物不具有装饰,但是经过标准的工序、成熟的色彩搭配、自然的纹样使用、优质的材料质感以及新潮的款式选择之后,就会形成优质的纺织品类软装饰。纺织品的颜色设计同样是建立在色彩与材料的质量之上的。不同的颜色往往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例如选择暖色调纺织品类软装饰,会让居住者感到温暖,产生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而冷色调的纺织品类软装饰会显得较为生硬与粗犷。因此,应尽可能地使用暖色调纺织品类软装饰,让居住者感到更加舒适。在实际运用中,以居住者的卧室为例,卧室的色调基本上是由地面、墙面等大面积的颜色来决定的。例如,床上用品的颜色应该与卧室的整体色调相契合,而年轻人喜欢跟随潮流,一般卧室的设计都是较为明亮的浅色系,而老年人都较为老成稳重,一般会选择较为深沉的颜色。除了软装饰的颜色,图案也是较为重要的元素之一,纺织品类软装饰通过图案的样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风格与内涵,但是在选择图案的过程中,还是要和卧室整体的颜色与设计风格相匹配。此外,纺织品类软装饰的不同质感和类型也会给居住者带来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有的材料光滑,有的材料粗糙,有的厚重,有的轻薄。这种材料上的不同对人们的感官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应该重点结合居室空间的整体设计理念,提升纺织品类软装饰在居室空间中的作用[6]。

5纺织品类软装饰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5.1调整

纺织品类软装饰由于自身的可操控性较强,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合理地调整居室空间。在居室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设计效果较差,因此,可以利用纺织品类软装饰进行遮掩。如果居室空间内的采光不足,就可以应用颜色较为明亮的纺织品类软装饰;如果居室空间的装饰太过单一,可以利用丰富的纺织品类软装饰进行布置;如果居室空间的高度较低,可以利用竖条纹样式的纺织品类软装饰来装饰墙壁,进而可以达到明显的视觉提拉效果。

5.2协调

在居室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软装饰与设计理念要充分契合。在使用纺织品类软装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年龄、职业、性格、兴趣爱好等。若居住者是年纪较轻的年轻人,那么可以选择相对新潮的温馨浪漫风格的纺织品类软装饰;若居住者是上了岁数的中年人,那么居室空间设计就要尽可能沉稳、传统,要选择中老年人能够适应的纺织品类软装饰。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纺织品类软装饰的大小尺寸,贴合实际尺寸对居室空间的整体设计效果来说极为重要。

5.3平衡

居室空间的设计,在风格上应该做到平衡,给居住者带来协调、均衡的居住体验,要结合实际的室内装饰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装饰方法,让居室空间的整体效果达到平衡。倘若家居的类型较为时尚新潮,那么纺织品类软装饰需要搭配较为舒适的色彩来协调整体的装饰效果,利用居室空间的整体风格与设计元素来优化居住者的居住体验。

6纺织品类软装饰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在家庭中,纺织品类软装饰的种类是较为固定的,一般包括但不限于窗帘、地毯、帷幔、靠垫等。在选择窗帘时,要尽可能地按照居室空间整体的设计理念来选择窗帘的种类,在实际应用中,也要符合居住者的居住习惯,严格检查窗帘的遮光性、温度调节性等重要功能;在地毯的选择上,重点需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以及清洗的便利程度;选择帷幔以及靠垫时,需要注重颜色以及形状与居室空间的配合[7]。

7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消费能力也有所提升,人们开始追求与自身契合、与环境协调的家居环境,因此,应用多元化的纺织品类软装饰来装扮居室空间。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通过装饰来提升美感,但是每个人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人们兴趣爱好的不同形成了如今风格迥异的居室空间设计。居室空间设计的美感是体现居住者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纺织品类软装饰是居室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居室空间内纺织品类软装饰的形态、款式与所表达的内涵都是不同的,而这些都是体现优质的居室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郎皎宇.浅谈纺织品装饰元素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表现[J].纺织报告,2021(3):85-86,104.

[2]彭墨石.纺织品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2):81-82.

[3]许灵.纺织品织物艺术与室内空间的关系[J].山东纺织经济,2020(5):11-13.

[4]吴嘉佳.试论室内装饰纺织品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装饰功能[J].纺织报告,2021(2):74-76.

[5]吴明.纺织品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评《室内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21(1):68.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9)

检 索:.cn

一、引言

居住空间装饰设计是根据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和装修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居住环境。

应用平面构成元素,把复杂的居住空间构成要素概括为简单抽象的点、线、面,并按照平面构成的艺术形式法则和构成规律去营造感官视觉效果和人文氛围,是居住空间装饰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居住空间及其形态

(一)居住空间的构成要素

居住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棚”三大要素构成的围合空间。地面是居住空间的起点和基础;墙面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棚与地面相对,为遮挡而设。

(二)居住空间的形态

空间的形态要素包含三个主要层次,即:基本要素,限定要素和基本形,基本要素是限定要素和基本形的前提和基础。基本要素是由抽象化的“点”、“线”、“面”所组成,在这些要素中,点是任何“形”的原生要素,一连串的点可以延伸为线,由线可以展开为面。当点存在于房间中心时,有静态感,无方向感;而当点偏离中心位置时,则有动态感和方向感。垂直线给人重力感、平衡感;水平线给人稳定感;斜线给人动态感;曲线给人张力感和运动感。面给人的心理感受主要是一种范围感,它是由形成面的边界线所确定的。

三、居住空间装饰设计

(一)装饰设计要素

根据装饰设计元素的特征,装饰设计要素主要包含概念要素、视觉要素、关系要素、实用要素。概念要素,是指如物体的图形,我们通常能感到的交接处有点、轮廓有边缘线等,概念要素就包括这些“点”、“线”、“面”的内容。视觉要素通常是指通过视觉得到体现的,它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内容。关系要素是在视觉要素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组织、排列,依据关系来决定的要素表现形式,如“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实用要素是指设计所要表达的含义、内容和功能等内容。

(二)装饰设计基本原则

1.装饰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居住空间装饰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宗旨,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力求实用、方便、舒适,动静分区及动线流程安排合理,陈设与家具合理配置,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得到和谐的统一。

2.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居住空间装饰设计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人的视觉反映、心理感受、艺术感染等精神功能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表达设计构思和意境,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达到预期的效果。

3.装饰设计要满足艺术与美学的基本要求。居住空间装饰设计就其审美性来说,属于视觉美学范畴,它包括自然美、和谐美、个性美三个部分。首先,设计要追求居住空间的古朴、原始材料的表现等自然美,达到返朴归真的自然美的效果;其次,设计还应考虑到设计的整体风格,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和谐美;同时,设计还应体现独立的创造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创造生动的感性形象和情绪化的造型,完美表现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美。

4.装饰设计要满足文化品位的要求。精神价值的大小不能取决于物质投入的多少,文化品位并不是由奢侈豪华的装饰所能表现出来的,高水平的设计师往往运用普通材料通过颜色、点、线、面、光影等元素构成居住空间的物质环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装饰设计要点

居住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棚围合而成,因此,对居住空间进行装饰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适用、美观的室内居住环境。室内的地面和墙面是衬托人和家具、陈设的背景,而顶棚的变化会使室内空间更富有情感。

1.地面设计。地面是影响居住空间装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地面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取长补短,衬托气氛;其次,要注意地面图案的划分、色彩和质地特征等;第三,还要满足楼地面结构、施工及物理性能的需要;第四,更要同整体居住空间环境相一致,相辅相成,达到预期的装饰效果。

2.墙面设计。在室内视觉范围中,墙面和人的视线垂直,处于最为明显的地位,同时墙体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部位,所以墙面的装饰要考虑墙面的整体性、物理性、艺术性等要求。

3.顶棚设计。顶棚是居住空间装饰的重点,也是装饰设计中最富有变化和引人注目的界面,其透视感强,因此,通过不同的顶棚造型处理,再配以灯具造型能充分增强空间的艺术感染力,使其丰富多彩,新颖美观。

4.陈设设计。体现丰富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质感、文化特征,无不在居住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室内陈设应达到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柔化空间界面、调节环境色彩,强化室内环境风格、反映地方特色等目的,通过再现、点睛、提炼等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可延续的传统,使陈设品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居住空间以精神价值。

四、平面构成元素在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是指应用“点”、“线”、“面”等基本视觉元素在二维空间里,按照美的视觉效果,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和运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组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全新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元素在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是指在居住空间的装饰设计中,对二维平面的构成元素点、线、面进行三维立体空间性的理解,使其功能性与装饰性融为一体,通过点与点、点与面、线与面等形态的有机组合,充分运用重复、渐变、近似、发射等构成手法,增加三维空间的丰富性、趣味性、空间扩展性,给居住空间带来有序的节奏感,使之产生空间秩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一)“点”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当一个点处于房间的中心时,这个空间就有一种向这个点集聚的向心力,这是因为点作为力的中心,控制着周围其它的事物,具有稳定感;而当点发生偏移的时候,整个空间顿时会产生紧张感、动感,同时,也会打破原本的安静和稳定的室内空间气氛,使之变得生动活跃,富有人情味。单点具有中心效应,极具吸引力;而多点的组合会产生线或面的感觉,大小相同的点组合成“点群”时,产生的面有稳定、严肃大方的感觉,如果多个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就会产生对称、稳定、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引导作用(图1);而大小不同的点组合成“点群”时,则不产生面,而产生动感,具有自由、活泼、动荡、变幻的感觉(图2)。

(二)“线”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中,线对人的视觉和心理影响较大,线具有方向性和力度感,各种线型的不同形状,不同排列组合,不同粗细都将对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直线表现出静、严肃、整齐的特征,它能给人以平和的心态,使整体空间和谐统一,体现出稳定、沉着和安定的氛围,当然,使局部空间出现一些曲线,更能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图1、2)。

曲线表现出动感和韵律,给人的感觉是轻盈、柔和、优美和丰富,如图2的顶棚及线角的曲线设计,使空间富于变化,在空间的氛围营造上体现了温馨之感的人情味。

在装饰设计中,不同的曲线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抛物线是速度的象征,螺旋线有旋转和上升的趋势,圆弧线更加丰富饱满,双曲线有动态平衡的美感,波纹线展现灵活多变,蛇形线富有吸引力等等,因此,在居住空间中恰当地运用线元素,可以增强空间的艺术效果。

(三)“面”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面是室内居住环境设计中重要的造型元素。在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不同的面可以产生个性差异的不同变化,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直线形面表现出正直、稳定、严肃,寓变化于逻辑之中,直线形面在空间中与部分点与线相结合,具有安定的秩序感,象征坚固、强壮、稳定、正直与庄严(图1)。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10)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1.1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现代居住区园艺绿化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草类地被植物塑造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并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使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

1.2 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 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 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1.3 水体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用水造景,虚实相映,层次丰富,得水以后,古树、亭榭、山石形影相依,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水体的设计在南方一些城市是居住区绿化的一个不可缺乏的环节,同时在设计中可以在材质上也可以做文章,像驳岸的设计、池底的设计、小桥的设计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同时通过水体宽窄和形态的变化和现代自动化科学技术手段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1.4 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 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

1.5 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雕塑小品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

(2)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

(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2.1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2.2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 使用现代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①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③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④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3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开发商单纯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乏审美观,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的加入,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诸多弊端。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盲目模仿跟风,缺乏和谐意识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中的炒作风气较重,很多设计师一味模仿,仅仿其形式,而不能取其精神,缺少创新与和谐。

(2)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各行各业所倡导,景观设计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常大打折扣,得不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4对改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为努力促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优化,打造中国特色居住区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居住区景观环境,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开展景观设计,提高自主创新意识

首先要明确居住区的特性,让生活接近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以人为主体进行设计。

(2)加强景观设计学科建设,锻造素质过硬的设计队伍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设计师掌握美学、制图、材料学、植物学、园艺学、建筑结构学、心理学、行为学甚至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素养,只有提高综合素养,才能在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因此,要促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进步,必须要首先加强景观设计学科建设,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设计队伍。

(3)完善设计规范,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管理制度条例很不完善,远没有规划建筑方面规范,随意性比较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如景观设计单位资质的管理和核发、景观设计招投标工作、景观设计工程的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松散。这成为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应积极地出善的管理政策、监督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居住区景观及公园、市政广场等景观设计的细化管理。

结论

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居住区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居民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现代居住区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所以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小区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是我们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浩等.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篇(11)

一、住宅区景观设计的要求

1.景观的文化性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主要是指采用人工材料塑形的景观,如小品、雕塑、铺装等)要同软质景观(主要指利用绿化、水体造型的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2.景观的艺术性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追求欧陆风情式(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发展为“回归历史”的趋势。现今,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3.景观的实用性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简约式园林发展为名贵树种的大量引进。现今,逐渐被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由于名贵树种、稀缺植物不仅可更好的衬托居住区的品质,为居住区增色;还能使居住区引起轰动效应,因此其开始成为目前居住区园林发展的新趋势。目前,高大的古树是很多开发商的首选。但居住区园林景观在具体设计时,应按照植物群落来布局,而不是盲目堆砌。应景也是树种选择的重要条件,周围的建筑体对树木的栽种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如古典风格的楼盘适合种植芭蕉树,现代建筑体则适合几何形状的乔木等等。让人赏心悦目又能给居住者创造实用价值的树种才是最可贵的造景方式,过分追求稀缺品种或者洋品种并不是健康的楼盘园林发展趋势。

4.景观的变幻性

目前,园林规划已经从简单的植物铺陈发展到现在的应景设计。这种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植物上,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的风光,而不断变幻的景观、季季不同的园林,能让社区保持更多的新鲜感与活力。应景能带给居住者更多的审美情趣,在小区里闲庭信步,不会感觉乏味,每走到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不同角度领略小区的景色,这就是一步一景。营造缓坡是当前楼盘景观设计运用得最多的,像丘陵一样高低起伏的地势,让人感觉面积增大了,植物绿化面积也更多了,小区园林更有层次感。另外,在植物的栽种上,以四季植物代替过去的常绿植物,让一年四季的景观在园林社区里得到更好呈现,使不同的阶段都有美的表现手法,让居住者感受到季节的自然变化。

二、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1.把握景观设计的生态系统原则

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住区园林化没计,有一条明确的景观主轴线,沿这条主轴线,没计绿化步行街,有条件的话,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开人工小河流和省水泊体。住区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的重点,使之成为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等),又是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住宅楼首层架空也是绿化空间和增大人际交往的好办法。可在架室层设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种植喜阴的矮科植物和花卉,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

2.把握景观设计的色彩与造型的和谐性

建筑外型、色彩、组合居住区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屋顶形式和建筑材料及建筑色彩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筑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中、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重性。立面要防止单调沉闷,尽量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旋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墙面垂直绿化,屋面绿化、美化建筑物景象。在居住建筑的组合中,要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建筑群体围合一个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围绕公共空间的周围形成若干个次空间;另一种组合方式是建筑组团被分割为若干个各自独立的小空间。居住建筑的组合形式是多样的,空间内部形式变化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建筑单体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功能设计的成功和外形的优美,更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创造生动、优美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3.把握住宅景观设计的整体统一性

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在城市景观点、线、面构成中,属于量大面广的“景观面”,其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