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9 11:25:14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1)

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2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

2.1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2加大养殖品种优化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2)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92-04

生猪产业是关系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受成本上涨、环境压力增大、供求关系波动以及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的以散户养殖为主的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全省有7个国家重点支持的生猪调出大县(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福建省生猪养殖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结合国内外生猪养殖发展的趋势和福建省生猪养殖的现实条件探讨福建省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路径对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总体发展形势

1.1 世界生猪养殖发展趋势

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世界生猪生产养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逐渐趋向工业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第二,猪品种和类型不断转变,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第三,饲料工业发达,加大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第四,采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如采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种猪繁育体系、杂交优势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高效益饲养管理新技术。

1.2 我国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趋势

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 000亿元以上[1]。2012年全国猪肉产量5 335万t,年末生猪存栏47 492万头、出栏69 628万头[2]。根据USDA2013年5月推出的预测报告,2013年我国猪肉消费量预计将达到5 261.5万t,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50.2%,远高于第二大的消费地区欧盟27国和第三大的美国。而我国对猪肉的进口依赖度极低,每年进口、出口占消费量比例仅为1%~2%[3]。

虽然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但生猪养殖产业化水平落后,市场集中度极低。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10年我国生猪出栏头数在3 000以上的养殖场出栏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为15.4%,出栏规模在50 000头以上养殖场年出栏占全国比重仅为1%。从养殖场(户)数来看,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数的95.71%,50 000头以上全国仅有121家养殖场(户)(见表1)。而美国2011年生猪存栏量达到5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占比为78%,存栏规模50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占比达到54.7%;日本存栏规模在3 000头以上的猪场存栏占比低于美国,但也达到了56.3%。与产业化程度高的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潜力空间很大。在生猪养殖业技术壁垒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技术壁垒较低。虽然近几年养殖专业化水平在提高,规模化养殖不断兴起,但总体上农户圈养、散养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规模化养殖作为生猪产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加以扶持,实践中由于生猪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升,散养模式的机会成本逐渐加大,市场的波动进一步加大“小、弱”养殖户的风险,而随着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的体现以及规模化养殖下游加工销售渠道的拓宽,生猪规模化养殖趋势日益明显,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按业内认定的标准,规模以上为500头)的规模养殖场(户)出栏生猪数量占总出栏量的比例为34.54%,与1990年以前散养模式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相比有很大进步。散养户的不断退出,为规模化养殖留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国更鼓励大企业进入,促使生猪养殖业朝规模化、信息化、集约化方向整合。未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和资源与资本的全球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潜力更大,但同时也面临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和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等转型升级的压力。此外,从地方政府的意识层面看,普遍存在不支持和实际反对扩大生猪生产规模的意识和导向。生猪养殖不用纳税,不仅不能为各地政府带来税收,反而带来大量污染,地方政府需要投入资金去配套上级相关扶持政策,大多地方政府实际上没有动力去发展生猪养殖业。

2 福建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2.1 总体状况

近几年福建省的生猪养殖发展比较快,10年前福建省的生猪自给率还很低,猪肉要靠从外省调配,但是目前福建生猪量不仅可以自给自足,每年将近一半的富余生猪还卖到广东、浙江、江西等外省。

从规模上看,福建省生猪规模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化养殖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福建省生猪业总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80%以上,2009年生猪业产值超过了200亿。2010年,福建省大小猪场(户)共611 59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7473个,占总数的1.22%(全国为0.36%),这些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占总出栏数的52.36%(全国为34.54%),年出栏5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424个,10 000头以上的148个,10 000头以上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0.14%(全国为6.63%)(见表1)。年产10万头猪的特大型养殖企业有光华、鸿达、南阳、福丰、森鲜猪场等,还有计划年产50万头的南阳猪场等。从产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龙岩、福州、漳州、泉州和南平等市,五个地区的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8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猪养殖业正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

从养殖水平看,福建省生猪饲养技术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在行业中有相对优势。2012猪肉产量155.55万t(占全国总量的2.92%),年末生猪存栏1 340.86万头(占全国总量的2.82%)、出栏2 069.05万头(占全国总量的2.97%)[4]。生猪年出栏率159.4%(全国生猪年出栏率平均为 146.6%,且为历史最高)。2010年福建省平均每头母猪出栏大猪14.42头(全国平均为13.3头/母猪)。种繁育体系日臻完善。全省共有200多家种猪生产企业领取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基本满足全省养猪业发展对种猪及猪苗的需求,猪苗外调减少。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每年扶持多个标准化示范场,国家也连续数年资助部分标准化场建设。

2.2 突出问题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福建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也面临着土地与环保的双重关键制约、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综合成本上涨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与技术服务体系滞后、地方政府缺乏实际支持动力等问题,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在土地问题上,福建省用于规模化养猪的土地资源缺乏,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而传统生猪养殖占地多,污染大,“猪肉要吃,生猪少养、不养”已成为一些沿海县市,特别是工商业发达县市心照不宣的“发展战略”。

第二,在上游饲料供应上,饲料粮(玉米、豆粕、麦皮)几乎全部要从省外调入,饲料粮供应受省外制约,而且价格比其他省份更贵,饲料资源没有优势。

第三,在环保问题上,福建省政府出台了比较严格的环境及水源保护要求,全省养猪业目前每年产生近1 000万吨猪粪、1 700万t猪尿和7 000万t的养殖污水,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加上福建省的山形地势和种植习惯,由于没能形成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猪粪污染问题还无法有效消纳解决。

第四,在养殖规模上,全省仍以小规模和散养户为主。2010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规模和散养猪场有604 118个,占总数的98.78%,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数的91.18%,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8.99%(见表1)。小规模和散养猪场,疫病多,生产水平低下,存在添加违禁药物,乱用抗生素等现象,不仅提供市场产品总量少,而且所提供的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没有保证。随着今后城市超市供应猪肉进货渠道朝订单农业发展,小规模猪场将更难生存。

3 福建省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路径

3.1 总体思路

根据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保障生猪产业安全与稳定发展的战略,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确立“控制总量转方式、丢小扶大提质量”的发展主线,坚持规模大小适度化、生态养殖无害化、科学生产标准化、效益提升产业化,着力解决生猪养殖中的规模分散问题,缓解养殖带来的生态压力,重点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等生猪规模化养殖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等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进福建省生猪规模化养殖走生态型、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猪养殖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2 主要路径

3.2.1 加强污染治理,促进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 采取“一拆、二控、三治、四关、五转”手段,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综合措施,推进阶段性生猪养殖业污染集中整治工作,运用生物、工程、生态等多种治理模式,有效控制生猪养殖面源污染。

强化属地管理,建立以乡镇(街道)为主的养殖业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依法治污,土地、林业部门切实加强对养殖场用地、林地审批管理。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环保审批工作,加强对新、改 、扩建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及环保“三同时”管理,对“未审批先建设”的养殖场,应依法予以处罚或予以关闭。同时,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排污达标情况的督查监控,对违规超标排放养殖场依法收取排污费。强化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养殖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对未批新建的养殖场坚决予以依法取缔,特别是对违法在禁养区和禁建区内抢建的养殖场的,坚决予以和行政处罚[6]。

3.2.2 坚持标准化生产,突出疫病防治 巩固提高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制定标准化、高水平的养殖发展规划,尽快建成标准化示范场,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通过改造使规模养猪场、养殖小区广泛应用标准化技术。用现代装备、现代工艺武装生猪生产,提升集约化生猪生产水平。在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产品检测、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逐步探索建立标准化规程,强化标准控制,提升整体实力[7]。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逐步建立猪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的要求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做大产业品牌,增强产业素质。

做好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工作,保障疫苗安全供应,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扑杀补贴机制。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的待遇。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对严重危害生猪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严格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快速扑杀补贴机制,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处置、控制疫情。

3.2.3 发展立体农业,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生态型发展 积极引进总量控制新技术和项目综合利用技术,以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为重点,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养殖场。重点发展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液转化能源,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各规模养殖场的生猪生产规模、地理位置,采取种养结合、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多级氧化塘、堆积发酵等多种处理方式,综合利用生猪粪便等废弃资源,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鼓励养殖场采用“猪-沼-果(草、林、菜、粮)”、生物发酵床等“零排放”生态治理模式,实现养殖排泄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切实提高养殖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扶持猪粪便加工利用企业的发展,鼓励沼气发电和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等,按照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立体农业的发展方向,合理组织生猪养殖,促进循环经济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3.2.4 加强产业链建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依托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生猪良种培育和供应,将良种作为生猪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快良种繁育步伐,加快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养猪业协会为平台,做好生猪养殖服务和销售信息沟通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做强饲料兽药产业,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全面推行高效、环保、安全型饲料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产业。推进生猪屠宰加工等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和推广以养殖排泄物为原料发酵沼气为村民、公司员工提供生活燃料,为欧柑、烟叶、蔬菜、百合花等提供肥料的做法和经验,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模式。适时建设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生猪养殖粪尿制作有机肥料。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安全饲料生产、无公害生猪养殖、生猪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生猪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狠抓技术技能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鼓励专业合作组织与养殖企业和农户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实现生猪市场价格预测等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生猪的产销衔接,建立物流服务,稳定销售渠道。通过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引导农民分工合作,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猪养殖发展的路子。

3.2.5 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扶持壮大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生猪产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培育带动力强、在业内知名度高、品牌信誉好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从事产品深度开发。针对福建散户养殖较多的特点,引导和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企业组织化程度。引导加工企业、种猪繁育企业、饲料供应企业参与生猪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探索建立“龙头企业+规模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多种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订单”进行生猪收购、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养殖模式内养殖企业统一采购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 关于尽快上市生猪期货遏制肉价上涨的建议[N],证券时报,2007-11-26.

[2] 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3] 李方新.变革中的生猪养殖业-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生猪养殖[N]. 华泰证券,2013-08-28.

[4] 福建省统计局.2012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S2S9 文献标识码:A

1 机械增氧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分析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的设备大致可分为局部增氧、底部增氧和平衡增氧3种类型。下面对3种类型的增氧方式和工作原理进行分别阐述。

1.1 局部增氧方式

局部增氧方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增氧方式,被更多的用于淡水养殖的应急增氧。这是由于该种方式能更好地解决鱼类浮头、“泛塘”的现象。除此之外,局部增氧的方式还具有诸多的优点,例如可进行定点作业,并且作业区域相对固定等。局部增氧方式的代表机型主要是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这其中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最好,并且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增氧机型。叶轮增氧机的原理是通过叶轮的转动,带动水体产生水花,这样能够增加水―气界面的接触面积,达到加速水体溶氧的目的。与此同时,叶轮式增氧还能在水体的搅动中打破热分层和养分层,使上下水体产生对流,加速水体溶氧。

1.2 底部增氧方式

底部增氧方式是一种立体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从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的增氧式技术。底部增氧方式的典型机型是微孔曝气增氧机,该增氧机由风机与管道构成。微孔曝气增氧机主要是在水体底部进行增氧,而风机的功率和管道布管的密度大大影响这增氧机的增氧能力。

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安装过程比其他增氧机要复杂许多,第一步是在水体底部铺设微孔管道,然后利用风机对管道进行加压,使微孔中冒出的微细气泡呈现弥散状态,这样微细气泡可以一边上升一边与低溶氧水体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水体底部的溶氧水平。

1.3 平衡增氧方式

平衡增氧方式是在水体净化技术基础上进行增氧设计的。该设备的典型代表是耕水机,耕水机的缺点是功率小、转速低,增氧能力和瞬时增氧的效果也不如传统的增氧机好。但该种设备也具有传统增氧机所不具有的优势,该设备能够24h不间断地低能耗运行,以使表层的富氧水与底层的缺氧水进行不间断的置换,从而提高水体的整体溶氧水平,缓解水体底部的缺氧状况。

2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机械增氧设备的总量仍然不足

当前我国在增氧机方面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总量不足,现有设备数量难以满足高产高效养殖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增氧机的数量是与淡水养殖的面积和养殖密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养殖水面越大、密度越高,那么对增氧机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但是按照我国现有增氧机的动力效率和有效的增氧面积计算,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的,每66.67hm2的养殖面积至少要配备3kw的增氧机134~167台,现有的设备数量是不能满足如此高产高效淡水养殖的需要的。

2.2 设备结构不尽合理

当前的增氧机格局是叶轮式增氧机占主导地位,而其他增氧机的增速缓慢。这是由于淡水水产养殖户的从众心理,他们愿意选择大家都选择的增氧机,而忽略了水产养殖的品种问题。据相关统计显示,叶轮增氧机一度上升到增氧机总量的99%,这就导致设备的现状不仅与名特优水产养殖强劲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其增氧方式也违反了淡水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

3 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增氧性能比较

3.1 机械增氧方式对增氧性能的影响

3.1.1 叶轮增氧机

叶轮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要高于水车增氧机和螺旋桨增氧机。这是由于叶轮增氧机在水体中的混合与提升能力较强,能获得较大的氧液接触面积,增氧性能会很好。

3.1.2 水车增氧机

水车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略低于叶轮增氧机,而高于螺旋桨式增氧机。这是由于水车增氧机在水体的中上层的推流能力和混合能力较强,其氧液的接触面积也会较大。水车增氧的适用范围是水深1m左右的浅池。

3.1.3 螺旋桨增氧机

螺旋桨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要远低于叶轮增氧机和水车增氧机。这是由于螺旋桨增氧机在整个水体中的推流能力和混合能力较弱,在池塘试验中底层的溶氧值有明显提升,但上下层溶解氧的均匀性较差。

3.2 机械增氧方式对不同深度水层增氧能力的影响

由于淡水水产养殖中养殖品种的不同,那么对淡水增氧的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叶轮增氧机的性能较好,能够同时提升淡水池塘中不同深度水层的溶解氧;水车式增氧机的优势是能提升水体中上层的溶解氧,而对水体底层溶解氧的提升能力较差;螺旋桨增氧机的突出优势则是提升水体底层的溶解氧,其对水体中上层溶解氧的提升能力则较弱。

4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增氧设备的节能低耗、高效可控发展趋势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低耗、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传统的增氧设备具有高耗能低效率、依靠人工操作的缺点。因此,要致力于机械增氧设备水平的提升和智能操控系统的研究,这将是今后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4.2 混合增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采用不同的增氧设备进行混合增氧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理想增氧效果,这种混合增氧方式已经开始在养殖水域中进行。比如,可以采用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和水车式增氧机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进行混合增氧,还可以采用活水机增氧和叶轮式增氧在翘嘴红混养塘中进行混合增氧养殖。混合增氧的方式增产效果明显,是机械增氧技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

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趋势

1水产养殖信息获取技术

1.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

主要是用来对于水产养殖区域的信息采集,实现整体上的信息收集,从位置区域与地理信息等方面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归纳。通过水产养殖遥感技术能够对于水域养殖的动态发展进行实时的关注与了解,确保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对于水产养殖进行实施的管理。当然遥感技术在应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其无法对于水产养殖时的水质状况以及具体的参数数据进行收集,遥感技术更多的是实现空间上的养殖密度与养殖面积的监控。

1.2知识收集技术

在进行信息的收集与获取时可以以很多的方式来实现,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对养殖信息的记录来创建养殖日志,实现对于养殖情况的系统化分析与了解。此外还可以查阅文献来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在收集之后均可以整理为信息化的技术资料将其纳入信息库之中,这样方便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与整理。

1.3网络传感技术

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往往会应用传感器来及时的收集相关的参数信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水质传感器,通过水质传感器来对于水质进行及时的监控,从而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鱼类传感器,这一类传感器多是通过对鱼的形状、颜色以及纹理来实现对于鱼种的分辨与识别,从而及时的对于养殖的鱼的种类数量进行及时的收集。

2信息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对于水质的监控管理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水质是保证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只有确保水体的质量才能够确保鱼群的数量及质量。因此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水体的质量。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来实现对水体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在对水体进行监控时主要是对水体的温度、酸碱度、含氧量以及电导率等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信息的收集建立一个预警系统,一旦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水体指标出现异常就立刻进行示警,以便于及时处理,避免因为水质的因素影响养殖质量。

2.2疾病的预防与诊断

水产养殖不同于牲畜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养殖疾病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并且水产养殖的疾病传染性较强,一旦发生较难处理,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由于很多养殖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一般均是过量养殖,鱼类的数量超出了养殖区域的合理容纳量,这样以来就容易导致疾病的种类更加的复杂多变,并且因为鱼类的数量过多导致了鱼群一旦爆发疾病会难以控制。而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对于养殖区域进行管理,科学的规划养殖的数量与种类,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养殖鱼类的健康。并且一些水产养殖专家开发出来的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鱼群疾病的检测与诊断,例如:UML鱼病远程监测预警与诊断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鱼群疾病的监测与诊断,实现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

2.3水产养殖饲料的配置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的种类以及喂养的具体时间会直接影响到鱼群的质量,因此一定要科学的调配养殖饲料。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于养殖饲料的种类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对于饲料中所添加的营养成分对于鱼群的生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一定的预测,并且预测出鱼群的生长趋势,准确的预测出饲料中所缺少的营养成分,从而来对于饲料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养殖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建立养殖模型,通过模拟养殖对养殖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判断,实现养殖效率的最大化。

3水产养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信息获取的自动化

以往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在需要收集养殖的数据时往往是由人工来进行的,但是以人工来进行水产养殖的信息获取一方面是获取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收集工作量较大,有时候会导致信息收集时发生偏差,导致信息的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收集信息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收集周期,而水体环境的复杂多变往往会导致信息的时效性不强。应用信息化收集技术就能够较好的实现对于数据的实时收集与整理,这样以来不仅仅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还能给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3.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信息获取范围、广度、精度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传感技术和集成传感的发展,遥感和3S技术在农业领域水产养殖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水产养殖特性的不断结合,使其对水产养殖信息获取的精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提升了水产养殖基础数据的水平,保证了水产养殖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3.3信息处理向模型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计算机算法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较传统的处理方式更高效,时效性和准确性更高,能够有效解决水产养殖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因子较多的问题,并且组合模型、复合模型和三角形法等的使用使模型的构建方法更多元化。

4结语

水产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殖的水体环境以及鱼群生长状况等一系列因素,而以往的人工控制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水体的有效控制与鱼群的状态监控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的水平。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现阶段,水产养殖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主要表现为水产养殖业的信息获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是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根据获取信息的尺度和获取信息的属性,水产养殖的信息获取技术可分为知识挖掘技术,传感网络技术和遥感技术三个方面。

1水产养殖的信息获取技术

1.1知识挖掘技术

众所周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比如查阅文献、参考养殖日志、问卷调查等等。当人们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到信息后,就会进行信息录入,再经过知识挖掘这项技术,转换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它的自动识别。在水产养殖业中,此项技术应用研究较早,现阶段在水产养殖信息化技术领域应用成熟。

1.2传感网络技术

可以应用水产养殖传感网络技术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鱼类和它们的行为参数辨别,这种传感技术使用的传感器主要以鱼的种类以及鱼类的其他相关特征作为基础;第二种是水环境的参数,应用于这种类型的水产养殖业传感器是一种水质传感器,其主要特性是化学特性。

1.3遥感技术

同参数信息获取的技术相比较,应用水产养殖信息化的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的水质参数非常有限,但是此项技术却能实现区域的信息采集,通过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信息,实现多种信息的获取。遥感技术能对水产养殖实时信息进行合理的预处理,为未来多种更加先进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业发展信息化技术现阶段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渔业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内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作为设施养殖的前提,也为其他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提供了有效载体。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1信息获取的方式

水产养殖业的信息获取方式逐渐由人工获取发展到自动化获取,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工获取的缺点。水产养殖业的环境参数变化具有多元性和周期性,发展信息建模的方法和参数处理的能力非常有必要。与此同时,发展传感技术也对智能化、集成化获取信息的程度不断提高。

2.2信息化技术应用

信息化技术应用主要是指信息获取的精度、广度以及质量和范围的不断提升。随着各项技术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它们的不断发展也同水产养殖特性越来越紧密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提升水产养殖业基础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且保证了水产养殖业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3信息处理方法

未来信息处理方法将向着智能化以及多元化和模型化的方向发展。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相对于信息处理中传统的方法更加高效,准确率更高,并且解决了水产养殖业的多种复杂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多种模型,使其更加多元化。

2.4养殖管理决策的改变

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的发展使养殖管理的决策向着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了现代科学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使水产养殖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向精细化的养殖系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控制方法,向着现代模型控制方法开始转变,从而使管理更加高效。

2.5信息化思维及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思维及技术的应用在水产养殖业中越来越重要,伴随着信息化的手段不断深入,信息化的本质和它的规律也越来越明显。注重信息化思维以及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新技术和养殖流程的结合,使它们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不断地提高了科技转化能力和应用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业是当前水产养殖者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现阶段,部分水产养殖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还有一些技术不够完善,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和发展中,应强化关键技术,使信息化高新技术与水产养殖紧密结合,共同优化。

参考文献

[1]胡金有,等.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农业机械学报,2015(7):251-263.

[2]高月红,等.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4(2):72-74.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喜欢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猪肉,同时又要求猪肉色泽好、嫩度高、、风味鲜美。因此,传统的工厂化养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猪肉产品质量的需求,养殖场需要改变养殖方式,生产高品质的猪肉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态养猪是在人们意识到工厂化养猪存在疫病、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后,为有效提高猪肉品质、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而采取的生产方式。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生态养猪是遵循和利用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形成的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猪健康生长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为生猪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态环境,还会最大限度限制其在生态环境中排放的废物污染,以此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2-3]。生态养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疾病防治、科学喂养,还涉及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控制等[4]。是采取生态养殖方式生产的、饲喂有机饲料、不在生猪的生长育肥阶段使用抗生素的商品猪[2]。

1生态养猪特点

1)保护生态环境。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粪污,按照传统方法不能及时处理,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未经处理的粪污将会促使疫病的发生,影响猪群健康,降低产品品质。生态养猪可以采用科学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常见的处理技术是沼气工程处理技术,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供暖,沼渣处理后可用作肥料。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猪粪便处理难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变废为宝,实现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地节约资源。2)改善猪肉品质。一些工厂化养猪企业为了提高猪的瘦肉率、缩短生长周期、增加猪肉的产出,通常在饲料中添加铜、锌等金属元素或者抗生素等药物,这样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肉品质,导致猪肉口感不佳,甚至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态养猪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安全,选用的饲料必须符合《饲料卫生标准》要求。饲料中的砷、铅、氟、霉菌毒素、铬、汞、镉、亚硝酸盐及细菌总数等不得超标。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规定,确保生态养猪的质量安全[5],从而提高猪肉的口感,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3)提高经济效益。相对于工厂化养猪生产的猪肉产品来说,生态养猪的猪肉产品具有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色泽好、风味鲜美等优点,产品价格虽然相对较高,但是仍然受到消费者青睐。此外,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严格执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生态养猪更符合生猪养殖发展趋势。因此,生态养猪一方面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促进我国猪肉产品出口;另一方面,由于价格较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生态养猪具有上述优势,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由于现代生态养殖规模加大,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生猪活动对于饲养环境中植被破坏性较大,失去植被的活动区排泄物难以实现生物消化;②生态养猪规模大,生猪排泄物较多,不能完全被周边农作物消纳,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生态养猪技术分析

1)水源安全,地势高燥。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态养猪基地选址首先要考虑水源安全,其次是地势高燥。养殖用水要清洁卫生。在选择水源时,应该避开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挑选生态环境较好、水质无污染的水源,保证用水清洁卫生。这是生态养猪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猪群健康养殖的基础条件。由于一般的饮用水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在供水的时候,可在水中添加适量食盐以及维生素,一方面可以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均衡的营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猪的抵抗力[6]。养殖基地地势要高燥。养殖基地一定要选择在环境较开阔、通风条件较好、地势高燥的地方。养殖基地圈舍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能够有效地阻止疾病传播。圈舍应设置侧窗、天窗、地窗,尽可能使用侧窗进行通风换气,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猪圈内安装风扇,加强圈舍内气体交换,保障猪群健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2)饲喂有机饲料。有机饲料是指由有机生产体系采用有机饲料原料按照有机饲料相关标准进行加工生产而得的饲料产品,有机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药物、促生长剂或者其他的一些化学合成的添加剂,除此之外,有机产品里还不能使用任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取得的产品以及物质。生态养猪饲喂有机饲料,能够有效地减少药物残留,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养殖基地可以考虑通过在有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疫病发生。3)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在养殖过程中,要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保持猪圈干燥,可以采用一些有机材料铺设在地底,防止地面渗水和返潮。其次,要定期打扫猪圈,对猪圈进行清洗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保证放养区的安全,严格杜绝有毒有害物质。4)加强日常观察,减少疫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猪群疫病预防工作。养殖基地饲养管理人员平时应保持饲养环境干净卫生,每天还要观察猪群的采食和饮水状况、精神状态、呼吸状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请兽医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生态养猪技术发展趋势

1)运用现代化设备监督猪群的日常状况。生态养猪基地逐渐采用现代化设备监督猪群的日常状况,如采用现代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猪群的精神状况。此外,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数据库,一方面通过观察猪群的日常生活状态,随时对猪群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可以记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出现突发状况时,有案可查,能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2)立体养殖方式。目前,生态养猪正向立体养殖方向发展。立体养殖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一方面通过优化养殖类别,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殖密度、合理利用资源,进而提高养殖效率、增加产出。如鸡-猪-沼气-有机肥生产模式,即使用有机饲料养鸡,养鸡产生的鸡粪经过处理后喂猪,猪粪、污水等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渣处理后可作为肥料用于蔬菜大棚生产。立体养殖模式可以通过合理优化养殖过程中的生物链结构,从而提高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7]。

4小结

生态养猪的发展要重视养殖技术理念的转变,一要养殖基地环境条件好,水源清洁卫生,地势高燥;二要饲喂有机饲料;三要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四要加强日常观察,减少疫病发生。只有当这些基础工作做到位,才能大规模地进行生猪生态养殖。

参考文献

[1]戚守登.如何做好规模化生态散养猪生产[J].猪业科学,2016,33(3):92-94.

[2]李林.生态猪养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畜牧,2015(8):13-14.

[3]张学涛.生态猪养殖策略探析[J].养猪,2016(3):90-91.

[4]郜冬雪.浅析生态养殖发展趋势[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9):98.

[5]张玉纯.生态养猪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2(6):82.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7)

1.2控制食物的来源生态养殖模式下,有机农田成为猪饲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配套完善,例如:生态农田、草地等食物生产配套设施。猪在食用有机食物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将其应用于农田中,能够极大的促进农作物生长,达到双赢的目的。不仅如此,要想提升猪肉品质,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在提升猪群免疫能力,降低患病几率的同时,提升猪肉的口感及品质。

1.3水源的控制猪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饮用大量的水,如果饮用水受到污染,会影响到猪群的健康生长。基于此,要有效控制水源,选择水质干净、远离污染源的水源,同时还可以充分的结合猪群生长状况在水中添加一些维生素、食盐,满足猪群生长营养需求。

1.4疫病的防治处理认真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保障猪群健康生长的重要举措。养殖户要充分的重视起该项工作,制定一套完善的疫病防治方案,定时定期的做好对猪场的消毒工作,要确保消毒的彻底性,同时要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猪群免疫力。发生疫情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疫情的扩散,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

1.5远程监测技术现阶段,远程监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于养猪中,在猪舍安装自动监测器,每间隔30min将监测结果上传到数据库。管理人员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调整,确保猪群生长环境的舒适性。在发生疫情后应用该技术能够寻找到疫病发生的病因,节省治疗时间,帮助病畜快速恢复健康。

2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2.1养猪的组织模式养猪会采用基地-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养猪基地建立统一、完善的养殖模式,然后由公司统一来招聘养殖人员,并展开先进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提升养殖水平。不仅如此,养猪基地的建立,还能够为养殖户的养殖饲料、疫苗使用提供巨大帮助,同时在完成养殖之后还能够及时的进行销售与商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2绿色散养模式生态化、绿色化养殖背景下,猪养殖将会朝着散养的方向发展,通过自然放牧,为猪群营造更加广阔的活动范围,使其能够自由的进食,这样的养殖模式,将猪养殖和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实现了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也更好的保障猪肉品质。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8)

作为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牛羊肉的消费需求可分为居家消费和户外消费。根据供需平衡法则,消费量可用国内产量加上进出口差额进行粗略估计,因此进出口贸易也是反映消费需求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居民家庭消费需求稳步增加

随着人们食物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对牛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牛羊肉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从先前的部分人群消费逐步变为全民性消费,消费习惯逐步从秋冬季节的季节性消费变为全年性消费,因此居民牛羊肉的家庭需求稳步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居民家庭牛羊肉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牛羊肉购买量从3.33公斤增加到3.95公斤,增长了1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从1.13公斤增加到1.9公斤,增长了68.1%。加上人口增长因素,牛羊肉消费量从244.21万吨增加到397.61万吨,增长了62.8%,显著高于同期猪肉消费量的增长幅度(28.7%)。在以牛羊肉为主要肉食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快、消费水平较高,对牛羊肉的需求增长更加突出。

2.户外消费需求比重大

除了居民家庭,饭店宾馆、快餐外卖、单位食堂、工地工厂等也是牛羊肉消费的主要场所。由于这部分消费较为分散,难以计算统计,目前还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但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餐饮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农村外出就业人员的增加,牛羊肉户外消费数据的增长不容置疑。通过供需平衡表初步估计,扣除家庭消费量后,牛羊肉户外消费呈现稳步增加,从2000年到2011年户外消费量从533.3万吨增加到65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要高于猪肉户外消费占比10个以上百分点。

羊肉户外消费的增长尤为突出。从2000年的154万吨增加到2011年259万吨,增长了68%;占总消费量的比重从58%提高到65%。以新疆地区为例,旅游餐饮业发展带动了牛羊肉消费的显著增长。2001年新疆接待的旅游人数为920万人,2012年达到3961.5万人。按照人均消费1公斤羊肉计算,需要3.9万吨羊肉。据测算,旅游人口羊肉消费量占新疆羊肉总产量的8%以上。新疆过去常年牛羊肉自给有余,现在需要从青海等周边省份调入。2011年新疆净调入活牛约1.3万头、活羊约80万只。

3.进口需求不断攀升

近年来牛羊肉进口大幅度增长,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反映出旺盛的牛羊肉消费需求。2008年以前我国牛肉的出口规模大于进口,每年有2万吨左右的净出口,但是从2009年起牛肉进口规模显著扩大,达到1.4万吨,同比增长2.3倍,超过出口数量;2010、2011年进口规模连续扩大到2万吨以上;2012年进口量突增至6.14万吨,净进口量也高达4.9万吨。羊肉国际贸易历来以进口为主,从2007年起羊肉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连续增加到5万吨、6万吨和8万吨,2012年突增至12.39万吨。

牛羊肉国内供给的状况

1.国内供给基本满足消费需求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牛肉和羊肉产量仅100多万吨,此后牛羊肉生产稳步发展,到2012年牛肉产量达到662.3万吨,羊肉产量达到401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4.3倍和2.8倍。绝大部分年份牛肉供给有余,可出口创汇,即使近年来进口数量显著扩大,但是进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不足3%。因此,应该肯定地说,我国牛羊肉生产取得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此外,牛羊肉的生产发展速度快于猪肉生产,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0年到2012年,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85%和6.2%,而同期猪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94%。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8.1%增加到12.7%。

2.近期生产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尽管牛羊肉生产总体呈现稳定发展,但是增长速度却逐步放缓。从1991-1997年,牛羊肉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牛肉产量年增长率在15%—40%间,羊肉产量年增长率在10%—20%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增长率不断下降,2002年出现负增长,尽管2003年就恢复增长,但是此后增长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08年和2011年再次出现负增长。

虽然牛羊肉增长速度放缓的总趋势与猪肉等肉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一致,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则出现明显滞后。从2003-2012年10年的年均增长率看,牛肉为2.24%,羊肉为2.95%,肉类总产量达到2.97%;从2008—2012年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看,牛肉下降为19.4%,羊肉下降为1.33%,肉类总产量则提高到3.61%。

3.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生产方式逐渐转型

总体来看,我国肉牛肉羊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牛羊良种种群扩大,质量提升。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同时,我国加大了国内外品种的杂交改良,成功培育出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南江黄羊、巴美肉羊等肉用新品种,建成了一批肉牛肉羊原种场、繁育场和种公牛站,良种推广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全国肉牛种公牛存栏1500头、年生产冷冻2050万剂、种羊场年提供良种羊86万只,分别比2005年增长50%、21%和72%。

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稳步推进。牛羊养殖周期逐渐缩短,出栏率不断提升。2011年,全国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24.6%和25%,分别比2006年提高10.6和7.7个百分点;肉牛肉羊出栏率达45.1%和94.4%,分别比2006年提高4.8和7.2个百分点。

4.主产区域呈现不同发展态势,生产格局不断调整

肉牛肉羊产区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中原四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四省,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和青海等西北6省区以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广西等西南5省市四大区域。新世纪以来,各区域的牛羊肉生产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中原主产区缓慢下降。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地方良种资源,也是最早进行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同时具备黄淮山羊、小尾寒羊等著名羊种,并且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在上个世纪80和90年代,该区域肉牛肉羊出现快速发展,是全国最主要产区。但是,近年来该区域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到2011年四省牛肉产量合计仅占全国的34.1%,羊肉产量比重仅占全国的25.41%。其中,河南省下降尤为突出,牛肉产量比重下降为12.7%,羊肉比重下降为6.31%。

东北主产区增长显著。该区域饲草料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肉牛肉羊良种资源较多。新世纪以来该区域保持稳定趋势。到2011年,该区域的牛肉产量比重上升到26.9%,羊肉产量比重增加到28.18%。其中,内蒙古的增长幅度最为显著,牛肉产量比重增加到7.7%,羊肉产量比重增加到22.19%。黑、吉、辽肉牛养殖规模相对较大且呈明显增长趋势,肉羊相对较小。

西北主产区稳中有降。该区域天然草原和草山草坡面积较大,养羊历史悠久,肉羊产业基础较好,户均饲养规模较大。总体来看,该区域牛羊肉生产相对稳定。到2011年,该区域的牛肉产量比重增加到13.6%,羊肉比重增加到24.16%。其中,新疆的比重最大,但是也是唯一呈下降趋势的地区,羊肉产量比重下降为11.81%,牛肉比重降为5.2%。

西南产区稳步增长。该区域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草山草坡较多,青绿饲草资源也较丰富,但是草山草坡改良难度大,群体规模小,生产能力相对较低。近年来该地区呈现稳定全面发展。到2011年,牛肉产量比重达到14.3%,羊肉产量比重达到11.73%。扣除2007年数据调整因素,该区域的每个省区牛和羊的生产均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四川生产规模较大。近年来牛存栏量保持在950万头,羊存栏量保持在1650万只,牛肉和羊肉分别稳定在28万吨和24万吨。其次,云南地区的牛羊生产也较为稳定。

5.专业化水平提高,多环节全流通的产业链逐步形成

过去牛羊养殖主要是自繁自育、相对封闭的养殖方式,近年来繁育与育肥相分离、短期集中育肥的养殖方式发展较快,并且流通半径不断扩大,产业链从省份内部不断发展到跨省跨区。据山东一位长期从事集中育肥的肉羊养殖户反映说,最初是从当地或河南等周边地区买小羊,后来是到内蒙古去调,现在只能到最远的黑龙江调了。在黑龙江,走乡串户的小经纪人从农牧民手中收购小羊,卖给长期驻守的大经纪人,积攒到一定数量(一般是700只,够一个车)后,再卖给异地客商。从黑龙江到山东,汽运约27.5个小时,11000元运费。在山东育肥3个月后,销往河南牛羊集散大市场,屠宰分装后产品销售全国。

西北牧区省份内部,异地育肥的发展也很快。例如在青海,近年来大力发展“西繁东育”和“牧繁农育”,从西部草原牧区购置架子牛、架子羊到东部农区进行育肥,目前全省每年从牧区繁育育肥牛羊数量基本保持在350万头(只)以上,占牧区牛羊出栏量的45%以上。

牛羊肉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生猪、家禽等畜产品相比,牛羊本身存在繁殖率低、生产周期长、资源依赖性强等特点。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农田、草原、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不断上涨,制约牛羊产业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增多。

1.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

牛羊养殖需要割草、饲喂、清理粪便、外带运动等,用工数量和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工。家庭小规模散养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剩余劳动力和当地的饲草料资源,具有投资小、成本低等优点,是牛羊养殖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饲养周期长、见效慢的肉牛、母畜养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后,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一些农户家庭放弃牛羊养殖。在浙江桐乡的农村调研了解到,当地湖羊品种较好,居民也有冬季吃羊肉的习惯,5年前农户家庭养殖2-3头羊的现象还很普遍,随着家庭手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在几乎没有农户家庭再养殖肉羊。

这是造成牛羊存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2000年之前全国的牛存栏量基本呈增长趋势,1999年达到历史最大值12698.3万头,此后数量一直都在下降,到2011年减至10360.5万头,下降了18.4%;羊存栏数量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的分界线在2004年,当年最高存栏量为30426万只,2011年减至28235.8万只,降幅为7.2%。

能繁母牛母羊存栏量降幅较大。“十一五”期间,全国能繁母牛、能繁母羊存栏比“十五”期间分别下降了10.2%、5.4%。并且,一些地方母畜是用作育肥而不是繁殖。根据对农区牛羊主产县的问卷调查,2011年河南5县、山东7县、河北9县的能繁母牛数量分别占当地肉牛存栏总数的43.6%、37.3%和34.7%,但作为基础母牛留下的只占能繁母牛数量的62.4%、53.2%和48.8%,其余母牛均作为育肥牛出售。在山东,肉牛能繁母牛存栏下降尤其明显,比1997年最高峰下降了54.59%。据当地的养殖户说,现在只能到最远的黑龙江购买架子羊进行育肥,而且羊越来越少,去年在当地住1周就能够收到600只装一车回来,今年要住上2周才能从勉强收齐。

2.生产成本显著上涨

近年来肉牛肉羊生产成本出现大幅上涨。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每头散养肉牛的总成本 从2006年2301元增加到2012年7450.9元,增长了2.24倍。其中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幅度较大,在30%以上,2009年和2010年增长幅度较小,在10%以下,2011年和2012年又出现快速增长,分别为19%和26%。每头散养肉羊的生产总成本从2006年的283元增加到980元,增长了2.47倍,其中,2007年涨幅最大(48%),2009年为负增长,2010年和2011年的涨幅超过20%,2012年涨幅略有回落。

肉牛肉羊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仔畜费、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等直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间接费用以及人工成本。其中,仔畜费 所占比重最大,散养肉牛中仔畜费约占70%,散养肉羊中仔畜费约占60%。仔畜费的大幅提高是造成牛羊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从2006年到2012年,每头散养肉牛的仔畜费从1208元增加到4839元,增长了3倍;每头散养肉羊的仔畜费用从82元增加到402元,增长了2.9倍。根据山东的实地调查,从黑龙江贩运的架子羊价格从2011年的400元/只增加到2013年的650元/只。

仔畜费显著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能繁母畜存栏下降导致仔畜供给减少。这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结构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的家庭能繁母畜养殖积极性下降,存栏减少,另一方面是牛羊母畜专业化规模养殖的成本高、收效慢、风险大,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因此发展迟缓,不能迅速补充部分家庭散养退出后所形成的存栏缺口。根据山东的实地调研发现,从黑龙江收购架子羊进行异地育肥再销往河南等地,扣除运费、饲料费等各项成本后,目前平均每只羊能净赚200元,如果是自繁自育,要1.5年到2年才能见效益。

3.养殖收益不稳定

从2006年到2012年牛羊肉的价格却出现大幅度上涨,每公斤牛肉出售价格从8.2元增加到24.5元,增长了2倍,其中2007年、2011年和2012年的涨幅最大,超过30%;每公斤羊肉出售价格从7.95元增加到26.8元,增长了2.4倍,其中2007年、2010年和2011年的涨幅最大,超过20%。在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肉牛肉羊生产收益连续大幅增加。从2006年到2012年,每头散养肉牛的总产值从2916元增加到9799元,增长了2.36倍,每头散养肉羊的总产值从373元增加到1178元,增长了2.16倍。

然而,扣除同样显著的生产成本后,肉牛肉羊生产的净利润却不稳定。2006年每头散养肉牛的净利润为615元,2007年增长1倍,达到1225元,随后三年均呈波动下降,2009年一头肉牛只能挣930元,2011年和2012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上涨,分别达到1689元和2348元。散养肉羊的净利润变化趋势类似,幅度相对较小,2006年每头散养肉羊的净利润仅为90元,2007年显著上涨后,随后3年处于回落,2009年最低,2011年和2012年显著回升至200元。净利润的变化趋势与牛羊肉产量的波动趋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008年到2011年的利润下降与同期的产量低迷相一致。可见,尽管价格上涨,但是由于生产成本的显著增长,肉牛肉羊生产的利润水平不稳,不能很好地刺激生产发展。

4.生产技术的制约

除了产品价格外,牛羊养殖收益还受到繁殖能力、单产水平、出栏周期、料肉比等生产能力指标的影响。尽管我国牛羊品种改良、规模化养殖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发展速度较慢。自主培育的肉牛肉羊专用品种少,生产核心种群依赖进口,地方品种选育改良进展滞后、性能退化严重。以肉牛为例,根据FAO的统计,2011年我国肉牛单产水平为143.2公斤/头,这不仅远低于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单产水平,而且与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的单产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

牛羊规模化养殖比重小且技术水平低。到2011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肉鸡10000以上、存栏蛋鸡2000只以上、奶牛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36.6%、63.9%、64.5%和32.9%,而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肉羊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都不到30%。并且规模养殖场大部分设施条件简陋,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在山东的实地调研发现,一些新建的牛羊规模养殖场,是一些办工厂的老板、经商者、公职人员等出资建设,雇佣中老年农村劳动力从事牛羊育肥,影响现代养殖技术的运用。

5.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力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对畜牧业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以支持生猪和奶牛产业发展为主,扶持肉牛肉羊产业的政策不多,力度不够。以畜禽良种补贴政策为例,2012年项目计划补贴能繁母猪1640万头,奶用能繁母牛896万头,肉用能繁母牛500万头,种公羊24.7万只,种公牦牛18200头;生猪良种补贴资金6.56亿元,奶牛2.6亿元,肉牛5000万元,羊1.976亿元,牦牛3640万元。在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中,虽有支持转变牛羊生产方式的配套政策,但是其补贴力度还不能弥补饲草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地区主要是整合秸秆综合利用、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扶贫脱贫等项目资金发展牛羊产业,作用有限。总体看,国家对牛羊产业发展的支持不多,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

肉牛肉羊生产扶持政策的建议

面对日益增长的牛羊肉消费需求,国内牛羊肉生产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增长乏力,应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牛羊肉的生产发展。

1.加大牛羊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中长期全国牛羊产业发展规划,对牛羊产业给予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一是研究出台能繁母牛母羊补贴政策。参照国家给予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对养殖能繁母牛母羊按头(只)给予相应补贴,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能繁母牛母羊标准化养殖场给予较高的补贴支持。二是实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制定不同产区的建设标准和模式,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低息免息贷款等金融优惠政策,示范带动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三是参照粮食和生猪大县奖励的做法,支持牛羊肉生产大县发展,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牛羊肉生产的积极性。四是探索建立牛羊保险、金融优惠等相关政策。

2.鼓励牛羊家庭牧场的发展,构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和兼业化趋势,影响牛羊养殖积极性,牛羊特别是母畜存栏显著下降。对此,应该适应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构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牛羊家庭牧场具备投资小、风险低、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应该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进行扶持,鼓励其发展,特别要扶持饲养牛羊母畜家庭牧场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扶持养殖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肉牛肉羊养殖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产销衔接,建立和规范基层肉牛肉羊活体交易市场,加强牛羊肉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做大做强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生产基地,通过订单收购、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保障养殖户的合理利润,与养殖场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促进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利益合理分配,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3.加强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牛羊单产水平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品种是最大制约。应组织实施肉牛和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建立部级肉牛肉羊育种核心场,开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疫病监测净化等基础工作。加强牛羊原种场、扩繁场和种公牛站建设,增强良种供应能力。加强国内肉牛肉羊品种的保护和利用,适当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肉牛肉羊新品种,增强自主育种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作用,加强地方资源优良基因挖掘、先进育种技术等技术研发,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继续实施肉牛和羊良种补贴,完善基层改良技术推广体系,加快推广肉牛人工授精技术和优秀种公羊的选育,有计划地组织杂交改良工作。

4.加快转变牛羊业生产发展方式

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效益。大力推行牧区饲养母畜和生产架子牛羊、农区集中育肥的有效模式,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和牧区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支持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基础设施改造,提高设施化和集约化水平。优先支持建设采取自繁自养模式、能繁母畜存栏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养殖场建设,增加基础母畜存栏量。优化母畜畜群结构,及时淘汰低产母畜、老龄母畜。引导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广大养殖场户转变养殖方式,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9)

海水养殖缓解了海水捕捞给海洋资源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在海洋渔业产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随着海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海水养殖在获取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有研究认为,海水养殖对海洋的污染仅占海洋污染总量的5%;但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岸海域赤潮的发生规律与全国陆源污染的排放量不呈正相关关系,却与沿海地区对虾养殖量呈正相关关系[1]。因此,海水养殖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应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分析了昌黎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有利于该地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有效保护。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概况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秦皇岛市,北起大蒲河南岸,南至滦河口北岸,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等特点。昌黎县的海域面积757.88km2,其中浅海面积715.86km2,占海域总面积的94.46%。昌黎县的海域辽阔,岸线绵长,水清、流弱、波小、透明度高、营养物质丰富,成灾海况少,底质偏沙,河口滩涂底质较细等,这些特点为昌黎县海洋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1.2海水养殖概况 昌黎县的海水养殖业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养殖条件优越,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初单一的池塘养殖发展到现在的浅海养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养殖方式,养殖品种涉及鱼、虾、贝、蟹、海参等20余种。近年来昌黎县海水养殖面积及产量不断增加(表1),2009年昌黎县海水养殖产值达6.292亿元,占秦皇岛市海水养殖产值的67.84%,占河北省海水养殖产值的55.12%,地位十分重要。 2监测站位与指标 在滦河口至大蒲河口20m等深线以内的近岸海域布置19个生态监测站位,并根据站位所在区的养殖面积和区面积分出了高密度养殖区(站位13、14、17、18)、中密度养殖区(站位5、6、9、10)、低密度养殖区(站位2、3、7)和近海参比区(站位1)、远海参比区(站位11、15),如图1所示。分别于5、8、10月份对养殖区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pH值、溶解氧、盐度、无机氮(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态氮)、活性磷酸盐(无机磷)、叶绿素a、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等。 3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1改变海洋水环境要素 对2009年昌黎县高、中、低密度养殖区的养殖前期(5月份)、养殖中期(8月份)、养殖末期(10月份)的水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由图2、图3可以看出,5、8月份无机氮、无机磷含量基本呈现出远海参比区<高密度养殖区<中密度养殖区<低密度养殖区<近海参比区的规律;10月份含量变化趋势发生明显改变,高、中密度养殖区的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大幅度升高,这主要是由于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氮、磷、有机颗粒物沉积在底泥中,富集在底泥中的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重新释放出来而影响了水体营养盐结构,造成氮、磷比例失调。海水富营养化和不平衡的氮、磷比会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因素[2-4]。由图4至图6可以看出,5、8、10月份的pH值、溶解氧含量及透明度在高密度养殖区均表现出较低值,均比远海参比区低,由此推测低pH值和下降的溶解氧在颗粒物质大量汇集的滤食性贝类高度密集区,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在贝类密集区,明显的沉降作用使有机物堆积在底层并促使微生物活动加强,增加了底层对氧的需求,从而可能产生缺氧或无氧的环境[5],促进脱氨和硫还原过程[6-7],导致无机营养盐从底质到水体的加速释放。环境的改变会对底栖生物群落产生影响,使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发生变化。研究表明,昌黎海域海水中营养盐含量与底栖生物中多毛类的比例有显著相关性(r=0.912,P=0.011,n=6),沉积在底层的大量营养盐造成的缺氧环境使得耐缺氧的多毛类在底栖生物中的比例不断增大并占绝对优势,从而使得底栖生物生物量及栖息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3.2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叶绿素a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其含量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指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大小,因此通过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可以了解水中生产力状况[8]。不少例证推测,在高密度贝类生物养殖区域,贝类通过大量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影响甚至控制了特定水域中浮游植物的生长。通过对2005、2006年昌黎海域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高密度养殖海区内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中密度和低密度养殖海区,且均低于近海参比区;但在养殖面积激增的2008、2009年,高、中密度养殖区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密度养殖区,中密度养殖区叶绿素含量与近海参比区基本持平,高密度养殖区已超过近海参比区。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浅海养殖面积激增,大规模的贝类筏式养殖使有机物质和营养盐被截留,颗粒物质大量汇集在滤食性贝类高度密集区,使养殖区内pH值降低、溶解氧下降,从而增加了局部营养盐负荷,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该海区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进而促进了藻类的生长。 3.3影响浮游动物群落 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次级生产力的代表,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海水养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鱼类的捕食作用和贝类的滤食活动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动态有明显的影响。由图7、图8可以看出,在浮游动物密度增加的情况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却有一定程度降低。因此,从长远来看,贝类等的养殖能抑制浮游动物群落的生长,且使浮游动物群落向小型化趋势发展。 3.4天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减弱 养殖池塘的建筑侵占了大面积的自然湿地。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显示,1987—2009年的22年间,滦河口池塘养殖面积由225.31hm2增加到2126.42hm2,增加了约8.4倍,养殖池塘湿地及稻田湿地已成为滦河河口三角洲湿地典型的生态景观,天然湿地所剩无几;1979年七里海澙湖水体面积为817.9hm2,1979年以后由于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澙湖水面面积不断减小,2009年七里海澙湖范围内开发养殖池塘1801.84hm2,占澙湖总面积的65.95%,七里海澙湖水面仅剩365.35hm2,其周边沼泽湿地基本消失。自然湿地被养殖池塘取代,使得湿地景观类型单一化趋势严重,生态功能减弱,天然异质性降低,生物栖息地多样化格局被破坏、水生生物和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孙立汉等研究指出,1996—1997年滦河口黑嘴鸥繁殖群体呈明显下降趋势[9];2003年滦河口湿地再生性恢复研究调查组进行多次野外考察,未发现黑嘴鸥在滦河口湿地筑巢,滦河口正在失去作为世界黑嘴鸥四大繁殖地之一的地位。自然湿地的破坏使其抗干扰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恢复能力均大幅下降,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生态功能不断降低。50年前,七里海澙湖最大蓄水量达2.45×107m3,目前其蓄水量仅为6.33×105m3,蓄洪防涝功能大为减弱。#p#分页标题#e# 3.5对重要海洋物种的影响 昌黎海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栖息密度最高的海域,对文昌鱼及其生活条件做相关分析得出,底质环境是影响文昌鱼的主要环境因子。沙质泥和粉沙质泥会限制文昌鱼的分布,如果底质内粉沙和黏土大量增加,会改变底质的通气状况和海水交换,文昌鱼就难以生活和繁殖[10]。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大量的围垦,造成水动力条件下降,水流减缓,内湾迁移扩散能力差,纳潮能力降低,而筏式养殖的筏架和吊绳则降低了水体流速,改变了水流方向,因此沉积速度加快,使底质环境发生改变,近岸低潮区的底质表层沉积物颗粒趋于细化,使沉积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文昌鱼迁移和死亡。随着浅海养殖面积的激增,文昌鱼的栖息密度及生物量下降趋势明显。 4降低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途径 4.1降低养殖密度和规模 通过对昌黎县浅海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做回归分析得出,当浅海养殖面积为28750hm2时,产值达到理论最大值;当养殖面积为25442.5hm2时,产量达到理论最大值。2008年,昌黎县的浅海养殖面积为27333hm2,2009年激增到41333hm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昌黎县养殖海域环境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因此,根据昌黎县养殖海区的水动力状况和养殖区水域的生态环境容量,要科学合理地布设养殖池塘和养殖架,确定合适的养殖面积、养殖密度和生态模式,确保养殖废物的排放量不超过养殖水域的自净能力,滤食性贝类生产量不超过水域供饵能力,对养殖密度过大的水域要及时调整,将养殖密度控制在水体承载量以内。 4.2优化养殖结构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养殖品种单一,生态功能较脆弱,缓冲能力低。昌黎海域浅海养殖以海湾扇贝养殖为主,只有少量的贻贝、太平洋牡蛎、虾夷扇贝等,养殖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对该海域营养盐成分的测量显示,无机氮中硝态氮含量占84%以上。硝态氮是藻类的最佳氮肥,能被藻类吸收同化,在养殖区引入大型藻类实行贝-藻混养,可以减少养殖海区过量的营养盐而起到抑制微型藻类的作用,从而减少赤潮发生。昌黎海域现有筏架间隔约为6m,还不到理论研究间隔15m的一半,因此将海湾扇贝与海带实行间养,即一行筏架养扇贝另一筏架挂养海带,既节约了资源,不需要对基础设施再投资,又能利用海带大量吸收扇贝产生的营养盐污染物,从而使养殖海区生态系统环境达到平衡。另外,刘石林等研究表明,刺参对浅海筏式贝类养殖系统具有较大的生物修复潜力,贝-参混养模式不仅能够取得较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能显著增加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11]。刺参在10~20℃范围摄食率较高,而昌黎海域夏季平均水温都在25℃以下,适合养殖刺参,并且只要将现有筏式养殖笼稍加改造,将贝-参混养,便可有效缓解海洋环境压力。 4.3加强管理,科学引导规范养殖 渔业部门加强管理,按照渔业法规和管理条例,认真落实近海养殖规划,不断完善水产养殖技术,对渔民养殖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加大治污力度和执法力度,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治污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当中,实施养殖排放水的处理或循环利用,逐步实行“零排污”的措施,并进一步加强生态站位的监测力度,动态监测、监控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尽量避免污染带来的环境损失。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10)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3

一、内蒙古肉羊产业的现状

内蒙古肉羊养殖规模及肉羊产量均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内蒙古近1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2005年内蒙古羊肉产量为72.43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31.57%,占全国羊肉产量的20.69%。2007年内蒙古羊肉产量为80.82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39.42%,超过了一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猪肉的产量,羊肉成为了内蒙古生产的第一大肉类。2014年内蒙古羊肉产量达到93.33万吨,占内蒙古肉类总产量达36.99%,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21.8%。

二、内蒙古肉羊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内涵有所不同,在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过程中,采用制造成本,即将发生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本文中的农产品成本核算则采用的是将发生的全部费用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一概念。

肉羊养殖的成本包括肉羊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物质服务费用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的费用、购买的各种服务支出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物质服务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直接费用包括与肉羊养殖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幼畜购进费、饲料饲盐费、饲草费、燃料动力费、医疗防疫费等,间接费用是指与肉羊养殖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草场建设费、管理费保险费等。人工费用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劳动力成本,包括雇工费用和家庭用工折价。由于内蒙古的肉羊养殖多数占用的是自家的土地,所以一般不包括土地成本,所以在本文暂时不考虑土地成本。

(一)山羊成本收益分析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3-2015)的数据资料,整理得出内蒙古2012-2014年出栏肉羊的养殖成本收益资料,本文将其分为山羊、改良绵羊及本种绵羊三大类进行详细分析。

从内蒙古肉羊养殖成本的构成来看,以山羊为例,主要包括物质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两大部分,物质服务费用大概占比在85%左右,人工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14%左右。直接费用中精饲料、饲盐费占11%左右,饲草费占84%左右,是直接费用的主要构成。由于内蒙古地区幼畜是自己繁殖,所以不发生幼畜购进费,其他直接费用如饲料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医疗防疫费、配种费、死亡损失费等发生额非常小,对总成本的影响也小,所以暂不考虑。由于间接费用的占比非常小,仅占1%,所以间接费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太小,可以忽略不考虑。

内蒙古山羊养殖总成本的变化趋势来看,呈上升的趋势,从绝对数来看,2012年山羊养殖总成本为每百只62911元,2013年为82714元,而到了2014年为83819元,上涨了将近33.23%,其中2013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31.48%,2014年增长率为1.34%,2012-2014年全国养殖山羊的平均成本也在不断上涨,上涨了29.35%。内蒙古山羊养殖成本上涨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分析成本项目,精饲料、饲盐费,饲草费在2012-2014年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3年,饲草费上涨了32.58%,精饲料、饲盐费上涨了37.29%,到2014年饲草费有所回升,精饲料、饲盐小幅上涨了1.29%。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仅次于直接费用,2012年每百只人工费用为8957.22元,而到了2014年则为13655.62元,上涨了52.45%,其中2013年上涨16.59%,2014年上涨30.76%。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的。所以2012-2014年间内蒙古山羊养殖成本上涨主要是由精饲料、饲盐费,饲草费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拉动导致的。

内蒙古山羊产值,2012-2014年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山羊养殖总产值为每百只47609元,2013年上涨到每百只64430元,上涨了35.33%,而2014年下降为55406元,下降了14.01%。其中产品畜产值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上涨了40.66%和下降了18.03%,毛(绒)产值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上涨了22.79%和下降了4.49%。而总产值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产品畜产值的波动和毛(绒)产值的波动造成的。

从山羊养殖的净利润来看,内蒙古山羊养殖的净利润为负,并且亏损越来越大,2012年每百只山羊亏损-15302元,2013年每百只亏损-18284元,到了2014年亏损达到-28413元。从成本利润率来看,2012-2014年成本利润率为-24.32%、-22.11%、-33.9%,并且2012-2014年连续三年成本利润率皆为负且低于全国山羊养殖利润率平均水平,2014年为近三年以来亏损最大。养殖成本不断上升,产值却在下降,导致养殖户利润为负,亏损越来越大。

(二)改良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从内蒙古改良绵羊的总成本趋势看,改良绵羊的养殖成本在不断上升,2012年的每百只改良绵羊平均养殖成本为57065元,2013年为72457元,2014年为89557元,上涨了将近56.93%,其中2013年成本上涨了26.97%,2014年成本上涨了23.6%,相较于内蒙古山羊养殖在此期间成本上涨的33.23%而言,改良绵羊的养殖成本在短短三年之内涨势迅猛。

由分析可知,改良绵羊养殖成本上涨主要是由于精饲料、饲盐费,饲草费和人工成本上涨导致的,精饲料、饲盐费,饲草费及人工成本2012-2014年连续三年上涨。其中,精饲料、饲盐费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上涨了12.49%和78.78%,尤其2014年精饲料、饲盐的上涨幅度特别大。肉羊养殖的饲盐使用量基本稳定,所以2014年成本上涨的78.78%主要是由精饲料的成本上涨拉动的。饲草费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上涨了31.3%和20.1%。而人工成本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上涨了14.02%和18.36%。由此可见改良绵羊在2012-2014年间成本持续上升,是由于精饲料、饲盐费,饲草费,人工费用的成本上升导致的,人工成本上涨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费用不断上涨导致的。因此总成本上涨主要是由于精饲料、饲盐费和饲草费的上涨导致的,尤其2014年精饲料的成本大幅上涨,拉动总成本上升。

内蒙古改良绵羊的产值,总体上,改良绵羊产值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每百只改良绵羊产值66697元,2013年为69751元,到2014年为51991元,其中2013年产值比2012年增加4.58%,而到了2014年产值则减少了25.46%,产值迅速下降。其中产品畜的产值在2014年下降了26.51%,毛(绒)产值2014年下降了16.5%,改良绵羊产值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畜的产值下降拉动的。从净利润来看,2012年改良绵羊的净利润为每百只9632元,2013年每百只亏损2706元,到2014年为每百只亏损37566元,这意味着养殖户每多养100只改良绵羊,就要亏损37566元。从成本利润率来看,2012-2014年成本利润率分别为16.88%、-3.73%、-41.95%,改良绵羊养殖利润率逐年下降,且在2012-2014年全国改良绵羊养殖平均成本率润率为正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亏损,且2014年利润率下降最为严重,养殖户亏损最为严重。

(三)本种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从总体上看,2012-2014年内蒙古本种绵羊养殖总成本存在小幅波动,2012年总成本为每百只63305.7元,2013年为65730.77元,上涨了3.83%,2014年为65001.09元,下降了1.11%,基本稳定在每百只养殖成本在65000元左右。

具体分析,精饲料、饲盐费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下降了14.7%和上涨了21.24%,饲草费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下降了1.17%和0.69%,人工成本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上涨了34.05%和下降了8.13%。除人工成本在2013年涨幅稍大以外,其他项目基本稳定。人工成本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波动造成的。

内蒙古本种绵羊的产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内蒙古本种绵羊产值为每百只66253.63元,2013年为57123.79元,下降了13.78%,到2014年为48997.04元,下降了14.23%。其中产品畜产值、毛(绒)产值、副产品产值在2012-2014年间也在不断下降,与总产值的变化趋势一致。

从净利润来看,2012-2014年内蒙古本种绵羊的净利润呈下降趋势,2012年净利润为每百只2947.93元,2013年为-8606.98元,到2014年为-16004.05元。从成本利润率来看,2012-2014年内蒙古本种绵羊养殖利润率连续三年均低于全国平均养殖本种绵羊利润水平。

三、内蒙古肉羊养殖成本收益影响因素

(一)成本因素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影响2012-2014年内蒙古肉羊养殖成本变化的主要是精饲料、饲盐费,饲草费和人工成本。2012-2014年山羊养殖成本和改良绵羊养殖成本持续上涨,是由于精饲料、饲盐,饲草费上涨导致。由分析知,2012-2014年间精饲料、饲盐,饲草价格基本稳定,所以主要是由于2012-2014年间精饲料、饲盐,饲草消耗数量上升导致的。本种绵羊的精饲料、饲盐,饲草费的变化基本稳定,每百只耗粮量本种绵羊也基本稳定。根据分析可知,2012-2014年间人工成本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日工价和雇工工价的上涨造成的。精饲料饲盐、饲草费及人工费用与总成本成正比关系,且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养殖者成本关注的重要方面。

(二)收入因素

内蒙古肉羊养殖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产品畜、毛(绒)及副产品。且受产量和单价的双重影响。山羊出栏数2012年每百只出栏33.24只,在2013年快速上升达到46.35只,2014年为42.8只。山羊价格2012年为每只出售价1039.84元,2013年为1048.9元,到2014年下降到931.13元。2012年山羊价格较高,养殖户山羊养殖规模增大,2013年山羊产值上升主要是由于山羊出栏量增多导致的,结果市场上山羊肉供应大于需求,导致2014年山羊价格下降,从而2014年山羊产值下降。改良绵羊在2012年每百只出栏50.78只,2013年54.79只,到2014年64.82只,出栏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改良绵羊肉价2012年为每只1186.95元,2013年为1149.97元,到2014年下降到714.37元。2014年改良绵羊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得导致了2014年改良绵羊产值严重下降。2014年全国羊肉市场行情不佳,加上2014年内蒙古旱情严重,草场长势不好,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大量提前出栏,使市场供给量增加,使得山羊肉和改良绵羊价格都下降。本种绵羊出栏数在2012年为每百只出栏67.85只,2013年71.03只,到2014年下降到63.87只,下降到2012年的出栏水平以下。本种绵羊肉价格2012年为每只954.42元,2013年下降到785.24元,到2014年为749.43元。本种绵羊肉价格虽然也在下降,但不如改良绵羊肉、山羊肉的下降幅度大。由于改良绵羊出栏快等优点,使得养殖户养殖本种绵羊数量在下降,而且本种绵羊的价格也较低,所以本种绵羊的产值在下降。

国际羊肉价格的持续回落,使得国内羊肉价格也持续走低。且2013年和2014年我国羊肉进口量连续处于高位,近年来羊肉进口量增大,对本地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由于近些年羊肉效益好,羊肉价格偏高,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市场上羊肉供应增加,且由于羊肉价格高,羊肉的替代品猪肉价格较低,使得猪肉的替代性增强,羊肉消费有所回落。加上这几年内蒙古干旱严重,草场长势不好,养殖户为使成本不增加,加快出栏周转率,也使得市场上供大于求,进而价格下降,肉羊养殖产业产值下降。

(三)其他因素

除收入、成本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养殖户的成本收益,如政府政策,例如政府实施草畜平衡、禁牧政策就会对养殖户产生影响。此外,环境因素,如天气,降水,草场长势等,养殖者个人的专业素质也会产生影响。

四、内蒙古肉羊养殖的相关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对肉羊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可以相应的提高养殖户的补贴金额。因为根据2012-2014近三年来内蒙古肉羊养殖(山羊、改良绵羊、本种绵羊)的利润率来看,基本都为负数,养殖成本大于养殖收入,入不敷出,养殖户亏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减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不利于肉羊养殖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该提高补贴额度,如,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可以提高补贴标准。通过配套的生产研发给予一定的资助,养殖贷款给予一定优惠。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大型肉羊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得大型企业能够在饲养、加工和品种方面走在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养殖户-企业完整的发展体系。

(二)推进肉羊规模化养殖

长期来看,尽管近几年羊肉价格下降,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羊肉消费仍是大势所趋。内蒙古传统的肉羊养殖方式大都为小规模粗放饲养,缺乏技术含量,难以形成高效的肉羊养殖体系。因此,通过养殖户-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强带弱,由企业为养殖户提前、产中和产后的指导和服务,集中起来向更具竞争力的规模化方式转变。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肉羊产业的指导,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肉羊产业向集群化、集约化、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良种培育,加大技术投入

肉羊养殖科技含量低,效益低,应当适当引进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的肉羊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周转快等优点。可以引进巴美肉羊作为良种,与本种肉羊进行杂交,发展经济杂交和多胎繁育技术,提高肉羊的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鼓励龙头企业和养殖示范户进行标准化养殖,通过标准化养殖,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养殖味美、质高、绿色的羊肉,也可以进行精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可以加大肉羊产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可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肉羊养殖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隋雪,董雪艳.山东省肉羊养殖成本收益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4,04:39-44.

[2]丁存振,赵瑞莹.山东省肉羊生产结构、成本和收益分析[J].农业科学研究,2014,02:1-5.

[3]吕晓敏,胡文馨.内蒙古肉羊成本收益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2:43-45.

水产养殖发展趋势篇(11)

中图分类号:S963.21+3

海蜇是对大型水母的习惯称呼,特别是指可食用的水母类。我国沿海常见的食用水母共有5种,除了海蜇属的海蜇和黄斑海蜇以外,还有口冠水母属的口冠水母、叶腕水母属的叶腕水母和拟叶腕水母属的拟叶腕水母等3个种类[1]。国内也有对其它种类的大型水母开发利用其食用价值的研究[2-3],国外也有一些种类的大型水母可加工食用[4]。但海蜇因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口感好等优点,一直是重要的食用水母,也是传统的重要捕捞对象。在中国食用水母类总产量中,海蜇产量占80%以上[5]。海蜇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蛰属,本文涉及的海蜇都是指海蜇属海蜇。海蜇的食用价值高,营养丰富,组成合理,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高。每百克海蜇含水分65g左右、蛋白质6~12g、脂肪0.1~0.5g、碳水化合物4g左右、热量276kJ、钙182mg、碘132pg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6]。另外,海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海蜇的伞部和口腕部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海蜇口腕部、海蜇伞部氨基酸总量的26.62%、26.6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分别是0.36、0.36[7]。可以看出蛋白质营养全面、氨基酸组成合理,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主要呈味的谷氨酸、甘氨酸等分别在口腕部、伞部中含量最高,使其口感出众。

1养殖前景分析

海蜇是传统的重要的海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0世纪90年代之前,产量主要来自捕捞生产。与其他海产品一样,捕捞量也经过了由少到多,到达顶峰后逐步衰退的过程。根据渔业统计资料,1980年中国的海蜇统计产量仅有0.9万t,其后产量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至1998年产量达历史最高,为43万t以上[8]。其后至现在为止,产量基本呈现逐年持续下降的趋势。所以,发展海蜇养殖是市场和自然资源增殖的需要。我国海蜇养殖及捕捞总产量年均近30万t[9],捕捞产量大体上呈下降趋势,而养殖产量逐步上升,但在海蜇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仍偏少,尚不足20%[9]。海水渔业生产发展到现在,海水养殖总量已经超过捕捞产量,随着自然资源量的衰减,养殖越来越被重视,两者之间差距还会逐步扩大,很多养殖种类产量已远超捕捞量,所以海蜇养殖上升空间很大。为了生态的恢复、平衡以及保护,国家会加大海水捕捞限制的力度,而在发展人工养殖方面会提供更多的技术、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倾斜和扶持,这些也为发展海蜇养殖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海蜇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养殖风险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南通地区更具备温度高优势,相比较北方地区可以一年养殖三茬,产量可以提升1/3多。2004年山东东营河口大北养殖区养殖,平均单产海蜇6750kg/hm2,产值在60000元/hm2以上,效益在37500元/hm2以上[5]。随着海蜇的市场行情看好,价格一路上涨,养殖效益会进一步凸显。

2南通海区特点

南通海区属于南黄海区域,长江入海口北侧,海岸带面积13240km2,约为全市陆地面积的1.5倍[10]。海产资源丰富,是南通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4年南通市实现渔业产值147.8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3.4%,全市生产总值的2.6%。渔业生产一直得到当地政府比较大的重视,有很多的鼓励、扶持政策,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这些都为发展海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1水文条件

海蜇为我国食用水母的主体,中国沿岸分布极为广泛,从渤海到南海的沿岸水域均有分布[11],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海蜇幼体主要发生于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东、黄、渤海沿岸各较大江河的河口区,均是幼蜇繁殖生长的场所。南通海区地处长江口,有丰富的海蜇分布。2005年对南通市近岸海域水质pH、盐度、水温监测研究,水质各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pH呈弱碱性(7.95~8.12);盐度、水温相对正常,量值范围分别是20.69‰~27.99‰、3.0~32.3℃;浊度范围在219‰~600‰之间[12]。海蜇最适pH为7.8~8.5,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2℃,最适水温为18~24℃,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2‰~36‰,最适盐度为18‰~28‰,喜栖息在光照强度2500lx以下的弱光环境[13]。南通海区具备海蜇生长的基本水文条件。

2.2滩涂资源

南通全市海岸线206km,其中潮上带面积近2万hm2,潮间带18万hm2,潮下带(-15m等深线内浅海)26.7万hm2。沿海除30km岸线为侵蚀型岸段外,其余176km均是淤涨型的淤泥质海岸,平均每年以25~30km的速度向外延伸,每年淤涨的滩涂面积约467hm2[14]。南通滩涂资源很丰富,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多种形式的海蜇养殖。在潮上带、潮间带可以开展池塘养殖等方式,潮下带可以拦网养殖。

3养殖方式

海蜇是南通传统的海产品,原有产量来自于捕捞,野生资源受制于气候条件、海洋水文因素等的影响,产量不稳定,而且捕捞量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逐步扩大,价格一路走高,从而发展海蜇增养殖是必然的趋势。在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下,南通在2013年春季进行海蜇育苗,当年就投苗试养获得成功,其后多家公司尝试海蜇养殖。考虑南通地区的滩涂特点,借鉴外地区的海蜇养殖模式,以及其他海产品的养殖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养殖设施,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方法的养殖实践。

3.1池塘养殖

在潮上带以及潮间带地区,可以挖池塘蓄水养殖。池塘面积在2hm2以上,大水面水质比较稳定。池深控制在1.5~2m,池底平坦,底质泥底或泥沙质底,南通地区符合要求。海水水源优质,方便换水。附近具备淡水水源,可以在高温季节盐度偏高时调节盐度。池塘进水前进行清塘和消毒,清除掉大型的砾石、石块等,防止造成海蜇撞击受伤,用30~50mg/L的漂白粉或1500~2250kg/hm2的生石灰消毒。进水利用40~60目筛绢网过滤。海蜇营浮游生活,遇风易被吹向池边聚集,导致抢滩死亡,故应在池塘四周0.5m水深处设置高出水面30cm网带(网孔10目即可)。苗种投放密度与池塘位置、换水量、投饵量以及管理水平等有关。一般养殖潮区偏低,日换水量达10%以上的池塘,密度可以在7500头/hm2。如饵料充足,管理水平高,密度可以适当提高。如养殖潮区偏高,每半月换水量仅50%的池塘,养殖密度应控制在1500头/hm2左右。海蜇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和一些动物的卵粒等作为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海蜇对食物的种类选择性较弱,但对食物大小有要求,以1mm以下的食物为主。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机肥和无机肥肥水或者接种小球藻、轮虫、卤虫等浮游生物的方式培养生物饵料,海蜇利用池塘以及换水带进来的饵料作为食物,养殖期间可不投放人工饵料,节约养殖成本。也可以建有配套的饵料生物培养池,培育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生物饵料培养池根据条件约为海蜇养成池面积的5%~10%,因饵料充足,可适当提高苗种放养密度,从而在海蜇个体规格、群体产量和养殖容量等方面得到提高。李晓东等[14]研究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对海蜇存活率以及生长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其生长率与试验饵料的种类关系不大,而与投喂密度有关。所以饵料池主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浮游动物供应,而品种选择可以根据来源方便、养殖难易、养殖密度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现在也有制成3mm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池塘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0~40cm左右,水色长期保持在茶褐色、褐绿色或黄绿色。透明度过小,控制施肥,加大换水;过大,加大施肥量,保证海蜇生长充足的饵料需求。池塘肥水,以及自然海区的污染,可能导致养殖池塘的富营养化,池水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堆积,特别换水量小的池塘会尤其严重,从而影响海蜇生长,导致海蜇存活率下降。淤泥较多,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海区,可以利用人工培养的或市售的有益菌如光合细菌等来改善底质,同时提高换水量,停止施肥。南通地区温度适宜养殖三茬,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暂养技术来提高存活率、延长生长周期以及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可在池塘中央或背风向阳一角,按池塘面积3%~5%的大小,用60目筛绢设置海蜇暂养池。5月份左右就可以进行头茬养殖。先将海蜇苗暂养,10d后再拆网放至池塘养殖。一般海蜇生长到45d,伞径达20cm时,二茬海蜇苗围网暂养。海蜇生长到60d,伞径达30cm时,可以捕捞,此时可将二茬苗种网箱拆除,进行大面积养殖。依此模式,三茬养殖也是如此操作[15]。海蜇放苗可以分为一次放足,也可以分批放苗,轮放轮捕。春天水温回升至16℃以上时第一批投苗,控制在总苗量的1/3左右。养殖20d后,海蜇伞径达15cm左右,投放第二批苗,同样是总苗量的1/3。再养殖20d,投放余下的总苗量1/3的第三批苗。第三批苗投放一个月后,第一批苗达商品规格可以起捕上市[16]。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养殖设施,节约了时间,提高养殖效益,甚至可以进行第四茬的养殖。

3.2港塭养殖

港塭是由人工在海湾中筑坝或拦网形成。港塭养殖主要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包括海湾、水质、天然饵料等,因势利导,形成一个适合人工养殖的设施。养殖过程有与池塘养殖相类似的地方。放水进苗前可以进行清底、消毒等,海水用筛绢网过滤。港塭水深要求1.5m以上,底质泥质或泥沙质底,底部稍平坦。养殖过程中不投喂人工饵料,通过大换水,主要利用港塭天然生产力进行生产,放养密度不要超过4500只/hm2。每天换水量大,可达30%左右,水质能得到保证。港塭养殖的关键因素天然饵料,港塭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组成和数量及其生产力决定了海蜇的放养量和产量的高低。选择港塭进行海蜇养殖,除了港湾、水文条件、底质等硬件条件外,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必须进行调查,从而决定有没有开展海蜇养殖的价值以及海蜇投放量的大小,以及经济效益大小的核算。

3.3围网养殖

围网选择潮下带区域,大潮最高水位不超过7m,大潮最低潮时最浅处应在0.5m以上,防止海蜇搁浅。面积至少在10hm2以上,面积较大,可以避免海蜇触网。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利于海蜇安全以及便于围网。养殖季节风浪要小。南通海区能够满足要求。围网养殖水质很稳定,但围网养殖的食物来源只能是天然饵料,所以围网养殖类似港塭养殖,必须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组成和数量及其生产力进行调查,从而决定养殖的可行性以及养殖密度。一般海区养殖密度同样不要超过4500只/hm2。

3.4大棚养殖

南通养殖户很早就开展大棚养殖水产品的实践,主要有河蟹育苗、南美白对虾养殖等,但海蜇养殖的大棚面积要求较大,宽度要达30m左右,长度依地势,一般不少于100m,面积达1hm2左右。面积过小影响海蜇存活以及生长,面积过大则不易管理和调控。水深1.5m。水质通过换水以及人工增氧来控制,增氧只能设置小型增氧机,通过铺设细管和气石来进行水体增氧,不能使用叶片式等增压机,防止对海蜇造成伤害。饵料可以使用配合饲料,辅以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大棚养殖人工可控性强,养殖密度可以达到50000只/hm2。水色以茶色、茶褐色为好。大棚保温性好,可以及早放苗,延长养殖周期。

4结语

海蜇是南通地区很重要的海产品,加工的海蜇头、海蜇皮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喜爱的食材,另外也逐渐成为南通地方特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符号产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捕捞量的萎缩,通过发展海蜇的人工养殖来提高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南通地区海蜇的人工养殖引进的较晚,有许多基础知识需要研究和完善。外地区的养殖模式和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但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另外其他海产品的养殖方式、养殖管理,也可以部分应用到海蜇养殖上,甚至养殖设施也可以被海蜇养殖利用或加以改造利用。通过借鉴外来的海蜇养殖方法和本地的其他水产品的养殖方式、养殖技术,开创出适合本地区的海蜇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1]洪惠馨.水母和海蜇[J].生物学通报,2002,37(2):13-16

[2]戴泉水,卢振彬,叶孙忠,等.福建海区海蜇渔业资源状况及其渔业生物学[J].福建水产,2004(2):1-8

[3]彭永章,王惠瑛.霞水母资源亟待开发研究一一浅论渔船捕捞与机械加工霞水母一体化技术的开发[J].中国渔业经济,2007(2):43-45

[4]吴宝铃.印度尼西亚的海蜇渔业[J].海洋渔业,1985(3):140

[5]王树海,任方旭,孟卫芳,等.滨海海蜇生态养殖技术[J].北京水产,2008(4):45-47

[6]张岩岩,王淼,杨辉,等.池塘海蜇养殖高产试验[J].河北渔业,2009(8):27-28

[7]李妍妍,杨晓红,杨春.海蜇和沙蜇的氨基酸分析[J].河北渔业,2004(5):10-11

[8]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J].海洋渔业,2014,36(3):202-207

[9]游奎,迟旭朋,马彩华,等.我国海蜇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5):108-111[10]陈洪全,唐莹.滩涂开发驱动力及对策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5):6-10

[11]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农牧渔业部东海区渔业指挥部.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3-594

[12]简慧兰,陶建军,张健夫,等.南通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J].海洋渔业,2012,28(4):342-345

[13]孙振兴,张明青.海蜇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24(3):49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