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规模经济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4 15:15:20

规模经济特征

规模经济特征篇(1)

一、引言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两者可以反映一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分形理论是当今世界非常活跃的新理论、新学科,分形是分形几何学的概念,最早是由B.B.Mandelbort 在1967 年首先提出。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它表示分形在通常的几何变换下具有不变性,即标度无关性,分形理论以分维作为定量特征和基本参数。分形理论的出现,解决了欧式几何无法解决的事物的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的现象,在自然和人文科学都有广泛的运用。Batty 在1985 年开创了分形城市研究,他和Longley 研究了城市边界和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分形。Frankhauser 测算了世界上许多城市形态的分维,Batty、White 等在城市形态的分形模拟方面做了很多研究。

本研究应用数理模型——分形理论对1990年以来近二十年的国民经济运行的发展进行评估,利用GDP与沪市股指的数据,首先通过严格的分形测度,利用双对数曲线证明两指标具有分形的特征,求出分维数和拟合函数方程。

二、数据与方法

1.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GDP和沪市股指作为研究对象,来代表研究时段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态。数据来源于199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修正等预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支持下,对处理后的地形图进行矢量化,提取两指标的特征数据。相关数据处理主要借助Excel2007、SPSS等软件完成。

2.数理模型

经济现象的等级结构与规模分布原本是各自独立的研究课题。现已证明,等级模式与规模分布法则一致或兼容 ,可谓是殊途同归。为此,本文将经济规模分布作为等级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所谓宏观经济规模分布(city- size dist ribu t ion) 系指某区域(国家、地区等) 内城镇经济规模的层次分布。规模分布法则一直是理论界的难题,“很少有什么社会科学问题象经济现象的位序—规模问题(rank- size problem ) 这样, 引发了如此众多的研究。”分形理论创生以后, 这类研究才取得实质性进展。实际上, 区域城镇等级规模Zipf公式(与之等价的是Pareto分布)就是一个分形模型。设想一个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可以设定一个针对经济总量的测度尺度r来度量(r用位序等表示)。显然,改变尺度,区域经济总量N (r)也会改变, 当r 由大变小时, N (r) 不断增大,满足关系式。

N ( r) ∝ r- D (1)

即区域经济总量与测量尺度成负幂律分布时,可以认为经济总量规模分布为分形。同理,股票市场的分形分布也可以成立。类比于Hausdorff 维数公式可知, 式中D为分维,它在一定时期内为常数。

式(1)正是规模分布的Pareto形式, 经变换可得Zipf 公式

P (k ) = P 1K – q (2)

式中K 为城镇序号(K = 1,2……N ,N为系统中城镇总数);P (k ) 是序号为K 的城镇的人口;P 1为理论上的经济总量最大年的GDP(为系数),q为Zipf 指数。

对(2)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lnP (k ) = lnP 1 - qlnK (3)

q也可以写成D,其就是研究对象的分维数,D可以通过回归方程(3)求得。

三、结论与讨论

国民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具有自相似、自组织和进化功能。这种自相似和自组织性是通过经济规律自身的作用,形成自组织演变规律。探讨GDP和股票市场作为分形结构的演化特征,从表2中的分维值的时空演变中,不难看出,不论是GDP个抑或股票指数,明显具有分形结构特征。

GDP分形特征明显。从表2中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优度R2 总体较高,相关系数较高。从整个市区用地来看,无标度区点列回归的拟合优度GDP为0. 995 3,沪市股指为0.999,分维的标准误差分别为0. 034 5和0. 015。作为参照,全部点列回归结果的变化特征与无标度区点列完全一致。据有关学者研究 ,当维数D 的标准误差低于临界值δc = 0. 04,就可认为事物的分布是分形的,对城市地理系统而言是一个相当严格的要求。然而,本文两指标全部符合这个标准,GDP的全部点列的分维标准误差为0.035,就低于0.04的临界值。

可见,中国股市的变动较大,其发展并不能很好的表现强劲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GDP总量对股市具有明显的影响。

规模经济特征篇(2)

一、自然垄断与自然垄断行业

1.1自然垄断的定义

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然垄断是指由于生产技术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从而最优规模要求一家企业即可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进行重新定义。在单一产品生产的条件下,弱可加性意味着由单个企业生产既定产量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生产相同产量的总成本;在多产品情况下,弱可加性意味着单一厂商生产多产品组合的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该产量的总成本。这两种结论都具有一致性,即都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更有经济合理性。但是,垄断的市场结构又存在诸多弊端,所以需要政府出面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管制。

1.2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

1.2.1巨大的沉没成本。

自然垄断产业生产技术的固定成本很高,具有很强的长期使用性质,折旧耗费时间,一旦投入生产经营过程就很难收回。如果多个企业之间进行自由竞争,其破坏性和杀伤力将是巨大的,结果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兼并合作。

1.2.2普遍服务性。

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公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因此需要管制机构保证所提品质量的可靠性、服务的稳定性等。普遍服务是让自然垄断企业以大多数人承担得起的价格标准提供基本的产品或服务,是自然垄断行业的最基本要求。

1.2.3交易的不可逆性。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是以固定网络为载体的产业,它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服务是通过网络到达终端用户,因此该产品或服务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一旦提供出去便无法收回和退换,并且由于这类商品是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所以需要对产品或服务实行有效的管制。

1.2.4特许经营。

国家无论是通过招标制度还是区域间标尺竞争或者其他种类的特许经营选择,必须赋予特定企业以垄断经营权才能保证产品或服务充足供给。实际生活中的自然垄断行业,以公用事业为主,其他特殊产业为辅。

1.3自然垄断的国外研究发展进程

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期、早期的自然垄断理论、比较成熟的现代自然垄断理论以及当代自然垄断理论最新发展四个阶段。

1.3.1自然垄断理论的萌芽。

自然垄断理论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由英国学者约翰?穆勒提出。他认为:“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但穆勒没有对自然垄断做任何阐述,仅仅从土地这一要素层面上定义自然垄断,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垄断含义相差甚远。

1.3.2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阶段——早期的自然垄断理论。

法罗是率先从经济特征的角度来研究自然垄断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自然垄断产业是指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竞争和即使发生过竞争但最终失败的产业。他具体总结出自然垄断的几个特征:一是该产业提供某种必须产品或服务;二是该产业的厂址有天然的优势;三是产品不可储存;四是存在规模收益;五是需要协调的供给安排,而这种供给制度只能在垄断条件下才能实现。从这以后,很多经济学家开始把规模经济作为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

但是埃利提出了一种与法罗完全不同的定义。他把自然垄断划分为三类: (1)依靠独一无二的资源(矿藏)而形成的垄断;(2)依靠信息独占和特权(专利)而形成的自然垄断;(3)依靠该产业的特殊性(业务特性)而形成的垄断。

亚当斯根据不变的规模效益、下降的规模效益和上升的规模效益这三种状况,把产业分成三类。他认为,对第一、二种产业类型可以采用市场竞争机制,而对于规模效益递增的产业应实行政府管制。他是最先提出对自然垄断产业实施政府管制,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学者之一。

由此可见,早期的经济学者虽然也从经济特征的角度提到了规模经济,但依然是从自然因素或自然条件的角度和制度垄断的角度来论述自然垄断的,或把它们并在一起,共同构成自然垄断的成因。

1.3.3比较成熟的自然垄断理论——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随着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经济学家以经济性为出发点,尤其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论述自然垄断理论。

1923 年克拉克最早提出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理解自然垄断,认为自然垄断不过是一种具有长期显著规模经济的行为。米勒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了自然垄断行业的最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函数一般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越小。

1.3.4自然垄断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当代经济学家非常质疑将规模经济看作自然垄断成因的观点。这种质疑开始于对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加性的认识。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等用成本劣加性和范围经济这两个范畴重新审视自然垄断。范围经济是指单一企业内生产不同的产品较之几个特定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商品是廉价的。成本劣加性是指如果一个企业生产该产业内的所有产品的成本低于由若干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该产业的成本就是劣加的。从这两个范畴中,人们发现规模经济只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并不是必要条件。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夏基等经济学者对自然垄断重新进行定义,认为自然垄断的显著特征是成本函数的劣加性。

二、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

规模经济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3-0003-05

信贷市场上广泛存在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从宏观上讲,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违约风险,将对信贷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信贷市场的萎缩,因此需要建立征信体系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对征信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和博弈论等理论为基础去解释征信的产生、发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对征信理论基础问题追根溯源,以金融发展为背景,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来阐释征信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不同的侧面利用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对征信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剖析。

一、征信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

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市场竞争是充分的,可以自动达到一般均衡,因此在理想的金融市场中,金融中介因失去功能而变得多余。然而,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长期存在,从信贷领域而言交易双方难以达到信息的完全共享。这样贷款者很难依据风险程度确定利率水平,而只能根据借款者的平均风险水平确定利率,从而使高风险者获益而低风险者受损,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而且,“道德风险”也难以避免,主要表现为拖欠债务等失信行为。从总体上讲,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解决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以可负担的成本建立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共享机制,提高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征信作为专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征信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效果(见图1)。

从微观上讲,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授信人决策时的信息收集成本,提高对受信人的了解程度,完善交易前的筛选机制,提高根据风险决定利率水平的定价能力,从而降低逆向选择的程度。而且,信息的共享和长久保存使得交易双方的一次交易变成受信人与整个社会在存续期间的重复博弈,完善了对违约者的事后惩戒机制,降低了违约概率,也就相应地降低了道德风险,减少了对贷款人的事后监督成本。从宏观上讲,征信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完善的征信体系可以提高守信者交易成功的概率,提高失信者参与交易的成本,从而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帮助市场上每个交易主体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二、征信的本质是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

金融中介是处于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买卖金融资产的机构。抽象地讲,金融中介是与金融市场相对应的、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制度性安排(见图2)。金融中介理论围绕金融中介为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19世纪以前,“信用中介论”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金融中介是“存款人的集中”和“贷款人的集中”,具有“信用创造”和“资产转换”的功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推动金融中介理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金融理论的热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促使资金富余者将资金委托给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人或者机构来从事放贷业务,这样就沿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将资金委托给从事信息生产的人(机构)”的逻辑更加有力地阐明了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戴蒙德于1984年提出“贷款者委托金融中介机构对借款者进行监督(贷前和贷后)”,从“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回顾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发现,通过信用信息的归集、加工和应用来开展信贷活动、防范信用风险是金融中介存在的重要原因。换个角度讲,金融中介是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汇集的中心和节点,以此也可以体现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在经济金融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金融中介的l展使得资金流动高度契合了物流、信息流的要求,助推社会资源以高效快捷的方式进行配置,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推动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形态。金融中介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日益增多、结构日益繁杂而且效率需要成倍提升,客观上就产生了将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环节分化出来,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类机构的现实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征信机构可以视为金融中介中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类别,是对信用信息服务功能的强化,是通过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细分行业。因此,征信机构作为金融中介的组成部分,既具有金融中介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又作为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具备独有的特征。

三、征信的核心特征

(一)征信行业发展具有规模经济特征

征信行业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具体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建成完善的征信体系。无论发展模式如何,征信机构在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共享和对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都呈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在各国的征信系统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因此准入门槛较高;发展成熟阶段成本降低而收益明显提升(见图3)。主要原因在于征信行业具有网络经济的性质,一旦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构成双向的信息流网络,需要继续投入的资源和维护成本较低,同时随着征信产品应用者的增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

在美国、英国等市场主导型国家的征信行业发展初期,征信机构众多,规模较小,经营覆盖的区域较窄,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之后,形成现在少数机构垄断征信市场的格局。对于征信行业后发国家而言,在发展初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去购买信息存储和处理设备、雇用征信专业人才、架设信息输送网络以及开发征信服务和产品。这一阶段,由于需要采集的信用信息数量巨大,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征信产品的使用率不高,收益远远小于成本,市场主体缺乏进入征信行业的实力和动力,大多数是由政府和行业组织等机构出资建设公共征信平台,完成征信制度建设、基础信用信息收集和征信市场培育等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完成后,征信行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收集数据、架设网络和培育市场等成本大幅下降,信用信息的数量、更新速度和应用领域在逐步扩展。这一阶段,大量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逐步出现,征信机构的构成从单一的公共型向公共型与社会型并存的格局发展。在信息主体的相关信息已经实现全面共享、数据更新机制比较成熟、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和社会信用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之后,征信市场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在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的作用下,征信行业的投入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此时,征信机构的实力更强,征信产品和服务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样性、专业性、个性化等特征。

由于征信行业具有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双重特征,在征信市场发展的任何阶段进入成本都比较巨大,特别是到了成熟阶段,即使有新的进入者也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征信市场上一般只能存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市场主体,表现出自然垄断的性质。目前,世界范围内征信业发展的高度集中也在实践上印证了征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二)征信产品具有准公共性特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指具有效用的非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是那些能够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和服务。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共产品都能同时严格地满足以上三个特性,如果能够全部满足叫作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公安和司法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三个特性皆不满足是纯私人产品,这方面例子最多,比如衣服、食品等仅供个人消费的物品。介于二者之间,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带有私人产品性质的为准公共产品。

首先,从效用上看,征信产品不是提供给某一特定的y行、企业或者个人的,而是可以面向整个社会共同提品和服务;而且从消费环节看,征信产品具有联合消费的特点,任何信用信息需求者均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者的效用。其次,征信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只要获得许可,在征信系统运转良好时,一个消费者查询某个信用主体的信用报告时,都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查询同一主体的信用报告,同时也不会因此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信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征信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增加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第三,征信产品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征信产品一般按照谁付款谁消费的原则运营,将不付费的主体排除在外。可见,征信产品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既带有公共产品特性又带有私人产品特性,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效益上可以定价且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见表1)。

(三)征信体系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的,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其他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完善的征信体系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能够显著地促进信贷市场的稳健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能够提升信贷可获得性,推动金融普惠,促进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可见征信体系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或者称为显著的“正外部性”。

具体地讲,征信体系覆盖的经济主体越多、信息内容越完整且应用的范围越广泛,那么征信体系的作用就越大,也就是对于信息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力就越大,外部性的影响也越大。换个角度讲,由守信主体构成的信用网络规模越大、以征信体系为基础的信用交易越频繁,那么征信体系的重要性越高,地位越重要,发挥的正外部性作用越明显。相反,由失信者组成的团体越大,信用交易的规模和范围越小,那么征信体系就越不重要,甚至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正外部性,减少甚至消除其负外部性,促进社会成员普遍建立信任感、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机制,将显著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实守信,信用的价值就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缺乏信用,就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范围、频率、深度,减少商品交换规模或者延缓交易,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拖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征信体系正面的辐射作用越强大,社会的信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市场机制建设,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征信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作为基础,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微观层面看,征信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交易对手了解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从中观层面看,征信体系是金融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用于防范信用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从宏观层面看,以征信体系为基础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提升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社会诚信水平。然而,金融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马太效应,表现出“嫌贫爱富”的特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不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如果用长尾理论曲线来描绘(见图4),金融机构比较多地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八定律”特征。征信体系的存在能够为中小企业、贫困人群建立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降低向弱势群体提品和服务的成本,推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拓展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整体上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而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征信产品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原始的信用报告,而是在精细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和批量化处理等方面寻求更高级的征信服务。同时,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征信服务的需求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而是扩展到证券、保险、电子商务、公用事业、企业雇主和消费者个人等群体,这些都为我国征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供给角度讲,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也为征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海量和多样化的数据、高效的数据处理模式和便捷的服务渠道,从而为征信业务升级和服务领域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之,征信体系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对促进金融结构演进、金融功能强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展望未来,征信体系建设应该顺应金融发展的需要,以征信基础理论为指导,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蔡晓钰.关于金融中介理论的历史演进及述评[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

[3]张兴祥.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J].江淮论坛,2005,(4).

[4]曼昆.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白钦先.再论以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转换、理论创新与方法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0,(2).

[6]克里斯・安德森(美)著,乔江涛译.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规模经济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52-06

城市公用事业是政府规制的一个传统领域。随着市场需求与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城市公用事业和政府都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环境,因此,不存在没有变化的规制过程及相关的规制制度安排。实际上,随着制度变革的深化进行,制度深化、技术变迁必然加快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边界的变化过程,因此,政府规制边界也要加快调整。

一、城市公用事业的“自然”边界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上属于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产业范畴。从经济特征的角度看,沃特森(Waterson)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一家企业向市场提品和服务能比两家或多家企业更有效率。 Kenneth W. Clarkson, Roger Leroy Miller,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Evidence, and Public Polic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2, p.119.韦尔(Ware)则以社会剩余最大化而不以成本最小化来定义自然垄断,社会剩余最大化,则自然垄断存在。夏基(Sharkey)和鲍莫尔(Baumol)则把成本函数的弱增性作为自然垄断最显著的特征。 William W.Sharkey, The Theory of Natural Monopo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4-5; W. J. Baumol, “On the Proper Cost Tests for Natural Monopoly in a Multiproduct Indus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就技术而言,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网络性,即必须借助网络管道才能完成生产经营,因此其自然垄断特征明显:首先,城市公用事业生产的主要环节高度垂直相关,如电力的生产、供应、高压输电、低电配电,主要产品结合紧密,又具有明显的范围经济性。其次,管网建设是城市公用事业固定成本的主要部分,其基本设施一旦建成,即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就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性,即如沃特森所言的,少数企业能够比多数企业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品和服务。 邹东涛、秦虹:《社会公用事业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第4页。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共同决定了城市公用事业的成本弱增性。此外,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网系统所传输的产品和服务是特定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

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最终收敛于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可以使生产者的边际成本呈下降趋势。当出现替代原有城市公用事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受规制的新产品或服务时,或者当技术得到不断更新和换代时,都会影响和改变原有城市公用事业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投入要素的价格。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城市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征不再具备,至少不完全具备原有的自然垄断特征。

二、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动态边界:微观规制变革的基础

城市公用事业由于表现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性、成本弱增性和资产专用性而被天然的认为属于自然垄断领域,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城市公用事业只能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否则,就会损失效率,增加成本,甚至会使企业不能维护简单再生产,产生“不可维持性”问题。但随着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需求与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克服了原有的技术控制,扩大了原有的市场范围,因而大大减弱了城市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性,使原来属于自然垄断的业务演变为非自然垄断业务。

(一)技术革新:垄断边界变迁的内在推动力

Viscusi, Vernon和Harrington指出,“在我们技术进步的世界里,不应该假设今天是自然垄断的产业,明天还会是自然垄断产业。” Viscusi,W.K.,Vernon,J.M.,and Harrington,J.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Cambridge:MIT Press, 2000, p.492.技术发展将决定和影响着城市公用事业的边界变化。

1技术进步使城市公用事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发生改变

现实中,规模经济性、成本弱增性和资产专用性被视为自然垄断的固有特征,这些经济特征都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1)规模经济效应递减

规模经济特征篇(5)

作者简介:欧阳i,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南 长沙 410081)

罗富政,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罗会华,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5)

张培刚先生(1992)在《新发展经济学》中提出了改造和革新发展经济学的途径,强调要“注重对发展中大国的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大国是指人口众多、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却没有沿着他的思路加强对“发展中大国”的研究,甚至没有对“发展中大国”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本文试图对“发展中大国”的概念进行合理界定,根据其主要特征和评价指标遴选出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大国,并从不同角度阐述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从而为构建“大国发展经济学”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

一、发展中大国:“发展”和“规模”双重涵义

发展中大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大规模国家”,因而应该拥有“发展”和“规模”双重涵义,并且是两者的结合体。为此,需要分别对“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界定“发展中大国”。

涵义之一: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即从“落后国家”到“欠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富国和穷国的分野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但是那时的世界各国都处于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国家开始步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这时的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工业国和农业国,由于它们在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前者被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后者被称为“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批摆脱殖民主义统治而取得政治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开始走上谋求发展的道路。考虑到这些国家虽然经济上落后,但是存在一种潜在和尚未开发的能力,所以改称为“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在经济学文献中缩写为“LDCs”。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意识特别强烈,开始实施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实现工业化,追赶经济发达国家,而且展现了发展的希望和前景。因此,“考虑到持续变化的过程,区分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吉利斯等,1998),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联合国组织文件和发展文献中正式使用“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的概念。同时,人们在国际关系中还使用两个相似的概念,即“第三世界国家”和“南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概念。冷战时期,北大西洋组织成员国被称为“第一世界”,华沙条约成员国被称为“第二世界”,其他不结盟国家被称为“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在地球南北之间把世界分成“穷国”和“富国”,所以人们把工业发达国家称为“北方国家”,而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国家”。然而,“第三世界”属于政治的概念,有的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南方国家”属于地理的概念,有的是富有的石油输出国,它们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状况。所以,在经济学意义上使用“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更加具有科W性和规范性。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涵义,美国哈佛大学编著的教科书写道:“一切传统社会都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低人均收入,没有现代经济增长。除了这些简单的共同点之外,各国的历史过程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很难将其一般化”(吉利斯等,1998)。根据这种理解,以往国内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有的将“发展中国家”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而现在取得政治独立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陶文达,1992)?t?;有的认为“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的同义语(马春文,1999),确实有些不够科学和准确。一般而言,学者们将发展中国家的定义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发达状态,其二是该类国家在不断探索新模式以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这两方面的理解显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涵义之二:大规模国家

所谓“大国”就是大规模的国家,根据设定标准的不同,可以形成“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农业大国”等一系列的大国概念?w?。我们研究的大国,应该是从总体上讲的大规模国家,它有两个初始条件,即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由此出发可以推演出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倘若没有设定这两个初始条件,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就会变得不确定,有的国家会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而变成大国,随经济总量的缩小又变成小国。在经济学史上,对于国家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7年国际经济学会在海牙召开以“国家规模的经济影响”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专门研究了国家规模以及大国和小国的优势,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大国具有稳定优势和创新优势的假设。后来,库兹涅茨(1971)?y?和钱纳里(1975)对大国经济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他们主要以人口规模为标准界定大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先将超过1 000万人口、1 500万人口、2 000万人口和5 000万人口的国家列为大国,Perkins & Syrquin(1989)则以人口和幅员为标准界定大国,他们认为“一些结构上的差异归因于人口规模不同,同样或更可能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地理面积不同。将人口和地理的影响相分离是特别困难的,因为这两个变量本身是相互关联的。”确实,幅员辽阔也是导致大国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在两个初始条件的基础上增加直接推演出来的市场规模特征,将大国定义为具有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的国家。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目前的人口规模都超过1.5亿人,国土规模都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都超过1.0万亿美元,因而属于超大规模国家。

二、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特征和“规模”特征

从对“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的理解,可以看到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特征和规模特征。发展中大国的特征是发展中国家特征和大规模国家特征的叠加,我们应该在分析两种特征的基础上,将两者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的综合体,从而更好地表述发展中大国的特征。

如果从发展中国家寻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国民收入水平低。发展中国家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国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相应的国民生活水平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世界银行确定的具体标准是动态调整的。世界银行的数据按照人均GNI将各国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前两者属于发展中国家,后者属于发达国家。2001年人均GNI低于74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高于745美元但低于2 975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2008年人均GNI低于97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高于975美元但低于11 906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2013年人均GNI低于1 04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高于1 045美元但低于12 746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第二,劳动生产率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国民收入的高低,因此,由技术、管理和资本投入不足造成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指标,从1992年的数据看,属于发达国家的美国、德国、日本分别为23 240美元、23 030美元、28 190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印度分别为3 470美元、1 905美元、310美元,差距很明显。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人均GDP在1 870~20 526美元之间,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均GDP平均数为56 710美元,差距仍然悬殊。第三,经济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没有完成,这种转型的时期,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应的经济二元结构和技术二元结构,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和产业分布极不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水平相差很远,市场发育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差异性。2004年印度各地区人均GDP 的差距在5.6倍左右;2005年中国东部的上海市与西部的贵州省的劳动力人均GDP差距高达11倍;2015年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等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收入的19倍。随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迈进,二元经济结构将向新的经济结构转换。

如果从大规模国家寻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点,也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国家是由人类构成的集合体,人口数量是大国最基本的特征。张培刚先生在《新发展经济学》中谈到,1988年总人口超过1亿人的10个国家中有7个发展中国家,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庞大的人口基数再加上高速的人口增长率,这就使得发展中大国的特征更加明显”(张培刚,1992)。到2013年,上述国家的人口数量分别达到13.57亿、12.52万、2.49亿、2.0亿、1.73亿、1.56亿、1.82亿。人口数量的规模可以直接地决定人力资源的规模和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二,庞大的国土规模。一般地说,土地面积庞大的国家、自然资源储量就比较丰富;同时,国土规模还可以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总体结构,导致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和区域经济的差异性。世界上有一些国土面积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956.3万平方公里)、俄罗斯(1 709.8万平方公里)、巴西(851.6万平方公里),也有一些国土面积很小的发展中国家,如斯威士兰(1.7万平方公里)、东帝汶(1.5万平方公里)、科索沃(1.1万平方公里),@些大国和小国的土地面积差距为数百倍至上千倍,它们在自然资源的储量和种类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应该会有惊人的不同;而且,这里还有人口与土地的比例问题,保持适宜的人口密集度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第三,庞大的市场规模。从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可以推演出庞大的市场规模,或者说是庞大的市场潜力。所谓市场规模包括潜在的市场规模和现实的市场规模;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遵循需求决定市场的规律,它应该有潜在的市场规模,如果这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它就有了现实的市场规模;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国土面积,遵循斯密提出的“市场范围”假说,它也应该有潜在的市场规模;如果这个国家交通便利而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它就有了现实的市场规模。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它们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数据,2005年三国的住户最终消费分别为8 905亿美元、6 446亿美元和5 197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第9位和第13位。

以上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发展中大国蕴含着“发展”和“规模”双重涵义,需要把两者的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对发展中大国做出全面和准确的界定(见表1)。佟家栋(2005)曾经对“发展中大国”的概念做出解释:“通常是指那些国家具备形成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市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笔者认为,可以将“发展中大国”定义为: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市场潜力很大,劳动生产率和国民人均收入较低、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目前仍在追赶发达大国的国家。简而言之,就是拥有大国特征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正在谋求发展和追赶发达国家的国家。

三、发展中大国的评价指标和遴选方案

1. 发展中大国的评价指标

为了遴选发展中大国,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使它较好地反映“大国”和“发展”的涵义。构建发展中大国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又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归类计算等因素。笔者从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体系(见表2),其中的高层次指标是低层次指标的综合,低层次指标是高层次指标的表现。

(1)基础指标I:人口总量

该指标反映人口统计特征,包括人口数量、劳动素质、劳动数量等,主要用人口数量指标来衡量。笔者以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214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平均每个国家人口约3 300万。大国的人口数量应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法,75%的百分位数为2 240万人,87.5%的百分位数为4 930万人,因此,大国的人口应在5 000万人以上,小国的人口应在1 000万人以下,中等国家的人口应为2 000~5 000万人。

(2)基础指标Ⅱ:国土规模

该指标反映国土统计特征,包括国土面积以及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主要用国土面积指标来衡量。笔者以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21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3),平均每个国家的国土为62.7万平方公里。大国的国土面积应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数,75%的百分位数为46.6万平方公里,87.5%的百分位数为109.9万平方公里,因此,如果以87.5%的百分位数为大国的标准,大国的国土面积应该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

(3)发展指标I:国民收入

该指标反映国民收入特征,主要是人均国民总收入。世界银行制定的《世界发展指标》是现行的权威性指标,以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主要标准,将各经济体划分为低收入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高收入经济体,其中的低收入经济体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为发展中国家。按照2013年的数据,高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 746美元及以上的经济体,那么,发展中国家应为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2 746美元以下的国家。

(4)发展指标II:人类发展

该指标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特征,包括国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定的人类发展指数是目前的权威性指数,这个指标越是接近1.00,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按照2014年公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发达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应该在0.85以上,因此,人类发展指数在0.85以下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2. 发展中大国的遴选方案

笔者首先采用人均国民收入和人类发展指数两个发展指标划分出了149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指标具有明确的划分标准,所以我们主要遵循基础指标(人口总量和国土规模),从发展中国家中遴选发展中大国。

(1)基于k-means cluster聚类分析的人口总量遴选

为了进行人口规模的遴选,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验证5 000万人口的判断标准的客观性,笔者利用SPSS软件在149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据基础上进行了k-means cluster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见表4。

表4中前3类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量区间维持在5 486万人至137 496万人之间,这与前文中5 000万人的判断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在前3类中,印度和中国是超级人口大国,巴基斯坦、巴西、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在人口规模上次之,随后便是埃及、埃塞俄比亚、俄罗斯、菲律宾、刚果(金)、墨西哥、南非、泰国、土耳其、伊朗、越南共11个国家。后文中,笔者将在5 000万人口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依据国土规模、人均国民收入、人类发展指数三个指标进行进一步的遴选。

(2)国土规模遴选

依据大国的国土面积应该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判断标准,本文剔除了孟加拉国(14.76万平方公里)、菲律宾(30万平方公里)、泰国(51.3万平方公里)、土耳其(78.06万平方公里)、越南(32.96万平方公里)共5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国家人口规模特别大,土面积略小,如尼日利亚的人口数量为1.736亿,超过标准2倍以上,国土面积为92.4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的人口数量为1.82亿,超过标准接近3倍,国土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经过综合衡量,将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列为发展中大国。

经过综合考虑,由于俄罗斯属于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所以仍将俄罗斯列为发展中大国。综合起来,选定13个国家为发展中大国: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刚果(金)、南非。

各国的主要指标见表5。

3. 发展中大国的层次划分

上述发展中大国也具有差异性,可以依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指标,在规模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同样,也可以依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在发展上划分为三个层次(见表6)。可见,发展中大国在“规模”和“发展”程度上具有多样性,它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从规模上看,不同规模的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属于超大规模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力;其他国家的规模相对小些,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也相对小些。从发展上看,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有所不同,俄罗斯、巴西、中国、墨西哥和伊朗的发展程度和人均国民收入较高,属于向发达经济体迈进的第1梯队,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属于低收入国家,现阶段的任务是尽快走出贫困。

四、发展中大国影响力的评价及分析

富国和穷国的经济权力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的支配。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学说,认为在全球经济中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发展中大国属于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利益被发达国家占有,而且使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发展本国工业的机会。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它们凭借其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在国际经济格局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 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对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进行评价,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发展中大国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各方面影响力的因素特征,又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归类计算等因素。笔者从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体系,见表7。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指标评价权重计算

为了将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笔者选取了国土面积大于均值的全体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由于各评价指标的数量级和量纲不同,故在评价之前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设xmn为第n个指标下的第m个变量值,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其中,maxxmn和minxmn分别为x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vxmn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笔者在指标评价权重的计算上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AHP)。AHP是Saaty(1977)提出的把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模型化、数量化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照支配关系进行分组,进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而后通过两两比较来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人的判断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本文运用yaahp软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权重结果为:人口总量(0.424 0)、国土规模(0.239 3)、经济发展水平(0.084 2)、济发展潜力(0.037 9)、产业优化升级(0.029 7)、经济区域比重(0.084 2)、对外开放程度(0.033 6)、市场干预能力(0.033 6)、政府治理效果(0.033 6)。

基于上述指标和方法,本文测算出了2001~2014年世界33个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影响力、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的评价值。

2. 发展中大国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分析

为便于时间序列分析,本文测算出了2001~2014年33个发展中国家每年综合影响力评价值的均值。图1显示出了发展中国家综合影响力均值的走势。由图1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影响力在不断上升,由2001年的0.144 9上升到2014年的0.181 3,增幅25.12%。由于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2007~2009年发展中国家综合影响力的上升趋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笔者还发现,综合影响力的标准误差值由2001年的0.125 7扩大到2014年的0.148 6。这表明,2001~2014年发展中国家综合影响力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而一些小国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被忽视。

为了进行空间分析和结构分析,本文测算了2001~2014年33个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影响力、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评价值的均值,测算结果见表8。

(1)发展中大国的综合影响力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对更高。经计算可知,发展中大国的综合影响力均值为0.240 3,显著高于全样本下的综合影响力均值(0.163 9)。综合影响力排名前五的国家均是发展中大国,如中国(0.704 7)、印度(0.490 7)、俄罗斯(0.434 9)、巴西(0.318 2)、墨西哥(0.197 7)。当然,这是就平均水平而言,并不是发展中大国的综合影响力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要大,因为大国主要考察国土和人口两大特征,而综合影响力考察的因素会更多,如经济因素、产业因素、行政因素等。阿根廷并不是发展中大国,但其综合影响力却达到了0.178 7,显著高于伊朗、南非等发展中大国。

(2)发展中大国的初始条件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自然影响力。人口因素和国土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也是划分大国和小国的初始条件。从世界银行的2013年数据看,本文遴选的13个发展中大国的总人口数量为41亿人,占全球人口数量的57.7%;陆地总面积为5 147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8.3%。这样规模宏大的人口数量和陆地面积,在国际格局中的自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发展中大国谋求经济发展的愿望强烈,后发优势明显,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世界格局将由两极逐步走向平衡。经计算可知,发展中大国自然影响力的均值达到了0.137 2,显著高于全样本下的综合影响力均值(0.063 5)。

(3)发展中大国的经济贡献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经济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增长很快,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在增大。根据2013年的数据,本文遴选的13个发展中大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94 282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67%;这些发展中大国的增长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2013年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3%,而在13个发展中大国中有8个国家的增长率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刚果(金)的增长速度均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从“金砖国家”看,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20国集团成员。发展中大国经济的群体性崛起,使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4)发展中大国的产业水平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产业影响力。随着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而且实现了质量上的跃升。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已经不再是发达经济体所独到和独享;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资源工程、通讯技术和大型装备制造技术等领域,发展中大国都可以大显身手。从研发资金投入规模看,2012年中国名列世界第2位,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也进入10强。许多新兴大国把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环境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推动,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几百年来由西方国家掌控世界工业和现代化进程的局面正在改变,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影响力迅速提升,它们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共同推动全球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变革。

(5)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实力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区域影响力。随着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变化,它们在国际经济各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或领头羊。按照世界银行的地区划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巴西和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埃及和伊朗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和刚果(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在欧洲和中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可见,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区域发展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区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6)发展中大国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治理影响力。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及其能力变化,必然产生跻身国际经济事务中心舞台的要求,使它们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发展中大国的积极推动下,国际经济秩序从一极向多极变化,特别是大国关系出现了新的调整,传统大国和西方大国的范畴注入了新的内容,“新兴大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与传统大国的关系、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逐渐被公认为是现代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新兴大国不仅履行“压舱石”的责任,以本国经济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而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与发达大国共同协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而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积极建设者。

注 释:

①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②彭刚:《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构成与分类》,《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③吉利斯、波金斯、罗默:《发展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④陶文达:《发展经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页。

⑤马春文:《发展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⑥徐秀军:《发展中国家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3期。

⑦欧阳i等:《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页。

规模经济特征篇(6)

1.农业经营规模。规模,一般是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经济实体(企业或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内的聚集程度。任何社会生产,尤其是社会化的大生产,都是由经济实体在聚集了一定的生产要素(即构成一定的经营规模)的条件下进行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仅指经济实体所聚集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而且还包括经济实体聚集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其形成的生产劳动能力。

农业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经济实体(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聚集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总和及其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当然,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寻求经营规模的适度值,而适度值的确定则要看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下,一个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能否取得最佳规模效益,也就是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2.农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概念源自西方经济学,它的一般含义是指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较大规模的经营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可以增加总收益(指总利润、总收入等),或者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利润率。在现实中,我们理解和使用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必须密切联系农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科学把握规模经济理论对规模经济所下的严格定义:第一,规模经济是指纯粹规模扩大(即生产要素同比例扩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提高,同时又是与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变动会引起报酬递减的变化相对应的。它要求我们在使用规模经济概念时,一定要区分纯粹规模变动和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变动对农业经济效益产生的不同影响,否则,如果只看重纯粹规模变动这个假设,就会使规模经济的研究失去实际意义。第二,规模经济是指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即经济效益的提高幅度必须大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幅度。在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幅度的比较,也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规模扩大提高了效益”就是规模经济,而应该重视经济效益提高的幅度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经营规模扩大的幅度。第三,规模经济理论认为,经营规模扩大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种现象:经营规模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就是规模经济;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在现实实践中,我们不能把农业规模经济理解为“规模越大必然越经济”,“农业规模经济是经营规模扩大的唯一的、必然的趋势”,而应该防止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过程中的规模不经济现象的发生。

3.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规模经营是在我国农村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和生产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降低,农民务农种粮的兴趣下降,农业生产出现了停滞徘徊局面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的特征不是表现在生产关系方面,而是表现在生产力方面,它体现为合理的规模特征。因此,农业规模经营就是指使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将使农业经济实体的经营规模与其内部各类生产要素和外部环境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可见,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农业经营活动的规模特征的直观反映,而后者是对具有合理的规模特征的农业经营活动的界定;农业规模经济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表现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合理关系,而后者侧重于表现为达到这种合理关系而进行的经营活动本身。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农业规模经济是农业规模经营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农业经营规模的变动作为主要手段。

规模经济特征篇(7)

印度早在1965年即设立了“出口促进区”―――现在的经济特区雏形。可以说起步于中国之前,且始终没有停止过努力。但这些带有经济特区特色的出口加工区对当时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印度经济发展并没起到多少推动作用,结果不了了之。2000年5月,印度前商业和工业部长马朗倡议,要按照中国模式建立经济特区。不少经济学家也提出向中国学习,创办经济特区,以刺激长期萎靡不振的贸易出口。当时的印度人民党政府还为此修改了进出口政策,为创建特区大开绿灯。同年,印度政府决定在全国新建六个经济特区,一股经济特区建设风开始酝酿。

2004年5月印度国大党上台后,开始大力推动经济改革。印度工商界不少人士认为,印度总体经济实力在20年前与中国差不多,现在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其原因在于经济改革不力、制造业不发达、产品竞争力不足。中国的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而印度的制造业却只占到四分之一。中国每年吸引外资比印度多十多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外资的政策优惠,而这一切,经济特区都起到了先驱的作用。于是,印度国内呼吁尽快出台《经济特区法》。

2005年5月,印度《经济特区法》终于在辛格政府上台一周年之际在议会通过,并于2006年2月正式实施,自此,经济特区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该法案重在鼓励国有和私营企业在特区投资创建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和提高就业率。

为突出印度特色,除招商引资和改善基础设施外,印度认为其经济特区的重点在南亚,希望利用经济特区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印度反对党也认为,印度的经济特区应该与中国的有所不同,完全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发展显然不符合印度国情,毕竟印度还是个农业国家。在反对党的坚持下,政府在《经济特区法》中取消了在特区可以弹性执行劳动法的条款。

征地问题引发血案

《经济特区法》通过后,2006年短短一年内,就有200多个经济特区报批。但仅仅八个月过后,到去年10月,印度经济特区政策就因征地等问题陷入危机。

印度《经济特区法》对土地使用的要求过于宽松,仅仅规定被征用土地1/4需用于加工业,其余部分可以用于任何目的。结果是制造加工区一般只占总面积的25%~35%,其余的65%~75%被用于房地产开发。于是,许多地方以建经济特区为名,行土地开发之实。经济特区变味成一种单纯的地产游戏,很多被征土地被建成住宅、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或医院等。大批土地被廉价征用,而失地农民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由此引发的征地纠纷越来越多,甚至引发了失地农民与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血腥冲突。从今年1月开始,西孟加拉邦农民的抗议活动持续不断。在抵触情绪激烈的农迪格拉姆地区,约四万名被要求让出土地的农民破坏了道路和桥梁,并设置路障,阻止经济特区建设的相关官员和警方进出。警察部队3月14日上午强行进入经济特区恢复秩序,遭到村民抵抗,之后警察发射了催泪瓦斯、橡皮子弹,最后开枪,造成14名农民死亡,多人受伤。国大党主席索尼娅为此发出了警告,称应保护农民免受贪婪开发商的侵害。

经济特区建设引发的征地冲突逐渐加剧,甚至变成了印度人民党等反对党攻击国大党政府的利器,反对党开始组织农民对抗大型项目的征地计划,这也是年初国大党政府一度宣布暂停经济特区审批的重要原因。

袖珍型特区难办大事

4月9日,印度政府重新恢复了经济特区审批,同时出台新的经济特区建设规定。按照新规定,经济特区规模上限不能超过5000公顷,并禁止邦政府使用征用权帮私人开发商强征土地。

单从经济特区数量及其在印度国土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印度的经济特区真是非常特别。印度陆地总面积为290多万平方公里,但截至2007年初,正式获得批准的200多个经济特区的面积加在一起才约350平方公里,尚不足国土面积的1/8000。

过去,印度建设经济特区的战略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将经济特区作为拥有世界级基础设施的飞地,这些特区能拥有自己的港口、机场、电站和水供应等,从而带动印度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达到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然而,印度现在的经济特区政策更强调税收优惠而非基础设施,经济特区的规模普遍偏小。去年通过的《经济特区法》规定,经济特区中的工业将享受头五年100%和后五年50%的税收优惠,如果利润再投资则将再享受五年税收优惠。同时该法案还规定,产业型经济特区规模不应超过100公顷,在一些特定邦内不超过50公顷,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珠宝等类型的经济特区则小到10公顷,还不如有些学校大,甚至企业也可以设立经济特区。据摩根斯坦利公司估计,印度一半以上的经济特区占地不足一平方公里,多数经济特区面向IT业或基于IT业的服务业以及制药业,而非制造业。

规模经济特征篇(8)

一、序言

(一)写作背景

目前,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成为消费者、企业以及政府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大城市的住房市场在空间上开始出现一些不规则的高价区和快速增值区,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现象越来越明显。武汉市作为华中最大的城市,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发展势头火热,加上本身的地理分割,使得其住房价格也开始出现空间分异,对其规律的探讨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开发商选择项目和定价以及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住宅提供一些参考。

(二)文献综述

Hedonic模型是目前国际上较新的一种研究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工具,中文翻译为“特征价格模型”。它来源于新消费者理论,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目前对住房价格空间分异有重要影响的住房特征。住房特征价格模型就是将住宅的价格作为因变量,而将住宅的各种特征属性作为自变量,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各种特征属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从而解释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形成原因,这是因为住宅的市场价格能够通过买主对住宅内在特征束的评价而确定。

这个模型在国外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Stevenson(2004)以美国波士顿1995-2000的6441个住宅为样点,选择了30个变量证实了住宅年龄对住宅价格的影响;Haurin 和 Brasington(1996)选择了29个变量(4个用来表征学校的变量)应用住宅特征价格模型,证实了美国俄亥俄州地区学校质量对住宅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证实了离市中心的距离、以及舒适度(社区犯罪率、文化艺术、娱乐机会)也对住宅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住房价格空间分异方面进行了研究,一开始多从区位理论出发,研究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分析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如许晓辉(1997)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绘制了上海市商品住宅等值线图,以揭示上海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区位因子对价格空间分布的影响;郑芷青(2001)探讨了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认为住宅价格主要与地价、城市形态与功能结构、交通与绿化环境、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物业管理水平有关;王欣(2002)借助商品住宅价格级差模型、房价水平剖面图等手段,研究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商品住宅价格的地域分布特点及成因,提出了合理配置中心城区住宅、加强住宅区综合开发等建议,等等。

随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以及住房信息的完备与公开,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Hedonic模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富毅(2006)通过对杭州市住宅市场建立直线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主要是从空间维度)来考虑住宅价格,探讨了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模式,价格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其外在动力。

二、武汉市住房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一)资料收集

本文主要选择武汉市的7个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即洪山区、武昌区、口区、江汉区、江岸区、青山区、汉阳区。(如图1)主要是因为这7个中心城区历来是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中心,房地产业起步比较早,发育比较成熟,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相应的信息也就比较全面,有利于研究。

图1本文研究区域

本文一共选取了武汉市86个住宅小区的303套拥有独立产权、并能够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的二手房的住房特征信息。其中的住房价格信息取自2010年7月网上的报价,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武汉市的住房特征价格模型。

本文的数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住宅小区的出售挂牌资料,主要来源于搜房网武汉站 (wuhan.省略); 二是住宅小区的收集数据,这部分数据大部分也可以从网站上查询而来,另一部分需要深入小区内部收集;三是电子地图数据,是利用用图行天下公司提供的武汉市数字地图中的相关功能实现的。

(二)武汉市住房特征价格模型

笔者经过一些分析,决定采取线形模型对武汉市住房价格进行分析,其形式如下:

P = a0 + ∑ai Xi + u (1)

其中:P为住宅价格,X为住宅特征变量。在应用住房特征价格模型中,一般都是将住房特征分为建筑特征、区位特征以及邻里特征三大类。本文结合武汉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共选择了13个特征变量进入Hedonic模型,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本文所选取的特征变量及其预期影响

(三)模型回归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以上模型进行估计,最终得出如下回归模型,具体回归结果以及标准化系数见表2。

住房价格=615021.3+7172.313*建筑面积+5045.987*所在楼层+25724.65*装修程度+86170.45*小区周边环境+15010.4*公交线路条数-16481.23*到CBD的距离

表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软件结果绘制。

从表2可以看出,如果取10%的概率,原先选定的13个特征变量有6个进入模型,并且这6个特征变量的符号都与预期影响是一致的。由于本文采用的模型是线性函数形式,因此,回归方程的未标准化回归系数所对应的就是住房特征的特征价格。如“装修程度”的回归系数是25724.65,表示装修每提高一个等级,住房价格将会上升25724.65元;还有“到CBD的距离”的回归系数是-16481.23,表示到CBD的距离每增加1公里 ,住房价格将会下降16481.23元。其它的回归系数都有着类似的涵义,就不一一列举了。

住宅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无法用特征价格直接衡量,但是标准化的回归系数(Beta)具有可比性,可以用它的绝对值来进行住宅特征影响程度的排序。回归系数Beta的绝对值大于0.2的为第一类影响因素,在0.13-0.16之间的为第二类影响因素,小于0.1的为第三类影响因素。住宅特征的排序同时也体现了消费者选择住宅时对各特征的关心程度。

从表2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建筑面积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程度最大。当然,对消费者而言,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面积越大越好,这样住得更舒适一些。而且我们所考虑的是住房的总成交价格,因此,建筑面积的重要性也就凸现出来了。

同时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消费者对住宅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环境越来越看重,相反对于住宅建筑本身所自带的特征,如装修程度和所在楼层并不是那么重视了。

可见,住房特征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分析及探讨住房价格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三、武汉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一)武汉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

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住房特征的空间差异只是住房价格空间分异形成的媒介。结合上述结果进一步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特征的空间分异呢?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探讨。从区位理论出发,可以从人口、交通、城市结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行为等方面去分析。

1.城市规划因素

城市规划建设是产生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城市的布局更合理、更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居住环境的和谐,政府都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城市建设进行一定的规划,如住房布局、轨道交通布局,等等。这些都会对居民选择住房的行为产生影响,最终出现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这也体现了上述研究结果中消费者对住宅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环境的重视,而这些差别与政府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分离的。

文中所选的303个住宅样本点中,价格高的住宅其小区的周边环境及交通条件都是非常好的,而相对价格较低的住房其周边配套就相对要差一些,其中城市规划对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影响显而易见。

2.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1)人口与产业集聚因素。住房与人口是分不开的,往往特定的住宅都与一定的人口相联系,住房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一致的。而且,人口还是一定产业的物质承担者,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调整和升级会带来人口的迁移以及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从而最终造成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

上述住房特征中的邻里特征其实很多都是由于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原因而形成的,造成了住房特征的分异,最终带来了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

(2)技术变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变革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现代交通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离市中心越远房价越低的规律逐渐在打破,人们更倾向于居住在那些小区教育氛围及自然环境良好的小区。

从前面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小区周边环境对住房价格也是有着较大影响的,排名第4位。由于技术的进步突破了居住距离的限制,人们调高对环境的期望,而自然环境的好坏在空间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

3.政府法规因素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对其发展过程极其重视,它是逃脱不了政府法律法规以及规划的约束的。

住房建设用的土地都是政府划拨的,包括小区内部建设的楼层高度、建筑结构以及容积率都有相应规定,房地产开发商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这是房产开发的硬性规定。因此,各个住宅小区的特征就产生了差异,最终也造成了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

而房产开发的软环境,包括住房制度、工资结构、以及消费者购房贷款的规定,等等。我国自1998年以来取消了住房的实物供给,改为住房货币供给,并在工资中增加了住房公积金这一项以及对缩紧消费者贷款购买二手房的政策,促使了消费者购房的意愿,同时也抑制了住房投机活动。这样,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条件自行挑选合意的住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

(二)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和探讨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开发商选择项目和定价以及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住宅提供一些参考。前文已经分析出了武汉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这里笔者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1.注重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区住宅小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住宅小区周边规划的不同会带来很大的价格差异,政府可以利用这些差异来布局住宅小区,实行差异化布局,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2.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分流,调控高房价。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口以及产业集聚是影响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分流,合理调控中心区的高房价。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书荣.多中心发展城市新论[J].国土经济,2000(5).

[3]杜德斌,徐建刚.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1997,52(5).

[4]黄泽民.我国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过程分析[J].经济研究,2005(1).

[5]蒋芳,朱道林.基于GIS的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北京市住宅地价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2).

[6]李传华,潘竟虎,赵军.基于GIS的兰州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3).

[7]李伟,朱嘉广.多中心结构城市的形成―以东京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3(6).

[8]李雪铭,张馨,张春花.大连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规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3(6).

[9]廖赤眉,霍 宏.南宁市房地产价格分布规律的机助制图研究与开发方向的探讨[J].人文地理,1994,9(2).

[10]宋利利,路燕.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

[11]王慧娟,宋 戈. 基于特征价格的哈尔滨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25(6).

[12]王霞,朱道林.地统计学在都市房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软科

学,2004(8).

[13]王欣.天津市中心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地区分异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

规模经济特征篇(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修正案中,立法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做了较为明确的诠释和定义。总体说来可以从表面和内在两个层面进行解释,从内在层面来看,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和内部结构方面都较为固定,每一层阶都有特定的任务和信息传递方式,为完成共同的犯罪目的而又不同功能的分工;从外在层面来看,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不法手段或者是披着合法外衣的不法勾当来扩大影响,加强对地区、行业的控制力。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理应具备组织性特征、行为性特征及经济性特征。

一、组织性特征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模组织性被描述为应具备“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组织性的核心是具有相应的组织形式特征。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提到了“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该款事实上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式特征进行了诠释。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形式应该分为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内部的结构应具有层级性,从上到下呈金字塔结构展开,各个层级的分工合作较为清晰,并且层级数量不少于三个。其次,有严格的帮规或者是戒条。这种准则行的纪律会贯彻到整个组织的上下,并且在该条规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犯罪活动。所以,一些省市有这样的规定,在组织形式特征中应体现以“有被组织和成员认可的帮规、戒律、家法等行为规则或约定俗成的规矩,但不要求必须具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纲领、章程、文字规约等作为必要条件” 其三,近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会披上合法的“外衣”,已成气候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逃避法律打击和惩治,利用之前积累的非法资金成立公司,借助公司的合法外衣,从事更大的非法活动。不仅如此,公司也成为其掩饰不法罪行的盾牌,混绕司法认定和处置。而且,这一形式已然成为一种高阶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形式。2009-2010年一年之内,在重庆展开的“除黑打恶”各项整治和斗争中,重庆各级法院共查处了二十四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在这些组织中,有一般以上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了注册企业,并且,30%的企业规模庞大,资产上亿。 基于此,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的第二条将上述打着公司合法旗号进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排除在单位犯罪之外 。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从而保护社会公平,维护公共秩序和经济秩序,以及人民的各种权利。

二、行为性特征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性被描述为“,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该条文明确的从三个方面界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在行为特征方面的内涵。下文将从行为的暴烈程度、行为的持续程度、行为的影响后果范围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第一,在对行为手段的界定上,《刑法修正案(八)》有这样的描述:“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对于行为手段特性的界定上来看,事实上分文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暴力性行为。所谓暴力,是指不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负面力量 。事该种暴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强暴。也就是呈现出一种强大的施暴力量,对他人施加这种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方法或强力强力,获取不法利益或获取暴利。那么这种客观意义上的暴力手段不仅仅是一种推拉与挣脱的外力表现,更是一种达到足以使被害人按照施害人意识决定而为之的强力,也就是说,这种外力应该达到一种特别紧迫、急切和重大损害的程度。对人身进行强制或打击较为常见,笔者认为还应该将被害权益纳入其中,被害人权益是暴力指向的最终目标。身体强制或行为强制都只是手段或是方法,真正要达到的是一种利益的获取。也就是在这种利益趋势之下,行为的暴烈摧残程度才会具有如此大的伤害性。第二个维度,笔者认为有必要指出,除了直接性暴力而外,还有种是间接暴力。故意破坏办公器材和办公用品,导致机关事务性工作无法展开或者进行。此类财产性破坏,也应认定为暴力手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行为的方式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暴力行为特征,而法律对其追究的依据也必须依赖其行为的违法性,所以,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必须要具备行为性的特征,而暴力手段,则是行为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显像和支撑。

第二,在对行为持续程度的界定上,《刑法修正案八》的描述是:“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换句话说,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违法活动必须具有长期性,而不是偶发的、碰巧聚在一起的共同犯罪。首先,《刑法修正案八》之所以会对黑社会组织行为的“持续性”进行描述,笔者认为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区分与普通的共同犯罪。因为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也会有共同的犯罪意图表达,以及共同共通的犯罪行为。但是,共同犯罪一般不具备长期持续性。这是对犯罪形式上的一种区分。其次,持续性程度也是对犯罪行为危害程度的一种折射。长期、多次、持续性的进行某种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对势必会给社会治安造成一种长期威胁,另外,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一社区或地区长期流窜犯罪分子,为非作歹,长期进行非法活动,势必会给群众造成一种心理阴影,这种黑社会性质行为的非法控制给群众造成的心理强制也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基于之上分析,沿海省份会有这样的规定:“‘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一般掌握为:(1)组织者、领导者直接组织、策划、指挥、授意、指使实施的。(2)组织成员为组织的利益有预谋地实施或按照该组织一贯行为实施的。”

三、经济性特征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性特征被界定为应当具备“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经济性特征主要有两个指向标,其一,指向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目的,其二指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的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规模经济特征篇(1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0855-04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on Extension Knowledge Model

DING Jie-min

(Compute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tension matter-element model, the extension set, and the theory of correlation function, combined with hierarchy analytic process, established the repres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research complex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 of extension knowledge,and gives the object-oriented representation framework of the extension knowledge and the logic design of knowledge base.

Key words: extension of knowledg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knowledge base; index system

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何选择评价方法,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直是循环经济决策问题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决策所涉及的系统越来越复杂,要考虑的参数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策略难以计数,仅靠人脑生成策略、进行决策已显得无力。利用计算机进行策略生成和评价已成为提高决策水平的关键。可拓学是由我国学者所创立的一种新理论,通过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的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 对数据进行规范处理,建立基础数据库和知识库,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 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利用优度评价方法求出策略的优度,较完整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目前,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已在产品质量的综合评判、地震预报综合评判等多方面得以应用。因此,将多元数据量化决策的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影响因子较多的循环经济系统评价领域,是一个值得进行的探索。

本文利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根据经济指标的特征和物元模型、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理论,建立了多指标循环经济可拓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其关联度,将多因子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针对循环经济系统评价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较为简单的评价方法。

1 决策问题的可拓知识模型

1.1 知识物元模型

可拓学的理论支柱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论,其逻辑细胞则是物元。为此,可拓学引进了把质与量有机结合起来的物元概念。给定事物N,N关于特征c的量值v可用有序三元组R = (N, C,V) 描述,则称R为物元。知识可以用物元表示,称为知识物元。当事物具有n个特征和相应的n个量值时,则称R为n维知识物元,可表示为:

1.2 问题域的物元模型

循环经济决策问题的特点是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MADM),它是对于给定的一组选择方案A(离散、有限),决策者根据一组目标准则去衡量判断各方案的目标属性,进而选取某种决策准则,比较得出各方案的排序结果。其决策问题常用的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实际上决策问题的评价准则构成了问题的特征属性,而每个准则的决定因素是各个指标的取值,目标取值就是指标的希望值。设评价指标的希望值范围为(a0,b0),可能值范围为(ap,bp),而评价方案中各指标的实际值为v,那么,根据可拓学理论可以建立以下定义。

定义1:如果将循环经济的一个发展阶段J表示为一个j物元R0j,其物元的特征值域与各经济指标的希望值域对应,那么该物元是经典域物元,即:

式中:Nj表示所划分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级(j=1,…,m),Ci表示水平等级Nj的特征指标(i=1,…,n),vji表示各水平等级关于对应特征指标Ci的取值范围。

定义2:如果将循环经济的发展表示为物元Rp,其物元特征值域与指标可能值域对应,那么该物元是节域物元,即:

式中, P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全体,Ci为水平等级的各特征指标,vpi为P关于Ci的 所取的量值范围(它包含经典域)。

定义3:如果用待定物元(或称条件物元)Rx表示待评方案x,那么待定物元特征值就是决策方案的各指标Ci的实际值,即:

定义4:把动词、动词的特征及相应的量值构成的有序三元组作为描述事情的基本元,称为一维事元,记作:

I=(动词,动词的特征,量值)=(d,h,u)

对动词而言,它的特征有:支配对象、施动对象、接受对象、时间、地点、程度、方式、工具。这八个特征称为动词的基本特征。例如:I=(处理,污水,集中处理)。

定义5(n维事元):如果动词d以n个特征h1,h2,…,hn和相应的量值u1,u2,…,un描述,则表示为:

称I为n维事元。

2 决策问题的可拓学评价方法

根据以往的数据资料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为若干等级,并由专家或数据库给出与各等级所对应的特征的数据范围,形成相应的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然后将待评方案(项目)与各个特征对应的实际指标值构成待评物元,并计算它们之间的各个关联度。最后,将各等级物元的关联度大小进行比较,关联度越大,它与该等级物元的关联程度就越高,从而可以决定项目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等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事物的量值有数量值和非数量值,非数量值必须通过数量化方法变为数量值。

2.1 确定各项指标的权系数

1)确定各指标的相对评价重要度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定权。首先邀请一些专家就要达到的目标对已有的指标两两之间进行相对重要性程度比较,建立判断矩阵A = (aij) n×n ,其中n表示指标数目,aij表示相对于目标第i个指标对第j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利用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求出其特征向量W = (w1, w2, …,wn )。然后通过求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RI,得到一致性比率CR,对判断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 < 0.1时,即可将特征向量W作为n个指标对应的权重。

2)综合权重计算

在计算了各级对于上一级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以后,即可从最上一级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级指标关于评价目标的综合重要程度,其计算过程如下:

设A级有m个指标A1,A2,…Ai,…Am它们关于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分别为al,a2,…ai,…am。A级指标Ai中又有n个子指标Bl,B2,…Bj,…Bn,它们关于指标Ai的重要程度分别为bl',b2'…,bj',…bn',则子指标级的指标Bj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为:

(1)

AHP法的最终结果是得到相对总目标各个方案的优先顺序权重,并可给出这一组合权重所依据的整个的阶层次结构所判断的总的一致性指标,据此可以做出决策、分析。

2.2 确定待评项目关于发展指标等级的关联度

设v为实域介于(-∞,+∞)上的任一点,V0=, Vp=为实域上区间,则称

(2)

(3)

为v分别与区间V0,Vp之距(即“接近度”)。比如,ρ(v,V0)≥0,表示v不在区间V0内;ρ(v,V0)≤0表示v在区间V0内,且不同的负值说明v在区间V0内的不同位置。

令:

(4)

表示量值v与区间V0 、Vp 的“位值”(即一个点与两个区间的位置关系)。

令:

(5)

则称K(v)为v关于区间V0、Vp的关联函数。

由公式(5)可得指标i关于每个类别t的关联度kti

(6)

表示待评物元的第i个评价指标c关于第 t 级竞争力的关联度,kt(vi)≥0表示vi属于V0ti,kt(vi)越大说明vi具有V0ti的属性越多,反之越小。

由公式(7)可计算出待评项目(企业)N各项评价指标与发展等级T的关联度。

(7)

式中:wi―为指标C的权重分配系数。

在求得待评项目N关于评价等级t的关联度k t (N)后,若

(8)

则可定性判定待评价体N属于t0类,而kt0(N)的数值大小及相互关系则可定量的反映评价项目(单元)的好坏及其属于类别t0的程度。

3 可拓评价方法的实现

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将问题域中的物元通过抽象用对象表示,建立可拓知识库,通过分析按照“规则库”中的规则,再根据可拓推理规则并结合人一机对话的方式确定实质性的深层问题,生成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利用优度评价方法求出策略的优度,为决策者提供判断依据。

3.1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将问题域中的物元通过抽象用对象表示,与客观情况更为接近,易于理解。通过封装机制将对应的方法封装起来,以类的形式实现,采用继承的机制实现代码共享等。使得整个系统都有很好的模块性,也利于修改和扩充。将面向对象的知识统一表示在对象结构中,用如下的元组来表示,即:

面向对象可拓知识=(类集合,对象集合,对象间的关系,对象属性集合,对象方法集合)

根据决策问题的特点可知,评价决策主要可由四部分构成:

1)问题域,用反映问题特征的物元表示

2)权重,用于确定各个属性的重要性,即指标的重要程度;

3)决策模型,根据决策问题的特点采用的决策方法,这里主要选择关联度确定方法;

4)推理机,它是一种处理策略的逻辑集合。它包括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求权重的方法,决策模型和选择规则进行推理求解。

用一个4元组来描述多目标属性方法的模型,由此而形成的多目标属性决策问题的知识化数学模型EKDM(Extension Knowledge Decision Model):

EKDM=(R,W,K,M)

其中: R一目标物元;W一权重;K一决策模型;M一推理机

根据决策问题的可拓知识化模型,定义一个EKDM类和3个主要对象类(物元类、权重类、方法类),在EKDM类中建立2个对象实例和一个推理机接口。3个对象类中只是对各自的属性和方法进行知识表示,至于具体选择什么样求解权重的方法和决策方法都通过推理机来实现。EKDM类的框架如下:

Class CEkdm { //定义可拓决策类

Propertyset SetProperty [4]; //定义构成评价决策对象

Interface IReasoning ();//定义处理逻辑接口,包括对象推理、规则推理

Construct CEkdm(){

SetProperty [0]=new CWeight();//权重

SetProperty [l]=new CObjcetAttribute();//经典域物元对象

SetProperty [2]=new CObjcetAttribute();//节域物元对象

SetProperty [3]=new CObjcetAttribute();//待定物元对象

…………}}

Class CWeight{//定义权重这个类

float weight0[n][m];//指标权重判断矩阵

float weight[n][m];//指标权系数矩阵

float get_ab_weight(){//权重系数计算};

float standardized_matrix (){//进行矩阵规范化};

float Matrix _RI_CR(){//判断矩阵一致性};

…………}

Class CObjcetAttribute{//定义物元类

float p1[i][j] //表示初始第i个评价等级,第j个指标属性值

float p2[i][j]//表示规范化后第i个评价等级,第j个指标属性值

maxLaw(){//增量型指标属性};

minLaw(){//减量型指标属性};

fixdeValueLaw(){//固定范围型指标属性};

standardizedIndicators(){//进行指标模糊属性定量化和规范化};

…………}

Class CMethod{//定义方法类

float get_ab_weight(){//权重系数计算方法:层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最小平方和法};

float AddWeighting(){//定义加权和法};

float Topsis(){//定义逼近理想点法};

relationalGradeIndicators(){//指标等级关联度计算};

relationalGradeEconomic(){//经济发展等级关联度计算};

economicDevelopmentLevel(){//经济发展等级评价计算方法};}

Interface IReasoning {//定义推理机接口

CMethod ObjReasoning (){//物元对象推理方法};

CMethod RulReasoning (){//规则推理方法};}

3.2 可拓知识库的设计

将循环经济决策问题用可拓知识表示以后,就可以建立以物元为基础的可拓知识库。可拓知识库主要由物元库、规则库、方法库、推理机、基础数据库与知识库管理系统组成。物元库存放经典物元、节域物元;方法库存放决策模型和方法的实现;推理机是可拓推理方法(物元对象推理、基于规则的推理)的具体实现;知识库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知识库的创建、更新和调用。知识库的数据字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物元字典:物元编号,物元名称,物元类型,物元特征编号,物元特征个数等;

物元特征表:物元特征编号,物元特征名称,物元特征值域等;

方法字典:方法编码,输入输出参数要求,条件及范围,方法实体文件名称,方法及功能描述,方法的结构信息等。

基础数据库用于存储、维护和管理各基元类数据,包括区域社会、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如:自然状况指标表、社会状况指标表、经济状况指标表等。

规则字典:规则编号,规则名称,前提物元,结论物元等。

将事实、规则等按条件、结论和连接运算符分解,每部分用基元Rrule表示,并组成树形结构表示,采用表关联结构存储,如图2所示。通过改变节点和相关算法产生新规则,并按照这个通用结构保存在规则库中。

基于物元对象的推理方法主要体现为下列两个步骤: 首先利用其中的事实条件(待定物元r), 构造出描述当前情况的问题物元模型P=R*r,其次通过发散树去匹配知识库中存储的目标知识物元R,从而推导出事实或结论。

4 结束语

应用物元可拓学原理,研究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可拓知识表示方法、知识库的架构和推理机制,提出了循环经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和实现模型,将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评价中多参数因子目标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 克服了单因子评价法不能全面反映综合状况的不足。利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评定模型, 并能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 从而能较完整地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蔡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J].科学探索学报,1983(1):83-97.

[2] 闫志刚,杜培军.关系数据库表示规则知识的理论与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6).

[3] 陈伟亚.基于循环经济系统的工业园区规划决策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8(3).

[4] 徐丽平,张俊卿,姜利群,等.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5(10).

规模经济特征篇(11)

    新经济下的产业以很大范围产出上的平均成本递减、相对于新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得的融资而言不算太大的资本投入、非常高的创新率、迅速而频繁的进入和退出、消费的规模经济为特征的,满足这些特征,要求在标准设定方面实行垄断或者企业间的合作,纵向一体化在新经济中往往更为普遥。而这些特征都把新经济推向垄断,同时也推向竞争。

    一、新经济条件下垄断市场的形成 

    1.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和需求方规模经济

    网络外部性作为新经济最基本特征,是指某一信息产品对一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者可兼容产品用户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因用户数目增加而增加效用是产品的直接外部性,而由于用户数目的增加导致更多互补产品供给而实现效用增加则是产品的间接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产生于市场需求,是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某一特定网络产品用户越多,该产品具有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由此形成网络扩张的正反馈效应。在此效应作用下,信息产品市场迅速扩张,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市场垄断性加强,可能形成独家垄断性市场结构。  

    而工业经济下亦存在的正反馈效应,也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这种来自供应方规模经济导致的正反馈效应,在产品达到一定产量便进入”边际收益递减”阶段,负反馈将发挥支配作用。因此旧工业经济时代,厂商很难将规模扩大到垄断整个市场的地步,单个公司主宰市场的现象难以出现。    2.兼容性与标准化竞争  

    产品的兼容性指一个“系统”中两种组件结合并工作的能力。两种产品结合并共同提供服务但没有成本时,就说是兼容的。这种产品之间的兼容性程度直接影响网络规模大笑,从而影响产品的应用速度和市场地位。如果产品兼容,拥有的网络价值相同,以成本竞争优势地位。但是如果产品之间不兼容,而网络外部性较强,如果厂商采取先发优势进入市场并形成行业标准,在正反馈效应作用下,可以获取巨大的超额利和市场控制力,甚至垄断市场。由于标准选择中的锁定效应,使得信息市场中,消费者预期对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在信息市场上,新生产品想要进入时,除了自身技术优势,还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差异化竞争等手段来积极引导消费者,通过正反馈效应来形成和扩大市场垄断地位。

    3.产品或市场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导致市场垄断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市场上,先入者的技术标准构筑起后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归根结底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网络外部性。从网络外部性和消费者惰性产生的锁定效应来看,消费者是进入壁垒的设立者,虽然并非自己选择。但是,信息市场上,技术创新是动态过程,创新而带来竞争的持续不断,竞争可以打破垄断形成新的垄断,技术标准也会不断更新。这些竞争围绕技术标准化展开,先入方用作进入壁垒的技术标准成为后来者进入市场的障碍,竞争也就以此为关键,由此,信息技术不断被替代和升级,也出现了网络经济时代垄断的一方面特征:高竞争和高更替。

    4.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为了鼓励知识产品生产而授予知识产品生产者的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对促进技术持续创新十分必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己经如此。企业是要从创新的利润中汲取创新动力的。而利润才通过发明专利加以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理垄断。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效应更使得企业在信息技术快速变化发展的情况下保持一定市场垄断性。比如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市场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市场的特征 

    1.垄断市场的技术性  

    新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技术创新的竞争,技术垄断是企业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由于有知识产权和专利法的保护,技术的不断扩散和难以仿制的特点,创新企业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对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和旧的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工业经济时代影响竞争的决定因素在于资本,企业只有拥有足够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因此,竞争的积累主要是资本积累的竞争,垄断的企业多是资本雄厚的大企业。而网络经济时代占有市场垄断地位并不一定开始都是大企业,垄断地位不能单凭市场份额来判断。

    2.垄断市场的易变性  

    在新经济时代,垄断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垄断,技术创新是形成市场垄断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创新技术的不易性和进入壁垒,以及知识产权和专利法的保护,再结合信息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垄断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较强的优势和稳定的市场垄断地位。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活动也使得信息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使得新经济下的垄断具有很强的世时期性和脆弱性,更是暂时性的垄断。新经济下的市场垄断稳定性和变动性并存,造成了整个市场的易变性。 

    3.垄断市场的竞争性  

    新经济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特征也发生了不同于旧工业经济时代的变化。不复是交替性关系态势,而一定程度上互为强化。伴随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虽短,创新频率提高。另外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减小创新的障碍,所以信息市场,垄断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比尔·盖茨就已在警告员工,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而竞争和垄断之间呈现了交替性,并互相激发。    4.垄断市场的合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