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法治社会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9 14:47:53

法治社会内容

法治社会内容篇(1)

落实法制教育课时与经费

《规划》指出,要着力解决法制教育在课时安排、师资配备与培训、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落实国家普法规划关于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的要求,真正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进入课堂主渠道,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明确,要科学规划、系统安排各教育阶段法制教育的内容与体系,按照法治理念、法律常识、一般性法律知识和专门性法律知识的梯度,循序渐进安排相应教育内容,着重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突出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养成。

探索以法制教育统筹专题教育

《规划》要求,在中小学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增加法制教育内容。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消防、禁毒、国防、知识产权等专题教育,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在地方或者校本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或者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探索以法制教育统筹、整合各种专题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规划》进一步明确对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学理论、法律知识的教学要求;鼓励高等学校重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开展以提高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鼓励高等学校发挥法学专业教育的资源优势,为中小学法制教育和社会普法工作,提供智力和资源支持。

入学考试将增加法治理念内容

法治社会内容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90-03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象征着民族的希望。但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出现,更显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缺失。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十要求,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健全人格及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逻辑

大学生是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特殊群体,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一)完善人格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合理诉求

青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1]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法治观念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重视。大学生有其自己的理想,有其自我成长的需要,更有完善其人格的必然追求,因此,为达到其立意高远和修好公德的重要目标,法治型人格培育成为其必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适应倡导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承担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从法治与人格的角度进行考察,法治型人格是指能够适应法治建设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类型[2]。作为社会的栋梁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也有义务加强其法治观教育,将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和公仆意识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区别他人的法治思想,以清除人情关系思想、特权思想和权力思想对大学生法治思想的束缚,从而促使其学会自省和做到自律。这不仅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追求公平正义和依法实施法律行为的要求,而且是完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

(二)提升社会责任感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3];而在党的十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公报指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可见,党和国家对法治的重视性。而这不仅是对于普通公民的要求,更是对广大青年学子们提出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世界形势,大学生应该了解法的渊源、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封建传统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区别,增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责任感。同时,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也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这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并不断地提升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梳理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缺失,是加强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部分高校和师生对法治观教育认识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法治观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法治观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部分,本课程是将以往“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减为一门,并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对大学生不仅要进行法治教育,也要进行以往以法律知识普及为主的法律教育,教育内容较为庞杂[4]。但是,目前高校给教师安排的法治观教育部分的课时一般为3个学时,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的十二分之一。面对如此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少的教学时间,教师讲课要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导致很多教师会有选择地讲授,只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概念或忽略不讲,更有甚者,认为法治观教育对学生用处不大或与学生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学生的讲述也难以有效开展。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大多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又由于理论的枯燥,这就势必引起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法治知识的吸收。有学者对某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发现,61%的大学生对法治观知识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了解不全面,学习不深入,70%的学生对法律的学习不感兴趣[5]。除此之外,当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学分较低的一门课,这一情况又使很多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对法治观教育选择直接放弃或放在次要位置,由此带来的是学生法治思想观念的淡薄和法治认识上的缺失。

(二)高校法治观教育内容失衡

法治内容的学习是大学生进行法治实践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导向。依据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本内容[6]。这五个方面强调社会责任和服从与服务意识,而且更多地是强调对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介绍与学习,却忽略了大学生法治信仰、法治价值和法治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内容设计上以法律教育代替法治教育,或存在着重“思想道德”内容、轻“法律基础”内容的倾向[7]。而且注重社会本位,轻视个体需求,不能完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而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法治观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虽然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加了很多法律的词源、历史发展和法治理念等,以及法治与道德之间进一步融合的内容,但在总体上仍然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观教育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同步的内容。

(三)高校法治观教育形式与方法单一

高校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法治观的主战场和根据地。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教学的形式仍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有学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8],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基本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课堂条件设备等原因,法学专业所特有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教学方式得不到应用[9]。生硬刻板的授课形式不仅扼杀大学生法治情感的培养,而且会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另外,在课外的实践活动教育中,由于大多高校都是采取几个班一起上课的形式,要组织一起实地旁听或参与法庭法治活动几乎难以实现。而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法治讲座和法治社团的缺失,让许多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法治教育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这样的情况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四)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缺失

建立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是依据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来的重要任务。纵观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首先,高校在规章制度上没有足够重视法治观教育,在法治教育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在人、财、物、场所等方面不能给予很好的保障[10]。认为法治观教育是法学专业的专利,而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则放在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以道德教育代替法治教育。其次,缺乏法治观教育课教师长期考评机制。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由非法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部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宝贵的司法实践经历,对学生的教授只能停留在法律的条条框框上,缺少应有的深入分析和相应培训或制定相应工作规范的制度。最后,缺乏对法治型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由于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知识轻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问题,对大学生社团则采取自由放任、不支持的态度,使大学生社团缺乏指导[11]。另外,社团的活动和场地申请缺乏必要经费的支持,导致许多有益的法治宣讲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构建途径

法治不仅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广大高校教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效果。

(一)端正态度,提高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法治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需要在人脑中反映,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同过程。高校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主体,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学校要加强支持法治观教育教学工作力度和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治观教学学时,以保证大学生对法治观教育有基本的认识。教师作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引领者,理应提高法治观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视度,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遵循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规律,讲清讲透法治观的一些基本内涵、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让大学生真正了解法治观念、法治价值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认识法治观教育在我国依法治国及建设法治型国家的重要性。此外,要降低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采取与其他课程相同学分或在大学生评优与奖学金评定方面,采取基础课与专业课看齐的形式,让大学生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二)与时俱进,完善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完善的法治观内容是大学生法治情感培养的基础。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又与其他群体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大学生法治观内容除了有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外,还必须坚持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和法治主体意识为目标。为此,应该增加法治理念、法治渊源、法治特征等内容的讲授。在内容的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坚持遵循“三贴近”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贴近,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需求。另外,法治观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特征,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不能落后于时展要求,应该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热点问题,尤其是十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热点,从中引申出社会法治现实与大学生法治行为的关系,使大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法治精神。

(三)互通合作,拓宽法治观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有效的形式与方法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大学生思想复杂、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综合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互动。通过互联网创建法治情境或典型法治案列的形式,让学生与教师参与其中,既可以创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又可以克服大班教学而导致无法实地观摩的缺失。大学生校园法治型社团是大学生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参与或建设法治型社团、法治型讲座及活动,通过法治认知与法治情感体验,能够更真挚、更鲜活地激发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觉醒,形成明确的法治导向,最终形成正确的法治行为。

(四)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用来规范法治观教育的,一套健全有效的法治观教育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是法治观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法治观教育效果得到切实提高的重要保证。第一,学校应该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探索建立一些新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法治观教育工作的落实。在制度上确保法治观教育课时、工作人员、场所等得到必要支持,明确区分法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异同。第二,规范法治课教师的考评与培训机制。把教师教学评定和学生评定相结合,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定期举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活动,及时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关注社会最新法治活动的获取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司法工作人员现场给学生讲授法治常识,以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第三,加强学校法治型社团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社团大多属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服务的性质,要让社团真正服务于学生,必须由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指导。同时,还需学校在制度规章上给予支持,比如,社团宗旨需要符合国家与大学生需求,社团经费的比例必须明确。唯有如此,才能发挥社团真正作用,才能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1]罗容海.做“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新青年[N].光明日

报,2014-05-08.

[2]张德广.法治教育中法治型人格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

学,2001,(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4]杨京.试论大学法律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C]//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

2012,299-302.

[5]钟佩霖.艺术类大学生的法治观培养研究[J].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6]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154.

[7]李婧.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8]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9]舒国兵.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学教育

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20).

[10]李全文,胡鹤玖,杨新宇.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

法治社会内容篇(3)

关键词:

和谐社会;高校;法治;构建

现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历史和谐思维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发展中推进改革开放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是要根据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需求来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形式,而且和谐社会也涉及到多种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高校是社会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体系,它承担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等重要内容,所以在高校构建法治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部分。

一、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法治构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法治构建对法律主体和谐关系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随着我国对高校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法治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高校中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是推动高校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有效形成,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基础,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也起到促进、引导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作用。而且在高校中如果出现不和谐的现象,那么很可能会给社会和谐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问题。在高校中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部分是人的和谐,这也是高校法治构建的重要部分。

(二)高校发展构建能够提升高校内部管理,促进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

构建和谐校园主要的和谐内容就是事业和谐,只有发展兴旺的事业,教师与学生才能有较足的心气,这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状态体系也有法律可依靠,但对于从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角度分析,在高校的管理体系中还无法达到法治的相应要求,尤其是在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还是无法达到全面的有法可依,并且也欠缺一定的规范性和正当的程序内容,这对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整体来看,高校这是由于欠缺法治和轻视发展的因素所形成的问题。所以高校要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建立符合高校的规章制度,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和力度,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良好提升。

(三)高校法治建设对维护和确立高校办学自以及增强高校活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人、事的和谐构建是远远不够的,物的和谐构建是法治校园的重要部分。而物就是隐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内容,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是我国公认的法治经济体系,高校要想在这一条件下获得有效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坚持法律的依据,坚持市场发展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招生计划,结合市场需求培养相应专业型人才,而且要以坚持高校办学自为基础,才能保证高校和谐校园的形成,实现高校法治构建的有效实施。

二、高校法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高校法治构建中相应立法欠缺完善性

从现今高校法律法规的覆盖面来看,还是有一些方面的立法内容需要改进和完善,虽然高校已实施法治建设,但是有效法律内容还是欠缺全面性,也有些法律在实施中缺乏针对性,无法发挥法律内容的重要作用。而且近几年我国高校出现了很多学生受伤害的事件,但我国现今还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处理学校事故的法律法规,所以高校要坚持保护学生切身利益,加强学生法治教育,防止学生受伤害的事件发生,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保障学生未来良好发展。而从高校自身角度来看,有些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行为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有所矛盾,在高校中所运用的规章制度一定要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高校和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这是高校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高校欠缺完善的法治文化建设

在校园领域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反映、代表学校整体的精神和共同价值以及目标,它能够促进学生成员道德和素质的提升,在高校中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校园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等,也能有效保障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关键。而学校法治文化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由于传统社会文化理念的影响,很多消极因素影响着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进程,这也影响高校法治构建的关键因素。

(三)高校欠缺健全的法治素养管理队伍

法治素养是覆盖于个人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行为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中主要培养高素质、强管理、重法律的管理队伍,这才是促进高校法治建设有效实施的关键部分,并且高校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良好的法治素质是保障高校实现最终目标的基本前提。但当前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的法治素养和高校法治建设的开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管理人员欠缺对管理双方相关法律的正确认识,并且管理行为的标准也有待规范,高校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也应进行良好的完善,这样才能保障高校法治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完善高校法治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法规体系,坚持有法可依的原则

在高校法治建设中有法可依是重要的内容,也是国家实现有法治国的前提内容,从我国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来说,还是过于原则性和笼统性,且整体操作性不强,这与高校法治建设要求完全不符,所以国家要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制度,并保证其内容能够覆盖广泛,保障高校法治构建能够实现有法可依的原则。高校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有利于高校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提升高校办学的整体水平。

(二)提升高校法治宣传力度,在高校创建合理的法治环境

有效的法治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管理形式,并且也是社会执行相关行为的方法。法治环境就是能让人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的社会环境,在法治环境下人们必须按照法治来执行相关行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执行相关工作内容,并且也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在高校中建立校园法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但仅仅是在高校建设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因此在高校环境下不仅要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也要提升人们自觉守法的意识和法治理念,有效将法治精神贯穿到高校的文化环境中,并将其制定为高校的主流内容,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校园内外个人的法治素质,也能有效促进社会法治水平的提升。在高校法治构建中必须要提升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根据高校师生个人特点建立针对性、系统性的教育内容,提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良好发展,也能提升高校教育整体水平。

(三)对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执法监督体系进行强化,提升高校管理透明度

现今我国对法治的要求就是权力制衡并置权力于公开监督之下。所以在高校中为保障高校管理部门和其管理人员能够按照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理念执行相关工作,而且在高校中建立管理法治化内容也包括建立全面的管理监督体系,发挥行政管理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在高校中管理权与其他类型的权力内容是一样的,都是需要一定的监督,这样才能降低滥用的现象。所以高校应在内部建立健全的全民主监督机制,通过以党委领导、校长来负责,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建立一套能够参与到管理监督的高校管理体系。在高校中也要执行校务公开机制,这样才能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高校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提升高校校务的公开性,这也是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高校内部管理地位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管理监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保障。在高校中校务公开要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要将学校重大决策事项、财务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等重点工作项目作为校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工作项目,并且要设置健全的校务公开程序,在工作时也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相关内容。

(四)培养高校法律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促进管理人才法治化进程的提升

在高校中管理者是高校发展构建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是其主导力量,而管理者的法律素养是直接影响到高校法治建设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部分。但现今我国高校还是存在一些管理者忽视法律和不能正确运用法律的现象,高校的管理者欠缺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也相对比较低,所以高校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是高校法治建设的关键部分。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多开展一些法律知识活动,管理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并且要加强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内容,提升整体高校法律教育水平,管理人员也要保障在实施管理工作、管理制度时有法可依,促进管理者执行管理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依法性能力的提升,而这些就是高校法治建设的基本工作内容,也是高校法治构建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法治构建在高校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法治构建对法律主体和谐关系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它也能促进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并且对维护和确立高校办学自以及增强高校活力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对高校法治建设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全文.构建高校法治文化的几个着力点[J].法治与社会,2008(10):339-340.

[2]杨凤勇,李运仓.谈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法治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5):85-88.

[3]崔广平.论和谐高校的法治构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3):18-20.

法治社会内容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事实上的紧张关系,从所占教材内容的比重、排列的先后顺序,到课时安排,无不体现这种紧张关系。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陷入了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形成了一种争夺教学资源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会对法治教育的影响更明显,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多数任课教师,由于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差异,大多倾向道德教育部分的讲授,存在挤占法治教育学时的情况。这种情况必然会降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产生紧张关系的原因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之间紧张关系的反思,追根溯源都要倒推至对教学目标的考量上。在正常情况下,教学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发生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的,不应该出现明显的紧张关系。目前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恰说明“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存在问题的。

2015年新版教材中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这里从指出了“基础课”的本质和目标。并且从总体上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和格局。笔者认为,该教学目标指明了目前“基础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和内容,但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张关系的出现以及教学实效性的降低。

1、政治思想教育前置,人文关怀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政治思想”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政治性。在这样的本质观下,思想政治教育被定义为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教育的社会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路和实践的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巩固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可见,政治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目标。但这是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体而言的。具体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必要依然坚持将政治思想教育前置,笔者认为是不必要也是不合适的。

2、重视道德教育,忽视法治教育

这是产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其表现有二:第一,是法治教育目标被弱化;第二,是对法治教育目标本身认识不清。首先,关于法治教育目标的弱化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的目标从来不是一个占据重要位置的具体目标,相比于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等,法治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处于被弱化和边缘化的位置。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法治教育内容的教学实践当中。其次,关于法治教育目标认识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我国法治理论自身尚不成熟造成的。法学界关于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从“刀制”到“水治”的,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这是对法治理论的科学认识和重要创新。相应的,在法治教育的问题上。从前我们更多的是谈“法制教育”,并且从教育内容上看也多以法律条文的讲授为主,而缺乏法治理念和精神的传播。这些都是关于法治教育目标认识不清的表现。

3、具体目标分散,逻辑关系不清

如果比较“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看出二者的高度相似性和一一对应关系,这其实是不科学的。这种一一对应的情况,会造成教育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和割裂,就不免出现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例如,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学目标负责,法治教育向法治教学目标看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缺乏共同的目标因而彼此独立,并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抢占教育资源。更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教学目标应当是一个具有相对概括性和方向性的总的目标指向,教学内容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教学目标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总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出现与内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教学目标的这种“平行关系”也表现为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以思政课为例,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同学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和感慨,总觉得前面学习的人生价值、爱国传统、民族精神、道德修为等内容很崇高、很美好,让人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而到了后面学习社会公德、法律制度等,通过一个个负面案例又看到了社会和人性阴暗的一面,不免心理落差,用学生的话说感觉“从天堂到地狱”,对社会和生活都产生了悲观的情绪,更对于前面学习的那些“高、大、上”的内容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显然,这是教学内容体例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后面教学对于前面教学的否定,极大的削弱了前面部分教学实效性,教师辛苦的备课和教学,结果学期的最后让学生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社会公德缺失、法制观念不强等等。从理论上讲,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直接反应,教学内容体系安排的不合理归根结底是教学目标体系的不合理造成的。教学目标分散、逻辑体系性不强直接削减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消除紧张关系的理论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是由学者或先知任意描绘的”,它必须以社会、文化、时代、身心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教育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尝试提出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和逻辑体系。个人层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的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这是高校思想教育教育的基本目标;社会层面,以法治意识为核心,培养具有较高法治素养和规范意识的“社会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国家层面,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以基本目标、主要目标和终极目标构建教学目标的逻辑体系。从教育规律而言,这样的目标体系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规律:首先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是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社会人”,最终是具有较高政治认同性的“政治人”;从当代大学生认知规律而言,突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抵触和怀疑,降低了教学实效性。而如果反过来,注重人文关怀,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着手,容易让受教者接受,降低抵触心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政治教育,实现终极目标。在这样的目标理论下,高校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可消除对立的紧张关系,形成在共同目标引领下的互补关系,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不存在紧张关系

如前所述教育内容之间不应当存在明显的紧张关系,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按照个人、社会、国家三重维度重新修正了高校“基础课”教学目标的内容和逻辑关系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一一对应的平行关系,因而消除了紧张关系存在的现实基础。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了实现上述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目标而共同发挥作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2、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不是泾渭分明

在既有的目标体系和内容安排下,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是泾渭分明的。以“基础课”为例,第五章为道德教育,第六章为法治教育。而将教育教育目标整合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之后,这样的情况将被改变。以社会层面的目标为例,要想实现该目标,需要以社会公德、法治素养和其他行为规范为内容,共同促进该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样就打破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二者围绕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如此,自然而然的也就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重新整合方式:围绕教育目标交互进行

在新的目标体系下,包括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内的原有的教育内容将会被重新组合和排序,按照三维教育目标的逻辑和层层递进的顺序重新组合。例如,在个人层面的教育目标当中,私德、人生观的内容将会被前置,其他与此相关的引申内容会共同跟进。而在社会层面的教育目标中,社会公德、法治教育、人际交往等成为主要内容。在国家层面的教育目标中,共产主义理想和价值观等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如此,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不再是顺序进行,而是围绕教育目交互进行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41.

[2] 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5)21.

法治社会内容篇(5)

[作者简介]路雪(1992-),女,贵州六枝特区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邓纯余(1973-),男,江苏泗阳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隐性课程视角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HB14009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7-0045-03

思想政治教育是启发、引导和帮助人们建构美好未来并赋之于实践行动的特殊教育活动。正如列宁指出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①,促进人的超越性存在,推动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切近而又高远的实践主题。由于“人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深深地植根于人类自己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之中”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理论逻辑、结构层次和建构过程上具有了鲜明的超越性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根源于人的超越性存在方式

超越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实践本质。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打破环境和现实的束缚,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超越发展。德国社会学家舍勒深刻地指出,使人不再是“病态的动物”并马上变得美好、伟大、至尊的正是精神的超越性本质。人是超越的意向和姿态,“永远在想方设法打破他的此时――此地――以此方式的存在和他的周世界的樊篱,其中也包括他自己当时的自身现实。”③美国神学哲学家赫舍尔在阐释“人是谁”的命题时也指出,“对于动物来说,世界就是它现在的样子;对人来说,这是一个正在被创造的世界,而做人就意味着处在旅途中,意味着奋斗、等待、盼望”。④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生成了超越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的不断转化中实现着对现存状态的超越。

人的超越性存在方式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是对人的超越性存在方式的理论反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求,遵循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社会的向前发展。在实践生存论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提升其思想境界,规范其实践行为,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及其社会超越发展的特殊实践活动。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思想境界,规范实践行为,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和超越现实社会、现存状态的能力和智慧,引导他们形成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由自我到社会、由现实到理想、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发到自觉等不同维度的发展,不仅具有生命超越的实践意蕴,也是实现人类社会超越发展的主体性条件。一方面,超越发展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实践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内核,贯穿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不同的内容体系当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反映人与社会面向未来发展的超越性特征,形成与受教育者及其社会发展保持适度张力的问题情境和目标要求,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理论先导、价值引导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逻辑具有面向未来的超越性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丛林”中,无论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还是理想信念教育、政治道德人格培育,其内容的主题在理论逻辑上都展现着面向未来的超越性向度。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文化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意识形态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作为社会观念的综合,意识形态从总体上表达了全社会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如何正确安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意识形态通过观念的力量、社会改造方案、行动计划提供了人们社会治理的理想模式。作为“一种具有行动意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⑤,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理想化成分、社会超越发展的反思与建构、社会超越的乌托邦精神,都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在内容上的超越性。

理想信念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表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理想教育最终体现为受教育者是否能够以前瞻和预见的方式洞察自我与社会的未来发展。信念教育通过生命价值观念的传授、理解、认同和践行,成为激发生命潜能,实现主体生命意志超越的特殊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建构理想自我、理想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实践活动,它以培养受教育者稳固的心理和情感倾向为特征,以形成受教育者面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思维和超越精神为目标,本质上是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确立理想信念的超越性生长过程。

道德人格是个体生命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健康的人格能够促进个体不断地开发潜能,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目标,没有人格、丧失人格的个体不可能确立超越发展的生命意识,更不可能获得生命境界的提升。道德人格培育通过教育和指导受教育者理解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人生的完整内涵,最终使道德人格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德性力量。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道德“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⑥,道德人格培育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而是为了发挥道德理想和高尚人格的训育和解放功能,引导个体实现对现实生命状态的不断超越。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层次具有边界拓展的超越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和实现形式的特殊的政治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为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需要服务,以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为实践逻辑,在“文化化育”中探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方法路径。政治教化、人文引领和生活涵育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标层次和价值序列。这些不同层次和序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构的边际和圈层。不同边际、圈层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互生成、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结构层次上拓展边界的超越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结构层次上具有逐级上升的超越性特征。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其中,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规范性教育,重在内省、养成和自律;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保障性教育,重在强化、自制和他律;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自励性教育,重在劝导、激励和体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认知性教育,重在启发、说理和引导;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信仰性教育,重在灌输、主导和控制。⑦不同内容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表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处于基础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思想教育处于中间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教育内容,通过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政治教育是最高层次、最为艰巨、最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内容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拓展性内容”构成的体系,“政治教化、人文引领和生活涵育”的统一决定了内容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廉洁教育、心理教育、生态教育的内容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自存”,而是指涉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存在”,任何一个方面内容的选择和建构都必然会触及到内容结构体系之中的其他部分。即便是同一层次和序列的内容也并不是单一的层次结构,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内容集合体。如,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理想有着不同的内涵、性质和作用,形成了政治观教育内容的结构层次。此外,受教育者及其群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节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结构层次上的超越性要求。随着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居于同一目标层次和价值序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上也必然有著不同的要求。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过程坚持实然超越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其现实性上,是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社会条件之上耸立着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描述和阐释;在其实践性上,是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造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并创造客观世界的理论诉求和行动指南。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在“稳定与变革、实然与应然、封闭与开放”的相互统一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描绘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超越性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生活的总体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观念意图去设计自我与社会的未来,总会以其理想性的世界图景和目的追求对自我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超前性引导。相对于人们不断产生的新的需要和诉求,现实总是处于不理想、不完善的状态之中。只有根据变动不居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创新、话语创新、实践创新中建构“静有其位、动有其规、协调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先导作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阔空间和无限生机,将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引向更高的层次、水平和境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就是要抓住“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从人与社会发展的“应然状态”和“理想目标”出发,努力建构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保持适度张力的内容体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能够“踏着人生的实际说话”,又能够把握住受教育者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五、遵循时代逻辑,加强前瞻性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

超越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应然品性,规范着思想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创新。科学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系统的有效运行,也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性本质的实现。遵循时代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研究,是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超越性的关键。

时代逻辑规定并规范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体系建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实践逻辑。作为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超越发展的丰厚意蕴,兼具着思想超越、实践超越的真理品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视角去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根据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权,分析当前人们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以受教育者的视野、眼光、触角了解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在人们思想行为发展的前面,引导人们在不断地认识和解决自身的思想行为问题基础上超越发展。

加强前瞻性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超越性的根本要求。前瞻性研究是对预设的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持续地追踪研究的科研方法。前瞻性研究注重把握研究对象的关联性、潜在性和可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始终受到社会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双重规约,只有及时关注人与社会发展的潜在变化,科学地分析与预测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未来趋势,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成变化的规律,不断地充实、调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结构体系。也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观愿望及其超越发展的社会事实,引起人们思想行为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工作者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自我扬弃的同时,更要自觉地提高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建构“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生成有序、张弛有力”的内容体系,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实践体系,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超越发展、创新发展的态势和活力。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②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36.

③(美)A.J.赫舍尔.隗仁莲,等译.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1.

④(德)马克斯・舍勒.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28.

⑤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3.

⑥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C].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0.

法治社会内容篇(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2]

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目标内容包含对人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3]其中,政治方向方面的内容包含于政治素质之中,是要使教育对象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法治理念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建设法治中国,必然要求全民影城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群体,必然要坚定地树立起法治理念。

二、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建立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多管齐下,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要素,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面的实施机制, 将思想政治教育奠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基石,使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第四次大的飞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在大学生中间存在小部分人极力鼓吹西方政治体制优越性以及肆意批评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各项政策, 这些言论具有煽动性、挑唆性, 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消极影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和培育,有利于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有利于我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定方向、积极稳妥地进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以中国的国家性质为出发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状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

(二)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调整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契合点在于规范人们行为功能上,将两者有机融合,法律是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高层次的法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法哲学和法理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而又难解的问题。

2005 年,中宣部、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6 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通常被称为05 方案)对98 方案的两课进行了整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新课程。这一改革旨在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4]

(三)培养基本法治理念

2011 年第2 期《求是》:《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进课堂, 集中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取代目前很多教材面面俱到、提纲挈领式的,且结构层次不合理的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多是一些比较低级的法律常识,且多为重复内容。从2006 年9月开始实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经将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精简,开始转变过去偏重于法律知识的教育,忽视了法治理念培育的观念, 开始在法律基础部分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对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法律意识, 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三、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也应契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诉求,设计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高校教育环境并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具体教育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合格社会主体的目标指导下,致力于培育优良的法治理念教育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利用网络优势,占领网络阵地,以帮助大学生不断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育优良的法治理念教育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的人送到社会, 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5]高校的法治观念淡薄、民主精神缺失以及受到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正确法治理念的指导作用的发挥微乎其微。良性的校园规章制度体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静态载体, 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前提。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创性特点创造新的育人环境, 把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之中,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所具有的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政法院校或者高校的政法院系要积极设置法治理念教育的必修课程, 非政法院校或者高校的非政法院系也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渗透到其他专业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要靠教育, 更要靠对具体的法律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因为法律意识的确立最重要的不是语言说教,而是一般倡导,而是具体的示范。[6]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定教育方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工作时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主动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支持和引导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相关教学和实践活动。在处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中, 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和社会责任感,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共同育人的良性机制, 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并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树立起长远的奋斗目标,积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把自身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态度和观点。要对自身提出新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技巧, 还要自觉掌握网络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争取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增强网络影响力。积极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对有情绪波动的部分学生尽快采取心理疏导等措施。既要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又要力争不会导致叛逆的、激进言论的出现。

(三)发挥高校网络优势,增强理念推广

法治社会内容篇(7)

一、加强公民意识培育有利于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一对重要范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指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主客体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者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受教者者则是客体,因此,教育者是主导,受教育处于从属和被动接受的地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仅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范围内和方向上发挥作用,主要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作用。这种观点建立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法取得平等的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改造地位,当然也就没有自由、平等与尊严而言,致使教育和接受不能做到完全统一。

典型表现便是“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项灌输模式,其丁作方式往往是不分对象,一刀切、一锅煮、一律化,要教育对象“老实听话”、机械模仿。随着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理论界提出了“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关系主体说”等。这几种观点虽然具体含义有所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转变主客体不平等的关系,特别是改变受教育者被动改造的地位,使教育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之上。但总的来看,这几种观点都是试图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消除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这种努力包含着思辨的、抽象的意味,显得单薄,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将公民意识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这种从哲学认识论上的努力,在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中找到依据。公民是一个自由平等的权利主体,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公民,这就意味着,教育主客体无论从人格、尊严、法律上讲都是平等的,教育者在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采取民主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育,教育对象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来,从被动的改造对象转变为主动的接受对象,这从根本上消解了教育中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状况,提供了主客体平等对话的身份条件。使“灌输”指导与平等、讨论相结合,做到了教育和接受的统一。

二、加强公民意识培育有利于教育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一般观点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其中思想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政治教育重点解决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比如党的路线、国家政策、法纪法规等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是行为规范的教育,比如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心理教育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关系中可以看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突出革命理想、政治信仰、思想觉悟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并且这方面的内容处于核心和先导的地位。这有其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应该具有先进的导向性,但存在着与基础的广泛性结合不紧的问题。例如,道德教育不分社会阶层、民族、,大都站在政治的高度,要求教育对象克服资产阶级腐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错误观念,树立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就难免有空泛虚高之嫌。总体上看,以往的教育强调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理想性教育多,特点是大都站在比较高的政治和思想高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相离较远,要求抽象化、理想化,广泛性不足,现实性较差。相比较而言,公民意识培育的内容是从受教育者基本的公民属性出发,围绕公民和国家、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展开,落脚于受教育者最能感同身受的处境和现实问题。

公民意识内容的相对现实性,能够使政治、思想教育等偏重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内容增强可信度,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泛的缺点。公民意识培育中现实性内容最集中的体现在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培育上,具体来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权利和义务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明显不足,并且侧重于义务和责任方面的教育。公民意识培育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培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权利主体意识及捍卫自身权利的行动能力以及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好自己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承担义务,就要享受权利,享有权利,就得承担义务。如果片面强调义务和责任,极易把人置于权利客体的位置,导致“义务本位主义”的发生,违背了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关系原理,以义务和责任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就会被架空,成为难以接受的理想状态。因此,将权利和义务意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既保持了教育的先进性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受教育者容易接受、乐于接受。三、加强公民意识培育有利于教育稳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和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不同,它是要通过理论灌输、思想启迪,帮助教育对象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很显然,这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系统全面的、长期一贯的进行,才能见效。如果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则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放松和削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这就表明,相对稳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这是保证教育系统性、主动性、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建国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借助政治动员和行政命令得以开展。

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主题的变换,以及不同时期党的任务的变化,在不同的行业和人群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迭频仍,稳定性相对不足,客观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改革开放后我党汲取了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党对历史形势的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在稳定性的基础上,适时地加入很多反映时代需要的随机性内容。比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十二大后写入我国宪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1996年1O月,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思想政治教育加入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内容,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原有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内容。200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在已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基础之上,又适时地把荣辱观教育作为新时期重要的内容。从现实的经验和理论的发展来看,随着时代的变化、认识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不断充实和丰富,使教育更加全面、深化和科学。但教育内容的多变和提法的转化,也使教育增加了忙乱,仅仅是精神文明教育一项就有这么多相互交叉和重复的内容,再加上其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民意识不仅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根本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同时公民意识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意识、自由和法律意识、参与和公德意识、平等和协商意识、国家和全球意识都是现代性的核tl,价值内容,是民主和法制社会发展中一脉相承的具有稳定性的、基础性的价值理念。稳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行使教育功能并能一以贯之的基础,只有随机性没有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称其为科学;只有稳定性没有随机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僵死的理论,没有活力。

法治社会内容篇(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论断,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思想基础, 它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新要求。

一、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明确规定,为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方向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的地确立必须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并且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确立。总体情况而言,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较完备的结构体系,但从客观角度来说,也不乏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内容较狭隘且泛政治化: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置上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脱离,太过于注重理论化知识的教学,超出了社会发展实际水平的要求和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且内容太过于政治化,过于强调其政治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较多关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及内容而对于青少年学生自我身心发展及心理困惑诸类问题关注度还不够。(2)内容形式化: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设置上往往缺少和现实社会的具体实际联系,太过理想化且华而不实,对青少年缺乏实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在教学方式上更是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形式,虽然在教学效率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上还很欠缺。(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还不够“接地气”: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泛政治化倾向导致其忽视人的主体性,对于大学生自身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以及身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实际问题关注度不够,因而对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说服力 ,使他们无法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方面的导向作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洗脑式”的政治宣传活动,这不禁令人忧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式。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而且为新时代如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二、新时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论断,这一最高层次价值准则的提出把党在当代倡导并着力推进的主导价值观提升到科学体系的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即是对广大民众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现代社会条件下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调动人们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精神基础。创新更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把改革创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系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更符合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公民判断行为、做出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准则,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除此以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蕴含有丰富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内容,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心理疏导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教育等,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都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学化的原则,为实现了新时代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契合,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发展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且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它不仅旗帜鲜明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内容规范,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发展情况相契合,对国家、社会与公民发展的具体要求相联系,实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地气”发展。

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理论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善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内容上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敢于面对发展中的问题,直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围绕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实际教学,在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该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善于在继承中实现开拓创新。

法治社会内容篇(9)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论断,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思想基础,它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新要求。

一、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明确规定,为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方向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的地确立必须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并且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确立。总体情况而言,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较完备的结构体系,但从客观角度来说,也不乏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内容较狭隘且泛政治化: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置上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脱离,太过于注重理论化知识的教学,超出了社会发展实际水平的要求和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且内容太过于政治化,过于强调其政治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较多关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及内容而对于青少年学生自我身心发展及心理困惑诸类问题关注度还不够。(2)内容形式化: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设置上往往缺少和现实社会的具体实际联系,太过理想化且华而不实,对青少年缺乏实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在教学方式上更是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形式,虽然在教学效率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上还很欠缺。(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还不够“接地气”: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泛政治化倾向导致其忽视人的主体性,对于大学生自身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以及身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实际问题关注度不够,因而对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说服力,使他们无法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方面的导向作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洗脑式”的政治宣传活动,这不禁令人忧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式。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而且为新时代如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法治社会内容篇(10)

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要经过一个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才能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依据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结构要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适应与超越市场经济,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批判与借鉴西方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

一、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特有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其本质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活动。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要求。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对它的称谓不同,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但实质和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符合统治阶级思想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阶级统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98)社会主义国家同任何阶级性质的国家一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的统治,不仅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建设,是无产阶级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全社会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但社会生活中对人的阶级性要求依然客观存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要对其成员实施与阶级性有关的意识形态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武装全党,引导青年、教育人民。显而易见,基于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这些主导的、核心的、根本的内容,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第二,教育阶级属性的鲜明反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涉及教育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教育的阶级属性不同,为本阶级培养具有符合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意识的人,是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各自都具有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对教育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表现为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三个最基本问题,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系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合格社会成员的素质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P123)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P530)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合格的社会成员,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根本条件,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坚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面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面对教育对象思想实际的新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深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生成和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冲击着人们旧的传统思维方式,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催生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求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当求利、合法利己、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基本道德要求,充分吸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各种意识、观念和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要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与对外开放相适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激荡的思想文化态势、持续高涨的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诉求、相互合作谋求双赢共同发展的外交战略,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的问题。要适应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面向整个世界、现实中国和社会生活,向当代世界性问题和时代性课题开放,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格局和多元的价值现实的状况。要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受教育者了解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历史的深邃意识和世界的全局眼光来关照事物的发展变化,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及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同时应警醒的是,随着加入WTO,我国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在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面临外来的和本土的、落后的和进步的、颓废的和积极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政治意识,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三,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层次。科学技术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变革人们的道德观念,革新人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问题和高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引导正确方向。我们要研究现代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用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断增添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但是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信息良莠混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落后、迷信、黄色的内容。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最大群体,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左右着青少年的日常行为选择。因此,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的需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信息含量。要加强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法制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要建设具有正确导向的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的知识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终身学习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间。

第五,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要加强和谐理念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教育,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通过思想疏导、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利益协调、行为规范来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提高公民素质,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强烈的时代特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借鉴,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和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因此,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借鉴和吸收世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内涵,使之具有时代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底蕴,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第一,继承传统思想道德资源。思想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根基,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在中国古代贤哲那里,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层次和结构概念,把“道”“阴阳”“天”“地”“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天人合一”。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同时兼收了墨、道、法以及佛教等各家中的有关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扩展、充实、更新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情感信念、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儒学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伦理道德是儒学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两个层面。在儒学体系中,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是两个不同的维度,礼是具有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仁则为涵蕴内在目的性的生活意义和行为品性。孔子曾经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后来孟子又提出“四德”即“仁、义、礼、智”。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或国民公德,集中体现为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管仲讲的礼、义、廉、耻“四维”,董仲舒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功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基本宗旨。“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而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宋代提出了“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近现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仪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都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当今,有的学者主张用“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学校德目体系,其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5]这都表明中华传统思想道德在新时代的现实价值。总之,我国灿烂的文明史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它们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仍是不可偏废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内核,活化传统思想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同时又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传统继承性与时代创造性的统一。

第二,借鉴外国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面向世界思想道德发展,有着鲜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而时代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发展到一定时代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正确对待国外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重要参照。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存在于世界各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仅有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着值得我们借鉴的多种思想道德成果。古希腊的“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四主德的品德要素结构思想,关于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过程结构以及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都存在许多可资借鉴之处。研究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其“思想工作”发挥着“思想旗帜”和“社会水泥”的作用,爱国主义、宗教凝聚、法律规范、政策调节、教育推动、社会监督、道德感召等,是其“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6]。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想道德价值也具有愈来愈多的时代性和人类性的内涵,对外国思想道德中属于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道德方面的成果,要大胆学习和有效借鉴。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是一个结构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把握教育内容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既体现内容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又体现内容层次结构的序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纵向上分层递进,在横向上整合一致,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第一,内容横向结构的全面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包括由内容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结构和由内容各层次组成的纵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全面性即横向延伸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一层次的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比例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首先,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具有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7](P102)一定阶级和社会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性要求,体现人的素质的多维性、丰富性、整体性,从而形成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类型结构。其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个体社会生活来看,一般是以个人为圆心,覆盖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等各个层面,由此就有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道德教育就包含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又反映了个体全面发展的愿望,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性、多样性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多方面要求。又如,我们国家颁布的中学、大学德育大纲涵盖了理想、科学、学习、考试、职业道德、公德、节约、为人、处世、合作、自尊、互助、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表明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结构体系。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必定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丰富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系出发,从人与人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确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并解决现存的内容分散、重复交叉等问题,归纳整合类型相近的教育内容,删减重复性的教育内容,淘汰过时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层次是表征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是指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秩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高一级层次包含着低一级层次,低层次系统孕育着高层次系统,不仅内容诸形态本身具有层次递进关系,而且各形态内容的内部存在着认知层次、情感层次、行为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情感、行为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这就要求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出发,构建循序渐进的内容系列。一是做到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健全的人、遵纪守法的公民、忠诚的爱国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五个层次。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教育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性内容,如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它是“必须”的层次;较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反映社会主导要求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它是“弘扬”的层次;最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具有先进性、崇高性和理想性的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它是“追求”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二是做到教育对象上的分类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教育对象思想的层次性是相联系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和觉悟程度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设计、制订出不同要求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内容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使诸多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效;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三是做到教育内容上的分别实施。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用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去教育和要求不同的对象,使教育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形成从广泛到先进、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式的教育内容系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法治社会内容篇(11)

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要经过一个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才能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依据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结构要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适应与超越市场经济,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批判与借鉴西方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

一、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特有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其本质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活动。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要求。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对它的称谓不同,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但实质和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符合统治阶级思想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阶级统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98)社会主义国家同任何阶级性质的国家一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的统治,不仅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建设,是无产阶级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全社会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但社会生活中对人的阶级性要求依然客观存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要对其成员实施与阶级性有关的意识形态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武装全党,引导青年、教育人民。显而易见,基于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这些主导的、核心的、根本的内容,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第二,教育阶级属性的鲜明反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涉及教育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教育的阶级属性不同,为本阶级培养具有符合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意识的人,是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各自都具有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对教育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表现为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三个最基本问题,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系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合格社会成员的素质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P123)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P530)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合格的社会成员,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根本条件,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坚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面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面对教育对象思想实际的新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深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生成和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冲击着人们旧的传统思维方式,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催生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求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当求利、合法利己、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基本道德要求,充分吸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各种意识、观念和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要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与对外开放相适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激荡的思想文化态势、持续高涨的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诉求、相互合作谋求双赢共同发展的外交战略,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的问题。要适应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面向整个世界、现实中国和社会生活,向当代世界性问题和时代性课题开放,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格局和多元的价值现实的状况。要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受教育者了解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历史的深邃意识和世界的全局眼光来关照事物的发展变化,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及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同时应警醒的是,随着加入WTO,我国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在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面临外来的和本土的、落后的和进步的、颓废的和积极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政治意识,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三,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层次。科学技术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变革人们的道德观念,革新人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问题和高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引导正确方向。我们要研究现代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用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断增添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但是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信息良莠混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落后、迷信、黄色的内容。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最大群体,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左右着青少年的日常行为选择。因此,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的需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信息含量。要加强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法制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要建设具有正确导向的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的知识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终身学习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间。

第五,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要加强和谐理念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教育,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通过思想疏导、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利益协调、行为规范来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提高公民素质,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强烈的时代特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借鉴,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和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因此,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借鉴和吸收世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内涵,使之具有时代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底蕴,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第一,继承传统思想道德资源。思想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根基,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在中国古代贤哲那里,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层次和结构概念,把“道”“阴阳”“天”“地”“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天人合一”。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同时兼收了墨、道、法以及佛教等各家中的有关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扩展、充实、更新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情感信念、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儒学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伦理道德是儒学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两个层面。在儒学体系中,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是两个不同的维度,礼是具有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仁则为涵蕴内在目的性的生活意义和行为品性。孔子曾经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后来孟子又提出“四德”即“仁、义、礼、智”。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或国民公德,集中体现为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管仲讲的礼、义、廉、耻“四维”,董仲舒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功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基本宗旨。“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而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宋代提出了“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近现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仪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都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当今,有的学者主张用“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学校德目体系,其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5]这都表明中华传统思想道德在新时代的现实价值。总之,我国灿烂的文明史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它们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仍是不可偏废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内核,活化传统思想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同时又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传统继承性与时代创造性的统一。

第二,借鉴外国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面向世界思想道德发展,有着鲜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而时代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发展到一定时代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正确对待国外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重要参照。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存在于世界各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仅有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着值得我们借鉴的多种思想道德成果。古希腊的“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四主德的品德要素结构思想,关于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过程结构以及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都存在许多可资借鉴之处。研究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其“思想工作”发挥着“思想旗帜”和“社会水泥”的作用,爱国主义、宗教凝聚、法律规范、政策调节、教育推动、社会监督、道德感召等,是其“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6]。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想道德价值也具有愈来愈多的时代性和人类性的内涵,对外国思想道德中属于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道德方面的成果,要大胆学习和有效借鉴。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是一个结构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把握教育内容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既体现内容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又体现内容层次结构的序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纵向上分层递进,在横向上整合一致,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第一,内容横向结构的全面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包括由内容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结构和由内容各层次组成的纵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全面性即横向延伸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一层次的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比例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首先,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具有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7](P102)一定阶级和社会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性要求,体现人的素质的多维性、丰富性、整体性,从而形成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类型结构。其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个体社会生活来看,一般是以个人为圆心,覆盖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等各个层面,由此就有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道德教育就包含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又反映了个体全面发展的愿望,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性、多样性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多方面要求。又如,我们国家颁布的中学、大学德育大纲涵盖了理想、科学、学习、考试、职业道德、公德、节约、为人、处世、合作、自尊、互助、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表明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结构体系。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必定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丰富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系出发,从人与人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确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并解决现存的内容分散、重复交叉等问题,归纳整合类型相近的教育内容,删减重复性的教育内容,淘汰过时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层次是表征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是指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秩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高一级层次包含着低一级层次,低层次系统孕育着高层次系统,不仅内容诸形态本身具有层次递进关系,而且各形态内容的内部存在着认知层次、情感层次、行为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情感、行为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这就要求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出发,构建循序渐进的内容系列。一是做到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健全的人、遵纪守法的公民、忠诚的爱国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五个层次。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教育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性内容,如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它是“必须”的层次;较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反映社会主导要求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它是“弘扬”的层次;最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具有先进性、崇高性和理想性的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它是“追求”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二是做到教育对象上的分类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教育对象思想的层次性是相联系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和觉悟程度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设计、制订出不同要求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内容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使诸多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效;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三是做到教育内容上的分别实施。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用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去教育和要求不同的对象,使教育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形成从广泛到先进、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式的教育内容系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