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保护策略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1 15:59:03

生态保护策略

生态保护策略篇(1)

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屏障

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护,只有合理地保护这些资源才能让其资源发挥其生态价值。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总是破坏森林资源,无疑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发展高效的林业产业,是将林业从林木的种植、管护、砍伐形成一体的产业结构,让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只有林业产业发展成型、有序,让林农从产业中按部就班地得到了经济利益,才不会对森林资源起破坏的念头。林农如果忙于林业产业的正常生产建设,也就无暇顾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当林业产业为林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时,林农也就不会想到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来增加收入。高效林业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适宜的一种途径。林业产业建设是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且富有活力的。其林业类型涵盖种植业、木材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种,而其经济效益虽然是由“林业”来带动,但最终并不是都是以砍伐林木来实现的。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高效的林业产业结构是富有活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虽然从最初的形成到最终的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生态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就保护森林资源这方面来说,加快高效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是为保护森林资源增添了一道屏障,转移了一些人的注意力,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分类施策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方法

森林资源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的是商品林,有的是公益林,其在森林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商品林主要是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其种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林木的砍伐获得经济收益,这些森林进行砍伐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砍伐政策。而公益林地,无论是公有制,还是林农私有,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特性,其生长与种植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为第一目标的。这些林地虽然在多年后,一些林木成材后,达到了砍伐的要求,或者有些林地在干旱或病虫害的侵袭下,发生死亡,可以实施砍伐,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查,掌握情况,最终做出是否可以进行砍伐的批示。对不同森林资源实行分类施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的一种表现,是辩证主义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只有针对不同的林业性质,做出不同的决策,才能让整个森林的保护更有人性化,其具有促进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可靠依据

合理地保护森林资源就应建立与不断完善资源的管理体系。通过采用立法、执法来达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法规的范畴内,帮助人们树立森林保护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破坏森林的严重后果。除了要将森林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范围内,还要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加强稽查力度和检查站的检查力度,改善护林队伍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林地档案的管理。无论是林地林权、退耕还林档案都要存档与管理。积极地开展森林执法与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还应加强防火宣传。火向来是森林的天敌,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防火意识淡薄,遇到火灾时,扑救能力不强,应争取做到防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专业化。此外,保护森林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治病虫害。对于生物防治工作应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为辅”,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防治方法进行整个林区的防疫控制,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的建设。

科技兴林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保护策略篇(2)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38-02

“十二五”期间,国家在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同时,已着手优先保护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江河湖泊。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湖泊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管理办法》(财建〔2011〕464号),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

碧流河水库位于营口盖州市与大连庄河市、普兰店市交界处,流域面积2 814 km2,是一座以城市及工业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库。2013年,被纳入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湖泊名单。

1 战略定位

1.1 大连市“生命之源”

大连市是一座北方沿海重度缺水城市[1],碧流河水库作为大连市最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水源,蓄水量占大连市蓄水总量的40%以上,供水占大连市城市中心区供水总量的70%~80%,是大连市的“生命之源”。自建库以来,已累计供水近50亿m3。此外,作为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工程的中转库,碧流河水库还承担着长兴岛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生活供水任务,其饮用水源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1.2 大连市及辽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碧流河水库大坝上游水面宽阔,总面积近6 000 hm2,有260 km长的库岸线[2],能有效改善区域气候、补充地下水、防洪抗旱,为水陆生物提供生长和栖息场所,是迁徙鸟类重要的廊道和驿站,是辽东半岛重要的淡水湿地核心区域。

2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2.1 总体思路

坚持“保护第一,高效利用”的基本方针,立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上游风险防范区、污染防治区及交通穿越防护区等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生态修复、管理辅助”的原则,通过实施“13431”生态治理工程,形成“一育、一促、三控、三防、四治”的管理体系,建立起碧流河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2.2 “一库”建设

即碧流河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具体包括勘界立标、保护区隔离防护、生态移民以及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

(1)勘界立标。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完成各级水源保护区的定界测绘,测定界址点,并形成1∶10 000比例尺电子地图;完成各级水源保护区的界标(桩、碑)、交通警示牌及宣传牌设置。

(2)保护区隔离防护。根据不同情况,在近村庄及人群活动频繁的一级保护区边界设置围网物理隔离,或在人群活动稀少的一级保护区边界种植适宜的树木,实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

(3)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一是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水库周边县级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能力;完善现有水质监测站网,提高水质监测范围和监测频次,开展水质自动在线监测[4]和视频监控;开展库区大气沉降通量观测。二是监察能力建设。推进水库周边县级环境监察部门的标准化建设;在一级保护区与道路交叉处设立监查站,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全程监控;对围网、标志、视频监控设备等保护区基础设施进行日常巡查。三是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无线网络通讯等科技技术加以有效整合,搭建资源保存、管理、展示及导览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四是风险预警能力建设。构建碧流河水库风险与预警管理模型;建设自动预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

(4)生态移民。制定出台人口搬迁补贴及优惠政策,建设安居工程;制定一级保护区居民分期搬迁计划,逐步迁出现有居民。

2.3 “三线”管控

实施“红―黄―蓝”分区分级制度。强制保护红线区、适度控制黄线区、优化开发蓝线区。

(1)红线保护区。为维护库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防止区域生态系统受到任何开发建设的干扰,划定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主要是指一级保护区。

(2)黄线控制区。未划入流域红线区而对流域尤其是水库生态安全起重要作用的库滨带、河岸带等水体区域,生物栖息地环境敏感区(生境敏感区),土地环境敏感区等,主要指二级保护区。

(3)蓝线优化区。流域内除红线保护区和黄线控制区以外的区域,即准保护区。

2.4 “四源”防治

即在碧流河水库保护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总量减排计划,制定碧流河水库保护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控制点源、线源、面源和内源等主要污染源。

(1)点源污染控制。逐步关闭搬迁保护区内工业点源;扩大城镇建成区污水排污管网覆盖面积,增强现有污水厂脱氮、除磷效果,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开展农村连片整治,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2)线源污染防治。完善化学品运输管理体系,建立有毒有害危险品车辆追踪监控系统,在进入保护区路口设置检查站,禁止有毒有害危险品车辆进入水源保护区路段。

生态保护策略篇(3)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2001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评价方法与政策工具研究”(13&ZD158)

作者简介:钟茂初,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071)一、问题的提出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维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其首要目标,而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则是其核心内容之一。生态功能区(Ecological Function Area)或生态功能保护区(Ecological Function Conservation Areas,EFCAs),是指为区域或全球承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本,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完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土壤维持、气候调节、降解污染物等。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可为区域乃至为全球提供生态功能服务,在保持流域或区域生态平衡、防范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流域或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影响区域气候的湿地、热带雨林等\[1\]。对于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现实中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代“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或生态脆弱区”),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其一,生态功能保护区不仅为所在区域提供了生态服务,同时也为区域外生态功能受益区域提供生态服务,因此,所在区域在维护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中,对受益区域产生“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那么,针对这一“正外部性”,所在区域与受益区域之间应当形成什么样的利益机制,才能更有效地保证生态服务的维持呢?其二,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亦有通过资源开发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而一旦开发必然影响其受益区域的生态服务,即经济开发行为将对生态受益区域产生“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那么,所在区域与受益区域之间应当形成什么样的利益机制,才能有效地平衡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呢?其三,对于那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保持自然现状而永久不开发”是实现保护的根本要求。然而,当生态功能区的所有者,一旦依据主观价值“判定”经济利益大于生态利益之时,必然作出“放弃保护而进行开发”的决策。那么,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才有可能更有效地使开发决策难以作出呢?

涉及生态功能区的经济行为往往都会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导致私人成本与社会性的不一致,也就导致了生态功能区的开发或保护偏离社会福利最优水平。比如某一江河上游保护森林资源具有使下游居民乃至全社会受益的正外部性,但是上游居民为什么一定要保护森林而不去采伐森林呢;同样,某一江河上游居民采伐森林会使下游居民承受水土流失而造成损害的负外部性,上游居民也没有理由去考虑这样一种外部影响而停止他们的经济行为。可见,要寻求解决有关生态功能区外部性问题的途径,也就必须从解决外部性问题着手。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让外部性内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ies),即通过制度安排使利益主体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是对科斯(RHCoase)观点的归纳\[2\],即:在某些条件下,外部性可通过利益主体的谈判和利益交易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基本内容是:在具有明确的产权条件下,交易成本为0的情况下,不论初始产权如何配置,造成损害者(或引起外在成本者)和受损失者的利益主体间进行谈判交易会导致资源优化配置,各方的联合利益将实现最大化;在交易成本不为0的情况下,不同的初始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的初始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因此,科斯定理也是寻求生态功能区保护相关外部性解决思路的理论方向,即,如果产生外部性影响者与承受外部性影响者之间产权明晰,那么,可以通过外部效应内部化(科斯交易)等方式来消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钟茂初:生态功能区保护的科斯机理与策略二、生态功能区的正外部性与科斯交易

通过例子来分析。设某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生态保护的面积规模为x,生态保护的单位面积价值为p,生态保护的成本函数为c(x);而所在区域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给受益区域带来外部性生态服务价值,随保护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外部性利益函数为e(x)。此时所在区域图1生态功能区的正外部性问题

与科斯交易的图示

的福利为:π(x)=px-c(x)。所以其最大化的条件为:π′(x)=p-c′(x)=0。即,所在区域最大化的生态保护规模xm满足p-c′(xm)=0。而从整个社会角度而言,此时全社会的福利为:S(x)=p(x)-c(x)+e(x)。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为:S′(x)=p-c′(x)+e′(x)=0。即,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生态保护规模xs满足p-c′(xs)+e′(xs)=0。如图1所示,外部性存在使得所在区域生态保护规模决策xm小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生态保护规模xs,从而导致受益区域的生态服务得不到最大化的满足。

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生态保护规模xm时、其利益水平将减少,而生态功能的受益区域的福利水平却继续增加,直至生态保护规模达到xs之前,社会福利在增加。由此可见,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应当使生态保护规模达到xs水平,而为了弥补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的损失,作为生态受益的全社会与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之间必须进行一个有关外部性的“科斯交易”(Coase Exchange)。当生态保护规模达到xs时,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的利润损失为ΔxmMS的面积,而此时全社会的福利增加为xmMSxs的面积、足以弥补所在区域的损失,剩余部分ΔxmSxs则为双方共同的福利增加。因而,生态保护规模从xm提高到xs对双方利益是有利的。对于剩余福利增加只需在双方之间进行协商和分配,就会使双方的福利都有所增加。这就是科斯交易在有关正的外部性问题上的应用。假设剩余福利部分分配给生态功能区及其住民的比例为a,那么生态功能区及其住民应从全社会那里得到的补偿为ΔxmMS+a(ΔxmSxs), 这就是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应从全社会那里获得补偿的依据。全社会在支付补偿后得到的福利增加为(1-a)(ΔxmSxs)。

对于生态服务的正外部性而基于科斯交易的转移支付,是区域之间出于共同利益最大化和自身区域利益增进的目的而形成的协同关系,并不是发达区域对于落后区域的“援助”。因此,现实中,在确定区域间生态合作关系以及区际间的生态补偿制度时,应非常明晰地确定各自的责权利。

三、生态功能区经济开发的负外部性及其利益博弈问题

由于生态功能区存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且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归于不同的利益主体享有,因而在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中,必然出现两者间的利益矛盾\[3\]。

(一)谁承担生态功能区经济开发的环境治理责任

假设某一生态功能区,分享其生态功能服务的:一个是所在区域自身(通常为经济较落后地区,价值取向方面通常经济利益相对高于生态利益),另一个是周边受益区域(通常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价值取向方面通常生态利益相对高于经济利益)。现在所在区域拟进行某一经济活动,该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能给所在区域带来的福利改进为60,而该活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生态功能降低,可能给受益区域带来的生态功能影响而导致的福利减少为-100、给所在区域带来的生态功能影响而导致的福利减少为-50,如果受益区域独自承图2生态功能区开发的环境治理博弈

担环境治理费用而带来的福利减少为-60,如果所在区域自行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而带来的福利减少为-80,如果受益区域和所在区域各自承担一半的环境治理费用,那么受益区域的福利减少为-30、所在区域的福利减少为-40。这样面对一个可能给所在区域带来60单位福利的经济活动,受益区域与所在区域围绕着谁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而进行博弈,各自分别采取“治理”和“不治理”策略时的博弈支付如图2所示。

这一博弈的均衡结果为:受益区域采取“治理”策略、所在区域采取“不治理”策略而坐享其成,对应的支付为(-60,60)。只有这一结果是对方不改变策略时任何一方都没有改变策略动机的策略组合。这一博弈结果表明:面对同一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为满足生存需求而采取一定的经济活动时,受益区域不得不承担起治理这一经济活动所带来生态功能影响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福利减少降低到较低程度。

(二)生态功能区保护中的长效机制问题

面对所在区域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会带来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而要求受益区域独立来承担环境治理这样的问题时,是否可以通过受益区域向所在区域的事先转移支付来换取所在区域不再进行这一经济活动呢?博弈分析的结果表明这是不可能的。

图3转移支付与生态功能区开发的博弈

假设:所在区域拟进行一项经济活动以使得其福利水平提高60单位、但这一经济活动会分别给受益区域和所在区域自身带来因生态功能影响而造成的福利减少分别为-100和-50,受益区域拟以向所在区域转移支付方式换取所在区域不进行该经济活动(受益区域转移支付带来福利减少50单位时,即可给所在区域带来相当于该经济活动福利改进60单位)。图3是受益区域分别采取“转移支付”和“不转移支付”策略、所在区域分别采取“进行经济活动”和“不进行经济活动”策略时的博弈支付矩阵。

该博弈的均衡结果为:受益区域采取“不向所在区域转移支付”策略、所在区域采取“进行经济活动”,相应的支付为(-100,10)。上述博弈结果表明:受益区域与所在区域之间,通过一次性的转移支付以换取中止开发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这是因为受益区域与所在区域各自在“个人理性”的原则下都会选择不利于保护生态功能区,也不利于双方达到最大福利的结果。而对这一情形(实质就是非合作博弈下的“囚徒困境”),受益区域与所在区域之间,只有在双方建立长期互信协作关系的条件下(即,双方进行无穷重复博弈,并采取“扳机战略”(Trigger Strategy)――初始信任对方而采取有利于双方的“集体理性”行为,一旦某方违背信任原则而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时,将永不相信对方而采取“个人理性”行为),这样双方可以实现“集体理性”的博弈均衡:受益区域采取“向所在区域转移支付”策略、所在区域采取“不进行经济活动”策略,对应的支付为(-50,60)。这就实现了以转移支付换取不进行生态功能破坏的经济活动的初衷,受益区域通过减少物质需求的满足换取了生态功能价值,所在区域则从受益区域的转移支付中换取了经济利益。

这一博弈模型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如某江河下游的受益区域可与江河上游的不受益区域进行长期的协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换取上游对森林、水土资源的保护,否则上游区域为满足其生存需求就会采取破坏森林及水土资源的经济行为,这就会给下游地区带来生态功能方面的巨大福利损失。转移支付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现实中有:直接向某生态功能区拨付援助资金,减免上游落后区域债务,“退耕还林”方式的转移支付,购买其污染排放指标,帮助移民或调整其产业结构或提供减排技术等,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必须是基于长期协作,这是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以生态联系为纽带协调区域间生态―经济利益

由于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与受益区域之间生态联系的存在,受益区域享受着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提供的生态利益,同时也受到所在区域发展经济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因此,受益区域为自身的生态利益着想,帮助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发展是责无旁贷的,但这种帮助应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才是有效的呢?

按照外部性内部化的思路,建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生态功能区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作者提出一个实践主张:以生态联系为纽带,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受益区域与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捆绑式”地协同发展。如,某一流域成为一个“发展共同体”来促使受益区域帮助所在区域发展。基于以下理据:(1)前文论述过,基于博弈策略,对于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维护(防范开发等),必须由受益区域承担补偿责任。如果补偿者与受补偿者为同一“发展共同体”,那么在机制上更加合理、更加可能得以实现。(2)前文也论述过,基于博弈策略,受益区域采取“一次性”方式帮助所在区域并不能终止所在区域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而必须是一种长久合作的方式才能保证所在区域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采取“发展共同体”的方式是保障这种长久合作的有效途径。(3)区域间的生态联系往往伴随着紧密的经济联系,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区域之间进行“帮助发展”,能够找到更为有效的帮助方式或找到更为有效的发展途径。

四、强化交易成本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永久保护

对于那些关系到区域性生态或者全球性生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持自然现状、永久不予开发”是实现保护的根本要求。然而在现行的产权制度体系下,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想真正实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永久保护,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层面的新设计。

(一)“国家”作为利益主体难以保障生态功能区得到永久保护

当生态功能区的所有权属于某一团体或者少数几个法人时,所有者为了局部利益或短期利益,极易作出进行经济开发的决定,由此必然造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破坏、进而对区域性生态或者全球性生态形成不可逆的影响\[4\](P286-303)。即使所有权属于“国家”(按照诺斯的国家理论,国家也是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那么代表国家的决策者出于各种利益追求的目的,也极易作出经济开发的决定、从而造成难以恢复的生态后果(即使一时作出了保护的决定、也难确保此后或者此后的决策者们不会改变不进行开发的初衷)。

由此可见,生态功能区的所有权的归属是保证生态功能区不被开发的关键,但是无论所有权属于谁(个人、团体、国家)都不能永久保证生态功能区不被开发。“利益权衡”在“开发”与“保护”之间难有“客观”的评判尺度,因为只要在某一瞬间、某一价值观下的决策者认为“开发利益大于生态利益”时,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开发”决定;而只有在任何条件下、对于任何的价值观都存在“保护利益大于生态利益”时,才能使“保护”得以维持。所以,在所谓的“利益权衡”下,生态功能区的所有者随时都有可能被“更大的开发利益”所诱惑而作出开发的决定,一旦“开发”,此前的一切保护活动、此后的一切恢复活动都失去了意义。

由此看来,当生态功能区的所有权属于单一的决策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或者团体)时,“开发”的决定是随时都有可能作出的、或者说迟早都会作出的(这或可看作是墨菲定律(Murphys Law)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体现: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迟早总会发生),生态功能区是很难得以永久保护的。而当生态功能区属于少数的所有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或者团体)时,由于较少的“交易成本”可以使科斯交易有效地进行,越是有效率的产权安排,越利于开发。那样的话,“开发”的决定也是随时都有可能作出、或迟早都会作出的,那样,生态功能区也同样难以得到永久保护。

(二)非开发性所有权分散化以永久保护生态功能区的主张

如何能够使重要生态功能区有关“开发”的科斯交易无法实现呢?如果生态功能区属于众多分散的所有者(个人或团体),想要进行“开发”,就必然要与全部所有者进行谈判,交易成本会随着所有者的分散程度而不断地提高,如果所有权足够分散、且部分所有权属于坚定的生态保护主义者的话,那么这种有关“开发”的科斯交易几乎无法完成,那样的话,“开发”的决定才有可能被遏止、“保护”才有可能得以持久维持。

由此可见,要想使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得到永久保护,初始的制度安排必然是“所有权的分散化”。“所有权的分散化”与密执根大学黑勒教授(M.A.Heller)1998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提出的“反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概念有某些相近的含义,所讨论的是:一项有众多拥有者的资源或财产,给资源的使用设置了障碍,从而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5\]。黑勒关注的是“所有权的分散化”的负面影响,而本文作者提出的主张是合理利益“所有权的分散化”的效果,或者说促使科斯交易难以实现(大大提高交易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实践主张就是“科斯定理”的逆向应用,也可以看作是诺斯“有效率产权理论”的逆向应用。

但是,分散的产权虽然可以保证生态功能区不进行全面的开发活动,但却无法制约个别活动对整个生态造成累计性的影响,所以,在“所有权分散化”的过程中,分散的不能是完全的所有权,而必须是“非开发性所有权”。也就是说,初始的制度安排――在“非开发性所有权分散化”的过程中,使生态功能区的开发权永久地与所有权相分离,分散化的所有权导致的高交易成本使得开发权与所有权的重合极其困难,也就可以有效地制约对于生态功能区作出“开发”决定。

这种“非开发性所有权分散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有以下方面的作用:(1)这种“非开发性所有权”由于与开发权相分离,所以,所有权的获得者不可能得到实际的开发利益,因而最初获得所有权的必然是具有生态保护理念的个人或团体。(2)这种“非开发性所有权”是可以交易的。当所有者的理念发生改变时,所有权可以转让,其结果依然会由具有生态保护理念的个人或团体获得,而不会使之落入不具有生态保护理念的个人或团体手中。(3)“非开发性所有权”虽然不伴随有开发利益,但能够反映个人或团体所有者的社会地位、精神满足、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整体利益的贡献等,因而是有其效用和价值的。在“非开发性所有权”的交易过程中,必然将高收入阶层原本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如,高档住宅、高档汽车或其他高档消费品),转化为其对非物质消耗的精神追求和生态追求,从而减少过度物质消费对资源及环境的损耗。(4)生态功能区通常是所有权不明晰的“公共品”,极易形成“公有地悲剧”式的生态破坏。当“非开发性所有权”分散化后,“公共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化为了“私人品”,一旦出现生态破坏的倾向时,拥有“非开发性所有权”的个人或团体就会以所有者的身份予以制止,而不再似此前一样无人过问。(5)初始“非开发性所有权”的交易所获得的费用可以专门用于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治理、恢复等活动。

五、交易成本与环保组织在生态功能区保护中的作用

在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过程中,生态功能受益区与所在区之间,无论是针对生态功能的正外部性进行“科斯交易”,还是针对生态损害的负外部性进行“科斯交易”,“科斯交易”的有效性都涉及生态功能受益区与所在区众多居民之间的“交易成本”,如何尽可能地降低这一交易成本就成为了生态功能区保护的重要课题,而充分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是减少相关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

环境非政府组织(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以下简称“ENGO”),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独特作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或团体,或是以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维护、促进资源消耗减少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减量化等为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或是针对某一具体生态环境问题而组织的公民个体的集合(如,保护本地区的湿地、保护某一物种、保护某一森林),具有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民间性\[6\](P160-161)。ENGO是生态功能区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力量:(1)ENGO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状况下,可以选择的生态功能区保护手段。ENGO非利己的宗旨既克服了市场机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弊端, 也克服了政府以强势利益群体为中心的局限。(2)ENGO 的宗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途径都是全社会成员把“生态需求”作为必需品,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换言之,ENGO就是一个不断推广扩大“生态需求”的组织。(3)ENGO 的横向网络特质决定了其具有广泛的全社会群众基础,有利于增进全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合作。换言之,ENGO具有减低生态环境合作中的“交易成本”的作用,或者大大增加生态环境破坏者实现过程中“交易成本”的作用。(4)在生态功能损害的累积过程中,全社会成员作为权利人,但无法主张自己的权利,或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使得生态功能损害不断地累积而得不到遏制。而ENGO必然改变这样的处世理念,必然积极地主张自身的权利和社会整体的权利。换言之,ENGO是生态环境微量损害而累积形成巨大影响的遏制力量,这一力量是无可替代的。

全社会受益的生态功能区需要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决策,ENGO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可看作是对于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委托―关系。一种情形是降低社会公众之间为维护自身生态利益的交易成本,另一种情形是降低社会公众与政府、企业之间有关生态―经济利益关系的交易成本。具体体现为:(1)ENGO是全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可以作为公众的代表与各级政府部门、区域、企业协调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缓解由于生态破坏等造成的利益矛盾。它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的意愿和经济利益群体的意愿, 单纯就生态保护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减少利益群体间的博弈成本,影响并促进区域间生态功能区合作协议的达成, 对相关区域参与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合作意愿施加影响或压力。(2)ENGO可以授权监督生态功能区保护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实施。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授权ENGO协助,将会使监督更有效、降低监督成本。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以外的对环境污染有切身利益的第三人,ENGO参与监督,可以有效防止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性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3)ENGO可以作为社会公众生态环境利益的代表者,参与涉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听证会,以促使公众生态环境利益得到充分的表达。以ENGO 特有的活动方式阻止不合理的经济开发,阻止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的经济活动, 保护生态功能区不被开发。(4)ENGO还可以作为社会公众生态环境利益的代表者,对涉及生态环境变迁等问题进行公益性诉讼,以促使公众生态环境利益得到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Coase,R.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

\[2\] Heller,M.A.The 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Property in the transition from marx to markets\[J\].Harvard Law Review,1988,(3).

\[3\] 燕守广,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生态保护策略篇(4)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从认识到传统发展给生态带来的巨大伤害后,我国一直积极走科学发展道路,期望在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下建立一种良性发展模式,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更是各个国家积极研究的热点,这不仅关系着国家日后的发展态势,更决定着全球的生态环境状况。接下来,本文会从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探索,以期找到很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我们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生态环境是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资源质量和数量的总称。生态环境问题则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负反馈效应,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人们毫无顾忌的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我国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大气质量降低,气候异常,森林覆盖率下降,大量生物濒临灭绝……这些损失我们无法弥补,只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缓解当前的严峻形势,这不仅是大势所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自己及子孙后代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热爱大自然,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我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人们的生态意识薄弱

尽管生态环境正一步步恶化,但仍未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甚至有的人会认为生态环境与自己无关,这些消极的生态保护意识大大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同时绝大多数人缺乏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常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对生态实施保护。以上现象体现在:(1)有些地方的领导层一味注重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该地的生态状况,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利用。(2)很多人并不觉得生态保护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为生态的发展情况所担心,只顾自身的经济收益。长此以往,就造成了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健康生活环境。并且我国在整体发展上,存在很多规划上的不合理,造成生态上的极度不平衡,还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影响消极[1]。

1.2资源不合理开发,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遗留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大大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行,尽管我们已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目前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为薄弱,所以仍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带来的污染更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在资源紧缺的市场促使下,对资源的大幅度、无节制开采也成为了我国现存有的不合理发展的问题表现之一。[2]

1.3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

生态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目前我国在环境建设中却明显投入不足。实际施行的环境建设量远远低于早期规划的需有量,这就使得生态保护进行不够彻底,导致很多环境建设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若由此不断累积下去,反而会给环境保护造成压力,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运行。

二、如何有效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2.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都要充分意识到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效果,并对工、农等的各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加大管理力度。政府要重视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民众了解相关的法律,同时,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起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增强保护环境意识,这对于环境保护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政府也可以采取行政、法律的手段,强制要求居民、法人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

2.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以前并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并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造成了严重后果。现代国家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已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提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即依靠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来进行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误的目标。西方国家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发展较早,资源的再利用技术发达、利用程度很高,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废弃物的排放率,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信心、经验和指导。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我国切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兼顾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整改旧产业、建立新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并建立环保执法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有效落实责任到人、领导分管和定期考核,严把金钱、权利和人情三关,以提高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自身素质,督促其加大执法力度;其次是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利和执法能力,同时明确各相关职能单位责任分工,使其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作配合,避免相互推诿、互不配合现象的发生;再者是加强环保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要及时进行实地调查和采取有效措施,并将环境问题情况和结果告知公众,涉及到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等重大事件,环保部门要设立听证程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3]

2.4加大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

目前,我国已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例如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周围的生态系统等。虽然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但是由大量游客制造的“白色垃圾”以及众多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等依然对旅游景区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对于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垃圾破坏了景区的美观以及垃圾发出的恶臭等都会影响旅游者的心情,这必然导致游客的数量减少,景区的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我们不仅要切实推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三、结语

综上所诉,我国在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并为此确立了一些制度,但仍具有很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这和早期的不计后果式的发展模式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积极解决过去发展带来的问题。再根据现如今的形势详细分析所处情境,制定出合乎实际的应对办法。同时,不能再犯“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期进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中去。

参考文献

生态保护策略篇(5)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要深入人心,启发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环保是一项终生事业,当教育启发人们环保意识时,生态环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善。当小孩子从小就拥有环保意识和行为,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

生态保护,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由于人类的过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再能自然协调,产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保护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资源摄取平衡的一种过程,生态保护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保护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是一个动词,你我积极参与其中的行动。环境教育是进行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们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身体力行的进入环保事业中。环境教育是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课,环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课堂教师的学习,是身边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课,是终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环境教育可以是身边公园的文明标语,亦可是学术研讨会上激烈的辩词,环境教育不分大小,环境教育可以带动全员促进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生态保护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生态保护是在人们已经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观念。是在生态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后,人们自觉意识到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行为,生态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而是持续的过程,环保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只有大力宣传进行环保教育,让人们普遍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要深入浅出的进行引导。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的人们环保意识的觉悟,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环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让人们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种种都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实时性环境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生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习的母本,深化教材内容,把生态保护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给小学生听,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中能看到身边生态保护的行为及破坏环境后生态的景象,学生能够在课本中读出生态保护是与每个人体息息相关,与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环境的神奇和破坏环境后所引发的恶性影响。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生态对于我们来讲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是环境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东西主要都是被动的,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本编材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视野,使生态保护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阅读也可以更加符合每个学生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读学生喜欢的环保类型教育能够让学生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并参与其中。增加兴趣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三)展开专题讲座

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上有这么多杰出的环保人士,在讲座中每个主讲人都有着关于环保事业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保事业领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去学习。在生态环境专题讲座是应更加着重针对主讲人自身参与的环保事业为核心进行讲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

(四)加强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当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事业就是深处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环保事业,积极开展每周环保一行。让父母引导孩子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可以使家长们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每一项环保行动都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关系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归天然保护生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进行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课的老师就是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老师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授课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环保教育。在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模范的榜样。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陈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袁晓锋.浅谈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5.

生态保护策略篇(6)

生态旅游具有地特性、原始性的特征,并且要求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一些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文化生态系统,这样才能让游客获得特别的经历与感受。然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十分契合。一方面,自然保护区有最原始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具备了具有特征性的人文景观,这些资源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生态旅游能够为自然保护区持续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可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化。其次,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社区发展,让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到自然保护区开发及经营当中,从而为自然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作为支持。另外,生态旅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然保护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由生态旅游获得的经济效益,能够用于自然保护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自然保护区具备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但在具体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却暴露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有所退化。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环境受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生态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自然保护区人流量愈来愈大。部分游客环保意识不足,存在不文明行为,导致固体垃圾堆积现象愈来愈严重。与此同时,为满足生态旅游刚性需求,自然保护区周边旅社、饭店等建筑数量愈来愈多,且汽车流量愈来愈大,导致大气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污染。另外,保护区内基础建设规模不断的扩大,逐渐延伸到了核心区域,对部分珍惜动植物栖息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甚至造成了局部生态系统退化。(2)游客管理有待完善。部分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较早,未对游客数量进行合理规划,经常会出现游客数量过多并超出自然保护区环境容量的情况,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同时,未能对游客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景区导游一般只是向游客介绍景点及景区人文文化,但却忽视了环境教育,未能促进游客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3)科技投入水平有待提升。部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缺乏一支专业性的科技人才队伍,无法充分落实自然保护区监测、管理工作,对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

三、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相关策略

(一)强化宏观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自然保护区要发展生态旅游,必然离不开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作用来约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行为,促使自然保护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针对自然保护区已经出台了多部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但这些法律对旅游方面却缺乏详细的细则内容。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一定内容补充,使之能够覆盖到旅游方面的管理,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导向。另一方面,要M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并且要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及责任制度,将各部门关联起来,明确各部门责任,实现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

(二)规范游客行为

首先,要加强游客环境教育工作,促使其形成环保意识。一方面,自然保护区可定期开展生态环境科普活动,组织科普知识竞赛等,鼓励旅游者及周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通过这类活动来提升游客及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使其在科普活动过程中获得环境教育,引导其主动约束自身行为,积极配合自然保护区相关工作。同时,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辅助设施建设,并引导游客合理使用这些辅助设施。另一方面,要对自然保护区游客数量进行合理规划,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限制、分流,避免游客数量超出景区容量,保证内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加大科技投入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投入绿色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以技术为基础,加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例如,自然保护区可实施风能发电,降低煤炭使用量,避免煤炭过度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影响环境;又如,构建生态处理系统,借助水生生物控制水污染,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再如,可利用GIS、RS、GPS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实时掌握生态资源动态情况。除了要加大技术投入外,还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生态保护策略篇(7)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分布着高原特有的植被生态系统,是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和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主要集中地。三江源区又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源”和生态安全制高点,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三江源区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抑制生态恶化的状况,必须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本地区以及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三江源区生态的战略地位

三江源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的江河之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其中黄河总水量的42%、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该地区。 “在三江源区,仅属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大小河流就有180条,有大小湖泊16337个,总面积达2350.77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26个。三江源区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其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32%,是全国湿地所占比重最高的地区。”这些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是三江源区重要的水资源蓄积调节器。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大陆对流层中部的“热岛”和“中流砥柱”,它以强大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大气环流,形成了亚洲季风,使南起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至中亚、西伯利亚平原,东至阿留申群岛、日本的广阔范围内的天气和气候都受其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夏季,青藏高原的荒漠草地、戈壁具有很强的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成为巨大热源,使其上空形成强盛的大陆性环流系统,即青藏高压,它引导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上空的部分暖湿气流(即西南季风)北上,给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带来丰沛降雨,使其成为风调雨顺、广种禾黍的鱼米之乡。冬季,青藏高原又如同一块巨大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极南下的寒冷气流,使东亚西部地区的热带森林界限向北延伸至北纬30度地区。三江源区的大面积森林冰雪资源对调节气候起到主导作用,它不仅控制着高原上的气候和生物进程,并在高原周围辐射形成下沉气流而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是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然领地,至今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孑遗物种,而且在适应高寒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进化发育形成了一批高原特有的物种。“据不完全统计,区内现有种子植物73科、390属、1713种,其中优良牧草80余种、野生植物1200余种(其中许多具有药用价值);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西藏野驴、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1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藏原羚、马麝、棕熊、猞猁、盘羊、藏雪鸡等37种。其中,这里拥有世界珍稀濒危植物3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100多种。”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江源头森林茂密,牧草丰茂,土地肥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而且还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三江源区植被破坏,使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调节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生态退化负效应给下游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果森林、植被得到保护,涵养水源功能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气候调节功能加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不仅当地受益,而且全国乃至全球受益。因而,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突出表现在:一是湖泊面积缩小。三江源区原本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冰川广布。但多年来,这里的大小湖泊、河流快速缩小甚至干枯。如青海湖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间湖水下降3.35米。青海省到目前已有2800个湖泊已不复存在,剩下的1000多个湖泊也日益萎缩。二是江河流径量明显减少。根据水文观测资料,黄河源头,年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1997年的汛期断流时间长达226天。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和13%。三是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据不同年代的卫星照片解译分析资料统计: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年平均退化率由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9%上升到90年代末的7.6%,高寒草原平均退化率在同一时期有2.3%上升到4.6%。目前,三江源区退化草场面积已占到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46%;其中黄河源区中度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68%,长江源区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22.47%。另外,三江源区的沙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黄河源区沙漠面积126670公顷,长江源区荒漠化平均增加速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四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根据2000年第三次遥感普查资料显示,三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5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1.09%。其中黄河源区378万公顷,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35.04%;长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489万公顷,占长江源区总面积的29.64%;澜沧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84万公顷,占澜沧江源区总面积的25.28%。五是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减少,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处于濒危或绝迹。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目前“青海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2005年国家批准建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区”,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三江源区而言,是青藏高原的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局部保护的意义较小,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而言,以“三江源”保护为契机,应建立“永久性生态保护区”。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按照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总体要求,大力保护、永久保护,这是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基本要点,并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和行政措施,以确保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的力度。做不到这一点,所谓短期保护和局部保护都是无济于事的。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建立较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使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从生态环境产品公共性的本质出发,江河源区资源共享、中下游受益者(省份)应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治理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还应成立“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金渠道为四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的环境保护建设基金;二是中下游地区的补偿基金;三是社会募捐;四是发行生态,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上中下游、全社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江河源区生态保护基金会”可以面向全球吸引资金和人才,把江河源区的生态保护变成一项国际性的、自觉的、广泛的社会行为。这不仅对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都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依托优势资源和环境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业。三江源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多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宗教特色突出、文化交汇突出、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草原地区更是独具特色。因此,三江源区拥有众多世界极品旅游资源,对海内外旅游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这些资源涉及自然、地理、民族、宗教、历史等众多领域,例如:中华水塔——三江源,世界海拔最高咸水湖——青海湖,班禅、达赖的故乡,集宗教、艺术为一体的佛教文化,异彩纷呈的多民族代表性文化等都是三江源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也是青藏高原经济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本。只要江河源的旅游设施改善和宣传促销得利,这些需求就会变成现实的大市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尽快让农牧民脱贫致富。三江源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因为无论法规多么严格,对于尚未解决温饱又生计无着的农牧民来说,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违法采矿都是难于消除的。可以借鉴一些经验,三江源区移民应从牧民的实际出发,以草为本、以大畜牧业安置为主的原则,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将保护环境同消除贫困联系起来,调动江河源区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对源区居民予以补偿,为替代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具体做法是:首先,江河源区移民必须移得出、稳得住。只有人口移得出,草场不放牧,生态才能得到保护。移民搬迁安置费应及时到位,能让移民在入住地稳得住。其次,移民要逐步致富。要将移民的致富与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突出有地方资源优势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特色产业,增加移民的收入。再次,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牧业深、精加工企业的发展,按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优育强,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来增加移民的收入。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不仅严重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对整个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此,要广泛深入的宣传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目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窘境,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湿地意识,管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治理并恢复草地生态的自觉性。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动员包括新闻媒体产业界、科研文化界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在内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既要公开区域环境质量,也要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为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推行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参与影响自己利益的环保决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评估的全过程。

保护三江源区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江源区的开发不能继续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线型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寻求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三江源区生态得到修复,将资源损耗降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策略篇(8)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土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已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3)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之下,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持续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资源集约循环这一生产方式能提升资源之利用率,切实降低废弃物所具有之排放量,进而形成生态环保的外在力量。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生产的作用与之截然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剧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单一地追求农产品数量升值与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化肥用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化肥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大国,农药是导致面源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以及市民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废物往往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入到环境之中。当前,大量工艺十分陈旧、设备相当简陋、能耗比较高、污染又重的企业由于在城镇之中无法立足,这也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力量极为薄弱,而乡镇企业又有很多属于重污染型企业。就企业自身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乡镇企业也未能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承担污染治理的相应费用。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哄而上地进行大发展,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会无可避免地产生盲目性与随机性,展现出多、小、散等状况,因而在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对污染施行集中化治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生态保护策略篇(9)

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土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已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3)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

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之下,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持续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资源集约循环这一生产方式能提升资源之利用率,切实降低废弃物所具有之排放量,进而形成生态环保的外在力量。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生产的作用与之截然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剧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单一地追求农产品数量升值与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化肥用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化肥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大国,农药是导致面源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以及市民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废物往往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入到环境之中。当前,大量工艺十分陈旧、设备相当简陋、能耗比较高、污染又重的企业由于在城镇之中无法立足,这也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力量极为薄弱,而乡镇企业又有很多属于重污染型企业。就企业自身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乡镇企业也未能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承担污染治理的相应费用。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哄而上地进行大发展,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会无可避免地产生盲目性与随机性,展现出多、小、散等状况,因而在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对污染施行集中化治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

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

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

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

农村环境监督机制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

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

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生态保护策略篇(10)

1发展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一直走下坡路,自然生态系统被过度的污染,严重过度的索取,自然所形成的资源,已经面临着不断的短缺,导致后续生长乏力,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林业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循环系统,林业资源中有着大量的可再生资源,都是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林业资源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是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科学的理论得以验证的正确经营理念,是人类、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政策来看,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发展道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资源,是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经济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的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破坏非常的严重,物质生产力一直在不断的下降,其效益功能也趋于下滑。大力发展林业资源进行生态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不断的完善林业资源建设的功能性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企业,增加林业经济来源,使林业经济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林业产业功能的概述

2.1社会功能的概述

林业产业,是人类社会与森林资源的相互重叠交汇所产生的产业,它的发展与我们人们日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是一个缩影的过程,然而林业产业,它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出现,不但可以非常明显的反映我们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还能够从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还可以通过人类的保护行为,对濒临危险的树种进行拯救,因此,林业产业还具备一定的促进文化发展和延续的社会功能。

2.2经济功能的概述

林业产业的功能还有经济功能,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及社会急需性资源,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部分树木本身就有一定的经济性,也可以做药材和家具的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工艺品,药业等领域,活跃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各个领域中。但是由于林业管理者的管理不当,太过于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导致林业资源逐步的匮乏,生态效益不断的缺失,故而需对林业的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提高林业产业的生态效益。

3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下林业经济建设的相关策略

3.1完善和调整林业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资源也相对丰富,发展林业的企业也比较多,最近几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脚步非常的迅速,以致于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需要也就越来愈多,一些不良人士通过乱砍乱阀私下通过不当手段获取森林资源,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破坏严重。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此事,应针对林区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地对于林业保护的法律进行完善和调整,势必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员进行制裁,杜绝滥砍滥伐、偷伐、偷猎等现象。同时政府还要呼吁广大群众,吸引社会各界对林业产业的关注,并进行招资引商,以实际行动推动林业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

林业企业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要兼顾林业的神态保护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分的符合和帮助,在林业建设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使林业进行趋于现代化发展,以保障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林业企业要把争取来的资金合理利用,真正将生态建设资金落实到实处,通过人工补植的方式,对林区空隙处补植高等树种,逐步完善林区生态系统结构,使其发展为地被植物、草、灌木、乔木构成的、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提升林区的生态效益。

3.3坚持科学稳定的发展战略

一个产业能够做强做大,一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辅助支持,那么林业产业也不例外。从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使林区种植及补种得到更好的利用,既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又有助于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第二,在林区生态系统稳定之前,林区的抗灾害能力相对较弱,加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辅助林区,免遭病虫害侵扰,对于维护林区生态平衡,是非常有效的。第三,将先进林业科技或相关理论,真正的应用于林业发展当中,还有助于提高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第四,只有坚持科学稳定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林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丰富林区经营模式

生态保护策略篇(11)

生态旅游区规划是在对旅游地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价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旅游规划理论,而进行生态旅游资源与市场的优化配置,对旅游地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构想和旅游活动的空间布局。从规划设计者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核心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一)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目标

生态旅游区规划的首要目标或者说是基本的目标,是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和恢复难度。每个生态旅游区项目的建设,都是以可供开发和利用的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前提的,如果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对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其次,对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为了满足和达成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体验,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生态资源和环境做进一步的恢复性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更大的吸引力,从未实现生态旅游区规划的第二个目标即为项目本身带来经济效益。

因此,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是应该贯穿与从项目决策、选址到规划建设,直至项目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目标,作为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不折不扣的贯彻。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之所以我们能接受这种可控的影响和破坏,是因为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可以通过吸引生态旅游者,一方面给旅游区投资开发者带来旅游收入,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就业,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生平,运营成功的生态旅游区,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土地增值等经济效益。因此,在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以及投资开发者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在保证第一目标的前提下,精心规划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让每一个生态旅游区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保护性开发在天鹅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中的实践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奉节天鹅湖旅游区位于奉节县城后山,距县城8km。规划区范围东起天鹅湖现有入口大门及采石场,西抵放马场,南面原则以1000米等高线为界,北面以900米等高线为界,东西最长为2900米,南北最宽为1300米,总用地面积188.81公顷,合计2832.19亩。

(二)项目现状特点

天鹅湖旅游区的基地属典型的山地地形,山、林、水等自然环境也是旅游区最大的资源与优势,坡地自然地形使整个基地内几乎处处可观山看水、显山露水。规划范围内大部分为森林用地,主要水体有天鹅湖、大垭合水库及部分水塘沟渠,水质清澈,基本无污染。现状水体面积约为4.95公顷,其中大垭合水库水体面积约2.76公顷,天鹅湖水体面积约1.14公顷。综合分析,项目在生态资源方面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山悬湖,景致独特,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天鹅湖位于海拔990米的后山山顶,内可亲湖,外可观江、城,既有幽静的内部环境,又有壮丽的外部景观视野,环境极佳。二是生态敏感性高,虽然现状植被丰富,覆盖率高,但受坡度、汇水面等方面的的影响,植被和水体的自我更新能力都比较差,存在极高的生态敏感性。

天鹅湖旅游度假区现状接待规模极小,中低档的宾馆,招待所,及小型农家乐及大中小会议室,仅可容纳500多人的住宿,一次性接待各种会议250多人。配套餐饮业主要以家常菜、露天烧烤为主,夏季平均每天接待1500人左右的餐饮。宗教寺庙有玉皇阁、聚仙宫、南天宫等。区内居民主要从事农、林业,主要农作物为红苕、洋芋、玉米,有少量的水稻,平均亩产580公斤左右,并有一定的养殖业,果树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总体来看,规划区内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受基础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山高差别大的影响,人口稀少,仍处温饱线以下。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

基于对项目现状的分析,天鹅湖旅游区规划与其他生态旅游区一样,必须是在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前提下的开发。并且,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落后性,无论是保护性的目标,还是开发性的目标,都面临比其他项目更大的挑战。

(三)保护性开发的规划设计策略实践

1.规划目标

城郊型旅游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导致其介于以保护为主的风景区和以开发为主的旅游区两个标准体系之间。如何在保证生态环境下,进行适度开发是项目规划最大的挑战。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天鹅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应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减少植被破坏、确保水质稳定;自然的山林植被和天鹅湖这一高山悬湖是整个旅游区的核心价值所在。维护良好的植被覆盖、确保湖水水质稳定,保护并优化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区规划的首要目标。二是规划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互动的良好基础。作为城郊型旅游区一方面是城市旅游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城市休闲生活的延伸,在产品设计上,必须兼顾不同游客、不同时间的多样需求,有效增加客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当地的农民的种养殖业,形成产业互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此,规划确定了项目的整体目标为:在维护现状生态网络平衡下,进行适度开发,打造以服务城市为主体,多样旅游方式并存的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自然体验、特色体验、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功能。

2.规划策略

(1)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对于以保护周边生态为目的的城市近郊型旅游区,完全“封闭式”的保护模式不切实际,需要寻求人类与自然生物系统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基于近郊型旅游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尊重和保护现状自然生态网络的前提下,实现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是达到多方协调的途径。①严格控制环湖过滤带和汇水廊道。通过优化、改善水体边界,严格控制地表径流周边森林植被,将水渠、湖体边界软化在湖体来水处,同时通过水中浮岛、景观湿地等改善水体环境。②基于生态评价下选择旅游建设用地。结合对规划区内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在保证生态环境、旅游区景观及综合开发量的前提下选择生态敏感性低的区域作为旅游建设备选用地。③提倡低碳交通方式。在现状道路尽量保留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区道路系统的规划,科学管理进入旅游区机动车辆,禁止机动车进入公共旅游区域,正确引导游客使用环保游览的出行方式;在旅游区营造环保交通氛围,如规划沿湖的电瓶车游览系统、自行车租赁及旅游骑行线路等,尽可能减少机动车对天鹅湖旅游区的干扰。④采用生态化建设。采用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用地开发建设,开发用尽量采用组团布局方式,高度保持旅游区的原生态性,同时严格保护水体及岸线环境,采用先进环保建筑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时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切实改善旅游、度假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生态的旅游度假空间。

(2)公共优先,聚落布局

基于旅游区有别于城市开发区的建设模式,规划借助田园式的开发模式,将功能划分为开敞式的公共活动、集中式的公共接待服务和聚落式的私人产权房产三个类型,根据空间的景观环境、可达性和私密性进行科学布局。根据天鹅湖旅游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对景观资源的评价、活动项目的私密性要求,规划采用环状向外辐射的方式对整个旅游区进行布局,确保公共人群能享受到最优的景观资源。在旅游区核心区域利用环湖景观采用开敞式的布局方式优先打造公共活动区域;核心区采用组团布局手法,在适当位置聚落式的布局公共接待服务区和旅游度假区,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以私密性的活动项目为主。

(3)多样活动,突出体验

在不同游客的多方需求下,追求旅游活动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重点策划自然体验、特色体验、商务会议及休闲度假等多样主题活动,突出游客对各种活动的参与、体验主观性。

a.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职务人群对旅游项目的需求程度,受不同社会特征的影响而有所侧重。本案作为城市近郊旅游度假区,应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b.满足不同时间的需求

以倡导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为主导,设置一系列项目,突出旅游区体验性,满足游客春夏秋冬、白夜黑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旅游体验。

(4)重视环境,提升品牌

通过对天鹅湖旅游区内现状环境的整治、优化,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人文居住环境,从而提升旅游区的品牌价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在风貌控制上,主要通过对建筑的风格、布局、结构形式、材料及色彩等要素提出要求,以达到旅游区整体风貌协调、融合自然的效果。重点塑造中央环湖景观带等公共活动区域,通过草坪、花境、古树名木、湿地植物以及各种乡土树种等创造出一个自然、生态的优美软质旅游区环境,与园路、广场、各式休息平台、景观构筑物等小品一起形成天鹅湖优质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区品牌价值。旅游区外环非旅游建设用地以外区域则采取保留现状植被为主的方式,形成一个原生态的旅游度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