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1 14:50:39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1)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项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病的学科,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门研究中西和西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内容,探究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某项疾病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将两种医学中的优点进行融汇,吸收两者的长处,制定一项新型的医学理论,更好服务于疾病治疗和医学进步。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当前医W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中医注重养身和身体调养,对疾病治疗采取保守的治疗理念,而西医则直达病灶,消除身体的疾病部位,中西医结合医学囊括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对疾病采取宏观性的治疗策略,提高整体的医学水平。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思考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观念认知

从医学起源和发展来看,中医是一种经验化的医学手段,其注重人体整体性的功能调控,重视人体微观病灶的关联系,是一种集体补偿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属于实验医学范畴,注重微观局部病灶的发病因,其治疗理念采取对抗性的治疗理念,直达病灶深处,对肿瘤、急性心血管等重症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要端正认知观念,不能将两种医学对立,要认识到两种医学的互补性,坚持中医医学的特色,将先进的西医设备和治疗方法和中医结合在一起,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促进中西医的融合。

(二)强化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性认知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划分范畴,两种医学在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中西医几何医学发展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在医学差异性中寻求医学融合和合作,以医学科学作为基础理论,保持中西医学的发展优势,消除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困扰。中西医要深入研究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将宏观化的治疗理念纳入到西医中,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到中医的研究中,从两者之间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实践快速开展,在医学实践中完善中西医学。

(三)建设中西医学科学目录

当前我国的中西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没有创建完善的科学目录,这影响了专业化发展进程,在高校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招生中,其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进行招生,这增加了科学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医学科学目录制定要秉承着医学开放、医学共享及医学融合的理念,推进中医科学的理论化进程,将中医治疗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其药理分析、治疗方案及病灶研究等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中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研究方法的统一性,真正实现东西融合的医药学发展理念。

(四)打造专业化的医学团队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医学团队的支撑,我国中医学的学者和大师都已经年近不惑,西医传播和发展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中医甚至进入了低迷的发展阶段,专业性中医人才的流失加剧了中医发展的困境。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鼓励中医从业者研究西医的理论方法,也加速西医从业者的中医治疗理念提升,加快融合性医学团队人才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先进医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学科人才,为中西医结核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提升现有的医学水平,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衔接和融合。受到长期的思维认知束缚,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唯经验论,中医治疗是慢行调理,不能起到立竿见效的作用,而西医则直达病原,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应当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理念穿插,将中医经典古方的药理学试验和西医的临床试验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当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体现在肿瘤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保守治疗,而西医则是以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来确定病情,中西医结合医学要秉承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挖掘中西医的优势,在西医的研究方法下开展中西药方的病理学探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学的可信性,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融汇两家所长,探究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创建新型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探究中医的病理学科学性,采用中医的诊断技术诊断病情病灶,采用药物提取技术挖掘中医药方的有效成分,实现中医和西医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2)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87-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强调的卫生工作政策。对全世界的医药学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发展的研究要求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统一。宏观整体观测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而微观分析方式是西医学的特色方法,两者进行结合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同时也是推进医学成熟发展的主要方法。

1 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的探究

(1)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想要获得突破行的进展,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提升临床疗效等方面,将提升临床疗效作为一个突破口,只有提升其疗效,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先要提高临床疗效,首要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措施,在多年以前循证医学就被提出,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临床专家的认可。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领域,也应该相应的借鉴循证医学的做法。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加以借鉴应用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对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已经推进了现代医学革命的进步,同样,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也定会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步。

(2)宏观整体和微观分析进行结合。宏观整体就是将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法结合来研究中西医学,把医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分别将中医和西医视为它的两个分系统,驻足于医学这个整体,观察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在根本上防止片面性(比如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或是用中医来解释西医)。同时将中西医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联系,来掌握中西医学的各自特色本源,进而找到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色的思路,推进中西医理论的发展。

微观分析是通过方法论、认知论、语言工具等从内在及深层次原因来分析方向的发展,深入探究,找出中西医学中的相同语言。具体来讲,对中医学的概念、命题、理论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进行大力的探究。

(3)疾病、症状、药物相组合。所谓的疾病、症状、药物结合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涵盖现代医学)为方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研究基本为基础,研究症状为重心,研究药物为重点,使疾病、症状、药物有机的进行组合来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也是科研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4)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观念及特点,中医学对传统哲学思维过于依赖,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体系,其特点是:整体理念、辩证求因、宏观调整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式使宏观调整。当代西医学的发展模式依然是还原分析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带动了西医学从多层次、多学科向纵向发展,给西医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尽管中西医特点各不相同,但人类生理病理活动规律不会由于认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疗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相似处慢慢的被发现。可以说两者在医学理论、方法论、诊疗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认识高度,但是有都殊途同归。首先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吸纳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当代医学想纵向发展,在这种基础上完成现代科学方法和整体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比较静态、独立、简便的基础上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2 发展趋向

2.1深入中西医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西医对比的研究,从表面现象的对比到成因分析及实体共性的讨论,以推进中西医的结合。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将重点研究深层原因和实体共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西医的不同认识视角、不同的方向及不同层面体现出的多样性生命活动。

2.2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给中西医提供了客观的根据。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医学交流的一个平台,它不但为中西医学的共同点找到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对中医学的差异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对各方面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深化科研的纵向发展。比如,中学指出疼痛、疯癫与“淤血”有关,西医学则指出是与神经有关,现代血液流变学指出,不正常的血液流动导致失调的神经活动,而失调的神经活动也有可能是血液流动不正常。所以两者可能从血液和神经的相互作用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前进方向应该遵循一个开放的,多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科学家、医学家还是医药公司将会层出不穷的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多种类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发现新的医学认识,界定新的医学界限,创造新的医学成果及技术,编制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概念的框架,创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及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3)

1 TIA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TIA病因 目前TIA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血压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脑病急性综合征,其病因主要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应重视病因学检查。

1.2 TIA发病机制 TI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流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微栓子学说、 血管痉挛学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学异常等[3,4] 。较为多见的为微栓子型和血流动力型。

微栓子TIA是由于颈内动脉狭窄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源性栓子较少,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附壁血栓或血流缓慢形成的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可使脑动脉产生阻塞、痉挛,周围组织缺血水肿,出现局灶性缺血、水肿,出现局灶性脑缺血;当栓子被分解、溶解或被血流冲向远端时,或缺血区建立了侧支循环之后,缺血症状就消失或减轻,故脑缺血呈现一过性。血流动力学型TIA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狭窄、舒缩功能下降,脑血管对血流的阻力增加,若脑血管阻力增加到相当水平,而其他代偿功能又不能弥补,由此造成的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局灶性脑缺血的病理性改变。在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血压波动所致远端一过性供血不足,其原因是病变血管自身调节能力下降,无法保持局部血流量的恒定 。现代研究认为,微栓子型TIA以颈动脉系统多见,血流动力型TIA以椎-基底动脉系统多见[5]。

2 TIA临床症状

TIA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数分钟或十几分钟缓解,不遗留后遗症;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短暂性脑缺血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6]。颈内动脉系统TIA:通常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率少,较多进展为脑梗死。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对侧面部轻瘫,或出现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特征性症状:①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伴对侧偏瘫或感觉障碍。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③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高,较少进展为脑梗死。常见症状:多为眩晕、平衡失调、多数不伴有耳鸣。特征性症状:头部转动时跌倒发作,无意识丧失。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双眼视力障碍。

3 TIA诊断新思路

TIA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症状。据最新TIA的定义,明确TIA需要排除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证据,中国专家达成共识认为DWI有异常信号,应将TIA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对待[7]。国内有学者认为[8]:①急性脑缺血症状、体征在24 h内完全缓解,同时影像学未见梗死病灶者(DWI 正常)诊断为TIA;②急性脑缺血症状、体征无论持续时间长短,只要有梗死证据(DWI异常)均诊断为脑梗死;③在发病之初的数小时内,尤其在溶栓时间窗(3 h)内,症状、体征持续存在但影像学未见异常者,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以先冠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之后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给予进一步的明确诊断;④TSI作为一种临床现象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只要有DWI异常,即可诊断为脑梗死。

4 TIA西医治疗

TIA多次发作容易导致脑梗死,一旦确诊TIA,即应争分夺秒开始治疗。因此治疗本病的目的是为预防复发或减少复发。本病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使用抗凝药的同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降血压、降血脂、控制糖尿病、抗心律失常等。

4.1 血小板凝聚 阿司匹林(Aspirin)肠溶片:非心源性栓塞源首选阿司匹林150 mg/d~300 mg/d口服,急性期过后可改为预防量50 mg/d~150 mg/d口服[9],仍有TIA时可加大剂量;2007AHA卒中早期指南推荐给予325 mg [10];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为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恶心、腹痛等。 氯吡格雷(Clopidogre):75mg/d口服,通过不可逆地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脑卒中发生率。其副作用较阿司匹林常见。双嘧达莫(潘生丁)25 mg~50 mg,每日3次口服,可同阿司匹林肠溶片合用,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2 抗凝 抗凝适用于TIA反复发作者,但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防出血。除TIA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外,抗凝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和TIA的预防作用并不优于抗血小板治疗,反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肝素1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输注,以20滴/分的速度维持24 h~48 h,同时定期查凝血时间调整滴数。1周后可改用低分子肝素4 000 U~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一天两次,连用7 d~10 d。 病情发展较缓慢者,可口服抗凝剂如新双香豆素300 mg或华法令6 mg~12 mg,同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以调整口服药物剂量。消化性溃疡或严重高血压者禁忌使用。

4.3 溶栓 目前并无证据推荐使用溶栓治疗控制TIA。TIA发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 h,应积极溶栓,不应拘泥于TIA的24 h标准而错失治疗良机。近期频繁发作的TIA可用尿激酶50 U~10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2 d~3 d。

4.4 扩容及升压 急性发作者可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每日1次,7次~10次为1个疗程,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和改善微循环,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心、肾疾患慎用。

4.5 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治疗 缺血再灌注使钙离子大量内流引起细胞内钙超载,加重脑组织损伤。钙离子拮抗剂可阻断钙离子通道,防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并可使血管扩张。常用药物为氟桂利嗪(西比灵)5 mg~10 mg口服,每晚1次。尼莫地平20 mg口服,每日3次。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输注,每日1次。

4.6 外科 明确诊断TIA是由于颅外部分的动脉病变所致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目前,对脑动脉闭塞性病变采用的手术方法有: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1],血管造影为中重度狭窄(50%~99%)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减少颈内动脉TIA及发生卒中的风险率,但对颈动脉狭窄

5 TIA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5.1 TIA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称TIA为中风先兆,又称小中风[12],中医病名为脑络绌急。多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所致。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肾、脾三脏,在本为气血衰少,肝肾阴虚,在标为风、火、痰、湿[13]。中风先兆证属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于内,风盛于外。其本虚为气虚或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痰、瘀血等上扰清窍或痹阻气血经络而发本病。脏腑虚衰,精元不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肝阳上亢,内风煽动,风阳挟带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攻于脑,正邪交争,胜负难分则出现中风先兆。TIA是因血脉瘀阻,气血短暂逆乱引起。气虚不能行血,是促成血瘀的条件,血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逆乱,故元气亏虚,脉络瘀血是TIA的主病机[14]。因此,治疗宜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着手。

5.2 TIA的症候分型及治则

5.2.1 肝阳上亢 证候,头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突然眩晕或发作性偏身麻木或一过性偏身瘫软,短暂性言语蹇涩,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细数。证候分析:肝阳偏盛上亢,则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虚火上扰心神则失眠多梦,肝阳上亢,阳化风动,风阳煎的津液为痰,风痰阻于经脉则出现发作性偏身麻木或一过性偏身瘫软,风痰阻于舌部络脉则出现短暂性言语蹇涩。

治法:平肝潜阳,清风熄火。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15]。本方平肝潜阳兼能熄风清火,用于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所致眩晕。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镇肝潜阳熄风;牛膝、益母草下行,使偏亢之阳气复为平衡;黄芩、山栀、以清肝火,使肝火平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安神养心。如肝火上炎偏盛者,可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以清肝泄热;若肝阳亢极化风加羚羊角、牡蛎、代赭石等以镇肝熄风;若肝肾阴虚者,加麦冬、牡蛎、玄参、首乌等以滋养肝肾之药。

5.2.2 痰浊中阻 证候:头晕胀痛,头重如蒙,胸闷痰多,恶心欲呕,食少多寐,突然出现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无力,舌苔白腻,脉濡滑。证候分析:脾失升清降浊之功,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则眩晕头重如蒙;痰湿阻络则偏身麻木无力,痰浊中阻,浊气不降。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均为痰湿内阻之征象。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16],药用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大枣、生姜。本方燥湿祛痰为主,方中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去湿;天麻平肝潜阳熄风而止头晕;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均为健脾和胃之药。如眩晕较甚加代赭石、泽泻、旋复花、车前子等以除痰降逆;若胸闷食少甚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湿醒胃;若痰郁化火者可加用黄连、黄芩、竹茹。

5.2.3 气虚血瘀 证候:眩晕,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少寐,突然出现短暂性言语蹇涩,一过性偏身麻木无力,舌质紫黯,脉涩或细弱无力。证候分析: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迟滞不畅则成瘀血,瘀血阻于经脉,经脉失养则可出现一过性头晕、偏瘫或语言蹇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紫黯,脉涩或细弱无力气血两虚之症。治则: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17]。药用生黄芪、川芎、赤芍、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炒枳实。本方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生黄芪益气健脾,使气能行血,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活血祛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若自汗时出,当重用生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若一过性偏身麻木无力甚者加天麻、全蝎以熄风通络。

5.2.4 肾精不足 证候: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突发阵发性眩晕或短暂性语言蹇涩,伴耳鸣、发落、齿摇,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细弱。证候分析: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则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肾虚所养腰膝酸软;肾其华在发,肾精亏虚则发易脱落;肾精不足,舌本失养则语言蹇涩;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细弱均为肾精不足之征象。治法:补益肾精,滋阴活血通滞。方药:左归丸加减。药用紫河车、熟地、山萸肉、山药、牛膝、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本方滋养肝肾,益精填髓。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紫河车、杜仲、牛膝补肾益精;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补益肝肾。若眩晕较甚者加鳖甲、龟板、磁石、珍珠母等以潜镇浮阳;若发作时语言蹇涩较甚者加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若肾失封藏,遗精滑泄者加芡实、桑螵蛸、沙菀、覆盆子等以固肾涩精。

5.3 TIA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在发作时应中西医结合对症处理,在发作间歇期应重点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予以不同的方药,并适当配服一些抗血小板聚集药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其中药或中西药并用的目的减少其发作次数,阻止或延缓其发展为脑梗死。临床实践证明[18-21],中药综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尤其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重建术和支架植入术后运用中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但在预防复发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临床常用的通心络、血栓通、舒血宁、葛根素等中药提取物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功能,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起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6 问题与展望

TIA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许多患者缺乏有效及时的治疗,最终导致了不良后果。近年来对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对TIA的防治来说,近几年中医药辨证治疗TIA的疗效也较为满意,对预防TIA发作和减少TIA的发作也起到积极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证型多样化,西医理论多样性,虽然大体上有比较统一的分型,但还有许多分歧,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在治疗中没有更明确的指导原则。因此,在今后医疗活动中应努力中医理论有机结合到临床治疗中去,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找到一条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3-175.

[2] Easton JD,Saver JL.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Stroke,2009,40(6):2276-2293.

[3] 王新德.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94-207.

[4]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

[5] 戚晓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3):210-212.

[6]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9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534-537.

[7] 李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0,28(1):59-63.

[8] 毕齐,王力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的思考[J].中国卒中杂志,2008,3(3):166-168.

[9]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10,43(2):149.

[10] Adams HP.delzoppo.AHA guideline[J].Stroke,2007,38(5):1655-1711.

[11] 北京神经病学术沙龙.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4.

[12] 王锁.中医辨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40.

[13] 李中吉.中医辨证治疗脑缺血发作2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3):3107-3108.

[14] 陈治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海峡药学,2007,19(6):82-83.

[15]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15.

[16] 李家邦.中医学[J].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5.

[17] 李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诊断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09,31(6):267-268.

[18] 徐昕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75-76.

[19] 陈莲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7):474.

[20] 张娟.中西药并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129-130.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4)

初次急性胰腺炎发作后,约有30%的患者出现复发[1]。在中国,ARP可能较欧美国家少见[2],其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酒精、高脂血症、特发性、高钙血症、药物、肿瘤、解剖异常等,其中胆道结石、酒精仍是最主要的病因, 复发性胰腺炎胆道疾患发病率显著高于初发性胰腺炎[3]。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是指无慢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的患者,存在至少两次确诊的急性胰腺炎发作,发作期间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缓解[4]。目前,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部分患者存在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有些呈慢性胰腺炎发展趋势。

1病因

1.1 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5],针对胆石症的治疗能够明显地减少ARP的发病率。胆囊和胆总管均存在结石的患者,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 papillotomy,EST),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可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去除胆囊残存结石。据报道: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由于结石重新形成,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此部分患者要考虑MDR3基因突变的因素,后者引起低磷脂相关性胆石病[6]。同时,胆管狭窄、感染等亦可引起胆管结石的复发。

1.2 酒精性胰腺炎酗酒可能诱发酒精性胰腺炎,其发病机制如下:胰腺腺泡细胞代谢酒精,酒精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触发因子诱导下,酒精代谢产物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导致腺体损伤。此外酒精激活胰腺星状细胞,亦导致胰腺纤维化形成。酒精性胰腺炎发展为慢性胰腺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同期胆源性胰腺炎,提示酒精中毒对胰腺组织的损伤广泛且程度比较严重[7-8]。同时酒精对胰腺的损害存在个体差异,表现为持续性剂量相关效应,戒酒有助于阻止其的发作[9]。

1.3高三酰甘油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与ARP密切相关。12%~39%的ARP患者存在HTG[10]。其机制包括3个方面:①血TG水平的显著升高,会直接损伤胰腺血管内皮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启动细胞内的级联反应,导致腺泡细胞凋亡和胰酶释放入胰腺组织,引发腺体的自身消化。②胰腺及其周围高浓度的甘油三脂,被脂肪酶水解后,局部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超出白蛋白的结合能力,产生组织细胞毒性,损伤胰腺小血管和腺泡细胞;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降低pH,pH的降低可能激活胰蛋白酶原。③血黏度升高致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缺氧,TGs可能栓塞胰腺血管,导致局部缺血而引起胰腺炎发作[11]。急性胰腺炎时,因全身应激反应及胰岛功能受损,可导致一过性HTG,其又使胰腺炎的病理损害加重[7],呈现恶性循环。因此,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常常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应予患者饮食控制、必要时应用降脂药物将有助于防治急性胰腺炎复发[12]。

1.4 急性特发性胰腺炎特发性胰腺炎复发率较高,Van Brummelen SE等[12]对急性特发性胰腺炎的病因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新的技术的不断应用于临床,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70%~90%的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能够明确病因,原因包括胆道或胰管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微结石、遗传性或混合性因素等,最重要的病因是胆道小结石或胆汁淤积,采取胆囊切除术或者内镜下奥迪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熊去氧胆酸维持治疗是有效的;其次病因是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大多数患者通过内镜下奥迪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其他病因包括解剖异常,如胰腺分裂、主狭窄、胰管狭窄等[13],根据病情可选择手术或内镜下奥迪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1.5 其他如ACEI等有些药物的应用亦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少见病因。肿瘤是ARP的少见病因,通过病理学检查、CT、MRCP 或ERCP、超声内镜可以确诊。此外还有高钙血症等[13],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等,临床上偶有报道。附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见表1。

2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

2.1.1 抗感染的应用[14-19]在AP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可分为治疗性和预防性两大类。预防性应用指在患者无临床感染证据时对其使用抗生素,以期预防胰源性感染的发生,而治疗性应用指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目前对于预防性应用争议较多,而对治疗性应用无明显争议。

2.1.1.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前对SAP与非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存在争议。胰腺感染致病菌常见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等肠道常驻菌,因此既往认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改善AP预后及降低病死率,可以有效减少胰腺和胰周感染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遵循以下原则:抗菌谱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有效通过血胰屏障、脂溶性强,一线用药推荐甲硝唑联合喹诺酮类药物,疗程为7~14d,根据情况可延长疗程,使用过程中若疗效不佳,改用其他广谱抗生素。但近期多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明显降低患者胰腺坏死感染发生率、外科手术率及病死率,仅能降低胰腺之外的感染发生率。2000年以后的荟萃分析显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目前在非胆源性胰腺炎(无论MAP或SAP)均不建议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2.1.1.2 治疗性应用抗生素ARP出现胰腺坏死的患者中,25%~75%发生感染;患者血培养发现菌株主要是大肠埃希杆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和假单孢菌。SAP患者中任何形式的感染均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征,以阻断病原菌在局部及血行扩散,减少晚期并发症发生。使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抗菌谱以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能充分穿透胰腺组织,能通过血-胰屏障,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SAP继发感染可采用“降阶梯”的抗生素治疗策略,即初始治疗选用的抗生素要广谱、强效,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转入目标性治疗。针对SAP并发感染推荐的治疗方案: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等;②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③三代头孢菌素+抗厌氧菌:如头孢吡肟+甲硝唑、头孢他啶+甲硝唑等;④喹诺酮+抗厌氧菌:环丙沙星+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因超过14d则极易出现菌群失调及真菌感染,《英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建议使用抗生素最长时限为14d[20]。SAP易合并的真菌感染以肠源性条件致病菌为主,以念珠菌为多其次为毛霉菌等。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选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药物。

2.1.2 抑制胰酶治疗 为使患者基础代谢降至较低水平,患者需卧床休息,禁食以减少食物及胃酸对胰腺外分泌的刺激,使胰腺功能处于“安静”状态,从而减轻胰腺的炎症反应。安置胃管减压可直接吸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减轻胃肠胀气及郁张,降低腹内压,减少其对胰液胰酶分泌的刺激,同时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此外,胃管还可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同时作为口服止血药和中药的通道。在控制饮食期间应给予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均主张在SAP时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对胰腺炎的治疗有肯定疗效[21],能有效抑制胰腺泡分泌胰酶、下调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控制胰腺炎的发展。乌司他丁具有抑制各种胰酶如蛋白酶等的作用,还可抑制心肌抑制因子产生及稳定溶酶体酶释放,减轻SIRS的症状,并阻止AP向重症化发展,目前广泛用于治疗AP[22]。

2.1.3 胃肠道营养的应用 近年来胃肠道营养在治疗AP中应用广泛。急性胰腺炎尤其SAP早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高分解代谢导致机体不能耐受营养支持,较早的营养支持反而加重机体负担。早期治疗主要为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营养状态和严重程度选择给予营养支持的开始时机,患者禁食时间超过5~7d,均应开始营养支持。SAP的营养支持经历3个阶段:肠外营养(TPN)模式、阶段性营养支持模式和早期肠内营养(EN)模式,目前认为EN优于TPN。在患者胃肠动力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应实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预后。SAP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显著减少肠源性引起的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发生率[23]。

2.1.4 血液净化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 在治疗SAP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CBP以透析原理为基础, 利用天然或人工半透膜清除血液内过多的水分, 减轻组织间质水肿, 改善组织的氧利用; 清除代谢产物, 维持内环境稳定, 清除炎症介质及内源性抗体, 恢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改善多脏器如心、肺、肾、肝脏的功能。显著地阻止胰腺局部病变及全身病情加重[24]。在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时机上宜早,通过早期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临床上的“早期”一般是指起病72h以内。

2.1.5 其他措施 疼痛剧烈时考虑镇痛治疗,在严密的病情观察下,可给予盐酸哌替啶(杜冷丁)注射。不宜使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654-2等或吗啡,因前者则会诱发或加重肠麻痹,后者会收缩奥狄括约肌。血管活性物质如丹参制剂、前列腺素E1制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等可考虑在AP中选择性应用。免疫增强制剂亦可选择性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多种促炎性介质,显著降低IL-6、IL-8及TNF-α的合成。在临床上有较多应用。

2.2 中医治疗 ARP属中医学“腹痛”、“脾心病”、“胰瘴”范畴。本病辨证论治需分清病期、病因及虚实。根据急性胰腺炎分期辨证和证型辨证相结合的原理给予治疗。

AP分期辨证是依据热病理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指导下,用热病气分、血分、脏衰、恢复分期概括AP的病机传变规律。①气分证初期,多表现为阳明腑实证,治则通里攻下为主,佐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②血分、脏衰证期,典型表现是因热入营血致热深厥深,出现厥脱证;或因邪毒弥漫导致五脏六腑、三焦皆受累,导致脏衰证候;以及湿热火毒与血相搏,形成的热瘀血证和脏腑痈疡证。治则以益气救阴、清热解毒为主,佐以通里攻下、活血化瘀。③恢复期表现为气血两虚,湿邪困脾,气滞血瘀。治则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健脾除湿为主。上述治则又以益气救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法为主,简称“益活清下”法[25]。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疗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大量的实践证明其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胰腺炎治疗基地,通过大量的临床诊疗及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6]。

2.2.1中医药对急性胰腺的辅助治疗已有许多学者对其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做过研究。

1996年有学者发表关于大黄煎剂在防止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易位的报道,指出在治疗坏死性胰腺炎大鼠中,大黄煎剂有效地促进肠分泌及肠道蠕动,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27]。刘续宝等[26],采用以通里攻下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SAP,病死率及手术率显著下降。黄宗文等[28]发现以益活清下法治疗SAP,能迅速缓解腹部症状体征,起到阻断SAP的病机发展,控制胰腺及胰周炎症和防治多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加用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缩短[29]。

2.2.2目前治疗胰腺炎的方剂包括柴芍承气汤、清胰汤、大承气汤等,或在其基础上加减几味药,通常都包含有生大黄。单药包括大黄、柴胡、黄芩、芒硝、枳实、栀子、丹参等。其中柴芩承气汤及清胰汤临床研究及运用中应用广泛,经过临床研究,中药治疗有明显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状态,减轻肠黏膜损伤, 保护肠屏障功能, 减少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作用[30-36]。

2.2.3 中医外治目前常用的外治法有中药鼻饲、灌肠疗法、中药外敷、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目前临床有较多研究表明此类治疗有效[37-40]。

2.2.4 中药运用注意事项

2.2.4.1 服药要早大量的临床和实践证明,中药的应用越早越好,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

2.2.4.2管喂中药由于患者呕吐,影响服药计量,最好先用胃管抽尽胃液,再管喂中药,60~100ml/次,1次/1~1.5h,8~12次/d。

2.2.4.3中药灌肠:早期使用中药灌肠,200ml/次,q2h~q6h,根据病情加减。

2.2.4.4多种针对胰腺炎的中药方剂中含大承气汤,其属于峻猛泻下药,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掌握好服用药物剂量和服用药物时间的长短。病情后期要注意顾护脾胃[41]。

2.3 内镜介入治疗内镜介入治疗ARP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内镜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7年,美英两国将ERCP、EST作为A级推荐列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中[42]。有研究报道,内镜下约肌切开术(EST)能够解决胆管结石、微结石、壶腹部狭窄、0ddi括约肌功能异常等问题[43],EST是大部分内镜下治疗的第一步,包括胆管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然后根据ARP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单纯行EST能有效预防胆源性胰腺炎的复发,其有效率>93.6%[44-45]。ARP的最常见病因是胆管结石,针对胆源性ARP患者,在入院后48h内行EST,是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46],并取出胆管内结石,解除梗阻及引流胆道,急性胰腺炎控制以后行胆囊切除以减少胰腺炎的复发[47]。胆管结石或胆管下端狭窄所致的急性胰腺炎早期行EST和(或)ENBD有利于AP的治愈[48]。Fiocca等[49]的报道提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后24h内立即行ERCP及EST,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国内也有相同的报道[50-51]。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在ARP的病因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52],Elta[53]研究显示大约30%~65%的原因不明的ARP的病因是SOD。SOD主要包括括约肌活动异常和狭窄,约60%-70%胆管括约肌压力升高的患者并发胰管括约肌高压,因此,对SOD患者行括约肌切开时需同时切开胰管括约肌及胆管,否则有50%以上的治疗患者将效果不佳[54]。NST 和ENBD 采用微小侵入的方法促使胆胰分流,解除胆管高压,张筱凤等[55]认为非胆源性胰腺炎行此治疗亦有效。有报道认为ARP患者48h内经内镜治疗成功率高,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原因是胆胰管尽早减压更利于急性胰腺炎尽快缓解[56]。相对于外科手术,内镜治疗具有可重复进行、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点,但其长期疗效还有待大规模临床应用观察。

3展望

ARP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只满足于急性发作时病情的控制,其复发是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病理学、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急性、急性复发性和慢性胰腺炎,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ARP 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57]的发生,对于ARP,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防止胰腺炎的复发。近年来广大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RP收到良好疗效,并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中药方剂的组成成分复杂,因此很难在病理生理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层面上来阐明其机制。目前仍存在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处方用药未实现标准化的问题,此外,对中药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也较缺乏。因此,需要更多的基础实验和分析来阐明中药的治疗机制,也需要广泛的临床研究来证明中药治疗ARP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如能就上述问题作出改进,进行深入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确定有效成分,临床推广会更加畅通。但中医辨证施治方面,因个体化差异较大,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配方剂,难以固定剂型,不容易使中药方剂完全标准化,在缺乏相关专业背景中医师协助治疗的综合性医院,不易推广应用。内镜治疗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完善和发展,相信会得到有更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Venu RP, Geenen JE, Hogan W, et al. Idiopathic recurrent pancreatitis:An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Dig Dis Sci, 1989,34: 56-60.

[2] Yan Jing Gao, Yan Qing Li.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 in China[J]. J Gastroenterol, 2006,41:681685.

[3], 李晓云, 李郁.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84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1): 97-101

[4] Gullo L, Migliori M, Pezzilli R, et al. An update on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 data from five European countries[J].Am J Gastroenterol,2002,97: 1959-1962.

[5] John Baillie. Endoscopic theARP y in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 [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7): 1034-1037.

[6] Boerma D, Schwartz MP. Management of common bile-duct stones and associated gallbladder stones: surgical aspects[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6,20(6): 1103-1116. [7]李明贤,贾林.酒精性胰腺炎与个体易感性研究进展[J].胰腺病学,2006,6(3):187.

[8]卢靖,丁世美,肖东霖.90例早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139.

[9] MV Apte, MMedSci, JS Wilson. Alcohol-induced pancreatic injury[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3,17(4): 593-612.

[10] SJ Jiménez Forero, DX Roa Saavedra, MC Villalba,et al. Acute pancreatitis secondary to hypertrigly-ceridemia: report of two cases[J]. Rev Esp Enferm Dig, 2008,100(6) : 367-371.

[11] Rajan S Kohli, Wissam Bleibel, Anil Shetty. Plasmapher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 with ARDS[J].Dig Dis and Sci, 2006,51(12): 2287-2291.

[12]Athyros VG,Giouleme OI,Nikolaidis NL,et al.Long2term follow2up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ypertirglyceridemia2induced Pancreatitis[J〕.J Ciln Gastroenterol,2002,34 (4):472-475.

[13] Van Brummelen SE, Venneman NG, Van Erpecum KJ. Acute idiopathic pancreatitis: does it really exist or is it a myth[J].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2003,(239): 117-122.

[14]郭子皓,郝建宇.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585-587.

[15]Wittau M,Mayer B,Scheele J,et a1.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1,46:261-270.

[16]Villatoro E,Mulla M,Larvin M.Antibiotic theARP y for prophylaxis against infection of pancreatic necrosis in acute pancreat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12:CD002941.

[17]Jafri NS,Mahid SS,Idstein SR,et a1.Antibiotic prophylaxis is not protective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Surg,2009,197:806-813.

[18]Bai Y,Gao J,Zou DW,et a1.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cannot reduce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and mortality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104-1lO.

[19]Su MS,Lin MH,Zhao QH,et a1.Clinical study of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hin Med J(En91),2012,125:1772-1776.

[20]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C].西宁:第11 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2006:27.

[21]Li J.Wang R.Tang C.Somatostatin and octreotide on the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for three decades[J].Curr Pharm Des,2011,17:1594-1601.

[22] 韩国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 社区医学杂志,2008,6(8):8-10.

[23] 伦令祝.谈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J]. 首都医药,2008,15(12):25.

[24] 杨焕荣,孙高令,蔡淑芳,等. 腹膜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2):1316-1320.

[25]夏庆.益活清下疗法[M]张肇达.急性胰腺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136

[26]刘续宝.蒋俊明.黄宗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2):204-208

[27] Chen X’Ran R.Rhubarb decoction prevents intestinal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during necrotic pancreatitis[J] .Hua Xi Yi Ke Da Xue Xue Bao, 1996,27(4):418-421.

[28] 黄宗文,蒋俊明,张肇达,等. 益活清下法为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外器官损害与死亡原因分析(附 235 例病例报告)[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26

[29]张顺,申杰,相亭海,等.中药方剂治疗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68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4):570-571.

[30]吴承堂.黎沾良.黄祥成.等.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比较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6):525-528.

[31]吴瑞乔.陈越.刘良培.等.清胰汤与皮硝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0):924-926.

[32]年张蓓.黄汉涛.王志刚.等.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 炎炎症因子平衡状态的影响[J].腹部外科.2010,23(2):55.

[33]刘长宝.崔乃强.王占国.加味清胰汤对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抑制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2002,19(5):55-57.

[34] 吴承堂,黎游良. 中药清胰汤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J]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8,5:326-328

[35] 奎成,侯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3):287―288.

[36]王智新,刘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93.

[37]赵长普, 党中勤.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8 例[J].光明中医,2009,24(10):1879-1880.

[38]姚建平. 芒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缓解症状的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19.

[39]黄穗平.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3):173-176.

[40]党中勤,余金钟,吴秀霞,等. 中医多途径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疗法增效作用研究[J]. 四川中医,2009,27(1):62-63.

[41]黄宗文,胡伟明.胰源性胃肠功能衰竭[M].急性胰腺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17-118)

[42]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United Kingdom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J].Gut,1998,42:S1.

[43]张伟,单宏超,顾岩.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处理[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8(3): 608.

[44]Billi P,Barakat B,Dfmperio N,et al.Relapses of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attack of biliary pancreatitis and gallbladder in situ.Dig Liver Dis,2003,35:653655.

[45] Vazquez-Lglesias JL,Gonzalez-Conde B,Lopez-Roses L,et a1.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for prevention of the recurrence of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in situ:longterm follow-up of 88 patients[J].Surg Endosc,2004,18:1442-1446.

[46]Johnson CD.Timing of intervention in acute pancreatitis[J].Postgrad Med J,1993,69:509-515.

[47]van GEJ,der Peet DL v,Mulder CJ,et a1.Recurrent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the protective role of cholecystectomy an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J].Surg Endosc,2009,23:950-956.

[48]杨超,王坚,吴志勇,施维锦,急性胰腺炎216例临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6):387-388

[49]Fiocca F,Santagati A,Ccci V,et a1.ERCP and acute pancreatitis[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02,6(1):13-17.

[50] 李兆申.胰胆疾病的内镜治疗一急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6):326.328.

[51]李学谦,江堤,顾红祥,等.ERCP相关技术治疗胆胰道疾病219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520.521.

[52]Toouli J,Di FV,Saccone G,et a1.Division of the sphincter of Oddi for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pancreatitis[J].Br J Surg,1996,83:1205-1210.

[53]Elta GH.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nd bile duct microlithiasis in acute idiopathic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1023-1026.

[54]Park SH,Watkins JL,Fogel EI.,et a1.Long-terra outcome of endoscopic dual pancreatobiliary sphincterotomy in patients with manometry―documented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nd normal pancreatogram[J].Gastrointest Endosc,2003,57:48349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5)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61-02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西医结合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本文拟采用SWOT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1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分析(Strength Analysis)

1.1 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较好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诊断,丰富发展了临床诊断学,提高了对疾病、机体状态的整体认识,使临床诊断更趋全面、深刻,避免漏诊、误诊,并有利于指导临床中西医药结合治疗[1]。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众多国际领先项目,如急腹症、骨折、针麻及针刺镇痛原理,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展现出中西医结合研究远大前景,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1.2 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1976年,卫生部组织制定《1976-1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1980年内,每个省、市、自治区至少要把一所典型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分别办成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的重点研究基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是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基地,也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已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236家,中西医结合门诊部179个;拥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执业医师11 109名,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执业医师648名[2]。

1.3 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国先后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7种专业期刊;陆续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数百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日益活跃,每年召开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30余次。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以更广泛的认识和传播。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已逐步进入西方国家医药学术界和高层次研究机构。

2 中西医结合的劣势分析(Weakness Analysis)

2.1 中西医结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在现有学科存在着不足,其理论和技术难以解释或改造客观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基础上萌芽、出现、发展和成熟。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有时是反复的科学探索过程。中西医结合也是如此。中西医结合还处于中西医理论,技术简单组合的阶段,只有突破这一阶段,才能迎来属于自身学科的理论与发展。在此之前,争议与批评将一直存在,直面争议、研究争议、回答争议,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起步走向成熟的过程[3]。

2.2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

中西医人才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人才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队伍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准入比较含糊;对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判定条件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制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学制、教材及师资队伍均存在问题;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业人才队伍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中西医结合拔尖人才培养不到位等。

3 中西医结合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y Analysis)

3.1 有力的政策支撑

制订于199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将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创新局面。

3.2 疾病谱的转变为中西医结合带来了机遇

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都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中西医结合能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例如: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扶正固本很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反应,延长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治疗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中西医结合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5]。

3.3 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契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解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这已成为共识。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大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全科医生缺乏便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的效果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医生不仅需要掌握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传统疗法,还需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抢救技术,防治疾病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切实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卫生服务。中西医结合型全科医生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特色。

4 中西医结合的威胁分析(Threat Analysis)

4.1 中西医不能结合的思想误区

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虽然产生了技术层面上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临床成果,但是却没有揭示出属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自身独立的医学概念,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这一局面让许多工作者为中西医结合的前途担忧,一些学者将其总结为:“中医学与西医学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两种医学所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按照指导中医学形成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改造西医,或按照西医学形成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改造中医,都无法进行[6]。”中西医学尽管存在着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但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为全民健康服务是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4.2 名为中西医结合,实为弃医存药的误区

一些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为中医药理论古老、落后,并存在不少缺陷,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并难以磨合,而中药的疗效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主张以西医理论为标准,符合西医观点的中医理论为正确,不符合者为错误,甚至主张干脆抛弃中医药理论,以西医理论来指导中药的治疗,致使临床工作人员照搬照套西医理论,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其结果,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究其原因就是不用中医药理论而用西医理论来指导中药治疗,它违背了中医多靶点的整体治法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病原则。

5 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建设和特色专科建设,逐步形成学科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扩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的培养,完善和健全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加强中西医结合科研机构建设,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政策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士奎,陈可冀.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方向[J].中医药学期刊,2002,20(3):281-2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45.

[3]王中越,李剑.中西医结合是个复杂艰巨的发展过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1):66-68.

[4]何清湖.突破传统适应需要创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中医教育,2004,23(6):6-9.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6)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336-01

中医学、西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已成为医林同仁的共识。追求完美的医学既是人们的憧憬,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并存,是我国医学发展进程中的特殊过渡时期,中医学和西医学最终还是要殊途同归,形成新的较为完美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因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中涵盖了中西医学的优势和精华,也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终将就自然而然地取代了中医学和西医学。

1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提出:“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同时毛主席在1958年指出:“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他亦强调:“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自此,有许多西医医生在中国接受了全面的中医药的专业培训,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学科亦分别在中医和西医学院推出。

紧接的数十年间,我国政府采取了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等主要原则带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医药于数十年间的迅速发展于大学教育、研究和医疗服务在内的几个领域具体体现。首先,有不少中医药大学、研究机构、诊所、医院建立和扩充。大学课程更新以促进学生及中西医者的相互了解;另外,数十万名中医人员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接受了培训,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再者,建基于中医古典医籍的理论和原则,治疗方案得以整理及改进。最后,由于研发设备升级,中医药研究方案亦提升至国际标准,取得重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卫生部以“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这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团结依靠这三支力量”为基本方针。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7年起,政府的年度报告始终都有列出大力支持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学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6年12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订立框架。

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中,近年有不少传統中医学与现展问题的讨论都备受争议。然而,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本”为原则是普遍被接受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于1997年首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一次主题演讲中分享她在发展中医药方面的经验时提到─中医药应以现代科学语言向世界说话。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者屠呦呦向全世界证明,只要适当利用现代科学及科技,中医药可走向前所未见的地方。屠呦呦教授强调在发展中医药时参考现代科学及对新科技保持开放态度的重要性。

2落实中西药结合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体系之一,它体现了不同文化包容和发展的精神,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整合医学,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与合作的典范。它既融合了东方“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道法自然”及“大道合乎自然”的自然观,又吸收了西方医学微观“细胞分子”的局部观。若能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人的健康素质就会大幅提高,寿命就会大大延长,疾病的发病率就会显著下降。所谓微观局部,就是要从细胞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与疾病的本质。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是基因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所致。因而,运用“基因疗法”就是对症治疗的根本措施。

中医学理论和治法符合宏观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西医学理论和治法则遵循微观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中医宏观物质世界和西医微观物质世界的奥秘,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而中西医结合医学把两者有机整合,深入探索,一定会有大的创新、突破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不但要把中西医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并要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理、法、方、药医学理论体系,还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不断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一言以蔽之,中西医结合是不断地中医西化和西医中化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中医学要融合西医学的“微观局部辨病”,西医学要融入中医学的“宏观整体辨证”,也是专病专方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既具有中西医的优势,又不断汲取现代科技新成果,中西医结合医学才能成为我国现代化的新医学。如图1所示。

短短半个多世纪的医学实践,已引起医学模式的转型和医学理念的转变。医学模式由“生物———社会———心理”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转型,医学理念由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转变。这符合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以及21世纪预防医学时代的要求。

回顾并反思中西医结合艰辛探索与实践的历程,随着它的深入和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提高。经过一代又一代医学工作者和精英们的不懈努力和毕生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如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开创了治疗白血病的先河,获得了我国科技大奖和世界临床医学奖;在慢性乙肝抗纤维化的临床研究中,使肝纤维化的S4期(早期肝硬化)的逆转率达48.28%,为解决肝纤维化的医学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用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对全球疟疾的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慢性骨髓炎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上,破解了世界骨科领域历史性的难题,为世界骨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按血瘀证论治,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等诸多疾病的治疗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和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想真正实现中西医结合,任务重大而艰巨,使命光荣而神圣。还需要进行漫长、艰苦、扎实的探索与实践。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三个医学并存,是我国医学发展进程中的特殊过渡时期。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中涵盖了中西医的优势和精华,也是中西医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实践,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前景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愿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望对有关基层医院有所见解。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7)

1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继续教育

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药学科学的基本属性,药物是其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是药物的来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备和质量保障等,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或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药学还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属性,其主要特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应用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基本属性决定其相关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中西医结合药学从继续教育入手,根据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使中西医结合药学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而成长。同时,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阶段性,从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其内容重点。

2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药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药学和西药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科学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药,现在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创造出了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药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或指导西医的临床用药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进程

3.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学术、教育、经济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相关部门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人才滞后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中西医结合药学教育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总结并相互交流,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和教育专家根据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学术进展研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重点和培养要求,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3.2 注重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把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落实到实处。向学者们提供系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与方法,提供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的进展、成果与经验,提供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对医学界产生的影响等,组织号召中西医和药学的有志青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且拥有中西医结合思想,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3 新药研制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关键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8)

为了大力、快速推进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办国家高等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目前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专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模式等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1,2]。因此,我们对国内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较早、影响较大的院校就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方 法

重点考察了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所在全国影响较大的院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全国26所医科院校、中医院校有关中医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学校领导发出问卷146份,收回132份,对中西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回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了论证。

二、 结 果

1.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前景

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必要性调查时发现,认为很有必要的48份,占36.4%;有必要的73份,占55.3%;没有必要的11份,占8.3%。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否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时,非常肯定66份,占50%;肯定的45份,占34.1%;不肯定的21份,占15.9%。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认为很好的63份,占47.7;认为好的38份,占28.8%;认为一般的19份,占14.4%;持不乐观的12份,占9.1%。

2.中西医结合专业目前发展状况

目前全国有近30余所中医院校和综合性医科大学中开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或学院,如1993年湖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并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0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河北医科大学1992年开始招收3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生,199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2001年改为中西医结合学院,2001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2002年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于2002年3月正式建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每年均招收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综合方向)7年制本硕连读生近10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联办2000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2000年成立,2001年正式招收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的民办高等学府,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5年生,在校本科、专科学生达到6 000人。

3.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模式

学制问题,认为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长学制(7年制)为好的75份,占56.8%;认为开设短学制(5年制)的57份,占43.2%。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认为科研型的23份,17.4%;认为临床型的44份,33.3%;认为临床科研型的65份,占49.2%。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中医与西医比例,6∶4的12份,占9.1%;5∶5的56份,占42.4%;4∶6的64份,占48.5%。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认为采用现有中医和西医教材的39份,占29.5%;认为重新编写中西医结合教材的93份,占70.5%。调查还发现要办好中西医结合专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师资,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认为比较缺乏,有必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 讨 论

中西医结合方向在解放后就作为一只主要的力量与中医、西医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发展,虽然作为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却是近10余年来的事情,2001年国家教育部才同意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教育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目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始中西医结合专业,对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看好。有的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招生人数比中医专业招生人数还要多。从上述数据可见,中西医结合专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速发展”。以此也可以推测市场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巨大需求。由于我国基层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在我们调查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毕业生在近10年不会存在就业压力,认为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未来10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中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在表格中宁愿填写自己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也不愿填“中医专业”。在本科招生中,中西医结合专业是最抢手的专业,往往要比同当次的其他专业高出几十分,这些说明中西医结合专业社会需求确实很大,发展前景看好。 转贴于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育还不够成熟。现在国内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由于发展较快,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要中西医兼通,要有较为厚实的中西医功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要力戒两个中专水平的相加。同时,在基础理论、认识论领域的中西医结合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本科教育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最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制设置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以及具体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2.师资。师资力量缺乏是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制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中、西两套医学理论体系,并且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才有可能将两者融会贯通,把课程讲好讲活。由于缺少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教员,存在西医讲不深,中医讲不透的情况,尤其是后期的临床课教学,问题更为突出。

3.教材。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教材是保证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快速发展,本科、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已经编辑出版了若干套,多种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有竞争对学科建设固然有好处,但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推出的全国统编规划教材有16本,单从科目而言,还不够完整系统,且基础课程的教材与现行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区别不大,缺乏明显的自身特色。

4.教学模式。目前各院校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即西医基础,中医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教学中沿用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先西医,后中医;多实验。临床教学中采取西医、中医结合教学的方法。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与时俱进,把握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中西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前景,大家普遍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招生规模、生源质量、就业前景等普遍反映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教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该不该设置的问题上,大家意见已经比较统一,就是有必要设置,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建设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问题。尤其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力量的培养,逐步编写适应性更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加强各各院校之间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研讨,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广泛的论证和交流,突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特色,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9)

中医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至今仍在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兴起并传入我国以后,中医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在网络上主张废除中医,目前中医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正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直接决定着中西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能有效地减少在中西医结合探索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能更快地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就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1医学的产生

1.1.1医学的产生医学不是原创学科,它是将当时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研究人的生命现象,疾病的产生、发展及防治等,从而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当时将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人体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将当时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经过长期大量的医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诊疗规范的中医学。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将当时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产生了现代西医学。

1.1.2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气”和“象”、整体思想、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等;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为机械还原论、线性因果决定论、实证思想等。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等截然不同,最终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

1.2医学的发展

医学发展的内容其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内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新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创立等。②外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力的增强,应用范围的扩大,民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范围的增大,交流频率的增多,交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内部的发展内容是内在本质,代表着医学的发展水平,外部的发展内容是外在现象,受内部的发展内容的影响。

二、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2.1中西医结合的层次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在理论层次上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但各自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因此在技术应用层次上是可以结合的。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是目前的结合层次。

2.2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医学理论的直接指导,还是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的摸索:①中医的介入阶段。中医在病情的哪个阶段介入最合适。②中药的介入途径。面对某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中药以哪种途径介入最合适。③中药的介入依据。中药在何种理论的指导下介入,是以辨证论治的方式介入还是以西医的药理医理为指导进行介入。④中药介入的时间。中药介入多长时间获得的效益最大。⑤中药与西药的协同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的目标是避免单一医学的不足,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做到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但是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需要长期大量的探索,且不能上升到医学理论上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其根源在于两种医学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截然不同。

三、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3.1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应该是从目前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结合;从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互补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互消。中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细微物质结构和功能,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普遍联系及整体功能。如果各自克服自己的劣势,保留自己的优势,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两种医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就融合成为一种医学,这种新医学同时具有中西医的优点、又同时去掉了中西医的不足。在研究局部时,将局部的物质放到整体中去研究,不忽视整体;在研究整体时,充分考虑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新医学,这与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方针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3.2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目前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及思想,是无法直接结合的。因此,需要对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改造,保留各自合理的部分,同时积极吸收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成果及其它所有学科可以利用的成果,将其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现在的医学理论进行改造,保留合理的部分,同时吸取相关学科,特别是一些横向边缘学科的理论、技术,将其应用到人体,产生许多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这样,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上都被统一起来,成了一种医学,这就是新医学。

四、结束语

总之,目前中医应该在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上发展,而西医的发展虽然迅速但不是全面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中西医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需要长期大量的探索,且不能上升到医学理论上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博大精深,有待我们去重视和挖掘;一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已经出现,有待我们去吸取和利用。因此,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10)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97-03

An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U Xiaoxi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With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s the beginning of study,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both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fter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their differen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TCWM),it points out the real goal of ITCWM is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theory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By further pointing out the method of ITCW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it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ITCWM based on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has a wide space to develop and a good prospect.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direction;worldview;methodology

中医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至今仍在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兴起并传入我国以后,中医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在网络上主张废除中医,目前中医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目前中西医结合在结合层次、方法、目标等方面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新理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正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直接决定着中西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能有效地减少在中西医结合探索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能更快地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就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1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1医学的产生

1.1.1医学的产生医学不是原创学科,它是将当时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研究人的生命现象,疾病的产生、发展及防治等,从而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当时将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人体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将当时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经过长期大量的医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诊疗规范的中医学。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将当时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产生了现代西医学。

1.1.2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在医学产生过程中所借助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当时的世界观、方法论;②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这些相关知识是先于医学而产生的,是医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医学不可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凭空产生。因此,医学是在当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借助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从而形成的独立学科。它与当时的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但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所建立的理论、技术也不同,这是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本质区别。

1.1.3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气”和“象”、整体思想、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等;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为机械还原论、线性因果决定论、实证思想等。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等截然不同,最终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

1.2医学的发展

1.2.1医学发展的内容其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内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新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创立等。②外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力的增强,应用范围的扩大,民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范围的增大,交流频率的增多,交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内部的发展内容是内在本质,代表着医学的发展水平,外部的发展内容是外在现象,受内部的发展内容的影响。

1.2.2影响医学发展的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世界观、方法论直接决定着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中医向宏观方向发展,以整体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人体;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以研究微观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主,使西医向微观研究的道路上发展。②医学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借助了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同样,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观、方法论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地促进医学向前发展。

2中医的发展前景

2.1中医发展的里程碑

在中医悠久的发展史中,中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里程碑阶段:①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诊疗规范的确立,使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建立起来。②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多个中医流派的形成及学说的建立,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深入。③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创立了温病学这一新的医学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技术,填充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一大空白,同时也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更加完善和深入。因此,中医学其内部的发展内容已相当完善,即理论和诊疗技术已相当完善,中医的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发展均是理论、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2.2中医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一直没有改变,中医一直在宏观的道路上前进,但是,没有微观方面的内容,其发展是不全面的。在中医相关学科方面,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我国古代的相关学科已被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替代,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唯独只有中医学存活下来,还在继续发挥光和热,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因此,在失去了中医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下,在现有中医理论、诊疗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已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中医发展应该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这样中医才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3西医的发展前景

3.1西医发展的直接动力

目前,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直接促进了西医向前发展。新的理论、应用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西医中来,使西医原有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深入,新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被建立,同时其外部的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可以说,西医相关学科每前进一步,西医也会前进一步。

3.2西医发展的方向

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主要向微观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还原论思想上。在研究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时,总是尽可能将人体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然后用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或者干脆用某些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来说明或替代人体这一复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西医对人体最小组成部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下一步将会达到原子、量子水平,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但是,在已经进入到分子研究水平中的西医,还有许多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总是希望能在更微细的水平上去解决。西医的这一还原论思想,忽视了人体各个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间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物质之间的网络立体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影响,不重视人体的系统调节和整体调控,结果会导致只能解决一部分医学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此,西医目前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是不全面的发展,是一条腿的发展。

4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4.1中西医结合的层次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在理论层次上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但各自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因此在技术应用层次上是可以结合的。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是目前的结合层次。

4.2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医学理论的直接指导,还是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的摸索:①中医的介入阶段。中医在病情的哪个阶段介入最合适。②中药的介入途径。面对某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中药以哪种途径介入最合适。③中药的介入依据。中药在何种理论的指导下介入,是以辨证论治的方式介入还是以西医的药理医理为指导进行介入。④中药介入的时间。中药介入多长时间获得的效益最大。⑤中药与西药的协同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的目标是避免单一医学的不足,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做到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但是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需要长期大量的探索,且不能上升到医学理论上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其根源在于两种医学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截然不同。

5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5.1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应该是从目前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结合;从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互补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互消。中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细微物质结构和功能,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普遍联系及整体功能。如果各自克服自己的劣势,保留自己的优势,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两种医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就融合成为一种医学,这种新医学同时具有中西医的优点、又同时去掉了中西医的不足。在研究局部时,将局部的物质放到整体中去研究,不忽视整体;在研究整体时,充分考虑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新医学,这与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方针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5.2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目前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及思想,是无法直接结合的。因此,需要对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改造,保留各自合理的部分,同时积极吸收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成果及其它所有学科可以利用的成果,将其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现在的医学理论进行改造,保留合理的部分,同时吸取相关学科,特别是一些横向边缘学科的理论、技术,将其应用到人体,产生许多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这样,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上都被统一起来,成了一种医学,这就是新医学。目前,一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已经出现,比如“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混沌学,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和应用技术已经产生,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没有被应用到医学中来,至少它们的出现已为医学吸取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源泉。

目前,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其发挥力量的舞台正越来越小,其真正博大精深的内容只有越来越少的人所知道,因此,发展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吸取中医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合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挖掘其可取的合理的部分,为新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西医世界观、方法论还处于其发展的强盛时期,在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还能促进西医更多的发展,其不足虽已被部分认识但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想改造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并非易事。应该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其不足,同时重视系统论知识,加强对系统论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实现新医学。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11)

1 中、西医护理学的特点

1.1 西医护理 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更为科学、规范、实用,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虑人类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服务于整体的人。但西医护理,大多采用对症护理,即见效快,疗程短,但难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损伤;西医护理在康复、强身、健体等方面也应充实和发展。

1.2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方法。

1.2.1 中医护理的原则 (1)扶正邪: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2)标本缓急:急则护标,缓则护本。(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视临症表现施护症候相同,护理方法一样,症候不同,护理方法不同。(4)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为主,强调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这些理论与方法正是整体护理要纳入的重要内容。

1.2.2 中医护理的特点 (1)整体观:中医理论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对待人体和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经络将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尤其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论,表明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一个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情绪变化都与健康有关。所以,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2)辨证施护: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与方法,确定实施护理原则与方法。总之,中医护理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护理等健康养生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长期以来,大量的中医护理经验和方法,一直散在于各种中医古籍之中,虽然也出版了许多中医护理书籍,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如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进一步规范化,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1.3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其特点是:它从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相结合,开展以人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1];在护理理论上,中西医汇通,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护理理论,丰富中国护理学的内涵;在护理实践上,西医的先进护理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施护相结合,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服务对象解决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实际需要。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进而相互学习,吸取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会贯通,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它不同于中医护理现代化,更不同于传统中医护理。它是医学新理论的真正结合,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

2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的可行性

2.1 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模式,奠定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结合的基础 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相吻合[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是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效果评价。

2.2 疾病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疾病谱也相应地改变,癌症、艾滋病以及免疫遗传和代谢疾病,尽管西医诊断明确但防治无力,另一面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现代医学灾难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中医、中药、气功、针灸等中医养生学更为关注,对人的起居、饮食、服药、精神活动、康复锻炼等诸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如饮食调护。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手段上尽管都有其优势,但护理对象是人,单纯中医护理和单纯西医护理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将中医护理的内涵和西医护理的理念、方法相融会贯通,以助于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

2.3 培养新型、实用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是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动力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更为广泛,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尤为重要。中西结合护理教育以研究中西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以培养出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型护理人才为重点,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3 发展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的策略

3.1 提高认识,充分重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摆脱旧护理模式及思维方法、发展中国护理学的必然趋势,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世界上唯我国有两种护理体系。我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中医护理学,又有比较发达的现代医学―西医学、西医护理学。尤其是新的护理医学模式为古老的中医学又一次新发展带来机遇。所以在挖掘、整理、发扬中医护理资源优势的同时,汲取现代护理医学的先进理念与技术,采两家之长,结合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整体护理新理论,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则是最佳途径。

3.2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中西医复合型护理人才 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和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观念,这是搞好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充分认识和肯定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临床的方法和重要意义作为教学重点讲解,给学员树立起牢固观念,为进一步学好本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护理人才的不同位需求,拓展服务空间,增加知识点。

3.3 编写中西医结合护理教材,形成新的护理理论 将中医护理理论、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的认识基础上,使中西医护理理论融会贯通。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材,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在校学生及在职护理人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提高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的素质。

3.4 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中医护理理论、技术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做到“去粗取精,去异求同,循序渐进”。如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同西医观察病情的方法对比学习,吸取其共同之处,很容易记忆。

3.5 结合临床护理,加速中西结合护理教育发展

3.5.1 基本技术的中西医护理结合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不断吸收西医护理的长处,并加以不断改进,相互融会。如:无菌技术方面,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增多,中医科50%以上的患者需静脉给药,及其他各种换药或灌注治疗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持技术操作原则,从而弥补了中医方面较简单的消毒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感染、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确保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3.5.2 基本护理的中西护理结合应用 世人历来认为凡病“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是调理、侍疾、护理。在中医古籍中载有饮食、起居、情志、劳逸、夜寐、药物等方面的调护理论与方法,例如:在饮食调护中有“食药同源”、“四气五味”等重要学说;讲明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而且能调治疾病。弥补了西医饮食护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3.6 护理研究是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的动力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相应的科学研究,也应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护理人员应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内容、方法、管理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逐步完善自身的科研体系,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向纵深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交汇程度的加深,两种护理的“神似”将会更清晰,将为护理事业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