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火灾的防治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3 15:40:34

火灾的防治途径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1)

摘要:从系统安全原理的角度建立了地铁火灾的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了地铁火灾的防治思路。事故致因模型中将地铁火灾划分为五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思路:潜伏期为“管理”、孕育期为“屏蔽”、发生期为“防护”、发展期为“疏导与控制”、灾后为“恢复”。在防治思路的指导下,探讨了地铁火灾不同阶段下的防治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致因模型防治措施

地铁火灾事故既属于交通运输安全的范畴,又具有公共安全事件的特征,因此对地铁火灾防治的研究不但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地铁火灾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新的防治措施和手段也在不断的尝试和应用中,但目前大多是重局部而轻全局,系统性不强。本文从安全原理出发,根据地铁火灾的发生条件及发展过程建立了地铁火灾事故致因模型,并针对其不同阶段的特点,系统地探讨地铁火灾的防治应对思路。

1地铁火灾的事故致因模型

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地铁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地铁火灾则可认为是在这个系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因此地铁火灾也可以应用安全原理中的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分析。借鉴安全原理中的4M问题[1]、能量意外释放和作用连锁的事故致因理论[2],并根据地铁火灾的发生条件与发展规律,本文建立了地铁火灾的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如图1所示。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2)

(一)事故回顾。2013年1月16日4点左右,邵阳学院三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513寝室两名学生回校后,寝室没有热水洗涮,两人用热得快放在塑料桶里烧水,烧了几分钟后停电,没有关掉电源就离开宿舍上街,导致此次火灾的发生。经过消防队员全力抢救灭火,控制了火势,但这次事故还是给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失达 3 万元,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二)成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普通高校的年年扩招,高校更加成为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之一,这便给消防安全带来了不少隐忧。同时,各高校的管理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消防安全往往成为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如何消除火灾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从上面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高校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违章用火用电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高校火灾防范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火灾防范的预防作用。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中,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已经相当成熟,其背后有着完善的思想教育、系统的社会保障、有力的舆论导向等大力支持。尤其在防范突发事件方面,更是严格遵循科学的应对流程,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事后“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的方式,来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却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有更为重要的事前预防作用。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火灾防范意识,导致在寝室违规使用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火灾宣讲能力不到位。在各种灾害中,火灾虽然是最经常、最普遍的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但它并不是人们生活随处可见的灾害,人们听得多、见得少、基本没有经历过。因此,虽然火灾经常被提及,但在普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火灾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火灾宣讲能力不到位,火灾宣讲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却无法让学生有直观的、形象的感受,很难让学生从根本上去建立火灾防范意识。

(三)高校火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健全。目前高校火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宿管人员、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承担,而大部分授课老师没有分担这部分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教职员工自身缺乏火灾防范意识、缺乏火场逃生技能。一旦在上课途中发生火灾,如何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逃生?

三、高校火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消防支队 周 超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问题;对策

根据社会单位的火灾危险性和规模、重要性等因素,将符合一定条件,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单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些单位是保证社会火灾形势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作交流。

一、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管理部门方面。1.消防机构人少事多,对单位的监督管理留于形式。目前,公安消防部队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约有15万人,与日益增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对比悬殊越来越大。以笔者所在地为例,城区大队消防监督人员4人,按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行政区域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00多个,人平监管单位约50个,而且每年重点单位数量还在不断递增。因为大队警力不足,消防监督人员除了要进行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还要负责行政许可办理、火灾调查、中队管理,部队建设等其它事务。监督人员真正能够进行重点单位监管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致使单位的监督管理留于形式。2、社会发展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监管的压力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对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监督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终身制成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监管工作的新趋势、新要求。近两年来各类火患专项治理,专项行动的增加,上级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一般单位完成的“规定动作”接二连三,监督人员在忙碌于完成这些硬性指标的同时,社会单位也感觉应接不暇,苦连天。3、消防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督管理随意性大。由于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对国家规范理解程度不同,在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给重点单位有效解决火灾隐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公安派出所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由于干警专业知识的缺乏,同样不能有效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此外,受部分消防监督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给单位火灾隐患整改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方面。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管理工作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在对其进行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多产权,多主体的问题,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更高,综合能力更强。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切实的感受到经过多年来消防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积累,部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仍有不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特别是一些新建成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仍然不强。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预见性等特点,并非一旦重视,立竿见影。加之单位的“一把手”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重视单位消防安全,导致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没有抓,无人管,停滞不前。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依赖性”增强。在实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单位的消防工作开展依赖性较强,要等到被消防监督人员检查到或者被处罚了,才去主动抓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缺少对单位消防工作的主动作为。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救援”途径少。目前大部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工作的开展就只有依赖当地消防部门,单位搞一次演练、单位内部开展一次检查、涉及到消防法律法规的咨询都是单一的依赖当地消防机构,消防机构成了他们解决消防问题的权威机构。如此这般,造成了单位解决“消防问题”的方式单一,有时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同时单一的“救助通道”也为部分执法监督人员不廉洁行为创造了一定的空间。5、单位消防管理专业人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越加突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不仅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而且还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而很多重点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从而导致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利。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模式有关。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建议:

二、建议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4)

从各地发生的火灾原因分析看,造成火灾的原因:一是防火安全意识不强。据统计,近几年我国80%的火灾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一些群众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对公共消防安全漠不关心,不主动学习消防安全常识,不会防火、灭火和疏散逃生;一些单位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冒险作业、违章操作导致火灾频发。二是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一些政府、企业未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一些政府、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不认真履行消防监管职责,对本行业缺乏监管;一些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主体责任不明确,消防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不能有效地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有的消防设施不能保证完好有效。三是火灾隐患整治反弹的问题突出。近年来,尽管每年都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但诸如“三合一”场所、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停用、疏散通道堵塞、室外广告牌影响灭火救援、违规搭建彩钢板建筑等,仍存在大量致灾隐患。此类隐患久治不绝,一些地方、企业 “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火灾防控基础较薄弱。一些地方、企业消防规划落实不到位,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欠账”不少,城乡、企业抗御火灾能力不高。

二、严格明确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法》明确规定,我国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政府、企业要全面负责本地区、单位消防工作,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人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工作;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整治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行为,推动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保障公共消防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消防工作,近5个“五年规划”期间(“八五”至“十二五”),国务院均下发了加强消防工作的专门文件。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防工作考核办法》,首次部署对省级政府年度消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这在消防工作方面还是第一次。以后,国务院将组织实施考核,重点检查省级政府、部门、社会单位、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重特大火灾事故有没有遏制,公共消防设施、装备和消防专业力量建设等情况。

三、稳步提升社区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水平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5)

一、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领导,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部署农村消防工作,帮助解决本地农村存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各乡镇要成立由镇长任主任,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依托公安派出所,依靠综治办和安监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警务区(站)、村(居)委会治保和契约式治安联防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确保农村消防工作的落实。公安派出所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经营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指导村(居)委会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村(居)民防火公约。乡镇政府要把农村消防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协调解决火灾隐患整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重大消防安全问题。村(居)民委员会应建立由村(居)委会主任任组长,警务区民警、治保主任和村(居)民小组长参加的消防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开展防火检查、巡逻,消防宣传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检查考核,建立健全奖惩制度,逐步完善农村消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要把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安全生产乡镇达标、文明社区(村)建设等活动的考评内容,保证农村消防工作与其他工作共同发展。

二、加快乡镇消防规划编制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各地要按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乡镇消防规划编制工作。乡镇撤并调整后,总体规划尚未完成的乡镇,要保证消防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编制。消防规划已编制完成的乡镇要尽快报请(市、区)政府批准,并督促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实施。没有完成消防规划的乡镇要把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结合农村“改水”、道路建设、苹危房和电网改造等工作,加强消防水源、镇(乡)村消防车通道建设,规范用电用气用油管理,不断提高农民住宅耐火等级,切实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和条件。

三、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增强农村扑救火灾的能力。各地要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不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年初,各地组建的乡镇联防消防队已经在扑救农村初起火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联防消防队伍的生存和发展,要把乡镇消防队执勤训练、装备维修、器材消耗、人员补助等必要经费列入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财政预算,保证乡镇联防消防队正常运行。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村(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均要建立义务或志愿消防组织,配备机动消防泵、水带、水枪等灭火器材,达到“初起火灾不出组、小火不出村、一般火灾不出乡镇”的总体要求。各类乡镇消防队要定期组织队员深入村(居)、企事业单位,熟悉消防水源、道路和单位内部情况,制定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灭火作战预案,组织实战演练,增强队伍的实战能力。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和派出所要加强对乡镇联防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的业务指导,督促制定并落实执勤训练、业务学习、接处警、车辆器材装备维护保养等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灭火战术技能。

四、加强农村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和验收,从源头上消除火灾事故隐患。近年来,由于农村工业发展和乡镇建设步伐加快,一些建筑工程耒按规定报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和验收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厂房防火间距不足,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不到位,安全疏散不能满足要求,以及集生产经营、仓储、住宿为一体的“三合一”建筑比较普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扩大火势造成人员伤亡。加强农村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和验收,从源头上消除火灾事故隐患,是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础工作和有效途径。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督促有关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时,依法申报消防审核和验收,特别是新建厂房、仓库、加油站、液化气站、公共娱乐场所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建筑,未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有关部门不得发给施工执照和营业执照,对已建的建筑严重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要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责令停业或改变使用用途,以防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普及消防知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各地要广泛发动乡镇、村组、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针对性强、贴近农村实际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和村(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广播、报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定期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建立村(居)民防火公约、设立宣传广告牌等途径,向农民群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操作技能,建立自我约束的消防工作机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文化、法制、教育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纳入“三下乡”、农村普法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大力营造消防宣传教育的社会氛围。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6)

1 森林防火的必要性

1.1 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1.2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 %,远远低于72 % 的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仍是我国林业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制定了严格控制对天然林采伐的政策,并由国家财政增加对林业的投入,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森林火灾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

1.3 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

2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途径

2.1 通过政务信息进行大力宣传 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掌握工作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种更深层次和更高要求的宣传手段。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做好林业信息的报送工作。

2.2 通过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宣传 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是本地区的重要信息宣传阵地,要积极争取、配合、支持新闻媒体记者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报道。要加强与当地新闻媒体和宣传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综合性、权威性的优势,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森林防火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3 通过林业部门新闻媒体宣传 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宣传媒体的沟通和协调, 做好向《 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防火》、《森林消防信息》等媒体的信息宣传稿件报送工作。

2.4 向林区基层群众和中小学生宣传 通过办墙报、刷写标语、印发通告和宣传资料、树立宣传牌、出动宣传车、组织文艺演出,制定村规民约、签订责任书、发放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加大对林区群众和风景区游客的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2.5 加大信息资源的采用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加强对森林防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

3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

3.1 进一步强化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面广、处置起来往往兴师动众,耗费巨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要把森林防火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3.2 认真落实防火责任 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详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精干高效、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做到党政一把手必须负总责,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必须亲自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领导及工作人员实行划片包干,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3.3 切实增强防火意识 各级企业一把手要把防火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到每个场(所)、每个职工群众。要充分利用各类中小学校,把森林防火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课堂,

3.4 完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3.5 全面排除各种隐患 各地一定要把林区野外火源管理作为当前森林防火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坚决禁止造林烧山、烧秸秆等一切野外用火,严防痴、呆、傻人员及小孩等人群在野外用火、玩火及燃放鞭炮、烟花等。

3.6 坚决做到依法治火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因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当地党政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4 结束语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7)

二、香港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途径

今天,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已广为人们所接受,所以,在实践中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推动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去。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要创造一些适合公众参与的途径。在这方面,香港具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一)通过个人示范带动社会参与

众所周知,火灾是威胁城市安全的重要人为灾害之一。虽然时至今日,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专业消防队伍来应对火灾威胁,但要真正减小火灾对城市安全的危害,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香港也经常受到火灾的威胁,据香港消防处统计,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平均每年发生三级以上火警14起,平均每年因火警伤亡361人[7]。香港消防处为了减少火灾以及火灾带来的损失,希望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火灾预防中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从1997年开始推行“消防安全大使”计划。所谓“消防安全大使”就是执行消防安全特殊使命的志愿人员。这些人员来自社会各界,在接受训练后,除了向大众传达防火信息、提高市民的防火意识外,还有协助公众消除火患和向消防处举报火灾隐患的任务。凡年满12岁的香港市民,都可以申请。申请者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由消防处委任为“消防安全大使”。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111,242名香港市民受训成为消防安全大使。在此之后,香港消防处又推出“楼宇消防安全特使”计划,即由消防处训练物业管理人员、大厦业主及住客成为楼宇消防安全特使,负责在所属大厦内协助宣传防火信息,举报火警危险或违规情况,确保所属大厦的消防设备性能良好,同时协助筹办居民参与的火警演习和防火活动[8]。可以看出,无论是消防安全大使计划还是后来推出的楼宇消防安全特使计划都强调了个人的示范作用。通过招募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当这些志愿者回到他们各自的岗位,就如同社会网络当中的一个个节点,而通过这些大使和特使的示范作用,更多的社会成员就会被带动起来,加入到预防火灾的行动者队伍,所以类似于“消防安全大使”和“楼宇消防安全特使”这样的志愿性示范岗位为市民提供了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途径。一方面,有意愿、有时间、有热情的市民可以自愿申请这样一些示范性岗位,为城市安全建设尽力尽责;另一方面,这些志愿者可以对身边的市民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参与到预防火灾一类的城市安全建设中来。

(二)以社区为单位推动居民参与

通过社区参与来预防和治理犯罪以实现城市安全已逐渐成为全球趋势。在这一背景之下,新的警政理念——社区警政(communitypolicing)应运而生。社区警政强调警察与市民联手合作,通过与社区各阶层建立伙伴关系,携手创建安全社会。社区警政说明市民要与警方一起共同为社会安全承担责任。一方面,警方要更迅速地回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每位市民均有责任防止罪案发生,并尽量避免成为受害人。显而易见,这一新的警政理念要求公众必须对城市安全建设有所参与,改变了传统上完全由警察防止和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做法。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香港逐渐推行社区警政。为了推动社区参与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居民与警方合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香港在18个区都成立了扑灭罪行委员会,其成员除了几位政府工作人员以外,大部分为来自地区各界别的非官方委员。这些扑灭罪行委员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扑灭罪行的信息,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地区内的犯罪预防工作,从而推动了社区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来。除了可以降低犯罪、维护治安,社区还可以在应对公共卫生疫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预防禽流感爆发等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安全的影响,香港当局推动社区参与预防流感运动。例如,香港开展公共屋村的清洁运动,每年举办四次“洗太平地行动”。从2003年8月起开展屋村清洁扣分制度。同时,检控可能会助长传染病蔓延的不当行为,如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9]。这些活动都以社区为单位展开,由于社区是市民生活于其中并具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共同体,往往可以激发市民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从而起到动员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作用。

(三)通过安全教育促使居民参与

自然灾害是威胁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在香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影响城市安全的自然灾害主要是一些气象灾害,如暴雨、风暴潮、雷暴和热带气旋等。这些恶劣天气可能会影响到香港的交通安全,甚至引发水灾、泥石流以及其他事故,有时还会造成伤亡事故。虽然在人类历史的相当长时期内,人类还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就无能为力。科学的预报和公众的充分准备,是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伤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有些自然灾害还无法预报或者预报的手段还不发达时,公共安全教育就是最好的灾害救援。为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威胁,香港政府致力于对公众开展安全教育。2009年,香港政府了《天灾应变计划》,以系统指导公众应对来自自然灾害的威胁。从这份应变计划可以看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城市安全,香港特区不仅强调政府部门的工作(如天文台、紧急监援中心、消防处、警务处、机场管理局、新闻处、民政事务总署),而且重视动员社会力量,主张公众参与。香港的安全教育注重实效,强调发挥每一位市民的作用。为了应对可能的恐怖主义活动,香港政府不仅注重自身反恐能力建设,而且倡导市民参与进来。例如,香港政府了《香港:安居乐土》的小册子,不仅向市民介绍政府采取的反恐措施,而且告诉市民保护家园和生命财产的方法,让市民懂得“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该怎么办”,“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并且说明“按小册子的指引行事,不但可为打击恐怖主义出一分力,还可保障你和你的家人、你的左邻右里的生命安全”[10]。除了系统的安全教育以外,香港政府还以安全事故为教材,开展即时的专项教育活动,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香港消防处有“打铁趁热”宣传教育计划[11]。即某一地区发生火灾后,消防人员会借此机会随即在该区推广消防安全教育,趁着附近居民对火灾记忆犹新,加强他们的防火意识。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创造适应城市发展的安全环境,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授给公众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素质和能力。城市居民只有具备了必要的安全知识,才能真正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公众的安全教育也是促使他们参与安全建设的重要途径。

(四)通过非政府组织动员公众参与

以往的研究已发现,非政府组织可以在城市安全建设,尤其是犯罪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在香港,为了减少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对城市安全的威胁,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支援服务。社区支援服务计划由非政府机构营办,并由社会福利署资助。这项计划旨在协助根据“警司警诫计划”接受警诫的青少年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帮助他们重新融入主流教育或重新就业,从而降低再次犯案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个人指导及辅导、社交技巧训练、义工服务、领袖训练、培养社会责任及提高个人能力的活动等[13]。此外,由于非政府组织与公众有着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动员网络,而政府机构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可以相应利用非政府组织的动员网络,为广大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提供新的路径。例如,香港禁毒处通过与非政府机构和组织合作,以推动社会人士参与禁毒活动和宣传禁毒信息,在2000年,有10万多市民参加了该年度的禁毒教育活动[14]。

三、确保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机制

虽然有诸种途径可以让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工作,但公众是否愿意参与还是一个问题。例如,香港警方发现,虽然从理论上讲,通过推行社区警政可以发动公众参与预防和打击犯罪,但这一方式的成效最终取决于社区积极性,而“社区积极性可能随时间减退,社会大众一般较沉默,乐于将警务工作交由警方处理”[15]。这就说明,要想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来,仅仅提供公众参与的途径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动员、激励和保障机制。在这方面,香港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保障基本投入

城市政府是城市安全建设责无旁贷的主体,要动员和激励广大公众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来,首先政府要保障有关城市安全建设的基本投入。这种投入包括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为市民参与城市安全建设提供便利的物质条件。香港政府对城市安全建设投入充足,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报告,香港平均有10%的公共支出用于城市安全方面[16]。而为了保障基层社区参与到预防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中来,香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在各社区的垃圾收集站内设置清除有害及异味污染物的生化系统,并向居民提供可降解的垃圾袋,以改善弃置家居垃圾的安排[17]。正是因为经费投入有保障,香港的城市安全建设具备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公众才愿意积极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来。

(二)建立与市民的平等伙伴关系

建立与市民的平等伙伴关系被认为是确保香港社会安全稳定的一个法宝,因为只有被平等对待,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愿意积极参与城市安全建设。香港警方认为:“良好的警民关系是实现警民携手合作的先决条件”[18],为了在实践当中建立与市民的平等伙伴关系,香港警方设有一支警察义工服务队,为老人、青少年、智障人士等弱势群体乃至全香港社会提供各种义工服务,项目内容包括家访、替老人清理家居、维修或翻新居所;到学校为青少年举办讲座;带领智障人士参与户外活动、运动会以及文娱活动;收集及捐赠寒衣等[19]。可以看出,这些活动能有效地改善政府机构(如警方)与市民的关系,从而赢得市民对城市安全建设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三)强化政府机构公信力

公众往往认为,只有在警方和刑事司法体系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公共安全的贡献才能奏效[20]。这是因为,人们普遍相信,腐败行为将会使得犯罪分子避免被捕或审判,或被轻判。显然,这种心理会腐蚀公众对这些服务的信任和信心。而一旦对政府机构失去信任和信心,公众是不愿意积极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为了确保公众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信任和信心,强化政府的公信力,香港警方在1972年成立警民关系组,后来改建为警察公共关系科。成立这一机构的目的是通过加强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积极处理来自市民的批评,以争取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从而维护和强化政府机构的公信力。

(四)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市民和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政府及有关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香港,为了调动市民参与减少和预防犯罪活动,香港扑灭犯罪委员会在香港总商会的赞助下,从1973年起推出“好市民奖励计划”,以表扬积极协助警方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好市民。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这项计划的兴趣,该委员会于1984年增设“杰出好市民奖”,以表扬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并在防止和协助侦查罪案和逮捕罪犯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市民。据统计,这项奖励计划自推行以来,共有3,741名香港市民获得嘉奖[21]。显然,这种奖励计划可以激发公众参与城市安全建设的热情。

(五)促进多元文化平等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香港一直是一个多元族群共居的社会。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再加上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香港的种族多元性和文化多元性更加明显。例如,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发现,除了占人口总数93.6%的华人外,香港还生活着6.4%的其他族群[22]。居民的多元文化背景虽然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繁荣,但却可能对城市安全建设构成挑战。一方面,多元文化不仅可能引发族群之间和文化之间的摩擦和矛盾,而且容易催生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这些都影响到社会治安进而威胁到城市安全建设;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并存给居民的整合和沟通构成一定障碍,进而会影响居民对城市安全建设的广泛参与。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香港政府通过多种举措促进多元文化平等。例如,香港警员训练的一个项目是要求新聘人员为少数族裔人士或社群履行社会服务,以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促进种族之间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族裔社群对城市安全建设的参与,香港警方于2010年下半年在五个选定的警区推行“聘用少数族裔人士担任社区联络助理”计划,主动邀请少数族裔人士参与城市安全工作[23]。同时,通过少数族裔人士论坛和促进种族和谐委员会的特别会议,以及制作不同语言的宣传物品、在少数族裔人士的电台中播放宣传节目等,向他们传递有关信息。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薄弱,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农村火灾矛盾显得相对突出,农村火灾一直呈高发态势。农村作为最基础的社会团体,如何加强农村防火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消防安全,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成因

通过对各类农村火灾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具体表现在:

(一)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

笔者在农村调查了解中发现,由于农村居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使得很多群众不但对必要的火灾逃生、自救方面的知识缺少了解,而且对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也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

(二)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农村街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防火间距,由于农村建筑未进行消防防火设计审核,也未进行长远合理统一的规划,放任自流,基本上仍延续旧宅基地,家家相连,导致防火间距不足。

(三)消防工作认识不足,农村消防管理缺位

个别乡镇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视,而对消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对村(居)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不力,缺乏指导和监督,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四)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消防力量空白

农村地区因财力严重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每年用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很少甚至没有,消防器材严重缺乏。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器材的配置,也由于受诸多原因的影响,一直是消防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农村消防工作基础条件差、起步晚,各乡、镇对消防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小,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以原始的扑救办法灭火,小灾很易酿成大祸。

二、加强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一)统一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切实加强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职能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新疆消防条例》,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立足农村实际,把消防工作纳入乡镇整体发展规划中。一是要提高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强化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中,推行防火安全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二是要层层建立消防管理网络。各乡镇要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派出所、村委会负责人组成,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

(二)合理部局农村消防规划,改善消防基础设施

由于经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的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布局不合理,常常是几家的房屋连成一片,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蔓延,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因此,要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搞好农村的消防规划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够的现状,以提高农村的防火抗灾能力。由于农村火灾易燃物多,报警及行车不便,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消防工作应立足于自防自救。要因地制宜完善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利用常年有水的河流、坑塘修筑便于取水的设施作为消防水源,利用自来水管线安装公共消火栓,以备自救取水和消防车给水。

(三)抓好基层民警培训,发挥公安基层派出所的作用

各乡镇派出所是公安队伍的最基层单位,离农村近,对各辖区农村情况熟悉,应该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发挥,达到“救早、救小、救及时”的效果。一是抓好基层公安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初起火灾和简单的火灾扑救技能,如液化气瓶、电气线路火灾等,使一些火灾被扑灭在初起阶段,不致于小灾酿成大祸;二是抓好公安派出所消防联队建设。公安派出所成立消防联队,配备轻便、灵活机动消防灭火装具,如手抬消防泵,小型消防车。这些装备既经济,在农村又比较实用,它既不会给基层派出所带来经济负担,同时能扑救小火、初起火灾,还可以控制较大火灾的发展。三是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专兼职消防队作用。管好、用好、协调好他们,充分发挥专兼职消防队在社会消防中的作用,也弥补现阶段消防站建设不足的缺陷。

(四)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初期火灾扑救力量

各地区可以乡镇或村、社为单位,按照地域位置、村社布局、人口数量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指派专人负责组织管理,与治安联防队、民兵队伍合二为一或形成联动机制。针对农村路窄、水源取用不便的实际情况,配备一些小型但又能自配少量灭火剂的消防车,以便能到达农村各个村组。虽说是少量的灭火剂,但能扑灭一些小型火灾,控制初起火灾的发展,发挥较好的作用。要针对消防车难以停靠农村小河、池塘取水这个实际情况,还应随车配备手抬、推车式消防泵,使农村的各种水源随时都能发挥消防水源的作用。公安消防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措施,紧紧依靠乡、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等农村基层组织,监督和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防火工作,加强对农村义务消防队的业务培训,制定农民防火公约等规章制度,每年对消防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提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9)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oil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ccident.

储运系统是炼油生产的动脉,是重要的防火防爆部门,管理非常重要。统计炼油厂典型事故发现,储运系统事故占炼油厂事故发生总量的1/5,远远高出其它系统,如何保证储运系统的安全是储运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1.油气储运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据统计,储运系统事故发生最多的是跑冒串油事故,占事故总数的近50%;其次是铁路运输、火灾爆炸、人身伤亡、设备事故。下面结合石化企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将储运系统事故种类及原因细分如下:

1.1跑油

跑油有以下几种途径:

1.1.1不关脱水阀收油,脱水离人,脱水阀冻裂,外浮顶罐雨水排放管转向节漏等都会造成脱水阀跑油。

1.1.2待修罐应加盲板封罐,否则串入油品会从人孔处发生跑油事故。

1.1.3因罐体破裂跑损油品。

1.1.4管线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受到应力影响,或管线存水过冬,都有可能发生管线破裂造成跑油事故。

1.1.5管线内油品涨压高达上百公斤,容易造成耐压能力低的钢丝软管涨裂发生跑油。

1.1.6阀门材质不符合要求,破裂跑油。

1.1.7管线倒淋跑油,一般在投用初期因为未检查管线倒淋开、关情况就开泵送油发生跑油。

1.1.8火车强行拉车损坏设备发生跑油。

1.1.9重油罐内含水,超温油品进罐发生突沸造成跑油。

1.2冒油

冒油有以下几种途径:

1.2.1生产尺不检,不掌握罐内油品液位及装置生产情况,造成冒罐。

1.2.2倒罐时不检前尺,不掌握罐内油品液位造成冒罐。

1.2.3调和倒罐时发生串油造成冒罐。

1.2.4倒罐时计算错误,倒罐空间小造成冒罐。

1.2.5装车时责任心差造成槽车冒顶。

1.3串油

串油有以下几种途径:

1.3.1开错流程,发生串油。

1.3.2流程用完不关发生串油。

1.3.3联系不当错开流程发生串油。

1.4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易发生事故的途径主要有:

1.4.1对车时大意、强行拉车、槽车摘钩手握工具、铁路两侧有障碍物、槽车梯子不完好时,都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1.4.2停车线不水平、停车不制动和溜车时容易发生撞车事故。

1.4.3道岔不复位和挤道岔容易造成翻车书故。

1.4.4挤道岔、停放罐车下放置“铁鞋”,容易造成槽车出轨。

1.5火灾爆炸

1.5.1测温、采样不采用防静电绳,油罐附件不防静电,管网静电接地不良,油品装车或进罐速度超过安全流速,清洗槽车通蒸汽蒸煮时胶皮管耍龙,均容易产生静电,造成着火或爆炸。

1.5.2作业时采用非防爆手电、非防爆灯具,使用黑色金属进行检维修作业,极易产生火花,达到条件时会发生着火或爆炸。

1.5.3动火前不按照规定办理火票,违章用火、吸烟,动火前不按照“三不动火”的要求认真落实防火措施,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5.4储运系统杂散电流的存在引起火灾。杂散电流是指任何不按照有规则的电流通路流动的电流。受电气化铁路、电化学腐蚀、输油管路阴极和其它偶然因素(如管道焊接)的影响等,都可能产生杂散电流。杂散电流的存在,由于传导和感应的作用,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在储运设备设施土及对地产生电位差,当此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生放电,周围环境存在爆炸气体时就可能引起爆燃。

1.6设备事故

由于弹簧失灵、结冰等原因造成呼吸阀失灵,将造成油罐抽瘪或油罐爆裂。

呼吸阀失灵及热罐喷淋等操作不当时容易造成油罐抽瘪。

浮盘油舱泄漏、浮筒腐蚀穿孔、浮盘卡阻、导向钢丝损坏均有可能造成浮盘沉船。另外,储运系统与各生产装置联系紧密,有可能造成装段憋压、抽空、原料带水,轻则影响装置生产,重则威胁装置安全,特别是容易造成着火爆炸等次生灾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油气储运预防事故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明确炼油厂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应制定相应的对策。

统计表明,加强管理、增强职工责任心、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但储运系统的安全不能仅仅依靠人的力量,还应该从完善设施上很下一番功夫。

炼油厂的实践表明,罐区管理软件田的投用大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补充液位计及高位报警的缺陷,及时发现仪表的问题。在此基础下,完善高位报警、阀门回讯、瓦斯报警,实现人机共管将会彻底改变相对于先进的生产装置来说,安全管理落后、事故多发的局面。进一步说,即使发生事故,有先进的仪表则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给处理事故赢得宝贵的时间。只有软件硬件一起抓,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才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3.如何防止油气储运事故蔓延

以上是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治源的对策,也就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的。由于事故存在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还应当考虑事故发生后如何堵流,也就是考虑事故发生后如何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完善设施是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的关键。防止事故蔓延的主要对策:

3.1跑油冒油应采取下列对策

3.1.1罐区雨水出口处设置阀门,人工起落管、自动雨水排放器,防止跑油外泄。

3.1.2罐区地面做防渗处理,防止渗漏损失。

3.1.3处理罐基础,及进发现罐底漏油。

3.1.4罐区暗沟封死,防止跑油处泄。

3.1.5在栈台区域设置防跑油堤,防止跑油外泄。

3.2串油应采取如下对策

串油后能调合的尽量调合成合格油,不能调合的重新回炼。

3.3火灾应采取的对策

3.3.1切断工艺油源。

3.3.2节断火源。

3.3.3采用小型灭火器。

3.3.4采用石棉布,沙子灭火。

3.3.5采用消防蒸汽灭火。

3.3.6火势较大时及时报火警。

总之,油气储运系统的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今天,罐区投资由于数额巨大及其安全效益的隐蔽性而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但我们必须看到,储运系统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后果恶劣,仍需储运工作者不断努力,力争把储运系统建设成“本质安全”型的储运系统。

参考文献:

[1]彭国庆.浅淡石油储运工作中的环保问题及对策.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8,20(l),51-56.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10)

二、组织机构

教育局成立“清剿火患”战役指挥部:

指挥长:教育局局长

副指挥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成员:各科室、局直部门及中小学校、幼儿园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专门指挥、调度、督导“清剿火患”战役,收集通报“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情况。

主任:法规安全科科长

三、清剿范围和对象

范围: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局直部门。

对象: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等

人群密集场所;各单位用电线路、锅炉房等;学校

周边易发生火患的不安全因素(柴草堆、油站等)。

四、清剿整治内容

1、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开展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排查、自我整改、火灾自除”及“四个能力建设”(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建筑物或场所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情况及消防安全检查情况;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工程消防审核、消防验收情况;

3、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全通道指示牌、消防车通道、防火防烟分区及防火间距情况;

4、消防设施运行、维护保养情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使用情况;

5、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情况;

6、校园周边消防安全环境情况。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单位、场所情况。

五、工作措施

1、各单位要相应成立“清剿火患”战役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对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要按照“发现一处、治理一处”、“谁排查、谁签名、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隐患整治责任人,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强化措施,限期整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强化重点时段消防安全检查。逢国庆、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要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大检查,不断掀起“清剿火患”战役高潮。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单位要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宣传板报、手抄报、广播等途径进行火患排查、清剿的宣传。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迅速打响“清剿火患”战役。

(二)清剿火患阶段。各单位要在前阶段“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将“清剿火患”战役的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要采取妥善措施加以处置,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火灾的防治途径篇(11)

针对上述社区消防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完善社区消防建设,从而加快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一)加大社区消防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由于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还不是很强,因此,社区应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可由社区干部、义务消防员、治安联防员编配组成消防分队,总体由专职消防干部负责。消防分队随时对每一位居民开放,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教育意义,能了解有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知道自身应该如何防范火灾。队内要摆放、悬挂、播放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居民防火注意事项,居民如何正确用火用电以及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报火警,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等,以增强人们的切身感受。同时针对幼儿、小学生以及老年人等要开发不同的版块,选择相适应的题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消防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人重视消防,使消防工作社会化、家庭化。

(二)加强社区消防组织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防范网络,实行社区消防自治

家庭、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只有从最基层抓起,走社会化道路,依靠社会力量,实行人人参与,群防群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火灾的防范能力。因此,必须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实行社区消防自治,才能真正搞好社区消防工作。而实行社区消防自治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社区消防工作主要是靠社区志愿者的行为来保证。当火灾发生时,志愿者消防员负责扑灭初期火灾,疏散群众,抢救物资,协助消防队灭火以及火灾现场的保护等任务。社区内的消防工作人员基本都有固定工作,兼职社区志愿者有自己的消防装备,这些装备都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一旦发生火灾,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自主迅速地装备自己,投身到火场战斗中去。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我们社区建设所倡导的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及解决社区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社区消防组织保障体系,是确保社区消防工作持续、稳步、长效发展的基础。按照社区消防工作长效发展的要求,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狠抓社区消防组织建设。一是各社区以居委会为龙头,成立了社区内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社区日常消防监管工作,各社区以警务室为基础设立了社区消防室,作为社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同时,也是社区进行消防咨询服务的中心。二是建立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群众义务消防队、巡逻队,主要负责社区消防巡查、隐患整改、社区防火和初期火灾的灭火工作。三是建立社区消防联络队伍,负责各楼栋门户的消防工作,并做好联络、汇报工作。四是建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巡查队伍,负责小区的消防工作。五是建立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消防宣传队和消防志愿服务队。他们大多数是由热心消防工作的社区离退休人员组成的“夕阳红”消防宣传队或老年消防志愿宣传队、社区志愿消防服务队,或由社区中小学生参加的“红领巾”消防宣传队等多种社区消防宣传服务队,负责社区的消防宣传工作,及时解决社区消防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消防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