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关于化学的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8 16:23:32

关于化学的知识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 社会 文化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于语言,两者密不可分。学习英语就是学习与汉语完全不同的文化,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用英语交流信息……并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 方法 ,提高文化素养”[1]。即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与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般按照《大纲》要求传授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忽视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不了解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就难以准确地把握、理解和使用语言。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并在日常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日常交际都是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不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实际交际中,轻则会造成彼此误解,互相留下不好的印象;重则会损害双方的关系,造成合作失败。此种交际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这说明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双管齐下,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

著名英语 教育 家胡文仲认为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课程,举行讲座,举办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等,但最有效的是结合日常的外语教学从事文化对比。并提出结合日常教学可以从各个层面进行,例如,词汇、语用、语篇等[2]。

根据胡文仲先生提出的文化教学的几个层面,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做到: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 中国 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 影响 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又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不相同。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在中国 农村 的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而在欧美,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指范围小得多。此外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也用于贬义,就像我国文化大革命中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一样。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 英文 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 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 内容 。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2)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是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认知与建构”的过程,教学目标追求的是“认知与情意全面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了“淡化知识教学”。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一知半解,误把“淡化知识”理解为“弱化知识”,把注重过程与方法,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误解为让“知识目标”退居二线。其实,“淡化知识”并不等于“弱化知识”,而是要在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来重新审视知识,抛弃那些无效知识,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追求知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历史与社会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效能感。

一、淡化知识目标,从依考点施教到依标施教

一讲到淡化知识,就必然要提到淡化知识目标。要弄清什么是淡化知识目标,就要了解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也把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方面,有时也强调德育目标或德育渗透,但在实际教学中,始终让知识目标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对知识的理解也非常狭隘,不仅把知识局限于本学科知识,而且把知识归结为彼此孤立的一个个“知识点”,还进一步把这些知识点限制在中考或高考的考点上。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异化为考点知识的记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的要求,并强调“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要突破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历史与社会作为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它对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了多方面的强调,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弱化知识目标。其实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宗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我们把人文素质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那么就历史与社会课程而言,关于历史、地理和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便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建筑其上的房子,基座稳固了,房子才不会倒下来。关于这一点,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有着明确的表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建立在“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淡化知识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就必须走出依考点施教的陈旧观念,实现依标施教,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出发,全面落实教学任务。淡化知识目标,就是要求我们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以三维目标来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来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体,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很难说哪个更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机械地叠加。要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通过具体的过程与方法,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二、淡化知识记忆,从死记硬背走向探究实践

淡化知识的另一个实践意义是要求我们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淡化知识是针对枯燥的授受式知识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言的。“淡化”的意图在于倡导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教学方法的生动化、多样化,而不是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教学本身的弱化;“淡化”是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变换着花样来加强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教学。长期以来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或地理老师都是考什么教什么,把课本知识罗列成一块块知识条条,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从课本上找知识点、记知识点的过程。回答问题只需背知识点,无需思考。淡化知识,就是针对这种现象而言的,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学依然是如此地“注重知识”,还谈什么新课改呢?

课标指出历史与社会“观点、主题的教学要深入浅出,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因此,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死抠课本知识,不能主观地圈定知识点,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条条。

历史与社会教学强调探究、实践的学习过程。探究、实践既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实践的过程。我们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为学生的探究、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充分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人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合探究是历史与社会课程非常注重的方法,人教版教材在每一个单元前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的主题,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综合探究的具体内容,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关注社区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开发综合探究的新的主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有意义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观察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人文素养。

三、剔除无效知识,从狭隘知识走向广义知识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3)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教师的专业化趋向已经比较明确.并且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与措施。然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专业化问题却还是模糊的或不明朗的。本文试图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求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形成,认识与理解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一、生活视野中高校教师知识的构成

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类的思想与其缘起的社会脉络间的关系。它是对知识进行社会学考察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社会对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但直到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时期.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方法的应用分三步:一是要确定一些思想类型。二是要把所分析的具体思想归到所属的思想类型中。三是把思想类型归到所属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曼海姆称这一方法为“归属法”。前两步与艺术史的研究方法相类似.后一步则是他的知识社会学所特有的。

我们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致力于分析在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同时因为理论建构无法穷尽社会中视为真实的事物;所以知识社会学必须先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知”的当作“事实”(reality)处理。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为:

(一)日常生活的现实互为主观一此地此刻(hereand now):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是相应于他人的态度而生的;同时,“此地、此刻”足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的焦点,也是其意识的写实。虽然我和别人共同存在这个世界,但别人和我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因为我的“此地”是他人的“彼处”,而我的“此刻”也未必和他人的相同。

(二)日常生活的现实,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实,若欲改变此现状。我们会极力的将困境的部分整合、合理化自己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时序性——强制性。作为一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先通过资格考。才能教书、、出版书籍。

从日常生活的视角,透视大学教师的生活世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关注教学,关注课堂。在教学中.会碰到许多困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高校教师。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自己需有个先在的价值判断: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递知识,还得创造知识.使知识得以薪火相传,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这都是高校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生活在高校群体中的一员,还要面对人际交往的困惑。我们试图透过高校教师日常生活的“言行”,探究其“观点”,追踪其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给以合理性的建议。

知识社会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两种情形:其一是面对面情境,其二.匿名性(anonymous)的情境。高校教师在社会互动中,从其本身的特质来说,也是有进取心的、智慧的一个群体,更容易在与别人交往中,反思自己,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他们的知识处于“不断修正”之中。因为与他人的相处.双方在“面对面情境”中的态度与行动都会持续互换与修正。但是当我们在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遇到某些逐渐远离“此地、此刻”(hereandnow)的情境时,匿名性质(anony—mous)会逐渐增加。包括生活中与他人际遇的经验.可能是亲身实际接触过或仅仅是听说过的人。就有可能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匿名,这些匿名的情境对高校教师知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可以通过学习“第三”人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构建。通过书本的学习,间接提高自己的知识。

二、高校教师知识的构成

(一)高校教师知识的专业性及特点

何谓“专业”?在汉语中,我们通常把“专业”看成是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的专i’-j~问。但是.在社会学的概念中,专业的内涵远远超过这种学科体系的概念。近代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认为,专业是一种行业,其活动有理论的根据和有科学的研究,可以验证并且能从理论分析与科学验证中积累知识来促进这个行业的活动。对于专业的认定,国际社会通常有三条公认的标准:1.成员的职业实践有系统论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有不断的研究作支持;2.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3.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有专业性的自。就个体而言,其成员有权依据其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有个体承担责任的“处方权”。

在中国,对教师知识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1.较高的专门知识(所教学科)和技能;2.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实践;3.较高的职业道德;4.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正如舒尔曼所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而这些知识在学院、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里产生、测试、丰富、被否定、转化和被重建起来的。把某些事物称作为专业即表示这些事情有一个在学府里被广泛运用的知识基础”。

(二)学术知识和教学知识融合

知识是高校教师为师从教的基本条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尽管大学的理念在演变之中,有一点却是始终未变的,这就是它的首要职能:知识传授。”教学是教师的生存之本。

但是.在现代大学中教学和科研的矛盾依然存在。以往认为教学纯粹是将知识传授给受教者之过程,与学术研究无关,但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教学乃是学术整体工作中一环③。教学的学术知识(scholarship ofteaching)成为当前研究热门主题,boyer将学术区分成四类:发现的学术(scholarshipofdiscovery),接近传统研究的观点、整合的学术(scholarshipofintegration),包括在较大脉络背景下将学科知识及实际应用特性的整合知识;应用的学术(scholarshipofapplication),超越了研究应用层级而建立一种互动关系;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教育与引导未来学者经由有意义知识的心灵沟通。rice进一步诠释教学学术包含三个要素:综合性能力(synopticcapacity)、教育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1及有关学习的知识(whatweknow aboutleanring)~。schon强调若教学被视为一种学问,则教学的实践应被视为促进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与研究并非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应超越传统教学与研究对立的争辩。促成教学与研究的合作(re_elaborating)而解决问题。学术水平是指人们在系统的、专门的学问上所达到的高度。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大学教师在所从事的专门学科领域。对教学、科学研究等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综合和应用的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从教学这一层面分析.高校教学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学.教学本身即包含了学术研究的成分。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曾经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教学与研究本质上都是学术的(academic),且是相互依存co—existence)的。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专业性的,是通过大学教师职业活动体现出来的。

从总体上讲.高校课程内容应处在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前沿,陈旧落后的知识内容需要不断地删除,而最新的知识内容也需要补充进来.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了的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更要及时进行补充,而删除什么和补充什么。需要教师对前沿知识的研究和把握;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结构应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加以组织.建构一种有利于探究新知的系统。这就需要我们的行政机构给于高校教师以自,加强教师的学术权力。

三、高校教师专业化与追求的价值

在知识剧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存在着知识缺乏现象,也就是说,在当前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标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化的知识范式还没有构成,那么在现实中,我们该如何通过专业知识来维护和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形象呢?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们献身的事业似乎可以解释为内在价值的体现和化身,而不是指达到工作本身之外的目的的一种手段,也不是指机能上的自主。这些事业之所以为自我实现的人所爱恋,是因为它们包含着这些内在价值。”⑤这就启发我们,教师专业化不能只从知识量的方面去规定,也不能只以知识的性质作为专业化的性质的规定,专业化的应有理想绝不仅是训练或发展人的技能或知识,而是要体现教师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性。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视阈。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4)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并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之一。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空前高涨。经广泛的社会调查,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 600万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 800万人以上,旅游业人才缺 口至少在 200万人以上。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需求空缺,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适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问题。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旅游英语教学更应符合这一理念。

一、旅游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教学

1.旅游与文化。

关于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导致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勿庸置疑的。由此,旅游也就必然会导致旅游者的迁移,进而引起游客与目的地居民在经济、文化上的相互作用。从文化角度而言,“无论是旅游团体还是散客旅游者,人们一旦跨入异国他乡,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和传出信息。即旅游实质上是一种在异质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且随着现代旅游业的逐步深层次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深刻内涵及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教学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应得到重视。

文化差异是旅游发生的重要因素 是构成旅游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文化条件。我们可以从旅游活动的几个要素对文化旅游的概念加以理解。从旅游主体看,它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到有别于自己母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 ;从旅游客体看,是指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展示 自己不同的文化,并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提供一种宽松的、易于沟通的,避免发生文化冲突的旅游。交流、交往和交互这三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交流的重点在于相互理解,交往的重点则在于行为和行动,而交互的重点则强调游客与东道主居民相互的交往、交流。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忽略了这些区别,有时三者互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己。游环境 ;从旅游媒介看,是指招徕、接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客源地的旅游者并为他们提供饮食、住宿、交通 、娱乐 、游览 、购物等服务在整个跨文化旅游过程中,文化始终是联系游客与 目的地居民的桥梁。游客通过跨文化旅游,接触、观赏及参与到东道主社会的民俗文化活动中,从而加深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反过来也加深了游客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进而对游客自身的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审美素质等产生影响。东道主居民则通过跨文化旅游在学习、掌握、传播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和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文化是跨文化旅游研究的核心。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接触感受旅游社会文化的过程。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把文化教学寓于旅游英语教学中,才能称得上是文化教学;只有用文化教学指导旅游英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 、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

二 中国文化知识的导入在旅游英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旅游英语专业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导游、领队、旅行社管理、英语翻译兼秘书主题公园和景区景点的管理等工作。旅游英语人才是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面向旅游第一线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是,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不简单的等于英语基础知识加旅游专业知识。文化教学在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是这里的文化教学既包括英语国家文化也包括汉语文化,很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目的之一在于了解中华文化。那么,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就肩负有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介绍给外国游客的重任。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更应注重主体文化的导人,不能忽视 主体文化 (母语文化)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因此主体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导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独特品质。许多学者研究提出,中国文化是能够在二十一世纪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针灸疗法和中草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的欢迎,不少外 国朋友来华学唱京剧、学习书法、绘画和学练气功、打太极拳,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更有不少西方人在节假日去中餐馆学习使用筷子,品尝饺子、豆腐、春卷等中国传统食品。现在西方国家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和研究汉学的人士 日益增多,儒学 ,老庄哲学和易学在西方再次盛行。因此,我们在积极吸取国外文化精髓的同时,还应主动把我们的灿烂文化传播出去。一个称职的旅游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文化大使。他不仅通晓客源国的文化,更要通晓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2.提高人文素质。

涉外导游工作者不仅是文化大使 ,还是形象大使。他们在国外游客面前的一言一行都应体现出来 自古文化大国的青年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中国文化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曾经接受比较系统的母语教育,不断得到母语文化的熏陶。但他们的母语文化基础只是在无意识中建立的,是不系统的。对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再教育,可以使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本 民族文化,加深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旅游英语专业普遍重视英美文化教学,这 当然符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但是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目的语 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它还应包括对源语言和文化的兼容。

三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导入的中国文化内容

根据季羡林先生的定义,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 、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我们将英语教学中应导入的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包括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饰、食品、用品、工具;社会规范、典章制度风俗礼仪;以及哲学、科学 、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等。导入时应注重中国文化特色的典型词汇的英语表达,同时对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进行英文阐述。

如,“拜年”、“聘礼”、“过年”、“元宵”、“中秋节”等包含的礼俗文化因素,“菜系”、“饮条”、“袍”等包含的饮食服饰文化因素,“剪纸”、“京剧”、“唐诗”、“宋词”等包含的文学艺术文化因素,“四合院”、“寺庙”、“亭子问”等包含的民族建筑文化因素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包括了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季羡林先生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现实性,反映时代需求,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具有启发及促进作用 ,因此,应注重导人影响中国社会至深、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仍具有积极影响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

四 如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知识

1.对旅游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在英语语言教学的框架中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是基础,而导人中国文化是旅游英语教学取得成效的促进因素。注重中国文化的导入 ,决不是旅游英语教学核心的转移 ,而是该专业教学的深化。这就要求中国文化教学必须遵循适度的原则。

2.教学素材是对旅游英语专业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关键环节。在现有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汉语版本教材居多。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有别于普通英语专业,教师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自行编制讲义。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大量介绍,可以作为书面素材以外的有益补充。

3.旅游英语专业注重实践和应用,所以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汉语和汉文化的了解,鼓励学生全程介入。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此外,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教师应采用课堂精讲,师生对话,小组讨论,公开辩论等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督促其在课前进行大量阅读,积极准备。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应摆脱以往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弊端,应以实践为特点,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鉴赏和对比。

总之,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教育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深化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中值得探索的新课题。为了保证这一理念的有效实施,英语教师应该首先审视原有的语言及文化观念,树立全面的中西文化观,注意目的语与母语的平衡。必须使我们的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挖掘旅游文化的深刻内涵 ,积极配合旅游英语教学,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5)

语言不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形式同文化背景在语言的交际中本来就是自然地统一在一起的。每一种语言都是经过不断的社会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包含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因素。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却又人为地硬要脱离他们的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结合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现象的领悟和理解。

一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定义

杜瑞清(1987)曾在《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取得成就的总和。”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狭义文化,或称人文文化(英文中大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二是广义的文化(英文中小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交际习惯、社会习俗、生活惯例及其他等。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说是包括这两类概念的。因为本文所取的研究范畴就是英美文学,而文学是包含在第一类文化中的,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历史、政治、信仰等和所展现的交际习惯和社会风俗都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

二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教学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中很容易忽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首先,所有的理论语言学,不管是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或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都认为言语行为不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他们都未能为我们提供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知识。

1971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海姆斯发表了《论交际功能》,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现象,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语言)运用的(社会)规则,不掌握它们,语法规则便会毫无用处。

另外,传统的外语教学知识培养“纯语言能力”,即具备“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仅有这种能力远不足以保证人们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因为在所有可能被造出的句子中(语法和语义都正确的句子),都有一部分由于不合乎(社会)运用的规则而被摒弃。因此,成功的外语教学法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们。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看到母语对学习外语的干扰,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海姆斯(1971)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干扰的概念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后一种干扰因素之所以容易被忽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莫瓦朗在《教授用外语进行交际》中阐述的:“人在学习母语时,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是同时习得的。”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因此,必须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学习语言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环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三 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教材基本上都是对英美一些小说的节选以及诗歌欣赏等。对整个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只是做了简要的介绍。而许多授课老师所采取的上课模式也是照本宣读,对所选取的小说片段进行翻译讲解等。学生的层次和基础决定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需求具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组织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适时补充一些知识,既减轻他们学习的焦虑,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教学效果。一堂英美文学课下来,如果学生体验的只是文字灌输,而并不能欣赏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我们对本国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比较了解,能够体会到作品的写作意图,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文学吸引力。那为什么英美文学对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却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文学吸引力呢?

稍做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因所在。本国的文学作品都是诞生在本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由于我们从小接受对本国历史、地理等的学习,所以对作品所呈现的社会年代一般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比如《红楼梦》,它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作者生活的晚清时期,而对于晚清的各种社会风俗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是有所了解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那个大家族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而不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由此类推,如果我们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等也有相当的了解,那么阅读起其文学作品来也就不会那么难以得到心理上的认同。比如美国小说《红字》,作者是19世纪美利坚合众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我们若是了解作品诞生的年代、小说所设定的历史年代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会很容易地理解这部小说。

四 英美文学课导入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

1.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期待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从我本人和同学的亲身学习经历来说,大纲的目的也正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殷切期待。

但在实际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这种期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这就导致学生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变成了消极、不感兴趣。一学期的课程下来,很多学生只是记得上过哪几个作品选段,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听到有学生在谈论英美文学作品,不是他们不想谈,而是他们知道得太少了,根本就无从谈起。

2.提高语用能力的需要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些文学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感受地道的英语作品,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在作品所设定的特定故事背景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运用语言的多变性、灵活性,以及特殊的话语在特殊的语境下所展现的特殊含义。

语言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弗里斯(Fries)则强调:“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而觉得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N.Wolfson(1989年)指出:引起跨文化交际误解的情况有两种。首先,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既表现在言语中,也表现在其他社会行为中。这些差异经常导致误解。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价值体系及表达这些价值观念的不同方式通常没有被另一方很好地理解。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判断对方的行为。所以不了解对方文化常是跨文化交际误解的根源。

从提高语用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英美文学课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对英美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也是非常迫切的。结合这两方面考虑,在英美文学课中导入英美社会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五 结语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就在英美文学课中导入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做了一些阐述,得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本身,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英美文学课授课老师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视,让英美文学课为师生所爱,为学生所用。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1987(3)

[2]司徒双.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

[3]索菲莫瓦朗.教授用外语交际[M].巴黎:巴黎阿谢特出版社,1982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6)

前言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中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连接传统中药学科知识与现代药学知识的桥梁与纽带。为了保证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药用植物学长期采用形态构造、系统分类两大部分,这种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已经难以满足中医药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此,我们必须结合当前药用植物学科的发展趋势,对药用植物学的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创新。

一、探索、建立新的课程知识体系

当前的药用植物学以描述为主,教学内容主要由形态构造、系统分类两部分构成。形态解剖是从细胞到器官的解剖,而分类则主要采用的是恩格勒系统,导致学科的名词、概念过多,分类结构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国内兴起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即加强知识结构的综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药用植物学要将近些年来植物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全都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将各种分支学科和各种层次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既能够突出经典知识,又可以反映当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新型知识框架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1]。

二、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在原有的药用植物学基础课程地位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工作,使教学内容突出“新”和“精”。在筛选过程中要掌握筛选的度,即要在充分考虑基础课程性质、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差异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更新。目前我国中学的生物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知识内容有了很大改动,可是大学的药用植物学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好多年没有进行改动,一些内容与中学教材的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比如细胞的结构、分裂等等。而且一些需要深入挖掘的内容却没有提及,比如细胞分裂时的分子机制。所以在更新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对植物概念和生物分界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以前都是按照林奈两界系统来讲授知识,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业界已经提出了3界、4界甚至8界系统。虽然尚未达成统一的看法,但是在一些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比如细胞的信号系统。而且向学生讲授一些目前尚无定论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各家的观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在2010年的时候,有关部门对《中国药典》进行了修订,所以教学内容也应当跟随药典的变化进行变化。比如在药典中增加了一些横切面的显微鉴别、 分子鉴定等等,这些新增的内容也应当出现在教材之中。而生物技术是目前药用植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所以也应当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讲解,让学生熟悉这方面的知识。

三、对教学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综合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做实验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有关知识,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比较一下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试述细胞学说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对药园里的药用植物进行切片,并通过实验观察,对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进行分析[2]。

(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讨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比如:讨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对苔藓类植物的大气监测作用进行讨论、模拟植物拟南芥讨论等等。在讨论的内容上要涉及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现实成就以及宏微观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热门研究领域等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拉近学生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距离。

四、适当增加相关的研究型实验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医药植物学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比如观察药用植物的外部形态、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做这类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来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对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实验性实验[3]。

教师给学生设定实验题目和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从而拟定详细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题目的设定上要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通过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再通过思考和实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随着药用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医用植物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中国药典》也在不断地修订,但是高校的药用植物学的知识体系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发展,它已经跟不上时展变化的要求。所以要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去伪存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

【参考文献】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7)

一、课程的定位由于笔者认为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命名能较好体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定位,故以下皆以“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的课程和教材。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8)

我国20世纪的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的。从1923年分科设置课程纲要开始,逐渐演变并基本固定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用语等五个方面。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考试大纲一直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五大类。而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虽然在考试内容部分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但在内容比例部分还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分类方法。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在知识整体中应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知识分类的历史上,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标准,因而产生了形形的知识分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性的四大类。

纵观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的实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其中,物质知识主要属于事实性知识,包括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观念知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特征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计算等。由于中学化学限于原子和分子层面,中学生认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所以,可以认为在高中化学知识中,物质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对象,观念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思想,方法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工具。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因此,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了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据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科学领域化学科目划分为八个模块,同时又把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下面从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个维度,阐述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二、物质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物质知识”实际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标》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中,必修模块的物质知识主要分布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其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应“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有机化合物”知识。从《课标》的安排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看.物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准确获取物质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相应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物质知识

由于《课标》对物质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将物质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从而体现物质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可以借助液氯泄漏事故报道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以突出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2.以核心概念为指导学习物质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于一定的基本概念认识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课标》在“化学1”中安排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并与单质和无机物知识安排在同一主题。限于化学l的模块功能,这些概念虽然是浅显而又有限的,但它们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并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悟《课标》的立意,充分发挥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物质知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时,由于反应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处于最低价态,而氢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反应的气体产物为氢气。这一确定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假说,就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提出的。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物质知识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要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知识,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置相关问题,将学生有效地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成获取有关物质知识的学习目标。如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钠的氧化物,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已知氧化钠性质的实际,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组成与性质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验检验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过氧化钠性质的认识。

4.按研完的一般思路探究物质知识

物质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如对于SO2性质的研究可以有以下思路:SO2与CO2同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其常见化合价的中间价态,所以SO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是一种新认识的物质,除了根据其类别、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等推测性质外,还可能具有其他某些特殊性质。然后结合相关实验验证推测的合理性,并形成对SO2性质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其他物质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观念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关于观念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和编排,主要包括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观、化学中的相互作用观、化学变化的形式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观、化学进化观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科观念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中学科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基本观念。又由于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化学学科观念通常是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常有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和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两个基本策略。

1.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

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形成分类的观念,有关分类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进行教学,以突出观念知识对物质知识的依赖。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中(图书馆、超市等)分类的事例,思考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本理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观念。

学习活动2:尝试对已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基本理解:树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学习活动3:对几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树状分类图和交叉分类图。

基本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

乙酸的知识主要属于物质知识。《课标》在“化学2”中要求学生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又将其细化为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显然,这些都是物质知识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要围绕核心观念进行”的理念下,《乙酸》的教学可以从物质知识中概括出相应的学科观念,以体现物质知识是观念知识的基础。

学习活动l:观察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认识乙酸分子的结构。

基本理解:物质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学习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乙酸和乙醇分别与钠反应的速率。

基本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泼,主要是由于羰基的影响。

学习活动3:阅读关于“酒是陈的香”的解释,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基本理解: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学习活动4:观察和体会教师演示的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基本理解: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可逆反应,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条件。

学习活动5: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基本理解: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基团,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学习活动6:结合生活实践讨论乙酸的用途。

基本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乙酸与人类的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

四、方法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符合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其中,有的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中练习和运用,有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史话进行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科书中的方法知识体系了然于胸,通过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方法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

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而方法知识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如关于卤族元素的性质,教科书是用假说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的。具体包括:(1)发现问题——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碱金属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能与碱金属元素一样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吗?(2)提出假说——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验证假说——获取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事实材料。(4)得出结论——卤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减弱。但是教科书对这四个步骤没有具体说明和提示,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假说方法进行显化,并使学生明确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所做的初步解释,它需要证实或证伪,而且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假说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2.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虽然增大了科学方法的外显力度,但总体还稍嫌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注意以方法知识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在以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作为课程内容展开主线的同时设计一个方法知识体系。例如关于“化学2”中“苯”的教学可以将其分解成八个学习任务:(1)用文献方法了解苯的发现和来源;(2)用观察方法认识苯的主要物理性质;(3)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的组成;(4)在认识苯的凯库勒式的同时感悟直觉思维的意义;(5)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6)用模型方法认识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7)用演绎方法完成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用综合方法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形成整体认识。该教学过程突出了方法知识对物质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感性认识的丰富,可以逐渐提高对这些科学方法的要求,最终实现方法知识的教学目标。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9)

我国20世纪的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的。从1923年分科设置课程纲要开始,逐渐演变并基本固定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用语等五个方面。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考试大纲一直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五大类。而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虽然在考试内容部分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但在内容比例部分还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分类方法。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在知识整体中应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知识分类的历史上,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标准,因而产生了形形的知识分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性的四大类。

纵观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的实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其中,物质知识主要属于事实性知识,包括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观念知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特征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计算等。由于中学化学限于原子和分子层面,中学生认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所以,可以认为在高中化学知识中,物质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对象,观念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思想,方法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工具。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因此,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了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据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科学领域化学科目划分为八个模块,同时又把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下面从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个维度,阐述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二、物质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物质知识”实际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标》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中,必修模块的物质知识主要分布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其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应“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有机化合物”知识。从《课标》的安排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看.物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准确获取物质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相应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物质知识

由于《课标》对物质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将物质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从而体现物质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可以借助液氯泄漏事故报道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以突出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2.以核心概念为指导学习物质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于一定的基本概念认识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课标》在“化学1”中安排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并与单质和无机物知识安排在同一主题。限于化学l的模块功能,这些概念虽然是浅显而又有限的,但它们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并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悟《课标》的立意,充分发挥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物质知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时,由于反应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处于最低价态,而氢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反应的气体产物为氢气。这一确定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假说,就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提出的。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物质知识

美国现代着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要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知识,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置相关问题,将学生有效地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成获取有关物质知识的学习目标。如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钠的氧化物,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已知氧化钠性质的实际,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组成与性质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验检验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过氧化钠性质的认识。

4.按研完的一般思路探究物质知识

物质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如对于SO2性质的研究可以有以下思路:SO2与CO2同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其常见化合价的中间价态,所以SO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是一种新认识的物质,除了根据其类别、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等推测性质外,还可能具有其他某些特殊性质。然后结合相关实验验证推测的合理性,并形成对SO2性质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其他物质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观念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关于观念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和编排,主要包括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观、化学中的相互作用观、化学变化的形式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观、化学进化观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科观念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 和迁移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中学科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基本观念。又由于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化学学科观念通常是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常有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和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两个基本策略。

1.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

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形成分类的观念,有关分类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进行教学,以突出观念知识对物质知识的依赖。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中(图书馆、超市等)分类的事例,思考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本理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观念。

学习活动2:尝试对已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基本理解:树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学习活动3:对几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树状分类图和交叉分类图。

基本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

乙酸的知识主要属于物质知识。《课标》在“化学2”中要求学生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又将其细化为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显然,这些都是物质知识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要围绕核心观念进行”的理念下,《乙酸》的教学可以从物质知识中概括出相应的学科观念,以体现物质知识是观念知识的基础。

学习活动l:观察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认识乙酸分子的结构。

基本理解:物质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学习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乙酸和乙醇分别与钠反应的速率。

基本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泼,主要是由于羰基的影响。

学习活动3:阅读关于“酒是陈的香”的解释,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基本理解: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学习活动4:观察和体会教师演示的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基本理解: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可逆反应,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条件。

学习活动5: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基本理解: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基团,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学习活动6:结合生活实践讨论乙酸的用途。

基本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乙酸与人类的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

四、方法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符合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其中,有的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中练习和运用,有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史话进行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科书中的方法知识体系了然于胸,通过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方法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

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而方法知识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如关于卤族元素的性质,教科书是用假说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的。具体包括:(1)发现问题——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碱金属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能与碱金属元素一样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吗?(2)提出假说——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验证假说——获取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事实材料。(4)得出结论——卤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减弱。但是教科书对这四个步骤没有具体说明和提示,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假说方法进行显化,并使学生明确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所做的初步解释,它需要证实或证伪,而且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假说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2.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虽然增大了科学方法的外显力度,但总体还稍嫌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注意以方法知识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在以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作为课程内容展开主线的同时设计一个方法知识体系。例如关于“化学2”中“苯”的教学可以将其分解成八个学习任务:(1)用文献方法了解苯的发现和来源;(2)用观察方法认识苯的主要物理性质;(3)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的组成;(4)在认识苯的凯库勒式的同时感悟直觉思维的意义;(5)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6)用模型方法认识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7)用演绎方法完成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用综合方法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形成整体认识。该教学过程突出了方法知识对物质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感性认识的丰富,可以逐渐提高对这些科学方法的要求,最终实现方法知识的教学目标。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10)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关于化学的知识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63-02

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作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最新的教育理论,它对学生对素描理论和概念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描作为一种可以服务于一切绘画形式的基础学科,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解剖学和透视学等知识。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将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应用于素描教学之中,如果能用准确、生动与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那么就会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关于素描的概念,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奥苏泊尔同化理论的内涵及其主要观点

奥苏泊尔(D.P.Ausuble)是美国纽约州大学研究院教育心理学教授,他在1963年出版的《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中提出了他的“同化理论”这一概念。同化理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他必须把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改组,以使自己原有的观念发生某种变化。奥苏泊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有必要的知识作基础,有了这种知识作基础,新知识就可以被学习者所接受,并被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所同化。同化理论有以下两个主要观点:

1.有意义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所学新知识、新概念被学习者原知识结构所同化的过程

奥苏泊尔教育心理学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是他对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奥苏泊尔将人的学习分为两大类: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在奥苏泊尔看来,一种学习若要有价值,那么它就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所学新知识与其原有知识之间有实质上的联系,因而可被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所同化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以这种同化的方式来实现的。

2.“同化”过程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来实现

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所学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被学习者学习的。接受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学习中不包括任何发现和创新,它只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和内化即可(即把所学知识同化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接受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是概念被同化的过程,它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对素描教学的意义

将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应用于素描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将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应用于素描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相关概念并对之加以灵活运用,从而使素描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运用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有助于学生对素描理论及其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强调学习者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素描教学中涉及到大量概念性的知识,如光影、构图、焦点透视法、空气透视法及解剖学中的骨骼和肌肉系统等。如何快速而有效地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只是把这些概念简单地介绍给学生,不能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概念,所以就导致很多学生的素描作业没有自己的创造,缺少艺术情趣,没有个人思想的表达,只是公式化的描摹,画面僵硬呆板,毫无生气可言。而将同化理论运用于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关于素描的基础知识的结构(光影、构图等),同时鼓励学生再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新的理论知识(透视学与解剖学等),并在新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的关于素描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即使其新旧知识得到融合,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理解关于素描的相关概念,就能使枯燥的概念在自己的头脑中变得生动起来,从而使对素描的学习变得更有趣。

2.运用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有助于学生避免对素描的机械学习

奥苏泊尔指出,机械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在接受了所学知识之后并未在其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或者说是学生并没有理解自己所学新知识的实质及意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与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教学是不同的,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要培养的不是画家而是未来的中小学的美术教师。这样,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就不一定非得要具有较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极强的造型能力不可,但却一定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要有对中小学学生进行较初级的美术教学的本领。因为有这种不同,所以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美术能力一般都较差,这也导致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处于机械学习的状态中。最典型的就是不少学生都会死记硬背他们在高考前的应试公式,比如一幅人物头像素描应该有几块黑、哪里是转折点及人的五官的比例等。一幅人物头像的素描作品中的“几块黑”和“转折点”等是素描色调理论的一部分,倘若学习者对“色调”概念的理解是模糊不清的,那么他们就无法通过对相关定义的理解以将“几块黑”和“转折点”与“色调”概念联系起来,就只能是一种机械学习。相反,将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运用于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使之在了解“几块黑”等概念的同时,也与其对“色调”理论的认识联系起来,就会使学生产生理解式的记忆,从而就会使学生避免机械性的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