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8 17:42:35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1)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2)

始终不渝促内涵 “三大成效”初显现

2012年,金台区提出教育发展要全面从外延向内涵转变。随后,连续三年开展“三大行动”,内涵发展建设年、突破年、提升年梯次推进,以2015年全区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建立、2016年全区认定内涵发展星级学校56所、全区教育质量全线提升为标志,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认识,建构内涵发展的核心价值

全区上下形成了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的统一认识,确定了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这两支队伍的发展,队伍发展必须依托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发展路径。

二、拓展了校本研修,奠定内涵发展的坚固基石

――校本研修更新了“办学理念”,树立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引领学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合理地指导学校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办不出高质量,产生不了良好的效益。因此,通过研修,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发展的需求,促使学校修正办学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和提升。

――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我们大力推动校本研修,统一编印《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手册》《金台区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工作手册》,推广342校本研修模式,承办宝鸡市校本研修工作现场会,发挥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区教研室校本研修团队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区级拔尖人才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工作者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个人3名。2016年研修团队负责人及8名教研员被市小教中心、文理学院、市教育学院邀请做培训讲座、点评课等国培活动和市级教师培训活动等。在陕西教育人人通晒课工作中,我区晒课总数及人均节数均位于全省各县区第一名,有7名教研员进入全省晒课达人前10名。这骄人的业绩更是给了全区教师以积极感召与示范引领。

――校本研修提升了“文化建设”,积淀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各校依托自身资源,挖掘文化因子,打造校园精神高地。

――校本研修创新了“德育活动”,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如李家崖小学的“解读汉字密码,打造幸福人生”德育系列活动,将汉字教学与大爱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近小实亲,有趣有声有色,产生广泛的影响。

――校本研修助推了“教育科研”,强大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切入点,狠抓教育科研,立项高效课堂区级课题88项,开设高效课堂论坛,研制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标准,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成果和高效课堂教改标兵的评选,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覆盖全区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教育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区教研室积极指导高效课堂和校本科研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8月我区印发宝金教育(2014)179号文件《关于印发金台区教研活动管理细则的通知》,并统一印制《金台区中小学教研活动记录手册》,配发各校教研组(备课组)。2014年11月印发宝金教育(2014)240号文件《金台区幼儿园保教科研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形成我区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校本研修升华了“办学特色”,闪亮学校内涵发展的招牌。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我区的逸夫小学342研修模式在全市领先,可谓楷模。此外,三迪小学的书法教育和科技教育、陈仓路小学的三算教育、神武路小学的科普教育、东风路高中的学科主题研修等亮点纷呈,特色明显,影响深远。

――校本研修强化了“体音美测试”,修正学校内涵发展的偏差。体音美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应试教育的盛行,它们却沦落为薄弱学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测试不达标的学校一票否决,取消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资格,促使各校千方百计抓好体音美教学。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在全省率先成立体音美科研机构,建立体音美学科测试制度,这次过程督导体音美测试合格率是今年督导过的县市中最高的,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我区体音美测试方面工作也引起多方瞩目,先后应邀赴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千阳县、陇县、扶风县等县区传经送宝,推广体音美测试工作经验,引领体音美学科由弱变强。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践行,更需要研究。 三、建立了评价机制,凝聚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教体局把学校内涵发展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校长绩效考核、中层干部培养提拔的重要指耍促使各学校与区教体局步调一致,行动上跟进,全力以赴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全区一致推动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区教研室把内涵发展调研检查、整改督察常态化。每学期按学段进行一次调研检查,每学年按学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按照验收评定标准,做好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调研指导和验收评定。各校建立内涵发展月检查制度和内涵发展督察奖惩机制。

目前,金台区已经确定四星级苗子校9所;评定内涵发展三星级校12所,确定内涵发展三星级苗子校18所;评定内涵发展二星级校44所,确定内涵发展二星级苗子校6所,掀起了全区内涵发展的热潮。金台区高考、中考质量连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办学质量稳步提升,释放出内涵发展的极大魅力。

坚定目标抓落实 “六大举措”促践行

一、引领并发挥校本研修的示范作用,全面覆盖,全面推进

校本研修手册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金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了涵盖研修制度、学习记录等内容的《金台区校本研修手册》,全区教师人手一册,翔实地记录了教师的研修历程。自省启动校本研修工作以来,金台区坚持每年八月份,结合学校及教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原已使用的校本研修手册重新修订,根据需要进行删除和增订相关栏目,扩充了研修的范围和内容,更全面地体现校长的一校之魂的引领作用,体现教师研修的状态。目前,在广泛征集一线教师使用意见中已经历了5次修订,逐渐规范并成为金台教研的一大特色。

2013年12月,金台区承担了宝鸡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工作,现场会上展示全区各中小学的研修工作,观摩了逸夫小学小学语文342观课议课活动。2015年,金台区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6年,金台区年被宝鸡市教育局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7年,被省教育厅表彰命名为“陕西省优秀校本研修团队”。

二、修订并完善校本研修的规章制度,形成机制,长效推进

业成于谋。近年来,金台区从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入手,积极构建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不断内化省厅校本研修实施意见和市局实施方案,制订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区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区教研室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学段组长为组员的校本研修工作小组,在区教研室设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日常管理及学时认定工作。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采取在检查中培训,在培训中检查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在校本研修推进中,金台区针对学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并发文件《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对“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表”中的每个栏目及子栏目都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并以文件的形式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及时下发各校(园)。针对学校教研活动不规范、内容不扎实、效率不佳等问题,先后拟发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补充规定》《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制订了《关于规范教研活动的通知》,实行全区教研活动大课表,在课表中固定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全区同步,便于检查指导,便于通过录播教室面向全区同步远程研修推广。为了规范管理,夯实课题研究过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 《关于校(园)本课题管理中应注意问题的通知》等三个校(园)本课题管理规定文件,规范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三、丰富并创新校本研修的工作主题,构筑模式,深化推进

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金台区积极整合培训和教研活动,搭建载体,构筑校本研修新模式,全区各校共同努力谱写了“走出去、请进来、浸入式”的校本研修三部曲。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金台区坚持“管理”“挖潜”和“借力”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教师秉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立足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力量,多次邀请省市专家组、课题组莅临我区指导课改及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召开培训会、立项会、评估会、结题会等,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课题的教改教研氛围。近3年,81项省级微型课题结题,6项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42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结题,60项以 “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318项以 “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4872项校级课题结题,全区教师教研成果有416项获市级以上奖励。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本研修平台,构建高效课堂,引导一线教师在研究中理解课改精髓,掌握教改要领,提高教改水平。成立了以各学科教研员为组长的高效课堂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小学等级+评语质量评价改革”办法,研制出了学校、学科、课型三级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各校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了高效课堂新模式。

――以专业引领为龙头,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精彩。在金台区,“管理者论坛”和“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在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独领风骚。

“管理者论坛”侧向于学校管理层,“校长论坛”和“青年干部成长论坛”是其较为成熟的两大分支活动。两个论坛都以交流校本研修中的困惑、感悟、启示、观点、收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自悟与调研――学区酝酿――全区研讨”三个阶段达到学习知识、答疑解惑、交流经验的目的。2012年9月,举行了“校长论坛”,编辑《校长论坛论文集》3册,堪称“高效课堂”区内交流的一次盛会。 “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成立于2014年5月,聘请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百余人组成小幼教、初中、高中三个专业团队,采取集中服务与个人服务、面上服务与点上服务、成员自我服务与专家带动“三结合”的服务模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示范指导。服务团坚持“五个一”即带去一节优质公开课、进行一次课堂问题会诊、作一次专题讲座、进行一次对话交流、带去一份最新的课改信息资料,贯彻“三新”:新理念、新课改、新模式,落实“三进”: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直通校园、直达师生,在促进城乡、校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多样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师提升空间。其一是依托大学区开展研修。2012年3月,我区按“相对就近、强弱兼顾、分层搭配”的原则在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层次设立15个大学区,由区域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依托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组织学区内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学区通过组织同课异构、联校教研、观课磨课、专题培训等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优质资源的浸润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二是依托高效课堂开展研修。我们以高效课堂为研修核心,组织开展了优秀导学案征集、全员全程教学评优、教师基本功大赛,高效课堂校际交流、送教下乡、复课研讨、高效课堂教改标兵评比、“高效课堂”案例征集等活动,渗透到全区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各学科,三年累计开展活动600余次。

其三是依托丰富的活动开展研修。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研修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刻苦钻研,为各校(园)、兄弟县区、市教院、市小教中心作专题报告;小学组各教研员针对目前教育形势、欠缺的前沿理念以及课堂教学调研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进行微课专题培训;“课堂教学该如何‘走实’”主题培训;“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全区中小学体音美教师理论知识培训。2.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全区开展学习《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围绕“抓改革?促内涵?提质量”主题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区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为人师表,渗透德育”意识和“质量立校”意识。3.在全学段全学科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以赛促研修。

四、指导并树立校本研修的工作典型,分类指导,特色推进

在全面推广、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引导学校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是金台区近年来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研修团队成员发挥教研员的指导职能,分类指导学校工作,小学教研员抓住问题深入学校反复指导,逸夫小学342观课议课活动成为全市校本研修活动一大亮点,在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市高效课堂校长论坛以及金台区342观课议课校本研修推进会中都进行了观摩。

英语教研员指导三迪小学积极探索英语学科的“高效早读”,让学优生担任学术助理领早读、管早读。每天学术助理将早读的内容制作成PPT,通过投影仪打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并且同年级几个班的学术助理相互交流,彼此领读外班的早读,这样更促使其领读之前认真练发音,事先作准备,便于在外班学生面前展示,这样英语老师的早读就可以一拖四,节省时间,达到高效。另外,三迪小学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也开展了特色研修,学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安全、卫生、文明、护绿等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自主管理体系。

五、加强并提升团队成员的指导水平,创新工作,示范引领

各教研员在研修团队的组织和指导下,加强个人研修,做到研修经常化、随时化、创新化、成果化。

――借助网络研修势头强劲之力。设置学科主页41个,上传研修文章20000余篇;创建中小学高效教学QQ群40余个,共享“导学案”千余篇;自2012年1月所有教研员开通个人博客,坚持每周撰写教育心得、工作动态等,目前共撰写教育心得7890篇, 40多所校园网站设立了教师研修论坛;各教研员创建了学科微信群,注册了学科公众号,为教师开展研修提供广阔天地,真正地实现研修经常化和随时化。

――加强自身研修、深度研修,全力提升研修水平。近年来,研修团队成员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边学边写,边工作边反思,边反思整理,将成果序列化。团队成员坚持每年做课题,做到年年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目前,省级课题结题的有28项,市级课题结题的有53项,在各级各类刊物80多篇,我室并将团队研修成果汇编成册5本。

――打造主题研修的新亮点。自2013年5月成立体音美学月以来,全区义务教育学段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工作。2014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将我区体音美学科测试的相关资料以光盘形式下发给本年迎接双高双普的县区。体音美组教研员曾应邀为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渭滨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等县区的体音美教师作体音美学科测试的培训。11月2日区教研室组织部分学校校长、教研员赴千阳县教研室、千阳中学、千阳南寨中学开展了“金千教育联盟”教研交流活动。

六、顶层设计,精准指导,开展内涵发展星级校创建评定

2013年上半年,金台区出台了《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实施方案》和《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标准》。各校根据文件规定,积极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苗子校”,区教研室严格标准确定“苗子校”,切实开展调研指导、验收评定,并由区教体局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星级校荣誉牌匾,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热情,确保了内涵发展不走偏、显亮点。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3)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28-03

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新趋势、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多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等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主题内涵的初步确立。2003年经历“非典”后,我们党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把科学发展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7月1日,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 〕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2 〕 (P396-397 )10月14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2 〕 〔P483 〕这是党中央对“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主题内涵的最早论述和阐释。

(二)地位作用的最早阐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03年11月27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 〕党中央第一次把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到“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高度。2004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专题研讨班,等中央领导在研讨班上先后讲话,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地位作用等问题先后作了重要论述。

(三)科学表述的正式形成。从2004年初开始,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其具体标志就是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正式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更为明确,精神实质更加鲜明。2004年1月12日,在中纪委全会上所作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 〕 〔P730 〕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2 〕 〔P849 〕由此开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便正式被表述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基本内涵的系统阐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还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作了系统化的论述。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2 〕 〔P850-851 〕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 〕 〔P850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 〕 〔P850 〕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作出全面、系统的阐释。

(五)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从2005年开始,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提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 〕 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2006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5 〕 〔P4 〕在这里,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这是对科学发展观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提升。

(六)理论体系的初步概括。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进行概括和总结起始于2007年。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 〕 2007年10月15日,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基本要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 〕 还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至此,党中央已经初步总结和概括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

(七)重要地位的精确表述。党的十七大报告除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外,还进一步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 〕 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和精确表述。

(八)具体内涵的深化拓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系统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体系、基本要求和重要地位的同时,还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作了进一步深化拓展。以往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主要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十七大报告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作了更为深刻、系统的阐释,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 〕 对“统筹兼顾”的解释,以往主要强调的是“五个统筹”,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兼顾”的具体内涵也作了进一步阐释,即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7 〕 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对科学发展观具体内涵的深化拓展。

(九)理论体系的继续充实。党的十七大之后,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系列新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理论体系。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8 〕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也强调了上述重要思想。

2010年12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切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 〔9 〕 对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容,都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十)理论体系的最新拓展。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科学体系再次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10 〕 这一重要论述,尤其是其中关于两个“以”、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加快”、两个“促进”、两个“不断”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的时代本质和基本要求,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新阐释、新拓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而继续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3-07-02.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八方面具体部署明年工作[N]. 人民日报,2003-11-30.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8.

〔5〕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6〕.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06-26.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4.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湖北省独立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为20102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袁先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伟,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组织与培训中心主任、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实力增强,这种发展更多的是出自内在需求。外延式发展则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当前,独立学院正处于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明确内涵式发展的内涵,就是要解决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确立发展的任务和途径,这也是独立学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

一、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是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发展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组织管理以及发展过程。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需要确立与内涵式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1. 要确立特色发展的理念。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独特气质,是办学水平、办学优势、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和竞争力的表现。可以说,办学特色问题是目前独立学院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用长远的眼光,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特色发展的重大意义。特色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聚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找准切入点,苦练内功,日积月累,取得成效。

2. 要确立适应社会的理念。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不是旁观者、评论者,而是参与者、建设者。独立学院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生存问题。适应社会的重要体现,就是培养的学生能否为社会认同,能否在人才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既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学校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3. 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师生员工在学院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师生员工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就是要尽力解决和维护师生员工的实际利益,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实现自身的全面进步,最终达到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把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出发点,把真诚服务与民主管理作为基本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从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员工。

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办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同样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前面讲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后面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表述不同,内涵一致,都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质量为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质量。

独立学院在经过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后,需要尽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重大转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高教资源的逐步丰富以及生源数量的减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从有限选择向多元选择转变、从能上学向上好学转变,办学质量成为人们选择学校的主要标准。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来看,办学质量还不高,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在教育市场的竞争力也不强。同时,独立学院还面临着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发展难以为继的严峻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扎扎实实提高办学质量,既是独立学院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0日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表现,为高校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机会。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趋向日益清晰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也围绕不同的工作重心开始了由规模发展取向下的硬件建设转向内涵建设思路下的质量提升。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含义。根据教育部2006年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等,这些内容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

(二)内涵建设与外延扩展的关系。近几年,各类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多,需要适度的外延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一种表现。但一味地外延扩张,不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也可能是内涵建设的隐患,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外延与内涵的关系。一方面适度控制学院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内涵建设应与时俱进,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应一起抓。

(三)内涵建设与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关系。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评价导向是以职业性为导向,即强调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否具备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基本素质即是否是受企业欢迎的、具有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主要看人才质量的培养质量,而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学生拿了几张技能证书,更主要的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科学定位是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前提。定位是一所高校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它是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标。与普通本科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线不同的是,高职教育则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其发展核心必须以专业为主。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其建设内容就包含:

1、立足现实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就业率的首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2、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

3、紧抓课程建设,统筹教学资源。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是专业建设的实质性内容。

4、组建教学团队,强化师资队伍,这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5、建设实训基地,优化教学环境。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是高职专业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学科建设是整个办学的龙头,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高职院校在设置或新增本科专业时,既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又要把那些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量大、符合学校定位、有较好学科基础的专业作为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专业。在考虑学科布局、专业定位、课程选择时,力求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真正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成为决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需求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广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不仅考虑应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能力。为此,师资队伍建设应与一般以学科学术教育为主的院校有所区别,不仅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还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五)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切实把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发能力的重要场所,要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100%;应保持高职院校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势,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设好校内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校内外集中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内涵建设发展模式

构建内涵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科学定位、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彰显特色四个方面。

1、科学定位,理清思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内涵发展模式的起点。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找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2、硬件建设,提升层次。硬件建设是学院建设和发展重要前提,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条件,硬件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

3、软件建设,保证质量。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软件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产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管理,保证内涵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彰显特色,创建名牌。办学特色的本质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现代的高等教育如果缺少特色,就难以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校的办学特色已成为衡量其办学水平的一个显性标志,她归结为学校独有的优质的育人环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质量方面起独到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启迪.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是关键[J].中国教育报,2005.11.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6)

[作者简介]徐令(1971-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7)

作者简介:周霞霞(1981-),女,山东烟台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王资(1965-),女,河南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 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在内涵式发展中,关于学生质量的评价要重点纳入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考核,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体系。以往的评价虽然有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缺乏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很少有衡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认知等方面的记录,由于大部分测评方法有限,实际获取的结果并不客观。同时为了跟踪评价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表现,这里需要纳入用人单位的客观评定如就业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对学生质量作出真实的判断。

质量的意义,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评价质量标准也是要随着质量内涵的变化同步更新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高职院校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其自身功能的改善及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决定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整体进程与演进方向。在内涵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节点,应该对反映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标准和要素适时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以加快内涵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2-14.

[2]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3]张洪春,温中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结构与规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9.

[4]鲁武霞,马建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J].职教论坛,2012(10):26-29.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7-100.

[6]徐伟,王德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4):8-11.

[7]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3):95-97.

[8]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9]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分析与内在逻辑[J].职教论坛,2013(10):39-42.

[10]洪玉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64-67.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8)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领域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科技资源和人才力量有机结合的战略高地,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支点。把高等教育真正从以规模形式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需要与时俱进,突破许多陈旧思想的束缚和以往改革但已过时的制度藩篱,需要找到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与突破口,才能为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注入“灵魂” [1] 。

将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结构模式的类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其发展水平是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和评价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方法的合理度、学生综合素质、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质量指标[2]。

一、加强学科硬件环境建设,促进计算机教育内涵式发展

学科建设是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平台。近年来,我校计算机中心伴随着高校从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性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及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科特点的认识逐步提升,学科建设在不断完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变了原来的硬件基础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等状况,使之不断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化手段得以施展,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促进了学科快速发展。

(一)先进的硬件基础环境建设

近几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中心扩大建设,现已拥有7间机房,学生计算机数量350台,明年计划继续新建满足更高要求的机房提供给学生上课和实践使用;此外,中心拥有教学服务器4台,用于大容量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平台运行、数据库存储和无纸化考试使用,全部机器均可无缝访问校园网资源。先进的硬件基础环境的建设,无疑为学科的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领先的软件技术与信息化平台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中心在良好的硬件环境基础上,开始注重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重点放在先进软件技术的引入和信息化平台的自主研发两个方面,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2004年,学科引入北京朔日公司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无纸化考试系统,在总结该系统应用经验并结合全国计算机考级考试工作的基础上,计算机中心于2007年自主研发完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无化考试系统,并逐步改进推广至适用全校本科生选修课、研究生课等多门上机考试,并实现了计算机全部必修课程改为无纸化考试形式,该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传统考试模式的改革工作,同时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研发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其它信息化平台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加强学科建设,促进计算机教育软实力的提升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资源。近年来,计算机中心一直努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和外出学习交流。10年前,中心拥有教工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全部为本科学历;现在中心有22名教工,其中教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副教授4人,副高工1人,其余均为中级,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9人,在读硕士2人,师资水平显著提升。

在科研工作方面,已经组建起了科研团队,先后参加学校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研基金中药指纹图谱项目、辽宁省各类科研项目和校级教改立项多项,由原来的个人科研发展到了团队科研,可以完成更多、更高技术含量的科研任务。

(二)加强学科合作与教材建设

计算机中心在加强学科自身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与其它学科的合作,不断寻找机会跨学科结合,将合作与结合的研究成果写入到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当中,并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医药类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现在本科教材已经进行第三次修订改版阶段,研究生教材也已经完成第二版修订。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和辽宁省精品课,这都得益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改革,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是分不开的。

(三)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计算机中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全国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比赛,如举办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大赛,ITAT技能大赛等,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处,同时为中心的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素材。真正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教结合,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实现优质教学的过程,没有优质教学的教育,即满足不了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更承担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高校深化改革的必然之路。实践证明,高层次的学科建设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才能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校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3]。

参考文献: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9)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的。5年前,党的十七大从道路和理论体系两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作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作出这一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党的十不仅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科学含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起来,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阐明了三者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使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是我们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取得的重大思想成就。

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上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不仅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十对三者各自内涵的理论阐述,更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十对三者相互关系的科学揭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的十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所作的理论阐述。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重要的是要深刻领会这一理论阐述的精神实质。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必须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离开这个行动指南,我们就有可能回到过去的老路,甚至会走上邪路。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根本保障。我们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要不断完善这一制度,经过不懈努力,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二、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涵上作出的又一新概括。这个新概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我们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就要从三者的相互联系上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作出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揭示了当今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盲目性,都要有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总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超越阶段、又不落后现实,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如何布局一项事业,是推进这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_二位一体”,再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逐步深化。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将这个总布局由“四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五位一体”,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治国理政的方略日臻完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科学、更全面的同时,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

任务意味着历史使命,彰显着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党成立伊始,就肩负起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庄严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不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是现实的奋斗目标。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九十多年不懈奋斗实践的接力和发展,也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继续和拓展。

上述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三者密切联系,共同构成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是基础和前提,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部署和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任务和使命。总布局和总任务都必须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在立足这个总依据的基础上,又要着眼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总任务,客观上要求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因此,我们不能将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彼此割裂开来看待,而应当把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密切联系起来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三、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必须坚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党的十提出了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个必须坚持”,从主体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领导核心等方面着力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凝练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的党。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并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将这些经验归结为“三个代表”,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系统概括和总结了我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十个结合”,科学地回答了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生动地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10)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重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基本理论主张,在与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

一、中西方文化内涵对比

(一) 西方文化内涵讲究优胜劣汰

西方文化内涵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追求自由为核心价值观,本质是优胜劣汰。金钱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追求财富最大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是竞争就是毁灭。西方文化内涵极大程度的重视物质发展,物欲横流,忽视人文教育,人与人之间互相争斗,导致经济上的大退步,由西方列强的贪念作祟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的沦丧,人格的扭曲,这都是竞争意识的作祟[1]。达尔文所崇尚的物竞天择正是西方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 中华文化内涵是讲求以人文本

中华文化内涵讲究仁爱,孝义,脱离低级动物,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讲究一个和字,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奉行仁、义、礼、智、信的理念,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重视人性的发展,和字体现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情怀,包容万物,体现中华文化的关键。《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可见,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接近实质的人学,其宗旨就是克服人的自私自利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与政治、经济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经验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一代代华夏儿女呕心沥血的经验总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导向,是对当代社会人们价值观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对社会主义全方面的概括和展望。它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助传统文化的发展点,坚持以人文本,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结合自身进行整合创新,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奠定了文化建设的基础,给予中华儿女强烈的文化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向和追求,深入到每个国人的骨子里,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中华儿女自带独特的气质,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是一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华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发展,都展现了强大的魅力,和勃勃生机[2]。就像所说:“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身后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要有强大的自信心,从容淡定的魄力,奋发图强的勇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创新激发出无穷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还面临着许多的质疑和挑战,强有力给予这些质疑和挑战以回击,使其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现代的发展理论大都结合了文化的底蕴和时代精神,以人文本,建设和谐社会等带有中国特色的理念都体现了这个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在于它与国情所结合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发展与创新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发展没有界限,文化内涵的创新也没有停止[3]。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国情进行创新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面对国外的文化同样如此,做到洋为中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

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取整合,赋予它现代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忽视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历来注重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最好的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以人为本正是由此演变而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真切反映了马克思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完美展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在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依然能够保证其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和平发展的时代价值

中国现代化的理念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否定,也不是全部照搬照抄,而是在区分的情况下进行吸收。总书记提出“和平崛起”的概念,阐述了中国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有效的消除了国际社会的舆论,为国家发展获得更有力的话语权[4]。中国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把中国坚持的理念向全世界展现,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展现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化占有越要的地位,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指的是封建帝制等思想,中华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达到人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后,达到大公无私精神境界,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中华文化表明,为他人着想就是善的,一心只考虑自己就是恶的。善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里都有所体现[5]。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进党的执政中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仁爱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义所在,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了能够较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魂”开始被很多党内干部人员所抛弃,这就使得视人民为鱼肉、腐败贪污层出不穷,而为了扭转这一“党魂”丢失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道德高尚的人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将由此实现不断的贯彻与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放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更好实现,我国全体民众所共同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将获得有力支持。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一个金钱至上,一个以人为本,而通过本文研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所体现的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必须要践行的价值观和宗旨,我们就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下)》,人民出版社,2013版.

[2]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析一对中国共产觉文化建设的J识》,载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王向清:《中国将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历程》,载于《邵阳学院学报(狂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4]田贵平、竟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解读》,《长白学刊》如14年第6期.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篇(11)

内涵和外延本是逻辑学上的两个概念,其含义有着明确的界定: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和延展。这里所讲的内涵发展更多的是引用了其隐喻的意义,更注重质量提升。多年的办学经验使我觉得,校长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要以学校发展为己任;其次,学校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在次基础上,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特别是一个学校的管理、校风和教师队伍建设,更是至关重要;最后,学校的发展需要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联合驱动。内部动力靠目标激励,外部动力靠竞争维持。两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总之,立足于学校内涵发展,是在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系统谋划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筹决策,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要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一切从整体出发,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最佳效益。笔者认为,对于一所小学来说,应在以下方面持之以恒地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让思想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必须确立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价值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精心培养,都能成才”的人才观。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品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其次,实施系统科学管理,构建科学管理系统工程,让管理保证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必须形成系统的科学管理特色,具体体现为“五化”,即实现管理理念的科学化、实现行政管理的扁平化、实现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民主管理的人本化、实现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让教师成就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是学校办学中的第一要素,她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传达给社会以明确的信息、引起社会积极的评价、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而且名牌教师在校内外都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教育质量诠释学校的内涵发展。我的构想是:争取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运用网络搜集信息、学会运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等三个必备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享受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愉悦、激情和活力;创造条件开设校本课程。

第五,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文化润泽学校的内涵发展。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隐性课程,还是校园之内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幽雅的物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争创一流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