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2 08:26:49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1)

(一)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浓厚的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会害怕?”学生回答:“这还用问,肯定是狐狸害怕被老虎吃掉。”我接着说:“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不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呢,你们说奇怪不奇怪?”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故布疑阵:“现在,天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那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纷纷回答:“用箭射,用枪打,用石头砸……”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然后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神射手更厉害,只拉弓,连箭都不用,‘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认真地读书、思考。

(二)释题引申法

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的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想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授《月光曲》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2)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14-01

一 弥补文本不足,开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再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网络正成为学生输送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现行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些信息,学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取、吸收知识,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黄山奇石》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黄山的情况。课文以文本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黄山的美妙风光,文字非常得优美动人。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黄山毕竟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实地去欣赏。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奇石,单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那么,对于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的事物,我们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风光的奇特、美妙呢?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怎么办呢?传统课堂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就能够做到。在组织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利用教学虚拟网,将课堂链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设问:“你对黄山知多少?”这样一问,学生们便通过网络平台,输入关键词“黄山”,通过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很快便进入,登陆黄山网站,黄山的风景名胜、人情风俗、历史掌故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丰富的资料,更激发了学生们去探索课文内涵的欲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施教模式:A组学生快速搜索,复制网上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和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并编辑这些信息资料,完成一份黄山旅游的报告;B组学生搜索黄山“四绝”的另外三绝--奇松、云海、温泉的相关句子,粘贴在word文档中,并可以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保存文件;C组学生只需要搜索出黄山的地理位置、网站栏目的介绍等简单信息。这样的教学收到了“同步教、异步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增加表象积累、开宽视野的同时,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三 网上互动,创建新的交流方式,促进多向协作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升华为团队的利益,最终促使学生的组织能力、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

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是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充分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疑难问题走向同伴,走近老师,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对讲等多种功能,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教师在制作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件时,除了为学生搜索好一些现成的课件资源,课上还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让学生利用“网上邻居”和“聊天室”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在网络里畅游,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时空的开放,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思维火花的迸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交流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四 网上冲浪,开放求知领域,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3)

一、弥补文本不足,开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再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网络正成为输送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些信息,学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取、吸收知识,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黄山奇石》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黄山的情况。课文以文本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黄山的美妙风光,文字非常优美动人。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黄山毕竟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实地去欣赏。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奇石,单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那么,对于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的事物,我们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风光的奇特、美妙呢?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怎么办呢?传统课堂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就能够做到。在组织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利用教学虚拟网,将课堂链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上课伊始,教师有意设问:“你对黄山知多少?”这样一问,学生们便通过网络平台,输入关键词“黄山”,通过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很快便进入,登陆黄山网站,黄山的风景名胜、人情风俗、历史掌故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丰富的资料,更激发了学生们去探索课文内涵的欲望,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我们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施教模式:A组学生快速搜索,复制网上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和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并编辑这些信息资料,完成一份黄山旅游的报告;B组学生搜索黄山“四绝”的另外三绝——奇松、云海、温泉的相关句子,粘贴在word文档中,并可以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保存文件;C组学生只需要搜索出黄山的地理位置、网站栏目的介绍等简单信息。

这样的教学收到了“同步教、异步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增加表象积累、开阔视野的同时,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三、网上互动,创建新的交流方式,促进多向协作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升华为团队的利益,最终促使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

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是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充分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疑难问题走向同伴,走近老师,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对讲等多种功能,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教师在制作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件时,除了为学生搜索好一些现成的课件资源,课上还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的搜索,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让学生利用“网上邻居”和“聊天室”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在网络里畅游,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时空的开放,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思维火花的迸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交流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四、网上冲浪,开放求知领域,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88-1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展开,创新能力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创设轻松、愉快、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在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畅所欲言,使他们情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开启智慧的闸门,竟展创新思维行为。如在《我坐上了飞船》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配乐朗读示范,带学生进入情境,接着重点指导读好两个带“啊”的句子,读出作者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看到中国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最后通过学生个人配乐朗读,想象自己乘坐飞船飞向太空,见到太空美丽多彩的景色,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随后我组织他们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画下来,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中,笔者也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打开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朗读时又借助电脑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大自然奥秘的片段。学生反复练读,激发出丰富的想象,打开想象的大门。

二、拓展课文,发展想象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填补,或对言犹未尽的语段结尾进行想象延续。例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同理,《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小羊就一定会被吃了吗? 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补续想象,使学生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延伸课文的文外之意。

三、利用插图,激活想象

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看图说话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它要求学生要观之有物,要察之有序,更要言之有理。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就必须要训练学生“会看图”,即不仅看到图上的内容,还要“看到”图外的内容;不仅看到静止的图,还要看到“动”起来的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然后想象图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变成语言表达出来。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配有插图,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观察《草原 星空》练习中,某教师不局限于教参书上现成的答案,抓住“草原与羊儿”、“星星与月亮”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很多孩子甚至说出了“草原上的羊儿回家了”、“草原上的羊儿在跟天上的白云捉迷藏”、“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在对话”、“天上的月亮姐姐在给星星讲故事”等等这样极富想象力的话语来。教师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学生感受到想象在看图说话中的作用,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

四、灵活运用省略号,发挥学生想象力

课文中有些省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课文的结尾写到: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给那些新奇石起名字,并且用肢体语言将新奇石的形态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黄山奇石“奇”的效果,还可以将黄山奇石的特点深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惊叹于黄山的神奇的同时,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5)

一、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一文时,运用了信息技术,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

文明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对我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课文中仅有的三张图片给学生留下了模糊的形象。我运用信息技术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课件,在网络上搜索关于黄山奇石的介绍和图片资料。对“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三个有名的景点作动画展示,山石周围云蒸雾涌。“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云腾翻滚出,慢慢地显出了“猴子观海”的山石;在晴朗的天空下,“仙人指路”的山石清晰地展现在 学生眼前,学生被这一幅幅身临其境的图片吸引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了具体的感知,黄山奇石在学生心中不再陌生。有了具体的体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由陌生变成熟悉,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容易,有的学生能当堂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更好地突破了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一文时,蝙蝠是学生偶尔见到的事物,但是学生对蝙蝠的特性并不了解,雷达对学生来说就更是陌生。如何教好这一课,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成为教学的一大重难点。如果简单地让这一课变成讲授课,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空洞的知识。没有任何印象,那么这一课的教学一定是失败的。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我在教学本课教学之前,运用信息技术做了精心的准备。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我抓住本文的重难点,掌握学生的先前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搜索到科学家的三次详细试验过程,将动漫、视听效果集于一体,让学生学习试验报告单的填写。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蝙蝠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向学生简介蝙蝠的嘴、耳朵、眼睛。尽管平时学生偶尔看见过,但对蝙蝠的嘴,尤其是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是不了解的。有了信息技术图片的展示,学生仿佛明白了一些,真正地掌握知识是学习科学家的三次试验过程,所以我将科学家的三次试验过程做了详细的准备。每次试验的环境相同,不同的是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第二次将蝙蝠的耳朵塞上,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三次不同的方法,绳子上的铃铛有了不同的反应,在强烈声音的冲击下,学生听觉、视觉、感觉有了新的体验,对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有了了解,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科学家运用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我向学生展示常见的简单的雷达图片装置,并对雷达的天线、荧光屏做了展示,学生有了具体的感知,突破了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范读,学生的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朗读,能让学生在有节奏、有声音、有图片、有情景的环境下有效训练和提高朗读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朗读给学生有效准确的示范,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课文短小精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感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争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就需要朗读,需要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作辅助。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引领下,走进课文,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感受到战争给世界带来的不安宁,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学生模仿能力强,范读的声音和节奏也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范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短小精悍的课文,学生朗读好几次都不觉累,当遇到长篇课文时学生朗读就累了。长篇课文,部分可朗读,可分节读,可默读,久了,学生就厌倦了,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朗读,边听边感悟,边思考边理解,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纠正自己的朗读错误,加强语言训练,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更好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6)

(选自《小石潭记》,选文略,见前文)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木丽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小石城山记》)

[注]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印保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木丽(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用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今湖南一带,在古代位于楚国的南部。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

(3)益奇而坚________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

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__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的不平之气。(2分)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怎样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语文环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例如,在教学《桥》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咆哮的洪水吞噬一切的场面,震耳欲聋的洪水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教本中的人们形成恐惧的共鸣:近一米高的洪水在跳舞,像吞噬生命的魔鬼,死亡在逼近,可“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激发学生想象,同时启发学生“假如你就是那个老汉,说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是都说出了同一个信念:老汉不能走,因为他肩负着保护群众的职责;老汉不能走,因为他心中还有牵挂。老汉的高大形象屹然显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

二、利用插图,发挥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很重视图画的作用,每一个季节的描写,课文都配有美丽的图画,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体会小熊为什么“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在急需木头房子的时候,小熊是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木的,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延伸文本,培养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凡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怀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硬欢,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

四、灵活运用,丰富想象

课文中有些省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课文的结尾写到:“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黄山的奇石还有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给那些新奇石起名字,并且用肢体语言将新奇石的形态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黄山奇石“奇”的效果,还可以将黄山奇石的特点深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惊叹于黄山的神奇的同时,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得到了拓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阔,才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寻求问题的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

五、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作者运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在描述中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间,这就像是画境里的留白,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教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通过推理、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为这些空白填添亮丽的色彩。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中,课文以狮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结尾:“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却没有交代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的表现,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并达到了练习说话的效果。

有些课文中省略部分也给学生留下了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如:在教学《开天地》一课时,课文中写到: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了世间的什么,引导学生仿照句式接着说下去。学生的思维很快地被激活了。

总之,无论哪种想象都必须以教材为依据。想象的引发点必须是教材提供的材料,想象的思路必须符合上下文的线索,想象的范围必须是教材内容所容许的空间,想象的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己生活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内容易于理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8)

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功夫熊猫》的场景设定在中国,它是四川盆地、云南丽江还是广西桂林?看看那些花岗岩的山峰,变幻的奇石,不老松,那些水墨画般的微派建筑,……黄山和它脚下的徽州无疑是最佳的地点。

“熊猫+黄山”这样的组合,成为中国的名片,冲击着人们的审美。其实这只是一场改变中国的审美革命的最新章节。

黄山,开启一场审美革命

到处有清风明月,名山自有松石云泉,黄山何以称绝?

泰山的五大夫松,威名自秦代流传,以为皇帝打伞的大夫形象闻名,异化为一个政权的符号;而黄山的迎客松,以自身的飘逸美感和为旅行者出迎的姿态,吸引万千参观者并进入无数厅堂,成为中国人审美的一个象征。中国历代闻名的山石景观,也大多只是作为文化和艺术的一个载体,成就无数的碑刻、书法、雕塑和名人。黄山奇石却以亘古不变的原始姿态,成为灵感和艺术的来源

这不为人注意的差别中,隐藏着中国历史的大秘密,黄山景观的真正价值也藏于其中――中国的山水传统源远流长,为何十六世纪以来,黄山成为中国山水审美和山水文化的代表々

中国人是最爱谈山水的,却也是最不了解山水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但是这里的山川之美是个人志趣的外化,所谓“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秉承诗经楚辞以来的托物比兴和诗言志的传统,在没有深厚科学和博物传统的中国,我们不善于以超然的姿态观察和欣赏以及表达大自然本身的美感。因此在中国人的审美里,长期只有人化和社会化的自然,只有主体,没有客体。在中国人的外部空间,通过“天-地-人”的三层结构,建立了垂直而封闭的系统。中国的名山大川,有皇帝在山巅祭祀天帝神灵,佛教徒建立各处道场普渡众生,道家以山泉花露为长生之法,儒家盘踞书院山林宣扬修齐治平……五岳、洞天福地以及佛教名山,都以超人间的姿态供人朝拜。

纯粹的旅行家和山水自然爱好者,又以何处为家?

16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专职旅行家徐霞客出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两次登临,最终流传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经典评语,成为黄山审美的极致表达。徐霞客完全以一个游山者的身份,冷静地写出了登山经历和见闻,第一次在黄山来了一场人与山的对话,他的主要目的是欣赏黄山的景观,不仅向世人介绍黄山瑰丽多彩,美妙绝伦的景色,同时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怎样去游,成为黄山旅游和审美的先驱。

他之所以达到这一点,有很重要的时代背景:一是明代黄山的开发正进入历史高潮,二是宋明理学提出“格物致知”,客观上促进了知识阶层对空间环境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明清以来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部分知识分子的兴趣转向外部空间和大自然。因此真正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也就出现了。如果放宽历史的视界,我们会发现,个人完全凭借兴趣进行这样的长途旅行,并完成这样历代并不入流的游记,徐霞客是历史第一人。徐霞客走遍中国南方,以写实性质的地理游记,融合地理、景观、生态和气象为一体,以黄山等风景名胜为载体,开启了中国以大自然为主体和对象的审美革命。它与之后的曹雪芹《红楼梦》相互呼应,一个是最发达地区的繁华背影,一个是进入文明视线的南部荒野;一个是文化和道德传统的向内自省与突围,一个是个人意识在环境和空间上的向外扩张和觉醒――一起完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一次转型。16世纪中叶徐霞客一黄山,构成一个历史的坐标。

黄山画家和黄山画派的出现,则把这场审美革命推向高潮。大体上以“秀丽清奇,变幻无穷”为特征,黄山画派以凝重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图,清高悲壮的风格,构建了中国山水审美的新形象。

有人说,以前看古人的山水画,怎么画里的山水在现实中找不到呀?原来以为画家多凭想象,或者古人那时候的环境现在被破坏了。去了黄山,猛然发现原来在这里呀!与中国山水画的气质是如此贴近,那画法、那笔触、那山、那松原来古人画画也写生的,并非某些文章说的文人画从心而来

以山而名画派,只有黄山。先是黄山松烟调和新安江水,黄山脚下出产了中国最为绝妙的徽墨、澄心堂纸、宣笔和歙砚。文人书画家开始大量描画山川景物,花鸟鱼虫。清初以来,画家逃避政治的高压,以黄山为师友,观察奇绝变幻的黄山,表达他们孤傲但又丰富多彩的性格和心灵追求。“西海群峰上,雄伟绚丽。批麻、马牙、斧劈、各色皱法俱全。”黄山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粉本。“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近代画家黄宾虹、汗采白、刘海粟、张大干、李可染、赖少其等大家留下了无数以黄山为题材的作品。

中国人不重观察自然的传统,在黄山画派这里,得到了彻底的颠覆。如何才能不蹈人前人的巢窟?“敢青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藜”,踏遍千山万水,深入大自然,研究、体察,只有游刃于不同对象变化万千的生态中,才有可能捕捉艺术的神髓。“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根据真山水创作出来的,所以学习古人应兼师造化。”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画家渐江,在黄山做到了极致:“结庵莲花峰下,烟云变幻,寝食于兹,……游黄山最久,故能得黄山之真性情。即一水一石皆黄山本色,风骨泠然生活。”

黄山画派创造性地表达了黄山的特质,根据各种黄山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爪形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独特的表现程式。墨用横泼写云雾,上层未散,下层又涌。山则直上直下,以线为主。松只画其干,松针从略,横竖相比,远近参差。大远景则以淡墨没骨出之,山由竖变横,过渡的微妙,在深浅墨的交替中。群峰平中见险,分清宾主、虚实、轻重、动静。大块白云是水浇出来的,水和墨之间的痕迹,似有似无,才产生烟云吞吐迷茫空漾的幻觉 艺术大师开拓了黄山这块艺术瑰宝,后人评论他们在当时“舟车闭塞”的原始山林中,把“天造的仙境”绘成纸上丹青,传播民间,对山水审美和山水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当人们提起中国山水画,就会油然想起黄山,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山水画创作的源泉与范本”。

毛笔、墨汁、宣纸和水,调和出一个新的世界。水墨画成为国画的代表,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这个变化是

革命性的。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在宣纸上绘和写,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经典形象,仿佛整个中国的山水和文化,都由水墨来书写。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一幅神奇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卷”惊艳世界,身着黑衣的舞者以身体做笔,在洒脱自如的舞蹈中,奇迹般地完成了幅写意山水,“中国画卷”以新颖的文化创意表现了中国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的交接。“我认为在所有的创意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就是那张纸。在全世界的参与下,形成了伟大的作品,画的名字叫共同的家园。”开幕式导演张艺谋用水墨画滨绎中国,达到了这场审美革命的新高潮。它与之前在黄山传递的圣火一样,以独特的方式向黄山致敬。

“黄山三奇”中国人的美感范本

黄山层峦叠嶂,云海飘忽,无论站在哪里,都可发现一幅幅美妙的中国山水画构图。但是这种美感如何审美和传播,最终成为中国人一种集体意识,来源于历代不懈的努力。

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程。面对这片荒野之山,我们开始发现观察、分解研究、临摹表达这些自然的山水,以及它的每个要素,并根据它们的自然特征赋予新的含义。在黄山,我们从地理区划、景观语言和旅行方式上,建立一套新的系统,使得旅行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它的美感。

黄山三奇、五绝、六大景区正是这场审美革命的结果。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系统审美,正是以黄山为标志。

“黄山之美始于松。”古人不是早已经有以松比喻君子的传统了吗?但是从抽象的松到具体的松,从知识分子的志趣到普通大众的审美,从一个生物景观到全民的美感来源,是从黄山松开始的。这里的松不靠泥土而生长在高山岩石上,除了黄山,有谁见过如此立身在岩石上而又生机勃勃的松?这里的松不是扭曲的,而是挺直的;这里的松不是枝叶稀疏,而是优雅展开旗形树冠,以迎送的姿态表现亲和力……以迎客松为代表,黄山松的审美特质在于“倔强高洁而又优雅大方”,是黄山天下无双的绝景,中国人最为著名的美的活标本。

我们发现黄山松成为植物学领域一个独特品种。我们命名了“十大名松”。其中“迎客松”雍容端庄,仪态万方,由于它那不可被代替的美,已成为黄山的象征,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标志。32棵名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名松还形成了独特的意义系统:迎客松伸展着巨臂欢迎你远道而来,陪客松陪伴你观景揽胜,送客松为你送行,望客松深情地目送你远去。连理松相依相偎,竖琴松仿佛演奏曼妙的音乐,团结松侧干众多围抱生长,象征团结的力量……中国人对黄山松的热情和感情,超过任何一种生物景观,也许只有大熊猫可以媲美。

黄山的峰石也形成独特的审美意义。黄山已经成为一座全球闻名的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今天我们可以从地质的角度欣赏黄山。

好莱坞选择花岗岩山峰为中国山水背景,并不奇怪。从山景的观赏性来说,花岗岩峰林无疑是最好的,那些山体的大小、高度、山石形状、生态景观和气象变化,搭配到了最好的状态。比如国内的华山、三清山都非常具有美感,而黄山是最完美的个。以花岗岩为主的黄山,峰林地貌十分壮观。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高耸入云,为黄山风景区的三大主峰。如众星捧月、莲花绽放,以此为中心,黄山的七十二峰前后参差,高低有序,层次极为丰富,构成个“黄海仙都”的总体形象。人们总结出山峰和景点的分布规律,形成了六大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专家吉姆・桑塞尔博士,在黄山之巅感叹黄山太美,确实是一座神山,经我手报批的山岳风光,这里是最特殊,最绝妙的,再好没有的了。

赋予冰冷的石头以生命,黄山的怪石构成另外一个意义世界,充满温情与活力。玉屏楼的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北海的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西海的仙人晒靴、夫妻对话、仙女弹琴、天狗望月、背面观音、仙女绣花、武松打虎、天鹅孵蛋、仙人踩高跷、文王拉车……美学大师王朝闻《黄山观石》点出了黄山石的审美特点:猴子既然没有社会经验,怎么可能把清凉台东南的那块顽石当做他的同乡,活跃在黄山的许多松鼠,怎么可能把耕云峰上的顽石认做它们的同胞?……如果顽石不能引起人们有关社会的联想、想象和幻想,只能成为地质学家所要认识的对象,只能成为打石工人所要改造的对象……那么,它就不属于审美的对象。

把黄山称为“黄海”,并且以光明顶为中心划分为东南西北天“五海”,是黄山景观审美的惊人之举,突破了 般山岳风景的云海观念。黄山云海广大,它“五海”相连,遍布前后山群之中。白鹅岭以东为东海,可在东海门观看:丹霞峰与飞来峰以西为西海,可在排云亭上观看;天都峰、莲花峰以南为南海,可在玉屏楼观看,丹霞峰、狮子峰与始信峰以北为北海,可在清凉台观看,光明顶前东南为天海,观看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光明顶。云海茫茫,无边无际,绮丽多姿,变幻无穷,唯有些高山之顶露出云海之上,宛如大海中的小岛。日出时的云海尤其壮观,一轮红日从群峰中徐徐升起,染红了茫茫云海,重重秀峰也变为红色。这种景象是黄山特有的云海奇观。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中国人从来没有对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从审美上作如此细致系统的努力,它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美学现象。我们可以总结为,黄山的景观审美,是多样的统一,并成为一项综合的艺术:群峰叠翠,山、石、松、云相互衬托,和谐统一,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立体画面,囊括了人类与自然最完美的景观;人们对黄山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概括和命名,附以情节和故事,加以区划和整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黄山因此有着独立的艺术美和欣赏规律,同时又融会贯通,统辖于“奇、巧、幻”总的艺术规则之下,体现出综合的艺术气质,具有画一般神奇的景色和诗一般迷人的境界,成为中国人美学启蒙和实践的一个圣地。在很短的时间内,黄山从皖南深处崛起,成为每年几百万参观者的部级乃至世界级景观。

从李白到徐霞客到黄山画家,再到普通大众,完成了一场回归自然、个体审美与精神解放的革命。在欣赏黄山中发现自然,认识自我,表达性情。黄山是中国人最大的美学课堂。黄山的崛起,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与外部空间的一场革命在注重内省精神、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环境里,在以真、善为美的传统下,如何认识、欣赏和表达“美”,如何在对客观世界的体认中找到主体意识。我想在这个意义上看,徐霞客四百年前振聋发聩的宣言,做了一个最好的历史注解:“登黄山,天下无山。”

中国的名片 世界的公园

纯正的景观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黄山基于自然与人文特质的美感,不仅改变中国,也影响世界。

1990年以来,黄山成为中国最早的世界遗产地之一,并成为目前全世界惟一一处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它还与脚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州古村落西递、宏村,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山岳-田园”山水形象。如此大的遗产分布密度、如此绝妙的遗产组合,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9)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网络课件以庞大的信息量和快速的传输技术,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设备于一体,能使自然事物及发展过程等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搭建交互式的教学平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

如在教学《黄崎山》一课时,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播放黄山风景区的精美画面,内容包括黄山四绝、黄山四季、黄山晨夕、动物植物、黄山冷暖等。师导入:“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那么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这时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与奇,并结合电脑课件形象感知“黄山石”的奇,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个性参与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

二、引导自我发现,提出活动目标

自我发现的过程,就是主动探究的过程。在发现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容易产生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学生自己从网络上探究,有的学生发现全球气候变冷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所以选择了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有的认为行星撞击地球更容易导致恐龙灭绝,因此选择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有的则不满足于课文中提到的内容,从因特网中再搜索进行探究——之后,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回答用表单提交到公告板,同时学生也可浏览其他同学提交的观点,起到网上交流的目的。

这段时间的学习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进度进行,实现了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的探究内容,让内在兴趣成为整个活动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有给予学习者以清晰明确的认知导航,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中,师生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信息的组织者,导航者。

三、利于网络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10)

刘家峡记忆和美丽

去刘家峡的路走得很悠然,汽车从兰州西固上山后,一路十分安静,路旁是黛色的山体,绵延但不险峻。已是4月了,星星点点的小花兀自在路边开放,清澈而透亮。我们停下车,特意采了些小花拿在手里,满车都溢满了春天的气息。

水库是一定要去看的,它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十分壮观。到达水库之后,车便一直绕着水库走,在库水的尽头,便是洮河与黄河主干流的交汇处,远远望去,有一道蓝色与金色的分界线,因为两股水流来源不同,洮河来自甘南青山中间,而主干流已在黄土高原行 走了一段,如果你回头,将视线抬起,你会看到同样的两道分界线:碧水与黄土山,黄土山与青天。这种感觉也许只有刘家峡才有。

黄河向西流也是这里的一个奇特景观。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了刘家峡,却来了个大回转,向西流去,所谓九曲黄河,在刘家峡就能够看到一曲,电站的拦河大坝就锁在这段河谷中,站在黄河单拱第一桥面上,电站主坝一览无余。主坝高147米,长100米,如同天门紧锁在悬崖峭壁之间,巨大的龙门吊矗立在坝上,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遇电站提闸排洪,黄河水像被囚的雄狮冲开闸门,汹涌咆哮,弥天水雾白茫茫直冲霄汉,惊心动魄,叹为观止。从大坝乘坐仿古游艇到库区游览,驶到洮河口,携有大量泥沙,浑浊不堪的洮河水注入水库,立即与清澈的黄河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水流,但浊流很快被清波吞没。

我们在水库边的小树林休息了一会儿,静静地望着湖水,翠绿的水和湛蓝的天之间是红色的远山,绮丽的景色让人陶醉,伴着心中升腾的童年记忆,所有的烦恼都已悄悄让路了。

柄灵寺石窟

黄山奇石课文原文篇(11)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