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9 23:10:55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 城镇化;需求数量;需求结构;人才培养策略

Key words: urbanization;demand quantity;demand structure;talent cultiv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28-03

0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由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增长与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不相匹配,即说明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化建设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参考文献:

[1]阚大学,吕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1).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调度 重庆市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化进程和水平,而城市化引起的外部性经济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彼此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由于区域特征、社会经济环境、历史基础的差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目前的普遍看法是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亦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非协调的发展状况,城市化滞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试图对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诊断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类型,明确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模型

纵观世界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第一类,低度城市化,即传统农业社会,工业化尚未起步,经济发展缓慢、水平低,与此相对应,城市化进程缓慢、水平低,这是一种落后的低水平协调;第二类,过度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越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水平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于许多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第三类,滞后城市化,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中国上世纪末至今即是如此;第四类,耦合型城市化,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彼此推动、良性互动。四种类型粗略地反映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而定量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定量研究中,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设计了理论模型。他以人均GDP来表征经济发展水平,把1977年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按2%的间距分成40个组,求出若干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得出了40个组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x和城镇化水平y,然后对这两组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对数相关关系,见公式。

y=40.55lgx-74.96

式中:y为城镇人口占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x为该国或该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

上述方程拟合的曲线较好地反映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客观过程,本文采用该模型来测度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按上述理论公式计算,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64美元,城市化水平应为50.8%,而实际城市化水平为41.8%,理论和实际相差约9%,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一结论与许多城市化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计算

我们对2003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整理得到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现状相关数据,表略。然后依据理论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重庆市及各县域城市化水平值(本文称这类城市化水平值为理论城市化水平值)。理论城市化水平值与实际城市化水平值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差值,此差值我们称为偏离差。

按上述理论公式计算得出2002年重庆市及各区(县市)的理论城镇化水平、实际城镇化水平、偏离差,表略。由计算结果可知,200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63美元,实际城镇化水平为23.2%,理论城镇化水平为42%,偏离差18.8,即实际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理论城镇化水平约19个百分点。其中,都市经济区的理论城镇化水平为55.9%,实际城镇化水平57.7%,偏离差-1.8,实际城镇化水平稍高于理论城镇化水平;而渝西经济区理论城镇化水平为41.2%,实际城镇化水平19.1%,偏离差22.0,实际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理论城镇化水平22个百分点;三峡库区理论城镇化水平为33.1%,实际城镇化水平13.6%,偏离差19.4,实际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理论城镇化水平19个百分点。各县(区、市)中,都市经济区各区域实际城镇化水平大多超过理论城镇化水平,但与其它直辖市或特大城市比较,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仍十分明显,说明中心城市积聚功能还是比较弱;而渝西经济区和三峡库区各县域除了万盛区实际城镇化水平与理论城镇化水平相差不大外,实际城镇化水平都远滞后于理论城镇化水平,可见,渝西经济区、三峡库区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判识

本文采用偏离差来反映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偏离差越小,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度越好,偏离差越大,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度越差。重庆各区(县市)其理论城市化水平与实际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的实际城市化水平高于理论城市化水平,它们地处重庆都市核心,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化水平高是自然的,其偏离差值较小,我们认为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但都市经济区的城市功能对整个重庆及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弱,城市化水平尤其是城市现代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因此只是低水平的协调。除都市经济区以外的7区23县4市的偏离差值在-2.7%―27.2%之间变动,偏离差基本均为正,即城镇化都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偏离差为18.0%,据此以9%作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警戒线,据此划分协调度类型见表1。依据这一标准对重庆及各县(区、市)协调水平类型进行判断,结果表略。从判断结果可知,重庆直辖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整体处于极不协调水平,三大区域中都市经济区为协调型,渝西经济区和三峡库区都为极不协调型,其中大部分区县为极不协调型,铜梁、南川等为强不协调型。

制约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城市体系结构不全,中心城市缺少且辐射集聚功能不强

目前重庆市拥有特大城市1个,现代化水平较低;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仅万州、涪陵、江津3个,带动辐射能力弱;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小城镇产业结构雷同、层次低,缺乏规模集聚效应。重庆大中城市过少城市体系结构不全,以及各级城镇集聚辐射功能不强,已成为制约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特大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大中城市少、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弱,难以起到带动周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作用,而且由于大城市的缺失,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出现断层,阻碍了各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梯度扩散;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中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无法创造高的规模效应、高的就业机会、较强的外部扩散效益,因此其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有限。

传统体制和制度安排,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城乡联系加强,但是导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表现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仍然存在:产业发展中“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城市轻小城镇”观念,表现在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城市倾斜,小城镇、乡镇企业则受到严格限制;公共资源分配的城市倾斜,如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主要着眼于城市,而投入农村的比例低;计划经济时期从体制政策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造成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这一系列因素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且刚性化,严重制约乡村城镇化,因此要使城市化进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必须彻底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

农业产业化发展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农副产品的加工及其流通领域,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从而达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发展与工业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可见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在“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重庆尤应如此。虽然重庆农业产业化自1995年开始起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农业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业产业化整体滞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商品率低、市场化程度低、对地区产值贡献低、效益低,比如2001年重庆农业商品率仅50.7%,粮食商品率20%,三峡库区和渝西经济区许多县农业商品率在30%-45%左右。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少,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涉农企业很少;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规模小、缺口大;农业管理体制落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收购部门的本位主义严重、交通闭塞等等都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镇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低,对农业辐射力弱

城乡要素的传递和转移必须通过城镇二、三产业的链接,但重庆城镇特别是中小城镇现有二、三产业还难以较好实现这一作用。从第二产业看,多为传统工业,基本为初级品生产,加工层次少而低,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特色经济不明显;同时多数中小城镇工业生产要素组合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历史形成的传统食品、煤炭、纺织等第二产业,对本地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弱,如綦江的煤炭、冶金、轻工企业效益低下,万盛的支柱产业煤炭长期亏损。再从三产的关联看,很多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上与一、三产业缺乏有机结合,产业关联度低,特别是小城镇工业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小、品种少、加工度低,缺乏特色、名优品牌,工业配套不力,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力弱。

促进重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和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决定了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中必须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发挥现有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培育新的集聚中心,如加强万州和涪陵地方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其集聚功能,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在积极加快发展主城区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县(区、市)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大力推动城市(镇)化和农村产业化的结合,才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优化城市体系结构,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充分发挥特大城市集聚辐射作用,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积极规划建设中小城镇,形成重庆市层级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并进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必须进一步发挥都市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此规模上应进一步扩展,规划为600万人左右的超级大城市;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其核心辐射力,增强其在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培育大城市和区域中心性城市,完善城市结构体系,逐步将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建设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在特大城市与中小城镇间的连动传递作用,并担负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主要从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突出特色着手,尤其应该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突出专业性、体现地区特色、增强现代经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县域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拉长农业生产链条,把农业生产延伸到加工和流通领域,包括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特色农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而农村工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的融合,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应结合“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加快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特色化、效益化和现代化转化,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是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水产品、蚕桑、优质稻米、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如配方施肥、集约养殖、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等的开发和引进;加快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组建,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发展,加快各区县(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力争在近期内建成一批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

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二、三产业发展

二、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任务还比较艰巨。工业应壮大化工医药、重大成套设备、发动机、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等优势支拄产业,提升以汽车摩托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着力打造汽车和摩托车名城;空间布局看,都市区搞好产业功能分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提升重庆城市整体形象,大中城市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承接都市经济区“退二进三”的部分产业,着力区域优势产业产品发展,形成自己的主导特色产业,中小城镇必须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于“专、精、特、新”产业的发展。各级城镇都必须逐步建立起相适应的现代流通、金融保险、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不断提高三产比重,为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性制度障碍,促进城乡关系良性发展

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突破体制障碍。调整地区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包括稳定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等。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当前应特别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基本条件保障、工伤事故赔偿等问题;同时农民工及亲属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生育管理等也应逐步实行有序管理,逐渐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消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确认城乡居民平等自由的迁移、居住、择业的权利,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从法制上真正保证城乡居民发展机会的平等。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3)

大规模的迅速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平衡状态,导致严重的区域发展两极分化。探寻城镇群体发展的整合与优化,使得城市与乡村实现有机结合,分析区域容量的限度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从城镇群体角度研究区域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拓宽城镇体系的研究领域。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城镇体系发展与实践,开辟了新的领域,将城镇体系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研究提出的持续性要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中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城镇体系研究在方法论上建立一个等级规模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尽量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等的差距。

一、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缺乏特色。城镇的规划没有从整体上突出自己的特色,缺乏相互发展规划。缺乏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其次,很多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单一,规模大小差异不大,缺乏个性特色,城镇之间合作关系少,竞争关系多。

2城镇规划体制不配套。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农民的消费不足.利用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政府的调控能力不强,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重建体制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求,缺乏协调发展的机制,城镇建设发展和规划脱节,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经济困难地区城镇的健康发展。

3 工作随意化.对管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着力不够,镇村规划衔接不紧密,执行不严肃,有些管理者为了追求政绩,甚至搞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性,连续性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小城镇大量空间资源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利用率低,蔓延式的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缺乏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没有完整的上下水工程,环境设施限制小城镇的发展,而且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4.缺乏整体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的定位不准确,布局不合理,认为发展城镇就是修公路,,忽视了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没有重点的产业和功能上的分工协作失调,形成过度竞争和资源 浪费.没有凭借各自的优势形成特色产业,真正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协调路子.

二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规划策略

1推进经济、社会及资源效益的统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规划战略要建立在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之上的。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明确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定,充分考虑不同的发展条件,制定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对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冲击。

2、深化对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的认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比较落后,但是社会发展较大潜力,经济增长中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城市化程度和水平偏低。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和重要途径。从区域规划对未来时空范围内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在分析区域问题策略的基础上,根据方案采取行动实现规划目标。通过规划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发展背景的分析,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综述现状,掌握体系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

3以空间管制为规划调控的主要手段.。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结掏合理的管理体制.要适当扩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范围.强化带动作用.要因地制宜,着重强化财政,等公共管理功能,弱化各经济职能部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划的制约手段.要切实转变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城镇规划体系规划要确立调控手段.对各种投资建设行为定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划定独立发展地域、禁止发展地域等不同的空间类型,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规划层次的规划,促进建设战略性的研究,对经济落后的城镇规划进行结构调整,制定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总结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使用制度,探索解决城镇化规划资金“瓶颈”的问题。

4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小城镇就发展不起来,要围绕服务于农业和农村,促进生产力提高积设调整经济结掏,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实现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的相互促进,应通过财政投资风险基金等手段,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建设。增加投资和补助的方法,促进欠发达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水电建设等,逐步把现行扶持欠发达地区有效措施公开性。

参考文献“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4)

城镇化建设理论演化变革

有关城镇化本质的认知,各方学者也有不同观点:埃尔德里奇较早提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全部含义。兰帕德、麦基、弗里德曼和沃尔夫等人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物质、空间、经济、人口、体制以及社会特征的多维现象反映。当代城镇化的实质含义在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景观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还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英国帕乔内将城镇化定义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口城镇化,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二是城市增长,即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增加;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即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扩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Lester R Brown)提出:城镇化的建立与发展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其结果是: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1/3以上的世界能源,高油价、高排放以及粮食高价格成为这一发展模式的外化表现。一种是塞奇·拉脱谢尔等人提出“反增长计划”。该理论认为:为了增长而增长对生物圈承受极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而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危机尤其是温室效应的持续恶化,使得反增长对缩减经济规模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因此,其目标应该是用一种非增长的社会来代替目前增长的社会。他们的主要结论:只要在社会与环境生命支持系统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减少资产、人口及不必要的包袱,人类社会就可以在转折和衰退的过程中保持“繁荣”。

世界典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述评

(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的人口迁移与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相适应的过渡过程,这就是经典的戴维斯城镇化曲线。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进程看,城镇化与渐进发展的工业化和经济水平与结构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城镇的劳动力需求表现为稳定的增长,也就存在从农村到城市的稳定移民流。同时,制造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也充分吸收了从农业部门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并鼓励农村劳动力逐步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和居民。这一历史过程,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进程的源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过程滞后于发达国家。自二战以后才出现快速的城镇化,但是整个过程与上述经典的城镇化曲线不相符,主要表现为人口城镇化过快、工业化普遍滞后的“城市通货膨胀”或“虚假城镇化”基本特征。由于城市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设施,吸引并拉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快速进入大城市地区。尽管这一时期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劲的影响,但是制造业在这些国家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城镇化化进程带来“虚假繁荣”。

根据预测,到2030年,世界人口的60%将居住在城市,而这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会超过农村,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4%。到2020年,农业人口将稳定在31亿,甚至开始缓慢衰退;而城市人口将会继续增加,城镇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够支撑城镇化人口的增长。

中国城镇化的两难境地

根据诺瑟姆曲线,城镇化率在30%至60%之间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而部分东亚国家(如韩国)城镇化率达到65%至70%时,城镇化速度才放缓。我国目前城镇化率约52%,按照我国现有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8%至1%计算,未来15至20年,我国将有大量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人口结构仍然处于快速变化时期。在我们国家,永远绕不过去的就是人口问题,随着人口大规模迁移,特别是向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的迁移,给城市的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应对人口迁移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变革。过去30余年,中国的经济高增长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后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根本依托的,如果,依然是之前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那未来的城镇化将是一场灾难。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前提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但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的高增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难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突围

(一)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新兴力量

几乎所有的国家,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图1表明了2007年服务业对全球GDP的贡献,图2描述了服务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GDP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0%-80%,世界各国的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中国城镇化进程,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在当下世界经济背景下,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为加速城镇化提供更为强劲的源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的四维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的较为理想化的模式进程,是一种完美形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纲领的,以新型工业化为经济源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要目标,在经济上实现集约与精细化发展,在社会上实现和谐共生发展,在环境上实现友好交互发展,在文化上实现文明的多样性共存共荣,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一致性、一体化,强调推动城镇化由注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实现城镇在质和量上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根本要求,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生态文明、需求拉动为着力点的四维一体模式,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如图3所示。

1.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原来的城镇化过程更多的是GDP指标考核,对于经济发展质量、产业集聚效应等要素考量较少,造成区域经济无支柱产业,各产业间无法实现协同。根据产业聚集理论,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外部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产业的聚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源动力。没有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就会成为简单的造城运动,而产业聚集式发展区域经济正是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式。

2.公共服务为保障。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接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推动城镇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注重民生,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让广大民众能够充分享用社会进步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短缺的就是公共服务为突出表现的保障体系,特别是科教文卫相关职能短缺。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指引下,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广大民众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

3.生态文明为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过去的城镇化太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度的自然资源利用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这一切都不是人类发展想实现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遵循生态文明为前提,只有站在这一前提下,城镇化发展才有其本质和长久意义。

4.需求拉动为主体。从经济角度说,2012年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经济遇到很大困难,增速虽然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但却降到近年来的低点。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主体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相关统计显示,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中国城镇化建设经济增长应该是内需拉动,而不是投资建设拉动。在GDP考核指标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视内需经济的扩展,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或外向经济,经济增速在这一时期受阻。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再把重点或着力点放在投资上,而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需求拉动为增长的主体。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镇化是近现代的产物,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才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所以我国对于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不够成熟,特别是缺乏基于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的全方位新型城镇化思维框架。本文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生态文明为前提、需求拉动为主体的四维一体框架,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5)

0 前 言

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渠道己经基本畅通。小城镇与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己经可以被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政府应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标。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的作用

(1)小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侧重于城镇带动农村发展,即城市文明向乡村扩散和传播。和农村相比,小城镇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示范、带动、辐射、促进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应借助自身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以此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小城镇政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小城镇是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带有城市先进的特点,又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小城镇包括了建制镇和多数集镇,涵盖了多数乡镇政府的驻地,小城镇是乡镇政府借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平台。

(3)提供生产资料,保障农业发展。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尤其种子、化肥,对农民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农资供应体系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直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小城镇上的农资消售点数量庞大,生意也最兴旺。这些销售点具有规模小、分散、进货渠道复杂等特点,经营者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等事件

针对此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配合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力整治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市场上农资产品的质量。

(4)搞好科技宣传服务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农技部门应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科技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具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政府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上在小城镇。小城镇政府应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科技推广条件,提高农技人员素质。还可以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科学的技术,宣传新的生产技术和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村人户。

(5)加强市场监管,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与城市相比,小城镇市场监管相对较松,加之农民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消费市场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价格欺诈等,消费环境的恶劣,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影响他们的消费心理。农民有钱也不敢在附近的小城镇消费,小城镇市场就难以繁荣。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努力使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使农民信赖小城镇市场,能够享受到就近购物的方便与快捷,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小城镇的市场。政府应采取一些好的做法以较为先进的营销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6)丰富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长期形成的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小城镇是本地范围内的文化中心,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活动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由于离农民较近,农民易于接触和加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7)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然要求,政府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小城镇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政府应在小城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居民和周边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

首先,小城镇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地点,政府应在小城镇提供较好的文化教育服务。其次,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村城镇卫生院为重点。小城镇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实力,覆盖面较广,应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三是加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交诵、通讯、电视广播接收设备等设施, 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条件。

(8)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增加,农村出现了相对富裕的阶层,在富裕之后,很多农民自然会选择进入城镇生活。小城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服务,提供较为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依靠自身成本较小的优势,吸引周围的农民来居住、投资、创业。农民到小城镇生活,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 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 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发展步骤

从以上分析可知,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工作和生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何将二者关系衔接起来,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观念,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新农村和小城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拉近城乡差距。

城镇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和放慢城镇发展,更不是要固定城镇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动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大力提倡建设小城镇,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不是为了拉开城镇和农村的差距,而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综合地、协调地、有序地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己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对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3)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甚至要重新规划,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3.1 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生态规划

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3.2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

农民进城,会给城镇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若将农民拒于城门之外,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活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排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观念、政策、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给农民一个准入城镇的政策环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通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障碍,实现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个方面能够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消除和减少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转移到城镇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体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并且为劳动力自由流动铺平道路。

3. 3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6)

一、论坛主要议题

“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经济政策和适用技术,围绕村镇水环境治理规划、村镇污水排放适用标准,以及村镇排水收集设施,村镇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人工湿地与塘等生态处理技术,粪便厌氧沼气化及其综合利用,村镇水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等议题,将邀请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设计生产单位介绍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和应用实例。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与制度论坛”由我部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共同举办。针对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的特点,围绕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调研与评估、规划和管理,水质监控、预警与应急技术,以及小城镇饮用水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饮用水一体化设备开发、输配水安全保障和管网水质控制等议题,将邀请小城镇饮用水建设管理人员、著名学者、知名设计单位、自来水公司和来自日本政府、企业和研究部门的诸多专家介绍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应用实例。本论坛将特别介绍日本针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特殊供水制度——简易供水制度以及相应技术,并探讨中日在小城镇安全供水方面的技术与资金合作机会。

二、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8月28日下午

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8月29日上午

报到时间:20*年8月27日。

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三、参会人员

各地建设部门有关人员,全国主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村镇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乡镇负责人,供水和排水管理部门、水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代表,水处理项目筹建和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代表,供水和排水企业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市政设计单位、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水处理工程公司、水务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投资机构和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单位的代表。

四、论文征集

会议面向全国征集与“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和“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议题相关的论文,论文要求及投递方式详见会议网站

五、其他事项

(一)收费标准

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将统一收费。20*年8月15日前注册的,会议费为1200元/人;20*年8月15日以后及现场注册的,会议费为1800元/人。会议统一安排食宿,宿费自理。

(二)联系方式

报名、会务等联系人:

论文征集联系人:

地址:

邮编:

电话:

邮箱: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7)

 

1.城镇化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和消费都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发达国家经济尚未复苏以及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影响,我国出口在一定时期内仍难以持续高增长。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扩大内需已成为下一阶段实现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供给主要靠工业化来创造,需求则要靠城镇化创造。因此,无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放在中央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促进城市各种资源更多向农村覆盖。

2.城镇化实现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

2.1城镇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城镇化能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长期以来存在农业较工业、服务业所占比例偏高的现象。由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可知,工业化完成后,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服务业比农业、工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比重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工业规模、提高自身上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2城镇化发展使市场需求的潜力巨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这些人提供充分的工作岗位,使得生产活动不断扩大,人们收入不断提高。由凯恩斯的“绝对收人假定”理论可知:人们的现期收人水平决定消费,消费支出随着收人的增加而增加。人们消费增加直接使得在城市的生活水平提高,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争取高收入脱离土地,城市规模以及产业规模就会不断扩大,进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3.目前制约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制约我国城镇化的因素主要有:(1).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和社保制度严重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2).由于城乡土地二元所有制的限制,导致城市住宅和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商品房价格太高,普通农民不可能在城镇安家落户,造成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困局。(3).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不具备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不能长期在城市立足,这也是导致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4).农业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生产水平高低也制约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由于我国长期采取了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农业剩余向工业转移, 造成农业发展资金不足, 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从而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和劳动力的转移。

4.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4.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创新

完善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统一城乡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建立以法制加市场的调节机制,通过科学地设置准入门槛,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建立由户口登记、身份证管理等制度构成的科学的人口管理系统,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1]。。在此基础上,将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民进城安家。

4.2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城镇化进程

改进扶贫开发和政策性移民方式,加大对城镇教育机构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民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劳动力的素质和非农业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

4.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系统

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增设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其次,适当扩大各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和范围,满足城镇化建设的不同要求;最后,为解决城镇化建设中承贷单位选择难、担保难等问题,政府可以出面建立城镇化经济建设发展担保基金。

参考文献:

[1]. 李永周.农村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启动[J].消费经济,2004(1):23—26.

[2].赵玻.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C].全国第七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

[3].辜胜阻.李永周.进一步优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0,(3).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点,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分割发展,重城轻乡,相对偏倚规模较大城市的发展,市镇的发展相对不足。作为城市体系底层重要节点的中心镇,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合作中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具有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和平衡区域发展的功能(晏群,2003)。国内众多学者(王士兰,2001;刘亭,2010;徐志文等,2013;etc.)都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中心镇在促进农村人口有序集聚、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以中心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市镇的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是一项绝佳的政策举措。

在现实中,许多省份中心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心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此浙江省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强镇扩权的改革思路,2010年和2014年又对强镇扩权作了进一步落实和部署。这个改革思路的基本特征是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通过放权激发中心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具体的经济绩效如何?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文献,目前国内尚缺少对此的定量研究,而这正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方面,以丰富中心镇改革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中心镇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二、一个理论分析

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思路,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角度看,实际上反映了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条条”管理方式的减少,“块块”管理方式的增加。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可以从所谓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那里找到源头。Charles M. Tiebout(1956)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品由社区提供存在类市场解。从Charles M. Tiebout的研究中,Musgrave(1956)、Oats(1969)等学者发现了财政分权的作用,形成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Weingast、Qian等(1995,1996,1997)从软预算约束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来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现象,丰富和发展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强调了财政分权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积极影响,并得到了证实。史宇鹏和周黎安(2007)曾以计划单列为例,分析并证实了地区放权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沿着财政分权理论的逻辑,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对中心镇发展的积极影响,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析。首先,经济社会决策权的下放有利于镇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使发展更具效率,更加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其次,向镇政府下放权力后,可以免去许多决策审批、项目申报等行政手续,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镇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干部的财源激励加大,在相应的考核制作用下,有更大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后,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尤其是下放审批权,使得镇政府与上级政府、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简单和规范,缩小了寻租空间,减少了寻租行为导致的效率损失。

县级政府在中心镇的发展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心镇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放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把经济管理权充分地下放给中心镇,有利于促进中心镇进一步发展。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可能会引起中心镇滥用或错用权力的现象,但这不能成为阻碍放权改革的理由。事实上,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涉及镇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权力的再分配。也正是基于此,浙江省从稳妥推进改革的考虑出发,提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方式和内容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这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放权不足的现象,影响中心镇改革的绩效。

由此,本文提出的假设是:向中心镇放权充分,则中心镇的经济绩效得到明显改善,否则,中心镇的经济绩效改善不明显。

三、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影响中心镇发展的因素较多,本文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从较多因素中分离出放权改革对中心镇发展的影响。绍兴市是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下辖3区2市1县,也是较早提出强镇扩权改革的地区,曾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钱子健,2012;胡税根等,2013),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绍兴市为例来展开分析。绍兴市中心镇的设置情况,见表1。

1、计量模型

理论上,要反映中心镇扩权改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就要比较中心镇扩权改革前后的经济绩效状况。为了分离出扩权改革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可以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将该中心镇扩权状态下前后的经济绩效变动量与其未扩权状态下前后的经济绩效变动量进行比较,这实际上就是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中心镇扩权改革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基本思路。

我们将中心镇的发展分为扩权改革前后两个时期,设置虚拟变量dt,其中,dt=0表示扩权改革前期,dt=1表示扩权改革后期,设置虚拟变量du,du=0表示非中心镇,du=1表示中心镇。令y表示中心镇的经济绩效,?籽表示扩权改革对中心镇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则有:

(3)式中,?缀it为扰动项,E(?缀it)是我们所关心的变量。对于中心镇,dui=1,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分别为:

yit=?茁0+?茁1+?缀it 当dti=0,前一个时期?茁0+?茁1+?茁2+?籽+?缀it 当dti=1,后一个时期

由此可得,对于处理组,改革后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经济绩效之差的数学期望为?茁2+?籽。相应地,对于非中心镇,dui=0,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分别为:

yit=?茁0+?缀it 当dti=0,前一个时期?茁0+?茁2+?籽+?缀it 当dti=1,后一个时期

同理可得,对于控制组组,改革后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经济绩效之差的数学期望为?茁2。

可见,中心镇扩权改革的净影响为(?茁2+?籽)-?茁2=?籽,即为(3)式交互项系数?籽。?籽>0意味着对中心镇进行扩权改革促进了中心镇经济绩效的改善。

在运用(3)式进行估计时,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控制组的样本选择,二是变量缺失问题。对于控制组,我们主要在各县(市、区)范围内寻找匹配样本,具体地,我们把与中心镇地域上相近、在各方面与相应中心镇具有相似性的乡镇作为控制组样本,见表1。考虑到分析结果可能受到变量缺失的影响,我们在(3)式加入了影响经济绩效的控制变量,在分析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不变资本的投入(conc)和可变资本的投入(varc)。

2、数据说明

我们用农村经济总收入(y)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pery)来衡量经济绩效,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ppc)来反映不变资本的投入水平,用从业人员数(lab)来衡量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

(1)农村经济总收入(y)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pery)。农村经济总收入反映了农村的经营单位在一年内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我们在分析时主要用这一总量指标来表征经济绩效。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我们也用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来表征经济绩效,它是农村经济总收入与乡镇总人口之比,其中乡镇总人口包含了非本乡镇籍的常住外来人口。

(2)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在乡镇这一层次的经济发展中,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常规要素的投入,从不变资本的角度看,设备和动力的投入强度是经济增长快慢的一个基本来源。基于此,我们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来反映不变资本的投入强度。

(3)从业人员数。可变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快慢的又一个基本来源,从业人员数是乡镇范围内从事生产的人数,可以反映出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本文以年末从业人员数来衡量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

本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年至2013年的《绍兴市统计年鉴》,根据绍兴市中心镇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以表1中列明的时点为界,来设置时间虚拟变量,比如对2007年公布的省级中心镇来说,2007年之前的时期作为前一时期,2007年之后(包括2007年)的时期为后一时期。表2是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我们还对改革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相关变量的均值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得到表3。从检验结果看,农村经济总收入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从业人员存在差异性,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四、回归结果分析

1、基本结果分析

对观察数据进行混合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具体来看,我们所关心的du×dt的系数?籽为正,这说明中心镇改革对中心镇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从第(1)列可知,当不存在控制变量时,系数?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在第(2)列中,加入从业人员这一控制变量后,与第(1)列的情况相比,系数?籽降低,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模型的拟合度提高。在第(3)列中,加入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这一控制变量后,与第(1)列的情况相比,系数?籽并没有降低,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而模型的拟合度并没有大的提高。在第(4)列中,系数?籽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从第(1)列至第(4)列的情况看,中心镇改革对中心镇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从第(2)、(4)列的情况看,这种直接的正向作用并不明显。同时,我们看到,劳动力的投入对中心镇经济绩效有明显的影响,这种结果可能是数据估算引起的,与中心镇改革的作用机理有关。我们以lab为被解释变量,对变量du×dt进行简单回归,得到表5。结果表明,变量du×dt对lab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心镇改革主要是通过促进劳动力的集聚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

2、稳健性分析

首先,考虑到经济绩效衡量的多面性,我们把经济绩效的衡量指标由农村经济总收入替换为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按表4列明的解释变量对数据进行回归。其次,由于中心镇改革更多地在省级层面上加以推进,因此我们重点考虑省级中心镇的情况,以省级中心镇为样本来分析中心镇改革的影响,具体地,我们以2007年确定的省级中心镇为样本对数据进行回归。最后,我们分地区对中心镇改革进行分析,具体选择中心镇较多的诸暨市、柯桥区和上虞区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4项回归方程中,du×dt系数都为正,除了柯桥区的第3项回归方程,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变量lab的系数都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总的看来,与表5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要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就必须促进中心镇发展。加快中心镇体制改革是促进中心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这种改革主要表现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从绍兴市中心镇改革的情况看,中心镇改革对其经济绩效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直接正向作用的显著性并不明显,主要是间接的正向作用,即通过促进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来实现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心镇改革的空间依然很大。在浙江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是由县(市、区)政府具体确定的,从绍兴的实践看,往往演化为县级职能部门在中心镇设置派出机构,在中心镇行使相应的职能,这本质上是一种“条条”管理,与中心镇放权改革的“块块”管理取向不相符。从中心镇改革的事实看,应该减少“条条”管理方式,以加强“块块”管理促进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进一步加大。

本文的研究还表明,促进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是中心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心镇改革要注重政策配套,消除劳动力在中心镇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实现人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晏群:关于“中心镇”的认识[J].小城镇建设,2003(1).

[2] 王士兰:论浙江省中心镇的发展与建设[J].经济地理,2001(S1).

[3] 刘亭: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心镇培育[J].今日浙江,2010(16).

[4] 徐志文、王礼力、谢方:城镇化进程中“中心镇镶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3).

[5] 陈剩勇、张丙宣: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浙江学刊,2007(6).

[6] 王立军: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中心镇培育小城市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7] Charles M. 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Vol.64,No.5.

[8] Wallace E.Oats:The Effects of Property Taxes and Local Public Spending on Property Values:An Empirical Study of Tax Capitalization and the Tiebout Hypothe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9,Volume 77.

[9] Qian Yingyi,Weingast Barry R.: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7,Vol.11(4).

[10] Weingast,B.: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1995,11(1).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城镇 城镇规划 管理方式

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事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必须要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2.科学整合

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小城镇整合。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人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地种地”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人,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2.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在近几个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城镇的建设。城市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载体,对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效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小城镇的概念

虽然小城镇这一名词的使用频率极高,但目前我国对小城镇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和研究内容中,小城镇的含义和范围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本文中,小城镇的界定原则是将其与大城市和农村相区别,作为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中间状态。城镇一般是指具有相当数量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样的区域一般还具有中小规模的工商业、服务业等。小城镇则是指人口数量在20 万以下的小城市、县城、国家批准设立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以及具有较大规模集贸市场的集镇。

二、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城镇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20年的建设实践中,城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城镇建设规划,可是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在城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城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二)对城镇规划的误解

按照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应是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专项规划设计,而城镇规划是由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组成[2]。这些程序和内容,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小城镇行政领导来说很难熟知程序和繁多的专业名词,认为只要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和文字说明以及对规划文本中所勾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立体虚拟空间,确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即可。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行政长官对城镇建设工作不熟悉,对专业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是规划编制单位迁就现状、迁就长官意识,表面上是编制的总体规划,而实际大多是建设规划的内容,说其是建设规划而内容又达不到规定深度,无法“按图施工”,至于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大多缺项且缺乏论证说明,从而导致可操作性差。

(三)难以发挥应用的指导作用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东部及沿海地区落后,能够按照现行的规范和程序组织编制出城镇总体规划很不容易,至于控规、城镇建设规划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编制。而城镇规划的一个实践周期大多为15年-20年,每3年-5年修编一次,一个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批准需半年左右,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城镇建设的现实作用又显得无力,从而使精心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大多成为墙上挂着的宏伟蓝图。

三、加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保证

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领导应站在工作第一线,指导、指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规划建设专业人员要及时到位,跟踪管理,指导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改善规划、优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决策。及时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三)编制具有小城镇自身特色实时超前的规划是关键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必须强化区域意识,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小城镇同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克服就城镇论城镇,孤立地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建设,而要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和思路来编制城镇规划。同时,小城镇规划应该根据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具体特点因素考虑,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评审通过,报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总之,在我国当前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目标,建设能体现土地、能源、用水、材料综合节约型的小城镇,这是涉及我国将近13亿人口生活与生产的大事,亟待我们各行各业共同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参考文献: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1)

十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十也明确提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和城镇化是决定新型工农城乡一体化能否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形成“以城带乡”,只有做好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因此,县域经济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回顾文献发现,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对新型工农城乡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缺乏研究。

一、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党的十七大和十都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的决策建议。从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成果,在充分调研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与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促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对中原经济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中原经济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业技术普及率不高,县域的农业单位产出率低,农产品流通加工业业发展落后,农村生产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农业综合效益。

在工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企业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使用资源的效率低;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全省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24户,个体工商和私营企业是全国水平的65.4%、37.25%;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均注册资金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7%和91.6%。另外,中原经济区县域的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工业化生产集中度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缺少现代服务业等问题,中原经济区县域工业多种所有制成分比重不科学,发展需要继续推进。

(二)县域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中原经济区县域多数县政府在观念落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管理水平不高: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缺乏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处理市场问题,对经济和市场管理得过多;中原经济区县域的经济发展中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中原经济区县域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市场、服务意识缺乏、官本位主义严重等问题。就中原经济区县域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言,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县域的相当部分经济、在社会管理权限中原经济区县域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

三、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现代化模式,涉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及县域经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等。因此,中原经济区县域选择发展模式还要优化设计和创新在配套措施方面。

(一)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原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基本是摆设,不能担服务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需要创新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可坚持县域民办、县域民管、县域民受益的原则,改造传统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新型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县域土地流转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主要是积极探索创新县域土地流转模式。和其他省相比,中原经济区县域人少地多,适合搞规模集约管理,学习发达国家大农场模式,在中原经济区县域搞土地流转试验。

(三)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产品,一头对连接着需求日益复杂化的市场,没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展可以从根本上推动着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可以领到着农业产业化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中原经济区县域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5).

[2]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

[3]闫冠宇.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4]王健,金浩,纪芬叶.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