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镇现代化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13

城镇现代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高度强调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将其定位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三化同步"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关键性决策部署,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特别是"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张春贤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工业化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统计分析,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前十位的制造业大国有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巴西、韩国、法国、英国、印度。尤其是"金砖四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总增值比例从4.3%上升到17.58%。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产出比例达到19.8%,略高于美国的19.4%,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根据工业化阶段的标准,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数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但新疆从整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工业化水平偏后位次。所以,张春贤同志在中共新疆""报告中,根据新疆的具体情况强调,新型工业化事关新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新疆的城镇化率43%,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从1978年到2011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左右的人口,创造了4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建设,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 提出"三个绝不",即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目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总量、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灌溉用水利用率低。新疆更是如此。

二、同步推进"三化"的重要意义

2.1同步推进"三化"是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三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国内外成功经验来看,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视农业现代化,没有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从而促使现代化建设的几个轮子协调前进,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一旦在三者失去平衡的时候,国民经济就会被迫转向调整,现代化建设就会曲折前进。所以,绝不违背客观规律,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

2.2同步推进"三化"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经济长期以来,处于城乡经济分隔的二元结构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薄弱,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三化"失衡发展的集中反映,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按照同步推进"三化"的要求,在积极推进工业转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农业发展滞后、农村面貌落后的局面,才能为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2.3同步推进"三化"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而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加快同步推进"三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2)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5-0005-03

一、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第二、三产业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这种速度在国际上是空前的,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比重均在80%以上,而且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持续发展潜力,无论从总体上看还是局部地区来看,都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健康的、良性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必将会继续助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后我国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中,城镇化的贡献率占3个百分点左右。从投资看,如果按照联合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投资应占GDP总量5%的建议测算,我国今后每年这两项投资至少为2.5万亿元,产生的GDP至少在4.8万亿元,相当于年均GDP的24%。从消费看,城镇化每增加1个百分点,产生的直接消费将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化在我国经济总体格局中地位重要、意义深远、空间巨大。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方式粗放、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城镇化滞后,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形成了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建设急于求成、贪大求全;城市服务和管理严重滞后、农村土地撂荒等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为此,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城镇化发展实际,基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大内需的需要,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党和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共十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2014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推进城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根本任务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已经成为坚定的国家意志。

二、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必要条件。根据国际经验,成功的城镇化一般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二是要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实现第二、三产业的大发展并不断向城镇集聚;三是要推动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四是要推动国民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无论是劳动力转移、产业调整还是文明的传播都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必要前提

城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关键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有1000多万,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城镇人口还将增加3亿左右。而目前转入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到10%,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转移以及教育培训需求,仅靠普通教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提供保障,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适应城市新的工作和生活。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是新型城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城镇化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职业教育的功能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能够为企业培养不同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技能工人提供多种选择,有利于促进城市企业多样化和企业聚集融合、增强城镇的经济社会竟争力,从而促进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现在有很多企业在地方招商引资、考察是否落户时也习惯于将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作为一个衡量指标,在这方面,企业考虑的就是能否“就地招工”、“就地取才”,这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能够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据统计,目前有60%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家乡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需要人口的市民化,需要文明化的市民。在这方面,职业教育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就职业教育本身来讲,其不仅仅是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能将诚信守法、爱岗敬业等思想观念融入教育过程中,多维度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造就有技术、重规范、讲文明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职业教育是很典型的平民教育,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学成后无论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都会对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城市文明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发展职业教育是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推动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接、最有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

同时,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贯穿人的终身的教育,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提升和个人发展的影响也会更为持久和深远,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业变更提速,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社会上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方兴未艾,不仅说明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职业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以职业教育的有效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创造奇迹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并随后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等,使得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适应新型城镇化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加强一体化设计,推动职业教育和城镇化的同步良性互动发展

发展职业教育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要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推动各类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要完善新市民就业培训体系,加快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城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城市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活动的界限。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一、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形势下,实现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向生态文明城市(即生态城市)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城市发展摆脱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束缚和工业现代性的特征,步人生态城市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相对现代工业城市发展阶段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对工业城市自身存在错误的修正,促使其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阶段。从理论构成的角度而言,城市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等的结合,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想、观点在城市发展领域中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思维来重构现代工业城市系统,谋求城市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双赢”,以及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城市系统对自然的影响等。

二、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

(1)数量少,通行成本高。地广人稀,腹地范围大,空间联系不便,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统盘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的功能难以完善,不利于开阔商贸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特别是交通建设成本高,致使投资综合效益低,影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2)规模小且发展分散,辐射带动弱。城镇分散发展,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市政工程设施修建和社会服务设施供给形不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难以发挥产业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形成城镇带动乡村的格局,从而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差,综合功能降低。(3)功能单,服务层次低。在西北地区城镇中,集贸型城镇占85%以上,职能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医疗、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主体为农业,乡镇企业多属初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限制了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城镇群体之间产业定位趋同,相邻的乡镇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多、互补性差。(4)环境差,人居水平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建筑质量差,容积率低,闲置土地未得到及时利用和置换,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5)资金缺,人才技术匮乏。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绝大多数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城镇建设中乱占乱建现象普遍,对整体布局造成不利影像,不利于城镇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三、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是在生态分析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损伤、提高生态效率的过程。(1)城镇规划应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紧密结合。作为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2)城镇规划应该突出西部景观特色。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3)城镇规划应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城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城镇的产业特色。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如今不少城镇的乡镇工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规模较小还布局分散,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保设施形同虚设。因此,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4)城镇规划应对西部现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西部地区由于干旱天气较多,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同样,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古村落等,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实在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同时,它们也已经或将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建洲,王继辰,张亮,曹亚乔.辽东山区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初探.辽宁经济.2012(1)

[2]王博生.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3]李忠华.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4)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1永修县湖东新区现状分析

1.1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现状

永修地处江西省北部,隶属九江市,东连新建,南靠安义、南昌市湾里区,西接武宁、靖安、北邻德安,东北隔水与星子、都昌相望。县域总面积2035平方千米。永修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地貌是低矮丘陵,地质结构良好,适宜建设。永修县水资源丰富,年人均水量4234立方米,全县年可开采地下水有22.928万立方米,生活用水基本由地表水提供,其中修河、潦河是永修的主要水源。

2008年永修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28亿元,目前从九江总体规划来讲,市域九江——沙河镇——德安共青城-永修一级城镇发展轴,该轴线是京九铁路、昌九高速路在本市域内的地段,南北向横贯整个地区。如今永修县已形成以艾城星火工业园为龙头,云山工业园、城南工业园为两翼的“一区三园”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物流仓储”等六大主导产业。

永修县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西北有秀丽壮观的柘林湖,西南有奇秀天成的佛圣地云居山,东有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吴城。这三大景区被誉为"永修金三角旅游线"。永修白莲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县城紧密相连,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将之开发成旅游金三角的后勤服务中心,成为度假休闲的城市型风景区。

根据《永修县总体规划(2006-2020年)》,预计2020年县城人口规模为14.5-15万人,确定人均用地标准107.98平方米,则2020年永修县县城用地规模为16.2平方千米。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住用地分为城北居住区、湖西居住区、湖东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四个城市居住区。城市主中心位于湖东区,由城市中心广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组成,形成永修县的公共活动中心。湖东新区位于永修县城东南部,北临修河,西靠白莲湖,总用地面积约为11.9平方千米。

1.2人文胜景分析

永修县域内风景优美,东濒鄱阳湖、西倚云居山和柘林湖,修河、潦河两大水系贯穿东西,自古有“海昏秀域,人杰地灵”之美誉。县域内以海昏八景(又称修江八景)著称。八景分别为:云居拥翠、修水环清、柳渡春烟、莲洲夜月、东郭农耕、北岩樵唱、桃源石洞、桂影池亭。八景有诗云:

云居拥翠 “白云不费买山钱,山借云居任往还。

我欲看山云解意,故将山色荡睛烟。”

修水环清 “艾子城倚修江涘,春流曲曲清且泚。

主人奚必钓儵鱼,饮水数杯亦足矣。”

柳渡春烟 “春江烟柳碧毵毵,春水烟波照蔚蓝。

春燕也知春色好,妒红欺绿语呢喃。”

莲洲夜月 “荷渚香清夜色凉,凌波仙子弄珠光。

分明捧出芙蓉镜,照澈莲房绿萼妆。”

东郭农耕 “追呼无吏到门前,买犊齐耕雨后田。

种就秫粳黄粒粒,酿成桑落醉丰年。”

北岩樵唱 “不闻城市薪如桂,莫斸山中桂作新。

闲放歌声浮北麓,被风传响度西津。”

桃源石洞 “桃源春涨水盈溪,洞口云深径欲迷。

寄语桃花休见妒,吾家原住武陵西。”

桂影池亭 “清池明月澹相汲,金粟婆娑影吐三。

夜静波摇香雾湿,依稀人倚玉楼南。

此外,历代名人游历此地,均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其中尤其有李白、白居易、苏轼、韦庄等人诗作最多,可打造人文旅游景观。

1.3区位分析

(1)据南北通衢之要道,对外交通极为便捷。

永修县城所在地为涂埠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域中南部,修河两岸。地处昌九工业走廊中南部。境内国家一级铁路干线——京九铁路从县城东部穿过,昌九高速公路从县城西部穿过,105和316国道纵横县域之内,素有“赣北通衢”之称,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于此。县城离九江市70千米,距省会南昌市仅40千米。从县城出发,北距九江机场60千米,南距向塘机场50千米,距昌北机场只有18千米,对外交极其便捷。

(2) 昌九工业走廊上的重点城镇

昌九工业走廊上自九江、下至南昌,它像一条玉带穿过江西版图的上半部。其核心区是分布在沿江(长江)和沿路(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两侧地区。在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段上有九江开发区、共青开发区,下有星火工业园、宝塔工业园、综合工业园和汽车工业园。永修县为昌九工业走廊上的重要县城之一,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和星火工业园为其主要的工业区域。

(3)洪都门户,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内重要节点,承接中心城市辐射

江西第一条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将途经永修,线路全长131.27千米。自2010年9月20日正式开通运营后,从南昌至九江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永修至南昌仅需15分钟,至九江仅要20多分钟,大大缩短了永修与周边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永修已成为昌九工业走廊中、“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内的重要节点,这使得永修将成为对接南昌的经济及产业辐射、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选择地之一。

(3)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打造“生态永修”

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为将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环永修县白莲湖东区域旅游产业,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旅游公路路线全长103.802千米,路线起点于永修县福银高速,终点与大广高速相接。项目的建成对更快、更好开发庐山西海旅游资源,提升庐山西海的知名度,整合大庐山旅游区意义重大,对带动沿线四县(永修、德安、瑞昌、武宁)一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呼应数字生态共青城建设,形成区域集聚经济效应

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芬共青数字生态城集成应用研究”,该项目已于2009年4月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9月上报国家科技部,11月获批准立项。

数字生态共青城的发展势必辐射周边,形成区域集聚经济效益。永修县本规划区距离共青城26千米,作为共青城的近邻,永修将借助滨水生态新区的建设,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开发和项目进入上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打造“生态永修”。

(5)湖东新区与涂埠镇、新城区的关系

未来湖东新区将承接涂埠镇、湖西区部分功能的转移和升级,成为以居住、商务办公、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新兴城区,形成三区互动发展。开发白莲湖东区,高标准地建设新城区。体现生态环境,注重工作、居住质量,创造一个全新的永修新城。

2 永修县湖东新区综合评价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5)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化”农民应立足于“富”农民。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进程。张家港市“化”农民是从兴办工业开始的。在农村兴办工业的过程中,张家港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在耕地适当向种田大户集中、进一步提高机械耕作水平的基础上,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著名商标”。龙头企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改善人居条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一是优化镇村布局,引导居民适当集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加快建造居民新型住宅区和撤并自然村庄的规划与建设。凡不承包责任田,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以及在集镇规划区内的村民,逐步引导其住进镇区新建的公寓区。二是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农村,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镇都建有中心社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社区,形成了市、镇、村、企业四级社区一体联动的“1890(一拨就灵)社区服务网”。医疗保健、种养殖培训等十大系列、60多个服务项目,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三是维护自然生态,美化生活环境。全市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环境设施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0%、60%以上。实施饮用水改造、气化普及、改水改厕等工程,建立起农产品、肉类检测网络,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大搞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居住环境,近两年全市城乡新增绿地超过建县40年来的总和。

普及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一是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张家港市1996年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100%,初升高比例多年来都在95%以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二是着力增强法制意识。从完善基层民主、健全规章制度、吸引群众参与入手,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治能力。依托社区、企业、学校等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社区管理的各项制度中。同时,广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群众的民主观念和维权意识。三是着力提高道德修养。常年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教育,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要求,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倡导破除迷信、科学健身;在中年群体中倡导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在青少年中倡导爱党爱国、奉献进取;在工商界人士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营;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勤政廉政、为民造福的理念。

改变陈规陋习,规范举止行为,丰富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家的生活用水、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生活细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人人动手,洁美家园”、“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整治环境,美化家园,并把是否改变陈规陋习、规范文明行为、追求科学生活方式等与家庭的荣誉和经济利益挂钩,实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同时,投入数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市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广电中心、电影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每个镇都建立健全了文化服务中心,大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主要启示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6)

近年来,额敏县积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对构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一是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围绕优化组织设置、提升服务功能、创新社会管理,设置社区联合党工委9个,下设社区直属党总支9个,设立机关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商企之家等建制性党组织。将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联合党工委管理。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置32个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400余个功能型党小组。建立“一证一牌一薄两表”管理机制,7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已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并参与志愿服务。指定89个县直单位(部门)、13名县委常委联系帮扶9个社区,确保力量均衡、帮扶全覆盖。二是创新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科学设置农牧区社区党总支,下设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生产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新农村发展党支部等。将辖区内村队、“两新”组织、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等纳入统一管理,构建以农牧区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队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农牧区社区党建工作新体系。以1-2公里服务半径和1500-3000人口集聚规模为标准,推动公共服务向农牧区延伸,促进城乡均等化。三是巩固和推进机关、学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县直机关党组织中开展“抓党建、促作风转变、促效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主题创建活动,科学设置13项工作任务,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促机关党建走前列、做表率。依托社区区域化大党建,将非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入社区联合党工委下设的商企之家党支部统一管理,选派社区区域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派员7名。

(二)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扎实开展军(警)地基层党组织“三互”活动。研究修定《关于额敏县基层党组织与驻县军(警)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的通知》,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与军(警)驻县基层党组织间深入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累计有3个城镇社区、1个农村社区、4个村队与8个驻县军(警)基层党组织签订《“三互”活动协议书》,94名公安、边防干警、武装干事到村(社)任职。二是扎实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落实县级领导“5个联系点+10户群众”和科级干部“3个联系点+4户群众”的工作职责,41名县级领导、81个帮联部门、985名赴基层联乡、包村、入户,在“用三心解三难实现三促进”的过程中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保稳定、谋发展,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623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3件,争取项目58个到位资金1.1亿元,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构建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把“数字城乡”、“民情流水线”工程、“五百服务”、“三化建设”等与以往社区管理服务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进行总结,认真落实坐班制、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结对帮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建立民情流水线、落实“一证二图三卡四告知”服务机制等措施,累计完成服务及告知事项186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3%。

(三)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额敏县基层党(工)委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将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8项重点任务,29项重点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七个起来(组织强起来、阵地活起来、经费多起来、干劲鼓起来、机制顺起来、民心聚起来、村子富起来)有机结合,制定《额敏县年度乡镇场党委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将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各级党组织书记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把抓分工范围内和联系点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抓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常性考核制度。每季度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每半年开展重点工作推进会,经常性对乡(镇)场党委、村队(社区)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督查,针对工作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复查验收。累计对全县各乡(镇)场及所属村(社)党组织开展检查4-6次,随机督促抽查20次以上。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评、上级党委审核的程序,核定全县好等次村队党组织85个,较好等次村队党组织71个,一般等次村队党组织14个,较差等次村队党组织8个,选派65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职,115名科级正职兼任“第一书记”,累计整顿后进村队党组织8个,转化升级14个。四是提高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实行村干部工资季度发放,保证村干部平均工资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增加500元以上。建立社区财补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聘用干部在社区的工作年限,按照每年20元的标准增加月工资报酬。公开选拔2名村队党支部书记走上乡场领导岗位,解决1名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公务员身份。高配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正科级,5名副科级。定期安排179个村队主要负责人定期体检。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覆盖和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随着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逐渐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区或小城镇集中等趋势,基层仍然以村(社)为单位组建党组织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党组织在引领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与新时期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年龄大的多、文化低的多、缺少一技之长的多的“三多”问题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能人、年轻人离开了农村,后继乏人趋势愈见明显,与班子新老交替的迫切要求不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有些村党支部发展经济无思路,成为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的软班子。

(三)农村经济结构转变速度与新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根据自治区关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要求,农村村队全面进入村改社的高峰时段,但是,也给村级经济提出了以下难题:在明确村队财产所有权不变和农牧民原有土地、社会保障待遇不变的原则下,农村经济结构从单纯土地资产运作经营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化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如村级经济发展“无资源”、无渠道,创办企业所需土地、资金如何解决,经营管理人才如何引进等。

三、建议措施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7)

一、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力、文化发展和商业发展的体现,是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城镇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能够集聚人口、人才和产业,提高文化、教育、医疗水平,从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兵团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就是为了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进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青年人在兵团干事创业,使兵团事业更加辉煌。

第一,推进兵团城镇化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兵团、发挥兵团作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赋予兵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三大关系”、发挥兵团“三大作用”的内在要求。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以改变兵团传统的屯垦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屯垦戍边的新内涵,是兵团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是兵团发挥“三大作用”的重要支撑。

第二,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素质和保持兵团的社会稳定。当前,兵团基层职工居住相对分散,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城镇功能不够完善,生活质量较低,缺乏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职工素质提高和屯垦戍边队伍稳定,不利于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发挥兵团的“三大作用”。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居住环境,为兵团的职工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拴心留人,引得进人才,兵团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可以说,实现城镇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第三,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职工收入。兵团所处的资源环境局限性很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想大幅度提高团场农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必然要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数量。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兵团职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职工增收的途径,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变职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兵团的凝聚力,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第四,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发展。城镇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城镇化的大推进,就没有工业化的大突破。工业滞后是兵团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兵团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点。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向城镇集中,才能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兵团工业化的进程。

二、兵团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及模式选择

目前,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大致有四种主流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即县(市)、乡镇、村庄等基层政府主导带动的城镇化模式。二是集团工业化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三是农业产业化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四是农民自发组织城镇化建设模式。

兵团是一个具有“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兵团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化的进程滞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工业化对于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兵团城镇化演进和发展具有特殊性,与内地的城镇化演进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同,不是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而是先由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加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动力,以兵团农业现代化的优势推动城镇化,再以城镇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兵团城镇化是在新疆城镇体系总体规划框架下,着力构建“兵团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城镇、兵地共建城区、中心连队居住区”分级布局的城镇体系,走的是一条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有屯垦特点、符合兵团实际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 F25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失衡的城乡关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如何协调推进基础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十二五”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协调推进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策略。

一、探讨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基本途径

城乡统筹视角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基本途径就是“十二五”中提出的着力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还应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因而必须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民工作的关键。

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技术手段与装备的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结构与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的综合性体现,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其注重是的友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的转换,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设施与技术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经营模式的产业化、生产绩效的高效化和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和生态环境的现代化以及农村生活的现代化、劳动生产者的知识化。

城镇化的推行的有效性的高低与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大的关联,因而推行城镇化的前提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好的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提供各种农产品和人力资源以及必需的资金与土地,成为发展城镇的坚实基础,持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加快城镇化的推进。与此同时,城镇化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能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从而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关联

由于种种原因,不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以及工业化的进程都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因而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推进与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进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在协调推进过程中切记不能采取传统的“一刀切”方式,而是应对其所在阶段以及差异的存在进行深入研究,合理选取推进的着力点,科学确定建设推进速度和规模。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应在选择政策是注重城镇化,并加快城镇化的推进速度,相反则应注重农业现代化的新农村的建设,放慢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当然,还应结合地区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三、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策略初探

(一)夯实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和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其核心就在于承包农村土地,即在现有的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就当前农村的土地承包与经营权实行使出啊的转化,多元化的适度的确定经营规模,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企业和专业合租社的发展,建立并不断完善多元化、多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化农民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着力提升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组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大投资力度,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并鼓励与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新农村的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确保农业生产要素和设施的投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不断强化农民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的主体地位

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和替代。为不断强化农民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的主体地位,就应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放加大推广力度,着力培养懂技术、懂经营、文化高的现代化农民和城镇化的市民,从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据相关统计,很多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往往占整个家庭收入的一般甚至更多,因而必须引导农民结合市场的需要对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并优化,狠抓质量和安全,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提升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进一步确保农民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的主体地位。此外,还应加强引导,扩大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的自立、自强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自发的组织行动起来去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短城乡差距

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短城乡差距,就应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这不仅能明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而且能直接带动农村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为扩大内需作出贡献。

四、结语

总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策略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过程中,应在着力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还应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进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夯实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基础,不断强化农民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短城乡差距,确保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助推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现实“十二五”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9)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河北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协调统一的城镇用地规划,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2012年河北的城镇化率仅为46.80%,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线54.68%。2012年河北省有建制镇为2232个,但是大多城镇仍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实质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形式发展。截止2012年底,河北省土地总面积为282650791.2亩,其中未利用地为59500473.7亩,占总面积的21.05%。但是由于河北省城镇总体规模偏小,致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难以提高,造成城镇土地资源浪费和集约利用率低。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致使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偏离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河北省土地规划是省委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土地的利用效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对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估计不足,因此城镇土地规划使得工业和居民住宅用地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道路交通及绿化用地所在的比例较少,大量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样的用地结构也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均衡发展原则。因此,河北省需调整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否则将会影响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及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进行,各类建设用地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与2000年相比,2012年河北省城镇建设用地累计增加93190公顷,即139.8万亩。假设增加的土地中耕地占7成,则需要占用耕地60573.5公顷,即90.8万亩。然而根据河北省建设用地指标规定,各类建设占用土地为10万亩/年。但是通过指标统计可知这样的用地要求只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而河北省的工业、交通及城镇建设的其他配套设施的用地指标就不能满足,所以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

1. 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程度偏低,主要是因为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镇规模较小。河北省应该抑制城镇建设发展速度,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河北省在十三年间城镇数量增加了2.3倍,虽然城镇发展速度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对土地集约利用认识不全面的盲目扩张,我们应统筹管理。为了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率,河北省可以全面了解城镇规模,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中心城镇,将一些发展后劲较低的小城镇规划到中心城镇,形成“城镇群”。这样既可以扩大城镇规模又有利于城镇的整体规划。如将资本可以有目的的投入到中心城镇,在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本前提下,壮大中心城镇,带动周围城镇发展,实现“辐射式”城镇发展。另一方面,将城镇规模做大,整体增强城镇的经济发展实力,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向中心城镇转移,从而可以实现劳动密集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2. 调整城镇化建设中的用地结构

河北省要全面有效的调整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结构,就需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足够的前瞻性,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结构。改革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其符合现代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加强对城镇土地存量的管理并积极改造之前因认识不足而建成的不利规划的旧城区。河北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新型城镇的内涵,实现益民宜居。河北省应时刻严格遵守新《土地管理法》,城镇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保持高度一致。在进行城镇建设之前应该对河北省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可行性规划研究,保证城镇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并且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降低工业及居民住宅用地,合理增加交通、绿化用地。在编制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时,首先根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及对城镇发展的预测,确定城镇建的规模,合理划定城镇建设留用地,合理分解和落实各项规划主要指标,切实做好用地结构平衡工作,使城镇建设能够健康持续进行下去。

3. 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

据统计,河北省2010年比2000年城镇建设需要增加900多平方公里(约140万亩)土地,然而河北省总体规划指出城镇化建设用土地为4500多公顷(即70万亩)土地,城镇建设用地缺口接近70万亩。因此河北省需极力寻求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为了尽量弥补这接近70万亩建设用地的缺口,河北省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调整土地利用总规划,使之在保证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情况下,缓解用地压力。同时政府还应要求各级单位完善土地利用监管机制,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比例,实现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从宏观上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促进城镇合理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外,各地方仍需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率,将城镇建设由向外扩张发展转向内涵挖掘。并通过编制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规范,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用土地。

四、结论

城镇化是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目标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发展战略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通过调整土地结构及布局,通过河北省政府宏观调控及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难等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301121。

参考文献

[1]阎东彬,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10)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3—097—04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都郫县安德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现代大都市经济的辐射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从2004年开始,安德镇以川菜产业发展为支撑,积极发挥川菜产业的集群效应,注意吸纳成都市区梯次转移的产业,抓住被确立为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机遇,在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中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联动推进“三化”,加快“一城两带三基地”建设,在建设现代型小城镇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在统筹城乡发展,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中,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渐发展成为“中雁竞飞”中的先行者。我们在总结安德镇八年来城乡统筹所取得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论证提出下一步的措施建议,为其他乡镇发展提供参考。

一、特色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理论依据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我国特殊的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小城镇通过扩散与聚集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由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的经济区域中,这些小城镇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应主要从产业促进、人口吸聚、制度创新、功能升级、区域调控等方面着手。对特色产业集群及小城镇建设的理论研究,带给我们以启示:基于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集群是发展现代型小城镇的理性选择。小城镇拥有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这需要深入发掘,理性地加以选择,唯如此才能抓住自身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基于品牌战略的特色产业集群是现代型小城镇建设的立镇之本。在品牌经济时代,产业集群更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利用原产地优势,实现品牌溢价,这样才能将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基于项目带动的特色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型小城镇的重要抓手。项目的多少与大小关系到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只有大量具有相关性的项目聚集在一起,才能带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实现外部经济,有效应对市场波动的风险,分享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因此,以项目为抓手是建设现代型小城镇的必由之路。

二、安德镇建设现代型小城镇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镇域经济竞争力得到巨大提升

首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镇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24.1亿元,比2004年增长近三番,年均增长率26.5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7亿元;2011年完成税收1.02亿元,是2004年的2.04倍,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0元,从2004年起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11380元,是2004年的1.9倍;城乡居民收入由2004年的2.5:1缩到2011年的2.0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其次,工业支撑强劲。大力发展以川菜原辅料、调味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关联产业。目前,已形成2.2平方公里承载能力,已签约引进重点产业化项目80个,完成投资54亿元,累计建成投产企业5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再次,农业基础扎实。安德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区域一特色”战略,已带动形成2.5万亩的标准化蔬菜配套种植基地,引进善联科技、饮水源农业等企业投资建设有机蔬菜(转换)基地3000亩,丹丹豆瓣公司、四川国菜农业科技公司等投资建成现代设施农业1000亩。发展安宁校地企蔬菜合作社、广福韭菜合作社、泉水劳务合作社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7个,涉及11个村,带动面达到52%以上。

(二)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首先,积极发挥川菜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安德镇将川菜产业确立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川菜产业园区”,抓住“郫县豆瓣”这一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川菜原辅料、川菜调味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其次,依据川菜产业集群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实现了“从散到聚”。以主导产业带动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与工业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实现融合,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效益农业,带动形成2.1万亩的标准化蔬菜配套种植基地,累计实现土地规模经营5000余亩。再次,围绕川菜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相关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从无到有”。安德镇围绕川菜产业,发展以川菜美食为特色、集川菜原辅料生产和食品加工、展示、购买、体验为一体的产业旅游,建成4万平方米川菜美食体验街,并启动了“中国川菜产业园”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最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实现川菜产业品牌不断提升。鼓励企业依托“郫县豆瓣”的品牌优势,积极参加积累各种荣誉,目前园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省级著名商标企业5家,部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园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川菜产业食品加工基地”,已成为安德镇实施城市营销、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的一块金字招牌。

(三)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空间地域呈现集中化态势

为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无序及产业分散化状态,安德镇以“川菜产业园”为核心,不断扩大城镇规模,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高标准实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形象、城镇功能和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价值大幅提升,城镇经营性用地拍卖均价由2004年的每亩18万元左右上升到2011年的70万元左右;商业用房月租金(按30平方米计算)由每间80元左右上升到1200—1500元。

(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统筹呈点、面推进态势

安德镇以“四大基础工程”建设为工作抓手,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新居建设,基本建立起以“村民议事会为决策议事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民主监事会为监督机构”的新型村级治理结构,初步形成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的长效机制。

(五)各项社会事业及党的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改善民生。积极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村(社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综合信息平台等文化阵地建设,“2—3—3”群众文化工作模式被中央党校选为教学案例;初步建立起城乡就业援助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70%、99%,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86%、99.9%。二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发展党员156人,新建“两新”组织5个,镇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安德镇建设现代型小城镇的经验及启示

(一)在产业发展上,在“产城一体”的实践中,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产业倍增”

安德镇采取“一镇一主业”的发展思路,在“产城一体”的实践中,围绕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倍增”,实施有重点针对性的招商,着力引进“名、优、特”企业和龙头型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川菜调味品、川菜原辅料和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同时,初步形成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服务业相互促进持续发展的联动机制。

(二)在城镇化道路上,主动实践“立城优城”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2011年,安德镇综合城镇化率达到65%,其城镇化水平正在步入加速城市化阶段。为此,安德镇围绕“川菜味乡”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安德投资创业。同时,注重城市内涵提升,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突出城市对产业的功能辐射作用。

(三)在金融服务上,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

安德镇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3.1968亿元财政资金撬动42.24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探索民间资金参与产业建设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创造了T—BOD融资模式,引进四川世创公司组建安德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全权负责资金投入,政府与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园区规划、征地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促建工作。工业园区建设五年来,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即形成了2.2平方公里的工业承载能力;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吸收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短缺,促进投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实施重点镇建设5年来,共引进外资1450万美元,改变了2004年前无外资引进的状况。

四、安德镇建设现代型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对策

(一)安德镇建设现代型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规模偏小,人口集中程度有待提高。尽管目前安德镇综合城镇化率达到65%,但人口分散居住状况依然存在,对小城镇各项功能的发挥有较大不利影响。二是城镇管理和协调权限较小,减弱了改革力度。从安德镇目前进行的城乡统筹来看,镇政府管理和协调镇域内各种事务的权限已不能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三是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与引进有待提高。安德镇目前引进的项目虽然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大型企业集团较少,带动力不强,使镇域内的各类生产要素没有达到最佳组合,集聚效益没有得到最大发挥。四是土地、资金问题仍制约着安德镇的发展。尽管安德镇当前经济发展活跃,但由于农田保护率过高,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报批程序繁琐,建设资金贷款难、筹资难,严重制约了小安德镇的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五是统筹城乡发展有待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一些重要改革措施有待实施。尽管成都市确立了一批优先发展镇,但旧体制是制约优先发展镇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障碍。怎样以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通过行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实质性的政策措施来推进优先发展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

(二)安德镇建设现代型小城镇的下一步对策

“十二五”期间,安德将按照“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的工作基调,充分运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继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着力在川菜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现代农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率先建成全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综合示范样板,全面推进安德镇的现代化进程。

1.坚持走城乡可持续发展之路,确立建设“现代型发达小城镇——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综合示范镇”的目标,力争“中雁竞飞”的先行者。

安德镇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高效推进、二三产业递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安德必须抓住机遇,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力争“中雁竞飞”的先行者,率先建成全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综合示范样板,现代型发达小城镇。到2015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农民新居160.6万平方米;打造形成百亿川菜产业税收超过3亿;建成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功能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以上;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206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308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1.69:1;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基本实现均等化,县级副中心的辐射功能和带点作用基本实现。

2.协调规划建设,坚持规划是龙头,以“协调”替代过去的“控制”。

安德镇应积极抓住城镇郊区化的发展趋势,采用“协调”为主的规划方式,从社会、集体等多渠道融资,全域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点位尽可能靠近城镇,空间尽可能向空中拓展,资源尽可能跨村整合”为规划原则,将新型社区数量从25个减少到17个,提高城镇人口的集中度,实现“产业发展、城市配套、生态保护”为目标的“产城一体”发展规划。

3.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全面突破城乡分割,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应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三个80%的目标,即“农业劳动者80%的收入来自农业,80%的农用地实现规模经营,80%的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土地规模化、农民职业化、产业高端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田园景观化”的工作要求,实现“两大产业、三大板块”的产业布局,联动推进“三化”合理有序地发展;积极开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试点,按照“锁定项目、封闭运行”的要求,探索试点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经营模式,试点川菜园员工房建设项目,试点汽车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同时,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引导村(社区)重点围绕社会治安、城乡环境、文化建设和新型社区管理等方面使用资金。创新农民新型社区、无主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新型社区自我管理水平。

4.注重城镇效益提升,进一步发挥川菜特色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着力推进以“产城一体”为基础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11)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3.深化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土地产权改革、土地流转、产权流转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明确城乡土地的产权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切实解决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赔偿对象不明确、分配方式不公平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须以产业为依托,产业聚集的建设用地也需要从农村的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建立产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保障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合法、增值。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和新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速度,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农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切实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课题名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0231)。本论文为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2] 杨迅周等.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

[3] 谭爱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1(9)

[4] 黄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5] 杨少垒.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