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镇经济与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1:01

城镇经济与管理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1)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解决对策方面

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迅速加快广大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便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创造社会环境条件。土地配置是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影响因素之一,而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针对农居点用地零散、无序的现状,而采取的土地整治、改造等土地建设工程及其权属调整的总称,是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根本手段之一。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不仅是农村城镇化内在动力增强的需要,乡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1.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轨和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变和升级使得个体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农户和市场间的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便是一种自然。

2.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是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催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这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诞生的最基本前提。但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有其局限性。如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经济、交易成本高、市场谈判地位低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地域分散的特点,使农户天然地处于无组织状态,这种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经营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就会日益显现出来。

3.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的细化,劳动分工的细化又催生了合作经济的产生。分工越细,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强。生产者只能服从于市场。于是,市场便成为农业再生产的实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农产品生产者则成为市场的附属物。面对市场压力,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间的矛盾便突现出来。一家一户的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极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又相对较弱,经常遭受工商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盘剥,在交易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农业生产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影响市场的转变。通过联合形成压力,影响市场,通过合作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因此说,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合作的需求,这成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组织规范化程度偏低。民主管理机制难以贯彻落实。由于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性及农民自身社会意识、文化程度的局限。在组织内部很难产生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民主管理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合作组织受益于民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寻求来自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庇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依托当地政府组织、村委会或是少数“能人”那里,社员大多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单个农户民主管理的权利也因此往往被剥夺,民主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机制不够完善。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素质看,现有的管理人员教育水平较低,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管理制度看,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是不计报酬或低报酬的、业余时间工作的荣誉性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从服务于民的具体内容看,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单一,眼光短视、水平较低。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但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期,政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引导。一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采取与农户实行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科技联合、销售联合等多种方式,牵头创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针对技术服务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帮扶,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机制的完善和规范运作。要引导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规范的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帮助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指导各类专业合组织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帮助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分配机制、资产积累制度。通过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真正实现“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和促使农民合作组织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2.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立的权力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稽核以及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和行政指导牵头部门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明确规范。

3.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倾斜力度,尽快完善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应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的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2)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解决对策方面

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迅速加快广大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便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创造社会环境条件。土地配置是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影响因素之一,而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针对农居点用地零散、无序的现状,而采取的土地整治、改造等土地建设工程及其权属调整的总称,是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根本手段之一。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不仅是农村城镇化内在动力增强的需要,乡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1.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轨和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变和升级使得个体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农户和市场间的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便是一种自然。

2.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是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催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这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诞生的最基本前提。但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有其局限性。如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经济、交易成本高、市场谈判地位低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地域分散的特点,使农户天然地处于无组织状态,这种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经营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就会日益显现出来。

3.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的细化,劳动分工的细化又催生了合作经济的产生。分工越细,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强。生产者只能服从于市场。于是,市场便成为农业再生产的实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农产品生产者则成为市场的附属物。面对市场压力,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间的矛盾便突现出来。一家一户的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极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又相对较弱,经常遭受工商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盘剥,在交易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农业生产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影响市场的转变。通过联合形成压力,影响市场,通过合作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因此说,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合作的需求,这成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组织规范化程度偏低。民主管理机制难以贯彻落实。由于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性及农民自身社会意识、文化程度的局限。在组织内部很难产生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民主管理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合作组织受益于民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寻求来自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庇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依托当地政府组织、村委会或是少数“能人”那里,社员大多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单个农户民主管理的权利也因此往往被剥夺,民主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机制不够完善。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素质看,现有的管理人员教育水平较低,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管理制度看,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是不计报酬或低报酬的、业余时间工作的荣誉性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从服务于民的具体内容看,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单一,眼光短视、水平较低。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但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期,政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引导。一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采取与农户实行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科技联合、销售联合等多种方式,牵头创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针对技术服务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帮扶,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机制的完善和规范运作。要引导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规范的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帮助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指导各类专业合组织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帮助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分配机制、资产积累制度。通过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真正实现“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和促使农民合作组织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2.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立的权力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稽核以及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和行政指导牵头部门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明确规范。

3.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倾斜力度,尽快完善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应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的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规划与布局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和先导,没有科学的、高质量的规划,没有整体的、合理的布局,也就不可能有小城镇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国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历史时期,分析当前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规划与布局的对策,对于加快小城镇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涵和外延

从内涵上讲,小城镇规划主要是持近期规划与远景规划的统一即在现有小城镇近期规划的基础上留有余地结合远景空间结构性布局,重点是对于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中型城市的小城镇必须研究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的程度、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周边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因数,并使其在时空上具体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载体。

坚持宏观布局与微观布局的统一。小城镇宏观布局要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小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整体协调发展。微观规划指小城镇城区内的总体规划与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

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合理控制城镇规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应当根据其区位与资源优势、历史发展与环境容量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合理确定,而不应一味贪大求全。特别是处于自然环境不利的山区、库区、沙漠地区的小城镇环境容量有限农田、耕地十分有限, 因此对于可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建设用地重点是如何充分用好现有土地,而不是大规模开垦新的土地,更要杜绝随意侵占农田与耕地的现象发生。小城镇的布局不仅仅是单个城镇的建设问题,而且是影响到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布局时要考虑其发展对经济相对集中的小城市,卫星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镇区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以适应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外延上讲“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战略”, 即小城市规划不是一个单一的城市问题而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的问题。因此要以发展和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小城镇,以小城镇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作为大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作用推进我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二、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1从宏观上看,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小城镇空间布局和体系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突破体系规划搞重复建设,局部规划与体系冲突;小城镇区域间产业布局分散,结构雷同;在土地占用、水资源分配、污染控制等方面,体系规划没有强制调控和约束能力等。可以说,有的地方没有编制出与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有的地方即便是编制出来,也束之高阁,没有起到指导和调控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小城镇仍处于缺乏区域宏观调控、以单个规划为依据的自发建设状态。

2.2从微观上看,缺乏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虽然每个小城镇都有一个总体规划,但大都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且相互不衔接。同时,除了粗线条的总体规划外,很少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专业规划与之配套,规划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2.3从建设实践上看,小城镇规划不到位的问题相当突出。①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者们根本不重视规划,不去认真研究规划、分析规划、按规划搞建设;②小城镇从规划到实践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程序,往往由个别领导人的意志代替规划,以“既成的事实”来修正规划;③在建设与规划相冲突时,经常出现以规划上的让步为少数人谋利益的问题,规划服从权力,其严肃性荡然无存;④建成区管理不到位,体现不出规划的效果。建成区管理是规划建设的继续,无有效的建成区管理,就难以体现出规划建设的成效和意义。

2.4从规划管理上看,小城镇规划管理比较混乱,主体不明确,人员素质低。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理应要求规划管理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理应要求从事规划管理工作的人员要高境界、高素质,但目前状况并非如此。就全国来讲,当前城镇规划管理模式不一,大部分有三种模式:①镇管为主。镇级政府是小城镇规划管理的“主角”,市、县仅是指导而已这种模式往往是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粗放,导致规划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②县管为主。县级建设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小城镇规划。这种模式虽使得小城镇规划区域整体性强,但往往忽视每个小城镇的实际,在具体工作指导上以偏概全,不够深入、细致,实践性、针对性较差。③县乡共管。县级建设主管部门配备较强的小城镇规划管理力量,并对镇下管理人员,负责小城镇规划的具体落实,镇级处于配合的地位。

三、小城镇规划实施对策

3.1加强小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建设

要有科学的规划决策。为了改变“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首长一句话”这种情况,应当提倡决策科学化。对规划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要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机构来决策,确保可持续发展。如成立规划委员会、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制度等。指导、协调、监督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工作。规划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对小城镇规划及重要设计等进行咨询和技术审查,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确保小城镇规划决策的正确,有赖于法制的健全,法制的建立与完善有赖于合理体制的需求或建立,而合理体制的建立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国小城镇规划机制的正确认识与定位。

3.2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开展小城镇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公开规划程序编制和实施规划。公众参与是改进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小城镇的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群众及乡镇政府领导干部对本乡镇建设发展的设想。当地群众和领导干部,最熟悉本地区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当地乡镇生产和建设事业也都有一定的设想,他们最有发言权。通过公开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并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树立全民的规划意识。

3.3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城镇化建设

在编制小城镇规划时,要把防止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编制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环境规划要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充分考虑道路、排水、环保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突出生态环境的特点,考虑到社会经济与资源生态综合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3.4树立特色理念,强化形成小城镇应有的特色

小城镇都是在利用自然环境中选择能满足自己生存要求的地点形成的。因此,一定要尊重自然环境赋予小城镇的特色景观,科学地分析本地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控制人口增长”、“节省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便生活”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注重保护古建筑,以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丰富和发展小城镇的文化内涵,挖掘具有自己的人文特色;注重塑造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的小城镇整体风貌,注重塑造小城镇的特色标志和创造优美的小城镇空间轮廓,注重营造可持续发展适宜的人类居住区。

四、对小城镇规划布局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布局是指一个区域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宏观安排,小城镇规划是指一个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时间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与布局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从以上小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布局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建议。

(1)应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小城镇规划与布局。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部分,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研究和编制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主要是协调解决或避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粗放经营、生态恶化、重复建设、行政壁垒、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矛盾等问题的需要,是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调控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布局自觉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内,在指导思想上把握好以下几点:①总体衔接。单个小城镇的自身规划必须密切联系所在县、市的区域规划,保证县、市区域内城镇体系的正常发育和逐步完善。②全面协调。树立科学的协调发展观,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统筹考虑城镇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形成有主有次、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③节约用地。小城镇规划要把握人口发展规模,做到合理用地,切忌盲目扩张。④保护环境。坚持经济、城镇、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⑤量力而行。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违背客观规律。

(2)应建立完善有效的小城镇规划实施监督约束机制。要做到小城镇规划的有效实施,小城镇建设按规划进行,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该机制应把握以下几点:①监督主体的层次性。不仅包括县、镇两级人大、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还应吸收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及法人和社会团体参加,从不同方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发挥监督作用。②监督内容的明确性。影响小城镇规划实施的环节很多,如政策法规的制订,规划的审批,规划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一书两证”的发放及各种经费的提取、使用,违法建设的查处等,这些都必须公开透明,置于监督主体的严格监督之下。③监督手段的多样性。实行巡查、督查、检查、调查、走访、举报、舆论等多种监督形式,发挥综合监督作用。④监督结果的实效性。对监督出现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解决渠道和处理程序,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的再监督,切实维护规划与布局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初期,我国的小城镇规划和布局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摸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的道路,为实现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覃建芝. 小城镇规划管理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04 .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4)

1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是推动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具有指导作用,一旦明确则不能随意更改,只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渐完善一些细节,充实规划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此外,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应当将规划标准提高,做好相关服务设施的远期规划工作,继而确保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城镇的管理需要保持同步,尤其是一些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应当进行统一地规划和完善。为了确保城镇规划与城镇的发展需求及实际相符,要在确定了城镇发展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规划的方式对城镇进行规划,并按照梯次组织实施:结合全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做好全市的宏观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县区的规划,在各县区下再进行乡镇规划。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时,应当尽可能将城镇居民集中在沿河地区或者比较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段中,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打造繁荣的商业地段,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城镇经济中工业经济额的规划,一般在规划前首先要了解城镇中的存量企业的情况,再进行合理地安排规划,将工业企业进行集中布置,打造具有一定特点的城镇化产业布局。

2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是在以城镇规划为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活动,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仅决定着城镇的竞争力,同时也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时,一方面要考虑人们对其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尽可能一次建成,持久使用,防止因建设不到位导致城镇后续发展中进行二次建设,从而加大了城镇的财政负担。比如说:在建设城镇道路时,由于污水、给水、排水以及电力、路灯电线等都要经过综合管沟进行建设,因此应当首先将综合管沟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入城镇当地独有的风格以及人文景观元素,促进城镇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而吸引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城镇管理

(1)整合管理机构。在进行城镇基础设施过程中,其中涉及到了许多个部门,因此大大增加了城镇基础建设的管理难度,同时基础设施内容繁杂,容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交叉管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负责统筹工作的总调度机构,来对这些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地管理,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与义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镇基础建设的效率,同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进行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城镇基础建设的工作效率。

(2)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档案。档案资料是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完善档案资料,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城镇化管理由最初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然而,就目前城镇建设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的情况看,大部分的档案资料管理依然较为分散,如停车场、道路、游园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档案资料都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档案管理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将档案资料的管理责任集中在一个单位上,并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档案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将档案资料的相关信息编制成电子图表、三维效果等形式,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直观性,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利用经济杠杆,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基础设施管理中最常见的管理方法,该种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应在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让政府花钱找人来进行管理,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管理效果,同时提高管理人员对城镇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比如说政府可以将市容保洁、园林养护等工作公开向社会招标,由私人单位承包这些管理工作,政府负责监督,共同维护城镇基础设施的良好使用。

4城镇经营

所谓的城镇经营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城镇的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发展城镇本地的二、三产业,在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城镇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树立创新思想,改变城镇管理只投入不产出的现状。政府在进行城镇经营管理时,可以与经营性企业相互合作,由经营性企业出资购买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或者是邀请经营性企业出资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而帮助政府完成城镇的良好建设,减少其财政负担。

(2)改变城镇经营理念。政府在进行城镇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市场经济意识以及经营城镇理念相互融合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并以此作为建立完善的公关服务市场体系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城镇管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所谓的城镇经营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筹集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选择适合城镇发展的第二产业,做好第三产业的规划等来提高城镇中土地的价值,进而有效达到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对产权关系加以明确,进而实现政府经营。对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产权属于城镇管理部门,而企业想要使用基础设施,则要出资购买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与企业合资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产权依然属于城镇管理部门,但是企业能够在一定的年限中使用该基础建设,进而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如城镇供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等。5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城镇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城镇建设进度、发展城镇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城镇经营模式创新工作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相关的经营。因此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在实践中积极改善和创新管理方式,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

作者:罗生 单位:中山市国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5)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行政区划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处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事实证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没能摆脱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更快更好地发展乃当务之急。

一、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为界而展开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更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必然受到行政区内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等影响。行政区划作为国家划分和配置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战略选择和规划制定,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当行政区划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时,就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即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现象将导致行政分割的矛盾很大,进而导致区域经济无法实现一盘棋式的共同发展。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行政建制的撤设、行政区的规模等级、行政区范围的合理性及行政中心的设置等影响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配置、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纵向权力结构确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或分权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能力,影响着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政府产业、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政策,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意图,体现政府基本政策倾向,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并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干预,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很强的导向乃至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组织、管理、调控区域经济的具体政府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区域经济活动,作用于区域资源配置,对区域优势发挥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为直接、突出、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下,受制于施政范围限制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在对涉及到跨行政区,涉及区际利益关系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处理上,能否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采取相互合作、因势利导的理性行为方式,将会对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成长、发育、发展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此外,行政区划等级不同,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地位不同,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职能大小,对区域经济发挥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长株潭地区现行行政区划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 300万,经济总量2 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目标被定为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虽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大量事实表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仍然在按行政区经济规律运行。行政区经济界限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产生着刚性制约。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跨区域的需求就越来越多,而长株潭地区的行政区划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其需求。

1.现有的市管县体制与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妨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现行市管县体制却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市管县体制是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区县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这两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发展冲突,使市管县演变成为市压县或市刮县。在市管县体制背景下,市的发展偏向于中心城市而轻视所管辖的县(市),不仅没有带动县(市)经济发展,反而使其发展受到压抑。例如,株洲市所辖南部的茶陵县、炎陵县距离株洲市实在太远,不仅没有带动其发展,推动城乡耦合,反而要为其中心城市株洲发展提供资源,限制了自身发展。

2.城镇型政区数量小,规模不大,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影响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

城镇型政区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及文化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在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城镇型行政区划空间的不足正严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 这就迫切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对政区设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长株潭城镇体系受自然、历史、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1)城镇型政区数量偏小,规模不大。长株潭地区现有大城市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个,且三市市区人口、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对区域城镇的影响是以“极化效应”为主,辐射和带动力不强。长株潭地区现设乡镇数量为293个,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2)市辖区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新区(郊区)和县城偏小。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区(郊区)和县城发展缓慢,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规模,尤其缺少中等城镇这一重要环节作为地域辐射中心,城镇体系尚待完善。(3)各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较弱,各城镇职能结构趋同,城镇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较差,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较弱,市域内各城镇职能雷同,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缺少互补性。(4)城镇化水平低,地域差异较大。株洲所辖四县一市中除株洲县城镇化水平较高外,炎陵、茶陵、醴陵和攸县的城镇化水平都很低。全市城镇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靠近市中心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边缘地带。(5)有些市辖区范围狭小,管理幅度较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中心城市城区的发展空间基本饱和,人口过密的状况逐渐严重,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缺乏布局空间,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导致长株潭地区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生产要素很难在区内自由流动、配置和整合,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3.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行政管理成本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长株潭地区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规模虽小,可公务员动辄上百人,可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成为行政重负。这样的状况不便于管理,而且机构繁多,严重影响了办事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也很不利。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长株潭地区共有乡镇数量293个,乡镇平均人口数量约为16 587人。一方面,这样的基层行政建制规模在现今“行政区经济”作用下,受到了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农村生产要素难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时,往往各搞一套,无法统筹规划、集中建设,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的班子委员会一个也不能少,导致官民比例偏高,造成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

三、长株潭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建议

为了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在遵循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一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株潭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措施。

1.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辖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区域特点和区划结构,对我国行政区划层次与管理幅度有科学的认识,应该以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作为突破口,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出于实际考虑,长株潭城市群实施省直辖县的具体步骤为:首先,认真总结并推广浙江和湖北等地“扩权强县”、“留利农村”的经验,结合行政审批制度、从扩大县财权、事权、人事权入手,逐步弱化地级市干预县级政府公共事务的行政能力。其次,认真总结海南省“小政府,大社会”以及省直辖县市和设置重庆直辖市的经验,并根据自然地形与周围省级政区调整,逐步形成省——县——乡三级制。最后,根据宪法规定,长株潭地区的12个县(市)除长沙县、望城县、株洲县、醴陵市、湘潭县、湘乡市外的6个县(市)归湖南省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辖县(市)。

2.调整不合理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株潭地区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应当逐步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性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中心城市组群——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根据这个设想,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根据自身特点,以区域资源开发最优化为前提,依据地域分工原则,积极扶持主城区(含新区、镇)的发展,培育小城镇,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由“点”开发向“轴”开发过渡,最终向网络化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优势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支撑点和依托地。(2)以市域主城区(含新区)为核心,以县城(含县级市)为次级中心,以市域城镇为片区乡镇地区中心,形成主城区(含新区)——县城(含县级市——建制镇三级结构,带动广大乡镇,加速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在实行省直辖县、县脱离地级市管辖之后,必须预留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适当扩大市辖区范围,调整原有市辖区格局,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等对空间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外部要素,增强城市发展的能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优化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3.合理扩大乡镇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撤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达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行政区域的管辖幅度可以增大一些,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可以增加一些,管理机构则可以精简一些。“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小城镇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从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尽可能地减轻国家负担并让农民富裕起来。设立乡镇的标准应较1984年民政部的设镇标准有所改变,具体来说合并后的乡镇总人口应在5—8万为宜,面积应在100平方公里以上。长株潭地区乡镇调整完全能够达到该标准或者适当超过该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乡镇的历史沿革和当地居民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不能搞一刀切。乡镇撤并以后,要严肃编制管理,按一类乡镇39名、二类乡镇37名、三类乡镇32名定编,实行“一人一编一卡”,同时为了增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动荡,应采取相关措施,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

参考文献:

[1]常黎.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河南省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6)

目前,我市的城镇化率为43.5%,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但以城镇经济总量、基础设施状况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情况、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等城镇化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并不高。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城镇化与之相适应,反之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起点,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抓手,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市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有新的发展、有质的飞跃,在下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

推进城镇化,是推进二次创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引起体制和政策的相应调整以及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于推进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城镇化的目标、思路及措施,一会儿占林同志将要作具体的安排部署,各旗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下面,我想讲一讲如何处理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目的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更加理性地推进城镇化。

一、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

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就是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认真解决好眼前的发展问题,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着眼长远就是要树立城镇化是一个长远发展战略的观念,遵循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规划,严格按照城镇规划分期建设、有序推进。立足当前是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着眼长远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克服急躁心理和短期行为,对城镇化发展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决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盲目发展,搞所谓的“政绩工程”,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导致资源配置上的浪费。

城镇规划是城镇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南,一个良好的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我们在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规划落后于建设和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城镇规划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大,人为干扰因素多,甚至脱离规划随意建设,直接导致了盲目建设、交通拥挤、功能不全、布局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城镇规划上一定要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出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几十年不落后。规划既要考虑全市城镇的总体布局、网络体系,又要考虑每一个城镇的布局,做到科学合理,对道路、排污、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住宅、学校、医院、文化等设施都要统筹规划,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等协调统一,做到分区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城镇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以立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保证其严肃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既不能因领导的变更而更改,也不能因领导兴趣的变化而改变,即使要修编也必须按法律程序办。

二、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的关系

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城镇化与之相适应,没有城镇化的相应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受到制约。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更不是简单的旗变市、乡变镇,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生活模式的变化,所以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例如,阿镇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人口规模仅有2万多,而乌兰木伦镇通过产业的集聚,促进了人口的集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不到10年时间,人口猛增到4万。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努力实现以城促市、以业兴城的良性互动。

二、三产业是城镇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城镇构建框架、扩张规模和完善功能的经济基础。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根据城镇的类型和功能,搞好产业定位,把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转移扩散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地区特色,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进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以产业的特色化和集中化,发挥聚集效应;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具有地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方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园区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谋求城镇集聚经济效益;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开辟就业空间,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尽快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体系,全力提高资源转化水平和效益,为加快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延缓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着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尽快成为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

三、正确处理建设现代城镇与突出地区特色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核心是提高城镇产业的集聚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是城镇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也是现代城市共有的特征。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种文化的积淀,需要一个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不可急功近利,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并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城市设计思想,但不能照抄照搬,成为别的城镇的“复制品”,必须因地制宜,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准确定位,突出区域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只有突出特色,形成鲜明个性,才能创造优势,增强吸引力,在竞争中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对城镇现代化建设起到良好的促动作用。因此,建设现代城镇,要将时代特征与地区特色相融合,着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层次,努力塑造城镇的产业、地域以及民族特色,不能一味攀高、贪大、求洋。要强化精品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严格把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论证、决策、审批关,精雕细琢搞好每一项建设。要强化窗口意识,建设一批能够真正代表城镇发展水平的高档次、高品位且具有无穷魅力和长久生命力的标志性建筑,以此体现特色,展示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是体现城镇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重要内容。一个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不高的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每个城镇都应该根据自已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的特点,突出城镇建设的特色,加强城镇文化建设,提高城镇文化的品位。鄂尔多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鄂尔多斯文化是我市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展现城市个性魅力的独特优势。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优势,充分挖掘潜力,营造氛围,在不断丰富城市内涵方面做好文章。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胜迹,努力营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城镇环境的发展进步有机融合,逐步培育出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浑厚绵长的城镇内涵,形成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气息相互辉映、和谐共存的城镇风格。

四、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

五、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

推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引导是前提、是基础,市场推动是根本。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路子,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目前制约我市城镇加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城镇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没有发挥出经营城镇的资金引导作用,使基本属于吃饭的市、旗区两级财政负担沉重。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面向市场,拓宽思路,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不断加快我市的城镇化进程。

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把城镇的各种要素作为一种资源和商品,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引增量,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体制,逐步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筹集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各旗区政府要将财力主要投向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引导性资金上,以缓减财政压力;要依法调控土地市场,经营好城镇建设用地,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滚动发展的路子;要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体制问题,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户籍制度、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有利于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发展的新机制,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创造条件。

城镇发展要有新的思路,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城镇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资金筹措机制,采取灵活手段,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城市用气等公用设施建设,改变单一的投资格局,实现滚动发展。要把构成城镇的生成资本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逐步推向市场,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调节供需,优化配置城镇资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激活城镇建设的筹资体制和机制,采取“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方式,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渠道。对商业性项目建设用地实现公开招标拍卖,筹集大量建设资金;对城镇公园、道路等命名权向社会招标拍卖,积极实施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利用城镇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变现筹资;运用bot、tot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城镇建设,激活大量民间闲置资金。大力推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合理计价,引导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由公益性向公益性与经营开发性并举、以经营开发为主转变。把房地产开发作为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继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商用房和部分高标准住宅,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城镇建设。

六、正确处理加强建设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城镇管理与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两翼。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正确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

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还有很多漏洞,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先进方法来管理我们的城市,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使要素流动更顺畅,人民生活更方便。要增强服务功能,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城镇管理搞得好,可以出效率、出效益、出生产力,相反,就会浪费财富和资源,失去竞争和发展机会。要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强化依法治市的意识,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城镇管理要从基础抓起,从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抓起。要抓难点,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城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脏乱差的现象;要抓基层,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城镇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抓关键,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七、正确处理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的关系

我市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超前发展。但是,前几年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措施跟不上、管理不严不细、功能不全,摊子过大、质量偏低,举债过多、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地各有关部门没有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的关系。

从发展的角度讲,适度超前建设城镇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理论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城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工业立市”的角度看,需要充分发挥城镇在吸引和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方面的强大功能和集约利用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将农牧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通过减少农牧业人口,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全面达小康。我市尚有85万人口居住在农村牧区,农牧区的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把适度超前、加快发展作为我市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方略。首先规划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要超前。搞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详细规划配套编制,做到50年不落后,100年内不后悔,杜绝建了拆、拆了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基础建设要超前。要坚持“规划先导、基础先行”的原则,对城镇主干道路、配套管网、重大建设项目,统筹布局,系统建设,力求基础设施建设的超前性和功能服务的主动性。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7)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针对实际,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而提出的两大战略。在今年月日召开的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志深刻地指出“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是造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慢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已经成为我省加快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的一大焦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最重要的载体和支撑。”年,我州的城镇化率为27.1%,低于全省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5百分点;今年我州城镇化率约为29%,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造成了城镇化严重滞后,反之,城镇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抓手,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民主政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明程度。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不断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实现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破解二元结构矛盾,使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集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从我州的情况来看,我州城镇化率仍很滞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根本途径。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加快我州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州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面临着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央和省相继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为我州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州城镇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州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年,全国、全省和我州城乡收入比为3.2:1、4.4:1和4.5:1,到年,分别为3.3:1、4.3:1和5.1: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我州属喀斯特岩溶地区,不少农村群众还居住在深山区和石山区,地处边远,居住分散,难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水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从我州的情况来看,尽管这几年城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加上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基础薄弱,城镇化存在和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镇规模水平很低,城镇体系不完善。在全州1.6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县级市1座,县城7个,建制镇65个,城市和建制镇仅占乡镇总数的0.77%和58%,城镇密度仅为每万平方公里0.46个。中心城市规模小,对州域的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力有限。二是城镇的产业带动和综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我州城镇经济总量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长期欠帐,难以承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三是城镇规划严重滞后和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规划覆盖率为68%,低于全省水平2个百分点,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不到50%。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简单粗放,方法落后,脏、乱、差,两违清理整治任务艰巨,农村村庄整治任务更艰巨。

我州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全省、包括周边地区相比都存在相当差距,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城镇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严重不足。州委、州政府初步考虑,“十二五”时期,要坚持阶段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确保全州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力争达到2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18万人以上、力争达到1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力争达到40%;到2020年,全州城镇人口达到16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互相适应。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具有特色城镇体系建设。一是突出中心,加快市城市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市作为全州政治、经济、社会、商贸物流中心区位优势和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按100万人口中心城市和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休闲旅游中心进行规划建设市。二是强化支撑,形成兴兴安贞城市经济圈,加快推进兴仁、安龙、贞丰“撤县建市”步伐,推动顶效开发区融入城市建设圈并作为全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三是统筹兼顾,推动晴普、册望两个片区组团发展,进一步做大四个县城建设,力争县城规模扩大至5万人以上。四是多点突破,积极促进中心乡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发展,以马岭、威舍、万屯、龙广、德卧、者相、大厂、鲁布格、巧马等交通条件好、产业聚集力强的中心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四级明星城镇,以乌沙、屯脚、雨樟、巴铃、楼下、巴结等小城镇为重点,发展一批五级重点小城镇。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发展“边缘区域”的各类小城镇。以城镇带、城镇群建设为突破点,逐步推进向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方向迈进,着力沿汕昆、晴兴、惠兴、望安等的城镇带,推进顶效、马岭、郑屯、万屯、和德卧、龙广、新桥城镇群加快发展。

(二)抓好城乡规划全覆盖。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州城乡规划工作的目标是:年底以前,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全覆盖,年底以前完成乡规划全覆盖,用一到两年时间实现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全覆盖,重大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全覆盖,近期规划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各项专业规划全覆盖,村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将城乡规划调控和管治范围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拓展到整个城乡空间。基本建立从区域到城市、从农村到小城镇、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切实解决当前城市规划落后于城市发展、乡村规划落后于乡村建设、城乡统筹规划落后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近期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加强城乡规划工作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抓紧完成、等重点城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特别是随着外部交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形势的新变化,要着眼于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进一步优化调整城镇体系规划,对县市域各类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作出整体安排和综合协调,充分研究县(市)域经济发展战略、城镇发展定位、城镇等级规模、发展空间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向各级城镇集聚,合理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设施,推进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对区域空间开发利用的管制和协调,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全面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旧城改造地区、城乡结合部、历史街区、近期建设地区、储备土地等要优先覆盖。各县市要认真执行《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州府发〔〕13号),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上,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规划和建设部门出具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用地性质等关键技术指标管制的,不得上报审批供地。三是加快推进村级规划成果的利用。我州村级规划工作,经过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20多个月的艰苦努力,已于年12月基本完成了1068个村、51个社区的规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州新农村建设绘就了蓝图。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规划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按照规划实施农村各项建设。要大力推动规划的实施,强力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规划指导建设的原则,农村所有建设都必须以规划为指导,按规划来办。要切实做到用地必有规划、建设必有规划,充分发挥村级规划对农村资源配置、产业培育、区域发展、生态建设、村庄建设等的引导、调控作用。

(三)抓好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更不是简单的县变市、乡变镇。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生活模式的变化,所以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努力实现以城促市、以业兴城的良性互动。二、三产业是城镇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城镇构建框架、扩张规模和完善功能的经济基础。因此,一是充分发挥我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抓好园区建设,抓好项目推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继续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制药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要求的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镇就业、聚集城镇人口。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西江上游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基地。支持优势骨干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探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着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旅游、金融、教育、科技、信息、房地产等为重点的现代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尽快成为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

(四)抓好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引导是前提、是基础,市场推动是根本。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路子,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目前制约我州城镇加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城镇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没有发挥好经营城镇的资金引导作用,使基本属于吃饭财政的各级政府负担沉重。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不断加快我州的城镇化进程。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把城镇的各种要素作为一种资源和商品,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引增量,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体制,逐步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筹集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各县市政府要将财力主要投向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引导性资金上,以缓减财政压力;要依法调控土地市场,经营好城镇建设用地,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要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问题,加快推进撤县建市工作,有序推进撤乡建镇、县城所在地镇改街道和村改社区工作,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推进制度创新。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城镇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资金筹措机制,采取灵活手段,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城市用气等公用设施建设。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继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城镇建设。

(五)抓好城镇科学管理。城镇管理与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两翼。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推进城镇化,既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还有很多漏洞,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积极吸收其它优秀城市管理的先进方法来管理我们的城市,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使要素流动更顺畅,人民生活更方便。要增强服务功能,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强化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意识,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城镇管理要从基础抓起,从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抓起。要抓难点,继续做好城乡规划范围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州政府已成立了州“两违”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州政府办公室设立成立了全州两违清理整治办公室,负责督促和指导“两违”清理工作,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项工作,要继续强化责任,形成依法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做到态度坚决,力度加大,措施加强,推进“两违”清理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城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脏乱差的现象;要抓基层,加强以社区、居民区为基础的城镇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抓关键,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州、县要及时成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城镇化工作的有关政策,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定期不定期听取关于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街道)也要尽快成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好相关工作人员,切实抓好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力度,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责任,扎实推进城镇化工作,做到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上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发展。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F292]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一、小城镇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城镇规划编制及建设管理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个别乡镇对城镇建设缺乏主体意识,没有切实履行城镇建设主体责任,使城镇建设总体进度缓慢。在小城镇建设中,建制镇政府的主体资格认识不清,思想存在误区,对小城镇建设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方法不多,力度不够,存在畏难情绪,这直接影响到集镇快速发展。

2、小城镇的管理方式落后。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小城镇的管理应实行开放式的,全方位的管理。目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均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大部分余乡镇均没有城镇专业管理队伍,城镇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缺乏专业化的治理和规范化的管理,绿化、美化工作严重滞后,市容市貌不整洁,群众思想保守,环保意识差,影响了小城镇的形象和对外招商的力度。

3、乡镇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水平不高、层次较底。目前,部分乡镇企业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乡镇企业起步晚,投入少,科技含量低,尚处于各自为政,零散经营状态,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济效益;产品多以作坊式、粗加工和原料销售为主,高附加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的终端产品少,难以占据市场优势。

4、市场不活跃,经济欠发达。大部分乡镇,目前还存在常规农产品多,特色农产品少;低效益农产品多、高附加值农产品少;一般农产品多,名牌农产品为零的现状问题,而且短期内这种情况较难改变,很难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型优势的转变。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资金缺乏也是导致市场经济欠发达,不活跃的重要因素。

二、加快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1、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强化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建设详细规划,实现详细规划零的突破。应树立新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城镇环境质量、营造城镇公共空间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的主题,使小城镇建设和新村建设有机结合;城镇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确保道路、绿化、给排水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确保城镇规划多年不落后。二是对城镇规划应坚持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规划许可制度。要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本镇的基本发展框架,明确有关法律、法规,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三要认真做好以城镇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制度,走城镇管理市场化道路。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城镇环境脏、乱、差综合治理,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使城镇成为干净、畅通、明亮、绿化的良好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开展综合整治,既要对进镇农民进行城市文明、法制观念教育,培养塑造合格市民,又要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理。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52-03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行政区划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处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事实证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没能摆脱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更快更好地发展乃当务之急。

一、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为界而展开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更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必然受到行政区内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等影响。行政区划作为国家划分和配置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战略选择和规划制定,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当行政区划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时,就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即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现象将导致行政分割的矛盾很大,进而导致区域经济无法实现一盘棋式的共同发展。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行政建制的撤设、行政区的规模等级、行政区范围的合理性及行政中心的设置等影响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配置、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纵向权力结构确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或分权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能力,影响着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政府产业、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政策,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意图,体现政府基本政策倾向,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并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干预,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很强的导向乃至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组织、管理、调控区域经济的具体政府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区域经济活动,作用于区域资源配置,对区域优势发挥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为直接、突出、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下,受制于施政范围限制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在对涉及到跨行政区,涉及区际利益关系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处理上,能否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采取相互合作、因势利导的理方式,将会对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成长、发育、发展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此外,行政区划等级不同,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地位不同,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职能大小,对区域经济发挥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长株潭地区现行行政区划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 300万,经济总量2 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目标被定为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虽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大量事实表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仍然在按行政区经济规律运行。行政区经济界限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产生着刚性制约。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跨区域的需求就越来越多,而长株潭地区的行政区划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其需求。

1.现有的市管县体制与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妨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现行市管县体制却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市管县体制是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区县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这两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发展冲突,使市管县演变成为市压县或市刮县。在市管县体制背景下,市的发展偏向于中心城市而轻视所管辖的县(市),不仅没有带动县(市)经济发展,反而使其发展受到压抑。例如,株洲市所辖南部的茶陵县、炎陵县距离株洲市实在太远,不仅没有带动其发展,推动城乡耦合,反而要为其中心城市株洲发展提供资源,限制了自身发展。

2.城镇型政区数量小,规模不大,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影响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

城镇型政区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及文化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在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城镇型行政区划空间的不足正严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 这就迫切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对政区设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长株潭城镇体系受自然、历史、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1)城镇型政区数量偏小,规模不大。长株潭地区现有大城市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个,且三市市区人口、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对区域城镇的影响是以“极化效应”为主,辐射和带动力不强。长株潭地区现设乡镇数量为293个,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2)市辖区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新区(郊区)和县城偏小。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区(郊区)和县城发展缓慢,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规模,尤其缺少中等城镇这一重要环节作为地域辐射中心,城镇体系尚待完善。(3)各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较弱,各城镇职能结构趋同,城镇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较差,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较弱,市域内各城镇职能雷同,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缺少互补性。(4)城镇化水平低,地域差异较大。株洲所辖四县一市中除株洲县城镇化水平较高外,炎陵、茶陵、醴陵和攸县的城镇化水平都很低。全市城镇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靠近市中心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边缘地带。(5)有些市辖区范围狭小,管理幅度较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中心城市城区的发展空间基本饱和,人口过密的状况逐渐严重,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缺乏布局空间,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导致长株潭地区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生产要素很难在区内自由流动、配置和整合,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3.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行政管理成本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长株潭地区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规模虽小,可公务员动辄上百人,可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成为行政重负。这样的状况不便于管理,而且机构繁多,严重影响了办事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也很不利。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长株潭地区共有乡镇数量293个,乡镇平均人口数量约为16 587人。一方面,这样的基层行政建制规模在现今“行政区经济”作用下,受到了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农村生产要素难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时,往往各搞一套,无法统筹规划、集中建设,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的班子委员会一个也不能少,导致官民比例偏高,造成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

三、长株潭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建议

为了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在遵循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一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株潭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措施。

1.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辖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区域特点和区划结构,对我国行政区划层次与管理幅度有科学的认识,应该以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作为突破口,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出于实际考虑,长株潭城市群实施省直辖县的具体步骤为:首先,认真总结并推广浙江和湖北等地“扩权强县”、“留利农村”的经验,结合行政审批制度、从扩大县财权、事权、人事权入手,逐步弱化地级市干预县级政府公共事务的行政能力。其次,认真总结海南省“小政府,大社会”以及省直辖县市和设置重庆直辖市的经验,并根据自然地形与周围省级政区调整,逐步形成省――县――乡三级制。最后,根据宪法规定,长株潭地区的12个县(市)除长沙县、望城县、株洲县、醴陵市、湘潭县、湘乡市外的6个县(市)归湖南省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辖县(市)。

2.调整不合理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株潭地区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应当逐步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性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中心城市组群――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根据这个设想,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根据自身特点,以区域资源开发最优化为前提,依据地域分工原则,积极扶持主城区(含新区、镇)的发展,培育小城镇,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由“点”开发向“轴”开发过渡,最终向网络化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优势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支撑点和依托地。(2)以市域主城区(含新区)为核心,以县城(含县级市)为次级中心,以市域城镇为片区乡镇地区中心,形成主城区(含新区)――县城(含县级市――建制镇三级结构,带动广大乡镇,加速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在实行省直辖县、县脱离地级市管辖之后,必须预留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适当扩大市辖区范围,调整原有市辖区格局,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等对空间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外部要素,增强城市发展的能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优化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3.合理扩大乡镇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撤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达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行政区域的管辖幅度可以增大一些,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可以增加一些,管理机构则可以精简一些。“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小城镇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从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尽可能地减轻国家负担并让农民富裕起来。设立乡镇的标准应较1984年民政部的设镇标准有所改变,具体来说合并后的乡镇总人口应在5―8万为宜,面积应在100平方公里以上。长株潭地区乡镇调整完全能够达到该标准或者适当超过该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乡镇的历史沿革和当地居民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不能搞一刀切。乡镇撤并以后,要严肃编制管理,按一类乡镇39名、二类乡镇37名、三类乡镇32名定编,实行“一人一编一卡”,同时为了增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动荡,应采取相关措施,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

参考文献:

[1]常黎.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河南省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10)

我国的西部地广人稀,城市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尤为滞后,由于小城镇建设缓慢,导致城市化率低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影响消费扩张,影响社会经济增长,最终影响西部开发的综合效益。因此,要卓有成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在加速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将“小城镇,大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西部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通过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促使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较快地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憘

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地区社会经济崐的发展,离不开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减轻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更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化化进程中的结构变迁与制度变迁。可以说,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西部小城镇快速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西部大开发与大发展的过程,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大战略”不仅要在东部地区得到有效的实施,而且要在中西部地区得到积极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特征决崐定了它是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吸纳、服务功能,它能成为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在西部进行大型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的生活所在地。因此,西部大开发能极大地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相辅相承,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又可以给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随着西部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部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

综上所述,无论从战略目标及其还是从现实意义,严守是从改革实践的角度分析,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1.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速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小城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小城镇市场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没有介于农村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小城镇存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不可能畅通。据有关资料推算,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2.5万元的投资,每增加1平方公里的市镇建设,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所以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城乡联系,以城带乡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2.加快小城镇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推进西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回落的主要崐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走低。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价格将全面与国际市场结轨,通过农产品价格反弹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已不大。必须通过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附加值的途径来增加农业收入,这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有发展农产品储存、深加工、流通的商贸行业,而这些商贸行业的发展需要载体。显然,小城镇作为其发展载体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小城镇地处城乡交汇点,上接城市,下联农村,是城乡结合的桥梁,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纽带。而且小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能够为农产品储存、深加工和流通等商贸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则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

3.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西部乡镇企业的要求。西部城镇密度低,大部分乡镇企业在乡村。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及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就医、生活起居、子女入托、就学不便等崐问题,给企业吸引人才和劳动力带来障碍。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经济性以及地处乡村的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竞争力等突出问题。都必然要求乡镇企业必须向条件较好的城市集中。小城镇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且接近农产品原料生产地,可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小城镇既具有城市的一般功能,又避免了城市土地及崐劳动力资源价格昂贵、产品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可以为乡镇崐企业进一步发展克服外部不经济性。此外,还有利于一些城市工业,从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传统工业领域退出来,让位给崐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经济增长提供生存空间。因此,乡镇企业要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就必须依托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4.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转移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目的之一就是要“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崐发的第一步,就是把小城镇建设起来,吸引富裕农民到小城镇办企业,务工经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必然带动储存、运输、农技服务,食品加工、商贸流通及娱乐行业等二、三崐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创造出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崐移,也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

5.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引入战略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近快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重要的是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更好的实施西部人才资源引入战略。纵观人口流动的趋势和规律,可以看出,素质高的人口都愿意向生活质量高的地区流动,结果又促进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人口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研究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不能忽崐视人居环境建设战略。根据西部的特点,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崐以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引入的人才也不可以都集中到大中城市,因此,要重视建设一大批等同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通过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人才,使人才能够引的来、留的住、用的着,这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西部”指导思想的战略选择,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投入战略的要求。

三、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布局与模式

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看,城市化建设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的比例适当与布局合理,这也是国外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的西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口资源条件的限制,单纯新建大中城市有一定的条件局限,原有大中城市和人口也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借鉴东部地区(如苏南)小城镇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走“中心城市——小城镇崐——乡村”网络化这一模式。通过旧城改造,扩大原有中心城市,重点突出建设一批小城镇,通过增加中心城市的辐射点,沟通乡村与城市的桥梁,因为小城镇建设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能有效纳剩余劳动力,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小城镇,构成“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网络,应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选择,西部城镇化必须走这一条路。

四、西部小城镇建设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城镇经济与管理篇(11)

重庆市江津区是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主战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地处渝西南长江之滨,其在工业、商贸流通、旅游、富硒农业、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江津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江津不仅仅是工业集聚区,同时也是城镇化的主战场。按照《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到2020年,江津区城镇化率达到74%,常住人口155万人,区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35平方公里;工业产值达到2200亿,截至2016年1月,江津区就已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达到1239.5亿元。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功能组团/镇”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形成由几江、德感和鼎山街道组成的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双福、珞璜、支坪三个功能组团,白沙、油溪、石蟆、李市等四个中心镇,中山、塘河等18个一般镇。江津区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按照规划将主要以产业集群与交通为重要支撑,其中重点构建与主城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将规划成渝、成黔等七条铁路,绕城高速公路、渝泸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渝习高速公路等八条高速;建成珞璜物流园区、金刚物流园区、双福物流中心五大物流中心。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江津区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生态文明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为理论基础,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为经济发展方式,以提升城市公民文化、公共服务等为内涵,由政府、市场、公民协调推进,通过城镇化这个手段和工具,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现阶段,尽管对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江津地区在构建生态城镇的过程中仍存在众多难题。

(一)落后的生态文明理念,阻碍生态城镇化建设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首先,公民较低的生态意识,阻碍生态城镇化建设。当前,尽管渴望绿水青山,但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征服自然的意识较之农耕文明时期更加的强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反而较弱。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植被破坏、大气污染、水质变坏等现象无人问津,无人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较低的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其次,政府失衡的城镇化理念,促使生态城镇化偏离方向。受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江津区城镇化在一段时间里,只重视量的增加,并未注重质的提升,忽略了城镇化的过程应有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促使城镇化偏离了预期的轨道,转向土地城镇化,并非人的城镇化,严重阻碍城镇化的发展。

(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阻碍生态城镇化建设

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不同的经济形态。首先,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双料”破坏了生态环境。江津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三大园区工业支撑,三大园区工业主要是传统制造业。尽管近些年在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但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并未完全实现工业现代化。因此,江津区依旧沿袭重工业轻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支撑;同时,在资源管理上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其次,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阻碍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江津区三大工业园区主要设计低端的制造业,它以消耗资源大,环境污染多为基本特征。目前,尽管江津区提出经济结构转型的策略,但机械制造业由于技术、能力以及资金等问题,实现产业转型依旧困难重重,生态产业结构很难形成。

(三)滞后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阻碍生态城镇化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制度,包括生态城镇化的规划制度,法律保护环境制度,以及管理制度。江津区是位于西南地区,是城镇化的后起之秀,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滞后与城镇化过快的矛盾。首先,城镇规划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考量与规划。江津区城镇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体式的规划,缺乏个性与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重复建设多,城镇综合开发水平与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片面的追求城镇化率,出现规划缺乏长远性、整体性以及具体性。其次,监管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制约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受到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抉择,江津区政府类似于大多数地方政府,选择了经济利益,因此在地方政府监管环境治理情况过程中,环境保护指标和生态效益常常被忽略,基本没有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范围之内,因而这种考核机制减弱了政府对环境的监督监理,阻碍了生态城镇化建设。

(四)政府一元主导下的城镇化,阻碍生态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重点是建设“节地”“节水”“节能”的三型社会,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协调发展,因而生态城镇化建设应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包括江津周边的农民。首先,政府直接主导城镇化的进程,导致城镇化的目的出现偏差。江津区的城镇化主要是农民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这些农民的幸福感。当前,政府是城镇化的总设计师,规划城镇的布局,控制城镇化的速率,调控城镇的实业经济。在以经济GDP为中心的传统政绩考核制度下,城镇化逐步成为官员追求政绩的筹码,由政府一元主导,公众集体失声。例如,江津区“新楼”怎么造,“新城”何如开发,如何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的侧重于哪个方面,基本由政府总体掌控,即使召开听证会,也流于形式。其次,公民缺乏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参与渠道不畅通。勒庞认为:“群体不但英勇无畏而且容易犯罪”。在江津区,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农民首先具有小农意识,在部分问题上侧重于眼前利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一的共识,因此很难形成生态环境自觉,阻碍生态城镇化建设。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江津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它是建立在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视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其思想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辩证综合[2]。生态城镇化建设是以工业城镇化为基础,并创新与发展,其中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经济是路径选择,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绿色GDP核算方法,在政府的主导下,发挥市场、社会和公民的主体作用,协同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绿色消费方式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首先,建立生态文明的教育机制,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将生态、绿色、低碳等理念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过程,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环保意识、低碳意识、绿色发展意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更深层次的体会;同时,加强区委、村委会、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例如社区可以组织环保知识竞赛、村委会可以组织整修树林活动,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使其深入人心。其次,倡导绿色生活的生活理念,引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引领生产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3]。因此,江津区委、区政府可以通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节俭的理念,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可循环、低碳以及绿色的社会产品,使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引导人们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生态江津。最后,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改变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式。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发展,在传统政绩观的指导下,政府侧重于政绩工程,侧重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类似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工业经济,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必然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4],首先,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与可持续经济的新发展,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要转变城镇化就是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以及人口城镇化的观念,改变经济发展需要高污染、高投入以及高消耗的观念,从意识深处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观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成绿色生产意识与绿色消费意识,改变达到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实现城镇化过程是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其次,依靠绿色技术创新,转变经济结构转型。要改变传统的以高污染、高投入以及高消耗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点的集约高效性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通过增强环保意识以及绿色需求意识,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参与技术开发,以电子信息为手段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在政府的主导下,激发社会组织、市场以及公民的作用,实现绿色技术观念、制度、手段、管理的创新,共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生态城镇化建设。

(三)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生态建设制度体系

十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资源有尝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首先,进一步实现绿色制度创新,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健全的生态制度不仅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还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因此,扩大绿色制度创新的范围,确保绿色制度从生产领域扩大到产业政策指标、财税政策指标等领域;同时,可根据“谁破坏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根据供求关系以及资源的稀缺程度,建立反映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从法律层面界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其义务、责任和补偿范围、补偿标准,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其次,完善绿色GDP核算方法,实施绿色考核制度。政府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唯有转变经济GDP考核方式,加入绿色元素,以绿色经济的增长率为政绩考核的依据,促进生态城镇建设成为政府的一项责任。

(四)畅通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打破政府一元主导的规划格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公民参与的一个系统。首先,畅通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完善公众参与的反馈制度。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使得公民对环境保护更多表现出消极性和盲目性。因此,政府要畅通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确保公民有渠道去参与,比如重大建设之前,通过听证会或者公示的方式,让群众理解,并鼓励群众参与建言献策。其次,培养公民生态意识,提升公民参与能力。没有明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文明素质就很难实现高效的公民参与。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民不仅仅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实现意识对行为的指导,形成健康的生活意识和行为习惯;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公民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参与环境管理、如何提升对环境知识的认识能力以及对环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切实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作者:宋红妹 王亚林 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