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28 17:35:23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1)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石,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意味着公司运作的好坏。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以期望能够为我国在内部控制效率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西方国家内部控制效率研究综述

( 一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回顾 安然、世通等舞弊案件的爆发,充分说明内部控制失效会给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2002年美国颁布了SOX法案,以提高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重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根据SOX法案302和404条款的要求,在美国的公众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中公开披露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于内部控制数据可以公开获得,这也为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在国外的实证研究中,通常以内部控制缺陷来衡量内部控制效率(Doyle et al.,2007;Ashbaugh-Skaife et al.,2009)。一些学者从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出发,分析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所具有的特征。Ge和Mcvay(2005)认为,发生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正相关,与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负相关;Doyle et al.(2007)则发现,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财务状况差、业务复杂、增长速度快或处于重组阶段的公司,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看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以及公司业务等方面,都有可能对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产生影响。在SOX 法案404条款及SEC的配套规定下,在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中必须披露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Material weakness),而对于重要缺陷(Significant deficiency)和控制弱点(Control deficiency)则属于自愿性披露。Hamersley et.al(2008)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特征具有信息含量,能够向市场传递信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往往财务信息质量较低,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客观上增加了审计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对审计模式与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把缺陷存在视为风险较高的标志,研究其对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延迟的影响。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审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审计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当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不但会增加审计工作强度和审计成本,还会增加审计师的风险,因此审计师会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Hogan和Wilkins(2008)认为较高的内部控制风险,将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实证研究结论证明了这一观点,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审计费用明显较高。J.Bedard et.al(2006)认为在非加速申报下,披露内部控制需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审计师事务所在非加速申报下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定价的方法,针对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R.Hoitash et.al(2008)选择了加速申报的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他们发现针对内部控制风险,审计师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审计费用随着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师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内部控制风险较高的公司,往往财务风险也较高,客观上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师为了规避风险,容易退出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内部控制与审计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内部控制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效应。SOX法案404条款要求审计师必须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Chan Li(2007)和Yun-Chia Yan(2007)在他们的博士论文中都指出,公司在收到负面内部控制审核意见之后,容易发生主动解聘审计师现象。Zhang et.al (2007) 的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独立性越强,越容易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最近年度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Krishnan(2005)认为,与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的公司相比较,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民间组织的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如FEI的研究发现,那些披露重大控制弱点的公司中有44%的公司选择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即从原来的四大改为较小的事务所审计。

( 二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述评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财务报表出现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审计师需要扩大审计范围,加大审计投入,从而会导致审计时间的延长。因此,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Chan Li (2007)认为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将会导致更长的审计延迟。Michael et.al(2006)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对审计报告时滞有显著影响,即内部控制效率越高,审计报告时滞较短。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出现与更长时间的审计报告时滞相关;与具体的重大缺陷相比,一般重大缺陷与更长时间的时滞相关性更为显著。总之,较低的内部控制效率会影响财务报告披露的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更长的审计报告时滞。

二、我国内部控制效率研究综述

( 一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回顾 随着政府保护投资者的意识日益增强,从90年代开始,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在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中,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8年和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先后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基本建成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同时,确立了企业内控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由此推动我国企业内控体系贯彻实施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刘玉廷、王宏,2010)。由于内部控制数据的局限性,我国对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以规范分析为主,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信息技术、分工和控制权配置、资源基础观以及人的行为等因素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三种观点:(1)内部控制包含公司治理,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2)公司治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交叉与重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虽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公司治理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吴粒、滕丽丹(2005)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效率是不同的。徐桂菊(2006)把内部控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以股东为主体的董事会关键控制,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以监事会为主体的监督控制。内部控制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层次的控制效率,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中,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设置和功能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治理模式的内部控制效率也不同。任悦(2009)指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嵌合关系,决定了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对内部控制效率会产生重大影响。冯均科(2001)认为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具有不尽相同的效率。只有把握好了产权结构以及其所引致的治理结构的内在规律,才有可能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刘志远和刘洁(2001)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了新的变化,给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产生了潜在的风险。林钟高和徐虹(2009)在研究内部控制效率时,引入了分工和控制权配置理论。从涉及的领域看,内部控制效率是生产和交易领域互相促进和影响的效率;从涉及的时间看,内部控制效率是短期的静态配置效率和长期的动态变迁效率在时空转换的效率;从理论基础看,内部控制效率是微观各责任主体互动形成的一种企业内部整体效率。林钟高和吴林(2010)将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纳入到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框架,即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配置行为和效率不仅是基于产权理论节约交易成本的效率,更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追求持续成长优势的战略。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的行为”也能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冯均科(2001)基于“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的思想,提出在提高内部控制效率方面,没有比配备诚实的员工更重要的控制要素。陈志斌(2004)认为,问责制能影响制度执行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制度的实施效果,提高内部控制效率。邓春华(2005)指出,“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效率的核心特征。一个能力强并且讲道德的人,可以大大节约企业委托关系中的监督成本,而低的监督成本与高的内部控制效率是正相关的。

( 二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述评 由于内部控制数据的局限性,我国在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信号显示机制,作为最了解内部控制效率高低的管理当局,会通过一些信号向外部传递其真实信息。因此,一些学者以信号传递理论为依据,在内部控制效率领域展开了实证研究。陈丽蓉、周曙光(2010a)利用2008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状况,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高,内部控制效率普遍较低。陈丽蓉、周曙光(2010b)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国外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在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SOX法案实施以后,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数据可以公开获得,在美国出现了大量的内部控制实证研究文献。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效率较低的标志,根据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密切关系,很多学者以审计为切入点,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审计师变更、审计延迟等方面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在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研究,以规范分析为主。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从2007年度起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需要全面披露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标志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此进入了强制性阶段,这为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撑。“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国外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然而,内部控制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抽象的指标,不能通过实物观测与衡量。对内部控制效率的衡量,首先需要设定一个评价标准,它取决于人们的判断。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指标。因此,如何构建准确的内部控制效率度量标准,将是我们今后进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丽蓉、周曙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经验证据》,《当代财经》2010年第10期。

[2]陈丽蓉、周曙光:《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

[3]陈志斌:《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会计研究》2004年第7期。

[4]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2005年第3期。

[5]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8期。

[6]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审计研究》2009年第1期。

[7]刘玉廷、王宏:《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会计研究》2010年第7期。

[8]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9]林钟高、徐虹:《分工、控制权配置与内部控制效率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10]袁敏:《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美国经验及借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1]Ashbaugh-Skaife, Hollis ,Daniel W. Collins,William R. Kinney Jr, and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12]Chan Li. Three Essays on the Effect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on the Audit Environment.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Kansas, 2007.

[13]Doyle,J.,Weili Ge,and Sarah Mc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7.

[14]Ge Weili,and Sarah McVay.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iey Act. Accounting Horizons , 2005.

[15]Hoitash R.,U.Hoitash,J.Bedard. Internal controls quality and audit pricing under the Sarbanes Oxley Act. Working Paper. Bentley College, 2008.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2)

二、内部控制理论及其与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关系

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管理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内部控制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等五个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8]。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单位或组织内部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而存在的,它要求相关各方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行事,这包含了双层含义:一是规则本身就是控制;二是只有保证规则充分实现,规则的目标才能达成”[9]。根据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内部控制概念[10],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要素。五个要素的紧密联系,协调联动,发挥合力,确保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需要内部控制。高校工程审计也不例外。高校工程审计涉及委托人(以学校为主体或者说代表学校行使管理权的高校领导层)、审计主体(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被审计单位等多方“利益相关者”[11]的利益,需要遵照内部控制制度,即一定的规则和规范来保证这些利益得到维护或平衡。而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必须以遵循这些规则和规范为前提条件。同时,不论是工程审计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还是所在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健全,能够合理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管理的规范,为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追寻内部审计的历史轨迹,无论在财务领域还是经营领域,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一直是一种控制机制。[12]工程审计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其中一种方式,不仅直接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评价并协助组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工程建设方面的内控体系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审计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我们认为,内部控制与高校工程审计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能够促进整个高校尤其是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反过来,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又需要内部控制,并受其影响。因此,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视角,研究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既是可行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对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前所述,工程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程审计影响内部控制系统并受其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寻求提高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有效途径时,必须就内部控制系统五大要素对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控制环境的因素分析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环境。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审计所处环境的好坏,是否受到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是否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与配合。由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内部”与“受托”性质,以及高校领导层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决定了理性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然选择对高校领导层的领导权力的服从。因此,高校工程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高校领导层对工程审计相关工作重视与支持的程度。比如:

1.高校领导层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理念,对工程相关内部控制建设是否持肯定或支持态度等。

2.高校领导层对工程建设方面的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及其授权方式,是否选聘工程专业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等。

3.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相关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是否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教育等。

4.工程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是否独立设置还是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合署办公,是否配备专业的工程审计人员等。

5.高校领导层倡导的审计文化,是否重视工程审计的作用,是否支持工程审计人员的工作,被审计单位是否接受、支持和配合工程审计人员工作等等。总之,高校领导层对工程审计就越重视,就越善于加强对工程审计的组织管理与领导,给工程审计创造的审计环境就越佳,就越能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反之,就忽视甚至限制工程审计职能的发挥,从而使工程审计的效率无法提高。

(二)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定义,“风险是一个事件、行动或不行动对相关的组织或活动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13]客观的说,在高校工程建设和工程审计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施工单位以追求盈利为目的,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合同要求和工程规范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是在工程结算时不按所在地区的计价规范计价,高估冒算,质次价高。

2.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失职渎职,甚至是协同舞弊,有关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工程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包括工程审计的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等无法适应工程审计的需要,不少高校缺少工程专业出身的审计人员,往往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从事工程审计工作。

4.工程审计的内部管理不够科学合理。比如审计任务完成时间不明确,审计问题协调不及时,审计工作考核检查不严格,审计内容和目标不明确,审计技术方法不适用等。上述这些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工程审计的效果,而且制约着工程审计的效率。而风险管理就是及时识别这些风险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过程。因此,风险管理的好坏,也会制约影响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控制活动的因素分析

控制活动是指单位或组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实现单位或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单位或组织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针对在高校工程建设过程和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常采取的控制活动主要包括:

1.预防性控制,即为防止错弊现象的发生,加强事前控制。比如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理想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通过招标或政府采购形式选购工程用主要材料和设备;恰当授权和明确分工,以减少错误,防止舞弊;进行业务培训,以减少技术上的差错;加强经常性监督,以克服不谨慎或疏忽所造成的错误;建立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批制度,确保工程资金安全等。

2.检查性控制,即通过检查监督,发现和查明业已发生的错弊现象。比如对隐蔽工程的监督;在现场审计时关注实际工程量与主要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和质次等,查明和发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等情况。

3.纠正性控制,即对已发现和查明的业已发生的错弊现象进行纠正。由于控制活动是针对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能否有效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纠正错弊,关乎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也必然会影响到工程审计的效率。

(四)信息与沟通的因素分析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通过一定的方式辨别、获取适当的信息,并确保信息能够有效沟通,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按照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工程审计中涉及的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必然产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更是加剧了利益冲突的发生。工程审计要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必须获取充分适当的信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状况,并加强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充分关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14]因此,信息与沟通也会影响到工程审计的效率。

(五)监督的因素分析

在工程建设和工程审计过程中,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既关乎相应控制目标能否实现,也会影响工程审计的效率。而监督正是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的一种检查活动,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采取必要行动,能够确保内部控制持续有效地运作,是对控制的再控制。因此,监督也会影响到工程审计的效率。

四、提高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对策建议

对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审计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强风险评估与管理、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等,使工程建设和工程审计的相关内部控制得到不断完善并持续有效运行,从而促进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提高。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也是树立内控意识、塑造审计文化,进而促进提高工程审计效率的基础。一个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委托人、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单位三方的共同努力和有效配合。高校领导层要树立内部控制理念,授权或委派专业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教育。同时,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工程审计监督作用,帮助解决审计监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通过“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以实实在在的审计效果,更好地争取学校领导及有关方面的支持。被审计单位要自觉接受、支持和配合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审计监督,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只有当内部控制成为上述三方的一种正常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后,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加强工程审计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目标,在于如何“正确发现及识别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15]。要树立风险意识,正确认识工程审计中风险存在的必然性。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积极探索设置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已确立的评估指标,分析判断工程审计的风险,包括工程建设过程和工程审计过程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工程审计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风险影响程度及单位或组织的承受能力,决定采取接受风险、规避风险、消除风险或者将风险对工程审计结果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结合风险应对策略,采取必要的切实有效的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是提高工程审计效率的关键。前面提到,控制工程审计风险,提高工程审计效率,可以采取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等控制活动。我们认为,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来合理保证工程审计结果,提高审计效率。

1.健全规章制度。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程建设与工程审计相关的制度体系,规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与采购、进度款审核与支付、工程签证与审核、工程结算、工程审计等与关键环节的工作。

2.提高审计技术与方法。在当前高校工程审计人员少、素质低、任务重的现实条件制约下,可以采用“一审与二审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定额和市场相结合、内审和外审相结合、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16]的审计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明确职责分工,把握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改变当前由财会专业人员从事工程审计的现状,吸纳一定数量的工程专业人员加入到高校工程审计队伍中,着重从“教育培训、选人用人、工作保障、监督制约”[17]四个方面构建高校工程审计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高校工程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四)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

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解决信息不对称状况,对于提高工程审计效率至关重要。

1.畅通与学校领导层的信息与沟通渠道。要建立健全定期向学校领导层汇报工作的制度,让领导知晓工程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努力以及工程审计的价值,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畅通审计内部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保证工程审计人员彼此之间在审计机构内部及其他环境的持续有效的沟通互动,特别是在审计负责人向审计人员作出反馈和发出信息时显得尤为重要。这既能落实责任到人,又能协调彼此,减少信息反馈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1-0118-04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指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促进学校管理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绩效,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我国的财政管理改革已进入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的阶段,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开展绩效审计,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和审计,无论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管理改革还是审计事业的发展,都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

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审计主体可分为内部审计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绩效审计的研究多数是以政府审计部门为出发点,探讨政府对高校的绩效审计,但是仍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统一的指标体系,高校的政府绩效审计处于初步建设时期,开展还需一段时间。

2015年3月24日,《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内部审计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强化过程监管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资源绩效的重要保障。”高校内部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延伸,在高校绩效审计中具有主动性,是推进高校绩效审计的动力与保障。因此本文选取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审计主体,以内部审计部门为研究视角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研究。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既不是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由政府、学生和社会共同承担,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成本效益观念,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满足了利益相关者对经费支出效果的需要。

2.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认为,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权分离后,一方面委托人希望人能诚实、公允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实现财产的保全,还要实现财产的增值;另一方面,人也有义务向委托人说明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和结果。政府对高校投入资金,委托高校负责人对投入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为社会最大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输出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方、银校合作方等委托方投入或借出资金,希望高校为其盈利;学生缴纳学费,希望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履行,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产生了绩效审计的要求。

(二)现实意义

1.绩效审计是高校厉行节约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如设备仪器的采购与管理不善,重复购置;基建修缮项目没有长远规划,重复拆建;参加或举办没有意义的会议与活动,铺张浪费。这些不仅容易滋生高校腐败,还会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当前的高校内部审计侧重于财务收支的总量审计,缺乏对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高校教育经费的某项支出不超预算,并不代表这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高,这项资金的支出不一定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这笔资金即使不超预算,也是低效的支出,甚至是浪费的不合理支出。因此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进行绩效审计,对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保障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与节约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绩效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审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西方国家审计的主流方向(安杰等,2010)。在我国,高校虽然一般都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对经济责任、财政收支、基建修缮、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审计与监督,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局限于财务预决算以及日常收支活动的准确性、差异性,却很少考虑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因此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2014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正式实施。新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内部审计的目的与绩效审计的内容相统一,因此引入绩效审计不仅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方向,更是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审计

经济性审计是指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以最低费用获取一定质量的资源,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节约以及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经济性审计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厉行节约以及经费优化配置的方针进行经济性审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审计:

1.经费支出的节约性审计

审计在保证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资源的购买成本是否有压缩空间,是否达到最低;审计资源的购买与获取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有无挤占挪用资金;审计是否严格执行了政府采购政策。

2.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审计

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学校经费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性审计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审计经费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率性审计

效率性强调的是成果与支出的比例关系,追求比例的最大化。对于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来说,效率性审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取得同等的教育成果,高校教育资源的消耗程度,即审计是否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一定量的成果;审计购入的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有无资源闲置与浪费。效率性审计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关键,是连接经济性审计与效果性审计的桥梁。效率性审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获取教师、行政人员等各种人力资源,其中教师资源是核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潜力,因此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的重点是审查教师的人数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2.物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

物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计房屋、设备、图书等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物力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有无闲置浪费。

3.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

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计高校教育经费在人才培养和发展科研两方面的支出效率性。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果性审计

效果性审计是审计教育经费支出后所实现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关系,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效果性审计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审计:

1.人才培养效果性审计

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是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评价教育经费支出效果的重要内容。

2.科学研究效果性审计

高校的另一职能是科学研究,即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输出新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效果性审计主要是审计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本身是一个多指标综合性的审计模式,涉及到从资源的购买、使用到产出的全过程审计,因此一套科学实用、清晰可比的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指标是绩效审计的关键。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视角,初步探索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见表1。

各审计指标的具体描述如下:

(一)经济性审计

1.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比例=(实际支出/预算支出)×100%

该指标越大,说明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越差;该指标值大于1时,实际支出超预算,经费使用可能存在浪费。

2.本年实际支出增加比例=(实际支出-上年支出)/上年支出×100%

该指标值大于0,说明本年支出大于上年支出,指标值越大,超出上年支出越多;指标值小于0时,本年支出较上年支出节约。

3.教学支出比例=(教学支出/总支出)×100%

该指标反映了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该指标值保持较高才是合理的支出结构。

4.三公经费支出比例=(三公经费/公用经费)×100%

三公经费包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是应该严格控制的支出,该指标应维持在较低值。

5.设备购置支出比例=(设备购置支出/公用经费)×100%

设备购置支出比例包括可分别计算教学设备购置比例和行政设备购置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教育经费的支出重点应该是教学,教学设备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还要及时优化更新,因此教学设备购置支出应该远大于行政设备购置支出。

6.人员经费比例=(人员经费/总支出)×100%

人员经费包括在教职工工资、福利、补贴等,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必然少,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该指标值应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效率性审计

1.学生教师比例=(学生人数/教师人数)×100%

该指标值高,表明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高。但是不能过高,生师比太高说明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学校办学质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的规定,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生师比不能超过18:1。

2.教师人均工作量=全校教学工作量/教师人数

该指标反映了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标越高,效率越高。该指标不能过高,过多的工作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会挤占教师的科研时间。

3.专业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专业教师人数/全体教职工人数)×100%

专业教师在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指标值高,说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高;该指标值低,说明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可以精简非教学人员,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4.高层次人才占专业教师比例=(高层次人才数/专业教师人数)×100%

高层次人才是指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面向国内外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学历的教师。该指标越大,说明师资力量越好,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实力越强,人力资源效率越高。

5.房屋利用率=(实际使用的房屋面积/可使用的房屋面积)×100%

房屋包括高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楼、运动馆等,该指标高,说明房屋资源利用率高,反之说明基建项目缺乏合理规划,导致资源闲置与浪费,效率低下。

6.设备更新率=(当年更新的设备数/当年购入的设备数)×100%

该指标低,说明当年购入的设备未能及时投入使用,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设备重复购置或者设备更新不及时。这一方面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学生未享用到优质资源,物力资源效率低下。

7.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使用小时数/该设备可充分使用小时数)×100%

该指标反映设备使用效率,值越高说明设备使用越充分。

8.图书借阅率=(图书借阅量/图书总数)×100%

图书资源是学习知识和发展科研的重要资源,该指标反映了师生对图书的利用率,指标值越高说明该项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率性越高。

9.科研成果数与科研支出比=科研成果数/科研支出

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出版的图书、获取的专利。该指标反映了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指标越高效率越高。

10.学生人数与总支出比=学生人数/总支出

该指标反映单位经费支出所能负担的学生数量,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经费的使用效率越高。

(三)效果性审计

1.学生毕业率=(毕业人数/学生总数)×100%

学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毕业,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的比例。

2.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越高,教育经费的支出效果好。

3.学生人均获奖数=获奖数/学生人数

包括部级或地方级举办的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实践竞赛等各类获奖数,该指标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例越高效果越好。

4.教师人均论文数=数/教师人数

该指标反映了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获得成果越多。

5.核心期刊论文比例=(核心期刊论文数/总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指标值越高,说明教师科研能力越强。

6.教师人均科研专利数=科研专利数/教师人数

该指标反映了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指标值越高,经费支出的效果性越好。

7.教师人均出版教材数=出版图书数/教师人数

图书出版包括教材、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等的出版,反映了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指标值越高,科研效果越好。

五、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建设,推进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审计

(一)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而在高校管理体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局限于过去的监督职能,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功能,内部审计在高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不利于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应设置独立内部审计部门,足额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要保障内部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公告审计结果,不受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干涉。对拒不接受审计监督,阻挠、干扰和不配合审计工作,或威胁、恐吓、报复审计人员的,要依规查处。”因此,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根基与核心,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推进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全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计与评估,审计范围更加广泛,审计业务的性质更加复杂,这不仅加大了审计的工作量,而且要创新审计方法,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方法,绩效审计工作很难开展,其优越性也无法体现。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施,使信息化建设深入影响到校园内各类用户和管理部门,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快速。但是,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却不甚理想,一部分高校自行开发了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一部分高校仅是利用Excel表进行审计,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审计主体,却无法跟上审计对象的信息化步伐,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不仅是绩效审计的需求,更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建设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要顺利开展绩效审计,必须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仅靠硬件设备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审计人员队伍的多元化建设。审计人员是绩效审计的主要推动力和实施者,具备一支由经济、管理、法律、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等专业背景和专业资格的人员组成的审计队伍是高校实施绩效审计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安杰,国效宁,徐铭禧.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0(10):92-94.

[2] 张建林,刘韩婷.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J].河北企业,2013(1):63.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政府审计监督制度自1982年恢复以来,经历近30年的发展,其工作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并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更有效地履行了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责,为中央政府部门各项财政预算的执行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在看到政府审计工作业绩的同时,同样应认清其不足之处。审计队伍在扩大、工作水准在提高、审计准则日趋完善,为何审计问题仍旧屡审屡犯?始于2003年的“审计风暴”,为何会受到社会公众迫切的关注?审计职能到底发挥到了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一直值得人们反思。如何解决这些疑问?关键点就在于运用新的视角来提高对审计的认知,深化对审计职能的理解,通过强化审计职能来解决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等痼疾。鉴于此,本文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新定位政府审计的功效与职能,力争通过全新的角度解析政府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政府审计效能。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审计效能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效能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以追求“3E”(economy经济性、efficiency效率性、effectiveness效果性)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改革政治体制以来,作为一种所谓“重塑政府”或“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已迅速席卷全世界,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主流方式。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治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重新划分。每一个国家都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如果说立法权的价值是民主与科学,司法权的价值是公正,那么行政权的价值就是公平与效率。因此,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目的就是要彰显行政权价值,即公平与效率,以实现国家的行政职能;为实现行政权价值,“3E”就成为政府改革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将“3E”与职能的综合内涵称为“效能”,即效能是衡量工作的尺度,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是衡量“效”的内容或者依据,“3E”的综合水准体现的正是“效”,而职能的履行程度衡量是“能”。

(二)行政效能与政府审计效能

政府效能亦称“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政府效能要彰显政府职能的发挥程度,并且以效率、效益、效果三维视角作为衡量其程度的指标;政府效能是行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的关系,解决好办事效率和程序的统一问题。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定位政府审计机关职责,体现审计在国家民主法治、改革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应首先要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效果及效益,完善审计职能的发挥,加强政府审计部门效能的建设;其次,从建立服务型政府和高效能政府的层面,通过执行各项审计任务,加强监督、评价,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从而深刻地揭示被审计单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促进体制、机制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的完善。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能内涵解析

(一)政府审计效能的“效”

1.审计效率与经济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审计工作效率作出明确规定。该条款对政府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

从时间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有效工作时间;从成本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资金成本数额;从过程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执行的有效审计程序。时间、成本、过程三个概念视角下的审计效率内涵,三者之间有一点共性即追求“合理有效地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无论是对一般亦或重要的审计活动而言,都需要注重效率性。因此,审计效率,在本质上是个相对概念,是针对审计工作时所体现出的效率的衡量。鉴于不同审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同审计工作任务在执行时间、地域上的差异性,审计效率的衡量应区别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特性、审计业务的性质以及审计时机,选择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因此,审计效率的高低以最低值作为评价指标,不可能有最高的审计效率作为统一标准,审计效率的高低应引入“效率区间”的概念,就是说在此区间内审计工作体现的效率水准皆应得到认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构建政府审计效率衡量区间指标体系,并逐步评价、改进以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

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审计经济性是一个与审计效率相对应的概念,呈现相反的状态,在资金成本视角下的审计效率,经济性关注投入(成本或资源)单一层面,而效率性关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两个层面,可见,为了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审计工作,应将经济性与效率性二者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评价。

2.审计效果

审计效果是对审计结果或审计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衡量。

按照供给需求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可以通过“审计工作是否已经满足各利益主体(主要是政府、纳税主体、投资者)的需要”来评价;按照受托责任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政府审计机关是否已经妥善完成公共受托责任”;按照经济监督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其是否已达到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目标”。按照免疫系统理论,政府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预警、揭示、抵御和建设,功能的履行程度,即是对政府审计效果的衡量。

(二)政府审计效能的“能”

审计效能的“能”是指职能、功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审计责无旁贷。政府审计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真正发挥好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1.经济职能

在学术界,关于审计职能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单一职能论与多职能论的观点,而在审计职能的演化研究中,存在审计职能一成不变与逐步变化的观点。尽管,对于审计发挥何种单一或多重职能看法不同,但是对于审计具有经济职能本身并没有疑义,而且,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审计主要体现经济监督职能、社会审计主要体现经济鉴证职能、内部审计体现经济评价职能,三者共同构建成审计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

国家审计,在宏观方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危机转嫁,最终从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免疫力方面,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它又关系到政府体制的稳健运作与对公司的治理,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政治职能

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工具,以政治立场与视角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一种权利,而审计监督之所以属于政治范畴,关键就是审计监督本身及其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实质就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我国于1982年,在宪法中明确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这一点无疑使审计工作具有宪法实践性质,将审计的地位给予法的肯定。从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看,审计是一种专门制约与监督权力的权力,比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将其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要发挥司法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受托责任角度看,审计是对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独立检查权。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管理和运用国家或公共资源,其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独立的审计监督给予检查和证明。

综上所述,审计的政治职能包含三方面,即政治制约、政治监督、政治检查,而结合政治学思考审计问题,树立正确的审计政治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审计问题与现象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对审计监督本质及审计职能有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3.法治职能

政府审计是依法审计,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审计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为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审计要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使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财经领域的法规得以贯彻落实,在维护和促进法制建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审计就是要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违法必究,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依据审计法,审计机关代表政府每年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告。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监督,而是体现人大意志和纳税人意志的法治活动。从国家审计的本质来说,监督只是手段,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是目的。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等规章为执业标准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国审计工作基本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履行法治职能。

综合而论,政府审计具备三效与三能,三效是审计工作层面,三能是审计职能层面,审计工作的三效水准促进审计职能的践行,而审计职能的定位规划审计工作的目标领域;政府审计通过执行经济监督履行政治监督职能,政治职能的履行促进法治职能的发挥,政治与法治职能是构建执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肃昌,肖泽忠.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5)

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构成,作为审计监督体系内容之一的内部审计,有着自身的作用机制和完善的方法体系,它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查、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组织内、外部环境、内部审计的目标、方式方法、内容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使内部审计的职能也由以前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评价等多种职能转变,内部审计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应有之义,是与内部审计的目标密切相关的。但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能否作为一项新职能,目前尚未获得内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足够重视,认识上也不尽一致。

事实上,我国目前无论是内部审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内部审计评价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比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内部审计评价的原则、标准及技术方法体系,影响了内部审计评价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内部审计评价理论与技术的框架体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便规范内部审计评价的行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评价的功能作用。

二、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重新认识

(一)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固有职能

审计署于1995年7月14日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1995年第1号)中,指出了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为经济监督,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经济条件相适宜的,对于检查、监督组织内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人们习惯称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职能。

(二)在内部审计的目标、内容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由单一监督职能向监督、评价等多种职能转变,是一种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组织对内部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的目标不仅在于检查、监督组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及效益性,而且要为组织内部生产、决策、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动态管理,提供各种信息咨询与服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组织创造价值。同时,内部审计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内部审计的内容由原来的以财务审计为主,转向以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的方式,也由原来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以事前、事中为主的综合审计,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必然会出现新的特点。事实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有关文献中,曾使用“审计评价”“业绩评价与比较”等说法,但都是就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及其质量而言的,在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界和实务界还没有系统地明确提出。

(三)监督、评价是内部审计的两个基本职能,在组织的生产、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同作用,以体现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

审计署2003年3月4日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4号令)及教育部关于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规定中,都明确提出了“评价职能”,与原有的监督职能相并行,并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从审计署新颁布的关于内审工作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监督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监督职能是评价职能的基础和前提,评价职能是实现组织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创造组织价值的必然要求,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内部管理部门,除监督和评价两个基本职能外,还有咨询、服务、鉴证等辅助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功能体系,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以体现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

(四)突出内部审计的“内向”的特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评价的功能作用

目前,我国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工作重点是审查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工作的任务是“查错防弊”,对组织的经营管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很少去分析、评价。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及各种风险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中心要由原来的“查错防弊”向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转移;内部审计要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等现代审计领域转变;内部审计的模式由“外向型服务”向“内向型服务”转变。

三、内部审计评价的技术方法

由于内部审计是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目的是加强组织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的目标,所以,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履行,是实现组织经济目标的根本要求,是为组织的经济目标服务的,但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发挥和履行,要受到内部审计评价内容的复杂化、内部审计评价方式、方法、手段、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评价信息的需求程度以及内部审计评价信息的客观性、科学性、相关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内部审计评价过程复杂,具体操作繁杂,它不是对被审计单位作出一种就事论事的简单评价,而是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总体的分析、判断和评价,反映组织在管理、决策、经营、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评价的作用,创造组织价值。

(一)定量的方法

1 总量分析与评价:就是从总体上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价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查、核对有关帐户金额、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帐簿的登记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分析判断组织的会计处理是否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利润的构成比例及总额变化,对被审计单位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合理性,资金使用效率,组织的盈利水平和营运能力等相关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评价,从而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情况作出一个总体上的分析、判断,并形成审计报告意见,以满足组织管理层的决策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评价的功能作用。

2 差量分析与评价:根据实际发生值与目标值(设定值)之间差异的变化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及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方法。通过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实际提供的会计信息(资产、负债、成本、收入、费用、利润等)同原来设置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差异(正差异、负差异),通过对差量的分析判断,可以反映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盈利水平和营运能力,以考核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活动是否达到经济、效率和效果,从而为被审计单位或项目作出一个恰当的分析和判断,以便组织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3 比率分析与评价:把组织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若干相互关联的项目进行比较,计算出比率,通过比率变化,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价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以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揭示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比率分析有三种方式:结构比率分析、效率比率分析、相关比率分析。其中,结构比率分析,是指组织某一经济指标的构成项目占总体项目的比率,通过该比率的变化,反映组织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如: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等等。效率比率分析,是指组织的某一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通过该比率的变化,分析组织某一经济事项的盈利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高低。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相关比率分析,是指组织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经济事项的比率,通过该比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各项经济活动之间相互关系,分析组织的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4 趋势分析与评价:是指组织选择某两期或者连续若干期相同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百分比,通过百分比的变化,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价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组织的运营绩效、盈利水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以促进组织加强经济管理,实现其经济目标。如:比较财务报表法、比较财务比率法。

5 相关分析与建立模型:相关分析,是指组织的一个变量同另一个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以是正相关的,也可以是负相关的。建立回归模型,是指组织的一个变量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或者一个变量变化引起若干个变量的变化时,可以通过建立如y=a+bx(a为常数项,b为回归系数)的回归模型方程,对变量之间的变化加以分析、判断、评价,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组织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进行量化,通过回归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及误差率并对新的数据进行预测。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利用相关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检查、分析、判断组织经济活动中,有关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及数据的合理性、真实性,指出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组织更好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目标。

(二)定性的方法

1 经验判断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分析判断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很显然,由于这种方法受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历、主观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内部审计评价的结论意见,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观随意性和不真实性,不能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2 调查询问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采取询问有关财务负责人、当事人,调阅有关的账簿资料,查看会议记录及有关规章制度和文件,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价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这种评价方法也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财政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内部审计评价与相关技术方法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评价与财务(报表)分析的关系

内部审计评价与财务报表分析具有内在的联系。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损益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等三个方面,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反映组织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水平并揭示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评价的结论是否真实合理,直接影响着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有用性和客观性,同样,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所提供的有关财务指标变化情况的研究,将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分析、判断和掌握组织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揭示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完善内部审计评价工作。

(二)内部审计评价与业绩(绩效)评价的关系

内部审计评价与业绩(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关系。内部审计评价的内容,既有真实性、合法性,又有效益性,内部审计关于效益性的评价与管理部门业绩(绩效)评价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代替组织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两者在评价的程序、标准、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效益性方面的有关资料信息,满足管理部门绩效评价的相关需要,以帮助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评,确保管理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三)内部审计评价与全面(综合)评价的关系

内部审计评价与全面(综合)评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随着内部审计范围的扩大,内部审计内容也从单一财务审计领域,向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多种领域转变,内部审计的评价已经渗透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等诸多方面,提供的内部审计评价信息具有全面性,能满足相关方面对信息的需求。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内部审计评价的信息,指出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加强经营管理,实现经济目标。

五、结论

(一)内部审计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应有之义,是与内部审计监督相并行的一项新职能。

(二)内部审计评价与内部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作用的必然要求。

(三)内部审计评价已经形成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标准,实务中需要结合具体业务研究采用适当的评价标准。

(四)内部审计评价具有多种多样的比较分析与判断评价的技术方法,实务中需要结合具体业务研究采用有效地分析评价技术。

(五)内部审计评价与财务报表分析、业绩评价和综合评价技术具有内在关系,可以有效地研究利用其他相关分析评价的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陈秋金,2004,“浅析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变化”,《中国农业会计》第5期。

(美)理查德·L·莱特里夫等编著,1999,《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中国审计出版社。

荆新等主编,2002,《财务管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宋常、刘正均,2003,“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审计研究》第6期。

孙立、刘宝珍,2004,“发挥内审功能,增加公司价值”,《统计与决策》第10期。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6)

(一)文明审计概念

对文明审计概念加以概括总结,指出文明审计是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审计业务过程中,遵循行业文明礼仪公约和职业道德,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展示审计队伍外部形象的一种自律行为。

(二)文明审计内涵

从文明审计概念出发,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指出文明审计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突出文明审计的性质、作用。首先,从文明审计的内涵来讲,其本质是依法审计,符合程序,这是文明审计的基石和内核。其次,文明审计又承载着宽泛的外延,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文明审计建设不仅属于机关作风建设范畴,不囿于审计人员工作方式与态度的文明程度,而是机关全面的建设。

二、审计机关文明审计与提高审计效率的关系

主要对审计机关文明审计与提高审计效率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展开探讨。指出审计效率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效率是开展文明审计的最终目的,通过开展文明审计,又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方面,审计工作要确保审计效率,要在保证审计效率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文明审计”。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文明审计”,反过来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审计人员在文明审计方面制约审计效率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差距

主要指出目前审计人员在思维定势、工作方法和作风、依法审计和办事程序、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

四、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根据对文明审计、文明审计与提高审计效率的关系以及审计人员在文明审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差距的研讨,具体提出可行和必要的建议。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是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前提

主要领导要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领导挂帅。要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员工评比活动及各种文明礼仪活动,造就浓厚的文明氛围。

(二)重视并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根本

1、努力建设公正廉洁、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倡树学风。

2、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适合基层审计机关的学习机制,培养专家型审计队伍。

3、坚持开展多种教育培训、研讨活动,提高审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

(三)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文明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保证。

主要从执法程序上讲文明规范探讨,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推行送达审计制度,减少与被审计单位接触,降低审计成本,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提高干部运用计算机审计能力,强力推进计算机审计。

三是实施文明审计承诺制。推行文明审计执法“六条承诺”,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7)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投资行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及改善机制得出理论证据,力求能够在信息披露机制与企业投资行为上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1.国外研究成果

Myers(1984)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和外部投资者在公司管理能力、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和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公司的投资项目融资将外部投资者高估或低估,从而导致投资过度或投资额度不足,企业面临的信息不符合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

Verrecchia(2001)研究表明会计信息是一种有效的制度来安排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可靠的会计信息将会减少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符合,解决投资不足,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Bushman和Smith(2001)初步构建了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理论框架,他们研究指出会计信息的使用在三个方面会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和经济性能:首先,会计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识别投资机会是好是坏,第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形成,有助于抑制管理者不道德的行为;第三,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可以减少逆向选择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

Biddle和Hilary(2006)指出,经理和外部资本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摩擦的存在,但是如果有完美的高标准的会计监督体系的话,那么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然后保证企业的投资效率。

Hart和Moore(1995)认为经理有建造“企业帝国”的强烈动机。Stein(2003)认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投资决策。Malmendier和Tate(2005)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公司投资决策更加激进。Dow等人(2005)认为管理者存在过度投资的倾向,只要有多余的现金流,企业就会倾向于投资更多的项目。

2.国内研究现状

张川、沈洪波、高新梓(2009)以房地产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相比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自评,不仅具有替代作用,也有互补作用,即审计师的内控评价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内控自评,还包含有其他的信息;同时还发现,审计师还能够准确的识别企业内控的执行和实施程度。

孙继勋、周冉和孙鹏(2011)的研究指出,当投资者面对来自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和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时,投资者会更信任注册会计师独立的审计意见。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传递了不同的重大错报风险的信号,并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吴益兵(2010)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没有单独的审计,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成本低,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内部控制报告充满了虚假信息。投资者很难区分不同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假,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很难确定,因此容易导致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

蒋瑜峰(2010)认为会计信息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来缓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准确性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在企业董事会、工人监督和激励,引导方作出正确的投资行为,防止企业投资的使用效率行为损坏主体的利益。

张纯、吕伟(2009)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前提下,信息披露、信息的环境和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的参与和分析师将能够减少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外部企业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监督,从而解决企业的过度投资。

3.国内外文献述评

研究成果的回顾首先是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集中于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探讨。其次是对于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多表现为2004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出台后对于企业影响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前几年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信息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进行了文献回顾,由于审计作为外部的独立监督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并改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作用,因而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回顾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委托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也有很多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审计质量在改善信息不对称上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是否能够起到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理论界并未获得相关的证据,因而,以首次参与到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样本企业的投资绩效,将为企业投资行为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作者单位:江苏长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万福、林斌、杨德明、孙烨,内控信息披露、企业非效率投资与财务危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0.12

[2] 张纯、吕伟,信息披露、信息中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J]会计研究,2009.1

[3] 翟华云、廖洪,投资机会、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7

[4] 唐雪松、周晓苏、马如静,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5] 崔萍,企业非效率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3

[6] 周红霞、欧阳凌,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综述――基于股东与经理利益冲突的视角.[J]管理科学,2004.12

[7] 张国清,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J]经济管理,2008.12

[8] 杨玉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07.4

[9] 谢晓燕、张韬、熊艳,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动因的理论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11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8)

一、引言

审计意见信息含量主要是指审计意见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是否有用,进而对股票价格是否有影响。注册会计师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应当能揭示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审计意见作为一种缓解成本的机制,具有信息含量(李增泉,1999),不仅体现在审计意见发表时,也将体现在审计意见发表后。而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石,外部审计作为现代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内部控制的良好运作。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效应。那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

控制效率是否具有相关性,并且是否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呢?目前国内尚无学者从实证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信号传递理论和风险传导效应,以审计意见类型为视角,通过不同角度选取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效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现有的文献,通过研究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效应。

首先,方军雄等(2004)从审计风险的角度研究审计意见,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非常关注客户的风险程度,越是出现亏损、被他人提讼、股东占款比重和资产负债率高,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下简称“非标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后,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可能导致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风险(谢荣,2003)。审计风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针对诉讼风险,审计师倾向于退出高风险的业务。诉讼风险是基于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提出来的,保险理论是以风险转嫁理论作为其立论基础,它认为审计具有保险价值,即它能够在审计失败时向投资者提供赔偿。

其次,杨德明、王春丽和王兵(2009)从内部控制质量对外部审计影响的视角,研究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和诉讼风险,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审计程序,如果假定审计收费一定或基本无法改变,那么,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的审计程序也会比较有限,在审计程序选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不了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问题。这就必然产生审计风险,增加审计师面临赔偿诉讼的几率。王怀明、项敏(2009)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对审计师出具清洁的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最后,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核(即外部监督),也是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周勤业(2005)研究发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美国审计署(GAO)(表述其中文含义)都赞成内部控制报告经过审计师验证。另一方面,财务经理协会(FEI)、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曾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大体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成本效益的考虑,认为增加审计成本但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提高作用不大;另一个是担心会增加审计师的风险。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1.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的与信息的质量成本成反比,通过定期公布财务报表和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或审核等),能向市场有效传递有关公司状态的信息,从而缓解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高质量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高品质的信号(如较好的业绩、较好的部控制及风险防范信息)及时传递给投资者(林斌等,2009),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能够显示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内部控制效率越高的公司,越愿意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

2.风险转嫁理论是审计需求保险理论的基础,即在审计失败时,审计师需要向投资者赔偿。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下,内部控制风险是决定审计风险高低的因素之一。根据风险传导效应,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越高,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风险决定了诉讼风险,针对诉讼风险,作为理性人的审计师,基于风险规避的动机,更倾向于出具非标意见。基于风险传导效应,内部控制效率越低,内部控制风险和财务风险就越高,财务报告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越大,审计失败的风险也就越大。

(二)研究假设

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审计程序。如果假定审计收费一定或基本无法改变,那么,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的审计程序也会比较有限,在审计程序选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导致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增加。较低的内部控制效率,一方面增加了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师还需要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和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进而增加了审计成本。所以审计师为了避免审计诉讼,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它是衡量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指标,即内部控制效率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而内部控制效率低的公司不愿意过多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越低,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意见。故而得出假设1:

H1:非标意见与内部控制披露程度负相关。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如果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报告,则可以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相对于那些没有定期提交部控制监督报告的公司来说,定期提交部控制监督报告的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相对较高。因为制度是静态的,它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执行,就不能促使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因此,基于此笔者认为,部控制监督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是衡量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指标。故而得出假设2:

H2:非标意见与部控制监督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负相关。

COSO报告建议,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的人员(如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审核意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验证报告一并对外披露。

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出具审核意见,会增加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而增加审计师的诉讼风险,所以审计师会谨慎出具审核意见,倾向于给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3:

H3:非标意见与自愿性披露部控制鉴证报告负相关。

四、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选择与界定

1.被解释变量设计

本文把审计意见(OPINION)作为被解释变量,OPINION表示上市公司被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即2008年度是否被出具了非标意见。如果该公司被出具了非标意见,则设定为OPINION=1;否则为OPINION=0。

2.解释变量设计

杨德明、王春丽(2009)采用中山大学和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课题组提供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该评价指标由内部环境(19个指标)、风险评估(8个指标)、控制活动(12个指标)、信息与沟通(6个指标)、监督检查(6个指标),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出具评价报告、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否发表意见等七部分指标组成。通过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查询,一旦上市公司建立或从事了与某一指标相关的制度或行为,即赋予1分,最后对分值进行加总,即可得该评价指标。由于该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种制度或行为,因此该评价指标越高,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以上内部控制效率评价的量化指标,使得我国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证研究具有更深、更广的可行性,也是本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衡量的重要依据。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

本文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线索,根据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进行评分。并且把控制活动细分成6个指标:关联交易、对外担保、投资管理、募集资金使用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业务管理,共10个指标,每披露一个指标,则1分,披露完整10个指标则得10分,显然,ICID得分越高,披露越详细。ICID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总体高度。

(2)内部监督(INTERNAL)

内部监督,即是内部控制检查监督部门是否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控制监督报告。根据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若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控制监督报告,则INTERNAL =1;否则,INTERNAL =0。INTERNAL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执行的角度,反映了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

(3)外部监督(EXTERNAL)

证监会、上交所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明确提出“鼓励央企控股、金融类和其他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若是EXTERNAL=1;否则EXTERNAL=0。EXTERNAL从审计机构是否对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且得出意见的角度,反映了审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了解程度的高低。

3.控制变量

(1)本年度损益(PROFIT)

上市公司危机严重程度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Chen and Church(1996)、Louwers(1998)认为当上市公司危机显性化(出现净亏损、债务违约、涉及法律诉讼)时,审计师不仅比较容易察觉公司的持续经营危机,而且更有可能出具非标意见。若本年度上市公司盈利,PROFIT=1;否则PROFIT=0。

(2)审计师变更(CHANGE)

李爽、吴溪(2002)借鉴Lennox的研究思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在变更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审计意见的严重程度。耿建新、杨鹤(2001)发现,被出具过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比未被出具过的更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在变更后,其审计报告中标准无保留意见显著地多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所以,若2008年上市公司变更了审计师,则CHANGE=1;否则CHANGE=0。

(3)资产规模(SIZE)

鲁桂华等(2007)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住文献中已知对审计意见存在影响的诸多审计风险、公司财务特征、事务所特征等变量的前提下,客户相对规模显著地影响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决策,相对较小的客户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较高。在模型中,SIZE表示t期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

(4)事务所规模(Big10)

Shackly(1981)和Knapp(1985)的研究证明了事务所的规模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规模越大的事务所独立性越强。事务所的规模能够影响会计师的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意见类型。吴瑞勤(2009)实证发现“十大”所出具的非标意见的比例并不比非“十大”高,可见,在中国审计上市公司的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意见方面并不受自身规模的影响,事务所的规模效应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中并未体现出来。因此若该事务所为表1中的前十大,则Big10=1,否则Big10=0。

(5)股权集中度(OC)

杨孟环(2006)认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股权适度集中的公司比股权高度集中和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注册会计师更可能发表真实可信的审计意见。张秀梅(2009)选择H5指数表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程度,该指数表示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该指标的效应在于对持股比例取平方后,会出现马太效应(即强者衡强,弱者衡弱),从而突出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差距。实证发现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非标意见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

(6)总资产净利率(NPM)

吴锡皓等(2009)利用Logit回归模型考察财务能力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是否显著,实证研究发现,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净利率越高的上市公司,其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即公司总资产净利率和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成反比。

(7)是否ST(ST)

表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被ST的上市公司,其持续经营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吴瑞勤(2009)实证发现上市公司是否被ST也是公司是否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原因在于,被ST的公司风险较大,由此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也大。2008年被ST的公司取ST=1;否则ST=0。

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前述假设,采用多元回归进行验证,本文建立如下审计意见回归模型:

模型:OPINION = β0+β1ICID +β2INTERNAL +β3 EXTERNAL +β4 PROFIT +β5CHANGE +β6 SIZE +β7 Big10 +β8 OC +β9 NPM +β10 ST +ε

用模型来检验假设1、2、3。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2008年度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按以下原则剔除样本:(1)由于金融类公司与非金融类公司差异较大,剔除金融保险类行业公司;(2)剔除距年度报告日上市时间不到一年的公司,即IPO上市公司;(3)剔除收集数据过程中一些无法得到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共得到1 433家审计意见样本,占A股总上市公司数量(1 543家)的92.87%,其中上交所807家,深交所626家。

本文所涉及的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从巨潮资讯网(.CN)、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08年中国总收入前十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表》中获取部分补充资料,涉及内部控制信息的数据由笔者手工整理。本文利用Eviews5.1和SPSS16.0软件完成计算和回归分析过程。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其中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为101家,占样本数的7.05%;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平均值为6.9546,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高,内部控制效率普遍低下;有635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定期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交了工作报告,仅占样本数的44.31%,说明大多数公司的部控制监督部门并没有定期提交部控制监督报告,部控制监督部门没有有效地行使监督职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收到审计机构核实评价意见的为266家,占样本数的18.56%,比率偏低。总体上来说,从上述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积极性并不高,披露程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

表3比较了非标意见样本(1332家)与标准意见样本(101家)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方面的差异,即各变量之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及其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单变量检测结果显示:两类公司在变量ICID、INTERNAL、EXTERNAL、PROFIT、CHANGE、

SIZE、OC、NPM、ST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标准意见样本的ICID和INTERNAL、EXTERNAL、 PROFIT相对较高,分别在1%水平上显著高于非标意见样本;标准意见样本的CHANGE在5%水平上显著低于非标意见样本。表3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小;定期提交部控制监督报告的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比较低。当然,严格的结论有待于下文统计检验的结果来证明。在非标意见样本组与标准意见样本组之间,变量Big10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表4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表明,反映内部控制效率的三个变量,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内部监督(即部控制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INTERNAL)和外部监督(EXTERNAL)分别在1%的水平上与非标意见显著负相关。控制变量中,PROFIT、CHANGE、SIZE、OC、NPM、ST与审计意见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

另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与内部监督(INTERNAL)的相关系数是46.6%,共线性的问题不严重,而且这个结果和我们的预期并不一致,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的构成因素很多(10个)的缘故,所以只设置了一个模型。其他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337,未超过0.5,因此不会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需要特别关注。

(三)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表5是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ICID的系数为负,与假设1一致。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部控制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INTERNAL)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假设1、2得到验证;外部监督(EXTERNAL)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正相关,但也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即审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了解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导致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主要原因,假设3没有得到验证。

假设3没有通过的原因可能是:收到审计机构核实评价意见的为266家,占样本数的18.56%,比率比较低。而证监会在证监公司字[2007]235号文件、上交所在2008年1月2日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是“鼓励”等这样字眼的自愿性的披露要求,并没有提出强制性要求,从上述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接受审计机构对自我评价报告出具审核意见的积极性并不高。

就控制变量而言,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本年度损益(PROFIT)显著负相关,说明本年度损益仍然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印证了李爽、吴溪(2002)的结论;资产规模(SIZE)、股权集中度(OC)、总资产净利率(NPM)、是否ST(ST)与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负相关,且具有统计显著性,分别印证了先前的结论;事务所规模与非标意见正相关,即“大所”更有可能出具客观的审计意见类型,但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印证了吴瑞勤(2009)的结论,即在我国,事务所规模的大小并未对审计意见类型产生显著的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433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08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非标意见为视角,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ICID)、内部监督(INTERNAL)和外部监督(EXTERNAL)(自愿性披露审计机构的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探讨内部控制效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非标意见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监督显著负相关;非标意见与外部监督正相关,但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代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较高水平,但其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不明显等不足之处。 所以,(1)应该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增强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促使其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切实改变其对内部控制的肤浅认识,帮助其树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观和整体观。(2)要确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被良好地执行,就应该结合其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恰当的监督,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检查体系,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不仅要从上市公司内部着手建立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还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检查力度,强化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8).

[2] 耿建新,杨鹤.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1(4).

[3] 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J].审计研究,2003(1).

[4] 谢荣.论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模式和控制措施[J].审计研究,2003(4).

[5] 方军雄,洪剑峭,李若山.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和启示[J].审计研究,2004(6).

[6] 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审计研究,2005(2).

[7] 杨孟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1).

[8] 鲁桂华,余为政,张晶.客户相对规模、非诉讼成本和审计意见决策[J].中国会计评论,2007(3).

[9] 张秀梅.审计意见与股权集中度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09(2).

[10] 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J].会计研究,2009(2).

[11] 王怀明,项敏.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9(2).

[12] 吴瑞勤.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3).

[13] 杨德明,王春丽,王兵.内部控制、审计鉴证与审计意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

[14] 陈汉文.审计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5] 吴锡皓,曹智学,祝孝明.财务能力、审计意见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4).

[16] Chan K.C.,Barbara R.Farrell and Pi cheng Lee.2005.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turn-Earnings Association of F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Working Paper Series..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政府审计监督制度自1982年恢复以来,经历近30年的发展,其工作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工作水平逐渐提高,并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更有效地履行了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责,为中央政府部门各项财政预算的执行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在看到政府审计工作业绩的同时,同样应认清其不足之处。审计队伍在扩大、工作水准在提高、审计准则日趋完善,为何审计问题仍旧屡审屡犯?始于2003年的“审计风暴”,为何会受到社会公众迫切的关注?审计职能到底发挥到了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一直值得人们反思。如何解决这些疑问?关键点就在于运用新的视角来提高对审计的认知,深化对审计职能的理解,通过强化审计职能来解决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等痼疾。鉴于此,本文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新定位政府审计的功效与职能,力争通过全新的角度解析政府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政府审计效能。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审计效能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效能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以追求“3E”(economy经济性、efficiency效率性、effectiveness效果性)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改革政治体制以来,作为一种所谓“重塑政府”或“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已迅速席卷全世界,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主流方式。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治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重新划分。每一个国家都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如果说立法权的价值是民主与科学,司法权的价值是公正,那么行政权的价值就是公平与效率。因此,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目的就是要彰显行政权价值,即公平与效率,以实现国家的行政职能;为实现行政权价值,“3E”就成为政府改革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将“3E”与职能的综合内涵称为“效能”,即效能是衡量工作的尺度,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是衡量“效”的内容或者依据,“3E”的综合水准体现的正是“效”,而职能的履行程度衡量是“能”。

(二)行政效能与政府审计效能

政府效能亦称“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政府效能要彰显政府职能的发挥程度,并且以效率、效益、效果三维视角作为衡量其程度的指标;政府效能是行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的关系,解决好办事效率和程序的统一问题。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能内涵解析

(一)政府审计效能的“效”

1.审计效率与经济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审计工作效率作出明确规定。该条款对政府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不断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

从时间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有效工作时间;从成本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耗费的资金成本数额;从过程角度来讲,审计效率是指为完成某单项或某期间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组所执行的有效审计程序。时间、成本、过程三个概念视角下的审计效率内涵,三者之间有一点共性即追求“合理有效地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无论是对一般亦或重要的审计活动而言,都需要注重效率性。因此,审计效率,在本质上是个相对概念,是针对审计工作时所体现出的效率的衡量。鉴于不同审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同审计工作任务在执行时间、地域上的差异性,审计效率的衡量应区别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特性、审计业务的性质以及审计时机,选择相对比较,而不是绝对比较,因此,审计效率的高低以最低值作为评价指标,不可能有最高的审计效率作为统一标准,审计效率的高低应引入“效率区间”的概念,就是说在此区间内审计工作体现的效率水准皆应得到认可。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构建政府审计效率衡量区间指标体系,并逐步评价、改进以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需要。

2.审计效果

审计效果是对审计结果或审计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衡量。

按照供给需求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可以通过“审计工作是否已经满足各利益主体(主要是政府、纳税主体、投资者)的需要”来评价;按照受托责任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政府审计机关是否已经妥善完成公共受托责任”;按照经济监督理论,衡量审计效果就是“评价其是否已达到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目标”。按照免疫系统理论,政府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预警、揭示、抵御和建设性功能,功能的履行程度,即是对政府审计效果的衡量。

(二)政府审计效能的“能”

审计效能的“能”是指职能、功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

1.经济职能

在学术界,关于审计职能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单一职能论与多职能论的观点,而在审计职能的演化研究中,存在审计职能一成不变与逐步变化的观点。尽管,对于审计发挥何种单一或多重职能看法不同,但是对于审计具有经济职能本身并没有疑义,而且,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审计主要体现经济监督职能、社会审计主要体现经济鉴证职能、内部审计体现经济评价职能,三者共同构建成审计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国家审计,在宏观方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防范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危机转嫁,最终从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免疫力方面,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在微观方面,它又关系到政府体制的稳健运作与对公司的治理,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政治职能

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工具,以政治立场与视角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职能相适应的一种权利,而审计监督之所以属于政治范畴,关键就是审计监督本身及其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实质就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我国于1982年,在宪法中明确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这一点无疑使审计工作具有宪法实践性质,将审计的地位给予法的肯定。从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看,审计是一种专门制约与监督权力的权力,比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将其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要发挥司法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受托责任角度看,审计是对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独立检查权。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公共部门受托管理和运用国家或公共资源,其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独立的审计监督给予检查和证明。

综上所述,审计的政治职能包含三方面,即政治制约、政治监督、政治检查,而结合政治学思考审计问题,树立正确的审计政治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审计问题与现象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对审计监督本质及审计职能有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3.法治职能

政府审计是依法审计,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审计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为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审计要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使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财经领域的法规得以贯彻落实,在维护和促进法制建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要以法律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审计就是要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违法必究,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依据审计法,审计机关代表政府每年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告。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监督,而是体现人大意志和纳税人意志的法治活动。从国家审计的本质来说,监督只是手段,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是目的。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等规章为执业标准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国审计工作基本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履行法治职能。

综合而论,政府审计具备三效与三能,三效是审计工作层面,三能是审计职能层面,审计工作的三效水准促进审计职能的践行,而审计职能的定位规划审计工作的目标领域;政府审计通过执行经济监督履行政治监督职能,政治职能的履行促进法治职能的发挥,政治与法治职能是构建执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肃昌,肖泽忠.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10)

    一、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共有制经济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民营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为活跃流通、繁荣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于劳动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家族管理现象普遍,公司治理较薄弱;扩张中的融资“瓶颈”等。民营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发展内部审计。

    在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上,民营企业与国有国营企业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权明晰程度,前者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而后者国家作为一个产权主体,看似明确,实则模糊;二是委托关系,前者或者所有者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层面上的委托关系,或者所有者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存在委托关系,但委托人和人主体明确、委托链简洁、关系简单,后者所有者不可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委托关系一定存在,而且委托人和人之间主体不明确、关系模糊、委托层级较多。

    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在民营企业,其外部产权明晰,不存在多级。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当存在个人行为的外在性时就会有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如果没有监督者的监督就会有偷懒、虚报业绩、转移企业财物等现状的发生。当存在委托责任关系就会有受托责任人对委托人是否尽心尽职,有没有如实履行受托责任等问题。作为理性人的民营企业的业主(股东)当然就会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增加企业内部成本影响到其自身财富增长的因素,但依靠其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复杂、生产经营场所分散时,业主(股东)控制的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即使是业主(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使企业团队努力工作,但企业团队内各个职能部门所作出的努力是否能够如愿以偿的给业主(股东)带来效益,增加其财富,有赖于外部人的评价,因为一个人或组织难以对自己的工作好坏和努力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个专司内部监督控制职能的部门,有利于协助业主(股东)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论文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与职能进行了论述

    1、大家一致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内部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内部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所以内部审计目标必须反映所服务企业的性质,并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然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的本质特性及其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单一的,就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反映民营企业最本质的内生变量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民营企业的股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身财富的不断增长,而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构架下,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在这个组织目标统辖下,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在于协助组织成员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职能是围绕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而内生的固有功能,它受到审计目标的影响,所以审计职能也会受到企业特性的影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而民营企业更重视的是服务职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目的就是在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协助和保证组织实现目标。除了国有企业一般的评价和控制等服务性职能外,因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不同,还突出明晰产权和咨询等服务性功能。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表现为外部的明晰性和内部的模糊性,公司治理上表现为存在构建合理公司治理的基础,产权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拥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不具有的一项特殊服务功能-明晰内部产权,而存在构架合理公司治理基础的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

    因此,咨询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存在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一致,领导团队追求价值增值,内审必须帮助组织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其复杂多变,内审凭借自己的独有身份和优势,采用参与式的审计方式,以服务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保证咨询服务。其所涉及的服务咨询领域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项目投资、销售市场景气状况等战略性决策,也包括了物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促销效果、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系统效率、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技术和运营性决策,内审人员通过与经营者的交流自己的审计结论协助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三、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阐述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管理取决于民营企业本身”,这是这次所有论文的一个共同点。在民营企业,无论是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治理结构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单边治理结构,经营者都有动力把内部审计机构安排成最具有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组织结构,影响内审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是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民营企业应把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置在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领导下。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业主(股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会人数不多,工作机制和决策机制灵活,能够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隶属于股东会的领导,保障审计人员的绝对权威。对于规模大,按公司制运行的民营企业则应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的领导之下。

    在管理体制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受本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上级负责。在业务上受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具体表现应为执行遵守《中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行业准则和规章。

    四、论文探讨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管理审计为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是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管理审计的基础。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一是保证企业组织科学合理,生产流程规范运行;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真实及时,以便保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挥内审的管理职责,实施管理审计,达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审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组织成员,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的既定目标。

内部审计效率论文篇(11)

一、引言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在1999年颁布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指南》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内部审计应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析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同时,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第2000条进一步规定:将确保内部审计活动增加组织价值作为首席审计执行官的首要目标。200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简称CIIA)《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要求高校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由此可见,高校内部审计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为学校增加内在价值并提高其运转效率。

二、高校通过内部审计提升组织价值的途径

高校的核心价值是人才培养,根据高校社会功能定位,结合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内容和目的,高校内部审计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基本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业务流程;二是促进健全内部控制与预防重大风险;三是提升组织效益、效率、效果。下面作具体分析:

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

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其最主要的工作之一,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层次和种类较多,教学环节复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课程教学、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训练、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和繁杂多样的教学事务,高校唯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各类业务流程,才能如期培养出各类人才,达到预定教育目标。高校科研项目数量近几年增长迅速,科研经费到款金额巨大,同时,高校承担的一些国家“三重”科研项目可能涉及到多个团队、多种专业、多家单位、多个地区甚至多个国家,要做好研究项目,多出创新成果,高校就必须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经费使用流程。现代的高校组织规模都比较庞大,除内部管理常设的部门外,还有独立学院(三本)、附属幼儿园、中小学、学术交流中心、教育基金会、医院、出版社、学报编辑部、印刷厂、实习工厂、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物业公司、后勤集团、产业集团、科技园、宾馆酒店、研究所、设计院、博物馆、农场以及研究基地等。以上组织大多数都对社会开放服务,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同时,也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募集资金,高校要想发挥好这些组织的积极作用,同样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各类业务流程。而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能,就在于通过开展审计工作,不断促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各类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发挥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核心价值。

2、健全内部控制,防控重大风险

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活动就有: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及后勤管理等。学科建设也是高校一项重点工作,投入人力、资金、物力都极大。另外,近几年国家及社会其他组织投入高校的教学科研专项资金数额巨大,要求专款专用,执行计划,定期报告。实际中,高校已经出现过教学资金被挪用进行基本建设,科研项目大额剩余经费被收回,后勤服务发生腐败窝案等。因此,高校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极有可能出现管理不到位、效率低下、业务流程混乱等问题。对于学校投资控股、参股、与他方合作创办的校办企业等其他各类组织,高校也应该重点关注各类组织的内部控制、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经营绩效等方面,对这些组织可能存在的决策随意、管理不善、损失浪费、潜在风险等现象,及时提出管理意见建议,帮助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实施风险管理,最终达到创造效益、增加内在价值的目的。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就是要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防范学校发生重大教学、科研事故,规避各类经济风险,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3、提升组织效益、效率、效果

任何组织的效率都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高校也不例外。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经费总体来说是非常紧张、有限的,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创造更多先进的科研成果,高校必须将有限经费向重点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适当倾斜,从而提高学校教育事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组织整体效益,保证达到预定的教学科研效果。目前,高校的社会资源相当丰富,经济价值也很大,比如,高校的固定资产(如教学楼、先进科研教学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体育场(馆)、游泳池、图书典籍、临街门面房等)都价值不菲,也对社会适度开放,而无形资产(各类著作版权、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以及科研创新成果等)更体现出高校的科研重要价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稀缺资源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充分使用,先进科教仪器闲置,无形资产成果转化率更低,多数发明专利未能形成实际生产力。因此,高校开展内部审计,应该逐步重视各类资金效益、效率审计,真正提升组织效益、效率、效果,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合作共享。

三、高校通过内部审计提升组织价值的策略

1、深入研究高校内部审计价值评价标准

高校内部审计价值评价标准尚未建立,这种现状必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价值不能很好地在学校事业发展中体现出来。因此,研究建立高校内部审计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它将作为内部审计实现价值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指导实务中内部审计最大程度提升学校的内在价值。

2、拓展教学科研经费效益审计领域

高校以前的审计工作重心放在了差错纠弊、健全制度、完善内控、防范风险、加强管理等方面,对学校教学科研经费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导致了各类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效益不明显,经费甚至被浪费。为了促使非常有限的教学科研经费资源得以被高效利用,高校应该逐步探索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3、重视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为高校增加组织价值的根本保障。高校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开展高校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交流研讨,总结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和方式,大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通过内部审计提升组织价值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陆晓晖.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意义[J].审计研究,2009(6)17-21.

[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Z].中国时代经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