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3 19:47:33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1)

每当想起这些时,我作为一名异地挂职干部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当我收到挂职锻炼的通知时,心情很不平静,处于好奇。为什么要挂职?自治区党委为什么在财力、物力、人力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要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培训南疆少数民族干部?我到北疆后能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心中翻腾,在我脑海里一遍一遍闪过。来到北疆开始挂职生活后,不仅找出了这些问号的答案,又感悟到了什么是自豪感、什么是使命感、什么是责任感。异地挂职锻炼让我看到了发展的前景,赏赐我对未来的充满信心;同时,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叫我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真正成为跨世纪的能够担当重任的合格基层干部。

当前,我们正处在十分关键的时刻,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又是一个迎接挑战的时代。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异地挂职干部培训工作是自治区党委统筹南北疆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目前,南北疆都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互补性很强,北疆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种植业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一代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学习和借鉴。在我们南疆人才缺乏,机制不活,开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后劲不足,效益不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特别是要看到,现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我们发展得快,别人发展得更快,竞争相当激烈。总之,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是,目标宏伟,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同志曾经指出,“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发展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要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取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这段话既表明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又指明了和我们挂职干部一样年轻干部肩负的历史重任。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一、目标明确。这个目标主要是指学习目标,我们从校园步入社会,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转折期,完成自我各方面的转变,包括角色意识、心理认知的转变等等,在完成这些转变的过程中,学习是加速我们完成这些转变不可或缺的。这就涉及到学习目标的确定,不管是担任普通办事员还是处在领导岗位上,要学些什么、怎么学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对自己的要求,才能更快的融入现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自己对此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定位。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3)

二是树立“压力和动力是相辅相成”的观念。这次培训,不仅仅让我明白了先进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含义,作为青年干部更要抓住在实践中摔打和锻炼这个机会,深刻理解“压力和动力”这句话的含义。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扩大,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态冲击下,基层干部队伍出现了工作激情、个人能力素质结合程度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繁重的环境中,更加要处理好压力和动力的关系问题,端正个人态度,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在担当责任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4)

5月18日下午两点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协作下举行了开班仪式,授课专家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此次培训的安排及要求,接着分别从“前提、关键、保证、根本、落实”等简短的20个字丰富了我们的党建知识,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身的差距和支部党建发展的不足之处,对今后党建工作的拓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次的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培训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专题讲座、幻灯片讲义、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喜闻乐见的体验形式。在专题讲座和幻灯片的学习下,使我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了解党的基层工作理论,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形势,更在活生生的故事以及讲解人员旁征博引之中切实的感受到党的伟大和它成长过程中不朽的丰功伟绩。

培训期间,我们走进了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感受了毛主席“久有凌云志”的政治豪情,追忆到了革命先辈的人生坐标,同时体会感受到毛主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人生感悟。今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又是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这次学习培训机会我倍加珍惜、倍加感恩县委教育工委的关怀,让我不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本领、更加强化了自己的担当,希望在后期的帮扶工作中创造业绩,在教育振兴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基层组织工作者的不竭动力。

我是2018年开始接触党建工作的,以前对党建就是一头雾水,具体工作有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干,一点头绪都没有,通过一年多自己的摸索,跟其他学校同志们交流,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渐进入了角色。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茅塞顿开,深刻认识到党务的“虚”要务得有水平,悟出实效,推动实践,这才是务“虚”的境界。

1、首先明确认识地位,党是社会基层单位中直接领导、参与、服务行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坚强核心;明确任务,把党支部建成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第一岗哨;讲究方法,全面推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具备一定的政治、能力、作风、纪律等群众素质,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

2、要不断学习,提高能力,要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贡献精神,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之路。“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这是对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不断的在提醒我们:牢记责任和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称职的党务工作者。

二、党建知识的学习是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之源。

作为一名党支部副书记,应该熟悉党建理论基础知识,业务知识。这次学习采取了脱产的形式,让我们异地学习,不受其他工作干扰,使我们能够专心地重温、学习党建业务知识;从理论到实际结合的运用,与各位同行前辈们交流基层党建的业务具体知识,如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支部组建等知识,使我再次得到学习。

三、开拓思路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条件。

通过一年多的基层党建工作,我深刻的认识到在党建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只有不断去探索、去思考、去实践,才会有发展。我们要以“服务党员群众为核心”的思想,贯穿于党建工作中,要有信念、有设计、有方法,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5)

有幸参加由旗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一期党课的学习,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通过本期党课培训班的学习,在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认真讲解下,我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在思想认识、理论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党的历史和基本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对党崇敬和爱戴的心情也更加加深。

党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大判断,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作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党章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反映了历史必然、时代所需、全党共识、民心所向,实现了党章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新的理论旗帜、精神旗帜和奋斗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理论保证,必将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大前提下,今后我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参加工作以来,能切身参与到中是对自己党性修养的洗礼,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十八大以来这不平凡五年,应对世界局势的复杂多变,我们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全社会各族人民的支持,而我很荣幸能加入到建设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队伍中来,为社会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6)

作为一名团干,我是初学者,从未参加过团干部培训班,在团组织建设上基本属于“门外汉”。以前总认为,团的工作无非就是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点活动,活跃活跃气氛,出点宣传亮点,如能上上报、上上电视就很不错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玉林所作的《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创新》讲座,给我很多启发。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青年团员的带言人。共青团工作必须要着眼于青年,团工作的对象服务于青年、力量来源于青年、内容体现于青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共青团工作“以青年为本”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其中心点就是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体现青年的三要,即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因此,共青团工作要充分发挥组织青年的作用,动员广大青年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青年服务;要充分发挥引导青年的作用,努力在广大青年中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充分发挥服务青年的作用,多为青年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要充分发挥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倾听青年呼声,反映青年诉求。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共青团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团的性质,又能为广大团员青年所接受、所欢迎。

心得之二:共青团工作要立足塑造和谐青年,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这次培训中,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讲座是主题内容之一。专家学者的讲述,给我们共青团工作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要立足塑造和谐青年,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突击队,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发挥作用,塑造和谐青年,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青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依靠力量,青年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他们面对的是社会转型期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各种利益矛盾、社会问题逐渐显现,青年群体社会流动加剧,不断进行着分化重组,新兴青年群体和新青年组织不断涌现,社会问题青年化和青年问题社会化愈演愈烈,青年群体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由此派生出一些与社会和谐主流不相称的现象和趋势:一是青年价值诉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二是青年就业水平呈现高期望低水平趋势。三是青年社会参与呈现社团化志愿化趋势。四是青年网络问题呈现泛滥化复杂化趋势。五是青年生存范式呈现两极化对立化趋势——“相对优势群体”和“相对弱势群体”。这些现象和趋势既表现为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同时也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青年的代言人,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团结、教育、凝聚青年的独特优势,从青年特点出发,贴紧青少年需求,反映青年诉求,代表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要,通过塑造“和谐”青年,促进青年“和谐”成长,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心得之三:有为方有位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7)

    6月份,公司"基层管理骨干岗位知识培训班"开班了,我有幸成为培训班的一员,并参加了两期培训。6月24日的培训班上,邱卫兵董事长从企业目前的形势、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及企业转型升级方向、发展思路、改造目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宣传等方面,结合稻盛和夫哲学等进行了精彩的讲授;6月28日的培训班上,党委书记朱哨华从企业现状主要原因分析、强化党建工作、制度化人性化管理及如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两节课的时间不长,却使我受益匪浅,真有一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仿佛眼前充满坎坷的道路瞬间变得平坦了,希望就在眼前。

管理者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以帮助下属看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作为一名企业的基层管理者,不需要有多么高大威严,但需要有一种魄力,能够指引员工朝着正确的、更好的方向前进,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稻盛和夫说过:在波澜万丈的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和困境,都不能怨恨、叹息、堕落,而是应该积极乐观地接受人生考验,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稻盛和夫的智慧表现在他对每一天的态度,当今天很好的投入以后,第二天自然到来,再继续以全心的热情投入其中。因为,当计划没有实现时,一个人难免产生消极的情绪,而竭尽全力于今天,则更容易让人创造奇迹,让人感受到幸福与喜悦。这种活在当下的思想,也让人更容易体验到快乐。邱董和朱书记对稻盛和夫观点的讲授,言简意赅,让我化解了内心的一种焦虑情绪,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肯付出努力,那么我一定会有所收获。

感慨之余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里暗含着太多的哲理。当一个人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时候,无私的精神就从他身上得到了展现。而不问收获,同时也是一种最佳的"放任"思想。不问收获,不等同于不要收获,而是相信收获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我们都渴望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工作,但又担心多,顾虑多,有太多的限制性观念,尤其是关于工作与成就,总是觉得以我现有的这种性格及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可能都无法获得巨大的认可。通过学习使我豁然开朗,无论此刻我存在多少问题,但只要我对工作拥有极大的热情,尽全力投入其中,不断反省,我就能够突破自己。把稻盛和夫一些观点结合中国佛法的理念,那就是:坚持不懈的艰辛工作就是一种戒,利用持戒方能生定,进而得慧。智慧来自于学习。学知不足而后进,付出努力去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改进提高,目标一定会实现。

感谢公司安排的培训学习课程,期待其他领导更精彩的讲授!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8)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的政治联盟,其巩固发展的关键在于党外代表人士的不断涌现和健康成长。基层党外干部直接联系、团结着社会各个阶层群众,是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具体宣传者、推动者、执行者。加强对广大基层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事关统一战线基础的巩固,事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与安定团结。

(二)基层党外干部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当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主体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实践基础和自身状况,既不同于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也不同于中共领导干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成长路径上看,基层党外干部大都是从技术性、专业性人才成长为政治性人才,政治经历和阅历相对较浅,迫切需要加强政治培训,以适应角色转换。

(三)推进富民强省的有效手段。

省委提出了“四化两型”、“三量齐升”、“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人民包括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共同团结奋斗。加强教育培训,对于基层党外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提高谋划发展、服务发展、推进发展的能力本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民强省伟大事业凝心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履行政治责任的重要保证。

当前,人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敌对势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活动,尤其在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问题上对我进行恶意攻击,在民族、宗教等各领域对我进行渗透、破坏,手段日益多样,形式更加隐蔽。加强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有利于增强政治鉴别力,自觉履行政治责任;有利于抵御错误思潮特别是西方多党制、议会制的影响,团结各自所联系的群众,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湖南省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市、县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坚持以政治培训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实效为目标,认真开展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8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50余期,培训学员1.6万余人次,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主要做法是:一是紧扣主题主线。着眼基层党外干部成长规律,把增进政治共识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目标,逐步构建了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体系。二是改进方式方法。为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积极探索互动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新教学方法,大力推广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载体开展教学。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各地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联合办学、委托办学、异地办学,先后与上海、山东、甘肃、云南、福建、重庆、广东等省市社院开展联合办学近50期(次)。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各地将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本级干部和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普遍建立了组织部、统战部联合调训党外干部工作制度,并建立健全了培训考评激励机制。五是强化阵地建设。大部分市州和所有县市区社院实现了“三校合办”,市、县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形成了以省社院为中心,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社院组成的培训网络。

三、基层党外干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工作实践和调研了解的情况上看,当前,基层党外干部教育一些长期困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又逐渐凸显。主要归纳为五个方面的“不相适应”。

(一)思想认识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一些单位的党组织、领导干部缺乏统战意识,忽视党外人才;有的对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存在误解、分歧和偏见,有为完成任务而培训的消极倾向,有“培训影响工作,不培训也能干好工作”的片面看法,常以经费紧张、人手紧缺为由,不支持基层党外干部的调训工作。一些党外干部缺乏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有的认为只有业务工作和中心工作才是硬道理;有的认为只有提拔才是最重要,认为培训“重在参与,不在结果”,把培训当软任务;有的把学习当成缓解工作繁忙的一种调剂,作为休闲和联络感情的一个机会。

(二)基层保障能力与培训需求不相适应。

基层培训保障水平普遍偏低,经费预算不足,有的地方一年人头经费仅25元,仅能保障数量有限的主体班,培训资源面临“僧多肉少”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外干部达不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的要求,有的甚至还没听说过社会主义学院。另外,基层社院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经验,统战专职教师基本没有,甚至面临“台上专科生、台下本科生”的尴尬,很难保证培训效果。

(三)培训目标与党外干部成长规律不相适应。

不能很好地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科学确定培训的基本要素和目标要求,设计相关课程和教学专题,编制教学计划,“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党内党外一锅煮”的问题比较普遍。有的培训内容与基层实际结合不紧,追求共性的多,联系实际的少,管用的东西少。有的培训内容陈旧老套,跟不上时展和形势变化需要,有的学员先后两次参加学习的课程大致雷同。

(四)培训模式与培训需求的多元化不相适应。

基层党外干部培训普遍存在“四多四少”,即“课堂讲授多,实践考察少;理论灌输多,经验传授少;传统方法多、现代手段少;内部培训多、出去培训少”。在教学手段上,仍然袭用“一人讲、众人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呆板,方法单一,互动缺乏,交流缺少,难以适应学员的多元化的高层次需求。

(五)管理激励机制与教育培训规范化不相适应。

整个干部队伍调训信息体系缺乏,干部调训信息不能实现共享,易出现重复调训、多头调训、漏训;联合调训机制运行不畅,省、市、县各级社院培训分工不够明确;考核评价机制不全,不利于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自加压力。

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中央《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和中央4号文件提出的“四种能力”的要求,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改革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培训方式、体制机制,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做到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一)创新教育培训理念,着力把握导向性。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基层党外干部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分类施教,激发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的内生动力,促进基层党外干部的全面发展。二是树立按需培训理念。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把能力培养贯穿于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及时引导教育培训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转变、从拓宽知识面到开发潜能和激发创造力的转变,真正做到围绕能力培养抓好教育培训、抓好教育培训促进能力提高。三是树立改革创新理念。紧贴统一战线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在坚持本地特色的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地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形成推动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长效机制,促使教育培训质量不断发展进步。

(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着力增强针对性。

一是突出政治性,在强化共识教育上着眼。要共识教育为目的,把系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坚定理想政治信念,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成为党外干部的思想自觉,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二是注重规范性,在细化培训目标上着手。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的党外干部的能力需求,突出培训重点,明确培训目标。通过对“四种能力”的要素进行分解,细化每种能力培养的知识点和具体要求,规范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和教学专题,形成既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程、也有时事与政策课程,既突出统战理论特色、又密切结合基层党外干部的业务工作与实践应用需要,还涵盖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和工作交流的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三是体现层次性,在优化教学布局上着力。按照“一个主题、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要求,细化教学版块,每个板块设计若干教学专题“菜单”,对每个教学专题明确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适应的对象层次、适应班次以及建议采用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对每个培训班都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力求做到培训内容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基层党外干部健康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

(三)改进培训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实效性。

一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求“活”。改进传统讲授方法,普及启发式教学方法,推广体验式教学方法,大量运用研讨式、交流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学员论坛、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实施教学情况反馈、举办学术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进行专题调查、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二要在创新教学组织管理上求“新”。针对市、县两级社院普遍三校合并、统战师资力量弱的实际,在办班中可借鉴省社院目前采用的项目负责制教学管理办法,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项目组进行专项管理,从教学设计和组织、师资聘请、跟班服务、教学评估和考核等方面,对培训流程、组织进行重构,提升培训管理效益。三要在加大实践锻炼上求“宽”。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基层党外干部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考察学习;组织基层党外干部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研,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开展社会服务。有意识地把基本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党外干部,选派到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安排他们参加重点工作和危难险重工作,努力为各层次的基层党外干部提供施展才华、增进实际工作能力的舞台。

(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强化协同性。

一是构建干部参训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效益。建立统一的干部参训信息平台,由干部培训主管部门归口录入各个渠道的干部参训信息,实现干部培训信息管理的科学化,从根本上避免重复调训、交叉培训、漏训现象。二是健全联合调训机制,凝聚合力。把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继续纳入党委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其主体班应由统战部与组织部实行联合调训、统筹安排,并实行调训名单联审把关制度。在统战部内部分工上,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统一归口干部部门管理,干部部门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牵头协调、指导规划,其它业务部门参与相关班次的计划拟订、学员选调组织、跟班服务及学员管理、考察等工作。三是理顺工作协调机制,激发活力。在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上,统战部负责指导同级社院工作,向同级社院下达报党委审定的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同级社院(党校)围绕下达的任务开展教学工作。在各级社院的业务指导上,要明确中央、省、市、县四级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范围上的具体分工。要健全与各派、工商联等有关方面的协商机制,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作为项目设计和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四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添加压力。将培训情况纳入评优评先范围,并进行综合考核,年终实施奖优罚劣。完善基层党外干部学习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把参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记入档案,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五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增强动力。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与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要求,逐年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力度。将基层党外干部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发挥最大效益。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同时,中央、省级还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层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9)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和深化改革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党校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薄弱环节,例如基层干部培训内容偏少、教学模式单一、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因此,党校在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必须下大力气,以求实效。

一、加深理论教育内容,更强化基层干部理想信念。

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情形势,引导基层干部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和党史党建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加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加强道德品行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对基层干部,还要抓好以党风党纪为重点的党性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党的意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搞活教育形式。

坚持和完善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基层干部实际的教育培训新途径新方法。实行组织调训与干部选学、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充分运用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等形式,加强对有关理论知识的培训;采取巡回宣讲、流动课堂、送教上门等方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培训;通过“帮带”培训、现场观摩、案例教学等途径,促进学习借鉴和实践运用;探索挂职培训和行动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用结合。

具体教育形式比如:请老党员老干部进行传统革命教育课题讲座;组织基层干部赴延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地进行革命红色教育;在警示教育基地进行警示教育的方法,让他们切身感受不守规矩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教育广大基层干部要慎小慎微;用身边先进人物进行教育,以身边的正能量进行自我教育,做到自我觉醒;运用教育培训软件,建立网上图书馆、教育课件等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三、增强实效,注重培养基层干部狠抓落实、做好群众工作、勇于创新、拒腐防变的能力。

教育培训以增强实效为落脚点。突出基层干部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育培训需求导向,从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提高教育培训效用,真正让基层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1.党校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基层干部抓落实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把党性修养体现到具体工作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加强调查研究的本领。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上下功夫,找准上级精神与下边实际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埋头苦干,最终取得工作实效。

2.同志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基层干部每天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做群众工作不仅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更要做人民群众之所需。教育培训要教会基层干部能用法治的、民主的、平等的、系统的、协调的现代工作方法来做群众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衙门作风,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要走出机关,诚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党务干部是党的活动和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务干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因此,党务干部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党的事业的宝贵财富。不断加强党务干部培训,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保障。

一、树立正确的党务干部培训理念

1.消除“党务工作靠实践锻炼”的观念,树立加强培训、科学培训的理念

党务工作有其独特之处,它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程序。如果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为党务工作谁都能做,一边干一边学,没有专门、系统的培训,仅靠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将造成党务干部理论思维水平低,抓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等问题。不但影响党务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还直接制约着党组织的活力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

2.克服“将党务干部培训简化为办几天培训班”的做法,树立长期培训、系统性培训的理念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工作精,工作作风实,奉献精神强的党务干部队伍,是一项基础性建设,也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两、三天的培训班或者几次外出参观调研实现。短期培训无法根据基层党务干部知识现状、能力水平、队伍结构和现实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培训内容也只能蜻蜓点水,无法做到全面深入,培训效果一般,很难实现党务干部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3.转变“为培训而培训”的观念,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培训理念

党务干部培训不是目的,而是打造一直素质高、业务精的党务干部队伍,为做好党建工作打下组织基础,提供坚实保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党务干部培训中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面临新的形势,要围绕着中心工作,从大局出发,不断赋予党务干部培训新的内容,创新党务干部培训方式,开拓党务干部培训渠道。

二、构建务实的党务干部培训体系

党务干部培训要重实际,求实效,必须建立起一个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手段为主体的务实有效的培训体系。

1.系统、实用的培训内容

政策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党务干部进行的政策理论培训,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内容,结合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重点学懂学透系列重要讲话,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党务干部的理论培训就要跟进一步。政策理论培训必须在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党务干部融会贯通,将所学的政策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只有做到了理论上的坚定,才能实现政治上的清醒。

业务知识。一是党务工作知识。《中国共产程》和党的基础知识是党务干部的必修课,包括党的换届选举,党员发展,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内民主议事程序,召集、组织、主持党的各种会议的程序和方法等,掌握基层党组织实现党的领导必须遵循的原则,做到办事有依据,使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有序、有效;二是本单位的业务工作知识。要将本单位的发展历程、中心工作、业务形势等知识作为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务干部首先要了解熟悉中心工作,才能实现党建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要推动中心工作发展。

工作方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头绪多,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务工作的传统内容和重要方法。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熟悉基本内容,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教育引导的效果,确保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基层工作上下左右关系复杂,必须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协调好各方关系的同时,还要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三是服务管理的工作方法。党员及时党务工作的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管理中要严格,服务中更要热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达到管理的效果。

能力拓展。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党务干部要做好充分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这就要求党务干部培训不仅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国家的政策、制度、法规等,还应包含哲学、经济知识以及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前沿、热点问题、国际国内形势等相关知识,不断扩充党务干部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丰富思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按类别、分层次的培训方式

根据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职务差别,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党务干部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根据担任党务干部年限的不同,对新任党务干部,进行岗前培训,系统开展业务和理论培训,着力夯实理论功底和业务功底,重点培训党的基本知识、党务工作知识、基本的党务工作方法;对在岗数年的党务干部,以查缺补漏为原则,继续抓好党建理论、党务知识培训,更新知识内容,重点开展本单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强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

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对支部书记,重点培训如何落实“一岗双责,一肩两挑”要求,怎样提高“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等;对组织委员,重点培训如何发展党员,如何抓党内生活制度落实,怎样做好党员日常管理等;对宣传委员重点培训如何掌握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如何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怎样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等,把不同类别的党务干部培养成精通某项工作的专家。

根据党务干部行政级别的不同,对于中层以上党务领导干部,培训内容要突出对单位建设和发展客观规律的探索,突出对单位发展定位和规划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基层党务干部,培训要突出对基层党务活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知识的掌握,突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理解,对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支部工作进行培训。

3.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手段

党务工作的对象是人,工作内容是做人的工作。集中授课、专家辅导的单一培训手段不仅对提高党务干部的实际能力效果不明显,也难以满足党务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组织集中培训时,除了常规的专家辅导、专题授课外,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观摩调研等体验式培训以及经验交流、课题研讨、分析答疑等互动式教学的比例,让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通过培训使党务干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者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开展日常培训时,一是通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组织学习,开展业务交流;二是以简报、论坛、微博、微信为平台,提供学习素材,展示工作成果;三是推广信息化培训,利用远程教学、网络多媒体等方式开展培训,突破时空限制。

三、建立有效的党务干部培训机制

1.培训管理机制

培训资源管理。基层党务干部大多是兼职党务干部,除了党务工作外还要承担大量的业务工作或者行政管理工作,不可能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参加长期培训。这就要求发挥培训资源的最大效能,首先,要将长期培训、短期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培训多元化的,全方位的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中;其次,要结合培训对象的需求,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更新、充实培训内容;第三,集中培训和日常培训,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理论学习和调研实践中的好方法,好措施要注意相互借鉴,推广应用。

培训过程管理。培训实施前,要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参加培训的党务干部特点,分析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的目标和主题,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合适的培训手段和方式;培训过程中,要及时充分地同参加培训的党务干部及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全面评估培训效果,查找不足。通过对培训过程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2.培训考核机制

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11)

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及方针政策的最高学府,是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是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县区党校担负着轮训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的重要渠道,也是党中央和基层紧密联系的纽带。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作出了更加重要的部署。同时还提出要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这就要求县区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提升实效、完善机制、创新管理,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实在在的取得效果。本文就县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每当形势任务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党总是把干部教育作为先导性措施,大力培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对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县区党校培训要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更高要求,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把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第一任务,把理论武装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县区党校培训的全过程,凸显县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机构的优势和特色。

同时,整合利用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所需的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县区党校培训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为党的事业服务,为基层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还要把党的需求和基层党员干部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武装、知识传授和党性锻炼有机结合,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基层履职能力。

在当今新知识、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已经成为人们终身的任务。对于县区党校来讲,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围绕提高理论素养,更新知识技能,强化党性锻炼,提高执政能力的培训目标,结合基层党员干部推进完成党委、政府制定的发展建设任务的需求,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向,拓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领域,树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理念。

二、改革教学,注重实效

创新要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上,才能显示出它的实际价值和意义。近年来,苏家屯区委党校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不断在培训模式、授课方式、课程设置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培训模式的创新。建立高端培训、常规培训、基层培训三级联动的立体培训模式,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覆盖。

1、高端培训。苏家屯区开办 “领导干部大讲堂”,培训对象主要为全区的各级领导干部,每季度一次,围绕党的方针政策、理论体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区域经济建设等方面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强、信息量大、起点高、时间短、见效快、学用结合、效果明显,解决了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倍受广大领导干部的欢迎。

2、常规培训。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定期举办区管领导干部培训班、区管后备干部培训班、发展对象入党前培训班、村“两委”委员培训班、社区干部培训班等主体培训班。本着“务实不务名”、“求精不求多”、“精学以致用”的态度,结合班次特点,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在教师选聘上,建立师资库,并不断完善和更新,现已涵盖国家、省内高校、省市级党校、省内科研院所知名专家、教授和党政干部、乡土人才、技术能手等近百人。同时采取“传统讲授+互动+实践+案例分析”式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切实增强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基层培训。开办了“流动党校”和社区党校。“流动党校”面向全区13个涉农街道,通过“流动党校”直通车,把课堂搬到村门口,建到田地里,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有课堂”,让党校流动起来、教学互动起来、课堂生动起来。“流动党校”和社区党校每年在基层宣讲百余场,在实现了党校教育资源下沉到最基层的同时,也切实把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落到了实处。

授课方式的创新。一方面由“大班”变为“小班”,本着领导干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授课培训与小班分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紧扣干部履行岗位职责需要,依据领导干部自身工作情况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实施分类别封闭式教育培训。另一方面由“定学”式变为“点学”式,使用菜单式设置课程,坚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学习需求。建立培训前需求调查制度,通过走访有关部门、电话征求意见、发放培训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干部培训前需求调研,全面把握广大干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以需求为向导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依据班次特点和结合工作分工,动态管理,自主选学,按照学员选择的热点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真正做到基层党员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愿望与党组织的综合要求相统一,做到增长领导科学知识和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相统一,做到提升理论素养与丰富实践经验相统一,从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系统学与重点学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管理,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