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大全11篇

时间:2023-01-04 14:36:12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1)

中医以“通”为补。我的导师刘树农教授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说“医生能医病,不能医命”。说明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我在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不生病的智慧”,或者说是“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智慧”,这就是“七通养生法”。

一“通”汗孔

汗孔,是水液出入之处,也是我们人体最多的门,称“鬼门”“玄府”“汗空”。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鬼门”,实际上它对人体的内环境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感冒,我们通常把它分为有汗和无汗,治疗方法则完全不同。如果受了风寒,恶寒重,不出汗,通常会用辛温解表药,常用的如姜汤、姜葱茶、藿香正气丸和午时茶,也可用川芎茶调散等。吃了药发了汗,病也就好了。有的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出汗,通常会用辛凉解表的药,如银翘散、桑菊饮、板蓝根冲剂等。有的人只要感冒不问青红皂白就用板蓝根冲剂,甚至没病也用板蓝根冲剂“预防感冒”,其实如果是风寒感冒,药正好用反了。无病久用寒凉之剂,对身体更是有害而无益。

人应该经常出出汗,排泄多余的水分,带出热量和垃圾。尤其是夏天,不能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而应该适量出出汗。这也叫“天人相应”。

二“通”大便

中医讲的“七冲门”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进出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 )、“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 )、“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合称七冲门。

大便通畅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不通就会造成各种毛病。排便困难,多日不便,称为便秘。热盛伤津者为热秘,阴寒内结者为冷秘,气机阻滞者为气秘,气虚无力者为虚秘。

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为溏泄,多为脾失健运;腹痛泄泻在黎明者为五更泄,多为肾阳虚;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为伤食泄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多摄入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坚持运动,保持每天排便一次。

三“通”小便

正常小便是淡黄色的,水喝得多时会淡得几近无色,而体内有热时,颜色又会加深。

一般尿量增多为虚寒,尿量减少由于热盛、汗多伤津,或因吐泻损伤津液所致。小便次数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数,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排尿痛、急迫、有灼热感,多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为肾气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属危重证。

平常应注意饮水,保证每天不少于2 000毫升,特别是老年人,口不渴也应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可饮白开水、淡茶水,少饮可乐、咖啡和浓茶等饮料。多喝水有利于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

四“通”月经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大意是说女子的生殖功能从“二七”十四岁开始“任脉通”,到“七七”四十九岁“地道不通”,月经就没有了,进入了更年期和老年期。所以,作为一个健康女性,在这段生殖期里月经一定要通畅。

有的女性虽然月经每个月都来,但量非常少,颜色很暗,或伴有头痛、肚子痛等,这都说明“不通则痛”。如果月经不通,包括月经量、月经的周期异常等,会引起很多疾病。现在不少年轻女性不在乎月经的紊乱,时间长了就纠正不过来了。

年轻女性平时生活中应注意自我养护,避免日夜颠倒,熬夜无度,忌乱服减肥药、避孕药,少食冰冻饮料等,应增加营养,戒烟戒酒,坚持适量运动。

五“通”血脉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而心是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动力器官,心、血、脉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六淫外侵、七情过极、痰瘀阻滞或久病耗损等均可引起血脉疾病。故血脉系统的正常与否可以用于解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的辨证论治。

很多人平时都不太注意血脉通不通的问题,比如心脏有早搏、胸闷等,不舒服也不去看医生,更不做什么防护措施。对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一问三不知,用药无规律,随便停药,结果导致那么多中青年人英年早逝的悲剧。

六“通”五官九窍

五官,指耳、目、口、鼻、舌;耳、目、鼻各有两窍,口和舌合为一窍,再加前阴、后阴二窍,共为九窍。内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就其主要联系而言,《内经》称之为五脏“开窍”:即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二阴,又说肾“开窍于耳”。意即某一脏与某一官窍之间存在着对应的联系。但实际上远不止这种单一的联系,而是每一官窍都与多个脏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每一个官窍都和它的内在脏器有关联,比如眼睛经常流泪、发红,我们会考虑肝脏的问题,肝开窍于目;经常流鼻涕,一般考虑肺的问题,肺开窍于鼻。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2)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脑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中医传统的有关药物归经理论在复杂的脑病面前已经略显匮乏,远远不能指导其治疗。本文结合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入于脑的理论,以期对脑病治疗进行有益的尝试。

七情过度易致脑病

脑居天阳之位,气机上升到此而转为下降,成为气机升降的转折点。从历代中医文献和临床资料来看,肝与气机的关系最为密切。又“肝藏魂”,《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医学入门·肝脏赋》更进一步解释:“肝藏魂,魂者,神明之辅弼,故又曰肝为宰相。”

七情过度就会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在男子多肝气冲逆,在女子则多郁,导致人体气机紊乱,发生神志类疾病。正如《灵枢·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1]脑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疏达气机药可归经入脑。如香附入脑、肝、胃,既可顺行脑气,又可降逆气,顺降结合,调理脑内气机郁滞,治疗肝气郁结,头痛晕眩等症;乌药入脑、心、脾、肺,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治疗一切寒郁气滞证;川楝子入肝、脑、心,可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滞结脑所致的头胀痛等症;枳实入脑、脾、胃,可破气消积,泻痰除痞,治疗气滞头痛证;檀香入脑、肺、脾,可理气散寒,顺降止痛,用于脑气滞结证,特别是治疗短暂的神志昏迷效佳;降香入脑、肝,可降气辟秽,醒脑复苏,散瘀定痛,用于脑气郁浊闭证,临床多治因暑令或秽浊之气而致的头重、头痛、昏晕不醒等症[2]。

六淫之邪犯脑则病

脑为至高至贵之清灵之体,不能容邪,邪犯则病。《证治准绳》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由此可见,只有人身最精华的部分才能藏于脑而为脑之用,故较其他脏腑之气血津液尤为所贵,不可受邪侵犯。

若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之邪犯脑,即为痰、水、瘀、毒壅滞之证,出现抽搐、震颤、麻木、瘫痪、烦躁、言语错乱等表现。毒邪壅滞之甚者还会出现神识昏乱、昏迷不醒、语无伦次、烦躁不安、瞳仁散大,重者致人死亡。部分解毒清脑药、清化脑浊药、调理脑血药可归经入脑。如石膏入脑、肺,可清热除烦,凉脑醒神,用于火热亢盛于脑所致的高热头痛、烦躁不眠等症;知母入脑、胃、肾,可清热泻火,凉血醒脑滋肾,用于高热阴虚烦躁等症;栀子入脑、心、肝、肺,可清热泻火,除烦安神,用于火热扰乱于脑所致的头痛头热、狂乱不安等症;大黄入脑、大肠、脾、胃,可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醒脑清神,用于实热火毒上亢于脑导致的神明失用证;夏枯草入肝、脑、胆,可清肝凉脑,散郁消结,治疗肝火上亢于脑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丹皮入脑、心、肝、肾,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治疗热邪入血扰脑证;藿香入脑、胃、脾、肺,可解表化浊,开窍醒神,用于湿困浊阻所致的头重、头痛等症;苍术入脑、脾、胃,可燥湿健脾,辟秽醒脑,治疗湿温扰乱脑神证;半夏入脑、胃、脾、肺,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疗痰浊上蒙清窍所致的心悸、失眠、易怒善惊等症;皂荚入脑、肺,可祛痰开窍,治疗痰浊阻窍证,临床用于卒然昏倒、口噤不开、流涎、癫痫抽搐等症;丹参入脑、心、肝,可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用于脑郁血证,可治疗语言謇涩、烦躁不安等症;川芎入脑、肝、胆、心,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疗脑郁血头痛症;桃仁入脑、心、肝、肺,可活血化瘀,润肠止渴,治疗瘀血阻脑头痛症[2]。

阳气不足精神失守

“头为诸阳之会”,阳经通过目窍、经别等上头而通脑,手足阳经交会于头面而成为诸阳交汇之处,并且为“阳脉之海”的督脉,为巨阳的足太阳膀胱经都直接通脑。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头者,身之元首,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张氏医通》亦云:“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再者,脑居头颅之中,至高之巅,赖阳气通达,才能“若天与日”,故脑为纯阳之体。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清阳之气及十二经脉之经气皆会于头,就其用而言,“神即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本病论》说:“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乙君泥丸宫下。”这些论述均说明五脏阳气通于脑,为脑神之用。

不管是禀赋薄弱导致的先天性脑病,还是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阳气损伤导致的后天性脑病,都是因为阳气偏衰,代谢活动减弱,而出现一系列的伤神表现。脑为诸阳之会,所以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如桂枝入脑、心、膀胱、肺,其气味芳香,可直接入脑,温通头面经络以驱邪,可发汗解表,温通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细辛入脑、心、肺、肝、肾,可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白芷入脑、肺,可上行头面经络,祛风止痛开窍,《本草求真》曰:“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葱白入脑、胃、肺,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可通达上下之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2]。

脑为髓海亏则致病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医学入门》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脑在颅内,与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内经》亦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主记忆、主运动等功能,均通过脑髓实现,只有脑髓充足,才能“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脑髓空虚,则会“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就说明脑喜盈恶亏。王清任还通过人之生长过程,论述了髓之盈亏对脑之功能的影响,他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脑乃髓汇集之处,藏而不泻,并靠后天肾精及气血的转化予以补充、濡养,藏则充满而保持脑的正常功能,泻则不足而发为病态。古代医家不仅认识到脑由髓汇集而成,还认识到脑和脊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密切关系。《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也。”清·陈士铎谓:“盖脑为髓海,原通于肾……盖肾之化精,必得脑中之气相化。”可见脑肾关系至为密切。

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损,不能上充脑髓,或后天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皆可致脑神失养而为病。脑与髓的关系密切,所以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如熟地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阴养营,用于血虚脑髓不足所致的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何首乌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肝补肾,用于脑、肝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失眠、记忆力低下等症。《本草纲目》言其“苦补肾,甘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当归入脑、心、脾、肝,可补血养脑,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诸证,常与制首乌、川芎、枸杞子、阿胶等药配伍应用。《名医别录》言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鹿茸入脑、肝、肾,生精髓,补脑虚,助肾阳,强筋骨,用于脑精髓亏所致的眩晕脑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强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枸杞子入脑、肝、肾,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用于肾精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名医别录》言其:“补内伤大劳虚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2]

气血不和易生脑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口问篇》又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程杏轩《医述》引《会心录》云:“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这些论述均从生理、病理角度说明了气血津液是脑生成的重要物质,脑只有依赖气的温煦和推动,血和津液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说明气血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脑必须在气血的濡养之下才能产生“神”,所以说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

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或血虚、血瘀、血溢、血热、血寒等气血失调病证必然会影响到脑的各种生理功能,是脑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所以调补气血药可归经入脑。如人参入脑、脾、肺,可大补元气,安神定志,补益脾肺,用于各种脑神虚弱、脑神不安证,《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党参入脑、脾、肺,可补中益气,养脑安神,用于脑、脾、肺等脏气不足证,临床常与黄芪、黄精、白术等相配,治疗脑神不足所致的精神萎靡,健忘易醒,心悸不安等症;白术入脑、脾、胃,补气提神,健脾燥湿,用于气虚脑神不足证,一则入脑直接补脑气,二则健脾燥湿,祛除痰饮浊液;龙眼肉入脑、心、脾,可补脑安神,养心益脾,用于脑血亏虚证,《日用本草》言其能“益智宁神”[2]。

清窍被蒙与脑相关

脑通过耳、目、口、鼻、舌、咽喉诸窍与外界相通,并对诸窍有主宰作用。脑主任物,七窍所接受的各种信息必须传入脑中,经脑的分析、判断后才能产生各种反应。隋·杨上善认为“声、色、芳、味之气,循七窍从外入内”,并明确指出“七窍者,精神之户牖”。喻嘉言在《寓意草·沙宅小儿治验》中提出:“虽目通肝,耳通肾,鼻通肺,口通脾,舌通心,不过借之为户牖,不得而主之也。其所主之藏,则以头之外窍包藏脑髓……”明确强调了耳、目、口、鼻、舌、咽喉虽内通五脏,但主宰它们感觉运动的不是五脏,而是脑髓,说明脑与七窍密切相关。

耳、目、口、鼻、舌、咽喉为清窍,喜静恶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两不相干。当人体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机逆乱,清浊相干,常可上于七窍而为病,如大怒而血随气上,可致目盲不可视,耳闭不可听,进而侵犯于脑可致头重眩晕、头痛,重则昏迷,甚则危及生命,所以醒脑开窍药可归经入脑。如麝香气味芳香,入脑、心、肝、脾,《本草纲目》言其可“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恶,痰厥,积聚瘕”。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络,主要用于神志昏迷;冰片入脑、心、脾、肺,可凉开通窍,回苏醒神,清热止痛,主要用于温热毒邪所致的神昏证;石菖蒲入脑、心、肝,可化痰开壅,开窍通闭,和中辟浊,主要用于痰浊上蒙清窍诸证,为归经入脑中作用较平和之药,《神农本草经》言其“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轻身不忘”[2]。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3)

【关键词】 脑病 中药 归经

随着 现代 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脑病已成为严重 影响 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中医传统的有关药物归经理论在复杂的脑病面前已经略显匮乏,远远不能指导其 治疗 。本文结合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入于脑的理论,以期对脑病治疗进行有益的尝试。

七情过度 易致脑病

脑居天阳之位,气机上升到此而转为下降,成为气机升降的转折点。从历代中医 文献 和临床资料来看,肝与气机的关系最为密切。又“肝藏魂”,《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医学入门·肝脏赋》更进一步解释:“肝藏魂,魂者,神明之辅弼,故又曰肝为宰相。”

七情过度就会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在男子多肝气冲逆,在女子则多郁,导致人体气机紊乱,发生神志类疾病。正如《灵枢·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1]脑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疏达气机药可归经入脑。如香附入脑、肝、胃,既可顺行脑气,又可降逆气,顺降结合,调理脑内气机郁滞,治疗肝气郁结,头痛晕眩等症;乌药入脑、心、脾、肺,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治疗一切寒郁气滞证;川楝子入肝、脑、心,可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滞结脑所致的头胀痛等症;枳实入脑、脾、胃,可破气消积,泻痰除痞,治疗气滞头痛证;檀香入脑、肺、脾,可理气散寒,顺降止痛,用于脑气滞结证,特别是治疗短暂的神志昏迷效佳;降香入脑、肝,可降气辟秽,醒脑复苏,散瘀定痛,用于脑气郁浊闭证,临床多治因暑令或秽浊之气而致的头重、头痛、昏晕不醒等症[2]。

六淫之邪 犯脑则病

脑为至高至贵之清灵之体,不能容邪,邪犯则病。《证治准绳》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由此可见,只有人身最精华的部分才能藏于脑而为脑之用,故较其他脏腑之气血津液尤为所贵,不可受邪侵犯。

若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之邪犯脑,即为痰、水、瘀、毒壅滞之证,出现抽搐、震颤、麻木、瘫痪、烦躁、言语错乱等表现。毒邪壅滞之甚者还会出现神识昏乱、昏迷不醒、语无伦次、烦躁不安、瞳仁散大,重者致人死亡。部分解毒清脑药、清化脑浊药、调理脑血药可归经入脑。如石膏入脑、肺,可清热除烦,凉脑醒神,用于火热亢盛于脑所致的高热头痛、烦躁不眠等症;知母入脑、胃、肾,可清热泻火,凉血醒脑滋肾,用于高热阴虚烦躁等症;栀子入脑、心、肝、肺,可清热泻火,除烦安神,用于火热扰乱于脑所致的头痛头热、狂乱不安等症;大黄入脑、大肠、脾、胃,可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醒脑清神,用于实热火毒上亢于脑导致的神明失用证;夏枯草入肝、脑、胆,可清肝凉脑,散郁消结,治疗肝火上亢于脑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丹皮入脑、心、肝、肾,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治疗热邪入血扰脑证;藿香入脑、胃、脾、肺,可解表化浊,开窍醒神,用于湿困浊阻所致的头重、头痛等症;苍术入脑、脾、胃,可燥湿健脾,辟秽醒脑,治疗湿温扰乱脑神证;半夏入脑、胃、脾、肺,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疗痰浊上蒙清窍所致的心悸、失眠、易怒善惊等症;皂荚入脑、肺,可祛痰开窍,治疗痰浊阻窍证,临床用于卒然昏倒、口噤不开、流涎、癫痫抽搐等症;丹参入脑、心、肝,可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用于脑郁血证,可治疗语言謇涩、烦躁不安等症;川芎入脑、肝、胆、心,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疗脑郁血头痛症;桃仁入脑、心、肝、肺,可活血化瘀,润肠止渴,治疗瘀血阻脑头痛症[2]。

阳气不足 精神失守

“头为诸阳之会”,阳经通过目窍、经别等上头而通脑,手足阳经交会于头面而成为诸阳交汇之处,并且为“阳脉之海”的督脉,为巨阳的足太阳膀胱经都直接通脑。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头者,身之元首,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张氏医通》亦云:“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再者,脑居头颅之中,至高之巅,赖阳气通达,才能“若天与日”,故脑为纯阳之体。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清阳之气及十二经脉之经气皆会于头,就其用而言,“神即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本病论》说:“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乙君泥丸宫下。”这些论述均说明五脏阳气通于脑,为脑神之用。

不管是禀赋薄弱导致的先天性脑病,还是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阳气损伤导致的后天性脑病,都是因为阳气偏衰,代谢活动减弱,而出现一系列的伤神表现。脑为诸阳之会,所以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如桂枝入脑、心、膀胱、肺,其气味芳香,可直接入脑,温通头面经络以驱邪,可发汗解表,温通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细辛入脑、心、肺、肝、肾,可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白芷入脑、肺,可上行头面经络,祛风止痛开窍,《本草求真》曰:“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 葱白入脑、胃、肺,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可通达上下之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2]。

脑为髓海 亏则致病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医学入门》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脑在颅内,与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内经》亦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主记忆、主运动等功能,均通过脑髓实现,只有脑髓充足,才能“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脑髓空虚,则会“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就说明脑喜盈恶亏。王清任还通过人之生长过程,论述了髓之盈亏对脑之功能的 影响 ,他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脑乃髓汇集之处,藏而不泻,并靠后天肾精及气血的转化予以补充、濡养,藏则充满而保持脑的正常功能,泻则不足而发为病态。古代医家不仅认识到脑由髓汇集而成,还认识到脑和脊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密切关系。《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也。”清·陈士铎谓:“盖脑为髓海,原通于肾……盖肾之化精,必得脑中之气相化。”可见脑肾关系至为密切。

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损,不能上充脑髓,或后天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皆可致脑神失养而为病。脑与髓的关系密切,所以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如熟地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阴养营,用于血虚脑髓不足所致的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何首乌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肝补肾,用于脑、肝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失眠、记忆力低下等症。《本草纲目》言其“苦补肾,甘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当归入脑、心、脾、肝,可补血养脑,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诸证,常与制首乌、川芎、枸杞子、阿胶等药配伍 应用 。《名医别录》言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鹿茸入脑、肝、肾,生精髓,补脑虚,助肾阳,强筋骨,用于脑精髓亏所致的眩晕脑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强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枸杞子入脑、肝、肾,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用于肾精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名医别录》言其:“补内伤大劳虚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2]

气血不和 易生脑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口问篇》又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程杏轩《医述》引《会心录》云:“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这些论述均从生理、病理角度说明了气血津液是脑生成的重要物质,脑只有依赖气的温煦和推动,血和津液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说明气血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脑必须在气血的濡养之下才能产生“神”,所以说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

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或血虚、血瘀、血溢、血热、血寒等气血失调病证必然会影响到脑的各种生理功能,是脑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所以调补气血药可归经入脑。如人参入脑、脾、肺,可大补元气,安神定志,补益脾肺,用于各种脑神虚弱、脑神不安证,《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党参入脑、脾、肺,可补中益气,养脑安神,用于脑、脾、肺等脏气不足证,临床常与黄芪、黄精、白术等相配, 治疗 脑神不足所致的精神萎靡,健忘易醒,心悸不安等症;白术入脑、脾、胃,补气提神,健脾燥湿,用于气虚脑神不足证,一则入脑直接补脑气,二则健脾燥湿,祛除痰饮浊液;龙眼肉入脑、心、脾,可补脑安神,养心益脾,用于脑血亏虚证,《日用本草》言其能“益智宁神”[2]。

清窍被蒙 与脑相关

脑通过耳、目、口、鼻、舌、咽喉诸窍与外界相通,并对诸窍有主宰作用。脑主任物,七窍所接受的各种信息必须传入脑中,经脑的 分析 、判断后才能产生各种反应。隋·杨上善认为“声、色、芳、味之气,循七窍从外入内”,并明确指出“七窍者,精神之户牖”。喻嘉言在《寓意草·沙宅小儿治验》中提出:“虽目通肝,耳通肾,鼻通肺,口通脾,舌通心,不过借之为户牖,不得而主之也。其所主之藏,则以头之外窍包藏脑髓……”明确强调了耳、目、口、鼻、舌、咽喉虽内通五脏,但主宰它们感觉运动的不是五脏,而是脑髓,说明脑与七窍密切相关。

耳、目、口、鼻、舌、咽喉为清窍,喜静恶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两不相干。当人体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机逆乱,清浊相干,常可上于七窍而为病,如大怒而血随气上,可致目盲不可视,耳闭不可听,进而侵犯于脑可致头重眩晕、头痛,重则昏迷,甚则危及生命,所以醒脑开窍药可归经入脑。如麝香气味芳香,入脑、心、肝、脾,《本草纲目》言其可“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恶,痰厥,积聚瘕”。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络,主要用于神志昏迷;冰片入脑、心、脾、肺,可凉开通窍,回苏醒神,清热止痛,主要用于温热毒邪所致的神昏证;石菖蒲入脑、心、肝,可化痰开壅,开窍通闭,和中辟浊,主要用于痰浊上蒙清窍诸证,为归经入脑中作用较平和之药,《神农本草经》言其“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轻身不忘”[2]。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4)

鲜美窍门1:冷水就下料 中途别加水

锅中的水开了才下料,这是很多人煲汤的一贯做法,但中国烹饪大师、知名营养配餐师许东平提醒,煲汤最好是冷水下料。因为水开后,肉放入水中表面就会收缩,蛋白质凝固,味道出不来,汤的鲜味就不够。煲汤中途加水也是一样的道理,蛋白质正慢慢析出到汤里时,突然当头“被泼了冷水”,就会凝固,汤也就因此而不鲜了。

鲜美窍门2:砂锅保温好 煲汤味更香

煲汤最好使用砂锅,很多人知道这方法,但却不明白个中的理由。

为什么砂锅煲出的汤更香?因为任何金属的锅制品都可能分解出金属物质,从而影响浓汤的口感。此外,砂锅的保温时间长,散热慢,所以汤的香味不易挥发,喝的时候色香味保存得更好。如用紫砂锅煲汤,则口感更香浓润口。但砂锅煲汤用时长,对于想快速煲汤的家庭,建议还是用高压锅或电压力锅。

鲜美窍门3:汤里加素食 火候应注意

一些家庭在煲汤时,喜欢将肉和素食一起丢在一锅里煮。比如炖老鸭冬瓜汤,炖出来的老鸭肉还是硬的,但冬瓜已烂透,非常影响口感。在炖老鸭冬瓜汤时,可先将老鸭炒过,将水分炒干再放到锅里面炖。炖到七八成时,再放冬瓜煮10分钟左右即可。

肉汤里放素食时,应根据材质,注意放素食的时间,以免影响汤的品质和口感。

健康窍门:汤水里的营养窍门

现在很多人喝汤不仅喝的是味道,更多的是认为汤更易吸收,更健康。在煲汤时,应掌握以下的健康窍门。

健康窍门1:海鲜汤不可直接煮着喝

炖海鲜类的汤,需要经过一个程序即:用水泡,煮开,再换水煮汤。

像鱿鱼、虾蟹等海鲜,营养专家不建议直接煮汤喝,避免海鲜中毒的现象。所以,在煮海鲜汤时,除了选择鲜活的食材外,还应注意在煮汤前先将海鲜煮开几分钟后,再换水煲汤。

健康窍门2:汤太浓,易从人体抽“水分”

做过面膜的女性都知道,敷在脸上的面膜在一定时间内,能给肌肤补充水分,但敷面膜的时间过长,面膜变干后,反而会从体表吸收水分。喝汤也是一样,营养专家表示。汤是把食材的营养元素和味道溶于水中,以便肠胃更好地吸收,促进胃肠消化,但若汤太浓稠,人体不但吸收不了,反而会流失水分。

特别提醒:特殊人群喝汤有讲究

汤不仅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也是很多人用来进补的食疗方法,喝汤不仅喝的是味道,更重要的是健康,但是,一锅好汤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小孩:孕妇、老人这些特殊的人群,所喝的汤要特别注意。

小孩消化道脆弱 汤宜“美”不宜“浓”

小孩子的消化道还未成熟,消化不了太浓的汤,且小孩会从视觉上“挑食”,因此汤的色相要能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感官刺激,比如紫菜蛋花汤、番茄蛋花汤等颜色鲜艳的清淡类汤,较适合孩子食用。

小孩要长高,除了靠先天因素外,后天营养、运动等都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就应及时抓住黄金期给孩子进补,喝汤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父母可用新鲜的淮山及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脚、牛蹄筋、骨头等,一同煲汤,为孩子补充营养。对女孩,可用三七与鸡爪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等同煮。三七具有滋补保健的作用,用三七与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配伍,经精心烹制,对女孩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

女孩喝汤进补的时间,最好是行经结束的两天后。

孕妇不宜温补 “肉+素食”煲汤为宜

孕妇身体较燥热,不建议用温补的及具有腥味的食物煲汤,如羊肉、狗肉等。孕妇应以“肉+素食”为主要的煲汤食材,如猪脚黄豆汤、黑豆牛肉汤等。

在煲汤给孕妇喝时,尽量不要放药材。在给孕妇炖鸡汤,也尽量不要放药材进去,只需放些姜即可。在怀孕期间,常喝肉汤,孕妇可能会对肉反感,在快煲好鸡汤时,可往里面打个鸡蛋,不用拌匀,等鸡蛋慢慢熟透。孕妇在吃腻了肉时,吃个鸡蛋,喝碗汤,也能补充营养。

老人易钙流失 汤宜补钙养阴

人到了中老年,会出现骨钙流失。营养专家建议,老年人的汤主要以补钙养阴为主,如老年人可以煲筒骨淮山汤、老鸭莲子汤等。一些老人喜欢在煲汤时放入药材,营养专家提醒,老年人煲汤所用的药材不要太复杂,主要以红枣、枸杞、党参等为主即可,不宜太多。

延伸阅读:速食汤料营养易“蒸发”

方便面号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与方便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速食汤,其营养价值何在?其营养价值与生产工艺有什么关系?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速食汤料,生产过程基本采用“热干法”,更健康的应是成本较昂贵的“冻干法”。

“热干法”和“冻干法”有什么区别?

以汤料里的胡萝卜为例,“热干法”是将胡萝卜切片,以70~8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将胡萝卜熟化,这时胡萝卜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已被破坏殆尽,如要长期保存,还必须添加防腐剂。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5)

一是新装修的房间或购买的新家具有刺鼻气味,而且超过一年仍然有味;二是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三是进入新房居住后容易患感冒;四是虽然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是经常感觉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五是家人出现群发性皮肤过敏;六是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明显变化与好转;七是新搬家或者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生命力很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家养的宠物猫、狗或者热带鱼,会莫名其妙死掉。

窍门2――通风换气最有效

通风换气是消除室内污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一方面,新鲜空气的进入可将室内污染物冲淡,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助于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地释放出来。

通风最好选择在太阳出来后,每天开窗通风要尽量长,最好不少于2个小时。

此外,房间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与温度,否则温、湿度过高,大多数污染物就会从装修材料中快速散发出来。

窍门3――养植物可除污染

通过养植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用微生物、酶进行生物氧化、分解,这也是消除装修污染的小窍门。

一叶兰、龟背竹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与过氧化氮,天南星也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芦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吸收1立方米空气内90%的甲醛,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附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常青藤、铁树能有效地吸收室内的苯。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石竹等花卉气味中的挥发性油类物质,还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另外,各式各样的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吸收居室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同时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窍门4――茶叶中和法

用一、两斤便宜茶叶,在木工进行到基层施工完毕时,在基层验收的这三天时间里,你提个大水壶。搞个大盆,把水烧开,按照每公斤茶叶四公升水的比例,冲他一大桶茶叶水,然后搞几条毛巾,浸透茶叶水,然后把毛巾拧到半干,将你的居室里的所有木工做的木基层部分都仔细地擦洗一遍,茶叶水的温度可以适当高一些,然后开窗通风!擦洗完毕之后,直接将放茶叶水的大桶放在居室内,过个两三天再倒,效果可是立竿见影的。

窍门5――居室加温法

这个方法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管用,同样也在木工低基层施工完毕之后。在验收的这几天里,采用大功率的碘钨灯,将各个居室的门窗紧闭,用碘钨灯提高室内温度,强迫甲醛蒸发。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6)

窍门一:洗澡配合腹式呼吸防治消化不良

有慢性胃病的老人,或最近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在洗澡的时候以恰当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具体方法:饭后1小时后沐浴,用温热的水冲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热水在胸口周围冲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如果有条件能泡澡,则配合深吸气,效果更好。具体方法:在温热的水中泡10分钟,同时进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方法为缓慢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从口中吐气,腹部凹陷。身体较好的老人,可在泡澡后,再用温度稍微低一些的温水冲胃部,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不同温度水的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注意有慢性胃病的人,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一般胃酸较多,在热水中浸泡10分钟即可,可控制胃酸的分泌,减轻和控制病情,不宜用温度较低的水冲胃部。

窍门二:洗澡配合按摩防治便秘

中老年人慢性便秘,多为肠道蠕动能力减弱所致。用温热的水刺激腹部,促进大肠增加蠕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具体方法为:沐浴时,用温热的水冲腹部,同时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沐浴时进行3分钟。

窍门三:洗澡时搓搓脸可防皱纹

人体面部分布着众多表情肌和丰富的神经,沐浴的时候,用温热的水冲洗面部,能刺激面部表情肌和神经,同时配合双手搓搓脸,能加速血液流动,预防皱纹的效果更好。搓脸的速度为每秒1次,每次洗澡搓脸5-10次为宜。

以上所说温热的水,是指温度为40-45℃的水,这个温度的水最适宜洗澡。人体正常腋下体温是37℃,体内温度是40℃,如果洗澡水温过高,消耗热量增多,使人感觉不适,不宜于养生。(张小杰)

呕吐未必是坏事

呕吐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不少人都对它很反感。其实,呕吐是身体在向我们传递某种信号,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未必是坏事儿。既然是身体的自我保护,那就得看看,究竟身体什么地方受到了攻击才引起这种防护呢?

当胃部受到刺激引发了急性和慢性的炎症的时候,会引起恶心呕吐,比如食物中毒、饮酒过量,或者吃得过饱,造成胃的过度充盈,直接刺激了胃黏膜,这个时候身体出于保护的本能,就会把有毒的东西立即排出来,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除了自我保护,呕吐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比如急性肾炎,患病早期呕吐者占30%-36%,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偏头痛、脑膜炎、脑出血、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肿瘤、脑震荡、颅内血肿、癫痫持续状态等这些中枢系统的病变,这些都可以引起呕吐。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7)

诀窍1.热气蒸脸

闭起双眼让脸盆里的蒸

气暖呼呼的吹在肌肤上。

这样的蒸脸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将热水注入耐高温的脸盆,就可马上实施,将脸靠近利用蒸气来帮忙,大约蒸个3~5分钟即可。

诀窍2.热毛巾敷脸

这个保养秘笈对于肌肤的放松与循环有很大的帮助,只要准备一条热毛巾就可达到保养效果,让粉刺浮出清除。于热敷后再以清水轻拍洗脸,效果会很神奇喔!

准备一条干净毛巾加热使其变温,然后将毛巾对折成约宽五公分的长条形。将温热毛巾自额头开始热过两颊后,将脸部的肌肤包覆起来,然后用手掌轻轻按压毛巾,让热气有效发挥。

诀窍3.适时给肌肤降温

当室外温度升高时,会感觉肌肤皮脂分泌变多,肤触变黏腻。这时,建议拿出一块小毛巾包上小冰块在脸上轻敷,这样不但能帮肌肤降温,更能预防毛孔受到高温而出现粗大扩张的问题。

诀窍4.保湿精华湿敷

感觉两颊肌肤变得干糙紧绷,或是时常出现两颊浮粉脱妆问题时,就是得加强保湿水分的补充,在遇到约会等紧急时刻,就能以这一个秘诀来急救,让肌肤变得水嫩有弹性。

拿出保湿化妆水或是保湿精华液,倒取适量在化妆棉上。确定化妆棉皆己沾附了饱饱的美容液后,再撕成两片轻敷于肌肤。贴在两颊后等待大约5分钟,让成分充分渗透,达到紧急保湿效果。

诀窍5.出门前20钟完成防晒

认真花了时间做了毛孔紧缩的保养,也买了不便宜的美白精华液来涂抹,就是为了孕育出无毛孔的白皙肤质。因此,到了最后一个关键更是不能忽略,那就是防晒工作的执行。出门前15~30分钟就要涂抹好防晒霜,才能在接触到艳阳时达到完全的防护效果,再配合适时的补擦,让艳阳不再有机可乘。

女性黑眼圈需防妇科病

女性眼部黑眼圈,常会使人不快,觉得很影响美观。但许多人却不知道,黑眼圈其实还反映了女性的健康状况。

许多女性都认为,黑眼圈是由于太疲劳或常常熬夜而引起的。其实,除了这个原因外,一些妇科疾病也会引起黑眼圈。比如,痛经或月经不调可使女性老是“熊猫眼”,引起的原因大多是气血运行失常所致。此外,经血量过多或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疾病,也会导致黑眼圈。

因此,女性如果黑眼圈长期存在,就应引起重视,去医院做做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8)

二、让母牛白天产犊诀窍

母牛白天产犊,遇到一些问题容易处理,便于接产和提高犊牛成活率以及减少母牛产科病,保证母子平安。诀窍有二:一是在预产期的临产奶牛或黄牛,发现其腹下水肿,乳腺肿大、阴门充血肿胀、尾根两侧凹陷明显时,可在下午4时肌注盐酸氨酶液300微克,晚上10时再用同一药物注射220微克,可控制在第二天早晨6----9时分娩,二是让妊娠最后一个月的母牛在夜间9--10时喂饲料,可使70---80%的母牛在白天产犊。

三、推算母牛预产期诀窍

正确推算母牛预产期,便于合理安排生产,正确养好管理好不同妊娠阶段的母牛,做好分娩前后的各项准备工作。推算母牛预产期,可采用“月份减3,月数加7”的简便方法,如若配种月份在1、2月时,可加上12个月后再减去3。例如、某头母牛最后一次配种日期为2011年6月4日,预产期则为:6-3=3(即为2012年3月),4+7=11(即为3月11日),因此,该头母牛的预产期为2012年3月11日。

四、让母牛连年配种连年产犊诀窍

在加强对母牛饲养管理及时治疗产科病的前提下,早起隔离犊牛,即母牛产后初乳喂到7日后,实行母子隔离,对犊牛采用人工喂乳,给母牛增料复膘,对不的母牛每头肌注三合激素4--5支,体小的注射3--4支,一般给药1--3天即町配种。

五、母牛妊娠早期诊断诀窍

对母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对减少空怀,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料浪费,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是提高繁殖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诀窍有:看眼识别,怀孕母牛瞳孔正上方巩膜上出现了—条特别显露的竖立血管,它充盈突起于巩膜表面,呈紫红色,没有怀孕的母牛无此现象。看口腔识别,打开母牛口腔,看嘴两边的舌下肉阜,如呈鲜红色,则为怀孕,如是粉红色或淡红色,则母牛没有怀孕。看牛尾识别,牛的尾巴在不甩动下垂时,如果遮住而向左或向右斜放者,说明已经怀孕;如果尾巴正垂直遮盖当中者,则说明没怀孕。看腹毛识别,若母牛腹部有明显分线。则说明母牛已孕。

六、提高母牛受胎率诀窍

若母牛采用自然法,可与母牛配种后.马上在其背腰上猛击一掌或很捏一把,然后立即驱赶母牛走动,这样可防止倒流,提高受胎率。

七、让母牛多生母犊诀窍

据报道,英国一名奶牛养育者,在给母牛输精时,让母牛面朝太阳,采用这种方法,在32年给母牛人工受精中得母犊2519头,公牛仅59头。另据实验证明,母牛在配种前30分钟用醋酸溶液或30%的白砂糖水、以2匙的量输入子宫内,所产犊牛绝大多是母犊,

八、鉴别牛胎公母诀窍

用手摸,如果感觉分两半,则是母胎,如果不分半,呈整体状.则是公胎。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9)

点评: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为“五十肩”。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其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到粘连期,肩关节活动受限,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

生活中有少数患者在一两年内可自愈。但还是要提醒患者,一旦出现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进行治疗和锻炼,以免延误病情。临床中我们注重“三分治疗,七分锻炼”,尤其注重自身的功能锻炼。

阳更明先生介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用食盐热熨肩部主要是加速肩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消散,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坚持作两臂前后的划圈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方法,但肩部动作过于单一,还可配合屈肘甩手、手指爬墙、体后拉手等动作。功能锻炼必须由轻到重,运动量从小到大,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本期点评专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 郭剑华)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10)

№2.冰块去除口香糖

有些孩子喜欢吃口香糖,不小心会弄到地毯上。粘在地毯上的口香糖很不容易取下来,可把冰决装在塑料袋中,覆盖在口香糖上,约30分钟后,手压上去感觉硬了,取下冰决,用刷子一刷就可刷下。

№3.巧用保鲜膜

这是一则懒人小妙方。在厨房临近灶上的墙面上张贴保鲜膜。由于保鲜膜容易附着的特点,加上呈透明状,肉眼不易察觉,数星期后待保鲜膜上沾满油污,只需轻轻将保鲜膜撕下,重新再铺上一层即可,丝毫不费力。对于平日忙碌的主妇们,倒不失为一个方便偷懒的好方法。

№4.苹果核去油污

厨房里的水池常常有一层油污,碰巧刚吃完苹果就可用果核将油垢擦洗掉,这是因为果核中含有果胶,而果胶具有去除油垢的作用。

№5.巧治哮喘病

冬天是哮喘病多发的季节,可用大蒜瓣自疗:大蒜2~4瓣捣成泥状装入瓶中,闻大蒜气味,每日3~5次,大蒜瓣一日一换,连用3~4日。

№6.辨别假碘盐小窍门

将碘盐撒在切开的土豆片上或淀粉溶液中,可变成浅紫色,颜色越深,含碘量越高,无颜色反应的则是假碘盐。

№7.竹笋保鲜小窍门

越新鲜吃起来口感越好,要想竹笋保鲜,可以在竹笋切面上涂抹一些食盐,然后将它放入冰箱中冷藏,就可使其吃起来鲜嫩爽口。

№8.白萝卜擦料理台

切开的白萝卜搭配清洁剂擦洗厨房台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清洁效果,也可以用切片的小黄瓜和胡萝卜代替,不过,白萝卜的效果最佳。

№9.绿豆蛋花汤治口疮

鸡蛋1个,打入碗内捣散;将适量绿豆浸泡10多分钟,煮沸1~5分钟,用此汤冲蛋花,早晚各服一次,服1~2天。

№10.辨别掺假食用油小窍门

鉴别掺入蓖麻油的食用油时,将油样静置一段时间后,油样能自动分离成两层,食用油在上,蓖麻油在下。

№11.辨别假粉丝小窍门

市场上常出现假粉丝,所以买粉丝时应细辨,慎买发黄、发绿等色泽鲜艳的粉丝;用水煮时有酸味或其他异味的粉丝应引起警惕。

№12.用牙膏擦拭冰箱外壳

冰箱外壳的一般污垢,可用软布蘸少许牙膏慢慢擦拭。如果污迹较顽固,可多挤一些牙膏再用布反复擦拭,冰箱即会恢复光洁。因为牙膏中含有研磨剂,去污力非常强。

№13.巧治鼻塞

将葱白一小把或洋葱头三四个切碎,熬汤,熬好后趁热用鼻子使劲吸热气,也可以将食醋烧开,用鼻子吸醋气,疗效都很好。

№14.巧用废瓶盖削姜皮

姜的形状弯曲不平,体积又小,欲削除姜皮十分麻烦。可用汽水瓶或酒瓶盖周围的齿来削姜皮,既快又方便。

№15.勾中指止鼻血

鼻子流血时,自己双手的中指互勾,一般一会儿就能止血。幼儿不会中指互勾,大人用中指勾住幼儿的左右中指,同样可止血。

№16.巧除眼内异物

斟满一碟清水,将落入灰尘的眼睛浸入水中,连续眨眼数次,自可清除异物。

№17.巧手清除絮状物

衣物晾干后,有些面料的衣物爱沾絮状物,可以找一块浸水后拧干的海绵来擦拭衣物表面,可轻松除去其表面的杂物。

№18.食盐妙用

盐可使蔬菜黄叶返绿:菠菜等青菜的叶,如果有些轻度变黄,焯时放一点盐,颜色能由黄变绿。

№19.脚枕枕头治抽筋

每晚睡觉时在脚下垫一个枕头,可防止抽筋症状在睡觉时发生。

№20.街头“现炒茶”别忙喝

现炒茶火气大,且未经氧化,易刺激胃、肠黏膜,饮用后易引发胃痛、胃胀,专家建议现炒茶存放10天以后再喝。

№21.吃火锅放啤酒

吃火锅时,汤中放入适量啤酒有降火作用,吃火锅配饮啤酒,酒中的二氧化碳可帮助散热,防止食物烫伤口腔。

№22.巧识色素葡萄酒

将白色餐巾纸铺在桌上,将酒晃几下,倒少许在纸面上,如果红色不能均匀分布,或纸面上有沉淀物,则酒是用色素兑成的。

№23.巧治嘴唇水泡

嘴唇上生水泡时,用温水洗净患处,然后把风油精涂抹泡上,每天至少3次,能加速水泡消失。

№24.护甲窍门

做完美甲后,将指甲浸泡在加了一点柠檬汁的橄榄油中,每次10分钟。

№25.巧识优质酱油

摇晃瓶子看沿瓶壁流下的速度快慢,优质酱油浓度高流动慢,瓶底无沉淀物,颜色呈红褐色、棕褐色、有光泽而发乌。

№26.珍珠的保养

不宜在阳光下曝晒,少与香水、油脂以及强酸或强碱等化学物质接触,防止珍珠失光、褪色。佩戴时要常用洁净的软布擦抹。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篇(11)

―《尚书・洪范》

以上引文属传统文化的范畴,在中国已有相当长的传承。“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里最关键的在于长寿、康宁和善终,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变化的同时,人的体质也在发生变化。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达到这种状态?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像是春天的时节,生机勃勃,处稚阴稚阳。到了青年便到了盛阴盛阳的状态,但此时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为什么呢?生活习惯比较糟糕,人的衰老就提前了。50~65岁时处于衰老期,弱阴弱阳。临终期,65~80岁便是残阴残阳。

关窍疏堵保通

人和机器一样,输油管道就是身体中的通路,五脏六腑就是重要的零部件。关窍运行着人的气血,关窍通了,气血就会通;关窍不通,气血就会郁闭。关窍好似大坝,上游堵住,那下游的良田就得不到滋润了,肌肉组织得不到濡养,容易发生病变,此时上游容易出现决堤,同样危险。

人体有很多关窍。现在心血管疾病很常见,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常会觉得胸闷、心痛,心脏的关窍在于左臂,心脏不舒服可按摩左腋下的极泉穴位,有酸胀感,气血放通感,直到手臂,有一定好处。再点点左手的内关穴位,点一点会觉得很舒服。这两个穴位可以保养心血。若是左腋下摸起来有馒头状感,说明心血不通畅,需要多多按摩。这是人体日常生活保养。

再说右手,右手主肺。平时感到气短乏力,爬楼梯格外吃力,这时,捏右侧胸大肌及右腋下,捏完对肺的功能有很大的保养作用。

有高血压的患者,摸一下脖子的这个区域,有高血压的患者这个区域会突起,摸着有鼓鼓囊囊的感觉。经常捏一捏,高血压也会得到较好的改善。

关窍对我们的日常保健有非常大的作用,经常按摩关窍也对身体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女性一般会容易出现小叶增生,这个问题主要由于气不顺的问题,揉膻中部位与锁骨下方部位,起到很好的宽胸理气的作用。

脚底有涌泉穴,涌泉穴是主智的,主肾。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平时跺跺脚,肾气就充足,人的精神也就好。

轻揉肚子可加快肠蠕动,排出糟粕。对办公一族有好处。把身上的关窍疏通开,五脏六腑会得到很好的保养,这就能延缓衰老。

倒仓去淤浊保洁

我们来介绍倒仓法。什么是倒仓呢?以前农村收来的粮食要放进谷仓里,下雨受潮,粮食发霉甚至会腐蚀墙壁,如果不能及时把坏的谷物取出来就会腐蚀谷仓以及好的粮食,所以要常把坏的粮食清理出来,这就是倒仓的原理。人也需要倒仓,把身体里的垃圾倒出来。

现在的疾病隐秘性较强,要提前做好倒仓,把体内垃圾排泄出来,尤其是便秘患者。宿便会在肠中影响结肠,需要及时排出。

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处方,比较虚弱的人不建议服用。焦三仙、莱菔子、鸡内金。焦三仙不是一味药而是三味药,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尤其是山楂可以消“肉积”,麦芽和神曲可将面食类积聚消化掉。鸡内金,可消化较坚硬的东西。莱菔子可消气,气一行,自然通畅。尤其对小朋友,可健脾开胃。当茶饮,最好煮服,不要过量;觉得砂涩,可放些冰糖。对于体质较弱的人一定要少喝、不喝,因为其化淤浊,也会化生气。

脐养补虚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