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6 20:44:42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1)

2、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危险源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中执行力度缺乏,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

4、认识有限,冶金行业人员流动量比较大,"三熟"执行不到位;

5、对所使用的新设备、设施、新技术了解不够透彻,个人的知识、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总之,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种种局限性,导致了认识上的差异,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

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的统一协调管理;

2、车间内部要建立健全内部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作业规程,并严格按规程进行现场作业,反对违章作业,加强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整改设备及人员存在的隐患;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33-04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幸福。然而,幸福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与人们所处境况的变化密切相关,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纵向比较,一个人的境况在变好,那么他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横向比较,一个人的境况好于周边的多数人,那么他的幸福感也会增加。反之,亦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调查表明,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幸福感是如何影响的?通过何种机理来传导幸福感的变化?本文将作以下阐述与分析。

1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属于民生问题。近10a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尤其以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染剂为代表的几起特大食品安全案件的发生,普遍引起国人的担忧,以致洋奶粉在国内热销,甚至有人跨国(跨境)采购洋奶粉。

2004年以来,我国正规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见图1)。其中,2005年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数量由2004年的56例骤增至435例,至此以后便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11年又突增至713例。从结构上看,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粮食、蔬果、肉制品、乳制品和副食品等几乎所有的食品种类,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其中,粮食类安全事件123例,蔬果类安全事件73例,肉制品类安全事件138例,乳制品类安全事件173例,副食品类安全事件89例。

概括起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如下3个特征: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饮料、南北干货、奶制品、炒货等;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扩展到食品内部的残留危害,不仅有害菌落总数而且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严重超标;三是问题食品生产的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隐蔽,以致现有的食品检测技术难以有效甄别或合理界定。

2 源自食品安全的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基于人内心体验的感觉。人类对幸福感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 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曾经将幸福与智慧联系在一起[1],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2]。至当代,幸福感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的主观幸福感与基于现实论哲学的心理幸福感[3]。前者侧重于研究感官上的快乐,后者则强调精神上的快乐。从感官上来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多与人们的生理需求联系紧密,如收入水平能够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是因为它直接决定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类似的因素还有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安全状况等。从精神上来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则多与人们的心理需求有关,如社会地位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是否能实现其人生价值,而人际关系也能通过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而影响幸福感。

现有的研究清晰地揭示了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比如,居民的住房条件(H)、居住环境(E)、收入水平(I)、社会地位(S)、食品安全(F)、人际关系(R)等等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幸福函数(W)。

W=f(H,E,I,S,F,R)

本文专注于食品安全对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于是,假定其他不变,仅讨论食品安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事实上,食品本身用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食品安全则涉及人们的心理需求。从生理需求上来说,食品是人们日常的必需品,直接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给人们带来稳定的心理状况,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则无疑会使人们的负面情绪高涨。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满足状况共同构成生活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幸福就是对生活的高度满意。因此,食品安全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影响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满意状况――生活满意度,最终影响居民幸福感。不难理解,Diener把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4]。

显然,食品安全与居民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即食品越安全,居民幸福感越高;食品越不安全,居民幸福感越低。进一步研究分析,居民幸福感具有边际递增的特征,即随着食品安全程度的提高,居民从食品安全中获得的幸福增量上升。反过来看,一旦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居民经常消费的食品变得不再安全,那么居民幸福感就会加速下降。

3 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理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越来越追求幸福长寿。很明显,食品是人们健康长寿的第一要素。当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时,人们普遍会对自身的健康感到担忧甚至恐慌,从而降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而导致居民幸福感下降。因此,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这样的逻辑链:食品安全健康担忧满意度下降幸福感降低。当若干居民个体的幸福感降低时,社会整体的幸福感则也会随之降低。

从单个居民的角度看,幸福感的变化并非简单而单向,而是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即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远大于食品安全程度的变化。当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时,居民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恐惧感被放大,幸福感会加速下降。尤其是当多个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时,其叠加影响的结果,使居民幸福感下降更快。

从居民群体的角度看,幸福感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蝴蝶效应”,即居民个体幸福感的变化会对其他居民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群体中出现连锁反应。当某居民在短时间内因食品安全问题幸福感快速下降时,其感受也会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传递给其他居民,导致其他若干居民的幸福感不同程度地下降。

4 案例剖析

4.1 案例内分析 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结果,其中米及米制品近45%镉超标。该信息不久,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一热点新闻,社会各界就此对“碗里的安全”展开了广泛的热烈讨论。继广州市相关部门查出并公布这一信息后,广东省其它地区(如佛山市、中山市和清远市等)以及其他省份(如湖南、江西和广西等)也相继查出大米镉超标的问题。由于该问题最先在广东发现,因此人们将此次事件称之为广东“镉大米事件”。

众所周知,大米是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尤其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几乎是唯一的主食。人们可以在缺少某些副食的情况下而正常生活,却很难在没有主食或主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生存。在质性研究中,根据George和Bennett的观点,案例内分析的方法是用来“认定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中介性原因过程(intervening causal process)――原因链或原因机制”[5]。也就是说,在案例中寻找中介性因素是理论验证的关键过程。在理论假设中,逻辑上的中介性因素是生活满意度,因为生活满意度是连接食品安全和居民幸福感的中间因素。然而在本案例中,生活满意度并不是最终的中介性因素,而应当将这一逻辑上的中介性因素与现实表象上的中介性因素――“大米镉超标”区分开。也就是说,“大米镉超标”作为一项现实中的食品安全事件,它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这一过程在逻辑上的对应正是上文的理论假设。“大米镉超标”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联系,在于大米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作为主食的大米都不安全了,人们对生活自然不会满意。

“大米镉超标”是案例内的核心信息,也是能够验证理论假设的最重要证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源于案例内的证据,如媒体的大量报道以及官方机构的检测与说明等。根据常识,媒体几乎不会对公众不关心或不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进行报道。对于此次“镉大米”事件,国内媒体的争相报道可以反映出事件的重要性:大米出了问题,公众日常生活受到威胁。而官方机构出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目的,也只会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进行关注:生活必备品大米自然是被检测的对象之一。当然,这些证据从根本上来讲也是“大米镉超标”这一主要证据的分支,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4.2 跨案例分析 为了在不同事件中验证理论假设的成立,以增加结果的可信度,本文选取质性研究中早期运用广泛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求同法和求异法来进行跨案例分析。本文择取上文中的“镉大米”事件作为“案例一”,以及另外两个食品安全事件分别作为“案例二”和“案例三”,并虚拟一项现实中不存在的事件(该事件符合人们的常识)作为辅助案例,由此展开分析。

(1)案例二:2012年9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广东省配制酒等23类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检情况通报》,其中,奇康饮用水由于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被列入检验不合格名单。该消息的在长期购买奇康饮用水的消费者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就此提出抗议,并表示不再购买此类饮用水。

(2)案例三:2012年6月,“南都网”和《南方都市报》报道了有关广东省佛山市肉联厂炮制工业盐猪血的新闻。根据新闻报道,有市民举报佛山市肉联厂往猪血中添加工业盐后,《南方都市报》记者前往当地进行暗访,后将事实曝光,在消费者中引起巨大轰动。工业盐作为一种致癌的化学添加剂,加入人们日常食用菜品之一的猪血,无疑会给人们带来恐慌。尤其对于佛山市居民来说,近在眼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他们提心吊胆,对食物购买慎之又慎。

(3)辅助案例:2012年6月,“南都网”和《南方都市报》报道了近期记者随机暗访广东省内各大食品加工厂的情况。报道显示,广东省内某些地区食品加工厂所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但这些被曝光有问题的食品加工厂所在地区不包括佛山市。虽然不能排除有安全问题的外来食品进入佛山市销售的可能性,但对于佛山市居民来说,本次报道佛山市没有问题,至少能让他们在短期内感觉身边的食品是相对安全的,由此也能让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继续过着相对而言平静的日常生活。

根据求同法的推理逻辑,在表1的3项案例中,先行(或后行)情况只有“致害物”都是食品这一项是相同的,且居民反应都相同,那么“致害物为食品”即是其原因。从表1中可以观察到,这些食品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因此可以说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直接和居民生活满意度挂钩――生活满意度基于日常生活。由此,前述理论假设得以验证。

欲用求异法进行跨案例分析,则须选取研究案例三以及辅助案例,对其主要特征进行整理,具体见表2。

根据求异法的推理逻辑,在表2的两项案例中,先行(或后行)情况只有“致害物”这一项是不同的,且居民反应在不同案例中表现不同,那么“致害物为食品”即是研究案例3中居民反应的原因。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品,人们很可能将猪血作为餐桌上的菜肴。此类常见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则会影响到居民生活满意度。由此,前述理论假设得以验证。

5 结论与讨论

我们在对“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如果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如变量难以确定、测量指标难以统一和存在数据偏差等。因此本文采用了比较政治学对于小样本研究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两种模式对假设进行验证。其中,案例内分析是在单一案例的众多特征中进行证据搜集,跨案例分析则运用了求同法和求异法,对多个案例的众多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无论是理论演绎还是案例实证,都可以得出结论:食品安全与居民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边际递增的特征。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居民健康担忧,从而影响生活满意度,进而降低居民幸福感。当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乘数效应会放大这一过程,加速居民幸福感下降;蝴蝶效应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社会幸福感整体下降。

从食品安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可以看出其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力,但它不仅仅是影响居民幸福感这么简单。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提供的报告,在美国每年有7 600万例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其中需要入院接受治疗的有32.5万人,死亡的有5 000人,而这些数字在发展中国家更高。人们可以因为各种因素而感到不幸福,幸福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心理体验。当人们因食品安全问题而失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时,幸福这种心理体验自然显得虚无缥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关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关乎民族的发展与延续。

鉴于此,保证食品安全应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行动中,除了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外,政府还应协同所有社会成员一起参与食品安全的维护工作。共同参与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果,更能够让公众在监督和评价食品安全状况的过程中体验到身为社会一员而应有的权利与义务。食品安全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评价,因此社会整体幸福感也最终依赖于公民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7-368.

[3]任志洪,叶一舵.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58-164..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3)

案例教学技术(Case Study)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的,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又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继承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精髓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clell 1826~1906)创立现代案例教学技术(casemethod)。其内涵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内涵使得案例教学技术显示了自身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技术相比,案例教学技术的特点是:客观真实性、环境的特殊性、较强的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现场针对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学生主体性、成果多元性。正是案例教学技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它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程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这是案例教学技术具有生命力的奥妙所在。中国对西方案例教学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了2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它对我国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而案例教学技术运用于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则是新事物,这也是很多煤矿安全培训教师致力于研究如何运用好案例教学技术的原因所在。

二、煤矿安全培训教师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技术的策略

使用案例教学技术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关键是要寻找正确的途径和策略,教学实践中,安全培训教师应该具体做到:

1 实现教学内容与培训对象特点的结合

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灾害规律和防灾抗灾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生产第一线和辅助单位的岗位操作工,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用案例教学技术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特点。其一是教学内容突出可操作性。如讲授安全操作技能的内容,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来讲可以多用一些案例教学,运用反面的事故案例达到警示作用的目的。其二是调动学员积极参与。在培训中,尽可能地利用参培学员身边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故来教育全体学员,通过一人讲,众人评等许多方法使所有人从中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其三是面向参加培训学员的素质。对于基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工种的学员可采用发放预先印好的案例资料,由教师叙述说明,并用必要的生产“俗语”翻译、解释;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学员,比如采掘队长、机电队长、安检员等可由学员自己阅读案例资料,这样就使培训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是上好案例教学课的基础,也是案例教学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所以,选择案例时应注意:其一,密切结合教学目的。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般以能反映出管理、灾害规律性质、操作行为3个方面内容为宜,体现普遍规律。其二,密切结合培训对象的岗位性质。煤矿的安全培训是按工种教学,各工种工人的作业环境和生产作业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中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要与学员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尽量相符或相近。比如队长、安检员等培训,选择案例时要侧重选择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及对灾害性质认识不足造成事故的案例。其三,案例选择在地域上尽量就地取材。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取本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因为本企业的案例有些可能就是发生在学员身边的,其惨烈的事故场面对学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吸引力,学员觉得真实性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四,案例选择在时间上力求近。因为如今的煤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使煤矿的作业环境与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发生时间久远的案例缺乏对学员的吸引力,所以应选近期发生的案例。

3 储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案例教学技术的主旨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实例,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安培教师必须储备如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其一,熟知该工种学员的安全操作程序,掌握此工种作业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及作业环境。其二,了解案例中的矿井自然条件、作业方式以及同本地区的差异。其三,掌握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生产工艺装备以及该工种操作程序。其四,熟悉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俗语”。因为煤矿工人文化素质较低,对授课过程中的书面用语或专业用语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将这些用语进行“翻译”,这个过程有利于教师和学员的沟通,便于互动教学。

4 有效驾驭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使案例教学技术的有效性得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安全培训教师还必须时时有效地驾驭课堂,这是科学使用案例教学技术的难点。具体做法是:

(1)适时引入案例。即要准确把握案例引入的时机,或用案例引述安全问题,或用案例印证安全原理,或用案例探究安全操作技能。用此策略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转换,使课堂教学富有节奏感。

(2)认真组织讨论案例 一般以分组讨论为宜,每组学员最好能跨单位,这样能给不同单位的同工种学员提供结合实际相互沟通和切磋技术的机会,也有利于对讨论题目的回答。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4)

案例概念化;社交焦虑;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0.055,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2)005-0368-05

为了帮助具有不同程度焦虑症状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们不断寻找着更为精确的诊断方法和更为有效的咨询方案。要评估来访者对于某种咨询方法的适用性,仅靠人口统计学数据和症状描述往往不够充分。案例概念化(case fornq_ulation)的出现填补了这部分空白。目前,学界对案例概念化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内容往往根据咨询师的流派不同而有所区别。如,sperry将案例概念化定义为:为了帮助咨询师进行治疗和预测工作,将几组数据和信息联接成为连贯模式的过程。而wolpe和Turkat将其定义为,一个将当前问题全部相互联系起来,解释问题的现状,预测问题将如何发展的假设。尽管这些定义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共同的内容。简而言之,案例概念化就是在一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就来访者的问题成因和维持因素提出假设,为构建咨询方案提供指导蓝图。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愈来愈多地引入了案例概念化,这种方法可用于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CBT)。虽然不同焦虑障碍的具体症状有所区别,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核心症状。首先,所有的焦虑障碍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上或者行为上的焦虑情绪表现;其次,焦虑障碍患者的认知中都存在不合理信念。这些共性使得我们对焦虑案例的概念化有可能通过一个统一的模型来实现。Boschen等提出的针对焦虑问题的认知行为案例概念化(Cognitive Behaviour Case Formulation Framework,CBCFF)就是这样一个整合的模型,该模型包括7种主要成分:①趋近行为和刺激源;②高度警觉;③经验信息;④神经质;⑤降低自我效能;⑥减少焦虑行为与安全信号;⑦焦虑减少。本文将使用此模型制订一个针对社交焦虑人群的个人化咨询方案,并综合评估其咨询效果。

1个案与方法

1.1个案基本情况

来访者A,女,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上大学后感觉不能适应,特别是宿舍同学关系问题对她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主动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来访者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比较顺利,和父母同住,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喜爱,在同学中扮演“大姐姐”的角色。母亲对来访者的学习成绩方面要求比较严格,性格培养方面并不重视;父亲则管教比较少。上大学后来访者离开家住进宿舍,发现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了许多”,不像原来一样只要学习好大家都会喜欢她。为了让同学对她有好印象常常对人言听计从,怕别人不喜欢而不敢自我表露,但是心里又觉得十分委屈、痛苦,感到同学关系问题令她无法应对。近一个月来,来访者感觉和人说话时身体紧张,出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为此常常引发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一见到人,特别是宿舍的同学就感到焦虑、担忧、恐惧,不想回宿舍,常常回家,想转系甚至休学。初次见面时,咨询师观察到来访者外表正常,说话流利但声音小,愁眉不展。

来访者A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为65分,处于中度焦虑分数段;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总分为20分,其中回避分量表9分,焦虑分量表11分,分数较常模偏高。

来访者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因此可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症状。

1.2咨询方案

在来访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咨询师与其共同制定了一个CBCFF咨询方案,共咨询8次,每周1次,每次1h。

1.3咨询过程

1.3.1第1阶段(第1次会谈):摄人性会谈

收集来访者的一般资料,确定来访者的问题,共同制订咨询方案,初步建立咨访关系。

1.3.2第2阶段(第2-3次):案例概念化过程

从第2次开始,咨询师向来访者介绍Boschen等提出的焦虑症的案例概念化模型。首先,咨询师对模型包含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简要说明。在来访者了解CBCFF的主要内容后,将案例的主要内容形成概念化,也就是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形成独特的概念化模式图,更加明确清晰地认识自身焦虑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图1展示了来访者A的案例概念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咨询方案。来访者由于对人际关系感到困扰而不愿呆在宿舍,频繁回家,这种回避行为导致了对同学及宿舍环境更加敏感,害怕自己因不会交际而被人孤立和厌恶;由此引发了头痛,无法专心上课和学习;学习效率的下降以及头痛的症状引发了进一步的焦虑,来访者认为自己无法应对人际关系的想法进一步强化;来访者所使用的回避行为即呆在家中,熟悉而安全的环境能够暂时缓解其焦虑的症状,直到其又一次回到学校,如此循环往复。

由于案例概念化的过程是让来访者学习并使用一套之前从未涉及的模型,因此一次会谈时间并不足够,本咨询中安排了两次进行这一过程,并且在后面的咨询中要根据情况随时进行模型的调整和修改。

1.3.3第3阶段(第4~7次):干预技术

在形成了只属于来访者个案独特的案例概念化模式图后,按照每一成分的相对应咨询方法进行干预。本案中主要使用了以下4种干预技术。唤醒管理:根据来访者出现的身体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问题,咨询师选择了渐进式肌肉放松和呼吸放松训练法介绍给来访者,通过来访者的日常练习,逐渐学会在焦虑增加时灵活自如地使用呼吸放松技术,并且在睡前以及躯体紧张的时候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呼吸放松法作为一种放松训练,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注意分散方法,它要求来访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呼吸,即将注意力从焦虑刺激上转移开,不要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情境当中的人际成分上面。

暴露:暴露是本案例中应对焦虑情绪的行为技术的核心。咨询师鼓励来访者通过暴露的方法着手改变其需要处理的目标行为,即人际交往回避行为。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人际暴露的级别和具体内容,并进行练习。具体内容包括现实暴露以及想象暴露(如同学向自己发火)。通过逐级暴露,反复体验焦虑水平下降的过程,来访者在进入相应焦虑情境的时候焦虑程度就会逐渐下降。这一过程的重点是制定适宜的暴露等级,确立有效的暴露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暴露针对焦虑情绪起作用。在本案例中,来访者选择如下事件作为逐级暴露的内容:和同学一起聊天(焦虑分数20,满分100);被同学拒绝(焦虑分数40);同学向自己发火(焦虑分数60)……以此类推。在制定适宜的暴露等级后,咨询师和来访者商定适度的惩罚措施,当来访者采取人际交往回避行为的时候给予惩罚刺激,如将手放在凉水中1分钟(本案例的咨询是在冬天,所以可以通过此惩罚刺激引起来访者一定程度的不愉受)。

本案例中仅安排了一次以暴露为主要内容的咨询,但暴露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来访者多次反复练习,因此咨询师将暴露练习作为每次家庭作业的内容。通过不断的练习与进步,使来访者逐渐建立起应对焦虑情绪的信心。

认知重组:cBT取向的咨询师认为,焦虑情绪来自于我们的不合理信念,识别并修正这些不合理信念是应对焦虑情绪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使来访者明白,是自己的想法导致了不良的情绪,因此自己对此负有责任;然后通过认知策略,如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关注积极想法等进行认知重组,将功能不良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现实的、可信的、积极的思维模式。

来访者A的不合理认知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和他人的以偏概全的消极观念,以及对社交情境“糟糕至极”的想法,其与此相关的核心信念为“我不行”。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是改变的第一步,只有来访者对其消极信念更加敏感,才有进一步改变的可能性。针对一些焦虑性认知进行认知重组,对来访者关于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想法(如,她不和我打招呼就是不喜欢我)进行识别和纠正,用合理有效的替代想法予以替换(如:她不和我打招呼可能是没看见我)。然后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想法记录表”,让来访者记录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合理信念,并学习如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来访者通过案例概念化对自己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并对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进行修正,从而促进了暴露等技术的进行,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相结合,使得积极转变加速发生。

抑制安全行为,放弃安全信号:减少安全行为的次数和放弃安全信号是来访者进步的明显标志。来访者A的安全行为表现为离开令其焦虑的人际环境,即避免和同学、舍友接触;减少安全行为意味着减少回避社交行为。如图1所示,来访者的安全信号是“回到家中”;那么完全地放弃安全信号并不是指来访者不再回家,而是不再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过于频繁地回家,即回家的次数至正常范围(如,1周1次),这就是完全放弃安全信号。这是咨询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来访者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没有逃离焦虑情境而引发的焦虑水平上升,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坚持不使用安全行为,成功应对焦虑来增强自信--也就是说,当来访者意识到自己不用离开人际情境而焦虑水平也得到下降时,自我效能感就得到增强。在放弃安全信号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通过上述技术以及咨询师的鼓励和支持,来访者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对适应当前环境的信心也会逐步增强。

1.3.4第4阶段(第8次会谈):结束咨询

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回顾了前面所讲过的知识内容以及来访者的改变历程,并针对咨询目标和来访者的现状进行咨询效果评估。然后咨询师向来访者阐明,咨询结束后焦虑问题并没有消失,还有可能发生反弹的情况,来访者需要对此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和来访者共同讨论预防复发的具体措施。最后,咨询师和来访者告别,结束咨询。

2结果

量表评分:咨询后患者SAS得分降为49分,不足以达到轻度焦虑的评价标准;SAD总分为14分,其中回避分量表5分,焦虑分量表9分。

咨询师评价:与咨询前相比,来访者的焦虑情绪症状明显减轻,生活适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言谈举止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性减少,能够适当处理与宿舍同学的关系问题,。

来访者自评:不总是想着逃回家了,也不想转系了,呆在宿舍和教室等环境也不再觉得特别焦虑了,能够跟舍友和同学自然相处了。

3讨论

本文呈现了一个基于Boschen等所提出的模型的社交焦虑案例的CBCFF咨询个案,结果显示来访者通过这样一个方案进行焦虑问题的心理咨询能够在多方面减轻已有症状。有研究者认为,将CBT与案例概念化相结合能够获得较好的咨询结果,这在本案例的咨询方案中也有所体现。通过案例概念化使来访者深入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根据案例概念化模式图安排相应的干预手段,这样的方案具有案例概念化和CBT取向的双重优点。尽管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并没有完全认同案例概念化的效果,但本案例的结果表明,CBCFF能够在某些方面促进焦虑患者恢复的过程。

在本案例中,来访者通过案例概念化的过程,为自己的问题制作了一张形象化的模式图,通过这张模式图,来访者能够直观地理解自身的问题源自何处,为什么会给生活带来困扰,是什么维持着这样的恶性循环。这张模式图的扩展内容包括来访者的早期生活经验,以及由此诞生的各种信念和想法。由此不难看出,一个好的案例概念化不仅能显示连接想法和行为的消极循环,还能帮助解决某些来访者可能会提出的关键性问题。例如:为什么这些事总是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这些事总是不停发生?为什么这些麻烦消除不了?我该怎么办才能好起来?本案利用CBCFF模型,将具体诊断转化为每次咨询中相应干预方法,这也证实了CBCFF具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从咨询过程当中可以看出,当暴露练习产生效果时,来访者在人际场合的焦虑程度有所下降,惩罚次数也有所下降。暴露练习使来访者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正确的信息,即人际交往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以忍受,和同学一起呆在宿舍或者教室也没有自己所认为的那么可怕。多次暴露后,来访者逐渐习惯了焦虑情绪增加的过程,从而降低了焦虑程度。在暴露中,成功应对的经验能够增强自信,来访者发现自己能够逐渐地在人际交往情境中待越来越长的时间,回避行为越来越少,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感。此外,通过学习使用认知技术,来访者逐渐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和舍友一直对自己有敌意,而事实也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糟糕至极,自己的想法在其中负有很大的责任,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将不合理信念替换为更加合理有效的新的信念。通过这个过程,来访者的焦虑情绪逐渐减少,想法变得更加积极,自我效能感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由于CBCFF对个体独特性的重视,我们应该重视对来访者的问题以及最开始的症状触境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将各部分事物综合地、系统地联系起来。如,来访者一开始仅提到自己和宿舍某一个同学的关系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和扩展,咨询师逐渐了解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一两个对象之上。只有对来访者的问题有较为宏观的把握,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案例概念化模式图。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们应该注意:没有一张案例概念化的模式图是完美的,需要随时用新的信息来补充和更新这张模式图,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案例概念化的个体性和复杂性要求咨询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考多种CBT工作手册也有助于制定更为综合、全面的咨询方案。

4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作为一个个案,研究结果并不能推广到所有涉及焦虑问题的咨询过程当中。虽然本文所用的CBCFF咨询方案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国内目前仍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的支持,特别是缺乏较大规模实证的研究。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来验证该咨询方案的实际效果。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就日益增长。煤矿作为社会的能源支柱产业,在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煤矿行业的矿难频发,造成了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非常恶劣。煤矿安全培训作为提高煤矿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肩负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使命。因此搞好煤矿安全培训至关重要。下面阐述一种新的培训方式——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

1、案例选取阶段

教师应根据学员的情况以及矿井近期安全形势搜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选取案例时要符合以下几点:

(1)针对性。选取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在工作岗位具备代表性。能够引起职工的共鸣。

(2)真实性。在选取的事故案例中,大部分应是职工身边发生过的典型的案例。职工对于案例的讲述既是总结经验,又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2、学员自行准备阶段

在开课的前一周将案例发给学员,给其时间准备资料。可以适当留思考题,让学员通过查阅书籍,获取更多的知识。

3、小组讨论阶段

按照学员的年龄、学历、岗位等情况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设立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对事故案例的讨论与总结。

4、小组集中讨论阶段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本组人员对于此次事故案例的分析。在讨论过程中鼓励职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激发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某些不正确的观点要及时的引导与讲解。

5、总结阶段

在各组充分讨论之后对讨论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类,然后用理论依据逐项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的结论不仅要有理论性、知识性,而且要使职工受益匪浅。

三、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实现教学相长。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员。教师与学员的探讨中,既可以掌握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又可以从学员中了解实际的教学效果,给自己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

2、直观性说服力强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大量的事故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从而使学员在探讨过程中得到经验与教训的教学方式。因此,事故案例的选取都是职工身边的真实事故,给学员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案例的讲解,让职工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而忽略学员的学,而案例教学中更加注重学员的主动性学习。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职工在讨论与分析中吸收知识,树立自主保安的意识。

4、能够集思广益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使得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唱主角,而是大家一同研究讨论。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案例教学法的弊端

1、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让职工通过讨论、分析提高自己安全操作技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阻碍案例教学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

2、案例法需要较多的培训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煤矿职工的文化素质更有待于提高,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五、案例教学法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煤矿行业作为一种高危行业,本身具备着艰苦性与复杂性。从事煤矿工作的职工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给煤矿的安全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体现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必须性。

1.煤矿安全培训的复杂性

煤矿职工的文化素质较低,吸收新的操作知识能力差,对于学习容易产生厌烦感。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职工的学习兴趣。成人的学习兴趣随着工作的进行会逐渐降低,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没成果的劳动。学习与工作相比,工作更容易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只有通过案例教学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大量血的教训面前,职工才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

2、煤矿安全培训的规范性

煤矿的安全培训内容以安全操作技术知识为主,职工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同时安全培训内容框架性较强,固定模式组织培训等影响着培训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为安全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职工参与到学习中,增强其学习兴趣,引导职工进行主动式学习。案例教学法可运用在“三违”人员的帮教学习、区队班前会学习、煤矿安全技能培训等培训中,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煤矿安全培训的操作性

煤矿安全培训最终目的是职工的实践操作。案例教学的运用能够以实际操作为基础,为职工讲解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提供了解决办法和井下操作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增加了职工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血淋淋的事故教训面前职工的心理也得到洗礼,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牢固安全意识。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6)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中职教育是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法律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某些法律课堂运用司法实践案例分析教育,看上去非常精彩,其实却忽视了学生们的社会阅历及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违背了教学和教育的双重性,成为失败的教学经历。笔者以下试从三个方面说说失败的法律课堂。

一、以情节描述为主的案中案故事不宜为教学案例

中职学生大都是年龄在14—18岁的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缺少社会阅历,但又刚好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的人生阶段,其特点往往是容易冲动,对外面的世界无限好奇。某些法学授课教师,为了使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不那么枯燥,吸引学生注意力,喜欢选择一些故事情节过于离奇,非常吸引眼球的案件来帮助理解。但是,这样的故事情节往往偏重于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过于渲染社会的阴暗面。殊不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好奇心驱使下,在冲动与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很容易会学习故事中的某种情节进行犯罪活动。可见,注重描绘故事情节的案例教学对于是非分辨能力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害的。因此,法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教学和教育目标,运用以真实生活为情境的教学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结合课本的法律条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正确的解读,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而且更便于学生今后碰到相同或类似问题能有正确的理解和处理方法。

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不宜为教学案例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诸如故意杀人等过于血惺的案件不宜为教学案例。诚然,在生活中的确时有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发生,但是,如果法学教师在涉世不深的中职学生课堂中反复讲述曾经发生过的“血惺”,难免会形成听觉暴力,从心理上给学生们一种错误的信息,那就是社会的阴暗面被放大。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人的某一种焦虑情绪,激发更多可怕想象,让学生产生一种到处充满暴力、欺骗和不安全感的错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在法律课堂上的案件实例,作为对思想和精神的刺激物,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未成年学生来说,这种过于暴力的案例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去理解,而不是以一种让人感到安全感的方式来被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感觉有安全感的人往往具备正确的接纳和自我认同,相反,长期没有安全感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心理和敌对情绪。对于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中职学生来说,正面教育对于多数教育者应该是第一选择,对中职学生教育要达到动其心、激其情、导其行的效果,在法律课堂上就必须讲求正确的教育方法,正面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三、有争议或得不到圆满解释和理解的案例不宜为教学案例

法律课堂上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确保某个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有理有据分析,定能盖棺定论没有争议的知识案例。课堂上法律教学案例做到保证生动又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案例本身不能说明所讲知识点的确定性,那将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案例。一般来说,大都涉及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的案例,都有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牵扯知识面多而广,都是法律教师好的素材。教学案例选择一定要保持真实性。身边发生的,能用真名实姓身上发生的案例最好,尽量不要反复使用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等名字。因为真实才能让人感动,因为真实才能让课堂中学生保持一种好奇,不会感觉到教师是为了说案例而举假案例,进而产生厌烦情绪。在法律课堂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易懂,并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信息,通过大屏幕的播放热点案例,这样,就不会因为授课教师表达或者描述不清而遗漏关键案件情节。总之,授课教师在法律课堂前,认真备课,深化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人文底蕴,将课堂中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和剖析,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所在。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育部门说的最多的,在法律课堂,因生施教最为贴切,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或是教学方法。正确地选择课堂教学案例,正确地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学生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保证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对于法律课堂来说,案例教学法是首选的教学方法。因生制宜的法律教学内容,在法律课堂中闪耀师生知识的灵性,在集体讨论和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原本枯燥、刻板的法律课堂变成一堂生动而又散发出浓郁法律气息,集合了法律信息精华的课堂,让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堂发挥得淋漓自尽。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深入分析,可以将某一法律知识点抽丝剥茧,在课堂上体现法律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课堂寻求解决生活问题的最佳方法,让中职学生去感受法律,让法律的严肃性和立法精神在课堂上穿梭。

参考文献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公安法制基础》课程是面向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而招录的学员(以下简称改制生)而开设的课程。依据相关规定,这类学生在公安院校接受两年公安教育后,将全部走上公安工作岗位。为此,迅速提升学生分析案件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显得非常必要,非常急迫。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公安法制基础》是培养教育课程设置中“法律基本知识模块”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法制知识的积累和法治观念的形成,也是提升学生分析案件和解决问题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探析科学可行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笔者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实践表明,科学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一、精心选择并编写系统案例是《公安法制基础》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案例选得是否合适,是案例教学法是否科学有效的前提条件。采取案例教学法,不管是以教师讲解案例为主,还是以学生讨论案例、观摩庭审案例、参与模拟法庭为主,都应该精心选择并编写系统案例。选编案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公安执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公安执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1]第二,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第三,层次性。即根据所选案例设置问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应当根据如前所述的不同教学形式而有不同层次如列举案例法、讨论案例法中选择的案例,对其问题的设置就应当相对于讲评案例法、旁听案例法、实习案例法要单一一些。第四,多样性。既要选择正面守法的范例,也要选择违法犯罪悔恨终身的典型;既要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微小案例,也要选择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既要选择已有确切答案的案例,也要选择争议颇大,尚无定论的案例。

案例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意外式案例,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二是主题式案例,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三是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四是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在选编案例时,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可以利用现成的案例,由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或教材中撷取;也可以在报刊资料中搜集,这一种案例多是描述型的,学习性较强;还可以根据相关资料,创设一定的情景,亲自动手进行编辑组合成一个新的案例,只要符合规律,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是成功的案例。

案例选择并确定以后,应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案情并初步讨论分析。这就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学生分析案情并开展讨论是《公安法制基础》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中心环节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很精彩,分析很细致,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反而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相似性、寻找差异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师生互补,教学相辅”的关系。教师把分析案例的 “”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甚至是课外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在此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不作过多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同时还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2]

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应介绍必要的背景信息,并可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问题,使学生配合教师掌握好教学节奏。案例教学过程中,一般要分组讨论,小组的分配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随机组合。通过充分的交换意见,每个小组会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看法,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通过充分的讨论后,允许每个人发表见解;另外模拟角色的演练,也是一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各种形式交替、灵活选用,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充分的相互交流思想,锻炼他们交谈、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精心归纳总结并全面分析解决问题是《公安法制基础》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程序

经过较长时间的争论、讨论后,学生往往对案件处理的方法和结果充满期待。这时,教师的作用再次得到体现。教师应针对学生讨论中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正确和错误作出全面而客观地判断,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不宜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准确指点和总结评价学生见解的独到之处和存在问题等,并及时做出补充与提高性讲授。[3]在此阶段,还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分析法理分析和讲解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

案例教学法是《公安法制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于改制学生迅速提升分析案件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有效手段,应当继续不懈地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总结。

参考文献:

[1]宋涛.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8).

[2]耿文才.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8)

其方案大致如下:

一、活动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看事故,引反思,评心得”系列教育宣传活动。

二、活动时间:xx年4月5日-xx年5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1、编印一本宣传册。宣传册内配一张xx交通事故教育光盘。a4规格,彩色图文并茂印刷,全区印量10万本,6个县区分别10000本,市区40000本。内容以“xx市交通安全反思日事故案例汇编”为主,采用问答式,例:超载会带来哪里危害?相关法规解释,列举一个超载事故案例,反思语。通过案例形式,以案说法,引起受教育人的反思,更好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宣传册中串插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驾驶人员关心的相关违章处罚规定。

2、撰写心得体会并评比。撰写心得是这次反思日教育的重点和创新,是对这次教育活动的有效验证。要求各部委办局、各系统行业、各大交通重点单位都要组织一次或多次集中学习,尤其是出租车、公交车、运输企业、驾校等重点单位更要主动带头,扎实开展,并要求受教育人撰写文明交通反思日心得体会,通过撰写心得体会,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足够认识,达到宣传教育目的。对撰写的心得体会按照XX区、XX区、开发区、XX区、xx区、XX县、XX县、XX县、XX县这9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10-20篇优秀心得体会上报市交警支队,集中组织评比,并设不同奖项,分别对优秀心得发奖匾、证书、奖金,有效调动撰写心得人的参与积极性。对获得优秀心得体会编印小手册,作为本次活动的辅助教材,以便来年学习使用。同时设活动组织奖,进行相应奖励。

3、组织电视电话会议式演讲或深入重点单位、行业进行演讲。选择3-6名获奖优秀心得人员组织集中演讲或巡回演讲,用身边的人、身边人的体会进行教育,形成影响,主要媒体进行相关跟踪报道,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4、启动仪式。结合4月30日文明交通反思日活动适时举行,届时将邀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相关领导、部分部委办局领导、相关重点单位人员、新闻媒体等单位和人员共同参加启动仪式。

四、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由xx市文明办、xx市公安局、xx邮政局三方单位联名组成,各自职责:

xx市文明办:提供相关文明交通宣传内容,在宣传册中体现。

xx市公安局:作为主办单位,具体工作由交巡警支队主办,对活动的全程、内容、实施、评比进行全程把控。收集事故案例材料,提供相关交通安全法规,审核把关宣传册内容,负责相关印制费用的落实和奖项、奖品、奖金发放,组织具体活动的实施。

xx邮政局:作为承办单位,负责本次方案活动的具体执行。主要负责编辑、设计、印刷、寄发宣传册,负责宣传册部分画面广告招商,以解决相关费用,集中回收心得体会,免费提供电视电话会议室供各区县演讲会场使用,配合交警支队完成相关活动工作。

五、相关费用及解决办法。

本次活动量广面大,宣传教育周期近六十天,总费用约50万元,分印制成本费30万元和各项杂费(编辑、邮寄、宣传、组织等费)约20万元。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9)

近日,IBM了企业内容管理的2010年战略――高级案例管理(Advanced Case Management,简称ACM)。

IBM认为这一战略的提出将推动企业内容管理的第四次发展浪潮。企业内容管理是实现与组织流程相关的内容和文档的捕获、管理、存储、保护和的一种技术。信息与图像管理协会(AIIM)对企业内容管理的定义是主要针对非结构化信息,如影像、传真、邮件等等。被称为内容管理第四次浪潮的高级案例管理,核心在于以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流程管理、先进的工作管理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企业更灵活地管理与案例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和流程,以响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案例在不同行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保险索赔、信用卡申请。合同的签订等等都属于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业务活动的所有相关内容、流程、角色的集合。比如信用卡申请,就包含了申请人个人信息、申请单等相关文档图片、信息核实、额度设定等相关工作流程和涉及到的角色。

IBM高级案例管理能够围绕案例收集和组织相关信息,提供一个将信息、流程和人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案例全景视图。这样,影响案例管理的各个因素一目了然,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针对性和全局性。

此外,IBM高级案例管理的另一个“杀手级优势”是能够将业务人员和案例应用决策者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中来,基于他们对案例应用的理解,加快软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速度。IBM高级案例管理能够捕获行业中的最佳实践,并转换为框架与模版,提供全新的案例应用开发工具以及面向业务的工具套件,业务人员和决策者通过拖拽方式即可完成用户界面开发,在提高开发效率的同时,业务和IT结合得也更加紧密。

Aisino A6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相春雷

清晰的理念,合理的设计,完善的服务网络,这就是航天信息ERP产品带给用户的真实体验。面对中国数千万家的中小企业,航天信息一直在深入思考它们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怎样才能迎合它们的需求来提品。航天信息Aisino A6以财税互联实时管理为理念,采用智能交互设计,支持企业多组织、多地点、多账簿、多会计制度的协同化办公。凭证、账簿、报表全程自动化核算,与业务、税务系统紧密集成,实现数据传递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客户、供应商、部门、项目、个人辅助核算,实现精细化费用管理体系,自定义单据审批流程,进行审批流、权限,往来信用管理,在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加强了企业内控力度。提供具有强大自定义功能的报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分析工具,有效地加快了财务报告速度。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成长关乎着整个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它们做好服务,帮助其成长是每一个厂商应尽的义务,同时服务厂商也会获得巨大的利益。航天信息以前瞻性的思维,细致缜密的分析,为中小企业提供的ERP产品不仅针对性强,适用度也高,这展现了企业强大的实力,更反映出航天信息为中小企业客户服务的信心。

目前,航天信息ERP业务的核心理念是依托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信息化企业模式。航天信息选择做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企业的构建者,迎合了时代的大背景,同时也将推行了若干年的企业信息化升级转化。这足以彰显大企业的卓远目光和实力,而航天信息这一股ERP领域的力量值得业界深度关注。

趋势科技正式云安全3.0

相春雷

近日,趋势科技推出基于趋势科技云安全技术核心的全新云安全3.0解决方案。

从借助“云”实现更高等级的安全,到保护“云”自身的安全,趋势科技云安全3.0是为云环境下,企业至关重要的信息平台与数据资产两个核心要素提供安全防护:一方面用“云的防护盾”技术来保障“云”平台本身的高可用性;另一方面,通过“云中保险箱”技术来保护用户存放于云端的隐私和关键数据不被非法窃取和利用。

趋势科技全球执行副总裁暨亚太区总经理张伟钦介绍了公司云安全的演进历程:“云安全1.0的核心是对用户所访问的网页进行安全评估。云安全2.0增加了文件信誉技术和多协议关联分析技术的应用,让文件信誉技术(FRT)与Web信誉技术(WRT)、邮件信誉技术(ERT)实现关联互动,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护。云安全3.0的出现,从单纯的利用云技术来保护互联网安全,华丽转身,到对“云”本身进行安全保护,用“云中防护盾”和“云中保险箱”保护整个云计算链条。”

圣夭诺HASP:迅即判断软件业务发展策略

尚 可

近日,SafeNet的圣天诺HASP SRM作为可以将基于软件或硬件的保护密钥用于软件保护和授权的软件授权和安全的解决方案再受关注。

圣天诺HASP完全与已有的软件产品生命周期保持一致,从而可以降低其对软件开发和业务进程的影响。其最新的Reporting Module业务报表功能可以帮助软件开发商实现:快速生成客户购买及使用报表,帮助决策者掌握用户需求,洞察市场方向,为即时调整业务模式提供第一手信息。

该功能可提供对17种不同的“开箱即用”型报表的即时访问功能,为软件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关键业务信息,助企业快速改进业务战略。这些报表会对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可以识别客户的购买偏好。

关键的业务信息,弹指之间即可汇聚――选择报表类型,设定参数,生成!在适应新的需求和引入新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方面,SafeNet在全球的25,000多家客户已经认识到选择圣天诺就意味着选择了在现在和未来自由开展业务的主动权。

掌握用户需求,把握市场方向,圣天诺HASP为软件商提供有力的市场决策依据。

保险行业解决框架助力企业变革

苏 达

近日,IBM公司了保险行业框架,旨在帮助保险公司提升客户服务的能力、提高业务敏捷性、优化业务效率、更加有效的开展风险管理。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10)

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如《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会有很大的难度,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这种“做中学”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准备

一个好的案例是将部分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事件有深切了解,会判断,会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处理事件,案例可成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真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安全的政策方针有深切的认识,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有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热情。例如,选取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作为案例,在课程第一章节进行案例教学分析,胡总书记讲话中有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内容,使学生不仅对“H”、“S”、“E”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我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学生们都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在经济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实的案例还会使安全专业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危险预知预测,不仅仅是消灭死亡事故和伤害事故,还要发现、掌握并解决潜藏在工厂和作业中的危险乃至潜藏在每一个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危险(问题)。大舜号沉船事故、江西萍乡烟花爆竹特大爆炸事故、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都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世界著名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集团公司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描述案例所描述的事件都是客观真实的,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不能人为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由案例的真实性直接导入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描述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案例应该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这样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评论,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三个不能”讲话精神作为案例描述的重点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认识,同时对本专业职业特性也有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中,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案例引入案例是真实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的引入要讲究技巧,要在课本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找到切入口,使学生一边阅读案例、教材,一边思考,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为学生宿舍实施安全管理,以隐患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很快掌握排查方法。

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心环节,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学生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同时案例讨论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概括总结案例讨论后,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师的总结一般包括案例本身和对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如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的案例教学,学生对宿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仔细辨识,对宿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社会环境状况、宿舍楼状况、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相关规定、天气情况进行五方面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把课堂上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恰当与完整地应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教”了就会,“会”了就能应用,同时这种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正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案例讨论后,可以对自己阅读案例、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整理,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如在《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结束后,整理撰写课程教学成果集,不仅是对案例的一种总结,而且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融合结果,浓缩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感,对专业的思考,对未来的安全工作的展望。

案例教学课堂实施实录

(一)大舜号沉船事故

知识目标:会分析事故原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事故原因有一定认识。

能力目标:安全评价概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999年11月24日13时,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

环境因素:天气恶劣,有8、9级大风,暴雨、大浪。

管理失误:公司和地方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者为了经济利益,出船时明知天气恶劣还让人上船;船上车辆没有捆绑好,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船长未能指挥乘客逃生(利用救生圈之类的逃生工具)。

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客明知天气恶劣还要乘船;大舜号的管理人员不顾天气恶劣,还载客出船,事故发生时,大多数乘客还在客厅内,船上指挥人员还有船长都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跑到甲板上,更没有指挥他们逃生,也未能及时报警。

物的不安全状态:船在掉头,而船上的车辆没有捆绑好,发生了碰撞产生火花,车上的油又泄露了,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次大舜号事故足以说明大舜号所在这个公司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不到位。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他们竟然还安排船只出海,完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判别,缺乏对运营的安全评价。

(二)宿舍安全隐患排查

知识目标:学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1.学生宿舍基本情况。(1)社会环境状况:学生宿舍楼位于黄埔区石化路中段,楼下是广石化的员工饭堂,楼对面是明珠宾馆;宿舍楼在一个常有车辆来往的小斜坡上,有个保卫室在斜坡口,周围是民居和商店(以饮食居多)还有地铁、房产、化工等生产项目正日夜忙碌。(2)宿舍楼状况:宿舍楼只有一栋,呈“E”字型,分为东、西、北、中四部分,分别称作东栋、西栋、北栋、中栋。其中位于东栋和北栋的交接处、中栋、位于西栋和北栋交接处各有一条楼梯。前两者在上楼梯时右手旁有墙,后者在上楼梯时右手边只有矮围墙,对于一个1.7米的人来说还不及腰。宿舍楼共六层,在每层的三个楼梯口处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筒。每层有宿舍17个,每个宿舍有学生4~12人不等,以平均8人记,住学生800人以上,而现在也已基本住满。(3)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门是一个向里开的铁门,窗户和门是通风的,厕所还算宽敞,有窗户通风,每个人都安排有一个床位和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插座,留有至少一张床供摆东西,安装有两支灯管和至少一个风扇。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高、成教、深宝蓝三种不同学历的人居住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4)宿舍相关规定:22∶30大门关闭,学生出入需批准。男女生不得串宿舍。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5)天气情况: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分雨季和旱季,主要是潮湿和炎热。

2.从以上各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住宿生活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并相应提出整改建议):(1)由于宿舍楼和教学楼、生活区有一定距离,学校又无相应的配套设施,学生每天都要来回走动,经过斜坡和石化路,同学间喜欢打闹,而宿舍在一个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红绿灯有时不开,开时也会因为布满灰尘看不清亮没亮,来往的车流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造成威胁。整改建议: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最好是集体行动,有条件需建一座天桥。(2)北栋和西栋交界处的楼梯右手边的围墙过于矮小,这是一条学生经常走动的通道,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同学喜欢在这里看风景聊天嬉戏,容易造成坠楼事件。整改建议:加装护栏。(3)宿舍楼的两个大门一个终年常锁,主要是为了避免外人进入,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安全隐患,少了一个逃生通道;另一个大门晚上10∶30也会关门且是反锁,钥匙在保安手上。整改建议:加强门卫管理,有门就有人,有锁就有钥匙。(4)宿舍楼周围人流复杂,虽然有保安24小时看守,但不会24小时守在门口,宿舍楼里面也很复杂,即使出现什么新面孔也不会大惊小怪,盗窃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整改建议:学生进宿舍楼要出示学生证,不能凭保安感觉,如有外来人员要进入宿舍楼需有住宿生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保安有事离岗时需要交待宿管或者其他人暂替其位。(5)车流穿梭、蒸汽管发动和工作、地铁施工、化工厂生产使得宿舍楼时刻发生轻微震动,相伴的声响无时无刻刺激着同学的神经,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有毒有害气体。整改建议:需请专业人士检测宿舍楼的抗震能力和架构、声响和气体排放的有害程度。建议在布告栏上列举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以减轻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3.宿舍的安全问题及解决要点分析。(1)相对于自家的居住环境,宿舍是比较拥挤的,而宿舍门是向里开,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人会紧张,一心想向外冲,很可能会因此而把门堵住,耽误时间。要点分析:控制宿舍人数是根本。(2)虽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但热水在楼下,图方便买个热水壶是很普遍的,电饭锅也不在话下。冬天在自己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更普遍。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超负荷,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加上宿舍楼本身没有接地,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规定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要点分析:首先应该解决地线问题,减少触电伤害。再者是学生观念问题,让学生明白贪一时方便所换来的可能是灾难后果。坚持查宿舍,见到一件没收一件。普及用电常识。(3)宿舍里存有许多棉被、衣服等易燃品,易着火并使火灾蔓延;用火不当,如抽烟、点蚊香等会出现明火,有火灾隐患;对于一般电器(如电脑)的灭火方法一无所知。要点分析: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强调注意生活细节,并开展用火安全教育。(4)很多学生能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却很难与舍友相处,这就存在宿舍关系紧张带来的安全隐患,日久彼此会产生仇视、敌对情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点分析:独生子女一般都比有兄弟姐妹的人在处理寝室关系上差一些。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学会了与人交往,但是,一旦离开了社会环境,到一个相对安逸,相对放松的地方(寝室,家)之后,平常一些没有加以控制的习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其次要有容纳意识,而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真诚、独立、包容或许是对待舍友的不二法宝。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舍歌征集比赛,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

通过对宿舍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总体上可以看出宿舍存在最大的隐患是用火用电,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威胁。之所以会有这些隐患,多与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师对宿舍楼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时,最重要的是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先有安全意识,对用火用电慎之又慎,让学生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做事时既要维护自己权利,也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利益。

通过安全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课堂实录,证明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为课堂注入活力,能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安全案例心得体会篇(11)

案例教学,亦称案例教学法,原指讨论的方法与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应用在教学中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和研究,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1]。目前案例教学在医学、法学、商业管理、营销等培训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电力系统带电作业培训过程中,培训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典型事故案例,通过对案例背景、经过描述,引导学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员案例分析的能力并从案例中得到启示和经验教训。

一、 案例教学在带电作业培训应用的必要性

1、带电作业是指在带电的电力装置上进行作业或接近带电部分进行的各种作业,特别是工作人员身体的任何部分或采用工具、装置或仪器进入限定的带电作业区域的所有作业 [2]。由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与带电体接触,从事带电作业安全更为突出、技能更为密集、操作更为复杂,带电作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带电作业技能培训担负着提升带电作业队伍能力和水平,推动带电作业安全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带电作业培训一般分为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两部分。技能操作是学员根据培训项目的要求,在专职培训教师看护和指导下,在技能实训基地的模拟线路上反复操作,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正工作中不合理的操作;理论知识主要讲解带电作业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技术条件、安全与防护等相关知识。参加带电作业培训学员普遍具有三年以上实际检修经验,技能操作能力很高,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储备,但是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不注意细节、工作抢时间、存在侥幸心理等,这些习惯都是带电作业时的安全隐患。带电作业培训,在提高培训学员技能水平的同时,要从思想上加强学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杜绝一些安全隐患,保证国家和个人的安全。

3、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安全工作规程多是总结性条文,理论讲解比较枯燥,学员也无法深刻理解和接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起到提高培训学员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效果。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发生在带电作业工作中的相关案例讲授给学员,学员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到安全工作的必要性,了解到工作中需要遵守哪些安全生产规定,同时也警示学员类似工作中不可麻痹大意。

二、 案例教学在带电作业培训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带电作业培训中最好的培训方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应用案例教学法,将搜集的案例与教学知识点融合在一起,以典型事故案例的形式将知识点呈现给学员,学员能通过对案例事故的分析讨论,查找到事故的原因,加深对事故的理解,对课程知识点把握更加确切和深刻。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主要有陈述性案例、图片性案例、讨论性案例三种型式。

1、陈述性案例

课题名称“配网线路带电作业一般规定”,知识点:参加带电作业的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单位书面批准后,方能参加相应的作业。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由具有带电作业资格、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准小于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的规定[3]。应用案例教学,引用案例:X年X月X日某供电公司,10kV XX线9号杆B相绝缘子损坏,由本单位带作业班专责技术员XX和XX两人用绝缘斗臂车采用绝缘手套法带电更换。由于绝缘子对地(铁横担)的安全距离不足0.4m,,采取的绝缘隔离、遮盖措施不当,在工作斗里等电位的操作方法也不当,双横担两个绝缘子只解开一个绑线,就用左肩去扛导线,结果由于用力过猛,吊斗抖动,右手触到铁横担上,造成接地触电,抢救无效死亡。通过学员之间的讨论,分析事故原因及暴露问题:1、更换绝缘子作业处的安全距离满足不了《安规》第154条表4:“10kV时不小于0.4m”的规定,为此“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作业中没有采取严密的绝缘隔离措施,对铁横担遮盖不严,在吊斗抖动中触及横担,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2、进行带电更换绝缘子的是专责技术员,不是从事带电作业专业人员,所以在作业中操作不熟练。双横担,两个绝缘子只解开一个绝缘子的绑线之后,就使用错误的作业方法,左肩去扛导线(必须用绝缘支持杆或绝缘滑车将导线吊起),由于用力过猛,吊斗抖动,右手触及铁横担,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图片性案例

课题名称“配网线路带电作业工作过程中装设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时,如何做到可靠遮蔽”,知识点:对带电体设置绝缘遮蔽时,按照从近到远的原则,从离身体最近的带电体依次设置;对上下多回分布的带电导线设置遮蔽用具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原则,从下层导线开始依次向上层设置;对导线、绝缘子、横担的设置次序是按照从带电体到接地体的原则,先放导线遮蔽罩,再放绝缘子遮蔽罩、然后对横担进行遮蔽,遮蔽用具之间的接合处应有大于15 cm的重合部分;如遮蔽罩有脱落的可能时,应采用绝缘夹或绝缘绳绑扎,以防脱落。作业位置周围如有接地拉线和低压线等设施,亦应使用绝缘挡板、绝缘毯、遮蔽罩等对周边物体进行绝缘隔离;另外,无论导线是裸导线还是绝缘导线,在作业中均应进行绝缘遮蔽[4]。应用案例教学,引用案例:X年X月X日某供电公司,10kV XX线18号杆B相带电作业更换柱上隔离开关过程中,绝缘毯重叠部分不足15cm,工作过程中,导线发生放电,造成工作人员张某脸部烧伤。附图:

3、讨论性案例

课题名称:“带电作业绑绝缘子绑线时接地造成事故原因分析”,知识点:绑绝缘子绑线时接地可能造成哪些事故,事故原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课前将问题提供给学员,学员经过准备,课堂讨论,整理结果造成事故原因主要有:“1、绑扎方法可能有问题,在绑绝缘子绑线过程中,绑线与绝缘子铁脚及横担的距离较近,应根据 ‘拆除或恢复针式绝缘子的绑线,应先将铁横担进行绝缘隔离,并注意绑线不可拉得太长,绑线要勤剪勤放。要防止操作杆上的挑线勾短路对地间隙’;2、该项作业可能在没有采取用绝缘物遮盖的措施情况下更换针式绝缘子,在绑扎绝缘子绑线时,因绑线长度过长碰到绝缘子铁脚上。3、解开或绑扎绑线时,绝缘子铁脚及铁横担必须用绝缘物隔离严密。绑扎绑线时绑线应团成圆筒状,并将绑线事先固定在绝缘子上。解开绑线时,应及时剪断已解开的绑线头,使绑线头尽量短,以防触碰绝缘子铁脚或铁横担造成接地。”通过学员间讨论,得出最后培训知识点,锻炼了学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学员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法对自己知识的理解更有帮助,学员在日后工作过程中,遇到相类似的操作,就会想起培训时的事故案例,从而消除原有工作习惯,更安全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笔者通过与培训学员的沟通和书面调查,有80%的学员认为案例教学更有助于其知识的掌握,更能勾起其学习兴趣,知识点掌握的更加透彻。

三、 教学案例的来源

案例教学可以在带电作业培训中广泛应用,并能够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案例必须是发生在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那么教学案例主要来源在哪里?我们如何收集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从实践现场获取,培训师应该经常深入现场,了解现场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了解现场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带电作业人员每天都要带电作业大量生产事故,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将这些案例收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广大的案例资料库。

2、从培训学员、外聘专家中得到。培训学员和外聘专家都是深入现场的技术能手,安全专家,都是经历过或者目睹过无数安全事故,经常与他们交流探讨,带着授课的知识点,向他们虚心请教和研究,教学的案例将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