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1 20:15:42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1)

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是上课开始学生用英语进行的一种讲或演的“热身”活动,时间通常为三到五分钟。值日报告形式和内容不固定,形式有个人朗读、讲故事,或两人搭档会话、或小组戏剧表演及角色扮演等,内容有幽默笑话、名人轶事、时事新闻、课文角色扮演等。值日报告是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有效地利用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值日报告的展示虽然是讲或演,但学生在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是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离不开听、读、写技能的活动转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活动展开,值日报告对该课程教学的热身作用,以及对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一、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必要性

(一)课程教学所需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提到:基础英语(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纲》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达标要求为: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大纲》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达到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等级要求[1]。在各项技能中,听、读为输入,说、写、译为输出。值日报告虽然是课前几分钟的“说”的输出的讲演,但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要查找和帅选相关资料,接触并阅读到了大量的语料,同时进行了读、写、说等各种技能训练的转换。这种通过反复地加工语言并进行说的输出,实现可理解性输出,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2]。听、说、读、写有两性,即语言技能(language/linguist verbal/skill)和教学方法/技巧、手段,作为技能的听、说、读、写是互补的,作为教学技巧的四者也是互补的[3]。因此,值日报告这项课前“热身”的活动,既是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又是教师语言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在综合英语课堂的运用尤为必要。

(二)学生心智发展所需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应对中、高考,课堂时间几乎都是在进行题海练习,课堂教学活动比较单调,学生不大有机会进行专门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特别是说的练习。而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展开,低年级的综合英语课堂更离不开“说”的活动。据已有调查,“说”是听、说、读、写、译中最能诱发焦虑的要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紧张的情绪[4]。但是学生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渐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工作、生活、学习奠定基础。确实,几分钟的台前值日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说英语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综合英语课程贯穿学生所有学期的学习,连续五个学期的课堂值日报告无疑为学生逐渐克服心理焦虑障碍,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展现自我欲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筛选有效信息、总结归纳要点、同伴分工合作、小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中的重复操练,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也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正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对语言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重复和操练是习得语言的必由之路[5]。

二、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说值日报告是小环节,那是因为它只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但是要让它能起大作用,做报告者、听报告者、报告内容和形式、报告的难易度等都是必须考虑并采取一定有效措施才能达到的,否则值日报告就可能因为做报告者思想不重视随便敷衍了事,选择的内容或冗长或无意,作报告时懒散拖沓。或者听报告的学生不爱听或不想听,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教师做局外人或旁观者,听、看完值日报告后不做任何点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流于形式,毫无实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障值日报告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值日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为有效的程度。要想让学生正确对待值日报告工作并自觉、认真地准备,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值日报告的重要性。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值日报告是课程的必修作业,听报告者(教师、其余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纳入到期末口试考评中,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重视程度。其次,给学生灌输有效的值日报告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心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的有力帮助,以增强学生利用好这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的意识。最后,强化学生的危机感。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学专家曾忧虑地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在学英语(大学英语)。毕业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英语语言技能,而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有利练习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和突出口语交际技能,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种说法可能有失依据,但不无道理。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自觉把握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充分把值日报告作为锻炼的舞台来磨炼自己,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理念从关注“教”转向重视“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课堂主导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sheerin(1997,cited in benson & voller,1997:63)所说:“autonomous learning is by no means ‘teacherless learning’.teachers have a crucial role to play in launching learners into self-access and in lending them a regular helping hand to stay afloat.”[6]在值日报告中,教师的角色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教师介入值日报告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师对学生三年的报告形式进行总体的设计并介入活动。如在朗读、讲故事、初级情景会话、中级情景会话、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中选择各学期值日报告的形式,使报告的难度循序渐进化;教师对朗读和故事内容作一定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会话情境供学生选择,并规定情境不能被重复使用。同时,根据需要协助学生进行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报告的设计。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细节的规定,如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除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外。生词量不能超过十个(以报告者自己作为参照对象),否则用大家熟悉的词代替,以降低听报告者信息输入的难度。

其次,教师主导值日报告的进行,维持课堂的秩序。在值日报告进行当中,教师适时提醒报告者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并对开小差者示意。报告结束后,教师对报告作出点评。同时,可以就报告的主题、内容或细节对部分学生,特别是容易开小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激发听报告者对做报告者进行“答记者问”互动活动。这样可以保持课堂的有效秩序,保证值日报告的有效进行,并能检验学生的实际理解效果。

最后,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交流环境。vygotsky(1978)认为知识存在于社会中,由众人去分享而不是各个个体去单独获取[7]。因此,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保障,是学生融入协作学习的条件。综合英语课程在基础阶段强调听、说的技能训练,而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焦虑指数较高[4],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在耐心引导的基础上,创设一个轻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欣赏的神情耐心倾听,用和蔼可亲的仪态、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点评,点评以肯定评述为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减缓焦虑的心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综合英语期末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项,口试占15%,笔试占85%,期评由形成性(平时表现)评价和终结性(期末考试)评价组成,两者各占40%和60%。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评定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由听报告者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期末教师以40%的比例把评价纳入期末口试成绩评定中。这种方式对学生会是不小的促进,在思想上形成紧迫感,增强关注度。教师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记录报告者的表现、报告的效果并予以打分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包括报告者对报告的效果进行当堂评价,学生的评价宜以wonderful,very good,good三个等级进行,以避免等级太次增加报告者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值日报告纳入考评范围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地激励学生为报告积极地准备、反复地操练。经过多次的上台讲或演,学生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信心,积极展现自我,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对其他技能的训练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系统设计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而调整。内容与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老师和同学都还不熟悉,语言能力尚处于较薄弱的阶段,对抛头露面讲英语存有惧怕的情绪,值日报告的内容宜以简单、两人合作方式进行。另外,综合英语教学离不开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段落归纳、课文复述、课文角色扮演、口头作文等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任务落到值日报告的活动上,不仅使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内化课中所学知识。

值日报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最终达到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所有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来说,值日报告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英语课前“热身”活动,还是一种长期的积淀。重视值日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值日报告更高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服务仍然是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3).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m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131.

[4]苏福宝,张宇红.英语学习焦虑对课堂教学影响之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4,(4):98-100.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63-03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是一门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英语的形式进行呈现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更好地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了解业内的发展动态,拓展专业知识的领域,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搭建了一个语言的平台。

生物工程专业涉及面比较广,前期课程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工程、生物工艺学、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等。与基础英语的学习有所不同,专业英语的学习必须先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顺利地从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同时更好地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 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

1.采取双向互动式教学

目前在生物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学时设置往往比较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任课教师往往只能将大多数时间用于讲解,并帮助学生阅读和翻译。另外,由于上课的内容涉及很强的专业相关知识,通常比较生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枯燥。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生物工程专业涉及面相对较广、发展迅速,很多学科发展前沿的成果都是以英文形式呈现。要了解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资讯必须通过查阅相关英文文献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教材中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讲述外,还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练习,通过提供几个研究领域的文献供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归纳其中的知识点,总结文章中的主要词汇、语意,通过课堂微型报告或者读书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报告采取中文制作英文讲述,或者用英文制作ppt中文讲述两种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和文献总结复述能力。同时,发挥专业英语小班授课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报告,教师对报告进行适当点评,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当然,由于地方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为了让学生不产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压力,可以适当地减少每次课外阅读的量,增加趣味性科普性较好的阅读,同时通过鼓励和耐心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抛出问题、发起话题,学生准备并参与报告或发言,教师总结的三段式课堂教学,借鉴了三明治式教学法。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听课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这也促使教师备课时必须进行更多的准备工作,了解相关的研究背景,寻找合适的主题。另外,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2.延伸课堂教学环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资讯,各种网络沟通工具以及日新月异的专业网站或平台,都为现代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专业英语的教学同样也不再受传统纸质资源的限制,应该利用快捷的网络沟通工具,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比如,老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与专业相关的科普文章转载到博客或微信,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直接通过网络就可以参与课程作业的交流。这样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途径,丰富了教学方式,也大大克服了通过传统有限的图书馆纸质资源检索的单一性。另外,可以通过慕课等现代化教学的方式,将一部分教学上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的内容在网络上呈现。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通过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增加课程学习的机会。

传统课堂的延伸虽然极大地丰富了老师的教学内容,开阔了知识视野,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老师给学生看的专业文献自己必须先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讨论问题,这样隐形压力的存在可以促使老师更加积极主动地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 教学内容

1.强化专业词汇的学习

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专业英语的课程应该区别于基础英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法讲解、课文翻译、用中文讲解难点重点。专业英语的最大难处应该在于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因而构词法是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要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英语中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大量合成词等构词方法,就能对专业词汇有个大致的了解,并通过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词汇并掌握构词法的规则,从而为今后阅读专业英文文献资料、扩展更多词汇量、学习新词汇打下更好的基础。不主张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采取简单机械的记忆方式,这样容易由于效率不高产生厌学情绪,鼓励学生熟悉专业词汇的构词法,通过阅读相对简单易懂的专业文章逐步熟悉相关词汇。

2.翻译技能的提升

翻译也是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大学英语不同,专业英语通常结构比较复杂,长句较多,导致专业英语的翻译更应该注意使用翻译的技巧,使翻译过来的文字符合中英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语法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直接的例句强化专业英语翻译过程中经常用的翻译技巧,比如语序的变换、词性的改变,长句的断句及用词的增加和省略等。并适当以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实际应用这些技巧,逐步改变中英文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法习惯。在此基础上,将翻译技巧和能力用于论文摘要的写作,为后续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材的选择

专业英语由于涉及较强的专业背景,因此涉及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反映本专业的发展现状。生物工程专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都比较迅速。目前生物工程专业英语相关的出版教材都相对比较陈旧,另外,教材编写到出版的时间周期也导致了知识更新的滞后。因此,生物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可以节选一些国外相关专业学术期刊或报纸发表的文章或学术论文,尽量做到讲授的内容与本专业的最新技术、知识体系以及研究热点保持一致。文章的篇幅不宜太长,难度合适,尽量保证有代表性的专业词汇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这需要任课教师必须有积极学习的态度,保持与专业最新知识同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也能够保证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用于课程教学。

不过,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不能一味地注重最新的技术,也要兼顾传统的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前沿热点的学习,探讨其中与基础知识的联系。应该在课程教学开始的阶段以基础的专业词汇及专业相关的基本原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专业及学科发展的热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

另外,还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课的进度,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多媒体英语科教视频。这些视频可以是科普性质的,但视频都是英文讲解和英文字幕的,要求学生在课前熟悉视频相关的单词及专业知识。由于学生课前自己查阅了单词,并且视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都是刚刚学习过的,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提升学习的兴趣,视频的科普性质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在观看过程中的提示和观看后对学生的提问,加深了学生对视频内容的学习,听懂其中的英文同时还强化了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多次看前先学、边看边学、看完总结并复述等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三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注重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老师不能高高在上光靠自己主观的想法给学生灌输,还应该通过学生评教、同事的听课意见、与学生聊天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以及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尽量兼顾成绩好和成绩差同学的意见,对于意见较大的要客观对待并加以改进。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反映,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方式的调整。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院校相关课程教师的交流和联系,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探讨适于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方式。

四 小结

仅仅通过一门课程有限的学时,生物工程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效果很难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一种了解国外专业发展方向及现状的能力。因此,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该注意保持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应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讨。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3)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162-03

随着护理专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专业英语水平良好、口语水平高、具有足够实际运用能力的护理人才。在高等护理教育中,不断改进专业英语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顺应时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本校从2007年开始,在大二学生中开设护理专业英语作为专业必选课程,但是由于目前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材多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早已不能适应护理专业英语实际运用方面的需要。加之学生大部分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基于部分学生的功利心理及对英语本身的兴趣不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很难激发学习热情,授课内容对提高护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很难起到作用。

在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主动获取、加工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1]。为了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倾听他人的观点习惯,在开展2008级护理本科学生护理英语的授课中,使用了小组汇报的教学方法。通过课程结束后发放的调查问卷,证明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共75名,其中,女生70名,男生5名,62名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占总人数的82.67%。

1.2 教学方法的实施

1.2.1 小组报告教学法的含义 小组报告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由学生向学生讲解某种话题或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受时间的限制,通常采用小组报告的形式,即由若干学生分为一组,选派代表或轮流向其他学生讲授某个话题或授课内容,学生通过与组员的分工合作完成报告内容。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题目和参考文献,用英语讨论,解决问题。鉴于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分组时注意各组组员水平的均衡,将学生分成7组,10人或11人一组。

1.2.2 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完成大量准备工作,首先选择教科书中乳腺癌这一章节作为汇报主题。为了使学生的目标更加明确,分工更加清晰,教师把乳腺癌护理相关内容分为10个主题分别分配给各组,要求每个小组按照分配题目查找资料,设计板书、制作幻灯片或其他教具,报告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1.2.3 学生小组报告的准备过程 在上课2周以前安排任务分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的方式熟悉备课的基本过程。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备课过程中的指导,包含授课技巧、基本的幻灯片制作技巧及如何使用图书馆、网络等多媒体查找资料的技巧。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先根据报告题目列出提纲,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同时要求各组推选出组长负责任务的组织分配和统筹规划,组长的人选确定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结果证明这些组长对提高小组报告的质量也起到一定作用。教师还会指导学生在口述和幻灯片制作时,尽可能多地使用护理或医学专业词汇,同时提示学生提前把相关专业词汇印发给听课者以备预习。报告过程中要求学生全部使用英文表达,尽量使其他组同学也能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地听课。鼓励授课者与听课者尽可能用英文交流。

1.2.4 课后反思 每次小组汇报结束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根据时间的限制,这种反思形式可以是针对全班,也可以针对某一表现优秀或未能圆满完成报告任务的小组。反思的内容包括自我评价和对其他组同学表现的评价,评价完毕后要求学生写出反思日记。课后的反思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反思自我和与同学共享反思结果的机会,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仅看到他人的长处,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共同经历了反思过程,对知识掌握更确切,专业英语水平能力增加。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应以鼓励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成就感,对其不足之处要明确指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利于以后有方向、有目的地改进[2]。

1.2.5 考核方法 教师同学生一起制定了小组汇报的成绩评定方式,成绩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准备和报告环节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对专业词汇的正确和充分地利用以及查找资料的能力、参与程度、与自己团队成员的合作程度等。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小组报告的水平,由教师评定成绩。每组的最终成绩即是该组成员的共同成绩,而不是对个人表现打分。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4)

从自愿报名参加专业英语培训的护理人员中进行选拔。选拔标准:①通过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②学历为本科及以上;③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④参加医院组织的统一英语考试,成绩>80分。最终选取160名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其中男性6名,女性154名;年龄20~39(25.34±3.46)岁;学历:本科150名,硕士10名。

1.2方法

专业英语培训活动包括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为期9个月。

1.2.1集中授课和情境模拟演练

每月进行4次集中授课,共8个学时,第4周的2个学时为特定情境的床边演练。①集中授课:由我院编译组教师担任集中授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均兼任某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授课,英语水平为专业8级以上。集中授课分为理论与临床实践两部分,分别选择《新概念英语2》和《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作为培训教材。其中《新概念英语2》为中英文双语编写,附有英汉对照词汇表、课文注释及简短的练习讲解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各感觉器官的功能,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教材则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分为不同场景,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视、听、说教学活动,锻炼护士专业英语的临床应用能力。②分组情境模拟演练:每单元后设置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情境问答、专题讨论等练习形式。教师讲授完理论内容后,共同观看录像,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情境模拟演练。共分为16组,每组10名护士。情境模拟演练结束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更正。

1.2.2英语授课比赛

英语授课比赛采取幻灯片授课的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个小组的护理人员分别在小组内进行初赛选拔,每个小组选拔出1名优秀护理人员,共16名护理人员参加了由护理部组织的英语授课决赛。在比赛前,邀请编译组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最终有4名护理人员获得英语授课比赛一等奖。通过英语授课比赛活动,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授课能力,而且为临床教学和外语交流储备了人才。

1.2.3护理英文学术报告

护理部、科教处组织安排护理人员书写相关专业学术报告,然后组织英语专家团队对上交的护理英文学术报告进行指导及筛查,选取部分护理人员作护理英文学术报告,每半年组织1次,每次3h。学术报告的重点是新技术和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帮助护理人员增强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通过举办护理英文学术报告可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医学英语的内在和外在动机,提高其在医学专业领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3效果评价

在培训前后进行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语考核,并统计SCI篇数。①英语笔试考核:满分100分,以历年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试题为笔试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及词义转换、英译汉、完型填空、作文书写。②英语口语考核:满分100分。聘请山东大学3名外籍英语教师、我院编译组2名英语专业教师和有过出国进修经历的2名博士生作为评委,通过对预先设计的相关问题提问,考查听说能力,然后通过对抽签选中的护理情境对话进行现场翻译,考查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③SCI篇数:统计2012年1~9月和2013年1~9月160名护理人员发表的SCI文章篇数,包括已被录用还未刊出的文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英语笔试和口语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的差异。

2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英语笔试和口语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前共发表SCI文章7篇,培训后12篇。

3讨论

为提高在职护士的英语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临床护士的需求,在护理部的组织下,对160名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由表1可见,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英语口语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21.4分,英语笔试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与书写能力。多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为临床护士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并提供了一个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传统的护理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员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其弊端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的“哑巴英语”。本次英语培训活动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活动场地体现了临床护士的实际需求,活动主题贴近临床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活动以对话形式开展,突出语言的功能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此外,通过举办英语授课比赛、进行临床护理案例英文学术报告,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促使护士主动思考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护理新进展,不但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促使了护理人员撰写和发表SCI论文。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5)

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高技能应用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有效组织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内涵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某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运用某课程所学知识、技术等解决岗位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提升、扩展、丰富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最终形成应职应岗的作业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至于如何开展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国内外高职院校并没有统一最佳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在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改革中,开展以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话题报告活动为载体,突出国际商务活动中英语口语技能培养的创新性教学探索。为期2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每个学期围绕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话题报告项目化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理论背景

(一)事理学原理

基于事理学,任何一个具体工作岗位不外乎要求在岗位人员善于发现并解决与本岗位职责相关的现实问题,从而体现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岗位上的具体问题,大到投资项目,创办或经营某企业、研发某产品、实施某项体制改革,小到制定一道工艺流程、实施某一技术革新、诊断某一机器故障等,通常先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或思路,然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先思后行表明工作方案与方案实施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个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方案的制定;二是方案的实施;三是方案的实施与操作的优化选择。同理,一个高职学生应职应岗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及其优化选择的能力;二是方案的实施操作及其优化的能力。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培养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应职应岗的专业能力,即对本岗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本位的职教观

由于高职教育肩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能力本位”(CBE)理应成为指导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想。其中的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状态,一种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和生活环境,采取专业化的、全方位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发展以下三个相互依存而有机联系的本领:(1)学会独立制定计划;(2)学会独立地实施计划;(3)学会独立地评估计划。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强调个体在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体系中,对由学科体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由行动体系获得的实践经验,经由“获得―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形成的、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的本领。显然,能力本位教育观,注重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应用,彰显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三)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转化必然以具体的行动情景为载体,因此,行动导向的学习必然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普遍范式。高职教育教学以服务于“就业导向”为主目标。其目标的定向性、应用性与整体性表明,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行动”。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习得专业知识,训练与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构建个人意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无疑,“行动”在这里构成一个框架,知识体系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景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快速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化为实用而有效的行为。职业教育的行动特质,正是高职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有力理论支撑。

二、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构建与实施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借助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从专业学科教学的视角设计行动项目群,采用动态的发展性管理与评估办法,实施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主要由以下8个方面组成:(1)导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4-5人)开展商务话题报告项目选题;(2)组员任务分工;(3)完成话题报告方案设计;(4)小组讨论与方案优化选择;(5)方案实施;(6)方案实施报告与成果展示;(7)教师点评和同伴评价;(8)活动反思。

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初期,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综合实践教学的总体部署,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坚持学生主体、任务导向的原则,分析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出现的典型商务话题,确定不同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构建国际商务话题报告实践项目组。各个项目尽可能有层次感,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体现因材施教。每个学期针对不同学情,即不同的学习小组与学习任务,导师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与修订课程综合实践项目的要求、内容与实施方案。各个项目包括项目简介和不同的技能要求、工作重点和难点、考核标准等有用信息,供学生设计与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方案时参考。

为了确保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在活动的第一周,导师首先做项目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其次,导师要求每个学生选定一个项目,以项目相同为原则形成不同话题报告项目组,并由学生推选各自小组组长;然后各个小组长组织组员仔细开展项目学习、话题报告选题、工作任务分工、话题报告方案设计与优化。第二周是主要工作方案的实施阶段,学生收集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按统一格式写出1000字左右英语话题报告演讲稿,同时做PPT辅助课件。学生分小组开展话题报告排练。每个小组的英语演讲稿由小组长负责修改,然后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材料审核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以确保话题报告演讲的质量。第三周总结交流、答辩与成果展示阶段,每个小组派代表做PPT辅助的口头话题报告,即小组项目实践成果汇报与展示,演讲一般限定在10分钟内完成。主报告人(学生)1人,其余小组成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自己的辅助观点。每个小组陈述结束时,观众席的“评委”(其余小组学生代表扮演)通过英语提问、评论或提出改进建议,进入答辩环节,提问环节一般不少于2个问题。同时学生评委根据事先确定的项目评价标准给各小组口头话题报告的表现评价并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终学生评委小组的平均分记入考评栏目,作为学生课程综合实践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学习任务的特点

(一)融合性

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任务源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针对应用英语专业岗位群中真实(或接近真实)工作任务,设计与实施英语商务话题报告。这种教学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平衡,知识与技能的转化,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使学生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为具体工作服务,有利于学生实际应职应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中英语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融合性教育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第四学期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模拟广交会”方案设计的话题报告为例。该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展位布置,同商家谈判,拉赞助,商品名称和价格的中英文目录单制作,产品简介,广告设计和产品营销策略等全部要求用英语完成,是对学生的商务英语技能一次全方位的训练与检测。

(二)实用性

基于商务话题报告的高职英语课程综合实践的学习任务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就业密切相关。应用英语专业以培养高技能商务英语人才为主,其中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以此为基础设计“话题报告”的实践项目,根据不同的商务活动情景制定相应的话题报告方案,精选话题内容,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收集信息,分工与合作,小组研讨与排练,方案设计与优化,小组演讲与反思等一系列合作学习活动。这样的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不仅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撰写项目方案设计说明书到英语演讲稿书写和英语演讲与问答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知识应用、思维发展、职业关键能力训练等环节,同学生的未来职业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三)实践性

高职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资料的收集和选择能力、口笔头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深层次思考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的共同参与。在不脱离综合实践课程目标的条件下,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话题报告,有时候连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下一步的学习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材料,动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除必要的指导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在一种未知中探索。教师把学生像“小羊”一样放出去“寻草”。教师自己做好“牧羊人”的工作,教师仅仅提供指导性建议,决不“越俎代庖”。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常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超越日常课堂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式实践状态,应职应岗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实实在在地训练和发展。

(四)互动性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决定项目内容的取舍,思考,提问,讨论,比较,批判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话题报告创新度高低有比较,有点评,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一些平时课堂里教师感觉比较棘手的任务,如学生不爱用英语问答、无话可说、缺乏信息交流等问题,借助话题报告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得到解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有的学生介绍如何找工作的话题,讲述自己真实的求职经历,引起了众多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评委学生提出多个颇有深意的问题,使得大家对将来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指导教师由此顺藤摸瓜,深入学生进行就业与择业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语言技能提高

经过2年的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例如,第三学期基于典型商务案例分析的话题报告,要求分小组广泛阅读成功或失败的商务活动并写出分析性报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分析与比较能力。实践中,学生精选有关的商务活动案例,群策群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实力。成果汇报展示时,各小组通过不同形式,如视频录制、情景剧表演、图片展览与介绍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学生在活动反思中写到:“这样的课程综合实践的过程其实是自主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它给我们提供了比平时课堂多得多的行动机会,切实提高了我们的英语应用能力。短短3个星期的实践活动,我们所读和所写英语文章比之前的十几周作业还要多。同时,我们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得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进步感觉比较明显。”

(二)学习行为变化

1.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某一教材“绑架”,偶尔也读些课外读物,但题材零散。商务英语话题报告的课程综合实践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项目完成的前后都要阅读大量相关的课外读物,规定至少5篇,每篇文章字数500-800,并要求写出50-100个主题词的读书笔记。

2.综合实践前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偶尔做些活动,但多以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为主,参与活动的人数不多。到了课程综合实践阶段,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主角,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多。更为可喜的是,话题报告时经常出现抢先问答的场面。有的学生为了得到提问机会,一直站立而不愿意坐下。这在课程综合实践前的课堂教学是罕见的现象。每个学期,每个项目,每个学生至少有3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分别是小组排练、汇报交流、随机问答、活动点评和活动反思等。成果形式别出心裁,演讲主题新颖,多媒体课件设计精美有创意,有时甚至还有动漫效果。

(三)学习心理

1.目的明确,兴趣激发

平时学习,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考试成为众多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目标”。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想象力的发展。课程综合实践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学习不只是要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课程综合实践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围绕项目,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选题,设计话题报告内容,自我评价。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2.自信心加强,成就感显现

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淡化分数,强化能力,学做合一,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学生在学习反思中说:“以前英语学习就是无休止地做各种题目,深怕单词不会写,听不懂,更不要提什么职业关键能力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确不同”;“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我们全力收集新颖、有趣、时代感的话题信息,于是我们读了好多资料、做读书笔记。尽管如此,成果汇报很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各个小组的交流更是极大拓展了我的学习。学了不少管用的东西,很实在,收获不少。”

(四)综合社会能力

商务英语话题报告的课程综合实践不仅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业的发展状况,而且项目建构、方案实施和活动反思的整个学习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综合能力,学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小组协作中,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了。通过构建项目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独自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演讲的排练。其次,创造意识得以培养。话题报告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内容的取舍以及成果汇报环节都凸显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究性。第三,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会了制定学习目标和活动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的前后,能合理选用材料,决定完成学习的时间和方法;监控自己学习过程和方法;自我评估学习成果。

五、结 语

综上所述,以能力本位、学生主体、任务驱动、话题报告为内容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此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不仅实现了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有机结合与转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应职应岗所需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能力,查阅中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技术创造性应用的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等。这种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态中的生存与发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升了高技能实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正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内涵发展的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 刘晓华.“话题报告”在实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8,(8):37-38.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6:35-39.

[3] 陈丽能,黄春麟.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中全程导入法的应

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11):40-44.

[4] 吴宗杰,黄爱凤,等.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M].北京: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6)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education”,定义: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actsubjects。就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而言,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使用母语的同时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对学科内容进行教育传授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使用两种语言掌握科学概念、理论、方法的能力,及通过外语媒介学习思考国际前沿的学科知识[1]。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在医药类高校的学生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是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实验课。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可以为药学专业学生开展后续学习和科学研究下打良好基础,也为我校其它实验课程推广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符合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4]。

1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定位

结合中国药科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双语教学要求,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要达到传统无机化学实验课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和技能,锻炼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英语来掌握科学概念、理论、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2无机化学实验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

相对于我校其他基础或专业实验课,无机化学实验课涉及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且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英语水平要求都不是很高,便于双语教学开展;我校药学专业每个实验班有学生32人,配备主副讲2位老师进行无机实验双语教学,同时实验课教学时间比较宽松,灵活性较大,能够有效解决双语教学在师生比、教学时间上的冲突;实验课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环境严肃而活泼,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板书、多媒体、PBL、微课等)灵活多变,可以实现边听边看边交流边实践的效果,营造良好双语教学和学习的环境,使得双语教学的开展切实可行[5]。

3我校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1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1“学”学生是双语实验教学的主体,由于生源不同,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当下我国各省的高考模式不尽相同,以江苏“3+2”模式为例,很大一部分考生选择了物理/生物组合,化学基础薄弱;双语教学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很高,而英语水平因学生个体差异良莠不齐。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能充分理解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同时还要能掌握专业英语听说读写,使得双语教学较难开展。3.1.2“教”教学理论匮乏,目前国内关于双语教学的系统理论指导极为匮乏,对于如何具体开展双语教学,科学有效的评价双语教学效果无明确模式及目标。如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可能“水土不服”无法真正适应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的校情[6],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教材的建设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当前双语教学重要因素。目前能够适合我国国情及高校的校情的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不同,同样使得我们不能简单“拿来主义”直接使用原版的外文教材,国内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缺乏,使我们在开设实验内容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师资是双语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首要基础条件。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教师应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也应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灵活运用英汉两种语言。虽然目前我校从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普遍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为优秀的中文授课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且都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鉴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环境,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同样参差不齐,特别是口语水平欠缺,使得英语授课能力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真正能够满足双语教学的很少。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双语教学普及推广的关键因素。

3.2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对策的探索

3.2.1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实验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同时学习化学和英语的兴趣是关键。对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校开设基础化学提高选修课程以加强其专业能力,同时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英语的培养,除了必修的大学英语课程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演讲赛、英语角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水平。同时我校还开展了专业外语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双语教学的课堂。3.2.2教完善教学理论:遵照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的原则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双语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我校双语实验教学理论[7-8]。强化教材建设:根据授课对象与培养目标,中国药科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教师在现有的国内经典中文实验教材基础上,结合参考国外英文原版教材以及相关英语文献资料,自行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既保持原版教材特色和英文表达习惯,又符合国内教材知识体系且具有药学特色的中英文双语实验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与实践》(双语教材,曹凤歧主编)[9]。增强师资力量:对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都比较好,并且对双语教学比较感兴趣的教师我校通过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培训(包括选派教师直接出国留学培训,如江苏省教育厅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英语强化项目及校级英语语言进修(英国,11个月)项目),或者直接引进合适外籍教师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以保证双语授课教师语言与学科专业的并重发展。

3.3我校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施

我校无机化学双语实验课程的教学分为3个主要阶段:实验预习和准备(课前)、实验讲解和操作(课上)、实验报告和考核(课后)。3.3.1实验预习和准备实验预习和准备是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应高度重视课前实验预习,了解实验原理及具体步骤,熟悉英文专业词汇,书写英文预习报告。为避免预习报告流于形式(原封不动抄写教材上的内容),要求学生以实验流程图形式对实验进行描述,锻炼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英文预习实验并简明准确描述实验内容的能力。无机化学实验实施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准备也必须非常充分,要求对课程体系、教学重点及难点、专业英语等都要十分熟悉。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案,无机教研室编写了详细的双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作了全英文多媒体课件,包含PPT、图片、动画、录像等,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对抽象的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同时作为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学基础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立体化建设)的一部分,相关内容均可上网查询,以帮助学生预习。3.3.2实验讲解和操作实验讲解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如PBL、CBL、TBL等)。教师检查预习报告,对实验相关要点进行英语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课件以流程图及操作图形式全英文列出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讲解平衡使用中英两种教学语言,首先中英文对比说明实验中的专业英语词汇和相关概念,后以全英文概述实验内容,对一些复杂难懂的实验原理或实验步骤等内容配以中文辅助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对实验内容进行操作示范或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各种设备,熟悉实验的流程、步骤及注意事项,并随时用英语提问使学生充分体会专业英语教学。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加入大量的生活实际和科技应用前沿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活跃课堂气氛。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操作情况,使用中英文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双语教学中。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兴趣,提高双语教学效果。3.3.3实验报告和考核在老师讲解相关专业英语、展示往届优秀实验报告、规范报告格式和写作方法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英文撰写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最后的讨论部分允许学生使用中文,但鼓励学生用全英文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通过英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锻炼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能力。同样要求教师用英文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和标注。一般而言,以往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评定主要依据实验报告。鉴于双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为鼓励学生向多元化发展,重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我们对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最终的实验成绩评定依据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课堂互动、实验报告、讨论交流等多方面相结合进行整体考核,综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

4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实验课,根据我校药学专业特色和师生实际水平,制定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大纲、操作规范、教学要求等教学文件,编撰出版了正式的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材,制作了实验多媒体课件(包括PPT,视频录像动画等),印刷了全英文实验报告册,建立了科学的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考核方法。通过对其双语教学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完善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无机实验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还可以掌握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有真.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0-62.

[2]余丽萍,马铭,汪萍.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7(2):35-37.

[3]魏小兰,邹智毅,林亦晖,等.在无机化学实验课中进行双语教学[J].高教探索,2007(S1):154-155.

[4]陈菲.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2):56-89.

[5]姚秀琼.双语教学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05,11(9):86-88.

[6]许贯虹,杨旭曙,何广武,等.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误区、困境与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49-651.

[7]刘弋潞,胡晓洪,卢维奇.物理化学实验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初探[J].广东化工,2004,(Z1):65-67.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7)

早在10年前,我国教育部就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双语教学,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推进双语教学的开展。2001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规定:“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在此文件中,教育部着重提及了“金融、法律等专业”,说明与金融极为紧密的会计专业也同样有必要尽快推进双语教学,是需要率先导入双语教学的专业领域之一。不久,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首的211高校又领先一步,率先开展了全英语教学。之后,教育部又接连于200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7年颁布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规范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和评审指标。

同时,2005年11月我国签订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联合声明之后,各行各业对于懂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上海浦东地区即将建成我国“金融”和“航运”两大中心,在此大背景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于擅长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为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语教学的实践活动。其中,我们筹办的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财报分析大赛”颇具创新性。

对于中英双语教学的理解和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充分重视双语教学课程,在会计系的两大专业(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中增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之外,我们还考虑运用“第二课堂”组织比赛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用英语学专业”的兴趣。2010年10月,我们举办了第一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同学们普遍表现出对此项大赛的兴趣,不仅有会计系的学生参赛,金融专业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颇有兴趣,他们与会计系的学生一起组成团队参加比赛。运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我们有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平台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

本文在回顾和整理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之后,通过对笔者策划筹办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会计系通过第二课堂灵活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分析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理论,可将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全外语教学模式”,英语翻译为Immersion English Teaching,所以又称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外语作为完全的教学语言,教师全部使用外语面对学生讲授课程,使学生好像被“浸泡”在外语中。第二种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指教师使用外语教材,交替使用外语和母语进行授课。其中外语使用的比例,通常取决于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种为“外语教材加母语讲授模式”,是指在授课中仅教材使用外语,讲授、板书、课堂讨论、练习和作业等其他环节全部使用母语。

如果是中英双语教学,那么,上述第一种全外语教学其实可用“teaching in English(用英语教)”来表述,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思考过程整个都使用英语,具有用英语思考、用英语学习的效果。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师生双方都已经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熟练地掌握英语。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要求,那么全英语授课反而会让学生听不懂,无法理解,更不可能掌握。

第二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teaching in English(用英语教)”。只是如果英语的比重太低则不利于教学了。一般认为英语的比重不应低于30%。如果这种混合模式中英语的使用比例低于30%,那么学生就难以学会用英语思考,只能学习一些专业概念的英语表述方法了,只相当于学习了专业英语。因此,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教师可以提高课堂讲述英语的比例,使英语讲述到达50%以上,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逐步习惯于用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50%以上的混合模式教学往往能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和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上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为实施全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第三种外语教材加中文讲授模式则变成了“teaching English(教英语)”甚至是“read in English(读英语)”了。教师将英语教材翻译成母语,学生学习如何翻译专业英语,相当于上了一节会计专业的英语翻译课。这样的双语教学其实已经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初衷,难以达到用英语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十分令人满意。学生对会计学专业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的解读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距离使用英语学习会计还有距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由于纯粹阅读英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英语读解上,反而难以学好会计的专业知识。这种模式须提高至第二种混合式后才能有所起色。

双语教学缘起于加拿大圣・兰伯特学校(St. Lambert,Montreal),1965年开始,该校采用浸入式法语教学实验一直进行到学生高中毕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圣・兰伯特学校的早期全浸入式法语教学作为最典型的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因此,加拿大被视为双语教学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中心的卡明斯教授(Jim Cummins)是国际双语教育和教学的权威。他认为,好的双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而且不会影响学生的第一语言水平和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也开始导入双语教学。美国33个州的360所学校在对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夏威夷语、中文等9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全浸入、半浸入和双向浸入式教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高校也开始大规模地开设全英语(全浸入式)、混合式双语教学课程,积极开展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二、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2010年10月,我们启动了筹划已久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此次大赛,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世界知名企业的英语财务报告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到外资外企就业,或前往英语国家留学打下基础。

(一)比赛宗旨和方式

为提高学生的参赛兴趣,本大赛特别选取了大学生非常关注的美国一流的成功企业“苹果公司(Apple Inc.)”为对象,比赛要求学生以2―5人的团队形式参赛,阅读分析苹果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

苹果公司日前刚刚了新款iPad和iPhone4。学生们正好非常关注苹果公司的产品,许多学生是苹果公司“铁杆粉丝”,听说要分析其年度财务报告,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比赛形式

本次大赛要求参赛学生阅读和分析的苹果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根据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编制的财务报表。要求学生用中英双语撰写自己团队的“财务分析报告”,由评委会对报告进行预审,决定各参赛团队是否有资格参加口头答辩比赛。预审结束后组织口头答辩比赛,要求参赛团队用中英双语演示PPT、用中英双语解说,并用中英双语回答评委的提问。

(三)来自学生的反馈

为了解学生对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看法和建议,笔者在进行比赛的同时,针对参赛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学生们的问卷回答中可了解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关学生的参赛兴趣,有高达88%的参赛学生认为有兴趣或很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8%的参赛学生“不太感兴趣”,但是他们认为此项比赛“对毕业后的出路有用”,所以也来参加。

第二,有关学生的参赛目的,有高达67%的学生为了加强英语能力,学习用英语进行财报分析。这反映出了会计系的学生们对于双语学习自己专业的热情。

第三,有关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对学生就业升学等出路的影响,全部学生(100%)认为参加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出路有用。其中,有高达92%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很重要”或“比较重要”。有高达33%的学生认为参赛能为毕业后到外企工作或赴英美留学做准备。以上数据都说明学生们普遍认识到不管未来去哪里工作,英语能力,尤其是财务英语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是重要的,认为参赛能够锻炼自己的财报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

第四,关于学生对比赛的建议,学生都积极回应,在所有的建议中,希望得到教师对财务分析进一步指导的占41%,反映出学生们想进一步学习、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愿望强烈。

(四)本次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总结

通过举办此次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认为可以锻炼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首先,以财务报告分析比赛为形式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参赛者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财务英语能力。财务英语和日常英语在词汇上、语法上重点难点都不尽相同,阅读、理解并分析一份国外的财务报告对参赛学生的财务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阅读英语财务报表可以巩固并应用学生的财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直接接触到美国GAAP会计准则,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打下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为经济所服务的会计准则及体系也随着这一变化而变化,与其他各国会计准则和实务的交流也越来越多。2007年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也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会计教学应该紧跟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本次大赛对美国一流成功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能很好地使学生学习并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异同,加深他们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认识。特别是对苹果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从报表格式、报表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各方面实际体会到美国GAAP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异同,从而加强学生在会计专业的国际化视野,了解造成各国之间会计准则差异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根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趋势。

最后,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会计实务。分析财务报告是通过报表的各项数字、附注、管理者评论等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是会计实务中重要的一项。通过分析英语财务报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内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实务操作以及分析重点上的差异。同时,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是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此而打好基础。

三、对如何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通过此次“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笔者认为,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有两大优势和一个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优势一:与双语课程形成优势互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和动笔写英语。笔者认为,第二课堂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能与会计系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参赛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动笔写英语。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时先分别用中英文双语简介自己的分析报告,然后当场回答评委的提问。评委用英语提问时,必须用英语回答,而评委用中文提问时,必须用中文回答。因此,参赛学生必须开口说英语,必须考虑如何用英语解释自己的观点,从而给学生创造了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另外,参加第二课堂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学生必须使用中英文双语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由评委会对报告进行预审,决定各参赛团队是否有资格参加口头答辩比赛。因此,学生必须用英语撰写财务分析报告,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优势二:直接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会计专业水平。通过参赛学生们直接接触到了英语会计的实务。通过分析苹果公司的年报,学生们直接接触到了美国FASB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GAAP),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通过分析苹果公司年报,学生们了解到了我国和美国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差异,而这些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会计专业水平。

问题点在于,难以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是自愿参加,所以参赛学生多为英语好、专业强的学生,在英语上没有自信的学生往往不愿参加。因此,第二课堂活动难以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

基于上述优势和问题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的建议,用于探讨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第一,进行课堂双语教学很重要,但是双语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单方面的灌输。大学生们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对新事物新知识有着极大的热情。第二课堂正好满足了大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在课堂双语教学对学生完成基本理论教学的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这一灵活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第二课堂双语教学一定要选择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主题。比如,这次筹办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以苹果公司为分析对象,正是基于“投其所好”的想法,结果确实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们的参赛兴趣。

第三,第二课堂双语教学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虽然难以覆盖到所有学生,但可以通过团队参赛的方式,尽量鼓励那些不擅长英语的学生也作为团队的一员参与到比赛中来。他们通过与团队中其他擅长英语的学生的共同参赛,不擅长英语的学生的提高是显著而快速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笔者策划并筹办的高校会计系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这一实践案例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会计专业通过灵活运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本文认为,第二课堂双语教学能与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堂形成优势互补,增加学生练习专业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会计专业水平。虽然第二课堂活动以自愿为主,难以覆盖全部学生,但通过团队参赛的方式,使得不擅长英语的学生也能参与比赛,快速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筹办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这一活动,有力地支持并加强了会计专业整体的双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8)

(一)事理学原理

基于事理学,任何一个具体工作岗位不外乎要求在岗位人员善于发现并解决与本岗位职责相关的现实问题,从而体现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岗位上的具体问题,大到投资项目,创办或经营某企业、研发某产品、实施某项体制改革,小到制定一道工艺流程、实施某一技术革新、诊断某一机器故障等,通常先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或思路,然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先思后行表明工作方案与方案实施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个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方案的制定;二是方案的实施;三是方案的实施与操作的优化选择。同理,一个高职学生应职应岗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及其优化选择的能力;二是方案的实施操作及其优化的能力。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培养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应职应岗的专业能力,即对本岗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本位的职教观

由于高职教育肩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能力本位”(CBE)理应成为指导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想。其中的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状态,一种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和生活环境,采取专业化的、全方位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发展以下三个相互依存而有机联系的本领:(1)学会独立制定计划;(2)学会独立地实施计划;(3)学会独立地评估计划。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强调个体在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体系中,对由学科体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由行动体系获得的实践经验,经由“获得―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形成的、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的本领。显然,能力本位教育观,注重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应用,彰显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三)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转化必然以具体的行动情景为载体,因此,行动导向的学习必然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普遍范式。高职教育教学以服务于“就业导向”为主目标。其目标的定向性、应用性与整体性表明,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行动”。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习得专业知识,训练与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构建个人意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无疑,“行动”在这里构成一个框架,知识体系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景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快速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化为实用而有效的行为。职业教育的行动特质,正是高职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有力理论支撑。

二、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构建与实施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借助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从专业学科教学的视角设计行动项目群,采用动态的发展性管理与评估办法,实施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主要由以下8个方面组成:(1)导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4-5人)开展商务话题报告项目选题;(2)组员任务分工;(3)完成话题报告方案设计;(4)小组讨论与方案优化选择;(5)方案实施;(6)方案实施报告与成果展示;(7)教师点评和同伴评价;(8)活动反思。

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初期,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综合实践教学的总体部署,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坚持学生主体、任务导向的原则,分析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出现的典型商务话题,确定不同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构建国际商务话题报告实践项目组。各个项目尽可能有层次感,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体现因材施教。每个学期针对不同学情,即不同的学习小组与学习任务,导师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与修订课程综合实践项目的要求、内容与实施方案。各个项目包括项目简介和不同的技能要求、工作重点和难点、考核标准等有用信息,供学生设计与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方案时参考。

为了确保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在活动的第一周,导师首先做项目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其次,导师要求每个学生选定一个项目,以项目相同为原则形成不同话题报告项目组,并由学生推选各自小组组长;然后各个小组长组织组员仔细开展项目学习、话题报告选题、工作任务分工、话题报告方案设计与优化。第二周是主要工作方案的实施阶段,学生收集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按统一格式写出1000字左右英语话题报告演讲稿,同时做PPT辅助课件。学生分小组开展话题报告排练。每个小组的英语演讲稿由小组长负责修改,然后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材料审核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以确保话题报告演讲的质量。第三周总结交流、答辩与成果展示阶段,每个小组派代表做PPT辅助的口头话题报告,即小组项目实践成果汇报与展示,演讲一般限定在10分钟内完成。主报告人(学生)1人,其余小组成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自己的辅助观点。每个小组陈述结束时,观众席的“评委”(其余小组学生代表扮演)通过英语提问、评论或提出改进建议,进入答辩环节,提问环节一般不少于2个问题。同时学生评委根据事先确定的项目评价标准给各小组口头话题报告的表现评价并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终学生评委小组的平均分记入考评栏目,作为学生课程综合实践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学习任务的特点

(一)融合性

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任务源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针对应用英语专业岗位群中真实(或接近真实)工作任务,设计与实施英语商务话题报告。这种教学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平衡,知识与技能的转化,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使学生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为具体工作服务,有利于学生实际应职应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中英语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融合性教育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第四学期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模拟广交会”方案设计的话题报告为例。该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展位布置,同商家谈判,拉赞助,商品名称和价格的中英文目录单制作,产品简介,广告设计和产品营销策略等全部要求用英语完成,是对学生的商务英语技能一次全方位的训练与检测。

(二)实用性

基于商务话题报告的高职英语课程综合实践的学习任务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就业密切相关。应用英语专业以培养高技能商务英语人才为主,其中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以此为基础设计“话题报告”的实践项目,根据不同的商务活动情景制定相应的话题报告方案,精选话题内容,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收集信息,分工与合作,小组研讨与排练,方案设计与优化,小组演讲与反思等一系列合作学习活动。这样的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不仅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撰写项目方案设计说明书到英语演讲稿书写和英语演讲与问答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知识应用、思维发展、职业关键能力训练等环节,同学生的未来职业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三)实践性

高职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资料的收集和选择能力、口笔头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深层次思考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的共同参与。在不脱离综合实践课程目标的条件下,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话题报告,有时候连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下一步的学习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材料,动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除必要的指导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在一种未知中探索。教师把学生像“小羊”一样放出去“寻草”。教师自己做好“牧羊人”的工作,教师仅仅提供指导性建议,决不“越俎代庖”。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常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超越日常课堂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式实践状态,应职应岗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实实在在地训练和发展。

(四)互动性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决定项目内容的取舍,思考,提问,讨论,比较,批判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话题报告创新度高低有比较,有点评,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一些平时课堂里教师感觉比较棘手的任务,如学生不爱用英语问答、无话可说、缺乏信息交流等问题,借助话题报告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得到解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有的学生介绍如何找工作的话题,讲述自己真实的求职经历,引起了众多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评委学生提出多个颇有深意的问题,使得大家对将来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指导教师由此顺藤摸瓜,深入学生进行就业与择业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语言技能提高

经过2年的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例如,第三学期基于典型商务案例分析的话题报告,要求分小组广泛阅读成功或失败的商务活动并写出分析性报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分析与比较能力。实践中,学生精选有关的商务活动案例,群策群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实力。成果汇报展示时,各小组通过不同形式,如视频录制、情景剧表演、图片展览与介绍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学生在活动反思中写到:“这样的课程综合实践的过程其实是自主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它给我们提供了比平时课堂多得多的行动机会,切实提高了我们的英语应用能力。短短3个星期的实践活动,我们所读和所写英语文章比之前的十几周作业还要多。同时,我们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得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进步感觉比较明显。”

(二)学习行为变化

1.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某一教材“绑架”,偶尔也读些课外读物,但题材零散。商务英语话题报告的课程综合实践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项目完成的前后都要阅读大量相关的课外读物,规定至少5篇,每篇文章字数500-800,并要求写出50-100个主题词的读书笔记。

2.综合实践前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偶尔做些活动,但多以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为主,参与活动的人数不多。到了课程综合实践阶段,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主角,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多。更为可喜的是,话题报告时经常出现抢先问答的场面。有的学生为了得到提问机会,一直站立而不愿意坐下。这在课程综合实践前的课堂教学是罕见的现象。每个学期,每个项目,每个学生至少有3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分别是小组排练、汇报交流、随机问答、活动点评和活动反思等。成果形式别出心裁,演讲主题新颖,多媒体课件设计精美有创意,有时甚至还有动漫效果。

(三)学习心理

1.目的明确,兴趣激发

平时学习,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考试成为众多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目标”。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想象力的发展。课程综合实践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学习不只是要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课程综合实践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围绕项目,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选题,设计话题报告内容,自我评价。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2.自信心加强,成就感显现

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淡化分数,强化能力,学做合一,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学生在学习反思中说:“以前英语学习就是无休止地做各种题目,深怕单词不会写,听不懂,更不要提什么职业关键能力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确不同”;“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我们全力收集新颖、有趣、时代感的话题信息,于是我们读了好多资料、做读书笔记。尽管如此,成果汇报很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各个小组的交流更是极大拓展了我的学习。学了不少管用的东西,很实在,收获不少。”

(四)综合社会能力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9)

2000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英美文学课程界定为英语专业课程,安排在大学本科三、四年级开设。《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通过阅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才素质的提高……”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去思考,以达到《大纲》所提出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才素质提高的目的。虽然《大纲》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但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不少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与市场关系较大、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时数量相对不足

据程教授2002年的调查,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中,英美文学课程只有选修课没有必修课;课时量也相对不足,外语院系一般都在本科三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学习时间从半年至两年时间不等,每周开设两节课的学校很多,尤其是非重点高师院校的外语院系。据笔者近两年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英美文学课程的门数也比较单一,一般只开设以下课程中的一至两门: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文学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等。

2.文学史与选读关系处理不当,理论与实践关系脱节

一直以来,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倾向:有人主张以学习“文学史”为主,让学生从宏观上去了解和把握英美文学的脉络;有人则认为文学学习应侧重文本的分析和欣赏,提倡“选读”具体的作品;另外一些人则采取折衷的态度,鼓励“文学史”与“选读”相结合。“第一种观点给人见林不见木的感觉,第二种观点只见木而不见林。第三种观点从理论上讲虽然较为理想,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和教学人员缺乏,在具体操作上却难以行通”。

3.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学生主体作用没有体现

程教授2002年调查后曾认为: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满堂灌的四段论教学方法或视文学课为泛读课的教学方法…不用或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八年以来,虽然教学手段有所改变,但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依然比较陈旧,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也多为教案的翻版。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量少,不少学生依然是被动地聆听教师的讲授,很少有课堂参与的机会,这一现象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死记硬背现象严重

据笔者了解,目前约50%的学校的文学课依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虽然题型多样,如选择、判断、选段阅读、评论题等,内容涵盖面广,但不少学生为取好的成绩,不得不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在考试答题过程中缺乏批判性思维及创新的观点,这一现象的出现极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5.师资队伍比较薄弱,科学研究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高师担任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多为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部分教师文学功底不够深厚,对文学课有畏惧心理,信心不足。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忽略教学情感因素,有的教师讲得过多,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同时,由于高师外语专业生源较好,一般院校普遍师资不足,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二、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近年来,在各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针对以上问题,在现阶段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改革策略如下:1)重新审视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2)以“文学史”为主线,加强对文学文本的细读;3)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5)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1.重新审视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

《大纲》对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着重对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这对我们进一步重视该门课程的教学,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程教授在2002年对部分英语院校进行调查后曾认为将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设置成一门或两门课做过探讨,并认为:先开英美文学史再开设英美文学选读课,课程设置体系具有完整性,“适合…外语院校和师范院校中的英文专业的学生”。就课时安排来看,虽然程教授在八年前曾提出“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文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应适当增大学分数和课时数”。不过,由于各高师院校近些年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前两学年的课时又一次地被压缩到一学年甚至半学年。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英美文学作为一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课程,很有必要加强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地位。

2.以“文学史”为主线,加强对文学文本的细读

“缺乏文本细读导致文学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的缺失。众所周知,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美学意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英美文学课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细读文学作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美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在现有的课时及现实条件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选读”为核心,适当穿插“文学理论”教学,加强对文本的细读,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某一时期的相关历史背景及文学流派,然后再选读相应时期的文学作品,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不是一味的讲授文学史或选读特定的文学作品。

3.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授课时数量限制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借助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8]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各高师院校应以校级、省级及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契机,大力推进英美文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进程。除此之外,针对部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实情况,笔者尝试让每个学生每期至少写一个读书报告,并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在课堂上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报告,从教学效果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目前,不少学校的英美文学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这一考核方式固然可以尽量涵盖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但却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首先应尽量少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即使是需要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也应该尽量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题目,同时特别是主观题应该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如考核3题给出5题供学生选择);其次是注意课程成绩的构成,可以适当地将平时成绩的比例增加,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相应地减少,使文学课程的考核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注重学习的过程;第三,将平时的练习、学期论文和读书报告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达到良好的考核目的,更易培养出一批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的学生。

5.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据调查,绝大部分高师院校的教师都认为要讲授好英美文学课难度很大。归根到底,有以下原因:一是多数高师院校担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有待提高;二是教师的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缺乏科研促教学的意识,只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缺乏深层次的对作品进行多重解读的能力;三是一般高师院校教师对外学术交流机会相对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因而,在现有条件下,一是要尽量让一些学术水平高、文学造诣深的老教师多担任一些本科生的文学课教学;二是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等方式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三是鼓励青年教师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力图做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重新审视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使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得以加强;在高师学生层次各异的特定现实条件下,有必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文学史”为主线,加强对文学文本的细读;在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有必要引入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在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的现实背景下,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考试改革;在一般高师院校师资相对薄弱的现实条件下,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从而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径,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外语研究,2002(01).

[2]程爱民,徐径,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Ⅱ).外语研究,2002(06).

[3]程爱民.英美文学教学:调查与思考.郑州大学学报,2002(05).

[4]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外语教学,2000(07).

[5]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外国文学研究,2005(03).

[6]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2001-08-28.

[8]梁亚平.英美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策略研究.教育与职业,2007(23).

[9]孟育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长春大学学报,2007(06).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10)

【Abstract】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ether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 is feasible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TBLT, the task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nglish class are designed.The findings show that TBLT is feasible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findings may overcome some disadvantage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task; teach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nglish; application

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也由于不少针灸专业的学生不断走向世界,对针灸专业英语水平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公共外语教学已无法满足中医院校针灸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需求,针对目前针灸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针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能对提高针灸专业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一、文献回顾

任务型教学法是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的。在班加罗尔实验的基础上,由珀拉胡于1983年在印度首次提出。像其他语言教学法一样,任型教学法也有其理论基础,比如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等。Nunan 提出了一个在任务设计中分析交流任务的框架,包括目标,输入,活动,老师角色,学习者角色,安排。目标是已知学习任务背后的倾向,它们提供一个任务和广义课程之间的交流;任务可能与一般的结果(交流的,影响的或认知的)或可能直接描述师生的行为;输入指形成任务的材料;活动详细阐述学生用输入实际做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观察者,学习者,材料提供者,活动的组织者,课堂上发生什么事的协调者;学习者是一个交流者和合作者,学习者被包含在一个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对他们的学习负责,发展学习中的自主性和技能;安排是实施任务的课堂安排并且它要求考虑任务是否能被在课外全部还是部分实施。

黄思琴,龚标,李学智等针对留学生学习针灸过程中的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PBL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法和OTD教学法的优点和缺点,最后认为应该因材施教。杨雪,姚欣针对针灸名词术语的翻译,探讨了词素组合法、代码标记法、意译法、直译法、音译结合法等翻译方法,对针灸英语反意思有所帮助。毛红,唐启群,邱昌龙从国际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医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基于相关教学理论,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医英语ESP教学模式。马颖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吉林省中医药复合型外语人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预计中医药复合型外语人才短缺、知识结构单一,未来五至十年此类人才将供不应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课堂任务设计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尽管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式,但大部分学者,比如Willis(1996)和Ellis(2003)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就包含三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任务后阶段。因此,在本研究中,作者将采用Willis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三阶段。任务前,任务环及语言聚焦。

1.任务前。

开始上课,老师检查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前学习任务是搜查关于针灸(单词、短语、图片、故事、视频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预习成果,检查完预习任务后,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介绍经络系统表的英文版视频。

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回顾自己之前经历过的或电影电视里看到过的关于针灸的场景。老师将学生讲出的关于针灸的词写在黑板上,比如acupoint,meridian,disease,doctor,patients,meridian-collateral system,and so forth.师生共同将词和短语分类。

2.任务中。任务中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

(1)任务。

老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是学习第四章,The Knowledge of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TCM?回答问题What ar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What is classification of the meridian-collateral system?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用英语讨论,老师在教室走动,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交流。

(2)计划。

每小组都要为报告任务结果做准备,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报告,他们更注重答案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利度。老师在教师观察,必要时给予帮助并纠正错误。

(3)报告。

每组都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任务结果,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班里其他学生认真听。每组汇报结束后,必要时老师纠正错误,进行积极的评价。

(4)语言聚焦。

老师对问题的答案和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回顾了重点难点内容,强调了重要的语言点。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为:Jing-luo is a general concept for meridian and collateral,which are the pathways for blood and Qi in human body.The meridian-collateral system consists of eight extra meridians,twelve regular meridians,twelve divergent meridians,twelve muscles regions and the twelve cutaneous regions,the fifteens collaterals,and the minute and superficial collaterals.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个医院针灸门诊医生和患者就诊时的英文会话。

课堂最后,布置课后作业“熟记经络系统表”并预习“手阳明大肠经穴可以治疗哪些疾病?”的相关知识。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任务型教学法在针灸专业英语教学中切实可行,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帮助学生掌握针灸专业知识,而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研究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教材的选择上比较局限,课堂任务的设计上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建议未来的研究探析更科学的针灸专业英语教材,在课堂任务设计中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

参考文献:

[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

[3]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朱忠宝.中医英语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47.

[5]伍先禄,任娣.试论中医英语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1):54-56.

[6]黄思琴,龚标,李学智,等.留学生《针灸学》英语教学问题及方法[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10):1225-1227.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目前阶段,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都要进行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与专业应用能力,但是,专业英语是否满足经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专业的商务交际能力,值得我们予以探讨。因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刻不容缓。

1.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商务交际能力的内涵分析

因为专业和学校的不同,又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基于培养充分适应经济全球化,胜任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我们可以确定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商务交际技能。

1.1 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商务人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不仅在传递信息或表述事实,同时也在表达感受和陈述意见。在经济活动中,商务沟通可以是公开演讲,可以是贸易谈判,可以是主持会议,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尽早培养商务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1.2 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商务写作能力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商务写作有以下两大基本功能: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商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商务活动中代表本机构有效的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用来履行这两种功能的各类商务英语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分析报告、商务信函、商业简报等。这些商务文件的写作必须纳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在学习中予以掌握。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名跨国公司文化差异研究专家戴维A利克斯认为,凡是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

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结果。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开拓、贸易往来、市场调研、宣传策划等工作,有较为频繁的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因此,在市场、劳动力和资金都全球化的今天,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现有大学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的差距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各种专业英语课程,显然不能完成上述培养目标。它们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士商务交际能力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客观差距。大学英语注重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的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同事部分高校还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具体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展开的,在教学任务上偏重的是对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这对上文提出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直接起到发展培养的作用。

3.通过商务英语课程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英语的自身局限性,那么商务英语如何能够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3.1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商务英语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技能和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英语为主要的工作语言,与同事、合作伙伴和境外客户进行流畅有效的商务沟通。但是这些学生大多不具备任何的商务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商务实践活动就面临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商务英语课程可以以商务交际活动为主线,设置虚拟的商务活动场景,模拟相关的商务活动,通过求职面试、部门分工、商务谈判、内部协商、市场调查和处理投诉等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各类常用的商务英语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分析报告、商务信函、商业简报等。如备忘录可以用来向公司员工通知公司内部政策的变化,也可以寄给客户作为进一步协商的依据。分析报告可以反映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商务简报可以通报某个项目的进展,也可以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类型的商务英语文件,讨论各种文件的特点和功能,并且提供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商务文件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各类商务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3.3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更需要强调文化差异,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胜任今后的商务工作。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将语言传授和国际商务活动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商业社会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可以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利用各种真实语料来模拟商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进行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商务沟通能力,商务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成为真正实用性的人才。这已经成为各界同仁的共识。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