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用水者协会业务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3 16:30:38

用水者协会业务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1)

第二条本协会的性质:本协会是由**乡**灌区的用水户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从事农业灌排自助服务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是地方性、非营利性的互助合作用水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实行工程自我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独立核算的群众组织。

第三条本协会的宗旨:以全心全意为用水户提供优质灌排服务,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节水高效、会员增收为宗旨。

第四条本协会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接受幸福乡人民政府和爱辉区水务局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接受爱辉区民政局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好业务工作。

第五条本协会的住所:**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协会业务范围:1、全面负责协会辖区内灌溉工程的建设、维护、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2、调配灌溉水源,组织抗旱、为用水户提供灌溉服务;3、负责供水到户工作,向用水户供水并收缴农业水费;4、为用水户提供与水利及灌溉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协会以渠系水文边界为辖区地域边界组建,在此范围内的受益农户经自愿申请加入本协会,成为协会会员,协会成立时未申请入会的农户,以后申请入会时,必须按规定补交前段工程部分建设和管理费。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协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本渠系范围内用水户;2、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3、拥护本协会的章程,遵守协会制度。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1、用水户提出申请;2、协会执行委员会或筹委会审查通过;3、协会执行委员会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1、用水权;2、选举和被选举为会员代表的权利;3、向协会反映意见与要求的权利;4、了解协会工作并进行监督的权利;5、退出协会的权利。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1、积极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执行协会的决议,遵守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2、按照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和用水小组会员会议决议,出工、筹资参与灌排工程设施维护管理;3、爱护灌排工程设施,检举、制止损坏灌溉设施的行为;4、按用水量或者其它商定的方式交纳水费;5、节约用水;6、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协会运行管理的情况或资料。

第十二条会员退会应向执行委员会递交书面报告,并清偿和归还应交纳的费用和财物(包括出工)。

第十三条会员如有严重违犯本章程的行为,经执行委员会讨论予以除名,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相应终止。

第四章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本协会设个用水组,为:用水组;用水组。

第十五条各用水组通过灌溉区域内所有会员参加的用水组会议选举产生若干名代表。根据用水量、灌溉面积的大小,兼顾地理位置,每个用水组由一名用水组首席代表即组长、名副组长、财务人员及若干名委员组成的用水组委员会。委员由代表通过协商或选举产生,委员会领导本用水组的其他代表进行工作。

第十六条用水者代表同时也是用水组的管水员,其主要职责是:1、参加用水者代表大会,执行用水者代表大会的决议。2、制定和上报本用水组的用水计划,负责本用水组的灌溉调度,平衡用水户之间的利益,协调解决用水组内的水事纠纷。3、根据协会的工程维修计划和要求,组织本用水组用水户做好内部灌溉工程的维修和管理工作。4、负责或协助协会做好本用水组水费的收交工作。5、根据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6、及时反映用水户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七条用水组的会员大会是用水组的决策机构,其职责为:1、选举本用水组的用水者代表(管水员)。2、审查和通过本用水组的用水计划。3、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审查和决定本用水组工程维修、集资兴建灌溉设施和向上申请建设资金的方案。

第十八条用水组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例会,如果用水组内有2/3以上的会员提议,可以召开用水组会员特别会议,特别会议的职权与例会相同。

第十九条用水者代表(含首席代表)辞职,需事先写出书面申请。首席代表辞职由执委员批准,用水者代表辞职由用水组会员会议批准,在未得到批准之前,必须继续履行其职责。如果用水者代表缺员,应及时召开用水组会议补选。第二十条由各用水组的代表组成本协会的用水者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名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名,委员名,主席是本协会的法人代表,负责全面工作;副主席及委员实行分工负责。

第二十一条本协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用水者)代表大会。其权利是:1、选举和罢免执委会成员;2、决定执委会成员的报酬;3、审查、通过执行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计划、用水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4、审查执行委员会的年度财务预、决算;5、审议通过或修订协会章程;6、划分协会用水组;7、负责制定用水组的运行规则。

第二十二条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1-2次,执行委员会有权决定临时召开代表大会或者2/3以上的正式会员代表向执行委员会提出召开代表大会时也可临时召开。代表大会必须有2/3以上的正式代表出席,协会代表大会决议,应由全体出席会议的正式会员代表表决,获得半数以上赞同方可有效。

第二十三条会员代表大会每届4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经业务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二十四条执行委员会是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二十五条执行委员会的职责1、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向其汇报工作;2、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3、聘用协会工作人员;4、制定与执行协会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用水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5、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工程维护,财务收支计划及其他工作计划,提交委员代表大会审批后执行。6、全面负责本协会管理范围的灌溉管理工作,并承担资产的保值责任。7、负责协调本协会内外部关系。8、负责调解和处理灌溉中的水事纠纷。9、任免用水组代表及首席代表;10、决定与协会会员利益关系密切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六条执委会成员必备下列条件:1、政治素质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一定的社会经验及组织领导能力,具备一定的农业灌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3、热爱农村公益事业,办事公道,团结群众,群众威信高,全心全意为用水者服务。4、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5、具有完成民事行为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执行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执委会委员候选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优秀人员可适当放宽)。执委会成员辞职,需先提出申请,经用水者代表大会批准,在批准前应继续履行其职责。如果执委会成员缺员,应及时召开用水者代表大会补选。

第二十八条执委会成员由用水小组或协会组建筹备组提名推荐,经会员代表大会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需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到会代表的同意方可当选。

第二十九条用水小组的职责是:1、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和执委会决议;2、维护小组所管辖的工程设施;3、按照协会灌溉用水计划,组织用水户实施灌溉;4、计量本小组或各用水户的用水量(或灌溉面积);5、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并及时上交给协会;6、协调各方面关系,调节处理用水者协会报告的水事纠纷。

第五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本协会经费来源1、会员交纳的水费。2、政府资助与投入。3、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本协会按国家政策规定及本协会《水费收缴办法》收取水费。

第三十二条本协会管理的渠系及其附属建筑物工程为本协会使用的国有固定资产,依国家有关法规及本协会制定的《工程管理规定》予以管护。

第三十三条本协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配备合格财务人员,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四条本协会换届或法定代表人离任之前必须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单位财务审计。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协会资产。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六条本协会章程的修改,由执行委员会负责提出修改意见,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七条本协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天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三十八条协会在1/2以上会员代表提出解散意见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执委会提出终止协议。第三十九条执委会提出的终止协议须经代表大表决通过,并报业务部门审查同意。

第四十条本协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后的活动,进行资产移交。向资产监管单位办理资产和档案移交手续,进行资产移交。

第四十一条本协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协会会员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八章监督和奖惩

第四十二条本协会接受幸福乡乡政府、爱辉区水务局、爱辉区民政局及有关部门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的监督与指导。

第四十三条本协会对工作卓有成效的会员及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四十四条本协会对不履行章程中规定的会员义务的会员,工作失职造成损失的代表及工作人员给予处罚。处罚分为以下几种:限期恢复或改正,赔偿损失,减少供水,停止供水,罚款,送司法部门处理等。

第九章附则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2)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取得的成效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村灌区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农民用水者协会是非经营营利性质的农民、农业灌溉用水合作组织,是用水户参与,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自治性农民组织,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农业。我县按照上级要求,顺应农村社会发展,大力推广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灌溉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对支斗渠下小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的管理、维护和养护责任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落实到具体的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全县约70个农民用水者协会为全县815条引水堰渠灌区的管理体制顺利实行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民增改、增效发挥了作用。一是,近几年,我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资金320多万元,末级渠改造建设项目资金近310万元,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全部得到维修改造,使我县农民直接收益。二是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有效,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47万亩,灌区灌溉保证率由过去的60%上升到现在80%以上,粮食亩产由过去的48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00公斤。三是水费征收标准由原来平均的28元/亩下降到现在平均18元/亩,农民用水成本下降1/3。

(三)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自从灌系灌区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以后,协会选派责任心强的管水员对灌区农民用水实行有序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用水纠纷问题,原来经常发生的村民为水相互械斗的事件现已基本杜绝,农民生产生活用水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四)协会管理日趋规范。各协会制定了协会的章程,大部分协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水费收缴制度》、《工程维修用工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较为完善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运行管理制度,协会服务农民的内容具体运作方式较为民主透明、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建立以后,为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制度的改革作出了一定贡献,协会运行管理逐步规范,协会活力日益增强,但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协会组织建设目前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重发展、轻指导管理现象较严重。一是有的乡镇、村为了当时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匆忙组建用水者协会,临时搭建协会班子,事过之后管理工作以后没有跟上来。二是有的为急着改革丢下包袱,匆忙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改革过后相关单位对其放松了管理。三是有些单位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各用水者协会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农民社团组织,不便干预管理,有些业务主管单位没有实施有效指导管理。

(二)协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较低。一是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已登记的42家分布情况看,最多的1个乡镇已登记成立13家,有的乡镇刚刚登记成立1家。二是协会与协会之间相比发展不平衡。有的用水者协会为农民服务的措施较多、管理较规范,水费收取率较高,协会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水者协会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缺乏,组织管理松散。同时,协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政策水平不高,一事一议的决策程序不能长期坚持,缺乏以章程为核心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有的协会负责人不知道协会做什么,等待村支部、村委会来给其安排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和协会自主意识。三是用水会员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家庭单干思想较浓,合作意识较缺乏,对公益设施管护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参与协会的积极性不高,有“我参不参与村自然会为我搞好服务”的思想,等靠思想较重。

(三)资金缺乏,政策滞后,协会发展缺乏保障。资金不足是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县有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刚成立时,上级水利管理部门有少量项目资金扶持灌渠维修,办公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交纳的水费,按规定水费还要上交,过后协会经费所剩无几。农民本身就是低收入人群,对协会缴纳会费水费非常有限。遇到较大一点的自然灾害水 毁工程时,协会将无力承担维修。同时,国家现行对农民用水者协会这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的发展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扶持机制,其组织目前大部分处于一种缺乏资金,依附村委会,靠村干部带动开展工作的局势,没有真正形成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独立工作格局。

三、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议

(一)分工负责,对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农民用水者协会是服务农民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工作发展主体靠自己。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将其视同直接服务农民的水利公益设施管护组织来对待,将国家对相关公益设施的投入重点向农民用水者协会倾斜扶持。民政部门依法对农民用水者协会按社团进行登记管理,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社会组织。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协会的业务指导,对群众收益面大,协会运作规范、信誉度高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适当扶持奖励,对水毁工程维修项目在政策条件许可范围内向协会倾斜发包,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增加协会的服务功能和发展信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水利公益设施的财力投入,保障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对本区域内的用水者协会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运行好的协会组织进行表彰。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本村用水者协会直接提供基层组织保障,教育村民,提高村民素质,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为其协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宣传推介,使社会进一步了解协会、认识协会,努力形成一种全社会关注协会,支持协会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协会真正融入社会,增强协会和会员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3)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取得的成效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村灌区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农民用水者协会是非经营营利性质的农民、农业灌溉用水合作组织,是用水户参与,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自治性农民组织,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农业。我县按照上级要求,顺应农村社会发展,大力推广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灌溉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对支斗渠下小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的管理、维护和养护责任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落实到具体的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全县约70个农民用水者协会为全县815条引水堰渠灌区的管理体制顺利实行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民增改、增效发挥了作用。一是,近几年,我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资金320多万元,末级渠改造建设项目资金近310万元,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全部得到维修改造,使我县农民直接收益。二是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有效,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47万亩,灌区灌溉保证率由过去的60%上升到现在80%以上,粮食亩产由过去的48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00公斤。三是水费征收标准由原来平均的28元/亩下降到现在平均18元/亩,农民用水成本下降1/3。

(三)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自从灌系灌区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以后,协会选派责任心强的管水员对灌区农民用水实行有序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用水纠纷问题,原来经常发生的村民为水相互械斗的事件现已基本杜绝,农民生产生活用水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四)协会管理日趋规范。各协会制定了协会的章程,大部分协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水费收缴制度》、《工程维修用工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较为完善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运行管理制度,协会服务农民的内容具体运作方式较为民主透明、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建立以后,为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制度的改革作出了一定贡献,协会运行管理逐步规范,协会活力日益增强,但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协会组织建设目前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重发展、轻指导管理现象较严重。一是有的乡镇、村为了当时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匆忙组建用水者协会,临时搭建协会班子,事过之后管理工作以后没有跟上来。二是有的为急着改革丢下包袱,匆忙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改革过后相关单位对其放松了管理。三是有些单位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各用水者协会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农民社团组织,不便干预管理,有些业务主管单位没有实施有效指导管理。

(二)协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较低。一是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已登记的42家分布情况看,最多的1个乡镇已登记成立13家,有的乡镇刚刚登记成立1家。二是协会与协会之间相比发展不平衡。有的用水者协会为农民服务的措施较多、管理较规范,水费收取率较高,协会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水者协会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缺乏,组织管理松散。同时,协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政策水平不高,一事一议的决策程序不能长期坚持,缺乏以章程为核心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有的协会负责人不知道协会做什么,等待村支部、村委会来给其安排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和协会自主意识。三是用水会员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家庭单干思想较浓,合作意识较缺乏,对公益设施管护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参与协会的积极性不高,有“我参不参与村自然会为我搞好服务”的思想,等靠思想较重。

(三)资金缺乏,政策滞后,协会发展缺乏保障。资金不足是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县有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刚成立时,上级水利管理部门有少量项目资金扶持灌渠维修,办公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交纳的水费,按规定水费还要上交,过后协会经费所剩无几。农民本身就是低收入人群,对协会缴纳会费水费非常有限。遇到较大一点的自然灾害水 毁工程时,协会将无力承担维修。同时,国家现行对农民用水者协会这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的发展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扶持机制,其组织目前大部分处于一种缺乏资金,依附村委会,靠村干部带动开展工作的局势,没有真正形成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独立工作格局。

三、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议

(一)分工负责,对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农民用水者协会是服务农民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工作发展主体靠自己。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将其视同直接服务农民的水利公益设施管护组织来对待,将国家对相关公益设施的投入重点向农民用水者协会倾斜扶持。民政部门依法对农民用水者协会按社团进行登记管理,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社会组织。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协会的业务指导,对群众收益面大,协会运作规范、信誉度高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适当扶持奖励,对水毁工程维修项目在政策条件许可范围内向协会倾斜发包,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增加协会的服务功能和发展信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水利公益设施的财力投入,保障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对本区域内的用水者协会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运行好的协会组织进行表彰。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本村用水者协会直接提供基层组织保障,教育村民,提高村民素质,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为其协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宣传推介,使社会进一步了解协会、认识协会,努力形成一种全社会关注协会,支持协会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协会真正融入社会,增强协会和会员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4)

Abstract: Yucheng City, vigorously promote rural water user association, let a farmer participation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i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the basic situation, main problems and coping measures to explore and think.

Keywords: Water Users Association; practic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C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力推进农村用水者协会,让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是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农田工程管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禹城市坚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积极兴办用水者协会,初步实现了用水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一、基本情况

禹城市位于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80万亩,属潘庄引黄灌区。近年来,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黄河水限量供应的实际,认为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是阻碍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对此,禹城市通过分析认为,根本出路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体管理旧模式,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水利建设和管理新体制,明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创新管理权,谁建设,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协会运行模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政府引导型。梁家镇东店润田用水者协会就是这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由政府牵头,依托现有乡镇组织,下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下设工程科、财务科、供水科等机构,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监事会负责监督协会的运行方向、财务帐目等,保证协会的正常经营秩序和合法权益。协会建立章程和运行机制,资金来源渠道是政府投入一部分、入股筹集一部分,对水利设施进行经营管理权拍卖获取一部分。

二是群众自发型。梁家桂庄和辛寨桂庄等协会就属于这种类型。会长和协会管理成员由用水户投票选举产生,采取一事一议、一议一了的做法。协会在安排工程时,先做计划和预算,建设资金由会员筹集。完工后,帐目结清,建完的工程,由协会成员轮流管理运作,受益群众交纳水费,年底利润平均分配到投资会员手中。

三是科技“联姻”型。该市充分发挥中科院、中国农科院驻禹专家的优势,兴建了保丰用水者协会,借助“两院”先进的供水决策支持系统,使先进的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大力推行短畦、窄畦和旱作农业,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农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灌溉,增加了科技含量。同时,用水者协会为专家提供了试验实习的基地,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市中街道办事处的南北庄、杓头李等用水者协会就是属于这种类型。通过近年的试验对比,平均节水38%,小麦平均增产14%。

四是综合开发型。市中街道办的马店、赵庄等11个村是世行二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所在地,水利工程排灌体系比较完善。马店等村依托开发项目,按渠系受益范围,将灌区斗渠以下工程设施的使用权、管理权移交给农民,建立了由六个村组成的六合用水者协会,协会以村为单位建有分会,分会下设用水小组,为群众提供灌溉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为推动用水者协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市在具体操作上着力抓了四点:(一)坚持原则,规范发展。我们兴办用水者协会的宗旨就是,解决农户用水难、灌溉难、工程管理难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着这一目的,该市坚持了“三个原则”:一是自觉自愿的原则,坚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二是服务的原则,协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会员提供灌溉服务,组织会员对所辖灌溉工程进行管护;三是民主管理的原则,协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二)搞好试点,引导发展。实践中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路子。(三)扎实推进,健康发展。主要做到“三个统一”:统一工程管理、统一供水管理、统一财务管理。(四)加强领导,促进发展。为确保用水者协会工作顺利发展,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用水者协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会的组织实施。水务局和各乡镇利用广播、现场动员、算经济对比帐、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水务局和有关乡镇组成专门班子,深入乡村抓落实,搞发动,消除了群众顾虑,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加快了用水者协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5)

两会认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推动两岸服务贸易正常化和自由化进程,相互开放服务业市场,促进共同发展。协议规定了两岸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双方的权利义务,未来合作发展方向及相关工作机制等内容。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大陆对台开放共80条,台湾对大陆开放共64条,双方市场开放涉及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和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

陈德铭指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后续协商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协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趋势,立足两岸服务业发展现状,突出两岸特色,对两岸服务业合作做出制度化安排,对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大陆方面市场开放水平高、开放范围广,充分体现了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意。

两会认为,金门用水攸关民生问题,通过两岸合作解决金门居民用水问题,有助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两会同意“有关解决金门用水问题的共同意见”,愿积极全力促成。

双方同意,继续加快ECFA货物贸易、争端解决协议的商谈进程,力争在年内完成磋商。今年下半年,尽快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签署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继续推动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商谈。商谈两岸地震监测合作、两岸气象合作协议。继续推动两岸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就两岸环保合作议题开展交流与研讨。年内适时召开第二次两会协议执行成果总结会。

陈德铭指出,为适应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满足两岸民众多方面的需求,在更多领域建立两岸交往与合作的机制化平台,两会应适时启动两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协议的商谈。双方同意进一步交换意见。

意义

两岸签署服务贸易协议迈出“互利双赢”重要一步

6月的申城暑意正浓,两岸各界的热切目光在这座活力之城交汇。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在这里登场。作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承前启后”的重要一步,本次会谈完成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这是两岸经贸正常化、自由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21日14时,上海东郊宾馆会议中心紫金厅,在现场100多名海内外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互换他们刚刚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文本,两人的手紧紧相握。

由文本及两个附件构成的这份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其中,大陆对台开放共80条,台湾对大陆开放共64条,双方市场开放涉及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金融等行业。

据悉,协议对两岸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涉及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部门中的11个。其中大陆方面出价均高于对WTO的承诺水平,一次性出价涵盖的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前所未有,可谓“两岸一家人”的最佳体现。

如在银行、保险方面,大陆允许台湾的银行在福建设立异地支行,允许台湾的银行在大陆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积极支持符合资格的台湾保险业者经营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对于台湾业者多年期盼的在大陆设立证券、基金、期货公司,也予以了大幅开放。此外,台湾电子商务业者将可在福建省设立合资企业,提供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台湾《经济日报》社论认为,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台湾获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可以在未来获得大量的新投资机会,也为台湾致力发展国际市场的服务业掌握了广大的市场基础。特别是在金融业和电子商务的市场开放上,可以为利差极小的台湾金融业拓展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市场。

“这些都是对台湾同胞的重大利好!”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说。

但这又是一份“互利双赢”的协议。一方面,台湾方面也对大陆服务业作出了一些开放,如已在台湾设有分行的大陆的银行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增设分行,大陆的银联公司也可申请赴台设立分支机构。此外,陆资企业可望赴台开旅馆、餐厅。

与此同时,台湾服务业因具备研发、创新和灵活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拥有较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势必为大陆服务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大陆众多消费者也将由此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

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符合两岸同胞的福祉。曾有台湾经济专家提出建设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而这个共同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市场,还是一个包括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在内的共同市场。从这个意义上看,服务贸易协议为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在两岸双方增进政治互信,就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达成重要共识的背景下,本次会谈也因而在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发展历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这是我和林中森董事长的首次会谈,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神圣使命。”陈德铭说。

两会领导人还商定了下一轮会谈的协商议题规划。双方同意继续加快ECFA货物贸易、争端解决协议的商谈进程,力争在年内完成磋商。同时,继续推动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商谈等。

会谈结束之际,两会互赠了礼物。海基会致赠的礼品是名为“互利双赢”的琉璃艺术品;海协会赠送的礼品则是一幅名为“上海外滩夜色”的苏绣工艺品。

“上海外滩的灯火,不仅是上海最美的景色,也是流淌在两岸人民心灵深处的记忆,在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的时空背景下,那种动感,那份璀璨,寄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美好的前景。”郑立中说。

特点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签字仪式举行记者会,说明两岸两会第九次会谈取得的成果。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表示,此次签署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主要具有大陆市场开放水平高、范围广,两岸特色的特殊安排,建立了两岸服务贸易磋商机制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大陆方面市场开放的水平高、范围广。

两岸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涉及到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部门中的11个。大陆方面出价均高于对WTO的承诺水平,一次性出价涵盖的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是对台湾同胞的重大利好。

郑立中举例说明。台湾建筑业者不仅可以在大陆设立建筑设计企业,还可以设立建筑工程企业,并且可以在大陆参与工程投标。台湾医疗业者可以在大陆以合资合作,或者独资的形式设立医院,其中独资医院可以在所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设立,合资合作医院可以在其他地区设立。台湾旅游业者在大陆设立旅行社,不仅没有年度旅游经营总额的限制,并且在营业场所、营业设施和最低注册资本等方面享有与大陆业者的同等待遇。台湾银行业者可以在福建设立异地支行,并可以在大陆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而这一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大陆方面特别承诺,台湾的银行在大陆的营业性机构经批准经营台资企业人民币业务时,服务对象可包括依规定被认定视同台湾投资者的第三地投资者在大陆设立的企业。这回应了大陆台资企业的关切。台湾证券业者多年来希望在大陆设立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大陆方面对此予以大幅开放。同时,台资金融机构将被允许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投资大陆的资本市场。此外,关于台湾的自然人以岛内的人民币资金投资大陆资本市场事宜,大陆方面将根据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及两岸资本市场合作进展情况,予以研究。

第二个特点是,协议的条款凸显了两岸特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商谈签署过程历时两年多,是所有协议中时间最长的,经历了十几次商谈,关键在于该协议的两岸特色。

首先,关于促进正常化和自由化的条款。两岸均是wTO成员,双方本应在落实承诺的基础上,相互给予更为优惠的市场开放待遇。考虑到两岸服务市场的条件和特点,两岸的服务贸易采取正常化和自由化同步推进的方式,这与其他自贸区在正常化基础上推动自由化的方式完全不同。为积极推进两岸正常化进程,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双方在协议中专门设立了公平待遇条款,为两岸双方尽快实现服务贸易正常化,推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制度机制。

其次,关于处理不属于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开放内容的措施,比如资格、标准、许可事项等虽暂未列入开放承诺表,但又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相关内容与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紧密关联,因此协议中专门列入了其他承诺和管理规范加以解决。据此,一方可以根据管理规范以适当的方式承认另一方服务提供者已经取得的资格证明等等,或者根据其他承诺,就上述内容与另一方进行磋商,将磋商的结果纳入具体承诺表。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6)

一、用水原则:

按照有序供水、交费用水、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要求,以“分类指导、有保有放、统分结合、批量供水”为原则,采取“按亩测算(以水稻良种补贴田亩为基数)、分灌区保量供水、先上游后下游、轮灌与续灌相结合”的供用水方式。各村用水者协会要根据本村水稻良种补贴面积及实际灌溉面积确定保量供水面积,并与供水单位签订供用水协议。

二、收费依据、标准及方式:

1、依据皖政办[2002]63号、长办[2006]33号、长办[2008]16号文件规定,符合包量灌溉条件的村实行包量灌溉(不符合包量灌溉条件的村仍实行计量灌溉),包量灌溉水电费预收数额以水稻良种补贴田亩、群众自愿为基数测算(原则上灌溉用水量按500m³/亩、100m³/6.60元计算,提水灌溉的加收电费,一次性预收到位)。

2、包量灌溉收费标准:

自流灌溉(瓦东干渠、黄花山分干渠):30元/亩;

提水灌溉(永丰电灌站,含电费):一站灌区:50元/亩;二站灌区(含二级电费):每亩70元。

使用镇管水库水源依据长价[2003]16号文件规定,自流灌区每亩10元,提水灌区每亩15元。

3、计量灌溉收费标准:

自流灌溉(瓦东干渠、黄花山分干渠):100m³/6.60元;

提水灌溉:一站灌区100m³/6.60元+电费;二站灌区100m³/6.60元+1.45元/千吨米+一二级站电费。

4、水电费由村用水者协会组织收取后,统一交纳到永丰水库管理所(镇管水库由所在村收取,用于村提水等公益事业)。

三、主要方法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

2、全面动员,广泛宣传。

我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易涝。目前,旱情持续加重,各村要广泛宣传我镇实行保量供水是农业取得稳产、高产的基本保障。5月10日前召开好“三个会议”:一是召开村用水协会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把任务分解到村用水协会成员身上,形成千斤担子大家挑,人人身上有压力;二是召开村民组长会,把压力传递,任务进一步细化,同时宣传保量供水政策;三是召开群众会,村包组协会会员到组协助村民组长召开好群众会议,核对好包灌面积,对不需要包灌的,本人必须写出书面申请,对拒不交费而偷用水的,坚决查处到位。

3、责任到人,及时筹款。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7)

徐延豪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对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谈到,今年会员日主题是“强化会员意识,弘扬创新文化”。中国科协直属全国学会会员日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得到了16家直属全国学会的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和展板。作为中国科协的中坚力量,直属全国学会要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老科协特别邀请8位著名医学老专家在活动现场开展了义务健康咨询活动,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

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召开第五届八次理事会

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于2011年12月14日召开第五届八次理事会,会议由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林业分会理事长刘于鹤主持,副秘书长秦德顺、中国林科院老科协副理事长吴树栋分别就林业分会和中国林科院老科协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做了重点发言,并提请全体理事审议。

理事们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对大会发言充分肯定了2011年工作成绩,并认为2012年工作要点切实可行,同时对组织会员参观考察、开展培训讲座以及编印《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会讯》等工作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林业分会和中国林科院老科协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

刘于鹤理事长在会议总结中,首先谈了当前林业改革的大好形势,回顾2011年走过的历程。他说,林业分会在中国老科协、国家林业局和有关司局的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团结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发挥余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他指出:2011年,林业分会组织广大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及中国老科协有关会议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在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重视、支持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林业改革做出了新贡献;同时积极开展会员培训,理顺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壮大会员队伍以及进一步提高为会员服务意识,增强林业分会凝聚力。刘于鹤理事长在发言中,对林业分会一年来紧紧围绕林业发展大局,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搞好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做了较为详尽的总结。(中国老科协林业分会 供稿)

清华大学老科协举办2012年新春团拜会

2011年12月25日,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德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德人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协办的2012年新春团拜会在京成功举办。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陈秀保、副秘书长彭希,以及清华大学、中国老年学学会负责人出席团拜会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孙继铭总结、回顾了老科协2011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2012年工作做了精心的部署。

整个团拜会现场呈现出欢快、喜庆、和谐、儒雅的气氛。团拜会上,空政文工团、北京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及清华大学离退休处京剧队等文艺团体纷纷上台给大家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整场新年团拜会节目分“欢歌笑语贺新年”、“龙舞新年谱新篇”、“难忘今宵春满园”三部分。空政文工团演员孙少兰的一曲《纳西篝火阿里里》把团拜会推向了高潮。主持人张学政的“脱口秀”,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和爱人之间的故事,让人们在笑声中体悟到家和万事兴的朴素道理。(晨 曦)

乐亭县老科协“史家大院”分会举办“艺术家在行动”联谊会

2011年11月30日,河北省乐亭县老科协“史家大院”分会与县文联联合举办的“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乐亭艺术家在行动”联谊会在汤家河镇史庄村“史家大院”举行。分会骨干成员、该县媒体编辑记者、著名书法家、作家、摄影家等文化艺术界名流20人参加了联谊会。活动现场著名书法家现场泼墨,编辑、记者相互交流,摄影家抓拍精彩瞬间,充分体现出作为文化大县的艺术家们的风采,引来十里八村的乡亲百余人参与。联谊会上,参会人员热烈拥护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纷纷表示将努力投身其中,紧跟时代,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河北省唐山市老科协供稿)

山西省老科协工业分会成立

2011年12月13日,山西省老科协工业分会成立大会在山西省经贸宾馆召开。省经信委副巡视员郭效义、省老科协副会长雷霆、郭振德、张泽宇、田凯和省老科协副秘书长史登峰到会祝贺。会议选举张泽宇任工业分会会长,田凯等8位同志任副会长。

工业系统的老科技工作者长期奋斗在工业战线,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求真务实的优良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与自己工作过的岗位有着深厚的情结,是国家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山西省老科协工业分会是在省经信委、省老科协的积极热情支持下,历时一年多的认真筹备成立的。分会的成立,为山西省工业界的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作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再做贡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一个多学科、高层次、人才密集的组织团体。

按照章程,山西省老科协工业分会将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继续发挥工业领域老科技工作者智力优势,弘扬我省科技界的优良传统,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基层,服务会员,突出体现民主办会特色,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再立新功。(山西省老科协秘书处 供稿)

白城市老科协等荣获省老科协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从吉林省老科协获悉,在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讲科普”,实施“农村科技致富工程”活动中,白城市有7个单位荣获2010年度服务“三农”先进单位:即白城市老科协、洮北区老科协、镇赉县老科协、白城市老科协农业专家委员会、洮南市农业局老科协、通榆县水利局老科协、大安市老科协农业局分会;荣获服务“三农”先进个人称号的有薛泽田、关福魁、赵玉书、姜延福、徐文发、姜化录、齐国卿、王占一、侯殿生、张剑、李仁山、王秋成、吴士华、任来才、赵树春、王世禄、吴耀声、冯忠毅、周吉祥、付振双共20名同志。(吉林市白城市老科协 供稿)

中国科协直属学会第六届秘书长沙龙举办

2011年11月29~30日,由中国老科协承办的直属学会第六届秘书长沙龙在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举办,8家办事机构挂靠在中国科协的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参加了这次活动。这届秘书长沙龙的主要内容是交流学会开展创新争优、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2012年的工作设想。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李桐海、副主任王玉平、王江宏及学会秘书处联合办公室常务主任王新建等同志参加了活动。

中国老科协秘书长陈秀保主持本届秘书长沙龙,他首先介绍了今年以来老科协在学会中心党委领导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和经验。他说,老科协在开展创先争优过程中将学会党建工作与学会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赋予中国老科协历来的传统活动以新意,践行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虚工实做,使学会党建工作真正促进了学会工作,加强了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凝聚力,推动学会党建和业务工作双发展。他还具体介绍了老科协今年开展建言献策、赴革命老区义诊等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果。 其他学会秘书长也纷纷谈了他们各自学会在创先争优、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工作和体会。

兵器老科协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近日,兵工老科协副会长李庆璋主持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与会者主要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李长春同志关于《决定》的说明。一致认为,党中央的《决议》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强调,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科协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老科协组织要联系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充分调动和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更加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武装头脑、融入思想,进一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培育一流的企业文化建言献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哈市举办退休人才创业项目推介会

最近,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哈尔滨市委老干部局、哈尔滨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年日报社联合举办了“2011哈尔滨市退休人才交流大会暨退休人才创新项目推介会”,同步举办“2011哈尔滨市退休人才网上交流会”。

退休人才交流大会会场分为企业招聘区,创业创新项目推介区。参加大会的招聘单位共52家,招聘岗位包括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电气设备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金融、医疗卫生等195个,招聘人数920人;会上推介“旋转粘度计”、“中国新发明专利酒”等创业创新项目59项。大会得到了离退休人才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据统计,有1000余名离退休人才参加了交流大会,意向性签约315人次,有7家企业与专利发明人进行了交流。(哈尔滨市老科协 供稿)

涟水老科协农业科技手册赠“农家书屋”

近期,江苏省涟水县老科协针对每年夏秋季节水稻病、虫、草害发生普遍的情况,组织农业分会老专家,根据江苏省农业科技报刊登的《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与防治》资料结合涟水农业生产实际,经过多次讨论,编写了《涟水县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小册子。书中列出涟水当地水稻常见病11种,常见虫害8种,杂草化除方法4种,共计两万余字。

所列举的病害防治方法有解说,有插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农民一看就会,便于操作。该书编写得到县领导大力支持,中共淮安市委常委、涟水县委书记李卫平亲自为小册子题词:“好饭靠稻米,好稻靠科技”。涟水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县老科协会长孙高珍为该书写了序言。据了解8月中旬,县老科协还组织老专家将小册子赠送到各乡镇“农家书屋”和老科协的科技帮扶基点村,并举办水稻虫害防治培训班,将老科协编写的《涟水县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小册子在培训班上宣讲。(薛律云 骆公平 供稿)

尚志老科协卫生分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黑龙江省尚志市老科协卫生分会,现有骨干会员8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的67人。目前,有数百名离退休医护人员,仍然在各个岗位上受聘或自主创业。有的开办社区夫妻医院,有的受聘在民营专科医院或私家医院任院长或科主任、护士长等职业,有的选择适当空间开办小区诊所。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特长热心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为满足广大群众健康保健需求创造了便利条件,对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诊治和季节性、流传性疾病的防治,起到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

尚志市老科协卫生分会,还经常组织骨干会员以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尚志周刊》专题栏目为平台,有针对性地举办医疗卫生保健讲座和咨询活动,力求社会服务活动多样化、公益化。前不久,卫生分会会长副主任医师郭德贵、副会长副主任医师田志魁、市老科协理事主任医师吴庆山、分会会员副主任医师崔顺德等人,又组成老科协义务义诊服务队,到市敬老院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黑龙江省尚志市老科协 供稿)

安徽省老科协科学论坛在淮南举行

2011年11月28日下午,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1年科学论坛在淮南煤矿宾馆举行。安徽省老科协会长杜诚、执行会长赵培根、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市长曹勇等领导以及合肥等7市老科协代表80余人出席论坛。安徽省老科协副会长尹鸿钧主持论坛。

此次论坛以“发展清洁能源,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内容为主题,围绕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优化全国电力布局,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围绕新能源建设进行论证。并联系实际分列出15个参考选题,大力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科学理论方面的前瞻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影响力。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2篇,具有数量多、质量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涉及到核能、水能、风能、沼气、电能等多学科,产生一批高质量论文。(安徽省科协 供稿)

双城市老科协2011年工作有成效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8)

一、引言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会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最后的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增加。第二、三产业对空间集聚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使人口、资源等集中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就成为了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20世纪以来,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国外研究中,singelmann(1978)最早进行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关系研究,并明确了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1]。daniels(1991)等以美国大中小城市的服务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所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扩张[2]。harris(1995)以印度为例,实证研究了城市在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城市是商品流通的中心,发挥着巨大的网络效应,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3]。tiffen(2003)研究认为,伴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将获得较快发展,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吸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4]。changetal(2006)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城市化通过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业部门自给自足决定了其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而城市生活的市场倾向引致居民对于运输、零售等服务业的需求更大,城市化能够带来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增加[5]。

从国内研究来看,随着中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也较多。江小涓(2004)对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增长潜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6]。俞国琴(2004)分析认为城市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它与服务业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推进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7]。郭文杰(2006)通过建立多变量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化引致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提升、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8]。杨胜刚、杨建模(2010)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湖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长期内对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影响却比较小,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9]。曾国平、袁孝科(2010)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采用中国1952—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10]。马鹏、李文秀等(2010)构造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较显著,但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类型等因素[11]。

纵观已有文献,关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两者相关关系的探讨,而对于两者协调与否的研究却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城市化与服务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价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性。

二、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城市化与服务业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两者相互推动。

(一)城市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发展

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聚集所带来的需求效应。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过程,伴随着人口在城市的集聚,必然会对诸如商贸、餐饮、教育培训、房地产、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而产业的聚集,则又会对通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金融、保险、财会、法律、技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大量需求,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二)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集聚需求效应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首先,服务业的就业效应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三次产业中是最强的,同量的资金投入到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倍~4倍,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次,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会通过提升服务产业竞争力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业在城市集聚使得服务业能够获得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及低成本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服务业自身和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城市化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见图1。

三、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度的测量

(一)协调度测量模型[12]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协同的现象。其原理为:设变量ki(i=1,2,…,n)为耦合系统中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xij(j=1,2,…,n)是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值,?琢ij、?茁ij分别为系统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则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kij可表示为:

kij取值在[0,1]之间,各子系统对总系统的贡献可表示为: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得到“城市化—服务业”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即:

?仔为系统耦合度值,?仔值越大,说明城市化与服务业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不协调。但是,也有可能出现k1和k2的值都较低但得分相近的情况,为避免出现“伪协调”,可进一步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同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数,u1、u2分别为城市化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姿、?酌为待定系数。考虑到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并参考相关学者的意见,取?姿=0.6,?酌=0.4。

耦合协调度模型虽然简单,却综合了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状况以及两者所处的发展水平,有效地避免了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但两者协调的异常情况,因而具有简便但不粗糙、简单却又概括综合系统整体信息的特点。

(二)指标选取

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非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建成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由于农村中也存在大量从事非农业的人员,如批发、零售等,因此,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可能高估城市化水平。同时,城市土地往往包括农田、林区等,实际统计中难以从城市实际占有的土地中分割出来,而且对该指标的统计,以往数据不具有连续性,难以进行不同年份的比较,不予采用。虽然中国户籍制度把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全部视为农业人口进行统计,导致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这一指标可能低估城市化水平,但考虑到国家统计局对城镇人口比重有专门的统计,而且该指标也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因此,本文选择城镇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对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衡量,以往文献多采用人均第三产业产值或者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来衡量。由于单纯采用人均第三产业产值指标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可能会高估服务业的发展,出现服务业“虚高”的现象,而如果单纯采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衡量,则又可能出现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但占gdp比重高的情况,导致测算结果失真,因此,本文综合以上绝对值指标和相对值指标的特点,以人均第三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分别取0.5的比重,加总后的得分即为该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协调度的计算

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排除原始数据不同量纲的影响,公式为:

为标准化的数据,xij表示原始数据,max xij、min xij分别表示数据最大最小值,i表示地区,j表示各个指标。

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结果见表1。

(四)测算结果分析

1. 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异特征。从城市化水平的横向比较来看,2009年排名在前十位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排名在

后十位的分别是:安徽、青海、新疆、广西、四川、河南、云南、甘肃、贵州和西藏。从各省份所属地区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大都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城市化水平的纵向比较来看,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1—2009年全国平均值从31.38%提高到49.11%,上升了17.7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五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重庆、福建、山东,分别提高了40.71、34.75、29.73、29.57、26.13个百分点。最慢的五个省份是:黑龙江、西藏、青海、吉林、新疆,分别提高了4.42、5.93、6.14、6.85、8.52个百分点。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2001—2009年,东部地区平均值由39.69%上升为63.15%,提高了23.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由31.94%上升为46.95%,提高了15.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23.29%上升为28.28%,提高了14.9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

2. 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异特征。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看,2009年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广东,排名后五位的是:贵州、甘肃、云南、江西和安徽;而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排名前五位的是:北京、上海、西藏、贵州和广东,后五位的是:河南、江西、山东、河北、安徽。西藏和贵州两个地区由于工业发展落后,使其在人均服务业增加值都较低的情况下,服务业比重却相对较高。但整体而言,无论是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还是服务业比重,东、中、西部地区都呈现明显的梯度递减格局。

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看,2001—2009年,全国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3 725.16元增长到12 710.87元,增长了3.41倍;服务业比重由39.59%上升为41.60%,增长了2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6 891.30元增长到23 065.36元,服务业比重由42.45%上升为45.85%,增长了3.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2 406.5元增长到8 655.30元,服务业比重由36.77%上升为38.08%,增长了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2 045.64元增长到6 984.57元,服务业比重由39.57%上升为40.93%,增长了1.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扩大。

3. 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异特征。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来看(见表1),全国平均值逐步上升,由2001年的0.433上升为2009年的0.509,其中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从0.567上升为0.678,中部地区从0.414上升为0.473,西部地区由0.328上升为0.387,东、中、西部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兹值的变化,将耦合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本文将其分为4个等级,当?兹∈(0,0.25]时,为严重失调;当?兹∈[0.26,0.50]时,为轻度失调;当?兹∈[0.51,0.75]时,为基本协调;当?兹∈[0.76,1)时,为优质协调。从耦合协调度所属等级来看,2009年优质协调的省份和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见表2);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基本符合东、中、西部空间分异规律,优质协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基本是东部地区,而轻度失调和严重失调的省份,则基本是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其空间分布见图2。

4. 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图3和图4分别显示的是2001年和2009年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正相关,回归结果的斜率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是显著的。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协调度来看,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优质协调的省份和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支撑作用有所不同,而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城市化初期阶段,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此时市场对服务业的需求数量少、层次低,城市化与服务业相互影响较小;到城市化中期阶段,工业较为发达,对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影响不断增强,但这一阶段,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到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服务业超越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也在加深。目前,中国除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发达城市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后期阶段外,绝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加速,此时,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对于东部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高,协调度也较高,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低,协调度也较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吸引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在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大力改造和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网络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并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singelmann joachim.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1920-1970[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8,(5):1224-l234.

[2]daniels. p. w.,o'connor k and huton t a. 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growth and change, 1991,(4): 3-26.

[3]harris n. 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role of cities[j]. cities, 1995,(3):175-184.

[4]tiffen m.trans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griculture, urban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j].world development, 2003,(8): 1343-1366.

[5]chang g h. and brada j.c..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urbanization[j]. economic systems, 2006,(30):24-40.

[6]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7]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12):58-63.

[8]郭文杰.服务业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6,(9):91-98.

[9]杨胜刚,杨建模.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基于湖南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3):144-148.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9)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7-0005-05

一、引言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会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最后的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增加。第二、三产业对空间集聚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使人口、资源等集中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就成为了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20世纪以来,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国外研究中,Singelmann(1978)最早进行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关系研究,并明确了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1]。Daniels(1991)等以美国大中小城市的服务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所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扩张[2]。Harris(1995)以印度为例,实证研究了城市在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城市是商品流通的中心,发挥着巨大的网络效应,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3]。Tiffen(2003)研究认为,伴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将获得较快发展,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吸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4]。Changetal(2006)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城市化通过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业部门自给自足决定了其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而城市生活的市场倾向引致居民对于运输、零售等服务业的需求更大,城市化能够带来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增加[5]。

从国内研究来看,随着中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也较多。江小涓(2004)对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增长潜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6]。俞国琴(2004)分析认为城市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它与服务业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推进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7]。郭文杰(2006)通过建立多变量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化引致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提升、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8]。杨胜刚、杨建模(2010)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湖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长期内对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影响却比较小,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9]。曾国平、袁孝科(2010)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采用中国1952―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10]。马鹏、李文秀等(2010)构造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较显著,但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类型等因素[11]。

纵观已有文献,关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两者相关关系的探讨,而对于两者协调与否的研究却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城市化与服务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价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性。

二、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城市化与服务业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两者相互推动。

(一)城市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发展

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聚集所带来的需求效应。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过程,伴随着人口在城市的集聚,必然会对诸如商贸、餐饮、教育培训、房地产、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而产业的聚集,则又会对通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金融、保险、财会、法律、技术咨询等生产业产生大量需求,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二)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集聚需求效应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首先,服务业的就业效应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三次产业中是最强的,同量的资金投入到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倍~4倍,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次,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会通过提升服务产业竞争力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业在城市集聚使得服务业能够获得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及低成本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服务业自身和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城市化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见图1。

三、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度的测量

(一)协调度测量模型[12]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协同的现象。其原理为:设变量ki(i=1,2,…,n)为耦合系统中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xij(j=1,2,…,n)是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值,?琢ij、?茁ij分别为系统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则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kij可表示为:

kij取值在[0,1]之间,各子系统对总系统的贡献可表示为: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得到“城市化―服务业”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即:

?仔为系统耦合度值,?仔值越大,说明城市化与服务业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不协调。但是,也有可能出现k1和k2的值都较低但得分相近的情况,为避免出现“伪协调”,可进一步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同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数,U1、U2分别为城市化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姿、?酌为待定系数。考虑到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并参考相关学者的意见,取?姿=0.6,?酌=0.4。

耦合协调度模型虽然简单,却综合了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状况以及两者所处的发展水平,有效地避免了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但两者协调的异常情况,因而具有简便但不粗糙、简单却又概括综合系统整体信息的特点。

(二)指标选取

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非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建成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由于农村中也存在大量从事非农业的人员,如批发、零售等,因此,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可能高估城市化水平。同时,城市土地往往包括农田、林区等,实际统计中难以从城市实际占有的土地中分割出来,而且对该指标的统计,以往数据不具有连续性,难以进行不同年份的比较,不予采用。虽然中国户籍制度把拥有农村户口的居民全部视为农业人口进行统计,导致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这一指标可能低估城市化水平,但考虑到国家统计局对城镇人口比重有专门的统计,而且该指标也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因此,本文选择城镇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对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衡量,以往文献多采用人均第三产业产值或者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来衡量。由于单纯采用人均第三产业产值指标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可能会高估服务业的发展,出现服务业“虚高”的现象,而如果单纯采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衡量,则又可能出现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但占GDP比重高的情况,导致测算结果失真,因此,本文综合以上绝对值指标和相对值指标的特点,以人均第三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分别取0.5的比重,加总后的得分即为该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协调度的计算

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排除原始数据不同量纲的影响,公式为:

为标准化的数据,xij表示原始数据,max xij、min xij分别表示数据最大最小值,i表示地区,j表示各个指标。

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结果见表1。

(四)测算结果分析

1. 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异特征。从城市化水平的横向比较来看,2009年排名在前十位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排名在后十位的分别是:安徽、青海、新疆、广西、四川、河南、云南、甘肃、贵州和。从各省份所属地区来看,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大都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城市化水平的纵向比较来看,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1―2009年全国平均值从31.38%提高到49.11%,上升了17.7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五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重庆、福建、山东,分别提高了40.71、34.75、29.73、29.57、26.13个百分点。最慢的五个省份是:黑龙江、、青海、吉林、新疆,分别提高了4.42、5.93、6.14、6.85、8.52个百分点。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2001―2009年,东部地区平均值由39.69%上升为63.15%,提高了23.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由31.94%上升为46.95%,提高了15.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23.29%上升为28.28%,提高了14.9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

2. 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异特征。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看,2009年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广东,排名后五位的是:贵州、甘肃、云南、江西和安徽;而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排名前五位的是:北京、上海、、贵州和广东,后五位的是:河南、江西、山东、河北、安徽。和贵州两个地区由于工业发展落后,使其在人均服务业增加值都较低的情况下,服务业比重却相对较高。但整体而言,无论是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还是服务业比重,东、中、西部地区都呈现明显的梯度递减格局。

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看,2001―2009年,全国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3 725.16元增长到12 710.87元,增长了3.41倍;服务业比重由39.59%上升为41.60%,增长了2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6 891.30元增长到23 065.36元,服务业比重由42.45%上升为45.85%,增长了3.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2 406.5元增长到8 655.30元,服务业比重由36.77%上升为38.08%,增长了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平均由2 045.64元增长到6 984.57元,服务业比重由39.57%上升为40.93%,增长了1.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扩大。

3. 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异特征。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来看(见表1),全国平均值逐步上升,由2001年的0.433上升为2009年的0.509,其中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从0.567上升为0.678,中部地区从0.414上升为0.473,西部地区由0.328上升为0.387,东、中、西部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兹值的变化,将耦合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本文将其分为4个等级,当?兹∈(0,0.25]时,为严重失调;当?兹∈[0.26,0.50]时,为轻度失调;当?兹∈[0.51,0.75]时,为基本协调;当?兹∈[0.76,1)时,为优质协调。从耦合协调度所属等级来看,2009年优质协调的省份和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见表2);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基本符合东、中、西部空间分异规律,优质协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基本是东部地区,而轻度失调和严重失调的省份,则基本是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其空间分布见图2。

4. 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图3和图4分别显示的是2001年和2009年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正相关,回归结果的斜率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是显著的。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协调度来看,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优质协调的省份和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支撑作用有所不同,而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城市化初期阶段,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此时市场对服务业的需求数量少、层次低,城市化与服务业相互影响较小;到城市化中期阶段,工业较为发达,对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生产业和生活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影响不断增强,但这一阶段,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到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服务业超越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也在加深。目前,中国除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发达城市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后期阶段外,绝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加速,此时,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对于东部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高,协调度也较高,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较低,协调度也较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吸引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在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大力改造和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网络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并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Singelmann Joachim.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1920-1970[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8,(5):1224-l234.

[2]Daniels. P. W.,O'Connor K and Huton T A. 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Growth and Change, 1991,(4): 3-26.

[3]Harris N. 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Role of Cities[J]. Cities, 1995,(3):175-184.

[4]Tiffen M.Trans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griculture, Urban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J].World Development, 2003,(8): 1343-1366.

[5]Chang G H. and Brada J.C..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urbanization[J]. Economic Systems, 2006,(30):24-40.

[6]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7]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12):58-63.

[8]郭文杰.服务业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6,(9):91-98.

[9]杨胜刚,杨建模.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基于湖南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3):144-148.

[10]曾国平,袁孝科.中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8):9-14.

[11]马鹏,李文秀,方文超.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8):101-108.

[12]谭伟,吴永求.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及协调度研究[J].西北人口,2011,(3):83-87.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Services in China

Ran Jianyu, Zhang Jiansheng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10)

一、中英水改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经营更加精细,单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灌溉工程和用水管理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政府和集体管理为主的方式,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用水管理的责任主体出现“缺位”和“错位”,长期有人用无人管,农田水利灌排设施老化、破损;加剧了用水的无序和浪费;灌溉面积不断萎缩;农业效益持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各地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农民用水者协会这种用水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农民的欢迎。

利用英国政府赠款实施的“面向贫困人口的农村水改革项目”是在国际社会大力倡导参与式灌溉管理、我国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及大力发展用水者协会这一大环境下诞生的项目实施期为2004年 9月至2008年12月,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在项目区建立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总结经验,支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并使贫困地区的农民特别是妇女等弱势群体受益。项目分两期实施,每期两年。三屯河灌区是新疆的二期。一期为喀什地区和巴州。事实上三屯河灌区从2005年就在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指导下,开展了基层灌溉管理体制改革。2007年水改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步伐。到现在三屯河灌区已建立运行协会22个。协会所管辖的耕地面积有34.5万亩,接近总灌溉面积的一半。

二、协会的主要做法

1.积极贯彻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规范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和运行,水利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的意见》文件,对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用水户协会的性质、权利义务、组建程序、运行和能力建设等作了明确的指导。2005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出台了末级渠系维护费标准以及维护费的使用管理办法,保证了协会末级渠道维护管理费用来源。

2.多部门合作,协力推动协会发展。用水者协会作为基层水利组织,在水资源配置、用水管理等业务上受水利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为民间组织,在组织机构建设和管理上又受民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水利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思想统一、合作指导是协会和谐规范的基础

3.因人制宜,实施能力建设。中英项目为了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了培训机制。形成了“中央项目办省项目办灌区项目办用水者协会农民骨干普通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传递链,大量的宣传培训是针对普通农民的。培训内容涉及用水者协会组建与运行、参与式方法、灌溉技术、灌溉设施维护、政策法规、用水者协会财务管理、社会性别意识等。三屯河灌区在7月25日就举办了”妇女参与用水者协会建设“的专项培训。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妇女参与的积极性,发掘了她们的潜力。

4.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三屯河灌区从三工镇南头工村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经过示范带头运行,到现在已发展到20多个,显示了农协会的勃勃生机和生命力。未来必将全面铺开形成规模。”供水单位+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将在灌区占主导地位,协会和水管单位的权利义务将更加明确,从而促进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

5.抓好制度与组织建设,规范协会组建及运行管理。参照章程和管理办法范本,各协会都结合自身情况,通过代表大会制定章程和管理办法,根据章程选举负责人,建立组织机构,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监督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督协会执委的行政,即监督其办事是否公平;二是财务监督,协会定期向全体会员公布收支情况,年底接受农民代表审计;三是水价水费水量公开,每轮灌溉结束后向全体会员公布。

三、协会的主要效益

1.落实了田间工程管护主体,改善了灌溉秩序,提高了灌溉效率。自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用水方式从过去的到队变为现在的到户,用水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建立协会后,通过对农民会员的大量宣传,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合作精神,灌溉秩序大为好转,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

2.节约了灌溉用水,扩大了灌溉面积。用水户协会建立后,节水效果明显。一是因为改善了硬件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二是因为灌溉秩序的好转,提高了灌溉效率;三是加强了计量和宣传,增强了村民水商品意识,促使其节约用水

3.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减少了水费支出。随着工程条件改善,渠系水利用利率提高,灌溉保证率也提高了,粮食和作物丰收有了基本的保障。由于改善了管理,节约了水量,减少了水费中间环节和搭车收费,减轻了农民水费负担。

4.提高了灌区水费收缴率。发展用水者协会对农民和供水单位来说是双赢的事。减少水费中间环节后,灌区的水费收取率明显提高。改善了灌区管理单位的经济状况,有利于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5.提高了村民民主参与意识,促进了农民用水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参加用水者协会,”自我管理、自主经营、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的意识已深深植根于广大村民。通过行使用水者协会章程赋予的权利,农民也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其他权利,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必定会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四、有待于解决的一些问题与建议

用水者协会业务篇(1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小型水利体制建设更是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呈现分布面广的特点,因此,其管理体制、发展机制要实现投入的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化,服务要社会化,产权要透明化。对于现有的水利设施,要使其效益最大化,积极改善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其现代化步伐。所以,如何进行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就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1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体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用水户协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现雏形,1996年我市产生了第一个农村供水协会, 2001年在我市首次召开了全省用水户灌溉管理研讨会,自此,各类水利协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截至目前,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272个,涉及11个县市区,灌溉面积297.9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45.4%。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管水平,确保了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 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群众观念不适应

有些群众还是传统的旧观念,不了解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性质和任务,特别是中老年型的纯农业经营者,他们既不从事个体私营,也没有外出打工,认为自己灌溉器具齐全,用水随心所欲,不接受新的水利改革模式。一些村干部认为水利体制改革后,用水问题自己说了不算了,对此也不持积极态度,有的甚至本文由收集整理反对。

2.2 经费没有保障制约着协会功能的正常发挥

多数灌溉协会水利基础薄弱,缺乏扶持资金,影响到协会的生存。协会中很多水利工程不配套,建筑物年久失修严重,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是非营利性的群众性社团组织,没有经济利益,仅靠农户的投资投劳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严重影响了协会的正常运作和生存。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形式

由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情况来看,其体制改革形式有六种情况:

3.1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所处村委会在乡镇政府的协调管理下,会同水行政部门,组建用水协会,并通过民主协商,在“一事一议”的原则指导下制定用水管理制度,建立管理的机构,确定出用水的价格,所收取的管理费用等,并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管理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维修费,并设专门账户。

3.2 承包方式

工程所有者拥有工程所有权,他和承包经营者签订承包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力和责任,以及利益关系,督促承包经营者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管理经营,并及时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工程所有者缴纳承包费用。在承包期内,农村水利工程的经营权和收益归承包经营者,但是要负责对水利工程的看护、维修,以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3.3 租赁方式

租赁方式中,工程所有权仍然归工程所有者。租赁通过招标的方法产生,工程所有者和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限内,其生产经营由承租者自主进行,可独立开发。在承租期内可以继承承租权,如需转让,需要经过工程所有者同意,然后,工程所有者重新和新经营者签订租赁合同。承租者需按期缴纳租金,租赁期满后,承租者要保证重新核定的资产要达到合同中的规定,乡镇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租赁期一般是五年,最长也不超过十五年。

3.4 股份合作制

可以对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以及新建的部分进行资产评估,然后进行股份划分,把其中的部分或全部股份出售,其经营管理和建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进行,合同协议或章程规定:入股股份包括资金、土地、劳务、技术和设备等。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股东所有,对工程股东要共同管理,风险共担、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其收益按照股份份额以及劳动付出进行分配,并预留公共基金用于工程的维修改造。

3.5 独资形式

独资形式要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下进行,投资者要取得开发利用水资源证,然后才能拥有工程的经营、收益权和所有权。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也需要水行政部门批准。投资者需要独自建设、管理、经营水利工程,也可以进行工程的转让,继承和抵押,其行动要接受行业监督。

4 措施与建议

4.1 扎实推进,健康发展

主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工程管理;二是统一供水机手管理;三是统一财务管理。通过实行“三统一”管理,体现了公正性、民主性、服务性的特点,运行效果良好,确保了用水者协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4.2 搞好试点,引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