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6 22:32:41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之所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笔者认为,虽然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全新课程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授课对象为所有本科层次学生。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该门课程的政治理论课属性。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弱理论性、偏史实性,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为了便于和美国高校本科通识类必修课程美国史教育对应比较,笔者在本文中称其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该课程从性质上分析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作出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核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试题类型固化,内容固定,对学生的历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时间点或者一个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不尽相同,记住公式,套用解题不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结果。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 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 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二,教学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历史知识的转化率。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明显。高校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过接受公共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其对专业学科的理解。文学专业,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史,理解特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环境,以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核心;旅游专业,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晓当地古迹的历史内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各科文化交汇相融的过程,只有弱化历史学科的专业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公共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其二,公共历史教育不应该与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割裂。公共历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接轨社会,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在公共历史教育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现代事件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历史规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3)

二是强化史学理论的教学。即在高三上完新课,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后,再有意识地、系统地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作深入浅出地介绍,使学生对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宗绪先生总结出来的“四条标准”去观察分析历史。这“四条标准”是:①生产力标准(确认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②实践的标准(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③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标准。④从人类文明演进史的高度看历史(确认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有时是很惨重的,如战争、屠杀;但与人类文明演进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代价不仅是难免的,而且是极其微小的)。如对原始社会各个阶段的更替,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世界近现代史三个阶段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垄断时代)等历史现象要用生产力标准去分析;对“”及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新思维,中国的改革开放等事件要用实践的标准去分析,根据其实践的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对诸如圈地运动、农民起义、革命等事件,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分析。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即不仅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还要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潮流,历史的主要课题等;在分析历史方面也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把人物和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等。

三是强化运用历史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史论分析水平。在课内外练习和测试中,要有一定量的题目考查史学理论知识和史论分析能力,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以下是历年高考题中旨在考查学生史学理论知识和史论分析能力的部分试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高质量的题目给学生进行训练。

1.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

2.《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4.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2分)说明其社会根源,(6分)并分析其积极意义。(6分)

5.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9分)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3分)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2分)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4)

所谓历史共通感,就是对历史的共同感觉。通过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共通感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历史环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提升高职概论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1.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历史意识淡薄。现代社会中的很多年轻人受到社会转型期内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普遍对历史常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尤其是认识能力不足的高职学生,更是缺乏必要的历史沉淀。而高职学生崇尚思想解放,并且会很容易受到各种媒介宣传的影响而改变自身的价值取向。这样就导致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共通感的培养变得十分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专业背景局限。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共通感的培养不仅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历史知识水平的影响。而从高职院校概论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有很多教师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对概论课中涉及的历史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就导致其在开展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存在简略描述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概论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历史共通感。

(3)教材内容结构僵化。高职院校概论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存在严重的结构僵化现象。其中首先是教材内容过于学术化,相关编撰人员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将理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主要编写内容,导致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其次是教材内容本科化,主要表现为教材强调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系统和全面了解,而这是本科教学的要求;最后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化,为了保证教材内容结构的完善,教材中经常会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

(4)教学形式过于单调。从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概论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照本宣科现象,经常按照教材平铺直叙,缺少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讲解,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概论课中了解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只对历史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有一定的认识,而对历史事件与概论知识的深系了解甚微。

2.高职概论课历史共通感培养策略

(1)强化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见证,能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也是人们的文化遗产。在高职概论课历史共通感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在社会发展及概论学习方面的重要性。

(2)消除概论教师专业障碍。概论教师是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历史共通感培养的主要推动者,其对概论课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历史共通感培养的效果。所以对于高职概论课教师而言,必须加强概论课相关历史知识的深入了解,消除其在专业上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在概论课上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达到深入培养学生历史共通感的目的。

(3)解决概论教材内容不合理问题。高职概论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其直接影响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并且会对概论课中历史共通感的培养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编撰高职概论教材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内容结果的灵活性,消除重复的知识点。

(4)优化教学形式。传统高职概论课教学以教师单向传输知识为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所以,为了让高职概论课中历史共通感的培养取得较好的成效,就必须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形式,主动积极地投入概论教学中,从而为培养高职概论课历史共通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良好的历史共通感能使学生的概论知识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提升高职概论课教学质量。所以在开展高职概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历史共通感,从而促进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5)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记忆书本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获取和分析解释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提高对历史材料的重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方式, 通过历史材料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今天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历史解释能力及史料教学分析

史料主要是指历史材料, 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这两种, 文字史料主要是指史书、笔记、典籍和碑文等文字材料, 非文字史料包括文物、古乐和建筑等材料。史料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点, 更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高中生需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获取与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而获取历史信息则需要应用到史料。由此可以看出,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而言, 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看作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进行史料的分析,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念, 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企业营销计划关键市场调研分析

历史解释最早出现于1942年, 学术界关于历史解释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对历史解释进行了如下定义:历史解释是指在明确历史史实和历史史料的基础上, 应用相应的理论及方法进行逻辑推理, 从而对历史事物、现象和人物进行全面分析及客观评价。历史解释能力则是应用理论和方法, 对历史史实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 历史解释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表述能力, 还包括对历史史实深刻内涵的分析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这样阐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史料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文学硕士论文已经将传统历史教学分析完,希望在文学博士论文中,大家能有所更深入认识。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6)

无论是新史学还是传统史学,都会把历史学研究的领域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还原历史史实;二是,历史理论的研究;三是,具体专题的研究。自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历史开始由分裂隔绝走向统一交融,历史学研究的视角也开始变得更加宽广。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史学的大溃败,使得史学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历史理论的研究和开拓,以期开辟历史学全新的领域。史学理论的研究对于历史学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那么,高中历史教学是否需要加入史学理论的教学呢?

一者,我们可以从高中教育的目的出发来看,课标上的叙述也许太过抽象和细化,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两大主旨:一是和大学人才的选拔接轨;二是,认识正确的价值观。无论从哪一方面出发,纯粹的史实讲述和观点分析都是有缺憾的,都是无法达成教学目标的,而同时,观点的分析肯定离不开史论的立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史学理论教学引入高中历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一者,我们再从实战来说,笔者研究了近五年以来江苏的高考历史试卷,其中涉及到史学理论的内容平均占到了5.22%,而自2011年以后连续三年递增,2013年占到了8.12%。史学理论不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提升,而应当是教学本身。唯物主义史观也不是历史研究的唯一立场和视角,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勇敢地,果断地去告诉我们的学生,原来历史应当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

一、唯物主义史观

唯物主义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意识形态等历史原因,它曾经在我们的史学界而长期占据着“大一统”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多元文化的认同,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但是我们的高中历史对于唯物主义史观的地位认同是绝对的,在课标中它直接把历史学定义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我们的高中历史课本编撰也完全是以唯物主义史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要点是: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迹可寻的,生产力是这一切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最终会成为社会前进和改变的动因,当然,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变更。

二、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的开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很多的历史学家开始用全球史的立场来看待人类历史。所谓“全球史观”是相对于“欧洲中心论”而言的,主张历史研究者“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跨越“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从而公正地评价全球历史。

在我们的试卷上大家不难发现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我们史料分析题的常客,对于全球史的考察也时常会出现在试卷上。怎么样认识全球史观?怎么站在全球史的立场上去认识历史?都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给予探讨的问题。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在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时,我们就不难发现东方的发展对于西方的影响,而大陆隔绝的打破绝对不是东方永远臣服于西方的开始,而是多元文明交汇发展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如果用全球史观去解释和认识就非常合适,也更加宏观和科学。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由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布罗代尔开创,在他的著作《文明史纲》中其利用文明史观自成一派。北京大学杨宁一教授在他的《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中就详细地阐释了对于文明史观的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支撑文明发展的原动力,而文明史就是要以文明演进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文明史观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我们受限于教材的分布,另一方面这种史观太过宏大,不好把握。但是对于文明史的考察在考试中多有涉及,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不能把文明史观投入具体的史实教学,我们也要尝试把这种模式映射到历史分析中去。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方法要比思考的结果有意义得多。

四、现代化史观

这个概念从狭义上说就是探讨传统农耕国家如何发展工业文明,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理论;而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视作为发展性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比较受关注,对于我们发展中社会的功用性价值更加接近。对于现代化史观,在我们的历史课本当中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体现,比如,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探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其实都在围绕一个评价标准就是是否向资本主义化迈进?是否体现了向前发展的趋向?这对于我们认识近代历史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综合来说,史论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想要振兴史学,必须从史学理论入手,建立新的模型,指导我们拥有新的视角。同样,高中历史教学更离不开史学理论的教学,无论从完善史学教育还是实战出发,都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不可避免的工作。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7)

一、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意义 (一)撰写历史小论文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多采用死记硬背来学习历史知识,结果是“背完就忘,考完就扔。用这种方法学习历史,消磨了学生的兴趣,限制了思维的发展。这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撰写小论文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第一,它是主动学习的方式,论题的挑战性激发了学生不断地探索研究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安排学习活动。第二,它是体验的方式,撰写小论文也是体验历史的过程,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能取得更多的收获。第三,它是综合学习的方式,小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学科知识,而不局限于历史学科,这也体现了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第四,它是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切磋,论争答辩,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可以说,撰写小论文是研究式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在满足好奇心的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忆知识、提高认识和锻炼能力。现代中学生理应掌握这种学习方式。 (二)撰写小论文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当学习者对某个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不甚了解时,他会主动去查阅有关资料,那些他感兴趣的、经分析而理解的内容记忆相对要牢固。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进行情感意志的体验,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感认识水平。学习者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的形成。撰写历史小论文还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扩大和加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广度和深度,并为探索新知识创造了条件。” (三)小论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历史课的灵魂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定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历史论文必须以史实为基础,脱离史实泛泛而谈肯定行不通。对文章所使用的论据,必然要经过一番深入地分析加工,才能提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这些活动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行为,要求研究者必须实事求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这些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 小论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论文的写作既要求学生应用综合知识,又要求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判断分析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地训练。长期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这种强调知识应用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历史小论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1、要注意历史小论文与专业论文的区别,不能把历史小论文等同于历史专业论文。历史专业论文的撰写者主要是历史研究者、史学专家、大学生等,他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深厚的基本功底,对论文的专业性要求很强。而历史小论文所面对的是中学生,他们知识面狭窄,对历史材料和论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较差,所以我们不能用专业论文的标准来要求中学生。“只要能以历史事实为依托,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论述清楚即可”,我们不必求全责备,要求过高过严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撰写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历史资料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在撰写小论文的各个阶段,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相关活动,不能过分约束他们的行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于历史小论文这种形式,中学生开始难于把握,所以给予一定的指导非常有必要。一要指导阅读,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资料;二要指导分析讨论,教会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三要指导撰写小论文,教会学生如何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既要适时组织学生的搜集、分析讨论、写作等学习活动,又要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参加活动,不断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3、对小论文的评价,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以肯定为主,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不管采取什么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学生实现更高学习层次的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实现学习效果的增值。 4、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总结的过程中,要肯定表扬立意新颖的小论文;指出并质疑观点论据分析有误的文章,也可以再放给学生讨论辨析这些问题;对于观点出现对立的情况,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开放。如分析指导时,教师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活动,更不能嫌麻烦减少学生的活动,否则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撰写历史小论文在于激发、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养成独立观察、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8)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课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笔者发现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势必会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史实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史实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要适当、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历史科学认识的是过去,过去的历史不再重复出现,即历史具有不可再现的特性。多媒体计算机是目前创设情境最有效的工具,它能把文字、动画、声音、图形、图像等多样化的信息汇集起来,与仿真技术相结合,便可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效果,为部分历史得以“再现”提供了可能。如“抗日战争”部分的内容,就可以整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日本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中国、残害百姓的场面通过计算机“再现”出来,整个过程必将激起学生的愤慨,不用教师多说,已经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又如“西安事变”一课,由于涉及的史料内容比较多,分析处理西安事变的各种关系又比较复杂,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既要展示史实,又要忙于分析当时形势的各种角色,可以说学生的认知容量是非常大的,一堂课下来,除了记笔记以外,还能学到什么呢?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要注意适度。

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的现象,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的。因此历史结论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要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需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来看,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诸如此类,不再一一详举。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勤于关注史学动态,积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敢于探究考察。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承者,更要是历史的考察者和研究者。

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看待?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在质疑探究中,还原历史真貌,做到历史主、客观两重性的有机融合。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不可否认,我们使用的旧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的要求推动高考的发展,迫使教师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学中要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也就成为新史观应用的范例。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9)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并将其时代精神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改步伐是极其重要的。对新大纲中关于史与论关系的重新阐述,我有以下理解:原大纲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提法,未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其中一方,或忽视史实依据空谈理论,或史与论脱节,随意得出结论,任意运用原理及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现象。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在此特别需要理解“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以论御史”,也是与史实紧密结合的(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成果;二是它可以解释历史现象,研究历史规律,而并非将历史“为我所用”。

领会了新大纲“论从史出”的含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初中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中关于史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1、文字。文字表述是教材的主干。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史实的阐述是依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其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语言浅显易懂,线索清晰,体系完整。1992年教材改革以来实行的大小字分述法,以小字辅助大字内容,更适合教与学双方使用教材。

2、插图。插图有彩图、黑白图、照片几种。为说明文字内容而编入的直观材料,有历史照片,有画家描绘的历史场景,也有表现史实的漫画等等。插图反映了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观看插图也是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

3、地图。实际上历史地图也属于教材插图,为了认识其独特作用在此将其独立分类,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一个专门方面。历史地图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时空变化,如古今地名异同,陆路、水路的变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教学中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来讲解地图。

4、图表。图表包括数据资料图表、线索表、大事年表、章节知识结构等等,也是辅助文字内容的,既概括了文字,又说明了文字,是史实的一种表述形式。

5、史料。现行的历史教材借鉴了外国、港台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方法,提供了一定量的原始资料,供教学中研究。学生接触这些第一手材料,更能清楚历史知识的来源,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类史实内容,可以说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学中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扩大知识面,如适量补充图片、地图、史料,深入讲解重点内容。

除了以上几类史实内容外,教材以外的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史实来源,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目前常用的信息源有以下几种:

1、时政资料。当代的时事政治资料是史料的补充和再积累。报刊、影视新闻的内容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如香港、澳门回归事件,都是历史现象的延续与补充。教师积累时政资料,并充分运用到中国史、世界史教学之中,效果相当好。

2、调查报告。除去专家、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作史实的印证与说明外,师生自己动手获得的调查报告,对学习历史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

3、文物、遗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是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是认识历史的良好途径。介绍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4、网络信息。师生从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网上信息快捷、海量,易于存储和交流,能扩展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最新途径。

上述各类“史”的来源,只要教师备课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就能使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了解史实只是历史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备人文素养。因此,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论从史出”在教学中大致有以下步骤:

1、研读史料。这里所说的史料是广义的,不仅是指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后人记载的史实。研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过程包括搜集材料、排除阅读障碍、理解内容。

2、辨析史料。大量的材料要经过辨析真伪才能被运用,这种史学特有的方法往往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和实施,在备课中要潜心研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它主要包括文献、实物材料的反复印证,计算年代,识别运用各种图表等等。

3、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将有用而又有信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最基本的史实论据。

4、论从史出。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

历史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譬如对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重大史事,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历史背景来认识其性质、影响、意义。对史实的评价不能片面、狭隘,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论从史出”并非简单的一句话,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

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也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内容、途径、手段、方法非常之多,有两点我认为是要特别考虑的。

1、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丰富的手段、方法,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多年实践并已取得成效的探索。今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2、让学生学会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这种“论从史出”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新教育观的要求,它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10)

据相关统计表明,高中的许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愿意上历史课。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采用史实教学法

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在刚开始的感知历史阶段,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如果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忽略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史实教学呢?第一是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对于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现代一些高科技教学工具,使史实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第三是尽可能多的讲述历史史实。历史教师要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在我国近代的文学革命史事可以讲胡适。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

二、鼓励学生质疑

当下,许多历史教师过于遵守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或者奉为神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般都是死记硬背,不敢于质疑。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是客观的,但是历史知识在某种情况下又是主观的。所谓客观性是指史实的客观性,然而主观性则是指研究历史人对历史事件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一些历史研究人员在特定条件下对历史的理解,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却也不是全部的事实,也有可能出现错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

要培养和鼓励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给学生做一个样板。历史老师应该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和鼓励学生质疑意识,并且教授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三、教师要融入新历史观

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根据当下的高考试题来看,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结论时不时的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使得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ll”事件后,有的同学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篇(11)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优化应该着眼于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来,体验历史、解读历史,从对史实的分析中提炼出理论,做到史论结合,最终综合得出正确的认识。因此,通过多种途径优化历史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深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加强双基教学,培养综合意识

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于扎实的学科基础,因此实行综合教学,非但不能削弱各学科的基础地位,反而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近几年的浙江省文综高考试题分析可知,学科内大综合的前提是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务必夯实基础。由此可见,双基是综合的基础,基础越厚实,综合就越容易。历史学科是一门更多地体现具体性、综合性的学科,但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才能准确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呢?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包括历史概念、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等。可以进行纵向联系,即按时间顺序的先后联系。也可以实行横向联系,即按一个时期国与国、人与人、事与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这正如当代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历史,就其本身而言,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梳理,以点、线、面的网络结构来简约化纵横交错的知识点,从而理清思路,抓住重点,以纲带目。因此要把知识点纳入到历史阶段中去重组,形成阶段特征,再以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整体历史观,进而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文综”高考历史题目的内容来看,属纯知识性和纯记忆性的知识正在逐渐淡化。从时间上来说,只须明了大致的年代就可以了,如某世纪几十年代、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末期等大致性的时间,而不是涉及到年月日。再如事件不重过程而注重理性的分析,重视背景和影响的记忆和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很多不重要的时间就不必刻意要求去记忆,史实也是如此,一些不重要的史实可以忽略或只留下一些印象就可以了。而对一些理解性的东西,尤其是重点知识,分析必须要到位,理解一定要透彻,它往往是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往往是题目的出发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比如2009年浙江文综历史卷关于工业革命的原因、影响等知识点的考查就来源于教材,又需要充分的理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加强理解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好知识基础。

二、注重学科融合,提升综合意识

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融汇其它学科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指导学生能从历史知识点联系到其他学科知识,或从其它学科知识回归到历史知识点。再通过引导学生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从繁杂的历史知识中梳理出门类,以开拓多元思维的能力。实践证明,知识的融合程度越高,迁移程度就越强,思维的展开空间就越广。

历史与语文问题的答题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可发挥语文阅读、写作和材料解析的功能。比如历史的材料解析题就可采用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理解,这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论证或讨论法来增强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理解,用史论结合的表述法来提高学生答题过程的表达能力。

历史教学还可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可把哲学的分析、概括、思维、论证的原理运用到历史的综合分析中来。政、史两科同属于社会学科,研究的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特征,都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价值观和人文素养,因此对理论有一定的要求。反应在考试题目上主要为运用政治学常识、经济学常识、法学常识、哲学常识来辨识历史,评价历史。反过来,要求用历史基础知识去加深理解政治理论,去分析事物现象的规律与本质,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得到解决。

历史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历史发生的地域性、环境变化等问题上。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历史学科中的时空概念、人与自然地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文化传承等内容与地理学科有着广泛的渗透和联系。史地综合主要体现在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相互交叉上,从地理学角度可考查一个地区自然的、经济的发展特点。而从历史的角度则可以考查该地区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其影响和意义。

在历史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常规性的,这主要是因为历史学科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史实,无论其是戏剧性的,抑或是悲情式的。如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就很好地提供了内容丰富、具体而生动并有很强感染力的英雄 ,这决定了其在发挥德育功能方面起到了独特地好处。我们应该通过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理想、前途、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正直具有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的人。

三、发展多元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学习思维的多元化。多元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要求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考察。它包括:思维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思维程序来考察世界,而不拘泥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它要求多种思维形式的并列和互相连接,通过各种思维形式多层次地解释事物的联系,思维过程依据一定的条件而相互转化。多维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长期训练加以落实。

1.比较研讨,深究问题

比较研究就是一种能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特征,进行思维联系与拓展的好方法。对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例如探究必修二专题三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的“和化运动”,教师可以使用材料研习和问题讨论进行比较研究,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

出示材料:第一组:党中央对工业化指标的多次修改、画作《林荒鸟无踪》。设置问题:(1)“左”的错误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讨论后综述:“左”的泛滥导致了工农业生产的质量下降,国民经济的结构畸形化,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失衡,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极度浪费等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三年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2)分析错误的深刻原因,讨论后归纳出结论,和化运动,违背了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首先体现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整体由局部组合而成,局部的变化相应会引起整体的变化。就国民经济而言,只有遵循工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合理布局,才能保证国民经济良性健康发展。而和化运动,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其他,只能招致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其次直接违背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盲目强调经济的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大片林木被毁,酿成恶劣的环境灾难。另外,它还违背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认识,实践证明最终只能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第二组:的《故乡行》: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教师引导讲解:《故乡行》正是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图景。诗歌反映历史,以历史解读诗歌。反映了作者在众口一词中独到的理性思维和饱含的忧国忧民情怀。

在材料的阅读中教师应注意对材料要做到精选,即材料的选取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难度适中,篇幅适当。同时出示材料时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当然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2.组织辩论,活化思维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复杂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针锋相对的辩论活动,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有效拓展思维,发展思辨能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有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学习了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辛亥革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开展辩论活动。例如设计辩题:⑴辛亥革命成功了;⑵辛亥革命失败了;⑶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之花。你同意哪种说法?学生分组充分合作准备后,在辩论中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学生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它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学生则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学生久久地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激烈辩论,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学习过程,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从教材内容学习拓展到书外知识补充……这样就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内化特征,拓展思维

历史学习应该加强学生的知识内化,思考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惟有具备良好的认知机构,先有意识地实现学科内部的综合,方能为建立跨学科的联系打下基础。这正是当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因此,历史学习要加强学科内综合的训练,尤其是纵向的联系,要重视一些小专题的理解,一些小专题往往也是一个重点,能比较系统地反映一个问题的全貌。适当加强与政治、地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历史知识落实到地图与地理知识相联系,并用政治观点加以解释、理解和运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史地的有机结合。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⑴明确要求,注意区别。叙述类的历史小论文要求概括叙述出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各个方面。论述类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以史实为主,加以适量的评论。论证类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以论证为主,穿插史实以证明材料中作者观点或题目所给观点的正误。联系比较类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通过横向或纵向联系比较来考查历史事物的异同。学生容易把论述和论证两类题目搞混,两者相同的地方是史论结合,不同的是前者以史为主,论从史出,后者以论带史。对此,教师应该加强指导,注意区分,从而使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⑵规范步骤,注重示范。学生初写历史小论文需要教师加强示范,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掌握步骤,学会规范。例如论述类的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步骤是:史实、分论点+史实、分论点(与上一步是并列或递进关系)+……+总论点(即结论)。比如“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有哪些变化?其原因和目的各是什么?”对此就要分层论述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华政策的史实和分论点,最后进行概括评论。又如通过十年建设时期正反两方面的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现实写作小论文,谈谈如何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许多学生在小论文中写道: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虽然总体说来成绩大于失误,然而个中蕴涵的“左”的错误却不可忽视,并由此将建国后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单一集中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推进,从而导致机制上的僵化集权,终至酿成“”的十年悲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正是从这一历史中汲取教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生产关系的全而调整,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三十余年的成就表明,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只有将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⑶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依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习进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高一学生宜写叙述类小论文,学会叙述史实,初步接触尝试论述类小论文;高二阶段侧重训练论证类和论述类小论文;高三阶段可以侧重主题研究类、联系比较类等小论文。这样逐步深入,让学生从再认再现历史、对事实的分析归纳逐渐转向对观点的理解把握上来,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能力和筛选、分析、提炼材料的能力。

⑷定期评改,深化提高。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师生评改活动,让学生的历史小论文中规中矩:1)体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2)尊重史实,在史料的运用上能够通过史料了解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3)符合写作标准,要求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有力,逻辑清楚,层次条理分明,文字简明准确,首尾呼应,分层叙述;4)张扬个性,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探究发现或自圆其说。

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说:“今天仍然保留着生命力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无一例外地交口称赞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启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关键是应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最先进最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视为灵魂。只有以这种史观和方法为指导,才能使我们观察历史和社会问题沿着一条正确的路线,才能使我们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变得更加自如,逐步地接近客观实际,逐步地揭示真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