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篮球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6 19:54:26

篮球发展论文

篮球发展论文篇(1)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论文格式。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论文格式。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论文格式。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年成为喜爱街头篮球的最大人群。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篮球发展论文篇(2)

篮球这项运动诞生后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虽然篮球进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是在近些年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CBA联赛在国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男篮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有了提高。篮球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先进的训练体系。我国的篮球教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发展初期相比有了飞速的提升,但是同发达国家完整训练选拔体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在篮球理论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制约着篮球教学的发展。我们对篮球理论教学的发展进行研究梳理,探究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教学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解决当下的难题。

1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

根据我国的政治历史发展情况和篮球理论教学的发展具体情况,我们将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篮球教学理论发展的初级阶段(1949—1966)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发展,篮球运动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快速发展。当时,我国是世界上众多的共产主义国家之一,与美国、西方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因此,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始于苏联的帮助。在1952年,我国仿照苏联教育体制成立了华北体育学院,选拔各类优秀运动员传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训练。而到了1959年,我国成立的各类体育学院已经有18所。全国各地的体育人才都有了发展的地点。尽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扰和封锁,我国仍然积极带领运动员参加各项国际比赛。在此阶段,我国篮球教学的理论也开始了发展。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自己的专业的篮球教学理论,一切都是照搬苏联的教学理论,仿制苏联的教育教学体系。后来,由于我国体育院校的增加、体育专业人员的增多,我们也开始摸索制定自己的篮球教学理论。

1.2篮球教学理论发展的缓慢阶段(1966—1976)

1966年,我国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祖国各地人民都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中去了。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也不再进行体育学习。我国的篮球教学此时可以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是这种现象在1971年得到了些许缓解,因为这一年,许多学校开始了复课,教师也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之前停滞的篮球教学又重新开展了,多个教师还联合撰写了多篇篮球教学理论文章。

1.3篮球理论教学的快速发展阶段(1976至今)

进入1976年,十年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内的生产生活和教育都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之前停课的体育院校重新复课,国内各个学校也恢复了体育学习,这为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1979年,我国出版了《篮球》这一体育系可以共同使用的教材。在这本教材中,篮球理论的教学有了更新。其中包括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体系,比赛中各种战术的运用,体能对抗赛的注意事项等。这本教材的出现,给了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一个工作的方向,教师在篮球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此教材的指导进行教学。由于当时我国的篮球发展水平有限,因此这本教材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篮球也逐步发展,之前的教材无法满足现有的篮球教学。于是在1985年,我国组织篮球专家对之前的教材进行了再一次的编写。此次编写,总结了我国篮球多年发展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参考国外同时期先进的教学理论等,补充了之前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也添加了许多新的知识。时间指向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的篮球事业和篮球教育都飞速发展。加上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篮球教育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重点。《篮球课的组织与教学》《对篮球教学质量的评估等》《体育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控制系统的研究》,这些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含有科学的训练体系。到了21世纪,特别是CBA联赛展开以来,篮球事业的发展又上了新的台阶,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多点开花,发展成绩喜人。

2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现状

2.1教学理论中缺乏学生兴趣的培养

当前我国篮球教学中,教师一直重视篮球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篮球训练中,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学生容易感到疲倦,意志力逐渐减弱,会出现学习兴趣下降的现象,有的甚至逃避篮球课,退出篮球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这个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教学成绩也无法提高。

2.2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不适合

在当前阶段,我国篮球教学理论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比较落后,不适合篮球教育的教学目标。我国的篮球教学仍然把技能考核作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考察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教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离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指出“生活教育”,就是指教育要为生活服务,生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我国传统的篮球教学存在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现象,脱离了实际,学生在课堂所学无法得到应用,学生学习的意愿就会下降。

3对我国篮球理论教学提出的建议

3.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想要搞好篮球教学,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在制定教学理论时,要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入进去。科学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幼儿园、小学中开设篮球兴趣班,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中学、高中的篮球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游戏法教学。通过兴趣的培养,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篮球学习中来,也可以保持学习兴趣的长久性,有利于篮球教学的长期发展。

3.2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任何行业、任何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都应该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步伐。我们的篮球教学关系到我国青少年的篮球水平,也关系着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更应该与时俱进。既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我们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在课堂中加入游戏法教学,情景法教学,举办各种比赛,出国学习交流等丰富多彩课堂活动。既能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在各种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3.3理论联系实际

篮球发展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篮球项目在竞技运动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篮球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篮球运动理论的科研成果从观念的变更、新理论的形成、技战术的创新、训练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器材的更新、选材的科学化、多学科的渗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拓,为我国、乃至世界篮球运动理论的发展奉献了许多经典之作。

对我国篮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生产规律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预测篮球运动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确定研究重点和调控研究方向,促进我国篮球科研理论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篮球运动研究队伍的基本状况,为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坚研究队伍、扶植青年学者,组织和协调这支队伍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等提供事实依据。

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间《

3.4.3 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定量研究及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运用增多

篮球教学研究是篮球科研工作的难点。此类研究通过教学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探索篮球教学中的特殊规律,寻找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新方法、新理论,以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过去的十年里,篮球教学的科研文献较以往增多了定量研究与交叉学科间的渗透研究,更具说服力。其内容也涉及教学计划和制定、教材教法设计、考核方法和标准、教学设备仪器研制及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

3.4.4 职业化、市场化研究:更加注重其现实意义

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不过十余年左右,其研究领域也因为要涉足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一直以来是篮球科研领域的薄弱点,研究成果较少。1998年后伴随着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的深入,广大的篮球科研人员开始紧密结合相关的国家法规政策、体育市场、社会环境,针对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所著文献也从实际出发,着力于解决篮球职业化、市场化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4.5 篮球文化研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篮球运动的文化属性已被学界认可。[2]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篮球运动、认识篮球运动,可以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可以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一趋势已逐步达成共识。目前,从有关篮球文化研究文章的数量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当前篮球文化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其研究内容除论证篮球运动的文化性,还涉及到篮球文化的概念与篮球文化的结构等。特别是部分学者借鉴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对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和重构,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著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十年来我国篮球科研论文刊发量呈波浪形发展态势,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变化的无序性;篮球科研的方法有一定创新,但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

2)我国篮球科研工作队伍已经形成,但高产活跃作者群的相对薄弱,核心著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作者以高校教师发文量居多,且以副高级、中级职称为主体。

3)现阶段,我国篮球科研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技战术、训练竞赛、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职业化、市场化、篮球文化等领域,但有关场地、器材、规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所欠缺。

4.2 建议

1) 加强篮球科研队伍的建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和提高其论文平均产出率。

2) 篮球科研必须从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需要出发,拓宽视野,端正动机,防止急功近利地拼凑和重复研究;注重运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加强与篮球运动一线的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合作,使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3)各级决策部门要有目的地进行篮球科研立项,加大对篮球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产;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正高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篮球发展论文篇(4)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部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篮球发展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08

On the Path of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LI Dingzhong

(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asketball in China has been widely developed, especially basketball and loved by young people sought to form a college campus cultural phenomenon. Although our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basketball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but also encountered dur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discussedon how to build the path of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physical education

1 创新思维,改变传统观念

虽然我国高校篮球运动随着社会上篮球运动的改革也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或者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篮球运动的意义及篮球运动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仍然束缚着他们的思想。所以,必须积极地研究和探索,创新思维观念,重新理解篮球文化的内涵,使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1.1 强化意识,促进篮球文化观念的形成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滞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单靠一种途径去解决,必须寻找到篮球文化构建的突破口,采取综合措施来形成积极健康的高校篮球文化。在中国的高校当中,大学生运动会和CUBA是引领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主要力量,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和CUBA的大学生既是联赛的观众,又是参加的主体,再加上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这就无疑会促使篮球文化在高校校园当中升温。因此,必须在大学生运动会和CUBA联赛中,强化大学生的篮球文化意识,促进高校篮球文化观念的形成。

1.2 拓展多元高校篮球文化理论研究

我国从事篮球文化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大多是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他们的文化背景单一,在进行高校篮球文化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偏重篮球文化现象研究,或仅仅比较中美之间的篮球文化差异,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过于单一,没有能够汲取世界上多元篮球文化的精神,造成我国高校篮球文化理论研究过于滞后和狭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主动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等内容,加强科研工作,用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来指导教学实践。篮球文化作为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积极加强与学科之间、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展多种行为的理论研究,形成多元高校篮球文化理论,为指导教学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2 营造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

高校篮球文化价值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篮球运动价值功能是篮球文化价值功能的基础,篮球文化的价值功能又反过来影响价值功能的实现。因此建设高校篮球文化就必须在高校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篮球运动环境和氛围,为营造高校篮球文化氛围奠定基础。

2.1 充分利用现有高校篮球运动的物质文化资源

文化既包括精神方面的成果,又包括物质方面的成果,高校篮球文化建构需要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共同支撑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其中物质成果是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师资队伍等。当前,我国的篮球用品生产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篮球运动的相关器材和配套设施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但是,由于部分高校的篮球专项资金投入不够,高校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篮球场地的不足,而被拒之于篮球活动之外。此外,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上个世纪,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运动技能水平有限,再加上没有及时更新师资队伍和质量,必然会造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滞后。

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完善。高校篮球文化建构以物质文化资源为基础,面对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资金匮乏、教育设施不完善的限制,必须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学校总体建设规划的计划之内,建立必要的篮球活动场所。并加强配置各个学校之间的物质资源,通过运动会比赛、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等手段,提高篮球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等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资源有效配置的高校篮球物质文化环境。高校篮球物质文化是高校篮球文化建构的基础,是形成篮球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篮球体育运动的专项资金,保证高校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2.2 拓展多形式的高校篮球文化活动

随着篮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为凸显,高校篮球文化建设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拓展多形式的高校篮球文化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校篮球运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通过自己建立起各种组织和回答形式,除了可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达到休闲娱乐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种课外活动环境的创造,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等,锻炼他们的心智和心境,最终达到育体、育心的双重目的。高校篮球文化活动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篮球素养相对较高、篮球文化氛围浓厚的组织形式,客观上是为评价自己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提供了内在尺度,促使大学生按照积极的文化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建构等。

学校篮球俱乐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建立的体育组织,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课余体育环境,除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体质外,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也作为教育价值取向。高校篮球文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种类繁多的,主要包括:组建篮球活动俱乐部,篮球比赛、篮球学术交流、篮球征文、篮球摄影等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篮球文化为载体,在大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当中,无疑会加强大学生对篮球运动了解的动力,同时在这种浓厚的篮球文化氛围包围之中,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形成。

3 建立科学可行的高校篮球文化教育制度

随着计划经济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篮球运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不可避免地带动了高校篮球运动过多地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文化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培养。在现代社会,“重训轻学”的篮球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和篮球运动技能的双重提高,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篮球运动员。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教育制度,才能保持篮球文化建构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1 汲取国外高校篮球文化制度的精髓

美国高校开展篮球体育运动的历史悠久,在美国校园里,篮球运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他们的篮球运动设施齐全、师资力量较高,并且具有完备的组织规则和制度体系,保障高校篮球运动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在完善的文化制度保障下,美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浓厚,对美国大学生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的篮球运动是从美国舶来的,在秉承美国篮球运动技能和战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美国高校篮球文化的魅力和灵魂。因此,我国高校在构建高校篮球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篮球文化制度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的长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高校篮球文化体系。

3.2 发展有自身特色的高校篮球文化制度

一项体育运动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衡量这项体育运动是否成熟和完善的标志。篮球运动是一项面向世界的跨国体育运动,在构建我国高校篮球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良的篮球文化,又要改革、发展和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篮球文化。对中国篮球文化进行解析,提出构建中国篮球文化的实施原则与实施步骤,把握中国篮球文化以及世界篮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其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国民族特色的篮球文化。高校篮球文化是中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篮球文化的内涵、价值功能、现状、建构途径进行分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我国高校浓厚的篮球文化氛围,创新和发展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校篮球文化制度体系。

发展有自身特色的篮球文化制度,必须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借助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适应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必须跟上时展的趋势,审时度势地研究篮球运动发展的规律,构建新颖的高校篮球文化体系。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篮球文化制度过程中,必须完善多种形式的篮球文化活动和文化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坚持继承优良的传统历史文化,并立足改革创新和探索,创建中国式的高校篮球文化制度体系。

3.3 形成资源共享的高校篮球文化体系

根据当前我国高校篮球资源发展的现状来看,形成资源共享的高校篮球文化体系是构建高校篮球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全力构建高校篮球文化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只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才能够达到高校篮球的物质资源共享、精神资源共享,这样的资源共享,有效地利用了当前我国有限的篮球文化资源,为篮球文化体系的构建节约的成本和资源。篮球文化具有相互依存性的特点,只有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共享,才能丰富高校篮球文化的内涵,拓展高校篮球文化的外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高校篮球文化体系。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篮球体育运动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商业体育或产业体育,而是被更多地融入了人文精神。大学生作为国家篮球运动员的后备生力军,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篮球运动中自觉地培养篮球文化意识,传播篮球文化精神,为高校篮球运动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篮球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曹桂祥.篮球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1.2.

[2] 韩毅.新世纪篮球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篮球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 篮球运动风格 训练理念 指导思想 发展趋势 选材标准

关于风格的解释,《辞海》中给出了两种:一、气质作风;二、文艺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习惯上对体育风格的定义有两个,一方面是从思想作风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技战术角度。本文结合前人对篮球运动风格理解的共通之处,把篮球运动风格定义概括为:球队或球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相当长时间的传承、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独特而鲜明的,不同于其它球队和球员的,在体能、技战术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始建于1917年,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由于当时国力积弱,体育事业无从发展,篮球运动在大环境下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研究篮球发展史中,通常将新中国成立的那年,即1949年作为研究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开端。

总结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形成、深化并不断发展的60年历史,本文把中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变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初步探索阶段(1949-1965年):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篮球界在学习苏联等国家篮球运动优点的同时,结合具体国情和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明确提出了“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训练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我国篮球运动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风格。1957年,中国篮球协会提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篮球运动风格。

(二)停滞阶段(1966-1971年):篮球工作全面停滞,篮球风格处于真空状态

开始后,国内体育事业处于停滞阶段。篮球运动和其它项目一样一切训练和国内外比赛基本处于停止的状态。这时期没有篮球训练,没有比赛,更谈不上指导思想,篮球运动风格的研究基本停滞。

(三)复苏、探索阶段(1972-1994年):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

这时期,随着国家体委回归国务院,国家体委根据当时篮球对抗行强、争夺激烈的情况,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相比较50至60年的篮球运动风格,此时更加丰富、完善。

(四)继承与发展阶段(1995-至今):快、灵、准、全、专

1995年开始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开始一系列体制改革,篮球风格的研究反而被忽视。

这时期的男女篮都没有突出的风格,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也是全方位的。三大“中国高度”的出现,使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发生了根本转变,与2003年9月提出的 “以全场争夺为方向,把拼防守作为重点,强化体能和作风,重视提高对抗能力,形成‘快、灵、准、全、专’的技术风格”产生了事实上的矛盾。此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势必对我国篮球运动形成独特的风格不利,极其不利于篮球训练、管理的开展。???

二、篮球制胜规律

篮球比赛制胜因素是根据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特点,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比赛时使用的技术、战术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提炼出比赛中更加本质的东西。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篮球比赛的制胜因素是由“准、快、理、爆、高、意、稳、多”的不同发展水平及组合方式构成的,并由此造成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上千差万别的特征。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较全面地发展各项制胜要素,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扬长补短,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三、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世界男子篮球的发展趋势是:队伍大型化,队员技术全面,位置趋于模糊;进攻速度和转换速度快,更加注重进攻节奏;防守凶狠,身体接触频繁,防守形式多变;中锋活动范围大,打法更加灵活。

当近世界篮坛,美国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是欧洲式的单靠配合跑位的篮球已经很难在篮球场上取得长久的优胜,欧美风格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篮球在发展过程中,要在继承和发展前人风格的基础上吸,立足自身吸取两者的优点,加强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艺,增加对抗能力,形成默契的整体配合,发展多变的战术和精准的投球。???

四、组队指导思想

通过比赛检验、

修订、反馈

战略 指导 形成 决定

指导

图1 篮球运动风格训练实践作用

本文总结了顾春雨和郭永波《篮球运动定义的解析与训练实践探索》中关于篮球运动风格训练的实践指导作用的见解,如图1。训练观念是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的桥梁。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回到训练实践中去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训练理念的指导下,把握篮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应该明确训练指导思想,推出所需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都要实施和贯彻风格训练,球队的风格在经过比赛的检验和训练过程,才能逐步实现。

五、选材标准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成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努力促进篮球运动的全面健康发展,既是现实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篮球运动向高空、快速、灵活、准确、多变方向发展。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比体能、比技能、比智能的同时,以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为主,发展空中优势,对篮球运动员要求既有高度,又有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在进行篮球选材中要选择具有一定的身材高度和全面的身体素质,技术全面、作风顽强,且有一定特长的运动员

六、结论和建议

(一)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处在选择、探索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我国篮球取得的成绩和遭受的失败,甚至出现的风格“缺失”的局面,在训练中深入的挖掘我国篮球的优势和潜能。

(二)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在训练中不断贯彻实施、总结修定的过程。风格的形成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原则就是要能充分发挥全队的优势和潜能,调动全队的积极性。

(三)中国篮球运动“快、灵、准”的传统风格是符合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根据世界篮球发展趋势,中国应建立“快、灵、准、悍”的篮球运动风格。

参考文献:

篮球发展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19-02

自从1895年美国人莱会里博士将篮球运动介绍并传入中国,篮球这项运动已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极其迅速,制度不断深化,中国篮球事业在发展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上基本摆脱了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我国篮球运动制定了篮球赛事体制,训练体制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并先后举办了以CBA为主的各级赛事,逐步过渡到职业化,并不断与国际接轨,从而推动着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但与其他欧美篮球运动的发展相比,还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在经济学领域,SWOT分析又称“优势( Superioritv或Strength)、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是整合营销传播当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企业的市场战略和营销机会分析,其中“机会、问题”分析,又称“机遇与挑战”分析,是指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分析;“优势劣势”分析,又称“优势、困难”,是指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分析。本文借助这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找发展机遇。

一、优势分析

1.政府的大力支持

由于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以及“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的提出,篮球运动以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在各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下,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学校、部队及工厂、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迅速开展起来。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国家主席、总理曾先后看望中国男篮。还赠给中国男篮一句话:要用精彩比赛为祖国赢得荣誉,赢得尊严,赢得友谊。同时,国家主席还现场观看了男篮中国队对阵美国队的比赛。可见,我国政府各级部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这无疑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体育消费增加,为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受众的运动消费与比赛相关产业经营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的市场运作机制,最终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我国篮球运动与世界接轨,引进外国教练员,到国外进行拉练比赛,派遣专门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等方式,吸纳先进的篮球理念。篮球科研经费增加也推动者我国篮球运动向前发展。

3.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明星效应的带动

我国人口众多,篮球运动群众基础良好。根据有关调查估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多篮球运动爱好者,从全国第五次场地普查了解可知遍布全国城乡的篮球场近52万块。如福建晋江每个村子都有灯光篮球场,而且几乎每个晚上都有篮球比赛,观众都是场场爆满。13亿多的人口基数和庞大的群众基础也为我国篮球运动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我们国家培养出一批像姚明、易建联这样世界知名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在篮球界甚至体育界的影响,直接让人们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促使更多的人关注篮球这项运动,这也有力地促进我国篮球的发展。在观看2010年世锦赛的我国6 500万观众中,有许多是易建联、孙悦、王仕鹏等的球迷。

二、劣势分析

1.篮球基础性设施普遍较差,后备人才匮乏

篮球基础性设施是广大群众篮球运动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篮球运动得以普及和推广的必要条件,但有很多地方甚至连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这大大降低了人们进行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使我国篮球群众基础大减,不利于篮球运动的开展,从而导致篮球人才的萎缩。全国各类体校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衰减也使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变为空中楼阁。篮球人才的梯队建设呈现出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形”。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出现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

2.科研和训练相脱节,导致科研薄弱,理论研究无法指导篮球实践

我国篮球科研队伍,缺乏合作和交流,科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研者不练,练者不研”的现象更为严重,使篮球科研水平相当薄弱,致使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篮球理论缺乏创新,篮球理论研究观点陈旧,没有独特鲜明的特点,较之西方篮球科研对篮球运动发展带来的实效性而言,我国篮球科研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不成熟阶段,所以在理论指导实践的手段和方法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整体运动成绩有所降低,急需调整思路,提升队伍水平

2010年篮球世锦赛中,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以五战一胜四负的战绩小组赛排名垫底,奇迹般的晋级16强,“被出线”后,继续败北,输给立陶宛。而女篮的战绩也是不尽如人意。2008奥运会和2006世锦赛的男篮都是八强的成绩,而女篮分别在1992年和1994年,夺得奥运会的第二名和世锦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就是在2008奥运会也跻身四强。运动成绩的下降是中国篮球面临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运动成绩的下降,需要教练队伍调整战术思路,增强运动员队伍的战术素养,另一方面,更需要运动员选材和培养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为运动队伍输送优秀人才。

4.教练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裁判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我们国家的大多数教练员都是运动员出身,篮球技战术水平、比赛经验和人格魅力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理论水平、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会学等方面的素养还有待提高。同时,裁判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篮球运动比赛高质量的进行。现阶段,我国篮球裁判员队伍整体素质还偏低,经常出现误判、错判等问题,使得比赛出现中断和观众闹事事件,篮管中心应加大裁判员培训力度和比赛监控力度,保障各级篮球比赛的公正、高质量的进行。

三、机遇

1.体育体制改革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保障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是我国改革的目标,其特点是“依托社会,国家调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的运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篮球运动规律,形成国家和社会办相结合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学校 “阳光体育运动” 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CBA和CUBA等系列联赛的开展等为篮球运动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这些体制的改革,成为篮球运动发展的保障和指挥棒,引领我国篮球改革继续发展。

2.世界职业篮球运动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以NBA为首的世界职业篮球运动发展速度迅猛,NBA联盟不但有较为详细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职业篮球运动的经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市场运作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篮球运动改革初期阶段,坚持走职业化道路,不断地参考和借鉴,汲取先进经验,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我定位,适应和占有市场,才能更大、更强的发展。

3.国内其他运动项目发展不成熟,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纵观我国的其他运动项目,篮球和足球算是比较成熟的运动项目。前些年,中国足球运动还占有绝对的群众基础和运动产品市场,但近些年,由于中国足球的一系列问题,不良现象,给足球运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许多人的目光转移到篮球市场,扩大了篮球运动的发展空间,这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4.现代有力的传媒手段推动着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各种关于篮球的电视节目、报刊、网站等是推动我国篮球发展的原动力。人们通过现代媒体的力量获得广泛的信息,了解和把握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脉搏,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优势。

四、威胁

第一,经济全球化后,国外的篮球发展为了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利益,必然会努力开拓中国的篮球市场,必然会与我国争夺市场领域。例如NBA联盟为了扩大市场和增加影响力,每年在中国举办几场比赛。

第二,国内的高级篮球人才将成为欧美篮球发展的竞争对象,国外将用高薪或其他优越的条件聘用我们国家优秀的教练员、篮球界的专家、运动员等。这样一来,我们国家的篮球运动发展将会受到冲击。

第三,篮球运动的发展也面临着其他运动项目的挑战。目前篮球与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发展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加之排球和其他小球项目在我国发展也较为广泛,因此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中国篮球明星的退役以及新的明星还未兴起,使得篮球观众人数不定,新增观众减少。

第四,国外篮球文化的冲击,不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是以篮球运动为表现形式,体现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的社会意识,围绕篮球运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各国篮球文化是以不同国家的文化为基础的,而我们国家讲究的是集体合作,团队配合,谦虚低调,所以我们国家篮球文化受到以美国篮球文化为代表的冲击和威胁。

五、结论

通过“SWOT”理论对我国篮球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目前我国篮球运动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及机遇,以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使我国篮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郑小东.用SWOT观点对我国篮球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6,(6).

篮球发展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148-2

前言

篮球运动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大众的喜爱,在我校也不例外,已经深入到学生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一种大众健身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和规律吸引着他们。为了更好的发挥篮球运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篮球运动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此研究对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400名学生,其中男生200名、女生200名。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82份,有效问卷380份,男生196份,女生184份,有效率95.0 %。

3.统计分析方法

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校内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表1 经常参加体育项目调查表

从表1中了解到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情况,其中,男生45%选择了篮球项目,而女生只有14%选择了篮球项目,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在我校开展情况喜忧参半。

我们知道篮球运动是开展和普及程度最高的球类项目之一,由于有较好的大众基础,很多学生选择篮球作为自己的运动选项。篮球运动趣味性强,技、战术形式多样,学生在球场上既可以展示个人技巧来挥发自己的天性,同时也可以与同伴协同配合来表现队员间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与创造力。球场上那种争锋相对、勇敢顽强的精神可以培养同学们在面对困难时勇于争胜的气概以及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团队意识。正是由于篮球运动所具备的这些要素受到很多学生特别是男生的喜爱,但也由于此项运动对抗性强、技术要求较高使得很多热爱此项运动的女生望而却步。

(二) 对篮球知识的了解情况及获取途径调查

表2篮球知识熟知情况调查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女生对篮球知识、篮球技、战术特点以及篮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的了解有一定差距,但在获取途径基本上差别不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调查中感觉到学生对篮球知识、篮球技、战术以及健身价值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透彻,女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篮球运动自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已从简单的体育游戏演变成当今世界最大单项体育组织。篮球运动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和反映时代的产物。现代篮球运动包含着多重含义,其中校园篮球运动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篮球运动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校园篮球运动其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教育性为一体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景观,这项运动不但为大学校园平添许了多激情和欢乐,它更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品格形成、个性发展、审美培养、性格陶冶、智力启迪以及团队精神的打造有着积极作用。

(三)参加篮球活动动因调查

表3 参加活动动因调查表

从表3中看出学生以篮球作为健身手段选项不是很高,男、女生分别是19%和16%,而主要以休闲娱乐和兴趣爱好作为主要目的两者和值分别为58%和72%。此外,以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友谊为目的的选项值也不高,分别是13%和12%。此项调查显示以篮球作为健身数据百分比偏低,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篮球的健身价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不是很了解。我们知道篮球作为一项竞技性和娱乐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受到人们的喜爱,篮球运动在有限的空间内攻守双方进行技、战术的全面对抗,这要求参与者有很好的跑、跳、投等能力,通过此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从而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参校园篮球运动,不但可以很好地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篮球这项运动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信心得到增强,并培养自己的约束力、意志力、进取心,同时通过参加篮球运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合作、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品质。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今大学生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舒缓一下他们的生活,而篮球运动就是最好的选择,大学便利的场地条件和充足的时间保障使得学生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因需灵活安排,既可以选择集体活动也可以单独活动。而目的性很强的提高技术和增进友谊不是大多数学生参加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篮球运动是一项在学校开展广泛,深受学生喜爱的大众体育项目,但是男、女参与比例不协调,女生参与此项运动人数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项运动对身体以及技术的要求使得一些女生望而却步,当然也有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差距。

2.大多数学生对于篮球知识的了解不够,对篮球技、战术理论的理解也缺乏全面掌握,特别是对篮球运动的价值理解不深,使得很多同学在参加此项运动时处于一种盲从状态而不能真正理解篮球运动带来的深层价值的解读。此外,学生在获取篮球各方面的知识也多是自己随机获得,而没有真正、系统的来构架篮球各方面的理论知识。

3.通过动因调查学生参加篮球活动主要是出于休闲娱乐和兴趣爱好,这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状态,而对于有意识的针对身体健康和技术提高的百分比不高,运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

(二)建议

1.学校各级部门要站在宏观的高度上认识到校园体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对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篮球运动进行积极的推广,对大部分女生要进行启发教育,积极培养她们热爱篮球运动,使得她们逐渐参与和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2.通过篮球课、课外辅导班、篮球俱乐部、篮球沙龙、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系统的进行篮球知识普及和篮球技战术理论培训。此外,可通过运动生理学、心理学、体育美学、伦理学等知识讲座来普及篮球运动的再认识。

3.体育部门和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重视引导学生,不断研究篮球运动这一项目的特点和它的多功能性,使得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并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使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培养竞争能力,从中体验和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通过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美育素质,从而促进我校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清.论篮球运动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科教文汇,2008,(4):128.

篮球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 群众 篮球运动 政策

一、丹阳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丹阳便广泛开展群众篮球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丹阳已经成为一个国闻名的“篮球之乡”,在经历了期间的大幅倒退后,群众篮球运动在80年代得到了全面的恢复。90年代中期以来,丹阳的群众篮球运动更是在规模、效果、影响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具体的分析结果见图1。

(一)领导层情况

丹阳市篮球的成功,根据文献及实际调查,分析其领导层的原因是:丹阳的历任领导都把开展篮球运动作为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以篮球为龙头,带动其他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总体设想和要求”。在领导的重视下,在经费投入上保持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管理层情况

上个世纪50年代,由团组织中的军事体育机构及后来成立的体育协会负责组织区与区、乡与乡之间的友谊赛、邀请赛。但是这类比赛没有形成制度,群众篮球运动更多地以自发为主。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初,全县共有篮球队1000多支,80年代以来,始终维持在800支左右,每个机关、事业单位、百人以上的企业和行政村都有自己的篮球队,市直机关、工会、教委、团市委等系统,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篮球赛。每个乡镇、百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举办篮球赛5次以上(见表2)。

调查表明:所有的领导层及管理层干部都认为,体育教师在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2011年统计,在丹阳所有42所中学和39所中心校、城区小学436名体育教师中,有篮球专长的就有157人,占总数的36.01。而增加体育课中,篮球课的比例以及以篮球为主的体育活动课是他们的又一重要手段(表3)。

(三)参与层情况

人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从参加活动的动机来看,人们对健身意识、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以及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与热爱是他们参加群众篮球运动的内因,起着主导作用。调查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中期,篮球成为丹阳人民主要的业余生话内容,不论男女、不论年龄人人都有极高的参与热情。进入80年代,随着球场的修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篮球运动,观看篮球比赛,仅1983年春节期间,全县有1000个篮球队活跃在农村,观众47万多人次,进入90年代后,虽然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有所下降(见表4) 。

由表4可知,除在校学生全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外,职工、农民及其他人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逐年上升,其中经常参加篮球活动的人占总数的30%左右,在学生中更是达到了5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1995年比1989年增长0.93%,1999年比1995增长的幅度较大,达到了4.27%。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心中充满了一种团结、协作精神,而篮球运动最能体现这种精神,加上篮球运动本身易于开展、娱乐性强等特点,篮球成为丹阳人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被压抑多年的篮球热情终于爆发出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篮球的热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9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对“全民健身”,及篮球运动的加强宣传下,加上场地、设施的完善提高,人们对篮球的热情越来越高。

(四)辅助层情况

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是以场馆设施等硬件为基础的,20世纪60年代初,丹阳的篮球场达到1100片。期间在“以粮为纲”口号的指导下,大部分的篮球场种上了庄稼,留下不到10%。十一届三中个会以后,大量篮球场开始重建,不仅注重数量,而且注重质量。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出现了灯光球场、风雨篮球场、体育馆及小篮板活动场所,所有场馆的开放率达到了80%以上(见表5)。

二、丹阳市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我们对丹阳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还是希望丹阳能够保持住自身的特色,在促进地方性群众篮球运动发展方面多努力。具体的分析结果见图2。

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丹阳地区群众性篮球运动开展具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参与者的主题意识较高、兴趣浓厚,已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方习俗。我们可以设想,通过政府部门的舆论宣传和有意识的引导,提供便利条件,让参与者参与其中,形成篮球运动更加浓厚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去的话,通过长久的潜移默化,必将会使参与篮球运动成为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从而提高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主体意识,在根本上保证群众性篮球运动在该地区的良好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要发展好群众篮球运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因素,才能使得篮球运动发展得比较顺利:第一,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开展必须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二,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开展必须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在中国,各类活动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够有充分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首先给予群众篮球运动适当的关怀,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划拨相关的经费,这样才能促使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得到稳定的和长远的发展;第三,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发展必须有组织结构上的支撑。一个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着组织的框架和组织,这样才能够保证政策实施上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发展群众性篮球运动,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政策得以实施,才能使得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深入下去,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钱志强,陶玉流,王敏.群众篮球运动形式的发展过程及成因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4).

[2] 钱志强.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J].2002.4.

篮球发展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自篮球传入我国以来,已经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篮球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今,篮球运动仍然是一个集个体修养、技能、体能等众多因素的搏斗,篮球比赛既是场上运动员和场下教练的斗智斗勇,也是两个队伍之间文化素养与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比拼。本文从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入手,对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简易,以期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1]

1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篮球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篮球事业开始逐渐的与国际接轨,逐步的向篮球职业化过渡,有序的推动产业化进程。但是与国外篮球强队相比,我国的篮球运动无论是在体制、训练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2]

1.1 基础性设施较差,出现人才断层

篮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因而基础设施是开展篮球运动的保障,也是向广大群众普及和推广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连个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更不用说其他高档篮球设施。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篮球群众的基础并不够雄厚,篮球运动的开展也不够广泛。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从而导致我国的篮球后备人才不足,高水平运动队的新老队员交替出现困难,呈现出人才断层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2 科研力量单薄,理论研究无法篮球实践进行指导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篮球科研队伍缺少必要的合作与交流,极大的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对于我国薄弱的科研力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呈现出一种研者不练,练者不研的现象,从而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另外,篮球理论研究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与西方篮球科研相比,我国篮球科研的时效性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篮球科研这方面,我国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是制约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裁判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有所欠缺

在篮球运动的发展中,裁判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其是一个特殊的力量。篮球运动的发展受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现阶段,在整体素质方面,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还不够高,像误判、错判的等问题还是经常发生,从而导致一些影响比赛的事情发生。鉴于此,篮管中心应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力度和对比赛的监控力度,从而保障各级篮球比赛公平,公正、高质量的进行。

1.4 没有科学的教练员选拔和培训体系

在我国,大多数的教练员都是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并不是经过逐级的考核产生的。在篮球技战术水平、比赛经验以及个人魅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从体育科技理论知识方面来说,他们大多比较缺乏,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意识,训练手段和管理方法都是沿袭前人的流传下来的,因而使运动队成绩的提高受到的限制。而这些对篮球运动员的选才和培养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5 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滞后

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以及国际的篮球发展,还是显得比较滞后。这一点在观念转变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训练竞赛体制改革和倡导俱乐部职业化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只是形式上的,对本质上的东西还并未深层的触及,在体育法规方面也还不够健全。

2 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2.1 增加基层篮球设施的投入

当前,相较于城市而言,我国基层的篮球设施较差。很少有体育篮球场馆,这种现象在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有的小学根本就没有篮球场,在中学有的也只是几个简陋的球场,就算是在一些大学里面,篮球场的数量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改变这些缺少篮球设施的现状,就要切实的增加经费的投入,实行专款专用,切实的完善学校和地方篮球基础设施,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完善篮球科研体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基于篮球科研部门的现状,篮管中心应对篮球科研部门加大整合力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科研体系,同时加大对篮球科研的经费投入,从而使篮球科研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并积极的推广已有的篮球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使科研人员与篮球教练员结成科研队伍,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应建立起新型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篮球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2.3 采用逐级考核的方式来任用教练

一个篮球队伍水平的高低与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对比赛的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对一个篮球队伍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聘教练员时,应对其进行理论知识、业务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同时还要适时的评估教练员的训练过程。另外,为使教练员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国家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培训,更新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考核,对不合格的教练员进行及时的调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进而来促进整个队伍水平的提高。

2.4 深化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现阶段,体制问题在各个行业都存在,因此,为适应行业的发展,则必须进行体制改革,篮球运动也不例外。快速的提高篮球竞技水平和培育一个成熟的篮球竞赛市场,激发全民热爱篮球运动,进而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应对篮球运动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全方位的深化,建立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以期适应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使我国的篮球与世界篮球接轨,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篮球产业。[3]

2.5 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的篮球运动员训练中,对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较注重,而对心理素质和文化知识方面则显得有所忽视。篮球运动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其不但要求运动员的基本功要扎实、洞察力要敏锐、理解力要强等,还要求运动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而这些方面的能力的形成都依赖于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篮球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势必要加强其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

2.6 加强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任何一个篮球强国都会注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我国要想将篮球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那么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是比不可少的。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国家应引起重视,将篮球传统学校作为重点,普及学校的篮球运动,重视发掘和培养篮球人才,进而为国家不断的输送优秀的人才,这样我国的篮球事业便会逐渐的发展壮大。

3 结语

我国的篮球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碍篮球运动发展的问题,诸如人才储备缺乏、科研研究没有针对性、总体规划不合理等。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以便能过抓住机遇,发挥我国的优势,使我国的篮球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篮球发展论文篇(11)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中国篮球联赛(CBA)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篮球裁判员队伍和运行机制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与成熟,这使得许多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喜欢上了篮球裁判工作并走进了比赛的执法赛场。因此,在高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具有人才资源的条件下,利用良好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形成、健康个性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促进高校篮球竞赛运动向着更高、更快、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篮球裁判基础性人才。在高校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优势并建立完善的基础培训体制有着深层次的教育学含义,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改善我国篮球裁判员的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素质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从文献资料中获取有关CUBA和部分高校篮球裁判培养方面和篮球裁判员培训工作总结等方面资料和信息。

2.访问调查法

通过与部分学校的大学生交谈,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篮球裁判规则与裁判方法与技巧上的一些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3.观察法

对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晋升三级、二级篮球裁判员理论与实践教学课进行现场观摩。

4.归纳法

结合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特点,对所归纳的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分析与讨论

1. 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现状

(1)长期以来,培养篮球裁判员体系的路子是由县、市(地)、省体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专业院校来运作实施,非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虽然培养了篮球裁判员,但没有权利审批各个级别的裁判员,使得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资格得不到认可,这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和发展的主要瓶颈。

(2)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积极倡导“裁判员队伍是和运动员在同步成长”,以“培养五种人”―既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球迷和与篮球相关的人员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培养自己的大学生篮球。裁判员队伍。据资料显示,近十余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组委会共举办了十三届裁判员。学习班,600余人成为一级裁判员,其中80%以上是在校大学生。

(3)据调查了解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等一些院校都先后成立了大学生篮球协会或篮球裁判协会,把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每年都结合校园大学生篮球赛举办裁判员学习班,不仅为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为高校基层篮球竞赛活动的规范化、经常化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4)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高校并没有把大学生裁判员的培养看作是一种心理素质提升、健康个性发展、良好品行的形成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加之部分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能力有限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及水平远远落后于高校校园篮球竞技水平。

四、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优势分析

在普通高等学校,篮球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开展最广泛、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项体育竞赛项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活动氛围。众所周知,一场精彩激烈的篮球比赛不仅需要具有良好技战术的篮球运动员参与,更需要有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裁判员来执裁,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高等学校在重视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篮球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使得热爱篮球裁判工作并具有初步裁判能力的大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裁判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使高校篮球竞赛水平与大学生的裁判能力同步发展和提高。

1.高校大学生中具有篮球裁判员潜质的人才资源

高校是青年集中的地方,有许多篮球运动爱好者和热心于篮球裁判的“业余裁判员”,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扎实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他们思维敏捷,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心理素质稳定;这些都是篮球裁判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尽管他们对篮球竞赛规则熟知不多、裁判方法和技巧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他们的篮球裁判能力和潜质、对篮球裁判的兴趣和热爱篮球裁判工作的热情,加之他们文化素质好,理解能力强、可塑性大,在他们之中选拔、培养篮球裁判员有着非常好的智能优势。他们将成为篮球裁判队伍发展的丰富的人才资源。

据统计,学校从2003年至今已举办了十六期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大学生逐年增加,最多一期达60余人。获得三级裁判证书的达248人,其中晋升二级的有85人,晋升一级的2人。可见,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篮球裁判员培养的人才资源。

2.高校具备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文化环境

在高校校园里,不仅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勤于研究,勇于探索的文化群体,而且富有强烈的时代创新、探索精神的高校特有的理论研究、积极实践的活跃氛围,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雄厚的教育资源,为热爱篮球裁判工作并具有初步裁判能力、十分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裁判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通过参与篮球竞赛的裁判工作,来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改变气质、提高能力、超越自我,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

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的氛围中,通过学校体育部门与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如大学生篮球俱乐部、大学生篮球协会等携手,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学习班,聘请有丰富裁判理论与经验的体育教师或国家、国际级裁判员到校讲课和亲身示范指导,并使他们能有机会到赛场上展示自己的技能、能力和“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裁判员精神,不仅对大学生观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为大学生裁判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大学生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它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需要出发,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体育的魅力在于竞赛,而教育的魅力在于育人,两者的结合,进一步融合了高校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是进一步整合深化学校教育主渠道和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的一部分,是调动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使他们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形成良好的勤奋、自强、机智、果断、健康的个性人格和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近几年,该校已把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200余名获得三级或二级裁判员证书的学生获得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被社会用人单位所青睐。

4.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

“盖学堂之宗旨,必以造成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并兼德育、体育而后完备”。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大学生良好、稳定品质的形成,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积累的,是通过教育过程来实现的。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校借助学生的优势侧面去求得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的教育过程,是大学生个人寻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目标实现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要求他们遵守“热爱裁判工作,恪守职业道德,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裁判员的基本要求,这是与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协作的发展理念相统一的。通过裁判理论学习与临场工作实践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从而促进其思想意识与行为的转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先做人,后作裁判”的培养原则,并积极与驻地的区体育局、厂矿体协合作,组织参与他们的篮球比赛执裁工作,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对外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仅使他们的裁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而且也向社会展示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取得社会认同。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不仅具有良好的人才资源和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还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经历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在思想品格、身心修养,以及对篮球运动规律及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上表现了较强的领悟力,这种品格有助于他们在社会领域里获得成功。

2.建议

(1)高校拥有篮球裁判员培养需要的人才资源和良好文化氛围,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采取科学的、适合大学生个性能力发展需要的教育培养方式,使他们的潜力和特长经过精心的挖掘、培养和雕琢得以充分发挥,为我国的篮球裁判员队伍输送更为优秀的后备人才。

(2)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的一个手段。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特长充分发挥的素质教育过程,是大学生寻求个人价值体现和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过程。发挥高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全方位、多功能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和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为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条件,但他们能力、经验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裁判指导能力、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参加社会锻炼和展示自己机会,是使他们提高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