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4 09:41:07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1)

从目前情况看,传统的经纪业务虽然费率实行了控制,但总体趋势依然呈现下滑态势,费率下滑具有刚性,下滑后很难再提升,盈利低下没有话语权与定价权,加之目前经济下滑的态势呈现加剧性和长期性,股市有可能迎来长期的弱势,从而消减了营业部的盈利能力。在当前形势下,我部必须领会和掌握老总讲话精神,转变思想观念,做到未雨绸缪,充分认识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新型业务,同时为开展更多的新型业务做好积累和铺垫,努力取得转型发展成功,为营业部开辟美好发展前景。

二、明确转型发展的目标方向

我部要根据老总讲话精神和公司战略部署,明确转型发展的目标方向。我部发展应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寻求更好、更高创新服务,进一步引导客户资产往大方向定位。代销信托产品和销售理财产品是我部金融创新走出的第一步,通过代销信托产品,我部可以在股市行情低迷、实体经济上难以找到适合投资方向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较好收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对于客户与我部,是一次双赢的合作;通过销售理财产品,我部可以找到真正的高净值客户,为日后开展投融资业务积累经验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型发展可以打破以往我部和客户在交流过程中单一的股票交流理念,在转型发展中,我部不仅自己要摒弃单一证券业务中介思想,也要引导客户思想转型,让客户深刻感受到我部业务的多样性,服务的多面性,不再只停留于以往单个层面上,而是逐渐扩展到融资融券、信托产品及集合资产理财等业务上,在业务合作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服务更优。

在转型发展中,我部不能丢弃主营业务,多种主业共同发展是我部继续在证券行业上生存的根本。例如我们撑开手掌,总是有长短区分,单个手指只是整个手掌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只拿单个手指去工作服务,需要整个手掌的配合,才能灵活自如,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奇迹。在发展业务上也是这样,需要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业务,才能取得经营业绩,才能在证券行业中立足,取得发展。

转型发展要转变思想观念,只有也只能是走出去才能实践计划和设想。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必须走出去,踏踏实实地做好销售的基础工作;成功不是等来的,是做出来的;跨出第一步很艰难,但是不跨出只有一条死路。”的道理,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实践、去拼搏,去创新,顺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力争取得转型发展的成功,不被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所淘汰。

三、全面落实公司转型发展战略

我部要全面落实公司转型发展战略,把自己定位于“成为公司业务战略转型的执行者、推进者,是市场信息、客户需求的收集者和反馈者,成为公司和客户之间供给需求的连接点”。我部一方面要执行公司的业务战略,收集客户的需求和本地市场信息,深刻了解营业部投资者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进行组织架构的必要调整,以适应公司转型发展战略。

“以客户为中心”,我部要以客户的需求与我部提品形成有效匹配为结果。由于我部并非做全产业链的产品,因此,客户需求的满足有客观的盲点。我部专业化作为产业链的一部分,那么最大限度的找到与客户的结合点就非常重要,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这个意思,也是老总在讲话中所阐明得那样:“我们将以客户需求作为组织架构的发起端,打造客户感受与众不同,有差异化的券商。”

老总在讲话中强调要重视结果,更应该重视过程,有了过程结果自是必然。为转型发展成功,公司已经承诺要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引进并留住对转型有用的人才……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公司对于转型的决心,以及在新形势下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因此,我部必须按照公司工作精神和工作部署,加强管理,细化过程,通过过程管理和流程控制等措施,确保转型目标的实现。

四、提升素质满足转型发展需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专业化和知识结构优化是转型发展取得成功的基础。目前我部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体系存在一定落后,转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全方位的金融专业的人才,部分员工尤其是营销队伍,仍然认识不到行业即将发生的深刻变革,缺乏专业化能力和素质,从思想到业务能力仍然停留在通道服务的层面。我部必须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加强人才专业化和知识结构优化工作,全面提高我部员工素质,以满足转型发展需要,并确保转型发展取得实际成效。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2)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体现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教育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教师应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施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研究教学需求,深入领悟素质教育新理念,为此我们要站在时展前列,不断吸取和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和重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其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1.整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不仅要根据具体教授对象、教学内容和环境等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必要时可以适当突破教材,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定期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对小学数学教师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教育理念及及时更新数学教育理念和提升数学教育思想水平产生巨大的考验。

例如,在小学数学“几何的初步知识”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几何空间感接受能力和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熟悉点、线、面及几何图形的联系和概念及定义,并将其关系穿插在一起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几何图形的表面积是怎么来的,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避免造成不会应用题目的情况,结合实际图形或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几何知识。

2.多方面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因其教授对象的特殊性,不仅要传授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和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涉及心理学、文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众多方面,满足学生主体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质量最优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智力发育状态制定和调整教学模式,选择学生容易接受和喜爱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小学数学“长度”知识点教学中,教师要先向同学们介绍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对教室里可以测量的一些物体拿尺子实际动手测量,并让学生对不同物体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对同一物体测量得出的不同结果,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测量误差。

3.总结和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每一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此构建完备的教学知识结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做题给予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里暗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问题,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结果的检测,以此不断完善自己。

例如,教学“简易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方程的理解透彻和灵活运用,往往觉得方程十分容易运用和理解,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方程中X、Y的设定很有难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仔细给学生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对X、Y设定的不同,使学生理解分析的过程,并自己分析题目,完成方程设置,完整解答题目。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不仅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对实际教学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促进各方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教学向完善方向发展。小学教师只要能坚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就能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3)

一、加强师德建设,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师德系列教育,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实践“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道德书籍”、“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要加大身边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总结校内先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师德风尚。学校的制度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切合学校实际,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促进学校成员的成功,成就了学校成员中优秀教师的涌现。经常在一起碰头,相互交流。在交谈中,他们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共长见识和智慧。

二、校本教研

1.规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参与互动,教师以主体者、研究者的角色主动参与教研、科研和培训活动,在有效的交流研讨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得不到的知识,教研组组长做好记录,教科处检查做好评价记录。

2.案例引领。教研组活动中课堂现场诊断分析,案例研究(同课异构、先学后教等研究)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每个学期每人须写一定数量教学案例分析,举办教学论坛,形成资源共享。

3.读书沙龙。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做到“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学科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二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学期检查一次。

4.教研组、备课组评价。

三、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学反思也是一名教师成功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因素。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同样,教师的成功也等于“经验”加“反思”。这里的“反思”是特指教师在教学行动中,“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将自我和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过程。正因为反思具有如此的对自我和自我教学行为改善的功能,因而它必然会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成功。

优秀教师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历程中,都十分注意运用反思这一自我改善和自我调节的行为,帮助自己成功,促进自己成功。他们反思的行为途径与行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与专家交谈

在反思策略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即合作策略。它要求教师作为反思者,不能将反思只看作是一种个人行为,而要善于与他人交往合作,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有利于自己成长、进步的信息;从而使自己更快地获得成功。在进行自我反思中,也十分注意与他人的交往,尤其注意与一些专家学者之间的交谈、交流,在交谈、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改善自己的行为。

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又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多与专家交谈,就能使现在或未来的名教师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己,从而将自己一步步引向更新的境界。

2.独立反思

反思,更多的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反省活动。独立自我反省需要有一种自我问题意识,要善于在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或某种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和琢磨,从中寻找和发现问题;同时还要有批判意识,要善于针对存在问题,大胆地进行否定与批判,从而实现一种新的超越。

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应该在“课堂拼搏”中不断进步。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通过自我反思,记录自己认为对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作为一种实践行为策略,还有进行总结归纳的要求,即要善于将实践中的感性知识向理性提升,将摸糊的知识向显性的理论知识提升。这一总结归纳工作,对名教师的最终成功和成名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后记,一定能成为—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个教育家来。这是经验之谈、成功秘诀之谈。这里强调动笔写,实际上就是强调是要善于总结归纳,要善于将感悟和体验化为理性的文本内容,并争取上升到一定的学术和理论的高度。

3.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反思主体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2)录像反思法。录像反思法是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主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总之,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积极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努力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接合点,大胆探索,认真实践,促使广大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走向自主的轨道,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4)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靠内在的因素外,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学校的校本教研要在教师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弄清教师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只有把这三个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稳定的校本教研的基础。有的教师希望自己尽快成为胜任教学的教师,有的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的想对自己的专业进行研究等等。这些因素考虑清楚了再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就会得到教师的广泛支持和响应。我校自2000年至今,先后经历了两次县级教育改革试点和两次镇级教育内部调整,都涉及了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的教师因为业务水平不高而下岗,近似残酷的改革现实教育了广大的教师。他们认清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课堂教学水平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关键。要想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想有发展,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教师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有了空前的需要。洞悉到这种需要,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出校本教研活动要求就水到渠成了。

二、校本教研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校本教研也要进行科学规划,使有限的、宝贵的教育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切忌为了形式、为了所谓的面子开展活动。因为教师工作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如果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就是“最大的犯罪”,所以校本教研要有计划、有明确的教研目标,有科学地组织实施措施,这样工作才会有效率,才能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所谓有重点,就是校本教研要顺应教师发展的需要,直接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课改,了解新课改的操作技术,尽快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行家里手以及洞悉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三、校本教研要有基本的运行机制

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是校本教研持续深入开展的有效载体。为此,我校从校本教研的活动内容、运行层次、操作层面等方面着手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起了基本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在活动内容上,我们根据主题教研、创建学习型学校、教学练功、继续教育、教育科研等工作要求,采取了校本教研的常规性活动和主题性活动统筹兼顾、整合开展措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校本教研的操作层面上,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我校的“专业引领、自主实践、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教研运行模块,不断地丰富创新校本教研活动的内涵。每学期,我们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示范研究——汇报研究——阶段反馈性矫正研究——发展性研究——总结研究”、“五环一体”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各个环节的教学研究活动一般都围绕着教研主题,按着“备课、说课、上课、测试、反思、评课、专题交流、领导点评”的程序进行。在备课活动中,我们分别采取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常规备课和主题备课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采取了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同上等形式;在校本教研组织形式上,逐步实现了校本教研以教研组层面活动为重点的校本教研常态化,形成了集体教研、同伴互助和个人自主实践、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

四、校本教研要有制度保障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170-05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自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工程,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启动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建设。教育部旨在通过这项工作,通过加强部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鼓励高校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各高校有效地促进了各特色专业的培育与建设,在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高校特色专业概况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总体安排,2007年教育部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我国高效特色专业的申报工作。自2007年到2010年8月,我国高校特色专业经过六次评选,第一次共评选出420个特色专业,第二次共评选出707个特色专业,第三次共评选出691个特色专业,第四次共评选出671个特色专业,第五次共评选出83个特色专业,第六次共评选出804个特色专业。经过六轮评选,共评选出3376个高校特色专业,包含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8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中全部11个学科门类、72个二级类、321个专业,覆盖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695所高校。

二、高校特色专业结构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376个,按学科门类的分布统计,共覆盖了《目录》内全部11个学科门类。如表1所示,其中工学(39.69%)、理学(13.24%)和文学(12.06%)分布比例超过10%,分布比例最低的是哲学(0.50%),其次是历史学(1.45%)、教育学(3.08%)和法学(3.29%)。从高校特色专业评选结果可以看中,工学门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所占比例最大,超过30%,这反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也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所决定。

按二级类的分布统计,覆盖了《目录》中所设73个二级类的72个,覆盖率达到98.63%,仅有理学门类中系统科学类未涉及。按专业结构统计,覆盖了《目录》中所设535种专业中的321个,覆盖率为60%,尚有214个专业为空白。

三、高校特色专业布局

(一)在不同层次高校的布局

高校特色专业评选共涉及695所高校(如表2所示),高校特色专业在不同层次高校的分布情况为:“985工程”高校有729个,占总量的21.59%,平均每所高校18.69个;“211工程”建设高校73家有611个,占总量的18.10%,平均每所高校8.37个;其他583家高校有2036个,占总量的60.31%,平均每所高校3.49个。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般高校特色专业总量数超过了重点建设高校数,一般高校特色专业所占比例(60.31%)超过“985工程”高校(21.59%)和“211工程”高校(18.10%)。从各层次高校特色专业平均数来看,“985工程”高校为18.69个,“211工程”高校为8.73个,一般高校为3.49个,高校特色专业在“985工程”高校、“21l工程”高校及其他一般高校平均数有明显的级差,“985工程”高校明显高7:“211工程”高校,而“211工程”高校明显高于一般高校。这主要是由于高校特色专业反映的是我国相关学科、专业的最高水平,需要长期的建设与积累,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在实施分层次建设过程中,对各层次高校专业建设也有较大影响。

(二)在不同主管部门的布局

评选出的三千多个高效特色专业(如表3所示),部委所属高校113家有1250个,占总量的37.03%,平均每所高校11.06个,其中教育部直属的高校79家有1058个,占总量的31.34%,平均每所高校13.39个,其他部委属的34家高校有192个,占总量的5.69%,平均每所高校5.65个;地方所属高校582家有2126个,占总量的62.97%,平均每所高校3.65个。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高校特色专业大部分集中在地方所属高校中,其所占比例远远超过部属高校,这与地方高校的数量远高于部属高校有很大的关系。教育部直属高校平均数(13.69个)大于其他部属高校平均数(5.65个),其他部委高校平均数又明显高校地.方院校平均数(3.65个),这主要是不同层次高校办学实力有差异,而在特色专业评选上的体现与反映。

(三)按行政区分划的布局

全国3376个高校特色专业分布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每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有108.90个高校特色专业。高等教育发达的省、市有明显优势(如表4所示),北京、江苏、湖北、上海、陕西、山东等13个省(市)的高校特色专业数超过平均数,优势较为突出,它们集中了全国高校特色专业的68.98%。其中,北京市达到401个,占总量的11.88%,绝对优势十分明显。部分西部省(自治区)与高等教育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青海、宁夏、和海南4个地区,特色专业数均不足20个。高校特色专业省(市、自治区)间分布不平衡性较明显。

(四)按大的区域分划的布局

东北地区高校特色专业为412个,占总量的12.20%;华北地区为698个,占总量的20.68%;中南地区为651个,占总量的19.28%;华东地区为965个,占总量的28.59%;西北地区为306个,占总量的9.06%;西南地区为344个,占总量的10.19%。具体情况见表5所示。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华东地区略占优势,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西北和西南地区所占最少,这主要是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国家也没有刻意在地域区划上进行结构调整,在特色专业的评选上,总体上坚持了择优的原则。

四、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

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特色专业评选从2007年启动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办学条件和科研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国际交流日益活跃,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整

体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但不可否认,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目前已评选出3376个特色专业,特色专业数量庞大,管理问题相对突出。如此大量的特色专业统一由教育部进行管理,教育部很难有如此多的精力和时间对所有特色专业进行管理。特色专业作为高校特色办学和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且对其他相同专业发展起示范作用,在管理体制上,需要进行思考,在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下,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其他部委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将教育部批设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好,首先要解决好管理体制的问题。

(二)建设经费问题

从我国特色专业建设经费的现状来看,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中央政府的专项建设经费,二是高校自筹的建设经费。在三千多个高校特色专业中,有少部分特色专业完全由高校自筹解决,其他大部分特色专业建设经费由中央专项建设资金和高校自筹资金解决。由于布点数量较多,中央专项经费相对于高校特色专业所需的经费而言,相对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如何发挥高校的积极主动性,多渠道筹措特色专业建设经费,包括地方政府投入、社会投人,如何保证高校对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投入?这些都是高校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问题

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是保证特色专业按照预期建设目标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现设有特色专业点的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进度安排、学校的支持和保障、预期成果等方面,没有明确而详尽的安排和保障。这些都可能会造成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对目标把握不准、路线出现偏差,进而对特色专业的建设造成消极的影响。在全国六百多所高校中评选出的三千多个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各个高校、各个特色专业进行考核和审查,以便了解和掌握各个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情况?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评审周期、流程和制度,以实现既有利于监督和管理,又不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对现有的三千多个特色专业点是实行终身制,还是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如果实行淘汰制又该如何进行具体操作和实施?等等问题,这都需要在过程管理中,予以规范。

(四)特色专业结构优化问题

在高校特色专业的评选中,省域间、地域间分布很不均衡。当然,这主要是各地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主要是由于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一。但是,这种不均衡或多或少会对各地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均衡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在今后的特色专业调整工作中予以考虑。

五、对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培育与

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现有特色专业管理体制

要实现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和不同特色专业的情况,实行教育部直属管理、其他部委管理、地方教育部门管理三种方案。即对于特色专业的管理,保持现有高校的管理体制,各高校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管理。教育部除对特色专业进行宏观管理外,主要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管理与监控;其他部委所属高校下所设的特色专业,由该所属部委进行管理;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就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这样既减轻了教育部的管理负担,又能对高校特色专业进行更细致、更全面的管理,以便充分发挥各高校主管部门的职责,及时发现特色专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适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建设所属各高校的特色专业,保证其建设成效。

(二)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保障体系

高校要多渠道筹措特色专业建设经费,保证特色专业的建设投入。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会相应增加。教育部要加大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投人,保证国家专项经费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加强对特色专业的建设投入,地方政府对特色专业建设,也要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投入。根据各地区经济情况,分流部分特色专业建设经费到地方财政,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高校是特色专业的建设主体,高校要切实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并有相应的增长。同时,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对特色专业的建设投入。总之,在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资金投入上,要构建中央政府专项投入、地方政府配套、高校自筹、吸纳社会投入的特色专业建设资金多元化的筹措渠道,保证特色专业的建设投入。

(三)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

要完善现有的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要规范对高校特色专业申请立项的管理。高校在申报特色专业时要提出具体、完善、科学的建设方案,包括现有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学校的支持和保障和预期成果等。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认真贯彻、实施建设方案,合理安排进度,保证建设方向正确,取得的成果不走样。二是要强化对高校特色专业的评审管理。高校特色专业评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审和考核制度,对现有高校特色专业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审查,实行高校特色专业的优胜劣汰。高校特色专业评审是一件关乎高校自身、高等教育整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必须认真研究,科学确立评审主体。适应时展,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当建立以中介评估为主导的多元化评审体系,努力实现政府行为由集权模式向宏观指导模式的转变,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各学术团体、专业协会、民间组织等民间评估机构积极参与,促进独立、权威的中介机构健康发展,以减少评审过程和结果中的非学术性人为干扰因素,增强评审工作的科学性。三是要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在改革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各高校主管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控职能,强化对所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要实行定期的检查与考核制度,结合各高校特色专业制订的建设方案,检查不同阶段的建设情况与完成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特色专业建设有序、稳步推进。

(四)优化特色专业布局

在以后的高校特色专业评选与调整中,在注重办学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择优选取的基础上,适当照顾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在少数高等教育落后的省市适当增设特色专业点,促进高校特色专业均衡分布。由于政治、社会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陕西等地高等教育相对发达,新疆、、海南、青海和宁夏等地比较落后。高校特色专业点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分布比例远远超过落后地区,长此以往,不利于高等教育在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国家可以在上述高等教育较落后的省区择优评出少量特色专业点,进行扶持、培育,促进其吸引人才,多出成果,带动高校发展,进而促进高校利用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实现各

省域、地域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

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EB/OL].,

2008-09-28/2010-11-1-5.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点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rles/

business/htmlf'fies/moe/s3842/201010/xxgk.109579.html.

2009-09-04/2010-11-15.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点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d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 1034/201006/xxgk.88576.

html,2009-12-08/2010-11-15.

[6]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6)

一个地区的区域产业结构与该地区高校专业结构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高校的专业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同的专业设置培养了不同方面的人才,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制约着高校的专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决定了人才的类型,只有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创造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有价值的人才,高校的专业结构不得不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1. 辽宁高校规模与结构发展概况

(1)辽宁高校规模发展概况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辽宁省的高校教育发展较快。198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的数量是62所,到2010年,辽宁省的普通高校数量增至112所。招生数从1985年的34076人上升到了2010年的252234人,教师数则从19046人发展到了57404人。1980年,每一万人中大学生仅有18人;而2010年,每一万人中大学生的数量却增至206.8人。此外,高校的类型也趋于完善,涵盖面广,向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囊括了农林、医药、财经、师范、政法等多种类型。总的来说,近30年来,辽宁省高校的发展规模有了显著的增长。

(2)高校专业结构发展概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辽宁省高校专业种类覆盖面日趋完整,各专业招生人数大部分呈现规模递增趋势,2010年,辽宁省高校专业达到11类,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哲学,仅本科类的专业布点数达到了300多个。高校总的招生人数达到252234人次(不包括师范类)。

2.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辽宁省三次产业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2005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882.41亿元、3869.4亿元、3295.45亿元,而到2010年,三次产业分别增长至1631.08亿元、9976.82亿元、6849.37亿元。2010年,辽宁省生产总值为1845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8.8%,第二产业占54.1%,第三产业占37.1%,而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3.2%、61.6%、35.2%。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自2001年到2010年,辽宁省第一产业贡献率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与之恰好相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则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第三产业则保持相对稳定,略有减少。由此可见,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变基本上由第一、二、三产业向第二、三、一产业转变,未来几年,第二产业依然是辽宁省经济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表2-1 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 单位:%

年份 生产总值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2001 100 8.0 42.2 37.4 49.8

2002 100 8.6 47.5 42.6 43.9

2003 100 6.5 51.0 43.2 42.5

2004 100 6.4 57.0 47.5 36.6

2005 100 6.5 53.0 48.2 40.5

2006 100 2.1 53.6 46.6 44.3

2007 100 2.7 57.4 52.8 39.9

2008 100 4.3 60.1 56.5 35.6

2009 100 2.0 60.7 50.0 37.3

2010 100 3.2 61.6 54.7 35.2

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数据来源:辽宁省2011年统计年鉴

3. 辽宁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为寻求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笔者选取2005—2010年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以及2005年—2010年辽宁省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作为分析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此进行分析。之所以选择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是因为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在辽宁省的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产业贡献率最高。而选择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作为分析数据是因为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但可以反映高校专业的结构,而且能够影响的产业中人才的供给结构,从而对产业的生产总值产生影响。因此,通过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系数趋向1或者-1),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

我们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中的SPSS软件,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辽宁省2005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此可以得出辽宁省高校11所大学科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联性矩阵,如表3-1所示。

表3-1 辽宁省各专业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相关矩阵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高校招生人数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哲学 .469 .349 6

经济学 .730 .099 6

法学 -.912* .011 6

教育学 .317 .540 6

文学 .718 .108 6

历史学 -.081 .879 6

理学 .785 .064 6

工学 .921** .009 6

农学 -.831* .040 6

医学 .958** .003 6

管理学 -.525 .285 6

从表3-1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辽宁省近6年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与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与经济学、文学、理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与哲学、管理学有着中等强度的相关性,与教育学弱相关,而与历史学的相关性极弱。而根据我们现有的认识,三大产业的划分与我国高等教育科类设置有如下关系:农学属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包括理学和工学,第三产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和管理学。

与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强的专业是理学、工学,而辽宁省近六年来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并不是最强的,仅仅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相关系数分别是0.921和0.785。相反,原本与第二产业相关性不大的医学、农学和法学却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辽宁省的工学和理学依然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地发展,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没有很好地迎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较差,高校的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结构存在着一些较显著的问题,高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4. 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却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从量的方面讲,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而从质的方面来看,我们的大众化还是大打折扣的。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就高校专业结构方面就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1)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是以工业代表的第二产业。自2005年以来,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三次产业总生产总值的50%左右,2010年,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为9976.82亿元,占总生产总值的54.1%,第二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达到61.6%。而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仅有641.5万人,仅占三次产业总人口的27.7%。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将其与第二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进行对比。2010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266.60万人,占三次产业总人数的39.40%;浙江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1810.36万人,占三次产业从业总人数的49.79%;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636.54万人,占三次从业总人数的37.4%。很显然,辽宁省第二产业人才资源存在着很明显的劣势。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辽宁省高校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特色专业不明显。

在扩招的氛围下,辽宁省的招生规模自1999年以来逐步扩大。很多高校迫切想成为综合性大学,根本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只重视专业数量上的增长,专业设置与其它学校重复过多,造成全省专业设置重复率大,忽视了专业的本质建设,从而导致专业的底蕴不足,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也无法迎合社会的需求。而这些专业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文科类专业,主要原因是这些专业不需要配备大量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实验室,设置成本比较低。

(3)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

辽宁省高校专业设置包含11类,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哲学,11类下设置的专业数达到约640种,而2010年辽宁省本科院校开设的专业数达到了300多种。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了专业复合程度低,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存在着过剩,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业;另一方面,许多与第二产业相关的岗位却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而无法快速地发展。

5. 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由于高校专业结构的不合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相似度太大,复合度太低,也就无法实现人才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辽宁省高校的专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

高校专业的调整不仅仅需要高校和学生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因此,可由辽宁省省教育厅带头,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以及其它社会机构对社会中各个行业进行调查,充分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规格、数量和质量。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工资、福利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的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真实完备的信息。此外,根据经济增长的趋势,对人才的需求作出预测,测算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并统计分析人才需求的持续时间、是否存在需求周期,形成一个比较准确、不断完善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从而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信息指导,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完善导致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盲目性。

(2)积极探索建设交叉型、边缘型专业,培育优势、特色学科

各级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对专业进行设置、调整。将优势与特色学科的打造与高校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激励机制不断地实现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立与完善。此外,要将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去,从而避免专业重复率过高、同构化严重的现象,实现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传承和发扬。有条件有能力的高校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在不违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基础上开设跨学科的专业,设置试点,研究不同学科的互补领域,建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机制,培养具备多专业能力的人才。建立健全多学位制度和主辅修制度,逐步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格局。

(3)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等工科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

从前文分析中看出,辽宁省近六年来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并不是最强的,仅仅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而近年来辽宁高校工学的招生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辽宁高校工科专业的办学质量急需提高以满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目前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水平同工业化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要大力加强学生工程教育,满足现实中大量需要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践和创新成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关键问题。要鼓励、支持工科高校教师、学生跨学科组成合作团队,深入企业第一线,建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培养体系。(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蕙青.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7)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首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及普高毕业生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法, 对2012年―2020年普高毕业生规模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我国未来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发展走向提出建设性的构想。

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特点

对我国1983年―2002年出生人口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我国2001年―2020年进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周岁)将由2079万下降至1652万。纵观我国过去10年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过程,“十五”至“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呈曲线负增长趋势,增长率为-0.3%,而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为6.7%,见表1。

以18周岁人口数为因变量(Y),普通本科招生数(X1)、高职招生数(X2)、普高毕业生数(X3)为自变量(Xi),进行逐步回归分析\[2\]665-670,结果见表2。

(2)招生数、普高毕业生数:自2001年―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表218周岁人口数(Y)与自变量(Xi)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偏相关 1t值1p值r(y,X1)1-0.542311.707510.1315r(y,X2)10.066910.177410.8642r(y,X3)10.295610.818710.4399分析结果:18周岁人口数量与因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这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主要受国家政策调控。

这10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导下,抓住我国普高毕业生数处历史最佳的机遇期,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才有今天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事业。以普高毕业生数为因变量(Y),以18周岁人口数(X1)、普通本科招生数(X2)、高职招生数(X3)为自变量(Xi),进行逐步回归分析\[2\]665667,结果见表3。

周振祥: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高职教育未来走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26卷第4期表3普高毕业生数(Y)与自变量(Xi)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偏相关1t值1p值r(y,X3)= 0.9797114.659910.0000分析结果证明:这10年间,在国家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与普高毕业生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警示,2011年普高毕业生规模进入拐点时期,今后10年间,我国普高毕业生数呈下降趋势,递减率为-3.6%,这将导致对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我国近中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预测

对表1进行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假设时间序列的发展具有“惯性”,其变化在某段时间内大致沿着某一趋势变化,趋势的预测采用各种平滑法进行\[2\]959965,结果见表4。

由以上预测有以下趋势显现,见表5。

表5我国近中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2001年1趋势12010年1趋势12020年18周岁人口数(万人)12079112131111652普高毕业生数(万人)1340.511794.411549普通本科招生数(万人)1138.1811351.211543高职类招生数(万人)1130.0011310.4911423“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体呈增长型趋势。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总量与高职类招生总量各占普高毕业生总量的41.24%; 到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总量接近于普高毕业生总量。这虽然只是预测,但却警示我们,与普高毕业生数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高职教育,必将另辟蹊径,拓宽渠道,开创新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新途径。

三、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

(一)高职教育招生的主要生源不再是普高毕业生

上述分析得知,由于普高毕业生数的下降,普通本科招生仍然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以普高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必然受到挤压。我国到“十三五”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生源只能是依靠拓宽高职教育生源渠道,增加职高毕业生和中职生对口高职招生比例,积极探索部队、企业和社会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成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途径,在以劳动者技能素质普及提高上大做文章,才会再续高职教育的辉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3\]。

(二)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新变化

上述数量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的高职教育不只是学历教育,更主要的是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将会带来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巨大变革、办学模式的大胆创新。

一是在校生规模1万人左右,且高职教育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会受到社会的青睐。现有的大型高职院校,专业多而杂,专业建设发展不平衡,知名度不高,招生吸引力不强等的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将会是促进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诞生的主要因素。

二是大胆创新办学机制。打破界限,实现同类专业的强强联合,组建突出专业(行业)特色的新型高职院校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希望。现阶段同一省域高职院校数量按45所计,每一所院校专业数量按30个计,一省内就有1350个专业,而其中近50%都会是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不同的院校,同一专业培养质量良莠不齐,这其中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无法估计的。政府部门要重视和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同类专业强强联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型专业,走特色强校之路,这不仅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千百万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企业办高职,高职在企业的办学模式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政府要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3\]。可以看到,校企联合办高职,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多种新型办学模式将会不断诞生。

四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和建设。“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教育部门要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定期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4\] 可以预期,一个全社会关注人才培养,关注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必将形成。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总体规模更大、专业种类更加齐全、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的高职教育新体系。在这新的体系下,国家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行宏观控制,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未来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8)

虽然旅游就业形势尴尬,但旅游现实发展却如火如荼。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大陆全年国际旅游收入569亿元,国内旅游收入达3.1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16%、16.3%。2014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7.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8%、14.8%。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惠及民生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逐渐成为新常态下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专业认同是专业凝聚力的象征,是专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是专业认同的研究主体,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探索专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认同(identity)”一词最开始来自拉丁文idem,最早由佛洛依德提出,是指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者被模仿人物在心理上、感情上的趋同过程[2]。Wenger从5大维度对“认同”的概念体系进行解读,分别为经历、成员身份、学习经历、多种成员资格的连接、个体所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之间的关联[3]。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动态与静态角度对认同进行了解读:从动态角度看,认同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态度、情感乃至行为的动态移入过程 [4-6];从静态角度看,认同被用来形容主体与自身、被模仿群体中的成员或者周围环境之间在利益、目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倾向上同化后的一种状态[7]。国外学者将专业认同纳入职业认同范畴,国内专业认同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专业认同的概念[8-10]、影响因素[11-12]、提升对策[13-14]等方面。

旅游学科近年来开始涉及专业认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15]。孙琨等认为:旅游管理专业认同会影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调研作者发现,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存在各年级之间存在差异,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建议[16]。张红霞等认为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包括: 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学习和专业选择4个维度,实习前后专业认同存在差异[17]。当前旅游学科内仍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专业认同研究体系,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深度不够,理论研究不足制约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核心影响因素有哪些?作为专业认同的主体,基于大学生视角,如何提升旅游专业认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拟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在参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现实,本研究初步设定了34个题目,包含了关于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大部分情况,具体问卷内容详见表2。在问卷设计的基础上,研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现实情况,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题目为:您认为应该采取那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认同?

(二)研究方法及调查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被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1);第二部分: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本部分一共设计了34个问题;第三部分:半结构式访谈。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的方法,以“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对应1~5分评估标度。问卷采用调查手段主要有两种:网上调查与实地调查。网上调查时间为2015.5~2015.10,同时以“滚雪球”的方式让本人的同学、亲属、朋友帮助收集问卷;现场调查主要集中在2015年3~4月,通过同学、亲属、朋友走访各大高校。一共收集到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问卷有效率为93.60%。

三、研究过程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首先对收集的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这是问卷分析的前提,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研究科学性与可信性,主要利用SPSS16软件完成。信度分析表明,调查问卷的Cronbach α数值为0.822。一般而言,当α≥0.70时属于高信度,0.35≤α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SPSS16.0对原始问卷进行降维分析。在指标选择上,首先删除任何因子载荷量上都低于0.5的变量X4、X11、X14、X16、X26,对删除后的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发现问卷的Cronbach α数值上升到0.858,KMO值上升到0.839,删除部分指标后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更好,更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前5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586%(>85%),基本能够代表原始问卷的大部分信息。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问卷中的X5我的个性特征很适合在旅游专业学习与发展;X6我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X7我认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发挥我的特长与优势;X8我从来不感觉到旅游管理学习的乏味;X9我觉得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X10即使没人监督我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X25我经常阅读与旅游管理专业有关的书籍或专著;X28我乐于主动钻研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难点,这些选项在公因子F1上的因子载荷系数较大,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或者消极行为,因此对公因子F1命名为“投入度”。

X13旅游管理与我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我不感兴趣;X19有机会转专业的话,我会发展的更好;X24我真正想学的不是旅游,旅游专业也不是我自己选的;X27旅游管理专业没意思,让我感觉心情郁闷;X33知道大学不好转专业,但我还在努力,这些选项在公因子F2上的因子载荷系数较大,反映的是对本专业的兴趣以及忠诚度,因此命名为“喜好度”。

X12在以后工作选择中,我愿意从事与旅游专业对口的工作;X15我愿意向别人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和相关信息;X17我从内心已经非常主动地接受了旅游管理专业;X18我们旅游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X31我愿意在旅游管理专业上发展我未来的事业;X32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对我以后的发展很重要,能帮我实现理想;X34我喜欢旅游管理专业,并渴望在专业上学到很多知识,这些指标反映了从旅游专业学习中所获得的提升和发展前景,因此命名为“美誉度”。

X20我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学习旅游管理专业;X21学习旅游专业,我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X22我对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及专业相关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热情;X23我常有意识地将旅游管理所学知识及技能运用于生活中;X29我具备旅游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X30旅游管理专业为我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实现自我价值,这些指标在公因子F4上的因子载荷系数较大,反应了学生们自身学习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因此命名为“匹配度”。

X1我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X2我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大社会价值,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X3我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渊源,这些指标在公因子F5上得分较大,反映了学生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程度,因此命名为“认知度”。

(四)专业认同分布规律

1.总体现状和各因分值规律。从指标维度看,得分均值最大为X33,表明学生不认同“我知道大学不好转专业,但我还在努力”;得分均值最小的是X2,学生们比较认同“我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从公因子维度看,公因子F2得分最大,喜好度对专业认同的影响较大,是影响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公因子F5得分最小,认知度对专业认同度的影响较小。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年龄较小,往往凭自己主观评价旅游管理专业,不能很好的从深层次认知度视角评价专业。

2.性别差异。从性别维度看,不同男女同学在各公因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男同学在5大公因子上的得分均值分别为:2.760、3.765、2.176、2.615、2.212;女同学在5大公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2.849、3.750、2.077、2.514、1.986。除投入度之外,男同学在其他公因子上的得分均大于女同学。男同学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相对较高。

3.年级差异。从年级维度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各公因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上大一最高,大四最低。大一学生刚进入学校,对未来充满未知,对旅游管理专业充满希望与期待,专业认同相对较高;大四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总体上对旅游管理专业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同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挫折,导致了学生们专业认同普遍较低。

4.学校类别差异。学校类别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各公因子影响不显著,但从总体均值来看,985/21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小于普通公办高等院校,普通公办高等院校小于民办院校。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在民办院校基本适应教学要求,但在注重理论基础研究与学科纵深发展的本科院校,过分强调实用主义不一定有利于专业认同的提升。

5.专业选择意愿差异。从专业选择意愿维度看,自主选择、父母意愿以及专业调剂等要素在不同公因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自主选择旅游专业的同学在5大公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2.741、3.883、2.089、2.577、2.149;听从父母等重要他人意见选择旅游专业同学在5大公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3.292、3.000、2.286、2.833、2.111;专业调剂的同学在5大公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2.920、3.418、2.338、2.389、2.000。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部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选择专业时较多受到父母等重要他人意见的影响,这种现象对于专业投入度与匹配度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自主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喜好度与认知度上得分较高。专业调剂的同学,在美誉度方面得分较高。

四、专业认同提升对策

本研究主要基于学生视角,通过半结构访谈,归纳总结他们眼中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提升对策。通过归纳整理,主要涉及到学校、教学方面以及学生自身,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图1 半结构访谈结果归纳统计

(一)学校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提升,学校方面主要责任包括:①多组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②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继续深造;③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顺序;④学校积极引导,增加专业宣传;⑤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改善专业认知;⑥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启航工程等课程,落实到实处。其中认为“多组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专业认同的学生,占到总数的15.21%,认为实践有利于提升专业认同的学生较多。

学科专业认同涉及范围较广,仅仅依靠学生与教师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学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是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提升的外部动力。在调查中一个学生认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所有专业都知之甚少,或者从长辈和社会上了解到相对片面的知识,因此加强对旅游专业的宣传,让我们了解最新旅游动态与发展前途,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现状,让我们形成自己想法而不是别人的看法,我认为学校应该努力创造这样的氛围。”

(二)教学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提升,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兴趣培养、提倡积极引导,加快实践对接:①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②增加课堂趣味性,寓教于乐;③课堂教学中增加旅游业发展前景的相关信息;④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利用多种教学设备;⑤增加对学生的专业关怀;⑥高年级学生积极引导,深造学生给大家上课。其中,认为“增加课堂趣味性,寓教于乐”;“增加对学生的专业关怀”有利于提升专业认同的学生分别占到总数的9.13%、8.21%。

教学是提升专业认同的核心,在调查中一个学生认为:“我觉得老师应该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多介绍专业益处,多让学生参加一些与该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可以邀请一些在专业方面有研究的人来为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认同。”

(三)学生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提升,学生自己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①多看书,提高自己旅游专业素养与兴趣;②多实践,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③填报志愿时应该小心谨慎。其中回答“多看书,提高自己旅游专业素养与兴趣”与“多实践,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的人数分别占到总数的6.39%、12.38%,大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意义大于课本理论。此外,学生们也认识到班风建设的重要性,一个学生认为“我从来没觉得旅游管理专业不好,但也确实激不起兴趣,没有班级学习氛围,没有朝气蓬勃的气息。我觉得班风建设尤为重要,班干带头作用十分重要。我真心希望旅游管理越来越好!”

虽然大学生大部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但他们却是专业认同提升的主体,他们的意见最有发言权。在教育产业化的宏观背景下,他们的回答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反映出学生的心声。当前旅游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实用主义”盛行,实用主义是否有利于专业认同提升尚有争论[20]。就业率成为评价专业的唯一标准,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如果专业发展仅仅靠就业率来衡量,那么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和一般职业技术院校基本没有区别。“实用主义”在专业教学中是必须的,但因该有所侧重,高职高专类旅游院校需要强调实用主义,但过度的实用主义在本科院校,尤其是985/21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盛行实用主义,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失范。

五、结论与讨论

专业认同是专业凝聚力的象征,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借助因子分析法总结归纳旅游管理专业认同五大维度,结合半结构访谈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提升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1.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投入度”、“喜好度”、“美誉度”、“匹配度”、“认知度”5方面,喜好度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认知度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较小。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9)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实现教育的整体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为日益发展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的要求——这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高层次目标。因此,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长期和重要的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基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广大中小学教师目前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实际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发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少

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很难走出校门,走出本地区去学习。教师长年囿于学校的小天地中,难以撼动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

2.教学压力大,学习时间受限

3.组织有限的培训活动,难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每年都有地市级培训、县区级培训若干次,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4.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不够

与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虽是持久的但也并非立竿见影,不如教师紧抓一阵来得效益高,因此许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提高的是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次之,对专业学习与发展显得热情不足。

二、倡导自我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始终倡导“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学习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的学习观,强调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只有学习精彩了,工作才能精彩、生活才能精彩。开展了教师读书工程,设计了教师的读书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教育经典类、教育理念类、教育实践类、教育信息类四个层次。

目前教师自我学习的有效途径应该是自我研修、教师相互听课。自我研修就是要学会分析自身的现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抓住自已可发展的机遇与风险。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炼研修的课题,在学科中,在课堂中,在学生中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就会在解决问题中去深思,总结经验,寻找方法,从而不断成长起来。师生关系的转变、课程双主体的出现,要求教师角色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才能走在专业发展的最前沿。

教师相互听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听课。它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数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行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显性化了的知识,对自己的特点、优势和需要加强的领域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为自身制定或修正专业发展的计划。

三、经常教学反思,自我完善教师专业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种反复思考的过程,一种思想的自我运动,一种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方式。反思是一种自我观照、自我扬弃、自我确认和自我追求的生活方式。所谓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

反思可分为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两种。正确的反思方式和策略可以保证教师反思的质量,并使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养成反思习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写反思日记、观摩教学、讨论教学、开展行动研究。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教师在这种反思和转化中,不仅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因此,教师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桥梁。

四、引导独立思考,自我探索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必须要学会理论思考。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如何自圆其说,都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存在距离,只有教师消化了理论的精髓并渗透到实践中去,才能说是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但是,对于专家的前沿性理论,教师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实验与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接受的同时必须加上自主的独立的思考,从自己所理解的透彻的那一点入手,指导自己的实践。另外,并非所有的理论都是完善的,没有一丝缺陷的,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理论的缺陷并进行弥补,我们才能说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做到了这一点,教师自身也就从职业教师变成了具有“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师。

教师要对教材与教学环节作独立思考。教材是教学的辅助性材料,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材的地位已经从教学的“圣经”转变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资源,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种参考样本。因此,要使教学改革取得重大的突破,还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首先从对教材的崇拜中走出来,从研究者、使用者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取舍和改造教学内容。另外,许多教师都观摩了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模仿其教学过程,而是要揣摩和把握隐藏在其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精髓,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是,没有对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具体行为的独立地批判性思索,是难以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的。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构建“纵向贯通,横向整合,构建科学自然的人本课程;基础扎实,思维灵活,追求真实高效的质量品牌”的课改框架。实践中,我们尝试打造了特色化“三元课堂教学模式”。“三元课堂”即把课堂教学看作由教、学、练三大要素组成。“教”,就是教师教有目标,释难解疑,授之以渔;“学”,就是学生学有目的,取易攻难,知难而进;“练”,就是当堂训练,及时巩固,知能双赢。“三元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五、坚持教学创新,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提高

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

1.要充分认识自我总结的重要性

只有那些善于实行自我更新取向专业发展、具有较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较多地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其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提高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知。从教育评价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及时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一种成效显著的评价活动。

2.要从过程性和阶段性两个方面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教育评价学认为,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形成(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过程或某个阶段的总体评价)两大类。这两种评价所承担的功能不同,一种是在过程中及时对自己的发展进程进行矫正和完善,一种是分阶段进行总结,集中把握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教师对自身进行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教学进程趋向更加完善。总结性评价可以以半学期或半学年进行一次,着力对自己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作所为进行综合考察,得出发展的经验,集中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发展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专业发展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曹长德.教师角色转换与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32-01

一、前言

职业决策是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不可避免的决策。

苏州是一座以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经济发展迅速而著称的城市。大量外资企业的进驻,影响了身在苏州的人们的就业观念。苏州大学作为苏州最重要的一所大学,每年向苏州输送着大量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对苏州大学学生的就业倾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苏州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男生174名,女生74名;其中文科生90名,理科生60名,工科生98名。在被试填写基本信息时,要求填写“是否是党员;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是否拿过奖学金”,用于评判在学校的评价标准下,该被试的优秀程度。在统计过程中,为了方便表述,将三个问题中全部回答“否”的被试归为“优秀指数0”,回答一个“是”的被试归为“优秀指数1”,以此类推。 “优秀指数0”的被试有81名,“优秀指数1”的被试有51名,“优秀指数2”的被试有54名,“优秀指数3”的被试有62名。

2.2 研究手段

采用自编的《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材料》,该材料是对候选的工作情景进行文字描述,通过PPT向被试呈现,请被试在现场进行选择。

2.3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百分比统计和卡方检验

2.4 研究工具: 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材料

本调查材料共包含11道背景材料,分别从延迟满足、自我评价、竞争与工作压力、发展前景、对企业性质的刻板印象、管理风格、企业知名度、企业规模、工作地点、福利和职业兴趣十一个方面调查了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倾向。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结果总述(附后面)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本科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大多数人希望在园区(79.84%)、欧美企业(71.37%)、管理人性化的企业(87.10%)和规模大的企业(66.53%)工作。大部分人自我评价优秀(68.15%),愿意选择高压力高强度的挑战高薪的工作(70.57%),与能拿到的起薪相比,更加重视得到的培训和发展(70.16%)、福利(83.47%)以及工作兴趣(67.74%),而企业的知名度的影响力则略低(43.55%)。对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选择基本持平,后者略低(49.60%)。

3.2.2 对延迟满足的倾向分析

对总体情况和性别、专业、优秀指数这三个自变量上的选择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对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选择差异不显著,在性别和专业这两个自变量上差异也不显著,但在优秀指数上,显著性差异值为.014(

3.2.3对自我评价的倾向分析

对总体情况和性别、专业、优秀指数这三个自变量上的选择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总体上我校本科毕业生自我评价优秀和不优秀的人数差异非常显著。而男女生的自我评价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和不同“优秀指数”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不论男女生、不同专业和不同“优秀指数”,我校本科毕业生都有着比较高的自我评价。

3.2.4对竞争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倾向分析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被试中选择压力大的高薪工作和压力小的低薪工作的人数差异非常显著。在性别和“优秀指数”两个自变量上差异不显著。有显著差异的是专业的自变量上。这说明,总体而言,选择压力大的高薪工作的被试显著多于选择压力小的低薪工作的被试;不同性别、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在这一问题的选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被试对这一问题的选择差异显著。

3.2.5对发展前景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选择起薪低发展机会大的被试显著多于选择起薪高发展机会小的被试。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差异不显著。

3.2.6对企业性质的刻板印象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被试对5种性质的企业的选择差异非常显著。不同性别和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在这一问题的选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被试的选择差异显著。

3.2.7对管理风格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被试选择人性化管理显著多于军事化管理。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在该问题的选择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3.2.8对企业知名度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被试选择工资略高而知名度小的人数显著多于另一选项。不同性别、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对这一问题的选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差异显著。

3.2.9对企业规模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选择规模大的企业的被试显著多于选择规模小的企业的被试。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试在该问题的选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差异显著。

3.2.10对工作地点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选择园区的被试显著高于做其他选择的被试。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2.11 对福利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选择工资较低福利很好的被试显著多于做另一选择的被试。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不同“优秀指数”上,对该问题的选择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2.12对职业兴趣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选择薪酬低但感兴趣的被试显著多于选择薪酬高却无兴趣的被试。不同性别和不同“优秀指数”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被试对该问题的选择差异显著。

四、结论

综合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对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得出这样的结论:

大部分人自我评价高,怀有积极的职业倾向和较高的职业抱负水平,不畏竞争和压力,倾向于选择有挑战、强度压力大、对人才有高要求的高薪工作。

在职业理念上具有长远观念,不局限于眼前利益,延迟满足的水平比较高,重视职业兴趣和培训发展,重视福利。

职业目标集中于工业园区中管理人性化的大规模欧美企业,但对公司知名度的注重程度相对比较低。

专业发展自我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95-02

作者简介:李勇齐(1974-),男,广西富川人,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林国健,男,广东新令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周龙军,男,广西北流市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一、 校本发展的概念

1. 校本发展

校本发展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学校发展模式,强调教育管理的重心下移,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学校以更大的管理权力,主张在政府宏观管理和指导帮助下,学校通过自身力量实现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

2.高职院校校本发展的内涵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本发展的内涵就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培养优质人才,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二、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全国90%以上的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如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办学特色不鲜明

一是对应第一、第二产业的院校偏少,对应第三产业的院校偏多,尤其是财经类院校过多。二是综合化倾向严重,行业特色逐步削弱,以“一业为主”的行业所属院校数量在下降,绝大多数院校“跨行”发展趋势明显,行业院校的特色正逐步丧失。

2.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备案招生专业涉及19个专业大类,80个专业二级类,750种专业,36 297个专业点,覆盖了全国第一、二、三产业所有领域。其中,第一产业有90种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20%,有3 758个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104%;第二产业有150种专业,占专业总数的200%,有5 450个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150%;第三产业有510种专业,占专业总数的680%,有27 089个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746%。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507亿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占103%和463%,第三产业占43.4%。

从上面的数据可看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我国产业发展状态是不一致的,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及布点过多,加上设置专业方向的乱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急需梳理整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也开设了许多财经、文化教育等类别的专业,甚至其财经类专业在校生比理、工、农、医类专业在校生还要多得多。

以广西为例,高职教育布点最多的专业前10名如下表,全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1所,其中超过65%的院校都开设了这些专业。

表1广西高职院校专业布点列表(截至2011年)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布点数量1590102计算机网络技术362620505物流管理363590101计算机应用技术344660112文秘325620401市场营销316660108商务英语317640101旅游管理308590202应用电子技术299620405电子商务2910590110动漫设计与制作27

3.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

中央电视台有关部门和“智联招聘”发起的“就业力——2006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曾经遭遇就业陷阱,专业对口情况不容乐观,只有17%的人选择了“完全对口”。在对2006年度确立的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单位的分析中发现,其专业基本对口率都在80%以上,而专业完全对口率则很低,一般不超过30%。

麦可思公司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显示,全国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57%,均较上届下降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有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其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与2008届的61%相比,专业对口率呈下降趋势。专业对口率偏低主要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就业市场上的对口岗位需求不匹配,一些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部分毕业生只好在非专业岗位就业,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表2 2010年度高职高专专业失业量排行榜

序号高职高专专业名称毕业半年后失业量(万人)1计算机应用技术1.682商务英语1.423计算机网络技术1.404物流管理1.375机电一体化技术1.366数控技术1.317电子商务1.138会计电算化1.009会计0.9610模具设计与制造0.87三、 实施校本发展的策略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和形成品牌,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