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宿分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2 12:01:35

民宿分析论文

民宿分析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9―0064―06

1 乡村旅游与乡村民宿

1.1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为游客提供的所有游览、休闲、度假服务的总称,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术语。莱恩(Lane)就曾指出,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形式并不同。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乡村旅游在我国以“农家乐”的形式快速发展,但在学术领域,乡村旅游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尚不明确,但学者普遍认为“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基础。马彦琳认为,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刘德谦在考察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和实际发展历程后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与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1.2乡村民宿

与学者将乡村旅游研究重点集中于宏观方面不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引导和规范接待主体角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由于乡村旅游形式各地存在差异,因此对乡村旅游接待主体的称呼也不尽相同。北京称为民俗旅游接待户,上海、四川及其他大部分地区称为“农家乐”接待户,或直接以“农家乐”相称。同时,以产业特色为基础,进一步出现了“渔家乐”、“林家乐”、“牧家乐”、“副业工艺农家乐”等。一般认为,“农家乐”是农户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草场等农、林、牧、渔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出于扶持的目的,政府部门对“农家乐”的定义相当宽松,既包括带住宿的“农家乐”,也包括城市边缘地区乡村以餐饮和娱乐休闲为主的商业设施。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四川全省“农家乐”经营接待户总计达到17037家,吸纳就业人员237920人。

与我国政府管理乡村旅游异曲同工,西方国家基本上将乡村旅舍看作是乡村旅游的代名词。它们对乡村旅舍的称呼也多种多样,其中B&B最为普遍。据美国PAll统计,2004年全美境内共有合法B&B/Country Inn 20000座,资产总值34亿美元,平均房间数为7.9间。台湾民宿是另一个与我国“农家乐”相近的接待设施。台湾《民宿管理办法》将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该法规对民宿的地理位置选择和经营方式做了约定,并规定经营规模5间以下(特殊地区15间以下)作为主要认定依据。截至2004年8月,全台湾共有合法民宿625座,平均房间数为4.12间,另有未合法民宿841座,房间11939间,全岛民宿平均房间数为9.9间。

本文以与B&B和台湾民宿更为接近、提供住宿和为住客提供餐饮服务的“农家乐”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称之为乡村民宿。

2 市场导向下乡村民宿经营要素分析

2.1研究框架

2.1.1显示性偏好和“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

萨缪尔森(P.Samuelson)根据“消费者选择一偏好关系”逻辑,提出的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认为,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显示出他内在的偏好倾向,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力约束下的购买欲望。市场显示出来的乡村旅游偏好反映着旅游者的选择取向,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们是乡村民宿经营中具备市场价值的要素。

服务营销依据服务产品的特点将消费者购买服务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购买阶段、消费阶段和评价阶段。在购买阶段,消费者积累购买欲望、搜寻信息、做出购买决策,动机调查可以显示这一阶段的消费者偏好;在消费阶段,消费者进行实际购买和消费,消费者同服务提供人员及其设施设备打交道,并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评价,服务项目选择调查可以显示这一阶段的消费者偏好;在评价阶段,消费者根据体验质量和预期质量进行比较,对服务品质做出满意不满意的评价,服务品质调查可以显示这一阶段的消费者偏好。

根据显示性偏好理论和服务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分析,结合乡村旅游消费的特性,本文构建“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定和观点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显示出消费者的偏好,这些偏好指向消费者价值,并从市场层面指明乡村民宿经营的核心资源。

2.1.2测量模型

借鉴格罗亚(Gloria)、台湾民宿消费市场和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问卷设计,结合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设计修正了数据测量模型(如表1)。在动机、消费行为和服务品质3个大类下,设8个亚类30个评价因子,通过重要性赋分(0―10分)判断消费者偏好的民宿经营凭借的主要资源。

2.2实证研究

2.2.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除评价因子赋分外,增加了乡村旅游者基本特征部分,对消费者当次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乡村旅游者基本特征包括个人背景资料,同时增加旅游者“游伴性质、信息渠道、出行方式、重游次数、预计过夜天数”5项选择,以补充相关信息。

2006年10月和2007年3月,笔者以个体抽样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下辖临安市白沙村和湖州市下辖长兴县顾渚村的过夜乡村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两地共发放问卷200份,由于进行的是面对面访问式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100%。

2.2.2数据分析

(1)旅游者特征分析

由于本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民宿经营资源的认知,因此选择有独立决策能力的旅游者。被调查者的男女性别比为51.5%:48.5%,基本持平;不同年龄段旅游者,15―24岁占17.5%,25―44岁和45―64岁分别占39%和36.5%,65岁以上占7%。从旅游者的职业分布看,离退休人员占19%。可以粗略估计,25―54岁的青壮年是乡村旅游的主体,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4%。

调查数据显示,乡村民宿入住者以住1晚为主,占48.5%,2晚、3晚及4晚以上(含4晚)的依次递减,分别为26.6%、16%和9%,但重游率很高,将近80%的被调查者为2次或2次以上人住民宿,并且基本上入住同一家民宿。被调查者获取乡村民宿的信息渠道主要是亲友同事介绍(49.5%),其次是报刊电视等媒体(24%)和旅行社(12%),互联网和其他比如旅游宣传手册、旅游宣传活动等分别为6%和8.5%。调查访问还发现,非亲友同事介绍的被调查者初次选择民宿时随机性很大,对区域或村落有认知,但对入住的民宿本身知之甚少。被调查者出行的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包括单位组织的旅游者共约占总数的56%,乘公共汽车的占29%,乘旅游车的占15%。被调查者多和家人(40.2%)、朋友(26.6%)或同事(15.4%)共同出行,单独和随团出行的分别为9.5%和8.3%。

(2)“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分析

撇开旅游者的个人和当次旅游信息,按照“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量表请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表内各因子进行重要性赋分,最后得出的分值如表1,重新梳理得表3。

表3结果显示,入住民宿的乡村旅游者对服务品质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乡村提供的休闲活动,然后是动机的满足程度。重复多次旅游并入住同一民宿可以由旅游者对旅游服务品质的关注得到解释,其中的消费价格和民宿所提供的大、小环境至关重要。休闲活动影响旅游者满意度,但对人住天数影响更大。调查访谈发现,即使是时间约束很小的离退休人员,他们在“农家乐”停留的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1周,大多数人声称超过1周就会觉得无聊。休闲动机排在第3位,说明大多数旅游者对乡村生活有较客观的预期。访谈中也发现,绝大部分旅游者并不是真正乡村生活爱好者,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反差是重要吸引力,但也是这种反差造成了不便以及与现代生活的疏离。从对接待设施和服务的赋分,我们也发现,他们理解和宽容乡村民宿生产者的供给能力,但这也成为他们不能或不愿久留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的结果显示,入住民宿的旅游者赋分在9分以上的共有12项,8―9分14项,7―8分3项,6―7分1项。表明问卷设计的因子得到旅游者的肯定,可以显示他们选择民宿型乡村旅游的偏好。旅游吸引物中的“乡村生产活动”、旅游动机中的“增长见识”及旅游服务的“土特产品购买”处于旅游者偏好的第三层次,前两者可能与我国城市化程度不高有关,旅游者虽身居城市,但往往与乡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乡村生产生活离他们并不遥远。后者选择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可能与被调查村落有关,可能与旅游者重游次数较多有关,也可能与土特产品的质量有关。调查中发现,许多“农家乐”经营者会将自家生产的土特产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一些回头客。调查中也发现,民宿经营者大多不提供“导游服务”,熟门熟路的老客和喜爱室内休闲的旅游者也不需要导游服务,这一因子因此被列入了第四层次。

本文将旅游者偏好的第一层次因子称为旅游者选择民宿的“关键性资源”,第二层次因子称为旅游者选择民宿的“决定性资源”。当民宿的“关键性资源”旗鼓相当时,“决定性资源”重要性加强,决定着旅游者的最终选择。

3 乡村民宿经营的核心资源

3.1“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确定的核心资源

3.1.1因子合并和取舍

从赋分情况来看,“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给出的反映消费者偏好的所有因子都具有一定价值,但在现阶段,“增长见识”、“乡村生产活动”、“土特产品购买”、“导游服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市场价值相对较低,与民宿竞争优势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将民宿核心资源的范围限定在关键性资源和决定性资源里。

“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根据消费者购买服务的过程来设计,消费者不同阶段的偏好有所侧重,因此出现了多个重合或体现旅游者综合性价值诉求的因子。经过合并、删减和调整,共有19个因子进入民宿经营的核心资源库(见表4)。

3.1.2定量分析

关键性资源和决定性资源是市场指向的对旅游者很有价值的民宿经营资源。但对民宿而言,除了找出这些因子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弄清各因子的权重,分析它们对民宿长期竞争优势的影响力。根据旅游者的赋分值,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相关信息。

(1)数据处理

假定消费者对每个关键性和决定性资源的期望值都是8,表明基本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将给予考虑选择。而所有核心资源的离差(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之和将决定消费者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用百分比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得到数据如表5所示。

(2)数据分析

表5显示,关键性资源与决定性资源的权重比为2.8:1,表明关键性资源对旅游者选择民宿的影响力是决定性因素的2.8倍。公共资源、集体资源、个体资源对乡村民宿经营成功的影响力分别占7%、41%和52%。说明受综合因数影响的乡村民宿的经营,个体资源起最终的决定作用,成为旅游者重复入住的关键;集体资源和公共资源则通过影响旅游者对乡村区域的选择来影响民宿的经营,尤其是集体资源(41%),调查中相当多的旅游者对乡村景观情有独钟。分析个体资源的各类资源因子,干净整洁是首选,其次是经济实惠的价格,再次是轻松亲切的民宿氛围;集体资源中,宜人的风景是首选,其次是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再次是乡村服务设施和休闲项目。

3.2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的民宿核心资源

3.2.1资源基础理论对核心资源的识别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RBT)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企业盈利的基础。而企业盈利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企业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优势使企业有较佳的价值创造能力并获取较好利润。资源优势产生竞争优势。但产生持久竞争优势的资源不可能是企业在极短时间内通过内制(make)或外购(buy)创造出来的资源,而只能来自该企业所特有的异质性资源(heterogeneous resource),它们具备价值性(value)、稀缺性(rareness)、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和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ability)。

3.2.2资源基础理论对民宿核心资源的分析

民宿生产的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是一种复合产品,受多方因素的多重影响。客人从离开家到入住民宿到返回家的整个过程都进入服务产品体系,民宿经营所拥有的资源往往超出民宿经营单位内部资源。因此,用资源基础理论分析民宿的长期竞争优势,应该包括民宿产品生产所涉及的所有资源。

(1)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是指与较大区域发展相关的资源,本文中主要指区位交通和公共交通。区位往往决定旅行时间和交通状况,而且不可移动,对民宿经营而言,无疑具有不可模仿性。交通的改善(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由外部供给)会使区位条件发生变化,客源地居民可以进行更多的民宿区位上的替代性选择。但区位带给市场的空间心理优势将始终存在,相应地可以加强民宿的不可替代性。

(2)集体资源

集体资源是指由村庄或周边提供的资源。宜人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周边景点资源、田园风光、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乡村生活和乡村民俗等,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民宿所在地的这些自然和人文资源一般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价值性和稀缺性的主体。白沙村和顾渚村,都以山水和乡村风光、清新的空气见长,顾渚树还有良好人文资源。5个因子中,景点可以在风景基础上建设,而其他4项都具有原生性。足够的停车空问、户外项目、散步或踏青小径是开展休闲活动的基础,但这类资源与民宿发展规模和村落的富裕程度相关,它们的不可模仿型性相对较弱。村落型发展的民宿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一般较具竞争优势,较富裕的村落也更有能力提供类似的公共产品。以上分析表明,宜人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田园风光、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乡村生活和乡村民俗这4个因子展现的乡村风情是可以保持乡村民宿长期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

(3)个体资源

个体资源是乡村民宿提供的资源,主要是服务、接待设施和价格,都与经营者相关。硬件设施如庭院、客房、餐厅、休闲设施、卫生设施等更多地与民宿经营者的财力相关,有价值性,但其他资源特性在财力约束放松后相对较弱;软环境分两个层次,轻松亲切的氛围、服务态度等依赖于经营者的个人特征,独特性较强,而特色餐饮、干净整洁度虽然也与经营者紧密相关,但可模仿性较强,独特性弱化。价格一般在一个村落中没有多大差别,村落之间或区域之间会略有差别,但总体差别也不大。价格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与其他住宿、休闲方式的差别上,如景区旅游、城市旅游中的住宿价格,在这一层面上,乡村民宿的价格具有相当竞争优势。以上分析表明,个体资源中的经营者和价格在民宿经营中具有异质性,相比较而言,经营者的特质更具有决定性。

经过资源基础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区位成为民宿经营长期成功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如图2所示)。

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区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对乡村民宿经营起到很重要的支持作用,村落型的发展由于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集体资源也有助于民宿经营。结合“动机一消费行为一服务品质”模型的调查资料,区位、价格、乡村风情、经营者对乡村民宿长期成功的影响分别约为7%、9%、41%和43%。

4 结论与建议

乡村民宿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想增加收入、创造最大财富,在市场上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必须善用其所拥有的可以保持和提升其竞争优势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其中的异质性资源。本文的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消费群体偏好决定的乡村民宿经营的核心资源包括10项关键性资源和9项决定性资源,其中宜人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整洁的环境、便宜的价格和轻松亲切的民宿氛围排在前四位。19项资源按民宿经营者的可控程度可以分为公共资源、集体资源和个体资源,按照资源基础理论对竞争优势来源的异质性资源特点的分析,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和区位成为民宿经营中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其中经营者和乡村风情是民宿经营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根据调查统计资料和本文的相关分析,以下几点建议将有助于促进乡村民宿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1对民宿经营者的建议

(1)保护资产类资源。资产类资源包括民宿建筑物、自然人文资源、区位等,这类无需投入就能获得的资源给民宿经营带来即期的资产性收入,而且从长期发展角度讲,农户尤其需要培养乡村风情类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意识,确保民宿长期能以极低的价格保有这类可以带来竞争优势的资产性资源。

(2)积极培养经营管理能力。民宿轻松亲切的氛围、整洁干净的环境、特色餐饮、休闲活动设计等,都需要民宿经营者亲力亲为,而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市场开拓、特色品质维护等则更需要培养相应的专长能力。民宿经营者通过专长能力与民宿资产性资源的组合,才可能创造出民宿的竞争优势。

4.2对政府的建议

民宿分析论文篇(2)

民宿是通过将闲置的民居资源分享给顾客,并为其提供多元有趣的生活方式,其非标准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追求高品质及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所以顾客对民宿的体验感知显得尤为重要。顾客作为民宿体验最直接的感知主体,研究其体验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深入了解顾客民宿体验需求及满意程度,对于合理开发民宿旅游资源、促进民宿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研究顾客对重庆民宿的体验感知,通过对重庆民宿评价的质性分析研究,总结顾客对重庆民宿体验感知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重庆  精品民宿  顾客  体验感知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leisure tourism era, non-standard accommodation industry, not only more and more favor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consumers, but also get the national attention.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areas, the phenomenon of large-scale residential agglomeration is more obvious; Chongqing started lat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home stay has also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has been actively supported by various departments of government.

Homestay is to share the idle residential resources to tourists,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variety of interesting lifestyle. Its non-standard features to a certain extent meet the tourists'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and personalized experience needs, so tourists' experience perception of homesta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s the most direct perception subject of homestay experience, studying the experience percep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 demand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ourists,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guidance value for reasonably developing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homestay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ourists' experience perception of Chongqing homestay, and summarizes the key factors of tourists' experience perception of Chongqing homestay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hongqing homestay evaluation.

Keywords:Chongqing;boutique homestay;customer;experience perception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  精品民宿的概述6

(一)精品民宿的含义6

(二)重庆精品民宿的发展现状6

二  研究设计与整理8

(一)研究设计8

(二)数据分析9

(三)关连线的设定10

(四)结果分析10

1.顾客体验感知的高频特征词分析10

2.顾客体验感知的语义网络分析11

三  顾客体验感知因素分析12

(一)体验感知的概念12

(二)顾客积极感知的因素分析12

1.民宿主人热情好客、个性化服务12

2.房间干净、安全、温馨、有设计感13

3.设施完备13

4.位置便利、周边环境好14

(三)旅游消极感知的因素分析14

四  重庆精品民宿体验感知提升建议16

(一)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16

(二)加强对房屋的审核认证16

(三)加强房东培训,提高服务质量17

(四)建设特色民宿,提升品牌管理17

1.规划发展方向17

2.政府资金的支持18

3.讲好民宿故事18

4.发展特色民宿18

五  结语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一  精品民宿的概述

(一)精品民宿的含义

“民宿”这一词语本身属于舶来词,一般被称之为“B&B” 或“hostel,family hotel, home- stay, guesthouse”。民宿“是利用自由住宅空间,通过结合当地独特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相关特殊资源开展各种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开展运营,提供给顾客生活住宿的场所”。但随着目前民宿数量的大幅度提升,人们所开展的民宿经营也愈加多样化,这时顾客内心就会对各种民宿有比较,并开始对设施精简富有现代化,定位高端价格适中的民宿房间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时精品民宿也就应运而生。[1]

有学者认为,精品民宿是指“以家庭自主经营为主,强调家庭氛围、服务品质、设计装修及地域特点,为中高端旅客提供高品位住宿及附加服务的旅馆”。据研究可知,特色精品民宿是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人才和资金自觉向乡村流动,利用民居资源、农事资源、景观资源创办个性化的经营项目,形成一个以特色旅馆业为基础,衍生酒吧、茶吧、作坊、民艺、展示等休闲业态的高端农家乐集群。此外,精品民宿是为顾客提供当地特色文化、风土人情,质朴而又不失设计感,是具有高质量的设施和绿色休闲的服务。即便如此,其定义在中国却还是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对于这一定义的研究也非常的匮乏。

本文认为,在Airbnb、榛果(美团)等出色平台中, Airbnb将精心设计的房源、出色的房东、房源品质经过验证的民宿定义为plus房源,即精品民宿;榛果则将房源品质有保障,房东服务佳的房源定义为精品民宿。以此为基础,本研究将有着高品质的房源、并且还有优质房东的房源暂时定义为精品民宿。

(二)重庆精品民宿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民宿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规模化集聚现象。重庆地区的民宿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和问题。

重庆地区的民宿主要聚集在重庆的中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但是民宿数量最多的还是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也是重庆市的主城区,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市场化水平也相对较高。目前,在我国民宿属于非标准的住宿业态,政府机构对民宿也尚未开始进行监督与管理,所以很难统计在重庆的民宿的准确数量,不过根据重庆市旅店业协会在2018年上半年进行的统计,重庆一共有一万家以上的住宿业态,其中主城区有八千余家。拥有许可资质的约六千家,其他的则是通过网络平台经营的民宿。[2]

虽然,重庆民宿的起步较晚,但非常速度很快,同时也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重视,比如:重庆市曾出台《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育两百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所以,重庆民宿的发展已经获得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重庆市也希望能够发展民宿资源,来促进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

重庆的精品民宿主要于近五年得以迅速发展,进入发展的爆炸期,通过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巨大影响,重庆的很多旅游景点成为了“网红”旅游景点,比如:洪崖洞、解放碑、李子坝轻轨站、长江索道和两江交汇等。在这个时期,重庆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由此也带动重庆的民宿发展进入爆发期。

这几年,重庆的民宿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缺少品牌效应、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缺少精品民宿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关注,也必须早日进行处理,重庆的民宿经营者必须重视完善民宿的管理,重庆的民宿业也必须进入调整期。

二  研究设计与整理

(一)研究设计

通常情况下,有很多方法都能获得顾客对精品民宿的体验感知情况,而且还能通过很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取的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具体的数据,当然,最终的结果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现阶段,比较合理,并且成熟的一种方式是依托扎根理论。这种方法是从实际观察的角度入手,通过归纳、分析原始资料,最终能够总结成理论。所以,这种方法是一种由刚开始的表面,再逐渐进入深层次的一种成熟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一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体而言,本文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具体的研究。[3]

首先,对重庆市的精品民宿旅游者的进行调研,并作数据的分析,主要是通过网络来收集相关数据,这样就能够获取顾客在体验完某一家精品民宿后的体验感知是什么,随后将顾客的体验感知进行整理。主要是通过交互平台来寻找到顾客对某一家精品民宿的感受,然后十分合理获取顾客的真实感受。Airbnb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第三方民宿预订和短租的网络平台,并且它在中国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顾客可以通过它在网上搜索自己心仪的民宿。此外,顾客在体验后民宿之后,还可以通过在网站留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民宿的感受,所以,可以通过这些网上的顾客留言来寻找到很多具体的用户体验。因此,本文选择Airbnb的网络评价功能作为网络文本数据调研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渝中区、北培、沙坪坝这三个地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地点展开深入的调研。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地区,是因为这三个地区旅游景点很多,比如渝中区有:解放碑、朝天门、十八梯、长江索道、洪崖洞、湖广会馆、三峡博物馆、李子坝轻轨站、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革命纪念馆、罗汉寺(拍疯狂的石头的地方)、宋庆龄故居。北碚有:缙云山、北温泉、金刀峡、重庆自然博物馆、偏岩古镇、十里温泉、老舍故居、晏阳初故居、梁实秋故居、张自忠墓、复旦大学旧址。沙坪坝有:白公馆、渣滓洞、红岩魂陈列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瓷器口古镇)、郭沫若故居。旅游景点密集的地方,附近的民宿也非常多,其中有一些属于精品民宿,比如一些旅游景点里的村民通过优化自己的民居,所以发展了独特的“山居生活”精品民宿。有些地方的民宿经营者,重点发展农旅结合的新模式,发展精品民宿。在具体的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将 Airbnb 网站中的这三个地区的民宿点评数据收集出来,并且删除了其中的外语点评、重复的点评以及各种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点评,经过整理,最终形成了一套有2500 条点评的内容作为本文进行研究的文本。

(二)数据分析

收集完基本的数据之后,笔者随后对其中的网络评论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开始阶段的资料收集工作,笔者将通过开放式编码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并且重点分析概念化和范畴化这两种基本的概念,最终获得概念化和范畴化的具体演化过程。

首先,确定开放编码。开放式编码主要是指抽取、概括各种原始样本资料之后所形成的数据。在整理具体意见的过程中,笔者在不受任何主观情感影响的情况下,对原始文本进行分析,通过归纳方式将网络评论中相对而言较为完整的语句整合在一起,进行归纳和对比,随后,将性质、类型较为相似评论综合在一起,最终得出了二十个不同的评论,分别是网络形象、宣传、口碑、出行方式、目的地、周边旅游、行程安排、地理位置、基础设施、饮食特色、当地居民、民宿特色、主客交流、配套设施、卫生环境、个性化服务、体验活动、回归自然、怀旧。

其次,确定主轴式编码主题。确定完基本的词语后,需要处理主轴式编码这样做主要是未来更好地分析关键词的内涵或属性,这样方便寻找不同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各种范畴展开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分析编码分析,最终获得如下五个不同的范畴,分别是体验期望、准备工作、周边环境、核心场景的体验感知、体验后的评价。

最后,确定核心范畴,并且根据相关内容组成对应的关连线。进行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检测出具体的、可以概括其它几个范畴都的核心关键词,并且通过寻找关键词,进一步提升对这一词语的运用。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展开具体的分析后,笔者处理所找到的各种资料,随后确定核心问题为“顾客对重庆精品民宿体验感知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对相关的重庆精品民宿的感知数据进行分析。

(三)关连线的设定

关连线主要分为如下几个不同的阶段,即“顾客旅游前的期待”“顾客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顾客旅游后的感受”这几个阶段。其中“顾客旅游前的期待”是整个体验感知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当顾客对某个具体的旅游景点产生兴趣,才能吸引他们到这个旅游景点进行旅游。在这一环节中,又可以具体地分为体验期望和体验前准备这两个基本的环节,其中,网络宣传、民宿形象、口碑、旅游动机这几个关键因素会控制体验期望,而出行方式、目的地、费用、行程、信息搜集等相关因素会影响体验前的准备。此外,“顾客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顾客对精品民宿产生主要印象的行程环节,其中可以分为重庆精品民宿周边的环境和重庆精品民宿的核心场地这两个重要的因素。最后是“顾客旅游后的感受”,这一环节是顾客进行评价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当顾客对旅游活动有一定的体验,有一定分感知后所做出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有效的,具体而言,这一环节中可以分为愉悦心情、期望差异等几部分内容。       

(四)结果分析

完成前期工作之后,笔者运用 ROST CM6.0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研究,重点提取和处理了重庆精品民宿中顾客比较积极的评价的文本和相对消极的评价的文本,随后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具体而言,分析和研究的流程如下:首先,将一些意义相同的同类词语用word中的替换功能进行同类替换。比如:将“房子” “屋子”等词语统一替换成“房子”;其次,将其文档转换为“.txt 的格式文本”,之所以这样转换,是为了在开展后续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最后,统计所有的关键词语的出现频率。[4]

1.顾客体验感知的高频特征词分析

笔者在使用 ROST CM6.0 软件进行评论文本的数据收集后,笔者首先分析高频特征词语,首先,分析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的词性,把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种词语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分别放在不同的小组中。名词中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房间环境”、“服务设施”等,形容词主要包括顾客对“民宿整体”、“房东的服务”、“相关的设施”、“卫生条件”等内容的感受,动词主要包括是顾客在民宿住宿时候的活动特征,包括“入住”、“做饭”等。最后,副词则包括表达顾客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些情绪,比如:“非常”、“特别”、“超级等”。

通过分析与研究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现阶段,重庆精品民宿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在具体位置的选择方面,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主要包括“交通”“便捷”。由此可以分析出,顾客对重庆市的精品民宿本身的出行和到达目的地后的交通便捷程度都十分重视。通过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顾客对这三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满意度都比较高。尽管地理位置是影响顾客体验感受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本身的评价等级是比较高的。一些顾客对处于比较偏僻位置下的民宿一定的质疑,觉得交通方便可能不是很方便,很多顾客都认为要想更好地打造精品民宿的体系,一定需要有发达的交通设施。现阶段,重庆市已经开始重点打造城市交通网络线,使得交通能够更加便捷,由此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是“房屋的经营类型”,当前重庆的很多精品民宿的经营方式正在向着相对而言比较奢华的方向进行发展,可是却缺少了一些带有个性化的特色精品民宿类型,比如:特色的小木屋等。

再次,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品牌管理”。因为顾客非常关注品牌,对于很多顾客来说,他们更希望到来到一家知名度比较高的在全国范围内都连锁的精品民宿店来住宿,但是,现阶段目前重庆市的三个区的精品民宿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完整的品牌管理体系,民宿商家与民宿商家之间的联系仍然比较少。

2.顾客体验感知的语义网络分析

从上文的研究中可知,现阶段,顾客对于民宿的网络评论主要是以 “房间”“房东”“方便”“设备”为主,而且这些词语也常常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出现在留言中。所以,在进行语义的网络研究与分析的时候,应该重点分析这几个词语的运用。首先,“房间”一词可以说是精品民宿的关键词,顾客在达到之后就会入住房间进行休息,所以这个词汇出现频率最高。此外,“房东”是民宿的经营者,是民宿的主人,可以说,房东是区分“民宿”与“酒店”的最大特点。所以,顾客的评价中围绕“房东”为中心的内容也很多,比如有的评价称赞房东非常的 “热情”“周到”“贴心”等等,所以,这些词汇的出现能够体现出顾客对精品民宿房东的满意。除此之外,“方便”这一词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多,同时与此相关的词语,还有“交通”“环境”等,这能够说明很多的顾客对民宿周围的交通情况非常关注。

三  顾客体验感知因素分析

(一)体验感知的概念

要对顾客的体验感知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要明确体验感知的具体内涵。首先,体验主要是用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这五个维度来衡量的。具体而言:感官体验,是通过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感觉来获得一种体验,于是能够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方位的体验。情感体验,是民宿的经营者通过激发顾客的感性体验,让顾客从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感受。思考体验则是指民宿的经营者制造一些能够激发顾客好奇心的体验,引发顾客的思考,引导顾客去解决问题,最终提高顾客的认知水平。行动体验是指民宿经营者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行为,让顾客回顾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忆自己平时的生活方式等,最终能够丰富自己的活动体验。最后,是关联体验,这种体验是要综合前文所述的四个体验,将体验与个人追求、社会身份认同联系起来而产生的体验。[5]

顾客感知价值衡量的依据是交易过程中获得的利益与付出之间的比较,在这其中,感知利益是从产品的功能属性和服务质量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的,感知付出则是从时间、精力、体力、金钱四个方面进行衡量。感觉和知觉都属于人类认识活动的相对而言比较初级的阶段,感觉是人们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比如人们对于事物的色彩、味道、温度等方面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反映,这些都会构成人们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为了获得结果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选择的过程。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

(二)顾客积极感知的因素分析

1.民宿主人热情好客、个性化服务

在精品民宿的体验后网络评价当中,留言最多的是有关于精品民宿主人的服务态度问题,还有民宿主人给顾客提供的贴心的个性化服务,比如:有的民宿主人还会非常贴心地准备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小零食,提供一些美食攻略,进行一些温馨提示,还会赠送一些小礼物作为纪念等等。比如,有一些顾客在体验完某家精品民宿之后,就在网上进行了留言,评价道: “这次住宿的体验很不错,首先从刚开始入住就比较顺利,这家民宿的老板非常热情好客,在得知我们是一家三口人一起来旅行之后,还主动地给我们更换了更大的房间,并且没有额外收取任何的费用。我们都感觉老板非常的亲和,文化修养也挺高的,很有素质,可以说这家民宿的老板是将经营民宿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了非常好的结合,又获得了经济效益,还获得了内心的充实,非常的令人羡慕。这家民宿的确是一家精品民宿,我们能从民宿的装修和布局体会到。虽然,只在这家民宿住了几天的时间,但是还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温馨和舒适的美好享受,令人流连忘返”;还有一些顾客在网上留言评价道:“这家民宿的老板非常热情好客,为我们介绍了一些经典的必去的经典,还赠送了他自己撰写的旅游攻略,非常贴心,这次的民宿选择得非常好,是性价比很高的值得推荐的精品民宿”。

2.房间干净、安全、温馨、有设计感

顾客除了对精品民宿的主人有要求外,还会对民宿的具体入住房间非常关注,毕竟这是自己未来几天都要休息的地方。很多顾客对房间最关系的就是卫生情况,比如房是否有不错的卫生条件等等。其次,很多顾客会非常关心房间是否安全,尤其是旅行中有老人、孩子的顾客,他们尤其关注房间的安全性。此外,还有很多的顾客比较关注房间的具体布局。比如:一位入住某家精品民宿的顾客在网上留言说 “这次入住的民宿房间面积比较大,而且卫生条件也不错。浴室非常的整洁卫生,让人感觉很舒服。除此之外,房间的安全性也不错,这让带着孩子出来旅行的我,比较放心。这件房间还有非常明亮的玻璃窗,可以让人欣赏到外面的风光。并且,房间里面的床也十分舒服,床垫的软硬正好,被褥也非常干净整洁。 ”而另一位入住某家精品民宿的顾客说:“这家民宿的房间非常干净卫生,基本设施也很齐全,值得推荐给友人。”

3.设施完备

顾客在选择民宿的时候,还会比较关注民宿房间内的具体设施,比如房间内的设施十分齐全,是否干净卫生,是否比较新等等。如果民宿的主人能够比较贴心地提供一般民宿没有的设施,这个时候就会给顾客带来惊喜。比如:现在很多爱看电影的年轻朋友都喜欢买一台投影仪放在家中看电影,如果民宿的房间里面配有一台超大屏幕的投影仪,那么一定会给爱看电影的顾客带来意外的惊喜;还有一些人平常比较喜欢打游戏,那么如果民宿的房间里面有一台大屏幕游戏机的,那么一定会给喜欢打游戏的顾客带来惊喜;还有一些人平常喜欢自己在家做饭吃,如果民宿的房间内有干净、设备齐全的厨房,那么就会给给爱做饭的顾客带来意外之喜。现阶段,通过调查可知,绝大多数的重庆精品民宿的设施提供只能够满足顾客的一般需要,也就是只能提供标配,还没有实现能够提供惊喜设施的条件。

4.位置便利、周边环境好

最后,很多顾客还会关注民宿所在的位置,这也是很多顾客评价的重要方面,如果有一些精品民宿能够正好位于旅游景点的附件,那么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位置条件一定会吸引很多顾客前来居住。很多坐落在旅游景点的精品民宿,周边都拥有美丽的风景,那么这样的精品民宿自然也就能获得众多的好评。

(三)旅游消极感知的因素分析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顾客对民宿体验感知的积极因素固然重要,但点评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实际上更加值得研究,因为这些都是民宿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不足之处制约着重庆精品民宿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想使重庆的精品民宿能够有进一步更好的发展,那么民宿就应该一方面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另一方面还需要尽可能地弥补这些不足,修复短板因素。因此,本文对搜集所得的负面评论内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使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顾客对精品民宿的负面评论进行概念化、提炼核心属类,经过三级编码过程,即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核心式登录,最终将收集到的所有的负面评论概括为2个核心类属,分别是:民宿服务、民宿设施。[6]

通过研究可知,在收集到的重庆精品民宿所有的负面感知因素中,民宿服务方面的因素占53.1% ,而民宿设施方面的因素占46. 9%。具体而言,在这些负面评价当中,有关民宿服务方面的内容,具体反映的是民宿房间的卫生服务,所以,提高重庆精品民宿的卫生服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在民宿设施方面,房间中卫浴方面的设施是引发负面评价的主要内容,所以,民宿的经营者应该大力完善民宿房间的卫浴相关设施非常重要。综上所知,大力提升重庆精品民宿的服务水平,改进房间的相关设施。

四  重庆精品民宿体验感知提升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顾客对重庆精品民宿的体验感知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但是,在研究的具体过程中,本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本文这些发现的问题,提出下列几点建议,以此促进重庆精品民宿的不断发展。

(一)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2017 年前国家旅游局颁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发展民宿的重视,此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引导民宿市场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国家颁布的只是一个推荐性的标准,不具备任何的强制性,此文件的作用主要是为民宿的经营者和服务者的行业自律与自治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参考。民宿是非常强调个性化的产品,所以,民宿的发展不能照搬宾馆、酒店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民宿需要在卫生和安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此外民宿也要受到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对于民宿的监督与管理还可以通过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来实现,比如,现如今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财产、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识别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东、租客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和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交易双方可以根据累计评价和信用评级来进行双向的选择。[7]

(二)加强对房屋的审核认证 

本文在进行样本选取的时候,选择了三家网站,可以简分为“汉化”网站(Airbnb)和“本土”网站(携程网和蚂蚁短租)这两类。在顾客体验后的负面评论中,本文发现,Airbnb网站中消极评论所占比重最少、甚至几乎没有,而大部分负面的评论出自“本土”网站。在具体的调查中,民宿的房东也反馈,同在三家网站上出售房屋,Airbnb网站上的住客质量最高。因此,国内的网络民宿平台应该借鉴Airbnb对房屋和房东高要求的成功经验,在房屋认定和审核需要更加严格,以减少卫生问题以及设施不干净、破损等方面的问题,保障民宿的基本住宿功能。

(三)加强房东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分析,本文总结了重庆精品民宿的一些问题,然后本文站在房东的角度上按照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又将这些问题分为易解决和不易解决两大类,将设施用品不足、房东服务、卫生间不干净、床上用品不干净、设施用品坏了、厨房不干净这6个问题归结为易解决问题,而价格问题、噪音问题、设施用品旧归结为不易解决问题。对于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于房东给出了一些的改进意见:(1)旅游旺季或者节假日涨价的问题,房东可进行旺季短租、淡季长租的调整,但是民宿也是以盈利为目地的商业活动,价格的合理波动是可以理解的;(2)噪音问题,如果是因小区环境,房东可以与物业协商,但是,如果是因为房屋位置(如靠近马路、游乐场等),则可在房屋说明中提前说明;(3)对于设施用品旧或装修旧这种问题,房东如果重新装修的话,必定耗时耗力且成本大大提高,且部分房东并没有重新装修的计划,因此,需要房东及时更新房屋信息及实际图片。而对于易解决的问题,卫生不干净、设施用品不足和破损、房东服务这些问题,属于民宿作为一种住宿场所为住客提供的基本功能问题,或者说是,房东的义务。

2017年8月15日,国家旅游局《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其中,规定了房间无异味,公共用品一客一换、一客一消毒等卫生标准。[8] 因此,设施用品不足、房东服务、卫生间不干净、床上用品不干净、设施用品坏了、厨房不干净这6个问题,是房东容易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房东进行专业的培训,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组织线下的培训,对房东进行培训并给予资格证书。由于房东分布广、空闲时间不一,并且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本文建议可以采取线上培训的形式,当房东在民宿平台上申请房屋资格的时候,为其播放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等网络视频(比如微课),在观看后才可以申请成功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熟知行业标准,做好房东义务,优化服务质量。

(四)建设特色民宿,提升品牌管理                                   

1.规划发展方向 

现阶段,重庆民宿表现出城市民宿发展的初期特征,但是,城市民宿也分风景型民宿(如大理、凤凰)和功能型民宿(如北京、上海)这两大类,二者在定位和规划上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在发展初期对民宿进行细致规划,为未来发展进行安排。

2.政府资金的支持 

重庆民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且现在还处于分享经济发展热潮中,有着主客观条件,目前政府也对民宿的发展有一定的资金上的扶持,这些有利条件都会促进重庆民宿产业化成型、带动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3.讲好民宿故事 

民宿与酒店最大的不同是民宿有生活的氛围,而房东是民宿特有生活主体,不管是从房屋装修风格还是入住后的服务来说,都是给予顾客体验感受的主要因素。通过网络评价文本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重庆民宿的房东纯粹以赚钱为目的,他们让客人自助入住独立的房子,直到退房的时候,客人都可能见不到房东。在整个入住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交流,如此形式是短租,而不是民宿。而精品民宿应该是保持本地的建筑风格、室内陈设着主人品味的装饰,主客间能够和睦相处,坐在一起讲述着自己的见闻。因此,重庆民宿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民宿的内涵式发展。

4.发展特色民宿

文化资源无疑是巴蜀地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巴蜀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之一,可以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点从外观去改造民房,还可以体现不同的时代特色使之形成不同文化特点的房屋。另外,还可在民宿经营中融合当地自然生态和历史民俗文化为一体,突出当地的民俗文化特点,打造既有古文化神秘感又有现代文化科学感的民俗文化,从生活的各方面去吸引顾客。

五  结语

通过研究重庆精品民宿的现状可知,重庆民宿发展的水平和实力仍然与国内外成熟地区有着较大差距,所以研究重庆精品民宿胡可体验感知,对进一步扩大民宿市场的规模,提升民宿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依据著名民宿网络平台上顾客在重庆精品民宿住后的评价,顾客在选择民宿时绝大多数选择在重庆中西部地区,也就是重庆市主城区,属于城市民宿。尽管重庆政府近年来虽一直积极探索民宿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乡村民宿出台了各种指导意见和规划,但在城市民宿的指导和支持上还比较欠缺。并且值得关注的是,城市民宿中出色的精品民宿纵然规模有限,却也能凭借其高品位的服务及温馨的家庭氛围,吸引了大批顾客纷至沓来。所以,本次研究以城市精品民宿作为对象是具有代表性的,而本次研究目的是从顾客的评价中提炼出顾客感知民宿的高频词汇及影响顾客感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等,从而为重庆精品民宿体验感知的提升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促进重庆精品民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莹莹. 基于Airbnb下浙江临海精品民宿体验感知研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9(5):79

[2] 张瀚祥. 重庆市主城区民宿发展现状及建议[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 000(004):P.122-123.

[3] 郭莹莹.基于Airbnb下浙江临海精品民宿体验感知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5):79

[4] 王玲,光善军,吴晓隽.基于Airbnb网络文本数据的旅游者民宿体验感知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53.

[5] 侯思言,马强.传统村落民宿感知体验与顾客动机研究[J].住宅产业,2017(01):58-64.

民宿分析论文篇(3)

一、嫖宿幼女罪的前世今生

嫖宿幼女罪是指我国《刑法》第360条第2款规定:嫖宿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确切的说,嫖宿幼女罪,是指故意嫖宿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行为。本罪名在刑法修订之前并不存在。因为明知是幼女而嫖宿的,实际上是一种奸淫幼女的行为,以奸淫幼女型强奸罪论处并无不可。但后来考虑到嫖宿幼女行为的特殊性,故将其规定为一个独立罪名。从陈兴良先生的理解来分析从奸淫幼女行为中分离的嫖宿幼女罪,因为其嫖宿行为的特殊性而独立成罪。何为嫖宿,本文将在构成要件里详细阐述。

嫖宿幼女罪的提出,是在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这一罪名才得以出现,并以单行刑法的形式被法律规制下来。1996年刑法修订时,立法机关曾将嫖宿幼女按强奸论,写进1996年8月8日的刑法分则修改草稿及之后的一些稿本中。但是1997年3月13日,大会主席团通过的草案,将嫖宿幼女单独定罪。3月14日,全国人大正式通过97年刑法修订案。嫖宿幼女罪便存在于第360条第2款中。成为一条与强奸罪并行的特殊法条。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无论是嫖宿幼女罪的存与废便在学术界和社会引起极大的讨论。

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国家在进行刑事立法时,必然有所不同。尽管我国将嫖宿幼女罪列为单行法显得特立独行,与世界其他国家有所区别。但据可考的立法初衷,设立嫖宿幼女罪是为了打击此类犯罪,出于对幼女的特殊保护,才设立本罪。可惜立法的不完善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反响,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嫖宿幼女案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时间嫖宿幼女罪成为口诛笔伐的“恶法”。嫖宿幼女罪是否是立法的失误,还是公众的不理解导致法律的被妖魔化,笔者试着展开本罪的构成要件。分析其构成要件的独特,来讨论本罪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

二、构成要件之展开分析

(一)客体要件

嫖宿幼女罪侵犯的客体是幼女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化管理秩序。《刑法》将本罪列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之中。由于本罪所保护的法益复杂性,立法择一重者为主要客体,从本罪所在章节不难看出,社会风化管理秩序是本罪的主要客体。然而在我国嫖宿这一行为是不构成犯罪的,一般对于这类行为是治安行政处罚。既然把它看成是一种对幼女犯罪的加重情节和特殊保护,有什么理由将其列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由此可见实质上应把保护幼女健康作为主要客体,形式上却将不构成犯罪的卖淫嫖宿行为作为主要客体。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的本身在立法上就是矛盾的,矛盾本身就体现着嫖宿幼女罪的不合理与不完善。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嫖宿不满十四周岁幼女的行为。要分析本罪的客观要件就不得不分析嫖宿行为,上文有所提及。何者为嫖宿,嫖宿是指支付一定金钱在其同意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嫖宿可以分解成以下要素:行为对象为卖淫幼女;行为前提为卖淫幼女同意;行为性质为钱色交易;行为方式为性交和类似性交行为。幼女是否同意成为了嫖宿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现实中不排除不满14周岁幼女卖淫行为,但更不能排除被迫卖淫的情况,嫖宿幼女罪并未就幼女被迫行为进行具体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根据我国已和联合国签署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对与不满14周岁幼女发生性行为的,无论幼女是否自愿,无论有无金钱给付行为,一律按照奸淫幼女来定罪,按照我国现行刑法应定强奸罪,以确保刑法对幼女实行无差别的保护。由本罪的客体来看,与公约内容有明显的不符。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我国刑法对于14周岁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规定,强奸罪是犯罪形式之一,然而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同样对幼女的侵害行为,而犯罪主体的规定却大相径庭,同样的行为不应该基于金钱给付行为就给与不同的法律定位。这是否说明14周岁到16周岁犯此罪不应该得到法律制裁,如果以强奸定罪论处,那设立本罪的意义又何在,这不可不谓嫖宿幼女罪在立法上的又一失误。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故意即为知道或应当知道,行为人只要明知是幼女而实施性侵行为,则构成本罪。嫖宿幼女罪作为一条单行法,在刑法执行时有着特殊的角色,必然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

综上所述,尽管嫖宿幼女罪的立法初衷是保护幼女的权益,然而立法的不完善和社会现实复杂并没有实现这一立法原意,反倒让嫖宿幼女罪成了对幼女的在法律保护上的硬伤。而且嫖宿幼女罪完全可以以强奸罪的特殊形式而并入强奸罪,以一罪处理。通过对嫖宿幼女罪构成要叫的展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嫖宿幼女罪的不合理性还远不止于此。让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嫖宿幼女罪之不合理性

(一)违背刑法基本原则

1.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嫖宿幼女罪的起刑点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同样是对幼女的性侵行为,奸淫幼女作为强奸罪的特殊形式起刑点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以强奸论处。同样的犯罪行为为什么有不同的法定最低刑。再来看看对最高刑的规定,强奸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同样的与幼女发生性关系又会有不同的法定最高刑。难道仅仅就因为行为人给付了一定的金钱就可以改变惩罚的力度。显然这是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如果说有什么能解释的通,那一定是嫖宿幼女罪法定刑设置的不合理,没有注意到与强奸罪的协调相适应。

2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通过对嫖宿幼女罪构成要件的展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嫖宿幼女罪责任年龄的设置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嫖宿幼女罪的的法定责任年龄是16周岁,而强奸罪中奸淫幼女行为的责任年龄是14周岁。同样是对幼女的性行为,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就不构成犯罪,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来考虑,显然嫖宿幼女罪忽略了对这样一责任年龄的追责。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嫖宿幼女罪的法定刑对卖淫幼女的保护明显轻于普通强奸罪。在强奸罪中最高刑可以达到无期徒刑,死刑。而嫖宿幼女罪的最高刑只有15年。同样是幼女,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待遇,不一样的法律地位,同样是幼女凭什么一个法条就将人为我不同的等级,难道金钱就可以把幼女打到十八层地狱。笔者无法认同嫖宿幼女罪存在的合理性。

(二)此罪的设置客观上承认幼女的性行为处分合法

众所周知,之说以称不满14周岁是幼女,是因为她们还没有民法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必要的社会认知。出于对幼女的特殊保护,在法律上将幼女视为不具有性行为的能力,即使是幼女自愿的性行为,也属无效的法律行为。嫖宿幼女罪的成立,在刑法上单方面承认幼女具有性行为能力,这必然导致民法与刑法的冲突,不利于法律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民法与刑法同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民法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人特殊保护。在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里,不能也不应该出现基本法律的矛盾。所以无论是出于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尊重,还是出于对幼女的保护,都不能承认幼女性处分行为合法。

(三)对幼女保护的不利,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响

嫖宿幼女本身的罪名就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德传统是容不下卖淫这样的称谓的。一旦嫖宿幼女罪成立,无论当事人是否自愿。她都必然牢牢地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这样的第二次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里会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这不是在保护幼女,这是在毁人不倦。

嫖宿幼女罪的二次伤害甚至超过嫖宿本身对幼女的伤害,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如果法律本身无法有效地实现这一基本任务,我们的立法者是否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

(四)与奸淫幼女罪的法律竞合问题

奸淫幼女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奸淫幼女的故意;客观方面要求为幼女发生性交的行为。与嫖宿幼女罪的构成要件相比较,嫖宿幼女罪与奸淫幼女罪的罪质,并无明显区别。不难得出结论,行为人成立嫖宿幼女罪时也符合奸淫幼女罪的构成要件,嫖宿幼女罪与奸淫幼女罪存在普通法与特别法的法律竞合。按照处理法律竞合重法优于轻法的法律原则。比较两罪的法定刑,嫖宿幼女罪最低刑是5年,而奸淫幼女罪低刑是3年。再则,奸淫幼女情节严重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嫖宿幼女最高刑是15年刑期。谁重?谁轻?嫖宿幼女罪在法律竞合上又出现了漏洞。不仅如此,嫖宿幼女罪单独成罪将猥亵幼女罪摆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如此混乱的法律规定,怎么能利于刑法体系的完善?怎么去在实践中应用。

综上对嫖宿幼女罪的分析,尽管本罪的立法初衷是美好的,对幼女的保护是特殊考虑的,但本罪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无论是立法上的漏洞,还是社会现实中的不利影响,都注定嫖宿幼女罪扮演着另类的角色。嫖宿幼女罪因该予以废除,嫖宿幼女行为按强奸处理。

民宿分析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从2000年开始,江苏宿迁开始走一条依托市场机制的医改之路,拉开了以“社会办卫生一卫生产业化一产业民营化一民营规范化”为改革思路的医疗改革序幕,并一度成为医疗市场化的改革样本。至2005年,宿迁市的公立医院几乎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的改革,政府资本完全退出,使其资金更多地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但百姓看病仍处在负担是减轻还是加重的争议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凸现,改革难以简单地以成败定论。目前这种备受争议的“宿迁模式”已实施十年,居民群众是如何看待此方面研究还少。本研究即通过调查宿迁居民对医疗制度的满意程度,探讨影响居民就医行为与态度的主要因素,旨在为今后的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思路。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宿城区、宿豫区和沭阳县3个区(县),每区随机抽取2个办事处(乡镇),每个办事处随机抽取1个小区(村庄),每个小区调查可接触者约100人,共约600人。实地调查时间为2011年7月13-21日。

1.2 调查内容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2)就医行为:选择医生和医院注重的因素等;(3)医改后的变化:看病费用、收费、护士和医生态度、医院设施环境等改变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以P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抽取调查557人,553人完成了调查,总应答率为99.3%。其中,男226例(占40.9%),女327例(占59.1%);平均年龄(43±8)岁;城镇人口244例(占44.1%),农村人口209例(占55.9%);已婚426例(占77.0%),未婚105例(占19.0%),离异或丧偶22例(占4.0%);职业上,企事业干部13例(占2.4%)、公务员16例(占2.9%)、公司职员147例(占26.6%)、个体工商户128例(占23.1%)、务农144例(占26.0%)、学生40例(占7.2%)、失业44例(占8.0%)、离退休21例(占3.8%)。

2.2 居民就医行为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现行医改制度满意者为112例(占20.3%),不满意者441例(占79.7%)。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者对现有医疗制度不满意的比例高(P

2.3 宿迁居民就医行为及就医满意度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对现行医改制度是否满意作为因变量,采用偏最大似然估计前进法进行Logistic分析(Forward LR,αλ=0.05,α出=0.10)。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医疗费用来源自费、自己以往就医成功的经验、收费不合理和医生的态度未改善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

3、讨论

2006年5月,江苏省物价局调查了宿迁市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服务价格,发现其人均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均比1999年有所下降。但居民就医是否满意却没有涉及。满意度是患者就医的客观感受,更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

民宿分析论文篇(5)

民宿的灵魂是文化,功能是住宿,通过个性化的服务使得“住宿”变成生活,而景观设计能为这种生活注入温暖和亲切感,让向往自由的人们真正地融入生活亲近自然。

在民宿景观设计中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为民宿经营者创造新的经营方式,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服务设计的发展

当今,随着数字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共享经济时代,不论是教育领域、医疗领域,还是数字娱乐等各个领域,服务设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服务关注度的日益增高,大量的服务需求被发现,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为满足社会对高品质服务的迫切需求,服务设计应运而生。服务设计起源于注重文化和生活体验的欧洲国家。最初在1991年,德国设计专家和科隆国际设计学院(KISD)教授迈克尔·厄尔霍夫博士首次提出了服务设计的概念并引入大学课堂。在中国,服务设计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不论是在企业还是高校,服务设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国际服务设计联盟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王国胜为学术带头人,开设了以服务设计为研究方向的工作室,并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合作研究与服务设计有关的项目。而近几年民宿产业的迅速崛起,商家需要开发更多的服务项目,所以将目标转移到民宿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在民宿服务行业中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民宿的景观设计自然而然成为民宿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体验环节。 二、服务设计的原则

服务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领域,是一种思维方式。服务设计的本体属性是人、物、行为、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系统设计。在2011年,服务设计专家马克·斯迪克多恩(MarcStickdorn)与雅各布·施耐德(Jakobschneider)出版了被服务设计领域称为“圣经”的权威著作——《服务设计思维》,为服务设计的理论走向专业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务设计思维》总结了服务设计的五大原则:一是以用户为中心,服务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二是经营者、用户、设计师,共同参与项目的设计环节。三是将服务流程可视化,展示出服务设计的所有环节。四是服务流程透明化,使得用户更加容易理解和发现隐形服务。五是把握全局,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系统考虑服务流程的复杂性。在民宿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从游客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发现游客未被满足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与游客、经营者、服务人员共同设计。设计师应多角度思考服务流程的复杂性,并且结合传统的景观设计方法,以促进民宿景观产业进一步发展。 三、服务设计在民宿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民宿景观设计中的用户研究

在梳理民宿景观设计如何创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民宿服务的受众群体。根据服务设计思维来分析,服务对象又分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而服务设计的目的是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创造同等的价值,对于服务接受者来说,提供有用、可用、能用且又简单易操作的服务至关重要,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如何使服务效率提高、如何确定有效的服务、如何在节约成本和人力的状况下又能让顾客满意显得尤为重要。

从民宿景观服务的角度出发,服务接受者主要分为旅游者、出差者。其中旅游者可分为团体出行和单人出行。

团体出行游客分为家庭出行、朋友结伴出行、旅游团团体出行等。出差者可分为临时居住和长期居住。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分为:政府监管部门、民宿经营者、接待人员、保洁员、餐饮人员、安保人员、维修人员等。这些不同的对象构成了民宿景观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深度挖掘中如何有效地将设计转换成准确的用户需求,选择研究目标游客与服务提供者的群体成为重中之重。在服务设计“四步研究法”中,注重先导性用户的研究,让用户帮助团队进行设计是研究用户的方法之一。交互设计资深专家艾伦·库珀将用户类型分为新手、专家和中间用户。他指出新手级别的用户关注的是一些初级的问题或者说是表面的问题,不能够深层次发掘。

而专家级别的用户可以作为重点调研对象,他们作为经验丰富的群体往往能提出一些大众认同且共有的问题,这些人代表未来的大众需求,具有很好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在民宿景观设计用户研究阶段应该去选择经常旅游且喜欢民宿的住宿方式的用户,这样得出的结果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宿的发展形成重要影响。

民宿景观设计用户研究中,注重趋势研究同样重要,特别是关注人机交互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把握技术发展的大方向。近几年,游客在旅游中也越来越喜欢这种体验式的游玩模式,所以在民宿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科技的趋势研究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说:“未来已来临,只是尚未广为人知而已。”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各个领域都开始向人机交互、传感器交互、近场交互、跨终端交互的创新方向发展。交互设计已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景观设计中注重人机交互的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服务设计的研究工具中除了这两个之外,民宿景观设计也应重视同等民宿中优势与弊端的分析,在自身的发展中避免不必要的环节。总之,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有民宿的本质特色又要避免“闭门造车”的极端行为,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思维。

(二)民宿景观设计中的服务触点

在民宿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观察解读先导性用户且结合其他用户的需求进行整理,并将它们转化为潜在的服务项目。民宿是住宿服务行业,而景观设计是符合游客喜好的增值服务之一,也是区别于一般酒店的特征。不论是住宿服务还是景观服务、餐饮服务、休闲区域服务,同属于民宿产业的生态服务链。

服务触点是服务接受者和服务提供者在行为上相互接触的点,如在游客入住民宿之前的线上订购房间时与线上系统、线上客服的后台接触,在登记入住时与接待人员、前台工作人员和运输行李人员的行为上相互接触,都可以被称为触点。设计师通过对服务过程中的触点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游客的行为习惯、消费的心理状况和本质需求,通过对触点进行分析整理,往往可以给设计师提供设计的思路与服务的方向,以此优化设计,就可以给游客更好的体验。

(三)民宿景观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地图

为了将服务过程中的触点和用户行为可视化,2002年,英国LiveWork服务设计咨询公司首次提出了用户体验地图(UserExperienceMap)服务触点的分析方法。用户体验地图主要通过描绘用户的行为轨迹来呈现用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关键的接触点就是设计的关键,对这些点与点之间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加以优化,从而一步步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民宿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用户体验地图拆分为四个步骤,即描述游客路径,记录游客的感受,分析体验过程中触点与触点之间的联系,从中获取机会点进行设计。

游客的路径行为主要分为线上体验路径、线下体验路径、情感的历程。在景观设计中,游客的体验路径主要指线下体验路径,相对于线上的服务,线下的服务更加繁琐,更加困难,也更为重要。景观设计中主要的人流动线图至少有两条,甚至更多,所以在游客路径行为分析图中以先导性用户的行为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导性用户可以分为几大类,根据年龄、职业、社会角色的不同,又可以对这几类行为路径图进行研究。

游客的触点记录环节,通过跟踪记录分析每一类游客在体验中的触点及关注点,体验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相同触点、痛点,而这些交叉重叠的触点就是关键触点。

设计师在进行研究整理之后可以分析关键触点,在景观设计的时候针对游客的关键触点或行为轨迹的多处重叠点进行精心设计,使得游客的情绪动线图多变且减少痛点或者彻底消除痛点。把这一过程用图形化方式可视化就是服务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地图,记录整理的资料也就成为研究用户的重要依据。

(四)民宿景观设计中的服务蓝图

相比用户体验地图来说,服务蓝图具有更加具体、涉及因素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特点。民宿景观体验更多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物体之间发生的接触,所以在服务的形式上显得尤为棘手,这就是服务中产生的隐形服务体系。隐形服务与提供服务者没有发生人际触点,服务的细心与温暖无法立刻与游客产生交流,不愉快的情绪无法及时解决。

而情感触点是游客旅游过程中记忆的重要部分,也是用户体验地图的核心阶段,对优质服务的体验是用户再次光顾和分享点赞的基础。由于在民宿景观设计中接触点的特殊性,这中间信息量大、体系庞大,整理起来非常繁杂。但是在服务蓝图的绘制过程中通过对客户行为轨迹的记录、整理、研究,可以清楚地表述出游客与服务者、周围环境、物体在那些地点发生了哪些接触。在每一个触点的上方都可以列出服务的有形展示,让隐形的服务变得可视化、清晰化。服务蓝图提供了一个全局性视角来把握用户需求,把看到的服务和看不到的服务进行整理分类,使得在服务中责任更加清晰,服务过程更加流畅。

总体来说,服务蓝图不仅可以描述服务提供的过程,并且可以直观地展示完整的用户体验过程。这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提取信息改善设计,也可以给企业提供一种质量管理途径,快速识别和分析服务环节的问题。

服务设计思维是一种以发现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能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用户考虑。在民宿景观设计中运用服务设计思维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民宿有形的服务和隐形服务的连接,使得民宿生态服务链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形象化。

参考文献

民宿分析论文篇(6)

民宿旅游产业对戽口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民族文化资源及自然资源是一个逐步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希望深入戽口村,从游客期望、实际体验的角度去了解游客在当地民宿的服务质量中最关注的方面以及对服务质量的重视与满意度。明确其在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根据游客期望挖掘人文资源,提高当地旅游吸引力和民宿的接待能力与服务能力;使供需相符合,为当地民宿业的发展及民宿经营者提供一些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民宿的概念及特点

在我国,民宿的称谓及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而准确的概念。众多学者对民宿也有较为不同的界定:

综合来说,他们对于民宿的概念及其特点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家庭经营,通常管理者即所有者;二是与民宿主人有一定程度地交流;三是经营规模较小;四是能体现当地的风土民情。

(二)服务质量研究

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出多种多样的服务质量测量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从其本质上划分为两大类别:基于事件(Incident-based)和基于属性(Attribute-based)的测量方法。当前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定量测量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当前格鲁斯服务质量模型、PZB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PA分析法及Kano二维测量法等作为饭店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已被广泛使用。李蓉等(2009)通过以某接待宾馆餐厅为例,应用SERVQUAL从顾客满意度角度对外包项目服务质量进行了测量,具体论述了饭店如何对外包项目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和管理,为外包项目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徐虹等(2008)在详细阐述饭店服务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剖析PZB服务质量模型所提出的五个差距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了饭店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针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研究,既有针对乡村旅游中某项单独产品质量的研究,也有结合乡村旅游的特征以及地域分布特点,在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包含社区、人员服务在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八要素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全面评价方法。有学者也进行学科交叉性研究,如王国弘的“农家乐”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与心理契约的关系研究,也有学者在理论上做了一些尝试,开发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量表,还有如胡丽花等学者将家庭旅馆游客的动机、服务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国家商务部2007年也了《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对农家乐的服务质量进行了规范,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也成为关注的对象。随着台湾、丽江等民宿的发展,在大陆这一农家乐的延伸产品的服务质量也逐渐成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勘察和预调研列出17项可能影响服务质量的要素,并初步将这17项分成了基础设施、活动项目、民族特色体现、服务态度这四个方面,预计戽口村游客会更关注民族特色体现和活动项目这两个方面,同时也对这两个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对基础设施和服务态度方面的重视度和满意度均较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法了解戽口村民宿发展的现状,包括民宿数量、规模、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淡旺季和客源地等方面。在了解到戽口村的民宿旅游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仅有6间民宿,共计25间房,游客接待量有限,因此更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吸引点,完善现有服务质量,于是本研究在了解到当地旺季后,于其旺季,清明、国庆等假期前往调查,选取在当地民宿中居住的时间较长(2晚以上的游客)作为样本,共计3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30份,有效回收率100%。

(三)访谈设计

我们对当地居民及民宿经营者进行了访谈,主要从民宿数量、规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设施设备、经营模式等方面了解当地民宿的发展现状。访谈分为两栖经营情况和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考察这两大块。

(四)问卷设计

在游客对民宿服务质量各要素的重视度及满意度的分析中,我们将民宿服务质量的表述放在中间,让游客现针对表述进行期望程度的判断,再对实际体验是否满足进行判断。这部分采用likert3级量表,使游客态度更加显著,共有17项表述。

问卷后半部分主要为基本信息及到此旅游的交通、渠道、次数等的相关情况的调查。

三、研究结果

(一)访谈结果

芭蕉侗族乡戽口村位于恩施市芭蕉集镇西南8公里处,全村茶叶面积8500亩,被纳入“恩施玉露生态走廊”建设,发展茶叶产业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侗乡特色民居改造,实现“茶叶、文化、旅游”有机对接。被湖北省住建厅命名为第一批“宜居村庄”。目前为“仙居人家”休闲旅游示范村,凭借该村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情,着重发展观光旅游和民宿产业。

当前在政府支持和补贴下,戽口村目前已有6家民宿:

6家民宿均为两栖型经营方式,即民宿为其家庭副业,主业以农耕为主,种植茶树。所有的民宿的住宿价位基本在40-60之间,价格并不固定,随着旅游季节、游客人数等灵活制定。当前各家民宿经营的主要困难是资金问题,都有想要扩建或者增添设施设备,提供一些特色化服务的意愿,如歌舞表演、改善室内装修设计等,只是由于资金的限制而无法施行。6家民宿主要依靠恩施旅游局进行统一的宣传,主要方式为当地电视台的采访报道,恩施网站,印发旅游宣传册。除了云仙居和密竹山庄印有自己的名片外,其他民宿主要通过口碑宣传。

当地游客情况表:

(二)问卷结果

(1)样本分析

在调查的30名游客中,近2/3的游客为男性,1/3的游客为女性。年龄分布在19~51岁之间,以33~38岁年龄段较为集中(占40%)。76.7%的游客来自城镇,只有23.3%的游客来自乡村,且均来自湖北省。具体的客源情况为:恩施本地40%,宜昌23.3%,武汉20%,天门10%,仙桃3.3%,汉川3.3%。

(2)要素的拆分――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从游客的角度,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依据游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而游客满意的实现即顾客对于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得到了满足,而顾客的各种期望实际上就是顾客各种需要的一种综合表现。顾客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对游客的需求充分了解,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哪些是顾客最迫切的需要,哪些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度最高,而这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本研究将当地民宿服务质量要素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划分。

要素拆分图:

(3)IPA分析

应用IPA将受访者对民宿旅游服务质量各要素的期望程度、实际体验结果综合进行分析,以探讨民宿旅游服务质量。Hollenhorst建议,在IPA分析当中,使用各自的总平均值为分隔点较具有判断力。因此,本研究中将研究的17项要素期望程度平均值与满意程度平均值算出,横坐标(X轴)为期望程度平均值,并以实际体验的满意程度总平均为区隔点,分隔高于表现程度平均值的要素与低于表现程度平均值的要素;纵坐标(Y轴)为满意程度平均值,同样地以期望重视程度总平均值为区隔点,分隔高于期望重视程度平均值的要素与低于重视程度平均值的要素(图:服务质量重视――绩效分析图)上述做法将所有要素分为在了四个不同的象限:

A象限(继续保持区):顾客非常重视并对所提供服务感到满意

B象限(供给过度区):顾客不重视但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C象限(优先顺序较低区):顾客不是很重视并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不满意

D象限(加强改善重点区):顾客非常重视但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不满意

各个象限所包含的具体项目见表:民宿服务质量IPA策略分析表。

四、研究结论

(一)服务质量需全方位提升

研究表明游客重视且满意度高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生理需要和社交需要中的要素,这也是当地服务方面需要继续保持的优势方面。而自我实现中的要素,即游客对特色化、民族化、求异等需要还尚未被完全唤醒,其服务质量也不高,反映出相对较低的需求还未被完全满足,因此高等需求和供应尚未出现,民宿的民族化特色化也只停留在建筑外部。当地居民及经营者对游客都十分热情,在尊重需要方面提供较为令人满意的服务,但游客在这方面的期望和重视程度并不及其他要素高。但是,游客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中都存在十分需要改善的要素。这也表明当地民宿的服务质量还需在游客5个层次的需要上进行全方面的提升。

(二)民宿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研究表明,游客满意方面主要在最基本的层面,如餐饮、房间整洁、环境优美、主人的热情服务这些方面,同时当地民宿在交通、配套设施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未被较好的满足。高等需求,如特色化、民族文化体验、农活体验、着少数民族服饰还未受到较高的关注和期望程度,未被完全唤醒,供需也出现了错位。同时当地民宿数量较少,游客接待量有限,且主要以省内和本市内游客为主,辐射范围较小,基本只采用口碑营销的方法,这些表明当地的民宿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且根据与临近的村寨枫香坡相比,其旅游发展速度较缓慢,需要挖掘特色资源,进行重点规划和开发。

五、当前民宿发展的问题

(一)交通不便,可进入性低

调查中,63%的游客是通过大巴进入景区,而大巴早上6点发第一班车,每隔3个小时一班车,到达戽口村需2-3个小时左右,晚上6点停班。游客在路途上要花费较长时间,尤其是外来游客,乘火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到达恩施的时间点难以把握,又对大巴发车时间不了解,从而在路途上耽误更长的时间。交通不便导致外来游客倾向于前往市内景区游览,市内游客则会减少重游次数。37%的游客采用自驾方式,但市区通往戽口村的路面较窄,地面状况也不够良好,游客还需要自己弄清路线。这些均给游客的进入带来较多不便。

(二)产品内容单一,阻碍民宿发展

戽口村六家民宿的产品内容单一,而且同质化倾向严重,这也成为其提升发展的一个瓶颈。餐饮占了重头,不少恩施本地人以及宜昌来的游客在戽口也不过是吃一两顿饭就走,或者呆在室内打牌,鲜有其他娱乐活动。这说明民宿经营者关注的重点还停留在“吃农家饭”上。事实上,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农家乐的经营形式主要是“民宿”,即主要提供住宿服务,这也是当地民宿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所在。因而当地游客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低,住宿游客量有限,无法形成旅游经济链。游客的需求也将始终停留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低级的需求层面,无法促进当地居民与民宿经营者充分利用当地人文及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导致当地旅游竞争力与吸引力严重不足,再加上进入景区的时间耗费较长,使得民宿发展受到了较严重的阻碍,发展速度缓慢。

(三)缺乏组织的指导和资助

当地民宿产业由旅游局指导完成,率先挂牌6家民宿作为示范点,由村主任、党员姚美云带头发展民宿产业,政府也对当地民居改造提供了一定资助。同时制定了民宿的《登记验证制度》,《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投诉制度》,《值班查房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游客遗留物品处理制度》,并均悬挂于各家民宿内。但在民宿的经营、宣传营销、服务的完善、质量的监督等各方面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进行规范和指导,基本上都是民宿经营者个体自行探索,条件好一点的利用农闲外出考察,导致经营者对旅游者需求、当地资源优势的利用等方面并不了解。资金资助出现断层,只在前期开办时进行资金的援助,但民宿的经营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营者想要扩大规模或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的意图。

(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戽口村的6家民宿分布较散,远的甚至相隔一公里,但是沿路却没有路灯,也少有人家,这给夜行的游客带来不便。此外,除了其中一家民宿的空地上有整个戽口村的地理图以外,也缺少必要的交通和旅游指示标识,景区内游憩设施较少,给在区内游览的游客带来很大不便。

六、提高民宿服务质量的建议

歌舞表演、交通、配套设施是急需完善的重点。当地歌舞表演只有一家民宿提供,一般在有重大接待时才会开展,这使得众多游客都不知道有这样的表演,有需求也不知道去哪要求。当地居民可以组建一个小型歌舞团,选取固定表演场地,在游客量较大时进行表演,或以民族表演打出广告,吸引游客前来欣赏。在旺季时增加大巴的数量,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在市区设立景区引导指示牌,便于自驾游客的进入。在景区内增加交通和旅游指示标识的设立,增加公共游憩设施,完善道路照明系统。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和主人的热情度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是民宿发展的优势所在,在保持这些优势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发挥,增加当地人与游客的互动,例如为游客当导游,教游客采茶制茶、学唱民族歌舞等等。在经营过程中,展现侗族文化,可设立侗族风情体验馆,展示侗族的历史、农具、服饰或在自家民宿中开展侗族风情体验活动,让游客真正体验一回侗族人家的生活。避免各民宿的过分独立、各自为营,而要使整个村子形成一种统一的氛围,开展一些统一的活动,延长旅游链,设定该村民宿及休闲旅游的发展主题,这些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组织进行指导和统筹。在民宿的经营和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将其开发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住宿体验过程中,结合自然资源,茶文化、农业文明等,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住宿体验的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

七、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由于时间的局限性,未能长期跟踪当地民宿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一个动态的数据。另外,当地民宿发展时间较短,仅不到2年,虽观光游客较多,但度假型游客较少,停留时间短,以一日游为主,导致住宿游客量有限,从而使本次调研的样本较少。故我们通过对不同时节和节假日以及其旺季前往的游客进行调查,同时尽量选取在当地住宿时间较长的游客来提高其代表性和可信度。

在后期可进一步跟踪当地民宿的发展状况,得到动态数据,了解游客需求、客源地、当地居民生活、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随着其不同的民宿发展阶段的转变。将戽口村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情况与同寨的枫香坡进行对比性研究。

八、结语

民宿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住宿和餐饮业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研究背景

住宿和餐饮业包括住宿业(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和餐饮业(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两大类。虽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传统行业,却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行业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一直是消费品市场中的亮点。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8年末,全国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4.5万个,从业人员585.2万人。相关统计表明,2008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824.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03.9亿元,实现增加值6624.4亿元。

对于这样一个规模庞大、就业人数众多的行业,有关其发展影响因素的专门研究到目前为止数量非常有限。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资料,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影响我国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的具体因素。

我国住宿和餐饮业发展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住宿和餐饮业特别是1991年以来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该行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14.1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5404亿元(见图1)。

1991-2008年以来,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在2008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零售额和2007年相比增幅达2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20%(详见图2)。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品牌建设特色化、市场需求大众化、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发展新格局,呈现出旺盛的发展生机。

影响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的因素

对于影响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的具体因素,目前有价值的定量分析还非常有限。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侧面,基于相关经济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说并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将显著影响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企事业单位业务往来的增加都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们推测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住宿餐饮业正向相关。

城镇化进程将显著影响住宿餐饮业的发展。该行业主要存在于城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扩大对该行业服务的需求。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对该行业会有显著影响。受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GDP中资本形成和净出口所占比重偏高,最终消费所占比重总体偏低且近年来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国民财富中居民和政府部门可支配比例的下降,因而必然会影响到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

1952~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呈剧烈波动趋势,26年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1倍,年均增长6.15%,人均GDP增长1.81倍,年均增长2.3%。1978~2008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30年间GDP增长14.97倍,年均增长9.68%,人均GDP增长10.92倍,年均增长8.61%。受国民经济宏观形势影响,住宿和餐饮业也呈现明显的波动。

在城镇化建设成就方面,1978年以前由于众多复杂原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总体波动中进展缓慢,26年间从12.46%提高到17.92%,仅提高了5.46个百分点。1978~2008年,稳定提高到45.68%,提高了27.7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约0.9个百分点。

国民收入分配方面,最终消费总体上持续下降(1961~1963年除外),已经从1952年的80.46%下降到2008年的49.59%,下降了30.87个百分点。

除了这些主要因素,人口因素、旅游业发展、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也会对住宿和餐饮业产生影响。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得性、模型的结构等,本文主要对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具体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原始数据见表1)。

计量经济学分析

本文对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以人均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的自然对数(LN(HC))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GDP的自然对数(LN(GDP))、城镇化率(UBR)、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FCER)作为解释变量,对自相关因素处理之后可以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注:括弧内数字为t检验值,各系数均能通过1%水平显著检验。

回归结果显示: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住宿和餐饮业均有显著影响。

第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人均GDP每提高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将增加约1.14%;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将增长约5.8%;国民收入中最终消费所占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将增长约2.3%。

第三,考虑到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国民收入分配中最终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所占比例过低,未来时期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自1978年以来,我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占GDP的比重稳步从1.50%提高到2008年的5.12%。可以预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最终消费比例的逐步增加,住宿和餐饮业所占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民宿分析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1-0113-06

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对区域旅游发展日益重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孤岛式的现状和旅游信息传播相关研究的缺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旅游信息传播研究中,庞闻等对比了5种典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1],王兆峰等分析了网站信息搜寻对游客决策的影响[2],董亮揭示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影响旅游动机的机理[3];在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中,孙丽从旅游者的角度,肖广凤等和陈雪奇分别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4-6].目前尚无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仅有Buzinde对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媒介进行了研究[7].文中以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深入解析传播过程,构建符合民族文化旅游实际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

1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辟新的旅游吸引物.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特殊性,如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存在缺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传播渠道不通畅;异文化的主客双方易误读对方的文化符号;社区居民信息利用水平低,对信息交流的态度趋于保守等.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却阻碍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是使游客能够接收理解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全部信息.利用源于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信息传播问题,使信息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或在允许失真限度内重现发送的信息[8].因此通信系统模型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提供了数学分析模型(图1)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和信宿5部分组成.信息的发送端(信源)发出信息,经由编码器将信息转译成信号,使其能够在传播媒介(信道)中被传递,解码器完成对编码过程的反变换,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使信息的接收端(信宿)能够对信息理解和利用.利用通信系统模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问题有两个优点:①在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再是信息和信号间的转换,而是不同信息形式间的变换;②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会对各传播要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解析

2.1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分析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串联过程,要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2.2.1信源因素决定信源传播效果的是旅游目的地的3大传播主体———政府、社区和企业.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源,信息的真实程度最高;政府也是各信源间的纽带,承担着信息汇总和认证的职能;同时政府还是旅游活动的主导者,相关政策和投资能直接调控或间接影响信息的整体传播效果.社区是信源中最有活性的部分,社区参与旅游程度越高,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就越高.企业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在提供自身信息方面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社区的关系决定其反映民族文化的真实程度.2.2.2编码因素编码工作由把关人完成,把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站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已游览过景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在网上的游客,但这些游客本身并不是信息最初的来源,且他们信息的过程并不通过把关人的编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游客就是自己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技术水平、与当地的文化差异决定编码的准确程度.所谓技术水平,一是指把关人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理解信源信息内容;二是指编码准确度,即能否准确地将信源信息转译成适于信道传播的形式.而文化差异是指把关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程度.编码问题归根结蒂是信源和把关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问题,传播关系中的人通过各自的符号解读系统解释获取的符号,并决定如何回应[11].因此具备相同的符号解读和共通的意义范围是形成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把关人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所编码信息的文化背景越相近,其编码的准确性就越高.2.2.3信道因素信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而言,互联网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是文中研究的传播媒介,因此信道水平就是互联网信息传输水平.可以把信道具象化,比喻成能够运输货物的河流,用货物运输效果对应信息传播效果,由河流宽度(信道容量)、运输船的大小(网站影响力)和水的流速(信息传送水平)来决定.2.2.4解码因素解码工作一般由信宿来进行.在信宿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将影响信宿解码的因素定义为解码中介,根据各解码中介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目的地解码中介(如导游影响、当地居民影响等)和客源地解码中介(如人际传播影响、媒体影响等)两类.2.2.5信宿因素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接收到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的主观因素即游客的个体特征,以及客观因素即信息水平的影响.信宿是解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信宿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提供的信息相一致,即提高信宿成为游客的可能性,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民宿分析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72-02

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在立法例中对进行了重点保护。在1997年以前,嫖宿行为在我国一般成立罪,也即,刑法否定的性承诺能力,规定无论使用暴力手段与否,只要与发生即构成罪,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加重处罚情节。但是,随着问题日益严重,1997年《刑法》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新增了嫖宿罪,将嫖宿的行为从罪中独立出来。这一变化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的利益,加大对嫖宿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是,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这一罪名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将通过列举司法实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着手,对嫖宿罪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嫖宿罪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而具体的探讨,以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案例介绍

2007年10月,被告人袁荣会指使、教唆未成年人刘某、袁某先后强行将3名、7名少女带到袁荣会家中由被告人冯支洋等7人嫖宿。袁荣会于2008年9月28日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7名嫖宿的犯罪嫌疑人于2008年12月由检察机关以涉嫌嫖宿罪依法批准逮捕。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8条和第360条的规定,被告人袁荣会以营利为目的,指使、教唆未成年人采取威胁手段迫使他人,其行为已构成强迫罪,强迫不满十四周岁的,且指使、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大,应从重处罚,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其他7名被告人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其行为均构成嫖宿罪,分别判处七年到十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本案引发了社会大众关于嫖宿罪问题的强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对7名被告人是应该以罪定罪还是应该以嫖宿罪定罪以及嫖宿罪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针对前一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被告人明知受害人不满14周岁的情况下仍然与其发生,符合罪的的犯罪构成要件,应以罪论处;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被告具有嫖宿的行为而非行为,应该成立嫖宿罪。目前,刑法理论界大多数人认为,嫖宿罪与罪的规定存在矛盾,二者之间的竞合以及嫖宿罪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使得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与量刑面临困境,同时也不利于对的保护,应该予以废除。

二、中国关于嫖宿罪的定义及立法

1、嫖宿罪的定义

嫖宿罪是指,以金钱、财物等为交换条件,与未满十四周岁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依刑法第360条第2款规定,嫖宿,即使是在正在从事活动的情况下,无论是出于自愿或是以获取金钱、财物为目的,只要行为人明知者未满十四周岁而对其实施或者类似的行为,都成立嫖宿罪。并未对性观念形成成熟的、正确的认知,在这一方面也就处于极度薄弱的地位,基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身心保护,所以通过刑法来对这一对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进行调整。

2、中国关于嫖宿罪的立法

在1979年刑法之前,我国刑法并未对嫖宿罪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而1979年之后,嫖宿行为首次纳入了刑法的调整范围,嫖宿罪存在以来在社会各界都激起了极大的反响。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里并没有关于嫖宿的相关规定。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首次明确将奸淫行为纳入罪范围并予以从重处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法律适用中,并未对嫖宿行为成立罪或是其他单独罪名,而只是将该行为纳入罪中的情形。直到1986年9月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规定:严厉禁止、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嫖宿暗娼,违者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依照刑法以罪论。这一规定首次明确将嫖宿行为定性为罪。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的决定》,其中规定:依照刑法规定,对于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依罪的规定进行处罚。可见,行为的范畴中此时仍未包含有嫖宿行为,也并没有对此行为成立独立的犯罪。1997年《刑法》第360条第2款规定: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我国刑法首次将嫖宿行为定性为单独的罪名并增设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构成嫖宿罪主观上是否需要具备明知要件的解释》指出: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十四周岁而进行嫖宿的,适用《刑法》第360条第2款关于嫖宿罪的规定,按嫖宿罪追究刑事责任。至此,嫖宿罪开始正式以一项单独罪名存在于刑法体系中。

三、嫖宿罪的立法缺陷

在国外,很多国家承认的合法化,由于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世界上禁止的国家大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穆斯林国家。我国法律就是明令禁止的,行为被认为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而且还会导致性病蔓延。所以,我国将行为规定为一般的违法行为,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加以调整。但是,出于对特殊身心健康的保护,各国法律均认为与发生性关系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与罪合一的规定形式,将奸淫的行为规定在罪中,同时又另外规定了嫖宿罪。但是,这一立法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1、有违平等原则

我国1997年《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的,以罪论,从重处罚。第360条第2款规定: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将嫖宿这一行为单独设罪,不再将其纳入罪的调整范畴。

但是,嫖宿行为是以为前提的,立法者将这一行为从行为中单列出来就意味着立法者将分为一般和。通过罪来调整行为人与一般之间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同时予以从重处罚,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发生性关系的男性承担严格责任,相应的处于无责任的被害人地位。与此对应的,通过嫖宿罪来调整与以为目的发生性关系的行为,而在行为中,女性承担着相当大一部分道德和法律上的否定评价,此时,参与行为的当然不处于无责任的受害人地位。然而,未满十四岁的尚处于接受教育的阶段,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意志力薄弱,其思想和行为都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辨别能力也不强,她们性权利的自我防卫能力相较于成年妇女显得更为薄弱,相对来说也更容易遭到犯。因为身心发育状态不成熟,对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对的道德价值与后果的判断也十分模糊,如果将与一般区别对待,无疑是不妥的。此外,绝大部分的是因为社会群体的冷漠、家庭温暖的确实、经济状况的窘迫、教育权利的丧失等诸多原因才沦入状态。以嫖宿罪来规范对的奸淫行为实际上已经将置于的耻辱柱上,使得她们背负更多来自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也是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单设嫖宿罪从人权层面来看是有违平等原则的,同时也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改造和保护的。

2、有违罪行法定原则

罪行法定原则要求我们在整个立法中遵循法治理念的要求,在整个司法中以实现法治为指导。一个国家是否有罪刑法定,我们不应该只是从法典中寻找是否有关于罪刑法定的条文化表述,而是针对整个法律,审视其是否符合罪行法定的要求,判断体现在刑法中的总体的立法精神与法治观念是否契合,以此来确认一个国家的刑法是否规定了罪刑法定,或者说是否体现了法治的精神。笔者将结合嫖宿罪的相关内容对此此进行分析。

首先,这两种行为都属于对的犯行为,客观上对身心都造成了严重伤害,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奸淫和嫖宿的差别不大。但是,嫖宿中的在行为中始终扮演了提供者的角色,大众对她们的同情度是远低于一般的,在传统观念里,奸淫行为比嫖宿行为对被害人的伤害更为严重,公众认知的社会危害性更大,这是由我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其次,对比两罪法定刑的轻重,在一般情况下,罪的法定刑是3-10年而嫖宿罪的法定刑是5-15年。由此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后者的法定刑比前者更重,然而,对于奸淫二人或二人以上,以及在公共场所当众奸淫等加重情节,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而对嫖宿的加重情节并无相关规定。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公共场所当众嫖宿所能使用的最高法定刑只能为15年。依照上面关于两个罪名社会危害性的分析,嫖宿罪的社会危害性是低于奸淫的,这就导致了刑法关于这两个罪名的设定在社会危害性与法定刑设定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

3、罪名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安排欠妥当

刑法分则根据同类客体的轻重顺序不同将犯罪分为十大类。1997年《刑法》开始设立嫖宿罪并将其至于第六章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认为嫖宿罪所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并没有将侵犯性权利及身心健康作为其客体,或者说没有作为主要客体。立法者基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及需要,将嫖宿罪置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下,实质上也是国家社会本位优于个人本位的体现。笔者认为,社会管理秩序是不应该凌驾于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民利之上的,相较于社会管理秩序而言,更应该将“的身心健康”作为嫖宿罪的主要客体。因此,将嫖宿罪置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是欠妥当的,同时也是不利于对的保护的。

四、嫖宿罪的立法完善

通过上文对奸淫和嫖宿行为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取消刑法第360条之规定,将嫖宿行为纳入到奸淫的行为中,统一通过罪进行调整,这样,就将罪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罪的基本犯罪情节,第二个层次是奸淫的情节,第三个层次是嫖宿的情节,第四个层次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嫖宿行为是从罪的奸淫行为中独立出来的,二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两罪的行为主体皆为一般主体,行为侵害的是相同法益——的身心健康,主观方面都要求行为人在与发生时主观存在故意,并且都要求“明知”行为对象为不满14周岁。客观方面,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其对的性质和结果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故二者都不以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为要件。因此,无论行为人以何种方式与发生性关系,即使取得了的同意,仍推定为违背意志,原则上构成罪。嫖宿罪行为方式虽然还包括给付物质性利益行为,但同时也排除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的使用。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罪中的奸淫行为与嫖宿罪在行为方式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这在客观方面也是大致相同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嫖宿罪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国特定时期刑事政策的需要,在权利观念日益增强的今日,区分普通和的行为已经不合时宜。取消现行刑法关于嫖宿罪的相关规定,将嫖宿的行为纳入到罪的范畴进行统一调整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实务中也可以避免对两罪界定的困难和争论。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2]张明楷著.刑法学[M].——3 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

[3]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下)[M].——2 版,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9

[4]陈兴良主编.刑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

[5]赵秉志:《新千年刑法热点问题研究与适用》,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 年版。

[6]张耕:《刑事案例诉辩审评——罪 拐卖妇女儿童罪》,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 2005 年版。

[7]王文生:《罪判例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版。

[8]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民宿分析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29-03

一、引言

我国从古至今关于地名的著作有很多,如古代的《春秋・谷梁传》、《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等对地名做了一定解释,现代史为乐的《中国地名考征文集》、贾文毓等主编的《中国地名词源》等对地名做了详细的解释,这些都对我国地名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虽然研究地名方面的论文很多,但从地理学角度对地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对宿迁市行政村名的整理和分析,采用统计法、分类法等方法,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宿迁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社会要素的关系。

二、宿迁市概况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的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宿迁市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全市总面积为855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余万亩,是闻名中外的“水产之乡”,总人口为572万人。境内现辖有宿城区、宿豫区、沐阳县、泗阳县和泗洪县,共有969个行政村。

三、宿迁市行政村名的分类与统计

据统计,宿迁市共有969个行政村,其中宿城区有126个,宿豫区有130个,沐阳县有343个,泗阳县有155个,泗洪县有215个。由于各行政村的命名是由多种命名方式组成的,因此在分类统计时,会有重复计算的现象,但这并不影响对行政村名的整体分析。

宿迁市的行政村名有自然类和人文类两大类,其中自然类有538个,可分为地形、水文、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植物、动物等15类。人文类有956个,可分为建筑、工程、

聚落、交通、经济、进程、军事、部落、民族、意愿、赞誉等43类。

从图1可以看出,宿迁市自然类的行政村名以地形、水文和方位为主,所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宿迁市自然类的行政村名。从图2可以看出,人文类的行政村名以姓氏、聚落、建筑意愿为主,所以对人文类行政村名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四、宿迁市行政村名的地理学分析

(一)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

1.地形与行政村名

宿迁市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从图1可知,宿迁市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有141个。细分之有墩、岗、嘴、沟、涧、山、湾等,其中以墩命名的行政村最多。宿迁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地形主要是平原。据统计,宿城区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有8个,宿豫区有20个,沐阳县有41个,泗阳县有21个,泗洪县有51个。泗洪县境内地形以平原、岗地为主,也有少数丘陵,地形起伏,地壳运动形成的山丘有峰山、车门山和潼河山等,沐阳县地形呈不规则方形,地势西高东低,潼阳、茆圩、刘集、悦来等乡镇有岗岭,所以泗洪县和沐阳县以地形命名的行政村较多。

2.水文与行政村名

从图1可知,宿迁市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有127个。细分之有泊、池、海、河、湖、湾、淮和江等,由图3可知,以河命名的行政村最多,其次是以湖、湾命名的行政村。由于宿迁市境内河流密布,水力资源丰富,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三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所以宿迁市行政村的命名受水文要素的影响较大。据统计,宿城区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有10个,宿豫区有12个,沐阳县有48个,泗阳县有24个,泗洪县有33个。沐阳县境内河网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条河流纵横沐阳县境内,泗洪县境内也河网密布,流域性行洪河道有淮河、怀洪新河、新濉河、新汴河、老濉河、徐洪河、西民便河,区域性河道有老便河、濉河、安东河、利民河、濉北河、拦山河、潼河、西沙河、溧西引河等,所以沐阳县和泗洪县行政村的命名受水文要素的影响较大。

3.方位与行政村名

由图1可知,宿迁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有110个,仅次于地形和水文。常用的表示方位的名词有上、下、前、后、东、西、南、北、左、右、中等。方位一般会用特定的参照物,不独立出现,是为了使人们清楚地识别事物。宿迁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名主要是以位于山或河流的方位为主,例如沐阳县的潼北村就是因位于潼河的东边而得名,沐阳县的淮西村则是因位于淮河的西边而命名。

(二)行政村名与人文环境要素

1.姓氏与行政村名

由图2可知,宿迁市以姓氏命名的行政村有484个,并没有某一种姓氏的高度集中。宿迁市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所以有许多以项姓命名的行政村,也有历史名人虞姬、刘世勋等,因此有很多以虞姓、刘姓命名的行政村。另外还有许多行政村以王姓、李姓、赵姓、周姓、孙姓、朱姓、陈姓等命名,如朱家庄村、陈集村等。

2.聚落与行政村名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宿迁市以聚落命名的行政村有131个,细分之有庄、巷等,其中以庄命名的行政村有128个,占97.7%,以巷命名的行政村有3个。庄有村落、封建社会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的意思。所以封建社会时期宿迁市的君主、贵族就会把自己所占有的土地以庄命名,后来演变为村。

3.建筑与行政村名

从图2可知,宿迁市的行政村以建筑命名的有91个,细分之有塔、城、牌、房、坊、祠、桥、楼、堂、棚、庙等。由图4可知,宿迁市境内分布最多的是以桥命名的行政村,有35个,占38.4%,其次是庙有16个,占17.6%。由于宿迁市境内有宿迁大桥、环城北路运河桥、环城南路运河桥、市府东路运河桥等,还有僧人绍清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四年的真如禅寺,所以以桥、庙命名的行政村数量比较多。

4.意愿与行政村名

在宿迁市境内以意愿命名的行政村有20个,包括富强、丰收、幸福、胜利、大同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期望,表现出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通过分类、统计、分析宿迁市的行政村名,宿迁市自然类的行政村名有538个,行政村的命名主要受地形、水文的影响较大,这充分反映了当地的地形和水文状况,宿迁市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并且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所以宿迁市行政村名的命名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宿迁市人文类的行政村名有956个,其中以姓氏命名的行政村所占的比重较大,说明了该地区家庭观念较重;以建筑命名的行政村也较多,主要是桥、庙等,体现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特色;另外还有以意愿命名的行政村名也有不少,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地名都有着其自己的内涵,显示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通过对宿迁市行政村名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当地的了解,更有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民宿分析论文篇(11)

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社会生产实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如《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会有很大的难度,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这种“做中学”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准备

一个好的案例是将部分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事件有深切了解,会判断,会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处理事件,案例可成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真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安全的政策方针有深切的认识,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有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热情。例如,选取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作为案例,在课程第一章节进行案例教学分析,胡总书记讲话中有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内容,使学生不仅对“h”、“s”、“e”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我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学生们都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在经济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实的案例还会使安全专业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危险预知预测,不仅仅是消灭死亡事故和伤害事故,还要发现、掌握并解决潜藏在工厂和作业中的危险乃至潜藏在每一个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危险(问题)。大舜号沉船事故、江西萍乡烟花爆竹特大爆炸事故、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都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世界著名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集团公司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描述案例所描述的事件都是客观真实的,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不能人为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由案例的真实性直接导入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描述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案例应该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这样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评论,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三个不能”讲话精神作为案例描述的重点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认识,同时对本专业职业特性也有认识,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中,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案例引入案例是真实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的引入要讲究技巧,要在课本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找到切入口,使学生一边阅读案例、教材,一边思考,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为学生宿舍实施安全管理,以隐患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很快掌握排查方法。

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心环节,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学生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同时案例讨论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概括总结案例讨论后,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师的总结一般包括案例本身和对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如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的案例教学,学生对宿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仔细辨识,对宿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社会环境状况、宿舍楼状况、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相关规定、天气情况进行五方面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把课堂上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恰当与完整地应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教”了就会,“会”了就能应用,同时这种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正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案例讨论后,可以对自己阅读案例、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整理,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如在《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结束后,整理撰写课程教学成果集,不仅是对案例的一种总结,而且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融合结果,浓缩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感,对专业的思考,对未来的安全工作的展望。

案例教学课堂实施实录

(一)大舜号沉船事故

知识目标:会分析事故原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事故原因有一定认识。

能力目标:安全评价概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999年11月24日13时,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

环境因素:天气恶劣,有8、9级大风,暴雨、大浪。

管理失误:公司和地方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者为了经济利益,出船时明知天气恶劣还让人上船;船上车辆没有捆绑好,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船长未能指挥乘客逃生(利用救生圈之类的逃生工具)。

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客明知天气恶劣还要乘船;大舜号的管理人员不顾天气恶劣,还载客出船,事故发生时,大多数乘客还在客厅内,船上指挥人员还有船长都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跑到甲板上,更没有指挥他们逃生,也未能及时报警。

物的不安全状态:船在掉头,而船上的车辆没有捆绑好,发生了碰撞产生火花,车上的油又泄露了,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次大舜号事故足以说明大舜号所在这个公司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管理不到位。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他们竟然还安排船只出海,完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判别,缺乏对运营的安全评价。

(二)宿舍安全隐患排查

知识目标:学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1.学生宿舍基本情况。(1)社会环境状况:学生宿舍楼位于黄埔区石化路中段,楼下是广石化的员工饭堂,楼对面是明珠宾馆;宿舍楼在一个常有车辆来往的小斜坡上,有个保卫室在斜坡口,周围是民居和商店(以饮食居多)还有地铁、房产、化工等生产项目正日夜忙碌。(2)宿舍楼状况:宿舍楼只有一栋,呈“e”字型,分为东、西、北、中四部分,分别称作东栋、西栋、北栋、中栋。其中位于东栋和北栋的交接处、中栋、位于西栋和北栋交接处各有一条楼梯。前两者在上楼梯时右手旁有墙,后者在上楼梯时右手边只有矮围墙,对于一个1.7米的人来说还不及腰。宿舍楼共六层,在每层的三个楼梯口处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筒。每层有宿舍17个,每个宿舍有学生4~12人不等,以平均8人记,住学生800人以上,而现在也已基本住满。(3)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门是一个向里开的铁门,窗户和门是通风的,厕所还算宽敞,有窗户通风,每个人都安排有一个床位和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插座,留有至少一张床供摆东西,安装有两支灯管和至少一个风扇。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高、成教、深宝蓝三种不同学历的人居住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4)宿舍相关规定:22∶30大门关闭,学生出入需批准。男女生不得串宿舍。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5)天气情况: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分雨季和旱季,主要是潮湿和炎热。

2.从以上各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住宿生活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并相应提出整改建议):(1)由于宿舍楼和教学楼、生活区有一定距离,学校又无相应的配套设施,学生每天都要来回走动,经过斜坡和石化路,同学间喜欢打闹,而宿舍在一个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红绿灯有时不开,开时也会因为布满灰尘看不清亮没亮,来往的车流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造成威胁。整改建议: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最好是集体行动,有条件需建一座天桥。(2)北栋和西栋交界处的楼梯右手边的围墙过于矮小,这是一条学生经常走动的通道,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同学喜欢在这里看风景聊天嬉戏,容易造成坠楼事件。整改建议:加装护栏。(3)宿舍楼的两个大门一个终年常锁,主要是为了避免外人进入,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安全隐患,少了一个逃生通道;另一个大门晚上10∶30也会关门且是反锁,钥匙在保安手上。整改建议:加强门卫管理,有门就有人,有锁就有钥匙。(4)宿舍楼周围人流复杂,虽然有保安24小时看守,但不会24小时守在门口,宿舍楼里面也很复杂,即使出现什么新面孔也不会大惊小怪,盗窃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整改建议:学生进宿舍楼要出示学生证,不能凭保安感觉,如有外来人员要进入宿舍楼需有住宿生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保安有事离岗时需要交待宿管或者其他人暂替其位。(5)车流穿梭、蒸汽管发动和工作、地铁施工、化工厂生产使得宿舍楼时刻发生轻微震动,相伴的声响无时无刻刺激着同学的神经,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有毒有害气体。整改建议:需请专业人士检测宿舍楼的抗震能力和架构、声响和气体排放的有害程度。建议在布告栏上列举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以减轻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3.宿舍的安全问题及解决要点分析。(1)相对于自家的居住环境,宿舍是比较拥挤的,而宿舍门是向里开,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人会紧张,一心想向外冲,很可能会因此而把门堵住,耽误时间。要点分析:控制宿舍人数是根本。(2)虽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但热水在楼下,图方便买个热水壶是很普遍的,电饭锅也不在话下。冬天在自己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更普遍。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超负荷,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加上宿舍楼本身没有接地,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规定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要点分析:首先应该解决地线问题,减少触电伤害。再者是学生观念问题,让学生明白贪一时方便所换来的可能是灾难后果。坚持查宿舍,见到一件没收一件。普及用电常识。(3)宿舍里存有许多棉被、衣服等易燃品,易着火并使火灾蔓延;用火不当,如抽烟、点蚊香等会出现明火,有火灾隐患;对于一般电器(如电脑)的灭火方法一无所知。要点分析: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强调注意生活细节,并开展用火安全教育。(4)很多学生能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却很难与舍友相处,这就存在宿舍关系紧张带来的安全隐患,日久彼此会产生仇视、敌对情绪,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点分析:独生子女一般都比有兄弟姐妹的人在处理寝室关系上差一些。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学会了与人交往,但是,一旦离开了社会环境,到一个相对安逸,相对放松的地方(寝室,家)之后,平常一些没有加以控制的习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其次要有容纳意识,而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真诚、独立、包容或许是对待舍友的不二法宝。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舍歌征集比赛,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

通过对宿舍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总体上可以看出宿舍存在最大的隐患是用火用电,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威胁。之所以会有这些隐患,多与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师对宿舍楼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时,最重要的是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先有安全意识,对用火用电慎之又慎,让学生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做事时既要维护自己权利,也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利益。

通过安全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课堂实录,证明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为课堂注入活力,能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