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49:3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1)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2.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关祭祀活动的文字记载。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保留着民间生活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植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不断流逝的时间用循环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节奏中,给人们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生机与活力[3]。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

节日从起源和发展上来看,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里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一样,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进化成为中国独特的节日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而意义深远的节日体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力量的崇拜,大多都与民间流传的迷信传说和禁忌有关系;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都给节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传以后,其内涵和行为规范对节日的设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与缅怀也赋予了节日特殊的内涵,如是种种,都在节日的内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华,让中国的节日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感与文化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动人传说和独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4]。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贵人伦,重亲情”的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甚至家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家长只顾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独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当中,中国的伦理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而这种伦理情怀也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扫墓、重阳节的登高敬老、中秋节的团员和睦都体现了这种“贵人伦,重亲情”的思想。传统节日为亲人之间周期性的团聚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无疑是十分恰当的。通过对节日内涵的了解,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青少年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之中能够使得青少年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无声无息地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纽带,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青少年在体验节日的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寓教于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将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局面得到极大的改观,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现如今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滔滔不绝,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交往。现实社会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儒家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春节通常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联络感情的契机;中秋节将团员作为庆祝的主题,倡导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则提醒人们要注重尊老敬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在逐渐的淡漠。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存在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单,而人深处闹市却常常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人与人直线距离越来越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共同庆祝节日、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既可以让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为增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与老师、学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节日活动中让青少年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做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所以,传统节日对青少年建立谐人际关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传统节日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加过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对于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期间,举国上下一排欢腾,男女老少阖家同乐,呈现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不畏艰难、昂然奋进,造就了一幕幕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动人事迹与不朽传奇。例如,端午节这个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进行纪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爱国者的代表,他身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中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节中有很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和传统文化氛围,这对净化当今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除夕节等节日中饱含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节日又增加了诸如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3)

1 引言

2012年,交通部出台了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为人们探亲访友和出游提供了便利条件。新的休假制度和“交通惠民政策”的实行,使得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民俗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与发掘。

当前,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领域,国内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如周润芝阐述了传统节日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内涵[1];张秀芬分析了传统节日的尴尬与出路,就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问题进行了研究[2];韦顺霞论述民族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3];刘魅立分析了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关系[4];葛新论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5];萧放论述了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6];郭讲用研究了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7];贺严阐述了国家法定休假的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8];耿波作了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9];李静从文化认同的视野分析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10]。综上,国内学者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内涵价值、符号、仪式认同和传播途径上,还仅仅停留在文化学层面,而从社会学等角度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对强化文化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控制、丰富中国人的“中国梦”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必须加强“文化安全阀”机制建设。

2 传统节日文化的安全阀功能

社会安全阀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最早提出的,科塞认为,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是通过为社会成员累积的敌意和攻击性情绪寻找替代目标和替代手段而实现的[11]。按照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我们可以在保证社会运行稳定、社会结构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寻找若干社会安全阀,把社会风险和冲突对社会运行的威胁和破坏程度降至最低限度[12]。

笔者根据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提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节日文化安全阀”概念。按照安全阀理论,在当前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冲突中,有些问题和冲突是可以作为文化保护的安全阀被利用的。换言之,虽然目前我们难以完全消除传统文化保护中的一些问题和冲突,彻底摆脱困境,但我们有可能借助安全阀机制去缓和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把问题和冲突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威胁和破坏程度降至最低限度。

当前,我国社会安全阀机制具有明显的潜制度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官方对这些机制的界定处于提倡与禁止之间的模糊状态。当前,既有的保护传统传统文化措施中除休假制度外,都存在着“潜制度化”的特点,这种制度并没有充分起到社会成员的节日情感表达、情绪宣泄和传统文化认同的功能,同时由于“潜安全阀”的随意性和非组织性特点,使它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被有效地规范与弘扬[13]。我们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原有的节日习俗和文化进行挖掘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需要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的问题和冲突,引入制度化的手段,用 “显节日文化安全阀”替代“潜节日文化安全阀”,在制度建设、符号重塑、媒介传播、文化创新、活动引导等多方面建立节日文化安全阀机制[14]。

3 传统节日文化安全阀机制建设与符号重塑

3.1加强政府和民间节日文化组织建设,建立节日文化保护安全阀机制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各级政府都在主抓经济,在文化事业方面在缺乏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难组织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当前,政府必须强化这些组织的文化保护功能,在传统节日这一中国人文化认同感最强的时刻,充分渲染我国传统节日气氛,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我国目前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方面,应该成立相关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充分研究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的问题和冲突,制定详细科学的节日文化保护制度。

3.2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资源,重建传统节日符号体系

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系统包括时间、空间、仪式、乐舞、造型物、语言、服饰、饮食、祭品、游乐等,相关部门应研究、重构和规范各个节日的标识、礼仪,将具有民族标志、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重新引人各类节庆活动并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政府在推行和保障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休假制度的同时,可尝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和人才保障,增加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为人们提供充裕的活动场所和文化空间。要注重搭建节日集体文化活动平台,引导人们从家族封闭式的过节方式中走出来,参与到行业、社区乃至地区的集体狂欢中,从而由小家庭的团聚和睦延伸到民族大家庭的凝聚与团结。同时,要关注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下的呈现状态,创造出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节日文化元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接受水平和心理特点,促成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转型。

3.3加强媒介宣传,推动传统节日仪式与信仰重塑

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核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肤浅,年龄越小重视传统节日的意识越淡薄。现代化思潮之下,节日仪式中的“灵魂的共鸣”、“精神的体验”被表演仪式所提供的感官层面的娱乐所代替,信仰的精神深度被身体的感官享受所填平。从传统节日的意义呈现来看,我国传统节日的世俗性、娱乐性较强,而信仰特有的神圣性较淡。

参考文献:

[1]周润芝.浅谈传统节日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内涵 [J].内江科技,2003,(5):75-76.

[2]张秀芬.传统节日的尴尬与出路[J].市场论坛.2006,(3):151-152.

[3]韦顺霞.民族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1-42.

[4]刘魅立.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3):1-18.

[5]葛新.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89-90.

[6]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郭讲用.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4):29-32.

[8]贺严.国家法定休假的四大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J].山东社会科学,2012,(10):75-78.

[9]耿波.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状与对策报告[J].艺术百家,2012,(4):58-68.

[10]李静.文化认同视阈下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84-88.

[11]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50-189.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迅速发展,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短信与微信的节日问候与祝福也日益流行,“微祝福”成为人们各大节日期间最亲睐的一种问候方式。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快捷的众多信息,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优势,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点对点、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优势其实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手机所带来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发展迅猛,这种“编成式”的短信样式在人与人之间重复来回发送,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掩盖了传统节日本应具有的人文气息,节日问候蜕变成“手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联系”,冷漠得没有一丝人情味,“除了为通讯业务制造收入之外,渐渐失去了人际传播的初衷”[1]。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忽然间成了接地气热门歌曲,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认为群发的短信没有诚意,不愿意回复的心声。从邮寄贺卡拜年到群发短信拜年,而如今这都已经过时了,微博微信送祝福,在朋友圈中晒“光盘”年夜饭,在朋友圈中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2014年最“潮”的过年方式,新浪微话题“舌尖上的春节”也吸引了2万多网友参与,很多年轻人利用微博微信过了一个温馨的节俭年。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2]。在“微时代”里,人们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方式,代替传统言语和书信拜年、祝福。在微博上参与春晚讨论,发微博@远方的亲人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拍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晒年夜饭,甚至在微信里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抢红包,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确实让百姓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当新鲜好玩的现代技术与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传统祝福方式相结合,“微时代”里的传统节日焕发出了现代光彩。因此,在“微时代”中,如何使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符合现代潮流,呈现现代意义而更受年青一代关注,唤起其着力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强化和拓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05年,国务院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日,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的举措让传统节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3]而大众传媒一方面呈现的是节日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节日生活及其变迁的镜像呈现,还影响受众对节日的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方式。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再到手机短信,传统节日祝福方式不断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跟随科技的创新不断变化。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微博微信趁势普及,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改变提供了契机。

第一,“微时代”以技术的创新使传统节日出现亮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运转,休息时间和假期大大缩水。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假期成为年轻人舒展身心的有效时间,然而,与传统节日相切合的传统习俗,例如踏青爬山、龙舟竞渡等户外活动已无法获得平时“身心疲惫”的年轻人的青睐,人们更愿意宅居在家,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微博、微信以手机和网络为载体,打破了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发送祝福,参与庆祝活动。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微型化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参与意识的淡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对于众多的80后、90后来说,虚拟化的节日参与形式更加具有参与感与积极性。“微时代”下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文化亮点,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加关注传统节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2015年举例,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粉丝量高达400多万。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微话题,获得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微话题“春晚”阅读量达25亿,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2800万。同时,腾讯公司也数据,2015年春晚的微信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在2015年春晚的观众中,15~24岁的年轻观众达到14.93%,比2014年增长8.6%,可谓是五年来最年轻的春晚。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微信微博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主动参与到新型的节日庆典中,传统节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第二,“微时代”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大部分源于辛勤的劳动人民,其中流淌着的淳朴本质亘古不变。春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传统春节期间,人们贴年画和对联,合家团聚,祭祀祖先并期待来年的丰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城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的住宅,传统节日的文化呈现也不断消失,年画、挂历、门神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呈现物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不断淡出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消逝,极具中国特色的祭祀模式、装饰方式、娱乐活动等文化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范围。如今的春节,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象征合家团聚的年夜饭已经被各大酒店明码标价,用于“压岁”和“压祟”的红包由薄变厚,甚至变成了一张张数额庞大的银行卡,这样的春节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春劫”。同时,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新闻也屡见报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不断异化,人们陷入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误区。“微时代”所宣扬的“节俭”理念把人们从奢靡之风的误区里拉出来。

2014年兴起的“光盘”行动延续到了春节,除夕当晚,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开展“晒光盘”活动,晒出年夜饭“光盘”照片,以前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大鱼大肉型的年夜饭照片现在已变得有些“另类”,晒晒年夜饭餐桌上的清粥小菜成为“主流”。同时,微信也推出了抢红包的活动,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红包抢红包,数额不大,却让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微时代”里这些贴近民意的小成本庆祝方式使得“节俭”的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微时代”以祝福手段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将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娱乐文化呈现出了超乎寻常、跨越国界的显著性,其中传统节日的娱乐化尤甚。进入“微时代”,微博的“热门话题”以及微信的“红包”这些新兴的手段都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

2014年春节,腾讯首次推出微信红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了482万人次,平均每分钟2.5万人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到2015年春节,微信更是与央视春晚合作,春晚播放的几个小时里,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晚22:34摇一摇互动达到8.1亿次每分钟。2015年春节,除了备受瞩目的微信红包之外,微信上的明星拜年、贺卡拜年、拜年小视频等其余八个庆祝方式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其中,微信红包自诞生起其承担的使命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是一种全民娱乐活动。2015年推出的“拼手气红包”,不仅继承了我国春节传统的红包文化,又加入了游戏效果,这样的创新达到了传统现金红包没有的娱乐功能。同时,微信红包也突破了传统红包的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微信,就能给远方的亲人发送一个满载心意的小红包,及时送上节日祝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心情

第四,“微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递方式出现变迁。哈贝马斯(Habermas)曾提出“公共领域”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5]。将此理论运用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将传统节日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个人言论转化成“微时代”中的公共议题空间,因此可以说正是微博创造了一个自由而轻松的“公共领域”,参与人数盛况空前,这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无法产生的巨大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宽,正月初五微信朋友圈里的“迎财神”活动就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中,移动式便携媒体的创举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线上到线下的信息互动方式,即通常所说的“O2O”模式。这种模式将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扩散式互动与受众在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结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更多新的节日表达方式。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微时代”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更需要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这与我国大众媒介对其的传播缺位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的大众媒介为迎合受众兴趣极力呈现西方价值体系下的生活方式,在热炒西方节日的同时,无形中消解淡化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由传播媒介有选择性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6]。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其实并不是对现实环境进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介对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提示给人们的拟态环境。当人们根据这一拟态环境来实施具体行为时,大众传播媒介开始显示其超越教育和宗教的作用,成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主要手段[7]。“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的普及成为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的传播载体,它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视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现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阵地。同时,微博、微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相融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传递给受众的是科技的冷漠感。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人文精神,为科技的过度扩张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微时代”里,以往不受欢迎的传统习俗披着现代化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野。传统节日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庆祝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亮点,人们逐渐从注重传统节日的外在商业文化回归到了传统节日本身。“微时代”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古老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更加鲜活灵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8]。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介要注入多元化模式来整合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新型媒介文化来促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顺应媒体新形势,延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乔雪阳.试论“短信工业时代”的节日传播效果[EB/OL]. http:///.2006-02-25.

[2] 萧放.传统节日文化与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8(18).

[3]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2).

[4] 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5).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5)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7)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7(3).

[2]倪大听.美国的节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附1: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6]《圣经·创世纪》1:29-30

[7]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节日文化:中西比较及其启示

[1]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8.

[2]郭贵丽,张丽玉.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47.

[6]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34-36.

[7]赵东玉.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7.

[9]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传统节日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委托课题(决策咨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于2010年6月立项并成立课题组,最初将该项目分解为十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均以春节为核心,着重对列入第一、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七个传统节日特别是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传承情况、节日现状、存在问题、应对对策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到2010年末,经过约半年紧锣密鼓的调研,《弘扬节日文化研究》已按最初的预定计划完成各子课题的调研及报告初稿的写作。

通过深入系统的调研,课题组愈益明晰意识到,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一个重要问题上来,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也就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

为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2011年元月25日,本课题组邀请在京的部分节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中国文化报》社联合召开了题为“探讨节日符号仪式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高层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切实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有力推动了社会及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发言的专家有:文化部艺术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中国文化报社孔繁灼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祁庆富教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赵书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北京福人福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磊总设计师、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徐涟主任、北京大学陈连山副教授、王娟副教授等。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心峰研究员主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代表及课题组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一、为什么要深入探讨节日符号与仪式

研讨会的焦点首先集中到为什么要深入探讨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的问题。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和大学生文化素养

(一)传统节日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等四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基本知识丰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学艺术修养;从情感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节日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功能从认知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很好地传承了餐饮美食、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餐饮美食方面如春节的饺子、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风俗礼仪方面如春节要祭祀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等。伦理道德方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传统美德等。文学艺术方面如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的诗词歌赋,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民间艺术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学习或者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能很好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节日的交流功能从情感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具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节阖家团圆、举国欢庆、邻里乡亲互相拜年,其乐融融;清明远足踏青、拜祭祖先,既体现了孝道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原有的以亲属、伦理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少,需要更多的通过传统节日来增加亲友相聚的机会。传统节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更加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三)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从伦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要求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礼”的规章和“乐”的法则,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远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礼;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缅怀忠烈之礼等等。中华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基本品格对指导我们现代生活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导国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伦理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传统节日逐步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强大纽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树魂立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传统节日观调查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现状,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波的四所高校(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占52.3%,理工科类占47.7%。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24.2%的大学生能说出3—5个,50.5%的大学生能说出6—9个,其余25.3%的大学生能说出10个及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大学生中10.4%的能了解10个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个, 49.8%的能了解3—5个, 21.2%的了解1—2个。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亲身参与(54.4%)、媒体传播(39.8%)、学校教育(10.2%)和其他(13.7%)。这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较高,但了解较浅,不够深入和全面。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98.2%)、中秋节(87.6%)、元宵节(85.1%)、端午节(59.7%)、清明节(54.3%)和七夕节(25.6%)。其他节日如腊八节、中元节等则参与较少或从不参与。大学生在过传统节日时,参与比例较高的传统节日习俗依次为: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等,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则较少参与。这表明大学生能积极参与主要传统节日和坚持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但对于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传统节日和其他一些节日习俗参与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均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大学生们也普遍表示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47.8%),节日形式不够活泼有趣(32.3%),节日内涵的宣传和挖掘还不够(31.8%)。在对待中西方节日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喜爱,但同学们也普遍表示过西方节日只是对过传统节日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构建弘扬传统节日的大环境

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指的是老百姓是过节的主体,政府是节日的引导者与宣传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过节的方式上给予过多地干涉,以保持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传统节日的引导和宣传,着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就要保护和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物质、精神和仪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物质方面对年画、生肖产品、中国结等节庆用品,饺子、年糕、汤圆等节日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仪式方面可精心开展如舞龙舞狮、灯会、文化庙会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炼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如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聚的主题等。

2. 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加强节日文化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张“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娱乐是节日的灵魂”。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缺少轻松浪漫的娱乐氛围和大型欢庆活动。因此,政府要在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可在节庆文化产品、节庆用语、节日食品等方面推陈出新,如近些年清明节兴起的网络祭奠、将七夕节包装为“中国情人节”等,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体味到节庆的欢乐。

(二)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和谐的节日文化

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前面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认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欠缺。

1. 高校要多开展节日实践活动,将节日教育与参与相结合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节日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等外,还要突出实践教育。如端午节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咏诗、文艺联欢活动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亲情交流

相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具备更好的亲情优势,具有言传身教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家长自身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坚持传统节日习俗,从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传统节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压岁钱”是极为普遍的岁时节令习俗,谓能压邪驱鬼,借以祝福,但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异化为了一种攀比之风。家长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文化环境。

(三)大学生要理性对待中西文化,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开放和兼容的气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同本国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其次意味着要承担“文化责任”,即要将节日文化的接受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作为自身文化归属的一种象征。最后意味着“自我创建”,即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和仪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观念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创新;将西方节日中欢乐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鉴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去等等。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感刍议[J].教育评论,2009(6).

[2]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

[3]方敏.浅论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黄涛.保护传统节日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10)

2006年,“七夕”与春节、中秋、端午一并人选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人重新发掘了自己的“情人节”,一批社会人士对之投入了极大的关注热情。这表明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拉开序幕,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应该用西方狂欢节那样的热情来重温我国传统的民俗节假日了。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七夕文化节。2011年的七夕是公历的8月6日,而现在通过媒体所闻就已经得知有湖北郧西县、浙江舟山桃花岛、广东东莞市都在纷纷准备自己的七夕节日。而东莞市更是在今年6月开放了七夕文化公园。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策划着以七夕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项目。各地卫视在七夕当天多有相关节目准备。而网络社区也发起了对传统文化境遇现状新一轮的讨论。一些城市则悄然兴起了七夕相亲等社区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3-01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是今天的学生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可对于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是我们学校教育科学规划开展的研究课题。我们以主体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得了终结性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009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经说过,“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

1.主体教育理论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2.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过一个个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节日,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4.让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选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五个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相关故事及传说、相关的经典诗词、相关的歌曲等。

2.从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每逢传统节日播放的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和“中华长歌行”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习并积累经典古诗词;从朗诵中,培养语感。

3.从于丹、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对传统节日的“寄语”中,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历史传承,以及在新时代的意义。

4.围绕着这五个传统节日,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活动,例如收集春联、写春联、编节日祝福短信、出专题手抄报(《春到,福到》、《欢天喜地闹元宵》、《清明时节雨》、《端午粽米飘香》、《中秋月明人团圆》)、写新闻稿、写感想、开辩论会、传统节日诗词朗诵等。在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题实验的具体措施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1.文献法。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

2.调查法。主要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掌握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行为。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五、课题实验的反思

1.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