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会计核算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2-08 11:22:40

高校会计核算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投入资金改善高校教学条件,各高校办学水平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对高校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考验。会计政策和法规制度更改频繁,高校扩张使得办学资金日益庞大,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及压力日趋增加。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任务极其艰巨。

一、高校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会计核算信息化

高校的财务核算业务种类繁多、数据繁杂、数据量大。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保证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及公务卡政策的推行,使得现金支付的结算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基本或者全面采用无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资金结算。得益于财务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无现金支付核算系统作为财务核算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会计核算中的支付环节更为高效、准确、及时,大大降低了以往现金支付方式中容易产生的各种风险,保障了高校的资金安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上也有多个较为完善的系统产品可供选择,同时,会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也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正是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学校与银行间的资金往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操作、财政主管部门对资金的下拨、支出流程的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功能都得以通过网络来实现。伴随着财务核算系统的不断升级,国库支付系统、公务卡支付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三者无缝衔接,实现了财政主管部门、高校财务部门及银行三者间数据的完整对接,大大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及便利性,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权威性得到了保障。高校财务人员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财务核算系统的终端数据处理完成后,通过加密数据包的形式实时上传至银行资金清算系统及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日益进步的网络技术保障数据在各个系统间传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一步解决高校多校区远程报账及查询财务信息的问题,有利于降低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力成本,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二)国有资产管理规范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国有资产有明确的严格规定,在不同面层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制度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国家对高校国有资产也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涉及到政府采购的资产,依据相关规定,必须通过集中采购或者分散采购的方式进行,绝对不允许自行采购。高校资产的报废、报损也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产生。在会计核算时,遇到资产请购单、采购申请表或者资产采购部门必要的审批手续不全的报销事项,一律拒绝结算,从资金层面上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薄弱

1.学费收入无法准确核算

(1)高校不断扩招,高校的财务制度也在推陈出新,国家取消了公办招生,学费收入由国家支付转变为个人支付,导致收费制度政策也产生相应的变化,然而,受各种客观条件所限,高校的学费收费政策并未跟上改革的步伐。首先,贷款利息等隐形债务在现有的会计核算方式中很难体现,导致高校财务活动的债务信息失真,高校对于垫付的款项通常只是直接计入事业支出,未进行详细核算。目前,高校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虚增了收入,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产生的偏差进一步影响学校领导层对重大战略事项的决断。(2)由于实行收付实现制,无法在收入核算中对应收未收部分进行反映,对于学费的催收及降低欠费率来说都是不利因素。由于学生的培养并不是按照会计年度而是按照学期进行,如何准确的配比各学期的学费收入,平衡高校各年度的收入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尤为重要。

2.固定资产价值无法准确的反映

(1)《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的计量处置等核算方法还存在不足,在财务报告层面反映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虚增问题。首先,现行核算方式无法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并未进行折旧的计提,账面价值只有在固定资产发生清理或者报废处置时才会变化。折旧留有较大的可操作空间,如遇到上级主管部门清查,对本应处置的固定资产不予处置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增,以此来满足检查所需达到的标准。因此,高校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无法反映真实的信息。(2)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偏差导致教学成本无法准确的计量。目前,高校采购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按照固定资产的价值直接入账,入账后并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直接导致在固定资产购置当期的支出增加,未分摊到往后的会计年度,导致教学成本虚增。高校在对某些大型实验设备仪器进行绩效考核时,仅仅考虑了设备相关的耗材及人力成本,忽略了设备的折旧摊销成本,导致成本虚减。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并未进行单独核算,财务部门只有在经办人来办理固定资产付款业务时才能与之发生联系,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状况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两个部门管理环节的脱节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对固定资产的续存情况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发生清理、报废情况时,在往不能将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不准确。

3.净资产价值失真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分为事业基金、专用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等项目。根据现行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影响固定基金的核算,从而导致高校净资产的价值计量失真。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

1.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部分组成,同时,又列示出支出和收入,事实上,完全可以单独通过编制收入支出表来反映相关信息。同时,高校将编制会计报表的侧重点主要投入在预算收支方面,忽视了教学绩效、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导致高校整体的办学效益无法在报表中得以准确的反映。因此,高校若想充分发挥会计报表应有的作用,必须先行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2.财务报告披露不全面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高校主要的资金来源为行政拨款,因此,高校的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为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与高校有业务联系的相关部门。如高校需要贷款,则需要提供财务报告给银行,银行通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相关信息来评估债务偿还能力,捐赠赞助人的捐赠资金使用是否恰当,使用效益情况也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另外,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对高校的绩效分类考核以及社会公众对高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也都是通过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来实现的。然而,当前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在我国高校中并未健全,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不全面,财务报告一般只提送上级主管部门,其他部门及个人想要通过公开渠道获得高校财务报告信息比较困难。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财务公开信息披露早已形成制度化,各种财务信息、资金流向都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公示,公众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获取需要的信息。

(三)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不高

1.管理层对会计核算工作不重视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属于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层主要考核学校的教学成果以及科研成果,对资金使用效益缺乏考核机制。由于和企业的会计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资金使用效益较难和企业一样直接通过相关的量化指标来考核。由于高校的领导层工作重点并未着眼于财务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一直徘徊不前。

2.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高校会计核算已经全面进入电算化、网络化时代,这就要求财务人员除拥有扎实的会计知识之外,还需掌握较多的信息及网络信息知识。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人员中具有以上综合素质的人员极度紧缺,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摆在当前各高校财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我国高校会计核算问题的对应策略

(一)推进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1.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核算

目前,上级教育部门及上级财政主管单位主要根据高校的各种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来制定相关政策,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至关重要。高校应该根据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大胆的将权责发生制应用到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中。采用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合理准确的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更合理的匹配各期收入及支出,为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为上级单位制定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会计信息支持。

2.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根据分类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折旧,在相关会计报表附注中注明折旧的数额和方法,在计算折旧时必须注意保证各会计期间的折旧核算口径的一致性,尤其要重点关注“累计折旧”和“减值处理”等科目,保证科目核算的准确性及核算口径的一致性,以此保证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准确性。

(二)完善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制度

1.完善改进会计报告内容体系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会计政策、制度不断推陈出新,会计报告的内容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做出改变。现有的高校会计报表体系缺少现金流量表,无法反映高校现金的流向,对资金链断裂的极端情况很难做出预警。现金流量表作为动态报表,能从资金流向角度反映高校的会计信息,充实高校会计报告内容体系。除了增加现金流量表以外,还可以将财务报表附表纳入到会计报告体系中来。会计报表面向的使用者不同,对重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不同,在会计报表后补充各种附表,不同的会计报告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获取相应的会计信息。具体来说,附表可以包括各类资产的明细情况,也可以是应收账款往来款明细表,财务报表附注还可以对一些难以具体量化的会计信息予以披露,有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全面掌握学校真实的财务情况。最后,编写以书面形式呈现的财务说明书总结会计周期内的财务情况。

2.构建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高校存在编制合并报表的状况,经过合并的高校财务报表能够更为精准的反映高校的经营活动情况。为了让报告使用者更全面准确的解读财务信息,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必不可少。而在如何完善财务披露制度的方法上,可以发挥拿来主义精神,充分借鉴企业财务会计中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制度,再结合高校财务的特点制定出贴合高校实际情况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1.提升管理者水平

大部分高校的管理者作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擅长各自专业范围内的学术及教学工作,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所以,高校管理者应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对财务工作的了解之后,才能将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程度摆到更高的层面,才能对财务工作给予充分支持,最终推动会计核算工作的不断进步。

2.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会计制度日新月异,会计核算工作也需要不断发展变革,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核算人员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严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操守;财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高校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财务人员也要提高服务意识,共同努力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会计核算仍旧存在对高校会计信息反映不全面、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只有将以上问题作为突破口逐个击破,才能让高校会计改革的脚步紧紧追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攀登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