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学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8 21:29:17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篇(1)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大连海洋大学金融学教学情况及学生满意度,本文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请2名老师和4名学生进行预调研,了解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最终本文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第二,教学现状,第三,学生要求。(二)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过亲自派发纸质调查问卷方式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6月至11月,共发放调查问卷66份,收回61份,剔除无效调查问卷后剩余58份。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关于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设置,没有区分专业;总课时48学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是5:1;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学生成绩核算方式是,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以上是学校制度安排,通过调查问卷反应具体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要求。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文本调查问卷设置了6个问题,涵盖了教授知识内容差异性与全面性,知识的应用性、与时俱进性、是否能够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教授内容的差别性:93.1%的学生认为他们专业教授的内容与金融专业有区别;关于教授内容知识全面性:72.4%的学生认为为教授的知识内容全面;关于教授内容的实用性:79.3%的学生认为教授的知识实用性较强;关于教授知识的与时俱进性:89.3%的学生认为教授的知识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上述数据表明,虽然金融学教学大纲没有区分专业,但是授课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而有意识的区分授课内容;同时还表明,学生对于教授讲授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与时俱进性比较满意。2.教学方式。在对金融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调查中,有13.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强偏重调理论知识少实践,62.1%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10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非常有必要”。学生在回答“教师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时,24.1%的学生选择“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法”,34.5%的学生选择“案例教学法”,41.4%的学生选择“模拟实践教学”,没有学生选择“小组作业主讲式”。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大连海洋大学实际实践的教学也比较令学生满意。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学生选择案例分析,这于实际的教学不相符,通过与授课教师沟通,金融学授课中虽然有模拟实战环节,但是占总课时不会达到41.4%。也许是学生期望通过模拟实战的方式来学习。3.教学效果。学校和教师通过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学效果在学生培养中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金融学课程对于提升专业能力有帮助,其中37.9%的学生认为对于提升专业能力非常有帮助;82.7%的学生认为金融学的学习能够帮助个人理财。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通过金融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对今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利;同时,数据还表明,仍然还有24.2%的学生认为对专业能力帮助一般,17.3%的学生认为对个人理财的帮助较小,因此,金融学课程教学今后还要需要继续提高。4.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关于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时,答案可以是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课堂学生参与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不灵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实践教学不够深入”这四个问题,学生的选择占比分别是24.4%,44.4%,35.6%和17.8%(此题可以是多项选择,总人数为90)。此项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努力的两大方向:一是2017年第07期中旬刊(总第666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7,2017(CumulativetyNO.666)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学生对金融课程的要求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要求。只有了解学生要求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本文还调查了学生对金融学课程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对金融知识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要求。1.教学内容要求。金融学涵盖的知识范围比较广,相对深度比较浅显,由于课时限制,在金融学课堂上不可能讲授完整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必须有所侧重,有深有浅。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关于学生希望学习的知识内容的问题,37.9%的学生选择投资理财,55.2%的学生选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6.9%的学生选择现实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详见表6调查数据表明,学生更关注投资理财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知识,可能是因为这两面的内容主要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个人理财。通过细分调查问卷,发现会计的学生更多的关注投资理财知识(选项中会计专业占72.7%),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更多关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知识(63.6%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择此项),因此可见非常有必要制定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大纲,根据课程体系及今后工作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2.教学方式要求。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偏好,并给与合理满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对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方式的要求,二是学生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关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只有20.7%的学生期望是多媒体启发式教学,62.1%的学生期望采用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关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的调查,只有10.3%的学生选择5:1,其余学生均期望更多的实践教学时间。目前笔者学校对金融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践分配是5:1,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满意这项安排,他们希望更多实践时间,这一结果与表5调查结果相互印证。

四、优化金融学教学的措施

对本次问卷调研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提高非金融专业(市场营销和会计专业为例)对金融学课程的满意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区分专业精选授课内容,突出应用性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安排以及学生需求,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做到重点突出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突出课程重点内容,同时也要联系与经济金融密切联系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先关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以会计学专业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个金融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及个知识模块的主题内容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讲授会计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的金融学知识,重点讲授金融机构运作流程,比如了解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然后,除了满足专业需求外,还要满足学生生活上对金融学知识的需要,重点介绍个人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比如讲授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衍生知识,比如投资理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等。

(二)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堂讲授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目前,学生几乎每门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几乎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坐着听,甚至是学生坐着玩手机、听音乐。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投入的精力有限,学习积极性不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针对金融学教学方式可采取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案例分析、模拟实战、小组主讲为辅的教学方式体系,作者在教学中也努力的尝试了模拟实战,案例分析,小组主讲的教学手段,比如分组给学生10万元进行模拟投资,比如,分析欧元的诞生及发展等等。在实践教学环节,重点从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在实践时间方面,一方面可增加课堂时间的实践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时间。如果受学校教学规章影响无法正佳课上的实践教学,可重点增加课外的实践时间,比如,通过增加学生课外作业的途径来强迫学生增加课外实践时间。在实践内容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实践的内容,以会计专业为例,实践内容可优化调整为资本市场(股票与证券的模拟交易)运行,了解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实务)等。在实践方法方面,既可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金融软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各种专业财经网站),可以是案例分析,可以是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也可以是经验分享(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分享从业经验,也可以要求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或操作经验。)

(三)优化考核体系,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予以保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在考核体系的设置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构建“全过程”的考核体系,考核重点从期末考试转移到教学过程。重点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投入程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等。调整总成绩的结构及比例,提高教学过程中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总成绩构成=出勤成绩+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课外作业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认真程度,实践成绩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期末考试成绩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建议将过程教学考核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提升至50%,目前作者学校过程教学成绩占总成绩30%。

作者:刘素坤 李黎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吕秀梅.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53-54.

[2]方永丽.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北方经贸,2012,04:163-164.

[3]阿茹娜.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9:36.

金融学专业篇(2)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是要掌握书本上已成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快速学习和应变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充满变化的经济环境,满足用人单位更高的要求,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而这种在实际工作中的快速学习和应变能力,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由于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自主性发挥不够,使得学生能力培养不够,因此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就大有必要。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更能切合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案例、情境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快速学习、灵活应变等各项能力。

2从就业需求和专业保险意识培养看保险课程教学重要性

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类别中,银行、证券、保险各居其一。而保险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速度又是相对较快的,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新成立公司和新设分支机构迅速增加,因此也带来大量保险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作为我国保险发展水平无论从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与GDP之比,还是保险密度即人均保险费收入,都与世界平均水平还存在很大距离,据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期刊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9%,保险密度为69.6美元,而全球保险深度为7.5%,保险密度为607.7美元。而且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人们的人身和财产都面临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如失业问题、医疗问题,因此保险需求是很大的,但之所以保险业发展相对不足,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收入的原因,但也有保险从业人员相对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有关如在保险产品营销过程中对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认识不清,导致误导客户以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等,从而使得人们对保险存在抗拒心理,另外还存在人们自身对保险知识不足,造成保险意识较差而没有很好地利用保险工具帮助防御风险。

所以,一方面出于培养高素质保险专业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出于培养专业保险意识的需要,因为即使学生不专门从事保险工作,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保险问题如在银行工作也要代销保险产品,如何向客户解释和营销;给客户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时,保险产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构件,如何为客户量身定制保险产品等。因此无论出于培养保险专业人才还是出于构建金融学专业学生全面知识构架的需要,我们都有必要做好保险课程教学。

3保险课程实践性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的优势

在我们的教学中,保险课程主要有《保险学原理》、《保险学实务》等,其中《保险学原理》注重对保险基本概念、理论的讲授,《保险学实务》则在理论教学基础上更侧重保险实际业务的操作。《保险学原理》的教材建设相对成熟,在教学中可有较多的参考资料,讲授起来相对轻松,但《保险学实务》的教材相对较少,且教材编写和实际业务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及时反映新业务的变化,内容相对陈旧。

在上述两门课程中,尽管有的涉及理论多些,有的偏重实务多些,但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灵活理解掌握理论,并能形成在实际工作中迅速学习新产品和业务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依靠以往传统讲授式教学容易出现以下一些困难,而通过实践性教学则可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1保险理论原则有时不太好理解和把握。

如可保利益原则,涉及的是到底什么情况下保险才是有效的,才是可以获得赔付的。可保利益原则如光靠理论讲述是比较枯燥和难以把握的。如这样讲授,可保利益原则要求参加保险的人,也就是投保人必须对保险对象(也就是保险标的)具有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必须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实现的。投保人对保险对象的利益体现在如果被保险财产毁损、被保险人伤亡,投保人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否则,则不具有可保利益或没有可保利益,不具有投保人资格,就不能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如果只是这样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也不能领会这一原则在保险业务中的重要性。

这时如结合实践中的实例,并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则能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可以提到在早期的海上保险中,有人以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船舶、货物以及船上人员投保,一旦发生海难事故,如船舶、货物沉没,人员死亡,就可领取一笔赔款。那么我们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样进行保险会有什么危害?在学生思考发言后可以提示,如果允许这样做,那么保险将与没有区别,所以后来该做法遭到禁止,规定必须具有可保利益才能投保。接下来可以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具体判断有没有可保利益?可以引导学生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个方面考虑,逐渐得到以下结论:在财产保险中,首先是财产归谁所有,谁具有可保利益。其次是财产的经营人、保管人、承租人、抵押权人等对财产具有可保利益;在人身保险中,你可为自己、父母、子女、配偶投保,但不能为一个陌生人投保,因为陌生人和你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

这样循序渐进并切合实际生活的讲解,将能较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并在自我思考中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达到灵活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目的。

3.2保险中涉及一些较难掌握的复杂计算。

如财产保险的重复保险分摊原则,即投保人对同一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合同的保险,如果发生保险事故,如何进行赔付的问题。在实际赔偿分摊处理上又分为比例责任制、独立责任制、顺序责任制等。如果光靠理论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和很好掌握的,这时如结合一个保险实际案例,让同学运用原则进行具体的计算,而且计算过程中注意由易到难,可由老师先进行一个案例计算,再给出例子让同学自己动手,这样往往比光讲理论效果好得多。

3.3保险合同条款较多,枯燥而难掌握。

每个保险险种都有相应的保险合同,其中条款众多,讲解时学生们往往觉得枯燥而不愿学习,而实际保险实践中出现很多保险纠纷,往往就是对某个保险条款理解上出现偏差如保险责任条款及责任免除条款等,致使投保人和保险人在是否就某个具体情况到底能否获得赔付出现纠纷。因此,避免这类纠纷就应使得保险的参与各方包括投保人、保险销售员、保险公司等,认清保险条款对权利义务的约定,提高各方保险意识,保护各自权益。

如果仅是照教材逐条讲授条款,势必让学生觉得没有兴趣,这时如结合某一保险公司具体的保险险种的各项条款,并结合相应的保险实例,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条款的重要性,这无疑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 综合多样化措施进行保险课程实践性教学

保险课程实践性教学实施的方式应采取多种方式并举,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还可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具体可包括:

4.1课程理论讲解中穿插实践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如保险人营销过程等,使同学更好地认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4.2课程教学中结合保险资格证书教育内容,如保险经纪人、保险人等资格考试内容和试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借此更近距离接触实际工作要求,并鼓励有志于从事保险行业的学生报考相关专业资格考试,使学生以考促学,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适应能力。

4.3专门组织校内实训,主要利用实验室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如具体了解某一代表性保险公司经营运作、了解最新开发的某一险种条款等,并可提出更综合性要求如根据假设情境替某一客户量身定制保险方案等。学习过程中注重对保险业最新业务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新业务能力,并且随着相应业务问题的解决,得到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

4.4通过组织校外见习,如到当地保险公司参观,了解保险具体流程如如保险承保、核保、理赔等,了解保险内勤人员如何提供保险后台支持,保险外勤人员如何组织保险营销等。

金融学专业篇(3)

2、北京大学,侧重金融管理;

3、厦门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工程非常好,学校环境优美;

4、复旦大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是强项;

5、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历来是本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易于就业;

6、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保险精算是全国最好;

7、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微观金融走在中国最前列;

8、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在全国的金融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

金融学专业篇(4)

金融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金融学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金融学显然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编写出适合会计专业学生的金融学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企业个人的信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等内容,都体现了该门课程应用型的特点,因此更加适合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但金融学本身与其它一些课程有重叠,比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账与通货紧缩等内容都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讲授,因此这部分可以通过做练习的方式进行复习式讲解。

2.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金融学的一些内容是与实物分不开的。比如金融工具,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展示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同时指出这些工具使用的范围及特点,然后根据实际案例让学生正确填制凭证,了解谁是出票人,谁是付款人,谁是收款人。企业在什么时候申请什么样的票据,申请的程序和如何办理结算等。再例如,讲解货币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阶段的不同货币,从铜板到纸币,甚至币材为塑料的信用货币,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1)学生参与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讨论就是表明见解或论证。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提高和升华的过程。所以把讨论引入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在金融学课程基础篇中有货币、信用、利息、外汇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关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讲解的知识点引出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要相对容易很多。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以学生讨论相关内容从而得出结论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货币的形态时,告诉学生今天世界上主要使用的是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未来社会的货币是否会被无纸化即电子货币取代?无论能否取代都要说明理由。在讲外汇时,可以根据外汇的定义让学生讨论分析我国货币是否能成为世界货币?为什么?再者在当前信用缺失的时代,通过视频播放当前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骗案例即“庞氏骗局”,观看后让学生讨论“庞氏骗局”发生的原因?这种骗局如何能避免?在你的周边所经历过哪些信用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可以使课堂活跃,特别是听到其他同学的发言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讨论结束后,由教师给出参考答案。

(2)学生参与实践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目前成为各高校在课堂上运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如果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有限的实践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只有通过课堂外的实践学生才能看到自己在课堂上吸收知识的不足。在金融学课程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实用性最强的,那就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而我们能够参与的是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中,学生最好的老师便是市场本身。只有进入市场,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从中学习到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又回到理论中来,才能得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一环节是在课外时间进行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模拟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网站,但其所有数据都与真实的资本市场是同步的。每位学生都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作为注册名,这样有利于对操作结果的真实性做一参考。平台中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这里面有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注册其中任何一个市场进行操作,注册资金都选择一百万,时间两个月。两个月后,学生把自己的投资过程做一个总结,并把他们两个月来获得的收益进行排名。不仅如此,还可以让每位同学讲解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感悟。通过这一阶段的模拟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投资方法,认识了相应的市场及企业投资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同时也意识到投资不仅能获得收益,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会感受到挣钱的不易。另外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部分的教学中,让学生拿上自己的零用钱去银行办理实际的相关业务,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存钱取钱,还要求学生办理汇款、理财、交纳水电费等业务。通过这一系列的校外实践,使学生对商业银行与个人相关的基本业务及基本程序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金融学专业篇(5)

2、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二、投资学专业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风险和收益率。其核心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

金融学专业篇(6)

1、金融管理专业:金融管理专业充分发挥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优势,同时吸收西方有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主要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金融管理方面应用性、职业性的专业人才。

2、国际金融专业:国际金融专业,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分为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主要培养具备国际金融知识领域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成为既熟知中国金融业发展进程和方向,又了解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现状,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3、证券与期货专业:证券与期货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投资管理水平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金融、证券、期货、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证券、期货、外汇市场交易的规划和方法,具有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经营、管理,外汇投资和期货交易的实际工作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金融学专业篇(7)

关键词:

金融专业教学;案例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早在19世纪就已经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朗代尔首次创造,并在随后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发展。案例教学是指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教学案例中,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金融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金融专业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将理论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方式只能使学生增长理论知识,但是当他们碰到实际的理论问题时,他们并不能将这种理论知识成熟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对待一些金融实际问题无从下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常的金融专业教育中,有必要将案例教学应用到课堂之中,将案例教学与金融专业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吸收,更有助于学生从案例中寻找解决方法,更快、更好地融入金融生活,解决金融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方法及运用

(一)教师为主导———讲解案例式教学。

在传统金融专业教学中,由于金融专业知识理论的专业术语较多,它的基本理论是金融学学家们基于市场经济的运行的规律与原理将其从中提炼出来的,如果不通过实际案例去学习实践,金融教学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加以运用,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专业教学就需要教师将案例教学引入到课堂当中去,将金融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生动鲜明的案例中去,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

(二)学生为主导———讨论案例式教学。

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应用中,讨论案例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是将讨论小组的模式引入到金融教学中,由教师提供一个讨论案例,将其交予学生,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将讨论结果交予教师,共同分享讨论的心得。

(三)小组为主导———辩论案例式教学。

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有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较为广泛,这就是辩论案例式教学模式。辩论式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教师的控场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当注意案例的综合性和可辩论性,在选出案例之后,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组,并注重两组辩题的平衡性,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这种辩论案例式教学趣味性较强,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作出大量充分的准备,教师需要找出合适的具备金融教学目标的辩题,并且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学习兴趣去了解它,比如在讲解金融知识时,就可以将发展较快的电商式购物与传统的商场购物作对比,给出其优劣式的比较等话题。而学生也需要较长的前期准备时间,一堂好的辩论式案例金融教学需要学生有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二、金融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与学生不能“一刀切”,认定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一节有效的课堂,应当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案例教学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实践的应用,就会使知识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无法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如果只一昧地注重案例教学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就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把握不够,不利于知识的梳理与总结,知识就会过于零乱与分散,无法将知识系统地学习下来。因此,在学习金融学中,要将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

(二)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与适时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案例教学选择的实效性与适时性,好的教学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从真实的生活案例中真正明白和理解金融知识,从而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教师应当注意与我国的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相结合,不能一昧地去运用教科书中提到的案例。由于金融学大多数的案例来自于西方国家,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会产生脱离实际情况的现象。

(三)注重仪器设备辅助案例教学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讲师口述与板书,就可以传达给学生,但是这样的授课方式较为枯燥无趣,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点,但是案例教学由于其信息量较大,涉及到的方式较为复杂,传统的板书与口述已经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一些仪器设备已经与课堂教学连接的越来越密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一些科学器材,用形象化的方式向学生们更直观地展示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三、金融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课能力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一些理论知识由于需要极大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储备积累,一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吸收与运用,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极易丧失对金融知识学习的信心,更不易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思维逻辑模式,通过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金融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起到了激励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知识认知。

在金融教学中,传统单一的课堂教授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在日常实践生活中对于金融知识的运用,应当转变教学思维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对知识的学习认知能力。

(三)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只是单方向的教师向学生授课的模式,这就导致了在测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认定水平不尽相同,从而使学生学习进程信息反馈不及时,进程较慢的情况出现。而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担任了课堂上主体角色,老师指导和辅助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总体水平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因材施教,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总结:

在金融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刘念 刘一沙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学专业篇(8)

双语教学由“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强调要在金融,国贸。法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国际性相对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

1 我院推行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根据上述指导性文件,嘉兴学院财经系调整了专业课程设计,从2006届学生开始,实行3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分别是《金融学》,《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

我院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尚短,应该说是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方方面面都还在摸索。但是正是这样一个磨合的阶段,问题也暴露得更全面。发现得早,解决得好,将有助于推动我院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推广。因此,笔者,作为我院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一位主讲老师。特意为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希望借此摸索双语教学的发展路径。

2 金融专业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这份调查问题涉及的对象是我院金融专业2007级的学生,其中四六级通过率为73.2%。整个问题及调查共发放同卷70,回收问卷65份,有效应簪率为92.86%。整个问题调查设计共有18道题目,16道为单选或多项选择提,2道为开放式。问题设计大致围绕四个方面,课程目的、教材,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

(1)课程目的。

为什么要实施双语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这个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笔者更希望能聆听学生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学的意义。

根据回收的同卷调查。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在给定的双语教学的意义多项选择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型也是集中于提高英语水平,更加国际化这两个选型。这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意义还是持肯定态度。对于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的学生。笔者在设计问卷的时候给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希望他们能简述缘由,答案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不认同主要来自于他们认为外语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2)教材的选择。

对于教材的选择,有32%的学生选择了原版的英文教材,45%的学生选择了中英文双语教材。对此选型。笔者特地咨询了学生的想法。学生认为理想的中英文教材应该是针对一些专业的术语,理论或推导过程之类的作出中文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否则,即使使用了原版英文教材,学生也会再去买另外一本相对应的中文教材辅助理解。另外少部分学生选择了使用中文教材。

对于所选择教材所应包含的内容,这个是多项选择题,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反映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教材还有包含一些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用理论来分析实际情况。

(3)授课模式。

笔者在设计授课模式这部分的问卷调查时,涉及了授课语言,授课组织形式这两个方面。

对于授课语言,9%的学生选择了全英文授课,17%的学生选择了部分中文,大部分英文授课。62%的学生选择部分英文,大部分中文授课,其他的选择全中文授课,

而在授课组织形式上,3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授课为主。47%的学生选择了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看来在双语课程中,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形式,加大讨论,加强交流的迫切性更甚。

(4)考试形式。

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他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教师用了自省自身教学效果的一个工具。而且,考试形式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也会指引学生在其学习内容上的安排。对于考试语言,63%的学生选择了英文命题,中文答题,19%的学生选择了英文命题,中文答题。对于考试题目形式。四个选型。加大论述等主观题和论文这两个选择的比例加总和达到67%,这说明了对于双语教学这一新的课程形式。学生也希望接受不同的考核形式。

3 对双语教学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本次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再加上笔者这几年在双语教学上的实际探索,笔者想就双语教学的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1)双语教学的目的。

金融专业实行双语教学有着这个专业自身的特点。很多金融的基础经典理论本身就是由国外的经济学家研究探索而来的,而目前欧美国家也主导着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因此,若学生能利用自身的外语能力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金融专业知识的话,这无疑将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学科,把握这个学科的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但是,实际的双语教学中,我们碰到一个尴尬的难题,那就是学生无法理清专业知识和语言载体的关系。笔者曾发现一些学生在课本密密麻麻地对很多单词,词组句子作上注解,但其中很多单词跟专业知识并无太大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一部分学生习惯了作英语阅读理解之类的练习,比较注重细节。但是,作为专业教材的书通常都较厚。一个知识点下来阅读量会很大,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快速浏览能力。所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任课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专业知识和语言载体的关系,减轻学生“负担”,教师也应避免在语言上作过多的解释,同时,可以通过其他课程的设置来为双语教学的“语育”作铺垫,如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英语课程对相关术语的掌握等,使双语教学能切实得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2)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目前各大高校在选择双语教材的时候似乎都是倾向于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的优势非常明显,语言地道,实用性强。但是问卷调查中一部分学生对中英文双语教材的偏好却给了笔者一个启发。目前国内已经引进的原版教材往往也都配上了中文翻译版本。虽然中文版本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但却也造成了学生对中文的依赖。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出于对原版教材的畏惧,往往是先看中文教材。再看原版,这就大大削弱了双语教学的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这些教材往往定价不菲。反而中英文双语教材由于在关键部分都已经作上中文的注解,反而使得学生有耐心和自信将教材通读。另外,原版教材往往是根据所在国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

(3)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中外语和中文的合理安排运用一直是个难题。不同章节知识点难度不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两种语言之间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分配。笔者认为,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可根据章节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调整适应。学生容易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少的章节,采用的英文可以多一些,而重点、赡点部分,则可以适当地多用一些中文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了解学生对目前所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

当然,归根到底,双语教学中知识点由于受语言的影响,知识点的辨识度较低,使得传统的“灌输一接受”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更加明显,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譬如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形象直观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以及形式上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缓解学生的语言思维压力。如老师可选定某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这个范围内查找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并进行讲述(presentation),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报告进行评点,并可将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还可以增长其相关专业知识和提高其综合能力,特别是应用专业外语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交传统方法而言。给学生造成的压力自然更大。但根据Kra3hen输入习得理论中的i+1输入假设,如果学习者接受的输入材料超出学习者能力但又能让学习者接受和理解,那么这种输入将是最有效的。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4)考试形式。

金融学专业篇(9)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180-02

双语教学由“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强调要在金融,国贸。法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国际性相对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

1 我院推行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根据上述指导性文件,嘉兴学院财经系调整了专业课程设计,从2006届学生开始,实行3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分别是《金融学》,《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

我院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尚短,应该说是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方方面面都还在摸索。但是正是这样一个磨合的阶段,问题也暴露得更全面。发现得早,解决得好,将有助于推动我院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推广。因此,笔者,作为我院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一位主讲老师。特意为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希望借此摸索双语教学的发展路径。

2 金融专业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这份调查问题涉及的对象是我院金融专业2007级的学生,其中四六级通过率为73.2%。整个问题及调查共发放同卷70,回收问卷65份,有效应簪率为92.86%。整个问题调查设计共有18道题目,16道为单选或多项选择提,2道为开放式。问题设计大致围绕四个方面,课程目的、教材,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

(1)课程目的。

为什么要实施双语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这个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笔者更希望能聆听学生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学的意义。

根据回收的同卷调查。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在给定的双语教学的意义多项选择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型也是集中于提高英语水平,更加国际化这两个选型。这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意义还是持肯定态度。对于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的学生。笔者在设计问卷的时候给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希望他们能简述缘由,答案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不认同主要来自于他们认为外语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2)教材的选择。

对于教材的选择,有32%的学生选择了原版的英文教材,45%的学生选择了中英文双语教材。对此选型。笔者特地咨询了学生的想法。学生认为理想的中英文教材应该是针对一些专业的术语,理论或推导过程之类的作出中文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否则,即使使用了原版英文教材,学生也会再去买另外一本相对应的中文教材辅助理解。另外少部分学生选择了使用中文教材。

对于所选择教材所应包含的内容,这个是多项选择题,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反映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教材还有包含一些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用理论来分析实际情况。

(3)授课模式。

笔者在设计授课模式这部分的问卷调查时,涉及了授课语言,授课组织形式这两个方面。

对于授课语言,9%的学生选择了全英文授课,17%的学生选择了部分中文,大部分英文授课。62%的学生选择部分英文,大部分中文授课,其他的选择全中文授课,

而在授课组织形式上,3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授课为主。47%的学生选择了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看来在双语课程中,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形式,加大讨论,加强交流的迫切性更甚。

(4)考试形式。

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他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教师用了自省自身教学效果的一个工具。而且,考试形式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也会指引学生在其学习内容上的安排。对于考试语言,63%的学生选择了英文命题,中文答题,19%的学生选择了英文命题,中文答题。对于考试题目形式。四个选型。加大论述等主观题和论文这两个选择的比例加总和达到67%,这说明了对于双语教学这一新的课程形式。学生也希望接受不同的考核形式。

3 对双语教学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本次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再加上笔者这几年在双语教学上的实际探索,笔者想就双语教学的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1)双语教学的目的。

金融专业实行双语教学有着这个专业自身的特点。很多金融的基础经典理论本身就是由国外的经济学家研究探索而来的,而目前欧美国家也主导着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因此,若学生能利用自身的外语能力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金融专业知识的话,这无疑将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学科,把握这个学科的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但是,实际的双语教学中,我们碰到一个尴尬的难题,那就是学生无法理清专业知识和语言载体的关系。笔者曾发现一些学生在课本密密麻麻地对很多单词,词组句子作上注解,但其中很多单词跟专业知识并无太大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一部分学生习惯了作英语阅读理解之类的练习,比较注重细节。但是,作为专业教材的书通常都较厚。一个知识点下来阅读量会很大,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快速浏览能力。所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任课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专业知识和语言载体的关系,减轻学生“负担”,教师也应避免在语言上作过多的解释,同时,可以通过其他课程的设置来为双语教学的“语育”作铺垫,如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英语课程对相关术语的掌握等,使双语教学能切实得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2)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目前各大高校在选择双语教材的时候似乎都是倾向于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的优势非常明显,语言地道,实用性强。但是问卷调查中一部分学生对中英文双语教材的偏好却给了笔者一个启发。目前国内已经引进的原版教材往往也都配上了中文翻译版本。虽然中文版本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但却也造成了学生对中文的依赖。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出于对原版教材的畏惧,往往是先看中文教材。再看原版,这就大大削弱了双语教学的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这些教材往往定价不菲。反而中英文双语教材由于在关键部分都已经作上中文的注解,反而使得学生有耐心和自信将教材通读。另外,原版教材往往是根据所在国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

(3)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中外语和中文的合理安排运用一直是个难题。不同章节知识点难度不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两种语言之间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分配。笔者认为,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可根据章节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调整适应。学生容易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少的章节,采用的英文可以多一些,而重点、赡点部分,则可以适当地多用一些中文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了解学生对目前所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

当然,归根到底,双语教学中知识点由于受语言的影响,知识点的辨识度较低,使得传统的“灌输一接受”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更加明显,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譬如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形象直观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以及形式上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缓解学生的语言思维压力。如老师可选定某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这个范围内查找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并进行讲述(presentation),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报告进行评点,并可将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还可以增长其相关专业知识和提高其综合能力,特别是应用专业外语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交传统方法而言。给学生造成的压力自然更大。但根据Kra3hen输入习得理论中的i+1输入假设,如果学习者接受的输入材料超出学习者能力但又能让学习者接受和理解,那么这种输入将是最有效的。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4)考试形式。

金融学专业篇(10)

居住地:西安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4个月 ]

公 司:XX金融证券有限公司

行 业:金融/投资/证券

职 位:证券分析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金融学

学 校:武汉理工大学

自我评价

在证券公司任职***年,对于股票投资具有深入的研究,善于数据挖掘和财务分析,对于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发展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曾在知名财经杂志发表文章数篇,得到读者的欢迎。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强度,抗压能力强,工作责任心高,团队合作意识佳,希望在证券行业继续发展。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金融/投资/证券

目标地点: 西安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证券分析师

工作经验

2011/2—至今:XX金融证券有限公司[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研发部 证券分析师

1、负责通过股市报告会、面谈等形式,营销理财服务;

2、负责分析目标板块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列出投资原因,并给出风险提示;

3、负责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及解读;

4、负责协助基金经理,对持仓比重、结构、品种做出建议;

5、负责协助其他分析师进行投资组合的配置。

---------------------------------------------------------------------

2009/5--2011 /1:XX金融证券有限公司 [ 1年9个月]

所属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市场部 证券分析师

1、负责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咨询;

2、负责组建及管理投资顾问团队,维护投资渠道;

3、负责维护客户关系,推广并销售公司的金融理财产品;

4、负责通过数据、技术面的分析来进行股票买卖的实盘操作;

5、负责定期召开投资报告会,培训客户经理的投资分析知识。

---------------------------------------------------------------------

2008/7--2009 /4:XX金融有限公司 [ 10个月]

所属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投资部 证券分析师

1、负责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市场状况和投资环境,分析投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

2、负责***基金的交易,并指导交易员完成交易指令;

3、负责跟踪****行业动态,并对行业内变化个股做出分析评价;

4、负责维护客户,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5、负责培训下属员工以及分配部门任务。

教育经历

2004 /9 --2008 /7 武汉理工大学 金融学 本科

证 书

2007/7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金融学专业篇(11)

一、引言

金融学的研究起源于货币,金融学一开始就是对货币与金融及其漫长演进史的研究。金融学作为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存在则是从1939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有两件:一是美国金融学会(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于1939年成立;二是《金融学刊》(The Journal of Finance)于1946年出版。从学科领域拓展来看,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四个方面基本命题:有效市场理论、收益与风险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从发展的模式看,西方国家金融学演进主要经历了两种模式。第一,经济学院模式。货币金融学成为经济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为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和中央银行学,依托经济学院培养具有宏观金融经济分析与研究能力的金融人才。第二,商学院模式。公司金融学成为管理学理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主干课程为公司金融学、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依托商学院培养具有微观金融分析与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对于我国,则经历了30年的“大财政、小金融”格局,只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金融学才真正获得新生,但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般的做法是:在开设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公司金融学》等微观金融课程,这实际上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发展模式。

二、工科院校金融学定位与重点建设公司金融学的意义

偏理工科类的多科性院校,尽管开设金融学专业较综合性院校和财经类院校要晚一些,经验和积累要少一些,但是这类院校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具有现代金融学数理基础——理工学科方面的优势。长期以来,这类院校在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稳定的教师队伍,集聚了相对良好的教学资源,非常有利于培养对数理技术要求较高的微观金融人才。二是具有历史积淀少、转型便捷多的优势。相对于以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为主要课程教研见长的综合财经院校、工科院校历史积淀不多、教师等教学资源较易重新组合、重新优化,能够很快转型而定位到公司金融等微观金融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三是金融产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公司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提出了对理工与金融等复合性人才的巨大需求,从而为理工科背景的院校拓展金融学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定位于商学院模式更适合大多数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即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做到文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因此,具体到课程开设和学科发展上,应该给予公司金融学等课程以核心课程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工科院校将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微观金融领域和公司金融学,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第一,就改革可行性而言,西方的两种模式中,相比较而言,经济学院模式对宏观经济金融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的依赖性要强一些,理工院校一般不具备这些先天优势资源。而对于商学院模式,无疑更适合理工院校,办学成本较低,资源整合和优化更为便利,创设或转型更加可行。

第二,就服务国家建设而言,在世界和中国的经济、金融实践发生巨大变革的大背景和趋势下,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建设显得严重滞后。21世纪的金融、经济实践,已不再局限于以银行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形成的围绕货币银行学进行课程教学、以银行为中心来展开研究的格局,也已不能适应这一变革和发展了。“宏观金融”和“间接金融”正在与“微观金融”和“直接金融”相融合并向以后者为重点的方向演进。

第三,就金融学课程创新而言,有利于纠正两种不良创新行为或避免两种“误解”。其一是认为改革传统金融学课程,就是将宏观金融微观化,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中央银行学等加入微观金融的内容,在教学上增加个案研究或案例分析。实际上,以货币银行学为核心的金融学研究领域、方法和人才培养,与以公司金融学为核心的金融学差异很大,不可以简单处理为“微观化”,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创新。其二是将公司金融与会计学、财务学混同起来,认为加大会计学、财务学等课程的份量就是微观金融课程改革。尽管公司金融学与会计学、财务学都需要使用会计工具、分析财务报表等来从事教学与研究,但是两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出发点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将公司金融学纳入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可以少走弯路,有助于金融学进行“实质性”创新与发展。

三、工科院校公司金融学课程教学界定与内容拓展

公司金融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融资理财为主的传统理财阶段;第二阶段,以融资、投资和并购为主的综合理财阶段;第三阶段,以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金融理论与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为主的理财阶段。一般认为,公司金融学讲授的是微观金融的基础性课程,其基础概念和原理是围绕“3C”展开:Capital Budgeting(资本预算),是企业为了增加企业价值,进行比较和选择长期资本投资项目的过程;Capital Structure(资本结构),是企业除短期负债以外的全部永久性和长期性资本占用项目的构成以及构成项目的比例关系,目的是企业通过安排企业资本中的负债和权益的比重,从而使股东权益价值最大化;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公司兼并收购行为产生的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和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这三个部分构成金融学专业公司金融学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教学内容。

在完成上述阶段教学的基础上,相应地拓展以下教学内容。

1、公司金融学研究领域的拓展。首先,需要进一步讲授公司融资、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延伸到企业重组与并购领域,如结合当前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分析其对公司并购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延伸开设新的相关课程,如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公司并购案例分析等。其次,根据工科院校的具体学时设计情况,进入到第三阶段,讲授风险管理理财的相关内容,如结合上个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讲授投资、融资、重组、并购中的各种风险,进而结合当前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和全球金融风暴讲授其对金融业、经济实体的影响等,也可以另外开设风险管理或金融风险管理与实务课程,完善公司金融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公司金融学研究方法的拓展。为了在公司金融学的教学中反映该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需要突出两个方面的研究方法:(1)行为公司金融学主要从两个视角来展开研究:一是在假定公司管理人理性的条件下研究其对非理性市场的反应;二是在假定公司管理人非理性、存在心理偏差时研究非标准偏好与判断误差对公司投资、融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2)法和公司金融学是法和经济学的延伸与发展,其所侧重的是公司的金融行为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企业金融,而是经济活动中的合法主体法人“公司”的金融行为,认为公司理论是公司金融学的基础。

四、工科院校公司金融学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

现阶段可以归为公司金融学的教材繁多,教材名称也各不相同。1998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华东师范大学陈琦伟主编的《公司金融》,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公司金融学教科书,是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并按国家“九五”教材规划要求组织编写的。随后陆续出版的教材多达上百种,如《公司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原理》、《财务管理应用》、《公司理财原理与实务》等。但是,由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师主编的公司金融教材非常的少,因此,组织编写适合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需要的公司金融学教材十分必要,围绕工科院校公司金融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增减三性”上。(1)减少宏观性,增强微观性,加强微观经济金融行为的课程内容,加强适应各种经济金融主体人才需要的培养力度。(2)减少理论性,增强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教材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需要信息的归集。(3)减少封闭性,增强开放性,注重公司金融学科前言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吸纳和掌握,教材要动态反映理论与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2、引导教师培养。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积极引导。一方面,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与实力雄厚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拓一种“开放式”培养公司金融学科师资人才。另一方面,立足自身,积极转型,整合内部教师资源,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形成一批具有从事财会业务和金融业务资格、高级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职称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和高级技师。

3、创新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具有绿色环保、直观形象、信息集聚特点的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一是加大案例教学份量,精选案例和典型时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采用联合授课方法,聘请业界专业人士,分担部分教学与实践任务,将学校教学平台延伸到社会。三是增加模拟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中嫁接“中转站”,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可以考虑课程考试、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和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4、改革实践环节。现阶段,尽管各高校增加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但份量偏低。财经院校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级金融本科的培养方案显示,包括军训、实习、学年论文、课外活动在内的实践环节学分为26学分,占全部总学分162学分的16%。工科院校如吉林大学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重仅为12.6%。因此,需要花大力气来改革实践环节。一是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要兼顾金融与非金融领域——应放在资本运作频繁且投资、融资业务较多的经济实体企业方面。二是积极鼓励课外上机实验,学生应充分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来实验室从事收集信息、研判市场、模拟投资、熟悉操作,乃至拓展视野、教学互动、发现问题和研究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科研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研究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张亦春、林海:金融学范畴界定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