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1 20:38:12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1)

关键词:欧阳修 尚健 诗歌美学 宋诗 诗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欧阳修作为宋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诗人,其贡献在于为当时低迷不振的诗坛引入了“尚健”的美学观并开启了宋诗发展的新阶段。欧阳修“尚健”的诗歌美学观有何特点?他何以会形成尚健的诗歌美学观?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 欧阳修尚健的诗歌美学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健”体现了一种节奏适当、持之有度的正面力量。为了强调“健”的不同表现形式,于是形成了劲健、爽健、雅健、豪健、雄健等内涵相似的一系列词汇。所谓“尚健”的诗歌美学观,就是主张诗歌内容和形式都要有气雄力健、劲爽流畅的阳刚之气。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尚健”特征,体现出一种格高志远、情感充沛、跌宕起伏、雄豪健爽的风格,如《戏答元珍》、《晚泊岳阳》、《别滁》等。以《晚泊岳阳》为例: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全诗一气呵成,声高气足,爽健恣肆,诗境雄浑开阔,语言流畅自如。因此,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欧阳修的快意以“健”为核心,讲究张弛有度。正如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的评价:

“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词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欧阳修“尚健”的审美追求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中,还体现在诗歌评论中。欧阳修曾作《太白戏圣俞》一诗,表达了对李白诗风的无限崇敬之情。此诗极言李白潇洒纵横的超迈风采后,笔锋陡然一转:“空山流水空流花,飘然已去凌青霞。堪笑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批评了孟郊、贾岛力窘气迫的苦吟诗风。这首诗是写给梅尧臣的。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在《读蟠桃诗寄子美》一诗中曾将梅尧臣比为孟郊,梅尧臣也在《依韵和永叔澄心宣纸答刘原甫》、《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等诗中自比孟郊。因此,《太白戏圣俞》一诗表达的正是欧阳修对梅尧臣诗风的否定态度。梅尧臣的诗歌美学主张是“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诗本道性情,不须大厥声。”(《答中道小疾见寄》)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评价梅尧臣“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但他在《与乐秀才第一书》中又说:“夫强为则用力艰,用力艰则有限,有限则易竭。”可见,他对梅尧臣的诗歌美学追求并不认可,所以他才会说:“知圣俞诗者莫如某,然圣俞平生所自负者,皆某所不好;圣俞所卑下者,皆某所称赞。”(刘,《中山诗话》)。当梅尧臣于范希文席上作《赋河豚鱼诗》时,欧阳修则夸赞他说:“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而成,遂为绝唱。”(《六一诗话》)可见,在欧阳修心目中作诗应当快意洒脱,因此他才特别欣赏那些具有健爽诗风的诗人。在《答苏子美离京见寄》中,欧阳修高度评价了苏舜卿“其于诗最豪,奔放何纵横”。又在《六一诗话》中说:“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在《谢氏诗序》中,他又赞美谢景山说:“景山尝学杜甫、杜牧之文,以雄健高逸自喜”。这些评价,都体现出欧阳修诗歌美学观中的“尚健”特征。

二 欧阳修宗儒思想与尚健诗歌美学追求的内在关联

儒家经典《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的养气说也提倡刚健有为的大丈夫浩然之气。这种追求本身就内含了对“健”的要求,其终极目标就是以与天地并立的刚正大气充盈于个体生命,并通过士大夫的人文、政治活动,推进整个社会向符合天道的方向发展。在欧阳修看来,卑弱或凌厉均非正道,因此他在《易童子问》中专门解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含义,他说:“盖圣人取象所以明卦也,故曰‘天行健’。《乾》而嫌其执于象也,则又以人事言之,故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欧阳修看来,君子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自强不息体现的正是天道运行之规律。

正如周裕铠所说:“尚健的诗学观乃根植于深厚的儒学土壤,在于以自强不息、刚直不挠的精神取代空虚寂灭、感伤沮丧的态度”。欧阳修具有鲜明的儒家个性和以天下正道为己任的士大夫情怀,其“尚健”的诗歌审美追求与他高度强调儒家人格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宋代文人主政,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远比唐代强烈。晚唐以来,士风颓靡,如何改变这种风气,重塑健康向上的社会人文秩序,是北宋文人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宋初文人已经逐渐认识到“尚健”的儒家精神对改造社会风气、促进政治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石介才感慨道:“不有大贤奋袂于其间,崛然而起,将无革之者乎!”(石介,《上赵先生书》)欧阳修提倡士风、文风改革,希望以刚健有为的儒家精神拯救时弊。以致苏轼在《上梅直讲书》中说自己少小时就曾“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王安石也说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三)朱熹更是说他“外若优游,内实刚健。”(《朱文公文集・跋欧阳文忠公帖》)宋人对欧阳修的评价大多如此。另外,在负责编写《五代史记》时,他还专门设立《死节传》、《一行传》弘扬刚健的士大夫人格精神。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以及给当时名士、名臣写的序跋或墓志中,他也贯穿了“尚健”的评价标准,以孟子、韩愈提倡的儒家道德标准评价时人。

以儒家道德标准推进社会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文风改革。因为宋代文人主政,文人与士大夫在身份上合二为一。如不能通过改变文风而改变士风,就无法改变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风气。所以“尚健”的儒家道德标准,通过士风改革的方式,转化为文风改革的内在要求,并经由文风而转变为诗风的审美追求。所以说,追求刚健有为的儒家道德理想,决定了欧阳修必然具有一种“尚健”的美学价值观。

三 欧阳修尚健诗歌美学追求的现实针对性

引领时代风气的文坛领袖,其美学追求必然会体现出一种符合时代审美需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是站在历史高度主动剖析现实的结果。如缺乏对时代审美需要的深刻认识,就不可能作出符合历史需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可能主动将自己放在文学史的长河中,扮演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欧阳修以“尚健”为核心的诗歌美学追求,对解决当时主流诗坛萎靡不振之弊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欧阳修之前的北宋诗坛先后出现过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太学体。其中白体、西昆体主要是馆阁文学,太学体主要流行于太学生,晚唐体则是民间隐逸文学的代表。白体承袭五代诗风,内容浅切直白,风格故作淡雅,实则内容单调、寡情少味。晚唐体多写山水之思,情韵深婉、幽思静寂,但内容偏狭,情感单薄少味。西昆体虽然有针对性地克服了白体和晚唐体崇尚白描、少用典故、意淡味寡、情志局促的审美缺陷,但依然不能摆脱馆阁文学题材狭窄、情志不张的缺点,且用事过多,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反而限制了诗歌言志抒情的功能。太学体为纠正西昆体,刻意形成枯硬、险怪、艰涩的诗风,缺陷也极为明显。以至于范仲淹认为,当时文坛“斯文大剥,悲哀为主,风流不归。”(范仲淹,《唐异诗序》)

北宋诗歌发展到这一步,只有走阔大胸怀,提振情志的道路,才能跳出馆阁文学、隐逸文学、举子文学的旧窠臼。欧阳修认为晚唐以来“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六一诗话》),所以“尚健”的审美追求,正是欧阳修在深刻认识时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的救弊方案。根据周裕铠的研究,“‘雄深雅健’尤其是‘雅健’或‘健’大规模用于诗歌风格批评,大约出现于北宋中叶。”而这正是欧阳修登上文坛并成为文坛领袖的时期。在欧阳修的影响下,后学苏轼最终将这股“尚健”诗风推向极致,并促成了宋诗的繁荣。由此可见,“尚健”的审美追求,正是欧阳修在深刻认识时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的救弊方案。

四 欧阳修尚健诗歌美学追求的师从关系

欧阳修最推崇的诗人是韩愈和李白。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兼取韩愈的刚劲、李白的飘逸;韩愈的奇崛、李白的晓畅。因此,严羽认为“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沧浪诗话》)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序》中也说他“诗赋似李白。此非余言也,天下之言也”。

欧阳修学习韩愈是因为韩愈诗风“豪健雄放”(蔡启,《蔡宽夫诗话》)。以韩愈《调张籍》为例: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

何等雄奇恣肆、奇崛生新,用字险僻拗口但不失于韵。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他:“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另外,韩愈诗歌已有宋诗散文化特征,行文酣畅,抒情不拘,无物不可入诗,无情不可入诗,大大开阔了诗歌的题材。欧阳修对此极为心仪,并在《六一诗话》中说:“退之笔力,无施不可”,又说:“(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不仅自己学习韩愈,还影响了北宋诗坛的走向,以致叶燮认为:“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原诗・内篇》)

除韩愈外,欧阳修还“于李白而甚赏爱,将由李白超踔飞扬为感动也。”(刘,《中山诗话》)他认为,晚唐以来“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六一诗话》),因此学习李白,以致时人对他诗风上承李白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李白、韩愈诗风差异很大,但二人共同之处是以“健”为本,这正是欧阳修能够兼学韩、李的原因。如果说韩愈更多庙堂气和文人气,那么,李白就更多神仙气和诗人气。与韩愈诗歌更有儒家知识分子劲健持重的精神风貌相比,李白诗歌更具有纵横飘逸、飒爽流畅的气质。可见,欧阳修在“尚健”之下学韩、学李是各有所取的。所以,方回评价他说:“一变而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送罗寿可诗序》)钱钟书也认为他“深受李白和韩愈的影响”,并因此说他:“一方面保存唐人定下来的形式,一方面使这些形式具有弹性,可以比较的畅所欲言而不至于削足适履似的牺牲了内容,希望诗歌不丧失整齐的体裁而能接近散文那样的流动萧洒的风格。”

但问题是,欧阳修既然认为李白、杜甫的核心价值均在于豪放,那他为何偏偏学李而不学杜?其实,欧阳修所作《啼鸟》一诗可以回答这一问题。该诗的最后两句是“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可见,推崇儒家内实刚健之风的欧阳修对屈原的沉郁婉转不甚欣赏,因此,他在《与谢景山书〈景四年〉》中就不无批评地说:“古人久困不得其志,则多躁愤佯狂,失其常节,接舆、屈原之辈是也”。尽管他也承认杜甫诗格豪放,但毕竟杜甫的精神气质与屈原相似,诗风过于沉郁顿挫,健爽特征并不突出。在“尚健”的要求下,欧阳修当然要选择李白而放弃杜甫。

五 结论

“尚健”诗歌美学观是欧阳修对北宋中期诗坛贡献的核心价值观。对“尚健”诗风的追求和倡导,使欧阳修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并引领一代诗风的转变。只有看到欧阳修诗歌美学的“尚健”本质,才能理解他劲健有为的儒家政治理想、直言敢行的人格追求与推动诗文革新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才能洞悉他师承韩愈、李白而不喜杜甫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2)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前言

诗歌《秋颂》是英国诗人济慈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向读者描述了一个丰收、温暖的季节。在济慈所创作的众多诗歌当中,大部分诗歌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肯定,《秋颂》就是其中一首,广受人们的喜爱,济慈笔下的秋天,显得格外温暖、可爱,堪称不朽之作。

2.《秋颂》诗歌鉴赏

诗歌《秋颂》是诗人济慈留下的最后一首诗,该诗的创作正是诗人生病期间,当诗人走进庭院,秋日夕阳余晖洒在田野之上,显得格外温暖,此时,身患重病的诗人也感觉到一丝丝温暖,不禁提笔描绘如此动人的秋色。诗人笔下的秋色主要以喜悦、温暖的色调为主,对秋季早晨雾气缭绕的景象,和黄昏时分暮霭笼罩着整个大地的景象,进行生动的描绘,将秋天具有的特色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1]。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突出了这一点,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因此,诗人将求和太阳这两者比喻成密友,生动形象,引人无限联想。诗人在诗歌中描写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将秋天独有的特色渲染纸上,把秋天的景色传递给读者。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仅在于描写秋的景色,还对太阳进行描绘,将太阳和秋做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给读者一副动感的画面,当人们阅读诗歌时,眼前不经浮现出一副热闹、充满活力的画面,令人陶醉。

3.《秋颂》的美学价值赏析

英国诗人济慈的《秋颂》堪称佳作,在诗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韵律美的角度、意象美的角度以及修辞美的角度,从这三个角度进行细细赏析,可了解到《秋颂》美学价值所在。

3.1韵律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英文诗歌多采用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凸显出发音规律,《秋颂》也不例外,诗人在书写诗歌《秋颂》时,巧妙的采用了抑扬格五音步。在诗歌的第一节就对秋色进行大胆的描写,诗歌一开头就写到“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将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和太阳比喻成为密友,富有活力,接着,诗人的笔墨转向了藤蔓的屋檐,从布满青苔的老树转向了一派秋意盎然的田野,一幅幅秋景图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主要对人们丰收时的热闹场面进行描写,展现出一幅喜悦、欢乐的景象,画面生动又温暖,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诗人对人们劳动的景象进行生动的刻画,通过人物形象来突出秋天特有的丰收景象。在诗歌的第三节当中,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秋天的景色,将人与大自然的声音相结合,表现了”秋的声音”,表面上传递给读者的虽是一副热闹的景象,但是映入耳帘的却是阵阵凄凉[2]。

诗歌《秋颂》灵活的运用了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在每一节的书写中都表现出了秋天不同景色,使诗人的笔墨带动着读者的眼睛不停转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情感。

3.2修辞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离不开修辞手法,诗歌《秋颂》也不例外,在诗歌当中大量采用修辞手法,将秋的景色描写的生动唯美,充分表现出了诗歌的美学价值,与诗人对秋的喜爱之情。在诗歌中,首先巧妙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将毫不相关的事物相互结合,例如,将秋和太阳比喻成密友,原本秋这一词对读者来说具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感觉,但是诗歌这样一写,使得秋立即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诗歌更加温暖、亲切[3]。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灵活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等等,诗歌将秋的景象拟人化之后,使诗歌更加独有情趣美。最后,诗人还运用了疑问句式,即“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似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正在和秋窃窃私语,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不舍和希望得到秋的回答的急切心理。

修辞手法是诗歌《秋颂》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本诗正因为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那个修辞手法,才表现出诗歌的生动形象,令读者感受到秋的独特之美,更为陶醉。

3.3意象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从意向美的角度对诗歌《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可从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上最赏析。在本诗当中,不仅仅是韵律美和修辞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意象美更是令读者难以忘怀,意象美是本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西方诗歌多偏重于细致方面,但是《秋颂》一诗则与其他西方诗歌不同,其将嗅觉、听觉以及触觉三者结合于一体,对景色进行描绘,不但将西方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而且还传递给读者视觉意象的效果[4]。在诗歌当中,嗅觉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当中,诗人在诗中写到“Drows’dwiththe fume of poppies”,当读者看到这一句话时,眼前自然而然出现罂粟花的画面,并从田间飘来一阵阵花香,嗅觉意象油然而生。声音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三节当中,诗歌第三节中描写了羊群、蟋蟀、燕子以及蠓蚋等,动物的叫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立即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羊群、飞虫、知更鸟、燕子以及蟋蟀等众多动物声音的聚集,在秋日的阳光中相互鸣叫,勾勒出一幅热闹的秋景图,但是人们隐约感受到鸟儿悲伤的鸣叫声,似乎在叹息着秋日时光即将逝去,迎来寒冷的冬季。动物叫声相互交错,营造了一个具有色彩美和意境美的秋天景色。

至于触觉意象,则是贯穿于整首诗歌当中,在诗歌当中,诗人济慈多处采用触觉短语和触觉词汇,例如:winnowing wind、load and bless、sound asleep,borne aloft等多个触觉性词语和短语,当读者阅读到此处时,有身临其境之感,秋天不再是抽象化的秋天,而是可看得见、摸得着的秋天,加深了读书对诗歌的印象,并且诗歌的价值在此得到进一步提升[5]。此外,在诗歌《秋颂》当中,诗人济慈还巧妙的营造了味觉意象,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体现出这一点,“ripeness to the core”这个短语的使用使读者似乎品尝到秋天成熟水果的甘甜,读者似乎在一边品尝着水果,一边欣赏着硕果累累的秋色,在这些味觉意象的作用下,使读者顿时产生了秋天的渴望。

意象美是诗歌《秋颂》最大的特点,诗人为读者打造了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等多个意象,使读者在阅读中深深享受到秋天的美景,尽情陶醉在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突出了本诗歌的艺术价值。

4.讨论

诗歌《秋颂》作为英国诗人济慈成功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将秋的景色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了本诗的韵律美、意象美以及修辞美,从而充分体现出了《秋颂》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J].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9(07):380-384.

[2]刘炳善等.英国文字简史[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5(11):35-36.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3)

《阳关三叠》,因原诗词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故又称《渭城曲》、《阳关曲》。它的曲作者及原始乐谱记录,目前缺失确切文字记载,无从考证。迄今所见最早记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另外还有多种谱本,现在流传的曲谱是原载于明代《新刊发明琴谱》(1530年),后经改编转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64年)[1]。原诗句本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入曲后又增加了一些叠句后缀,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发展,使得词曲珠联璧合,错落有致。在唐代就与“唐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并以琴歌形式广为流传,从诗人陈陶所言“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即可看出,《阳关三叠》已被收入《唐・伊州大曲》,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来演唱。新中国成立后,这首经典琴歌更是被众多的音乐家所关注,倾心演绎出三十多种不同版本的艺术形式,为这一千年古曲增添了无限新意。如今再读李商隐的感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白居易的惋叹“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聆听那萦绕于耳际、震颤于心弦的琴声歌韵,体会文学与音乐的完美契合,那种异曲同工之妙,自是无以言表。

琴声歌韵

《阳关三叠》以一个基本的曲调将原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 音乐开始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每叠的后缀又不尽相同,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2]。全曲用古琴音色所特有的幽寂空灵与哀婉萧然,加以变奏体的长短句形式,分别抒发了诗词中“宜自珍”的关切、“泪沾巾”的忧伤和“尺素申”的期待,兼有情节的叙事性与情感的表达性,使得这首琴歌作品更具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审美意味,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琴歌上半阕以王维的四句诗贯穿始终,前两句意在写景,即眼中所见;后两句重在抒情,即心中所想。四句诗词的旋律,以中国民族商调式的五声音阶为基础,变化反复,叠唱三次。主歌部分的曲调舒缓级进,琴声古朴而典雅,歌韵柔和而深情。乐句间启、承、转、合的有序连接,显得层次分明,真切动人。句末商音的多次重复,在琴声按音、吟揉音的技巧表现和歌韵凄切哀婉的言语表达中,给人以送别之际千叮咛万嘱咐的感伤,犹如故人临行之际,执手把酒、泪眼相看、娓娓道来的一幅画面,饱含着缠绵、悲怨的无限深情。

琴歌下半阕的诗词,是后人在王维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夸张,首尾遥相呼应,言语诉说更加直白奔放,情感表达更加豪迈深沉。音乐以倒置的重音节拍、富于韵律感的切分节奏,与羽调式舒展反复的旋律完美结合,使得忧思、惆怅的情感随着词曲的逐渐深入而层层递进。

第一段“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及其后“历苦辛”连续反复的呈述音调,琴声以稍有力度的滑音、颤音,与歌韵圆润通透的声腔相复合,使得琴歌苍凉有力、跌宕起伏、富于激情,诉说了背井离乡的路途之遥、行役之苦,体现了诗人送别劝告“宜自珍”时的满腹担忧与牵挂。

第二段“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琴声与歌韵的低沉呜咽、百转千回,贴切地描述了依依惜别的不舍与“思君十二时辰”的留恋,并为琴歌之后情绪的起伏跌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段音域继续扩展,节奏更为紧凑,速度明显加快。“载驰,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急促而突出的节奏变化,“千巡有尽,寸衷难泯”由弱及强、由慢及快的字字慨叹,以及“无穷的伤感”的拉伸与延展,使得琴声大刀阔斧地重压揉弦,歌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琴声与歌韵在最大幅度上得以融和,对诗词内容表达和音乐情绪渲染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顺利到达作品的高潮。之后“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稍歇停顿之后[3],琴歌渐作舒缓,在中强力度上回复原速,再现了下半阕部分的主题旋律,琴声与歌韵又一次以其丰富逼真的表情变化,重申了不忍别离又不得不离的缱绻难舍、柔肠寸断之情。

尾声部分,“噫!”伴随一声悲凉无奈的叹息,琴歌的尾声渐慢、渐弱。最后以商音重复作为结束音,做了全曲调式的归结。琴声用静谧缥缈的泛音奏出,歌韵凄怆、旷远而悠长。琴歌在袅袅余音中,好似描绘出一幅阳关古道上,故人西辞,长袖飘飘,注目凝望的静态告别场景;又宛若带着浓浓的离愁别绪,进入迷朦的幻境一般,共携“相思入梦”,在无尽的牵挂与依恋中,期待“鸿雁来宾”。

古往今来,众多的骚人墨客将琴歌《阳关三叠》广泛传唱,“阳关”一词似乎已成为诗词文学中“伤别离”的同义语,演绎出一段段优美绝伦的人间佳话[4]。它的琴声以忧郁激荡的音乐曲调,与歌韵古香古色的诗词吟唱相结合,巧妙地创造出一种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真切意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魅力。它不仅为中国琴歌这种艺术形式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而且也当为今天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一种宝贵的经验。

注释:

[1]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杨荫浏:《对古曲的初步研究》,《人民音乐》1956年第6期。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4)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以高度的凝练性、优美的节奏与韵律被人们广为传颂,我们学习古诗可以提高人的文化底蕴,陶冶人的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等,每首诗都是诗人苦苦创造得来的,正如贾岛所说的“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双流”,选入中小学课本的诗歌更是难得的佳作,经过历史的传颂经久不衰,如何从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朗读教学尤为关键。诗歌本身讲究韵律节奏,非常适合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朗读中可以再现诗歌意境,突出诗中形象,表现诗的内容,单调的朗读对学生而言确实有些枯燥,所以要改进朗读方法。

一、范读

由于诗歌据现代时间比较久远,有些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或多音字的关系,或学生自身的原因,难免读错音。所以范读尤为重要,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间”是个多音字,这里根据诗歌的平仄变化应读“jiàn”四声,不少同学读成“jiān”一声。

二、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注意诗歌节奏,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与友人惜别时的场面,要用一种轻柔、深情的语气才能表达出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深挚的惜别之情。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是一首送别诗,但作者打破以往送别诗的悲情,“满天都是黄云,把太阳变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落下的雪花中向南飞去,好朋友不要害怕你前去的路途中没有知己,凭你的修养和人品谁都会敬仰你的”。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作者开朗豪迈的胸襟。

三、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要想将作品朗读好就必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在杭州的旅店里写的,当时金兵已经侵占北方的大片土地,而南宋集团却在苟且偷生、花天酒地。林升看在眼里,心里又痛又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杭州如此的美,西湖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暖洋洋的风使那些权贵们沉醉其中,把杭州当成故都汴州。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岐王的宅子里经常看见你的表演,在崔九的堂前也经常欣赏到你那高超的艺术,如今在这美丽的江南,正值落后时节我又遇见了你。通过泛读,学生可以领会这种朋友相遇又悲喜交加的情感,喜的是终于与故人相见,悲的是如今各自的境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的国事沧桑,人生飘零,不禁让人感慨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巨变。

四、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能给人美的享受,朗读时让学生从中体会出诗歌的美,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凝练、简洁、准确、生动是其特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爱上诗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自然景物,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落下,滔滔不绝的黄河向东流去,语言朴素、浅显,画面却高远宽阔,后两句写意,想要看得更远,需登上更高的楼层,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更”字用得最巧妙,耐人寻味。

2.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所谓的“诗情画意”,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幅美丽的秋山黄昏图,雨后的秋山,空气是那样清新,皎洁的月光充满了松林,清清的泉水从溪石上流过,竹林深处传来一群少女的欢声笑语,一支小巧玲珑的渔船顺着溪水顺流而下,掀起了一阵阵涟漪,这一切都好像历历在目,让人清晰可见。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在“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真的呼吸到了雨后的新鲜空气,月光照耀在身上的惬意,溪水的流动,还有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回归乡土质朴生活的心声,这种清新的、明净的暮秋意境,使人禁不住产生心胸荡涤之感。

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朗读时可以从“风急”、“天高”、“猿啸哀”、“沙白”、“无边落木”、“滚滚长江”等词语中读出意境苍凉、悲壮,气势宏伟壮观,还有作者长年漂泊、忧国忧民、老病孤苦无依的景象,让人心中无比悲凉。

3.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诗中蕴含的情感是诗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诗歌不会打动任何人,每首诗表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者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失地,喜极而泣,眼泪沾满了衣裳,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一点忧愁都没有了,收拾诗书和行李,趁着这美好的时节好返回家乡。全诗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喜”字,作者无比兴奋,可以说是情感的迸发,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这首诗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

再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在孤寂荒凉的农村居住仍然不感到悲哀,每天都想着奔波疆场,保卫国家,夜已经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在迷迷糊糊中梦见自己身披盔甲,骑着战马踏过冰河,出征北方疆场。全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所以,不管是兴奋的还是哀伤的,沉郁还是激昂,都是作者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创造出来的。

通过诗歌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诗歌,从而对古代文化产生兴趣,进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教学中,诗歌朗读尤为关键,从中可以挖掘诗歌蕴藏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玉琴.浅谈诗歌朗读欣赏中的审美因素[J].嘉兴学院,2001.5.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5)

在中国艺术歌曲宝库中有这样一批作品,它的歌词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引用原词或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填充和变化,使古诗词与所创做的音乐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歌曲更具有表现力,在我国音乐史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古今中外的《阳关三叠》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对其内容和形式及词作与音乐的有机构合和极具个性的特色之“三叠”创作手法的分析,对于借鉴我国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创作方法,促进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阳关三叠》是始创于唐代的著名琴歌,有唱有奏。歌词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词,曲子以我国传统音乐的叠奏方式,即在重复的基础上,作局部性的即兴性变奏、展衍和发挥,曲调缠绵,感情深沉,它以极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所见景色的精心描绘,创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

歌曲共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商调式)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感怀, 感怀”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依依苦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等处的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在曲式结构上,《阳关三叠》大体上是由相互重复的三叠加上一个尾声而成。三叠中的每一叠都是由两小段构成。每叠的前一小段,除了有些小的装饰上的差异之处,基本上是相同的。三叠彼此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每叠的后一小段。在后一小段中,由前至后,从第一叠至第三叠情绪逐叠有所发展。二叠比之一叠,在前一小段与后一小段之间,多了“依依顾恋”的一句;三叠则在后一小段开始之后,才了长至十小节的,由羽调式过渡到商调式的一个变化之段。这一变化之段,不仅由新鲜而形象深刻的乐句构成,而且使用了新奇而突出的节奏变化,使乐句逐渐推向高潮。尾声是全曲感情的收束,也是调式的归结。该乐曲在曲式和调式的使用上,都为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唐代时,《阳关三叠》曾有过几种演唱形式,有用弦歌和琴歌的形式,也有用其他乐器伴奏的形式,更有被用于歌舞大曲音乐中。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使这首歌曲在体裁形式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我们今天所见的《阳关三叠》的词已不再是王维的七言绝句诗了,它的篇幅和结构已经超出了七言绝句。它把原诗的28字改变为长短句259字,使乐曲随之起伏变化,加之反复叠唱及和声,使歌曲情感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加重了惜别的气氛,增强了感染力。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歌曲曲调变化发展似乎已成规律,但王维的原词由于演唱情境的不同,已经经过了数次的变化,具有多种唱法。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唱法,苏轼在《志林》中曾专门做过探讨:“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之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从然无复节奏”。我们从苏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阳关三叠》已经有了多种叠法。

叠法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轻尘,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叠法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另据明朝《浙音释字琴谱》所载《阳关三叠》,叠法更为复杂多样,与前又有差别。此首歌曲只在第一小段用“渭城……故人”作歌词,其余六段分为(1)解木兰舟,(2)辞黄鹤楼,(3)迢遥去路,(4)恨逐来潮,(5)风吹杨柳,(6)月照汀洲。第4段里有“为功名,为功名,邮亭驿路凛零,慢敲金镫怆离情,听唱(那)阳关第四声”。这里很显然《阳关三叠》只作为第一叠出现。

清代《琴学入门》所载,更是直接标出一二三段,即三叠一段一叠。唱词大概有“(一)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一声。(二)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二声。(三)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

所以概括来说,三叠的解释有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内,另一类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发展。

在现存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中,歌词的“三叠”属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载驰。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

(尾声)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

自从这首琴歌传开以后,l000多年来,人们就常常用它来抒发各种离别情绪。所以“阳关”二字,在中华民族文学的词汇中,实际已成了“别离”的同义语。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为离别而赋诗填词,“伤离别”演绎出了一段段美丽的人间佳话。从古至今,“伤离别”已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与歌曲《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及其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文学是借语言形式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传达感情的艺术,艺术歌曲《阳关三叠》将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另一种艺术境界。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上,更在于歌词取材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古诗词上。中国传统音乐忧郁哀婉的曲调配以古香古色的诗词,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中国艺术歌曲中,《阳关三叠》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这类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它的艺术成就可以证明,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3,10.

[2]梁茂春.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2005,6.

[3]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1,6.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6)

1诗化文学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以人声演唱的音乐传递着人们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传递需有载体,声乐艺术的情感载体是音乐旋律和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在传达思想情感,构建听觉感官审美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文学语言是声乐艺术工作者在专业学习中的必修课,特别是在提高文学语言审美鉴赏力方面应下苦功夫。提高文学语言的审美鉴赏力应从对诗化语言的学习入手。诗化文学语言在与音乐的融合中,形成语言的形式美感,如诗歌遣词造句时的对仗、排偶带来的和谐规整;节奏顿数相对,平仄相见带来的抑扬顿挫;句尾归韵带来的循环反复。这种诗化的形式美又必须为诗歌的表现内容服务,即诗歌之中强烈的思想情感。诗情应为诗歌表现内容美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亦是构成声乐艺术美的文学基础。可以说,理解了诗化文学语言的诗情,才能真正地表现声乐艺术。

2如何理解声乐艺术中的诗化文学语言

我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诗歌文化的星空中有许多灿烂的篇章,这些优秀的篇章不论是乡野歌谣还是名家之作,都是我们学习诗化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优秀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描绘了当时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画卷。声乐艺术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诗歌中领悟诗化文学语言的精妙,培养提炼诗情的能力,品味诗化文学语言在形式美和内容美何如达到高度的统一。

2.1精读诗歌,潜心品味诗化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声乐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根据诗歌进行作曲创作的。如具有古典音乐风格的声乐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最初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琴琴歌改编而来,根据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七言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建国后我国着名作曲家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曲,夏一峰将其整理改编成现在流传较广的声乐艺术歌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王维以精炼、质朴的诗化文学语言,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友人之间依依难舍的惜别图。诗句中传达的真挚友情让人动容。全诗的结构规整,严格遵循七言诗的音韵要求,因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之美,由节奏顿数相同产生的和谐之美,以及句末同韵相协构造的循环反复之美(如第一句“渭城朝雨轻尘”和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末“尘”字与“人”字同韵)。诗化语言形式美和友人间的惜别之情相融合,体现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和”的美学思想。

2.2理解诗化语言的跳跃性,提高艺术想象力

诗歌的语言运用经常省略过渡、转折词语,破坏语法规则,在逻辑结构上有很大的跳跃性,其跳跃的动作间没有连续性,只依存于相同的情感线索。如男女高音独唱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我国现代着名诗人艾青的抒情诗歌《我爱这土地》而创作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诗人将自身虚拟为一只体型弱小意志坚强的小鸟,即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也要用生命的力量唱出对土地的执着、坚贞和爱恋。诗歌中鸟儿歌唱的对象有四个,即: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践踏和凌辱的中国土地,河流象征着压抑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将到来。艾青写这首诗歌时正处于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和艾青忧国忧民的赤字情怀共同作用于鸟儿的形象,产生一种奇特的审美意象,极大地提升了审美表现力。

2.3分析诗化语言的音乐性,寻找诗歌与音乐二者之间的联系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7)

在艺术歌曲宝库中有这样一批作品,它的歌词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引用原词或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填充和变化,使古诗词与所创做的音乐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歌曲更具有表现力,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古今中外的《阳关三叠》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对其内容和形式及词作与音乐的有机构合和极具个性的特色之“三叠”创作手法的分析,对于借鉴我国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创作方法,促进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阳关三叠》是始创于唐代的著名琴歌,有唱有奏。歌词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词,曲子以我国传统音乐的叠奏方式,即在重复的基础上,作局部性的即兴性变奏、展衍和发挥,曲调缠绵,感情深沉,它以极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所见景色的精心描绘,创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

歌曲共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商调式)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感怀, 感怀”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依依苦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等处的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在曲式结构上,《阳关三叠》大体上是由相互重复的三叠加上一个尾声而成。三叠中的每一叠都是由两小段构成。每叠的前一小段,除了有些小的装饰上的差异之处,基本上是相同的。三叠彼此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每叠的后一小段。在后一小段中,由前至后,从第一叠至第三叠情绪逐叠有所发展。二叠比之一叠,在前一小段与后一小段之间,多了“依依顾恋”的一句;三叠则在后一小段开始之后,才插进了长至十小节的,由羽调式过渡到商调式的一个变化之段。这一变化之段,不仅由新鲜而形象深刻的乐句构成,而且使用了新奇而突出的节奏变化,使乐句逐渐推向高潮。尾声是全曲感情的收束,也是调式的归结。该乐曲在曲式和调式的使用上,都为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在唐代时,《阳关三叠》曾有过几种演唱形式,有用弦歌和琴歌的形式,也有用其他乐器伴奏的形式,更有被用于歌舞大曲中。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使这首歌曲在体裁形式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上千年的,我们今天所见的《阳关三叠》的词已不再是王维的七言绝句诗了,它的篇幅和结构已经超出了七言绝句。它把原诗的28字改变为长短句259字,使乐曲随之起伏变化,加之反复叠唱及和声,使歌曲情感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加重了惜别的气氛,增强了感染力。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歌曲曲调变化发展似乎已成,但王维的原词由于演唱情境的不同,已经经过了数次的变化,具有多种唱法。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唱法,苏轼在《志林》中曾专门做过探讨:“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之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从然无复节奏”。我们从苏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阳关三叠》已经有了多种叠法。

叠法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叠法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清代《琴学入门》所载,更是直接标出一二三段,即三叠一段一叠。唱词大概有“(一)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一声。(二)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二声。(三)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

所以概括来说,三叠的解释有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内,另一类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发展。

在现存歌曲《阳关三叠》中,歌词的“三叠”属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

(尾声)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

自从这首琴歌传开以后,l000多年来,人们就常常用它来抒发各种离别情绪。所以“阳关”二字,在中华民族文学的词汇中,实际已成了“别离”的同义语。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为离别而赋诗填词,“伤离别”演绎出了一段段美丽的人间佳话。从古至今,“伤离别”已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与歌曲《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及其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文学是借语言形式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传达感情的艺术,艺术歌曲《阳关三叠》将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另一种艺术境界。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上,更在于歌词取材于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古诗词上。中国传统音乐忧郁哀婉的曲调配以古香古色的诗词,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中国艺术歌曲中,《阳关三叠》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这类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它的艺术成就可以证明,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空间。

: [2]梁茂春.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2005,6.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8)

在艺术歌曲宝库中有这样一批作品,它的歌词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引用原词或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填充和变化,使古诗词与所创做的音乐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歌曲更具有表现力,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古今中外的《阳关三叠》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对其内容和形式及词作与音乐的有机构合和极具个性的特色之“三叠”创作手法的分析,对于借鉴我国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创作方法,促进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阳关三叠》是始创于唐代的著名琴歌,有唱有奏。歌词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词,曲子以我国传统音乐的叠奏方式,即在重复的基础上,作局部性的即兴性变奏、展衍和发挥,曲调缠绵,感情深沉,它以极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所见景色的精心描绘,创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

歌曲共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商调式)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感怀, 感怀”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依依苦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等处的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在曲式结构上,《阳关三叠》大体上是由相互重复的三叠加上一个尾声而成。三叠中的每一叠都是由两小段构成。每叠的前一小段,除了有些小的装饰上的差异之处,基本上是相同的。三叠彼此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每叠的后一小段。在后一小段中,由前至后,从第一叠至第三叠情绪逐叠有所发展。二叠比之一叠,在前一小段与后一小段之间,多了“依依顾恋”的一句;三叠则在后一小段开始之后,才插进了长至十小节的,由羽调式过渡到商调式的一个变化之段。这一变化之段,不仅由新鲜而形象深刻的乐句构成,而且使用了新奇而突出的节奏变化,使乐句逐渐推向高潮。尾声是全曲感情的收束,也是调式的归结。该乐曲在曲式和调式的使用上,都为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在唐代时,《阳关三叠》曾有过几种演唱形式,有用弦歌和琴歌的形式,也有用其他乐器伴奏的形式,更有被用于歌舞大曲中。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使这首歌曲在体裁形式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上千年的,我们今天所见的《阳关三叠》的词已不再是王维的七言绝句诗了,它的篇幅和结构已经超出了七言绝句。它把原诗的28字改变为长短句259字,使乐曲随之起伏变化,加之反复叠唱及和声,使歌曲情感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加重了惜别的气氛,增强了感染力。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歌曲曲调变化发展似乎已成,但王维的原词由于演唱情境的不同,已经经过了数次的变化,具有多种唱法。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唱法,苏轼在《志林》中曾专门做过探讨:“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之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从然无复节奏”。我们从苏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阳关三叠》已经有了多种叠法。

叠法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叠法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清代《琴学入门》所载,更是直接标出一二三段,即三叠一段一叠。唱词大概有“(一)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一声。(二)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二声。(三)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

所以概括来说,三叠的解释有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内,另一类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发展。

在现存歌曲《阳关三叠》中,歌词的“三叠”属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

(尾声)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

自从这首琴歌传开以后,l000多年来,人们就常常用它来抒发各种离别情绪。所以“阳关”二字,在中华民族文学的词汇中,实际已成了“别离”的同义语。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为离别而赋诗填词,“伤离别”演绎出了一段段美丽的人间佳话。从古至今,“伤离别”已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与歌曲《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及其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文学是借语言形式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传达感情的艺术,艺术歌曲《阳关三叠》将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另一种艺术境界。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上,更在于歌词取材于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古诗词上。中国传统音乐忧郁哀婉的曲调配以古香古色的诗词,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中国艺术歌曲中,《阳关三叠》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这类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它的艺术成就可以证明,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空间。

: [2]梁茂春.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2005,6.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9)

苏轼对欧阳修评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这正可说明欧阳氏深刻精辟之儒学见解和独具特色的儒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学术史而言,文史哲本为一体,那么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又有哪些关系呢?思考这个问题,更能深刻把握欧阳修诗歌创作逐渐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以及对宋代诗风产生的深远诗学意义。

一、对“人”的关注与诗歌内容的扩展性

北宋建立伊始,急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来巩固新生帝国,以加强集权统治。但这时的儒家思想随着隋唐时期佛、道的发展,已日渐式微,它的作用和影响也遭受了巨大冲击。这种思想上出现的混乱状况,令有识之士有所警觉。恢复儒家道统,复兴儒学,成为这些人首当其冲的任务。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中,欧阳修身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肩负起了对儒家思想价值重新认识和阐释的艰巨任务。在他看来,儒家之道不仅仅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一套具体制度和道德规则,它除了讲究礼乐刑政和道德仁义之外,还应该经世致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他认为儒家之道决不是玄之又玄,无法追求的东西,它蕴藏于百姓日用之间,社会政事之中,包含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戚戚相关。不难看出,欧阳修是一个儒学的实践家而非纯粹的书斋学者,在主张贴近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基础上,他对儒学关注的落脚点,在以往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宣教之外,更关注人,以人之常情为出发点,以人事为归宿。他不仅对凡人的人情有深刻的体察,也将圣人拉下神坛。在欧阳修看来,圣人也是人而非神:“圣人,人也,知人而已。”“圣人之言,在人情不远。”圣人之道蕴藏于百姓日用之间,正是:“教人树桑麻,蓄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所以人情是世人易知而近的日常生活和规律,也是人所共有的生活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形态与认识方式。

哲学是存在之思,浓缩了人类理性思维的精华;而“文学是人学,文学艺术的每一个毛孔都透射着人性的光辉”文学作品的立足点就是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发掘,诗歌也不例外。欧阳修以人情为关注对象的儒学思想,正是在这一点上与他的诗歌创作达到契合。如果说他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性的对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观照,那么他的诗歌则在感性层面上抒发了对人和人生的真诚体验,显示出他对生活意义的重视。这首先表现在他对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上,比如《边户》,儒者情怀借助诗歌的表现力更深入人心。其次,表现在欧阳修擅长用诗歌来议论时政和社会问题,诗歌成为欧阳修政治主张和社会意识的独特体现。如《夜宿中书东阁》、《宝剑》、《班班林间鸠寄内》等都是对国事的强烈关注及激切批评。最后,表现在欧阳修喜欢书写日常生活的琐屑小事或奇异事物上。欧阳修不断在士人生活中发觉美的意味,在表达上则更富于情韵,宋调渊雅的精神特质也已初步显露。

欧阳修对于人情、人事、多层面、多角度的深沉体味,突破了生活的外在表象,深入到现实生命中,这种突破一旦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会对诗歌创作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也会不期然地影响到诗歌创作的内容,扩大其表现范围,令它散发出面对社会现实巨细兼容的特质,为宋诗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宋诗疆域的不断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论议争煌煌”的精神体现

欧阳修认为真正的儒者应该“通乎天地人之理,而兼明古今治乱之原”“夫儒者所谓能通古今者,在知其意,达其理,而酌时之宜尔。”儒者对于经籍的正确态度是“不徒颂其文,必能通其用;不独学于古,必能施于今”。而对于仅仅醉心于文字之间的儒生,欧阳修感叹曰:“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儒者要从书本中脱离出来,真正起到经世致用、匡救时弊的作用,就必须联系现实,在关心社会,关心政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阐发议论,并积极实践。欧阳修从小就接受儒家传统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注重砥砺自身的品行,培养刚正不阿的人品气节。并注重发扬儒家“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仁义思想,时刻将自己个人的得失荣辱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以心系天下的广博情怀,为治理国家、改造社会而献身。他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之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今幸以文字试于有司,因自顾其身、时、偶三者之幸也,不能默然以自羞。”他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地占据了身、时、偶三个有利条件,就更要将这些条件充分利用,为国家人民,积极进取;关心百姓疾苦,担负起道义与责任。遇到不合理、不公正的方针政策与社会现象,理所当然不能沉默自保,要敢于议论朝政,批评时局。

欧阳修这种立足现实、勇于批判的儒学观照成为一种特定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他反观自身的最高标准。而当一种认识升华成一种价值观念,并深深根植于作者心中的时候,它必定也会影响其内在的审美需要。所谓“哲学的个性观则是艺术个性观形成的最重要的认识论根源”。那么以“关心百事”为既存的审美框架,在诗歌创作中敢于“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大胆地阐发议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倾注更多的审美感悟与生活体验,就会令诗歌摆脱空谈性理,无的放矢的倾向。欧阳修诗歌议论化的风格通过这种思想的充实与强化,也渐渐成熟起来,新的诗歌标准也随之建立。再者,欧阳修善于对儒家经典进行深刻思索与学习,如他治《春秋》,不仅是去探索《春秋》的本义,更对《春秋》之笔法心领神会,《春秋论》云:“《春秋》之法,使为恶者不得幸免,疑似者有所辨明,所谓是非之公也。”他研究《诗经》也有感触,“《诗》之作也,触事感物,文之以言,美者善之,恶者刺之,以发其愉扬怨愤于口,道其哀乐于心,此诗人之意也。”这种出于公心,物无遁形,以寓褒贬之手法与“美者善之,恶者刺之”的原则融合于诗歌创作之中,对形成欧阳修诗歌的议论特征具备潜移默化的影响。“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不仅是其精神的体现,更是欧阳修一生诗歌创作的自我写照。

对欧阳修来说,当务之急是复兴儒学传统,重建儒家礼乐制度的绝对权威。那么自己的儒学观念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被人理解与接受,就取决于这种思想的现实影响力,要扩大它的现实影响力,就必须对它进行广泛传播。传播思想的途径除文章之外,同样能起到昭示真理作用的诗歌无疑成为最佳选择。借用诗歌弘扬儒家之道,自晚唐逐渐流行起来的律诗,因体制短小的缘故,自然远不能够适应他的这种创作欲望与要求,只好借助能酣畅淋漓、综合表达的古体。元好问云:“百年才觉古风回,元?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对欧阳修大量创作古体诗也有肯定的评价。以大容量的诗歌来表现社会生活,宣扬客观、冷静的儒家教义,兼用大量议论,这与散文的功用及表现手法渐趋相似,欧阳修又是散文大家,诗歌和散文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相互渗透影响,彼此启发。欧阳修诗歌以文为诗的特征,便“巧得来不觉”的自成法度了。李调元以为:“欧阳文忠诗,则全是有韵古文,当与古文合看可也。”至此欧阳修完成了对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特征的初步建构,为宋诗创辟一代面目作出重大贡献,不仅奠定了其上承中唐、下开两宋的诗坛地位,还为具有绵长生命力的儒学思想在渗入宋代诗史主流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简要与平易的构成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10)

此次诗歌节的举办恰逢南京凤凰台饭店十周年店庆,在“凤凰台上凤凰游”的诗意环境中,诗歌节缓缓拉开序幕。主办方“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由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梵等南京文化界著名人士发起,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推出了“2006年诗歌排行榜”和“2007年诗歌排行榜”暨“第16届柔刚诗歌奖”,连续两年在全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文学报》、《新京报》、《文汇读书周报》和《上海青年报》等80多家报纸都曾广泛报道,引起了一场空前的“诗坛地震”。在此次凤凰台诗歌节上,“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推出了“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暨“第17届柔刚诗歌奖”,再次引起了文化界的关注。

颁奖会在凤凰台饭店举行时,南京经济广播电台进行了全程直播报道。著名诗评家叶橹代表评委会宣读了授予北岛的荣誉奖授奖词。北岛特意托诗人商略发来得奖感言:“这是20年来国内给予我的唯一诗歌荣誉,请代我谢谢大家。”

著名诗人、小说家黄梵代表评委会宣读了授予潘维的主奖授奖词。接下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凤凰台饭店特地设立了凤凰台诗歌奖,并在诗歌节上由著名翻译家张子清、凤凰台饭店总经理毛立人,为“凤凰台上”征诗大赛活动举行了揭幕仪式。

一小时的电台直播结束后,在“凤凰台上”诗歌朗诵会上,南京的著名主持人马尚田、方方、李孟静等,与会诗人和观众,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名篇、自己的诗作等,现场掀起了阵阵高潮。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篇(11)

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论。其中的内容,都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对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意谓诗歌和音乐在其初原是合而为一的。继诗经之后是楚辞,楚辞也是以楚声唱的歌。只是宋玉之后,楚辞走上与赋结合不能歌唱的散文之路了。而后是汉乐府,乐府诗是由乐府机关制作、搜集、保存因而流传的,当然都是歌诗。而后是隋唐燕乐与唐诗绝句的结合,其间“开元以来”的“胡夷里巷之曲”的传入,使词逐渐兴起,宋词都是可以歌唱的“曲子词”。宋词穷,而后元曲兴。可以这么说,古代的诗基本上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古人吟诗和唱诗是同一的。据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远在五帝时代,已有“成钧之学”。“成钧之学”就是音乐教育。春秋之后,虽有官学、私学之分,但是,无论官学、私学,诗歌吟诵成为必修课。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都是可以吟唱的歌,《诗经》中“十五国风”就是当时民间歌谣的总民称,它和后来汉乐府的“街陌歌谣”都是一脉相承的的民歌。继《诗经》之后的《楚辞》文化色彩鲜明,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句式有五言、七言,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在句中或句尾处,多用“兮”字,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舒缓语气,吟唱的旋律和节奏更为丰富。

在古代,“吟”和“唱”基本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诗・周南・关雎序》中说道:“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唐孔颖达疏曰:“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说文解字》曰:“吟,呻也。”而对“呻”的解释则是:“呻,吟也。”段玉裁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简言之,吟也是一种唱。我国的诗与歌,从《诗经》《楚辞》到汉魏《乐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无一不是可歌可唱的乐章。

因为诗与歌是同胎同源的,所以诗中含有许多音乐元素,音乐中也含有浓郁的诗意。

音义同构是汉字的特色,也是诗与音乐共生的先天原因。中国诗是用中国方块字写成的,每个方块字的构成形式有其独特之处,音义同构便是一个显著特色。譬如“刚柔、阳阴、欢悲、天地、东西、动静、官民、男女、重轻、安危、外内、宽狭、前后、大小、高低、有无、公私、山谷、粗细、善恶、贤愚、进退、笑哭、爱恨”等等,“刚、阳、欢、天、东、动、官、男、重、安……”这些阳性字的发音,都很阳刚,都是响亮、厚壮的,开口都比较大;相反,“柔、阴、悲、地、西、静、民、女、轻、危……”这些阴性字的发音,都是阴柔的,都是沉钝、拘谨的,开口比较小。由于这种音义同构,诗作通过声音表现的感情极富音乐性。

诗歌中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性,体现了亦诗亦歌的特点。旋律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旋律的统一性表现在调性的一致性上,这个统一性用在诗歌中就体现为“押韵”。“押韵”的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回环往复,极具音乐的韵律感。音乐中的旋律呼应现象,犹如提问与应答。它在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明显地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互相依附,对立而又统一,从而造成音乐的运动。诗歌到了唐朝,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发现了汉字的四声,通过一定的规律调整,便会产生一定的音乐性,于是就刻意去追求这种效果,这就出现了以平仄为核心的格律诗(即近体诗)。格律诗通过平仄的有机组合,使诗歌的整体都具有了音乐的呼应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整体乐感。所以人们常说,读格律诗就如同歌唱一般。

诗歌中的音节停顿,体现了音乐的节拍和节奏。节拍、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诗歌也很讲究节拍、节奏。如前分析,诗歌通过平仄和押韵,构成了诗歌的韵律。而韵律则又必须通过节拍、节奏方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诗歌的节拍基本上是两字一拍,剩余的单尾字也为一拍。当然,这是指七言诗而言。如遇四言、五言、六言、杂言等诗,则需另行调节。每个汉字都有四声音调。音调和节拍、节奏的结合,在字词的意义中,显现出或激越高亢、或低昂沉郁、或简淡清亮、或重浊宏迈的乐章,其音韵之美变化无端,这也是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