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3 21:54:08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1)

公共气象服务作为当前由我国主导的政府服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气象科技的预测技术与科学测算技术所得来的气象数据以及计算结果通过服务机关展示给人民群众,其实质是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基本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公共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已经无法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人们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为了进一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就必须结合当前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1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公共气象服务行业的基本业务就是天气预报,对于其他领域的了解却很少。随着现代化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气象预测生产只是基本的气象服务内容,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利用气象状况来预测商场中产品的销售量来指导进货,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

1.2气象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服务能力匮乏

由于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部门,无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服务能力也迟迟无法获得有效提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改变资金的流向,通过向社会募集投资资金,通过气象服务部门开拓商业性气象服务的方式来逐步实现盈利,不但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还能够实现技术与服务的对接,提升我国气象技术的发展速度,更有利于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改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的措施

2.1着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对于气象服务的基本需求不断增大,面对不断增加的需求质量与数量,当前我国的基本气象服务体系是完全不能够满足要求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要想提升,就必须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逐步由纯粹的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模式向民营或者混合所有制的角度发展,以此来扩充气象服务的影响力以及业务水平,为社会输出更多的气象服务。

2.2建立更加符合国情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尽管我们很想根据西方的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直接步入民营气象服务时代,但是,由于我国的气象服务行业对于如何吸收民间资本,如何运作这些资本,如何开展相关商业活动和进行气象服务项目的增设都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模式在短时间内部能够更改,应该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与国情来逐步开展,通过集中注意力提高基本气象服务能力与业务水平,做好基本的气象服务等量化工作,再通过运作资本来拓展相关气象业务,通过气象服务的平台将我国气象研究和科技发展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资本,这既是气象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

2.3加强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内部市场调整来强化竞争

就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内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思维不活跃,甚至从业人员都具有明显的懈怠情绪。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当前气象服务部门事业单位的基本运作形式,内部晋升论资排辈,对于业务能力要求较低,再加上缺乏市场竞争关系,所以工作上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体制上逐渐发生改革和转变,通过吸引社会商业资金的流入,逐步建成行业内部的自我竞争体系,通过同行竞争来增强气象服务部门的危机感,提升业务质量以及创新业务渠道,为提升我国整体气象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

3总结

当前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逐渐出现了偏离,改革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对症下药,无论是运行模式的转变还是服务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市场的指导与影响,这样才能够实现气象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作者:李岩涛 单位: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94-011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理论

1.1 公共服务基本涵义

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有3个方面,即公众性、基本性、非盈利性。公共服务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满足其基本需要的非盈利。由于公共服务将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服务作为其工作手段,将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作为其主要目标,其资金投入相对较大,经济收益较少且持续时间长。

1.2 公共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公共服务的关系

公共气象服务是将公共气象和公共服务相结合。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具体体现,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公共气象服务兼具公共气象和公共服务的共同特征,是公共服务在气象领域的体现,是公共气象在公共服务职能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公共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是由基层气象工作者从事或者提供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主要涉及市、县、乡镇(社区)、村等,反映了气象服务为社会公众、政府和各行各业服务的丰富内涵,显示了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广覆盖和宽领域[1]。

1.3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气象服务的分类也不同。依据气象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依据气象服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公共气象工程技术服务、公共气象科技综合咨询服务。依据气象服务行业不同,将其划分为农业气象服务、航空气象服务、交通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水文气象服务等。

1.4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效能

为维持区域范围内基层经济社会的稳定,有效保护个人和组织在大气环境中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气候及气象灾害特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征,以最有效的方式指导和帮助社会、经济正确发展,为有效抵御气象灾害而提供普遍、基本、地方性的气象服务。

2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2.1 注重普惠性

检验公共气象服务效果的唯一标准是广大用户或公众能够通过接受服务普遍得到实惠。公共气象服务要有公开、公布的手段,而不是保密或者只有少部分人知晓。目前,山西省气象部门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体系,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2.2 讲究实用性

必须站在公众角度,把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化的术语翻译成平民化的信息,使公众喜欢看、看得懂、用得着。普通公众不是行业专家,加之气象工作本身专业性很强,因而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去专业化,将复杂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成为浅显易懂、人们易于接受的信息。要充分考虑大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预期,从而真正摆脱专家讲座的高深莫测的腔调以及政府公文式的强制、严肃气氛,让公众感觉到可亲、可近、更实用。

2.3 突出可操作性

为最大化地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在实践层面上,关键是要可操作,要简明、易学、会用且成本低廉。

2.4 兼顾科普性

气象科普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任务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由气象科技知识做支撑。由于公共气象服务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升级,要有计划地渗透科普内容、达到科普目的。

3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改进的措施

3.1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2]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细化,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其次,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城乡失衡、地区失衡等问题。农村及偏远山区是气象灾害的多发、重发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公共气象服务却严重缺失,不利于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再者,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不足等原因,影响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另外,部门联动效率偏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3-4]。

3.2 改进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措施

一是不断强化基层气象台站的公共服务意识,推动新时期基层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气象部门要深入分析研究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以满足新形势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5]。二是以机制建设为重点,促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长效发展。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争取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公共事业发展范畴,逐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建立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建设[6-7]。三是不断提升基本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省、市2级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气象工作的指导,不断提升基层气象部门的预报预测能力和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基层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7]。

总之,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需要在理论上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切实以增进公共利益为宗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真正满足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4 参考文献

[1] 薛恒.公共气象管理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193-203.

[2] 薛根元.在实践探索中加强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EB/OL].(2011-05-29)[2012-05-20].http://.cn/xwbb/ylgd/2011 05/t20110529_17551.htm.

[3] 高晓斌,鲁渊平,朱丽荣.陕西成立气象减灾服务中心和用户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气象,2012(2):49-52.

[4] 李永果,侯红运,盛波.济宁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50,53.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Q93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04-02

一、对气象服务的产品属性定位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一)讨论气象服务的产品属性的必要性

气象服务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服务产业。社会经济单位,不论是生产部门还是消费部门都对气象服务有需求,需要以气象服务来保障生产,防灾减灾、指导生产和生活。有气象服务需求就需要有气象服务的供给。那么,怎么进行供给呢?在当代市场和政府都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混合经济中,市场和政府对产品的供给是有分工的而且这种分工是根据产品属性进行的。西方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的产品可以分为三类,即公益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并且这些理论指出:私人产品应由市场供给,公益产品应由政府供给,混合产品应由市场和政府共同供给。

由上我们看出,产品属性是市场和政府分工实现产品供给的根据。市场和政府的分工可以优化配置资源,增加社会福利。二者就像两只手,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气象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它的产品属性如何?它的供给应该如何实现呢?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实现市场和政府的在气象服务供给上的分工,我们需要进行气象服务产品属性的认识。因此讨论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和成因是非常必要的。

(二)对公益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的认识

公益产品理论①是对气象服务产品属性定位的理论依据。公益产品理论认为,公益产品从广义上讲可以包括有形产品和还包括无形产品。与一般的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益产品通常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非排他性,其二是非竞争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产品提供出来,便会有众多的受益者,不可能将任何人排斥在外面,不管付费不付费,大家将共同消费这一产品,即该产品具有正的外部性、不能排他,例如国防安全、公共场所燃放的礼花、路灯等;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公益产品提供了,多一个消费者的加入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消费者无须为消费展开竞争,即边际成本为零。例如刚才介绍的三个例子――国防安全、公共场所燃放的礼花、路灯。具有这两个特征的产品就是纯公益产品。

与公益产品相对应,私人产品就是具有排他性竞争性的产品或劳务,我消费你就不能消费,没有外部性,边际成本不为零。例如牛奶、个人电脑。

除了公益产品和私人产品以外,就是混合产品。混合产品是排他性和竞争性只具其一,要么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要么是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例如不拥挤的收费公园是一种混合产品,它通过收费实现排他性,同时公园内多进一个人不影响先进来的人的游玩,即具有非竞争性。因此不拥挤的收费公园一种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混合产品。再如水资源也是混合产品。水资源有限,所以你用了我就少用,但无法排他,因此水资源就是一种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混合产品。

(三)公益产品与私人产品、混合产品的判断标准和步骤

明白了什么是公益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我们就应该对社会中所提供的产品进行判断。怎么判断呢?应该遵循一定的判断标准。竞争性、排他性、排他成本高不高或排他技术能否实现,是产品属性的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

第一:竞争性特征,即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

第二:排他性特征,即排他性还是非排他性;

第三:排他成本高不高或技术上能否实现;

有了判断标准,遵循下列步骤对产品的属性进行判断。

判断步骤:

首先,看是否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两点具备为私人产品;

第二步,看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者排他成本非常高技术上无法实现也可视为具有非排他性),两点具备公益产品。

第三步,看是否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排他性成本高技术上无法实现也可以说具有非排他性)或者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也就是说,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只具其一,就是混合产品。如下图所示②:

二、对气象服务的产品属性的定位及成因

有了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对产品属性的判断标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判断标准,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进行判断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气象行业是公益行业,气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是公益服务,气象服务的产品属性是公益产品。那么气象服务是不是公益服务是不是公益产品呢?我们应该以理论为指导,确定气象服务的产品属性。

今天的气象服务种类是非常多的,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经济学理论,从产品属性的角度对众多的气象服务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将发现因为气象服务涉及很多方面,所以气象服务的产品属性不一而足。

(一) 气象服务是不是公益产品

我们来看这几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消雾、人工消雹)、在大众传播媒介上传播的气象预报资料实况资料警报消息、政府决策气象服务、国家安全气象服务、国家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的保障气象服务、针对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的气象灾害警报服务等。这些气象服务从公益产品理论来看,第一无排他性第二无竞争性,如,人工影响天气,是针对空间尺度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云团进行作业,不论是人工增雨消雨还是人工防雹消雹作业,受益者是该云团覆盖下大片区域的城市乡镇的所有人,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消费无法排他,受益时没有你享受了我就没有了的竞争性。因此这种气象服务是公益产品。再如,在大众传播媒介上传播的气象服务也是无法排他而是共同受益,所以很明显,这类气象服务是公益产品。政府决策气象服务、国家安全气象服务、国家交通运输气象服务、气象灾害警报服务也都是一样。

由上分析,可以定性这些气象服务产品都是公益产品。

(二) 气象服务是不是私人产品

现在,我们来看这几项气象服务:避雷施工检测、企业工程建设的保障、企业庆典活动的保障等。

我们再运用公益物品理论对这些针对个体企业的气象服务进行考察,如针对企业庆典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气象服务保障的是该企业某种活动的顺利实施不是其他企业,这样就具有排他性特征,而且技术上很好实现排他性,同时该企业享受针对该企业的气象服务保障而别的企业不能享受,这样就具有享受的竞争性的特征。排他性和竞争性这两个特征具备,因此这类气象服务是私人产品。同样企业的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避雷施工检测气象服务也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所以很明显这些气象服务也是私人产品。

这样看来,气象服务产品不是单纯的公益产品,还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气象服务。其实通过分析,气象服务产品还有其他特征即竞争性和排他性只具其一,这种特征的产品只能称为混合产品。

(三) 气象服务是不是混合产品

我们来看这几项气象服务:收费的行业气象服务(例如服装行业,空调行业、饮料行业、水产行业、建筑行业等),商业化用途的气象预报资料实况资料警报消息等可以称为混合产品。

首先我们来看收费的行业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是针对某个行业生产或消费而提供的气象服务,在这个行业里哪个企业都可以使用你用了不影响我使用,这说明行业气象服务的非竞争性,排他性是通过收费实现的,这样行业气象服务就属于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混合产品;同样的道理,商业化用途的气象预报资料实况资料警报消息,例如保险中应用的气象服务资料,不是你用了资料就消失了,你用不影响别人使用,因此这类气象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因为个人商业化使用就具有了排他性,因此也是混合产品。

通过公益产品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气象服务无竞争性但可以排他,所以这类气象服务是混合产品。

通过对其气象服务产品的公共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气象服务种类很多,因此不同的气象服务,产品属性是不同的,可以分别归入公益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中。也就是说:

有的气象服务是公益产品。

有的气象服务是私人产品。

有的气象服务是混合产品。

(四)气象服务产品属性成因分析

为什么气象服务具有这样的产品属性呢?它根源于气象需求的特殊性。气象需求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需求。大气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属于环境因素和宏观因素。气象现象发生在大气中,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不可能脱离大气环境来存在的,因此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大到国家全人类,小到企业、家庭、个人我们不能没有大气,我们的生存发展也不能脱离大气。这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广泛和深入的。针对个别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因为针对性非常强具有度身定做的特点,就具有私人产品特征,两个特征排他性和竞争性都具备。共同需求分为各种不同群体的需求,例如,企业、行业、国家、全球,这些共同需求,随着共性的扩大化,气象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越明显,也就渐成为公益性产品。

参考文献:

① 张洪广、马鹤年.《我国气象服务产业化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② 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气象出版社,2001

③ 吴肇基.《公共经济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④ 曹雪芹.《财政与税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⑤ 曹小春.《市场营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重大举措。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关键在于提高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更需要解放思想,着力解决公共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必将成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天气预报公众预警服务相关系统,能基本适应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具有覆盖范围较广、传播速度较快等优点。电视成为公众获取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除此之外,手机短信、网络、报刊、广播、电话、收集彩信等也是公众获取服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服务形式、服务手段及服务内容的不断改善。在该项服务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发展步伐。

(1)、覆盖范围仍存在空隙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欠缺的较为落后地区,仍存在覆盖空隙现象,据相关研究统计,在我国约有0.37%的公众不能享受气象服务。这些难以覆盖到的地区是我国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弱势地区,最需要相关气象灾害方面的预警信息。

(2)、公众面对气象突发事件时防范意识较差

对公众采取的科学知识普及不足,宣传不到位,导致公众面对气象突发事件时防范意识较差,不能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气象服务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3)、服务手段仍落后

当突然发生气象灾害后,服务部门宣传手段单一,仅仅是通过广播、电视等,不能取得公众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公众不能即时了解气象信息。

(4)、人才匮乏,流失严重

一方面由于公共气象服务涉及很多的学科,与气象和预报等基础学科偏离,深入研究、出成果难度大,对研发人员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对公共气象领域研究成果科技含量的认可度偏低,影响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公共气象服务研究人才的流失,或者一些科研技术人员转入其他领域。

二、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策略

(1)、科学定位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加快服务方式的转变,在扎实做好观测和预报业务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以公共气象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来;要从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来把握问题脉象,以需求为牵引,从关乎民生、关乎发展、关乎和谐的高度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未来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把我们的公共气象服务事业发展成为具有服务党政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福祉的三大功能,从而达到“决策服务让领导满意、公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专业服务让用户满意”的目的。

(2)、重视研发交流,加强人才培养

要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就要加强对研发项目的支持。为了能使研发促进和加快预报服务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满足需求,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预报方法等的基础研发,还要注重实用服务技术的研发,其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高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和促进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总结以往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促进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最后,要强化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要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实施有效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公共气象服务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业务技能、公共气象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公共气象研究和服务队伍人员的素质,加快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做到政府主导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公共气象服务也应该成为服务型政府辅助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重视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把公共气象服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气象服务也只有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4)、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为了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要切实提高气象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二要加强气象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培训力度,尽快解决基层人员老化、知识匮乏不能适应服务工作的现状;三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服务机制,共同抵御气象灾害;四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资金投入,加快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解决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和预警信息手段缺乏的问题;五要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应急认证等工作,完善气象服务体系。

(5)、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

积极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和陕政办发[2011]109号文件,改进气象服务方式,增强气象预警信息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再准确、再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若不能及时全面地提供给广大公众,那它的服务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加强做好本身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完善气象信息体系,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开通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启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试点建设。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气象信息员队伍实现预警信息区域性和向农村的延伸,把气象服务产品及时而全面地提供给广大群众。

(6)、创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

社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气象服务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应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的现状,根据不同的气象服务要求,不断创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推动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从而使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气象事业中,公共气象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公共气象服务是连接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桥梁,是实现气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纽带。在实践中,要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保障人们财产及生命安全,从而实现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璐,卢德全.提升大城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调查研究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2.

[2]骆月珍,吴利红.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浙江气象,2010,11(22):102-103.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5)

关键词: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分析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public service;equalization;institution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235-06

0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作为公共服务基础内容的气象公共服务则是均等化的重点对象之一。因此,积极推进以气象公共服务为代表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缓和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的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但由于气象公共服务涉及诸多制度政策,而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的广泛存在也必然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之处相关联,因此,恰当的制度安排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作为重点研究社会问题制度根源的学术流派,制度经济学由来已久。制度经济学强调结合政治、法律等因素,以整体制度和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变更、制度实际效果以及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如何设计、改变制度等作为研究重点。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经济学研究中,温加斯特(1995)等学者主张通过好的政府结构和完善的财政分配制度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并贯彻均等原则。以奥斯特罗姆(2000)等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者则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充分调动市场在产品生产上的积极性,避免政府在服务供给中的偏颇。我国学者江明融(2006)认为我国长期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了公共服务在城乡间的非均等。[1]郭琪(2006)认为我国区域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中央财政拨款长期倾向于东部地区,而对中西部地区的资助又多倾向于当市政设施建设。[2]曹俊文(2006)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省际层面具有缩小区域财政差距的作用,但却未能有效缩小较低级市县间的差距,最终导致市县间公共服务水平的较大差别。[3]而王磊(2006)则通过回归模型指出税收返还政策安排与公共服务不均等程度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税收返还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4]丁元竹(2008)则指出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之间缺乏配套协调机制,这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缺少量化标准,公共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变化。[5]而具体在气象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制度分析方面,秦大河(2004)提出从性质上来说,气象服务一般指由政府相关部门或私人出资生产提供的,由全民共享的气象产品或服务。[6]和文农(2007)指出气象公共服务的特点是政府负责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并认为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气象公共服务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二是人们无差异地消费气象公共服务。[7]毛予晖(2012)则认为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把那些尚未达到均等化提供状态的气象公共服务转化成均等提供或把那些尚未达到社会均等化受益程度的气象公共服务转化成社会均等受益的过程。[8]姜海如(2012)从政策安排的角度指出推进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建设,而加快构建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则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基础。[9]孙小平(2013)指出我国农村现行气象服务形式和手段已跟不上均等化的要求,农村公共气象事业投人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气象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体现[10]。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财政制度和服务供给制度,而少对其他制度安排进行深入分析和统筹分析。同时,相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较少的制度分析,目前对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问题所做的研究更是不够详尽,并且我国在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方面的研究多关注城乡间的非均等化,对区域间的相关问题研究甚少。

因此,本文主要从现状的制度缺口入手,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综合分析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的现状及制度根源,对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制度安排进行研究,并最终给出实现均等化目标的政策制度思路,为实现全国范围内气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理论参考。

1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和特点

1.1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气象公共服务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产品,其与一般服务的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服务投入资金的目标主要是追求社会效益。而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指由各地区政府主导生产并无偿提供的满足本地区居民基本气象需要、帮助居民获得更高效益的气象服务与其他地区提供的同类服务不存在较大差别。对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理解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1.1 受益者

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受益者,常修泽等人认为应是居住在一国的公民[11],强调行政性;张恒龙等人则认为应是一国内的全体居民[12],即强调地域性。本文认为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一体化,各国必然会存在大量暂居或定居的外国人口,而不论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应是“人类需求”中较低层次的安全需要,因此,将居住在本国的外国人排除在受益主体之外并不合理。同时,气象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此类服务是以地域为单位向民众提供的,只要是在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均应无差别地享受。因此,本文认为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受益主体应是一国地理范围内的全体居民。需要注意的是,均等化是强调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处于同一层次上,即接受不同地区的全体居民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在“质”或“量”上允许存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差异。

1.1.2 服务对象

区别于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受益者,其均等化的服务对象是指可利用气象公共服务“半成品”(如某地区历年雨水量数据)等的对象。现实中,由于气象基础设施获取的资料其效益远远超出地理位置的范围,气象公共服务往往成为外溢性巨大的公共产品;另外,天气预报分析产品是具有正外部性特点的产品,而需要了解局部天气预报的人已远远超出了本地区的范围。因此,各地为满足本地区居民需要而供给的气象公共服务,其气象数据等“半成品”是全国乃至全球提高本地区气象公共服均等化程度,研究非本地区各类气象科学问题的重要依据。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服务对象是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各类组织或个人。

1.1.3 客体

尽管公共服务的客体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判断客体范围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客体必须具有居民基本权利性质、不能因客观因素的差别而被剥夺、不参与竞争市场的特点。具体到气象公共服务,其必须具有社会平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社会平等性是指客体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的,且提供的内容不会因人而异,如的雨雪预报,受益者是雨雪发生地区的全体居民,不会出现城南与城北居民收到的警报大相径庭的情况;非排他性是指气象公共服务可以同时被多人利用;非竞争性则是指客体应当是由政府提供的具有公益性的免费服务,例如专业机构提供的收费气象报告则不属于气象公共服务。所以本文认为,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体包括气象预报与查询、灾害预警预报、气象灾害信息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等公众气象服务,以及气候分析与评价、气象实用技术普及、科研成果和技术咨询等决策气象服务。

1.1.4 主导者

法国学者狄骥认为公共服务是指:任何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于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共服务。这强调一项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主导,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那么其即可被称为公共服务。尽管政府在保障民生等基本服务上具有调节市场配置失灵的作用,但社会相关组织在产品、服务提供上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对公共服务的社会生产、分配、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可以成为政府职能执行失灵时的有效弥补。因此,气象公共服务的供给由政府主导并不代表不需要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气象公共服务应是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主导性,同时也要强调社会组织的协调性。

1.2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点

1.2.1 公平平等性

经济视角下的均等化分为机会均等和条件均等,而平等正对应于条件均等,公平则对应于机会均等,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则具有平等性和公平性。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向全体居民,不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给予不同等级待遇,因此,其具有公平性。而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对不同类型的气象公共服务实施不同原则,在公众气象服务上则需要贯彻条件均等原则,保证民众生命和基本活动等的安全与正常开展,因此,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平等性。

1.2.2 政府主导性

由于气象公共服务是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现代国家的基础性经济,必须由国家进行管理和供应;另一方面,由于气象公共服务的生产需要大型专业化气象探测设施的支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通常具有较强的长期使用性和资产专用性,折旧需要很长时间,难以转作他用。因而,进入气象公共服务领域的高壁垒使得其均等化的实现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即政府主导性。

1.2.3 责任下移性

按照公共产品供应的效率原则,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直接为某地区居民服务的,因而应当主要由贴近地方居民、了解民众服务需求的地方政府来负责。考虑到气象公共服务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且服务供给范围越小,气象服务的质量越高,因而气象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层次越低(在一定程度内),具体管理服务供给的责任越重大。

1.2.4 协同运作性

由于气象公共服务涉及公共财政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多种制度,且服务的生产、供给、反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气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考虑各种制度的自身完善以及与其他制度的协调运作。当出现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时,必须改变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搭配,形成以调整区域间、城乡间在气象领域利益分配格局为目的、体现各社会阶层间权利关系的新利益分配方式和机制。

1.2.5 社会公益性

从生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分析,气象公共服务的生产投入具有高科技和高投入的特点,但其产出则是一种社会效益和公众效益,很难确定具体的社会付费消费对象,也不可能建立可量化的付费方式。因此,气象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不会参与经济市场竞争,其均有社会公益性。

2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

进行制度分析的前提是理解制度的内涵。制度既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单项规则,即制度安排,如企业、医院、大学、政府、期货市场等的运行模式;它也可以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单项规则所组成的制度系统,即一个范围内各制度安排的总合。[13]而气象公共服务等公共服务涉及多种制度的协同作用,其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既受公共财政制度等单项制度的直接影响,又必须在市场经济制度的体制框架内完成,因此,对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需要进行制度系统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的分析。

2.1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系统

2.1.1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统筹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社会各方面均等化的根本保障,而现今以城乡二元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为标志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则是导致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城乡二元化的社会发展战略以及配套的行政管理制度,直接造成城乡间与群体间的非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财政支付转移制度则直接导致地区间的非均等化。因此,大力发展较贫困地区,逐步解构城乡“二元”化的制度系统,松动或突破城乡有别的制度壁垒,不断完善配套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就业、户籍、养老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破除区域与城乡差别,实施统筹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制度要求。

2.1.2 建设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中国气象局印发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中指出要全面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而结合产业特色,细化服务对象,提高气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也是加快建设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要求与目标。具体地,气象公共服务供给部门尤其需要做好农业方面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的运行和管理。[14]由于现代农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仍占据较重的份额,且农业对于气候的依赖性很高,因此气象部门定期、定时向各部门及公众提供农时气象预报、天气预警预报、农作物情报、病虫害预报等特色性气象服务,不断完善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积极构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十分重要。

2.1.3 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气象公共服务的供给处于相应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中,而这种政策、体制环境又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环境紧密联系。因此,一方面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以中央政府的基本政策要求为基础,以国家的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财政投入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等的改革为环境条件,积极将气象事业发展所需的财力纳入政府公共预算体系,明确气象公共服务的目标体制模式;另一方面就近期实践来说,要明确与国家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气象公共服务过渡体制模式,在体制内对各类气象服务进行划分并以此建立不同的管理运行机制,为逐步过渡到目标体制模式做好准备。

2.2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安排

2.2.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导向

气象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即区域间和城乡间的非均等,而这分别对应于气象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两个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城乡服务供给制度。因此,在明确划分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前提下,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节部分地区财政实力较弱的问题十分必要。尽管受世界各国转移支付形式多种多样,但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选择仍有以下共同点:首先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与制度建设。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这些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家都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有严格完备的法律规范约束。其次是对评估均等转移支付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和执行机构)做出制度化规定,保证各级转移支付的决策权力相对统一、集中且能受到监督。第三便是采用相对公正的公式法或比例法分配转移支付资金。为减少转移支付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国家应在客观因素评估基础上,依据事先确定的公式,科学准确计量转移支付的数额。

2.2.2 气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前文已经提及,城乡服务供给制度是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均等化的关键。结合我国国情来看,一方面我国气象公共服务投入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气象公共服务资金在总体上还是具有较强的城市偏向性,这严重制约了城乡气象公共产品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城乡间气象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首先是转变城乡发展战略。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发展制度,使得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富足甚至有余,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其次是转变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收益与成本分摊不对称现状。第三需要调整城乡有别的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改变如今农民无法选择适合自己居住的区域的现状,将农民从被禁锢的农村中“自由化”,需要调整城乡有别的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避免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在气象公共服务上的进一步扩大。

2.2.3 均等化标准与评估制度

均等化的实现还需要明确的气象公共服务标准和客观公正的均等化评估制度相配套。缺乏全面、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和客观、透明的均等化评估制度,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因此,在均等化标准与评估制度上需要改变气象公共服务标准内容的零散、不全面、不明确、区域间城乡间差异大的现状,统一制定具体地理范围内的最低气象公共服务标准,保证实现以气象预报为基础的公众气象服务的均等化。二是要细化各类均等化评估标准,明确相关决策及实施机构,并通过民众有效参与的监督机制,保证评估制度的有效执行。

2.2.4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气象公共服务与居民联系最为紧密的是灾害预警预报与防灾减灾等公众气象服务,因此,完善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各地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是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根据气象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各级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一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实现从传统气候预测向气象灾害预测的转变。二是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对灾害多发区进行灾害分析与评估,提出防灾减灾方案,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政府指挥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完善气象灾情和应急管理信息机制,增强信息快速传递能力,发挥信息稳定舆论、集聚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3 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制度分析

3.1 我国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现状

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平等和公平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平等强调公众获得的最终效益是等量的,公平强调公众享受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本文认为应对不同性质的气象公共服务实行不同的原则,对有关生存的气象公共服务应遵循条件均等,如气象预报、作业指导、灾害预警等,对有关发展的气象公共服务应遵循机会均等,如气象实用技术、科研成果等;同时本文认为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是社会公众在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所获得的服务质量方面应享受机会均等,而社会公众在获得气象公共服务的效益方面应贯彻条件均等。但我国现状并非如此,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3.1.1 区域间服务质量差距大

尽管西部地区在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和项目个数上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2013年西部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却高达955160万元,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另外从表1的比值项目来看,东、中、西三地区的系数分别为4.80、8.68、0.73,此系数说明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对于灾害损失的控制作用,且系数越大说明防治投资实际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因此,尽管西部在以地质灾害防治为主体的气象公共服务方面投资最多,达到695929万元,但实际产生的防治效果却最差。考虑到东部地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总支出较大(东、中、西部地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总支出:5304.59、3544.55、3894.55)、我国中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小等客观因素,本文认为我国的气象公共服务在地区间质量差距较大,其中西部地区的服务质量实际效用最差,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服务质量实际效用较为接近。

3.1.2 城乡间机会均等难贯彻

根据2009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调查,如今电视是社会大众获取相关气象服务的主要途径,其中95.3%城市公众和97.6%农村公众通过电视获取气象公共服务信息。同时除电视外,部分比例的农村公众还通过手机短信(36.9%)、广播(24.2%)、电话(8.6%)、报刊(7.7%)和网络(4.5%)获取相关服务。[15]但我国仍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尚未实现电视、广播、通信网络的全覆盖。例如2007年云南省电视普及率为98.3%,广播基本达到全覆盖,但考虑到其25%的设备损坏率,即其尚未实现通信网络的全覆盖。相比之下,1982年加拿大便将均等化提升到宪法高度,通过在各级政府建立处理城乡关系的委员会,对那些没有能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政府给予直接财政援助,保证不管人们居住在哪里,都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均等化项目。

3.1.3 服务供给滞后发展需要

我国气象公共服务的供给尚未实现地理范围内的全覆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仍有0.36%的居民无法接收到以气象预报为主的基本公共气象信息,而这些人群大多分布于经济水平较落后的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地区。在部分农作科技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农民对气象预报的依赖程度大,缺乏作业指导的农作往往使农民难以获得较高收益;同时,部分地区提供的气象公共服务以基本的气象预报为主,居民对气象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严重制约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而在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政府则帮助农村地区建设公路、铁路、公共福利设施、排水灌溉系统及通讯系统,并针对农民所从事的农作活动提供相应的气候预报与作业指导,满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3.1.4 缺乏特色制定的灵活性

我国地理气候差异大,公众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在应用气象服务的需求度和使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的灵活性的缺失最终导致同一气象公共服务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居民群体所产生的效用有明显不同。例如海南岛的居民几乎不需要关注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而北京的居民却十分关心。而与前文提及的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相似,英国政府则会针对北部地区的畜牧业和东南内部的种植业提供较为细致的气象公共服务,甚至对于种植业中的蔬菜种植与水果种植都会有不同的作业气候指导。[16]

3.2 我国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原因

3.2.1 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亟需调整

尽管我国经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但大部分政府的考核指标仍以GDP为主,这必然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17]提供以气象公共服务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是一项实施难度大、成本高、绩效不显见、民众获益难以量化的工作,加上公务员任期五年制的现实,当期政府往往更愿意将资金用于修路、建楼等城市建设。所以,当GDP增长成为政府工作主要考核指标,气象公共服务等公共服务必然会被置于次要位置,相关的财政投入也必然会减少,气象公共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也便随之产生。

3.2.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执行不畅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截止2012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8.5万亿元,对西部地区实施倾斜的转移支付政策,缩小了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财力差距。但在区域内,转移支付制度未能实现均衡供给,特别是西部地区。2011年底,我国东部、中部、西部拥有的气象台站数标准差分别为21.74、40.83、96.86,可见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未能有效地降低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省市用于气象公共服务的财政水平的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但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则会发现,其各级政府严格贯彻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其充足的财源;同时,转移支付又主要采取专项转移方式,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保障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

3.2.3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执行偏颇

我国现行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具有较强的城市偏向性,同时在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与随意性等问题。以南京市为例,2013年南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全市固定投资的69%,而部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对固定投资依赖较强,如一旦没有气象雷达等大型气象探测设施的支撑,决策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将很难保证;同时,2013年南京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共计831.31亿元,但浦口区等非中心城区预算收入仅为199.01亿元,占比23.91%。考虑到东中西部地区政府财政和产业结构等的差距,本文认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具有较强的城市偏向性,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乏定量且强制性的制度保障,城乡公共服务的“二元化”不利于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获取。

3.2.4 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民众参与

我国气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各级政府,这使得部分人力、财力较为紧缺的地区政府难以提供针对地方情况制定的特色气象公共服务。尽管政府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但政府仍会考虑其自身利益,具体包括政府官员利益、政府部门利益和政府组织整体利益。因此,仅靠政府单方面的服务支撑难以提高气象公共服务的质量,市场机制的缺乏导致相关社会群体参与服务供给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因而也就难以保证气象公共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业人员的需求。而发达国家的民众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则既是参与者,表达公众意见和建议;又是监督者,对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监督。

3.2.5 需求表达、决策参与渠道不畅

沟通渠道的不畅往往易导致问题的产生与恶化。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阶段,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气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例如健康理念被广泛关注的今天,气象预报需要添加PM2.5指数、紫外线强度等内容的播报。但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以及传递不畅的需求表达渠道使得气象公共服务产品缺乏实用性,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最终导致气象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4 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4.1 转变政府工作考核方式

单纯以GDP为绩效指标的考核方式必须改变,同时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专款专用的“事权与财权”统一制度应作为实现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基本手段。具体地,政府首先需要转变“GDP优先”的发展理念,多将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纳入绩效考核,在气象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上树立相对指标,即比例指标,用目标指引行为;同时,积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将“事权与财权”统一的要求规范化、法律化,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的脱节。但这并不非指一味地增加气象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而是强调做到实际支出满足居民实际需要,用需求指导改善方向。

4.2 落实区域内转移支付制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对降低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省市用于气象公共服务的财政水平的差距作用不明显,这与县市级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关系紧密。[18]本文认为我国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在坚持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横向、纵向补助提高贫困地区的财政实力,杜绝一些地区出现的将中央转移支付留在省级政府的现象,充分发挥较低层转移支付制度调节财力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强调实际需要与实际支出的对应关系,用于气象公共服务的财政转移过多会对转移省份财政造成压力,而转移较少又会限制被转移省份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4.3 完善公共服务按需供给

解决城乡气象公共服务“二元化”问题,基本前提是要改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城市偏向性特征,实行以满足服务需求为目标的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面对如今我国城乡在气象公共服务水平上的差距,在气象公共服务供给上地方政府应该适当增加农村财政资金的下拨比例,该做法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在服务水平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避免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对于极度贫困的地区,中央应给予特殊财政补助,满足当地居民对气象预报等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

4.4 鼓励群体参与服务供给

居民对气象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关联,当人们所从事经济活动产值越大,其对气象公共服务的需求就越强烈。因此,仅靠政府气象部门为整个地区提供服务难以适应现代需求,必须引入社会力量,调动社会群体参与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具体地,政府可以通过有偿购买、特许经营、政府参股或与相关组织合作等方式获得其提供的以气象信息、学术研究、科技发明为主的气象服务产品,再进行规范化整理后向社会公众提供,甚至无需整理。这不仅可以使相关部门将多余的资源用于改善气象公共服务质量上,还可以调动社会群众对公共服务事业的积极性,提高民众对公共服务的接受度,做到“供给即需求”。

4.5 畅通民意反映交流渠道

对于气象公共服务的实际供给必须与居民的实际需要相适应,而我国“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度易造成气象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公众需要,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的后果。因此,气象公共服务供给方在生产服务前需要广泛听取居民要求,要实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让居民对气象公共服务的要求能有效地传递至相关部门,以提供民众需要的服务产品。而实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制度需要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因此,继续推进现行“信息员”队伍建设、气象灾害预防预警社区试点工作也是提高气象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气象服务现状指出我国气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内涵,为实现均等化目标明确了方向。在此前提下,本文从制度系统与制度安排两个方面指出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要求,并以此指出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存在的不均等现象,为均等化目标指明了实现路径。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气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根源基础上,为实现均等化目标提出五点制度层面的建议:一是转变政府工作考核方式;二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落实区域内转移支付;三是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四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供给;五是畅通交流渠道,加大公众决策参与度。本文以我国现行政策制度和气象公共服务现状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综合考虑我国政策制度安排与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除以上提出的发展建议,本文认为还应在增强居民使用服务的能力[19]、满足“三农”对气象公共服务的需求、构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共同作用。具体地,首先需要加强气象公共服务使用宣传,并针对提供的气象服务开展相应的提升使用能力的知识教育。如在社会公众层面,在电视、网络、社区公告栏、地标等多方面传播气象公共服务的使用说明,提高民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第二,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对公众气象服务的特殊依赖,满足“三农”的气象公共服务尤为重要。[20]一方面需要根据当地农作特点开发有地区特色的气象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加强农民防范与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的知识宣传。第三,构建气象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将气象公共服务投入、实际产出以及居民实际获益数量化,利用可以衡量的指标引导相关部门进行工作改进,推动我国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43-47.

[2]郭琪.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迁徙中国政府间均等化转移支付[J].当代经理人,2006(3):6-7.

[3]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1):43-45.

[4]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经济经济体制改革,2006(1):21-26.

[5]丁元竹.税收体制如何跟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匹配[J].北京日报,2008:2-4.

[6]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7).

[7]和文农.试论逐步实现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4).

[8]毛予晖.城乡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8):141-143.

[9]姜海如.基本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浅谈[J].中国气象报,2012(3):1-2.

[10]孙小平.城乡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与探讨[J].北京农业,2013(2):109.

[11]常修泽.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体制支撑[J].t望,2007(2):48-49.

[12]张恒龙,陈宪.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地方财政研究,2007(1):13-17.

[1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

[14]张琪.我国气象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理论研究,2012(5):32-33.

[15]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J].战略与管理,2003(2):27-33.

[16]宋善允,薛建军,赵瑞.中国气象服务公众效用定量评估[J].气象软科学,2007(3):5-10.

[17]王莘.我国气象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海气象,2012(3):2-11.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6)

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我国经历的自然灾害逐步增加,其中又以气象灾害为最多,因此,“天气因素”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角度考察,目前的气象服务产品总需求依然大于总供给,气象服务产品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如何实现供求均衡以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如何以供求均衡为目标来合理选择最优气象服务供给的路径,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象服务产品的特征

厘清气象服务的产品特征是分析气象服务产品供给均衡的前提。气象服务一般是指从事气象业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向社会或某个组织、个人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警报、气候应用分析、气象灾害评估、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的总体。根据目前分类,气象服务产品由气象灾害防御产品、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组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上述气象服务产品,它不同于经济领域一般私人组织提供的服务性劳动,它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的观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消费。显然,气象服务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1、气象灾害防御产品的属性分析。气象灾害防御产品往往具有社会成员集体享用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如的台风预报警报,受益的是台风发生地区的所有公众,决不能划分哪些人能或不能消费这种气象产品。并且灾害防御气象产品也成为当代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必须产品,如果缺乏这些气象产品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造成重大社会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所以,它具备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

2、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分析。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指导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其中如天气气候的变化和气候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虽然直接使用者是政府等决策机构,但其最终受益者是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大量的准确、长期的气象决策信息获取依赖于先进的气象技术手段。而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具有高科技、高投入的特点,但其产出则是一种大众效益和社会综合性效益,难以确定具体社会付费消费对象,也难以建立可供操作的付费方法或形式。相对而言,政府“买单”技术手段建设,才能使气象服务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社会成本最低,因此,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不具竞争性,属公共性产品。

3、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分析。公众气象服务通过电视、广播或者网络等媒体,以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为主要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活动,这类气象服务的享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常显著。因为,在技术上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效地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人群中是非常困难的,采用别的方法代价又很大。从效率上看也很不值得,因为气象服务产品被提供后,增加一个人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排除部分社会成员的消费,既要花费巨大的技术成本,又易引起社会公众不满,更与当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相矛盾。

4、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分析。专业气象服务包括专项气象服务行业和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中的链条延伸部分。专项服务指为政府部门的专项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专门建设项目以及重大社会政治活动等提供的气象保障服务。其中为各级党和政府举办的重大政治活动的气象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因为该气象产品的最终受益者仍然是社会公众。行业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为某些特定的行业,如航空、航海、农业等行业提供的详尽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这类气象服务产品无论在生产和消费上都具公共产品属性。

公共气象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它可以明确宣称政府就是公共气象产品的提供主体;社会公众是公共气象产品的消费受益主体,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气象产品的途径是社会公众媒体;公共气象的宗旨是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产品的满意程度,不断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细性和多样性的气象服务需求。

二、公共气象服务的供给均衡及其供给不足分析

在经济学里,均衡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供给均衡是指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供给状态。在完全竞争条件的市场中,私有物品的供给均衡,对消费者而言其实现的条件是:支付给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与消费者从最后一单位产品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私人产品所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消费该产品的代价。对生产者而言供给均衡的实现条件是:生产者的利润达到最大化,或者生产者提供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正好等于该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根据均衡条件,当私人产品的市场供给达到均衡时,生产者的最后一单位私人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消费者愿意为该单位产品支付的边际价格。这时,供给数量和结构完全等于需求数量和结构,生产者的利润和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达到均衡并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配置最具有经济效率状态)。

由于气象服务产品属于公共产品,其最优数量理论上可以参照私人物品的均衡分析得出,有效率的供应量应是使个人消费的边际价格的总和与生产该物品的边际成本相等,而实际上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最优数量非常难以确定,最常见的状况就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一是从消费角度分析,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最优配置标准是每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边际价格之和与边际成本相等,而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是公共性的,价格是私人性的,这将导致任何社会成员都不会在事实上或名义上申明自己消费这些公共气象服务的程度而支付某种价格,因此,在事实上必然会使某种公共气象服务的私人申报的价格之和要小于其边际成本,导致公共气象服务提供不足。二是从生产角度看,由于公共气象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增加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气象产品的边际成本总为零,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趋利避害的心理驱动下,他就会尽量地少支付价钱甚至是侥幸“搭便车”以获取消费公共气象服务的权利。显然,作为气象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无法通过市场以弥补公共气象服务的生产成本,结果是社会产出低于最优产出数量,甚至是产出量为零。显然,依靠市场的自动运行,不能保证公共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

因此,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往往出现市场失灵,但市场配置不足或是社会需要的市场不能或不愿配置,作为市场调节手段的边际价格机制无法使公共气象服务的供给实现社会最大化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然承担公共气象服务的供给职能,可以通过对公共气象服务领域资源配置进行的干预,以逐步实现最优的供给均衡。

三、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均衡的实现路径

由于气象服务产品的公共性,市场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供给,必须由政府参与气象领域的资源的配置,由政府替代市场来进行供给。

1、完善气象服务生产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完善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有利于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安全的气象服务体系,促进气象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促进全社会对气象资源这一公共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的关注程度,提高气象研究能力,进而推动国家公共气象事业的发展。从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现状看,由于气象事业投入具有技术含量高、基础性强、投资额大的特点,公共财政对气象领域的投入依然不足,事业经费缺口大。为扭转这种状况,一方面,根据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提供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从量上规定公共气象产品范围,然后根据其事权确定公共气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通过社会同类人员平均支付成本,政府根据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所形成的年人员总成本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从质上对公共气象产品进行规定,如果要求公共气象产品达到发达国家同期中等水平,那么对实现这种水平所需要的设施、设备、技术和环境条件进行论证,政府根据论证方案可预算出当期公共气象建设的总投入并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同时,为保证这些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可预算出生产相当水平公共气象产品所需年运行总经费并给以相应的公共财政支持。

2、建设一支具有公共服务意识的气象队伍。气象服务产出的“公共性”要求每一个气象工作者必须树立公共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为政府、为社会公众、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思想。高质量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取决于气象队伍对公共气象事业高度的热情、对社会强烈的服务意识、对气象科学不懈的钻研来实现。尤其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衡供给的关键。气象工作者要时刻将自己的发展与气象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联系在一起,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成为熟悉气象基本业务,了解社会对气象的要求,有很强的科研开发和业务转化能力的人员。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全力以赴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天气预报准确率。因此,必须依靠先进探测系统及先进的预报方法,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让社会公众愿用、会用、好用,并且能为用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增加公共气象服务项目。只有创新气象服务供给体制和方式,扩大服务对象,提供适合用户特殊要求的新产品,才能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服务中争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对气象信息进行深加工,提高气象信息作为商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加气象服务的层次。

5、完善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目前,气象工作领域涉及到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大气成分、空间天气、人工影响天气、雷电、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等方面。气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气象服务产品包括气象灾害防御服务产品、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如何在增加公共服务产品过程中,进一步提供公共服务质量,急需加强完善业务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我们生产什么、按什么标准生产。比如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就明确了气象灾害预警的内容和等级。

【参考文献】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18-02

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与国民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2]。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发展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将气象服务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3类。所谓公众气象服务,是指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为满足社会公众了解天气的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保障安全所提供的气象服务[3-4]。目前,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一周天气趋势预测、月天气趋势预测以及重大天气过程、重要社会活动等开展的专题气象服务产品,服务主要通过短信、电视、网站、显示屏等途径提供。为更进一步掌握共和县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状况,客观、真实地了解各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共和县气象局开展了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情况,以期改进今后的气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时间与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2016年8月。调查对象:县政府所在地恰卜恰镇的各行各业人员,参与问卷调查的共有600人,基本涵盖了工人、农民、医务人员、学生、个体经营者、离退休人员、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年龄为18~70岁。

1.2 调查内容

针对目前共和县气象局现有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调查共设计了多个问题,主要涉及公众对天气预报的总体评价、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和态度、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等方面。

1.3 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29份,有效问卷520份。9月对有效问卷进行了汇总、统计、分析。其中城镇居民366份,占70.4%;乡村居民154份,占29.6%。农民占的比例相对较多,为26.0%;其次是学生,占20.0%;工人、干部、个体人员比例为10.2%~14.2%;其他人员占2.1%。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之间,占93.8%。其中,30~49岁最多,占75.2%;其次是50~60岁,占9.8%;再次是18~29岁,占8.8%;60岁以上最少,仅占6.2%。从被调查者的学历情况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最多,占29.0%;其次是高中学历,占20.2%;中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基本一致,占18.2%左右;大专学历人员占13.8%,研究生学历人员最少,仅为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关注程度

由D1可知,共和县公众对天气预报“非常了解”的占22.1%;“比较关注”的占36.5%;“一般关注”的占33.8%;“不太关注”的占6.3%;“一点也不关注”的占1.1%。公众对天气预报表示“非常了解”“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占92.4%,说明天气预报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等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2 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评价

由图2可知,公众感觉天气预报“很准确”的占13.3%,感觉“准确”的占19.8%,感觉“基本准确”的占65.0%,感觉“不准确”的占1.3%,感觉“很不准确”的占0.6%。“基本准确”以上的公众占总人数的98.1%,但仍有1.9%的公众感觉天气预报“不准确”,说明天气预报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3 公众对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准确度的评价

由图3可知,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很准确”的占11.2%,认为“准确”的占26.0%,认为“基本准确”的占57.7%,认为“不准确”的占4.8%,认为“很不准确”的占0.4%。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基本准确”以上的人次占总人次的94.9%,说明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得到的绝大多数公众的认可,但也有约5%的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不准确”,因此需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率。

2.4 公众对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及时性的评价

由图4可知,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很及时”的占11.0%,认为“及时”的占39.6%,认为“一般”的占46.2%,认为“不及时”的占2.9%,认为“很不及时”的占0.4%。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及时”以上的人次占总人次的50.6%,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的及时性,并提高提前量。

2.5 公众认为对生活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公众认为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冰雹、大风和暴雨,分别占49.0%、44.2%和42.3%;其次是沙尘和干旱的影响,占37.7%和33.1%;霜冻、高温、连阴雨等占19.6%~25.2%;寒潮和低温分别占11.0%、9.8%。这些数据结果表明共和县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明显(表1)。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此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大部分公众对天气预报比较关注,公众对天气预报表示“非常了解”“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占92.4%,不太关注的人员比例占6.3%,“一点也不关注”的比例仅为1.1%。认为天气预报“比较准确”“基本准确”以上的公众占总人数的98.1%,说明天气预报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等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仍有1.9%的公众感觉天气预报“不准确”,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仍然是气象部门最需要改进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5-6]。

(2)共和县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的及时性较差,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及时”以上的人次占总人次的50.6%,有约3.3%的公众认为“不及时”或“很不及时”,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的及时性,提高提前量。

(3)共和县影响公众生活的气象灾害分别是冰雹、大风、暴雨、沙尘、干旱和高(低)温等,数据结果表明共和县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

4 参考文献

[1] 王建萍,刘耀武.陕西县级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思考[J].陕西气象,2008(6):4.

[2] 骆月珍,雷俊,吴扬,等.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J].浙江气象,2009,30(1):24-26.

[3] 王新生,陆大春,汪腊宝,等.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技,2007,35(6):853-857.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87-02

0 引言

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象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四部分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既是以常规的天气预报业务为基础,又必须在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上针对气象服务不同对象的各种不同服务需求而进行科学的气象服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气象服务不仅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范畴,而且属于社会科学领域范畴,两者相互交叉、互为补充。本文以广东省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为研究对象,从气象服务的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探讨了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新思路。

1 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问题

广东省揭西县西北部为高山,中部为丘陵,东南部为平原,山地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85%。 其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当地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884h,无霜期在300d左右。其中有霜日多数出现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当地的年均降雨量为2 105mm,其中揭西县的坪上莲花山附近降雨较多,其年平均降雨量高达2 600mm左右。从整体上说,除每年的台风以及暴雨天气外,广东省并不属于气象灾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方面很多矛盾与问题依然显现出来。

1.1 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程度与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协调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程度与日益增长的服务不协调是当前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揭西县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揭西县的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对气象服务产品需求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对服务精度和服务准确度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揭西县气象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加强了防灾减灾的服务内容,增加了灾情收集、风险评估、农村预警等灾害服务管理措施。在专业气象服务方面,开展了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评估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在气象为农、工、商领域,针对现代农业设施,开发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在海洋、交通、水文等专业领域,揭阳市气象局也开始有所涉及。但是作为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单位,面对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体制在人力、财力资源及科技力量方面的不足明显突现出来。虽然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共气象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但揭西县的气象服务队伍数量和质量均没有大规模增加,其人员不足和人才缺乏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瓶颈。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公共气象服务队伍的编制和事业经费的投入都是有限的,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揭西县气象局如何利用有限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资源,挖掘公共气象服务效率和效益,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程度与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了当前必须思索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1.2 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的公益性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不协调

公共气象服务公益性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性发展不协调是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气象服务的公益性首先体现在“公益”二字。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受当前财政投入体制、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的限制,揭西县气象服务还不能完全做到“无偿服务”。在财政扶助还没有完全到位之前,揭西县的气象科技服务出于自身稳定发展以及职工自身待遇保障要求,还必须开展一定程度的有偿服务。事实上在发展公众气象服务中,公益服务与气象科技服务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采取有偿服务获取一定收益是当前揭西县的公共气象服务难以回避的问题。但是随着网络等公共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公共气象服务内容更丰富、频次更多、覆盖面更广,这些均不可避免地会对有偿气象信息服务产生一定的影响。揭西县公共气象部门面临着两难选择:加强公益性公共气象服务与避免有偿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减少。在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的国家财政投入保障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若盲目加强公益性气象服务,揭西县的有偿性气象服务的收益必然减少,这又会直接影响到气象职工队伍的稳定。这种两难困境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揭西县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道路上的另一个主要障碍。

2 新形势下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机制的思索和探讨

为适应当前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需求,揭西县气象局根据实际采取了两极管理模式。将公共气象服务的机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公益性气象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主要承担电视、和网站等各类公共媒体的公益气象服务,纳入气象基本业务单位进行管理;另一部分采取商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承担有偿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信息增值收益的运营。但这只是为适应当前实际所采取的一种过渡体制。在过渡体制模式下,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的运行机制应该向公共气象服务目标模式的方向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是新阶段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可回避由于与现行气象服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相适应带来的矛盾。为转变思维,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揭西县气象服务机构。首先必须逐步理清基本的公共服务和非基本的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公益和增值性公益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核心任务。面向用户的专业气象服务应逐步推进建立市场激励机制,现阶段应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注重成本效益激励,推进市场化运行。

3 结论

总之,揭西县正处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转型期。揭西县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必须以服务需求为牵引,以公益性气象服务为终极目标,大力推进和加快公共气象的现代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增强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9)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公众及行业对气象服务的内容要求越来越细致,对服务手段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服务及时、准确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对各个层次用户使用气象信息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借以提升自身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背景下,如何在依托气象业务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藉大型体育赛事气象系统建设来提升气象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如何在现有服务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大运会气象服务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气象信息需求分析、气象信息的传播以及大运会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3方面进行探讨

1公共气象信息的需求

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分为3个层面:决策层、公众以及专业行业用户。

决策层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从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层面来考虑,要求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对大运会开幕式及各项体育赛事等的决策气象保障要求预报在时段、活动区域的高度精细化,气象服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敏锐性。

在夏季,公众普遍较为关心“高温天气”和“最高气温”,对天气实况信息的关注度比气象部门预期的要高,而灾害性天气预警则处于次关心的地位。气象部门一贯认为的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实际关注点可能有偏差。大运会公众气象服务需加强与高温有关的预报产品的研发工作,还需增加天气实况信息服务。

深圳大运会行业气象服务更多的体现在对整个城市的运行保障中。深圳8月台风、大风、暴雨、高温等灾害天气频现,各行业都有一些针对性的需求。例如,大运会期间游客数量激增,交通运输行业(港VI码头、高速公路等)希望针对台风、大风、低能见度开发服务产品,以保证大运会官员、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出行和体育运动设施的顺利运送。同时,在高温频现的8月,气温的小幅上升就会对电力负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气温变化趋势监测及服务,配合电力能源部门做好在大运会期间的电力运行保障。

2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

大运会期间信息量巨大,为了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社会各层面,气象业务部门应当致力于丰富气象服务手段,同时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

气象信息现有的传播渠道主要有:电视、广播、12121服务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络、气象信息电子显示牌、报纸、小区广播等,各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2009年深圳公共气象服务调查表明,电视仍是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手机短信首次超过网络成为第2主要渠道,见证了深圳气象手机短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调查还指出有近40%的公众希望“增加气象渠道”,实际上目前已有超过8种途径向公众气象信息,然而每种渠道的受众面和信息传达率有较大差异,公众个体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深圳气象局通过大运气象信息服务建设,在继续发挥新兴传播渠道特长的同时充分激发传统媒体的优势,建立一个立体的传播网络,以达到公共气象服务“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目的。

3大运会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

大运会使深圳公共气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此前的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的成功,给深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何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气象保障服务,了解服务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是气象部门最迫切的关注点。结合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实践,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升。

3.1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

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涵盖了大运会官员、运动员、政府决策部门职员、国内外观众、旅游者、全体市民和公众的多种需求,是公共气象服务的综合和缩影,其业务量无论在预报时效还是在预报精度方面都会远远超过目前现行的13常预报业务。各种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不但能有效保障大运会所需的精细化预报,也能为今后开展相应的业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着眼于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现有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探测信息处理能力和准确性,提高预警预报的服务水平,提升气候产品的开发能力。目前主要建设的系统和平台中,PONDS(Platform of Now—casting Decision Supposing)临近预报决策支持平台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该系统是分区预警多种临近预报产品集成显示及量化分析功能模块,依照FDP08的模式,集成多种临近预报产品统一的显示界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预报产品,实时生成对比的实况检验图。将多种临近预报定量产品转化为预报员分区预警定量化指标(图1)。

深圳市气象局自主开发的精细化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可制作精细至街道辖区的分区预警产品,自动形成短信、传真、图文、字幕和报文等,与短信平台、各服务网站和传真分发系统等自动连接分发预警信息,为大运会场馆的精细化预警预报奠定了基础。

深圳市行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升了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该系统以气象高敏感行业的服务需求为导向,集监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程建设、行业调研信息和用户基础信息管理、专业预报模型建立等业务为一体,包含了气象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行业基础信息分析与处理子系统,消息(因子、事件)驱动子系统,行业专业预报子系统,行业服务产品生成系统,行业服务产品分发系统(图2)。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按行业、按应急级别和需求种类,以及区域监测和地理信息自动分类转发,完成了专业预报产品制作平台,实现了对深圳东部华侨城的个性化对点服务等功能。目前该系统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它的运行不仅能在大运会气象保障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对深圳公共气象事业发展的意义也是积极而深远的。

除以上自主研发的临近预报、预警分发、综合服务系统外,深圳市气象局还引进了一些科技攻关项目。如OFIS奥运场馆预报系统、欧洲中心32d集合预报产品系统等。从北京引进的OFIS系统,在完成深圳本地化工作后,提供了本地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深圳城镇精细化预报数据和SAFEGUARD场馆精细化客观预报数据的接入口。OFIS系统将成为大运会期间进行场馆预报的重要工具。欧洲中心32d集合预报系统每隔7d更新一次数据,提供深圳周边49个点未来32d的集合预报,图形产品分时间序列蜡烛图和要素空间分布图,给中长期天气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3.2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

深圳市气象局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开展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2009年为了科学定量评估“气象服务年”的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开展了《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的模型和框架延伸至高端用户。调查除了解大运会运动项目本身的气象需求外,对气象服务效益和决策层、公众、专业用户满意度进行调研,了解各层面用户的服务需求,科学评价气象服务效益,不仅能为大运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深圳的公共气象服务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引。

3.3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

深圳市气象局在筹备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在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气象信息有效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电视媒介的作用。通过高收视的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节目中的气象连线直播节目,预报员与公众“面对面”讲解天气,将第一手的气象信息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出去,保证了天气预报的权威性,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是充分激发广播媒介的潜在优势,使其在新的背景下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至2008年,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已实现了深圳气象信息在本土电台的全覆盖;2009年12月,在南粤之声电台增加了每日科普互动节目,节目以新颖的方式,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内容,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反响热烈。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节目均由一线预报、服务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直播连线,保证了节目的高度权威性,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同。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10)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2009年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性服务。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35-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共权益保障强化,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1]。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现存的机遇和挑战及如何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展开研究,从注重气象服务中的灾害监测、预测水平的提升及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进行了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研究。

1 公共气象服务概述

1.1 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

所谓公共气象服务是指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媒体以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进行的气象信息提示。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的媒体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正确的气象信息。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主要有2个:一是要为民众提供正确的气象服务信息,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醒群众对即将到来的灾害进行预防,进而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提供正确的公共气象信息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指数的重要的方法[2]。

1.2 公共气象服务现存的挑战及机会

内蒙古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风沙较多,面对这种情况,公共气象服务要重新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气象服务体系,同时要注重对公共气象服务队伍中的人才建设,提升气象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1.3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措施

要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首先就要注重气象服务中的技术投入,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武装气象服务。一是要建立完整的气象服务体系,该体系是包含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系统、气象观测系统以及科技支撑系统在内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气象服务体制。4个系统是密不可分的,第4个系统是必须要服从于前面3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要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为民的特性,即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及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作为其存在的意义及目标。三是要保证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提高气象服务系统对灾难的预报以及预测性能。

2 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防灾减灾能力

2.1 注重气象服务中的灾害监测、预测水平的提升

2.1.1 注重气象服务系统的灾害监测水平的提升。对自然中经常会出现的灾害次衍生灾害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就要立即发出警报。对自然中的进行预测,旗县内的各个区域之间要加强合作,尤其是旗县内部的农村或者沿海地区、山区地带等地形地貌较为特殊的地方要特别加强气象的监测以及预报。

2.1.2 注重对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的提升。要求建立较为完整的气象预报体系,要提升气象预报的及时性、高效性,特别是对一些较为严重、摧毁能力较强的灾情的预测更要及时准确。要对旗县内部的各个地区的气象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一旦有灾难发生的征兆就要立即告知当地民众,督促他们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力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旗县内经常发生洪涝以及冰雹等灾害,气象部门要对这些灾害进行更为详尽和集中的预报以及预测[3]。

2.1.3 对于可能发生的灾害要及时进行预警信息的。要注重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较之以往的气象灾害系统而言,在预警频道以及灾难信息功能、内容上都应当有所改进。并且该系统和气象卫星广播、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等系统之间的联系都要进一步加强。

2.2 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

2.2.1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的预备应急处理方案。按照国内相关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方案内的相关要求,对已有的气象灾害的预备应急处理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有些可能进一步引发其他类型的灾难的灾害来讲,要特别注重应急方案的设计。

2.2.2 注重灾难应急处理的队伍建设[4]。对于灾难应急处理队伍中的队员要定期进行培训,特别是新进的员工,要进行实训,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灾害应急处理队伍中的员工应该对各种灾害都能够有一套应急处理方法。

2.2.3 重视抗击灾害以及救灾的实际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灾害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灾害,如滑坡、山洪等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其他的一些灾害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所以,提升队员的实际抗灾、救灾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参考文献

[1] 王莘.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海气象201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