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1 17:06:40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1)

引言

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是目标明确以及结构严密的工作,在具体的管理中要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执行。对公共管理中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就要能结合时展的需求,在管理的方法应用上能科学化,注重改革的深化实施。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质量提高起到促进支持作用。

1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特征及改革重要性

1.1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特征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在当前有着鲜明的特征,随着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在管理上也有着变化。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体系方面的特征来看,体系的新型特征比较突出。在经过了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的类型主要有从属上级事业单位类型以及从属地方事业单位类型。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在服务性的特征上有着鲜明呈现,这也是事业单位管理最为基础的特征。公共管理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在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由于是公共管理机构,所以在管理的服务性特征上就比较突出。

公共管理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的多样化特征也比较突出。对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后,在管理中的资产管理方面也有着很大变化。在从中央获得资产管理授权方面有着突出,在这一方法应用下,能在权力的范围中自有了扩大,对自身经营产权也明确化。在资产管理的方式方面也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公共管理视野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在公益性的特征方面也比较突出。这是事业单位自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决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有着基础作用发挥,行政管理是对社区发展以及公众需求的满足。在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对社会效益的增加有着强调,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公益性特征就鲜明的呈现。

1.2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重要性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是促进管理质量水平提高的基础,对行政管理的强化就能对事业单位更好的适应社会有着保障作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涉及到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通过行政管理也能对事业单位部门以及人员的沟通交流进行加强,也能通过行政管理的改革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有效提高,从而更好的在激烈市场中生存发展,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处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对单位自身实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在社会制度以及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下,事业单位的发展就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在行政管理的改革方面进行加强,就能对事业单位发展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这也是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能通过行政管理的深化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决策准确性提供有力依据。

2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

2.1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就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在行政管理的效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主要是通过沟通型的模式进行的应用,这就在应用中,使得管理呈现出金字塔形状,对工作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效率比较低,在管理的效率上也比较低。管理中的诸多程序就会产生大量文件,在管理上增添了很多麻烦。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以及科学化保障。随着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的实施,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体制改革没有完善化以及科学化的呈现。在原有的思想观念转变上还存在着困难,不能及时的和时展的要求相契合。再有就是对自身的生存发展定位上没有准确性呈现。这就对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质量水平提高有着很大阻碍。

要想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在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上就要加强,但是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观念上以及技术手段的应用上,都没有科学化的呈现,有的还没有达到管理的标准,在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等。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内部激励机制方面还不能有效落实,使得行政管理人T的创造力不能有效激发。这些都影响了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2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策略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发展,就要能从多方面加强重视。笔者结合实际对行政管理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应用下,就能有助于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第一,加强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内部机构的科学设置。为能保障行政管理的效率提高,就要注重在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立上科学化以及高效化。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有着保障作用,在行政管理部门的科学设计,就能将信息服务以及咨询以及办事等功能综合性的应用,在对实际管理的效率提高上就打下了基础。在管理部门的科学设置下,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岗位合理搭配,发挥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这就能从行政管理的质量上有效提高。

第二,基于公共管理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就要注重运营目标的科学化,将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平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方面要加强,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的目标上能明确化,这是对公共服务效率水平提高的基础。在行政管理工作实施中,对预算管理的加强要重视,这是对事业单位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要在预算方面能和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在财务收支的计划性手段的应用上科学化呈现,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来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注重对公共管理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结构的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不同形态组织治理结构,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在行政管理的结构方面也愈来愈复杂化。事业单位要想将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就要充分注重构建新型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在行政治理结构方面能完善化呈现,保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在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能够在管理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方面充分重视。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来管理体系上能不断优化,制定明确化的规章制度,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职能加以明确化。

第四,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水平提高,要充分注重机制的创新以及对法规的完善化实施。机制的创新是保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对事业单位发展引导的重要思想,对行政管理创新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机制创新中,就要注重事业单位自身的不足,结合实际来进行弥补。在法律层面要加强对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规范化,以法律为准绳,保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良好发展。

第五,提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需要优质的管理队伍支持,这就需要在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方面能不断加强,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在行政管理的理论上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都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丰富,在管理工作的效率上通过相应方法的实施进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是需要合力完成的工作,所以在具体的管理中,就要注重和相关部门积极合作。

3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工作开展,就要能注重管理改革的优化实施,注重行政管理的方法灵活运用。行政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上以及管理手段上,都要能和具体的管理内容相联系,针对性的实施管理手段。只有在这些基础工作上有了优化,才能促进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满宠,禹建蕾.我国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析[J].读天下,2016(22)

[2]安菲.行政管理道德建设思考[J].科技资讯,2015(26)

[3]路钐.对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

[4]周h清.浅谈加强机关行政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

[5]周量.浅析机关行政管理的改革[J].科技资讯,2016(06)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2)

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随后众多高校陆续开设了此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00多所院校特别是一些综合型大学均相继开设了此专业,部分地方性财经类院校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办出有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当前有关高校面临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从财经类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专业优势、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及学生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探讨建设的问题。

一、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共性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发展过程难免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在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问题存在共性。

(一)专业特色不够凸显

专业特色问题一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在我国高校普遍设立,绝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教育部五方向”设置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由于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度不够,对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的理解角度也存在差异,很多院校都是在原有优势专业中派生出来的,据此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形成了相应的培养方向。同样,财经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向也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对比,财经院校在学科支撑、师资力量水平以及学生就业前景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二)师资水平相对薄弱

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实现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步发展。目前,该专业缺乏高水平专业学科以及学科梯队建设尚未完善,大多数只能维持在本科教学水平,与之相关学科课题不多。在财经类院校,该专业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三)培养模式欠缺规范

当下,仍然未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实现人才培养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对接,缺乏对该专业整体行业背景的了解,由此产生的人才供需错位现象。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公用事业管理是一个新的专业,很多财经院校院系开展此学科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探阶段,课程设置调整性较大。绝大数是根据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或专业背景设立的,没有进行标准化的设计,缺少对专业行业背景的认知,因而导致院校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较大。

2.教材出版有待更新。

当前,我国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的成套教材较少,而着重财经院校特色的公管类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多数院校的主干专业课程仍沿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材,业内外最常见的是不同出版社版本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并不适合公关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出版明显滞后,尤其以财经类为主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环节有待精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尤其专业核心课的实务更强,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工作融合教学,当下专业核心课的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相对较低;高校与相关行业组织部门联络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少实践实习机会;实验指导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学习的指导水平,从而影响了社会实践效果。

二、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思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一体化的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应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专业定位优势

专业定位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学校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会开设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税收学等相关本科专业,如果学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属于全国同类院校中金融特色突出的教学应用型本科财经类院校,那么该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可以依托于自己的专业资源优势,这也就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增加了砝码。

(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强化突出专业课程设置的全局优化,实现特色专业发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实现课程体系的突破平台课建设。建立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课程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级教学平台课程。基于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结合不同类型的学校课程情况,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学课程为二级教学平台课。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起步较晚,仍需要通过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1.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应该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教师的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方法主要有三点:一是建议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技能的培训、多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或者通过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方法,来实现提升专业教师素质能力。二是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公共事业管理交流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特别是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协作。三是通过交流互访的形式选派年轻老师到公共事业有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专业师资力量。

金融类院校多位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一二线省会城市,社会资源丰富,与政府职能部门及事业单位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事业单位中聘请一些知识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对公共政策分析透彻的领导人以及职能部门的公务员,担任本专业的专业实践课教师,提升本专业师资水平。

(四)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形式。教学方法如果得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

1.实验教学设施保证。

本专业需要搭建管理教学模拟平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平台、电子报税实践平台及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的“三平台两系统”的电子教学体系,建成一个高水准的标准化电子模拟实验室。基于此,实验室应采取合理的构架模式,以实现满足实践教学、教学示范等功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操作专业技术设备,成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3)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38-02

一、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对道路交通设施、供水与供气设施、供电设施、农村通信设施、绿化及环境卫生设施、防灾等设施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逐进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内容日益丰富,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等方面。但是农村的公共事业相对城市的公共事业还有很大差距,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意识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很多村庄通了公路,部分村庄进行了电力改造,还有的铺设了自来水管等等。但是政府建好这些设施以后,很少派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村民也无心去管这些“公家”的东西,即使有心,也不一定有这个技术和能力。所以没过几年,水泥路就坑坑洼洼了,自来水也不来水了等情况,部分工程因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善,已不能使用。所以在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及公共设施的受益者都缺乏对管理意识的情况下,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这种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状况急需改变。

2.缺乏对公共事业经费的成本核算

公共事业管理最重要的职能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大众的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事业首先要注意公平性,但在公共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效益,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公共事业费用的使用效益。但是,当前一些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只讲投入,不管产出,不问效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大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不仅造成了政府公共财政的紧张,也使得民众的满意度下降。

3.公共事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设施。许多大城市的公共事业都发展的很快也很好,市民的生产生活都很方便。但是,农村的公共事业远没有达到城市的水平。这主要是由国家对城乡公共事业的投入比例的不同造成的。如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农村公共事业资金的投入远不及国家对城市公共事业的投入。另外,很多农村的公共事业投资管理都集中在对生产设施的管理上,如道路交通、供电、通信等方面。公共生活设施一方面很缺乏,几乎没有投资建设如饮用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一方面也出现没有人管和维护的现象。这样更加造成了农村生活公共设施严重缺乏的局面。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

1.政府缺位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

提供公共物品本应该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同时也是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体现。但是在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指导下,基层政府把发展经济置于首要位置,一切工作围着经济发展这一个主题,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把科教文卫等事业置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视。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比较小,如2001年对农业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是993.4亿元,仅占全国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6.8%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基层政府就更不会在如何改进公共事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及完善管理体制上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

2.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直接原因

一些基层政府还因循守旧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治理模式,固守于压力型行政的旧思维。传统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体系主要是确立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的客观责任,用以抑制管理人员作为人的恶的一面,但却没有发挥管理人员善的一面,甚至会把管理人员拉入到使他满足于履行最低限度的责任中来。这样一方面农村社会就不可能培育出其内在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调动公共事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抑制管理中和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践。

3.农村的特殊性是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客观原因

农村居民居住点分散且居住点的人口也不多,很多公共设施不能获得规模效益,这不仅制约了公共设施的发展,也给管理带来很多的问题。有些公共事业实施例如学校、邮局等往往是在若干个农村居民点共享一个,而不可能每个居民点一个。这样容易造成管理的范围太大、管理人员不够、成本太高等问题。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不容易达到城市的一般水平。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税收额减少,农村公共机构的保障能力的下降,有的公共设施会逐渐衰败,还有的公共设施甚至被管理部门撤消或遗弃。

三、完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措施

1.增强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意识

增强管理者及村民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的正确认识,是搞好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没搞好就是渎职。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巨大任务,必须要搞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工作中应该要有战略意识、全局观念,还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村民作为公共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是与自己的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没有公共设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更不可能有整个农村的现代化。

2.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功能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为了更好地履行其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公共事业内容广泛、复杂、差异大等特点灵活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既可设立综合管理机构,又可以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或者设立管理协调机构。并且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做自己应该做、能够做的事,并全力以赴把这些事做好、做实,而不要去管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更不能扭曲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行为,把公共事业管理变为有偿服务,防止与克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公关就是行贿”等现象的发生,真正让民众满意、高兴。

3.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呈现出“投入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偏低,没有成本核算意识。新时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应转变“投入型”这种单一管理方式,必须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建立绩效导向型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的过程中应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并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如可从县乡(镇)政府工作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在设计子指标的时候也应该多方面考虑。如在管理业绩指标体系的构成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指标,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业绩指标;管理成本指标体系应包括内外部成本指标。评估指标,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使指标成为一部分人获取私利的工具,应该保持公正性。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适合所有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也是所有县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所必须评估的通用性指标和具体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即特色性指标两部分构成。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能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普遍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应该整合农村的各种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必须提高管理效能。我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及支出额在1800亿元左右,但在补贴方式上主要采取“暗补”,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贴给农业生产者――农民,而是补给了中间环节,农民受益不多。这样原本很有限的资金都没能够很好的用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降低了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因此,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必须面向农村的生产、面向农民的生活。保证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对农民的援助落在实处,提高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援助效能,让农民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目前,我国各地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效能农业转变,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必须要增加向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切实的实惠;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使农村公共事业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5.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对农村公共事业先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别确定市场化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利用的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农村地区公共事业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3]韩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N].人民日报,2006-02-13.

[4]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姚靖.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4).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4)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中提出:上海在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构建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城市安全的屏障。并在卫生信息工程建设方面强调:在重点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县CDC建设,提高区县CDC在危险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预防机构建设,健全全市预防控制网络,有效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2003―2004年第二季度,按照“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原则,建成覆盖全市卫生系统公共卫生网络信息平台和市、区县二级网络,保留与外部机构通信及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市卫生局负责建设连接市卫生局、市CDC、卫生监督所、市级医疗机构专用网络;区县卫生局负责建设连接区县相应单位专用网络。相关部门、各区县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及信息化成果基础上,建成相互关联资源共享的人口信息、卫生资源、医疗服务、疾病监测、卫生监督、医学情报等六大数据库。市卫生局负责建立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突发事件报告、应急处置、资源保障、专家咨询、公众交流等七大应用系统。

1 黄浦区CDC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上海市黄浦区CDC是在黄浦区卫生局行政领导下,在上海市CDC业务指导下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环境下,中心进行了信息化一期建设。目前运用的管理及相关信息系统为中心办公自动化软件、中心门户网站、信息化业务及决策平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建)、各业务科室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运用的业务信息系统为传染病、慢性病、五大卫生、信息四大类。传染病方面包括突发应急处置、防疫、计划免疫、性病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消毒病媒等几大部分。

1.1 传染病模块

传染病模块主要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此系统主要包括传染病自动预警、疫情日报、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疾病预防控制、鼠疫防治管理、新结核病管理、艾滋病综合防治、中国流感/禽流感监测、救灾防病报告、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出生登记、死因登记、症状监测直报系统。此类业务主要通过传染病等相关条线及时上报业务数据。

传染病系统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外,中心目前在运用的还有上海市CDC控制系统(特别是市CDC传染病现场调查分析GIS软件),艾滋病检测咨询管理、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管理、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接种率监测数据库、风水腮爆发监测数据库。此类系统及时上报市CDC、中国CDC条线监测数据库。

1.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模块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模块中,有社区糖尿病管理、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心脑数据采集等几大系统,均为黄浦信息化业务及决策平台一部分。通过收集社区资料,区CDC审核,报市CDC。同时区CDC分析数据,提出本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展趋势,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背景资料。

1.3 五大卫生模块

五大卫生模块中,食品与营养卫生有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平台、上海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营养之星(临床版)等信息系统用于食品与营养卫生日常监测及专项调研;学校卫生有学生伤害个案数据库;环境与职业卫生有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2 黄浦区公共卫生信息化现状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总体目标提出: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卫生体系七大系统的建设。其中,应急控制系统明确提出:第一,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与全市应急指挥联动体系衔接,加快市和区(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的建设,实现卫生应急工作的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决策程序化。第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依托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充分利用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日常监测信息,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研究,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在信息化建设中提出:在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系统平台,加强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规范信息采集,强化信息整合,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应用水平,基本建成网路畅通、标准统一、反应灵敏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医疗、预防、保健等居民健康信息的整合利用,实现多档合一、动态更新、信息共享。完善疾病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重点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采集。

2.1 深化四大模块建设,形成公共卫生信息高速公路

黄浦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二期建设项目目前已在筹划建设中,此系统将建设黄浦区公共卫生业务系统支撑与应用平台;公共卫生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完善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软件;建立基于黄浦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的卫生管理与服务平台。

在区CDC业务信息系统中,仍分为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五大卫生、信息四个部分。传染病主要解决开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端口,自主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作历年数据分析及预测传染病发病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进一步完善社区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肿瘤管理等软件。社区高血压管理软件,要求做到能及时把社区高血压患者纳入管理范围,及时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及时分析管理效果,并能预测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五大卫生中的食品营养模块将完成上海市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两网监测,学校卫生档案软件、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环境职业卫生监测信息系统要求实时掌握黄浦区饮用水、X射线、公共卫生场所等各监测点情况,并进行分析和趋势分析;信息方面将有出生、死亡监测点数据分析及趋势分析平台系统;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将完成健康教育的系统管理、信息、业务管理 、分析决策等业务模块功能。

此次完成的业务数据模块和区CDC已有的数据上报及分析系统将构成黄浦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的卫生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纵向(社区、各监测点医疗机构、区CDC、市CDC、中国CDC)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及横向(社区业务平台、各监测点医疗机构业务平台、区CDC业务平台、市CDC业务平台)深度挖取各业务平台数据作分析,为各级卫生部门(防保科、信息科、办公室、各业务科室)、卫生行政领导(各级医院院长、CDC主任、卫生局局长)分析、决策服务。

2.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目前已有 “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该系统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报告与监测预警、中毒控制、实验室管理等子系统组成。从我中心试运行及正式运行情况看,基本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公共卫生业务和管理水平,构建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信息保障体系要求。

2.3 黄浦信息化业务及决策平台

我中心现已有“黄浦信息化业务及决策平台”。该平台已有传染病、糖尿病、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等信息及决策分析系统,是黄浦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卫生管理与服务平台的雏形。若在下一期建设中建立突发事件和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基础信息、疾病控制、公共卫生资源、社区健康数据库等数据库平台,并进一步深化原有分析系统,加入五大卫生及信息等部分,可深化黄浦区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功能,进一步为卫生决策服务。

3 远期构想

根据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卫生及医疗信息资源,提升公共卫生及整体医疗水平与效率;深化四大模块、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基于GIS卫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为公共卫生提供便捷、高效地服务。

3.1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黄浦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指挥中心提供及时、有效、科学数据,为各级指挥决策者在应急事件中果断、正确指挥提供帮助;同时其架起的数据交换平台架构更为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提供基础。从而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指挥能力提供现代化辅助分析手段。

3.2 建立基于GIS的区卫生资源信息系统

基本数据处理、查询、统计、报警等系统,包括卫生资源地理分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突发事件空间分布。通过图形显示各种疫情和突发事件现场分布。对指定区域和时间范围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的突发事件,从整体上分析并图形化展示突发事件时间变化、突发事件空间变化、突发事件人群间过程。利用GIS系统特性,开展复杂空间分析,即空间查询、专题制图、图层信息叠加、影响范围、应急调度、信息标绘、信息保存、信息关联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5)

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是关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业,在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之下,才能确保我国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稳妥地予以处理,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也才能防御、避免疾病、瘟疫等卫生因素造成的恶劣破坏。从当前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来看,尚存在着财政运营资金不足、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待提高和缺乏完备的应急预警系统等实际问题。只有针对相应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才能为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一、公共卫生管理概述

公共卫生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部分,是政府在执行自身应尽职能义务时所采取的维护公共卫生健康安全的具体管理工作。公共卫生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广泛,除了针对社会医疗卫生需求而制定并采取的相应卫生政策外,还包括对于卫生资源的筹集和分配、建立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相应医疗保健服务并调配社会各方卫生组织等。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政府对相关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实施之后,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极大发展,不仅针对公共卫生管理模式进行了革新和突破,就整体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也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使其向着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为公众的卫生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二、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国家能够投入到社会公共事业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充足。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现实需求,国家在公共卫生事业当中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不仅就公共卫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制度要求,也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给予了相应倾斜。与以往相比,我国社会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公共卫生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就具体发展情况来看,问题还是相对严峻的。首先,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农村的卫生条件仍较差,在整体卫生资源充足性和卫生管理水平上均有很大进步空间。同时,农民面对的现实问题仍较复杂,看病难、看病贵仍是老大难问题。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细节问题仍较多,需要通过具体分析进行有效提炼并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三、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财政运营资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总体水平已经得到极大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也相对更加充足。而对于一个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来说,要想保证每个国家公民均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国家一二线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但对于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而言,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财政投入仍然较低,相应的资金仍由政府和民众共同承担。缺乏足够的财政运营资金,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发展运营所需的资金和医疗卫生资源也就相对稀缺,面对日益增加的公共卫生需求,以及多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民众自身的力量较薄弱,政府的财政支持力量也远远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

(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的先富带后富理念促进了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社会资源占有率方面也更具优势。而对于国家西部地区以及偏远地区、资源稀缺地区而言,由于自身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劣势,其医疗资源占有率也就相对较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对比强烈,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甚至过剩的医疗资源,而相对贫困地区不仅缺乏相应的医疗资源,甚至连基本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手段都难以保证,日常生活中面对灾病时要么选择到大城市就医,要么只能放任等死。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也往往束手无策,无法保障自身的基本健康安全。

(三)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待提高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经济,稳固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基,故当前的重心均放在经济发展建设当中,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思想认识上不足,对于公共卫生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仍停留在浅层。各地的公共卫生管理教育水平较低,也就导致相应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处于落后阶段。一方面,学校教育并未充分重视公共卫生管理的教育工作,导致相应的教育断档,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管理组织机构的管理工作仍不够到位,尤其是在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方面,造成其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社会公共卫生管理需求。

(四)未形成完备应急预警系统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仍未形成科学化、体系化的完备系统,在组织管理和执行建设方面仍有诸多不足。无论是在组织体系建设还是在制度细则的建设执行上均相对欠缺,尤其是在应急措施的构建和应急预警系统的构建方面,仍有相当多不成熟的地方。许多地区的应急措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才能完成应急设备的组建和基础性预警机制的构建。部分欠发达地区甚至连基础性应急场所和设施都完全为零,更不用说具备相对完善的预警和检测机制以及针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信息报告系统和指挥体系了。当社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民众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自救或者被动等待政府救援,应急处置效果不佳。

四、公共卫生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多方引入公共卫生管理资金

为弥补当前面临的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予以解决。首先,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由当地政府在谋求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并将财政收入的部分投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当中,并不断增加相应投入的比重,从政府力量方面给公共卫生管理的资金需求予以较大满足;其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引人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当地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和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当中,将广大的社会力量注入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建设当中。通过政府和社两方的共同努力,不仅能够在资金方面提供相对充足的保障,而且能够在面对社会突发性卫生事件时拥有合力,实现应急事件的快速处置和妥善解决。

(二)不断增加公共卫生医疗资源

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作保障,也离不开充足的医疗资源帮助其开展日常的公共卫生防护及保障工作。为此,在通过政府和社会两方获得足够资金的同时,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医院对卫生医疗资源进行采购,不仅在医药设备方面尽量择优采购,还应引进优秀的公共卫生管理队伍和医护人员队伍,强化基础医疗保障力量。同时,还应结合对当地民众居住情况的调查整理,合理建设定点医院,并适当完成医疗救助站的建设,为满足当地基础医疗服务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实现对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化调配,并对存在公共卫生需求的民众提供合理化和优质化的医疗服务。

(三)建设完善公共卫生管理队伍

为确保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保障,解决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人力资源匮乏和高素质人才缺失等现实问题,应当从多方面人手,采取立体化的解决办法。首先,政府应当对当前的教育体系进行相应改革调整,加强对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以获取更多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后备力量。其次,应当结合当前需求,对专业技术发展需求进行梳理,实现在岗专业人员的科学编制,在完成专业人员合理化配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为每个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在提高其医疗卫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在职业素养、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6)

1.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存在医防分离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平行推进,医疗救治体系与卫生防疫体系各自独立发展,两个体系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缺乏有效的联系与协作。有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地区管理,疾控机构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业务指导,信息不沟通、资源不能整合,条块专政的冲突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准确和有效的管理。

1.2对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

危机和突发事件首先突然间给医院造成巨大压力,要求医院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起足以应对该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强大队伍,并安全有效地开展工作。如果医院未能高度重视危机和突发事件管理或放松警惕,不能及时做好预案安排,就可能出现反应迟缓的情况。而且我国现有医院主要决策者大多数并非来自管理专业.而是来自临床,危机管理意识淡漠。当危机来临时,思想准备不足、管理不到位就在所难免。

1.3医务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意识不足

新时期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但是,一些地方病、烈性传染病、职业病的暴发流行,例如血吸虫病死灰复燃、乙型脑炎发病率居高不下、一些地区鼠疫严 重等。此外,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不断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平时大多数医务人员已经习惯了日常规律性工作,医院很少进行危机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宣传教育,对突发事件的出现思想上准备不足。加之已经非常细化了的专业限制,常会使医务人员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感到迷茫,快速反应力不足并影响救治工作。

1.4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众多原因,在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人才断层现象。绝大多数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知识面普遍较窄,不能很好的适应较高水平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需求。特别是缺乏医疗、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很好的应对。目前,当务之急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中心,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着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2.加强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策略

2.1 加强医防体系之间的协同配合

在体制建设方面,重视公共卫生与医疗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基层,应密切公共卫生服务和初级医疗服务之间的关系,实施防控结合;对二、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虽重点职能在医疗,但对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防控能力的建设、健康教育及疾病早期干预等公共卫生职能也必须强化。

2.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是提高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首要职责和任务。医院可通过制定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预案、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应急救治队伍,实现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一体化、疫情信息网络化、重大决策程式化。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务之急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明确的职能、落实责任、深化改革、优化队伍、定员定编和保障经费等措施,尽快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能力。

2.3加强医院管理机构建设,提升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管理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并被忽视或轻视的问题,政府需要不断地发挥行政职能,通过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等方式,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责任,规范机构和个人的行为,以提高公共卫生的整体水平。政府应尽快将医疗机构纳入公共卫生工作体系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4提高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知识水平与技能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

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公共卫生工作中的新挑战。介于目前公共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备医疗、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重点加强包括学科带头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全科医师、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卫生监督人员等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知识层次、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转变而来,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改革,第一次将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大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到2004年本科专业调整,加入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为十二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级学科[1]。中国目前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都不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设有公共管理专业、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及承担国家及各省处级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等七个研修班中招生对象除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课程研修班只强调政府中青年干部没有设置行政级别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对象都设置了正(个别可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级别身份要求[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些培训班,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京市第3期区县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则对北京市区县领导干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及全国各相关系统内的省市级行业领导干部进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研讨[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的研究任务。目前国内具有MPA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国设置MPA专业学位10周年,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招生广告说,全国100所MPA培养院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公共管理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报考条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4]。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培养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虽然MPA教育也为非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其报考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20%,其余名额均为政府公务员。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现状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事业单位和非政府机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与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相对迟缓的现有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为事业单位、为基层政府、为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越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识越不强,专业化程度越不具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在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去从事、去发现、去思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这类人才包括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的来源途径即是当前盛行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职位招考、“村官”招考。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无特别优势可言,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备公共管理的意识、理论与责任,因此更应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学校更应该以此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以强烈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涉足中国社会的基层事务,以专业的精神与能力去观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从切实的层面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强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非政府组织创业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可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4年的目录再调整中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新专业,恰恰是国家政府职能改变、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与一贯决心在教育领域的一再体现与强调。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许多省市政府纷纷为应届或近几届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与资助,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非政府组织创业提供了适当的机遇与较好的环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夯实学生非政府组织创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其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如何融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创立适合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服务行业的水平与能力。

三、在非对口就业中定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之窄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专业毕业生企业化就业已成必然之选。但作为专业的主办者、建设者、教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意识与责任,草创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即使其毕业生不得不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带着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责任与能力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却离不开国家的经济与管理政策,离不开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肩负的公共关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公共管理的专业视野反馈经济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进而以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与提升;以公共关怀的精神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进而以企业与企业人的身份、权利与义务来帮助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的处理、促进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公共问题解决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因此,企业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将是本专业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公共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陶冶,专业思维分析习惯的养成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无论在哪个岗位即能以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的思维与心理来观照与分析社会的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精神的发展与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四、在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中定位培养目标———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转变而来,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改革,第一次将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大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到2004年本科专业调整,加入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为十二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级学科[1]。中国目前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都不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设有公共管理专业、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及承担国家及各省处级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等七个研修班中招生对象除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课程研修班只强调政府中青年干部没有设置行政级别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对象都设置了正(个别可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级别身份要求[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些培训班,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京市第3期区县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则对北京市区县领导干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及全国各相关系统内的省市级行业领导干部进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研讨[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的研究任务。目前国内具有MPA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国设置MPA专业学位10周年,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招生广告说,全国100所MPA培养院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公共管理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报考条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4]。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培养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虽然MPA教育也为非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其报考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20%,其余名额均为政府公务员。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现状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事业单位和非政府机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与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相对迟缓的现有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为事业单位、为基层政府、为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越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识越不强,专业化程度越不具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在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去从事、去发现、去思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这类人才包括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的来源途径即是当前盛行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职位招考、“村官”招考。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无特别优势可言,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备公共管理的意识、理论与责任,因此更应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学校更应该以此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以强烈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涉足中国社会的基层事务,以专业的精神与能力去观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从切实的层面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强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非政府组织创业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可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4年的目录再调整中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新专业,恰恰是国家政府职能改变、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与一贯决心在教育领域的一再体现与强调。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许多省市政府纷纷为应届或近几届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与资助,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非政府组织创业提供了适当的机遇与较好的环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夯实学生非政府组织创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其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如何融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创立适合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服务行业的水平与能力。

三、在非对口就业中定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之窄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专业毕业生企业化就业已成必然之选。但作为专业的主办者、建设者、教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意识与责任,草创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即使其毕业生不得不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带着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责任与能力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却离不开国家的经济与管理政策,离不开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肩负的公共关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公共管理的专业视野反馈经济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进而以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与提升;以公共关怀的精神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进而以企业与企业人的身份、权利与义务来帮助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的处理、促进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公共问题解决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因此,企业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将是本专业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公共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陶冶,专业思维分析习惯的养成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无论在哪个岗位即能以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的思维与心理来观照与分析社会的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精神的发展与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9)

对影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挑战性问题的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10)

转变政府的行政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一直努力的方向。作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的管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范围和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改革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进程的日益普及与提高,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的逐步信息化带动了政府行政部门的日益信息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各个领域的工作效率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实现电子政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包括科技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部分。这些领域直接关系着公众的日常生活,决定着我国行政管理的实施效果。

二、电子政务的优势

电子政务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应用同传统的服务方式相比,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增强管理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

在电子政务办公模式下,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度都将得到极大地提高,这对实施公共事业管理的政府行政部门而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质量。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的普及,还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减少实施公共事业管理的成本,降低我国行政管理的费用。

(二)提供公众更好的服务.使行政管理能真正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管理内涵

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能改变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公众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和在一天中的任意时间享受到来自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种电子政务。这种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服务,真正体现了以公众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实现了无缝隙的公共事业管理,是构建服务型社会的途径之一。

(三)缩小公众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距离,让管理更加贴近公众实际需要

通过各种电子政务,公众可以直接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直接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层层上报的工作模式;同时,各级领导也能够通过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管理更加人性化。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效果,增强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与凝聚力。

(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性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均衡,部分偏远地区还享受不到来自某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相关服务,社会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网络化普及的范围日益扩大,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将得到不断缓解。通过各种先进的通信设备,这些公民在家中同样也能享受到同大中城市相同的来自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例如远程教育、科技资讯等。这些电子化的服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电子化服务的主要手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电子政务提供了多种途径,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将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网站服务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日益扩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广大公民查阅资料、接受各种网络服务的主要途径。借助于在intenet网上建立相应的服务网站,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建立的网站上,公众可以查询相关的政策法规,最新的新闻资讯等信息,还能通过网站提供的各种互动操作来享受比以往更方便更快捷的各种服务;同时,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站反馈信息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准。

(二)电子邮件(e-mail)服务

e-mail同传统的信件相比具有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等优点,因此,成为很多信息传递者的首选。美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就是通过e-mail向目标用户提供诸如缴税详情、环境质量等信息的。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也可通过e-mail方式向特定用户发送相关的信息,例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可以向用户发送当月的水费、电费通知单等,这可以弥补传统用纸张下通知单容易丢失的不足,节约纸张费用,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率。

四、电子政务对各领域的主要影响

电子政务将对改变传统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能弥补传统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下面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几个主要领域中电子政务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科技事业管理

当今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科技的竞争。利用前文中提及的各种信息手段,科技管理相关部门可以提供更好的科技信息服务,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详细的科技政策和制度,为公民进行科技研究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其次,信息网站还可以提供交流平台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供求双方沟通的桥梁,帮助科技成果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转化为产品,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针对信息反馈结果能够及时调整相关的制度为科技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最后,信息化手段还将有利于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保障整个科技市场的良性发展环境。特别是通过网站和手机短信等电子化方式,还可以向有需求的公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发送最新的科技信息,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的质量。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还能及时地在科技工作者之间传递信息,对提高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避免重复劳动,加强科技工作者间的不断交流和共同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事业管理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就是科技的基础,只有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才能保证我国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高科技领域,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想缩小差距,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

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教育领域的电子化服务应首先可集中在大力发展远程化教育,这样即使是身处偏远的山区,学生也能够享受到来自大城市重点学校名师的授课和指点,享受到同他们相同的教育资源。同时,偏远地区的教师也可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能力,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区别。

其次,公共管理部门通过相关信息手段可以及时各种教育政策和制度,为规范教育市场提供保障,促进国家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卫生领域

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要缓解这种局面,电子化手段将是一种解决途径。通过公共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各个地方的卫生资源,并可通过网络预定诸如专家门诊等服务,缓解某些地区的看病难问题;同时,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实现网上看病等服务,弥补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对不足;并且,通过网络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可以监管整个医疗市场,及时发现诸如假药、医生收红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及时处理。

(四)城市公用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篇(1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更新和推进,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事业逐渐呈现出不断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应当在顺应时代变化发展新趋势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事业的建设水平。实现全国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目标。在这一倡导性规划政策的带动下,有关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的探索,就成了社会成员关注的重点。

一、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鉴于全国范围内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社会发展现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和实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型文化建设管理政策。在全新文化建设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核心建设理念的影响下,广大社会成员开始逐渐增加了对于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进一步缩小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文化服务的发展差距,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开始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公共文化建设管理理念。但由于我国文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累积的文化服务建设经验尚浅。在具体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仍及存在着大量的弊端和问题现象[1]。

受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影响,与中部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相比,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水平依旧较为落后。地区之中收藏的图书数量和种类均不能达到国家在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当中的最低要求标准。在此基础之上,仍有大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真正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设定更加系统儿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与建设工作相匹配,导致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秩序混乱、无章可循。

二、公共D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设定服务标准,构建统一管理体制

服务的标准有序与否,是能够保障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事业繁荣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相关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就要在公共图书管理服务事业开设经营的过程之中,设定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流程以及人力资源配备方案。让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能够拥有统一严格的管理标准。在必要时,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图书馆开设经营的发展现状,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和完善的监督考核管理机制。针对图书馆内部在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礼仪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课程。只有在统一标准的服务管理体制的构建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事业才能得以实现和发展[2]。

(二)实现连锁公共文化管理模式,扩大图书资源储备量

想要全面优化和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还可以通过实现连锁公共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尽可能拓宽公共图书馆当中的文化图书资源储备数量。所谓公共图书文化管理事业的连锁发展模式,其具体指的就是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结合所在区域内城镇文化图书资源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实现对相关区域发展人口文化阅读需求的统筹规划。通过连锁公共文化图书管理体系的构建,最大限度的实现馆藏图书资源的优化共享。公共图书馆之中的“总店”,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了解每一个连锁“分店”图书馆之中,各种图书文化资源的借阅情况。当“分店”图书馆之中的文化图书阅览资源发生短缺供应危机时,可以及时对其采取补充调整的补救措施。在连锁式公共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带动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将得到飞速迅猛的提升。

(三)结合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缓解文化资源的时空局限性

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事业的开展过程之中,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手段,更好的缓解和解决文化资源以及图书馆藏在时空发展方面供应的局限性。在社会网络技术应用手段不断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也应采用全新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处于基层末端发展地位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将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作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和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实现公共图书馆与社会上其他类型生产服务行业的文化资源共享。通过采用电子图书下载传阅的方式,尽可能拓宽图书文化资源在社会上的传播时效以及传播范围。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3]。

结论: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开展,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事业当中较为主要和关键的建设内容。实现和提升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建设效率,是时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写照。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认知观念,在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采取更加现代化的建设管理技术应用手段。只有工作人员能够制定合理的管理对策,才能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