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艺术功能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6 02:51:03

艺术功能论文

艺术功能论文篇(1)

其构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资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从存在的样态来看是居于文化艺术表层的、可见的物质形态的资源。从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结构、造型、款式、空间利用、功能分区、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少数民族感知、认识、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少数民族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审美创造能力。如秦淮以南农耕民族的服饰,燕山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从材质、款式、制作、挑花刺绣工艺、装饰等既彰显地域特性、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标示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再从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萨克族的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无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艺术资源的物态化载体。在物质层面从其性质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形态的物质资源。从其功能来说是以满足少数民族基本生存、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存在于其深层的,满足其娱乐、归属、信仰、心理、认知、审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音乐、舞蹈、美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积淀着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山川、花草虫鱼、天文宇宙、人际社会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认识及所形成的生命观、幸福观、爱情观、宇宙观等观念。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维吾尔族与戈壁、沙漠、绿洲对话时灵魂深处的哭泣、对抗与和解、喜悦与欢乐,是肉体在时空中湮灭后精神的遗留,是集中反映维吾尔族人喜怒哀乐之情感、善与恶之认识、美与丑的观念的艺术。以其演奏的乐器而言,就有热瓦普、手鼓、萨塔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笛子、维吾尔族扬琴等丰富的乐器种类。从木卡姆中的几句歌词足以看出其功能与价值:“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灵的秘密用文字永远书写不尽,爱情的神话用书卷永远解释不清。世上花儿有刺,珍珠与贝壳紧紧相连,哪有不受苦的手艺,不受折磨的爱情。”[2](P28)歌唱生命、爱情的魅力,解说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许多民族至今仍通过故事、民歌、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表达其鲜活的感知与丰富的情感。每个少数民族的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整体,并在不同层面表现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个性。其丰富的存在不仅是维护民族精神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和丰富人的感性、心灵、情感,促进人格完善、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审美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

艺术功能论文篇(2)

艺术活动是集艺术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新形势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充分挖掘艺术活动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发挥其在育人中的实际功效,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艺术活动与德育的关系

早在上世纪末,教育部就把艺术教育写进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艺术教育与德育从来就是互补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认为,艺术与德育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趋势,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根本宗旨与目标的统一性

艺术活动和德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情感;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乐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法国一些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教授让·皮埃尔·尚热、前科研部长于贝尔·局里安和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认为,经常接触艺术作品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影响,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李岚清同志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二)实施手段的兼容与互补性

艺术起源于劳动,来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伦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动之以情,又可以晓之以理;既可以打动人的心灵,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压力。从而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为模范,通过培养、说理、舆论营造,使人向往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在实施手段上存在着兼容和互补。

二、校园艺术活动的德育功能

艺术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发挥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等功能,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这种德育功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得更为重要、更为明显。

(一)艺术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艺术作品,都倾注了浓重的情感和道德价值判断,这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产生深刻影响。它们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心灵最强的震撼,使学生更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内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

(二)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崇高的审美人格。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旨在通过艺术活动来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达到音乐所创造的境界。而审美的境界来自于审美主体的修养与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主体去发现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学生们在观看电影、书画、舞蹈、雕塑,倾听歌曲、演奏的同时,培养了自己欣赏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从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乐趣,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

(三)艺术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艺术可以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艺术作品往往能唤起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绝非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每当乐曲响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纪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历史的见证,人们在欣赏这座艺术品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现在和平时代的珍惜;电影《开国大典》让人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时的艰辛与波折,充分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传世之作,可以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激励他们奋发努力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之中。

(四)艺术活动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国界与种族,直达人的灵魂。它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培养学生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学们要团结一致,服从集体;在合唱比赛中,同学们要学会与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话剧表演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有的当红花,有的做绿叶,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道出了艺术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三、艺术活动中的德育途径

(一)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对大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教育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生活是鲜活的,而大学生更是活生生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把艺术活动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载体,揣摩大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艺术欣赏。为此,我们可以安排一些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戏剧欣赏、舞蹈、绘画等艺术类选修课,组建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团体,并定期举办由专家、学者和专业教师主讲的艺术专场报告会,组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美术作品展览、演唱会和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进入一个属于个人的审美世界,通过感悟、理解、鉴别,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也使德育工作在教育学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渗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二)艺术活动参与

艺术活动既是一种艺术再现,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而艺术创造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活动,它在德育向艺术活动渗透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抓手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些艺术活动,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以高校艺术团舞蹈队为例,第一,舞蹈队是艺术活动中较大的活动集体,担负着学校各类演出的舞蹈表演及伴舞任务。这些活动绝大多数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因此集体主义精神和服从大局意识的培养是舞蹈队德育渗透的首要方面。第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而且舞蹈队在同一场演出中上台的机会往往比较高,少则两三个节目,多则五六个节目。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自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何况每天还要起早练功,枯燥而艰苦,与穿着华丽的衣服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完全不同,这将有效地磨砺学生的意志,教会他们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第三,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作为表演者,“当事人”对作品的体会一定比观众更深刻——他们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体会作品表达的精神内涵,这对舞蹈演员来说是一个身心的双重教育。可以说,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参与都能获得审美体验,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这些审美体验在不断洗礼着人的心灵,悄悄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

(三)艺术“省”“行”

要引导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接受德育时,积极实现从“省”到“行”的升华。“省”是自省,自我教育是一个人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的表现,是一种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艺术活动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只有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化为自觉主动的行为,才能收到实效。要使他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通过对比、反省,把获得的知识营养充分吸收;要引导他们在芜杂的艺术作品中,学会分辨,自省、自励,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行”就是实践,许多观念只能在参与中形成,良好习惯也只能在更多的行为中培养。随着艺术活动的不断多样化,艺术传播的物质载体日益现代化,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天地,许多德育内容都可以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传播。如flas设计比赛、主题晚会、书画展、校园歌手比赛等诸多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组织、自主参与,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深化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养健康高尚的行为。

综上所述,艺术活动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德育在艺术活动的载体下,说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图被艺术“淡化”后,德育才能接近它的本质,从而更轻松地实现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慧.实施艺术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艺术功能论文篇(3)

艺术活动是集艺术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新形势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充分挖掘艺术活动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发挥其在育人中的实际功效,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艺术活动与德育的关系

早在上世纪末,教育部就把艺术教育写进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艺术教育与德育从来就是互补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都认为,艺术与德育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趋势,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根本宗旨与目标的统一性

艺术活动和德育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情感;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乐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法国一些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教授让·皮埃尔·尚热、前科研部长于贝尔·局里安和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认为,经常接触艺术作品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影响,大大提高了他们与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李岚清同志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二)实施手段的兼容与互补性

艺术起源于劳动,来自于生活,其自身既有伦理性,又有教育性;既可以动之以情,又可以晓之以理;既可以打动人的心灵,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任何的压力。从而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而德育更多的是突出其外在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以大量正面典型作为模范,通过培养、说理、舆论营造,使人向往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在实施手段上存在着兼容和互补。

二、校园艺术活动的德育功能

艺术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发挥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等功能,这既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这种德育功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得更为重要、更为明显。

(一)艺术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凡是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艺术作品,都倾注了浓重的情感和道德价值判断,这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产生深刻影响。它们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心灵最强的震撼,使学生更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内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

(二)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崇高的审美人格。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旨在通过艺术活动来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达到音乐所创造的境界。而审美的境界来自于审美主体的修养与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主体去发现和感受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美。学生们在观看电影、书画、舞蹈、雕塑,倾听歌曲、演奏的同时,培养了自己欣赏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从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乐趣,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

(三)艺术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艺术可以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艺术作品往往能唤起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绝非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每当乐曲响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人民英雄纪念碑,既是完美的雕塑作品,又是历史的见证,人们在欣赏这座艺术品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现在和平时代的珍惜;电影《开国大典》让人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时的艰辛与波折,充分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传世之作,可以牢记中华民族走过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激励他们奋发努力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之中。

(四)艺术活动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分国界与种族,直达人的灵魂。它可以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培养学生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舞蹈表演中,同学们要团结一致,服从集体;在合唱比赛中,同学们要学会与其他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在话剧表演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有的当红花,有的做绿叶,为完成一件作品共同努力。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道出了艺术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三、艺术活动中的德育途径

(一)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对大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教育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生活是鲜活的,而大学生更是活生生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把艺术活动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载体,揣摩大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艺术欣赏。为此,我们可以安排一些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戏剧欣赏、舞蹈、绘画等艺术类选修课,组建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团体,并定期举办由专家、学者和专业教师主讲的艺术专场报告会,组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美术作品展览、演唱会和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进入一个属于个人的审美世界,通过感悟、理解、鉴别,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也使德育工作在教育学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渗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二)艺术活动参与

艺术活动既是一种艺术再现,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而艺术创造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活动,它在德育向艺术活动渗透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抓手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些艺术活动,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以高校艺术团舞蹈队为例,第一,舞蹈队是艺术活动中较大的活动集体,担负着学校各类演出的舞蹈表演及伴舞任务。这些活动绝大多数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因此集体主义精神和服从大局意识的培养是舞蹈队德育渗透的首要方面。第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而且舞蹈队在同一场演出中上台的机会往往比较高,少则两三个节目,多则五六个节目。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自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何况每天还要起早练功,枯燥而艰苦,与穿着华丽的衣服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完全不同,这将有效地磨砺学生的意志,教会他们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第三,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作为表演者,“当事人”对作品的体会一定比观众更深刻——他们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体会作品表达的精神内涵,这对舞蹈演员来说是一个身心的双重教育。可以说,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参与都能获得审美体验,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这些审美体验在不断洗礼着人的心灵,悄悄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

(三)艺术“省”“行”

要引导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接受德育时,积极实现从“省”到“行”的升华。“省”是自省,自我教育是一个人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的表现,是一种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艺术活动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只有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化为自觉主动的行为,才能收到实效。要使他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通过对比、反省,把获得的知识营养充分吸收;要引导他们在芜杂的艺术作品中,学会分辨,自省、自励,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行”就是实践,许多观念只能在参与中形成,良好习惯也只能在更多的行为中培养。随着艺术活动的不断多样化,艺术传播的物质载体日益现代化,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天地,许多德育内容都可以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传播。如flas设计比赛、主题晚会、书画展、校园歌手比赛等诸多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组织、自主参与,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深化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养健康高尚的行为。

综上所述,艺术活动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德育在艺术活动的载体下,说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图被艺术“淡化”后,德育才能接近它的本质,从而更轻松地实现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慧.实施艺术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艺术功能论文篇(4)

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隐喻功能。这种对城市文化的功能隐喻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与生活于斯的市民进行心灵交集,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也即在公共艺术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载体中,完成了社会心理、城市空间和城市历史的三维交集,从而构成了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意象。

一、凝聚市民集体记忆

作为荷载着一座城市内在气质和精神的文化dna,公共艺术已深度介入到当代城市市政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之中本文由http://收集因为当代都市不仅仅是表面的各种设施的聚集体,诸如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平直的六车道公路、立交桥、地铁等,也不是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的随意组合体,诸如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以及各种社团机构等,而是与公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精神理想密切关联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所言:“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p.1)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而这些经验均可以通过公共艺术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来看,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还是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浦江潮》、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广州的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青岛海滨的《五月的风》和香港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些大量涌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其特定的城市空间中,铭刻、纪念、叙述着城市、社区的故事,历史文脉和市民风情与社会理想。它们作为一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市民大众共同生息、奋斗、交流之历程的伴生物和象征物,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亮的温馨回忆。这些公共艺术以艺术化的手法,将市民的公共意识、民众的能动性、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它们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精彩、生动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精神潜移默化为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

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公共性、参与性与分享性能唤起一座城市居民记忆深处的成长经历、集体经验。如日本神户市海岸线城铁的起点站“三宫站”(sannomiya),以新旧世纪之交在神户市立医院诞生的婴孩的二千余张小手印和小脚印拓片将该市市民成长的集体记忆熔铸在城铁站里,与上班、上学、购物、旅游等活动构成的每日生活相互呼应,构成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最佳期待。[2](p.169-170)再如《深圳人的一天》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以市民化、大众化的标准去塑造十八个普通的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但极具亲和力,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赢得了民意调查的90%满意度。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准确把握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

二、彰显特定场所精神

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场所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从来不处在真空里,它周遭的整体状况会从各个方向触及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某个空间不外乎三种结果:最糟糕的是公共艺术在基地上像个外来的、多余又不恰当的添加物;无关痛痒时它悄悄地融入周遭环境;最佳状况是,公共艺术使周遭具体地凝聚成一个场所,将有关地方特性的线索集理、编织成视觉焦点,建构新的真实,能够画龙点睛地活化周围的空间,让市民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味。

按照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看法,场所就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3](p.5)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气氛和性格,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这里的场所因此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建筑、公共艺术等实体形式不但标示着场所的空间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人们存在的真理。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由此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构成场所或景观之一部分的公共艺术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艺术品美的内容。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属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公共艺术品空间,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而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作品的交流乃至人与自然的交流,不断强化了公共艺术品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在突显场所精神上就极为成功:景区公园的创意和艺术设计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的建筑、设备和材料,如废旧铁轨、路基、高炉、金属浇铸件、各种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等现成品作为观光和介入者进行游走、观览、触摸体验以及攀爬娱乐的设施构件和景观内容,使之亲身感受特殊景区的物质和精神意蕴。[4]我国在20世纪末随着工业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型,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对废弃工厂的艺术创意和改造,先后涌出了多个loft艺术区,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等,都是极富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实践。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公共艺术只是一味耽迷于艺术家个体的精英意识而罔顾与环境的协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1981年,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的弧》经联邦服务总署的同意,被安置在联邦广场。但是,这件延伸达120英尺,高12英尺的作品却招来了诸多抱怨。由于它阻碍了人们在联邦广场的行走路线并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将这件作品戏称为“生锈的钢铁屏障”。在随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联邦服务总署共收到近4500封投诉信,要求拆除这件作品。最终经过听证会投票表决于1989年3月将该作品拆除。[5]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城市居民的场所感主要来自社区空间中的经验。一定的社区必然有着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它们构成社区内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社区、地域、环境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因为团体生活主要在室外道路、场所上展开,没有了开放空间,人们会觉得缺少社区感。这也是为什么社区需要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城区规划、建筑式样及住宅格局以及新的商业经济竞争模式相继出现,全面而迅速地影响着社区中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土地的高度商品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产业数量及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邻里人际关系的变迁与冷漠等现象,使得现代都市人感叹,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许多生活乐趣和情致。

而公共艺术正可发挥重建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和已经证实的事实来看,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理念对社区的成功介入和整合,将会产生诸多良好的效应,如:激发居民对社区理念的认知;调动和培养居民平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存在和归属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益于社区居民审美文化修养的提升;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公共事业;创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及视觉形象;促进社区自主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三、承载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6](p.132)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当然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历史遗迹和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景观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了一个生命体系,一旦破坏就将无法恢复,我们必须尊重和延续它。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更为重要的它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师所不能选择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不仅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本也是城市每一个居民应该永远坚持下去的事业。因为“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7]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是跟其人文内涵紧密相关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肯定并通过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内在支柱,以城市人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城市景观才能展露出城市景观“人格化”的风韵。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但在城市景观中又表现为不同风貌、不同质的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形态上雷同。只有文化上特别是城市人文精神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更显价值。在城市景观的宏观构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富有个性、鲜明性和完善性的城市人文精神是整个城市景观的灵魂和动力。

艺术功能论文篇(5)

 

艺术功能问题是研究和探讨艺术现象的基本理论命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网络影视等新媒体艺术类型的兴起,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影视艺术的历史虽只有百余年,但它正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借助于融合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长处,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影视艺术的的功能体系也在发生嬗变,我们很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当代影视艺术功能的嬗变

当代影视艺术功能的嬗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功能潜导化

“一切意识形态都为它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服务。”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诗人和故事作者的作品”须对城邦有益,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艺术的目的是善,即城邦的“正义”、中间层奴隶主阶级的“共同利益”。到了中世纪,艺术成为神学的附庸素质教育论文,变成了为宗教服务的工具。在中国,由于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环境的需要,以及受苏联艺术思想的影响,艺术为政治服务在20世纪的中国基本上处于独尊的地位,全民族都在寻求光明的政治出路,文学艺术被纳人政治意识形态的结构系统中发挥作用,成为政治工具。到了20世纪90年代,从上到下全社会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来,民众对自身实际利益的关心更甚于对政治的关心,影视艺术的政治功能的中心地位逐步消解,功能体系发生了嬗变,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政治功能的潜导化。然而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思想感情及兴趣爱好都不是与社会政治无关的。时下即使一些“休闲影视”,如以吃喝玩乐等休闲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其功能也未必止于休闲娱乐,未必与政治无关。所以说,政治功能的潜导化绝不意味着影视艺术政治功能的丧失,只是在以审美为中介的艺术功能体系中,政治功能失去了以往的核心地位,它只是或隐或显地渗入影视艺术之中。

2、经济功能商业化

影视艺术的经济功能,是指影视艺术产品的生产能够创造价值,并通过产品流通和交换带来经济效益的功能。中外历史上影视艺术创作者利用其商品属性,实现其经济功能的例子不胜枚举论文的格式。例如:张艺谋的《英雄》以及经典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都取得了惊人的票房。影视艺术经济功能的发挥有利于调动影视剧编导的积极性,能够为影视艺术生产提供较为丰厚的物质、经济条件,因而有利于影视艺术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论文,其经济功能会变得更加强劲化,甚至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助推器。影视艺术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先天性的经济功能,但影视艺术作品并不应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而应通过情感、形象、幻想的方式使人们在生产中建立精神上的牢固联系,以便相互合作,间接促进生产的发展,所以影视艺术创作主要在其艺术价值,没有艺术的结晶,作品的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艺术性是实现经济价值的基础。

3、娱乐功能消费化

休闲娱乐功能实质上是艺术审美功能作用于欣赏者心灵而产生的实际效用。这不仅给处在快节奏生活当中的人们提供了轻松愉悦的精神享受,而且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当代审美文化图景中,影视艺术正以人们文化消费主产品的方式进人人们生活和心灵的腹地,我们无法抗拒它的吸引力,更无法把我们的生活和它完全隔开。影视正是这样一种由媒体传播的通俗文化,它具有“通俗文化”的所有文化共性,是一种文化休闲意义上的“通俗文化”,欣赏影视艺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休闲娱乐时尚。人们不再渴求从文艺中寻找永恒的价值和意义,而更习惯于“一次性消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使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感性审美浪潮。人们在享受巨大经济实惠的同时,更进一步注重满足和充实精神生活,开始渴望美的生活。影视给人们带来了绚丽的画面、神奇的色彩,使人们时刻涌动着的体验魅惑可感的形象的消费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素质教育论文,所以当代影视才不断地通过对观众无意识审美需求的调用,为大众不断地制造着快乐原则的狂欢节。影视使当代大众感性审美的文化心理得到了满足,影视欣赏成了一种具体化了的文化休闲行为。它不仅是能够在电影院和客厅里享受感知经验的行为,而且是实现人们与现实世界更大程度地磨合的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所以影视欣赏对于人们来说,既是平常的观看体验,又是一种可以自由舒展的文化休闲行为,这正是影视独特的魅力。

另外由于影视艺术的虚拟性和假定性而具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补偿替代释放效应。对于处于快节奏和紧张生活中的现代人来说,人类的感情在强制性的社会规则中处于高度压抑状态,艺术的这种效应成为拯救自己的一种方式。影视不断地为真实世界中的观众制造一个又一个虚幻的影像世界,让人们在不断的情感流泻中释放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以,影视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体验形式展现于当代审美文化现实之中。时下更多的观者偏重于选择娱乐性、趣味性、情节性强的影视作品,甚至寻求某种刺激以实现替代性欲望的直接满足,在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这种效应多半是有益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人们通过补偿替代效应超越了现实障碍,象征性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到潜意识的宣泄、释放和满足。

二、对于影视艺术功能嬗变的理性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然而,世纪转折的特定历史时期本身又包含着许多变异性甚至是冲突性的要素,既凝聚着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沉淀,又包孕着当代社会的活生生的生活内蕴;既融汇着人们的魄力与期待,又释放着全方位跃动的审美活力。中国当前影视艺术以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特有的思维敏感成为了当代审美文化中坚强的一冀,曾经经历过太多的文化磨难和心路曲折的中国人在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空间中,在它的叙说中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渴望,感受它温存的道白与无所不在的情感裹挟。人们遁入到它的铺陈中,释放着情感素质教育论文,收获着感动的、哀伤的、苦涩的、幸福的体验。

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形象描绘和情感抒发打动人、感染人,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相反,低劣的影视艺术作品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起到负面的诱导作用,从而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当下影视艺术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地方,人们应当在影视幻化美丽中理性面对。

首先,一些影视作品为了单纯地实现其商业目的而不得不在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前俯首称臣,从而陷人了类型化、单一化的创作模式和复制性的生产机制论文的格式。影视艺术的商业化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等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只有满足相当数量的观众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但是,“类型化”的制片模式确有其致命的缺陷:“类型化”使大量的影视作品成了片面追逐娱乐性的文化模拟物,往往是在赢得大众的某次垂青之后不得不再为下一次求得观众的认同而患得患失。[1]

其次,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过分追求感官刺激庸俗低级趣味的影视剧屡见不鲜。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不在于对血腥、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影视暴力、色情节目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精神颓废、性情孤僻、意志消沉,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

最后,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1]艺术来源于生活素质教育论文,又高于生活,影视艺术同样是如此。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表现方式去描写哪些虚幻的景象,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影视在当代审美文化中赢得了广泛的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大众审美意识的世俗化和艺术价值的平面化为代价的。它在为人们的生活编织漂亮外衣的同时,又让人们在它温暖的遮掩下不知不觉地导致了内在精神生活的崩溃。因此,影视艺术无论在艺术形式是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中国当前影视艺术只有珍惜本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品格、文化底蕴的包容性、深刻性、广泛性才能完成这一历史性责任。

参考文献:

[1]林吕建.影视文化审美品味之我见[J]. 文学评论. 2005.5.

[2]查希里扬.银屏的造型世界·序言[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艺术功能论文篇(6)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环境出现了来自多方面的破坏,致使生态环境出现危机,这迫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生存作出选择,因而有目的、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成为较引人注目的亮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其中色彩设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色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丰富也是最简单的礼物,它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和广泛的。如果在环境艺术中有目的地合理运用色彩的感情定位,能体现业主在某一领域的鲜明个性,引发业主的心理联想而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如《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各有自己的色彩。贾宝玉喜爱红色,是怡红院的主人;林黛玉的“黛”有墨绿的含意,潇湘馆则是她性格的象征。因而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同时依附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色彩,不仅能表达设计师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承载着设计师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趣味,是形成环境艺术整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环境艺术色彩表现的特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实现”和“美化”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是整体的、立体的、活动着的设计艺术,色彩在这种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语)”就说明人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得到满足,而且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精神上的审美升华。因而,环境艺术色彩设计与表现的创新也随人们不断更新的审美需求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1.1色彩的隐喻性

色彩的隐喻是建立在环境基础之上,传达出文化内涵、意象、心理感觉、价值取向等较为高层次的审美信息。例如兴建中的08年奥运会场馆设施,就通过色彩的隐喻性来彰显来自于各大洲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审美认同。只有奥运场馆和五环旗鲜丽的色彩、各色人种的各色服装、独异色彩的各类物品发生联系时,才构成完整的环境艺术,色彩的隐喻性在这里是不言而喻的。

1.2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设计在环境艺术形式美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意境。如中国古代建筑的红墙、黑瓦,表现了一种肃穆、神圣而崇高的意境。意境美的核心就是其所具有的象征意味。即“一朵花中窥见天国,一粒沙中表现世界”。色彩的象征,往往具有群体性的看法,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心理结构,与宗教意识、信仰习惯相联系。“红红绿绿,图个吉利”,中华民族是乐观的民族,善于用红、黄、绿、金色表达完整、圆满、喜庆、和谐的文化特怔,呈现鲜艳、明快、热烈而轻松的视觉效果。“中国红”就是最有代表的民族色彩,陶瓷釉彩、青铜色、木质等质朴的色彩也极具文化色彩特征,象征古老的神韵与文化品位。

1.3色彩的情感性

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对色彩的反应会下意识的考虑到相关联的事物,准确的色彩组合能引起人们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与反应,能表现色彩的情感特性。例如家居床上用品多用暖色,令人感觉温馨舒适;家具多采用色彩厚重的颜色,体现质感,令人有典雅的感觉;而家居中绿色草本植物的渲染,让人感受到自然芳香的气息。

1.4色彩的地域性

环境艺术的色彩会因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差异而不同,白种人钟情白色、黄种人偏爱黄色、黑种人喜爱黑色,黄土高原的人喜欢浓艳的大红大绿,都市的人喜欢清新的奶黄和天蓝;对同一种颜色,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联想,黄色在我国象征高贵而在巴西则表示绝望;白色是我国葬礼上的色彩而在印度则象征吉庆等。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色彩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对色彩喜爱的差异,与当地民族习俗、保持一致,才会使人产生美感。一般来说,少数民族或者边远山区的人们,喜爱大红大绿等一些“足”“透”的颜色,城市居民由于快节奏生活与周围噪音的影响,容易对强烈色彩的刺激产生疲劳感,因而偏爱的是淡雅、清新、明快、舒适的颜色。环境艺术色彩的这种个性化设计,在迎合人们需要环境的舒适、精神的满足等赏心悦目之余,也应感受到来自色彩设计下的迎合各个不同地域环境美感上的审美享受,这正是环境艺术色彩设计的最终目的。

二、色彩设计组合的基本原则

色彩属于视觉艺术,环境色彩的组合应以满足视觉需求为原则。视觉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因子;同时,它也有相对稳定的一面。通常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强调经学,忽视科学,以“中庸”“中和”作为美的标准,要求统一、整齐划一的美,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以暗色或中性色为主,注重色彩的单纯、和谐及其内涵,不求色彩、色度的丰富性,即使有对比也是适可而止。所以,虽然北方皇家园林也曾为显示豪华、夸耀权威而饰朱粉金,但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仍以追求高雅、柔和、温润、质朴的色彩美感为目标,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凝聚成的,而且这种积淀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影响仍很广泛。

另一方面,在环境色彩的组合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视觉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环境色彩虽然不可能象流行色那样有规律地变化,但其顺应时代需求的规律不可逆转,社会发展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色彩审美趋向于简洁、明快、醒目、亮丽,因此明度较高,色度较低的颜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

所以,在考虑环境色彩的组合时,我们应兼顾视觉需求的稳定性和时代性,即在色彩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做到局部色彩的活跃对比,既不能呆板单调,也不能过分刺激。

三、环境色彩设计组合方法

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或不美,应该说只有不美的色彩组织,而没有不美的颜色。它的美是在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的关系中所体现,这与音乐的道理相同,不同的色彩组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调。当色彩搭配的形式与人心理形式相吻合时,人就会感到和谐愉悦。

3.1同类色相的组合: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调,又有色调冷暖、明暗、浓淡的细微变化。是一种“大同”中有“小异”的同类色调和方式。它具有平和、大方、简洁、清爽、完整静寂的性格。最能使环境色彩取得整体协调和完美统一,常用于庄重而高雅的空间,它也可以使那些形态杂乱、陈设繁杂的空间得以整顿。

3.2对比色相的组合:对比是两种以上不同个性的色彩的对抗程度,形成强烈、鲜明、活跃的环境性格,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运用感充满力感的色彩配置,在空间环境里要特别注意色块的“面积效应”,慎用大面积的对比色块和同等面积的色块对比,以造成色感紊乱。

3.3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的组合:有彩色系的各种色调与无彩色系的黑、白、灰都很容易取得和谐的视觉效果,无彩色系显得平静、素雅。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配置既可避免无彩的过分沉寂,也可避免重色的过分喧闹,在环境艺术中不论是空间环境或建筑设计中,都运用的非常广泛

环境艺术中植物的不同绿色度可形成同类色的配合;植物的色彩与非生物的山石、水体等的色彩也可形成同类色的组合。同时,植物本身叶色变化、花与叶的色彩又可形成对比色的组合。这些同类色与对比色都是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色彩的运用,因此使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操纵它们,只能有目的加以利用。建筑、小品、铺装、人工照明等这些人为物的色彩我们可以直观地进行设色,使它们的色彩与其它要素的色彩形成对比色的组合或同类色的组合。因此,在色彩组合时,我们常可利用人工物的色彩在景观中形成画龙点睛之笔,如法国拉·维莱特公园中的“folly”(红色建筑)就是一例,耀眼的红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视觉刺激。总之,色彩组合协调是我们的目标,无论采用色彩对比还是色彩和谐,一般而言,设计时两者都应考虑到,做到“大调和、小对比”。

此外,在环境景观色彩组合时,还应考虑到:设计景观色彩组合时,应注意色彩数量以少为好,并应有主调、配调之分。引用画论也许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五彩彰陈,举一色为主,而它色附之。”说明色彩组合不能群龙无首,不能平均分配力量,应有主次之分,以免过分刺激或杂乱无章。

结束语

环境艺术的色彩设计与表现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整体上入手,把握好色彩的特性,正确处理好色彩的组合表现关系,积极认知、实践、开拓、利用时代的固有色,把人们生存空间布置得更加合理、美观,给我们带来的或亲切或温馨或有趣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张敏.论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艺术传达[J]艺术教育2006,11.

[2]牟琪.论色彩在居室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2006,5.

艺术功能论文篇(7)

合唱这艺术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常有指挥,或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集体在音响上保持高度统一与协调,它不仅普及性很强,而且参与面也十分广泛。人的声音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人的嗓音可以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合唱音乐美的陶冶中,审美、协调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学校音乐课内及课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合唱发展的历史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产生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合唱特征的群众歌唱形式开始出现在了原始部落的打猎以及后来的农耕、战争、祭祀、宗教等活动中,都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我国民歌中的辅助性旋律和支声声部的演唱形式,戏曲比如川剧中帮腔的形式等都是存在于民间的合唱形式。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中,无论是在教堂里,还是在宫廷里作为贵族音乐的形式,以及后来在歌剧、交响乐中作为表情、表意的重要手段,合唱这种表演形式都显现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的作曲家,无不问津于合唱的写作,并且大多数著名的作曲家都为人们留下了令人传唱不息的合唱作品。例如:16世纪尼德兰乐派作曲家拉索的《回声》,18世纪莫扎特的《安魂曲》,瓦格纳的《婚礼合唱》,亨德尔的《哈利路亚》,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等都是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经历了数百年岁月的流逝,但仍然是专业和业余合唱团所经常演唱的保留曲目。欧洲社会音乐教育的发达,群众性的合唱活动的普及,也大大地促进了合唱艺术的发展。

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是在上个世纪末西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流传基础上,随着“新学”兴起而形成的“乐歌”运动,这个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是中国合唱百年历史的重要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城乡群众歌咏活动日益活跃起来,中国合唱音乐才真正有了发展,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作曲家和优秀合唱作品。例如:李叔同的《春游》,黄自的《长恨歌》等。在抗日战争期间,救亡歌咏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校园内外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到处飘扬着爱国和抗日的歌声,掀起了全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高潮,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合唱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星海是我国第一个用“大合唱”的形式来表现现实斗争和人民生活的作曲家,《黄河大合唱》这部经典作品,成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一个精彩范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蒸蒸日上的群众性合唱活动鼓舞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去,我国的合唱事业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业余合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批专业指挥走出专业团体进行业余合唱和业余指挥的辅导和教学,使我国合唱水平登上了一个高水准、高水平的全新台阶。伴随着现代教育体制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合唱逐步走入校园,走进课堂,一些音乐教科书编入了二、三、四声部的合唱歌曲。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如瞿希贤、张文纲、李焕之、施光南等人,对合唱曲创作的辛勤耕耘、大胆探索,使合唱艺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辉煌的成就。

二合唱教育的本质

在合唱的训练中,我们非常强调声音共性的统一。在排练中非常讲究合唱的音色、音量、力度、音准、节奏的和谐与统一,演唱中的气息、咬字、吐字、行腔及情感的表达也要在共性中得到统一。因此,当一个个性突出的人参加合唱训练后,他第一步要适应集体的需要,不断收敛自己的个性,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能过分张扬、随意、任性。随着现代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协作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参与合唱的训练,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适应能力、自制力及合作意识,使之得到锻炼和启示。

在艰苦的合唱训练中,随着集体演唱技能的不断提高,个人演唱技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追求艺术的完美,对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就是主动向困难挑战的意志磨练过程。在合唱队里我们始终强调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就使得合唱队的队员们始终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队员们互相配合、相互关心,还要善于学会倾听。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学会相互倾听是多么不容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为以后的自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事业的前进扫平了很多障碍。

享誉世界的具有500年历史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演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谁知道他们背后训练的艰辛。合唱团招收学员并进行培养,不收任何费用,但要被录取,则需有相当过人的聪敏与天赋。合唱团团员全体住校,以校为家,孩子们每天除了一般的必修课程、音乐课程外,还有艺术修养方面的学习及训练,比如舞台上的动作、台步、鞠躬、谈吐等。合唱团是一个大熔炉,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团员们到了变声期就退役了,但他们仍然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舞台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奥地利的各个重要部门,高级管理人员中多数为以前在维也纳男童合唱团的团员,童年时代的合唱经历使他们得到人们的认可、尊重和信任。童年时代的合唱团演唱经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完善了他们的人格,这段经历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合唱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重视“学会共处”这个做人做事的基础,积极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普通学校甚至高校开展合唱的演唱与教学,是实现审美教育,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笔者曾有幸参加了两届由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音乐教育委员会与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培训地点设在天津大学,担任示范的合唱队是天津大学的北洋合唱团。今年这个合唱团在全国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但这次深入接触了这个团队才具体知道,原来这群可爱的大学生们没有一个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而且天津大学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大家凭着对音乐及合唱的热爱走到一起来,大家自发地组织排练,练习曲目,这种集体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使参与者在领略音乐艺术的真、善、美的同时,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合唱团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提高,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合唱这一手段,队员们可以最直接、最全面地体会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队员们惊人的读谱能力,演唱中整体音色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各个声部均衡、协调;旋律与和声进行中的纵横交错,主次相对;声部交替中的有序进行,严密精致;指挥与歌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互相关注,娴熟的外语交流,对外国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以及朴实厚道的学风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但北洋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大三的时候就有用人单位提前来要人。用人单位说,看了大家的演唱,听到了大家的歌声,我们就能感受到和谐、协调、平等、包容、互补、扶助、团结、关心等人际关系的准则在你们合唱活动中都能见到,你们的素养、性格、情趣、意志、态度、思想都是表现的那样积极和良好。这些正是我们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这使我认识到合唱对人的素质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也更加认识到合唱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改造社会道德风尚的深远意义。

合唱艺术要求合唱队员既有表现作品的整体意识,又有独立的声部观念。经过长期合唱训练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音乐整体感和独立的声部观念,而且感觉敏锐,分辨能力强。合唱队员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又要注意倾听不同的声部的音色、力度、强弱,千万不能是毫无主见地跟随,也不能是滥竽充数,更不能是“墙头草,两边倒”。因此,当遇到演唱多声部合唱作品时,合唱队员必须有正确的和声听觉能力,丰富的曲式知识来抵抗外来因素的干扰。合唱队员在集体中培养了整体中的独立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这难道不是合作与独立这一辩证统一关系最有力的证明吗?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在集体中,既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包容谦让,又要互相监督,立场坚定,是非分明。这也正式我们合唱精神所倡导和提倡的。

艺术功能论文篇(8)

(一)人文功能主义风格的形成

在二战之后,功能主义现代设计思想在各国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抽象几何形式是最具有时代感的造型语言,但是丹麦设计师认为“线条应该带有一丝微笑”,从而将丹麦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风格表达了出来。丹麦现代艺术设计注重社会与自然的亲和力,其作品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因此丹麦艺术设计风格被称为“人文功能主义”。

(二)人文工功能主义风格的构成要素

丹麦设计师注重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天然材料,从普通民众的生活需要出发,在表达民族传统与风格的同时,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优质的硬木是丹麦设计师们所钟爱的材料,此外,皮革、棉布织物、藤类等天然材料均被赋予了新的艺术设计价值。丹麦现代艺术设计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构成要素便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丹麦设计师关注着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产品设计中首先注重的也是使用者的最佳感受。与德国过分注重科技、意大利注重形式相对比,丹麦的设计师更加注重现代社会方式中人文因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平衡。

二、后丹麦现代设计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丹麦现代艺术设计不仅立足于提供实用的物品,还要求物品能够体现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一)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丹麦设计素来以人性化设计而闻名,其设计的产品不仅注重实用功能,还兼顾审美功能,在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活态度。更值得赞赏的是丹麦设计师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还更多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

(二)注重产品设计品位和个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更加注重多元化以及个性化,消费的求异心理日益突出,表现在设计上就是追求设计的个性。丹麦现代设计师从本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并吸取其他国家的设计经验,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感的个性化作品。

(三)立足传统发展创新

丹麦设计师将传统工艺的精神贯穿到整个设计、生产的全过程中,并将追求细节的完美作为职业目标,保证了传统工艺不会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湮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丹麦设计师力求工业生产产品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手工制作的感受,并注重结合新的生产工艺和表现手法,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设计风格的提升和深化。

艺术功能论文篇(9)

作者:方俊

艺术教育之于思政教育

从大方向上来讲,思想、政治、艺术、文化都是具有统一性的,它们都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元素,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音乐般的节奏与秩序,又具有音乐般的和谐与完善,即一个充满诗意光辉的礼乐之邦。这样一个社会只能由那些充满仁爱之心,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组成。因此,社会的改造与建设,必须落到人格的塑造与完善,这就必须诉诸于教育,尤其必须诉诸于艺术教育。”[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去解析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信接班人。把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新颖的艺术形式,通过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实现思政教育的艺术性。这样既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升品位,又能较好体现艺术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贯穿功能。

艺术教育的实现与渗透

在这个时候,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扮演一个引导角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加强课内外的艺术渗透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于无形之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与大众化的基础之上,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人文修养为主要目的。开设诸如《书法艺术》、《歌剧、音乐剧赏析》、《摄影艺术》等公共选修课程,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开始,由浅入深,慢慢学会怎样去赏析。其次还可以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思路,通过邀请专家以及专业艺术团体,走进校内开设艺术专题讲座和上演经典剧目的演出,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面对面地感受到艺术的冲击力,拉近高雅艺术与当代学子的距离。提到高雅艺术,人们自然会想到“曲高和寡”的交响乐和美声唱法。对此,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教授曾经谈到:在很多时候,他都会用美声唱法的技巧来演绎中国民歌,甚至是流行歌曲,最大程度地把美声唱法中国化,能让更多的中国人感受到美声唱法的艺术魅力。从中我可以发现,我们心中的“高雅艺术”通过变通的手段是可以被大家所接受的,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类似的艺术形式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呢,以此来丰富当代学子的思想内涵岂不快哉!结语: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唯美时代,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特个性、富有审美情趣、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艺术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元素,必将成为高等院校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与其他教育一起为新世纪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只有充分意识到艺术教育的独特性,遵循艺术学科的教育规律,真正做到定位准确、内容详实、形式合理,高校的艺术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打开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让艺术教育真正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之中,进一步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融合。

艺术功能论文篇(10)

一、评判艺术设计作品的形式与功能因素

艺术设计是一种物质审美化的行为。这决定了艺术设计作品在释放产品物用功能的同时,其形式也应该符合所在社会和时代的审美观。因此,从功能和形式因素入手评判艺术设计作品,是我国设计批评领域中最常见的批评途径。而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方法,更强调作为物质和精神表现的功能与形式相辅相成,辩证发展。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源自于西方。在西方艺术设计发展史上,关于功能与形式的探讨经历了“功能主义”、“式样主义”和“反功能主义”几个阶段。

“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同属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前者主张设计“形式遵循功能”;后者出现在1930年代美国拯救经济危机的努力中。美国式样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雷蒙?罗维提出“丑货滞销”的观点,指出产品的外型和式样的设计对于产品销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功能主义”出现在1960年代,作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排头兵崭露头角。“反功能主义”并不是反对产品的功能性,只是不赞成把功能作为产品存在和设计的唯一理由及指导原则。

我国现在的社会生产情况,和西方“功能主义”时期的社会生产十分相似。虽然,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我国在享受了后工业成果的同时,还在为实现(传统)工业化而努力,另外我国许多地区依然处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中。这种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决定了中国的艺术设计不应过多地追求个性化表现,而应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即坚持功能主义设计理念。我国的一些设计批评家对此有清醒地认识,“功能主义设计理论是与`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设计教育理念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源自包豪斯的理念。坚持马克思的社会学观点,追求符合当前物质文化水平的精神文化建设,始终被我国视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评判艺术设计现象的经济与道德因素

艺术设计的直接职能是促销产品,为赢得市场。因此,进行艺术设计批评不仅关注产品的物用功能和形式趣味,还关注产品的供需平衡,也就是经济因素。因为,从全局的眼光看,艺术设计的社会职能能否实现,除了与自身品质有关外,还和社会的消费能力有关。试想超出人们消费能力的设计,如何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性呢?因此,紧随着功能和形式评判之后,对艺术设计进行经济方面的考量,进入社会学批评的视野。

对艺术设计进行经济方面的评估,意在考察它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从大处看,它是考察设计是否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从小处看,它是要求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产品的物用价值,还要顾及市场供需的平衡,以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通过肯定艺术设计的物质利益动机,并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的道德基础,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进行艺术设计批评经常关注的。当设计师尊重社会整体经济和道德利益时,艺术设计可以在某些方面抵消功利主义对个体利益的片面强调,营造一个物质和情感相和谐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结构的优化。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进行艺术设计批评,还涉及到民族化和传统化问题、区域化和全球化问题,以及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不论涉及到哪一方面,这种方法论始终要求设计师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它的社会性,将艺术设计置身于社会各因素所构成的系统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对艺术设计进行全方位、多目标地整体思考和系统规划,以便发挥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

在艺术设计批?u过程中应用方法论,不仅仅是一套批评方法的应用,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念,一种看问题的立场和立足点。在社会学方法论看来,艺术设计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社会力量决定的。它自始至终都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与制约,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展开自己的活动。它对艺术设计的价值定位,就是艺术设计必须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艺术功能论文篇(11)

从1998年8月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开始从国家层面发展文化产业,到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话题与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艺术的功能问题,也面临着新的语境,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下探讨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文化产业领域的艺术生产、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艺术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对于文化产业领域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来说,明确艺术的功能问题,可以指导他们的创造、生产方向。其次,对于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对文化产业视野艺术功能的新理解,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艺术实践。最后,当代艺术实践的演进需要我们及时更新对艺术功能的理论认识,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功能问题,对于艺术学、美学研究很重要。

目前,国际与国内尚无文化产业的精确定义,大致来说,文化产业指“进行商业经营,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①,“提供能满足人的求知、审美、娱乐、宣泄等精神性需要文化产品、服务”②的物质生产部门或经济活动的集合。艺术属于文化现象,文化属性使艺术概念与文化产业概念产生了交叉、重合部分,即文化产业中涉及艺术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与艺术中具有经济、产业属性的部分。

关于艺术的一般功能,艺术史与美学史上产生了许多相关理论,到了现当代,则诞生了不少系统观点。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认为艺术具有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提出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二者都涉及了娱乐功能,但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具有认知、教育、审美功能,对于艺术是否应负担娱乐功能仍存在争议,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是其分歧的焦点所在,这正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功能问题范畴。

一、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认知、教育的一般功能被弱化

从文化产业角度思考艺术的功能问题,会发现,艺术的一般功能中的认知、教育功能虽然存在,但已不再居于重要地位。首先,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认知功能淡化。一方面,艺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付钱进行艺术消费,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提升自己认知水平,正如人们购票进入电影院观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不是为了通过电影认识和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提供知识、信息的产品与服务,负担认知功能的主要是出版业、传媒业与教育培训业,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的具体背景下,认知并非艺术的主要功能。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仍然存在,但对于艺术消费者而言,这种能是客观附加的,而非他们主动寻求的。其次,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消退。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艺术长期被赋予“载道”的使命,使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的认知深入人心,但对于艺术消费群体,很难期待他们为了被教化而去主动付费,他们更希望在艺术消费中获得享受而非受到教育。事实上,考察我国的艺术史与当代艺术实践,也会发现偏重于教育功能的艺术作品通常是来自于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创作,在当代则应主要属于艺术事业领域关注的对象。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审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

毫无疑问,艺术最核心的一般功能是它的审美功能,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艺术虽然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出现并进入市场,但它的主要价值仍来自于审美功能。因此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审美功能依然重要,并且随着认知、教育功能的淡化,而显得更加突出。表演艺术的市场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爱尔兰的踢踏舞团“大河之舞”,全世界已有超过2500万观众现场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这种艺术消费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根源就在于其强大的审美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中脱离了意识形态束缚走向大众的艺术,更能体现它自身的审美本质与审美价值,从而突出其审美功能。

三、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娱乐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宣称艺术的目的应该包括“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③使人“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④ 。近两百年过去了,世人尤其是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娱乐功能仍然怀有矛盾情绪,担忧强调娱乐功能会损害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中,艺术的娱乐功能却已经被现实推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正在强化艺术的娱乐功能。在艺术产业中,尤其是大众文化色彩强烈的影视艺术领域中,娱乐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功能的主流,将本该属于审美的核心地位挤了下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