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31 16:58:46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俨然已经到来。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随着时代的大发展而迅速的兴起,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无论是财富流通、社会流动、文化传播交流还是互换共享、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是理想追求和信念价值观,都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慢慢形成。在互联互通时代,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很明显,古老的教育传统发生着改变,教育的成效、方式、内容、导向、主客体等也愈加鲜明。无论是把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进互联网,正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流,也是新时期培养思想政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互联网企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显示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明显了,互联网企业开发了大量的学习课程以及其他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各种平台为教育注入这些资源,使得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可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真正实现“一对一”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与高效。其次,资源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在资源的数量上增加,而且融入进新技术,像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集视、听、说为一体的知识传送体系,声、图、文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吸引人,克服了传统单一感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知识转化率低、讲授效率不高等缺点,这是一种激发全身听觉、视觉感觉神经而组合成的一种更为先进的教育模式。

(二)网络技术的推广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素养

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首先的任务就是学会运用这些新技术。比如电脑搜索技术的普及,以前没有电脑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获得教育资源,主要的方法就是各种书籍文献,而在如今的电脑时代,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必须要通过电脑上网搜索,所以掌握上网搜索技能是必须的,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技能;其次,网络资源课程的丰富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知识的归纳与重点的解析以及最新的知识都能在网上很好的学到,这就降低了仅仅靠自己思考而出现知识错误以及片面的风险,提升了教学能力。对于思想政治受教育者来说,时政要闻以及社会政治思想的更新网络总是比书本快得多,如果能用好,对于自己快速获得前沿知识和对自己知识的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教学双方的交流更加平等

无论是在传统的私塾教育和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占有主体地位,他们基于经验和知识,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树立起权威形象。这种权威形象一旦树立,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亦是这样,“你说我听,你说我做”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双方体会、领悟、交流,而不是仅仅由一方向另一方灌输大道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可获得程度大大加强,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不再一味来源于教育者,这就有利于部分上打破权威,使教育者不再以权威者的姿态自居,双方更容易平等交流,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三、互联网的融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复杂,教育内容针对性降低。互联网时代,信息大量涌现的好处无疑是明显的,但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有待加强,大量虚假新闻、花边消息、垃圾信息、不良文章成了犯罪和散布谣言的载体,影响着社会舆论导向,动摇着人们的价值观。一条不良消息往往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搅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接触的信息范围更广,但所获得的信息资源常常与自己的需求对口率较低,不能够很好的有针对性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资源,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接触到不良信息后会动摇自己原本的思考,各种文化侵蚀也随之到来,接触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受教育者的不正当思想观念就会滋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就会走上歪路。比如网瘾少年、黄赌毒、网络造谣等违法违纪行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封闭性较强,教育者可以精心筛选出那些最精华、最合适、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教,整个教育过程可以全程控制。而在互联网教育中,由于开放性大大加强,教育的内容也是鱼龙混杂,有好有坏,这很难控制只让受教育者只接受好的信息而不接受坏的信息,而这样的垃圾信息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行为产生错误的引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旦错误的思想产生就极容易把人带上歧路,而在纠正这样的人的时候却是不容易的,这就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理论研究,2010(12).

[2]张国启,孙禄.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6).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2)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互联网平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从“互联网+”视阈出发,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创新路径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维度

1、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理国的现实需要

“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也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对庸俗爱国主义、非理性的爱国主义者具有有效的引导作用。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以崇高的精神文明的形式存在于传统文化当中,且作为一种美好的思想品德被人们广为赞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缺失日渐凸显,在部分青年群体中存在潜在的网络极端化爱国主义典论倾向。”例如在中日事件中,一些中国国民做出了砸车、砸店等不理性的行为。诸如此类的激进主义有伤国体尊严的同时也降低了爱国主义的高尚品格。因此,推进理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遏制庸俗爱国主义,有效的促进激进主义向理国的转变为爱国主义正名。

2、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用以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准则。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修养与政治素质。公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更好规范公民个人行为,爱国主义则是每个公民所应熟知的基本道德规范。曾经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一个人只有充分的热爱、信任自己的祖国,国家才能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更加繁荣昌盛。人民不仅要爱国,更要将爱国视为一种义务,一种光荣。人民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自己完完全全融入祖国的血肉,成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自内心的感知国家荣辱。

3、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凝聚社会共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寻求与凝聚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培养公民协商与妥协能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有利于推动社会合作,增加社会合作机会,凝聚社会发展动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的凝聚社会共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从而打击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树立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大有可为。

1、重塑爱国教育话语体系,搭建爱国教育新媒体平台

邓小平曾强调指出:“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在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必不可少,也要与时俱进。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要构建爱国主义的网络化话语体系。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话语体系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性、生动性与欠规范性等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语言的特点与规律,学会适应网络语言解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内涵,用生动、形象语言风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网络语言“”、“”既迎合了网民的偏好,体现了中国气派与中国特色,是爱国主义网络话语体系的样板化创新。二是要重视新媒体建设,抢占互联网阵地。爱国主义教育与宣传必须借助一定载体与平台。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包括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与平台的种类迅速增加,如门户网站、博客、网络社区、QQ群组、微博、微信等。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更加偏爱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订阅号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2、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海量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教育经验,还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曾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者树立互联网思维,一是要学会使用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互联网是人类知识的海洋,具有数据海量性、获取便捷性、信息新颖性、题材多样性等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二是要学会互联网及其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观察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并通过轻松愉悦的沟通方式解决受教育者的困惑,提高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3、打造网络文化精品,营造爱国宣传环境氛围

文化自信是爱国主义的内在灵魂之一。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必借助一定载体,或是语言,或是图片、或是文字。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在信息载体形式的选择上,更加偏好于图片、微视频等直观、生动和趣味性较强的网络文化产品。爱国主义的教育者一方面要深入把握网民特点,学会使用图片、微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解读爱国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将爱国主义价值观融入到视频和图片,创造网民喜闻乐见,同时具有理论性、政治性的网络文化精品。例如“复兴路上工作室”制作《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微视频,此后又围绕同志出访等重大新闻事件,制作了《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万隆篇、巴基斯坦篇及俄罗斯篇。网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创造性的使用动漫风格讲述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故事,也赢得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喜爱,甚至成为大学生开展团支部活动的创新形式之一。这些微视频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风格亲切、解读视角独特,迅速红遍互联网,为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是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潜涛 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

[2] 周晓宜.论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J]. 当代青年研究,2013(01).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3)

一、“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内涵及其意义

政治理论话语权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传播及其说服力的活动,广义上涉及5个相互作用的要素:话语传播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教育者)、认同主体(受教育者)、认同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本文讨论的话语权演变问题所涉及的社会环境主要是“互联网+”环境。

传统教育模式下政治理论教育很少赋予甚至忽视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其话语权的含义是政治理论教育者基于自身职业而拥有的一种言说权利,宣教部门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政治理论教育的绝对表达权。“互联网+”时代,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拥有者即话语权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者,也包括以大学生为主的受教育者。

“互联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公式,如“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二是指“互联网plus”,就是将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来实现产业升级,如“互联网+传统打车”,诞生了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互网+传统旅游项目”,产生了携程旅行、途牛网等。“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教育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产生新的组织形式、互动关系以及有效数据等。[1]与传统网络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比较起来,“互联网+”条件下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政治理论讲堂搬到网络上,而是通过互联网,将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对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进行升级,让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融入各个行业、各个角落,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受众面更广阔,更重要的是其形式更丰富、媒介更多样、教育传播途径更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也更便捷、更频繁、更即时,政治理论教育也更有成效。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平等及思想多元,使得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弥补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中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缺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通过死记硬背、无条件执行来达到某种特定要求这一不足。“互联网+”条件下的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是现代化媒体的自然延伸,是加强和提升政治理论话语权效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行使政治理论话语权的主要模式。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更加与时俱进,还可以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话语权同时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双赢”的效果。“互联网+”的便捷和反应迅速,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对刚刚发生的国内外热点新闻做到即时反应,实现无延迟对接,更可以经常对社会时下流行的话题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能抓住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其对时政问题或家国天下事的关注度。这不仅提高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各自的话语权,也同时提高了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自身的话语权,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实现由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传播转向“互联网+”的前提条件

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是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扩大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力,改变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中以教育者为权力中心,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让受教育者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此,要完全实现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向“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转型,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优化网络话语环境

“话语环境是针对话语权而产生的一系列周边外部因素。”[2]“互联网+”条件下,网络环境是对话语权产生影响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话语环境。“互联网+”与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相结合,不是简单地把政治理论教育讲堂搬到互联网上,更多的是指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系列网络活动和网络行为。这不仅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已知已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甚至还可以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而这种“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恰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让政治理论传播的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认同主体)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客体),就是政治理论话语传播即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净化网络环境。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量极大,内容庞杂,而目前我们对网络的监管还不够到位,致使境内外敌对势力常常有机可乘。他们利用网络不断向网民特别是向年轻人传递负能量,宣传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一些人包括一些大学生“三观”动摇,崇洋,偏离了我们一再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使得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净化网络环境。这种净化,不仅是阻止和删除负能量和不良信息,更需要做的是向网民尤其是大学生说明这些东西背后的真相,从而巩固和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二)重构话语权的多元主体格局

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话语权主体是一元格局――甚至完全掌握在教育者手中。被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话语权往往被视而不见。当然,这种做法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受教育者不仅是政治理论的认同主体,同时也是政治理论的话语主体,也必然是政治理论的话语权主体之一。进入“互联网+”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的增大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要实现政治理论话语权由传统模式转向“互联网+”模式,就必须在主观上破除这种话语权主体“一元论”[3]的思维定式,承认和重构话语权主体事实上的“二元论”或“多元论”。

(三)承认并赋予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中的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

其实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体系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本质上也是平等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由于受教育者缺少行使话语权的媒介和平台,其话语权的实现便无从谈起。因此,在角色与制度赋予教育者显性的话语权的阴影下,受教育者本应享有的与受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被忽略或隐性化,只能仅仅存在于理论上。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提供了受教育者有效行使话语权的媒介和平台,使其原来隐性的话语权显性化,从而为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话语权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

(四)新媒w、自媒体的规范与健康发展

“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只具有方向性、政治性,存在过度理想化的现状,而没有与时俱进。”[4]“互联网+”背景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产生与实现往往是一个信息的获取、选取及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等充当着重要的传播工具,其广泛性、即时性、便捷性、多渠道性等特点,对话语的介入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给传统的政治理论传播、教育模式以及权威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新媒体的兴起和被广泛运用以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其必须进一步规范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演变

(一)话语权主客体关系的演变

对教育者而言,教育的场所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传统的讲堂等地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很多教育者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嬗变不适应,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依旧恪守传统模式,不能与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致使其本应拥有的话语权不能得到充分实现。传统的政治理论话语权模式是典型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是一种单一、单向地完全灌输式教育模式,即教育者居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居于被动和被主导地位,其表现模式为“主动和主导者(教育者)被动和被主导者(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支配与从属的关系。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的主被动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主动和主导者与被动和被主导者不再是固定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受教育者也常常反客为主,成为主动和主导者。其话语权不再是单一、单向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而是演变为双向交流的动态相对平衡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受教育者常常“化被动为主动”,也常常成为话语传播的主导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因之相对平衡,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也越来越多地注重实践与交流,不再是单一、单向的灌输式教育。

(二)政治理论话语传播媒介平台的变化

在“互联网+”条件下,话语媒介平台逐渐从真实空间里简单、单向、平面、相对封闭的传统媒介平台,延伸到虚拟空间里复杂、多维、开放、双向甚至多向交互的多元化媒介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站和APP等,而名人效应和众多的“粉丝”乃至“铁粉”,更加放大了这些媒介平台的作用,社会新闻的热点也随着大众关注点的跃动不断更新和切换,自然成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最新话题。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提升和“互联网+”条件下媒介平台的发展变化直接相关。

(三)“把关人”对言说掌控的弱化

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模式下,话语权掌控言说过程中“把关人”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互联网+”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作为话语权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政治理论话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可能置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不再固定在某个确定的位置,因而,对其监控和掌控难度急剧增大,必然导致对话语传播及其内容的控制性逐渐弱化。

(四)教育者的强势话语权弱化,受教育者的弱势话语权强化

首先,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可以匿名。这种方式摆脱了传统实名话语传播的心理束缚,有助于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得传统模式下双方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有所弥合。教育者的强势话语权因之弱化,受教育者的弱势话语权因之有所强化。其次,在网络环境下话语、信息的制作和传播可以摆脱传统时空、渠道、手段的限制而更加便捷,这也会使强弱的态势相互转化并趋于平衡。再次,在“互联网+”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渐趋平等,有着大致相同和平等的话语权,这标志着话语权身份门槛也在向着趋同的方向变化。

四、“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传播演变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观念的淡化与多元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过度重视意识形态的现象逐渐趋于正常,意识形态的观念也逐渐淡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外文化相互交流、交融、渗透和激荡,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新常态,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全社会特别是大学校园里已随处可见,自然为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了不同的标准。大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互联网+”时代激增的信息尚不能完全正确辨识,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我们的很多政治理论教育者依旧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行为的训导,不能根据形势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正确观念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导致政治理论话语权被削弱。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对未来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与新媒介的裂变式传播

互联网技术发展令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现实世界之外,还平添了一个虚拟世界。这个新的虚拟世界里也有着完善的社会关系与生活形态,并且通过网络技术与现实世界相通联。在这个虚拟空间内,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不仅可以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满足好奇心,还可以利用其便于浏览、检索、筛选信息等特点学到最新的乃至全新的知识,更可以进行人际交往、随时发表意见,甚至“恶搞”和“吐槽”。与现实社会相比,部分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大学生们很容易、很自然地认为虚拟社会更理想、更自由。这很容易放大现实世界的缺点或不尽如人意处,从而放大虚拟世界的优点,使之过于理想化。这种对比和频繁切换也使部分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政治理论话语权的现状产生不满并力求改变的现状。[5]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条件下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教育主管部门以至各高校,普遍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如调整和规范了思想政治类课程,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采用了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加大了实践课比重,推出了一批精品课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加强了与大学生多渠道、多方式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等。从目前的结果看,虽然这些举措值得肯定,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实效性未达到预期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话语权虽然在逐步增加,但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者之间还远未具有真正的平等地位。凡此种种,说明其最终的实效性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实践。

五、“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重构

(一)把握与坚守:积极关注新的话语权主体需求

一般而言,在现实世界的环境下,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的机构、组织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前两者更具主动性、主观能动性、目的性、意识性及自觉性,更易于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教育者,从而通过被教育者展现自己的话语传播主体性,其话语权主体地位和需求是角色赋予并一直拥有的。而受教育者一直以来仅作为“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认同主体,历来没有被视为话语权主体,其话语权的主体需求也一直被忽视。

“互联网+”条件下的网络虚拟世界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具有便捷性、资源共享性、交互性以及信息与话语传递的即时性。这种宏观背景下的政治理论的教育、传播工作改变了传统单向、单一的灌输模式,形成了一种不囿于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平等、开放、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式。“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方式与话语传播主体需求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其教育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主体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其话语权也大为削弱。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种种特点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特别是大学生行使自己在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中的话语权,更唤醒与激发了他们的话语权主体意识,产生了新的话语主体需求。“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能够根据网络教育信息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与取舍,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进行教育模式的选择、调整与决定,可以对不认可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自主作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决定。有鉴于此,教育者作为传统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应当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把握并应这种发展潮流,搞清这种新的交互变动的话语权关系,在坚守和维护自身应有的话语权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关注、认可并满足新的话语传播主体需求,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

(二)继承与重构:改造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模式

“互联网+”时代,各相关机构在继承与延续我国特有的文化和思想政治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对原有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模式进行调整、重构、创新、发展,从而建立起了全新的模式。新模式下,以大学生等为代表的受教育者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状况及在全部话语权分配和重新分配的大格局中,已然开始了变迁。相关机构包括各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者必须顺应这个潮流,主动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大力整合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放下身段,努力与大学生等受教育者平等沟通和交流;要有意识地把互联网作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主阵地、主渠道,更有效地灌输与疏导、释疑与解惑,更耐心地倾听大学生的诉求,回应其关切,努力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传播的实效性。

(三)对话与创新:推动教育与传播平台的搭建

促进大学生等为代表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的良性变迁,需要一个好的交流平台。要努力创建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以教育者话语权为主导,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平等对话为基础,双边交流、互动便捷的政治理论教育与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整合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传播资源,创新教育教学和传播模式,更新内容,改进方法,重构合理、科学的话语权分配格局。

(四)引导与批判: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政治理论话语权的相关规章制度,是提升大学生等“互联网+”条件下话语传播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制度保证。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实施网络实名制应该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网络言论应该自由,但必须有度。实名制等规章制度是对互联网话语传播的一种硬约束,可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把这个“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F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2]占建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话语权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3]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4]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浅论[J].教育评论,2009(3).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4)

[FL(K2][KG2][HJ1.2mm]一、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取得的成效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传统的课堂往往是学生和教师必须在一个教室里,这样才能完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但是,在“互联网+”出现后,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如此,“互联网+”使课堂教学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

其次,“互联网+”的出现使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传统课堂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师上课也仅仅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知识面非常有限。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大量知识信息涌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再次,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实现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讲、W生听的单向教育模式,俗称“填鸭式”的教学。然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种教学平台迅速实现了多元化,各种QQ群、微信、微博都为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平台和途径。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这正是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变化。

二、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时代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向更加明显

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充斥着学生和教师的视线及思维,这时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网络监管工作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和教师或多或少接收到一些消极甚至反动的言论。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一些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2.“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权威性形成了挑战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权威性是不容撼动的,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多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的。但是,“互联网+”出现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变得非常丰富,学生往往会根据课余时间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与教师上课所讲的理论进行对比,甚至反驳,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权威性形成一定的挑战。

3.“互联网+”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必须在教室中,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既定方式,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之外的知识需求量急剧增加,使传统课堂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建立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原因

1.多点对多点的跨时空交互式传播与单向式授课方式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课堂,只需要教师讲、学生听就可以完成教学。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引入课堂,不管是信息来源还是教学手段都变得更加立体化,有时候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讲解一些时事热点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在无形中缩短了正常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大纲要求的东西可能没有办法正常完成。

2.“信息过载”与学生媒介素养不高之间的冲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而高校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和言论充满兴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网络的冲击,难免会出现价值观“跑偏”的情况;再加上学生的整体素养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这就导致互联网媒介与学生的整体素养产生一定的冲突。

3.互联网信息与学生道德失范频现之间的冲突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相当丰富,每个社会个体都可以在网上自己的观点和言论。但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隐秘性,一些偏离社会价值观的言论和观点也逐渐在网上出现。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逐步成型的关键时期,极其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一旦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了这种观点,其价值观必定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违背,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互联网信息与学生道德失范频现之间的冲突,也是“互联网+”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困境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5)

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其能有效保证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共享性、互动性、时效性、开放性与丰富性,给大学生思想交流、知识学习和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平台,全方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一般而言,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移动互联网的介入丰富了教育的方式,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系与理论[1]。但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需要高校工作者与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看待,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和信息传播载体,其被大学生普遍追捧和认可,涉及到多媒体空间平台、流媒体、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等多种媒介。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用,其主要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微博。微博主要是以用户关系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分享为基础的平台,用户能够借助相关的客户端构建个人社区,并通过140字左右文字对信息进行更新,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相较于传统的博客而言,微博在“转发”、“评论”和“关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同,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与认可,成为大学生的“舆论圈”、“交际圈”和“信息圈”。二是博客。博客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能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快速简易个人思想内容,学生能够利用博客个人的思想、心情与生活[2]。三是即时通信。即时通信指的是个对互联网消息进行即时接收与发送的业务,具有UC、MSN、QQ和手机短信等形式。目前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账号,并将其作为与别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分析

(一)消极影响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其具有无屏障性的特点,将其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发表言论与观点、参与网络互动等将会更加便捷及自由,这种自由与无限延伸的网络能够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此外,部分格调低下的彩铃、贴图与短信等信息以及消极落后的思想文化,将会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降低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受精力限制和年龄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其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应用明显滞后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难以有效运用前沿知识,缺乏较强的新媒体意识,无法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媒体信息监管能力不强,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最后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人际关系。部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上,或者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时间减少,与同学、朋友和家人的关系疏远,出现人际关系交往异化情况[3]。由于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强的隐秘性与便捷性,学生能够在互联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甚至包括不负责任的言论,这样使得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积极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其可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一是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否与大学生的性格偏好和群体特征进行有效结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功能,如传播速度低、声情融汇、图文并茂等,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个性化需求,感染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确保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与生动,充分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参与性与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吸引力。

二是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与主体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4]。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互动时,不会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实现点对点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与主体之间的信任,便于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丰富拓展了教育的空间。由于移动互联网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资讯五屏障、空间无屏障和时间无屏障等特点,能够对电脑终端设备、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加以突破。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使传统封闭狭窄的教育空间变得更加开放性与全社会性,保证教育渠道的普及化、生活化与多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且多样的教育资源。

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增添了一定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工作手段、工作载体和育人环境。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将网络教育的优势加以充分发挥,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建.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 天中学刊,2011,02:58-60.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6)

广告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加偏向于实践的学科,在新技术、新平台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告学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按照国家关于打造广告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培养“创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一、“互联网+”对广告学教育的影响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更加贴近。一方面,其有效地促进了人们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了其在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对广告学教育来说,“互联网+”的出现对我国高等院校广告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1.积极影响。首先,教师教学信息内容的搜集与应用方式发生改变。教师教学内容的搜集与组织不仅充分丰富了高校学生广告学教育的内容,还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转变,能在兴趣因素的引导下使高校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广告学学习中,进而对他们的知识体系进行搭建,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理论基础。

其次,对于广告学教育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互联网的运用切实有效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加强了学生教育的时效性。在网络的支撑下,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及时有效,将其运用到高校的广告学教育中往往能切实地提升广告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其打破传统教学存在的限制,利用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与培养。

2.消极影响。第一,广告学属于传播学的重要分支,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其所包含的信息质量往往无法清晰地被甄别,这也就使得高校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理论学习时极易被一些质量差、层次低的信息所误导,而这也给高校学生的广告学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第二,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广告学专业教师所具备的某种权威性较传统教育体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学生信息和知识获取的模式。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通过互联网能有效拓宽自己信息及知识的获取途径,尽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促进了其自身主体意识的提升,但也同时弱化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权威性,对广告学教育的有效性有着不利的影响。

第三,高校广告学教育技术环境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海量化、飞速化,广告学知识内容本身的更新速度和频率也逐渐加快。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在面对“互联网+”技术和海量信息的过程中,受自身文化素养、知识体系、传统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限制,部分教师可能难以适应新时代下对高校广告学教育的新要求,影响了教学成效,弱化了广告学教育能力。可以说,互联网所创建的技术环境给高校现代广告学教学能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高校广告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目标定位问题。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纵观我国高等学府关于广告专业的设置,有的高校将广告学归属在艺术设计传媒类,有的归属在艺术设计类,有的归属在经贸类等。在院系分布上,广告学专业开设在经管学院、媒体技术与艺术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二级学院。广告学专业具有多重属性,往往与营销、传媒、人文、设计、经济等专业相关,且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广告学专业主要是以培养营销策划人才为主,并掌握广告设计、制作与包装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这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思维训练及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2.基于“互联网+”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教学逐渐在高校中得到普及。然而,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却存在滞后问题,造成广告学教育难以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与此同时,网络广告学教育的主体在其教育中也尚未体现较强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能动性,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校广告学教育效果的提高。大部分高校广告学教育工作人员均存在教育模式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教育内容不具吸引力等问题,使得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或隔阂日益加深,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继而影响教育内容、方式和结构的不断完善。

3.高校教师运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改革的能力不足。现阶段,在众多高校广告学教育工作人员中,广泛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网络语言能力欠缺,不善于使用新媒体,不善于以网络形象、线上语言文字等诸多形式来丰富授课内容;二是洞察能力不强,部分广告学教育工作人员不知道如何利用新媒体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没能对网络广告的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难以全面掌握受教育者的特点,实现广告学教育的创新;三是调研能力较弱,不善于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络调研、信息收集,及时组织好各项实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广告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

1.明确目标定位,培养创新人才。“互联网+”时代,广告学培养方向要符合“创意、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发展需求。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既要解决“高大上”与“接地气”的融合问题,也需解决专业化培养和多元化培养的难题,培养高、精、专复合型人才。广告学教育是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广告学人才需要具备设计与策划、经济与管理、营销与传播、心理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广告专业人才既能够服务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也能够聚焦公益,承担社会责任。“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为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2.丰富教学载体,树立“跨界”思维。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跨界思维是高校突破广告学教育困境的一项重要策略,要求高校广告学教育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关于“跨什么、如何跨”等问题,使其与高校广告学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新要求相适应。在高校的广告学教育工作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跨界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慕课、微课等,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的话语与服务等内容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广告学教育的进一步展开。这种跨界组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个人意志与理性思维能力,使其自觉形成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3.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融合”思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具有一定的规律,要将传统狭窄的理论领域逐渐深入到开阔的现实生活领域当中,将理论教学延伸拓展至实践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分别从社会、消费、文化等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充分理解广告学教育的内容,引导他们追溯问题本质,深入挖掘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在广告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复杂抽象的理论进行精简淡化。通过简化处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生活,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内容。教学的意义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还与其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视域融合有很大的关系。跨界思维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明确理论节点,也要辅以大量的实践案例作为支撑。以广告设计学为例,北京大学的广告学专业探索采用“O2O+实战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学课程中,利用新媒体平台——腾讯广点通(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来销售电子产品,取得了成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融合”思维,可以称作是“互联网+”背景下广告学教育实践的典范和学习资源的跨界深度融合。

4.打破师生壁垒,提升教学能力。广告学是一门互动式学科,要想实现跨界融合,首先需要打破教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壁垒,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与学习对象的良好互动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广告学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接触过程中,以个人魅力和理论熏陶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并努力提高其广告学专业水平。利用微信、APP、二维码、微博、QQ、超星学习平台等开展交互式教学,分享教案、教学案例及广告学其他学习资料,作业并提交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心得分享,保持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快捷、流畅。二是广告学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必须要打造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教育教学服务师资队伍,重点提升教师教育“互联网+”的综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包括思想的更新、观念的更新、理论知识的更新,以及互联网与新媒体操作能力。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7)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各种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段的更新完善。自从60年代初就开始了计算机教育教学应用的初级阶段。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国相继采取措施促进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使用。从三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领域开始进行运用互联网络的尝试。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学校,在互联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网站,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等学校发挥教学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载体,它可以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比以往大得多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互联网,高校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近乎无限的作用。任何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够通过互联网媒体加以传播,那么它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不受时间、地理空间和人力的限制。它在某个阶段的作用和影响只是受到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而这种限制随着技术的演进,将会淡化、甚室消失。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络(theintemet)是相互联接的不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集合。因特网(玩ternet)就是一个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它采用网关路由器将各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再通过网关路由器联接到intemet的主干网上。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他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国家主干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通过网络互联设备“永久性”地高速互联,因此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所指的互联网就是因特网,本文将采用互联网这个概念来讨论问题。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项主要标志的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不断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在迅速从网上搜索到自己所需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发生的大事;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乙mail)、讨论组(DJsc~G阴P)、聊天室(以atR~)等交流思想,增进了解;互联网所具有的高速的通信效果与低廉的价格也是它能够迅速发展并产生巨大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互联网自1994年进人中国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1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上网计算机数:892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2,乃0万人。 二、互联网与教育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科技进人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教育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个人教育制度将取代传统的集体教育制度;自学系统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终身教育即将普及;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实观。中国在1999年的国家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出了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并在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的研究中提出了六个标准:1对信息的关注;2、能够研究和判别可供选择的信息及观点的优劣、可行性;3、能够选择各种信息源,熟悉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以获取信息的能力;4、能对某一课题找到相应的信息,进行综述及纵观其现状和发展趋势;5、获得继续自我教育的基础;6、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 三、中国教育领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 就在各级普通教育机构抓住机遇,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互联网知识,运用网络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效用,并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建设网站(主页)的目的不明确,网站的建设和建立一个学校或一个品牌一样。应该有个性、有目的、有功能、有特点。 第二、网站(主页)的内容严重不足。从多数站点上,访问者只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信息,介绍性、概述性的信息后多,有的学校主页仅仅只有l页。 第三、网站(主页)的专业性不够。多数站点仅仅是本机构或学校的介绍,对于本校的教学,招生,设施等的概况介绍的比较多,对于专业领域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科研等的涉及比较少,不能满足特殊学校教师、专业人员等的需求。 第四、网站(主页)的技术含量不够。绝大多数的站点都没有数据库查询系统,而这个是网络的一个重大的功能,即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快速提取出自己所需的知识。 第五、网站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站点的发展很快,但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全体关心教育的人士做出反应,逐步走出教育应用互联网技求的初级阶段。 四、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逐步深人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络中的教育资源将越来越多。教育领域中从事网站建设的单位与个人也将随之增加。面对互联网的这种发展趋势,结合教育行业目前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现状,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为我们教育与科学研究服务? 1、信息的专业性 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信息的索取更专业化,‘就要求我们在网站的信息材料内容上达到专业化。另外,网络的发展会使提供这种网络服务的网站越来越多,同时使用这个网络的群体也会越来越复杂化,这就要求网站的发展要有特色,要有其它同行没有的专业化知识与内容;另一方面访问网站的用户越来越集中,要求网站在信息内容上更专业化。#p#分页标题#e# 2、数据的键全性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运用与发展,势必要求教育界有一个键全的、信息量极大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同时作为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自身想了解的以上各方面的信息内容。 3、讨论的广泛牲 运用互联网信息科技开发网上在线讨论功能,可以非常有效地在互联网上收到一个好的社会意见结果,目前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云一种是采用BBS论坛,通过在网站上提出一些社会观注的话题或个人难点,从而得到社会各行业、各方面人土的意见与点评,进而达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所谓全社会共同来参与讨论的效果,另外一种是采用在线聊天,此方式解决了那些从事持教方面研究的人员进行导地时时相互沟通的困难,同时也为从事特殊工作的人群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相互间进行实时交流提供了一种好的方式。 4、资源的共享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教委“校校通”计划的推进,用较低的成本在互联网上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在北大,几乎每一天都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的讲座、演讲与讨论。按照传统的方式,人们如果不在当时当地就很难分享到这种机会,而且错过了就将永远错过。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宝贵的机会就能够为更多想参与的人共享。 总的说来,使用网络信息以帮助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该是研究的重点。相比传统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的诸多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大变革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有着更为迫切的意义。但我国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上的进展,仍远远滞后于一些先进国家。 互联网非常有利于高等学校实现其教育、科研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基本功能。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办学,无非是要求学校能够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能够为社会提供教育领域的更多服务。 所以,互联网教育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教育方式和平台;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超越了时间,同时也超越了办学的物理空间限制,突破了学校的围墙,突破了高等教育本身所受的资源和资金上的限制,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成为近乎无限的、不受时空和资金限制的、人人可以享受的全民教育资源;由此派生了互联网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即互联网教育能产生人们所意想不到的规模效应。 即时共享的过程当然是交互式的,这也是互联网教育的第三个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而互联网教育采取的是一种互动的方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一个教学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参与教学的主体。主动式、互动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互联网是这样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转播纵深化和广博化的互联网课件,实现教学方法上的优化,改变传统地单纯提供知识和理论的形式。学习可以从问题人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转化到新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互联网课件可以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讨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就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劣进行探讨。这种教学形式更加适合培养适应实际的人才,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此外,互联网教学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参考资料、各种看法、各种思路、各种方法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切将大大开拓学生的思路,真正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从社会的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公平教育,这也是它的又一大优势。互联网使得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这样一种理想有可能真正实现。 一个学校,特别是著名的大学,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它的学生。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却不可能让想进北大的人都得到这个机会。但是,互联网就有可能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优秀学校的教育。这就极大地扩大了社会受教育的范围,也使得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资源。目前在我们的大学里,缺乏大量优秀的互联网课件资源,是影响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一个大学里,知名的教授、专家、丰富的图书资料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但是课程、教案、资料以及教授们的教学经验等等,都必须变成各种形式的网络课件,才能为互联网教育所使用。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资源必须经过再设计、再处理、再加工才能被互联网教育所利用,才能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宝贵资源。而这个资源的再设计、再处理和再加工过程,不可能是自动完成的,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就成为互联网教育上的优秀资源。山传统资源转变为互联网资源的过程,需要课件的设计人员对原有的传统教学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互联网课件设计的各种工具,包括对文字、语音、图像、动画和影像等多媒体设计手段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要对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有具体的认识,能够把传统教育方法、资料与互联网手段和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结合起来。要想得到优秀的互联网教育课件资源,需要有优秀教学人员拿出时间、精力与课件设计人员密切结合,进行课件的设计,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提高。这样一个过程是教学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创造。 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兴起掀起了教育工具和教育管理模式变革的新浪潮,互联网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也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甚至使高等教育在我国进行普及也成为可能,从而对我国的教育进步与社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当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人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与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文明的转型。①作为承载历史逻辑的基础概念,世界与中国的历史都面对过文明转型。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运用,已经催生出人类社会全新的文化形态,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形态转型的引擎,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选择与转型。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教育制度自然也不例外。

互联网文明的兴起及影响

无论是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提出的人类历史的8种文明,还是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所概括的21种文明,以及雅斯贝尔斯总结的人类历史文明的不同阶段,都表明人类的文明形态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稳定性。但是,在不同的文明阶段,由于导致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嵌入,文明形态的稳定性和趋同性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影响文明转型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而影响文明转型的内部因素则集中地表现为思想文化形态以及技术进步和创新。思想文化形态从来都是制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不管人类历史经历了多少次制度的改变,人类形成的核心思想文化观念或维护人类的共同价值观,都是人类历史得以承传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形态最终影响和改变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制度的选择和转型。尽管如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人类的影响仍然是最为深远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曾就这一问题指出:“自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以来,没有一个事件像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那样里里外外地彻底改变了世界,……它似乎将人类过去几千年中在工作方法、生活方式、思想和信仰方式方面的一切一扫而空。”②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最终改变的是人类获取、分配与占有资源的方式。这种改变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其制度的转型提供最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若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系统探讨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他认为,惟有通过技术创新,方可以破坏旧的经济结构并创造着新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突变”和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改变的都是人类生存的时空状态或人类社会组织的时空范式。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改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引发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而不是这一经济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创新也并非是完全受制于人类的被动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存在自我演进的能力和不受控制的欲望,甚至决定着包括教育制度转型在内的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转型。这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之一的互联网文明所推动的,恰恰是在更加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社会秩序,而不再是主要依靠国家、民族、宗教的传统组织和社会制度。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后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世界不断走向破碎和分裂,这就需要理性和公正来为人类组合全球经济力量、思想力量以及文化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互联网技术革命,却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促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构建的时代,是一个去权威化、去中心化、个性空前解放的时代,今天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久日形成的经验与思维习惯。改变与颠覆传统的自我,重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人际关系,促使人类自觉和主动解构并重建自身文明形态的意愿或创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成为可能。

互联网文明影响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向

不断加速和扩张的互联网技术变革,持续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时至今日,这种变革总是在不断的行进之中,如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移动互联网又开始颠覆互联网。尽管还普遍存在对互联网革命的历史性后果估计不足的现状,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普及发展所推动的全方位转型正成为世界潮流。在教育领域,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大众化”趋势不可逆转。

一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互联网文明中的教育信息资源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其功能与效用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大众化。一方面,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存储、交换、传播与利用提供了快捷的手段与途径,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教育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已成为现实,资源的共享与互换已变得便捷和频繁。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微信等的出现,各种知识、信息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共享共生的文化生态圈。这实质上是网络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系统的沟通、共享与渗透。教育与教育文化所具有的相对独立喻和意义,势必影响着教育信息资源的沟通、共享、传播与移植,进而影响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普及化和本土化程度。

二是教育权利的大众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步社会化,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权利,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一种特权,教育信息、教育知识以及相应的习得与掌握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开放网络课程(MOOCs,中文简称“慕课”)代表教育信息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状态正在被改变。数字化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慕课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学校外部的优质资源分享,而在于切实发生在学校肌理深处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③。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教育材料分发和共享的操作工具,诸如cMOOCs和xMOOCs引发的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教学师资的协同授课,教学方式的个性自主,数字化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正在促进教育的开放性、民主化程度日益加深,促使“让知识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教育权利公平与平等的理想逐步实现。

三是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和习得方式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革命,特别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和地域局限,使得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迅速,方式也更加便捷,这将对教育传播媒介的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借助网络的传播技术,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扩大受教育机会,深化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不难发现、阅读和下载教育学习所需的足够资料,打破传统技术学习的专业壁垒,扩展教育习得的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也推动信息技术普及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是教育资本和投资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教育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刺激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速了教育资本和教育投资大众化。2013年以来,电子商务凭借数据和信息优势,开始将触角深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等领域,移动支付替代传统商业银行运营的支付业务,酝酿着新的金融和资本形态,传统的借贷行为正在被颠覆。传统的证券业务也在被“众筹融资”所替代,它通过集中大众的教育资本和教育资金、能力和渠道,为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互联网对普通民众来讲,有利于将其储蓄转化为教育资本、转化为教育投资的愿望,有利于经济学家哈耶克所提出的“货币非国家化”的理想逐步实现。

五是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大众化。在互联网的技术信息时代,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思考学习、思考职业、思考教育领导、思考政府在教育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两位美国学者阿兰・柯林斯(Allan Collins)和理查德・哈尔弗森(Richard Halverson)在他们所著的《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就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传统教育将被颠覆,在家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组织,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④也就是说,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与学习,影响到教育组织与管理的流程再造。其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教育(课程)模式的非核心化,教学组织的业务化,教学管理的数据化等。尽管互联网方式的教育与学习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种教育的诱发因素,其在平衡和改善教育组织与管理民主化、大众化中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上述几种大众化是事实,那么它说明人类文明存在的时空范式正在改变,且一直会延续下去。而这也同时意味着社会大众开始拥有创造和分享教育信息和资源的权力,意味着教育的自我开发、个体的自我发展将成为潮流,更意味着多元化的自组织对人类教育生活及其制度转型的深刻影响。

互联网文明与教育制度转型

教育制度转型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互联网主导的文明形态转型,社会的教育关系正在从纵向结构主导转向横向结构主导,形成由民众创建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育制度系统。这种新的教育制度系统使原本那种由精英控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教育制度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促使教育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组织以及管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制度转型就是对这一变化的一种回应。

就教育生活方式来讲,它涉及到人类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回答的是人类怎样教育、怎样生活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就极大地拓展了包括教育生活方式在内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延伸了人类的视野,网络社会的发展,推进着人类主体精神的解放。既然“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与网络社会成员教育生活发展的阶段性保持一致,网络社会成员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保持一致”,那么,从教育信息与知识共享到教育意义共享,再到教育精神共享,这种多维的融合、渗透与叠加,便成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教育生活的旨趣。随着传统社会化机制的式微和网络社会化的扩张,社交网络与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交汇,人类的教育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将在其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魅化和去殖民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回应。

从实质上讲,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进程中人的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这种思维方式具备有学者所总结的“多元互联性、创新超越性、开放共享性、虚拟数字化、复杂系统性、未来性等特征”⑤。这种变化,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教育信息筛选、过滤、储存等的处理过程。例如,互联网文明中常使用的超文本和超链接技术就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趋于多元性和分散性。再如,BBS和聊天室的实时互动性、电子邮件与物理邮件的时空与信息的超越性,也将使教育主体间的思维能够实现实时互动,并将教育的思维与信息的传播、消费和交流结合为一个虚拟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过程。

互联网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不仅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它同时形成相应的网络组织并引发社会组织与治理的变化。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从等级制度到网络组织作为人类生活改变的方向:“等级制无法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迫使人们互相进行交流,而这就是网络组织的发端。”⑥教育的网络组织类型可分为传统的网络化、新型的网络化以及泛化的网络组织。其中,新型的网络组织和泛化的网络组织,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组织及其管理方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组织的是大众参与到教育知识设计与再设计、生产与再生产之中,而这种设计与生产综合考虑参与者利益所体现的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民主化,包括了一种把知识、信息编码的民主的理性化战略与对知识、信息技术机构的选举的控制之间的合并。这样一种深层的民主化将会改变教育组织的结构与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组织与管理将从部门式或职能式的命令控制,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和管理的方式过渡。这种组织与管理表面上具有传统教育组织的基本要素,但其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管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还可以是教育的经营者,如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的网站。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单元,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教育都以强大的网络支持为背景,教育组织及其管理的社会化将得到加强,同时也加强了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将得到充分展现,乃至“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概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制度转型,不是通过革命、战争或暴力促成的,因为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暴力都无法真正改变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范式,也不可能造成人类文明系统的变革。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转型已经开始,转型的模式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那种“教育改革”和“教育民主化运动”,而是体现在人的教育生活方式和教育运行的持续改变之中。教育制度转型的动力不是来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争论和讨论,而是来自民众拥有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力量,来自民间自组织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注释】

①周大鸣:“论文明转型及其未来的方向”,《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11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2~33页。

③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北京论坛论文集》,2013年,第244页。

④[美]阿兰・柯林斯,理查德・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

互联网+;高等学校;网络文化;网络信息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研究”(编号:SKL—2016—811)阶段性成果。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互联网已渗透到了世界的角角落落,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并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具体而言,网络文化是指文化表达的新兴形态,其主要以互联网与手机作为载体,凭借迅捷且发达的信息传输系统,应用一定的视觉符号、声音符号、语言符号等,对风土人情、文化思想、观念认识等进行传播。“互联网+”视域下的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人们带来多种利益的同时,也潜藏着诸方面的安全问题。所以,增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努力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文化氛围,不单单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是创新高校文化思想教育方法及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

一、“互联网+”视阈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创建网络强国的主要构成部分。伴随着互联网对现代人生活影响的日益加深,我国开始意识到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科技的重要性,并逐渐将互联网管理与建设工作纳入到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行列中。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的第三十八次学习中提出,要增强互联网的管理与建设工作,使得互联网在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努力促使互联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与发扬的新途径。在2014年我国正式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明确提出创建网络强国的发展战略。另外,也强调了网络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对国家诸多领域的重要影响作用,即网络安全得不到保证,则国家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特别是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核心场所,因而,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创建网络强国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础。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实现校园的数字化建设亦成为当前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互联网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代表技术,不仅是实现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1]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颁发了2011~2020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发展至今,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薄弱等。而要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一是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完善高等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整合开发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三是提升高校师生队伍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能力。而这三方面的工作都属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与前提。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舆论导向、时间参与、说理教育、自我教育等方法。在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实践过程中,这一系列方式方法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然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其在大学生范围中的广泛性应用,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持与时俱进。[2]所以,近年来将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逐渐成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但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校网络文化的支持,只有采用立体化、全方位的文化设计,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法与显性教法的相结合,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成效,才能实现全面化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互联网+”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有所不同,其已经脱离了传统概念中的“象牙塔”,而是充斥着社会信息、热点信息、国际信息、娱乐信息以及焦点信息等多种信息的重要场所,面对的舆情环境越来越复杂。面对海量的舆论信息,其中不乏鱼龙混杂,更有蓄意制造错误舆论的敌对势力,而大学生又处于经验不足、思想敏感、判别能力不成熟的特殊阶段,故极容易被利用或误导。所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优化高校网络环境,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至关重要。[3]

(二)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微博、QQ、网站等网络平台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等带来了诸多便利之处,也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大大提升了高校管理的效率性。然而,由于网络与生俱来的虚拟性特征,使得其在充当人际之间的交流媒介时潜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低头族”的诞生,特别是对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而言,过分依赖虚拟社交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注重实际人际互动的人数则愈来愈少,这对塑造全方面高等人才而言十分不利。

(三)信息的质量监管不到位。互联网时代,各大院校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都强调“正能量”宣传,杜绝“负能量”。但是,由于电脑终端、移动终端、手机终端等网络信息发送的便捷性与即时性,加之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强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致使诸多高校创建的互联网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低价值、粗俗以及虚假信息,使得高校网络文化信息建设力度大打折扣。[4]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网络文化教育的新阵地。在网络平台建设类型方面,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传播平台、教育服务平台和研究平台三大类。其中,积极创建传播平台,可以促进高校文化的传播与思想导航,也是使其成为展示院校形象、贴近师生的新窗口;教育服务平台则能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即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师生力量,研发出适应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APP或者其他平台,如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基础优势,不断优化各种无限客户端,便于大学生使用,增强用户的黏性;创建研究平台则需要各院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立网络文化评价中心与研究中心,以此增强网络文化的辐射力,并对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总体研究与把握,同时,具备相应条件的一些高校还可以充分应用大数据对网络文化机制、新媒体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以此为高校网络文化的精准化建设提供动力。[5]

(二)强化网络人才建设,创建一支高素养网络文化师资队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由一批熟知网络文化特征、具备高超网络操作技能且具有敬业精神、高度责任感的网络文化师资力量进行推动,只有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文化师资队伍,才能确保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健康运行与管理。具体而言,高校应积极配备一定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进行研发与推广,并要紧跟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对广大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从而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保证。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者还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等信息平台的功能发挥,即充分借用这些网络平台的广范围、及时、迅速、方便的信息传播特征,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养成关注国家焦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校园重要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三)重视网络信息监控,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氛围。从社会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视域下的舆论更具大众化特征,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的相互消长使得舆论出现区隔。诸如,校园的官方舆论虽然拥有重要的信息源,但因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常在危机事件中表现出发生滞后或者集体失语等现象;在引导舆论方面,尽管意识比较强烈,但缺乏创新,加之方法比较简单,故极容易减弱原有的引导力。而由个人形成或者大学生组织的民间舆论场,因其易冲动且感性化特征明显,以及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整体舆论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态势,产生与消亡的速度都极为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被利用和转移的潜在问题,因而造成舆情危机的概率较高。[6]所以,在“互联网+”时代,24小时应对舆情危机的传统“黄金法则”已经失效,相应的管理者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快速做出有效反应,强化网络信息监控的效果,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范围。

(四)加大网络创新力度,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机制。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网络空间中的新闻发言人,不过网络新闻发言人并非单独的个人,而是属于工作团队,也是一个具体的操作系统。其可以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或者焦点事件等实施定期性。通过所谓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可以运用更为理性的语言,并融入恰当的感性色彩,以此引导或启迪大学生进行思考或用以判断是非,进而促使院校与大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对大学生关注的院校公共问题进行信息收集、趋势分析以及后果研判,进而掌控网络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与主动权。与传统单向性的新闻会不同,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可以与大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对话。[7]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这一新闻发言人高效、及时、精准、主动重要信息,且可以做到及时澄清有关虚假信息,将有关矛盾或误解降到最小程度,做到高校引导网络舆论的功能。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高等院校产生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新时代的大学生身处网络虚拟世界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中,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阶段,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与形势。对此,各大院校必须全面应对挑战,紧抓机遇,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探索道路,确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实现。因而强化高校、大学生、社会等多方的协同力量,努力寻求构建高校安全网络文化环境的途径,促使“互联网+”视域下的网络技术能够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文化的管理与建设。

作者:张逾梦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郎婧,伍玉林,肖庆生.移动互联网发展对学习网络文化及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3]黄丽.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杨克平.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10)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标志着基于网络新媒体实现行业跨界融合使命的时代到来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6月统计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这也意味着社会思潮进入了高速变化的过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由追求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受互联网思维的深刻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与意识形态的方向把握极易受到影响。

“互联网+”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要求、新方法。多年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教化,以情感人。作为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必须注重科学化建设,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这必将催生高校互联网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突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很多限制。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的出现和使用对传统课程形式和理念都产生了很大冲击。当代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意识非常主动和强大,甚至超过了老师,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教师的文化“反哺”,教师不再占有信息优势,教师的优势更多表现为思想深度和专业理论的理解。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同时还有要提高互联网思维、技术能力。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书写载体包括纸、笔、黑板和粉笔仍将继续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载体,只是一段时间还是这样,对传统书写载体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感低,觉得想打瞌睡,或者上课时看别的书,甚至有同学干脆逃课。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书写开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怎样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处理好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面对的挑战。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如今使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部分,互联网的使用为大学生带来了学习和生活的很多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也一直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很多消极因素,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网络虚拟社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些大学生整天沉迷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是面对面地进行,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开放和任何人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逃避现实,这将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使得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隔阂。

当代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可以说是互联网一代,作为成长期的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在成长阶段就可以借助网络了解外部世界。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辨析能力、自控能力还较为欠缺,对信息理性、客观判断的能力不足。容易被反动意识所迷惑,而同时享乐、拜金思潮会让这些大学生的价值观进一步变得扭曲,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发生了改变,教师已经不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来源,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互联网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太多的便利条件。大学生在互联网渠道获取的信息尽管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对其思维方式、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工作中注重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巨大,新技术不断涌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来工作任务繁重,往往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对互联网的新技术、流行语、新信息往往会产生陌生感,导致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代沟。

2.3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充分借助虚拟网络获取丰富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小时候受惯了传统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教育方式的吸引,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大学生对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而滞后的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的教学媒介、严格限制的教学时间,导致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兴趣的丧失,网络媒体不断涌现的质疑就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的挑战。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思路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效不断下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转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维方式要有新的突破,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和能力,并进一步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新平台。

3.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跨界思维”为逻辑起点,思维方式要有新突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高度重视对大量的多维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跨界思维”逻辑,思维方式上要有新突破。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跨界思维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一步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实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非常强, 通过各部门的跨界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积极而健康的校园物质环境,传递大学精神,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加强互联网信息资源使用,进行资源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最终打破学校管理的对立,实现各部门的跨界合作,主动与学生共享相关信息,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

通过营造跨界思维的环境,还可以提升大学生责任感,降低和规避互联网时代的负面影响。通过师生间的跨界辐射来打破师生之间的壁垒,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归属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熏陶和魅力辐射来影响学生,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学识力量。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效率较低甚至还会影响周边同学,有的甚至利用互联网虚拟、隐匿的特点,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这需要高校信息部门加强监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引导,多部门共同设置管理关口,通过共同营造跨界思维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过滤,维护正常的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外,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外,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还必须切实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网络,而是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主动学习互联网的优势,培养和加强教育者在传统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优势地位,在教育过程中继续保持教育者的威信,把通过网络中正确、有益的信息资源应用到传统的教学内容中,不断以新知识和新观念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会思想教育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培养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高校教育者通过不断学习网络知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熟练掌握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学会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与专栏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主导地位;通过网络新媒体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关注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作用,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

3.3 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篇(11)

自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应顺应世界潮流,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互联网+”教育也逐渐在各大高校中兴起,管理学作为与时俱进的一门学科,也应顺应互联网潮流,进行创新与改革。

1.“互联网+”时代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以其开放性、主动性、创新性、协调性和共享性,为高等教育增添更多优势,比如提供更多资源、传递信息迅速快捷、更大的信息储存等。

1.1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传递信息的单一模式,增加了多种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诸如MOOK、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满足不同需求,营造多种不同的良学习环境。

1.2资源更加多样”

“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最快的时间内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相关资料。通过图书馆在线资源,学生还可以查到所学专业最前沿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而学校将投资倾注于网络资源的建设,也解决了学校资料收集、看管等问题,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3受教育平台更加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公开课平台等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对学生入学的门槛,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接受更多专业教育,满足大众需求。

2.《管理学》学科教育现存问题

管理学作为一门历经百年发展的学科,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其内容。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启蒙、奠基性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经过研究发现,我国管理学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大多流于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指导,教材落伍、与时展不同步,教学案例陈旧、缺乏课前引导等。2.1重视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指导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专注于理论知识传授,而由于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实践环节的知识内容。在具体考核环节,由于未参加企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使得管理学知识未能充分理解,灵活应用。2.2教材落伍,与时代脱节在管理教学中,各大高校大多采用经典教材或是自编教材,虽然大多都是高校老师自编教材,但在理念上大都基于西方理性,与中国管理实际脱节严重,给学生理解带来极大困难。及时学生将各个理论知识背的烂熟,但并不能深刻理解。同时,管理学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应不断有新的内容,但现实教育中,大多老师拘泥于课本知识,管理前沿热点等方面的问题几乎不涉及,影响授课效果和学生专业知识面。2.3教学案例陈旧、缺乏课前引导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管理理论知识。但由于一些老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导致案例分析不够深入,或者沿用老式案例,与现今时代不一致,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巩固教学知识的目的。

3.“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教学改革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丰富教学方式,实现老师学生随时互动,同时有针对性的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1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平台

作为管理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采用“互联网+”案例教学、前沿课题研究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采用微课、微信、在线平台等方式,将管理课程从“线下”走向“线上”,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课内课外双向教学系统,使管理学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完善教学设施,改革考核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要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氛围,学习应倾注于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设,如电子图书馆资源的丰富、多媒体课堂建设及微课、在线课堂等平台的维护。同时,为使新的教学模式得以充分实施,学校应该改革考核机制,从单一的试卷考核向注重课堂考核转变,如增加对大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及课堂展示的评定,或通过在线课堂完成一定的教学考核内容等。

作者:张志强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