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保护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02 17:59:58

生态保护论文

生态保护论文篇(1)

为了贯彻十六大关于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步骤实施,厦门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进行新的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翔安区。在新修编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空间拓展时序安排上,翔安区的发展设计是:翔安区作为厦门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辅城,远景发展为城市副中心。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翔安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区域生态系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正处在全方位的改造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是促进翔安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厦门市开拓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安全格局问题辨识

目前存在的主要威胁翔安区生态安全的问题包括:

首先,林地和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使这两种组分所担负的生态功能被削弱。随着城市化过程,自然和农业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仍将延续,生态稳定性维护用地总量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区域生态系统就会变成一个稳定性维护机制非常脆弱的系统。

第二,城镇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线型景观,建成区逐渐连成片,割裂了原有大片的生态空间,导致了区域景观破碎化趋势,影响到了区域生态稳定性。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改造活动还会继续下去,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也使得各自然景观组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降低自然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安全性的维护功能。

第三,养殖业的旧有规模,使得滨海滩涂和浅海水域集中分布区分隔,降低了自然湿地景观的连通性和整体性,显著增加了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程度。

第四,由于现代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安静的田园气氛被彻底打破。大量土地被开发利用,致使绿色空间不断下降,生物保障能力损失严重,形成了上述各种生态安全问题,再加上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全区环境的舒适性和美学价值已大打折扣。

第五,随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行,未来翔安区的经济和社会也会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改造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幅度。这会使本区在进行土地开发建设以前缺乏必要的生态可行性论证,建设的同时又大都没有考虑必要的生态恢复和补偿建设,如此的强度和速度致使其对局部生态系统的影响己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的忍耐限度,使局部的生态系统往往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生态安全性极低。

3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资源基础分析

安全格局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自然本底状况和现状景观组成及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生态景观组分及可利用土地的现状分布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前提。区域的自然骨架包括大的植被地带、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体廊道、小的块状绿地等人为廊道。它们构成了区域性与局部人工环境的保护体系与保护屏障,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条件。

3.1植被带

全区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五块地区,即东北部的溪园内区、大帽山林场区以及东部的白云飞-锄山林区、鸿渐山、香山。但是由于周围地区土地开发活动的蚕食,使得大片的植被区逐渐被道路或城镇建设用地所隔断,呈孤岛状分布。林地的覆盖率偏低,树种单调,林相结构单一,缺乏观赏价值。

3.2土地资源

翔安区仍有大量适建用地可供城市发展,土地的可塑性很大。区内目前仍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农田,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4%,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区农业耕作地的集中分布区已随着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而逐渐缩小。翔安的工业用地分布比较散乱,存在规模小、土地浪费严重的现象。翔安区的滩涂资源丰富,目前有49.73km2,集中分布在翔安区南部,沿着海岸分布大量的养殖池塘,近些年来盐田也不断转为他用。

3.3绿地

城区目前公共绿地严重缺乏,无成规模的社区绿地及街头绿地。

3.4水库坑塘

区内仅有曾溪水库和古宅水库等小型水库,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就近期供水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内散布大大小小的坑塘,也受到人工干扰影响及自然因素影响,不稳定而变化明显。东坑湾已经成为区内最大的人工围堰内湾水域,作为区域开发的重点,应对东坑湾进行大规模的水域环境整治工程。

3.5河流水系

区内较大的河流为九溪,它作为翔安难得的生态开敞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价值。多年来九溪水质污染严重,农业、养殖业等侵占河道现象明显;河流的连续性较差,河流的保护宽度很窄;部分河段被人工固化,水陆交界带的自然生态过程被破坏。

3.6交通道路

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路网结构不成系统。整个区域的交通道路,仍然在完善建设中。

4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策略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建设过程,加强生态安全关键点和关键地区的建设,在生态节点与节点之间应形成生态走廊,使得一定区域的生态战略点之间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联结,从而为研究区域的城市化过程建立维护城市人居环境、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安全的有效生态网络。网络通常由廊道、节点、廊道效应区组成。

4.1区域关键地段的辨识和生态建设

所谓关键地段,是指这些维持景观的连续性具有战略意义或者瓶颈作用的景观地段。通过这些关键地段的景观保护和建设,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使人类为保护生态系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通过生态健康格局评价,来辨识整个区域的关键区。

4.1.1生态健康关键区

①翔安东北溪园内-大帽山林区、白云飞林场、香山风景旅游区:在这些区域植被集中覆盖区,要严格约束其内部的开发活动,以避免自然植被破坏和损失。

②曾溪水库、古宅水库:它们是翔安区重要的水源地,加大植被覆盖度,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

4.1.2生态亚健康关键区

翔安区发展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五片”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十字形”轴线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一心”指城市中心区,“五片”指新圩农业保护片区、马巷工贸片区、东坑湾高档居住片区、刘五店-澳头港口物流园区、大嶝-莲河对台特色产业园区)。分布格局正好处于目前生态亚健康状态区域。这些生态亚健康状态的点和局部,包括:

①崎头-下潭尾-琼头地段、下后滨,澳头,莲河等滨海岸段:这些岸段目前以水产养殖功能为主,今后应对养殖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规范养殖;局部地段可以用恢复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等植被来改善和恢复岸线的自然属性。

②马巷、新店、大嶝等城市组团。

通过合理的规划手段,约束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和空间分布,对城市建设区形成良好的分割。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基础建立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带,可以利用人工林地、园地和农田等生态空间构架这样一些组团隔离带。在适合地段引入适量的绿地类型景观。注重居住区和工业园区的绿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景观形象。通过建成区内部的土地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开放空间和绿地覆盖。要合理选择持久、稳定存在的林种、树种,一般以乡土植被为宜。

4.2生态节点建设

生态节点又称踏脚石(steppingstone),是整个区域生态体系或者景观格局中,一些面积较小但至关重要的区域。这些节点一方面形成区域安全网络的关键保护点,对区域生态安全起着控制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①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节点。农业面对快速扩展城区空间的压力,农业土地资源消耗很快。保留一些重要的基本农田,一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则可与城市绿化隔离带相结合,成为城市绿色的开敞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②东坑湾水域、澳头滩涂节点,这些区域作为重要的湿地鸟类物种栖息地加以保护。

③鳄鱼屿、刘五店海域,作为重要海洋珍稀物种中华白海豚和文昌鱼的栖息地保护区。

④下谭尾、九溪入海口的红树林恢复区,作为重要生态系统恢复区加以保护,防止填海造地等开发活动对其破坏。

⑤区域内面积大于1km2的坑塘水体。

⑥生态廊道网络的节点,主要指生态空间网络系统的交叉点处形成的生态节点,特别是大型立交桥周边地区形成的绿化空间节点,也包括与绿色通道相连的公园、湿地等;

⑦建成区内独立的开敞空间,主要指是一些建成区内集中分布区的大型城市公园或绿化广场。这些节点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建设的有益补充。

区域生态节点的保护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区域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地约束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减少局部地段的景观破碎度和城市化速率。

4.3生态廊道的建设

自然生境之间的生态连通性是衡量区域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生态廊道则是实现和维持生态连通性的主要手段。廊道的结构是影响廊道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河流廊道还是道路廊道,都应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植物的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最好是将周围的植物群落引入到廊道结构之中,在树种搭配上乔、灌木结合,使廊道结构趋向于自然状态或者半自然状态。

4.3.1河流廊道的建设

针对九溪展开生态与景观综合整治十分必要,主要措施包括:

①保持河道的自然地貌特征,保护自然形成的浅滩、沼地;

②满足物种栖息地的多样性植被群落;

③水质治理,严格控制河流的水污染;

④建设生态驳岸,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间的交换与调节,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⑤划定河岸两侧100m范围为河流的缓冲区,限制人类活动;河岸两侧30m内的范围作为河流廊道必要保留的宽度,其范围内必须保证良好的植被覆盖度,保持和恢复生态群落的完整性。

4.3.2交通廊道的建设

交通廊道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者特定区域来说,是一种干扰型的廊道,在廊道设置方面,要有意识地减少这些干扰,尽可能避开生态系统完整且脆弱的区域;尽量避开野生动物的生态廊道,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在道路两旁建设一定宽度的绿色植被廊道。

4.4区域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及其建设

4.4.1生态网络构架

整体生态空间格局的连续性程度是衡量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网络的增加被认为是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生态价值较适宜的方法。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和趋势分析基础上,加强生态安全关键点和关键地区的建设,在生态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生态纽带,使一定区域的生态战略点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结,从而形成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就翔安区而言,就是利用组团分隔带、山地林地和滨海自然保护区,形成相互联系的生态空间构架,以增强防灾(台风、虫灾)、消除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功能。

因此,合理组合全区现有的以生物生产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类型,并结合上述关键点与关键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改造,建设具有区域意义的大型生态轴线,实现对全区现有以及未来城市建成区的有效生态分隔。生态轴线的具体构成如下:

①溪园内-大帽山林场-白云飞轴线;

②澳头-刘五店-鳄鱼屿滨海滩涂轴线;

③小嶝-大嶝-澳头浅海滩涂轴线;

④香山-东坑湾轴线;

⑤九溪及其生态缓冲区轴线。

4.4.2区域生态轴建设

山地林区轴线是生态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对于维护全区生态稳定性具有其他景观类型无法替代的作用。完善林地组分结构和功能,建立未来景观舒适性。增加各生境斑块的完整性和连接度,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并通过溪流廊道和交通廊道,将自然引入城区。

对于滨海滩涂浅海轴线,应科学确定岸线和海域功能分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总体效益最优化。尽可能保留和恢复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岸线,如珍稀海洋物种栖息地和红树林、滩涂湿地等特殊生境。控制海域污染,适合地段恢复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以九溪两侧绿带为竖轴,以香山-东坑湾绿化渗透空间为横轴,构成翔安城区十字形的绿化主轴。

5结语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比较合理地运用于实践。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规范无序的超强度的城市建设行为,使其对区域的生态安全不致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以经济和高效的景观要素的配置状态,使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各得其所,相互协调,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实现区域经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从翔安区目前的景观组分比例和空间分布形势来看,基于现存的生态景观,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安全格局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海湾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总体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趋势,最终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以海湾城市新区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744-1752.

生态保护论文篇(2)

一、草原生态退化的深层原因

现在专家们经常提的草原退化的表面原因中有:开垦、过度放牧、挖药材、开矿、工业开发等等多种原因,总之都是人为导致的。既然都是人为导致的,肯定与草原生态背后的草原社会有关系。社会原因是草原退化的深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1.1开垦的社会背景和导致的其他问题

内蒙古草原的大量开垦是从清代末期开始的。建国前开垦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哲理木、赤峰、兴安盟等东部盟区。随着开垦和大量农耕人口的移进,可放牧的草场逐渐减少,开始定居。这些早期开垦地区的人口压力空前增大,随之蒙古高原上最肥美的草原---科尔沁草原变成了科尔沁沙地。

建国以后,开垦草原的趋势进一步恶化,六十年代的大开荒已经触及到了乌珠穆沁等最内部的草原地区。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慢慢认识到草原不可开垦的生态学道理,开始制止开垦,可是为时已晚。已经大面积的草场被开垦,而且开垦的都是湿地。因为开垦,湿地失去了保护水的生态作用,水资源大量丢失,随之草原开始大面积沙化。现在“草原法”里已经明确规定草原上禁止开垦,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偷开者。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呼伦贝尔新巴尔虎东旗90万亩夏营地天然草场被非法开垦。一般当作夏营地的都是地势低矮平坦,水资源丰富,草长得茂密的地区,草原地区最好的草场。

开垦会破坏湿地;抽地下水浇田,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的湖泊和河流干枯;春天干旱又风大的时候很容易吹走已掀开的地皮,然后耕地变成遗弃的荒地;随着耕地对水资源的破坏和过多的索取导致周围没有开垦的草场也因缺水而退化。开垦十亩地,影响到周围的一百亩。内蒙的很多地区都是这样被破坏的。

开垦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人口的猛增。对于生态脆弱,水资源严重缺少,养育能力有限的内蒙古草原来说人口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人口的增多导致了进一步的开垦,为了生存,人们无禁止地索取草原的资源,使得草原千疮百孔。

外来人口的涌入同时带进去了外来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因为人口的优势,外来文化占领了领导地位,使得适合草原地区的游牧文化丧失保护草原的功能,慢慢消亡。用农耕文化的思想去管理草原,开发草原,没有借鉴本土文化的优点,更没有学习。这是草原退化的最主要的深层原因。

随着外来文化的日益增长,本土文化被扭曲,没有机会正常发展。现在游牧文化几乎变成了电视上演的和书籍里写的死文化。这种文化势力的消弱使原土著牧民也丧失了很多适应草原生活的本领,也无法传承下来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管理草原的技巧。从九十年代开始这种侵蚀已经渗透到了草原最深处的乌珠穆沁和巴尔虎。

这种农耕文化的统治导致了文化和生态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生态退化了,社会贫穷了。

1.2过度放牧的社会背景和导致的其他问题

现在全国人都有一种误解,说起草原沙化,就会把帽子扣在过度放牧上。很多人从来没有去过草原,更不懂草原,可是他们确信草原是因为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也承认过度放牧的存在,可是过度放牧并不是草原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原退化的结果。

首先来分析导致过度放牧的原因。主要原因:一是草场面积的减少,二是草原的退化。因为人口的增多草场日益减少,还有大量草场已经被非法占用。这样原本足够用于放牧的草场已经远远不够了。草原退化以后已经无法养育退化前所能养育的人口和牲畜。草原的羊单位的亩数一直在增长,刚开始是5亩地1只羊,后来12亩,再后来二十多亩,现在有的地方已经达到36亩地一只羊。

若牧民想增多存栏量很容易,只要不卖掉的话牲畜繁殖得很快,基数越大繁殖的越快。但是牧民也懂得自己的牧场能养活多少羊,每年都会卖掉多出来的牲畜。就那么一段时期,牧民的牲畜存栏量空前增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经常听到一则消息---表扬“千只户”。千只户是小畜超过一千只的牧户,政府奖励这些人,也鼓励他们大量增加存栏量。这是那时候的一个政策。据牧民说那时候就一个东乌旗的满都宝力高苏木就有60-70个千只户。政策的引导和鼓励是超载过牧的次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大力鼓励部分人群快速富起来。社会各领域中经济占领了主导地位,人们的理念也集中在一个东西上---个人经济收入的增长。这影响了全社会,人们的理念是以经济增长为一切。这种畸形的发展观也影响到了牧区,虽然牧区生活比较富裕,但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物欲横流,人们大量增加自己的财富数量,忽略了生态效应。这也是牧民大量增长存栏量的个体原因。

过度放牧导致了什么问题?政府开始执行严格的以草定畜、围封转移、生态移民等政策。牧民不得不卖掉大部分的牲畜,经济收入逐年减少,有的牧户变得赤贫。国内很多专家和领导人都认为过牧是草原退化的首要原因,甚至有人提出了永久性禁牧的政策。禁牧以后草原上干什么?锡林郭勒盟一些主要领导人的想法是发展工业。可是工业会带来更严重的破坏。牧民并不是过牧的创造者,而是过牧的受害者。生态破坏导致了过牧,人们为了治理过牧采取了进一步破坏草原的措施。生态进入了下一个恶性循环。

1.3开矿和工业开发

改革开放以后内蒙一直在小范围内发展工业,在农业区或者城镇附近发展工业。因为工业需要大量的电,也要求交通方便,所以到九十年代为止工业一直没有开发到内部牧区。九十年代以后草原上掀开了工业革命。简单地说,这个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国家政策鼓励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发工业,而且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状态的标准是GDP。若一个地区想快速增长他们的GDP,最好的途径就是工业开发,经济增长速度快又大。二是东北工业基地等老工业基地的接近瘫痪刺激了内蒙古,东北工业基地如果想维持下去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电力。还有就是内地部分污染严重的化工厂被当地驱逐出来,蒙骗不懂化工业的内蒙官员,转移到了内蒙地区。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是内蒙古某些官员抓住的理由之一。他们会说:“现在西部大开发,损失你们个人的利益算什么”。

如果说开垦的草场可以几年内有效地恢复的话因为开矿或者化工厂而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草原用几百年也说不定能恢复。开垦也罢、过牧也罢、挖药材或者车辆增多也罢,都是破坏了草原的表面,可是工业污染会渗透到草原的骨子里。工业会污染地下水系统,同时破坏地质,因此生存在这个土地上的所有生命受到影响。这种污染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净化。治理这种破坏,投入多少资金都没有用,人类的努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而只能依靠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大自然的净化能力的大小由水资源充足与否来决定,南方那样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强,可是内蒙古这样生活用水都紧张的地区就很难说了。

草原深处的工业污染刚刚开始,据我们统计,光东乌旗这样草原的最深处就有五六个非法化工厂,这些化工厂的污水通过地下水影响整个地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草原上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所以我们现在还看不出来恶果。有一位先驱者说过一句很简单的道理:大自然的反映不可能那么快,并不是你今天污染,明天植被就退化,后天整个变成沙漠。不过在工业污染巨大的毒性之下这个周期不会很长,过几年以后这些厂子因为缺水而倒闭,草原也因为污染而死去。

如果说开垦打伤了草原,那工业污染是一个拳头下来把草原给打死了。

1.4挖药材等其他人为破坏

相对于开垦、工业污染等大型破坏来说,这种破坏的影响并不很大,但小规模里他们已经造成了沙漠化。挖药材、机动车辆的乱窜、乱采砂和采石等等个人行为导致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逐浪的作用。

1.5小结

总结起来,草原生态的退化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在草原地区农耕文化取代了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濒临消亡;用农耕文化的思想去管理和开发草原而导致了草原的退化。

2、发展理念的单一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等等政策误导也是草原地区退化的一个原因。

3、外来人口的猛增增加了草原的压力,不懂草原的外来人口无禁止地索取资源导致了草原一步一步退化下去。

二、草原文化在牧区生态保护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适合草原地区的人文环境。草原文化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草原文化中,生产方式是适合干旱草原地区的游牧方式;生活习惯是极为节约型的生活;人们的传统宗教和理念中崇拜上圣天和大地;人们日常的感情中家乡的山和水与父母一样重要。在长期的生活当中草原人民已经积累了适合草原生态生存下去的很多经验和技巧。草原人整天接触大自然,投入的感情和智慧最多,因此他们也最懂得草原,最会利用草原。草原人对草原的依赖性也最强。

几千年以来的生活中生态和人们共同选择了这样的生产方式和这样的文化。这是通过长时间的筛选后稳定下来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结合。这种和谐结合方式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互动作用中统治着人类社会,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到完善,适应发生的变化。

草原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容易吸收外来的新知识,也容易接受外来的人群。草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的改变是可以的,可是不能草原文化用其他的文化思想来管理草原。这样,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两个对持着得到平衡的双方必定因为互相不适合而失去平衡。最终结果是生态退化,社会贫穷!

因此可以说草原文化在草原地区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也是保护草原生态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类意识形态。内蒙古地区草原文化和国外的都不同,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是基于这里特有的自然环境随着历史演变慢慢形成的一整体。草原文化不仅包括草原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包括蒙古族人民的特殊文化思维,历史,语言,生活习俗,感情世界等等多方面。所以引进世界上其他发达地区草原管理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内蒙古。

三、牧民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主力军作用

草原文化是草原生态的灵魂,那么掌握着这个智慧的人群是当地牧民。因此牧民是保护草原生态的主力军。

如果生态恶化,首先牧民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牧民从事的都是自然放牧式的牧业经济。这种牧业经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这种经济方式几乎没有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不大,依靠大自然的养育来维持生存。

生态恶化同时会伤害牧民的感情。草原人认为家乡和父母同样重要,牧民对家乡的责任感很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我们在环保中一定要看到这一点,让牧民去当环保的主力军是唯一可以做好草原环保工作的途径。如果我们的盲目行动违背牧民的愿望,失去他们的信任的话环保工作在牧区很难展开。

最懂得草原的人在哪里?当然在草原上,而不在科研院所。不管个人经验也好,或者传统理念也好,使得牧民成为了最懂得草原的人。蒙古人历来的生产方式是适合草原地区的牧业经济。几千年以来蒙古人已经收集了很多适合草原的经验和教训。只要合理开发这些智慧资源才能找到保护草原的路径。我们的专家应该向牧民学习而不是牧民低声下气地向专家学习。只有牧民是草原的主人,也是草原的保护者。

最爱草原的人在哪里?当然也在草原上,而不在知识分子里或者环保志愿者中。对于牧人来说草原就是他们的母亲,对于草原来说牧人也是她的儿子。

最依赖草原的人在哪里?还在草原上,而不在那些追求GDP的政府官员或者外来的淘金者。政府官员一般都三年轮换制度,过了三年他就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屁股后面的烂摊子会怎么样他们不管。那些淘金者淘完了金子就走人,草原的死与活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有牧民世世代代,永远守在草原上。这辈人不会离开草原,下一辈的也不会,甚至好几辈的人都会生活在同一个山脚下。牧民对草原的依赖性最大。

这样一群最懂得草原、最爱草原、最依赖草原的人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草原生态环保的主力军。

四、如何发挥牧民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主力军作用?

有人会问到,既然牧民如此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草原生态被破坏到如此的程度?难道他们没什么所作所为吗?

4.1牧民生态保护主力军的地位被取缔

至于草原生态退化的原因,以上已经简单地分析过。从中看,牧民不是草原生态的破坏者,而是生态退化的受害者。再说,牧民现在虽然非常清楚草原退化的情况,可是无能为力。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草原地区法律的不健全。牧民自己不懂法,地方政府执法也经常发生不公正的问题。牧民眼看着破坏行为,可是不知道如何制止。二是草原地区地方政府对生态保护方面往往和牧民作对。牧民对草原的认识和感情跟政府官员不一样,当发生矛盾的时候政府官员经常拿权压人。三是,草原地区很偏僻,信息流通不了,牧民得不到及时的、有用的信息。因为以上一些原因,牧民眼看着很多破坏行为都无能为力。

内蒙古地区搞生态保护也已经搞了二十来年,可是越保护越恶化。为什么?因为生态保护中没有发挥牧民主力军的作用,多数都是地方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强加给牧民的。

4.2如何发挥牧民生态保护中主力军的作用?

首先让牧民建立起来自信。通过交流,送信息到牧护,培训等途径让牧民认识自己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优势,引发他们的积极性。牧民传承下来的牧业经济经验和与草原生态和平共处的知识是草原生态保护中可以依靠的主要智慧库。我们在牧区生态保护中不能盲目地引进内地的或者国外的经验。而应该去开发牧民所拥有的那些智慧。

其次,健全牧区的法制制度。当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应当用法律手段公平解决。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的有效保护。

三,地方政府应该重新认识生态的重要性,摆正对生态的态度,大力支持牧民。以牧民为中心和主要力量,地方政府扶助牧民完成“草原生态恢复”这个伟业!

四,各民间环保协会应该协助牧民和地方政府搜集信息,做好信息流通的工作。适当地引导牧民的环保协会,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外地的环保组织应该成为牧区和外界之间的桥梁。

五、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必须注意的几点问题

5.1理顺草原地区的一些关系

5.1.1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能单一追求发展或者保护一方,一定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这样说来发展和保护的度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是什么。发展,如何才是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对于牧区发展来说这些都没有一个先例,也没有标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制定一个标准,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那我们可以拿来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标准吗?不能,因为我们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草原生态和经济基础与其他地区不一样。为了达到其他地区发展的程度我们老的经济模式,破坏传统的人与生态的关系,这样做其实很危险。谁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怎么发展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关系到经济学、哲学、生态学、民族学、文化学的各个领域。也关系整个牧区的生态、人群、社会,甚至都关系到国家的利益。

我们的观点是:发展的时候我们先认识好我们的基础,认识好了基础以后在这个基础上谋求稳定、可持续的、利民利国的发展。所谓的基础里包括生态基础、经济基础和人文基础等三个方面。忽略任何一个都会出问题。

生态基础,我们先得要认识好草原生态,而且只有内蒙古才有的干旱草原生态。干旱草原生态主要的特点就是缺水和地皮薄,正因为这个特点土地不能长时间地重复利用。所以,牧区发展各行各业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节约用水的问题。其次尽量少动土,说白了就是尽量不要做一些掀开地皮的事情。生态是一切的基础,一个地区的生态决定这个地区的发展模式。我们讨论发展,绝对不能离开生态来说话。

经济基础,基于生态基础形成了特殊的经济基础。这是用千百年才稳定下来的经济运作方式。我们不能单一地谋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我们的经济基础。牧区有一个特点就是GDP并不高,但是人们生活比较富裕。GDP不高,这并不说明这个地区贫穷。官员们盲目地追求GDP和政绩,不考虑长远的发展,这造成了发展和生态之间的矛盾。发展这个概念很复杂,城市化并不一定是发展,工业化也并不一定是发展,农业化更不是发展。那什么是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适度的发展才是发展。先破坏,后治理,这是一个必定的过程吗?不是,这是一条弯路,我们何必一定要走这个弯路呢?蒙古牧民传统生活方式是游牧,生活很简单,就是一些简单的家具,连房子都可以拆开了背着走。一个蒙古人,穿上袍子,揣上刀和碗,骑上马就可以出发了。这样走个几个月或半年都没问题。袍子,白天可以当衣服穿,晚上可以当被子用,靴子是枕头。刀既是餐具又是武器。拿着自己的碗就不用别人家的碗了,喝茶吃饭都可以用。马既是伙伴又是交通工具。草原地区比较干旱,很少有细菌这个东西,因此一般都不会得病。这样一个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才适合缺少多种东西的草原地区。现在我们既要求住砖瓦房,又要求过着现代人的生活。所谓的现代化并不一定就是改变过去的状态和盲目地学习别人的模式,每一个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特殊的现代化。

人文基础:内蒙古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到一点,内蒙古是民族地区。这里还生活着很多蒙古族人民,特别是锡林郭勒这个盟。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是基于她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来形成的,不能轻易地去改变。正如以上所说,因为草原地区的人文环境被破坏了,所以生态才受到破坏。所以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非常重要,我们提倡发展的时候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人文环境。

谋求发展的时候如果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基础,充分尊重这些基础的话,发展和保护就不会发生冲突。

同样,我们也不能光说保护而逃避发展。发展是大的趋势,所以不能完全抵制发展。现在自然保护区基本等于无人区。可是无人区并不一定就能够保护好生态。哪一些地区可以有人,哪一些地区不能有人,这是大自然选择的事情,只有大自然才有那个能耐,不是我们人类可以决定的。把自然保护区人为地变成无人区也是一个极端。当从自然保护中迁出来的人集中到其他地区的时候对其他地区形成压力,发生新的破坏。从贺兰山迁出来的7千多牧民现在都集中在附近的地方从事农业;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将要迁出4万多人,这些人不可能全部进城,那他们干什么?会不会集中到某一个地区造成新的破坏?保护来保护去最后我们就剩下那几个面积及其有限的自然保护区,周围全是大沙漠。自然保护区里有人,并不一定肯定要破坏,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破坏者。所以,提起保护的时候我们还得从多方面考虑,不能单一化。

5.1.2几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利益群体有三方,一个是以牧民为核心的广大群众;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外来的开发者。

牧区一个特殊的情况是,开发者中几乎没有一个当地人,而全是外来者。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重重的矛盾。外来者只会考虑个人的经济利益,不会考虑这个地区的长远发展,他们只是淘金者。因此外来者和土著居民之间常常发生利益冲突,我们可利用的资源是常数,如果我要的多了一点,你得到的肯定少了。当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政府应该出面调解。可是现在地方政府往往以另一个利益群体的身份出现。很多开发项目都关系到政府的利益,包括个人贪污的利益和政府财政收入。这时候政府这个利益群体往往和外来者站在同一个战线上,做对牧民。

如果想做好牧区的环保工作,首先要疏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保护土著农牧民的利益为核心,限制外来者,让政府回到正确的位置上。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政府起的作用就是管理和监督。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谋求利益的活动当中。为了保证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行,各方应该缴纳一定额的税,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5.2牧区生态保护中软件建设问题

这里所谓的软件就是人的认识和观点问题。草原生态保护当中,建立正确的思想导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直在错误的认识和观点(用农耕思想管理和开发牧区)的引导之下破坏了大量草原,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摆正我们的观点了。

对于牧民来说,重新建设传承下来的草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还得要提醒一句,一说文化建设人们就会认为那是发展歌舞或者民俗旅游。生态保护不需要歌舞,也不需要旅游。而需要挖掘牧民生活中的生态知识,让他们找回来适应草原地区的完整的意识环节。建设好牧民的生态意识后应该增加一些现代的新兴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一些老套的认识,比如说法律意识、信息意识等。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该重新认识生态,改变唯独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观点。

对于环保组织和其他的大众来说,首先摆正一个错误的观点:“过牧不是草原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原退化的结果”。然后我们做环保工作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项目来限制牧区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不只是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事业,更不是一两个项目能够解决的事情。我们这个时代处在草原生态最有危机的时刻,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保护,还有治理和恢复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好长远的心理准备,做好长久的打算。我们是开拓者,为后来者要铺好路。其三,我们应该寻找破坏源,制止破坏源,这样才能避免下一步的退化。内蒙古二十年来的生态保护中没有切除那个恶性肿瘤,病人能治好吗?从根源上治理才是真正的治理。有些环保协会和地方政府的做法是今天种点树,明天种点草,后天又围封一块儿地,这些都是表面工作。并不是说这些表面工作没有用,而是,如果破坏源没有治理好的情况下表面上投入什么都没用。正如对着得了癌症的人下皮肤药一样荒唐。

以牧民为核心,以政府和环保组织为扶手,建立起来草原生态保护的三方合作网络。

5.3牧区生态保护中的硬件建设问题

现在为了保护生态而所建设起来的硬件有:机井、人工配种点、人工种草种树点、资料基地等机械化建设;还有就是围封转移、圈养、轮牧等政策性的改变。这些硬件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间和技术,可是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这些对环保也许没有好的作用,而且对改变当地人的意识形态,没有起到作用,没能够让他们主动去保护生态。如果想让土著牧民自主保护生态我们应该从另一面投入资金,建设其他一些有必要的硬件。

我们的观点是:为了建设草原地区生态保护三合网络,首先得建设信息流通环节。其中草原之友尝试开展的信息站是一个比较适合牧区的流通信息的桥梁。若想让一个人主动地去做一种事情,就得先让他武装好脑袋。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投入资金建立牧区的信息流通工作站。这个工作中包括各种信息的直接收集和发放,这样可以建立牧区和外界之间的桥梁。有人会问,我们的社会发展到这个水平了,难道还有人需要这种初级的设备吗?是,太需要了。正如以上所说,牧民不懂法,需要普法。其实除了法律以外牧民需要很多外界的信息。我曾经问过一个旅游局的局长,你们引进的西门塔尔牛是从哪里来的?他说不知道。这位参加改良牛种工作的政府官员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优良”品种的牛从哪里来的,牧民能知道吗?如果我们自己是牧民,这样不知情的情况下能保证它的性能吗?说起信息流通,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语言障碍。牧民家里都有电视,也有收音机,可是他们基本上不看很多节目,多数都是因为看不懂。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比电视和广播上的多得多,更及时,可是牧民无法上网查看这些信息。就算能上网也罢,也是同样的障碍,看不懂。因此我们主动去引导牧民,给牧民提供方便,让他们吸收有用的知识,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比起给他们扶贫或者围封转移好得多。

建立信息流通站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法律、生态知识、国内和国外个地区的发展趋势的解说等等。这其实属于民间教育活动。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需要实践中积累经验,一步一步探索更佳的方法。几次牧区调查中牧民共同的反应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连西部大开发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都说,我们得不到及时的信息,与世隔绝。我自己是从互联网开始进入环保行列的,所以我相信人们从互联网上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生态保护论文篇(3)

生态补偿最早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后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经济手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并逐步成为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财税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涵义更加广泛,其政策涵义是一种以保护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运用财政税收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财税视角下考察生态补偿路径,有助于拓宽生态补偿的理论思路和操作渠道。

一、生态补偿与生态税收政策

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是多方面的,但生态税收收入是其中重要的来源。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税收建设经验,完善生态税收政策,建立与生态补偿机制相适应的生态税收体系,是税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资源税

1拓宽资源课税范围。(1)应扩大资源课税的课征范围,征税范围除包括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非金属矿原矿、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盐之外,应开征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2)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3)将稀缺性的可再生资源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4)扩大土地征税范围,将在农村占有土地用于非农业生产纳入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之中,对于农民居住用地给予税收优惠,平衡城乡之间土地使用税的税收负担。

2建立多层次的资源课税体系。完善的资源课税体系应该涵盖开采者开发资源、生产者耗费资源、消费者消费以资源为原材料而生产的产品及对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置的整个过程。可在各个环节,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税种,形成协调统一、目标一致的资源税体系。(1)在开采阶段,可以设置资源税。引导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发生“采富弃贫’’的现象。(2)在生产阶段,设置生态税。首先在生产过程中限制使用稀缺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对以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进行生产的行为征税;对生产过程中使用替代品行为给与一定的税收优惠。其次根据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限制生产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走的“先污染,再治理”的弯路。(3)对产品的消费行为,可以通过科学地设置消费税税目,对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限制或鼓励,通过引导消费行为,诱导消费方向,间接影响资源品在生产中的运用和资源的开发。这种间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果更好。(4)对废弃物的处置征收环境保护税,使企业产生的外部成本通过税金的形式集中起来,为国家治理环境提供资金保证。通过上述各环节的协调统一,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3合理设计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对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的合理配置可以考虑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以开采量为计税依据,设计合理的定额税率,在这一层次主要解决对绝对地租的分配问题。即所有权垄断应取得的收益;然后,再按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设计合理的比例税率,在这一层面上解决相对地租,即经营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将资源课税的计税依据从销售数量改为开采量,使企业积压的资源产品也负担税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企业从关心本企业微观效益角度合理安排资源的开发,引导企业珍惜与节约国家资源,避免过度开采。以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使资源课税的税额随着资源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价格杠杆和税收杠杆相互协调,发挥调节作用。

(二)调整消费税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筹措生态补偿资金,应对现行的消费税进行改革。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将天然气、液化气、煤炭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能源类产品作为应税消费品;把一些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产品(如电池、杀虫剂、一次性塑料用品等)纳入征税范围,达到以较低的成本刺激厂商或个人减少污染。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推动汽车燃油元铅化进程。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适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三)开征环境税在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各国都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税制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环境税收政策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政府的生态环境税大致可分有以下几种:

1对污染排放物进行课税。征收此类税的目的是利用税收政策限制或禁止某些经济活动。主要税种有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等。

2对有污染环境后果和资源消耗较大的产品征税。征收此类税的目的在于通过课税促进企业最大效率地利用能源、燃料和原料,并能回收循环使用,减少废物的遗弃与排放,减轻环保压力,并能节约能源。主要税种有油税、旧轮胎税、饮料容器税等。

3对造成其他社会公害的行为征税。如为了控制噪音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危害,针对飞机和工业交通所产生的噪音,根据噪声水平和噪声特征征收噪音税;为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市区环境开征拥挤税。㈨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在我国开征环境税已经非常必要。目前,我国环境税课征对象可暂定为排放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于一些高污染产品,可以以环境附加税的形式合并到消费税中。在开征环境税的初期,为易于推行,税目划分不宜过细,税率结构也不宜太复杂。可考虑将现行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发挥税收对环保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逐步扩大排污收费的范围,将各种污染源纳入收费范围内,制定严格的征收标准,加大收缴力度。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要素成本量化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优化生态补偿财政投入政策

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补偿资金丰腴程度不同,补偿能力差别较大,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

(一)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几个相关问题

1转移支付规模。在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时,首先应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一方面在总量上要有足够的数量保证,解决生态补偿公共支出责任的纵向不平衡和缓解地区间财力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各地的基本生态补偿公共支出的均衡;另一方面,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应有上限,如果转移支付规模太大,超出了合理范围,会在资金分配过程中造成交易成本无谓增加和效率损失。财政转移支付的额度应使财政收支的纵向不平衡达到既能保持上级政府的控制力,又使损失的效率最小化。

2转移支付对象。中央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应在全国范围内根据需要确定重要支持对象。西部和三江上游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全国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应成为国家财政进行生态补偿的重点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在本级预算范围内确定辖区内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对象。

3转移支付结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在加大财政调控力度的同时,应优化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以科学发展为主线,注重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构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

1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在安排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时,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将全国作为一盘棋,通盘考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益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改进转移支付办法,突出对生态地区的转移支付,设立重点生态区的专项资金和西部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基金。对欠发达县实行税收增量返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办法,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省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应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向、规模,明确投资重点、分配使用原则和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等内容。重点是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关注本省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的落实。设立环境整治与保护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在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市级各部门明确倾斜性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结合年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安排项目。根据当地排污总量和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污染物治理成本测算,安排补偿资金的额度,原则上应按上年度辖区内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一定比例安排补偿资金。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

3建立乡镇财政保障制度。首先,针对由于分税制改革带来地方乡镇财政收入减少的现状,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补足乡镇生态补偿资金缺口。其次,针对部分乡镇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牺牲,县财政应将增加生态保护补偿预算资金,列入每年度财政预算。

财政投人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应根据不同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制定不同的财政补偿投入政策,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补偿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公共资金。

(三)建立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有机融合的财政补偿机制

对于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财政投资应采用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对于收益率较低的生态保护项目,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限,应采取财政补贴方式,使这些项目的收益率能够有利于调动投资者参与生态保护项目的积极性。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直接的补贴方式支付给投资于生态保护和生态维护的项目或投资者,也可以隐蔽的财政贴息的方式提供补贴,或者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供补贴,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生态补偿财税政策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各种法律规定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规,以对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主体、对象、范围、标准、方式、资金来源等作出总体性规定,而且,现行的生态补偿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生态补偿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策与法律相比缺乏安定性、连续性与强制性。

要解决生态服务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在环境资源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问题,应该尽早实现在生态补偿领域国家层面的立法,明确补偿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创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从法律制度上确立由生态服务功能的受益者支付生态效益的相应费用,解决无偿享有生态服务或环境效益的问题,并弥补生态环境保护者的损失。同时,在法律上进一步完善由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承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负外部性或将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重罚,提高违法成本。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法律制度作为必不可少的“硬约束”,在生态补偿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生态补偿资金渠道

除了通过生态税收筹集生态补偿资金外,应使生态补偿资金多元化,为生态补偿提供充足的资金。

1推行绿色金融贷款。合理利用信贷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生态补偿项目;有效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动用社会闲置资金进行生态补偿,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考虑发行中长期特种生态建设债券或,筹集一定的资金;提高金融开放度、资信度和透明度,保持投资制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生态项目的建设。

2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对新建或正在开采的矿山,应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所有企业都必须在交纳一定数量保证金后才能取得采矿许可,保证金应根据每年生态损害需要治理的成本加以征收,要能满足治理所需全部费用。保证金可以通过地方环境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征收上缴国家。也可以在银行建立企业生态修复账户、政府监管使用的方式交纳。若开采企业未按规定履行生态补偿义务,政府可动用保证金进行生态治理。

3建立生态补偿与生态保险协调体系。针对生态风险引入生态保险,建立生态风险分散机制,并通过生态保险筹集生态补偿资金。生态保险在保护参保双方利益的同时,对由于环境污染给受害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并对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进行补充拨款。保险机制可以成为使生态环境损失大大降低的风险调节器与管理手段。这种直接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作为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调节的传统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污染者付费原则得到实施的生态经济手段。生态保险实质上不仅是用来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而且对投保人来说是生态环境损害的预先安排,保证生态损失发生后能够有效消除损失。

(三)建立财政、税收、环保三部门联动机制

为加强排污费的管理,应完善排污费的核定、征收、使用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并建立财政、税收、环保三部门联动机制。排污费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染者排污的种类、数量和排污

费数额进行核定,地税部门负责代为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统管,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部门吃排污费的问题,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新机制。

(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社会参与和统一操作平台

生态保护论文篇(4)

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e.odum为生态学下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换言之,即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因素之间以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构成各种有机联系的整体,即所谓“生态系统”,如江、河、湖、海、草原、森林、农田等均为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进行着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此种现象即为“生态平衡”。

从传统意义上讲,生态学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但也带来了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全球性问题。人们逐渐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科的生态学化。这样,生态学的原理就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领域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文艺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语言生态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生态语言学认为,世界上任何语言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自然、社会、文化、人群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语言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生态语言系统。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两部分,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组成,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

外生态系统的前3个子系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合称为自在环境系统,人群系统称为自为环境系统(如图)。自为环境系统处于自在环境系统与语言系统之间,是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能动结构。一方面,它从自在环境系统中摄取能量信息,同时自身也不断产生新信息,而且把吸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输入语言系统;另一方面,人群系统又运用语言系统传播信息功能,反作用于人群自身,重新调整能量信息在人群的不同层次、不同集团中的分布,不断推动人群的进步。

语言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能动性。语言系统一旦在某一文化结构中形成,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的各层次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同时,语言系统又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系统不断与各环境因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系统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那么整个语言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语言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语言工作者可以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立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规范。语言规范化就是根据语言发展的各方面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把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妥善地加以处理,以使语言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为达到语言生态的这一“理想状态”,各国使用者都在努力推行本国或本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如汉民族推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汉语普通话,英吉利民族推行以伦敦方言为基础方言的英吉利共同语,意大利民族推行以多斯岗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意大利共同语等,目的都是使语言实现良性循环。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藏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等种种原因,藏语形成了卫藏、康和安多三大方言。藏文据传是公元7世纪前叶,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三代王松赞干布派大臣图弥·桑布扎等人到印度留学,图弥·桑布扎返藏后统一、规范原始藏文而形成的。随着藏文的推广使用,藏族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博学多才之士,他们撰写了浩如烟海的藏文典籍,从数量上说,仅次于汉文典籍。这些文献涵括了语言文字、宗教经典、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藏语文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藏语与汉语、英语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汉语普通话的作用日益增大,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藏语文的使用和学习受到了巨大冲击,藏语文的社会功能有弱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些藏族群众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学习本民族的语言,藏族年轻人也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如考试、升学、就业等)而忽视母语的学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母语危机”。

濒危语言现象全球存在,同时濒危语言问题也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在1992年国际语言学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语言大会上,濒危语言问题被定为这次年会的主题,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该年为抢救濒危语言年,并于1995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关于濒危语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国,濒危语言问题也引起了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部分学者开始对少数民族语言转用、语言濒危现象进行研究,2000年10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和<民族语文>杂志社共同召开了“中国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一些刊物发表了有关濒危语言的论文。

从语言的发展来看,语言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据一些学者的估计,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语言,而在21世纪,其中有一半行将消失,也就是平均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这些统计数字也许有不确切的地方,但它说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全世界现有的语言在不断减少,很多语言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有一定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列了53种语言,但根据民族语文工作者掌握的材料来看,实际上不少于100种,这些语言中有的使用人13很少,其中20多种语言使用人31不到千人,基本上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即使使用人13超过千人的语言,也并不表明它们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语言由于外部或内部的种种原因而消亡了,这些语言后来或者是融合了,或者是被替代了,乃至一些在历史舞台上有过重大表演的民族的语言,如鲜卑语、契丹语、西夏语,后来也无影无踪了。

也许有些人会说,世界上的语言多达6000多种,一些消亡了,就让它消亡吧,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但是说这些话的人没有看到,语言不仅仅具有交际功能,更具有文化功能,且是文化总体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不可分割。一种语言的消亡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损失,无异于一场生态灾难或珍稀生物物种消亡所造成的损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领域内“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且,“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某种意义而言,比物种资源、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更为重要。”

实际上,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德国著名理论语言学家洪保特(humboldt)说:“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种“独特的世界观”可以认为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或者是对世界认识和把握的某种“偏好”。比如,藏民族倾向于形象思维,表现在构词上常常是“以其所知喻其所未知”。如词语somang(梳子),直译为“多齿”;ngolta(镜子),直译为“看脸的”;shingbe(棉花),直译为“树上的羊毛”;vgokhrid(领导),直译为“牵头”等。又如,藏语的基本句式是“主一宾一动”,它与行为的先后次序不完全一致,如calagnyos(东西买),bodyigvbri(藏文写),dpechavdon(书读)等,这种语言结构,反映出藏族人民更看重结果、强调行为的施事对象这一特点。“假定人类只有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人类的认识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主观性和片面性的泥潭。语言一多,就可以防止这种危险,因为语言多,就等于认识现实的途径和方法多,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张公瑾教授也指出:“多掌握一种语言就是多一种交际能力,多一种文化体验,多一种观察事物的视角,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在语言中凝聚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一个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财富,最主要的部分都保存在自己的语言中,母语与其他文化成分和谐地构成民族文化的总体,这就是语言的文化价值。语言的文化特质,使其对于一个民族尤为重要,保存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保存一种文化,丧失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失去一种思维方式,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语言生态共生的关系角度来看,多语种的和谐发展对整个人类都有好处,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得以欣欣向荣的发展,就是因为人类有能力发展出多样的语言和文化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正如阿拉斯加土著民族语言中心的米凯尔·克劳斯所说:“多种语言并存有诸多好处,例如保存了某种语言,就可以将其社会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知识传给下一代。在现代医学知识里。不少是从使用动植物的传统治疗中提取出来的,如果土著民族的语言不存在的话,那么有关当地的动植物的重要信息也就无从得到了。”

为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又保持母语的活力,可行之道便是推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引导人们在母语之外,学习和掌握另一种语言。中国人学习英语,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在民族地区的汉族学习民族语,都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双语化”是当前突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掌握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在我国,实行双语制有其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千百年来,汉族和其他几十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相互影响,有着悠久历史,双语现象由来已久。第二,从双语、双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保存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保存一种文化。双语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双语、双文化人,在双语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吸收、融汇并传播两种文化。因此双语教育既担负着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重任,又担负着吸取人类所有先进科学文化,用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重任。

当然双语教学必须主次分明,母语教学应放在首要地位。对藏族来说,藏语是母语,藏文是本民族的文字,藏语和藏文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腾飞的翅膀。一般来说,母语是开发民族智力的资源,是发展民族科技文化的工具,是学习先进文化的先导。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以母语为教学工具的专家会议上指出:“母语是入门教育和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维持一个土著集团的文化,母语教育是最好的向导和工具。”我国老一辈语言学家严学窘也指出:“母语是教育的最好手段,是继承文化的最好工具,是促进人民参加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标志,是消灭文盲、愚昧、歧视和贫困的有力斗争武器。”人的一生,通常都离不开母语,母语一般是人们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它记载了本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其思维方式为人们所熟悉。实践证明,学校教育采用与学生思维一致的母语以及记录这种语言的文字进行教学,不仅顺应了思维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开发与提高,而且有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掌握。

当然,一个民族的发展,单靠母语教育是不够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和大众媒介(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的传播,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和语言必将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来语言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的。所以既要学习本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又要掌握世界其他先进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而学习他们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双语教学的实质,就在于文化之间的互动、借鉴和吸收,对外民族语言的学习,其目的是对外民族文化有用成分的吸收、引进和消化。

由于各民族双语发展进程不统一、文化背景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等特点,双语教学的类型也有不同。在四川省的彝藏地区,中小学校主要实行了两种模式的双语教学计划:第一种是以民族语文为主的教学,同时开设汉语文。旨在既能继承、弘扬和发展本民族传统语言与文化,又能掌握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字,从而更有利于直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信息。第二种是以汉语文为主的教学,同时开设民族语文。旨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使本民族学生不因学习主体民族语言文字而失去或降低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尽管两种模式方法各异,效果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把学生培养成民(语)汉(语)兼通的双语人,既能达到保护民族语言的目的,又不影响少数民族与外界的沟通。

生态保护论文篇(5)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生态保护论文篇(6)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

[1] [2] 

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保护论文篇(7)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参考文献:

[1]谢志强.企业污染控制与绿色经营实务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生态保护论文篇(8)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回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展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昭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有助于澄清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误解,增进对的了解。

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自治区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的气候自东南向西北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呈递次过渡,自然生态由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到荒漠呈带状更迭。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天然乐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旧,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之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根本谈不上对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也谈不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一些外国探险家和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进行过各种考察和调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科学家也在青藏高原进行过考察和调查,但总体上说,他们对青藏高原特殊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还不全面、不系统。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起步于和平解放以后,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得到发展。

━━和平解放开启了科学认识、主动保护和积极建设生态环境的进程。1951年和平解放之初,为了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促进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就组织“政务院工作队”(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对的土地、森林、草场、水利和矿产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价,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的意见,从而开启了科学认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进程。

与此同时,改善高原生存条件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开展起来。国家派遣林业技术人员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部分地区进行考察,并在拉萨市西郊七一农场开展育苗造林试验,为在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奠定基础。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后,以乡土树种为主,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使人民实现了由千百年来被动适应自然,进入主动改造自然的质的飞跃。

1965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伴随着人民民主政权各方面工作的开展纳入议事日程,得到组织上的保证。1975年自治区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1983年正式成立自治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此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有关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全面铺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更加系统、深入,生态建设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科学院制定了《青藏高原1973━1980年综合科学考察规划》,于1972年在兰州首次召开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学术研讨会”,其后,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类综合性、专题性学术会议不断召开。一大批学术成果相继问世,仅一套《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丛书》就达31部42册,约1700万字。这些科研成果,为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1977年,国家农林部组织了对全区的第一次全面森林资源清查。1978年起,为适应造林绿化的需要,各地先后建立苗圃近50个,引进、驯化、培养了数十种适宜生长的造林绿化树种。

━━改革开放使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走上法制化的道路。改革开放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得到发展。1982年到1994年的十三年间,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门颁布实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地方性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等共计30余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从内容上看,既有涉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如《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也有涉及生态与环境保护各个领域的,如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森林保护、草原保护与管理、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专项法规,基本上涵盖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做到了有法可依。

国家直接投资建设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政府专门制定了在荒山、荒坡、荒滩地区植树种草实行“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鼓励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和种草,保证了人民群众在改善生态方面应有的权益。相继开展并完成了对土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和昆虫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和跟踪,开展了如“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粮食中有机氯残毒污染普查、工业污染源调查等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措施。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深入人心。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宣传媒体都把造林绿化、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作为重要栏目,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世界湿地日、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纪念日受到各界的关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知识进入课堂,“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

中央政府的关心、全国人民的支持,使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新的阶段。1994年,中央政府召开第三次工作座谈会,做出了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的重大决策,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组织全国环保系统支援环保能力建设,帮助建设了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地区环境监测站,帮助培训了大批环保技术、管理人员,帮助编制了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规划。国务院在1998年和2000年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青藏高原冻融区作为全国生态建设区之一,进行专门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据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制定了《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中央政府于2001年召开第四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建设投资力度,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把发展旅游、绿色农业等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国家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了生态环境领域的执法监督。统计表明,1996年以来,中央政府仅在生态建设项目方面的投资就达3.68亿元。与此同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一大批生态工程项目相继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的生态环境。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据国家有关部门2000年公布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世界天然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二、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半个多世纪以来,自治区为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

━━天然草地得到合理利用,草原生态保护积极有效。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地8207万公顷,约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21%,占土地总面积的68.11%。根据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拥有草地种类居全国各省、自治区之首,在全国18个草地类中,就占有17个草地类。保护好草原生态,是保持青藏高原生态链完整有序的重要一环。

的草地面积虽大,但载畜能力较低。在旧,由于人口增长处于停滞状态,自然灾害频繁,每逢雪灾等天灾来临,往往造成大量人畜死亡,草场超载现象并不突出。和平解放后,的人均寿命显著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草畜矛盾开始出现,保持草原生态平衡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为解决好人畜和草畜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一是重点对天然草地开展围栏和水利建设,全面提高草地的产出水平和单位面积的载畜能力;二是实施草场责任制,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划定轮牧期、轮牧区和禁牧区,加大牲畜出栏,严禁草场的超载过牧,使天然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建设人工草地,减轻牲畜数量增加对自然草地的压力;四是运用科学手段,采取人工和生物等技术,加大对鼠害、虫害、毒草的预防和治理,维护草地的自然生态平衡;五是为加强牧区草原建设,转变游牧民生产方式,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从2001年起开始在实施牧区草原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这些措施既保障了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又确保了草原生态的良性发展。

━━保护天然林资源,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森林面积7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20.91亿立方米,保存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为了保护的生态环境,政府实行限额采伐,以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规模,每年的商品性采伐量一直控制在15万立方米以内。同时,对采伐基地进行及时更新,恢复森林植被。在影响长江下游生态的江达、贡觉、芒康三个县实施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总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28个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退耕地造林5.2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3万公顷,2002年已实施退耕地造林0.6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0.67万公顷。政府还大力推行能源替代建设,营造薪炭林,推广太阳能以保护天然灌木植被。

植树造林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自治区先后制定了《自治区造林绿化规划》和《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意见》,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从改善人们的周边生活环境做起,从绿化庭院、街道、城市环境,到建设人类活动集中的河谷地带及各主要公路沿线绿色走廊,植树造林成效显著。据统计,五十多年来,人工造林7万多公顷,“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树9000多万株,种植经济林木150多万株。

工程造林和生态工程项目不断实施。拉萨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雅鲁藏布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芒康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日喀则林业治沙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从1996年开始,国家开始在实施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截至2000年,共投入资金370多万元,积极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累计造林面积达1.3万多公顷,为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隶属“一江两河”农业开发重点项目的雅鲁藏布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后,形成了从上游的日喀则到泽当几百公里的人工林带,成为一道新的亮丽景观,对雅鲁藏布江的水土保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植树造林,的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93%,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有关部门监测,由于人工植被增加,的风沙天气明显减少,如:目前拉萨比三十年前减少了32天;日喀则比三十年前减少了34天;泽当比三十年前减少了32天。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高原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水土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近五十年来,通过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利等综合措施,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投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01年底,国家在已投入3680多万元,种植水土保持林5.3万公顷,种草6.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6平方公里,并启动了拉萨市曲水县热堆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了江孜、尼木等县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自治区制定了《水土保持规划》等多部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颁布了《自治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法》,把预防、监督、保护放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防止因人为活动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了使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更加科学,2001年,自治区启动了投资6000多万元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对全区的水土流失进行全面监测。

━━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的风沙活动历史悠久,特别是受全球气温变暖、造成臭氧空洞扩大的影响,近几年出现雪线上升、湖泊干涸、草场退化的问题,局部地区出现草地退化、石质化、低质化等自然退化现象。为了有效遏制和治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以江河整治为基础,以小流域治理和退化草场荒漠化治理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和草场生态体系为目标,采取乔、灌、草以及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相结合的措施,在江河周围以及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在长江上游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2002年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3万多公顷,当年中央补助种苗林费1000万元,给退耕还林农牧户补助粮食1500万公斤,生活费200万元。在拉萨周边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在重要农业区推广农田林网化,降低风沙对土壤的侵蚀。这些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保障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目前,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9种。现有各类脊椎动物798种,昆虫类近4000种,已有12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约有600余种高等植物、2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为青藏高原所特有。

五十多年来,国家和地方对生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清了情况,制定了科学的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规划和方案,并采取多种措施,有效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治区建立了森林公安执法机构,成立了武警森林总队,在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组织开展了以保护藏羚羊为主的“可可西里一号行动”等专项行动,有效地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和盗猎行为。同时,国家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用于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还从国债投资中投入366万元专门用于打击盗猎藏羚羊重点整治工程建设,并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如今,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度十分猖獗的盗猎藏羚羊活动已基本得到控制。

五十多年来,没有任何物种遭到灭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种类不断丰富。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二十世纪就已经绝种的马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重新发现,并且种群不断扩大。随着不断扩大开放,一些过去没有的物种,如鲤鱼、鲫鱼、鳝鱼、泥鳅等水生动物,一些高产、优质的牛、羊、猪、鸡、鸭等家禽家畜,玉米、西瓜及各种蔬菜等高效农作物,都已从内地引进并在蓬勃生长。

━━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建立了70多处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3处(还将新建部级自然保护区4处),自治区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5处。这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0.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3.4%,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30.8%。此外,各地(市)还建立了50余个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的自然保护网络。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和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在实施《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6━2010)》,预计在2010年前在建立28个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届时,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外的自然保护区在均有分布。

在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内,严格限制经济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趋于稳定,并逐渐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使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以及重要的生态系统,候鸟迁移的重要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遗迹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拥有的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典型的地质遗迹,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自治区有湿地面积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9%,名列中国首位,其高山湿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根据有关部门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野生动物资源储量增长30%以上。一些消失多年的珍稀动物,又开始重返家园。在羌塘自然保护区,根据近几年的监测,野驴、盘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数量都有了不同程度增加,尼玛核心保护区藏羚羊就达4━5万头。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到此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约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80%左右。

三、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五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据最新监测结果,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仍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均值浓度介于每立方米193━268之间。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生状态。

━━农业生产和开发注重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农业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粮食产出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为此,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把改善农业的生态水平作为农业生产和开发积极追求的目标,注重通过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来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政府帮助农民改变千百年来传统的撂荒式的“白色休耕”等不利于保持水土的耕种习惯,实行粮草轮作等生物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涵养能力。在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推广农田林网化,降低风沙对土壤的侵蚀。经过不懈努力,中部农业主产区的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土壤侵蚀程度明显下降,支撑农作物生长的水热等自然条件得到改善。2000年,专家测定,这一地区农业综合生态环境评价指数比十年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业发展水平的稳定提高,到2001年,农业已经连续十四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98.25万吨,基本实现了自给。

国家投入巨资在先后建设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始终注意土地开发与改善生态相结合,做到土地面积的扩大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进行。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12亿元建设的“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都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有关部门对“一江两河”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十年来的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结果显示,由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使开发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率和人工植被面积显著提高,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普遍提高1-3个等级。农业综合开发,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择优选择工业项目,加强污染防治。的工业是和平解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工业企业仍然很少,工业污染问题并不突出。为了尽量减少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自治区政府对工业发展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绝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填补空白而盲目上马工业项目。为了有效防治污染,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确保不因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技术改造进行工业污染治理,如拉萨皮革厂在从德国引进先进工艺设备的同时,配套引进了环保设施;拉萨重点水污染企业拉萨啤酒厂在技术改造中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污水治理,现已实现达标排放。二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严格整顿。按照“上大关小”的产业结构调整原则,关闭了拉萨市区的六条污染严重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并严格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开工生产,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设备。

━━加强对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立项的政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指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80%以上。的罗布莎、香卡山铬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都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作为资源开采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举世瞩目的羊卓雍湖水电站,从项目的确定、设计到施工建设,均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该电站自运行以来,没有因发电而造成湖水水位的下降,影响羊卓雍湖的自然生态环境。

━━重视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人口密集区域人类生存环境。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历来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保证大气环境质量,在城镇中积极推广使用无污染能源,逐步淘汰柴草、牛粪、燃煤、燃油等居民生活燃料,大力提高民用燃料气化率。到2001年,拉萨市、日喀则市石油液化气用户已发展至4.46万户,用气普及率达83%。同时,还积极利用水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初步形成了以水能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建设利用格局,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区对太阳能的推广使用,目前年折合标准煤13万吨。在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方面,拉萨市、日喀则市的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693.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有47.48公顷,建成区绿化率为23.5%。加强城镇上下水管网道建设和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建成供水管道679.46千米、排水管道392.77千米;投资5127.94万元建设拉萨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其他各城镇的垃圾处理设施也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中。

━━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特色产业,一直是加快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6年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把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2001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8.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人民币,创汇4638万美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6506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与此同时,对旅游业这类污染小的行业,也十分重视其发展中带来的破坏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旅游景区(点)产生的垃圾,旅游和环保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收集、分类、处理,防止污染生态环境。就连条件极其恶劣的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都专门修建了垃圾箱,收集登山者和旅游者带来的生活垃圾,定期由专人清运和处理。

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青藏铁路

和平解放以前没有一条公路,区内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全靠骡马驿道、人背畜驮。如今,已建成了包括2.4万公里公路网、10多条空中航线、1000多公里运输管道的立体交通网。但是,仍是目前全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区,交通一直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修建青藏铁路是各族人民的夙愿,不仅是加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而且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6月29日,经中央政府批准,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动工修建。该铁路全长1142公里,预计总投资262.1亿元,工期六年。“建成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是青藏铁路在建设论证之初就已确定的目标。

━━在前期研究工作阶段,切实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在铁路建设前期,针对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部门确定了多项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组织各方面专家,按照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及《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对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严密的论证,分别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并进行了认真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要求,确定了项目建设“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生态环境评价的结果指导设计、施工、环境管理。为了保护好沿线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全线用于环保工程的投资将达12亿元,创下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

━━铁路建设的设计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工程方案的决定因素。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青藏铁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在铁路的线路选择上,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如原设计路线要通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了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经过多方论证,决定选择经过羊八井的线路方案,绕避了黑颈鹤保护区。对于无法避让,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在设计中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提出工程保护对策,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在调查研究沿线野生动物的习性、迁徙规律的基础上,在不同地段布设了25处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在桥涵和隧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的需要,在许多地段还专门架设了旱桥,作为野生动物迁徙过往的通道,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分布在可可西里的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7月都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青藏铁路有关参建单位为此停止施工四天,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撤离工地,拔掉让藏羚羊警觉和恐惧的彩旗,确保了藏羚羊顺利通过工地,前去繁衍生息。为了不破坏草地、湿地等自然环境,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法,仅在自治区境内就为此专门设置了累计13公里的桥梁。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各车站,取暖使用以电能、太阳能、风能为主的环保型能源。车站的废弃物收集后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要经处理达标排放,尽量用于绿化;客车采用封闭式车体,车上垃圾装袋,运至高原下交车站集中处理。管理上适应高原特点,采取中心站的管理模式,全线设置七个中心站。每个中心站管理控制半径在80公里左右,对行车和维修全面负责。尽量采用远程自动化控制,机械化维修,减少高原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最大限度地保护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施工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把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与建设施工单位签订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书。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规章,设立环保管理部门并配置专、兼职管理人员。必须有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所采取的措施必须科学,施工作业方案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由国土、环保、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有关部门,联合确定取、弃土和砂石料场,并根据日照、冰溶情况,确定取、弃土场与铁路路基的合理间距,划定施工人员和车辆的行走路线,严格按指定范围施工及活动,以保持冻土层稳定。保护江河源头水源和沿线湿地,避免因施工引起水源区沙化、湿地萎缩、草场退化和水质污染。做好地表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路基和施工车辆所经之处的草皮要保留下来,逐段移植,易地保存,待后覆盖到已完成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场地表面,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对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播种繁育技术,尽最大努力恢复地表植被。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进行人工培植草皮试验,辅以喷播、覆膜等技术,在沱沱河长江源区,高原路基植草专项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功。建设者将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力争建成一条符合环保要求的铁路。

青藏铁路建设的关键是保护好铁路周边的生态环境,各参建单位在施工中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例如中铁十四局在进行科技攻关的13个施工工艺难题中,涉及环保施工的就占了一半。他们设置了六名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员,负责施工现场沿线的生态保护工作。要求在营地设置、人员设备进场、施工道路开设、采石、取土场、路堑开挖等施工活动中,尽量缩小工作面,对生活区范围进行划线监控,力求保护好高原的脆弱植被。

━━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作业对高原生态环境的污染。为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建设单位尽量选用高性能、低噪音、污染小的设备,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方式,尽量减少现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结构尽量采用预制构件,运至现场拼装。桥梁施工中为减少泥浆对桥位处的环境污染,尽量采用旋转钻机干法成孔。为防止施工作业造成水的污染,建设指挥部要求所有施工污水和营地生活污水均经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排放;施工固体废物和营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成分尽量回收,不可降解成分运至环保条件允许的地点集中处理。

━━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确保环保目标的实现。青藏铁路首次实行了全线环保监理制度,由总指挥部委托第三方对全线环境保护进行全过程监控。为加强全线全过程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国家环保总局和铁道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藏铁路建设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施工期内的环境保护和监督检查工作做出了专门部署。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会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派出检查组检查施工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即予以严厉处罚。

有理由相信,经过努力,青藏铁路将作为一条符合环保要求的高原铁路,真正造福于各族人民。

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五十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重视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各族人民经过努力奋斗,不仅使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的,不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山川秀美、河流清澈,动物多样、植物繁茂,成为名副其实的“香格里拉”。

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既不能用停止发展来维系,又不能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只能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必须是积极、主动、动态的,而不能是被动、保守、封闭的,不能以保持脆弱的原始自然状态为由,拒绝一切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互动,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发展经验昭示,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兼顾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避免急功近利,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该开发利用的绝不开发,需要开发的必须目标明确、方式科学,坚决防止对生态功能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

生态保护论文篇(9)

(1)关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日益增多。随着人类对于海洋环境的日益重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政府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表1)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层次和立法部门骤增[1],这为展开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2)加强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是进行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环节。在国家海洋局的主导下,我国逐步建立起从国家、区域、沿海省、市、自治区到基层单位的四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依靠多种监测手段,全面开展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针对临海工业快速发展,带给海洋生态环境巨大压力的现状,我国进一步加强对沿海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对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效限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

(3)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海岸带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单纯市场机制往往是无效率的。近些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政府共投资3100多亿元对重点流域和海域防治污染工程进行治理,完成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总量控制指标入海量计划削减任务。

(4)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步按照国际环境公约和有关协议,建立了各类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2]。与国际组织先后开展海域环境容量测算试点、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调查和估算、海域环境容量测算模型系统、全球环境基金、南海项目、黄海环境调查、东亚海、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简称“GPA”)等专项研究,为进一步保护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1.2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3]。我国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多是针对专门问题才制定的,缺乏系统性。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比较完整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管理条例或规定。海洋环境监测、评估工作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尚不能做到规范化管理,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2)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缺乏统一协调。由于海水具有流动性和使用多样性,在海岸带环境保护中,跨行政区域、跨行政部门管理就成为一种必然。由于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执法体系尚未理顺,致使许多具有复杂性、跨区域性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无法有效解决[4]。例如,目前除国家海洋局以外,水产、交通、环保、海军等部门和行业以及部分沿海省、市、自治区都根据各自的利益和需要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然而,国家海洋管理部门难以进行统一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使得海洋环境监测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不仅造成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脱节,而且重复监测,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严重浪费。

(3)海洋环境保护资金不到位。国家对海洋环保工作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其中投入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增。尽管如此,但还满足不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资金短缺和不到位导致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更新较慢,监测体系尚不能做到全面,重点海域整治修复滞后,海洋生态建设举步维艰,停滞不前。

二、国外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经验总结

2.1制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规划

1999年12月,韩国制定了《海洋韩国21》来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韩国提出海洋发展要达到四化,其中,提到为后代要建设舒适的海洋国土,以供子孙后代享用,这从侧面反映了韩国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2002年,加拿大出台了《加拿大海洋战略》,提出在海洋综合管理中坚持综合管理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来发展加拿大的海洋经济。

2.2重视海洋环境保护的科研和技术提升

美国是世界海洋强国,也是海洋世界上海洋科技强国,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在海岸带生态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经验可以总结如下:①重视基础研究。该国认为,基础研究有助于加强对海洋属性与海洋现象的认知,这恰好是认识、开发、改进海洋模型、预报模式、观测系统的基础。海洋基础领域研究的突破对所有海洋研究成果的创新起到决定性作用。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成果的速度。美国注重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科研人员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为使他们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为提高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提供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了确保海洋开发能力的持续发展,韩国对海洋科技也十分重视,制订并实施了海洋科技开发综合计划,加强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调查与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这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2.3广泛的公众参与推动了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进程

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的《海岸带管理法》(CZMA)中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海岸带综合管理过程的具体要求,这也是美国海岸带管理特色所在。为了保证当地海洋管理规划不侵害当地居民的利益,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管理当局往往通过正式的讨论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当地的社会团体、企业法人以及其他公众利益团体进行平等谈话,了解他们对所实施项目的意见。

三、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的对策

3.1更新监测技术,实现海岸带生态环境“数字化”管理

海岸带生态环境“数字化”管理是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一种技术创新,同时也是一种管理创新。在技术上,要求以高速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基础,对海岸带实施以“3S”技术为核心,通过各种各样的海岸遥感、遥测、监测、监控技术获取海岸动态监控的数据。在管理上,它涉及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管理、研究、服务的综合功能,使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现一体化。针对我国当前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现状,我国应该尽快修订1999年实施的《海洋监测规范》,以适应海岸带生态环境“数字化”管理的要求。随着监测手段的不断更新,监测标准也应该同步加以更新[5],进一步明确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赤潮、生物、应急和功能区监测标准。同时完善,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标准、生物残留量标准、入海污染源排放标准、近岸海域卫生标准、典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等。

3.2利用好政策制定工具,促进海岸带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它与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和教育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应该用方位、多视角的战略眼光来制定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政策方面,细化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实施细则,提高立法的整体调控效能和实施的有效性。经济政策方面,坚持海洋开发必须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6]。进一步完善海洋排污交易政策。完善竞价拍卖、定价出售或无偿分配等交易规则,使排污权能够在交易市场合法交易。社会政策方面,合理控制海岸带人口数量,实施提升沿海公民环保意识的公益活动等。争取形成多管齐下,多种政策同时实施的局面,有效促进海岸带经济、生态、社会共同协调发展。

3.3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效能

2013年,我国重新组建了国家海洋局,这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五龙闹海”,海上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能不高的现状的局面。我国海岸带面积辽阔,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国家海洋局改组重建有助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展开。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国家机构和地方机构在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职责。中央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制订好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年度目标、执行计划、实施细则,通过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功能齐全、全覆盖、立体化、全天候的“数字化”海洋环境管理网络对地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解。逐步形成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多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管理体制,最终形成管理有序、资源共享、协调互补[7]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局面。

3.4鼓励社会成员参与海洋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论文篇(10)

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秦岭西部岷迭山系之间,东邻舟曲县,北靠卓尼县,东北与定西市及陇南市的岷县、宕昌县接壤,西南分别与四川省的若尔盖县、九寨县毗邻。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55′~104°05′,北纬33°39′~34°20′,海拔1600~4920m。东西长110km,南北宽75km。迭部县地处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少雨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年平均气温3~11℃,全年日照时数为2242h;年降水量450~800mm,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均蒸发量为1640mm,无霜期126~180d。由于高山与谷地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界于寒、温带之间,气候差异大,因此涝、旱、雹灾及低温灾害较为频繁。全县草原面积15.69万hm2,占总面积的32.5%。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3.92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88.75%。草场分为亚高山草甸草原、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山地草原3类,4个草场组,5个草场型;牧草植被有75科,291属,573种,其中饲用植物31科、287种;在饲用植物中禾本科76种,豆科38种。

1草原利用现状

由于畜牧业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牧区经济发展缓慢。伴随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在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突出表现在草地“三化”进程加快,鼠虫害泛滥,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1]。

2005年天然草地产草量为4125kg/hm2,比1986年的6375kg/hm2下降了2250kg/hm2。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由55%下降至35%,杂毒草由30%上升至65%,草层高度平均由35cm下降至10cm,植被平均盖度由8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46%左右。大面积的草场退化,已严重影响了草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能力,造成沿江流域农田被冲刷,时常发生草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已严重影响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据统计,目前迭部县草原退化面积已达到12.67万hm2,草场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40%,优良牧草比例减少30%,鼠虫害面积达4.8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28.8%;干旱缺水草场2.4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15%,仅当地农牧民开垦草地、挖药材、采石料等人为因素,造成草场退化面积达8000hm2以上,占草地总面积的4.8%。

2草原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全县加快了“三化”草地的治理步伐,共治理“三化”草场面积逾2万hm2,治理鼠虫害面积5333.33hm2,有效改善了草地“三化”现象。2003—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建设累计完成9.33万hm2,其中禁牧2.67万hm2,休牧6.67万hm2,补播改良4.13万hm2。在迭部县11个乡(镇)的52个行政村实施,涉及农牧民3.69万人。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实施草原退牧还草工作积累了经验。通过项目建设,使项目区草原生态明显得到改善,产草量和植被盖度有了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二是退牧还草项目区采取利用现有暖棚转移一部分、利用饲料粮折现资金修建暖棚转移一部分、出栏一部分和往其他草场转移一部分的方法转移牲畜;同时加大对这部分牲畜饲草料补饲力度,缓解了草场压力,帮助农牧民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草原生态改善与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双赢目标。三是完善草原动态监测体系,与项目支撑单位联合建立退牧还草项目区生态监测体系,对草原面积、生产能力、植被演替状况、生态环境状况、草原自然灾害及人类对草原的影响进行监测。四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聘请相关专家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途径,加强对项目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培训,使其掌握围栏牧休、退耕还草、舍饲养殖、饲草加工等技术,努力提高农牧民的养殖效益,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退牧还草效益分析

3.1生态效益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了草地生态环境,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对项目区退化及沙化草地进行禁牧休牧和补播改良,使项目区牧草高度平均提高了30%左右,草地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6.2个百分点,休牧草场牧草植被恢复明显,补播改良草场补播的老芒麦等牧草生长发育基本良好,株高达10~40cm,部分补播区已形成较明显的群落优势,生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草原涵养水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保护草地生态、促进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以此推动全县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做到持续平衡、永续利用。通过对项目区严重退化及沙化草地进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及实施配套建设,将使天然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5%,平均达到80%以上,牧草高度达到15cm以上,杂草比例下降,优良牧草比例增加至50%以上。

3.2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做到持续平衡。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提高干部群众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促使其充分认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项目区广大贫困牧户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掌握一定的草原改良技术、畜种养殖技术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草原利用方式和畜牧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3]。

4存在的问题

一是鼠虫害防治任务重,防治资金缺口大,难以控制鼠虫害的蔓延。由于迭部县财政匮乏,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财力、物力有限,防治中自筹资金困难,防治资金缺口较大,难以开展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只能对重点草原和粮草交界处的鼠虫害进行防治,致使防治面积小,防治比例低,不能做到全面治理草原鼠虫害。二是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加上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草地“三化”进程加快,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三是草原防火体系建设滞后,设备老化,难以适应草原防火工作需要。迭部县的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方面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缺乏物资储备,在应急灭火物资如灭火机、灭火服、指挥车、野外宿营车、发电机、对讲机、GPS卫星定位仪以及后勤保障物资等的储备严重不足,难以保证草原火灾的快速扑灭;另一方面是现有灭火器械陈旧落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四是草原执法队伍及预警监测软、硬件设施和监测技术落后。迭部县至今还没有一支专门的草原执法队伍,给草原监理、保护等工作带来被动。草原执法、草原监测所需的交通工具、野外采样工具、通讯设备及数据分析设备缺乏;没有乡级草原部门,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足够的技术力量,从而使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代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五是由于迭部县经济欠发达,技术设备差,科技培训措施跟不上,草原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科技培训基础设施、科技培训网络欠缺。

5建议

一是迭部县属半农半牧县,人均草原面积小,主要以林间草场为主,草场分散,治理难度大,围栏成本高,为巩固草原建设成果,需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及相应配套项目建设。通过种草养畜,解决禁牧后饲草料短缺等困难和问题,有效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为发展草产业及舍饲养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二是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和“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强“三化”草场的治理投入,通过围栏封育、毒杂草清除、补播等措施有效改善草地“三化”现象,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加强草原防火体系与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2级草原防火、监测,监理队伍。尽快完善农牧民科技培训基础设施及县、乡、村草原畜牧科技培训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四是加强草原法制化管理,认真实行草原3项基本制度,以草原类型、等级核定载畜量,合理利用草原,将草原管护责任制落实到人,积极开展草原生态演替规律研究,加快配套技术和推广应用,全面增强草原管理和执法力度,坚决制止草原滥垦、滥挖药材等违法行为。

6参考文献

[1]梁伟.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10):22-26.

生态保护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5002

1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污染形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更加重视环境保护,2011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1]。

本文就如何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来提升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作粗浅的分析。

2生态文明理论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

思想基础2.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2]。

2.2生态文明理论对当前环保工作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具有全面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理论既是目前环境保护的各种理论的高度总结,又是今后深化发展环保理论的思想源泉。

3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指导环境管理

3.1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或人类哲学深处的不正确的自然观和人地关系观。环境管理就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它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主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来实现[3]。

就我国环境管理实践而言,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环境竞争力方面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需要政府重新思考和选择新的环境政策模式,激发企业的环境竞争意识,帮助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环境竞争优势,这一切仅靠传统的环境管理方法是不行的。此外,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也要求进行环境管理手段的完善和创新,为其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

3.2环境管理手段的创新

不同的环境管理手段实施的背景、效果、适用的范围与时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管理手段有效、快速地改善环境。

目前,环境形势严峻,环境管理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环境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是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在各种管理创新手段中,应特别关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绩效管理,以及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

环境信息公开实质上是解决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政府来说,可公开环境因素基本状况、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活动信息、政府改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从而提升政府绩效,履行政府职能;对企业而言,可公开政府要求公开的信息,如污染物排放及其环境影响等、企业自愿公开的信息,如环境战略、能源消耗等内容,从而达到遵纪守法要求、宣传自身形象的目的;对公众来说,公开新闻媒体的曝光、NGO的调查报告、网络宣传内容等,可以得到对称信息,从而使自身权益得到保障。环境信息公开尤其体现了公民、社团的参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精神。

环境绩效管理就是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来调度管理各项环保管理工作,〗可以结合科研院所,深入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如在太湖流域研究入湖河流综合整治与太湖水质改善的关系等,着力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可行且有效的减排目标,进一步摸索建立科学的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只有将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各种相应关系研究清楚,才能更科学地指导我们的各项环保管理工作,这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具象化体现。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环保队伍,要按照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政治素质、增强业务能力、转变工作作风,使环保队伍建设走在全国机关队伍建设的前列。一切环保工作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各个“环保人”身上,只有用生态文明理论加强队伍建设,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为我们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

4在环境规划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4.1环境规划的概念和任务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4]。

当前我国环境规划基本任务是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监管和共管、环境投入和公众参与4项制度。

4.2环境规划的创新工作

在环境规划创新方面,我们应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可以大力推进生态省(市、县)、生态村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省(市、县)考核的有关指标体系,制定相关管理和考核验收办法;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全面提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环境质量。

生态工业园区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践探索表明,以生产环节为主要突破口,循序渐进、示范带动,是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可行途径。同时,通过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更大的区域内和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具有积极作用[5]。因此,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抓好示范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在园区层面得到落实。

5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丰富了环保工作的理论依据,拓展了环保工作的外延,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还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自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宣言。因此,只有坚持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提高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水平,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1.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