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2 22:56:19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1)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是灵魂。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导向作用。初中生是未成年人,而中华传统美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所以,每学期开学校领导总是号召全体教师在授课时应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是渗透,但却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识的。它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和培养德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英语课堂上闪光。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和课文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的内容,如有助人为乐的;有尊老爱幼的,有勤俭节俭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团结互助的;有立志成才的;有助人为乐的;还有严己宽人的,等等,学到类似这样的课文我就会结合中国民族精神有意地对学生渗透我国的高尚民族美德。可见,英语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英语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英语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历来都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故事结合中国伟人的感人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和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讲述曾经为祖国奉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英雄们的事迹。这样在巩固英语的学习的同时,也训练了英语的写作,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很好的在课堂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英语教学与礼仪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是指人的言行举止要合乎一定的规范,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礼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学生,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在遵循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学“true;believe”等时,我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学“stop;station;office;class”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学“help;wrong;state”时,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英语教学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

素质教育理论的前提是教育人本论,它的核心是: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人。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所以,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例如,The old man got into the car.我们不译为“老头进了小汽车”,而是译为“那位老先生上了那辆小汽车”。在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中尽量多选取尊老爱幼,扶危助困,奉献爱心题材的素材让学生写,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4.英语教学与勤俭教育相结合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2)

一、前言

德育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品德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虽然英语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了解别国风情,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德育。我国教育部研发的教材都是紧紧围绕着教育目的而来的,各科的教材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服务,各科教材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下文主要从英语教学中从哪几方面渗透着德育内容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两方面出发来研究此问题,以便对英语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二、小学英语教材中渗透的德育内容

小学英语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开始和基础,在教材的编制上会渗透许多德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课本上会出现一些基本的文明用语,比如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日常用语以及节假日的问候。其次,还会渗透着如何跟别人交流,面临一些生活中的突况应该如何做。比如说遇到新老师来,学生应该如何做。最后,在英语对话中会渗透着一些内容交给学生如何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如何请求别人帮助自己,面对别人的批评或赞扬应该怎么做。当学生对英语入门之后,教材的内容会逐渐从学校和家庭开始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乐于助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

小学英语教材中会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某些句子或者是短文对话,渗透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小学教材会渗透着许多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内容。比如说,教材中会渗透着教育小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要热爱集体,孝敬父母等。

三、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方法

3.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德育并不是说给学生读篇文章,讲个故事就能提高的。要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环境的影响,道德水平会不由自主的提高。德育是一种对于道德的追求活动,它可以使人们在追求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地同时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重点是在学校。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很少接触社会,在家呆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班级、课堂的环境对于小学生道德水品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2]。在校园里应该到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活泼、团结合作、大胆提问的气氛,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环境。教育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长此以往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的学生会不自觉的融入整个环境之中,很快就会使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改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3.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小学英语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开始和基础,在教材的编制上会渗透许多德育内容。比如说课本上会出现一些基本的文明用语,比如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日常用语以及节假日的问候。同时课本上还会渗透着如何跟别人交流,面临一些生活中的突况应该如何做。而且在英语对话中会渗透着一些内容交给学生如何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如何请求别人帮助自己,面对别人的批评或赞扬应该怎么做。当学生对英语入门之后,教材的内容会逐渐从学校和家庭开始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乐于助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小学英语教材中会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以上教材中渗透的德育内容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时刻注意德育内容的渗透。其次,德育是一种相对比较枯燥的东西,因此教师应该找到正确的讲解方式,而不是进行简单而枯燥的说教,使学生对德育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最后,教师要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使学生深入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的同时,加强对我们自身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3.3时常开展课外德育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在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教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对学生的德育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同学们时常去体验社会。比如,可以与一些外国的小朋友加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既学到了语言知识、了解到西方文化,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到如何与他人交往,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的礼仪。是他们了解即使不是一个国家的人,但是也是可以和平相处,使得他们热爱和平,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水平,提前对社会有所认识,不至于将来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抵触社会。

四、结语

总之,德育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品德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德育无所不在,它渗透在校园里,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教材中,渗透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渗透在每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然后挖掘教材中各种各样的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教育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要只重视成绩的好坏,还要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考察,积极引导,奖惩并施。总而言之,就是将良好道德培养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3)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是灵魂。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导向作用。初中生是未成年人,而中华传统美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所以,每学期开学校领导总是号召全体教师在授课时应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是渗透,但却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识的。它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和培养德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英语课堂上闪光。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和课文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的内容,如有助人为乐的;有尊老爱幼的,有勤俭节俭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团结互助的;有立志成才的;有助人为乐的;还有严己宽人的,等等,学到类似这样的课文我就会结合中国民族精神有意地对学生渗透我国的高尚民族美德。可见,英语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英语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英语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历来都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故事结合中国伟人的感人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和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讲述曾经为祖国奉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英雄们的事迹。这样在巩固英语的学习的同时,也训练了英语的写作,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很好的在课堂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英语教学与礼仪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是指人的言行举止要合乎一定的规范,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礼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学生,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在遵循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学“true;believe”等时,我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学“stop;station;office;class”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学“help;wrong;state”时,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英语教学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 

素质教育理论的前提是教育人本论,它的核心是: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人。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所以,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例如,The old man got into the car.我们不译为“老头进了小汽车”,而是译为“那位老先生上了那辆小汽车”。在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中尽量多选取尊老爱幼,扶危助困,奉献爱心题材的素材让学生写,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4)

笔者对武汉市弘桥中学的二十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该校英语教师对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态度和看法。与此同时,笔者对该校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英语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该校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和感受,了解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进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行为。通过分析这两组问卷调查结果,了解该校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调查问卷》(学生卷)的调查对象为武汉市弘桥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实际回收问卷145份。教师卷的调查对象为该校三个年级的英语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实际回收问卷20份。本研究采用不记名形式,学生卷由10个问题组成,包括了英语学科进行德育渗透四方面: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觉性,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意识,英语课堂的呈现形式和学生满意度,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德育的关系。教师卷由5个问题组成,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行为。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校学生认可德育在英语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感和自觉性以及教学形式等原因,他们认为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渗透还不够明显,德育渗透的途径还有待改进。

(1)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和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52.1%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另47.9%的学生不喜欢学英语。只有31.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英语教师的德育意识

63.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上有必要进行德育教育,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德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只有58.2%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关注除了英语成绩以外的事情,如学习习惯、品质修养等。62.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上也学到了做人或做事的道理,但同时56.4%的学生认为英语课上并无明确的德育目标。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英语学科的德育效果,但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并没有明确的德育目标。

(3)英语课堂形式的呈现

从第3题的问卷结果可看出在。31.2%的学生认为英语老师爱在课上讲大道理让他们好好学习。45.2%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上体验式的活动欠缺。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模式和教师的授课形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教学满意度。

(4)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德育的关系

不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感如何,73.1%的学生认为德育与英语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此外,16.1%的学生认为德育相较英语知识学习更重要,还有10.8%的学生认为英语知识学习更重要。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见: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感、自觉性密切相关。学习责任感和自觉性强的学生,更容易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②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教师授课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影响。③英语课堂不仅仅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将德育目标渗透其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教师卷的调查结果来看,该校90%的英语教师均认同现行英语教材中有德育因素存在,并认为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是,75%的教师认为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另外,对于最好的德育渗透形式的想法也各不相同。50%的教师认为最好的德育渗透形式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37.5%的教师认为是社会活动,还有12.5%的教师认为是主题演讲。从以上结果分析所见,教师们普遍认为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也意识到英语教学应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但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存在困惑。由此问卷调查结果可见:①虽该校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德育意识,但缺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和方法。②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该校英语教师更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自身的德育职责。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15-01

1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德育大纲的要求

《中学德育大纲》中指出:各科的教学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经常的和最基本的途径,其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科的教师要寓德育于教学工作之中,将贯彻实施德育大纲,作为教师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其阅读和交际能力,还应充分地利用课堂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

2 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探讨

2.1 构建和谐的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情绪,较浓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诱导,反对灌输式的教育和死板的说教,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交流或者辩论,找到自己的答案。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考虑其他人的看法和观点,学会协调他人与自己的分歧。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学生犯的错误,引导其认识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教师与学生真正地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构建一个民主的、宽松的、融洽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

2.2 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的对话、日常用语和阅读文章均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教育[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地挖掘并整理英语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将二者在教学中结合起来,德育教育的渗透便可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和谐地进行。

首先,对教材的内容应进行“深化”,具有德育功能的课文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有关助人为乐的、文明礼貌的题材,教师在英语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利用挖掘的德育因素。其次,对教材的内容还应进行“发散”,比如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及文化习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的自豪感。

2.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渗透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的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师都会依据其教学的内容选取一种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如此,教学效率就可以达到最高[2]。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具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达到最好。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合作性的学习、研究性的学习等。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提供提问及发表自己见解等展现自我的机会。利用小组比赛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3.1 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规范性

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国家教委所制定的德育大纲,并依据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将信念、理想、自我的修养及心理的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德育教育联合起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结构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英语的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不可以想到了什么就讲解什么,也不可以脱离了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无控制地任意渗透。

3.2 进行德育渗透应注意教学方法

德育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提高思想境界,因而在教学中应避免死板的程序化的方法,不能采用死记硬背和布置任务等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进行德育渗透要把握适度性

德育渗透在于潜移默化地自然地与教学内容溶于一体,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因素,找到教材中的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分地注重德育,甚至影响或削弱了对学科知识的讲授,教师应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性,不能顾此失彼。

4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作到的[3]。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从英语教材的内容的特点出发,并结合各个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增长知识,同时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力,养成优良的品德。

参考文献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6)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关键是心理素质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并坚决地贯彻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那么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科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惑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各种人格品质也在学科的学习中得到发展,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老师进行德育的第一步。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更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2 以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熏陶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这才是德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注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单词,教师自己首先要板书认真美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

3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课堂的各环节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作为一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要紧密联系教材,而且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标准)以多样化的题材为中心设计学习内容,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需要,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又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的素材。作为教师应有足够的意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中的不同题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相应的德育教育。

3.1 例句中渗透

英语中的词汇、短语、句型及语法离不开举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结合国情与学生的实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教学“the more…the more”句型时用这样的例句:The more developing economics is ,the stronger our country will be.”经济越发展,国家越强大。

3.2 整体理解中渗透

教材中许多语言材料所蕴含的德育素材十分明朗。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引导学生整体理解,领会其思想内涵。如在人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的阅读材料。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中讲到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先让学生查资料,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又如:中国的“神州载人飞船”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3.3 延伸课文内涵中渗透

教材是信息的载体,教师要活化教材内涵,借助情景,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让学生围绕教材、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如:2008年的奥运会,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从中学习运动健儿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取荣誉的精神,从而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体育无国界,世界大同的理念。

3.4 讨论中渗透

初中学生已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喜欢挑战老师的“权威”。教材中提供了许多供学生讨论的话题,因此,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与密切关联的话题展开讨论,促使学生自己领悟真知、道理。如:家庭生活、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社区生活、校园生活、饮食健康、各种标志和规定、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旅游和介绍等等,这些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很好的载体,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让他们以小组讨论交流中感悟家庭生活的温暖、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社区生活的乐趣,同时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遵守社会各项规定的文明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名健康向上的青少年。

4 利用英语活动和其他形式相结合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7)

一、前言

改革开始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都发生了显著地增强,但是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也发生了显著地增长。这个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我国的教育学家就说过,“做人最为根本的就是道德,若是没有道德,那么再大的学问也没有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而学问与本领越大,对于没有道德的人来说为非作恶的可能性就越大。”英语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门外来的语言,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都放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对于道德教育的引导与渗透却是忽视的。但是道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道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并且思想道德教育还贯穿了所有的科目中,融入了所有的教学内容中。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同时对于学生整个人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思想观的树立也是具有关键作用的。而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对于英语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渗透问题却是被忽视,进而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能力,但是素质却是较为低下的。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由于教师忽略了英语教育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思想品德并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的,是需要日积月累,较长时间培养而形成的,另外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还需要学生在结合书中知识以及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思想道德教育渗透的计划与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强化思想道德品质。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实行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道德、智力、体育、艺术与劳动全方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涵盖思想道德教育。我国目前所大力推进的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就是贯彻实行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初中教学中,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学内容,与其他的学科之间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同样在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文化素质上是具有责任的。

2、英语新课程教育要求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初中教学作为基础教学,将英语教学列入了重要科目之中,英语教学主要就是所有学生而设定的,并且英语教学与素质教学进行了综合考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教学任务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更好的满足实际使用需要;最后就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并且通过英语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开阔眼界,树立爱国主义意识,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所受用。因此可以说,道德教育的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

1.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性

语言也就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的。首先,语言可以说作为社会的附属品而存在的,也就是说社会产生的时候语言才能够存在。第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语言也可以说是社会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就是由于社会的运行是需要靠语言来协调、组织与传播的,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离不开语言的。这也就是语言的社会性,该特性也就决定了在教育语言中是可以进行各种教育的渗透的,其中也是包括道德教育的。所以通过英语教学不仅仅可以实现语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通过学习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从而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2、英语教学为渗透道德教育提供了条件

根据初中英语教材建设的基本构成可以了解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对学生渗透热爱党与祖国的思想,从而使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的英语教材中有以下内容:如Unit 7“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Unit 9“When was it invented”.(2)向学生明确的指引学习的目的,将学习的目的提升到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同样是在人教版九年级的英文教材中有以下内容:Unit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Unit 4“W hat would you do”,Unit 8“I'll help clean up t he city park”,Unit 15“We're tryingto save the manatees”.(3)向学生传递热爱集体,正确的对待集体与个人的信息,从而使得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英语教材中有以下内容:Unit4“What would you do”.(4)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在人教版八年级英文教材中有以下内容:Unit 5“It must be-long to Carla”,Unit 11“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is”,Unit 12“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Unit 10“By the time I got out side,the bus had a ready left”.可以发现在英文教材中进行不同方面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可以是同时进行的,而能否有效的发挥教材中道德教育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进一步的渗透是非常关键的。想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将道德渗透融入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四、初中英语教学道德教育渗透的发展现状

(一)过度洋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内容,但是现在在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过度的洋化,bye-bye、hello、good等极为简单的词语成为了学生最为常用的语言,而代替了我国传统使用的再见、你好等充满感情的词语。而过度洋化的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教材或者教学中存在的道德教育渗透的敏感程度降低,无法及时的了解到这些内容对于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是具有积极影响的。

(二)忽视道德教育的渗透

由于我国目前整个教育体系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将考试视为所谓教学的目的与内容,教师将英语教学的目标仅仅是设定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而导致在英语教学中无法将道德教学的渗透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这是导致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无法有效渗透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

(三)过于简单的道德教育方式

我国现在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大体上仍然是灌输式教学,也就是生硬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对于道德教育,很多教师在渗透的过程中仍然是采取最为简单的方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道德教育更好的渗透。有学者就曾经说:我国教育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极不尊重学生这个主题,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强行往里加塞知识。则句话就是反应了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现象。

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好的渗透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词句教学的作用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语言是最为直接也是必要的工具,在实现人们思想感情表达的同时,也会展现出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风俗。所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英文知识的传授与英文能力的提高方面,还需要通过英文向学生介绍使用英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增长更多的见识,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在介绍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的过程中与我国的风俗习惯进行对比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提高学生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词汇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句子的结构也是非常多样化的,若是教师在重视词汇与句子结构的讲解中,渗透更多的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想必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课文教学,实现道德教育的深化

课程的开展基本上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也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可以说学生所获得的所有知识都是来自教材。在我国,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学者共同商讨与研究而决定的,所以可以说教材中已经融汇了我国知识中的精华部分,其中也包含了对学生所要进行的道德教育渗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于道德渗透的部分进行下意识的讲解,从而更好的实现道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并且初中英语教师要是想要更好的达到该目标,还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从视觉、听觉以及感觉三个方面综合运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而形成较好的道德观念。

(三)与话题相结合,强化道德教育

在我国当前的教材中,可以说所有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间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组织一些话题的探讨,而向学生深入的展示中西方生活中的差异,并且通过这种问题的探讨方式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人类在发展与进步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多种问题。另外就是提出一些贴近生活的话题,例如与教材内容结合,探讨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通过这类问题的探讨与总结,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到道德方面的不文明行为。在结束了这种理论性的探讨之后,教师还应该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不仅仅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够更加真实的接触道德教育,为道德教育的渗透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提高教学中的目的性教育

对于传统教育中的教书所占的重要地位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将教书与育人进行有机结合。想要提高初中英语教育中的道德渗透效果,转变教师的观念是极为重要的。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道德教育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传统观念中的应试教育思想进行改善;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注,包括情感、思想与生活中的各方面变化,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进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培养;第三就是在教学中要综合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英语教学对于开放性特别高的现代社会是极为关键的,所以重视英语教学质量并没有错误,只是应该结合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中就包括对学生成长极为关键的道德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文学习或者英语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更多国外的风俗习惯,对西方的知识进行更多的了解,使得学生更能够感受文化的美好,进而使其精神与思想受到熏陶,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教师重视言传身教

道德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需要通过语言进行讲解,实际行动也是极为关键的内容,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要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首先要保证自己具备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于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妥善解决。教师要时刻铭记自己就是学生的典范,需要为学生的成长起到带头作用。而作为学生在道德品质极高的教师的影响与带领之下,道德品质肯定也会逐步提高,进而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结束语:

道德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入,能够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而想要保证道德教育更好的渗透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综合考虑,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8)

一、 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德育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然而,这些年来,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现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从浙江金华的学生徐力杀母,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学生陈果自焚;从北京的14岁男儿残忍的杀害同学的妹妹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疯狂砍杀4位同学……如果我们教出的都是这样的学生,未来的社会会是和谐向上吗?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重大职责的教师,应该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步入重视素质教育、以德为先的新课程轨道上。

2. 英语教育肩负的重任

英语作为学生的主要学科,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之所以要强调“寓德于英语”必要性,是因为任何语言,包括英语都是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载体,总是包含人们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使用语言也总是受思想情感的制约,没有思想情感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而且可以有意识的认真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和教育为己任,有目的有计划的达到“育德于心理”。

二、 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比如在教7B A lucky escape时,可以通过学习Justin and Paul 在和robbers成功斗争的故事,教育学生面对危险,首先要学会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能无谓牺牲自己,其次要与邪恶做斗争,为净化社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教8A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内容时,可启发学生对人品格重要性的思考,教会学生对交友、择友的思考。把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学习,转化成德育渗透的途径,使文道合一,达到了德育教育、英语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 创造性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修养

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具体来说,活动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讨论和辩论等。

(1)角色扮演法 比如在学习8B An interview with an OBRIS doctor Reading时,可以让学生模拟采访,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际慈善是如何帮助第三世界有眼疾的人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助人观。

(2)讨论法 讨论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中隐含的道理加深了解,在发表自己观点、听取他人观点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德育修养和内涵。

(3)辩论法 辩论能更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对道理理解的深刻性、及转换为自我行为的创造性。

在学习 9A The teenage problems 时,可以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中学生面临的压力及解决的途径”这一社会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乐观的态度对待日见严重的压力问题,极大的加速学生对正确处理问题、寻求正确帮助途径的思想内化的过程。

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关德育的思想、内容、融汇于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悟、模拟、实践,为日后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打下基础。

3. 充分利用潜在课程的优势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潜在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谓潜在课程,指的就是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首先,要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的时间。其间,教师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方式,了解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困惑及模糊认识。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演讲等等。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的德育渗透就更容易。

4. 发挥示范导行的作用

(1)教师人格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申到对生活的爱。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要注意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同时也激励被表扬的学生。我们在教授Abilities中有个话题是推荐学生会主席,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展示own abilities,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个最佳人选,说说推荐的理由,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行德育的有效学习。

三、 中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为对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一问题的完整认识,我觉得还有必要提及渗透中应注意的原则性问题。

1. 暗示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对外在的强迫性教育往往具有一种抗拒性心理,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间接性影响方式。在进行教材讲解时完全可以利用话题联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说说同学,说说班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影响。

2. 适度性原则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之在无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要在英语中渗透德育,而不是教授德育。

3. 量力性原则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

4. 系统性原则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要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反复地向学生渗透其德育内容。只有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效果。所以作为英语老师要非常注重为每一节英语课设计明确的德育目标。

5. 情感性原则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9)

俗话说“民无德不立”,再加上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格外重视“德”,因此,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全方位加强德育建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给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受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影响,我国与其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与政治上的联系交流日益密切。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高中生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知识储备,也要有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素质。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语言,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到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是我国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随着英语课程和教育的不断革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其情操;也能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创建情境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及情感结构,循序渐进地展开德育教育。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有效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融入多种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巨大潜能。

比如:在课堂中营造教学情境。规范学生的日常用语,要礼貌用语,把“It’s doesn’t matter, it’s nothing”常挂在嘴边,在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时要及时道谢,“Thank you very much.”也可在语境模拟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与同学交流时可以有意无意地多夸赞对方,“you are so smart, you are a good man.”教师也可讲授一个话题,比如:“what’s friendship to you”,学生可以用英文来阐述何为友谊,“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prosperity makes friends,friend like the sun in cold winter.”等。

(二)利用多媒体直观地渗透德育教育

科技在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这为英语教学的展开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条件,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结合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思想品德教育所感染,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爱学习、能学习,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外国影片,或让学生在ppt中感受外国节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他们讲述自己喜欢的外国节日和影片,如:“What kind of American TV series do you like best?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reign festival?”展示與节日相关的图片,让他们猜是哪个节日,在这个节日应该做什么事,如:“What should you do at Christmas?”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到西方节日的内涵。

(三)在课堂外也要注重德育渗透

谚语或习语有许多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也有一定的德育观念。比如:power is knowledge,知识就是力量;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Better late than never,做了总比不做好。这些名言警句,都可以警示学生,让他们明白,只要肯努力、实践,结果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10)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才能为之而奋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英语的远大理想。让学生知道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结合实际,使学生明白英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既知道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结合为国献身的众多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错误思想,鼓励他们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外语,把问题看得远,想得全,利用全人类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财富,加强我国的和谐小康社会建设。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即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习语言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必须靠同学学以致用、创造情景,加强语言运用,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交际功能。发挥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集体主义的重要。通过对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热爱集体的情感是最崇高的情感,学好英语离不开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四、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原则

1.德育渗透既要有情又要有意“情”,就是要有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首先是教师的热情。以老师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来感染学生,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来熏陶学生。其次,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情趣的情景。“意”,也就是说要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渗透德育。在英语教材里有很多爱国主义、助人为乐等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描述好人好事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使之成为学习的榜样。学习外国历史、风俗文化时,引导学生中西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从而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英语德育渗透总结篇(11)

一、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我国的初中教育大纲中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公民,以便为未来提升我们民族整体的道德素养,让每一个中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是中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因此,作为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也要让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而且,我国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和知识点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很好的素材。而且,作为初中生人生阶段重要的引路人,老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去挖掘课本中相关的德育素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渗透。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既让中学生学习到英语知识,同时,又能有效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好课堂。

二、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我国的英语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过于注重对英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以及语法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养成运用英语和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老师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因而对德育教育也就不怎么重视。而事实上,英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责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是我国对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一致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在所有的职责中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要想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提升我国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一定要改正过去那种只重视知识性传授,而忽略德育教育的想法和做法。

(二)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信息化社会,各种信息的充斥,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影响。虽说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思想,比如享乐主义,以及有一些偏激思想的极端个人主义,这些不良的思想都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知,加强德育教育在我国的初中教育中不仅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非常的紧迫。通过加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接收我国优秀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的抵制能力,从而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论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一)利用词句教学,强化德育教育

语言作为人类一切活动沟通的载体,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而且也体现了人们生活的习惯和风俗。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使用英语交流的国家的风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若能将我国的民俗与国外的风俗进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理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词汇非常丰富,而且句子的结构变化也很多,那初中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则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上,那如果想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词句的教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通过课文教学,深化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教材是学校开展课程的核心,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学校教育所用的书都是经过我国的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分析、研究之后精心编选的,因此,教科书本身就吸取了我国教育的精华,其中也很好地渗透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知识。我国的初中英语教育要想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初中英语老师在进行课文内容讲解时,有意识地在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渗透。初中英语老师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如果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的综合运用,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围绕单元话题,强化德育教育

目前在我国的《新目标go for it》的教材编写中,每一单元的话题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的。这样,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向学生展示出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于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外,英语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对单元话题进行学习的同时,加入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英语使用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其道德教育,而且对于老师来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使用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有利于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增加,当他们意识到一些问题(比如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性问题)之后,他们学习的动力会进一步加强,而且会在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在行动上,从而将德育教育的效果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郭喜荣.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1).

[2]孙文祥.浅析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