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2 03:30:27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1)

生物计量技术在医疗、司法、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各个公共安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食品中多肽、蛋白质、脂肪酸的分析,疾病诊断中蛋白质标志物的分析,食源性致病菌的核酸检测,疫苗残留DNA的检测,转基因检测,临床生物指标的检验等。当然,突破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也离不开生物计量技术。

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学领域对计量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DNA检测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安全、环境、流行病检疫和生物污染监控中,如对可溯源、可比对的DNA和RNA测量的迫切需求,需要更准确的DNA测量以检测GMO符合标准和法规要求。我国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近亿人,数量巨大,使得传染性疾病监测任务日益繁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血清蛋白标志物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标志物。而目前像这样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生物分析仪器的校准检定所用的标准物质严重滞后,明显不能满足获得准确结果的要求。

2002年,国家开始狠抓食品安全,生物计量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2003年,王晶被派往法国代表中国参与到国际计量局生物计量的工作当中,成为国际计量局(BIPM)的国际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生物分析工作组(BAWG)成员,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参加。10年时间,创新团队从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专门人才开始,起步非常艰难。然而,经过10年的工作,中国生物计量取得了发展和进步,2011年国际计量局把微生物计量发展提到议程,2012年成立了微生物工作组(MBSG);王晶承担了微生物定量组的联合主席,为我国生物计量工作的更好开展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实际上,BIPM/CCQM/BAWG自2002年正式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生物计量方面的国际比对,以保证各国生物计量结果的可比和互认。这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生物技术测量结果的国际互认与国家生物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从参与生物测量国际比对这项工作开始,创新团队先从核酸和蛋白质方向着手开创了我国的生物计量工作。

2007年,在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行政主管下,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以王晶秘书长牵头,开展生物计量的国家规范规程制订。创新团队制定的《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JJF1265-2010)于2010年实施,首次给出生物计量的定义:以生物测量理论、测量标准、计量标准与生物测量技术为主体,实现生物物质的测量特性量值在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准确一致,保证测量结果最终可溯源到国际SI单位、法定计量单位或国际公认单位。同年,进行了该规范全国范围的宣贯,为我国发展生物计量事业奠定了基础。

在规划生物计量的发展中,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通过大量调研,在领导支持下,积极推动生物计量纳入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务院2013年3月2日)。2008年立项执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安全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是我国在计量新领域建设方面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创新推动,争取国际话语权

由于生物体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分析检测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检验结果的变异性。因此,生物计量研究的路具有开拓性。为了解决学科发展和学科基础问题,创新团队开展了生物计量溯源途径、新技术方法、计量标准的研究。目前开展了生物技术可溯源测量系统、基准/权威方法研究和生物标准物质研制,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和重要领域对生物测量结果溯源、有效、可靠和可比的需求。“我们的机会很好,正好赶上生物计量发展的起步阶段。尽管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作为我国生物计量科学研究的带头人,应敢于承担、勇于挑战,勤于创新。”王晶表示。目前,他们已搭建起生物计量学科研究专门的实验室和基地,设置的生物研究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生物计量基础性、前瞻性、应用性研究,包括生物计量标准研制和生物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生物分析测量量值的准确和可溯源性。他们已经或正在开展的生物计量研究包含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生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和细胞等多个方面。

与国际接轨,是王晶的重要工作。10年间,她每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BIPM)总部参加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生物工作组(BAWG)的会议,就生物领域核酸、蛋白质和细胞等的计量和标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2012年又开始了微生物计量的研究探讨。同时,带领团队参加BIPM/CCQM/BAWG组织的16项生物核酸、蛋白质、细胞等相关测量比对,其中团队主导研究比对1项,关键比对1项,参与微生物工作组计量研究比对3项;参与亚太计量组织APMP活动和比对。另外,作为联合主席还代表中国参加2006年泰国和2008年北京举办的亚太法制计量会议;2008年,带队出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加速21世纪生命科学的创新:确定急需的测量标准和技术挑战”会议;2009年成为国际ISO理事会生物技术工作组专家,跟踪国际标准对生物计量的需求和发展动态。

与此同时,创新团队还积极与各国开展合作与交流,先后派驻或走访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韩国计量院(KRISS)、日本计量院(NMIJ)、澳大利亚计量院(NMIA)、巴西计量标准化与工业质量研究院(INMETRO)、泰国计量院(NIMT)、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实验室等计量院和实验室;还与英国LGC、香港政府化验室(GLHK)、欧盟联合研究中心标准物质与测试研究所(IRMM)等进行国际比对主导合作研究。

潜心研究,服务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

以技术谋发展,是创新团队始终不变的努力方向。10年间,先后主持完成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专项课题“食品、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关键技术研究”、食品安全专项课题“食品标签成分及有效成分标准物质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课题“生物化学计量标准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建设”,“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标准推进工程项目课题“核酸和蛋白质测量技术标准研究”,“十一五”国家重大项目课题任务“转基因产品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研究”。2008年负责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安全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开展4项国际生物计量前沿水平的生物安全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确定和实现转基因、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量具备完整的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的量值溯源传递框架途径,绝对定量的方法;建立转基因核酸、蛋白质和微生物核酸、蛋白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值测量权威技术,完成不确定度评价研究,形成33种生物安全检测有关标准物质,解决国内长期以来无法实现转基因植物核酸、蛋白质及微生物核酸、蛋白质准确测量和量值溯源的技术难题,填补空白。2012年团队承担的两个课题《转基因核酸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和《病原微生物核酸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和质检总局的验收,已经形成转基因和病原微生物核酸溯源途径和实现方法,国际比对实现国际等效,形成了国家一级转基因标准物质,解决了转基因产品定量检测缺乏计量支撑,无法溯源,无法实现国际等效问题。以公益服务为目的,成果已服务于我国的转基因检测实验室、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和重点实验室等转基因检测部门,并在国家科研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生物化学计量标准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建设”中,团队有针对性地研制了30种生物测量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蛋白、核酸、脂质、活性成分等标准物质,14项获得国家标准物质证书。课题组同时在司法物证鉴定、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临床检验、检定校准等7大领域建立了参考实验室网络,通过行业实验室之间的联合,共享标准物质资源,提高生物测量的分析能力和水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标准推进工程项目课题“核酸和蛋白质测量技术标准研究”实现为药品胰岛素检测质量控制的量值溯源的应用,胰岛素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为中国药典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发挥了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标准物质已用于国内外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性能验证评价。建立的食品中膳食纤维、糖醇、脂肪酸等国家标准方法和系列标准物质已被广大检测机构使用,用于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历经辛勤,硕果累累。自2006年以来,王晶及团队先后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5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首届标准创新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各1次;分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12次,其中,2012年“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研究”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研究成果相继被《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质量报》、《中国科技成果》等媒体刊登报道。

齐头并进,人才培养与科学普及并重

越在生物计量领域深入耕耘,王晶越感到:人才是生物计量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为此,她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努力为行业发展储备人才,服务国家。在2006-2012年间,就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后5名。同时,由她带领的创新团队不断茁壮成长,已经开始肩负起重担。如今,创新团队成员正主持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水环境微生物测量溯源技术及计量标准研究”,科研业务项目课题“生物标志物检测用计量技术及标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对土壤氮素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食品安全专项课题“奶粉和粮谷制品中常见菌标准物质制备与计量技术研究”和“谷物、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功能糖、蛋白过敏原标准物质研究”,以及“流式细胞仪校准用标准物质研制”和“尿液分析仪校准用红细胞、白细胞标准物质研制”等多项课题。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2)

2员工培训和质量保证

员工培训是一个有效机械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合适的培训确保实施机械完整性任务的员工有能力完成自己在整个体系中的职责,正确始终如一的执行机械完整性任务如减少人为失误的机会。减少人为失误可以极大减少整个设备失效率。要评估当前人员和新员工与需工作要求的知识结构,知道差距在哪里以便工厂提供培训或借助于外部帮助使员工得到更进一步的培训和资质要求。除了工厂提供的培训,还应该参加政府部门安排的培训和考试,取得法规要求的资质培训。质量保证涵盖了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等各个阶段,是机械完整性项目的重要保障。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工厂需要确认制造商有适当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派人参与监督设备的关键制造步骤和环节。任何对于设备设计参数的改变,需要经过机械完整性项目相关的工程师审查,并且需要遵照变更管理程序。建设和安装必须安排合格的有资质的人员如焊接作业人员。安装说明书对安装人员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竣工安装的检查和测试必须进行的特别测试包括压力设备的水压试验、仪表的联锁调试。规范的作业程序或检查表有助于执行的一致性和质量检测。设备试车运行安全检查是识别质保的最终机会,在此期间,可以比较安装的设备和设计文件,确认项目具体的安装要求。工厂应该记录设计与安装的差异,评估差异是否可以允许,在设备投用前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归档记录并关闭所有识别的项目。备品备件管理必须建立机械完整性设备中影响工艺安全的关键零备件的清单,并列出其技术参数等信息。严格控制备品备件的采购、验收、保管和使用,防止错误使用。使用不同于原始部件的替代需要按照进行变更管理程序[3]。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3)

一旦机械完整性覆盖的范围确定,将主要集中在完善和执行检查、测试和预防性维护项目。预防性维护包括所有主动性维修任务预防或预测机械完整性项目覆盖的设备的失效,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目的是识别和执行维修活动确保设备的完整性。这样做有机会减免故障维修而转向更主动地维护设备的完整性。为此,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的完善和实施包括计划、执行和监控2个阶段。1)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任务计划。这个阶段的活动包括识别和归档所需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任务确定执行这些任务的频率。接下来这些任务转化为计划。此时的计划应该是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工厂运营成本的经济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4个方面制定计划:①为什么要检验该设备?需要检查和测试哪一种类型的缺陷?②从设备的哪些部件检查设备缺陷?已有的检验手段是否可以查找到缺陷位置?③怎样能发现缺陷的最佳技术?怎么测量破坏形式如壁厚减薄、裂纹等?④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检验时间?2)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任务执行和监控。让有资质的人员根据计划表执行这些任务的计划。为了达到此目的,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项目需要监测进度表,任务结果及整个项目实施的效果。为了实施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项目,所有相关部门人员要检查识别和归档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任务并为重复发生的任务制定计划表。参考重复任务的一览表和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项目相应的计划表,计划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包含机械完整性覆盖范围内所有设备重复的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任务;②定义每个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任务的基础和相应的时间间隔;③提供相应的程序和其他必要的参考(如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手册);④为每个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项目定义各自的验收标准。

工厂决定最合适的格式来搜集和归类结果。根据工厂的档案保管要求,每个在机械完整性程序过程中的检查和测试应形成书面纪录,并保持至少3年。关于管道系统,压力容器,储罐和其他管道系统部件的检查记录应以持续进行,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过程中予以保管。在识别机械完整性项目过程中,工厂对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注重落实。机泵P3005入口过滤器的缺失造成金属异物进入泵体,在随着叶轮转动过程中,进而引起轴头断裂和叶轮叶片损坏(见图1),对工艺生产造成停工。为此,团队识别其设备和工艺的重要性,将该泵作为生产关键安全设备,在进口管线增加进口过滤器,并在维护项目中增加每半年拆卸过滤器,检查过滤器是否有堵塞或破损,维修工单完成后由机械完整性工程师全部检查。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是动态持续改进的过程。按照普遍认可的良好的工程实践编制的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程序既需要符合制造商的建议和良好的工程实践经验,必要时也需要根据生产运营经验增加检验和测试的频率。某公司制定了新的涂料生产车间的粉尘防爆的标准,并且在中国等地区大力推行粉尘爆炸知识的宣讲。机械完整性团队理论联系实际,开始关注涂料生产车间的粉尘安全隐患,除尘区域内的关键安全设备的识别和实施预防措施。首先要求车间严格控制潜在点火能量,包括日常的生产工艺操作和维修作业,降低一次爆炸的可能性。其次加强车间粉尘堆积的管理,尽可能避免粉尘二次爆炸的风险。根据机械完整性团队对于涂料生产车间的安全评估,测量到车间的粉尘累计厚度已达8mm(见图2),车间需要停工后先进行切断电源再人工清扫和吸尘,彻底清除各设备上和车间桁架的粉尘。整个高空清扫工作完成后,收集的可爆炸性粉尘重量累计710kg。为了防止静电积聚引起火花,机械完整性团队考虑到潜在的粉尘爆炸风险,在所有输送爆炸性粉尘的设备和管道间增加跨接线,并在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增加了检查跨接线是否完好、万用表检查跨接线的电阻须小于10Ω的内容(见图3)。检查和测试周期在Maximo设定为季度工单。在进行溶剂系统设备的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护审核时,发现由于工厂溶剂输送管道系统垫片选用错误,所有的垫片均为乙丙橡胶垫片,而按照规范正己烷溶剂属于易燃化学品,管道垫片应该采用金属石墨缠绕垫片(见图4)。某公司机械完整性团队立即将这一情况与工厂经理进行反映,并制定施工作业安全评估,对该系统垫片进行升级更换。

2员工培训和质量保证

员工培训是一个有效机械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合适的培训确保实施机械完整性任务的员工有能力完成自己在整个体系中的职责,正确始终如一的执行机械完整性任务如减少人为失误的机会。减少人为失误可以极大减少整个设备失效率。要评估当前人员和新员工与需工作要求的知识结构,知道差距在哪里以便工厂提供培训或借助于外部帮助使员工得到更进一步的培训和资质要求。除了工厂提供的培训,还应该参加政府部门安排的培训和考试,取得法规要求的资质培训。质量保证涵盖了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等各个阶段,是机械完整性项目的重要保障。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工厂需要确认制造商有适当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派人参与监督设备的关键制造步骤和环节。任何对于设备设计参数的改变,需要经过机械完整性项目相关的工程师审查,并且需要遵照变更管理程序。建设和安装必须安排合格的有资质的人员如焊接作业人员。安装说明书对安装人员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竣工安装的检查和测试必须进行的特别测试包括压力设备的水压试验、仪表的联锁调试。规范的作业程序或检查表有助于执行的一致性和质量检测。设备试车运行安全检查是识别质保的最终机会,在此期间,可以比较安装的设备和设计文件,确认项目具体的安装要求。工厂应该记录设计与安装的差异,评估差异是否可以允许,在设备投用前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归档记录并关闭所有识别的项目。备品备件管理必须建立机械完整性设备中影响工艺安全的关键零备件的清单,并列出其技术参数等信息。严格控制备品备件的采购、验收、保管和使用,防止错误使用。使用不同于原始部件的替代需要按照进行变更管理程序。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13-02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油田企业科技迅速发展,大量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的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在油田生产中投入使用,给油田计量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技术机构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尽快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从多年来注重单一计量器具的常规检测,转向以紧紧围绕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专用计量器具校准为中心,不断增强专业技术的服务保障功能,以此确立计量技术机构在油田企业中的专业地位。

一、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技术机构为油田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油田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勘探、钻井、录井、测井、开发、储运等各专业,各专业间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很强的联动协作关系,计量量值是这种联动协作关系纽带之一,而体现计量量值的设备就是各种类型的计量器具,为此说计量器具是油田生产过程中的“眼睛”,其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油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就是通过对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计量量值的准确一致和溯源到国家基准,为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计量量值提供法规性的依据。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除了常规计量器具外,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是石油企业用于勘探、钻井、开发等石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重要仪器设备,其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勘探、钻井、开发资料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勘探、钻井、开发效果。由于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具有专业性强(主要服务于勘探、钻井、开发等油田生产各环节,用途单一)、测量参量多(大部分都测量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领域的量值)、领域广(十大计量领域全涉及)、使用环境恶劣(大部分需要长时间连续或在高温、高压和室外工作)以及在线使用不易拆卸等特点,所以国内的社会公共计量技术机构一般不建立类似的计量标准装置,给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带来困难。为了保障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开展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是石油企业内部计量机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是大庆油田企业内部最高计量技术机构,承担着依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大庆油田公司所属单位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和测试,多年来,一直将研究和开展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校准工作作为单位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检定最高标准、次级计量标准与国家计量基准、省级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体系,先后开展了井下压力计标准装置、示功仪标准装置、液体密度测井仪标准装置、侧向测井仪标准装置、温度测井仪标准装置等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标准器的校准工作。开发和研究的石油专用计量器具多参量智能标准装置,具有通用性强、易扩展、智能化、同时测量多参量和易于现场校准等特点,实现对油田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的数字化校准,同时解决了部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长期得不到量值溯源的问题。大庆油田公司其他各生产单位,也根据其各自专业的特点,建立了石油钻具螺纹规校准装置、油管螺纹量规校准装置、测井仪校准装置、井径仪和井斜仪校准装置、指重表和拉力表校准装置、地震检波器校准装置、井下压力计校准装置等,与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一起共同承担大庆油田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保障了油田生产过程中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和准确可靠。

二、校准实验室认可是提升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机构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贯彻实施实验室认可制度,可以促进企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与国家标准的要求相比较,从外部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和抽测申报的校准项目,评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促进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通过获得校准实验室认可合格资格,可向管理机构和委托方证明获得认可的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和技术能力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增强委托方对实验室及其校准结果的信任,从而提高实验室的信誉和竞争能力。依据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进行认可是对企业校准实验室管理的一种手段,旨在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水平,以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于2003年首次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校准实验室认可,十年来,坚持严格按照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技术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校准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一是加强了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对各级人员培训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到计量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各项技术标准的有效培训,增加了全员质量意识。二是强化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不断修订,形成了脉络清晰、相互衔接、逐层递进、操作性强的体系文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三是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将原来的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在加强三级审核的同时,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校准过程中对影响证书质量的因素(即校准方法、环境、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样品流转、人员素质等)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符合项的产生。四是强化了校准程序,对每一个校准项目设备、方法、环境、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编制了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校准人员能正确使用标准和设备,准确掌握标准,以实现“科学、公正、精准、高效”的进行校准工作。

2.实现校准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2003年通过认可以来,该所更加注重检测能力建设,每年定期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能力验证,对没有组织能力验证的项目,积极与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测量审核或比对,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每年定期进行各项目的期间核查和测量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使校准技术能力得到持续提高,目前校准报告准确率和及时率均达到100%。为了保证校准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该所还不断加强标准仪器设备的管理,对所有的标准仪器设备按照年初制定的周检计划,定期进行送检或自检,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同时,对标准老化、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设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计量标准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为提高校准技术能力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证。

3.内部业务管理更加规范。一是按照实验室认可的要求,每年年初严格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包括内部审核计划、管理评审计划、期间核查计划、量值溯源计划、人员培训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预防措施计划、设备购置计划等,并通过制订计划,对上一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年度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并按照制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从而避免了盲目性。二是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制定符合准则要求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质量记录贯穿于整个体系运行的各个环节,每一项质量活动均做到有据可查;技术记录是从样品接收、流转、校准、数据处理、出具证书等均具有清晰完整的记录,保证在一定情况下校准活动可以再现。三是严格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要素的检查,及时发现不符合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使用和有效。

三、现代化管理是提高油田企业内部计量机构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技术更合理、高效地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企业的各个环节,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大庆油田计量检定测试所早在1997年就成功研制了一套《计量检定校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高速处理和计算能力,海量存储和快速检索,丰富的报表展现形式和便捷的网络传输技术等优势,实现了计量器具收发、证书打印、业务管理、资源管理、财务、设备管理、报表统计等各项管理工作全面信息化,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检定校准在严密的质量体系监控下运行。并且随着十六年的补充和完善,该系统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5)

1.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般控制,以确定:(a)设计的控制是否符合管理方针和要求;(b)控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检查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控制,并据此评价应用控制在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的可靠程度;

除检查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外,审计人员还应参与新数据处理系统或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其后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工作。

可能的情况是,开发出来的数据处理系统缺乏控制措施,因此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就不能依赖其完整性。所以,如果管理部门指望正在开发的系统在可审性和适当控制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那么审计人员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检查就是至关重要的。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总是可行的,因为审计机构可能没有检查系统设计与开发所需的资源或人力。但是,这项检查应当作为一个审计目标。

一、电算化系统一般控制的检查

数据处理方式由机械处理向自动化处理的转变,需要改进传统的审计“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要求审计人员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如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得到合理的保证并具有足够的控制,审计人员就可以信赖被处理的报告的数据。审计人员应该区别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通常适用于系统进行的大部分数据处理,而应用控制则可能因应用项目而异,而要分别加以检查。在检查个别应用控制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被查系统一般控制的效果;

1.组织控制。职权和责任的分配必须以能够保证有效果、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式进行。审计人员应该检查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其目的在于确定职责分工是否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例如,程序与系统开发、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以及保持应用控制的控制小组等职责,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予以分离。同时,审计人员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

在检查职责分工情况时,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控制的强度并报告由于职责分工不够而暴露的弱点。职工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及强制性休假等制度有利于管理部门维持足够的职责分工。审计人员应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加以检查。

2.设施、人员和安全控制,拥有足够的实物设施和其他资源(如训练有素的人员等)是一个单位实现其数据处理目标所必需的。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拥有满足数据处理需要的足够资源。

人事管理,包括监督、激励和员工的职业,是成功的数据处理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评价有关的管理方针和惯例,以确定是否制订了必要的方针及方针的执行情况。例如,由于整个计算机领域迅速发展,一个组织的人事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包括数据处理人员在内的和培训计划。该计划应该能够保证职工跟上最新发展,以使他们能够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履行职责,并能够在工作中采用已经证明为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方法。数据处理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不当可能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审计人员应该确定被审单位是否制订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送、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点的小型机、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在检查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安全性时,审计人员应该考虑为在正常数据处理中断以后继续处理关键应用项目而制订的应急计划是否充分。该计划应包括应急电源和后备硬件的规定以及关于使用后备设备和将人员、程序、表格和数据文件转移到另外的处理地点的详细计划。审计人员还应该考虑该计划经过测试的程度以确定在实际紧急情况下能够继续进行数据处理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还应该检查数据文件的实物安全性;该项检查应保证,在可行的情况下,数据和文件档案资料由不能接触机和存取计算机程序的人员保管;文件档案资料安全;计算机操作员和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接触文档资料;制订有文件备份的规定(包括另外存放备份文件的规定)。在文件联机存储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该考虑是否采取了充分的存取授权控制措施以及备份文件是否有地进行拷贝。此外,审计人员还应检查数据备份文件是否做了适当的标志和标签、席计人员还需检查文件的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子程序备份文件也应建立同样严格的控制。

3.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系统通常由操作系统(也常称为系统软件)控制。由于这些操作系统通常具有数据管理、多道程序管理能力和文件标签检验,以及其他许多授权控制功能,因此,它们是计算机处理一般控制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了解操作系统能够执行的控制,并确定这些控制的利用程度以及未被利用的情况。审计人员应该知道哪些人维护操作系统,或有能力修改操作系统。这些人可能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操作系统的控制,使其失效。

4.硬件控制。计算机硬件经常能够检查出硬件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错误。审计人员应该了解:(1)系统设施是如何依赖这些硬件控制的;(2)操作系统如何利用这些硬件控制;(3)系统如何报告检查出的错误,以及纠正错误的程序。

二、电算化系统控制的检查

在对所有应用项目的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或完整性进行估计之前,必须对具体的应用控制和一般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的评价。

依据这一准则进行审计工作有两个目的,兹分述如下: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

检测检测机构;质量控制

检验检测结果是检验检测机构的产品,要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就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对整个检验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本文就如何做好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从如下六方面做简单阐述。

一、样品的控制

样品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对象,检验检测机构接收的样品应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且具有代表性。

1.样品的接收

检验检测工作的第一步是样品接收,样品的接收由专人负责。接样员应熟悉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过的产品及其参数、标准规定的样品状态及其检验检测项目,以便在客户委托检验检测时,能迅速判断客户委托的样品及其检验检测项目是否在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能认真指导客户填写正确、信息量齐全的委托单,并确认客户委托的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委托单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原始凭证之一,也是检验检测结果溯源的依据。委托单的内容是否正确、信息量是否齐全,直接影响检验检测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接样员应认真核对委托单的信息,确保信息量齐全、准确。

2.样品的保管

接样员确认样品无误后,将样品及其资料及时传递到样品室。检验检测机构应设置专门的样品管理员,他们应熟悉样品的贮存条件,并将样品分类、编号贮存。样品管理员对已正式受理的样品按照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编号原则编制唯一性标识,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应伴随样品从登记至留样、销毁全过程。样品在检验检测流程中均应加设状态标识,分别为预留样品、已检样品、待检样品,以利于附加审核的可追溯性与证据保全。

3.样品的检验检测

样品应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检验检测,检验检测人员接收样品后首先核对委托单与样品中的品名、批号、生产厂家、检验检测依据、检验检测项目、检验检测目的、包装、数量及编号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按照相应的检验检测标准及其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并按要求记录。检验检测过程中,检验检测人员应按要求如实记录,严禁事先记录、事后补记或转抄,并逐项填写检验检测记录的有关项目。

二、仪器设备的控制

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检验检测机构设置设备管理员,对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设备管理员应于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方可投入使用。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由供货方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供货方应保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检定要求,新进设备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应放置于符合规定条件的环境中,并指定专人对仪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设备管理员要经常检查仪器性能和使用情况。

3.仪器设备的操作

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应由专门的操作人员操作,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操作者授权,操作者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三、标准的控制

检验检测标准是指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在实体和程序方面所遵循的尺度和准则,是评定检验检测对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准则。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进行标准查新,避免使用作废的标准。无效或作废的标准要加盖状态标识,以免误用。

四、人员素质的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所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特点和工作量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员,人员的技术和能力均应满足要求。

1.岗前培训

对于新调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岗位培训

为确保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的技术和能力持续满足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五、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1.检验检测前的准备

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前应核对委托单的信息与样品是否相符,如样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样品状态,样品数量是否足够等。确认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是否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仪器设备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2.试验过程及原始记录

检验检测人员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规定程序进行检验检测工作,正确操作设备。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将原始观察情况及数据记录下来,经过适当计算和数据处理得出检验检测结果。监督人员对样品的唯一性标识、检验检测委托单的正确性、样品的制备、检验检测环境条件、检验检测方法的正确性、人员操作仪器设备的正确性、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正确性、检验检测报告的正确性进行监督。检验检测结果可疑或有明显错误或客户要求复检,检验检测机构应安排复检。对需复检的项目由复检人员和检验检测室主任共同商定;如复检结果允差超出原检验检测结果,则需进行第二次复检,最终检验检测结果由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室主任和授权签字人共同裁定。

六、检验检测结果的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检验检测范围、人员状况等组织制订“年度质量监督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并合理安排检验检测领域和检验检测项目,确保检验检测领域和检验检测项目满足规定要求。质量监督应包含检验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委托单内容是否完整;检验检测方案是否完整;仪器设备状态是否合格;人员资格是否满足要求;样品状态、数量、唯一性标识、存放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验检测方法是否正确;环境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原始数据记录是否正确;检验检测报告内容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等。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参加检验检测机构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测;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验检测;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各科室按照计划进行监督和质控,重点监督在培人员和新检验检测项目。检验检测机构应对监督和质控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评价,必要时提出调整、补充、改进意见和建议,经审核批准后,重新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7)

原来以机械为主的焦度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求了,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普遍采用手动焦度计了,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测量工具,特点是功能齐全、速度快、精度高,以前老的焦度计已经被淘汰掉了。虽然应用已经很普及了,但是有些工作人员还是不熟知操作规程,出现操作不当、不按时维护和保养等问题,使用这样的焦度计配置出来的眼镜一定就是达不到标准的。我国眼镜行业全面放开,人们不需要去医院就可以在街面上任何一家眼镜店进行配镜,如果使用了不准确的焦度计,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如何做好操作,才能保证准确度呢:

1 正确使用焦度计

1.1 合理使用焦度计

焦度计要轻拿轻放,因为他是精密型仪器,。操作和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震动或者严重撞击,内部光学元件发生位置变动;焦度计保管也很重要,一定要远离阳光直射、潮湿或尘埃较多的地方,保证焦度计正常工作,恒温是保存焦度计最好的环境条件。

1.2 合理设置焦度计内部参数

焦度计内部参数是影响测量数据的关键点,如果不正确,就会影响眼镜质量,街面上的眼镜店是无法进行调试的,只有大的医疗机构,才能自主完成参数调整。内部数据设置可以用托普康焦度计为参数进行分析。功能类别有0.25、0.12、0.01三个等级,能够保证结果最确保的就是0.01这一档;散光类别为+、±、-三个等级,一般用到的是±,是测量散光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对负散光进行测量,且可以减少等效镜度的转化;棱镜功能菜单主要分为“不表示”、X-Y、P-B三档,在对眼镜片进行检验时可以选择X-Y档,这一档时可以将棱镜度为水平X方向和垂直Y方向,使其之形成两个棱镜表示法,在实际应用时,配镜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耐受度;当阿贝数设置为58.9左右时,选择的光线一定要在e线上;测量完成后,把自动保存读数的功能进行关闭,千万不能出现重复测量,形成误差就没有必要了。

1.3 合理操作焦度计

焦度计要先预热,预热后,进行球径镜度、散光、棱镜度调整,还原数据归零。这一环节很关键,直接影响测量数据是不是精准,这主要就是操作人员习惯的问题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在挪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用力过大造成机械损坏。这个时候就不能频繁的开关了,影响使用寿命,屏保功能是能够有效保护仪器的,所以一般都设定一个屏保,选择20分钟后再关机,就能够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2 对焦度计进行维护和保养

2.1 焦度计故障及解决办法

2.1.1 标记划线与标记板线不重合。十字标记分划线一般都用绿光标设计,是光学成像的物像原理。标记板要在薄玻璃上刻划多个同心圆,形成一个整体的测量标记板。焦度计如果没有放入镜片,则十字标记分划线与标记板黑线中心线是重合的,如果发现实际检定出现不重合的情况,就是标记板发生偏离了,一般解决方法是把数目镜头打开,看标记板四周是否有固定目镜筒的螺丝钉,用螺丝刀对露丝的深浅实施细部改动,十字形标记与中心线重合为止。

2.1.2 示值误差超差。镜片支座是极容易磨损的部件,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焦度计偏离原来的位置,最后导致示值误差。在使用时,要事先对支座磨损程度进行科学测量,如果仅仅是小磨损,可以将备用防磨薄片贴在镜片支座口上,如果出现了严重磨损,就要及时换新支座;有些焦度计存放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灰尘进入光学系统,很容易造成球镜或柱镜无法归零。这时就需要先将焦度计开关关上,拿出片支架,把上面的浮灰轻轻拭去。成像模糊时,就要看看元件表面是不是有霉斑或者手印,使用少量的蒸馏水轻轻擦拭,可以明显改善这种情况,就会很清晰。以上都是产生示值误差的原因,只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认真仔细,定能保证检测质量合格,对一般的小问题进行有效维护,就能够保证工作质量。

2.1.3 读数精准度误差。常用的手动焦度计手轮空程大小直接影响焦度计读数是不是精确。手动焦度计调焦过程并不复杂,读数位置不影响调节,只要轻轻的把手轮转动齿转动起来,就可以精确的调节好焦距了。一般情况容易发生手轮齿轮磨损,加大间隙。手轮空程问题是常见的故障,一般要用如下方法进行修改。一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如果有手轮松动,就要加固螺丝,对齐参数后拧紧螺丝;二是看齿轮有没有出现磨损,确定有磨损了,就需要将手轮侧面的螺丝钉卸下来,分离转动轴和刻线盘,使转轴和刻度盘保持一致,避免空程发生;三是用单项手轮进行调整,手轮到位时用力旋转,能够有效消除空程。

2.2 维护和保养方法

2.2.1 加强焦度计检定工作人员培训。焦度计操作人员一下要熟知使用规程,懂得使用技术与理论,不能盲目进行操作,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发挥仪器作用。在平时就需要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技术培训、技术难点等培训,根据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课程,重点解决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如果出现失误,操作人员现场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操作人员掌握的知识不能现场解决,则会对工作形成较大影响,同时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在使用中,依据标准进行工作,对仪器误差有效评定,才能确保测定信息的有效性,保证检定工作顺利完成。

2.2.2 加大焦度计保养力度。焦度计做为精密仪器,一定要加强保管。有的焦度计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没有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尽管还可以工作,但已经不能准确读数了,只有不断加强焦度计日常保养和检测,提高保管条件,才能确保效率提升。在焦度计工作前,在定要先看看内部零件有没有人为或者物理损坏情况、螺丝是不是发生松动、镜片上有没有更多的积尘,只有不断提高保养意识,工作中认真对待,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要进行及时加固、清理,直至维修更换,保证焦度计使用年限,保证检定数据准确率。

3 结束语

我国眼镜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焦度计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的提高,焦度计的功能也不仅仅是检定工具了,检测速度和精度的提高,一定会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眼镜质量的需求。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只有操作人员提高意识,检测工作中加强维护意识,提高维护办法,能够查找出误差原因,才是当前检定人员需要做到的,未来定会出现更加精密的检定仪器,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加强知识更新,新技术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检定水平,推动行业发展。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8)

由于食品属于快速消耗品,其特性决定了常规检测方式对于食品检测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不断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食品快速检测主要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相比于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的监测项目更广,检测数据更准确。由于食品检测的流程繁琐,操作复杂性高,检测标准严格,所以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1实验室人员要求

作为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并定期接收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实验室管理培训、快速检测方法技能培训、快速检测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应急事件处置培训等。新进/换岗的实验人员要先完成考核任务才能进行检测工作。

2实验室设施和环境要求

实验室要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要监测、控制和记录实验室湿度和温度条件、储存样品和试剂的冰箱(冰柜)温度条件等环境条件,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如果环境条件威胁到试验结果,则终止试验。划定不相容活动的边界区域,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规定。

3实验室设备要求

实验室配备的相应设备适合抽样、制备物品、处理和分析数据中使用。用于检测和抽样的设备应满足要求的精度和检测规范相关要求。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验证,以验证其是否符合实验室规范和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设备在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中,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如果设备过载或处理不当、出现过可疑结果、故障或超出规定限值等问题时应停止使用该设备。所有待校准设备应使用标签、代码或其他标记来指示其校准状态,如果设备不在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实验室应确保在回收设备后,检查其功能和校准状态,并在使用前达到适合于正常检测的结果。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有程序确保检测数据得到及时修正并加以备份,软件得到更新。

4样品要求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包装受损伤而影响内容物。应采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保证样品不变质、挥发、分解或变化。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保护,以免损坏包装及其内含物,为了确保样品不会变质、挥发、分解或变化。要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来运送样品。收样人应认真检查样品的包装和状态,将样品分为检验用和留样用样品,分别处理和保存。样品量不能少于规定数量。样品贮存应记录有关信息,并对样品贮存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监测和记录。样品应具有正确和明确的状态标识,以确保样品在不同检测状态和传递过程中样品不被混淆。检测完毕样品的处置。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可按生活垃圾处理。若检测结果为阳性,按上级监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5检测方法

目前应用于食品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化学比色法,免疫分析法,三磷酸腺苷(ATP)法,生物传感器法,生物芯片法。

6数据处理

检测人员应正确理解检测方法中的计算公式,确保试验数据的计算和转换不存在误差。并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或审核,数值修约要遵守GB8170的相关规定,检测结果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当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收集、处理、记录、打印、存储和检索试验数据时,要建立和执行计算机数据控制程序,以确保数据在收集、处理、输入、转换、存储过程中完整,不丢失。

7结果的质量控制

7.1内部质量控制

按照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随同样品做质量控制实验(空白试验和加标控制试验)或盲样测试实验,按快速检测方法要求作出结果判断。实验室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年度内部比对试验计划,计划应覆盖所有项目和试验人员。每个检查员参与比较试验计划的频率应至少每季度一次。应对比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以确定是否满足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应当根据鉴定、评价、比较的结果,对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9)

一、基本情况

1、法律地位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是县卫生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在县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能,是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指导中心,是实施政府行为,带有社会公益性质,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可直接承接县疾病预防控制的各类卫生检测服务,并向社会提供各类相关产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测结果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具有独立的实验室资格和开展公共卫生标准检测项目的各类检测工作。

2、检测能力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于12月成立于,由原县卫生防疫站组建而成,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卫生检验、公共卫生信息和预防医学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过50余年的发展,目前,检测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检测设备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办公楼m2,实验楼1400m2,以及原子吸收、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全自动酶标仪等一批较先进的实验仪器和监测仪器。现在检测的项目有216项(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92项,食品检验124项),已成为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微生物、理化检测技术指导机构。

3、人员构成和工作领域

本中心现有在职人员68人,卫生专业人员58人,占职工总数的84%,主任医(技)师2人,占3%,副主任医(技)师2人,占3%,主治(管)医(技)师20人,占29%,初级人员34人,占49%;大学本科生11人,占16%,大专生36人,占53%,中专生15人,占22%,其他占8%。其中从事食品检验及相关工作的人员16名,含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占13%,中级专业技术职称5名,占31%;初级人员8人,占50%;其他人,占%。中心内设7个业务科室和2个行政职能科室,其中卫生检验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慢性传染病防治科3个科室设有检测实验室,配有各类检测仪器100余台。开展包括食品、公共场所、水质、职业危害因素、消毒产品及卫生用品、疾病监测等类别的卫生标准项目的检测工作。

中心十分重视检测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资料的收集工作,拥有较齐全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资料,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跟踪最新资讯获得新标准及技术资料。目前中心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资料共计92册(本),能够保证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

二、中心质量体系的建设与运作

1、中心质量体系建设过程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县防疫站)于1998年首次取得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经过的计量复评审工作,已初步建立起中心的质量体系。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141号)的要求,中心对许多内容已不能达到新的《评审准则》要求、已落后于现实和发展要求、已不适应目前检测工作的版的《质量管理手册》,按照《评审准则》和《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检验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对《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了全面转版,并对新增的要素,编写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形成了一套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四层次组成的新版质量体系文件。新版《质量手册》涵盖了《评审准则》的19个要素,编制的40个程序文件、108本《作业指导书》以及208份《记录表格》,从而保障质量体系有效实施。同时根据《评审准则》要求,中心任命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6人,内审员5名、质量监督员8名、生物安全监督员6名,为中心质量体系的顺利运行,作好了组织保证。

9月中心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根据《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食品检验工作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转版后的质量体系进行了补充完善,新增加《食品检验特殊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增加部分)》,进一步夯实中心发展的技术基础。

以上内部体系文件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检测方面已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有能力在水质、食品、工作场所、室内空气、消毒监测、疾病监测等方面提供准确的计量检测结果。

2、中心质量体系的运作情况

中心始终坚持“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方针,严格按照“检测能力高水平、检验工作高质量、业务工作高效率”的目标,使中心的质量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至今。具体表现为:

(1)、加强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到位

计量工作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工作,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够保证计量操作的规范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此,中心制定相应的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如《样品管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处理规程》、《食品检验回避程序》、《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等,使各项操作规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合理设置机构,强化职能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如中心设立了质量管理负责人,统一协调办公室、检验中心和后勤科等相关科室共同完成中心质量管理工作,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标准(方法)授控管理、服务和合格供应商档案、检验 报告档案、内审和管理评审材料、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结果等一系列质量体系运行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无论从人员培训计划到实施,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到使用管理,量值溯源计划到仪器检定台帐、作业指导书以及记录表格的制定填写等始终按照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规定执行,确保了计量检测工作规范运行。

(2)积极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检测质量

中心历年来均十分重视实验室结果质量控制,经常通过有计划地对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实施质量控制,来验证和评审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3年内累计参加国家、省级和州级组织的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12次,考核项目19项,均获得优良的成绩。此外定期按时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同时每年还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为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出具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截止目前,中心尚未接到因检测结果错误或报告逾期未发而导致的纠纷投诉,客户满意度达100%。

(3)做好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做到检测数值科学精确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中心检验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的重要资源。为此中心专门制定了《设备管理程序》和《标准物质使用程序》,并实施专人管理。设备严格执行计量器具标志(绿、黄、红)管理,严格遵循检定制度,确保计量器具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周期检定工作一直做到年度有计划,检定有台帐。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检定率为100%,检定合格率为100%,仪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目前,中心对实验室配置的98台(套)设备仪器均建立了档案。并配有合格的玻璃仪器和标准物质、标准菌(毒)株抗血清,确保计量器具溯源准确、量值科学。

(4)、培训教育为先,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我中心历来重视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终进行培训总结。积极为在职人员和新进人员提供了培训、进修学习的平台。至中心外派检验和质量管理人员进修、培训学习38人次以上;各科室组织职工学习162期计培训1242人次,在新版本的质量手册转版后,中心要求相关科室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宣贯,明确了宣贯目的和要求,让每个使用者都要认真地通读学习,真正理会文件的精神和要领,保证文件对每个使用者都能适用掌握,使其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正确应用于质量工作中来。

另外,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业人员技术档案69件,全面反映和掌握了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的整体情况。

(5)认真开展各项审核活动,促进质量体系不断完善

为确保转版后的《质量手册》真正落到实处,中心根据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实验室检测人员仪器使用、检测方法及操作、表格记录、报告编制等行为适时进行监督,计出具针对科室的监督记录或要求整改笔录31份,自我监督频次基本平均达到每月一次。与此同时积极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三年内接受疾控中心监督评审1次、疾控中心的监督评审1次。

除此日常监督之外,中心每年认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1次以上。并根据内审情况、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等进行充分的讨论、认真评审,并提出纠正措施,为中心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今后工作重点

、继续抓好质量体系文件宣贯及检测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宣贯目的和要求。不单使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了解中心质量体系的全貌,还要让广大职工自觉按照质量体系的相关要求,熟悉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清楚自己工作所依据的文件,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并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使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064-01

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对设备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价的目的。通过操作工、维修工的日常点检,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专家的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多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实现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1.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通过加强预防性维护和设备状态的监测和诊断分析,对设备故障分析原因,总结修理经验,规范操作流程,统计考核维修成本,避免过度维修,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提供满足工艺要求的动力能源、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2.现状描述

我厂的动力设备基本属于特种设备和进口设备,高温、高压涵盖了动力能源水、电、气、汽生产和供给的全过程,很多设备是单一生产,一旦设备故障或事故维修,没有替换和备用设备,将影响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且进口设备备件采购周期长,费用高,配件库存资金占用大。动力车间现有的设备维修模式是以计划性维修和事后的突击性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模式不利于现代企业的生产,特别是事后的突击性维修,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设备使用寿命也有影响,单一的配件损坏所引发的次生设备事故及隐患较多,及早发现、诊断、处理设备隐患尤为重要。

3.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动力生产设备的最佳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和检测工具、仪器,按照定点(设定检查部位、项目和内容)、定法(设定检查方法)、定标(制定检查标准)、定期(设定检查周期)、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全方位管理的原则。

(1)确立动力主要设备点检基准。开展设备点检工作,首先要严格掌握设备的点检基准和点检内容,设备由很多零部件组成,但有的零部件不容易损坏,有的非传动零部件损坏也不影响设备的运行,因此,点检要集中在经常发生和影响设备运转的部件上。

(2)把设备点检与保养工作结合起来。设备的保养分为每天半小时的日保,每星期半天的周保,每月一天的月保。在设备点检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日保、周保和月保及时进行校正、紧固、调整和维修,对损坏的零部件及时给予更换,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缩短维修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基本消除设备的故障停机。

(3)把设备点检与设备维修工作结合起来。过去的设备维修工作是以突发性维修和计划性维修为主。通过开展设备点检工作,把点检与设备维修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设备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预知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不仅缩短设备的维修时间,提高设备效率,又使设备维修工作做到有的放失,节约维修费用,克服设备突发性和计划性维修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效益。

(4)设备点检工作做到全员参与。设备点检工作是一个专业团队的工作,它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技术人员、专业工程师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联合组成,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它对设备的、振动、噪音、温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观察、测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测员转正工作计划篇(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