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9 10:23:32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1)

截止到200*年12月末,我行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中间业务:

国际结算量累计**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美元,增幅达**%;结售汇合计为**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美元,增幅达**%。

负债业务:

本外币存款余额为****万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万元,比年初新增***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增量结构为:储蓄存款新增**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企业存款新增**万元,完成年度计划**%。外币存款余额为**万美元,比年初新增**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资产业务: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资产优良率、收息率保持100%。消费贷款新增**万元,同期增幅为**%,完成年度计划**%。

总结今年各项业务发展和管理,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狠抓内控合规管理,营造爱行爱岗企业文化

1、以专项活动严控风险重点。

一季度开展各条线部门200*年问题的对照梳理,由各业务主管对照问题汇总,查找本部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二季度“人人挖遗漏,处处防风险”的百条风险建议活动,组织对公、对私、国际结算业务人员座谈操作中制度未覆盖的风险,组织评选“慧眼奖”,涌现有一些有价值的防风险建议。

2、制定***员工全面管理规划,加强员工整体性管理。

将员工管理和成长进行细分,规划个人发展生涯,打造支行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

3、强化业务主管“内当家”作用。

从责权利方面对业务主管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今年开始实行定期独立汇报制,加强对业务主管的双线管理,由内控监督员每月向综合管理部汇报制和每季向分管行长汇报,从而掌控网点内部管理现状。

二、 突出绩效考核引导作用,重点竞赛活动拉动业务发展

1、各季度与时俱进,重点竞赛活动加速业务迅速发展。

一季度坚持存款立行原则,根据市场规律开展存款开门红竞赛,通过采取支行每周通报、定期例会分析,网点业务宣传咨询活动和vip客户座谈等措施,使开门红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在分行开门红竞赛活动中,支行对公日均存款处于分行领先位置,对私存款中网点入围率40%。

2、完善改进绩效考核整体方案,突出考核的全面引导作用。

今年对各项业务指标考核取消了加分封顶的限制,鼓励网点充分发挥优势,利用自身区域特点发展业务。同时,为配合总行经营合规年的创建,在考核中强化了综合管理考核力度,特别是业务主管的管理职能考核分大幅度提高,体现对内控管理的重视。

三、做大做强中间业务,拓展赢利新空间

1、其他中间业务:

经过积极引导,各网点明确了中间业务对于我们收益、功能和形象上的重要性,通过早筹备、早落实,纷纷挖掘客户资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指标,经过上下努力,目前大部分业务进度均已完成。另外,支行积极拓展分行新业务,制定***竞赛奖励方案,通过每日发送短信,及时向行长室和网点负责人通报黄金宝行情及相关信息,举办业务培训会和情景营销,带动***新品业务的市场占有率提升。

2、国际结算:

培育重大客户,争揽市场业务份额。根据年初制定的方案,对支行前十位大客户实行首席客户经理制,业务发展部主管客户经理每季向首席客户经理汇报业务情况和公司经营情况,共同商定下一步营销方案,提高客户忠诚度与贡献度。我行通过与分行及**分行联动营销,抓住有利时机,以网上银行为营销手段促进了该公司在我行国际结算量的增加;对于另一结算大户—**公司,我们以资产业务投入为契机,采取灵活的用款还款方式。经过多方面营销,目前为止,**公司国际结算量达**亿美元,**结算量达**万美元。与此同时,也关注中小公司的国际结算业务,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营销,形成两头抓,两头都不放松的发展局面。

3、零售贷款:

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结合2009宏观调控对无锡房市的影响,我们注重加强与中介的合作,重点发展二手房业务,同时兼顾新楼盘开发的发展思路。经过努力,实现新增***万元,较同期增幅为***%。

四、充分认识优势及压力,树立营销新理念

由于支行一季度行长室成员调整,新的领导班子到位后,加强分工,明确职责,三位行长与网点建立联系负责制。提出“用脑用心的有效营销”、“团队个人相结合的有效营销”新理念。为此倡导个性化营销,充分挖掘本区域资源;柜面和目标客户营销相结合,柜面以管理引导柜员营销为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营销;业务拓展通过联动营销等手段,利用项目组丰富的拓展经验,增强对目标客户的营销力度。此外,行长室十分重视产品的联动营销,由国际结算产品带动,负债业务的增长。

五、深层发掘区域资源,确保业务源远流长

1、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加强对新项目争揽。累计争揽新项目**个,注册资金合计达**万元。日资项目争揽的传统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欧美项目争揽踏步前进,如**等纷纷落户我行。

3、加大对他行目标客户的争揽力度。三个项目组具体锁定4-5家他行客户作为近期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对已开立帐户的他行客户,要求增加走帐、存款比例;尚未营销成功的,进一步通过营销、产品营销、走访等形式,积极争揽。

4、继续强化与政府招商部门的沟通,确保新的优质项目源头。首先要求客户经理们每星期至少跑招商部门两次,第一时间捕捉项目信息,并据此展开跟踪与营销。其次,按项目组进行具体分工,三个项目组对应三个招商局,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重点联络,重点跟踪;再次,点面结合,在全面保持与招商部门联系的同时,有重点的选择部分招商经理,重点公关,使他们成为“内线”人物。

在今后的工作岁月中,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将我该做的事情做好,将领导布置的任务完成好,和同事处好关系,为我们支行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2)

义乌市农村合作银行是在原义乌市信用联社的基础上于2003年11月开始筹建的,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全程指导下,历时近一年时间基本完成了筹建工作。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义乌市信用联社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后,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长吴蔚荣任组长,副市长王奎明、朱江龙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义乌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抽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名业务骨干组建改革指导小组,指导、协调义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4月26日,成立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筹建工作,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市改制领导小组根据(国发〔2003〕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并结合义乌市实际,制定了《义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于3月12日上报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4月6日获得批准。4月27日,义乌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至此,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启动。

(三)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根据《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意见》,义乌市农村信用社于2004年2月10日开始清产。在信用社自查的基础上,聘请具有评估金融企业资质的金华安泰资产评估公司、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对义乌市农村信用联社和下辖农村信用社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进行清查。4月底,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并形成《义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清产核资报告书》和《义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净资产确认书》。经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信用联社和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确认,并通过金华银监分局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的验收。

(四)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具体的筹建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筹建方案。根据《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批复书》关于同意组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意见,按照《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结合《义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方案》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可行性报告》等有关筹建材料。

二是召开原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4月下旬,义乌农村信用联社及所辖农村信用社分别召开原社员代表大会,并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审议通过取消自身法人资格,与联社及其下辖各信用社合并,组建成立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所有债权债务由合并组建后的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承继。

(2)审议通过原信用社社员股金清理方案。

(3)授权委托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向银监机构提出合并组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申请。

三是全面清理原信用社社员股金。对于原信用社社员股金,分四类情况处置:

一、对愿意入股义乌银行的社员,自然人股将股金额增资至1000元、法人股将股金额增资至10000元,作为义乌银行的资格股。

二、对不愿入股义乌银行的社员,股金予以同额清退。

三、对既不愿增资又不愿退股的,将股金统一转入专户集中管理。列专户管理的股金,只享受分红,不享受股东的其他权利。

四是以生产队名义入股的股金,原则上予以清退;不愿清退的转入专户集中管理。列专户管理的股金,只享受分红,不享受股东的其他权利。上述方案经联社及各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4月28日,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与各农村信用社联合公告,4月28日—5月10日,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社股金清理工作。据统计,2003年末实际应清理股金24676户、5781.2万元,已清理21310户、5779.3万元,占应清理户数的86.36%、占应清理股金的99.97%,未清理股金3366户、19559.3元。

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落实情况

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经过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明确目标、认真实施、落实责任,在各方支持和努力下,如期完成各项筹建工作。

(一)拟定了《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充分酝酿、反复推敲、完善,起草了《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内容包括总则、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和股本构成、股东和股东代表大会、董事和董事会、监事会、行长、财务管理、终止与清算及附则等十个方面,对机构性质、股份、法人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审议通过后将对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织与行为、合作银行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二)股份已经募集到位。由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发起人认购全部股份,共募集股本总额为30071.2万元,其中资格股11714户、1282.1万元,占总股本的4.26%,(其中企业法人资格股123户、123万元,社会自然人资格股10737户、1073.7万元,员工资格股854户、85.4万元);投资股28789.1万元,占总股本的95.74%。(其中企业法人股8979万元,占总股本的29.88%;社会自然人股12440.3万元,占总股本的41.36%;银行职工股7369.8万元,占总股本的24.5%)。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对股东资格进行审查和验资,并出具了《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股东资格审查报告》和《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验资报告》。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一是建立股东代表大会。按照合作银行有关股东代表组成比例的规定,选举产生农户及农村工商户股东代表22名,企业法人股东代表14名,职工股东代表14名,共计50名股东代表组成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这次股东代表大会代表,是根据《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精神,由入股自然人和法人选举产生,其中企业法人和社会其他自然人的股东代表候选人由各信用社推荐,筹建工作小组审核,并征求镇(街)党政领导以及市政府、人大、政协、计生、公安、税务等部门意见后,提出股东代表候选人名单,以镇、街为选区选举产生;职工股东代表设14个选区,由职工股东提名股东候选人,经联社党委审核报筹建工作小组确认,提交各选区选举产生。在确定候选人时,社会自然人包括农户、农村工商户代表;企业法人注重行业分散;职工包含了高级管理层、中层以及各个不同岗位员工,具有较全面的代表性。本次选举产生的50名股东代表,其中党员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大专以上学历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名,占代表总数的%;女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

二是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第一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将选举产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第一届董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期间将召开的一届一次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将分别选举产生拟任董事长和监事长。根据《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共13名,农户、企业法人、职工和独立董事的比例为4:4:3:2;第一届监事会成员共7名,职工监事2名,企业法人、社会自然人监事5名;独立董事2名,正在考察之中,准备今后在符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选聘在金融管理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教授、专家担任。

三是组建经营班子。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一届一次董事会,将聘任拟任行长、副行长和财务、信贷、稽核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经营班子。

(四)拟定机构设置方案和高级管理人员配备方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总部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市场经营部、计划财务部、会计结算部、稽核保卫部、国际业务部、企业文化部等10个职能部室,分支机构在原有独立核算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结合区块经济的发展规划,拟设营业网点73家,其中1家营业部、38家支行、34家分理处,分别为营业部、宾王支行、长春支行、春江支行、梅湖支行、稠城支行、大桥支行、城中支行、江滨支行、商城支行、城北支行、城站支行、陈塘支行、福田支行、下骆宅支行、尚经支行、荷叶塘支行、江东支行、青口支行、九联支行、稠江支行、杨村支行、江湾支行、后宅支行、城西支行、东河支行、夏演支行、上溪支行、吴店支行、义亭支行、佛堂支行、赤岸支行、苏溪支行、大陈支行、廿三里支行、北苑支行、前洪支行、柳青支行、凯吉支行、香港城分理处、商贸分理处、长江分理处、广南分理处、徐江分理处、东江分理处、绣城分理处、锦都分理处、官塘分理处、鹏城分理处、湖门分理处、塘李分理处、新凉亭分理处、杭畴分理处、王阡分理处、畈田朱分理处、新世纪分理处、合作分理处、田心分理处、王宅分理处、塔山分理处、倍磊分理处、毛陈分理处、东朱分理处、毛店分理处、溪南分理处、巧溪分理处、联合分理处、楂林分理处、东塘分理处、华溪分理处、中新街分理处、群星分理处、城东分理处。

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拟配备高级管理人员名,其中董事长1人,监事长1人,行长1人,副行长2人;财务、信贷、审计部门负责人各1名,营业部、支行正、副行长78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配备从业人员864人,具有从事过1年以上金融工作的人员占98%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约占14%,大专学历人员约占60%以上,中专学历人员约占17%,中专以下学历人员约占9%。从业人员中,经济类专业从业人员约占23%,法律类专业人约占0.1%,计算机类专业从业人员约占0.6%,财会类专业约占28%,其中专业人员约占53%。

(五)拟定主要管理制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的要求,起草了《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股东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董事会议事规则》、《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监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职责》、《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责》、《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行长办公会议制度(草案)》以及《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信贷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贷款操作规程(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财务管理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会计基本制度操作规程(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稽核工作管理规定(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员工聘任聘用管理办法》等主要管理制度,将分别在一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上审议通过。

(六)制定了经营方针及发展规划。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稳健发展”的经营方针,进一步突出信贷支农这一工作重点,力争办成功能齐全、业绩优良、运营安全、服务优质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精品银行。具体目标是,至2006年末,总资产达到亿元,总负债达到亿元,存款规模达到160亿元,贷款规模达到115亿元左右,2004—2006年,分别实现利润1亿元、1.3亿元和1.6亿元,不良贷款分别控制在2.0%、1.8%和1.5%以内,农业贷款分别达到6.5亿元、8亿元和9.45亿元,占各项贷款分别为7.2%、7.8%和8.22%。经营方针符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精神,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特别是能够充分保障支农信贷,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改革目的。

三、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主要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义乌作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先行试点,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银监会、省政府和省联社领导多次到义乌视察和调研,听取有关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提出了改革工作的时间要求,对改革工作进行细致的部署,并对改革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认真的研究,提出了解决意见。金华银监分局、省联社金华办事处对筹建工作全程予以深入指导、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筹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对筹建工作进行细致的部署,人大、政协、纪委也高度重视和支持,确保了筹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市财政、工商、城建、土管、税务、人劳、审计等部门对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在政策把握上给予积极地指导,为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二)积极稳妥、严谨规范。为切实把握改革原则和政策,严格按照国务院和银监会的规定筹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及办公室先后召开会议数十次,特别是增资扩股方案、股金募集方案和股东资格认定方案,在充分酝酿、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几易其稿,最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并向人大、政协作了汇报。

(三)加强宣传、营造环境。重点宣传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义乌的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支持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宣传,各镇、街道,各部门对改革高度重视,广大原信用社社员和客户也对改革予以理解和支持,使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四、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做好开业准备。收集、整理、装订开业申报材料,于月日前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待银监会批复后,凭新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申领营业执照。并立即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开业。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3)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人民银行县支行党组成员、副行长王晓方同志为组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假币收缴“三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三无”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民银行县支行综合业务部宋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综合业务部主管反假货币人员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三无”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导、考评工作。建立“三无”活动联络员制度,由县人民银行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活动的监督检查、业务指导及情况反映工作。

三、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发现假币无一漏缴、假币收缴无一违规、假币线索无一漏报”为主要内容的假币收缴“三无”活动,彻底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假币“零收缴”问题,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

四、活动时间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五、实施步骤

整个活动分为“排查摸底、动员部署、全面推进、总结评比”四个阶段。

(一)排查摸底阶段(2011年1月1日-1月30日)

人民银行县支行对辖区2010年以来假币“零收缴”的所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进行排查摸底,对连续六个月未发生假币收缴业务的网点进行统计,填写《县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假币“零收缴”网点信息表》(表1),于1月25日前报中心支行货币金银科。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本系统范围内2010年以来假币“零收缴”的所有营业网点进行排查摸底,对连续六个月未发生假币收缴业务的网点进行统计,填写《县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假币“零收缴”网点信息表》(表1),于1月23日前报人民银行县支行综合业务部。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力配合人民银行的排查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要对统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人民银行县支行将结合“反假货币信息系统”有关数据对金融机构统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本系统情况,制定假币收缴“三无”活动实施方案,于2011年1月20日前报人民银行县支行。同时要根据各自制定的假币收缴“三无”活动实施方案,对本系统假币“零收缴”网点建立档案,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二)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2月1日-2月28日)

人民银行县支行将召开由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分解,提出具体要求,破解假币“零收缴”难题。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3月1日-11月30日)

人民银行县支行将按月对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三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督导,通报有关情况,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对领导重视、成绩突出的单位和网点,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见谈话。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具体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搞好反假培训,增强收缴意识,规范收缴程序,及时报告假币犯罪线索。同时,加大考核力度,跟踪检查督导,特别要求假币“零收缴”网点必须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每月1日前将上月《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假币收缴“三无”活动进度统计表》(表2)上报人民银行县支行。人民银行县支行负责辖内金融机构的汇总上报,每月3日前将上月《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假币收缴“三无”活动进度统计表》(表2)上报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

(四)总结评比阶段(2011年12月1日-12月31日)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本系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于2011年12月10日前报人民银行县支行。

活动结束后,人民银行县支行将对假币收缴“三无”活动进行总结表彰。

六、有关要求

(一)人民银行县支行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辖区和本系统假币收缴“三无”活动的组织领导。一是人民银行县支行分别与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假币收缴“三无”活动目标责任状》,明确活动期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工作的职责和目标。二是建立假币信息报告制度,县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现新版假币、大额假币、以及假币犯罪线索的,必须及时登记,并报告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三是严格假币上缴制度,人民银行县支行督促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月上缴假币,做好相关数据的归集、整理和分析,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上报。四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能,从动员部署到检查督导、工作调度、总结考核,做到领导亲自抓,部门靠上抓,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4)

截至目前,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共有467人,其中男254人,占比54.4%,女213人,占比45.6%。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人员平均年龄43.4岁,其中,35周岁及以下99人,36-45周岁164人,46-55周岁169人,56周岁及以上35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99人,大学本科275人,大专及以下89人;从职务结构上看,行领导6人,处级干部10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317人,工人38人。

2007至2011年昆明中心支行干部职工队伍基本稳定,五年来,共有9名干部流出,其中,男7人,女2人。从年龄上看,35周岁及以下干部3人,36-45周岁干部6人;从学历上看,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生4人,大学专科生1人;从职务上看,处长1人,其余8人均为处级以下;从流出方式上看,有3人调出,6人辞职;9名流出干部在流出前,有7人从事业务管理工作,2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流出后,有3人到国外工作、学习,1人在国内读博,3人流向市场机构,2人从事企业工作。

二、目前昆明中支干部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对流出再创业信心不足

从前面对昆明中支机关干部队伍情况分析来看,由于撤并分行和银监分设,导致目前人民银行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在补充年轻行员,但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自银监分设以来,人民银行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改变,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监管转移到了金融服务上,导致人民银行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日新月异的金融业务渐渐生疏,从知识结构上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员工。基于此,大多数人民银行员工对调离人民银行到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敢轻意“跳槽”。如去年,一家地方金融机构筹建,希望我行能推荐一名业务骨干前去任职,但征求了多人意见,均表示难以胜任,不愿意离开人民银行。

(二)职工的行业优越感很强,对流出的意愿不强

从问卷调查和与职工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人民银行的员工对自身从事人民银行工作有着较强的优越感,认为人民银行是管理行,其社会地位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有较大的优势,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在某方面有求于人民银行,在金融机构中有较强的话语权。尽管也有个别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收入心存羡慕,但权衡利弊,仍觉得人民银行的社会资源远多于其他金融机构,自觉流出的意愿不强。

(三)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特殊,干部流动的渠道不畅通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的是行员管理制,而行员的身份较为特殊,既不属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事业单位编制,更不属企业合同制员工,这一相对独立的编制体系,让人民银行员工在流入流出时常常会遇到尴尬。如昆明中支有一名员工,因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想调至某地政府公务员编制部门,但接收单位对人民银行的行员制难以做出判断,尤其在公务员系列中找不到人民银行这一单位,最终这名员工只能调入当地的一家企业单位工作。

(四)干部流入的门槛较高,缺少相关政策支持

人民银行在人员的调入问题上遵循的是“凡进必考”的政策,干部的主要流入渠道是通过行员招录进入人民银行系统,另外还少量的军队转业干部流入,这样的门槛对于一些想调入人民银行工作的其他行业和部门的人员来说很难跨越,因此,近年来我行没有一例从其它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调入的人员。这一政策,虽然较好地把住了行员招录的关口,防止了一些低素质人员的进入,但同时由于缺少其它人员流入的配套政策,也将一些具有丰富的金融部门工作经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拒之了门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老化、对外履职能力弱化的问题。

三、促进干部流动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干部流出的信心

人民银行分支行干部之所以流出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外界接触交往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自身素质不够过硬,无论是在业务知识还是在综合能力上,都难以适应其它金融机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铁工作步调。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内因着手,提升人民银行干部的素质。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尤其要针对目前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弱化的现状,重点加强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并坚持查训结合,让人民银行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开展多渠道的干部交流。除人民银行系统内交流处,更应重视输送干部到其它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交流,借助其它金融机构的现有培训资源,达到岗位培训的目的。三是要积极开展金融业务调研。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深入到其它金融机构中了解其业务开展情况、金融产品创新情况,以及前沿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情况等。让我们的干部在提升素质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二)加大组织推荐力度,为干部流动搭建更多平台

单位的态度和决心是决定干部交流力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坚决摒弃那种把人才当作“自留地”的思想,多从有利于干部个人成长的思路出发,舍得把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推荐出去。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在保持干部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各级组织对干部流动的助推作用,加大向外推荐干部的力度,主动为干部流动搭建平台。如在新的金融机构成立时,要积极把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向金融机构举荐;在政府机关面向外界选拔干部时,要大力动员本单位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在干部自身有了更好的单位选择意向时,要敢于割舍,配合个人做好推荐工作。相信有了单位和组织作后盾,必将会对干部的流动起到助推作用,也一定会促进干部队伍活力的提高。

(三)促进行员与公务员身份的接轨,疏通干部流动渠道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中央及人民银行总行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建设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丰富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产品和服务,切实提升农村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力支持我县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总体目标。努力建设支付结算网络到点,ATM机布设到乡,POS机到村,电子银行到户,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到人,人人都有条件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现代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实现支付清算系统全覆盖,非现金支付工具广应用,支付服务质量新提高,农村支付习惯大转变。

二、各部门工作职责

(一)财政、农业、水利、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主导作用,将公共转移支付、涉农补贴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全部通过小额支付系统或银行行内系统办理,争取在2011年年底前全部实现直接发放到户。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对金融机构网点机具布设和刷卡商户的补助政策,实施对农村便农支付服务点建设和支付结算知识培训的奖励。

(二)税务部门要加强非现金纳税系统建设,实现纳税大厅POS机具全覆盖。要积极研究并实施有利于非现金结算的地方税收政策,对于银行卡结算量与营业状态基本相符的诚实商户给予税收优惠;对于不愿受理银行卡、以现金收付为主的商户,要加强税务监管,防止故意逃税。

(三)供销、贸易、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农资商户、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景区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单位受理银行卡,将是否可受理银行卡作为行业准入、评先评优、授予荣誉称号的条件之一,扩大农村银行卡受理市场行业领域,提高农村支付水平。

(四)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做好相关收费大厅、罚没缴纳、工商经营户的POS机具配备和非现金结算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打击银行卡犯罪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开展打击银行卡诈骗等金融犯罪行动,保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辖内支付环境。

(五)水务、供电、燃气、邮政、电信、交通、医疗卫生、电视收视等公用事业部门,要在缴费大厅布设非现金结算机具,大力推动公用事业缴费的可代扣代缴系统建设,鼓励用户通过银行账户代扣代缴各种费用。

(六)广电、报社等宣传单位要增加对支付业务知识的宣传,加大对银行机构、农村支付指导员、支付辅导员所做工作的新闻报道,提高“便农支付工程”宣传工作的群众性、针对性、有效性,为引导农村居民的非现金支付习惯营造良好氛围。

(七)各乡镇(街道)要抓好乡村便农支付实施环境建设。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加大便农支付知识宣传,加强支付结算宣传队伍建设,建立考评制度。将是否受理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做为农资店、放心店建设开立条件及商户评优评先条件,对积极推进非现金支付结算的商户、村居给予优惠政策倾斜,对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给予一定资金补偿。严格实行乡镇(街道)、部门各类支出使用非现金支付,将各类涉农补贴和财政补助通过银行卡发放。推进乡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实现便民中心POS机配备100%,切实方便渔农民支付结算。

(八)各金融机构是“便农支付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要加强现代化支付结算网络建设,增设农村地区金融网点,提高农村网点的服务功能和电子化水平,加大ATM机布放力度。加强便农支付指导员、乡村辅导员、宣传员队伍建设,开展考评、培训工作,组织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形成渔农户自觉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的良好习惯。创新支付结算服务,增设适合渔村特点的非现金结算机具,开展农村缴费、补偿资金发放代收代扣业务,开展“刷卡无障碍”街区建设,推广应用银行卡结算,为渔农民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九)县人民银行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乡镇(街道)、业务主管部门、银行机构、银联等单位的沟通,与相关单位在乡镇(街道)支付系统延伸、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业务推广,以及农村支付结算知识普及宣传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推动“便农支付工程”建设。要做好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及时开展工作交流。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5-6月)。建立便农支付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便农支付工程”工作计划,召开便农支付工程建设工作部署会,进行工作职责分工,建立考核制度。各部门要开展调查摸底,将便农支付工程建设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加以落实。各部门要开展宣传发动,营造便农支付工程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6-10月)。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积极加大便农支付结算设施投入,推广公务卡、银行卡使用,深入农村、农户开展结算服务,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结算习惯,提高在公用事业费、补助发放、收费项目等业务上的银行卡使用比率,让民众享受更加便捷的结算服务。

(三)总结迎检阶段(2011年11-12月)。各单位对一年来的便农支付工作进行总结,对照目标要求及工作责任制分工进行自查自评,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县便农支付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年度工作考评,健全工作台账档案,做好自评,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市政府的考评。同时,探索建立适合实际的便农支付工程建设长效机制,为下一年度进一步推进便农支付建设夯实基础。年度工作结束后,将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升认识。实施“便农支付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让农民得实惠、享便利的重要民生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着力构建以县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银行为基础,各部门、乡镇(街道)积极参与的全方位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工作保障机制。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6)

两年来,无论作为普通的柜台人员还是客户经理,我都始终遵循为客户服务的原则,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职尽责,无愧于自己。现将我这两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首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我积极参加分支行党支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并注重自学,认真学习了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等,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保证了自己在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性,强化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认真学习___银行新出台的各项政策,学习分、支行的经营分析会议,使自己在一线服务中更好的执行上级行的各项政策,提高了执行力。 其次,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不断的总结经验,并积极与身边的同事交流沟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同时,我还自觉学习商业银行营销策略、个人客户经理培训教材、金融案件分析与防范等与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常识,积累自己的业务知识。 此外,根据分行安排我参加了个人理财师和个人客户经理的培训。在每周一次的培训中,丰富的课程学习使我的知识储备和层次得到了提高,并快速的进入了客户经理的角色。通过分行提出的将XX银行打造成区域市场内客户首选银行和XX银行要成为大___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学习,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我行出台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看到了建行发展的巨大潜力,增加了我们业务发展的紧迫感。

二、脚踏实地,努力完成好各项业务工作。

在___银行XX分理处工作的两年中,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我完成了从储蓄员到个人客户经理的转变,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好客户分流工作,完善排班制度。作为储蓄员期间,我针对分理处客户排队严重的现象,在当时还没有大堂经理和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我经过认真分析和对业务流水的统计,同时借鉴其他行的经验,在和领导沟通交流以后,提出了设立综合柜台,将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合理的联系和统一起来,提高了柜员办理业务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客户排队带来的压力。此后,这种成功排班经验被介绍给支行其他分理处,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第二,改进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原来分理处为了员工的团结,提倡同工同酬,不鼓励拉大员工间的绩效收入,然而却挫伤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储蓄柜员和会计柜员间,甚至储蓄柜员间也有一定矛盾。分理处领导对此很重视,为此我提出了___性的建议,就是要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分理处提高二次绩效分配的比例,鼓励员工多营销,多办理业务。

并实现单纯的服务型向服务营销型的转变。当时大家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服务营销,还表示一定的怀疑。但从今年区分行提出了要将XX银行打造成区域内市场首选银行,并明确表示网点要从传统的单纯服务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大家才真正的理解。而我们琅西分理处已经实行有一年多了。分理处的中间业务收入和人均绩效子在支行的排名也从比较落后的名次,升到支行前列。

第三,锐意进取,创新营销新思路,为XX支行和XX分理处争得了荣誉。

作为___银行个人客户经理,我代表XX支行参加XX银行广西区分行客户经理2xxx年前二季度的电子银行第一、第二届劳动竞赛,在全区1000多名客户经理中脱颖而出,两次均排名第一。并且每次积分都是比第二、第三名积分的总和还要高。我的经验总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谈电子银行营销》,发表在XX银行总行网站上,桃源支行专门为此开设客户经理营销专栏长达半年多。我多次作为优秀客户经理代表随区分行电子银行部的领导到建行XX支行、XX支行、XX支行、新城支行进行经验交流。同时在我担任客户期间,琅西分理处的保险营销更是突破了两年来保险营销零的记录,基金的销售也是在支行领先地位。一时我在XX银行内部声名赫起。根据支行办公室要求,XX支行七星西分理处的5位员工每人每天连续一个星期来和我跟班学习,并回去写成工作总结。付出总有回报,在第一届比赛中,我获得第一名,让我获得去香港学习考察机会;在第二届比赛中,我又获得第一名并作为唯一的特等奖获得者,获得一台价值XXXX元的笔记本电脑的奖励。

我也在XX支行全行经营大会上登台领取支行额外给的专项奖励。 第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新理论、新问题。我习惯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成功的做法,记录在个人客户经历日志中,并定期整理,然后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形成论文,先后在___银行内部网站发表《SWOT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中国XX银行客户经理制运行及研究》、《正确认识客户投诉提高服务竞争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谈电子银行营销》等论文。另外作为支行特约通讯员,我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将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事情,写成了多篇通讯报道。此外还写其他一些随笔,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好评。 第五,努力与客户沟通,化解各类矛盾。客户经理是对外服务的窗口,是___银行对外的形象。

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就反映建行的服务水平,因此我始终在努力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然而难免也遇到蛮不讲理的客户,我也试着去包容和理解他, 最终也得到了客户的理解和尊重。分理处也实现零有效投诉的目标。 此外,我积极参加支行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先后参加支行工会组织的气排球比赛,跟随支行团支部到横县参加植树活动,到朝阳广场参加学雷锋活动等等,为此我获得2xxx年工会先进员工称号。 今年7月份由于XX分理处被划分到区分行XX部,一个同事被调走,另一个同事因早产而请假四个月,分理处人员就显得特别的紧张,在新人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我牺牲自己,无怨无悔的进柜台顶班了三个多月。

以身作则,和同事们一起顶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得到了区分行XX部领导的高度赞扬。 两年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成长、成熟,但我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对公业务知识水平不够高,综合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等等。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进行监督指导: 第一,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对公业务知识,全面提高综合业务知识水平。第二、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决不能因为取得一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大的辉煌。第三、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强化为客户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客户经理。

2017年银行分理处经理工作总结【2】 下面我就自己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请各位予以评议。

一、文明接待,服务群众,树立良好单位形象

转眼间,我在齐商银行分理处又工作了一年。这一年是齐商银行快速发展的一年,新上线了理财卡、保险销售等多项业务(请客户根据本银行的实际业务改写)。对我而言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实的一年。齐商银行分理处是不断发展不断革新的一个网点,我们只有不断进步并快速成长,才能跟上齐商银行的发展脚步。要想做好业务操作风险控制,文明规范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要自己保持良好的服务品德,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在工作中,我总是用网点的文明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做到了全年无投诉。

二、勤记善思,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心。在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及时学习掌握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领会总行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在齐商银行分理处工作的时间里,为了能够做好分理处内部经理岗位中的业务,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努力学习相关的工作理论知识;详细记录了各项业务操作风险的操作技巧,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细致、高效、准时的完成了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了去年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同时,在提高了自身素质能力之后,还不断加强其他员工安全保卫知识教育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懂得安全保卫措施。在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在每周都确定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这样既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又能够为网点内员工交流经验创造了条件,有效提高了我行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勤勤恳恳,以行为家,积极塑造敬业意识

随着齐商银行快速发展,我们这个网点的业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总行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业务量不断增大,让我一时不适应,加上以前的一些不合规,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整改,从而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有人问我在这上班累吗?我常常会回复不怕累但怕不会,不怕辛苦只怕辛苦了还没做好。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热爱齐商银行,所以我们愿意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只想把网点内部经理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完。

四、爱岗敬业,完善自我,有效控制银行风险

在发展中,认真完成总行及支行今年新下发的各种业务风险操作和文明规范、安全保温方面的文件内容,严格执行各个登记薄新制定的规定;严格要求网点内每个柜员规范进行操作。在银行网点业务风险控制方面,这个也不是我能做的我上面有总行专门制定政策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我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综合分析,将网点内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都罗列出来,撤销一些工作效率低下的岗位。同时,为了便于管理,还坚持将一些工作内容差异较大的岗位分开,从而实现让网点内各个岗位实现系统化管理。坚持实行科学合理的岗位分工,达到了预防风险的目的;其二是完善了内控监督机构,提高了网点成员的综合素质。在日常工作中,我非常清楚内控监督机构的重要性,所以要求网点内部监督机构的人员都必须熟悉各项业务,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同时,我还根据网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检查实施方案,让各项常规检查工作都落到了实处。不愿意看到有任何一个业务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确保了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为了提高工作的速度,我也会向其他优秀同志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我记得曾经在日常工作中,有人这么说过,有客户投诉说明客户有需求,客户愿意留在你这里办理业务,所以才会提出意见,如果客户没有需求那他完全可以不去提出意见而是换一家银行,因此,在工作中若客户给我提出意见,我总是虚心接受并表示会努力改正,不仅赢得客户的信任,还有效控制了银行的风险。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7)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经营大量货币性项目,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控制;从事的交易种类繁多、次数频繁、金额巨大,要求建立严密的会计系统,并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区域广,会计处理和控制职能分散,要求保持统一的操作规程和会计系统;存在大量不涉及资金流动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要求采取控制程序进行记录和监控;高负债经营,债权人众多,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受到银行监管法规的严格约束和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因此,商业银行会计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下列特性:

1.管理内容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是联结各会计主体之纽带,是调节货币流通的总枢纽。商业银行会计不仅管理本身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而且管理其他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情况。后者是一般会计主体管理所不具备的。

2.管理对象的货币性。会计管理对象均为货币,但一般会计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货币表现,而非货币本身。商业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资金采用单一的货币形态,至于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等在其整个资产中所占份额很少。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金的比重一般不得超过30%.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货币和货币资本金的运作。

3.核算业务直接完成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其各项业务紧密相连。商业银行核算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过程,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是通过会计来完成的。例如,各项存款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办理存取手续才能完成;各项放款业务也要通过会计办理放款手续才能完成。会计处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第一线,而一般企业会计部门则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二线。

4.国家金融政策反映的直接性。商业银行会计通过第一线办理一系列银行业务,如放款、拆借资金等,直接反映国家的金融政策,引导消费、导向投资。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会计的监督作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以促进各单位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政策,保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高效发展。

5.内部监督机制的严密性。由于商业银行会计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会计必须准确、及时、高效。为此,商业银行会计采用严密独特的内部监督方式。在传统手工核算体制下,必须坚持双人临柜、双线核算、双线核对、账折见面、换人复核、内外对账等,保证会计账务处理的尽可能正确。在综合柜员制下,必须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严格的限额授权管理制度,配备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

二、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根据我行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效果,笔者以为,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委派制,对于加强分支机构会计监管、加大会计内部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统一法人会计管理模式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作用。

1.实行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提高分支机构的核算质量,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在商业银行系统,会计人员常常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会计人员除少数挂冠而去,大多数则是随大流。特别是在行长负责制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对行长几乎是惟命是从,或是逆来顺受,结果造成利润不实、不良资产大量出现。实行会计委派制,由于明确了委派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监督地位,并赋予委派会计人员一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委派会计人员可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作用,严格把好分支机构会计核算关,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切实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可以说,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保障委派人员依法依规行使职权,防止因坚持原则而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以及防止分支机构任用不称职或渎职的会计人员。同时也能为各行锻炼、培养一批会计管理人员。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荣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优秀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第一名。

2.实行会计委派制,能有效地加强银行业务的会计事前、事中管理,强化会计监督,一定程度地防范和化解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实施会计委派制,受派会计人员可加强对受派机构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工作岗位设置的管理,督促落实岗位责任制;还可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监督、检查,减少违章操作现象,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第二道防线”作用,强化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防范案件风险的能力。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了各项业务会计审核制度。凡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业务,均由会计部门对相关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和会计传票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具体包括:账户管理、现金出纳、单位和个人存贷款、国内和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同业及系统往来、表外及备忘科目核算等等。这一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完全依赖于会计委派制。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了资产生成前的要素完整性问题,有利于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强化对分支机构领导人员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廉政建设,有效遏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朱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要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强化内部制约机制,推行会计委派制试点,以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制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强化反腐倡廉工作。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维护财经法纪法规,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上治理金融腐败的一项重要治本之策。

4.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商业银行会计系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会计队伍素质。由于委派经理是面向系统内会计人员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可使一批业务能力较高、责任心较强、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品质、工作作风及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脱颖而出。同时,委派会计经理可享受一定的待遇。这些举措有助于充分调动各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在分支行及营业网点营造一个“学业务、比先进”的良好气氛。

三、商业银行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内容

1.确立委派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地位,明确会计人员的委派范围和管理方式。为保证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独立,必须确立委派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地位,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待遇、工资、福利等实行集中管理,帮助委派会计人员建立正常会计监督的工作环境,保护派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商业银行,对其内部分支机构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委派会计主管行长、会计经理,还是所有会计主管人员。笔者以为,宜委派会计经理。即总行对各分行和直辖支行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分行对所辖支行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总行委派会计经理的人事关系隶属总行,工作关系由总行会计部和分行、直辖支行双重领导;分行委派会计经理的工作关系和人事关系隶属分行。为保证委派会计经理的相对独立地位,深圳发展银行《会计经理委派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总行支持和保障所委派的会计经理履行岗位职责和权利,并保证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分行或直辖支行领导具有下列情形的,总行将追究其责任,对情节严重的,予以免职:

(1)未落实或阻挠本办法所赋予会计经理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的;

(2)超越管理权限或违反规定,擅自任免会计经理的;

(3)对会计经理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纪、总行各项会计制度,维护银行利益的行为予以打击、报复的”。

2.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会计人员

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报行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委派会计经理的任职条件是: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2)熟悉和坚持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本行的会计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组织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从事银行会计工作满四年(硕士以上学历者从事银行会计工作专业工作满两年),本行会计工作半年以上;

(4)分行、直属支行会计经理必须具备会计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会计师资格,分行对所辖支行会计经理应具备会计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5)其他方面的审查或考核合格。

3.赋予委派会计人员的权利。深圳发展银行委派的会计经理享有四项基本权利

一:是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对违反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总分行各项会计规章制度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职权予以纠正。拒绝无效的,应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汇报并提出书面意见;所在单位负责人拒不接受所提意见的,应及时向上级行会计部门书面汇报或请示。对于可能造成银行重大经济损失的非正常经营行为,属于单位负责人的事项或行为,会计经理应及时向上级行作书面汇报。对于所在单位中凡涉及会计(含出纳、结算)业务的经济案件、诉讼事件和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行会计部门报告。

二:是重大经济事项研究的参与权。会计经理对所在单位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从财务、税务、会计角度参与研究;会计经理对此有重大意见分歧,认为对银行经济利益有重大损害或风险的,必须及时向上级行会计部门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书面汇报。

三:是重要业务审核权。凡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业务,委派会计经理有权依据《深圳发展银行各项业务会计审核制度》的规定,对重要业务处理的合规性、业务资料要素的完整性和会计传票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具体包括账户管理、现金出纳、单位和个人存贷款、国内和国际支付结算、外汇买卖、同业及系统往来、表外及备忘科目核算。

四:是对下级行会计经理任免的专业审批权。上级行会计经理对下级行会计经理任免事宜具有专业审批权,可以提出否决建议。

4.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义务和职责

(1)必须积极地支持、配合、协助单位负责人合法依章的经营管理工作,尊重经营班子的意见,维护单位的经济利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2)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行制定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单项规定、办法或实施细则,报总行批准后执行;

(3)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根据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范围合法、真实、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和核算各项银行业务活动,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4)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开展会计辅导检查,保证所在单位会计活动合法、合规,加强会计业务风险点的控制,防范会计风险;

(5)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加强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调阅、移交和销毁工作,严格保密制度;

(6)协调好与当地人行、财政、税务、审计、金融同业等与本单位会计活动有关部门及单位之间的关系;

(7)对上级行职能管理和监督部门要求了解的有关情况,必须如实汇报;积极协助和配合上级行的会计检查工作

(8)负责对下级行会计经理和本单位会计人员的配备、任免及考核,定期向所在单位领导提出专业意见;分行对所辖支行会计经理的变动情况在两个星期内向总行会计部报告;

(9)完成所在单位领导和上级行会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5.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办法。深圳发展银行委派会计经理的考核包括定期考核与日常评价两种。定期考核是指总行会计部以会计经理每季报送的《深圳发展银行会计负责人工作报告书》和年度述职报告为依据,按季(年) 对其会计工作给予的综合评鉴;日常评价是指总行会计部根据对会计经理所在单位会计工作的平时记录,汇总后对会计经理所在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给予的整体评价。

为严肃委派会计经理的考核,我行《会计经理委派制管理办法》规定:“会计经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分,直至免职

(1)不执行统一会计规范和银行会计核算制度,弄虚作假,不如实反映银行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效益情况,制造虚盈实亏的;

(2)对本单位违反总行有关管理制度的重大事项,不予以抵制和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的;

(3)违反财经纪律,知晓单位有‘小金库’但未加以制止、或参与私设‘小金库’的;

(4)会计管理混乱,凭证不规,账目不清,会计资料毁损、灭失严重的;

(5)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借的;

(6)自身工作失误给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资产流失的;

(7)阻挠、妨碍上级行的会计检查和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

(8)对上级行的会计处理决定和有关会计事项的审计决定拒不执行而又无正当理由的;

(9) 本人业绩考核不符合要求的;

(10)具有其他严重的违法、违纪和违规行为和情节的“。

五、商业银行推行会计委派制的运行程序

根据我行会计经理委派制运行的经验,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推行会计委派,可实行竞聘上岗制。其运行程序如下

1.公告。由总行人事部和会计部依据需要委派会计经理的数量和工作岗位情况,以公告的形式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公开,凡符合委派制会计经理任职条件的会计人员,可以采取本人自荐、分支行推荐、总行推荐等三种形式参加竞聘。

2.资格审查。总行人事部和会计部根据委派制会计经理任职条件和竞聘人选“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现实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参加公开竞聘入围的人选。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8)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在探索和实践职工的激励制度。薪酬是企业提高业绩的一种激励手段,较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吸引优秀人才,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银行业的职工薪酬普遍较高是社会共识,商业银行的薪酬水平一直是社会各界每年分析讨论的热点话题。

从会计角度,职工薪酬是一种计量行为。以往对职工薪酬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盈余管理或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上,关注包括普通职工内的全部职工薪酬研究的文献比较少,单独针对商业银行职工薪酬的文献也不多。文章从会计角度研究商业银行的薪酬计量问题,丰富薪酬的会计研究,加深各界对商业银行职工薪酬会计的理解。

二、职工薪酬内容及会计科目设置

财政部在2014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在本年度1月27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后文称新会计准则)。企业职工薪酬在新会计准则中被定义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会计准则修订后的职工薪酬包括辞退福利、离职后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以及短期薪酬。会计准则中的职工,是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兼职和全职职工,还包括由企业正式任命但没有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工作人员。另外,企业提供给已故员工遗属、受赡养人、职工子女、职工配偶、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新会计准则在沿用旧会计准则按工资、职工福利费、非货币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辞退福利等进行明细核算的基础上,增设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离职后福利以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作为二级明细科目。在社会保险费中仅保留属于短期薪酬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项目,将属于离职后福利的失业保险费和养老保险费转移到离职后福利核算;利润分享计划和带薪缺勤等个别二级明细科目可按短期和长期再下设三级明细科目。

三、商业银行职工薪酬报表披露分析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职工薪酬结构不仅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利和辞退福利等,也包括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离职后福利以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

商业银行年度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职工薪酬项目有所不同,下表是2014年13家上市银行年度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薪酬项目及相关数据。商业银行的职工薪酬项目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及企业补充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等。除此之外,有些银行还设置了设定收益计划、内部退养福利、辞退福利、年金和其他长期福利薪酬形式。其中以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代表。

四、商业银行职工薪酬现状分析

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特别是银行业的是社会关注点,本文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收集2011年-2014年度全部行业和分行业的职工薪酬数据,得到金融业工资水平每年均居于首位;并在巨潮资讯官网年度报表中手工摘录商业银行相关职工薪酬数据和职工人数(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明显高于社会各行业工资水平的商业银行职工工资还高于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2014年所有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为56360元,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是108273元,是所有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1.92倍,居于行业首位。然而,文章所收集的13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工资为255035元,是所有行业的4.5倍;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银行业工资水平会引起各行业关注的关键点。

五、商业银行职工薪酬分类分析

文章从巨潮资讯网官网中收集整理了13家上市银行从2011年到2014年年度报表中反映职工薪酬项目的数据,这些项目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前三名薪酬平均值和员工人数以及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应付职工薪酬等,并对获取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商业银行报表中能够反映职工薪酬的项目分别是:银行利润表附注“业务及管理费”中的“职工薪酬”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报表项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年提取的应付职工薪酬=年末应付职工薪酬+当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年初应付职工薪酬。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商业银行职工薪酬数据。

本文在对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核算时,为使得到的数据更具有可比较性,区分了除高管之外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同时又将13家上市银行分为两类:8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国有控股银行。另分别计算了每家上市银行普通员工的平均薪酬和前3名最高薪酬人员的平均薪酬。需要注明如下:

1.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

2.普通职工薪酬水平指的是扣除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前三名薪酬后当年计提的人均职工薪酬。

3.本文所说的高管薪酬仅指以现金方式支付的薪酬,不包括股票期权的长期支付形式。

根据以上注意事项,统计整理结果如下:

通过观察这四年的数据,发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职工薪酬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方面,国有控股银行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平均薪酬明显低于股份制银行的,2011年至2014年期间,每年后者均是前者的2倍多。股份制银行的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平均薪酬主要集中在200万元-300万元之间,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相应薪酬在130万-140万之间。

二是普通员工薪酬方面,国有控股银行普通职工平均薪酬远低于股份制银行,有些股份制银行薪酬水平甚至是国有银行的1.7倍。

三是董事、监事及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方面,国有控股银行差距低于股份制银行的薪酬。国有控股银行两者之间的差距在110万-120万之间,股份制银行两者之间的差额则在240万-270万之间。

四是职工薪酬四年的变动趋势。通过图2可以看到股份制银行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平均工资水平是上升趋势,但国有控股银行呈现的几乎是一条水平直线,没有上升趋势。而从图3中可以观察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普通员工平均薪酬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5家国有控股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的普通职工平均薪酬稳中有升,近两年增长较快,人均分别超过21万元和35万元。

六、商业银行人力成本状况

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两类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企业的生产力。随着人力资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已逐渐超越物质资本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主要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王晖,2007)。人力资本理论认为:(1)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2)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3)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较高的技术知识型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较低的简单劳动型人力带来的产出。

拥有人力资本的员工与企业契约关系的核心则主要是薪酬制度,因此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是企业薪酬计量的基础理论之一。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职工薪酬水平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力成本也高。银行业属于现代服务行业,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一般通过费用类科目进入利润表,都以“员工费用”的形式计入“利润表”下面的“业务及管理费”里面。不存在像工业企业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应付职工薪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进入到存货、营业成本中去的情况。银行当年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全部计入银行利润表中的“业务及管理费”中的“员工费用”或“职工薪酬”,是营业总支出的构成项目。核算当年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占营业总支出的比例,有利于发现银行为取得人力资本而付出的代价,还可以看到人力成本对营业总支出的影响力。

根据表3数据统计整理的结果,可以观察到商业银行的人力成本占营业总支出的比重普遍较高,人力成本是银行营业总支出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例主要集中在至30%到40%之间。近四年来,国有银行人力成本占营业总支出的比重从2011年的40.1%降低到2014年的31%,而且是逐年降低;股份制银行的该比重从2011年的37.3%降低到2014年的30.1%,也是逐年降低的;商业银行该比重整体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总的来看,5家国有银行的平均比重水平始终略高于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重水平。联系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商业银行人力成本占营业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与近年来网络金融服务业的兴起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七、总结

现在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设置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及企业补充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及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等薪酬;有些银行还设置了设定收益计划、内部退养福利、其他长期福利、辞退福利和年金等薪酬形式。从所有行业来看,商业银行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另外,不管是董事、监事及高管还是普通员工薪酬方面,国有控股银行普通职工平均薪酬都远低于股份制银行,同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普通员工平均薪酬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人力成本的角度来看,由于银行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本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人力成本的比重较高,集中在30%到40%之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财会[2014]8号,2014-01-27.

[2]陈冬华,陈富生,沈永建,尤海峰.高管继任、职工薪酬与隐性契约[J].经济研究,2011.

[3]沈永建,梁上坤,陈冬华.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

[4]杨家新.商业银行薪酬会计探析--兼析《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J].金融会计,2014.

[5]孙玲玉.浦发银行职工薪酬--基于业绩的合理安排抑或盈余管理?[D].山东大学,2014.

[6]汪平,邹颖,黄丽凤.高管薪酬激励的核心重构:资本成本约束观[J].中国工业经济,2014(05).

[7]张栋,杨兴全.高管薪酬、内部差距与商业银行业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3).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9)

文化是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事业长远发展的持久精神动力。文化具有传承性,同样也具有发展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的金融总量急剧增加,金融结构不断调整,金融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职能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这样,重新构建地方特色明显的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以便为其新时期的新职能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就显得尤为必要。新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要总结提炼其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学习文化建设。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文化建设,不断改进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各行实际,立足当前,丰富载体,开展机制体制创新,一定能起到彰显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核心价值理念、激发广大行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各级行的履职能力的作用。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其文化建设的中心要素。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既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要求,又要凸显本单位文化和精神个性,是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在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时,要从传统文化、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出发,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自身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和价值理念。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精神

从这一特点和要求出发,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良好的社会风气。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凝聚人心并鼓舞人们努力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功能,是全中国人民都应该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所以,在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社会地域性,体现当地的优秀的特色文化精神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根据机构所在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特点来定位自己的文化特征,积极把社会上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文化引进来,使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开阔视野,提高档次。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体现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精神

文化和精神是实践的产物,从这一认识出发,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必须动员和组织全体员工参加,让所有员工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出独特的行业精神。要把“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三铁”精神等金融行业文化溶入到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树立金融行业的稳健形象。既要通过建立严密制度、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不同时期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文化活动,使全体员工在具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缺乏持续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8%的受访人员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不是很强。这反映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在方法和效果、创新能力上的不足。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缺乏吸引力

调查显示,63%的员工认为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一般,34%的员工认为效果需要改进。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

调查显示,有8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注重“央行文化的共性和地方文化的个性相结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在推进方式上存在一定不足。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发展学习文化的策略

(一)学习文化的发展模式

1.构建共同愿景模式。当前,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套共同的愿景宣言也在大多数单位逐渐形成,但由于这套愿景宣言并没有真正地为员工所接受,更谈不上内化于心,因而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种传统的从上至下的愿景,通常表现在个别领导或部门关起门来写出的愿景宣言。其结果令人失望的原因在于:首先,这种愿景是一次性愿景,经常被领导或管理部门认为一经完稿印刷,愿景的构建就算完成了。其次,这种愿景的形成并不是以考虑每个人的个人愿景为前提的。个人愿景通常不被作为战略愿景而加以考虑,或者,这种官方愿景只反映一两个人的个人愿景,绝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被邀请去参与到战略愿景的寻找过程中。因此,对于这种愿景,大家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拥有,更不可能用它来鼓舞自己,使自己充满活力并勇于奉献。最后,愿景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愿景建设必须成为行领导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进行,永无止境――设计并培育组织所从事事业的“主导理念”,不仅包括愿景自身,还包括志向目标和核心价值。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领导,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愿景仅仅只是个人愿景,并不能自动成为“组织的愿景”。

(1)激励员工开发个人愿景,而非组织或他人的赠予。激活学习主体,这是学习文化发展的关键。共同愿景必须是个人愿景的自然结晶和分离,这样,它才能吸引人们自愿投入其中,也才有力量,激发出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汉诺瓦保险公司的奥布赖恩说:“能够激励你的唯一愿景,就是你自己的愿景。”这并不是说,大家都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他强调的是个人的关怀。个人愿景是根植于个人的价值、个人关心的事、以及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为此,也可以说,对共同愿景的真正关切来自于个人愿景。在激励个人愿景的时候,组织务必小心,不可侵犯个人自由。没有人能够赠予别人“他的愿景”,也不能强迫别人开发愿景。如果员工没有自己的个人愿景,只是“报名加入”别人的愿景,结果只有顺从,而不会有奉献和行愿。相反,员工都因为很强的个人志向而走到一起,“1+1>2”的协同效应就会发生,进而创造出“我,或者我们,真心愿望的”美好明天。组织不再是“他们的组织”,而会变成“我们的组织”。但是,组织可以采取正面措施来创造一种氛围,以利于激发个人愿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有愿景的领导者在分享自身愿景的同时,鼓励员工把自己的愿景也分享给大家,既要让自己的梦想得到自由表达,更要擅于聆听其他人的梦想。

(2)自下而上建设共同愿景,放弃传统的从上至下的。与整个组织的所有员工进行过沟通,并了解了他们每个人的个人意愿,到共同愿景的最终形成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期间还会遇到重重阻碍,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因为组织员工的个人观点是多种多样的,据此所形成的个人愿景也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而且还有可能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等等。为此,应把共同愿景的最后确立看成是一个反复摸索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寻找不同观点之间的共通点和联系,进行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沟通,分享各种观点。

(3)加强共同愿景的推广,加入、投入和顺从。在构建共同愿景后,更重要的是吸引员工报名加入和承诺投入,否则就无法发挥其激励奉献和创造的作用。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组织命令加入、大部分员工处在“顺从”的状态。招募员工报名加入和投入的要点是:首先,自己先加入;其次,对愿景的描述要直截了当,对其中的利益不要夸大,对存在的问题更不能隐藏;再次,不要试图去“说明”,而是让员工自己选择。

2.推进团队学习模式。这里的团队学习是指精神层面上的,而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即更注重参与学习的所有员工的思维能够趋于一致、头脑能够相互融合,以利于达成组织的整体目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地把员工召集起来共同学习。员工应该是这种团队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标应该非常明确,并且其学习成果能够通过其自身所拥有的一个学习系统而得到充分的转化。只有这样,学习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第一,组织具有个性化特点,开放、自由的新型学习团队。第二,建立微信、QQ或短信等以微世界为基础的新式学习平台。第三,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采取1+2+X模式,通过进行互动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使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每一名行员的思想达成更高层次的共识,使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真正成为党员相互学习的课堂,平等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

3.建立反思机制模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学习文化的建设中,一种对工作不断进行反思的机制的建立及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反思可以使其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不断地与时俱进。尤其是,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反思则意味着银行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认真思考问题产生的缘由,并总结教训,以确保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反思的过程迫使每一名银行领导和普通员工都要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所在的这个组织,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最终使个人和组织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并且,这种反思不应该只是在事后进行,也应该在事前和事中进行。

事后的反思可以通过提问以下三个问题来完成,那就是:“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我们曾期望发生的是什么?从这两者的差距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借助于反思,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全体人员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过程也看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由此被激发出强大的创造激情和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应把反思变成实际工作方法的一部分,建立工作后反思机制。如改变原来工作总结报告型、成绩多问题少的做法,实现反思型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措施上下功夫。

4.开发学习基础设施模式。正规培训要明确目标,改善工具;要重视对学习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要重新修订教育培训制度,形成支持氛围。

(二)学习文化的发展方法

应明确以下五个方法:

1.明确目标体系。

2.从现有条件和人力出发。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10)

[作者简介]伍立凌,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经管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77-05

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关系千家万户,是商业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其业务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整体运营及生存状态。本文试根据广西区内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就此项业务的改进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支付结算业务的意义和作用

(一)支付结算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微利时代的产品创新基础

随着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国家收紧信贷、严控建设用地、清理新开工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加上近年来证券市场逐步发展,人们逐步建立了投资意识,储蓄资金分流严重,银行业存贷款利差急剧缩小,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盈利空间不断变小。再加上历史形成的大量呆、坏账无法收回,甚至还被迫为大量的“应收利息”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种种事实都表明,商业银行已进入了微利时代。国有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银行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将越来越小,必须寻求和开拓新的途径来扩展利润。

纵观国际金融发展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年来,许多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不仅成为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大有赶超利息收入之势。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支付结算业务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品创新基础,它的发展应成为增强竞争力、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支付结算业务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与企业生存

支付结算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运动的重要环节,结算环节畅通与否、结算速度快慢、结算管理工作力度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银行的资金营运、自身的整体形象及生存。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支付结算业务直接反映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水平,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环境,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支付结算业务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

支付结算业务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广大客户办理支付结算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安全、稳定的收益,是国有商业银行汇集闲散资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其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支付结算业务的直接收益在商业银行经营利润中的占比较低(例如,广西某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支付结算收入为6309万元,经营利润14.16亿元,支付结算收入仅占经营利润的4%),因此在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地位很低,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潜力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四)支付结算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商业银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等总原则。以广西为例,广西目前共有88个县(市区),748个镇,576个乡,县域面积23.0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7.5%,人口435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47%。新农村建设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发挥优势、发展壮大的广阔舞台及历史机遇,面对农业重新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做好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对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政策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1.支付结算业务法规制度仍需完善

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变化的要求。部分支付结算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废除,同时,涵盖新业务、新系统的法律法规亟需出台。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对维护结算秩序的保障作用尚待进一步加强。例如,《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一是基层金融机构在受理票据时不仅要依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同时还要依据《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审核支票的用途,增加了对受理票据的附加条件,违反了《票据法》中“见票即付”的规定;二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针对银行而言,对企业恶意贴现、提供虚假资料套取银行信用、票据资金的使用与票据上填写用途不符等行为的处罚明显不够,缺乏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三是现行的支付结算法规制度不能适应电子业务发展的要求,缺乏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创新支付业务的法律规范,缺少增强法规制度观念和严格执行制度的行为责任。

2.支付结算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2003年修订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规定,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管权由人民银行行使,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由人民银行会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其他有关结算纠纷、结算举报的受理和处置以及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由银行监督部门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支付体系的内在联系,增加了支付体系监管的协调成本,削弱了支付体系监管的效率,对当前结算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3.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政策仍需完善

虽然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成本收益不一致的问题,但仍存在部分结算业务服务收费不合理、收费只是象征性的现象。据测算,部分结算业务收费仅为银行办理业务所付出成本的1/20(比如银行承兑汇票异地托收按规定只能收取l元的邮电费,但目前各行为确保安全大都采用特快专递来进行托收,每件国内特快专递的费用为22元左右)。一些结算业务收费没有明确定价,或者是缺少行业性统一规定,结算收入占营业额收人的比例偏低。

(二)支付结算人员缺乏业务知识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

1.支付结算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尚待加强

目前支付结算工作在部分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层认为支付结算是简单的业务操

作,不需要太多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不注重对支付结算人员的岗位培训,以自学为主。特别是一些新的支付结算业务,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和结算技能难以满足基层金融服务的需要。例如,某商业银行网内往来系统(3.O版)已上线运行几个月了,但部分结算业务人员对该系统基本概念、运行方式、安全控制方式等认识还很模糊;另外有的结算业务人员对什么样的结算业务该收费、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收费的依据何在等问题不求甚解,只是凭直觉、记忆或习惯进行收费。

2.支付结算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欠缺

由于当前一刀切式的考核体系,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没有考虑根据不同考核主体的职责要求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结算业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支付结算工作质量。

(三)支付结算体系的维护及建设尚待加强

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机制尚不健全,支付体系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尚不完备,局部性系统瘫痪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票据截留系统、电子验印系统、支付密码系统建设的滞后,犯罪分子利用票据、银行卡、网上支付等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进行诈骗的活动十分猖獗。

支付系统的利用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大小额支付系统尚未实现与同城清算系统、反洗钱现场监管软件系统的链接,账户管理系统尚未实现与征信系统、工商系统、税务系统的链接。

(四)当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政府定价标准较低,银行人不敷出

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政府定价标准明显偏低,远远无法覆盖商业银行为提供支付结算业务服务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导致部分银行业经营管理者产生“支付结算工具不可缺少,服务不应加大投入”的思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支付结算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进而出现支付结算业务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品种创新乏力、结算工具单一、服务质量下滑的局面。

2.支付结算业务收费价格的管理部门多

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价格的管理部门多,有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各地人行及物价部门、商业银行总行及相关部门等。价格的执行文件多且时间跨度长,目前还在执行的最早的文件为发改委即原国家计委在1996年出台的文件。手工收费的项目多,有的是银行出于拓展客户的需要,有的是结算人员由于学习不够或疏忽,存在有些应收支付结算服务收费项目不收或漏收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人。

(五)支付结算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对支付结算产品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使用的还是较传统的营销手段,未能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1.经营方式限于思维定势,营销阶段尚为初级

经营方式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习惯思维和做法上,在营销中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以产品作为导向的阶段。没有建立起与客户长期双向沟通的关系,也没有把整合市场营销管理提高到总揽全局业务经营的高度来认识,很少把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与金融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导致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

2.营销实践经验、营销人才及营销运行机制缺乏

由于缺乏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专业的营销人才及有效的营销运行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作用微弱。在应用营销手段的实践上,国有商业银行缺少经验,缺乏相应的营销人才。这不仅导致银行在对自身的支付结算产品业务进行整合营销中缺少系统的理论根据,而且局限性较强,缺乏现实上的指导意义,缺乏营销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中既没有设立营销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起以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具体营销策略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都不尽人意,已有的营销活动也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导致市场营销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支付结算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确保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交流日趋频繁,支付结算业务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结算业务是金融行业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环节,其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提高支付结算制度的权威性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修订《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健全和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为支付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强支付结算业务队伍建设

1.加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业务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要将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列为常规管理工作。通过此类教育增强支付结算人员敬业爱岗的主人翁责任感,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

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要定期培训支付结算人员,以《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金融法律法规为重点学习内容,使其掌握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专业技术问题,以此保证支付结算秩序的稳定。

最后,要经常组织现职在岗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或业务学习。在培训或学期中结合相关人员的本职工作进行具体专业考核,由此提高支付结算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2.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激发支付结算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责任心,以此保证支付结算工作的质量。

(1)改进绩效考评。要改变当前一刀切式的考核体系,逐步对各行实行分类考核,在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共同类指标和个性化指标。共同类指标主要包括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资产质量、人均效益等指标;个性化指标可依据当地市场特色确定,同时还要根据各行个性赋予考核指标以不同权重,引导各行扬长避短进行特色化、差别化经营。比如桂林、北海的旅游业,柳南的汽配业,宾阳、合浦的特色手工业,崇左的制糖及边贸业等。

(2)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合理确定业务经营计划,实现绩效考核由数量增长型向内在价值型转变,将内控评价指标作为基层行和网点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其在调整结构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展业务、提高效益。

(3)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以分层考核为导向,根据柜员岗位、管理岗位等不同考核主体的职责要求,突出不同的考核重点,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推进员工考核精细化,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奖优罚劣、和谐竞争。同时,也要加大对结算业务从业人员业务无风险和无差错奖励制度,从而调动结算业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的维护及建设

为加强维护现有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努力做好

支付结算新系统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应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维护好目前在线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内往来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等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做好支票影像截留系统的各项上线准备工作。

1.对现行的支付系统进行不断的版本升级,进一步完善其业务处理功能,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2.建章立制,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已不适应新系统要求。应根据系统运行的具体模式、操作特点、岗位要求,修订原有的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岗位的设置和各岗位职责权限以及合理兼岗。确保各项操作有章可循、各个岗位有规可遵,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清算资金安全运行。

3.建立支付危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灾难备份系统,制定支付体系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诸如恐怖袭击、骇客攻击等突发事件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组织体系实行逐级负责的原则,各级金融机构分支机构设立支付危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上报和处理本机危机,防止灾难事件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杠杆的引导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杠杆引导不同的客户群体使用不同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支付结算服务。利用银行的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利用各种支付结算服务方式之间不同的收费引导他们使用不同的产品。

比如对外出务工的劳务人员,引导他们通过“漫游汇款”进行汇款,这样一是资金安全有保障,二是资金到账时间快,三是不用在银行开户、不用支付账户服务费或卡的年费,四是汇款人及收款人所需办理的手续都很简单。

对信用良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或个体农产品收购户,可以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支付结算服务套餐,鼓励他们使用支票等非现金支付手段,以节约费用支出、降低结算风险。

(五)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营销效力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支付结算新产品开发力度,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产品营销的效力,以支付结算新产品与特色服务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1.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个性化支付结算新产品。国有商业银行应完善结算方式,疏通结算渠道,根据市场需要创新研发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支付结算服务需求的结算新品种。具体而言,即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现有的支付结算方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高端客户提品方案,同时又兼顾中小客户的需求,在收费、资金到账时间上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比如目前在部分商品经济较为发达、银行网点分布稀疏的农村地区对银行卡(存折)跨行取现的需求较强烈,而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算好成本账,经过可行性分析后尽快着手研发。

2.整合服务流程,创新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是产品的延伸”的观念。金融业是服务行业,金融产品的好坏完全是由客户凭着自己所体验到的服务水平来评判的,因此,提高支付结算产品的营销效力必须建立在各级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

3.统一经营理念,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形象。当前,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就演变为品牌和银行形象的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引进科学的现代企业形象策略,从企业内部构筑统一的企业精神、管理文化和行为规范,外部设计统一的机构实体显示和识别系统,既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又是开展市场整合营销活动的基础。通过整体形象的改善,使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载体更加丰富,可以不断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增进公众的信任度,加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4.整合产品宣传方式,开展公关活动。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和方式对支付结算产品进行宣传。采取“一个声音、一个面目”的表现手法,使所有的传播信息均呈现一致的模样与个性。开展公关活动以强化与消费者的沟通,树立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形象。国有商业银行从事的整合市场营销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业务经营,虽然其目的是销售金融产品,但注意力更多是放在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培育上。可以说,整合市场营销也是一种文化交流,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一方面升华银行形象,树立其特色品牌;另一方面也借此增强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获取客户的情感认同,因此,要进行企业形象的整合塑造。

5.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技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营销队伍素质,为满足各行产品营销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力度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疏通和完善支付结算政策传导机制,做好面向社会大众的结算业务宣传工作。

银行员工支行工作总结篇(11)

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性服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关系千家万户,是商业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其业务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整体运营及生存状态。本文试根据广西区内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就此项业务的改进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支付结算业务的意义和作用

(一)支付结算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微利时代的产品创新基础

随着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国家收紧信贷、严控建设用地、清理新开工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加上近年来证券市场逐步发展,人们逐步建立了投资意识,储蓄资金分流严重,银行业存贷款利差急剧缩小,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盈利空间不断变小。再加上历史形成的大量呆、坏账无法收回,甚至还被迫为大量的“应收利息”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种种事实都表明,商业银行已进入了微利时代。国有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银行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将越来越小,必须寻求和开拓新的途径来扩展利润。

纵观国际金融发展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年来,许多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不仅成为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大有赶超利息收入之势。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支付结算业务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品创新基础,它的发展应成为增强竞争力、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支付结算业务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与企业生存

支付结算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运动的重要环节,结算环节畅通与否、结算速度快慢、结算管理工作力度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银行的资金营运、自身的整体形象及生存。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支付结算业务直接反映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水平,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环境,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支付结算业务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

支付结算业务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广大客户办理支付结算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安全、稳定的收益,是国有商业银行汇集闲散资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其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支付结算业务的直接收益在商业银行经营利润中的占比较低(例如,广西某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支付结算收入为6309万元,经营利润14.16亿元,支付结算收入仅占经营利润的4%),因此在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地位很低,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潜力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四)支付结算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商业银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等总原则。以广西为例,广西目前共有88个县(市区),748个镇,576个乡,县域面积23.0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7.5%,人口435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47%。新农村建设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发挥优势、发展壮大的广阔舞台及历史机遇,面对农业重新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做好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对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政策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1.支付结算业务法规制度仍需完善

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变化的要求。部分支付结算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废除,同时,涵盖新业务、新系统的法律法规亟需出台。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对维护结算秩序的保障作用尚待进一步加强。例如,《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一是基层金融机构在受理票据时不仅要依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同时还要依据《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审核支票的用途,增加了对受理票据的附加条件,违反了《票据法》中“见票即付”的规定;二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针对银行而言,对企业恶意贴现、提供虚假资料套取银行信用、票据资金的使用与票据上填写用途不符等行为的处罚明显不够,缺乏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三是现行的支付结算法规制度不能适应电子业务发展的要求,缺乏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创新支付业务的法律规范,缺少增强法规制度观念和严格执行制度的行为责任。

2.支付结算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2003年修订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规定,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管权由人民银行行使,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由人民银行会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其他有关结算纠纷、结算举报的受理和处置以及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由银行监督部门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支付体系的内在联系,增加了支付体系监管的协调成本,削弱了支付体系监管的效率,对当前结算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3.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政策仍需完善

虽然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成本收益不一致的问题,但仍存在部分结算业务服务收费不合理、收费只是象征性的现象。据测算,部分结算业务收费仅为银行办理业务所付出成本的1/20(比如银行承兑汇票异地托收按规定只能收取l元的邮电费,但目前各行为确保安全大都采用特快专递来进行托收,每件国内特快专递的费用为22元左右)。一些结算业务收费没有明确定价,或者是缺少行业性统一规定,结算收入占营业额收人的比例偏低。

(二)支付结算人员缺乏业务知识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

1.支付结算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尚待加强

目前支付结算工作在部分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层认为支付结算是简单的业务操作,不需要太多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不注重对支付结算人员的岗位培训,以自学为主。特别是一些新的支付结算业务,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和结算技能难以满足基层金融服务的需要。例如,某商业银行网内往来系统(3.o版)已上线运行几个月了,但部分结算业务人员对该系统基本概念、运行方式、安全控制方式等认识还很模糊;另外有的结算业务人员对什么样的结算业务该收费、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收费的依据何在等问题不求甚解,只是凭直觉、记忆或习惯进行收费。

2.支付结算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欠缺

由于当前一刀切式的考核体系,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没有考虑根据不同考核主体的职责要求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结算业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支付结算工作质量。

(三)支付结算体系的维护及建设尚待加强

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机制尚不健全,支付体系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尚不完备,局部性系统瘫痪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票据截留系统、电子验印系统、支付密码系统建设的滞后,犯罪分子利用票据、银行卡、网上支付等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进行诈骗的活动十分猖獗。

支付系统的利用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大小额支付系统尚未实现与同城清算系统、反洗钱现场监管软件系统的链接,账户管理系统尚未实现与征信系统、工商系统、税务系统的链接。

(四)当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政府定价标准较低,银行人不敷出

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政府定价标准明显偏低,远远无法覆盖商业银行为提供支付结算业务服务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导致部分银行业经营管理者产生“支付结算工具不可缺少,服务不应加大投入”的思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支付结算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进而出现支付结算业务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品种创新乏力、结算工具单一、服务质量下滑的局面。

2.支付结算业务收费价格的管理部门多

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价格的管理部门多,有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各地人行及物价部门、商业银行总行及相关部门等。价格的执行文件多且时间跨度长,目前还在执行的最早的文件为发改委即原国家计委在1996年出台的文件。手工收费的项目多,有的是银行出于拓展客户的需要,有的是结算人员由于学习不够或疏忽,存在有些应收支付结算服务收费项目不收或漏收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人。

(五)支付结算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对支付结算产品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使用的还是较传统的营销手段,未能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1.经营方式限于思维定势,营销阶段尚为初级

经营方式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习惯思维和做法上,在营销中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以产品作为导向的阶段。没有建立起与客户长期双向沟通的关系,也没有把整合市场营销管理提高到总揽全局业务经营的高度来认识,很少把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与金融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导致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

2.营销实践经验、营销人才及营销运行机制缺乏

由于缺乏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专业的营销人才及有效的营销运行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作用微弱。在应用营销手段的实践上,国有商业银行缺少经验,缺乏相应的营销人才。这不仅导致银行在对自身的支付结算产品业务进行整合营销中缺少系统的理论根据,而且局限性较强,缺乏现实上的指导意义,缺乏营销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中既没有设立营销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起以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具体营销策略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都不尽人意,已有的营销活动也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导致市场营销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支付结算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确保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交流日趋频繁,支付结算业务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结算业务是金融行业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环节,其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提高支付结算制度的权威性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修订《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健全和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为支付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强支付结算业务队伍建设

1.加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业务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要将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列为常规管理工作。通过此类教育增强支付结算人员敬业爱岗的主人翁责任感,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

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要定期培训支付结算人员,以《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金融法律法规为重点学习内容,使其掌握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专业技术问题,以此保证支付结算秩序的稳定。

最后,要经常组织现职在岗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或业务学习。在培训或学期中结合相关人员的本职工作进行具体专业考核,由此提高支付结算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2.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激发支付结算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责任心,以此保证支付结算工作的质量。

(1)改进绩效考评。要改变当前一刀切式的考核体系,逐步对各行实行分类考核,在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共同类指标和个性化指标。共同类指标主要包括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资产质量、人均效益等指标;个性化指标可依据当地市场特色确定,同时还要根据各行个性赋予考核指标以不同权重,引导各行扬长避短进行特色化、差别化经营。比如桂林、北海的旅游业,柳南的汽配业,宾阳、合浦的特色手工业,崇左的制糖及边贸业等。

(2)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合理确定业务经营计划,实现绩效考核由数量增长型向内在价值型转变,将内控评价指标作为基层行和网点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其在调整结构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展业务、提高效益。

(3)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以分层考核为导向,根据柜员岗位、管理岗位等不同考核主体的职责要求,突出不同的考核重点,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推进员工考核精细化,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奖优罚劣、和谐竞争。同时,也要加大对结算业务从业人员业务无风险和无差错奖励制度,从而调动结算业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的维护及建设

为加强维护现有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努力做好支付结算新系统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应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维护好目前在线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内往来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等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做好支票影像截留系统的各项上线准备工作。

1.对现行的支付系统进行不断的版本升级,进一步完善其业务处理功能,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2.建章立制,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已不适应新系统要求。应根据系统运行的具体模式、操作特点、岗位要求,修订原有的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岗位的设置和各岗位职责权限以及合理兼岗。确保各项操作有章可循、各个岗位有规可遵,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清算资金安全运行。

3.建立支付危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灾难备份系统,制定支付体系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诸如恐怖袭击、骇客攻击等突发事件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组织体系实行逐级负责的原则,各级金融机构分支机构设立支付危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上报和处理本机危机,防止灾难事件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杠杆的引导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杠杆引导不同的客户群体使用不同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支付结算服务。利用银行的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利用各种支付结算服务方式之间不同的收费引导他们使用不同的产品。

比如对外出务工的劳务人员,引导他们通过“漫游汇款”进行汇款,这样一是资金安全有保障,二是资金到账时间快,三是不用在银行开户、不用支付账户服务费或卡的年费,四是汇款人及收款人所需办理的手续都很简单。

对信用良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或个体农产品收购户,可以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支付结算服务套餐,鼓励他们使用支票等非现金支付手段,以节约费用支出、降低结算风险。

(五)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营销效力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支付结算新产品开发力度,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产品营销的效力,以支付结算新产品与特色服务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1.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个性化支付结算新产品。国有商业银行应完善结算方式,疏通结算渠道,根据市场需要创新研发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支付结算服务需求的结算新品种。具体而言,即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现有的支付结算方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高端客户提供产品方案,同时又兼顾中小客户的需求,在收费、资金到账时间上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比如目前在部分商品经济较为发达、银行网点分布稀疏的农村地区对银行卡(存折)跨行取现的需求较强烈,而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算好成本账,经过可行性分析后尽快着手研发。

2.整合服务流程,创新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是产品的延伸”的观念。金融业是服务行业,金融产品的好坏完全是由客户凭着自己所体验到的服务水平来评判的,因此,提高支付结算产品的营销效力必须建立在各级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

3.统一经营理念,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形象。当前,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就演变为品牌和银行形象的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引进科学的现代企业形象策略,从企业内部构筑统一的企业精神、管理文化和行为规范,外部设计统一的机构实体显示和识别系统,既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又是开展市场整合营销活动的基础。通过整体形象的改善,使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载体更加丰富,可以不断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增进公众的信任度,加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4.整合产品宣传方式,开展公关活动。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和方式对支付结算产品进行宣传。采取“一个声音、一个面目”的表现手法,使所有的传播信息均呈现一致的模样与个性。开展公关活动以强化与消费者的沟通,树立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形象。国有商业银行从事的整合市场营销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业务经营,虽然其目的是销售金融产品,但注意力更多是放在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培育上。可以说,整合市场营销也是一种文化交流,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一方面升华银行形象,树立其特色品牌;另一方面也借此增强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获取客户的情感认同,因此,要进行企业形象的整合塑造。

5.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技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营销队伍素质,为满足各行产品营销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力度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疏通和完善支付结算政策传导机制,做好面向社会大众的结算业务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