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8 06:33:26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71-01

小学时期是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的基础性时期,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学事业,更是一门需要我们教师不断钻研和反思的教学艺术。时代瞬息万变,小学语文的教学艺术也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推陈出新。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教学难题,提出相应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兴趣的挖掘以及合理布置家庭作业这四个方面。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改善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传统的一些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形势了,比如说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迫于升学的压力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单方面地将学生当做是接受知识的机器,一贯只求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接受能力。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人翁的地位,有权利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比如说很多的课文单元都是意在讲一些诸如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通过课本讲授毕竟是不够生动形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能够和学生进行问答式的课上交流,让学生们阐述自己的认识的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教学观念都是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的,很多的传统教学观念也有合理和值得当代教育者不断借鉴和传承的内容。作为一名具备责任心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地的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新旧相融。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教师很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总之,紧随时代的步伐,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艺术之一,值得我们每名教师为之不断钻研和探究。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福禄贝尔说过:“习惯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习惯更是陪伴孩子们的终身教师。”在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习惯成自然。”的确,习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影响地位。在教育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每一位教师的教中之义。小学语文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内容的学习都是有章可循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学习规律,并且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其在学习中就能够更加轻松和和谐。语言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它的学习秘诀就在于读背,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使用它与人交流。比如说,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汉语拼音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的来汉字学习。如果学生的拼音基础不扎实,学生在学习汉语字、词、句方面就将处于非常棘手的境况,更不用说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了。汉语拼音的学习中,有非常利于学生记忆的口诀,如果学生能够成功背诵口诀的话,就能够顺利掌握拼音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讲,记忆拼音口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背习惯。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养成每天背诵一遍的好习惯,然后逐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建立主观能动性,养成每日读背的好习惯。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这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艺术之一,更是在为学生的终身语文水平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特色教学,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特色教学,一直是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境界。特色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客观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的行为。因材施教就是特色教学的一种呈现方式。因材施教早在千年之前就是中外教育家的必然选择。孔子不仅是因材施教的倡导者,更是因材施教的身体力行者。孔子流芳百世的七十二得意门生,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的代表性成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差别和使用语言的习惯的不同,在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开展有效地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助推器,有了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跟教师进入所讲授的课文之中。总之,开展特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更是一门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艺术。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2)

一、语文教学模式观

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是建立在一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内部规律的揭示,是对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结构化研究的产物。它可以用简约的形式,再现性地描述现实存在的复杂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行为过程以及操作要领等结构要素被直观地表现出来,成为人们认识和操作教学过程的一种便捷的工具。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育体制僵化、教学理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呆板、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无理、教师素质不高等。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旧五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语文教学“新八股”(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总结特点)的消极影响很大。进入新时期后,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解构与建构,如“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都对语文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有的教学模式赖以存在的教育哲学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功能目标与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彭老师在已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入—总—分—出”四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一方面继承了语文教学传统,另一方面切合了现代教育思想,发展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四步教学法”具体阐述为:(1)入——背景参考,情境导入;(2)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3)分——文本研习,对话讨论;(4)出——总结训练,拓展延伸。[2] 由此,彭小明教授还总结了教学模式建构的六大策略:(1)强化教学模式建构意识;(2)营造教学模式建构氛围;(3)确定教学模式建构对象;(4)选择教学模式建构方式;(5)提高教学模式建构能力;(6)反思教学模式建构结果。以及四种方法:(1)反思实践,自觉建构;(2)理论引导,主动建构;(3)继承传统,创新建构;(4)不同情形,多元建构。[3]

二、写作学习与教学观

自2001年7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人们学习写作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多元文化”、“发展个性”、“教育民主”等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学生认识到“知识中心”、“文体为本”、“注重结果”、“强调章法”、“要求统一”等观念需要重新审视和更新。彭小明老师认为,写作学习必须树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快乐作文;回归生活,积累为主;真情实感,为情造文;追求个性,自由表达;淡化文体,注重语言;反复训练,写中学写。[4]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彭老师总结了关于写作学习需要遵循的原则、规律、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彭老师认为,写作学习要遵循五项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动力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总结前人经验,彭老师将写作学习规律归纳为以下几条:人文共进律、知行合一律、主客互化律、博而能一律、学以致用律、从无到有律、法而无法律和先放后收律。彭老师还提出了写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内容与形式结合,作文与读文结合;作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结合;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写实与写虚相结合和勤学与多改相结合。众所周知,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写作训练,训练是提高写作素养的必然途径。彭老师认为一切影响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都应该纳入写作学习训练的内容。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文体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六项训练是最基本的写作训练。另外,彭小明老师对中外典型的写作训练模式进行了总结:基于“语言·思维”的作文教学模式(如观察分析表达模式、语言思维模式、分格作文模式);基于“文体·过程”的作文教学模式(如“文体中心”教学模式、“重视过程”教学模式、“快速作文”教学模式);基于“动力·兴趣”的作文教学模式(如情境作文教学模式、活动作文教学模式、话题作文教学模式);基于“做人·作文”的作文教学模式(如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基于“电脑·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如电媒作文、多媒体作文、网络作文教学模式)。[5]并由此提出了写作训练的梯级渐进模式:写虚作文(如联想作文、想象作文)——写实作文(如生存作文、生活作文、生命作文)——创新作文(如个性化作文、研究性作文、创意写作)。[6]这一训练序列符合学生心身发展规律与写作学习规律。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观

教育部2003年3月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方案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3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诉求,彭老师提出,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教材或由语文教材延伸至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方式,具有语文性与探究性的特点。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科学为主要领域,以活动为载体,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模式,以探究为主要手段,以培育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

彭小明老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一书中总结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四大过程、五大模式、七大研究方法、五大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四大过程是:提出问题——分工合作——研究思考——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语文研究性学习五大模式是:学科渗透模式;综合课程模式;活动课程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实验研究模式。语文研究性学习七大方法是: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五大学习方式是:资料性研究性学习、专题性研究性学习、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文本拓展式研究性学习、比较式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文献综述、学术论文、论著等形式呈现。彭老师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营造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7]

四、语文教学技能观

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是教师培养的永恒主题,也是国内外教育界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适应教师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引导教师自觉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技能,彭小明老师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建构了“359大语文教学实践训练体系”:“三环节——五课功——九技能”。三个环节即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五个基本功即听课、评课、备课、说课、上课全面训练;九大技能包括上课时具备的各项能力技巧,如导入、提问、讲授、演示、板书、多媒体、练习设计、评价、课外辅导等。由此彭老师主编了教材《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基本体系是:(1)备课技能训练。强调备课纲、备教材、备练习、备语言、备板书、备方法、备教具、备学生;(2)讲授技能训练。强调讲文题、讲文眼、讲文路、讲文法、讲文旨、讲文体、讲文人;(3)导入技能训练。介绍文学手段导入法、艺术手段导入法、现代技术导入法、活动游戏导入法、实物模型导入法,复习旧知导入法、设疑质疑导入法和开门见山导入法等方法;(4)提问技能训练。阐述回忆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运用型提问、分析型提问、综合型提问和评价型提问。阐释直问、反问、追问和串问等方法;(5)教学板书技能训练。注重介绍锤炼语言、借用符号、运用线条、制作表格、创造图形和调配色彩五大技法;(6)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训练。主要阐释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题库型、教学游戏型和资料库型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7)课堂评价技能训练。教师要掌握五项关键技能:一是编写课堂评价方案,二是有效理答,三是作业设计与反馈,四是试题编制,五是表现性评价设计与运用;(8)听课技能训练。听课一要听语言,看教学功底;二要听内容,看教学关键;三要听艺术,看教学策略;四要听反馈,看课堂情境;(9)评课技能训练。评课的主要内容是:评表达、评设计、评内容、评策略、评风格、评效果;(10)说课技能训练。说课的基本环节有: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8]

五、语文教学板书观

教学板书是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教师花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的出现,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笔者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板书,更提倡教学板书的新设计和新创意。只有这样,教学板书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彭老师立足于理论研究,并且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进行了总结概括。在此基础上在《教育评论》连续发表六论:《教学板书设计系统论》(2003.8)、《教学板书分类论》(2003.10)、《教学板书审美论》(2004.2)、《教学板书优化论》(2004.8)、《教学板书设计论》(2005.12)、《教学板书特征论》(2007.8)。并出版了《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一书,建构了完整的语文教学板书设计体系:1.语文板书的类型(文字式、线条式、图示式、板画);2.语文板书的要素(主体、客体、载体、受体);3.语文板书的审美(文字美、语言美、形式美、内容美);4.语文板书的特征(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5.语文板书的功能(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审美教育);6.语文板书的设计原则(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计划性、灵活性、多样性、个性、整体性、重点性、审美性);7.语文板书设计的要求(态度要认真、内容要科学、书写要端正、语言要精炼、色彩要和谐、风格要独特);8.语文板书设计的技巧(锤炼语言、借用符号、利用线条、运用表格、创造图形、调谐色彩);9.语文板书的方法(摘录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对比法、赋形法、表解法、综合法……);10.语文板书设计的步骤(钻研教材概括内容、选择形式表现内容、反复修改突出内容)。[9]

六、校园文学活动观

彭小明老师目前任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从小喜欢文学,上世纪80年代在中小学任教《语文》时就发表文学作品、科学小品100余篇。在自己写作的同时也指导学生写作。到大学后还任教《大学写作》和研究生课程《写作学原理》。2012年还领衔成功申报浙江省第一个“写作理论与实践”硕士点。

校园文学不仅指中小学生的文学创作,泛指反映校园的文学作品及任何人在校园创作文学作品。新课程改革的开始,校园文学社团异常活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优秀人才。与当前“校园文学”较为繁荣的状况相比,“校园文学”的理论研究十分不足。校园文学研究包括校园文学的活动研究、校园文学的教学研究和校园文学的理论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探索校园文学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语文教育途径、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6年彭老师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对校园文学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2009年5出版《论校园文学》(中国文联出版社),本书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校园文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富有开创性、启迪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全书分为绪论及“校园文学历史与发展”、“校园文学活动”、“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校园文学与学校教育”、“校园文学创作”五章,附录“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的部分重要研究动态资料,包括毛志成、陈金明、田慧生、傅国亮等名家有关校园文学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文学研究,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学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10]

彭小明老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凭借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符合“新课改”需要的新教学观念,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经验介绍。三十多年来,彭老师一直为语文教育的研究默默地付出着,每一个新理念的提出都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对他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值得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陈思.彭小明语文教育观[J].现代语文,2009,(11):8-10.

[2]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1-106.

[3]封力华,彭小明.语文教学模式论:建构与解构[现代语文,2008,(11):142-144.

[4]彭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学语文,2008,(9).

[5]彭小明.我国中小学典型作文教学模式评述[J].温州大学学报,2012:85-90.

[6]彭小明,林陈微.写作学习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7]彭小明.语文研究性学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

[8]彭小明,郑东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3)

鉴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指导时,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巧妙地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灵活教学,就以“自主学习”为借口,罔顾课堂教学效率,盲目追求“自主学习”,这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模式,通过对思维式情境的创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自主、活跃地进行阅读方法的学习。教师引导小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充分的发小学生的课堂主题作用,以便于得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二、总结学习方法

想要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良好的阅读方法十分重要,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小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益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增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句子深入内涵的目的。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不断增加阅读实践,累积阅读量,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找出一定的阅读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主动的进行语文课文的阅读,并积极地总结经验和规律,找到真正适合的阅读方法,以便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针对课文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及较强的概括性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阅读,共同总结规律,通过提高规律实用性,提高小学生对阅读方法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4-01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在美国为众多教育家推崇并广泛使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我国从90 年代初起,逐步把合作学习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合作氛围中共同探讨、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有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已从理论逐步转为行动。教学行动研究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解决实践与研究脱节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国内真正将行动研究和合作学习有效结合的研究还较少。鉴于此,笔者运用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观察、访谈、参与、反思、实践等,不断总结改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小组学习模式。

2.英语课堂应用合作学习策略存在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由于很多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内涵认识不足,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使得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效力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合作教学实践中出现教师能力与技巧缺乏、与家长沟通不足等问题。另外,部分学生合作意识淡薄,过分依赖小组其他成员。

2.1 第一阶段:开放式小组学习

要实施开放式的行动研究,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通过反复实践重新确认问题,然后制定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反思与评价效果,最后写出研究报告。(王蔷,2002:41-42)。高一第一学期,笔者在所教授的两个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开放式小组学习,并作为观察者亲身参与实践,不断反思教学活动。

2.1.1出现的问题

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学生对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第一堂英语阅读课(每周一堂),上课时老师多数时间都在唱独角戏,绝大部分学生与老师缺乏有效互动。依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高一新生的通病。那么如何才能让新生尽快适应新英语教学模式,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2.1.2 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小组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的优选策略之一。第一步合理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根据学生性别、中考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因素,将每班60名学生分为10个组,保证各组总体水平相当,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各组推选产生一名组长。

从第二堂英语阅读课开始,各小组每堂课要按要求自选文章进行阅读。阅读中学生首先要填写阅读报告,包括文章大意、新单词、新词组、总结等。其次,各小组轮流就所读文章进行展示(每周2~3组),形式不限。教师根据展示情况及阅读报告对小组及各成员作出评价。

2.1.3 信息反馈与效果评价

第一阶段的小组学习后,笔者通过问卷、交谈等方式,了解了学生对于开放式小组学习的看法。调查发现,大家一开始感到新鲜、好奇,能够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分工不明确,效率偏低;讨论不充分,缺乏见地;不掌握阅读策略,缺乏合作精神等问题。

2.2 第二阶段:指导型学习小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及时总结反思,制定新的策略,以此来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

2.2.1 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首先,对小组进行合理分工。例如:朗读好的作为领读,认真的担当记录员,各成员轮流担任展示者。第二,细化阅读报告,将总结文章变为段落总结。第三,统一选取阅读材料,保持适当难度。第四,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阅读策略。第五,增强师生沟通,适时进行提问并给出指导意见。

2.2.2信息反馈与效果评价

在第一学期接近尾声时,每位学生都对小组学习进行了评价,普遍认为小组学习加深了同学及师生感情,自己逐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由于开放式小组学习生词多、句式复杂会产生挫败感,降低积极性。而指导型小组学习通过教师指导,能使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模式,事半而功倍,学生更青睐于后者。

3.交互式小组学习

综合前两阶段的教学行动,笔者认为小组学习应突出学生间以及师生间在方法、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由此产生了交互式小组学习的构想。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形成交互、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结合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指导。

此学习模式大致分为前期准备、集体讨论及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通读中着重注意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为讨论阶段做好充分准备。集体讨论阶段,是该模式的核心阶段。学生运用教师指导的阅读策略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重难点问题。科学运用这些策略是集体学习取得好效果的关键。通过教师提问、指导,学生讨论、作答,师生之间形成了新型的“指导—参与”关系。后期总结阶段,把仍未解决的问题通过与老师或与其它小组交流来解决,提出意见,总结完善,为下次学习做准备。

该模式形成了成员间、小组间以及师生间三层关系,更大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4.结语

本文依托教学行动研究,分两个阶段实施小组学习策略。策略的制定实施始终处于探索阶段,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只希望本研究能激起更多研究者的共鸣,来共同探讨出更有效的方法使合作学习的功效最大化。本研究开展的时间较短,总结出的交互式小组学习模式能否被广泛接受还需更多教育研究者的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平平,花亮.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一项教学行动个案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6)49-53, 160

[2]卢敏坚.试论英语组实施合作学习之功效[J]. 广西教育, 2002: 16-17

[3]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5)

在当前各科课程进行革新的大潮流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阅读习作、过程总结等许多方面。然而,这些都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当我们面对当前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务必要拿出一定的勇气进行探究与发现,认真分析并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探究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形成一个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语文作为一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帮助小学生开拓眼界,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与此同时,语文还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起点,因此学好语文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以此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发展。

一、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水平

小学阶段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学生迈向更高阶段进行学习的奠基石,它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具有好学、好动、好新的特点,正是他们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与认识。在当前的学习情况下,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接触到许多人文性的知识,也能够进行认字、识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小学生对语文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与认识。小学生们正处在对万物好奇的状态下,因此对语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些日常对话或者是一些常用部分,并且已经能够通过语文这门课程发现许多新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其他小学学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这一科目存在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只有对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快速发展,保障更多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总结出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

1、讲授的课程难以消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按照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小学生的内在潜力。另外,教师的讲解内容已经将课堂上的45分钟满满的占据,讲授的内容之多,任务之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无法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无效。

2、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的一点,并且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这一重要原则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将教材与教参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结合,没有及时的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导致讲授的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学生也提不起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当前情况下,需要教师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课程中的一些知识制作成幻灯片,配以小学生喜欢的图案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为小学生们播放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视频或短片,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新鲜的教学方式,从而对语文学习有更高的热情。

3、教学不够互动化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前小学生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的注重传授知识,并没有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互动,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并没有进行共同的学习,教师不了解学生们对哪些知识不理解或者是掌握的不好,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学会调动语文课堂的和谐学习气氛,使学生们提起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更多的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不解,并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有利于教师制定出符合当前学生们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制定出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成绩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4、教学中疏于培养学生的爱好

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到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经过具体的调查来看,其中仍然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导致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没有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不应该单单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授语文知识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们不同的爱好,使他们能通过语文这门课程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更能发挥自身存在的潜能。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倾注了众多的研究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这就要求众多的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出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为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武维卫.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6)

小学时期是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教师不断钻研和反思的艺术。时代瞬息万变,小学语文的教学艺术也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推陈出新。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改善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传统的一些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形式了,如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迫于升学的压力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单方面地将学生当做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只求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接受能力。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人翁的地位,有权利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如很多的课文都是意在讲一些诸如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通过课本讲授毕竟不够生动形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能够和学生进行问答式的课上交流,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认识的话,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教学观念都是不适合当前教学的,很多的传统教学观念也有合理和值得当代教育者不断借鉴和传承的内容。作为一名具有责任心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新旧相融。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福禄贝尔说过:“习惯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习惯更是陪伴孩子们的终身教师。”的确,习惯在一个人的一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每一位教师的教中之义。小学语文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内容的学习都是有章可循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学习规律,并且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其在学习中就能够更加轻松和谐。语言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它的学习秘诀就在于读背,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它与人交流。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汉语拼音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汉字学习。如果学生的拼音基础不扎实,学生在学习汉语字、词、句方面就将处于非常棘手的境况,更不用说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了。汉语拼音的学习中,有非常利于学生记忆的口诀,如果学生能够成功背诵口诀的话,就能够掌握拼音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讲,记忆拼音口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背习惯。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养成每天背诵一遍的好习惯,然后逐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建立主观能动性,养成每日读背的好习惯。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这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艺术之一,更是在为学生的终身语文水平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特色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特色教学,一直是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境界。特色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客观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行为。因材施教就是特色教学的一种呈现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差别和使用语言的习惯的不同,在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开展特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更是一门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艺术。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7)

设置悬念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小结中设置悬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在设置悬念时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与拓展性,紧贴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延伸。语文课文篇幅较长,内涵丰富,教师往往要分课时讲解,如果教师在每课时以“这节课就到这里,剩下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讲”作为结束语,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总结时要结合上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承上启下。

例如,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时,虽然课文不长,但句子较为精练,教师同样要分课时讲解。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熟悉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初步了解文章内涵与作者情感,把握文章结构。在课时结束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把长江比作历史的大河,将扬子江、黄河比作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国家危难之时,这种民族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帮助?这种壮美的趣味又是指的什么?如此,不仅总结了第一课时的知识要点,还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使得上下课时巧妙衔接。

二、体现目标,突出重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或知识点不像数学条理清晰,往往是零散的,课堂小结的目的之一就是将知识点梳理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以运用板书或简洁的语言,概括学习目标,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先明确学习目的: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为学生日后写游记或写景文章提供借鉴;在进行教学内容总结时可以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怎样欣赏园林艺术等方面进行总结,达到回顾整篇课文的目的。课堂小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强化学生认知与记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引导学生回顾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巧用习题,联系旧知

习题训练是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课堂小结中运用习题既能总结知识要点,又能帮助学生联系旧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现在的课后习题质量越来越高,往往体现了课文内容的精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

如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教材“研讨与联系”部分第一题,通过“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些阶段?”“方仲永变得平凡的原因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道理?”3个问题完整地总结了课文要点,学生的答题过程既是体现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也是总结课文知识要点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课文。第4题通过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表达学习感受,有效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习题总结多用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文言文既需要大量的字词积累,又要熟悉文章大意,通过设置一些陈述性问题,能有效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实现升华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8)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较多,学生由于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语文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运用最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效果。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1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时候,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或者是由于学习水平不高等产生的自卑心理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例如,教师在进行学习任务布置的时候,可以结合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趣味性的引导下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1.2注意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深度问题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需要依靠自己和其他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不高,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对问题探究深度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参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发现学生探究问题深度不够的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指导的方向继续进行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首先,教师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围成一圈做好,教师将预先准备的阅读任务分配下去。而在此时,教师不应急于让学生开始学习,而是应该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及具体的要求告知给学生。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学生选派一个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的划分。例如,小组成员应该默读一遍阅读内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而在默读完一遍之后,小组成员开始进行分工,有给小组成员朗读阅读内容的、有进行分析的,有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将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完成。而小组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还应该进行总结,包括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地方,需要及时的向教师提问,最大程度的确保阅读的效果。

2.2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其重点的教学内容。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完本课堂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互相听写,在听写之后,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生字,默记5分钟后,再进行听写,进而通过反复的记忆和听写,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教师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主要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合理的分配时间,通过小组其他学生的听写,能够快速的了解到在生字掌握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并且通过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快速的解决在生字掌握方面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2.3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难点内容,很多学生非常惧怕写作文,导致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于作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写作的水平。在写作兴趣激发方面,教师布置的写作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游戏性,例如,教师可以先组织各个小组的学生做游戏或者是开展比赛,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将游戏的过程或者是比赛的过程写入作文中,题目可以设定为:“记一次小游戏”、“记一次小比赛”等等。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方面,小组成员通过互相交流写作方法、写作思路等能够学习其他学生游戏的写作方法,这对于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2.4在语文课堂总结中的应用

过去,课堂总结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进行,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对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教师在进行重点知识总结的时候,学生也无法彻底的掌握。而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且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和归纳,对于未掌握的知识也有一次回顾和思考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在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甚至会成为长期记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不断的提高,进而实现了小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玉翠,王雪梅,林小南.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2014(33)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02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既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现代教学要求实现寓学于乐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教师要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起重视

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都不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方面,自然教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营造一个有趣的教学环境。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存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强,而营造趣味课堂的意识不强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为了打造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需要首先提升教师营造趣味课堂的意识。为了使教师打造趣味课堂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学校相关方面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使教师认识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从而指导教师更好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提升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作为被管理者总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比较压抑的状态,自然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身心是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的状态,自然更有助于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当然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在日常教师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也应该营造出一种平等的氛围,只有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平等,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奠定心理基础。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环境基础

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环境引起重视。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自然教师在打造趣味课堂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那么教师该从哪些角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本人认为教师的微笑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法宝,教师的微笑不仅能够向学生传递爱,而且能够给学生一种积极的信号,使学生的心灵与教师更加接近,学生的身心是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状态的。教师将一些能够使学生感到有趣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就能够敏感的感受到快乐,达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

四、注意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的选择

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有很多种,然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仅仅贪图课堂教学的热闹性,而要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寓学于乐的教学目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归纳总结了几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的选择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1.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应该与小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自然要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教师要积极的进行调查与研究,把握小学生的兴趣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而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如果教师仅仅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没有实现学生知识点的学习,那么就与教学的目标相违背。因此教师应该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建立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从知识点本身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10)

目前说感受,最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当好一名老师不容易,当好一名语文老师更不容易!现在回想起以前对语文老师的评价真是惭愧,感觉自己实在是冤枉他们了。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是觉得语文老师一节课下来没写几个字,不像数学老师一节课下来写得满黑板都是字。由此断定语文老师只要动动嘴皮子就够了,当语文老师很轻松。现在真是惭愧!自己当老师开始备课、制作课件、上课等等事项都是需要老师付出相当大的精力的,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绝对需要老师课前付出极大的心血去准备,否则很难上好。回顾自己上过的两堂语文课,觉得自己已经够细致了,可是事实效果不是很好。当然没上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课前准备工作还是有些欠缺,这是无法忽视的事实。今后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尽量多准备一些,准备地更加充分一些!

其次,还感觉到现在的小学生真是和我上小学时不一样了。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真是很宽广,了解的知识相当丰富,个别学生的知识面真的很令我吃惊。回想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应该说他们比我们上小学时接触的世界范围更广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多地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以便应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也应该是现代语文老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吧。

此外,感觉自己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在讲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比如在讲课过程中,本来设计好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按照自己设定的思路思考?当学生没有按照自己计划好的方案思考时自己该如何引导他?这些问题对我来说确实是老大难。听实习指导老师说这些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否则很难应对课堂中学生偏离课堂主题的问题,甚至方法不对,引导不好很有可能会造成越引导,学生越偏离你设定的主题,结果浪费了时间也没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若是能掌握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必将极大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指导老师也说这需要老师自己潜心钻研,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方法。我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长期的努力。不过就目前来说,自己还是要多听听指导老师的经验,借鉴一下,这样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帮助。

再次,还是感觉老师前几天说过的一个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自己不能真正融入到课文中去,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在那里似乎是有条不紊地讲课。可是语文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则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中真正融入其中,例如,当课文中体现主人公内心欣喜若狂的段落时,老师也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体会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学生也会很容易受到感染。小学生是十分容易受到老师的感染及启发的。另外,当讲到比较悲伤的段落时,教师的语气、音调、表情等应该符合这种悲伤情境下的氛围。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时时注意调整、改变自己的语气、音调、表情、姿势等从而来影响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如果一个语气讲下来,老师自己游离于课文之外,那么学生恐怕也难以体验其中的情感。可是我自己老是觉得自己不能很好地进入情境,讲课时老是以一种十分平和的口吻讲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我也意识到这种问题,可是老是觉得不是很好改。我想可能是我自己还没有真正放下大学生的架子,老是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这些小学生的文章没有必要太投入。我猜测其他实习学生可能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想法吧。不过,自己还是尽量改正,尽量去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另外,还有课堂调控的技巧或方法问题,这对于一名老师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自制力还比较差,在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反课堂纪律或影响教师正常讲课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实习老师来说,他们感到很新鲜,很好奇,有时候不注意听讲或者有意干扰老师讲课,这其实也没什么。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可以理解。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处理、应对这些问题,我又一次觉得这绝对是一个体现老师教学手段高明的地方。对于我来说,这方面很欠缺。第一次讲课的时候,当我正说着呢,一个男生突然插话,虽然他是善意的,但是我立即摆手不让他说话。事后老师专门指出这个地方不应该武断地禁止学生说话,而我当时想的是如何正常的执行我预定的教学计划,生怕有学生随意说话导致我无法正常讲课。这其实也是教学技巧的问题,既要在课堂中顺利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巧妙的应对学生的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应该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为学生着想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老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而不知道变通,不是一个好老师。

当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讲话不够简洁等,都需要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反思,多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自己的不足尽力予以改正,从而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也为将来的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总结二:小学语文实习总结

在2013年9月到12月,我在****二年级十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在期间担任一名语文教师、书法教师等。下面我将从实习目的;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介绍;实习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实习收获、体会和建议等方面对实习工作做个介绍:

一、实习工作的目的

本次教育实习工作的目的是,将自己所学的汉语言文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向指导老师和前辈老师们学习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教法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勇于创新,积极实干,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介绍

我本次实习的单位是******,该校是一所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名校。学校开设有一年级到六年级,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3263名学生。专任教师139人,其中有8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4名区级学科带头人,38名区级骨干教师;本科学历教师69人,专科学历教师53人,中专学历教师17人。校园环境优雅,教学主楼装修美观,操场四周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拥有较好的育人氛围。学校着力建设“生态教育”特色,依托“生态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特色文化促进品牌发展”的办学思路,响亮地提出了“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多样、共生、平衡、发展”的教育生态共同体,努力打造具有辐射性、示范作用的生态教育特色品牌。我今次实习的对象是该校二年级十班的语文教学,该班学生共70人,是一个好学上进,基础良好的班级。

三、实习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工作。实习效果显著,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工作方面:自入校开始,就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教授品德与生活课程,虚心听指导老师的授课,认真学习并接手语文、书法等课程。我积极备课,不断向指导老师请教,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精确记录学生书写等错误,为孩子纠错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素材。区优秀教师赛课活动我都抽时间去听,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相信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投入,以后自己定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在实习的第二周我能叫出全班70个孩子的名字,了解他们学习、家庭情况。在放学的路上和家长聊天了解情况。在实习期间协助班主任完成了早自习、升旗、课间操、眼保健操等时间段的班主任日常工作。通过试做我已基本具备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能力。

(三)、其他方面:我凭自己的辛勤赢得指导老师和班级授课教师的好评,数学老师评价我是办公室5个实习生中最负责最认真的一个,也是特别像老师的一个!我还得到办公室老师的尊重,班上同学的喜欢。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对我工作的认可!

四、实习收获、体会和建议

通过这次为期三个月的实践,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培养了自己教学技能;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现了自己学习中的众多不足,以便我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不断的弥补和提高。此外还让我真正了解到步入社会后我们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我的电脑知识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还不能熟练的掌握,我们的动手能力不足等,我知道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会的,这次实习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中我还会学到很多东西。

有了这次实习的经验,再以后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完成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在实习期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以后步入社会进行总结了经验。

第一、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是否有想去学习。我们一同过去的几位应聘者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在想去学习的劲头比别人逊色一点而落选。因为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一个人有想去学习,那么他在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就会很快的得心应手,从而减少了用人单位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培训一个员工。

第二、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因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把握。在这个时候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应技术,来解决工来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自向师傅们的学习,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自学的能力,在没有另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也能通过努力,寻找相关途径来解决问题.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顺利工作的保障。

在工作之中不只是同技术、同设备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同人的交往。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同事之间的交往原则和社交礼仪。这也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为顺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

另外在工作之中自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对相关技能知识的标准掌握等。所在我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怕苦怕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把自己在学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顺利进行毕业报告做好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接轨做好准备。毕业实习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它为我们顺利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更好服务做好了准备

总结三:小学语文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

通过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今小学生和教育的现状。实习单位为永安市大湖中心小学,班级为五年(1)班。

二、语文学科实习内容

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批阅试题。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

三、实习效果

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赖祥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在整个语文学科的实习阶段,我从一个没有授课经验的大学生到略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及自己的刻苦努力,现能较好地上课及开展各项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工作。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初为人师,对于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性、颇具诱惑力的事情。2010年11月正式语文学科的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和艰辛。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1、认真做好实习前期工作

首先是把自己的心态放正,因为“心态决定一切”。学做师者就得像师者,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为范。我也主动把实习班级的

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了这一切的统筹安排,我的实习才能进行的顺利。2、名师指导按步骤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实习的开展,指导我的赖祥达老师是本校的高级教师,教育前线工作者,也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教师。我们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

小学教师语文实习总结篇(11)

二、 工作目标:

根据《无锡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双语教学实验方案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拓宽双语课程设置,改善双语学习环境,,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

本学年内,要充分重视双语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双语教育环境,开设好实验课程,在“健康教育”、“牛津1A口语交际”及其他学科渗透等方面进行实验,初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同时着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富有双语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交往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2006——2007第一学期

1、统一思想认识。从行政人员到英语教师、双语教师直到全校教师学习关于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市教师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育的自觉性,了解双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本校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规划。

2、选派教师参加双语教育实验的培训。

3、选定双语教育实验的学科、年级、教材。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4、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5、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交际课、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双语健康教育课。以这二个年级为先行实验,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双语教育模式。

6、利用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契机,进行双语交流活动。

2006——2007第二学期

1、进一步改进双语教育实验环境,优化师资配备。

2、积极开发双语教育资源,创新双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加强

化建设,初步形成校本双语教育特色。

3、探索双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制订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行评估。

4、将原有五月份英语艺术周活动优化为“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5、开展一次区级以上的“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6、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主要措施

1、狠抓双语教学的常规管理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

2、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重视双语教师教学,进行互动的随堂听课和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结合有关部门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工作,尽可能多地推荐双语教师能评,力保有1-2位评为市级教学能手。使双语教师的教学工作走向成熟。

3、每学期安排双语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4.优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开展双语学习活动,开展双语小报比赛、双语黑板报比赛、双语橱窗展示等活动,营造好英语学习的软环境。

 

具体工作:

2006年九月份:

1、制订实验计划,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2、进行双语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为双语教学提供保证。

3、学科双语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结对子”。

2006年十月份:

1、着重进行双语环境布置。

2、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3、双语教师继续校本培训。

2006年十一月份:

1、精心组织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活动。

2、开展中新双语教学活动和专题研讨。共2页,当前第1页1

3、举办双语小报比赛。

4、双语教师进行课堂用语及学科专业用语的培训。

2006年十二月、

1、班级英语角展示比赛。

2、双语教师学期教学工作小结交流。

3、完善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用。

 

2007年一月份:

1、总结学期双语研究,撰写个人研究总结和学科组总结。

2、汇总实验素材。

3、学校对有关研究成员进行评价和奖励。

 

2007年二、三月份::

1、教研组制订学期研究计划。

2、完善双语环境布置。

3、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4、邀请教研中心专家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2007年四月份:

1、与教科室协作,开展双语教育课题研究,争取市级立项课题。

2、双语电视节目完善工作。

 

2007年五月份:

1、“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2、区级“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2007年六、七月份

1、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2、主管部门撰写年度研究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实验初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