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2 04:21:34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1)

银监会日前的2016年二季度主要监管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 7%;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20t.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今年二季度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增速均超过15%,虽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92个和2.9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反映出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产规模增长动力充足

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季度末,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3.4万亿元,同比增长7.4%;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77.1万亿元,同比增长7%;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3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今年二季度,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动力较为充足,体现在三个方面。”温彬分析称,“一是银行资本充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净额达到13.69万亿元,同比增加1.7万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3.11%,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二是资金供需两旺,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中小企业等贷款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银行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是表外业务监管加强,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表外业务更加规范,部分资产和负债业务重回银行体系。”

2016年,大量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入落地阶段,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项目资源。无论是平台模式还是PW模式,基建类项目信贷对银行而言均为优质资产,配置比重将继续提升,尤其是大型银行的基建类信贷仍将占新增信贷显著份额。

除支持大型基建类项目外,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9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同时,工行通过产品创新、机制优化、资源倾斜、专项考核等多种措施,优先保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小微企业客户的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申贷获得率及客户增长率均高于公司类客户平均水平。

在个人信贷业务方面,今年以来,银行逐步加大对个人客户的信贷投入,住房按揭贷款、消费类贷款以及财富管理成为银行个人业务新的发力点。

资产质量依然承压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899l亿元,同比增长3.17%。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1%,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5.16%,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资产增速放缓,=季度资产增速为15.66%,较上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二是净息差收窄,二季度净息差收窄至2.27%,创有数据以来新低;三是核销不良贷款,侵蚀利润。”温彬认为。

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有助于防范信用风险扩大,同时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保持平稳。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437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52亿元;不良贷款率1.75%,与上季末持平。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80.8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77.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3万亿元。

“二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5%,与一季度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为14373亿元,较一季度增加452亿元。不过,二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不良贷款余额以及关注类贷款占比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剪刀差较一季度还在上升,说明银行资产质量依然承压,需要在严控新增不良贷款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置和化解。”温彬表示。

从“扩规模”向“调结构”转变

业内专家预计,下一阶段,随着银行资产和负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受基数效应影响,预计规模增速会逐步放缓,银行也将从“扩规模”向“调结构”转变。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2)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先抑后扬

货币市场回购交易平稳增长,拆借交易大幅增加。2010年前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回购累计成交65.0万亿元,日均成交3458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4%;拆借累计成交20.3万亿元,日均成交1077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8.4%。从期限结构看,市场交易短期化趋势较为明显,回购和拆借隔夜品种的交易份额分别为80.0%和87.7%,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3.0个和4.9个百分点。交易所市场国债回购累计成交4.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2.6%。

从货币市场融资结构看,融资主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净拆出资金规模大幅增加。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银行间市场信用拆借交易日趋活跃,2010年前三季度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净拆出资金规模同比增长35.4%。二是其他商业银行由上年同期净融出转为净融入。受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以及资产持续扩张较快等多因素影响,2010年前三季度其他商业银行净融入资金为7.8万亿元,同比增加8.0万亿元。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明显减少。受国内股票市场波动加剧以及各方面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影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趋于谨慎,融资需求同比下降较多,证券及基金公司、保险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净融入资金同比分别下降23.4%和67.5%,保险公司资金需求下降与其保费收入增长较快也有很大关系。

货币市场利率先抑后扬。2010年以来,受新股发行明显增多、大型商业银行增资扩股、严格监管以及市场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所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总体较上年有所上升,波动性也相应加大。继2010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和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上升到2.38%和2.31%后,2010年7、8月份逐月有所回落,9月份受中秋、国庆节前现金集中投放及季末监管指标考核等因素影响,质押式回购和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均较7、8月份有所上升,分别为1.98%和1.90%,比6月份分别下降40个和41个基点,比上年12月份分别上升72个和65个基点。2010年第三季度,各期限Shibor总体有所上行,3个月以内短端利率波动性相对较大。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逐季增加,远期品种交易量有所减少。2010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交易量呈逐月增加态势,累计发生交易6984笔,名义本金总额7981.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46.0%。其中1年及1年期以下交易最为活跃,其名义本金总额4146.5亿元,占总量的52.0%。从参考利率来看,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包括7天回购定盘利率、Shibor以及一年期定存利率,与之挂钩的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占比分别为65.8%、29.7%和4.5%。2010年前三季度,债券远期共达成交易731笔,成交金额2551.7亿元,同比下降46.6%。从标的债券来看,债券远期交易以政策性金融债为主,其交易量占总量的55.8%。从期限来看,以2~7天品种交易量占比最高,为73.7%。远期利率协议交易清淡,2010年前三季度累计发生10笔交易,全部以3个月Shibor为基准,名义本金额共19.5亿元。

(二)债券市场指数稳中有升,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长

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平稳。2010年前三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44.7万亿元,日均成交2378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1%。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其他商业银行净卖出现券9114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分别买入8291亿元、507亿元和316亿元。交易所国债现券交易成交1320亿元,同比减少374亿元。

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稳中有升。2010年前三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财富指数由年初的130.2点上升至9月末的135.8点,上涨4.3%;交易所国债指数由年初的122.3点上升至9月末的i26.7点,上涨3.6%。

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呈平坦化趋势。以1月21日和9月29日的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例,0.5年和1年期收益率分别上升41个和34个基点,而5年、10年、30年收益率分别下降26个、32个和24个基点。

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长。2010年前三季度,债券一级市场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3.9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政策性银行债券以及短期融资券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6.3%和81.6%。2010年9月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债券托管量余额为20.0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量为18.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量为2754亿元。

短期债券发行利率波动中走高,中长期债券发行利率略有回落。受2010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行带动,并受市场对短期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影响,短期品种债券发行利率波动中有所走高。以L年期国债为例,2010年9月份发行的1年期记账式国债的固定利率为1.87%,比3月份和4月份发行的同品种债券分别高43个和38个基点。受市场流动性总体保持充裕、金融机构债券配置需求较多影响,中长期债券发行利率略有回落。以30年期国债为例,2010年8月份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国债的固定利率为3.96%,比2月份和6月份发行的同品种债券分别低12个和7个基点。

Shibor对债券类产品定价的指导性不断增强。2010年前三季度,一级市场共发行以Shibo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债券18只,总发行量为214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共发行固定利率企业债113只,总发行量为2519亿元,全部参照Shibor定价。发行参照Shibor定价的短期融资券120只,总发行量为2051亿元,占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的36%。

(三)票据融资小幅下降.票据利率震荡上升

2010年前三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8.6万

亿元,同比增长10.3%;累计贴现18.1万亿元,同比持平;累计办理再贴现979亿元,同比增加885亿元。9月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3%;贴现余额1.6万亿元,同比下降43.9%;再贴现余额561亿元,同比增加483亿元。

2010年第三季度,票据市场交易总体较为活跃,但受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结构调整,通过压缩票据融资规模以扩大贷款投放等因素影响,票据融资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下降趋势,9月末余额比上季末下降1574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为3.4%,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受货币市场利率及票据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票据利率窄幅波动,总体水平较上季略有上升。

(四)股票市场波动中有所回升,股票融资大幅增加

股票市场交易量略有减少。2010年前三季度,沪、深股市累计成交35.1万亿元,同比减少3.7万亿元;日均成交1937亿元,同比下降8.%。9月末,沪、深两市流通股票市值为15.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8%。

股票指数波动中有所回升。继第一季度多次震荡后,股票市场从第二季度开始快速下行,2010年第三季度在波动中有所回升。9月末,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2656点和i 169点,比上年末分别下跌19.0%和2.7%,比6月末分别上涨10.7%和23.7%。9月末,沪、深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0倍和40倍,低于上年末的29倍和47倍,高于6月末的19倍和32倍。

股票融资大幅增加。2010年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行权以及可转债方式累计筹资7651亿元,同比增加4986亿元,同比增长约1.9倍。其中,A股融资58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倍。2010年第三季度A股融资2328亿元,比一、二季度分别多增514亿元和635亿元。

(五)保险业保费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2010年前三季度,保险业保费收入已超过2009年全年。2010年前三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人身险收入8369亿元,同比增长31.9%;财产险收入2955亿元,同比增长32.3%。同期保险业累计赔款、给付2262亿元,同比少支出80亿元。

保险业总资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投资类资产和银行存款增长速度呈“一升一降”特点。2010年9月末,保险业总资产4.8万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投资类资产增长29.0%,增幅同比上升17.4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增长29.9%,增幅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

(六)外汇市场交易活跃

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平稳发展,掉期和远期交易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外币即期交易额同比增长12.4%,其中,询价交易的市场份额超过99%;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累计成交9507亿美元,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78.8%,其中,隔夜交易占掉期总成交量的59.5%,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累计成交72亿美元,日均同比增加38.5%。同期“外币对”交易额快速增长。1~9月,“外币对”累计成交折合448亿美元,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61.2%,其中,成交额占前两位的交易品种分别为美元/港币和欧元/美元,二者合计成交额占全部成交额的81.5%。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进一步扩大,第三季度新增11家即期市场会员、批准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七)黄金市场运行平稳

2010年前三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累计成交4613.4吨,成交金额1.2万亿元。2010年第三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交1438.9吨,同比增加25.1%,成交金额3847.8亿元,同比增加58%;白银成交1.3万吨,同比增加173.9%,成交金额550.7亿元,同比增加234.3%;铂金成交12.6吨,同比减少18.8%,成交金额44.2亿元,同比增加0.9%。

2010年前三季度,黄金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创历史新高。9月末,国际黄金价格达到最高价每盎司1307.5美元,国内黄金价格达到最高价每克282.4元。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一)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加强银行间市场制度建设

为了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拓宽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2010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试点期间,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均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后,境外机构可在核准的额度内,以其开展央行货币合作、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业务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另外,该《通知》还从运作模式、关联交易、市场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范风险,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允许相关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为境外机构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提供一定的保值渠道,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必要配套举措,将有利于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二)加强黄金市场制度建设

2010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出台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黄金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该《意见》要求充分认识促进黄金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黄金市场发展定位,要求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商业银行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积极推进黄金市场交易方式、标准认定体系、仓储运输体系和清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相关政策,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税收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研究推动完善投资性黄金和商业银行黄金业务税收政策,拓宽黄金实物供给渠道,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外汇政策和融资政策。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严惩地下炒金活动,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完善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国证监会规定,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建立健全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和建立健全信息隔离墙制度,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分类结果,公开披露公司月度经营情况及主要财务信息等。中国证监会同时公告,明确创业板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加强证券期货业反洗钱工作。2010年9月,中国证监会《证券期货业反洗钱工作实施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应依法配合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证券期货业反洗钱监管职责,证监会派出机构履行辖区内证券期货业反洗钱监管职责;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履行证券期货业反洗钱自律管理职责。

此外,2010年8月,中国证监会就《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以及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修改的决定》。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3)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共有745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平均到期收益率为2.66%。在所有到期理财产品中,有22款未实现预期收益,占总数的3%。

此外,新产品发行也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国内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2102款,较上季度环比增长10.69%。

在加息预期的影响下,中短期产品发行量出现较大增长,其总发行比例依然占据市场主流,而1年期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则出现较大萎缩。我们预计,在央行加息预期渐浓的情形下,未来一段时间,理财产品短期化的趋势有望延续。

到期平均收益2.66%

22款未达预期收益

据统计,一季度共有745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平均到期收益率为2.66%。

在745款到期的产品中,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南京银行旗下一款产品――“聚富2号”稳健级(0813期)金梅花理财产品,该产品实现了8%的年化收益率。

该产品也是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产品设立于2008年8月26日,投资期限为18个月,于2010年2月26日到期。其资金投向为江苏信托大非股票质押融资0801号单一指定资金信托。

此外,在所有到期理财产品中,有14款产品实现正的超预期收益,占总数的近2%;22款未实现预期收益,占总数的3.09%;其他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与其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相同。

在实现正的超预期收益的14款产品中,有12款为信贷类产品、1款综合类产品和1款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

其中,兴业银行旗下的7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实现的超预期收益最高。除此以外,中信银行旗下两款产品、民生银行旗下的“非凡资产管理(增利型)理财产品002期M6款”等几款产品也实现了正的超预期收益。

未实现预期收益的22款产品则包括7款信贷类产品、7款结构性产品、4款新股类产品、2款其他类理财产品。此外,还包括票据类、综合类理财产品各1款。

在所有未实现预期收益的22款产品中,超预期收益率最低的为“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为民生银行旗下的一款非保本非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其投资期为1年,投资方向为国内公开发行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以及其他各类创新型基金产品。该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0%。

资料显示,该产品设立于2008年1月16日,本应在2009年1月16日到期。但是在2008年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该理财产品出现较大亏损,2008年12月民生银行对该款产品进行了延期。因此该产品至2010年1月16日才到期。

在2009年市场的反弹中,其产品净值有所回升。截至到期日,该产品两年的投资收益率为-6.55%,距离其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0%甚远,其超预期收益达到-53.27%。在一季度所有未实现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中。其负的超预期收益率最大。

此外,由于近期欧元持续走弱,而1月30日美国公布的GDP等经济数据优于市场预期进一步推升美元走强,使得农行旗下多款挂钩欧元/美元汇率的结构型产品到期收益率为0。

新发产品逾2100款

中短期占比攀升

一季度各大银行旗下理财产品不断到期的同时,新的理财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被不断推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2102款,比2009年四季度的1899款环比增长10.69%。

按本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统计,今年一季度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1744款,环比增加12.88%;外币理财产品发行358款,与去年四季度的354款基本持平。

综合数据显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明显增多。

从期限来看,短期及中期产品数量环比增长较大,1年期以上的产品发行量明显减少。

根据统计(注:今年一季度发行的2102款产品,共有2088款产品的期限可查),一季度发行的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有1330款,环比增长7.34%,其发行量占到一季度总发行量的近64%。总体来看,短期产品依然是投资者的首选,占据了市场主流。

和短期产品类似,期限在6个月至1年的中期产品一季度的发行量也出现较大增长,达664款,和去年四季度相比多发行了183款,环比涨幅达到38%。

相对而言,收益率较高的1年期以上的长期产品发行量则出现大幅下滑。据统计,一季度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发行了 94款,比去年四季度的178款减少84款,环比降幅高达47.19%。

目前,人民币加息预期逐渐上升,这改变了投资者的流动性偏好。因为选择1年期以上的产品无法有效地应对利率上升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多数投资者还是倾向于选择灵活性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

按投资类型分类,信贷资产类产品发行量出现较大下滑。与此同时,债券货币市场/票据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则大幅攀升。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信贷资产类产品发行359款,环比下滑31.36%。与之相对,债券货币市场/票据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达到107款,环比大幅攀升167.50%。

对此,展恒理财公司理财总监石端义认为:“这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去年12月银监会出台的《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与《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两个文件,对银行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做出了一些限定;另一方面则是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的震荡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季度大盘股频频破发的情形下,新股类理财产品则销声匿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没有一只新股类理财产品发行。

按照发行银行分类,今年一季度银行发行量排名发生较大变化,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由去年四季度的第1位跌至第10位,其新发产品的数量则由269款跌至96款。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的发行量在今年一季度跃升到首位,其发行量达到246款。此外,今年一季度理财产品发行量居于前十位的银行还有民生、交行、华夏、工行、农行等。

加息预期强烈

短期投资仍将占主流

根据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趋势,《投资者报》数据部判断,在国内加息传闻渐紧、多数机构预计二季度央行必将加息的情况下,为了规避长期理财产品无法有效应对利润上升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将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灵活性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

因此,二季度1年期以下的中短期理财新品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4)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下称:“中心”)统计,2012年二季度,全国共有100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总量为6449款,同比增长33.2%,环比下降10.3%。其中普通类产品为6053款(包括5款开放式产品),同比增长33.1%,环比下降11.4%;结构类产品396款,同比增长36.1%,环比增长9.7%。(注:文中全部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数据整理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25日。)

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季度运行趋势上看,2012年二季度发行产品的商业银行数量继续上升,其数量由2012年一季度的92家上升至二季度的100家,除了五大国有银行和11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外,增加最为明显的是城市商业银行,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参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热情持续高涨。参见图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类型。2012年二季度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分布较一季度变化不大,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仍占最大比重,保息浮动收益产品占比最小。具体统计数据如下:非保本型产品占比为59.7%,较今年一季度下降4.9%;保本型产品占比为25.2%,较一季度上升4.9%;保息型产品占比为15.1%。图2展现了2009年至2012年二季度不同收益类型产品的数量变化趋势,可以清晰的看到2012年二季度非保本产品的数量和占比均有下降,共发行3847款,环比下降797款,降幅为17.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2012年二季度期间,3个月(含)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数量较季度有所减少,但占比较上季度上升了1.3%,依然为市场主流,占比为65.3%。3~6个月(含)理财产品占比19.6%,较一季度下降0.2%。6~12个月(含)理财产品占比13.1%,较一季度下降1.2%,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占比2.0%,较一季度上升0.1%。参见图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结构。图4展示了商业银行所发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情况。总体来看,各期限结构的利差水平稳定在200个BP(基点)左右,但两年期产品的利差陡然加大。从利差水平来看,最低的为6个月期产品,利差为153个BP。7天、3个月和1年期的利差水平在200个BP以下,其余各期限均在200个BP以上,2年期产品的利差最大,为364个BP。从收益水平的环比表现来看,3天、14天、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有所上升,但升幅有限,3个月期产品升幅最大,为14个BP。而产品收益水平下降的各期限中,2年期产品下降幅度最大。

产品投资方向分析

普通类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分析。从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看,2012年二季度,普通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较一季度并未有明显变化,除了固定收益权类产品外,其余各类产品数量较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固定收益权类产品较上季度增加19款,其余各类产品均大幅减少。相对占比方面,组合资产管理类产品的占比下降明显,较一季度下降5.1%,同时,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占比较一季度上升4.8%,其余各类产品占比变化不明显,上升或下降幅度在0.4%以下。2012年一季度和2012年二季度普通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对比情况参见图5与图6。

2012年二季度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发行发售数量最多,发售3640款,数量较一季度减少141款,占比60.1%,上升4.8%,环比下降3.7%。组合资产管理类产品发售1930款,数量较一季度减少597款,占比31.9%,下降5.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3.6%。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发行440款,数量较一季度减少29款,占比由一季度的6.9%上升至7.3%。固定收益权类理财产品发售33款,较一季度增加19款,此外,二季度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类产品分别发售9款和1款。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5)

5月13日,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的压力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财政金融领域还存在多种风险隐忧”,尤其强调“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随后总理分别于6月8日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和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强调“盘活存量”,同时还指出“用好增量”。而且今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出现了“金融热,实体冷”的讨论,可见当前社会融资情况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社会融资的含义

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社会融资的含义进行简单梳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为增量概念。从统计口径来看,社会融资总量等于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偿还)额的差值。

社会融资之所以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环境监测之中,主要源于伴随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融资渠道得到快速发展;基金、证券、保险及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日益成为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过去选用的新增信贷数据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产生,可用于补充M2和信贷数据,以更全面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情况。

从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来看,其涵盖各主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类型,体现整体金融理念。具体包括三部分:(1)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2)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信用或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及债券融资等;(3)其他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等。

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等式如下: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融资指标还存在3个统计范畴的特征:(1)社会融资总量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故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及外汇占款均不计入在内;(2)专指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额,故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总量;(3)主要统计通过规范的金融工具、正规的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民间借贷尚未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

从增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的新变化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虽然较前4个月的平均值1.98万亿元出现大幅回落,但社会融资的增速仍保持在相当高位(见图1)。同时,非信贷类融资也保持了较高增速,新增信贷与非信贷融资比例中枢处于下降通道(见图2)。

图1 我国近期社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图中亿元去掉)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 我国新增信贷/非信贷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增量角度观察,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社会融资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非信贷类融资增速快于社会融资整体增速,社会融资整体增速又快于信贷增速,而今年以来这种变化呈加速扩大态势(见图3)。

图3 我国近几年各类融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但是在社会融资增速不断提高的融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却没有如期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7.9%回落至7.7%,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继续降至7.5%左右。

而从融资效率来看,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曾先后三次出现连续5年增速超10%的阶段,分别为1983-1988年、1992-1996年、2003-2007年,而在这三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1(ICOR)均值基本就在1978年至2008年期间3.8的均值水平附近,即意味着4个单位的资本追加投入,就能够带来1个单位的新产出。但此次危机以来,与发达经济体广泛去杠杆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增加经济运行中的投资规模,以帮助经济快速复苏,却出现融资效率快速下滑的局面,2008-2011年间,中国经济的ICOR快速升至6.3附近(2009年曾高达8.7),仅实现了9.3%的年平均增长率,到了2012年,中国ICOR已经升至7以上,经济增速则进一步下滑至7.8%。

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融资增速高,融资效率低”的局面,如何解释这一变化呢?需要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我们只能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测算2,得到2013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为38.07万亿元,利息支出为1.22万亿元,即在一季度万亿元的社会融资总量中,真正意义上的新增融资仅为4.94万亿元(见表1)。

根据年报披露的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占2013年全年到期量的55.78%。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一季度数据具有明显季节性,银行可用资金量相对充裕,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资金面没有像往年同期那么紧张。

预计未来随着到期资金集中释放效应的减弱,社会融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将会重新回归同向变化。按照16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估算,预计2013年全年到期债务量为68万亿元,相应地,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总量将增加17万亿元左右,至2013年年末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将达115万亿元。

表1 社会融资数据的测算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实际发生额 100% 100% 100%

其中:债务到期 86.09% 78.91% 79.90%

利息支出 2.75% 5.80% 5.32%

真正新增融资 11.16% 15.28% 14.79%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净增量 100% 100% 100%

其中:利息支出 19.77% 27.53% 26.46%

真正新增融资 80.23% 72.47% 73.54%

数据来源:Wind资讯,作者估算

中国融资结构变化的两个趋势

(一)非信贷类融资比重提升很快

从增量角度看,2013年前5个月,新增本外币信贷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的52.46%,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16.0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水平也下降了5.40个百分点,较2007年水平则降低了14.90个百分点;新增非信贷融资占比则增加。

从存量角度看,2013年5月末,本外币信贷融资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余额的69.88%,较去年同期下降3.84个百分点,较去年年底亦下降1.61个百分点,较2007年底亦是大幅降低13.62个百分点;非信贷融资余额占比则增加。

可见,不论是从增量还是从存量的角度来考察,以本外币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均在下降,相应直接融资占比均在上升(见图4和图5)。

图4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增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5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存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期限结构呈现短期化趋势

由于目前中国非信贷类融资主要包含企业债、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故一般意义而言,非信贷类融资的期限要低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因此伴随信贷类融资比重的下降,而相应企业债券、票据等非信贷类融资比重的提高,债务期限结构将呈现短期化趋势。

同时,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看,新增短期贷款占比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占比平均为43.6%,高于危机前的水平(见图6);从存量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危机前提升了10%,达到40%左右。

图6 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如何理解“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意图

今年以来,无论是高层,还是监管部门,都已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潜在风险的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存在着另一个难题:如果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主动降低中国经济的杠杆率,那么同样也面临局部环节因资金链紧张而上升为信用事件的风险,因此政策面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无论是潜在增长率还是主观增长目标均在向下调整,因此客观上讲,实体经济来自于实业的现金流将很难出现大幅度改善,那么在微观经济主体不愿主动去杠杆,宏观不敢去杠杆的实际境况下,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正是总理提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真正政策意图。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调控主导者,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格外强调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重点提出“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于货币供给的措辞由上季度的“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变为了“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结合此前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平台融资规范新政的实施,以及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债券市场的清理,表明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已经成为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我们预计,加大对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非信贷融资的监控,同时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成为贯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金融监管基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注:1.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当年投资量(I)/生产总值增加量(ΔY),即年度投资与当年产出增量之比,是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用以衡量一个经济体单位产出增长所需的投资量。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的ICOR越高,其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越低。

2. 对于贷款利率风险,各家银行年报一般按合同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孰早,分3个月内、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等期限类别,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贷款余额予以披露,相应可获取2013年一季度和剩余期间银行贷款到期总量的数据。而在样本银行中,仅有少数对1个月以内的到期情况予以披露,故无法据其2012年年报获知2013年各月度的银行贷款到期量。由此,本文仅对2013年一季度数据进行测算,而未对2013年其他季度和月度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参考资料: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2-0008-07

一、文献述评

政治关联能够带来银行贷款融资便利。白重恩等(2005)指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可以降低贷款难度。Bai等(2006)认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能加强产权保护,促进企业获得更多银行贷款;胡旭阳(2010)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从地方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源;余明桂等(2008)发现民企高管政治关系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更长的贷款期限;潘克勤(2009)发现,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能降低贷款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依赖;张敏等(2010)发现民营企业容易出现借款的过度投资,对企业价值造成负面影响;叶康涛等(2009)发现,在银根紧缩期间高成长性行业企业信贷融资大幅下降,这种减少并非源于未来投资机会或者信贷需求下降;陆正飞等(2009)发现,银根紧缩时期民营企业长期借款增长率明显下降;张西征等(2011)发现,银根紧缩背景下银行在分配信贷资金时既要考虑公司的信贷能力,又要考虑公司的性质。彭方平等(2007)发现,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资金使用成本上升,企业投资下降;陆正飞等(2009)发现,银根紧缩时期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导致了其市场价值下降;叶康涛等(2009)认为,银根紧缩时期贷款向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向,是一种宏观“维稳”,银根紧缩导致了信贷资源配置的微观非效率。

综观上述文献发现,现有的政治关联与银行贷款研究没有很好地度量或者考虑在银根紧缩背景下企业对于贷款是否有内在需求,从而研究银行贷款满足急需资金需求的程度;对于银根紧缩背景下依靠政治关联获得的银行贷款的投资效率研究文献较少。

为此,以下结合我国2004~2009年季度货币政策变化特征、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特征,在考虑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对于资金需求程度差异的基础上,研究政治关联对于企业贷款的影响,并进而研究贷款的投资效率。

二、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假设

(一)宏观经济调控与央行近年来货币政策动态调整的背景特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全国银行家调查系统数据,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季度波动趋势,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银行家对货币政策的感受指数下降,第四季度开始回升;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至2006年第二季度,感受指数虽然有波折,但一直处于相对高位;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感受指数一路下行,至2008年第二、第三季度见底,2008年第四季度骤然上升后,2009年后中等水平平稳运行。上述波动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陈述是一致的①。2008年11月9日中央政府推出规模4万亿人民币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来遏制经济衰退,同时国务院宣布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可以判定:在研究区间,2004年第三季度、2006年第三季度至2008年第三季度属于银根相对紧缩季度。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1.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在银根紧缩期间急需资金的银行贷款满足程度。

陆正飞等(2008)发现,商业银行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差。因此,除了财务信息,能够表征企业资源禀赋差异的其他特征应该是贷款决策。企业实际控制人具有的各个级别的政治身份,就是重要资源禀赋差异。第一,它表征着企业的声誉、社会知名度和实力,进而降低了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它表征着企业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参政议政渠道,企业可以较早获悉国家政策趋向,提前采取应对策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银行贷款风险;第三,可以增强企业产权保护。银根紧缩期间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策略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信贷资源配置给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急需资金的企业。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是商业银行识别企业风险、实力和声誉的重要渠道,在银根紧缩时期,能够提升急需资金满足程度。为此,提出假设一:

H1:银根紧缩时期,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有助于企业获得急需资金的银行贷款支持。

2.地区环境差异、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与银根紧缩期间急需资金贷款满足程度差异。樊纲等(2007,2010)认为,我国不同省区市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程度存在差异[12,13]。在银根紧缩时期,政府干预严重的地区,政府会凭借行政权威对其辖制的企业施加多方面的影响,实现政府目标。如果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具备一定级别政治身份,则政府有可能凭借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施加影响,要求企业承担带动经济增长的任务,保证社会就业、税收增长,这样,必然造成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在银根紧缩时期出现过度投资。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政府凭借行政权威干预企业的行为会减少,银根紧缩时期企业出于价值增长目标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应该占主导地位,其经营活动和投资行为更市场化和理性,加之政治关联所带来的声誉等因素,银行针对此类企业的贷款风险下降。站在贷款银行角度看,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其贷款决策受非经济和非市场因素干预也越少,贷款决策也更市场化。为此,提出假设二:

H2:银根紧缩时期,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会进一步提高企业急需贷款的满足程度。

3.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与银根紧缩期间银行贷款的投资效率。

保持经济增长、解决地方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保证财政收入是地方官员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上述目标均会促使其能够控制的企业过度投资,也会导致银行贷款过度投资。在银根紧缩时期信贷资源稀缺、资金使用成本上升,抑制过度投资;在银根紧缩时期依靠政治关联获得银行信贷,政治声誉机制会在一定期限和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贷款过度投资。

民营企业家获得政治身份的过程是艰难漫长的;民营企业家之所以要取得政治身份,在于它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声誉,并带来现时及未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政治资源和竞争优势的取得固然艰难,但是失去却很容易。所以,民营企业一旦获得政治关联及竞争优势,会有很强的内在经济利益驱动来保持政治声誉和竞争优势,在内部治理以及各方利益的维护上,实际控制人会自我约束,进而降低债务契约风险。在银根紧缩时期,政治关联企业贷款资金使用应该更加合理谨慎,投资应该更为稳健和有效率。在政府干预严重地区,政府可能会凭借权力干预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如果实际控制人具有政治身份,则这种干预更加容易;反之,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企业行为市场化程度更高,实际控制人具备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投资行为应该更趋理性和价值目标,非效率投资更少。为此,提出假设三: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3年第2期2013年第2期(总第182期)潘克勤:企业政治关联、银行贷款及投资效率基于银根紧缩的实证研究

H3:银根紧缩时期,实际控制人具有政治身份的上市公司银行贷款非效率投资会受到抑制,而且政府干预较弱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

以CCER数据库2004~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作为起始样本,做出适当剔除②。财务数据、公司治理相关数据来自锐思数据库,实际控制人数据来自CCER,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数据来自手工查找。

(二)模型设计

上述模型借鉴了孙铮等(2005)的做法[15]⑥,只是将之做了分拆,并且采用当期变量,目的是以这两者分别表征本期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对于外部融资的需求。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等流入项目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流出项目,如果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小甚至是负数,则说明经营活动入不敷出,存在融资压力和需求,否则难以支付采购和工薪等相关款项;同理,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也包括“收回投资和处置长期资产流入现金”等和“购建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流出现金”等,如果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小甚至是负数,则说明投资活动亦入不敷出,存在融资压力和需求。

4182注:(1)Pc=1如果实际控制人具有县区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党代表背景,否则Pc=0;(2)Ctq=1如果样本属于2004年第三季度、2006年第三季度至2008年第三季度,否则Ctq=0;(3)Loan=季度借款取得现金/季初资产总额;(4)Stz=(季末短期借款余额-季初短期借款余额)/季初资产总额;(5)Ltz=(季末长期借款余额+季末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余额-季初长期借款余额-季初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余额)/季初资产总额;(6)Cfo=-(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季度内支付股利或者利息流出现金)/季初资产总额,表示本季度经营活动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该指标越大,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越多;(7)Inv=(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取得子公司和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季初资产总额,表示季度投资资金需求;(8)Inv1=下季度投资情况变量,计算方法同上;(9)Gov=政府干预指数,来自于樊纲等编制的市场化进程指数;(10)如果(本季度投资水平-预期投资水平)处于样本公司的上、下四分位之外,则Iinv=1,否则Iinv=0;(11)如果(下季度投资水平-预期下季度投资水平)处于样本公司的上、下四分位之外,则Iinv1=1,否则Iinv1=0。

模型(2)的考察变量是Cty、Pc、Loan、Gov以及Loan·Cty·Pc、Loan·Cty·Pc·Gov,预期交乘项的系数显著为负。

模型(2)中控制了外部环境变量Gov,表示政府干预指数,还引入了上市公司年龄变量C_Age,在于控制公司不同发展时段对于投资需求的影响。为了控制行业因素,引入了行业二分变量。模型(2)引入了三个财务控制变量,包括上季度资产规模、财务杠杆和经营活动自由现金流。

1.00注:主要变量定义见表1。右上三角数据为Spearman相关系数,左下三角为Pearson相关系数。右上标a/b/c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显著。

由表2可见,Pc与Loan、Stz和Ltz均正相关,说明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促进了债务契约签订,这些关系和以往研究的发现是一致的;Pc与Iinv和Iinv1均显著正相关,说明政治关联企业非效率投资更甚;Ctq与Iinv1显著正相关,说明银根紧缩的下一季度非效率投资更加严重;Loan与Iinv和Iinv1均显著正相关,说明贷款越多引起的非效率投资越多。Iinv与Iinv1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投资非效率具有连续性。

(二)银根紧缩、政治关联与急需资金的银行贷款满足程度

1.以季度贷款流入现金作为贷款变量的回归结果。表3显示Ctq一直显著为负,说明银根紧缩期间企业贷款确实减少;Cfo和Inv一直显著为正,充分说明在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需要外部资金支持时,银行贷款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但是,在回归2中,Ctq·Cfo和Ctq·Inv均显著为负,与此同时Cfo和Inv的回归系数与回归1比较显著增加,这说明银根紧缩期间企业急需资金的贷款满足程度下降,而银根宽松期间满足程度更高;回归3中Ctq·Cfo·Pc不显著而Ctq·Inv·Pc显著为正,说明在银根紧缩时期政治关联促进了企业急需的投资资金的贷款满足程度;回归4中Ctq·Inv·Pc·Gov显著为正,说明银根紧缩期间政治关联对于投资急需资金贷款满足程度的促进作用主要出现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和预期以及以往研究发现基本一致。

2.以短期和长期贷款增量作为贷款指标的回归结果。

以Stz作为因变量进行类似表3的回归分析,发现:Cfo和Inv显著为正,Cfo·Ctq和Inv·Ctq显著为负,Cfo·Ctq·Pc和Inv·Ctq·Pc显著为正;Cfo·Ctq·Pc·Gov和Inv·Ctq·Pc·Gov显著为正。以Ltz作为因变量进行类似表3的回归分析,发现:Cfo和Inv均显著为正, Ctq·Cfo和Ctq·Inv显著为负;Ctq·Cfo·Pc显著为负,Ctq·Inv·Pc显著为正;Ctq·Cfo·Pc·Gov显著为负,Ctq·Inv·Pc·Gov显著为正。

(三)银根紧缩、政治关联与银行贷款后续投资效率

1.新增贷款的本季度投资效率。

首先采用模型(3)预测贷款季度正常投资水平并计算模型(3)的残差,如果某一样本公司残差处于全部样本残差上或下25%区域,则该公司界定为贷款季度存在非效率投资。

表4回归1中,Loan和Pc显著为正;回归2中Ctq·Pc·Loan显著为负,与此同时Loan、Pc均显著为正,说明在银根紧缩期间政治关联企业的银行贷款投资效率有所提升;回归3中Ctq·Pc·Loan·Gov显著为负,说明在政府干预越弱的地区,在银根紧缩时期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其在本季度投资效率越高。

按照模型(3)预测的投资残差对样本公司进行了分组,将残差处于中位数以上和以下的各分成一个组,将处于四分位数与中位数之间的样本公司定义为效率投资,其余为非效率投资,利用模型(2)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残差小于中位数组,在银根紧缩期间非效率投资(属于投资不足)异常明显,政治关联以及银行贷款均没有有效缓解本季度投资不足。在残差高于中位数组,Ctq一直不显著,但是Pc、Loan一直显著为正,说明政治关联公司和贷款越多的公司,过度投资越严重,但是Pc·Ctq·Loan显著为负,说明银根紧缩期间政治关联公司的银行贷款过度投资受到一定程度遏制,而且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表现在Pc·Ctq·Loan·Gov显著为负。

2.贷款的下季度投资效率。

采用模型(3)预测贷款下一季度的正常投资水平和投资残差,如果某一样本公司投资残差处于全部样本上下25%区域,则该公司界定为贷款下季度存在非效率投资。类似表4回归1的回归中,Pc、Ctq、Loan显著为正,说明政治关联、银根紧缩和银行贷款均导致下季度投资效率下降,但是回归2中Pc·Ctq·Loan显著为负,回归3中Pc·Ctq·Loan·Gov显著为负,说明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在银根紧缩期间获得的银行贷款在下季度投资效率相对有所改善,而且在政府干预越弱地区这种表现也更明显。

同时将样本公司分成两组发现:在残差小于中位数组,Ctq和Loan显著为正,Pc不显著,但是Pc·Loan·Ctq显著为负,说明政治关联贷款有效改善了紧缩下季度投资不足;在残差大于中位数组,Loan、Ctq一直高度显著为正,而且Pc·Loan·Ctq一直不显著,说明政治关联没有能够抑制银行贷款在银根紧缩下一季度的过度投资。

3.稳健性检验:

(1)采用经季度行业中位数调整后的贷款指标、总贷款增量指标和经过Winsorize处理后的季度贷款流入指标替换上述的季度贷款指标,上述实证发现没有显著改变。

(2)将地市级以上政治身份作为1,其他作为0,上述实证发现也没有明显改变。

五、结论与讨论

以上研究发现:第一,银根紧缩期间民营企业贷款规模确实下降,但是政治关联促进了银根紧缩期间企业投资活动资金需求的贷款满足程度,而且这种现象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第二,银根紧缩期间依靠政治关联获得的银行贷款投资效率明显得到改善,而且在政府干预较弱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说明央行利用银根紧缩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银根紧缩确实降低了企业贷款规模和过度投资,能够避免经济过热,但是也导致某些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微观经济正常运行。

可见,银根紧缩带来某些企业合理的贷款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因此,应该注重企业资金需求调研和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调整,以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效果;由于传统会计信息的局限性,中小企业应该开辟和采用其他合理的信息传导机制,以增强自身声誉,降低信息不对称,获得急需资金;企业政治关联在银根紧缩时期发挥作用大小与政府干预程度存在很大关系,说明在外部环境完善、制度健全背景下,政治关联更能表征企业实力和声誉,受到政府干预可能更少,因而企业行为更趋市场化,而在政府干预较强地区,政治关联可能更容易导致权钱交易、政企合谋等,企业行为市场化程度更低。

注释:

①各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请见:。

②第一,剔除金融行业公司和资不抵债公司;第二,剔除实际控制人不详的公司,剔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10%的公司;第三,剔除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背景不详和其他数据缺失公司。

③具体算法包括季度贷款流入现金占季末资产比例、短期借款或者长期借款季度增量占季末资产的比例,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了季度贷款增量占季末资产比例、受行业中位数调整的季度贷款流入现金占季末资产比例等指标。

④Cfo=-(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季度内支付股利或者利息流出现金)/季初资产总额,表示本季度经营活动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该指标越大,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越多。

⑤Inv=(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取得子公司和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季初资产总额,表示季度投资资金需求。

⑥他们以Cfio0=(上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上期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上期末资产总额)来控制上期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结存对于下期贷款融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中国私营企业银行贷款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5,(4):605-622.

[2]Bai C. E., J. Y. Lu, and Z. G. Tao.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access to bank loans: evidence fro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J].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6,(4): 611-628.

[3]胡旭阳.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74-79.

[4]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9-21.

[5]潘克勤.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降低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吗基于自我约束型治理视角的解释和实证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9,(5):38-46.

[6]张敏,张胜,申慧慧,王成方.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J].管理世界,2010,(11):143-153.

[7]叶康涛,祝继高.银根紧缩与信贷资源配置[J].管理世界,2009,(1):22-28.

[8]陆正飞,祝继高,樊铮.银根紧缩、信贷歧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损失[J].金融研究,2009,(8):124-136.

[9]张西征,刘志远.货币政策调整如何影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分配来自微观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J].财贸经济,2011,(8):59-67.

[10]彭方平,王少平.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效应[J].管理世界,2007,(1):24-29.

[11]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8,(3):52-58.

[12]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5-41.

[13]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89-101.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7)

(一)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大幅增加

2007年第1季度,债券发行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比增长37.47%,主要表现为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量增加。前三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21321.5亿元。其中:财政部发行记账式国债860亿元;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18,230亿元;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1170.7亿元;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620.8亿元。截至3月底,债券市场托管量为10.2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为9.83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托管量的96.09%。(见图表5)

相对于上月债券发行市场的清淡,3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发行量放量增加。增量主要包括:一是央票发行量快速增加;二是三家政策性银行均发行了一定数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三是年初以来,商业银行首次发行普通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四是短期融资券发行量较大。3月份共发行债券11,702.6亿元,较2月份增加517.1%。其中财政部发行记账式国债560亿元;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9660亿元;政策性银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670.7亿元;商业银行发行普通金融债券190亿元,发行次级债券250亿元;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371.9亿元。

(二)期限结构以中短期为主

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以中短期债券为主,同时也发行了一定数量的长期债券。其中,债券市场发行1年及以下债券(不含央行票据,后同)1280.8亿元,占比41.4%;发行1年以上到10年债券1450.7亿元,占比46.9%;发行10年以上债券360亿元,占比11.6%。(见图表6)

从期限结构变化趋势看,3月份,短期和长期债券发行比重较上月明显上升,其中:1年及以下债券占比40.7%,1年以上到10年债券占比41.6%,10年以上债券占比17.6%。

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2007年第一季度,人民银行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情况,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基本全额对冲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一是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第一季度受春节前后现金大量投放回笼以及新股密集发行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存在较大波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与期限结构,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8万亿元,同比多发行0.5万亿元。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亿元。二是适时延长央行票据期限。为缓解央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1月底重启3年期央行票据,与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相互配合,收回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第一季度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行票据分别发行3570亿元、10020亿元和4640亿元。三是适量提供短期流动性。为支持春节前商业银行支付清算需要,通过短期逆回购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900亿元,不仅缓解了节前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而且为央行票据发行创造了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四是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与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相结合。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力度的同时,于3月初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央行票据101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五是引导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配合3月中旬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3月份以来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12个、18个和22个基点,同时影响市场利率适度上行,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见图表7)

三、拆借交易情况

(一)同业拆借获较大幅度增长,交易期限以隔夜为主

2007年1~3月,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活跃,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交易量放量增加。前三个月同业拆借成交9641.5亿元,同比增长153.1%。3月份,同业拆借成交3788.2亿元,较上月增长21.2%;交易品种以1天为主,1天品种占本月全部拆借交易量的62.4%。(见图表8)

(二)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市场流动性较宽裕

货币市场利率受货币政策操作、春节因素和新股发行影响有所起伏,季末在央行操作有效引导下出现上升,但第一季度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市场流动性较宽裕。3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4%,比2月份下降93个基点;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1.99%,比2月份下降104个基点。3月末,7天品种质押回购利率和7天Shibor 均为1.97%。短期利率2007年以来继续明显受到新股特别是大盘股融资的影响,其中2月12日受中国平安发行新股融资389亿元影响,当天7天品种质押回购利率升至新峰值4.6%,比2006年峰值(4%)上升0.6个百分点。(见图表9)

四、债券流通市场分析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大幅增加

银行间市场2007年3月交易结算量大幅放量。本月22个交易日共发生结算15701笔,结算量42,619.22亿元,分别较上月增加5583笔(增幅55.18%)和12,868.75亿元(增幅43.26%)。本月单笔平均结算量与上月基本持平,为2.71亿元,日平均结算量1937.23亿元。(见图表10)

(二)回购市场交易保持活跃,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

第一季度,回购市场交易保持活跃,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1~3月份,债券质押式回购成交7.71万亿元,同比增长51.8%。回购(包括质押式和买断式)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明显增加,当季净融出资金3万亿元。2007年第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较多,同时在银行间市场净融出资金明显增加,表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较宽松。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净融入金额增长较快,资金需求较大。(见图表11)

1.质押式回购。2007年3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交易量平稳增长,本月共结算7245笔,结算量29,784.71亿元,结算笔数和结算量分别比上月增加37.32%、25.26%。从期限品种看,7天以下品种最为活跃,其中R01D结算量继续遥遥领先,R07D 和R03D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三类品种结算量分别为13168亿元、9333.67亿元和4339.90亿元,分别占本月质押式回购交割总量44.21%、31.34%和14.57%。

从质押券种的选择来看,政策性银行债和央票取代国债成为应用于质押业务的主要品种。当月使用政策性银行债完成质押业务10,560.73亿元,占质押式回购业务总量的35.46%;使用央票完成质押业务9334.34亿元,占31.34%;使用国债完成的质押业务结算量8103.92亿元,占27.21%。

从资金流向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仍是资金的主要融出方,其余机构均为资金的净融入方。全国性商业银行当月净融出资金量高达21811.4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信用社则是主要的资金融入方,净融入量分别为9235.02亿元、3874.5亿元、2714.21亿元和2242.46亿元。

2.买断式回购。买断式回购交易2007年3月呈增长趋势,共发生结算139笔,结算量253.11亿元,结算笔数和结算量分别比上月增加51笔和91.08亿元。从交易方向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主要的逆回购方,证券公司和信用社则为主要的正回购方。

(三)远期交易异常活跃

2007年3月远期交易异常活跃,从成交情况来看,本月共成交138笔,成交量270.04亿元,较2月份的50.7亿元增加了4倍多。从期限品种来看,本月成交量主要集中于7天和14天品种,其成交量分别为217.45亿元和36.99亿元。从成交的债券品种来看,采用的交易券种主要为流动性较好的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其成交量分别占到总成交量的58.70%和25.48%。从参与方来看,主要参与者类型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证券公司和外资银行。

(四)银行间现券交易活跃

受市场资金需求较大影响,第一季度现券市场交易较活跃,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2.6万亿元,日均成交438亿元,增长14%。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317亿元。作为债券市场利率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利率互换交易自2007年以来增长迅速,有效地发挥了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一季度,利率互换交易本金额达391亿元,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成交本金额。债券远期交易比较活跃,第一季度共成交347亿元,主要集中在短期产品。

2007年第一季度,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净买入方,净买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65.3%。其他商业银行和证券基金公司资金需求增加较多,分别净卖出现券3299亿和89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6.3倍。证券基金公司资金需求明显增加,主要是受当季股票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

从参与交易的券种看,2007年3月央票交易量巨幅猛增,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短融的现券交易量也有所增加,企业债的现券交易量明显缩小。央票以月结算量8097.62亿元的庞大规模排在现券交易榜首位,占总现券结算量的65.26%;其次为国债,其月结算量1405.05亿元,占总结算量比重为11.32%;政策性金融债和短融的月结算量(及占总结算量的比例)分别为1363.43亿元(10.99%)、910.36亿元(7.34%)。

从流动性看,2007年3月份银行间现券市场交投踊跃,整体换手率为12.12%,比上月高6个百分点。短期融资券仍然是流动性最好的品种,月度换手率为34.24%;其次为央票和国际机构债,月度换手率分别为19.67%和14%;政策性银行债和国债流动性水平仍然不高,但政策性银行债流动性要优于国债,二者换手率分别为5.85%和4.89%。(见图表12)

(五)柜台市场交易受到股市走牛影响继续下滑,以卖出为主

2007年3月,商业银行柜台国债市场投资者数量达到了2337,919个,比上月增加了100,477个。柜台交易结算量也受到股市走牛的影响继续下滑,且仍以卖出为主。本月共结算4496笔,结算量2.40亿元,具体买入0.23亿元,卖出2.17亿元,净卖出额为1.94亿元。从个券来看,柜台品种得到丰富,新增的两只国债分别为1年和10年期品种,目前共计已有20只债券在柜台发售。从本年累计结算量来看,工行是承办业务量最大的机构,其次为建行和农行。从券种来看,061701(储蓄国债)是买卖最为活跃的券种。

(六)交易所市场行情上涨,交易量萎缩

2007年3月,交易所国债指数高位盘整,月初开盘指数114.26点,月末收于114.51点,月末较月初微涨0.25点。交易所国债市场交易量总计达1217.84亿元,较上月缩减45.51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量81.78亿元,较上月减少27.93亿元,减幅25.88%;国债回购成交量1136.06亿元,较上月增加367.11亿元,增幅47.74%。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券成交量32.71亿元。(图表13)

五、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银行间市场债券价格稳步回落,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上升

年初以来,银行间市场债券价格稳步回落,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上升。2007年前3个月,债券市场总体保持平稳。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略有下降,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略有上升。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由年初的116.79点降至3月末的116.51点,微跌0.28点,跌幅0.24%;交易所市场国债指数由年初的111.39点升至3月末的111.73点,上升0.34点,升幅0.31%。(见图表14)

(二)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趋势

3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上行,而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相对明显,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趋势。与以往光滑曲线不同,3月在一些关键期限点上,收益率曲线分化出了几个明显的拐点,如3年期和10年期品种。研究表明,这与一级市场的发行品种有关。当期3年期品种供给量偏多,相应地收益率必然有所上行;同时,本月发行的一期10年期品种国债也激活了一些期限相近品种在二级市场的活跃度,但由于市场对紧缩货币政策的预期,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收益率得以重估,且被市场空头气氛一致抬高。从各期限品种的走势来看,流动性最好的5~7年期品种收益率上移幅度最小,10年期以上品种上移幅度最大。1年期以下品种平均上移11BP;10年期品种上移27BP;10年期以上品种平均上移17BP。(见图表15)

六、债券余额分析

截至2007年3月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总量已突破10万亿大关,达10.23万亿元,较上月托管量增长了8.83%,托管只数也达到了794只,比上月增加45只。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本月继续增长,月末达9.27万亿元,占债券总托管量比重90.62%;交易所可流通量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均有不同程度缩减,托管量和托管占比分别为0.35万亿元(3.42%)和0.05万亿元(0.49%);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0.57万亿元,占5.57%。

从托管的主要品种来看,3月,央票托管量出现猛增,月末托管量达4.12万亿元,占40.24%,国债托管量也有所增加,月末为2.91万亿元,占市场托管总量的28.48%;政策性银行债有所减少,托管量2.33万亿元,占22.76%;商业银行债券0.28万亿元,占2.69%;企业债0.29万亿元,占2.80%;短期融资券0.27万亿元,占2.60%。

从托管期限来看,除3~5年期和7~10年期品种有所减少外,其余品种都有所增加。1年期以下品种月末托管量4.20万亿元,占市场托管总量的41%;1~10年期品种月末托管量4.83万亿元,占47%;10年期以上品种1.20万亿元,占12%。(见图表16)

从投资人持有结构来看,2007年3月除农村商业银行和个人投资者以外,其余各类机构投资人均表现为持有量的净增加。全国性商业银行、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当前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人,其持有量分别为6.49、0.73、0.67和0.63万亿元,分别占市场总份额的63.47%、7.15%、6.53%和6.15%。

七、股票交易情况

(一)股市总体成持续上扬走势,股指创历史新高

年初以来,股票市场交易持续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3月末收于3183.98点,上涨468.26点,涨幅为17.2%。3月份,上证指数大幅上扬。2月27日股指大幅下跌后,3月份上证指数稳步回调,3月19日再次收于3000点以上,此后上证指数不断上行,月底收于3183.98点。3月,上证指数上升386.79点,升幅为13.8%,股市交易量随股指上升放量增加。(见图表17、18、19)

(二)股票市场规模

2007年以来,股票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由于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效应继续显现,投资者投资股票基金市场意愿明显增强,第一季度投资者开户数新增871万户,是2006年全年新增数的1.7倍,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2007年3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包括A、B股)数量为1461家,较上月增加8家;总股本为15,456.57亿股,同比上升102.06%;市价总值为128,033.36亿元,较上月增加15,163.36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38,972.49亿元,较上月增加4936.49亿元。3月份投资者开户数8724.76万户,较上月增加401.76万户。(见图表20)

(三)股票发行情况

2007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865亿元,是上年同期12倍。其中,A股筹资846亿元,H股筹资2.2亿美元。(见图表21)

(四)股市交易情况

2007年第一季度,沪、深股市累计成交7.5万亿元,同比多成交6.4万亿元,成交额已接近2006年全年交易量;日均成交1316亿元,同比增长5.6倍。2007年第一季度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49932.51亿元,同比增加612.09%。日均成交金额876.01亿元,同比增加599.58%;一季度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6227.11亿股,同比上升338.11%;日均成交109.25亿股,同比增加330.46%。

2007年一季度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25,099.89亿元,同比增加500.15%。日均成交金额440.35亿元,同比增加489.65%;一季度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3115.73亿股,同比上升242.74%;日均成交54.66亿股,同比增加236.78%。(见图表22)

八、外汇市场

2007年第一季度,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成交量迅速增长,询价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占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成交量的比例超过99%。银行间远期市场共成交53.2亿美元,同比增长55.8%;人民币掉期市场共成交557.2亿美元,超过2006年后9个月的成交量总和(2006年4月份开办)。掉期成交主要集中在3个月期限内的即期/远期掉期交易,占全部人民币外汇掉期成交额的81.3%。外汇市场会员进一步扩大。截至3月末,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远期和掉期市场会员银行分别为265家、80家和71家。

第一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八种“货币对”累计成交折合246亿美元,成交品种主要为美元/港币、美元/日元和欧元/美元,成交量合计占全部成交量的74.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主要是美元/港币成交量同比下降较多。(见图表23)

九、期货市场

2007年3月,国内期货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成交活跃。3月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35,093,176手,同比下降4.47%,环比增长44.94%;成交金额为21,343.76亿元,同比增长25.5%,环比增长60.29%。1~3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00,058,308手,同比下降0.16%;累计成交额为54,632.27亿元,同比增长30.54%。

(一)分交易所情况

2007年3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成交量12,652,904手,同比增长31.86%,环比增长63.18%,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6.06%;成交额15,493.93亿元,同比增长62.58%,环比增长70.08%,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2.59%。上海期交所1~3月份累计成交量32,932,026手,同比增长43.58%;累计成交额38,257.19亿元,同比增长73.99%。

3月,大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13,353,068手,同比下降38.86%,环比增长12.94%,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8.05%;成交额3252.08亿元,同比下降42.69%,环比增长11.56%,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24%;大商所1~3月份累计成交量46,475,808手,同比下降29.88%;累计成交额10,600.23亿元,同比下降28.51%。

3月,郑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9,087,204手,同比增长71.38%,环比增长96.03%,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89%;成交额为2597.74亿元,同比增长9.51%,环比增长101.24%,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17%。郑商所1~3月份累计成交量20,650,474手,同比增长;累计成交额5774.85亿元,同比增长14.66%。(见图表24)

(二)分品种情况

2007年3月,上海期交所期铜合约的交易量为1929940手,同比增长79.22%,环比增长133.6%;交易金额为5768.26亿元,同比增长126.62%,环比增长161.13%。期铝合约的交易量为748,922手,同比下降62.12%,环比下降3.91%;交易金额为731.54亿元,同比下降62.8%,环比下降4.46%。锌合约的交易量为71,160手;交易金额为104.5亿元。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7,747,324手,同比增长94.32%,环比增长41.55%;交易金额为8216.39亿元,同比增长98.74%,环比增长38.36%。上海期交所燃料油期货合约交易量为2,155,558手,同比下降15.63%,环比增长219.31%;交易金额为673.24亿元,同比下降23.84%,环比增长242.86%。(见图表25)

2007年3月,大商所黄豆一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2,670,254手,同比增长87.51%,环比下降4.01%;交易金额为854.78 亿元,同比增长122.67%,环比下降2.82%。黄豆二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912手,同比下降99.93%,环比下降37.02%;交易金额为0.31亿元,同比下降99.91%,环比下降34.95%。玉米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6,379,588手,同比下降36.81%,环比增加16.03%;交易金额为1072.15元,同比下降25.94%,环比增加14.819%。豆粕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3852800手,同比下降36.33%,环比增加23.08%;交易金额为1029.11亿元,同比下降26.3%,环比增加23.73%。豆油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44,9514 手,同比下降84.67%;环比增长9.23%;交易金额为295.73亿元,同比下降80.66%,环比增长9.79%。(见图表26)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8)

当前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几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但如果以公募基金在银行板块中长期以来的持股情况为切入点,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客观尺度来进行衡量。作为A股市场上最重要的“主力”,早年公募基金的一举一动甚至就是市场本身,近年来各路资金的兴起尽管让其地位有所削弱,但仍没有改变其为市场上最有影响力量这一事实。

基金银行仓位中等偏低

由于公募基金以半年为周期披露完整的持仓情况,非中报、年报的季度数据在以下统计中被剔除;与此同时,为便于统计,以下的基金仓位定义为“期末基金持有银行市值/股票、混合基金期末净值”,将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影响忽略不计,其中股票、混合基金(下称“股混基金”)依照银河证券分类,包括指数型基金;统计起始点为2006年四季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四季度末,基金持有银行股的市值为1587亿元,股混基金的净值为18146.58亿元,仓位为8.75%。而统计区间出现的最高仓位水平出现在2009年二季度末,当时基金持有银行股的市值为3403.81亿元,股混基金的净值为18471.18亿元,仓位为18.43%。目前时点,被类比最多的是2007年二季度末,当时基金持有银行股的市值为1562.34亿元,股混基金的净值为14924.5亿元,仓位为10.47%;而上证综指上一巅峰6124点刚过的2007年四季度末,基金持有银行股的市值为3838.44亿元,股混基金的净值为27511.54亿元,双双创下了统计区间的最高水平,对应仓位为13.95%。

最低仓位水平则出现在2014年二季度末,当时基金持有银行股的市值为680.54亿元,股混基金的净值为14909.32亿元,其中前者创下统计区间的最低水平,对应仓位为4.56%,也是区间最低。

从2014年二季度末到四季度末,基金持有的银行股仓位提升了近一倍,上一次出现相似情形是2008年四季度末到2009年二季度末,仓位从9.33%跃升到18.43%。在这两轮中,仓位半年翻番的同时,都伴随着银行股大涨,以及基金持有银行股数量的大幅上升:以中信银行指数衡量,银行板块在2009年上半年上涨了98.64%,在2014年下半年上涨了72.99%;基金持有的银行股数量在2009年上半年增加了67%,在2014年下半年增加了50%。相较之下,最近一轮仓位翻番显得更温和一些,而且上轮翻番后仓位创下了新高,本轮翻番后仓位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意味着基金持有的银行股仓位后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另外,如果单从基金持有的银行股数量来看,2014年四季度末,所有16只银行股的A股总股本为10090.87亿股,基金持有的银行股数量为163.81亿股。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二季度末,彼时所有14只银行股的A股总股本只有5527.97亿股,不到2014年底的六成,但基金持有的银行股数量却达到了264.1亿股,比2014年底还多出了六成。可以说,基金持有的银行股数量距离历史高位还有很远一段距离,如果以2009年二季度末占A股总股本的比例计算,目前银行1万亿的总股本下,基金持有银行股数量可到482.34亿股,约为2014年四季度末的三倍。

新资金瞄准银行股

有空间,更要有资金。4月中旬,鹏华基金率先成立了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基金,截至5月26日其总份额达到161.59亿份,较发行份额38.96亿份增长了314.76%。

不过,紧随其后发行的富国和招商银行分级基金份额增长并不显著,其中富国基金银行分级最新总份额为23.43亿份,较发行份额20.71亿份仅增长13.13%;招商基金银行分级最新总份额为8.91亿份,较发行份额8.9亿份几乎零增长,表明投资银行股的口号虽然获得了响应,但在当下时点还缺乏更广泛的共识。

不过更多的基金公司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发行新基金专门投资或重仓银行股。截至5月15日,欲发行银行指数分级基金、正在接受证监会审批的基金公司有中海、融通、申万菱信、信诚,而已经获批通过的有鹏华、富国、招商、易方达、博时、华安、中融,一共11只银行分级基金;另外,已批或正在审批的需重仓银行股的基金还有10只,其中5只为上证50或180指数分级基金,3只为权重蓝筹ETF、2只为金融地产基金。

若以2015年以来单只股票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25亿份估算,11只银行分级基金初步可为银行板块带来275亿元的新增资金,相当于年初至今银行板块日均成交额535.51亿元的一半左右。对于10只将重仓银行股的基金,以上证50指数中银行权重占30%估算,初步可为银行板块带来75亿元的资金增量,加上11只银行分级基金,整体初步贡献约为350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5月26日英国富时集团(FTSE)宣布将A股纳入富时罗素(FTSE Russell)指数,A股在新指数中的初始权重约为5%,国际投资者可全面进入A股后,权重将增至32%,初步分析预计,该举措将为A股引入至少百亿美元级别的新增资金。

另外,明晟(MSCI)也即将于6月10日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高盛在报告中预计,如果成行将给A股带来17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而瑞银证券则认为带动的资金量大约在800亿至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9)

2008年6月,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次贷危机爆发。彼时,执掌美国银行的是CEO肯尼斯·刘易斯,之前的一系列成功收购使他对收购近乎着迷。在房地产行业衰退日益加深之际,美国银行无视风险,以45亿美元收购了正处于困境的美国最大商业抵押贷款机构——全国金融公司,使美国银行成为本国最大的房地产贷款机构。但此次收购也使美国银行陷入无尽的法律纠纷,全国金融公司超过1000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中约九成是次级贷款。据不完全统计,因收购全国金融公司给美国银行造成的诉讼损失超过400亿美元。

美国银行遭受的房地产贷款相关法律诉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谓的“声明和保证”索赔权,主要来自房地美、房利美等金融机构。它们要求美国银行回购抵押贷款(主要由全国金融公司发放),并认为美国银行就借款人和资产状况提供了错误信息。此类诉讼及影响主要包括:2011年1月,美国银行与房地美和房利美就回购不良贷款达成和解协议,美国银行向这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支付28亿美元作为回购款项,用于回购旗下子公司(全国金融公司)直接出售给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住房抵押贷款。2013年1月,美国银行与房利美达成超过100亿美元的和解协议。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支付房利美36亿美元,并以67.5亿美元回购在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由全国金融公司售出的可能存在问题的3万笔房屋抵押贷款,以了结抵押贷款索赔。

第二类是欺诈诉讼,主要由购买抵押贷款债券的投资者提出,这些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全部出现了大幅度贬值。2011年6月,美国银行与黑石集团、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等22家投资机构就要求470亿美元的房贷相关债券赎回纠纷达成和解,美国银行向这些机构支付85亿美元的赔偿。这是第二类欺诈诉讼的代表。

第三类是政府对美国银行(主要与全国金融公司相关)的欺诈性终结赎回权的。2012年2月,美国政府和49名州检察官与美国银行、花旗、富国和摩根大通等机构达成总额400亿美元的协议,以和解围绕这些银行不正当获取借款人房屋、侵害借款人权益的指控,其中,美国银行向政府机构支付近40亿美元罚款,并向贫困借款人提供86亿美元的还款减免和本金减记。

尽管美国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相关诉讼损失并不完全是由全国金融公司造成的,但在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时收购一家处于破产边缘的房地产贷款机构,从常理判断——无疑过于激进。

激进收购美林证券陷亏损黑洞

2008年9月14日,就在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前夕,美国银行与当时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以440亿美元收购后者。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前一个交易日美林证券股票为17美元),以换股方式收购美林证券,该收购价比美林证券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70%。

美林证券创办于1914年,是一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国际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前的2006年,美林证券总资产为8413亿美元,盈利高达74.99亿美元,股东权益则达390亿美元。然而,从2007年开始,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林证券经营业绩一落千丈,当年亏损77.77亿美元,股东权益骤降至319亿美元。由于美林证券持有上千亿美元的次级贷款相关衍生品,市场担心巨额资产减计将使融资变得困难,以及业绩下滑和流动性风险上升,都将使美林证券处于破产的边缘。

危机前利用兼并收购成功实现扩张的美国银行,无视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带来的巨大系统性风险,在与雷曼兄弟收购谈判失败后(主要原因是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其他金融机构不愿为雷曼房地产贷款资产提供担保),转而仓促收购了规模和风险更大的美林证券。此次收购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融资支持和担保,据说是政府促成了此笔收购,但事后看来这是一大败笔。

从美林证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2008年年报来看,美国银行因收购美林证券而陷入亏损黑洞。2008年,美林证券巨亏276亿美元。因此,在美国银行完成对美林证券的收购后,以440亿美元的天价得到的股东权益仅为43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银行的原有股东权益流失近400亿美元。受美林证券巨亏影响,美国银行2008年利润降至40亿美元,2007年为149亿美元。由于美林证券的股票可以1∶0.8595的比例转换成美国银行的股票,因此,美国银行原有股东收益被进一步稀释,股本数量从50亿股大增至86亿股,使美国银行每股收益从2007年的3.35美元降至2008年的0.56美元。由于经营业绩恶化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美国银行被迫向美国政府求助,先后获得450亿美元的救助。受美国银行利润下降及投资者对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从收购美林证券到2008年2月的半年期间,美国银行股价重挫90%,从33美元跌至2.53美元。市场对美国银行在动荡环境下激进收购美林极不看好,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收购决定的当日,股价暴跌21%。

受美林证券上千亿有毒资产不断减计和房地产诉讼巨额费用支出的拖累,2009年,尽管美国银行利润仅小幅升至63亿美元,但之后的2010年陷入亏损22亿美元的困境,2011年仅盈利14亿美元,2012年利润勉强回升至42亿美元,仅相当于危机前美国银行盈利的1/4。

2013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2013年4月17日,美国银行公布了一季度财务报表,其基本表现如下:

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营业收入小幅增加。美国银行201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6.2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2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5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0.03美元)显著增长,但仍低于市场预期,也远低于危机前单季度40亿美元的盈利水平。美国银行平均资产回报率仅为0.27%,比上年同期的0.12%增长了0.1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收入结构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息收入略有下降,非利息收入有较大上升。其中,净利息收入为10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1亿美元,减少2亿美元。净利息收入的同比下降归因于消费贷款余额下降和低利率环境导致的资产收益率的降低,尽管长期债券余额和存款支付利息的减少对前者的不利影响被部分抵消。一季度的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2.43%,而上年同期为2.51%,同比收窄8个基点。

非利息收入有较大增幅(主要是资产减计减少),较上年同期增长11%,增加14亿美元。推动这一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包括:结构性债券和衍生品的减计大幅下降,一季度结构性债券减计为90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高达33亿美元;衍生品本季度减计为54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减计额高达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资产减计损失大幅减少,但非利息收入却有所下降。次级债务回购和信托优先证券兑换相关收入约减少12亿美元,银行抵押贷款收入和债券销售净收益也同比有所降低。

各项业务呈现延续增长势头。美国银行一季度各项业务呈现延续增长势头。其中,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至1.1万亿美元。发放的第一留置权按揭产品同比增长57%,至240亿美元。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部门的营业收入、净收益和长期管理资产均创下新纪录。消费信贷不良率创五年来新低,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至3670亿美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5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二位水平,同比增长26%。

美国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零售和公司银行业务、个人房地产业务、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业务、全球银行业务、全球市场业务以及其他业务。零售与公司银行业务一季度利润为13.82亿美元,同比下降6300万美元,主要原因之一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5亿美元。净利息收入减少是由于持续的低利率市场环境以及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0亿美元。另外,贷款损失准备金同比增加2900万美元。个人房地产业务盈利4600万美元,收入为9.8亿美元,非利息支出为8.14亿美元,利润同比减少6800万美元。该业务利润减少的原因是非利息收入减少1.1亿美元,同时,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3900万美元。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业务利润为7.2亿美元,同比上升31%。其中,总收入为44.21亿美元,同比上涨7%,主要由于资产管理费、交易费用以及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提高,以及贷款拨备的减少,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和股市的快速回升。全球银行业务盈利13.38亿美元,与2012年一季度相比下降了2.3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贷款损失准备金同比增加了4.4亿美元,且收入同比下降1100万美元,好在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加5500万美元,非利息支出减少了9700万美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业务盈利的下滑。全球市场业务盈利11.69亿美元,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3.4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资产估值调整(DVA)同比增加了13.79亿美元,可见金融市场变化对其业务的影响。其他业务亏损1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税收优惠减少了8.8亿美元。

可以发现,美国银行利润重要的来源是零售与公司银行业务,即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同时,交易账户资产价格的波动(导致减计的波动)对其利润影响更为巨大,可见美国银行业绩未来与金融市场景气更为密切。

资产负债结构维持稳健。一季度,美国银行总资产达2.1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66亿美元。资产构成为:债券资产3547.09亿美元,比上年期末下降1.56%;贷款余额8891.51亿美元,比上年期末增加0.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下降幅度较大。

负债方,总负债为1.94万亿美元,比上年期末减少354.92亿美元,下降约1.8%。其中,存款余额比上年期末减少100.78亿美元,下降0.9%;联邦基金借款总额下降451.1亿美元,同比下降15.3%。但交易账户负债、衍生品负债、短期借款以及长期债务均有所上涨。股东权益合计为2372.93亿美元,普通股、优先股份额及留存收益与上年相比保持相对平稳。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10)

浦发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和28%,远超市场预期,成为全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的银行,主要因为收益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因为上海国际信托公司(下称“上海信托”)完成收购并表带来手续费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

收益结构优化明显

浦发银行一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278.12亿元,同比增长13%,主要是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0%,主要是存款重定价占比高于贷款重定价占比,贷款同比增长4.1%。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为116.18亿元,同比增长68%,主要来自理财、资产托管的高速增长,因为浦发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处于行业前列。此外,投资收益19.7亿元,同比增长170%,主要来自债券投资、同业存单、贵金属投资收益的增长。

截至一季度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74.3亿元,环比新增23.8亿元,不良率升至1.6%,环比提高0.04%;其中,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85%,关注类贷款占比+不良率达到5.35%,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浦发银行风险递补的相关指标均在改善,221%的拨备覆盖率环比提高9%,处于股份制银行的前列;3.53%的拨贷比环比提高0.23%,领先同业。总体来看,虽然不良增加,但风险缓释能力逐渐增强。

根据测算,浦发银行一季度净息差为2.11%,环比下降30BP,按揭及中长期贷款集中重定价应是当季息差出现较大降幅的主要原因,当重定价因素消失后,从二季度开始息差将逐步走稳,下半年应呈稳中有升之势。

一季度,浦发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6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7.5%的历史新高,表现非常强劲。从浦发过往的手续费收入明细来看,银行卡、理财、等业务表现突出。此外,浦发银行一季度非息收入同比增长73%,占营收比重亦达到34.1%的历史新高,除手续费收入外,投资收益的表现也非常优异。

一季度,浦发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较年初增长11%,买入返售余额较年初大幅压降82%。截至2015年年末,自营非标资产占营收款项类投资比重为96%,占表内总资产比重为25%,票据买入返售占买入返售总余额比重为96%。据此判断,浦发银行一季度的自营非标资产仍有扩张,票据买入返售则大幅压缩,这可能与“营改增”环境下的税务规划有关。

浦发银行在一季度彻底完成对上海信托的收购是一件大事,这增加了其无形资产和商誉。一季度,浦发银行无形资产增加了33.4亿元,主要是收购上海信托增加相应信托业务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以及品牌价值。同时,收购上海信托形成的商誉则增加了69.8亿元。

虽然浦发银行一季度接近25%的利润增速位居银行板块第一,但一季报业绩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因为并表上海信托。数据显示,一季报披露的浦发银行口径净利润同比增速亦达24.7%,营业收入同比增速28.0%,甚至略快于集团口径的业绩增速。

3月15日,浦发银行完成上海信托97.33%的股权过户事宜,上海信托成为其控股子公司。3月18日,浦发银行获得监管层关于发行股份购买上海信托资产的批复,完成股份发行和交易,完成后,普通股总股本增加近10亿股达到196.5亿股。且上海国际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合并持股比例提高到26.55%,上海国际集团仍是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但148亿元定增事宜,仍需等待监管层的批复。

按照一季度风险加权资产测算,定增完成后可提高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约0.42%,一季度,富德生命人寿(下称“生命人寿”)和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继续增持浦发银行,目前生命人寿已变为第二大股东。

重大股权投资玄机

对市场而言,比浦发银行大超预期的业绩更值得关注的是业绩释放背后的驱动因素。

一季度,生命人寿除净增持浦发银行至少3.3亿股之外,在持仓账户之间进行了剧烈的调整,此前由万能险和分红险持有的9亿股浦发银行通过二级市场的公开交易转移至了自有资本金账户,这贡献了一季度浦发总交易量的近90%。

招商证券认为,这暗示着一方面生命人寿不愿意出售浦发银行持仓,另一方面其正在为将浦发银行持仓申报为“重大股权投资”做准备。预计未来生命人寿账户间的持仓转移仍将继续,这将带来至少8.9亿股的保底交易量,浦发银行的交易活跃度也会有极大的保障。

而对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而言,最佳反制手段是通过股价持续上涨加大生命人寿的调仓和总体持仓成本,预计浦发银行将进入公司层面利好因素的密集释放期。自2015年7月股灾至今,浦发银行是股价突破前期高点的唯一银行。

自2015年8月底生命人寿首次举牌至今的持仓变化,尽管四次举牌公告的数据披露口径不尽相同,但结合年报和季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数据,招商证券发现,截至2015年年末,生命人寿合计37亿股的浦发银行持仓分散在传统、万能H、万能E和分红这四个账户,其自有资本金账户没有持仓或持仓非常少。生命人寿一季度整体净增持浦发银行至少3.3亿股,而且,其浦发银行持仓在自身账户之间进行了交易。传统账户持仓量未变,资本金账户持仓量净增12亿股,万能H账户减少3.2亿股、万能E和分红账户持仓亦出现下降,并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万能H、万能E和分红这三个账户的持股通过公开交易转移到了资本金账户,若假设万能E和分红账户当前持仓量已下降至零,则一季度末生命人寿合计持股数量为41亿股,占浦发总股本的20.7%。如果计划的定增完成后,生命人寿的持股比例将被摊薄至19.8%。

对比一季报及相关数据可见,从2016年1月4日至3月15日,生命人寿账户间的交易占浦发总成交量的91%,同期证金公司净买入量占浦发总成交量约1%,生命人寿账户间的交易贡献了一季度浦发银行交易量的绝大部分,且其持仓成本也有所抬升。

账户间的持仓转移暗示生命人寿不愿意出售浦发银行的持仓,且存在申报“重大股权投资”的可能。问题是,为什么生命人寿将其浦发持仓由万能险和分红险账户转移至公司自有资本金账户?

招商证券据此判断,“偿二代”和针对险资举牌新规实行后更大的资本金和监管压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其隐含的意义在于,生命人寿不愿出售其浦发银行的持仓。而将持仓由万能险和分红险账户转移至资本金账户则意味着,生命人寿可能在为将浦发持仓界定为“重大股权投资”做准备,一旦界定为“重大股权投资”,这部分持仓便可不占用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30%上限的额度。

根据2016年3月保监会的《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重大股权投资需报保监会核准,包括以下情形:1.对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实施控制;2.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实施控制且投资金额较大;3.对拟投资企业未实施控制,但投资金额或比例达到相关标准;4.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但重大股权投资的具体标准保监会将另行制定。针对生命人寿投资浦发银行的案例,第1种和第3种情形更为适用。基于上海国资对浦发银行的控制力,第1种情形很难实现。因此,“对拟投资企业未实施控制,但投资金额或比例达到相关标准”这一选项对生命人寿而言更为现实。

银行个人季度总结篇(11)

自上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至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总共出现过三次银行倒闭潮,其中第一次是1929年大萧条时期,1930~1933年,美国银行倒闭三分之一多,银行数量由危机前25000家骤减到危机后不足15000家,促成了1934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立。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由于大量发放住房按揭贷款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1980~1995年,共有2943家机构倒闭。第三次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从2007~2011年8月,共有402家银行倒闭。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倒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数量上,以中小银行倒闭为主

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的倒闭情况来看,大多数为中小银行。资料显示,本轮金融危机中倒闭的402家银行大多为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占倒闭银行总数的81.84%,其中资产规模1亿美元以下的80家,占倒闭总数的19.90%;相反的资产规模大于10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仅为20家,占比4.98%,且有11家受到政府救助。

概率上,中小银行出问题的几率相对较低

虽然中小银行倒闭的绝对数量远远超过大银行,但由于美国中小银行星罗棋布、数量众多,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中小银行倒闭的概率反而明显低于大银行。数据显示,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倒闭数量占小银行总数的比例为4.1%,10亿~100亿美元的银行倒闭数量占该类银行总数的比例为10%,而资产规模大于100亿美元的大银行占同类银行总数的16.8%。

处置上,主要采用了收购与承接方式

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问题银行的处置方式来看,“收购与承接”是FDIC(存款保险公司)处理问题银行的主要方式,通过该方式处理的问题银行共有369家,占总数的91.79%,其中PA(收购与承接全部资产和负债)方式的355家,占比88.31%,PI(收购与承接部分资产和负债)的14家,占比3.48%。而“经营救助”与“偿付存款人”这两种方式的占比都较小,分别占总数的3.23%和4.98%。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救助的13家问题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也就是说,20家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问题银行中,超过一半的银行受到了政府救助,这也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大而不倒”现象突出的直接原因所在。

中小银行倒闭潮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有限

美国银行存款变化不大,且总体呈上升态势

银行破产首先通过信息和预期渠道,对存款人传播恐慌情绪,造成挤兑风潮,进而造成银行存款迅速下降。有学者在总结1970~2007年间42次银行危机时发现,62%的银行危机经历了存款总量的瞬时缩减。但是从2010年三季度开始,美国银行存款总额已连续4个季度较快增长,平均每个季度增长1561亿美元。其中2011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1631亿美元,增长率为16.99%;最能反映微观经济信心的个人、企业、公司存款也比一季度增长了30%,达到7676.8亿美元,可谓增长强劲。当把考察的视线拉长,从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开始至今,同时也是美国银行倒闭较为集中的时间区域,发现总共14个季度里,只有3个季度(2009年一季度、201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存款总量出现负增长,占比很小;引入每季度银行倒闭个数后对比分析,同样发现银行存款增量与银行倒闭数量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各个角度的数据对比反映出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并没有对银行存款数量产生明显冲击。

美国银行资产略有波动,资产质量保持健康

虽然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对银行体系总资产的增加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其对整体银行的资产质量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2008年第四季以前,美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银行倒闭,美国银行体系的各项资本质量指标基本保持固定,权益资本资产比率维持在10.3%左右、核心资本比率维持在8.1%左右、第一类风险资本比率维持在10.5%左右、风险资本比率维持在12.9%左右。在此后,金融危机爆发及其滞后时期的影响,美国银行业大规模的倒闭潮流开始出现,并在2009年三季度至2010年三季度达到高潮。但是美国银行体系的各项资本质量指标却以2008年四季度略有下降为拐点,一改过去的平稳态势一路向好,截至到2011年第二季度,相较2008年四季度,权益资本资产比率增长1.97个百分点,达到11.3%,核心资本比率增长1.73个百分点,达到9.2%,第一类风险资本比率增长3.16个百分点,达到13.1%,风险资本比率增长2.77个百分点,达到15.5%。显而易见,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并没有对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造成冲击,没有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美国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开始逐步恢复

透过美国银行业净利润和银行业倒闭数量走势,不难发现早在金融危机早期,美国银行盈利利润就出现了一次跳水式的下落,而此后银行的大量倒闭对美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落井下石式的冲击,尤其是在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这段时域,银行倒闭数量和银行业整体净利润高度相关互补。但2009年四季度以后,银行倒闭数量开始缓慢下行,而银行业净利润也开始走出阴霾,相应缓慢上行。到2011年二季度,美国银行倒闭数量下降到22家,而美国银行净利润已高达289.8亿美元,逐步接近危机前的盈利水平。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说,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和利润下降并没有蔓延相互摧残的局面,而是迅速的自我修复、相互扶持的走出危机的阴影。

从美国银行业净利润组成结构的变化看,无论是金融危机前后,还是中小银行倒闭潮的开始,利息净收入一直保持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平稳了净利润的巨幅波动。而促进利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和租赁损失准备与非利息净收入的波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银行整体的贷款损失大幅调高,非利息净亏损也是大幅扩大,导致净利润急剧下降,并在2008年四季度达到-378.2亿美元的顶峰。随后中小银行倒闭潮开始出现,但倒闭潮似乎并没有恶化贷款损失准备,相反的,贷款和租赁损失准备开始逐季下降,并推动银行业净利润渐渐复原,并在2010年一季度大幅上升。

中小银行倒闭潮对美国金融业影响不大的内在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并没有蔓延成为一发不可收拾的银行危机,对美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这除了得益于政府的及时救助之外,也与美国以中小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特点、良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多元的市场融资渠道等密切相关。

政府及时救助是问题银行顺利处理的前提条件

一是实施政府直接救助。美国政府于2008年9月正式接管发生巨额亏损、陷入全面危机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政府持有“两房”各79.9%的股份。同期,美联储向陷于破产边缘的AIG提供850亿美元有效期24个月的紧急贷款,由此获得79.9%股份。2008年10月14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联合制定总额高达2500亿美元的银行业注资计划。2008年10月又推出了总额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保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对美国银行业度过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2008年9月,美联储放宽了长期以来限制私募股权基金和私人投资者大量入股银行的规定,允许投资者持有最多33%的银行股权,为帮助陷入资金困难的银行获取更多资金。同期,美联储史无前例地批准危机后幸存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两大投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使其有权申请设立可吸收存款的分支机构,还可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永久享受从美联储获得贴现窗口融资和紧急贷款的权利,获得更稳定的融资渠道。2008年11月,美联储还批准信用卡巨头美国运通公司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此外,2008 年10月,联储开始对存款机构在联储的法定和超额储备金余额支付利息,超额储备金大幅上升,从此前的年均19亿美元剧增到1万亿美元以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是创新政策工具。危机爆发后,众多金融机构发生了流动性危机,为了防止危机的加重以及支持部分金融机构收购问题银行,美联储创新了多种政策工具化解流动性危机,如定期拍卖工具、商业票据融资工具、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主经销商信贷工具、定期证券借贷、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等等。

衡量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是期限相同的Libor―OIS利差。利差体现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状况,也体现了交易对手方风险。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大幅降低,有效地防止了更多重要金融机构的倒闭,同时也为兼并收购问题金融机构创造了宽松的资金支持。

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是防范危机冲击的基石

美国银行大多数是区域化经营的中小银行,这既有助于化整为零,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这也是为何此次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没有撼动金融体系根基,从而造成严重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所在。

据统计,截至2011年3月末,在FDIC投保的7574家银行中,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占比达到91.15%,而资产规模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数量占比仅1.41%。本次危机倒闭的402家银行中有329家为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占倒闭银行总数的81.84%。尽管倒闭的银行数量较多,但是这些中小银行并不具有“系统重要性”,而是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除了规模较小外,美国银行的区域经营特点也有助于将风险集中在特定区域内。一直以来,美国实行的是单一银行体制,法律不允许银行跨州经营,美国中小银行将基本服务对象定为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这相当于一道风险隔离屏障,一旦倒闭,其风险范围也仅局限在特定的区域内,而不像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银行,倒闭风险传递至广泛区域。

完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是有效化解危机的根本手段

一是法律确保适时适度处理问题银行。根据美国法律,银行和储蓄机构破产适用于《联邦存款保险法》,在破产标准、破产申请人、破产管理人等各方面都不同于普通的破产法。该法从多个方面确保能够及时合理处理问题银行的危机,如引入监管性标准,赋予监管当局破产程序启动权排他性,赋予破产管理人破产银行的资产负债所有权等等。

二是存款保险制度避免引发系统性银行危机。存款保险制度作为现代金融安全网之一,为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FDIC为全美7574家独立注册的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8种存款账户提供保险,约有97%的银行存款人的存款接受FDIC的保险。FDIC除了具有一般的“付款箱”功能外,还可以采取必要的行动,通过注资、承接、重组和公开承诺等方式对被处置银行的所有存款和其他债务予以完全保护,对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使银行现有金融服务不中断,从而维持公众信心。此外,为应对大规模银行倒闭,FDIC还采取了的多项临时性措施,如提高存款保险限额,预收参保银行三年保险费等。

丰富的融资渠道为银行倒闭产生的融资缺口提供了补充资金

从制度上来说,美国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当贷款者不能满足企业的贷款需要时,企业寻找其他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包括企业债券、商业票据、欧洲债券以及垃圾债券等。长期以来,美国直接融资占比都在80%~90%的水平,有效地弥补了本次金融危机中因银行倒闭而产生的融资缺口,从而减弱了银行倒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及时的金融改革是有效化解风险与提升信心的重要保障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以来,围绕全面的金融改革步伐一直紧锣密鼓。2008年3月,美国政府公布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拉开了金融改革的序幕;2009年6月17日,奥巴马总统公布了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2010年7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力图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从金融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危机处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这些及时的金融改革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构筑金融安全防线,恢复公众对美国金融体系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启示与建议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美国的实践经验证明,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特点不但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目前,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并不缺乏,而各类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则相对较少,因此,应大力发展多种类型、不同定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限定在局部区域或县城,不鼓励跨区域经营。

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

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没有蔓延成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完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不断培育与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银行的市场化退出机制通常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和破产制度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下一阶段应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最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促进《存款保险条例》尽早出台,从法律上确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地位,并为其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还应推行强制保险制度,实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并且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必要的监督管理权。

二是尽快推出金融破产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推出金融破产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对商业银行破产该如何操作、如何规范仍是立法上的空白。下一阶段,应抓紧制订出台金融破产法,注意用监管性标准代替流动性标准,由监管当局作为启动破产程序的主体,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破产银行。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这次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之相反,目前我国还是单一的间接融资模式,一旦出现银行倒闭,将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要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一是丰富企业直接融资产品。完善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结构体系,研究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票据等适合中小企业的新型债务融资工具,鼓励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债权基金、债券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股权类和组合投资金融工具,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二是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推动形成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导,包括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境外合格投资者等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使机构投资者成为推动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以创业板和主板市场为重点,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充分培育多层次的发债主体,创新债券品种,完善债券市场市场信息系统等配套要素,形成各类投资资本可以自由进入、退出的区域性债券市场。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本次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体现了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美国当局加强了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才有效防范了系统性风险,避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我国应当从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开发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等几个方面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尤其是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方面,丰富、完善和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内容。应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扩大其在金融宏观管理中的作用,使宏观审慎管理能应用到实际当中,有效促进宏观审慎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完善。

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金融危机使消费者信心和利益遭到严重破坏,美国及时采取措施,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对稳定金融消费者信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保护体系,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及时制订与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根据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加快出台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明确“金融消费者保护”概念,将由窄口径的“存款人保护”概念扩展到对普通百姓作为债权人、债务人、金融机构提供的中间业务的消费者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