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生音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7 02:23:15

小学生音乐论文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1)

1.教师不代表权威

陈旧的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尊严,学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需要听取,非常注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也导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致使学生的想法被忽略、拒绝,长此下去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会失去。因此,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就要把学生当成有主见、有思考能力的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对学生自己的意见要允许他们发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2.教师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能力的一个培养者现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实施,网络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科学文化知识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且速度也逐年上升。在短短的几年间,教师不可能完全把学科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也不是过去单一的角色,即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培养各种能力与积极个性的人。所以,其教学中心应是“学”。

3.在学生的人生中,教师只是引路人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潜能有更好的掌握,观察及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人生目标、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等特点,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有更高远的奋斗目标。当然,另一面上,教师要想作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就需起到自身经验与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试、自我选择,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动机,并能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创新教育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及培养能力两者之间把关系处理好,就一定要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上加重培养,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进而去调查、探究。教师应做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不同的需求都要满足,对个体之间的不同也要关注。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很好运用知识、掌握知识。

三、只有对教学方法设置的加强,才能创新教育

(一)为激发兴趣应采用背景音乐,创造艺术氛围

学生上课进出教室时,其背景音乐一定要选择明快、活泼且节奏感强的优美歌曲或者是乐曲。这样在音乐课中可以创造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对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会激发起兴趣与向往。

(二)为引发兴趣应采用范唱、范奏

为了使中小学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可以采用教师或学生范唱、范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对《天鹅》欣赏时,会大提琴的学生可以进行演奏,这对课堂教学会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为增加兴趣应采用电教、媒体等教具

对音乐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电教及媒体。教师可以在开头,就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效果,在中间营造出花团锦簇,结尾时抛砖引玉,这样能让音乐课更加形象、生动,让知识成为一体化、网格化。这样,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感。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愈发受到学界的关注。据国家教育部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其中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政府陆续出台了诸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规范和指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情绪改善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条件。因在情绪调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音乐教育作为一味“处方”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以音乐教育为主线,探讨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因中小学生处于脆弱敏感的生长发育期,在生活中极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成长中,中小学生的心灵如一张白纸,又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往往心理对外界影响“免疫力”不高,同时他们敏感脆弱但又叛逆,因此容易受伤害。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怖症与强迫症三种。其具体特征如下:

1、焦虑症

焦虑性是神经症中一种较多见的临床类型,以发作性或慢性情绪焦虑、紧张为其主要特征。在情绪障碍方面,往往因一点小事而苦恼、自责、夸大困难、烦燥、敏感、对自己的健康忧虑重重等表现。

2、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具有一种强烈惊恐为特征的一组神经官能症。最早由卡特·F·韦斯特法尔提出,当时为“广场恐怖症”,意指有人害怕在公共场所集会。对中小学生而言,主要为一些特殊类型的恐怖症,如学校恐怖症,他们往往害怕上学,勉强上学就会出现一些诸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睡眠和饮食上的障碍。[1]

3、强迫症

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努力克制,但无法摆脱。

二、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形成机理及音乐教育的摄入

心理学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其中,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通常,儿童心理发育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差异性。少年时期,生理急速发育,但心理发展迟于生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青年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因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能客观地看待和表现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同时,该时期对未来充满理想,但又往往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可见,青少年时期,心理矛盾的突出、行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是其重要的特征,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多频发生。

在心理学的启示下,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等将音乐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音乐心理学。其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同时汲取生理学、遗传学、美学等众多理论,研究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研究中,较多侧重于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等方面。在他们看来,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四个要素。这些要素基于人对声音的频率、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往往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人对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

由此,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他们在音乐知觉上的不同类型,给予侧重点不同的施教。如针对音调型,可以侧重于旋律优美、富于变化的音乐。通过有针对的选择给听者最大的知觉共鸣,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乐曲之中。同时,通过对听者音乐记忆的研究,可以在音乐知觉的基础上辅以情感浓郁、鲜明的音乐,让听者的情绪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融入其中,渐渐调整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情绪。此外,也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诱导,把他们带入音乐想象的世界,给他们以丰富的音乐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音乐教育对治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

音乐在调节情绪方面的作用与优势,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无论是孔子还是贝多芬,都对音乐陶冶人们心性的功能表示出巨大的赞赏。音乐教育通过美的内容、美的形式使受教者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修养,并通过作品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陶冶受教者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从而可以促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此,音乐疗法被视为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就功能而言,因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2],同时,“儿童的发展不是单向的,…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展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3]。因此,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首先,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心智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精神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重要价值,在感官和心理的美的教育基础上,实现心智协调发展。

音乐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心理、生理两条途径实现的。心理学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特别选辑的音乐、语言,最大限度的调动病人的积极性,调整病人的情绪,引导患者将内心的幽怨寄情于乐曲中,以起到移情和疏散的作用。

生理学的作用机理是基于不同的音乐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不同的反应,通过利用音乐的节奏达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的目的。例如,音乐可以通过刺激网状结构,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对特殊、非特殊投射系统、警觉和注意力等发生影响,实现消除干扰网状结构的不良因素影响。

四、对中小学生实践音乐治疗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对中小学生实行音乐教育治疗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中亦是一种必然。当前,对中小学生实施音乐教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

目前,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重。音乐教育的实施,可以放松大脑,调整情绪,达到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的目的。

2、有助于情操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因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音乐教育通过选用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精神情操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3、有助于健康心态的形成

因多数音乐取材现实生活,因此音乐教育有助于在听的过程中达到体验生活冷暖的目的。同时,音乐教育的一些合唱等集体行为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合作与群体意识。此外,优秀音乐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中小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张凯.《音乐心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3)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19,(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2019-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19-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9,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19.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19,(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19.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4)

把握歌曲的题材意境,通过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启发学生对诸如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领袖和英雄人物、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题材的渗透,使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和谐统一。譬如学校每周一都要升国旗,可让学生从听《国歌》做起,每听一次,就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使学生慢慢地体会国歌的内涵。使学生能理解歌曲内涵,从而达到引起情感共鸣。

(二)利用歌词的人称优势

儿童歌曲歌词多采用第一人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在演唱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这样的经历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能,使学生在演唱中情感积极投入,快速达到通过歌曲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的目的。譬如《粉刷匠》歌词为“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们的田野》中“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在如奥运歌曲《我和你》“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等等。这些一人称歌曲,有着快速使歌曲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让儿童达到入境、共鸣的氛围。

(三)发挥与生俱来的兴趣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哼哼几句,对唱歌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唱歌的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因此每个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完全投入到歌唱中去,学得轻松,并能保持一个持久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采用鼓励、肯定式的教育方式,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四)激发爱国精神和故乡情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和历史悠久的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人民在长期劳作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反应现实生活的优秀歌曲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民歌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及故乡情绪。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民歌多数不受学生所喜欢,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给予一个学习民歌的环境,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的民歌,正确表现其情感,并领会民歌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培养歌唱能力

(一)形象模拟训练发声

在训练时,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可采取学生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训练。比如“像闻鲜花”一样做深呼吸联系;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吧等。另外,还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并在要求歌唱时,要求注意声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达到培养学生会唱歌的目的。

(二)循序渐进训练音准和节奏

歌唱是一门艺术,稳定的节奏、准确的高音时唱好歌曲的基础。训练时,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简单的听辨和模唱练习,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初步培养学生的调试调性。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歌唱的和谐统一,促使学生唱好歌。如7-2大六度音程,学生一时难以唱准,这时教学生用唱音阶的方法从7音找到2音(中间被填空的音只能默唱),再直接唱7、2两音,并让学生记住音高位置,如此反复练习几遍,学生自然就易唱准音符了。

(三)利用独唱和表演展示学生才艺

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新课标,各种合作形式的存在与学生的个别表现不相矛盾,而应是相辅相成、灵活应用。就拿齐唱来说吧,三分之一可以滥竽充数,而独唱就不一样了。不应忽视让学生单独表现的机会,以促进更好地学习音乐。譬如在独唱歌曲《草原赞歌》,由于音乐本身节奏感较强,有些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由发挥,以拍掌、跺脚伴奏,还有的学生用哒的声音、用弹舌模拟马蹄声为歌曲伴奏。在这样的创作学习中,学生既关注了歌曲节奏、旋律的进行,展示了学生临场发挥的才艺,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掌握乐理知识与提高识谱能力

识谱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学习读谱,重在节奏与音准的练习,只有解决了歌曲的节奏与音准,才能算作是初步比较准确地完成了对歌曲的表达。为此,教师要富有耐心地教授学生识谱,不要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对识谱认识难就忽视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今后学生进入初中、高中等阶段音乐能力的更好掌握。同时,歌曲很完美地表达好,还要解决音乐中的许多要素,如: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力度和速度等,它们在歌曲中都有自身的不同的意义。如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用稍快的速度、轻快的旋律演唱,如果速度、旋律不合适,就会影响音乐形象的塑造。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5)

音乐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门乐器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具有很大影响。虽然“重技巧、轻理论”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显效的成就,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鉴赏力,还很难掌握小提琴的魅力。所以必须及时将音乐学习理论应用到小提琴教学中,避免因缺乏理论教学而出现识谱能力差、背谱难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小提琴学习技巧,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一、概述

音乐理论是音乐知识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知识,是人类研究的一门学科内容。从广义上分析,音乐是通过多种方式形成的一种声音,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以让人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可以将音乐简单理解为,不同声调、旋律、节奏等组成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形式,不仅可以利用现场多种乐器演奏产生音乐,还可以借助现代电脑等载体对音乐进行加工,如利用电脑、电视等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音乐。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音乐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各项内容独立存在且相互影响。例如,学生音乐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学习音调、音律等内容时学习效果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无法掌握音乐相关理论和音乐内部的基本机构单位。例如学生很难掌握七和弦与三和弦是音阶的主要呈现方式。为了提高学生音乐乐器学习水平,让学生养成内在的艺术修养,必须给学生教育一些基本的音乐发展史知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作曲家的特点和演奏风格,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感知。

二、音乐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理论研究的重视度是民族文化发展成熟的主要标志,经过分析发现,音乐理论对专业技能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发展需要对音乐理论较成熟的人才

培养音乐技能专业化人才时,只有借助音乐理论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特点针对性的开展情感教育。音乐是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可以传递情感。然而情感教育与音乐理论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实施理论教育就是一种音乐情感的传递,陶冶了学生情操,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表述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情感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进而演奏出更和谐动人的乐章。

(二)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音乐教学的实施

音乐技能只是学生音乐所表达的一种手段,不能从音乐本质上了解、学习音乐知识的实质内涵,音乐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音乐技能的训练过程。理论学习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指导性、系统性和文化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深入了解了音乐教学的意义,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培养了学生综合全面的音乐能力。

(三)音乐理论教学是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前提

实施音乐教学中,只有利用歌、舞、乐等多种形式融合的方式实施教育,才能让学生形成音乐理论体系,制定出比较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音乐理论主要由视唱、练耳等内容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学生音乐技能学习密切相关。如果不能深入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就会影响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音乐理论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音乐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小提琴的基础,只有学好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才能在音乐学习中掌握基础训练、演奏风格等规律,做到有章可循。但是从当前音乐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教师只注重小提琴技巧教学,学生学习时经常模仿教师的演奏风格,不能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导致音乐学习缺乏新意。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会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音乐创造力,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奏风格产生的效果。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匮乏的影响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第二,现阶段有关小提琴教学的研究进展较缓慢,影响了小提琴教学的发展,只有加快小提琴教学理论研究,才能促进小提琴教学的发展。

第三,教师过分重视小提请教学技巧联系,教学内容较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小提请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学习兴趣也会不断下降。在音乐理论知识缺乏的影响下,导致学生很难了解小提琴外部知识,学习目标定位不清,进步较缓慢。

四、音乐理论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理论是学生熟练学习并掌握一门乐器的基础,但是从当前教育发展形式来看,“重技巧、轻理论现象较严重,导致很多学习都没有形成扎实的音乐基础,学习效率非常低下。同时还不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音乐的发展历史,严重影响了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音乐理论对小提琴教学具有很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艺术修养和风格方面的作用。了解并学习有关音乐的发展历史或者国内外小提琴大师的创作,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提琴学习者的自身风格和修养,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增加了创新性和艺术性,提高了学生的小提琴技巧。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如发音原理、发展历史等知识,可以让学生综合全面的了解小提琴,同时,将此种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实现理论实施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小提琴的效果。例如,进行小提琴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提琴的外部构造,让学生指导小提琴的琴弦系统主要由琴弓、琴弦、琴马、弦轴和挂弦板等组成;金属丝与马尾是小提琴的主要组成材料;为了提高音色质量,可以将云杉与槭木作为琴身材料;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小提琴的构造及发音原理。

第三,在专业学科发展方面。学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必须让学生进行传承并发挥,在缺少音乐理论知识的影响下,导致学生音乐各学科学习停止不前。所以只有合理的将音乐理论渗透到各学科研究和学习中,才能促进各学科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音乐理论是指导音乐实践的基础,对音乐实践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进行音乐时,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技巧,同时,实践过程也是对音乐理论进行补充和检验的过程,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者,必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认识音乐理论对教学的作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理论,给小提琴教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提琴教学的发展,给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乙桐.浅析音乐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01).

[2]田媚娜.浅谈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5,(01).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6)

2009年11月1日,三方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莺托露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分别代表参与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将负责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的评审工作,徐小平艺术基金负责资金的资助。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7)

可以说,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才有了正式出版的学校音乐课教材。学堂乐歌的创作方式主要是选曲填词,其中既有西化的日本歌曲,也有日本学校唱歌中引入的欧美歌曲的曲调,中国人自己创作的学堂乐歌曲调的数量很少,用中国传统曲调或民歌曲调来填词的也不多。这就使我国的音乐教材建设在初期萌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欧洲中心论”这一思想观念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生根,这一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从音乐的传承方式来看,伴随着乐歌教材在此期的使用,五线谱、简谱以及西方音乐的教学方法也被引入了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五线谱和与其相应的“识谱教学”对音乐走进课堂以及新音乐的传播和发展来说,是功不可没的。但也使我们的国民音乐教育理论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的看法,即五线谱高于“工尺谱”,“识谱教学”高于“口传心授”。问题在于五线谱及“识谱教学”更适合的是西方音乐的传承,而不是中国传统音乐。我们的传统音乐如果失去了“口传心授”这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承方式,也就失去了其音乐文化的精髓。

其二,从音乐技术理论的层面来看,无论是乐歌教材中洋味十足的音乐,还是其乐谱,都促成了欧洲音乐理论的传入。以这种理论体系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误认为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欧洲音乐是至高无上的音乐。用这种理论代替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甚至世界所有民族音乐理论的做法,导致了日后的民族音乐教学丧失了自身的理论根基,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对民族音乐感受力、理解力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从价值取向来看,世纪初的乐歌教材在引进西方音乐的同时,最具危害性的是产生了一种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的价值观念。时至今日,虽然民族音乐已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中国音乐界的一部分人仍然未能摆脱这种价值观念的枷锁。

总之,此期的音乐教材建设是以“欧洲中心论”为指导思想;以引进、填词洋味十足的歌曲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以西洋音乐理论为基础。相反,对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则采取轻视的态度,使学生对其知之不多,缺少热爱之情。这种以“欧洲中心论”为主导的一元论格局对以后音乐教材建设的影响至深至远。

二、重“创作”轻“原生”的阶段(建国初至80年代中期)

创作歌曲占主导地位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应该肯定的是,此期创作音乐占较大比重的音乐课本与多为“泊来之物”的学堂乐歌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由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大量创作音乐的使用,也为我国新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这种以“新”否“旧”的单线进化论的观点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当然有学者认为,新音乐也属于传统音乐,是“新”的传统,但这只有100年的“新传统”与足以与西方音乐相互抗衡的几千年的旧传统相比要显得薄弱得多。也有人认为,中小学音乐教材所收录的音乐,虽然吸收了西方音乐的新质成分,但新的发展不失其源,仍然可以继续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面对这种“新”的传统我们也要正确的认识。从传承关系来看,它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西方音乐为传承的纯粹的西化之作;二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传承的新音乐;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传承界限模糊的新音乐。从这一时期音乐教材中所收录的创作音乐来看,前两者所占的比重较小,第三种占的分量较重。但如果想深入的对这种中西交融的新音乐进行传承关系倾向性的判断,给出一个合适的临界点,恐怕还是比较困难的。综合音乐型态、技术理论、音乐观念、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考虑,倾向于传承西方音乐文化的新音乐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也就是说,这些音乐不能起到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唱着这些歌曲长大的孩子更能接受的是西方音乐,而不是中国传统音乐。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此期音乐教材中这种重“创作”轻“原生”的思想观念理解成为“欧洲中心论”的进一步延伸,此期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仍未突破一元论的格局。

三、民族音乐教学的初步觉醒(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如果说在我们以前的教材中民族音乐只是偶做点缀的话,此期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中的民族意识已经开始初步觉醒。

其一,1988年的音乐教学大纲为了体现民族性,规定了学习民族音乐作品的要求和时数比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民族音乐语言,热爱民族音乐艺术。并且,还在技能训练部分增添了民歌和戏曲的曲词。这就使民族音乐教学更加具体化,也使其落到了实处。

其二,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有关乡土音乐教材比例可占教学内容总量2O%的规定也是中小学教材建设中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使传统音乐在学校中开始得以实现自己的文化传承。在一些乡土教材中注意增添了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汉族音乐,而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其三,1995年的第三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这一会议主题。这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材曲目中民族音乐曲目数量的问题,其根本之所在是音乐理论体系和音乐教育体系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在建立包括中国音乐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形态学(乐律学、乐器学、语言音乐学、曲式学等)、价值观念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此期的教材中并没有关于“母语”教学的体现。但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对我们中小学教材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对我们旧的教学观念的有力冲击,使“欧洲中心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裂缝。

以下通过统计数据来说明这种变化:

总之,尽管90年代以来,情况有了这些可喜的变化,但这种改变尚不是本质性的、体系性的。从音乐教材的总体来看,民族音乐的教育至今还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我们也只能将此期的音乐教材建设理解为民族音乐教学的初步觉醒,因为很多问题还处于尝试和探索的阶段。

四、走向多元化的新世纪(21世纪以来)

本世纪的国民音乐教育以民族音乐为根基,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特点。表现如下:

其一,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文化价值。首先,2000年的中小学音乐大纲淡化了音乐教学的技能目标,不再把“使学生具有认识和独立的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2001年的“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一项中提到“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学生们通过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最后,从新教材的结构安排来看,两套新教材都呈现出新的构筑。课本均以单元的人文主题来结构,体现了音乐课程的文化传承价值。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56-02

收稿日期:2006-12-30

作者简介:陈海珍(1971-),女,四川内江人,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一、所学与所需的矛盾

随着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人数的增加,中小学对应聘者的选择空间日渐增大,由此带来的音乐教育人才的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有“一专”但不“多能”,造成供需之间的不适应。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因为一所普通的中学或小学不可能同时安排器乐、声乐、舞蹈三位教师同教一门音乐课,它需要的是一个多面手,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专项”,一味重视自己的“一专”,而忽视其他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偏科”现象严重,造成多数学生有“一专”而无“多能”。另外,专业教师在授课和考试评价过程中也存在对所谓“副修”专业技能要求偏低的倾向,这也加重了学生只重“一专”而无“多能”情况的出现。这种情况给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应:一方面是毕业生抱怨用人单位要求过于全面,言称“我是学某某专业的,却让我又弹又唱又跳”;另一方面,则是用人单位对多面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由此造成供需不协调,存在矛盾。

第二,所学专业技术缺乏实用性给就业带来了困难。有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试讲时,声乐专业动辄意大利原文歌曲,唱得声情并茂,而听者则一头雾水;钢琴专业出手便是大部头的奏鸣曲、赋格曲,弹得神采飞扬,让其即兴为歌曲伴奏,却一脸为难;舞蹈也只是会成品,而缺乏编创能力。结果是,求职者抱怨用人者“不懂艺术”,用人者则评价求职者“净学些没用的东西”。如此一来,那些在校期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来的专业技术,在实际的教学需要面前,却表现出无奈和尴尬,给就业带来了困难。

第三,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不强,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便。中小学音乐教学除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它是日常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而第二课堂音乐兴趣活动的开展又有赖于音乐教师,因而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实际活动中,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合唱队的组织、排练与指挥,在舞蹈编创尤其是对为歌曲伴舞的创编,以及军乐队的组织与训练等方面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实用知识相对欠缺,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第四,缺乏相应的文化底蕴,影响了自身形象。即使一个能弹、能唱、能跳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也存在着专业素质过关而文化基础过于薄弱、综合执教能力相对欠缺的问题。如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板书的规范性与逻辑性差,往往狭义地只从技术角度理解音乐而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全面感受和诠释,知识面狭窄,教学语言过于贫乏,读写中出现错误,缺乏最基本的地理、历史、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造成教学中出现常识性错误,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音乐教师的职业形象,严重妨碍了教学质量和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以上问题,反映了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某些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现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必须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一要求,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采取平台加模块的模式,即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平台,具体课程体系建设分为以下模块: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形势与政策等6门课程。音乐学本科教学计划(形势与政策除外)共安排262学时,占15个学分,每周还安排教学实践课1节,课时偏多。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贯彻“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个人实际相结合、理论与改革开放相结合的要求,坚持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政治信仰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等教育;教学实践课则带领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解决学生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解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势与政策”每学期可开1至2次讲座,介绍当今国内的一些重大问题,使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趋势。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音乐学本科教学计划来看,专业必修课,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器乐、和声学、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音乐名著欣赏、中国音乐史、欧洲音乐史、合唱与指挥、歌曲作法、形体与舞蹈、艺术概论、大学语文、曲式与作品分析等16门,占6分。专业选修课,包括钢琴、声乐、器乐、和声学、复调常识、音乐论文阅读与写作、意大利语、声乐艺术发展史、钢琴艺术发展史等19门,占22学分。这部分知识是音乐专业学生知识基础的拓宽加厚,是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最底层部分。学生如能学好这些课程,就具备了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未来作为音乐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

3.教育课程模块。这类课程必修课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声乐教学方法、钢琴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等共6门,占12学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懂得教育规律,研究中等学校音乐教育的规律,探讨音乐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懂得学生生理发展状况,为在今后独立从事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组织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这类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区别于音乐院校课程的一个显著标志。

4.人文知识课程模块。这类课程设置在通识课程中的选修课程中,包括大学语文、文学作品赏析、历史知识、政治法律等,占6学分。这些课程主要介绍人文知识中最精华的部分。因为人文知识和音乐艺术息息相关,特别是文学更是和声乐艺术密不可分,声乐艺术就是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体。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功底决定其音乐知识基础,决定着大学生的发展后劲。

5.工具类课程。这类课程也主要设置在通识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主要有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这些课程是通向新世纪的“金钥匙”,不仅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中,而且还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工具类课程,因此,应当特别重视和加强。

6.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毕业音乐会、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这些课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精心组织,总体安排,分步实施,要和“小课堂”知识紧密结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技能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不能忽视。

从课程建设的整体上来看,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了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该课程体系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本课程设置虽经历了多次修改完善,但其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

其次,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以上列出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的比重过小。

最后,教育实践类课程脱离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师范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教育类课程中有些课程是需要紧密联系实践的,然而这些实践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脱离实践的问题,同时,学时也相对偏少。

三、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高师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是开放性的具有多项技能的人才,因此其所学理论不仅要注重本学科专业的音乐知识,还应介绍课本以外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例如,声乐教学除训练声音的技能、技巧外,可增设儿童、少年歌唱技能、技巧课程,合唱教学可增设童声合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可增设儿童音乐剧欣赏;在钢琴课上可以把即兴伴奏与钢琴演奏融为一体,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2.改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直沿用音乐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状况。音乐学院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师范类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由此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难点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师范类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要善于传授知识,具有明显的师范性特点。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9)

  一、课题名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资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光是提升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升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年9月——20**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年10月——20**年12月。

  第三阶段: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归纳总结。

  3.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

  4.按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艺术实践活动。

  5.总结陈诉。

  具体时间为:20**年1月——20**年6月。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体现形式。

  传统教学形式与现行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学生及社会思想的改变,课题的研究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各项配合再加上全体课题组人员,相信一定客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也将此研究报告及课件,调查结果,课案,表格等形式把结果予以展示。

  音乐的开题报告2

  (一)来源和论文类型

  1.选题来源:自行命题

  (二)课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已正式启动并使用,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已全面开展,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音乐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但能够使人的思维更加活跃、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对开发提升人们的智力、增加想象力、培养创造性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近二十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来看,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不能在同一步伐上。音乐课至今没有得到重视。少数民族中小学的音乐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严重缺乏,且管理与对音乐的研究也较落后。这些地区的教学质量普遍很低,教学模式很单一,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教唱模式为。由于地区条件的局限性,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自主择业性观念又较强,使得较偏僻的地区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严重欠缺,那么这些发展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就很难接收到专业的音乐知识,感受不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因此也就难以发挥出音乐本身所要实现的美育功能。

  2.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中的湘西自治州全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湘西自治州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汉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三十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居多。由于湘西地理位置偏僻,地处武陵山区,境内山峦叠起,丘陵起伏,多民族杂居,湘西自治州是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已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计划之中。由于该地的地域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经济落后,教育基础很单薄、教育改革起步较晚,因此也使得那里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多城市中小学的音乐教育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湘西自治州这个较为落后的地区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分散性、地方性和落后性等特点。本课题通过对湘西自治州中小学进行了初步的的考察与探索后,对当地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的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促进该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生长在湘西,深知当地地区音乐教育的落后,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推进该地区的音乐教育教学能略尽微薄之力。

  (三) 研究现状综述

  湘西地区的音乐文化积淀很深厚,音乐舞蹈更是该民族地区中群众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内容,因此,大部分研究者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对湘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中,也取得很大的成效。但反观对湘西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的研究则起步晚,成果极少,且都是以论文与期刊的形式出现,至于专门研究该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成书目前还没有,可见对其研究的薄弱与缺乏。现对湘西自治州的音乐教育研究分述如下:

  1.已有硕士论文研究现状

  陈育梅的硕士论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从教育环境产生的国内国外背景的简单介绍,然后从问卷的调查统计对湘西自治州中小学的教育环境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估,后对当地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的对策。该篇论文是对整个湘西州中小学教育环境的状况一个详细的调查概述,对后面中小学音乐的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价值。

  侯杰的硕士论文《湘西多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该篇论文是结合湘西多民族杂居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对该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实施音乐课程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扩展了其研究的视野。同时结合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从跨文化这一角度来审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不但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实际的运用,为理论提供了的支撑点。改进传统教育的以音乐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作用。

  王跃辉的硕士论文《湘西自治州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该论文从湘西自治州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为着力点,以过发放回收问卷,统计调查结果与分析这一客观调查来研究当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而后对湘西州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从对湘西各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几点建议;对如何提升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思考和关于建设湘西自治州乡土音乐教材的思考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2.各类期刊已有研究成果

  王蓉芳,唐寅玲发表的期刊《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本篇文章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文化的积淀、文化的传递、文化的选择以及文化创新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

  周慧《论湘西多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据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方式,结合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展开对音乐课程资源实践教学利用的研究,以乡土音乐资源整合为理论前提来提出乡土音乐资源整合的具体做法,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湘西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的需求。

  杨蓉《湘西地方音乐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在文中分析了湘西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种类,并简要说明了课程内容资源的调查与筛选的方式方法。对该地区的音乐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陈瑾《湘西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考》从对湘西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入手,提出教育机构在思考当地文化发展的通史,更应重视民族地区有特色的文化传播和继承,并着力于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研究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以湘西传统音乐为突破口,改革农村音乐教育,并提出了新思路:让有特色、简单易学的民间乐器进课堂;结合科学的发生发声,学唱湘西民歌以及利用湘西民间舞蹈资源,开设室外音乐课堂。

  田爱萍《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湘西农村音乐教育观念陈旧、师资力量不足、设备落后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陈文静《关于湘西农村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点思考》。作者主要阐述了如何将湘西丰富的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其研究成果对开发与利用湘西音乐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龙勤彪的《湘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前景探析——以两河中心小学为例》。从客观上进行探索与分析,从主观上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

  肖翠《湘西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研究》。该文章通过对湘西所管辖两区两县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状况深入的调查研究,整理出了农村音乐教育的问题与不足,细致梳理的问题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途径来促进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刘廷新的《自治州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调查与分析》。文章对湘西农村部分中小学的音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学校及家长对该门课程重视与认识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查,指出应从提升认识、更新观念,巩固师资,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当地的音乐教育问题。

  从以上已有成果以及本人所搜集的资料显示,在对湘西自治州音乐教育的研究方面,其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且大多数论文资料都是针对一些常见的教学现象进行论证,并谈一些较为主观上的体会及感想,没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及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其创新性成果也并不多,可实施性也不强。

  (四) 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研究。

  第一章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

  第三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本课题是通过发放问卷,对湘西自治州地区的中小学进行农村与城市的分层发放,并对这些学校的音乐教师与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来进行该地中小学目前的音乐教育情况的了解。通过对部分县市的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学生以及走访部分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从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本质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情况来研究。努力分析出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和影响的因素,剖析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和影响因素。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客观分析,为湘西自治州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难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难点

  湘西自治州辖吉首市和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泸溪、凤凰、古丈这七个县。其各个县市的中小学都较分散,且都距离较远。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原因,整个湘西的教育都较发达城市单薄。据本人所了解,湘西州里面发展较快较好,教育也相对比其他县发达一点的城市中小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个只关注学习分数的教育大浪潮里,大部分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主科教学,因为这影响着他们的升学率。而在落后偏僻一点的农村中小学里由于教学设备以及师资的缺乏,音乐教学活动则难以顺利开展。这给湘西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增加了很多难题。

  2.创新之处

  首次系统的全面地从各个方面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采用发放回收问卷得到最新的数据来统计,掌握一手资料,并客观的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

  (六)拟采取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第一步,搜集整理湘西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文献资料。

  第二步,实地调查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况。

  第三步,分析所得调查情况,研究其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2.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实际调查,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图书馆书刊查阅以及网络电子书刊、资源等方法搜集文献资料,努力占有第一手资料,力求系统、全面地搜集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教育资料来进行客观、全面和细致的梳理。

  (2)访谈法:选择性的对本课题有关的领导、教师、学生、部分家长及各相关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访谈,包括面谈或者电话等。并对所得到的回答进行客观的分析来获取所需的资料。

  (3)问卷调查法与抽样法:采用发放问卷,对湘西自治州地区的中小学进行农村与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来分层发放,并对这些学校的音乐教师与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来获取所需资料。

  (七)研究计划进度

  20XX.5—20XX.8 选题并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9.1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20XX.10—20XX.3 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20XX.3—20XX.5 修改毕业论文,定稿

  20XX.6 毕业论文答辩

  (八)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周纯禄.跨世纪的奠基礼:湘西州教育综合改革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04

  [2]孟铸群,陈红涛:湘西民族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07

  [3]秦平著:民族教育探索与实践[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01

  2.论文类

  [1]侯杰.湘西多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

  [2]王跃辉.湘西自治州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陈育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3.期刊类

  [1]王跃辉.基础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湘西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音乐教育与创作,20**,9

  [2]王蓉芳,唐寅玲.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商情,2010,15

  [3]周慧.论湘西多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2

  [4]杨蓉.湘西地方音乐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J].民族论坛,2005,8

  [5]陈瑾.湘西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6,03

  [6]田爱萍.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J].大观周刊,2011,14

  [7]肖翠.湘西自治州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2,2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2

面对基础音乐教育对于师资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自身目前的教学现状,为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师资而努力。本论文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现状提出几点改革的建议,以期对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一、明确培养目标,增加实用课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与中小学校的教学情况多沟通,倾听来自中小学校的声音,多增加一些对学生未来工作有实用帮助的课程,这样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学有所用。在中小学校中,音乐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内,而且课堂之外还有大量、丰富的音乐活动,尤其以合唱这种集体参与的音乐活动为最多。但是,由于生理基础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发声状态与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所学习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的发声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学习到的那些发声技巧、歌唱用语等无法运用在中小学生的歌唱教学当中,面对中小学生应如何歌唱常常变得手足无措。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应增加一些关于童声教学的课程,来加深学生对于童声的了解程度,比如儿童歌唱训练、童声的保护与训练、童声合唱的训练等。此外,合唱指挥与伴奏的能力也是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虽然这两门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一方面课时少,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机会也非常少,通常情况下,学生并不能自如地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因此,应该适当加大这两门课程的比重,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

除了合唱之外,舞蹈也是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舞蹈的编排都是由音乐教师来负责的,而且,在音乐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也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常见的教学手段。因此能够独立编排、设计舞蹈也是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因此,本人认为,除了形体课之外,还应该开设一些其他的舞蹈课程,比如,民间舞、古典舞等等,少儿舞蹈编排课程尤其作为重点课程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中。

在现有课程内容中,还应适当向学生渗透一些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其他体现儿童特点的音乐作品,这种做法对学生日后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教学,顺利进入音乐教师的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伴奏课上需要的歌曲完全可以采用中小学课本上的歌曲,合唱指挥课与音乐欣赏课同样可以选择一些儿童音乐作品。这种学习经历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避免以后出现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或儿童音乐作品陌生而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二、重视民族音乐,倡导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在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中,与西方音乐类课程相比,民族音乐类课程所占比例很小,比如邢台学院只有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这一门课程,而且在这门课程中,学生接触到的也多是一些汉族音乐,对于很多其他有着悠久历史以及丰富文化内涵人少数民族音乐内容知之甚少。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代表着56种文化,汉族音乐文化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分支,根本不足以代表整个的中国民族音乐。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力度,并且尽一切可能为这些音乐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使人们有机会去感受它们的魅力和文化。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去弥补这种空缺。除了汉族音乐课程之外,还应该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深入到某种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中去亲身体验和理解,这种实地考察对于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树立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学生对中国范围内的多元民族音乐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下一步就应该帮助学生把视野放到世界范围内,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包括世界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等。由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多元音乐文化课程不应作为选修课来开设,而应作为必修课来设,只有这样,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才能逐渐渗透进高师的音乐教育之中。

三、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联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学生在学校必须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学理念,对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了解,只有这样,在面对真正的教学工作时才能驾驭自如,也才能够符合高师院校的办学宗旨。因此,高师院校中的教育理论课程不应是一项可有可无、或者课时极少的辅课程,而应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来开设。同样,实践环节也应该贯穿于高师音乐教育过程的始终,因此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环节应该有计划、有规律地交叉进行。高师院校应该积极地调动社会上一切的办学办量,建立起与高师音乐教育相对应的基础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并与之建立一种稳定、长期、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交流合作关系。实习过程中,除了有高师院校的相关老师进行实习指导之外,从事基础音乐教育一线的老师对于如何教学最有发言权,实习学生应该悉心听取这些老师的意见或建议。除了走出去实习之外,高师院校还应该不定期邀请中小学校的优秀音乐教师进入学校以公开课或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教学经验,与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相比,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对他们来讲更是相当宝贵的。

总之,高师院校中的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如果对于两者的学习继续处于脱节状态,那么学生对于日后所从事的音乐教学工作,其危险系数也会大大增加。实践证明,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不成熟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一点点积累和形成的。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己任的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生音乐论文篇(11)

古今中外,关于音乐与伦理的关系,思想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都从不同的视角给予过论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宗法伦理关系的国度,“乐”总是与“礼”相连,历朝历代都有关于音乐与伦理关系的论著。“正如我国第一部音乐专论《乐记》中所言:‘乐者,通伦理者也’,即音乐与社会伦理是相通相融的。”②

《音乐伦理学》在导言部分阐述了音乐伦理学研究的动因、国内外研究现状、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的目标与方法。王小琴博士认为“音乐伦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音乐伦理问题的学科迄今尚为空白”,③因此本书在内容简介中定位为“我国第一部音乐伦理学专著”。“音乐伦理学是以音乐领域内的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音乐的伦理意蕴,探讨音乐活动的道德‘适然’性、音乐主体的行为之‘应该’、音乐作品伦理评价体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既是音乐活动的道德性及其价值论证的理论体系建构,又是音乐各主体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之架构。从音乐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它是一门音乐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关于职业道德的分支学科。”④笔者认为,《音乐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音乐领域内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规范,它应是从“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艺术伦理学音乐伦理学”这样产生的一个次级分支结构,在伦理学与音乐学的学科交叉过程中,更多的是具有伦理学的学科特质。

《音乐伦理学》正文部分共六个章节,也即音乐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音乐伦理界说,界定了音乐伦理的相关概念、论述了音乐伦理的本质特征及音乐伦理的功能;第二章,中西方传统音乐伦理思想概述,分别论述了中国和西方的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及其哲学反思;第三章,音乐与伦理的关系,分别阐述了音乐与道德的区别、共性、互动及结合的中介;第四章,音乐伦理合理性解析,分别从音乐人的本质特征、音乐人的行为道德评价及从音乐存在和发展的实践论角度解析;第五章,音乐活动伦理,论述了音乐活动中的伦理关系、音乐活动伦理的内容和音乐主体的行为之“应该”;第六章,音乐作品伦理评价,阐述了音乐作品伦理评价的内涵及其意义、音乐作品伦理评价的普适性标准及当代音乐作品伦理评价的方法。

纵观全书,作者是站在伦理学的学科背景下,从伦理学的视角、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伦理与音乐的关系。由于学术背景的差异,笔者只能站在音乐学的学科基础上,从音乐学的视角、运用音乐学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音乐与伦理的关系,因此在认真拜读原著的基础上,提出几点与作者在不同视野下的同中有异的看法。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智慧结晶,其诞生不论是为了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类劳动的需要,不论是从娱神到娱己到娱人,音乐都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人的音乐,是社会的音乐,它自产生以来就深植于社会伦理之中,任何时代的任何音乐作品无不与一定的时代、民族、阶级的社会生活与文化背景相联系,从而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与社会功能。”⑤这样的观点正是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中所强调的音乐的文化属性。音乐与伦理有着不同的反应社会生活的方式,但是存在共性,能够形成互动,研究音乐与伦理的关系有助于音乐事业的良性发展,这是笔者同本书作者的共同认识。

但从行文方式上看,笔者认为《音乐伦理学》部分内容安排不够紧凑,有些概念界定不够全面。如导言部分将音乐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分六个章节在后面详细论述,随后在研究目标中又将这六个部分视为本书的具体研究目标,论述的是同样的东西,为何前面视为“研究内容”,后面又视为“研究目标”重复一遍呢。又如在论述音乐伦理的本质特征时,共分为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音乐美与道德善有机结合;第二个特征是德与艺有机统一,笔者认为这两个特征在论述时都是采用同样的角度,即音乐的美善关系问题,作者却又将其分为两个特征来论述,前后角度和内容都存在重叠与交融,条理不甚清晰。

王小琴博士在界定音乐的概念时,认为比较全面的解释应该是“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时间艺术、听觉艺术。”⑥笔者认为,音乐并不仅仅是“乐音”所组成的艺术形象。在西方当代音乐中,“噪音”成为了组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曲家积极开拓的音响新领域,西方专业音乐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于音响的追求“线索是:乐音――人工噪音――自然噪音――全声音(包括无声)”⑦;中国更是对噪音音响有独特审美需求的文化传统,有成体系的锣鼓经、有旋律乐器中扫弦、拍板等产生噪音的演奏技法。此外,中国传统音乐中也存在大量的“留白”空间,所谓“无声胜有声”,让音乐受众去填补、想象。因此,笔者认为组成音乐的不仅仅是“乐音”,而是更多的有组织的“音响”。

本书在对音乐进行分类的时候,引用和参照的多是音乐欣赏类的教材,如按照音乐的性质将音乐划分为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和轻音乐,并认为“轻音乐是最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欢迎的一种音乐体裁。”⑧这种分类的标准和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缺乏学术的严谨性。音乐有多种分类的标准和依据,本书探讨的是音乐的伦理功能与意蕴,那么按照音乐的使用人群和使用场合、目的进行分类应作为重点,因为不同使用人群怀揣不同目的在不同场合使用的音乐本身就有着不同的功能划分,虽然不一定壁垒分明,也有融合和交错,但不同的音乐文化类型,其目的和功能是存在差异的。如曾遂今先生在《音乐社会学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将中国音乐的历史分类为宫廷音乐文化、大众音乐文化、文人音乐文化;将中国音乐的当代分类为政府音乐文化、大众音乐文化、学院派音乐文化,并论述三种不同文化体系间的相交互动。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体系其创作目的和表现方式本身就存在差异,受众群体也不同,音乐承载的道德保障功能也应该是有所不同和有所侧重的。本书在对音乐与伦理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及后面的论述中对此问题没有涉及,不知是作者没有意识到此问题,还是认为不论何种音乐,其承担的道德保障功能是相同的,或者说共性多于个性而不需要讨论,笔者认为存有不足。

王小琴博士在论证音乐伦理的功能及合理性解析时,多次涉及音乐伦理可以协调音乐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音乐人行为道德评价标准等,笔者认为书中解读的“音乐主体”或者“音乐人”不够全面。在第五章“音乐活动伦理”中论述的音乐活动伦理的内容,只包括音乐创作伦理和音乐欣赏伦理,规约音乐主体的行为之“应该”时也只包括创作者和欣赏者。即使文中将音乐的表演看成二度创作,也归纳到创作活动中,音乐活动也不仅仅包括创作和欣赏。作者主要沿袭音乐美学的研究范式,只论述了音乐创作活动和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伦理,笔者认为在当代,大众传播时代,音乐的传播活动伦理、传媒音乐人的伦理规范更应纳入本书的研究内容。

音乐从远古走来,能被记录、研究、聆听,离不开传播和传承,而传承也是历时性的传播,音乐传播活动是连接音乐创作到音乐欣赏的中间环节,在小部分的音乐活动中,或许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是三位一体的,但自音乐传播媒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断出现,音乐的传播逐渐独立并在当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媒音乐人”是音乐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媒音乐人的行为之“应该”的研究应该是音乐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大众音乐传播时期,由于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衍生出众多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和媒介组织……与此同时,执掌和操作这些传播媒介和媒介组织传播主体…就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把关人’。”⑨传媒音乐人特别是其中的“把关人”在当代音乐的流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期刊等权威媒体中,传媒音乐人的音乐素养和传媒素养都是提升音乐传播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传媒音乐人的道德素养,只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以引领大众的审美导向为己任。如电视音乐栏目的策划人在选择本栏目中播放的音乐时具有主动权,对于其音乐素养和道德品行的要求应比普通受众在购买音乐光盘时的要求标准高的多,因为其传播的音乐及其附带的信息对于普通的音乐受众具有介绍和指引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音乐的传播已然成为音乐传播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音乐传播同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让网民具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性,既能是音乐的受众同时也随时可能成为音乐的传播者,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传播的“把关”难度很大,因此在网络上流传的音乐往往形形,在传统权威媒体中很难得以流传的音乐在网上能自由流通,网络上的音乐版权问题也容易发生纠纷,除了法律的制约以外,道德的规约也是重要的手段,因此对于网络音乐的传播更要有伦理道德的规约。对于网络音乐伦理的研究应是音乐伦理学研究当代音乐问题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本书中未能涉及,这让本书逊色不少,其“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定位也不甚突出。

本书选取了大量音乐作品来论证观点,因为音乐主体、音乐活动的对象都是音乐作品,最终只有音乐作品才能展示音乐的所有功能。本书在选取论证观点的谱例时,采用的音乐作品中声乐作品较多,有些作品的名称仅提及,有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用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如《共同的家园》、《我和你》、《常回家看看》、《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声乐作品是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因为文学语言语义的指向性明确,且一般声乐旋律比器乐旋律简单,普通大众更容易理解和传播,不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声乐作品都是鼓舞人民斗志和抒发人民情怀的最佳艺术形式,我国古代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审美倾向,在论证音乐具有道德传播功能时更具说服力。选取声乐作品作为例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作者在本书中选取的声乐谱例全部仅提供了歌词而没有旋律,笔者认为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本书作者王小琴博士具有伦理学专业的学科背景,笔者无从得知其音乐素养如何,但本书论证的是音乐与伦理的关系,用来论证音乐具有伦理功能的声乐作品,特别是进行详尽分析的作品仅提供歌词而没有旋律,仅分析歌词而没有对旋律进行音乐学分析,笔者认为其说服力就大打折扣。因为没有旋律的歌词并不是论证音乐的伦理功能,而仅仅论证了语言或者说文学的伦理功能,音乐的歌词比普通的语言更具感染力、震撼力,就是因为它是和动听、感人的旋律配合在一起的,普通大众是将旋律和歌词一起配合记忆的,人们可以不记歌词哼唱旋律,很难不唱旋律背诵歌词,这就是音乐旋律的魅力。如果没有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再精彩的歌词也无法成为一首感人的音乐作品。

书中没有使用完整的谱例,而只节选了歌词来论证,也没有对声乐作品的音乐部分进行分析,而只分析歌词,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即使在书中只用歌词来说明问题,在书后也需用附录把完整的声乐作品添加上,即使部分读者不识谱,也能从中得到完整的音乐信息,加强论证的力度。即使作者缺乏音乐学分析的能力,也应力所能及的将部分详细分析的音乐作品中的主题部分交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将音乐伦理学是音乐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的学科特性呈现出来。

本书也选取了很多器乐作品作为谱例来论证音乐与伦理的关系,在运用“美善统一”标准来进行音乐作品解读时选用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因为器乐音乐符号不具有具象性,但是“即使在最浅的‘无意识’的音乐鉴赏层面,音乐都不是愉悦的物理性刺激,而是为耳朵所设的感知和认识对象,对它的理解必须借助于某种描述或其他方面,无论这个方面对于意识是多么模糊并且是多么模糊地呈现于意识中。音乐愉悦是从聆听和想象到的某种事物中获得的愉悦。”⑩笔者认为,本书中这些器乐作品的解读过分强调了作品产生的背景,让人难免产生说教之嫌,应更多关注作品本体的解读。

以上三点仅是笔者在认真阅读《音乐伦理学》后,站在音乐学的学科背景下提出的一己之见。因为学术背景的不同,对于同样的问题思考的角度存在差异,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正如作者在后记中作出的说明:“由于音乐伦理学研究尚属于初创阶段,要想在本书中把论及的问题都思考和研究得比较周密是不可能的,因而还有待于作者今后进一步去研究,更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学界对于音乐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11}当代中国,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不道德风气已然成为影响音乐事业发展的障碍,研究音乐与伦理的关系、对音乐人进行道德规约能对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音乐伦理学应重点研究当代音乐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如网络音乐、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艺考热、考级热等现象中的伦理问题,突显其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性质,将伦理学与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让音乐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教育者、研究者、欣赏者及政府管理人员,都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中国当代音乐事业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①王小琴《音乐伦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

②同①,第1页。

③同①,第1页。

④同①,第21页。

⑤同①,第2页。

⑥同①,第27页。

⑦王耀华、乔建中主编《音乐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⑧同①,第28页。

⑨赵志安《谈大众音乐传播中的“把关人”》,《人民音乐》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