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土资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7 22:13:24

国土资源论文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合理和科学地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逐步向信息化社会演变,及时、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是如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如果继续沿用低效率的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必将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没有立足的空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电子档案大量地出现,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缺乏经验。电子档案本身具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存储的高容量及信息的易修改等特点。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者更应跟上形势,努力适应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随着档案法规的逐步完善,依法治档的社会环境不断好转,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国土资源执法、矿产管理等管理职能都得到了增强,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用地报批、征地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了新的政策、法规、程序,由此形成的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丰富的国土资源档案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但同时也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除了要求具有档案管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尤其是要求具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知识。

二、建议

1.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按照各地土地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的各项业务建设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业务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要规范化、档案的整理要系统化、档案的保护要科学化、档案的管理要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办法,把电子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各环节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并纳入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中。

篇(2)

1概述

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可实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同时,信息化建设能够强化相关执法监管工作,有利于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一般认为,国土资源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政务管理信息化、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以及信息服务社会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现信息化、电子化办公,其本质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1]。在相关业务及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还能够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透明、规范化的服务。

2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而言,加强其信息化建设具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加强国土信息化是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意味着传统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将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平台,能够清晰掌握业务开展流程,可对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性优化,有利于推动依法行政,促使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2]。同时,借助信息化服务系统,能够让相关管理部门与社会公众随时沟通。管理部门可及时获得社会公众信息反馈建议或意见,并对相关工作出调整,有利于提升整体工作质量。这对于政务公开化、廉政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促使政府管理模式由传统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另一方面,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当中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作用。通过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

3目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建设整体水平较以往有所提升,但部分地区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信息数据库建设较为薄弱。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提前做出详细、合理的规划,才能保证相关工作规范化进行。但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单位过于强调硬件设施投入,但却忽视了信息数据库等软件资源建设。即便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持,无法实现大数据整合及信息数据深入挖掘。这导致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趋于形式化,无法将其真正的价值及潜在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未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数据信息更新机制,导致数据库信息滞后、时效性不足。(2)社会服务共享性不够。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辅助建设服务型政府。但很多国土资源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忽视了服务职能,导致多数国土资源数据信息仅限于内部流通,未能实现社会化共享,无法满足社会化服务要求。换句话说,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存在典型的信息孤岛现象,相关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3)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完善。一方面,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资金渠道较为单一,存在后续建设资金乏力的情况,导致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对于数据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产生了一定阻碍。另一方面,综合型信息化人才较为匮乏。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人员大多都具有信息专业背景,尽管具备良好单位信息知识技能储备,但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却不熟悉。同时,部分单位由于薪酬、福利、管理等问题,导致内部人才流动性较大,使得相关人才缺口被进一步放大,不利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

4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4.1深化观念

首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良好的组织观念。以领导为中心,以责任机制为导向,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范围及权责,树立信息化建设观念,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各单位及部门要负责好区域内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并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一股合力[4]。其次,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改革及行政审批改革的重要性。国土资源单位内部要加强相关宣传工作,构建出一种信息化建设的氛围,督促单位工作人员主动学习信息化知识,促进各项业务正常运转。

4.2完善制度

首先,单位内部要构建计算机网络机房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网络运维保障、网络应急响应机制及体系,为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相关工作规范化实施,确保内部网络信息平台稳定、高效运转。其次要构建信息公开制度。相关单位要将国土资源信息、动态、办事指南及相关政策要求等及时公布到官方网站上,让社会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国土资源信息动态,实现政务公开化、透明化,信息共享化。在信息公开化过程中,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导向,全面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公示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在公示信息申请受理工作过程中,要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对于隐私信息、商业机密等要充分落实保密工作及解释工作,以保证机密信息安全。

4.3创新技术

一方面,要继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础条件,逐步实现电子政务、共享服务及综合监管平台全面铺开,扩大信息化工作范围及覆盖面。同时,要实现核心数据入库,并对个数据层进行梳理,将信息化数据细化到子系统,促使管理业务与信息化业务不断融合。另一方面,要创新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平台及相关电子系统构建过程中,要构建好底层架构,对信息资源、系统等实施全面安全防护,构建出完整的安全防御体系。同时,要加强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并建立信息文件保密制度,保证机密信息不被泄露。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发信息共享及服务技术,为社会公众主动推送相关信息服务。

4.4加大投入

一方面,要加强设备投入资金。除了政府财政支持外,国土资源相关部门还应该拓展社会筹资渠道。积极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矿业权价款中获得一定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在资金统筹安排过程中,要做到统一调度、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投入。相关单位要善于引进综合型信息化人才,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相关人才入职后,除了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外,还要加强后期强化培训,不断提升相关人员业务技能素养。同时,人才队伍内部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合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保证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5结束语

总体上来看,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新时期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迫切要求,应给予充分重视。通过深化观念、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创新技术等措施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可靠的服务。

作者:刘淑霞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篇(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建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国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国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一、漳州国土资源现状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辖两区(芗城区、龙文区)一市(龙海市)八县(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平和县、南靖县、华安县、长泰县)和两个经济开发区(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55.84万人,常住总人口468万人。

㈠土地利用现状

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土地总面积为1931.01万亩,人均土地面积4.24亩。土地利用结构为:农用地面积1501.4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72%,其中耕地272.22万亩、园地276.72万亩,林地850.59万亩,牧草地0.64万亩,其它农业用地101.31万亩;建设用地面积108.6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6%,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9.47万亩,交通用地9.46万亩,水利设施用地9.69亩;未利用地面积320.9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6.73%,其中未利用土地244.02万亩,其它土地76.88万亩。全市人均耕地面积0.60亩,土地利用率为83.38%。

我市土地利用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⒈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后备资源总体不足。

福建省人均土地和耕地面积均不到全国人均的一半,是最少的省份之一,而我市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省人均的77%。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同时,我市未利用土地中地形较缓、水土条件较好的宜农荒地面积不大,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⒉耕地面积逐年锐减。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市耕地面积1989年为357.32万亩,1996年为300.74万亩,2004年为272.22万亩。多年来,各类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从1949年到1990年的40余年间,耕地以每年7000亩的速度递减,人口却以每年6.4万人的速度递增,人均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1.8亩减少到1996年的0.69亩和2004年的0.60亩。从1989年到1996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8.08万亩;从1996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56万亩,递减的速度惊人。

⒊非农建设用地不够集约。

多年来,我市的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迅速,由1989年的74.66万亩增加至1996年的92.58万亩,增加17.92万亩,耕地占用率高达65.83%。2004年全市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1.39万亩,其中占用耕地0.58万亩,耕地占用率为41.90%。现有的非农建设用地利用不够集约,村镇建设用地高,工业企业布局比较分散,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并且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土地。

㈡矿产开发现状

全市已发现矿产41种,探明储量39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22种、水气矿产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89处,其中能源矿产39处、金属矿产59处、非金属矿产74处、水气矿产17处;探明大型矿床19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59处、矿点90处。我市的优势、特色矿产有:天然石英砂(包括玻璃用砂、铸型用砂、水泥用标准砂和建筑用砂)、花岗岩(包括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花岗岩)、华安玉、长石、叶腊石、明矾石、玄武岩、高岭土、硅藻土、砖瓦用粘土以及地热、矿泉水等。

2004年度,全市共有26种矿产得到开采利用,矿山总数439个,直接从事采矿业生产人数7991人,年采矿石量1642.4万吨,其中固体1624.06万吨、液体18.34万吨,矿业年产值38804.33万元,综合利用产值1594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36702.17万元,利润总额2278.01万元。

我市矿产开发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⒈资源总量小,人均资源量少。

福建省在我国属于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而我市的矿产资源总量则在全省九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六,位于龙岩、三明、南平、泉州、福州之后。资源总量小,人均资源量少是漳州的基本市情。

⒉矿种比较单一,多数矿产保证程度低。

在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大类别中,我市矿产以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为主,金属矿产不多,能源矿产更加缺乏。能源矿产品和金属矿产品基本依靠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市场供给。

⒊地质勘查程度普遍较低。

解放以来,国家拨款投入在我市的地质勘查项目少,致使我市普遍存在地勘程度低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我市西部的平和、南靖、南部的诏安、云霄和北部的华安、长泰六县,具有通过进一步勘查找到更多金属矿产的前景。

⒋矿山“多、小、散、乱、低”问题突出。

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后,我市开始履行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并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轨道。1995年以来,我市与全国各地一样,多次反复开展大规模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趋于好转。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矿业仍然属于粗放型产业,矿山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多、小、散、乱、低”问题,即:矿山数量多、开采规模小、分布范围散、开采秩序乱、资源利用率低。

二、漳州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和环境这一深层次矛盾,就必须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是一场悄然而广泛发生的革命,其本质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与环境保护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㈠必要性

漳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殊的必要性。

⒈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漳州国土资源总量小,人均资源量少,后备资源总体不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土资源过度开发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保护国土资源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我市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严格保护耕地和矿产资源,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和基本矿产品的需求。因此,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便成为唯一的首选。

⒉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市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市是我市确立的发展战略,创建国家模范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是我市的近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国民经济取得长足进展,但也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目前,我市由国土资源开发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土地退化、损毁严重,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等。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加快改变传统环境保护模式,从源头上防治由国土资源开发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环境监督管理的主动性,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

⒊传统资源产业改造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我市传统的资源开发产业是粗放型的,是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为代价的,这种增长是一种低质量、低效率、低水平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的资源产业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改造的核心就是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㈡可行性

经过近几年的试验,我市国土资源领域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⒈政府重视。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市各级政府全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政策措施,宣传节约意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利益导向,为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⒉部门鼓励。

我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完善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为保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开源与节流、开发与保护、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勇于探索、试验和创新,从各方面引导、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有力地促进国土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取得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⒊企业拥护。

对企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是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深化和完善,有助于企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助于企业拓宽发展思路,有助于企业实现环境与效益目标的“互促双赢”。

⒋社会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既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也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高,我市公民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已有明显增强,为循环经济在全社会的普及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漳州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与重点工作

循环经济是一个大系统,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国土资源领域循环经济横向上关联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纵向上包括工矿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国土资源开发整理加工利用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三个不同而又有序衔接的层面。

㈠近期目标

根据全国、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我市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应当是:以工矿企业为主体,国土资源开发整理加工利用区域为平台,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引导和推动,经过五年努力,使全社会自觉节约国土资源的意识显著增强、机制初步形成,国土资源节约技术有所突破、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破坏和严重浪费国土资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资源开发产业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显著削减,国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创建若干个示范区域和一批示范点。

㈡重点工作

我市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当从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国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三个方面选好切入点,近期应当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⒈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方面。

目标是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近期重点工作包括:

⑴切实保护耕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为此,一要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将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作为规划修编的重要原则;二要从严从紧供地,加强用地审批管理,减少土地供应量;三要强化执法监察,实行动态巡查,不准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用途,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加大对违法违规骗取批准、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行为的执法力度;四要探索新机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⑵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以建设促保护。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从调整土地关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入手,建立灵活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⑶促进工业项目集约合理用地。一是实行单位面积土地最低投资限额。土地供应要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的方针,工业项目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额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限额;二是抓好集约用地各项控制指标审核。制订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税率,引导企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严格用地预审,参照土地投资强度,审核用地规模,核定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等各项规划指标;三是严格项目用地审批管理。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依据用地定额标准、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及用地规划控制指标等因素确定供地数量,防止超标准圈占土地,逐步推进工业用地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交易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四是服务企业正确引导鼓励。能用荒地、差地就少占或不占耕地,能用存量就不用增量,倡导引资到异地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办工业,即发展“飞地工业”。

⒉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方面。

目标是合理勘查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基本矿产品的需求。近期重点工作包括:

⑴调整矿业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力求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一要控制总量。根据市场需求有效控制矿山数量、矿产资源供应量和开发量,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要优化结构。对小矿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三要改善布局。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管好增量资源投向,改善矿业及其延伸产业布局;四要提高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引导、支持矿山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提高采矿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和原矿就地加工率。

⑵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实现低品位、共(伴)生、难利用金属矿和废弃矿山、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我市已经探明的金属矿中,存在一批低品位、共(伴)生、难利用金属矿和废弃矿山、尾矿。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综合开发利用这类矿产,是我市矿业近年来的一个突破口,还将是今后几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工作之一。

⑶瞄准国内外市场,推进后备矿产的开发利用。一批已经探明储量而尚未开发利用的后备矿产,如叶腊石、明矾石、硅灰石、玄武岩、硅藻土、泥炭、稀土矿等,是我市矿业发展的后备资源。我们应该随时掌握国内外矿产品市场动向,适时出让采矿权,推进后备矿产的开发利用。

⑷多渠道加大地质勘查投入,拓宽金属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领域。积极争取国家拨款和鼓励民间投资,加大我市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金属矿产勘查力度。金、银、铁、铜、锰、铅、锌、钨、锡、钼和稀土等多金属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将可能成为漳州矿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突破口。

⒊国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

目标是把退化的国土生态环境恢复、发展到良性循环状态。近期重点工作包括:

⑴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通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采取整体性预防和环保措施,减少乃至消除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从而有效地避免矿区内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将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⑵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展“青山挂白”专项治理。采取多种形式,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和九龙江沿线的山体植树种草,复垦绿化,还社会一片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

⑶按照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认真防治地质灾害。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实施汛期值班、灾点巡查、灾情预报、灾害报告等防灾预案,建立健全预报预警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⑷建立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进行国土生态环境治理。对复垦国有废弃土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旅游业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复垦单位或个人长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复垦成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管理有关规定处置。对复垦集体废弃土地的,鼓励社会资金与集体土地所有者共同开发治理。

四、漳州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国土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仅仅处于试验阶段,普及面小,深度不够,质量也不高。因此,为推动循环经济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发展,需要提高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矿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实践。

㈠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作为一个新事物,循环经济还远不为许多人所知。而要推广循环经济,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工矿企业和广大公民,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要组织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破坏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在工矿企业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起”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要认真组织好土地日、地球日等宣传活动,倡导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大力节地、节能、节矿、节材、节约各种自然资源,确实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㈡依法行政,严格管理

一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资源规划,认真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修编,进一步严格实施规划;二要落实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土地、矿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三要推进土地、矿业权市场建设。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严格实行土地使用和矿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资源有偿使用,促进珍惜和节约资源;四要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结合我市资源特点和循环经济要求,推广应用矿产采选冶的现代工艺。按照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实施新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考核标准。

㈢从严执法,强化监督

一要建立健全动态巡查制度,及时依法制止和查处各类土地和矿产违法行为;二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现场监督力度,维护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三要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完善体制,健全机制,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㈣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漳州国土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实践应当遵循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精心选择,积极试点,及时总结,逐步推广。前期可从条件成熟的工矿企业选择培育试点单位,试点内容应切合实际,从比较简单容易可行的环节入手。以后适时逐步推广,扩大普及面,加大深度,提高质量,并上升到国土资源开发整理加工利用区域层面,直至最后覆盖全社会。典型企业的成功经验与教训都是其他区域和企业推广循环经济的宝贵财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试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土地资源方面,可与农业部门就生态农业建设,与林业部门就生态林业建设搞好合作,共同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流失、退化等问题;矿产资源方面,可与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就矿山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合作,共同解决由采矿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之,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市实现国土资源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3]《漳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篇(4)

一、从土地档案入手,检查其审批的合法性

土地档案是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纪录,其承载着土地的前期批复情况、审批过程和宗地的全部信息。土地前期批复情况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出让合同中出让金的额度,从而得出超越划拨目录范围划拨土地、出让合同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限价、分摊面积错误而减免地价、降等降级减免地价、减少面积而少计出让金、应“招标、拍卖、挂牌”而未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违规交易土地等问题。同时也能对国土部门的程序设立、内部控制及有无人为因素改变土地要素的行为做出评价。对档案中记载的审批过程予以关注,重点关注国土部门的会审意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领导批示或指示、相关协议和承诺等资料。从国土部门的会审意见中发现国土部门存在的降低标准低于最低限价出让土地、甚至零地价出让土地、不符合出让条件仍出让土地、超范围划拨土地等问题;从政府部门出台的一些与国家土地法律法规相悖的文件或会议纪要和政府领导批示中,发现政府部门行政干预土地市场、违法违规批地的问题。

二、深入相关部门和实地,检查土地利用的真实性

在审计过程中,注意有意识获取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外部信息,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广告和谈话等方式获取。然后将外部信息与土地档案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发现疑点,再深入相关部门和实地进行调查。首先,深入发改委和规划部门,取得审计年度内的土地利用方面的全部批复资料,与从国土部门取得的土地审批资料相比较,对于已办立项或规划但没有在国土部门办理用地审批的土地,经到现场勘察后,若是已经用地,基本可以确定属于违法用地。其次,深入实地,对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临时性用地,调查其是否建设了永久性建筑和已过临时用地期限土地仍闲置未复垦;对以出让或划拨形式取得的土地,检查其是否有私自转让、改变用途、改变容积率和面积不实等问题;通过现场走访,调查是否存在没有办理用地手续违法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问题。

三、依据土地专项资金的特点,检查资金收入和支出的规范性

篇(5)

2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贵州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有土地、矿产、测绘、地灾的综合管理职能,是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也是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成分。2000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以来,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以应用为目标,以“窗口办文”为主要形式,以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为基本要求的电子政务建设。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贵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2.1“一个主干网”建设

网络建设是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目前贵州省国土资源“一个主干网”四级联网覆盖全省并运行良好,9个市(州)国土资源局、88个县(区)国土资源局、12个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和15个厅直属事业单位实现了与省厅的远程专线联接,省、市(州)、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构架初步形成,并通过互联网连接全省国土资源乡镇所。

2.2“一个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以三级国土资源网络体系为支撑,全省省、市、县统一部署包含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主要业务的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二代)实现了国土资源主流业务管理和日常管理的无纸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同时实现了矿业权、建设用地多级网上联合审批。在广域网上,省厅、各市(州)、县区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联动办公。

2.3“一张图”建设

2009年,“一张图”建设全面启动,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2011年底完成二期工程,2014年6月,“一张图”基础平台及通用功能开发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一张图”建设采用全省统一形式,业务数据、基础数据等空间数据全部集成在“一张图”平台上,数据及服务由省厅统一管理和,平台采用OGC标准,应用SOA、Rest技术向各种平台应用提供服务。

2.4“一个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2014年6月,执法监察监管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利用平板电脑采集现场图像、空间位置和文字描述,应用“一张图”,实现三维空间信息浏览,将现场采集数据整理后,提交到乡镇电子政务系统,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根据上报信息,按有关执法程序进行制止和查处。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也已建设完毕,已进入试运行阶段。系统以地质灾害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国土部门为中心,集地质灾害图形显示、信息查询、数据分析、实时监测、预警预报、应急指挥决策为一体,不仅能够为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止专业人员提供详细的灾害信息,更能为各级国土环境监测部门及时提供各类突发应急信息。

3电子政务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就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应用实践,充分体现了电子政务在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1统一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

①规范了办事流程,每项业务的设立均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均设置了标准办事流程,每项业务的办理均通过窗口收文,主办、协办、审核、发文等流程进行办理,个人不会凌驾于流程之上;②提高了办事效率,每个环节均有办文时限,并处于督办之中;③实现了办事公开,每个环节的办理情况全部记录在数据库中;④前后台分离,营造了更好的廉政环境;五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提高了办事人员的素质。

3.2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应用架构

实现了矿业权、建设用地多级网上联合审批,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办事成本;同时网络中的数据不再是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

3.3“一张图”应用

①结合贵州山区地形特点,“一张图”建立了地上、地下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由此改变了传统国土资源表现方式和管理方式。②利用“一张图”运行机制,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一方面各事业单位、各市、县局按照数据标准,通过全省国土资源专网和运行平台,持续向“一张图”数据中心汇交数据信息,数据孤岛不再存在;另一方面,将审批业务与数据更新相结合,日常管理的动态变更数据实时更新,从而促使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常用常新。③管理方式从重审批向重监管和服务转变。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与“一张图”平台进行无缝集成,将各类基础数据、空间数据、专业数据融合到土地、矿权审批、地灾防治等业务管理中,推动以批地、批矿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向以“一张图”管地管矿防地灾为重点的综合监管方式转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4综合监管平台

解决了在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中信息难以及时获取、立案查处不及时等问题;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为调度决策与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为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篇(6)

二、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流程欠缺完善

完备的预算管理植根于财务管理并需要会计核算作为保障,最终通过数字形式进行展现,整个管理流程由财务部门制定预算章程并进行控制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流程中,预算管理工作的进程中缺少税收等部门和工会等组织的财务,这些部门组织对预算流程的存在重视度不足或者抵触心理。此外,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在预算管理中存在国土资源财政税收方面知识的匿乏,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正确顺畅进行,存在严重不符合实际和科学性缺失的问题。

(二)预算合理度存在缺失

多数预算草案在经管理层审批时,预算满意度成为管理层批准草案的重要依据,这导致预算草案存在较大的主观意志,无法客观合理地反映国土资源财政税收的目标和作用。为了保证预算可以真正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化,预算审批工作需要将重心放在客观实际方面。具体考察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国土资源的战略举措、预算编制是否完备以及预算的具体指标原则是否与国土资源财政税收的相关制度相符等,从而切实保证预算的合理性,推动预算工作的合理开展进行。

(三)预算过程存在观念缺失

在国土资源财政税收施行预算管理的进程中,相关部门在管理资金的具体支出中设置了严格的预算控制措施,对费用支出实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导致管理部门以节省成本费用为目的,对必要的活动进行了削减或废除,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预算管理施行的目的,对国土资源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损害。

三、强化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管理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各部门需要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保证预算管理机制的完备和工作的合理开展。预算决策层包括国土资源领导层和各部门资质的相关负责人,其主要针对本单位的发展计划和目标进行审议工作。决策层需要针对国土资源各部门的计划目标制定责任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程序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对预算草案根据相关章程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切实保证其符合国土资源单位发展的预算草案。对财政税收的预算工作需要切实保证预算职能部门的设立,对于规模特殊的单位,可以由财务部门承担职能部门的责任,有财务负责人兼任预算责任人。财务部门需要保证预算岗位的切实设置,将预算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预算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合格的专业素质,了解预算管理相关法律政策;掌握国土资源方面的工作任务、目标等各项事务;熟悉单位各部门的运行机制和职责;掌握会计业务知识并具备会计核算能力等。预算责任部门要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严格依照制定的预算标准进行工作,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相关预算工作,保证预算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责任部门内部设置预算员进行部门内部的预算编制工作并切实做好相关监督工作,保证预算在正确合理的情况下运行。

(二)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执行力度

财务人员在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中起着组织运行、汇总信息的关键作用,需要拥有足够的业务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因此,财务人员不仅在技术层次上需要不断强化,同时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标准。实际预算工作中,财务人员需要以企业管理者的姿态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最具体的优化统筹工作。并在理念上向事业化方向靠拢,及时更新观念,不断进行事业化方面的知识学习,将市场和利润作为工作指导方向,实现从传统理念向现代化理念的过渡更新。从而突破财务技术的局限性,转变旧有存在的单纯统计数字的传统财务技术,建立新形式的运用具体数据对财政收支状况、预算统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汇总工作,从而实现由罗列数字向利用数字表达意图的方向迈进。预算执行中要强调落实程度和执行力度,预算指标需要严格遵守施行,除发生重大变更事项如经济环境变化,否则需要严格执行,坚持将预算草案的各项工作具体落实,从而杜绝对预算工作进行擅自调整或者将资金移作他用的情况出现。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一旦遭到削弱,就会失去本该具有的权威性,对预算管理工作造成障碍并阻碍预算目标的具体实现,随意而频繁地更改调整预算更加会造成财务管理功能缺失,那么国土资源在绩效考评方面的价值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三)全面增强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水平的增强需要以资金管理作为切人点,并对预算指标的运行过程做全程有效的了解掌握,保证资本预算进行严格的编制和审核工作。成本预算和资金预算需要保证紧密结合,充分保证预算管理发挥最大功用。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需要与国家整体资源规划相符合,但在实际预算工作中,存在机械依据预算目标执行预算管理工作,忽视财政税收在现实中的具体作用和国土资源规划中的合理性。针对这种目标偏转的情况,需要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要求,是预算能够更加实际地反映计划的条件,同时,在预算掌控方面进行适当的控制调节,在预算管理中体现一定的灵活特性。预算管理施行期间,一些执行部门认为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对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做出相应的规划细分。这要过于细致的划分会导致各执行部门灵活性的缺失,在执行中缺乏应变能力和管理工作的余地,对财政税收预算工作造成不小的阻力。因此,工作细化方面的程度需要依据国土资源单位实际情况和工作中面临的具体事项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财政税收在合理有序的制度下进行。预算在制定过程中,通常会参照历史预算记录作为现在预算工作的参考依据这种预算工作方式存在严重弊端,职能部门会直接应用历史支出额度当作预算标准,从而扩大预算支出额度,更可以在之后的年度预算中得到更高额度的标准叹针对此种现状,需要运用相应的预算控制措施进行规避,通过细化报表内容、完善报表系统等方式,降低认为因素在预算管理中的干预,切实提高预算的科学性。预算执行进程中,执行人员需要切实管理好预算工作,推动预算施行力度,必要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做具体的调整修订工作。尽管预算是对未来财政各方面状况的预见推测,并具有相关措施对突况进行必要的应变处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总会出现无法真正遇见的情况,因此,预算管理需要灵活变通,施行中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在情况发生重要变化时,需要对预算进行相应调整或者重新对预算的某些环节进行更改修订,从而切实完成预期目标。

篇(7)

2.新体制下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1国土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在当前我国的国土资源的管理现状问题是多方面的,在这一过程中对国土资源的垂直管理体制是当前所实行的一种最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在这一管理体制作用下对我国的国土资源的管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能够有效的得到落实,在人员的管理以及机构的管理上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协调,很难充分的发挥严格土地管理的作用。从国土资源的管理部门来说这一管理制度诱发了违规现象的出现,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会造成乱收费的现象,并且在查处的过程上也比较的复杂。在新的体制下我国的国土资源的管理方面又有了一些新型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体现的最为显著的就是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干部体制两者间的关系没能够得到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得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处在两者之间进行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相关的干部在晋升上有着很大的难度,最终使得地方政府和中央在财、物、人等方面的分配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进而就会造成对环境保护有着破坏的现象出现[3]。我国的土地总督察制度并非是长效的土地监管机制,所以在这一方面也进行加强改善。

2.2新体制下国土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在新的体制背景下,对国土资源管理这一问题要想得到有效的加强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改善措施,要能够进一步的理顺在管理制度中的主从配合问题,还要能够从微观的事务管理向着宏观的综合管理进行发展。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遵循制衡原则以及协调原则和法制原则等重要的原则。要有效的加强对地方性国土资源的管理队伍建设,遇到问题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对于经费及其人员管理实行垂直制度,有效的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在相关的法律建设上进行加强完善的步伐,要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能够充分的对乡镇管所的作用进行发挥,对于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优先解决,在干部和地方的交流问题上要进行有效的加强,对于国家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护的宪法精神要最优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在面对中央与地方国土资源收益分配方面矛盾时,采取积极的解决方案。另外,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好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进行全面的谋划,突出重点以及关键。要切实明确管理工作的权限,对国土资源的处置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要向相关的部门进行批准,强化国土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平衡国土资源的供需矛盾。对地方的国土资源管理的队伍建设要进行强化,要能够恰当的征收不动产税,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将相关的基础建设积极的做好完成,从多方面进行管理上的加强,首先要在在我国建设一个中心国土资源所,这样在管理上就比较的方便,对其所有权要进行明确,还要对其相关的办公设施进行有效的改善创造优良的办公环境,并能够对相关的国土资源的保障机制加以完善。例如:在下达一些大型的专项工作任务时要能够对经费问题进行明确,还要把基层的国土资源所建设经费纳入基层的政权建设的范畴当中,从而解决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经费和建设中缺乏的资金。

篇(8)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 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03(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J1,上海经济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32,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的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J1,浦东开发;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论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调控系统

2.1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产权理论

2.1.2地租地价理论

2.1.3土地市场理论

2.1.4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1.5公共政策理论

2.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系统及手段

2.2.1市场机制

2.2.2政府调控

2.2.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4公众参与

第三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国际经验

3.1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国际经验

3.1.1国外实施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实践

3.1.2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启示

3.2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国际经验.

3.2.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国际经验

3.2.2土地征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

3.2.3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启示

第四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4.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4.2.2可预征地空间减小

4.2.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很快

4.2.4土地闲置量较大...

4.2.5土地批租总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4.2.6土地批租方式出现多样化

第五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5.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5.1.1地区管理系统

5.1.2开发公司管理系统

5.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5.2.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5.2.2土地调控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与措施

6.1构建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管理模式

6.1.1周口地区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型的选择

6.1.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目标函数

6.1.3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优化方案

6.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新..

6.2.1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6.2.2根据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区

6.2.3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

6.2.4逐步实现全部土地有偿使用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基础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基础

本人自1990年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曾担周口市淮阳县的镇长和党委书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农业区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了解透彻,因而有能力完成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进度安排 论题前期准备30天。

相关文献资料论证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借鉴、分析,制订出论题研究方案。

论题调研实施150天。

社会调研展开,调研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归类卡片制作、确立本论阐述内容构架构思。 论题写作形成150天。

调研报告―――提炼形成论题初稿―――立论观点、内容座谈考证修正、正式文本形成。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篇(9)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 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03(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J1,上海经济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32,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的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J1,浦东开发;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论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调控系统

2.1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产权理论

2.1.2地租地价理论

2.1.3土地市场理论

2.1.4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1.5公共政策理论

2.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系统及手段

2.2.1市场机制

2.2.2政府调控

2.2.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4公众参与

第三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国际经验

3.1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国际经验

3.1.1国外实施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实践

3.1.2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启示

3.2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国际经验.

3.2.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国际经验

3.2.2土地征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

3.2.3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启示

第四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4.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4.2.2可预征地空间减小

4.2.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很快

4.2.4土地闲置量较大...

4.2.5土地批租总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4.2.6土地批租方式出现多样化

第五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5.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5.1.1地区管理系统

5.1.2开发公司管理系统

5.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5.2.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5.2.2土地调控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与措施

6.1构建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管理模式

6.1.1周口地区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型的选择

6.1.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目标函数

6.1.3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优化方案

6.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新..

6.2.1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6.2.2根据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区

6.2.3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

6.2.4逐步实现全部土地有偿使用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基础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基础

本人自1990年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曾担周口市淮阳县的镇长和党委书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农业区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了解透彻,因而有能力完成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进度安排 论题前期准备30天。

相关文献资料论证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借鉴、分析,制订出论题研究方案。

论题调研实施150天。

社会调研展开,调研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归类卡片制作、确立本论阐述内容构架构思。 论题写作形成150天。

调研报告―――提炼形成论题初稿―――立论观点、内容座谈考证修正、正式文本形成。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篇(10)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佘之祥、蔡运龙、刘彦随、熊康宁等4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城市化与农村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的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共有近40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或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方式进行学术报告,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由河南大学乔家君提交的论文《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论文《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等22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篇(11)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53-02

本土性资源是立足于一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可以推动和实现法律运作的实效性的资源。就法律运作中的本土性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法律运作中要充分运用本土性资源;另一方面,将移植法律文化使之演变成本土化。前一方面是强调注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和本土性资源,突出个性;后一方面主要是强调将法律移植必须和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本土资源。

一、本土性资源论的概述

本土性资源的内容涉及非常多的概念,譬如:政治的本土性资源;经济学的本土性资源;文化本土性资源。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法律运作中的本土性资源。本土性资源论是基于地方性知识和法律知识论来进行分析的,而对于西方法律具有普适性的言论表示怀疑,坚持发掘本土资源来建设中国法制。所谓本土性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就是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性和惯例。本土性资源论学者认为,国外的法律运作经验能够为我国法律建设提供启发和帮助,而这种帮助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

第一,法律是具有特殊性的,并非具有普适性。譬如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根据他的理论可以证明中国法律运作发展是地方性的。

第二,国家法不能成为法律运作依靠的主体法律类型。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法律的作用,能够减少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易费用,同时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国家成文法是依托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独有的形态,但这并不是所有社会经济形态法律运作的最优选择。事实证明在中国多个地方使用习惯法要比成文法的运用更加便捷和有效,因此成为法律运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三,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虽然一些理论学者尝试客观地传播外国的法律运作经验,但是在其传达的过程中都会被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扭曲了其原本想要传达的东西。重视本土性资源论的学者认为大范围的仿造立法的特征的法律移植,是有非常大的漏洞和缺陷的。譬如:法律中制定了许多无用处和不适用的条例,照搬西方的法律条文不能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进行操作;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会自发地形成一些社会关系,但是立法者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不能够被法律承认,同时也得不到强大的执法力量来给予支撑,因为没有法律规定的认可,而被视为非法,同时还遭到执法力量的打击。

二、应注重法律中涉及的本土资源

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应当遵循本国实际国情,制定发展蓝图,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路。法律运作的规范和发展更应当如此。法律运作是一定社会的人在各个层面定的条件下为解决其中会出现的问题所创造出来的管理流程。由此,不管是哪一个社会的法律建设文明,都必须与该社会的自然特征、人文风貌以及社会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如法律制度的建设来说,基于本土资源发展的制度,与外来的制度进行对比,其更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兼容性。因此,在我国的法律运作发展过程中,本土资源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国家。历经了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先人们创造出多种丰富的制度、思想以及文化。这些文明成果是先人们在遇到生产和生活中各种问题时产生的思想智慧和经验的汇集,而这一定会对现阶段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设想给予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譬如:制度资源,中国古代的成文法主要是以刑为中心,经过千年发展演变,刑法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上印下很深的烙印,不会轻易被改变。刑法方面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土性资源发展法,促进法律运作有效开展。如婚姻和继承等方面,因这些与本地民众的习性、风俗、价值理念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紧密的关联,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性特征和历史继承性,由此在这些方面的法律运行上都要以本土性资源为主。

加拿大的学者克雷波曾经说过,在一定的领域内,尤其是在人、婚姻、家庭等法律范畴中,法律准则是立足于完全不一样的道德、宗教、价值等方面的观念。在财产法和劳动法范畴内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价值也是如此。而且在财产法和劳动法范畴内,将其带有某种社会价值的法律引入原本没有这种价值的其他法律范畴内,这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三、本土资源在中国法律运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法律运作的开展必须紧紧依托整个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实践,本土化资源始终引导着整个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实践。由此说明,本土化资源在中国法律运作以及法治国家的建设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一)本土资源是法律移植考虑的必然因素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和政府要顺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对此,我国运用自上而下的立法方式,大规模地移植外国比较先进的法律条例,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有国家的强制力作为支撑,创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法律体系。尽管建立的法律体系比较先进,可在社会实践法律运行中出现了无用处的尴尬局面。法律移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发展和建设不可根除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在法律运作当中总会出现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借助、遵照和采用本土性资源来进行完善其在运作中不适配的地方,从而建立一个实效而又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有效辅佐国家法的推行和实施,并有助于国家制定法的创新

家法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推广和实施,不仅要依托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进行强制推行,同时还要让公众在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并且自觉遵从。在中国社会实践中能够发现,可以被有效推行且容易被公众接受的法律,通常是与发展已经成熟的惯例和人们的习性相接近的规定。显而易见,中国本土性资源对国家法顺利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满形形的规则,这些都是在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人们在其中可获得归属感和便捷,使人们能够对其产生依赖。由此表明,民众需求的国家法在进行推广和实施时,公众对规则的信任能够有效避免其在推广过程中遭受的一些阻碍,从而被公众更容易地认可和遵从。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定参照了很多外国的法律条例以及其立法经验,其中很多为我国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启示和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甚至一些还融入了我国的传统,但是中国的法律运作发展建设依然要紧紧围绕人们的实践。本土性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资源财富。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慢慢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规定、习性以及惯例等众多本土性资源,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成为国家法的本源或者被立法者所参照。

(三)本土资源对国家制定法的补充作用

国家法虽然也具有普适性,却不能说国家法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效的或内容是全面的,必定在某些范畴内是空白状态。对于不能够被国家法控制和调节的地方,就必须依托本土性资源来助其规范公共秩序,并逐渐扩展。与此同时,地方性特色比较浓厚的地区,需要借助本土性资源进行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控,从而促进公平和效率得以更好地实现。由此表明,本土性资源能够完善和弥补国家法调控机制的漏洞和不足,本土性资源可以成为一种实效的、灵巧的补救方法和协同方式。

四、结论

综合上述,中国法律运作过程需要有这些在社会实践中形成非正式制度的本土性资源,给其辅助和支持,为国家法构筑坚实牢固的根基,从而形成国际社会和民众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正当秩序。国家法律的运作和发展,不仅仅要依赖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同时还要遵循国家的本土性资源。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法律运行中的本土性资源,规范合理地将传统法与现代法进行结合,促进正式法与非正式法共同发展,从而早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李越,王少波.基于本土资源的良法善治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6(36):3-4.

[2]蔡志猛.法治建设要充分吸收本土性资源[J].人民论坛,2016(3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