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管理科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3 03:21:30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篇(1)

教学管理是高等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

养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教学管理的本质、思想、内容、方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学科,是研究“以教学为中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的教学及其组织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联系的学科。由此可见,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保证这一中心工作拥有科学的运行轨道,是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要想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校专门人才这一重要目的,就必须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因此,教学管理走科学化的道路是符合客观的教学规律,教学管理逐步科学化问题的探讨也具有深远意义。

一、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原因

(一)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学会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使之走科学化的路线,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包括其他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在思考21世纪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提高高等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世界各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课题。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有相当一批院校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来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教育大国不等于是教育强国。由于我国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传统继承研究不够,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意义

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符合人们对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学管理工作者首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对教育管理的感情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又常常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某些内容的缺陷,这就促使教学管理者对教管工作的某些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分析的归纳实践的结果,并把这些认识成果补充到原来的认识之中,完善教学管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建立起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对教学管理的促进和影响的意义也是举足轻重的。

(一)教学管理科学化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各层次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的过程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只有在管理者的脑海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才能将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好。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科学化意识,主动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科学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管理工作者还应当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学习社会科学的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认识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释放出来。

(二)教学管理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和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的智能,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与此同时身体素质也不断得到了增强。良好、科学的教学管理,有助于引导教师全面认识教学工作,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更好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从而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有: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

方法,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结构

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指挥着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教学管理的决策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靠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了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管大系统合理的运行。

(二)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

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的信息网络才能获取,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求及时得到利用决策执行的准确和有力的信息,以便使决策部门在充足准确的信息下,有效调整和控制教学的顺利进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浓缩、教学信息的筛选、教学信息的提取反馈四个方面。如学校每季度都会要求学生在网上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估,这已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使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对学生而言,还可以树立他们作为教育产品消费者在教学活动中心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受益更多。

(三)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的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形成的

质量控制是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直接加以干预。对教学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将经过质量检查和分析提出的改进教学的意见付诸实践,切实解决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对形成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控,有些则要根据管理的一般规律,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重心

(一)坚持严格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是有序化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严格的教学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制度办事,坚持原则,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坚持管理的经常性和连贯性,教学过程是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不应时紧时松。

(二)利用激励机制

学校系统是有目的的系统,目的产生动机,动机指挥行动,比如学校成员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动机制约的,学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就是激发师生的动机,使之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标。

激励法是通过对某种思想行为的肯定,使这些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和推广的方法,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往往运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师生的进取心。把精神激励与物质利益正确结合起来,激励的方法就能有效的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激励法的类型主要有:理想、目标激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精神的支柱,能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做出无私的奉献;荣誉激励,对那些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以一定的形式和名义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情感激励,情感是人们思想行为的一种动因。学校的思想教育,大量的工作通常要有情感激励,它是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管理科学篇(2)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委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科委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0241

国内刊号:12-1117/G3

邮发代号:6-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管理科学篇(3)

3.TRIZ中矛盾理论及应用周永清,ZHOUYong-qing

4.自设采购点模式下最优采购策略研究——以枣庄十里泉电厂为例聂钰,肖忠东,查仲朋,NIEYu,XIAOZhong-dong,CHAZhong-peng

5.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朱运海,彭利民,杜敏,徐秀凤,ZHUYun-hai,PENGLi-min,DUmin,XUXiu-feng

6.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李丽,LILi

7.美国科技政策跃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周柏春,孔凡瑜,ZHOUBai-chun,KONGFan-yu

8.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浅析柏晶,周定财,BAIJing,ZHOUDing-cai

9.完善我国劳动基准实施机制的探讨黄娟,邵文涛,龙蓉,HUANGJuan,SHAOWen-tao,LONGRong

10.我国人口与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刘冰,LIUBing

11.山东省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刘炜,LIUWei

12.西部循环经济效率实证研究王春枝,吴新娣,WANGChun-zhi,WUXin-di

13.加快山东开发区产业升级的对策研究王鹏飞,WANGPeng-fei

14.钻井企业钻井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贾稳鹏,弋亚群,JIAWen-peng,YIYa-qun

15.外商合伙企业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兼评《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杨杰,曲天明,YANGJie,QUTian-ming

16.对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抗风险和高效益的综合研究许高峰,XUGao-feng

17.信息技术外包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李猛,LIMeng

18.和谐山东建设中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作为研究帅相志,许家明,SHUAIXiang-zhi,XUJia-ming

1.后危机时代再论中国模式麦强盛,孙东川,MAIQiang-sheng,SUNDong-chuan

2.供应链中企业技术创新博弈行为分析于珍,YUZhen

3.试论作为积极人性假设的自我实现人——管理学视域中马斯洛自我实现人思想价值之揭示李培挺,LIPei-ting

4.工科研究生导师工作几点思考樊炳辉,孙爱琴,王传江,FANBing-hui,SUNAi-qin,WANGChuan-jiang

5.知识管理:高校机关建设的新视点张长海,ZHANGChang-hai

6.出口补贴与反补贴中的政府利益诉求杨文兰,YANGWen-lan

7.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战略与资本扩张对外投资方式研究隋玉明,SUIYu-ming

8.对日软件外包产业的竞争现状研究邢丘丹,唐文静,XINGQiu-dan,TANGWen-jing

9.PPP融资模式风险分析李灿灿,LICan-can

10.关于对山东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考王兆春,孙京军,WANGZhao-chun,SUNJing-jun

11.基于专利的山东省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崔恺媛,尹奥,CUIKai-yuan,YINAo

12.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张伟滨,李朗,ZHANGWei-bin,LILang

13.山东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影响分析张东光,ZHANGDong-guang

14.和谐视角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王德胜,辛杰,WANGDe-sheng,XINJie

15.山东战略石油储备基础位问题研究刘豆豆,乔梁,董淑芳,李积华,乔海波,孙国富,LIUDou-dou,QIAOLiang,DONGShu-fang,LIJi-hua,QIAOHai-bo,SUNGuo-fu

16.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毛文静,MAOWen-Jing

17.台塑管理体制对大陆民营企业发展的借鉴作用王伟龙,WANGWei-long

18.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倾向研究徐海玲,XUHai-ling

19.谈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发电企业物资一体化管理程薇娜,鲁治淮,CHENGWei-na,LUZhi-huai

20.浅谈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詹凤兰,ZHANFeng-lan

21.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对策李平,LIPing

1.基于政府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的非财务指标披露程度实证研究刘利,LIULi

2.国内知识管理模型研究综述陈兰杰,CHENLan-jie

3.战略联盟中公平的概念、形成和作用研究评述史会斌,SHIHui-bin

4.团队凝聚力的研究述评林美珍,LINMEI-zhen

5.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解析:基于财政维度的逻辑顺序贾智莲,JIAZhi-lian

6.完善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效益审计机制姜明,王富涛,JIANGMing,WANGFu-tao

7.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对策研究苏日娜,SURi-na

8.从动态博弈角度研究知识团队的合作问题薛珑,XUElong

9.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与青岛市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彭建武,陈秀梅,PENGJian-wu,CHENXiu-mei

10.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张伟滨,李朗,ZHANGWei-bin,LILang

11.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机制研究李忠林,鹿立,周德禄,孙同德,LIZhong-lin,LuLi,ZhouDe-lu,SunTong-de

12.山东省农村文化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步蕾英,王伟然,BULei-ying,WANGWei-ran

13.科技资源整合的激励制度创新研究郭玉德,沈传河,郭琳娜,GUOYu-de,SHENChuan-he,GUOLin-na

14.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理念创新姜向荣,JIANGXiang-rong

15.珠三角招聘HR从业者的要求性指标的统计分析——以招聘、薪酬、绩效、培训四类专员为例陈小姣,CHENXiao-jiao

16.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陈静,董肇君,CHENJing,DongZhao-jun

17.对地方院校税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分析李俊英,LIJun-ying

18.和谐社会建设与山东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帅相志,许家明,SHUAIXiang-zhi,XUJia-ming

19.提升地方性普通高校的学术活力陈华杰,CHENHua-jie

20.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筹措的现状与路径探析杨兴东,YANGXing-dong

21.农业院校思想教育创新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为例陶新珍,TAOXin-zhen

1.基于正态分布特征的连续属性无监督离散化方法研究李晓宏,孙林岩,李刚,LIXiao-hong,SUNLin-yan,LIGang

2.双边市场非对称定价策略:以南京报业竞争为例昝胜锋,朱文雁,ZANSheng-feng,ZHUWen-yan

3."山寨"模式——基于集聚效应的制造许娟,孙林岩,梁晓菊,XuJuan,SUNLin-yan,LIANGXiao-ju

4.区域创新环境管理理论框架研究郑波,ZHENGBo

5.兑现减排承诺力促低碳经济发展李晓力,LIXiao-li

6.中国先进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吕秀霞,吴玲,宋佳琳,LVXiu-xia,WuLing,SongJia-lin

7.协同学与建构和谐社会——公平、效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刘跃斌,伍喆,LIUYao-bin,WUZhe

8.3G背景下山东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策略选择胡元木,王茜,HUYuan-mu,WANGQian

9.文化创意产业与科学发展观李茂民,贾辛欣,LIMao-min,JIAXin-xin

10.土地使用权流转与非农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武中哲,WuZhong-zhe

11.武汉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现状研究——基于一个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的分析框架程金亮,曾繁华,CHENGJin-liang,ZENGFan-hua

12.电厂秸秆资源采购模式比较研究聂钰,肖忠东,查仲朋,NIEYu,XIAOZhong-dong,ZHAZhong-peng

13.企业家人力资本成长环境分析李文武,LIWen-wu

14.关于对中小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思考王玉刚,王云红,WANGYu-gang,WANGYun-hong

15.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王颖,WANGYing

16.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与风险研究徐慧贤,金桩,XUHui-xian,JINZhuang

17.基于改进灰关联分析的多层次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刘涛,孟晓谕,LiuTao,MengXiao-yu

18.利率下调后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分析马晓波,王建国,李江涛,MaXiao-bo,Wangjian-guo,Lijiang-tao

19."互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实践李纲,LIGang

20.高等学校开源节流的途径分析韩英,杨兴东,HANYing,YANGXing-dong

21.新形势下地方高等院校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娜仁图雅,NAEen-tuya

22.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陈焕新,叶深溪,任青青,CHENHuan-xin,YEXi-shen,RENQing-qing

1.研究学派与科研团队的比较与启示黄涛,HUANGTao

2.企业领导者人格魅力之我见孔祥靖,KONGXiang-jing

3.联盟中承诺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评述史会斌,SHIHui-bin

4.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张鹏飞,ZHANGPeng-fei

5."双脑"组合在创新中的应用赵翔,ZHAOXiang

6.论科研管理部门在跨院合作及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韩少昆,孙祥,HANShao-kun,SUNXiang

7.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变革研究邢永杰,XINGYong-jie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转基因技术创新之路袁俊平,YUANJun-ping

9.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看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问题乔晓华,QIAOXiao-hua

10.山东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尹奥,邵波,庞增东,YINAo,SHAOBo,PANGZeng-dong

11.贵州省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吴蓉蓉,熊少容,WURong-rong,XIONGShao-rong

12.关于派遣员工工作态度问题的研究综述陈世平,王晓庄,CHENShi-ping,WANGXiao-zhuang

管理科学篇(4)

可见,教育管理要提高其有效性,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要真正做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寻求共同目标、增强团结意识;第二,摆正各种关系,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第三,注重信息搜集,加强意见沟通;第四,加强自我修养,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目标激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整体管理、过程管理、层次管理”等原则,在整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再进一步细化学校内部各科层组织的职责,力求达到学校管理的系统化。各科层直至每一个教职工都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奋斗目标。将目标管理的客观要求变成教职工个人的努力方向,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机制,要求各科室、各年级、各教研组、备课组学年初都提出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各科室成员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精诚团结,形成合力,积极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运用客观评价,提高管理有效性。

古人云:“人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对于教师来说,都有其特点和才能上的优势,学校工作是一个整体,只有发挥所有人的特点,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这就要求在管理中,重视教师工作能力、效率和结果,给予教师正确、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成就感的需要。

评价教师,是提高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的全面评价主要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评价。

评德,就是看教师平常在教育、教学中的事业心、责任感。

考能,主要是看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考勤,即对教师工作勤奋状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

评绩,主要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绩效,如所教班级的工作成绩,教改教研所取得的成绩。

以上四方面要结合运用,联系进行。如考勤要与其他三方面结合进行,这样可防止出勤不出力或体勤脑不勤的倾向。

管理科学篇(5)

1.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研究图纸及相关建设技术要求之后,参与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动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科学组织人员,合理安排工序,科学设计结构,恰当材料设备选用,规范质量标准等。通过技术交底,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比对自身技术实力,分析风险范围,开展针对性方案设计,明晰施工安全问题。

1.3相关部门协调方面建筑企业内、外部协调性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和建筑工期。因此,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应化粗放式为精细化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具体工作内同,明晰责任也义无,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流畅性。此外,建筑管理部门应与设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建筑管理上提升主动性,力求部门将有机配合,管理到位。

1.4安全预控工作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建筑管理人员要加强工地现场研究,针对风险因素科学调研,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尽量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补救工作。另一方面,建筑子系统多,工作量大,部分建筑企业为保证工期进度,大量应用未经相关培训人员,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到来隐患,因此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切实将安全管理视为重要管理内容,落到实处。

2施工阶段的科学管理

2.1施工人员管理庞大的施工作业人员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各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质量意识、技术水平、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最终构成建筑的基因。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科学组织并充分发挥建设人员的群体素质,将直接对建筑工期、建筑质量、建筑安全的控制产生影响。一方面,建筑项目部可以通过内、外部人力市场综合考察和录用施工人员,并坚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技术教育和培训,预先严格考核防微杜渐。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刺激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和自控水平,最终有利于科学化建筑管理目标的有效达成。

2.2材料设备管理建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生产活动,其材料设备的控制对工程总质量有直接影响。首先,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等施工材料物资,是建筑最基础的物质形态,最终转化为建筑物质实体,故对建筑的管理离不开施工材料的管理。应遵循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条例规定:物资材料应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须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并进行复验。其次,建筑中需用到运输、起重、检测检验、计量工器具等机械,只有对这些相关设备进行有机、有序、协调使用,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工期和质量。所以,应科学展开设备调集、采购和选型工作,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检测,并根据工具体作业需求控制好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精度和安全性。

2.3施工技术管理当前,国内建筑总分包市场并不完善,总包、分包单位多处于不同层次,存有技术水平差异。因此,在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机系统时,要全方位分析差异性的存在,科学分配资源,规范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标准,合理管理各环节、各工程部分的施工技术。同时,打破分包合同的局限性,将整体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贯彻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统一负责的树状管理体系。此外,各层次的各施工单位在各施工阶段应进行同步协调,加强协调配合工作,相关人员的调度工作。

2.4施工环境管理建筑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包含既有环境因素和后发环境因素。既有因素即建设前已经存在的客观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质、水文、气象、周边建筑等方面,这些既有的因素一般难以消除和避免,在施工前应科学、全面做好施工地点环境考察,避免后期工作陷入被动。其次后发环境因素,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天气、气象变换因素,如,风、雨、雾、热、冷等,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天气信息,及时根据气象资料进行预测和分析,强化施工措施,或者落实人员、器材,各方面做好防范,消减消极环境影响,以免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影响质量和产生事故。

3竣工验收的科学管理

3.1验收检查科学化在多高层建筑工程竣工后,最主要的管理工作为技术评价,涵盖对建筑的工程进度、安全措施落实、建筑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要以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比对竣工建筑度量结果。另一方面,判断竣工建筑是否达标,如果验收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探讨针对措施开展补救,如有必要则需重新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2完善工程技术档案施工技术档案是施工整过程的原始记录,更是工程设计检验、技术考核、质量验收的文件依据。施工技术档案应详记录工程验收、设计变更、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记录、竣工图等,其中,竣工图应在建筑各部分子系统完成后,分阶段科学绘制,总工完成后,严格按程序交付建设单位,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档案馆备案。

4建筑科学管理的发展展望

4.1建立科学管理组织建筑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离不开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防控体系,分工合理,权利明晰、责任明确使建筑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其次,建筑管理工作组织的有机整合。长期以来,我国建筑管理工作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个人,管理相对混乱、无序,因此建立统一的建筑管理组织是管理协调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形成合力、向心力,才能抓好建筑管理。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可见建筑管理划为三个层次:决策层负责建筑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定;执行层执行具体的筑管理;监督层对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

4.2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全面、完整、快捷的信息,是高效率建筑管理的基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条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建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繁琐的建筑管理进行信息化和网络化处理,提高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为科学建筑管理贡献力量。

4.3重视建筑管理文化建设大力进行建筑管理文化建设,提升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意识、优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素养、创新管理思路,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自觉地执行建筑管理的制度。同时,发扬其他建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加到建筑管理中来,为建筑管理建言献策,形成广听意见、广纳建议的科学化建筑管理文化氛围。

管理科学篇(6)

在我国的现代大学中,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都是亟待建构和完善的两个方面。从国家来说,党中央在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以法治国”,二十年后,又重申“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两方面并重。这也就是大学中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关系。“以法治国”中的“法”里面没有人情,只有结果,是制度的、刚性的东西。“以德治国”的“德”是靠人的道德、信念和社会的舆论来维持的,不带有强制性。在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讲对事物要进行量化的计算。但事实上,有的东西可以计算,而有的无法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计算。人既是可计算的又是不可计算的。人既是生命的真实的实体,又是追寻意义的存在物,既有一个实体存在的外在的物质需要,同时,又是一个意义的存在物,要进行理性的沉思。人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从国家角度而言,我们要“以法治国”,同时又“以德治国”。古人看到“德”是靠人的内心信念,依托人的自主性维系道德的行为,而良心是维持最后一条战线的尺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政治和刑罚治理一个社会,人可以不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不犯罪是因为被人强制而不敢犯法,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的礼治的方法治理社会,人不仅不犯法,且有羞

耻之心,能够管住自己的最后的良心的防线。在此意义上,道德和法、柔性和刚性,在国家的治理、社会的治理、一个大学的管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现在,从事伦理研究的人强调道德的重要,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把道德与人治联系为一体,认为“以德治国”是否是又回到人治的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道德遗产、道德资源和道德传统。可以说,从古代遗留下来的道德传统和道德资源到21世纪的今天,其中的精华仍然为世界所称颂。在1998年的世界伦理学大会上,有7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向大会提出报告,要求伦理学大会将我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要求作为全世界共同伦理的道德准则。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一个文化传统、一种道德精神,我们觉得今天仍然是值得称道的。但为何许多人一想到道德、以德治国的时候,马上与人治联系到一起?我们的古贤在道德的功能、道德对人与社会的制约的层面,有非常高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仍然是很有价值的。江总书记曾讲过,制度很重要,但制度又是人制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管理者没有道德之心。只有人有道德之心时,才会意识到自己不能钻制度的空子,才能够维系住道德良心的最后的底线。

我们有如此丰富的道德资源、历史文化的传统,但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道德的功能却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反而是一讲中国传统就变成了人治的传统。从历史上看,我们的古圣贤对道德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道德对每个人具有同样的约束,是每个人建立在人和人平等的前提下的个人的自律性的要求。但是两千多年的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不可能是民本,只能是官本,只能是君本。君本就是人说了算,就是君王说了算。因此,道德的资源被政治的体制包在里面,几千年中我们一方面总有一种若隐若现的社会的、民间的道德的传统慢慢遗留下来,另一方面,主要是宗法社会的人治异化了原来古贤提出的道德的功能的真正意义。所以,今天讲以德治国,不是回到宗法制度的君本的体系中去,而是要真正认识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维持、在国家管理中同时发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江总书记讲到:制度好时,也可能有坏人;制度不好时,也可能有好人。因为人和制度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需要有制度,也需要有道德,以维系制度的道德性。

在大学中讲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朱鎔基总理讲到,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技术层面的、人才层面的,而是来自在管理制度和水平方面的差距。我们现在感到有人才的压力,人才竞争对学校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但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管理层面。学校的中层干部是高级指挥官,其眼光、水平、责任感、能力,都会指导学校最终能发展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近两年,外面的机关把职业培训作为职工的一种福利。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大学毕业生将薪水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是好工作的重要标准,现代大学生这种观念在发生变化,他们已经认识到,单位给个人提供的机会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就是给你一笔财富。物质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一个舞台表现你的价值、你的能力,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过去我们把人和事定量化,现在人的这种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大学中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一个现代大学形成良性管理、实现在管理中要效益的不可忽视的两个最基本方面。

现在,除银行和国家机关外,基本上都是全员合同制,员工一旦知识、观念跟不上,就有可能被淘汰。这就是科学管理的一些规则,即制度的层面。人文管理就是讲我们怎样在人性的层面、在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层面考虑管理的艺术,确立管理原则。这两个层面在大学尤其是不可分离的。

二、人文管理的特殊价值

从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的角度出发,人文管理是人性的管理,强调把管理者当作人,尊重人的主体性。“教育就是用生命去碰撞生命”,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不仅是物质的生命,更是精神的生命。人性是哲学的,形而上的。管理是形而下的,属于实际运用的、操作的层面。在人性的管理中,人性与管理的关系是怎样的?管理心理学中,有几种不同的人性假设和管理原则。

管理心理学中第一种人性假设叫做经济人的假设。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这个假设认为人天生都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要激发人的能量,就要给个人制定具体的任务,其管理原则就是“任务管理”。员工要得到相应的物质利益,就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管理不考虑人的情感,强调计划、组织、经营和监督。

第二种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的存在物。在人生存的时候,精神的层面、意义的层面、社会价值的实现层面,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个假设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比物质的奖励还要重要,其管理原则就是要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对人的尊重,强调对人的需要的理解和尊重。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比鸿毛还轻。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对社会的意义不同。“死剥夺了生的权利,但不死使生命失去了它的魅力”,因为人生有限,我们才会珍惜。人在有生之年,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要有所追求,过有意义的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不仅把人看作有生命的物质实体,同时是一个有情感、有需要的一个精神的实体,是一个追求意义的实体。在这样的人性假设中,认为人要提高生产的效率,经济刺激因素在许多的刺激因素中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精神的作用是首要的,即处理好生产中、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物质的奖励和管理制度更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再在一个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空间中工作,人很容易崩溃。现代心理学的需要也随之不断增强。在今天这样的现代社会中,一方面人的精神需要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不能给我们一种舒缓的、宽松的、和谐的关系的话,它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崩溃性的压力。目前,广东的地域优势在逐渐丧失,而全国各大学教师的经济待遇都相差无几,我们今天吸引人才就要满足人的最高层面的需要。“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计较物质利益的多少的,而是看重能否做事情。”我们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是决定一个人才能否最终来我校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人才的流动,很多人是流向人际环境。真正的人际环境是一种大家开放的、平等的、宽容的、沟通的、承认差异的环境,有个性的人才会到这里面来。

第三种人性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人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人没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人在本质上是自发自动的,并且能够自制的。其管理原则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使人在其中能够施展他的才华,建立一种能够保证员工展示自己才能的制度。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贝克曾经在《管理心理学》中讲到,人性中存在悖论,人都希望自己是优势群体中的一员,同时人又希望自己有一个鹤立鸡群的机会,这两者是人性的悖论。作为管理者要正视人性的悖论,一方面我们要创造一个优势的群体,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团队是社会竞争中、科技竞争中一个重要的依托力量、基本的力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现代社会中人所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个人性假设中,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为人创造宽松环境的要求。

这三种人性假设中都有不同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将它们当中合理的因素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就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不同的人性假设有不同的管理原则,在大学管理中,我们要将其归结为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两个层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管理中强调人文管理的特别意义何在呢?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条件下,哪个企业没有人性管理,在21世纪就会被逐出局外。人的管理成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的东西。市场经济的过程是一个技术理性的过程。技术理性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重视人文管理、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在大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它与管理对象有很大关系。大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的群体,是教师、干部、学生。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公正的象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个群体与其它群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在情感层面的要求比一般的群体要高得多,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分子的特点又不同。人的情感的需要、尊严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动作能带给你尊严的满足。这些东西在日常的工作中,日常的管理中是无时不见的。常态下得到的和谐是长久的,非常态下得到的异常的热情是短暂的。知识分子在尊严、情感层面需要的特点,决定了大学中管理尤其要讲人性的管理,作为管理者尤其要有这样的理念。大学中管理的意义不是一种理性的工具,而是要有人性的关怀,使我们的工作能够尊重人,使每一个人在人性的层面给予尊重和回应。尤其是现在,一个学者有很高的科研能力,不意味着他能将任何事情都处理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怎样一个限度中宽容一个人的个性,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只能存同排异,这样的管理不是对人的尊重,而是对人的一种强制的限

管理科学篇(7)

应该说,中国中小企业的经理人使用与评价、培育方面,有很多还没有培育好就被迫走向了市场化。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分工不明确、站位不准确、跑位不精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角色定位的模糊――越位、错位与缺位。

现实中,经验管理主要表现为:

能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有关系,就以谁为核心来配置资源的商业运作模式。可能在前期比较管用,但是,随着经营的延续风险很大。

超人管理。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主要从基层干起来的“业务精英”管理者类型。由于自己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总觉得下属做事情不到位,不放心,不敢授权与分权,就是授权也不放权,总习惯于越权亲自冲到前线。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表现就是,管理者很喜欢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来做事情,而不是按照企业的游戏规则来做事情。惯用的思维就是,“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或者说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习惯扮演成功者或者英雄的角色。

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区别

市场在变,客户在变,甚至是自我的感觉也再变,如果管理模式不变,肯定是“刻舟求剑”了。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存在三大区别:

随意性与规范性。想到哪,做到哪;想做什么承诺,先做什么承诺等等,这些都是很显性化的管理者的随意性。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常探讨的人治与法治的问题,其实就是随意性与规范性的问题。

零散性与系统性。一个科班出身的管理者与非科班出身的管理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管理思维与技能的零散性与系统性。没有受过正规企业管理培训的管理者,很可能考自己的经验与悟性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点上比较擅长,但是却很难在更多的方面构成结构化的平台与系统,基本上难以固化构成体系,可持续性较差。

局限性与宏观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不了解行业发展模式、产业的发展趋势,仅仅只是知道自己企业的现在的商业模式,都是视野的局限性的问题。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宏观的视野,很难想象企业有没有发展的未来。

基于我们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一个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企业管理者,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最核心的条件:一是宏观的视野;二是结构化的能力;三是数字化的导向。

实现科学管理的路径

作为管理者,你和管理对象每天都必需面对的事实――管理的转型与变革。作为经验管理风险很大,可持续性很差。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方式只有两种,就是管理的科学与哲学,也就是管理的价值观与具体操作的方法论。

管理科学篇(8)

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的重视。而人本管理理论则对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尽管两种管理理论有所差别,但是彼此相辅相成,如若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管理中,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

学校科学管理,其特征是以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为衡量标准的管理。其操作的要求主要体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整套的科学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科学化。达到最大限度地束缚和指引人们去创造价值,从而实现管理目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是当前学校管理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这种学校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如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进行指导,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评价,将理性作为学校的全部本质属性。在以权力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管理理论中,搞得学校没有特色,教师没有特点,学生没有特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控制。由于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工作中只能是被动的服从,难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这种管理的现状显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学校教育呼唤人本精神的回归

笔者曾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到瑞士去旅游,偶遇抢匪抢劫银行事件。抢匪得逞后跨上摩托车疾驰而逃。恰逢此时警察已到现场,看着抢匪远去的背影,他们并没有穷追猛赶。这个中国人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去追赶,他得到的回答是:“此时他们急于逃脱,车速飞快,如果我们此时追赶的话,务必给他们带来伤害。虽然他们现在是逃犯,我们也应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来看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罗森帕斯旅游公司,它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而著称,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原则。该公司认为,对员工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司,因为公司既给员工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员工带来沮丧甚至恐惧。当员工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时,就会造成家庭不和,这种家庭矛盾又会进一步恶化他的情绪。第二天员工又把这种恶劣情绪带回公司,最后不可避免地要发泄到顾客身上或员工之间。因此,与其把顾客当作上帝,不如把员工当作上帝,即员工第一。只有公司把员工当作上帝,员工才能把顾客当作上帝。

上述两者都是重视人的例子,这种重视人文因素的做法,放到管理中,正体现着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人本管理。这种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引用到教育中,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教师是人;学生是人。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理念: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

二、学校科学管理措施

首先,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从学校管理理论来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也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管理系统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使得学校管理系统内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管理他人、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在管理过程的意义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协调一致,表现为强烈的双边依赖性。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但教师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他们是学校的“主人”。所以,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更完善的发展。使其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现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l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学校人本主义观念作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作为社会心理的主体,具有社会促进效应、凝聚性、模仿和暗示性、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合作与竞争、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对他的影响等作用。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较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体现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人们心情舒畅,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环境。这样一来,教师们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态为学校工作,从上而下的成员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再次,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保障体系,是一种软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信奉“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等等。在现实中,一直令人们困惑的问题是,相同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用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明显不同的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学校的管理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学校管理文化揭示了学校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反映了学校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建立起学校的管理文化,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就只能在一种较低的层次徘徊。

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世界的。因此,在学校改革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这就是为什么在书本上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却不一定好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教育部分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所致。小到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这种发展趋势,其实是人文因素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一个趋向。

最后,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包含四个递进的层次: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管理者把教师当人看是教师把学生当人看的前提。因为“绅士风度”更多的是在成就感和自信感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相互补充

科学管理理论因素,如定量指标、规章制度等,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奖惩等为基础的,方式直接但效果短暂,而且缺乏灵活性和创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理性代替人性,极易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在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主观及其以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这就需要教育主体主动地调节自身状态,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排除内外干扰,使其发展方向不偏不倚地符合既定目标。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且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人本主义理论的提出,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对发挥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人本主义关于人性的假设,不仅超越了早期管理理论的“经济人”阶段,而且超越了行为学派的“社会人”阶段,从而推进到“文化人”阶段。人本主义同时也是对日益精密的定量管理模式与决策主义的质疑,它把管理的重心拉回到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及社会心理的管理效果的作用上来,使人本管理成为新的发展潮流。

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表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学校管理仅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等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在学校教育中很有必要和有责任改变这种“物化”现象,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寻求管理上的突破。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进行管理,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是学校管理的新发展。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本管理理论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人本管理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在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科学管理的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将科学管理理论与非科学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说,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理论的相互融合,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主题。

管理科学篇(9)

日本最大的一家服饰连锁公司在日本有超过200家零售店,针对经济萧条,总部决定关闭一些(连续五个月业绩下滑)零售店铺。两年过去了,公司陆续关闭了50多家零售店。

山田诚是一家零售店的经理,他的店已经连续三个月业绩下滑。区域经理谷川小林约见他谈话,要求他延长开店时间,增加货架、品种,在店外扩大广告面积……在谈话后山田诚想,过去三个月自己不都是按谷川小林的要求做的吗?提高销售业绩的出路在哪里呢?

在办公室左思右想理不出思路,他感慨自己对许多款式、颜色判断不准,库存也有积压,资金流动不起来,就没有钱进新的品种。于是,他将过去一周的录像调出来,分析每天客人更多地在挑选哪些服饰。不经意间,他发现一个男人似乎在挑选衣服,却总是不试,看的多数还是女式服饰,什么都没买就走了。他打开电脑核对库存记录,上周确实有六款女式服装的数量对不上。他狠狠地说:“看我怎么抓住你。”周末再看库存,他发现这六款服饰销售一空。莫非这是一个对商品的流行很有预见的小偷?

那个人又出现了,保安问要不要报警,山田诚要求保安将这个男子看过的服饰款式记录下来,然后不做任何动作,偷走也不在乎。当天下午,山田诚照着保安的记录给总部下了这个月更大的一笔订单,还摆在显眼的位置挂牌促销。果然,一周销空。小偷仍然每周出现一次,他不知道自己拯救了一个零售店。

连续三个月的销量上升惊动了谷川小林,他邀请山田诚吃饭,想请教一下起死回生的经验,以便在本区域内分享。山田诚陷入了忧愁:这经验该怎么介绍呢?

山田诚说:“我在京都区聘用了25个大学生作为市场调查员,分析与预测市场动态,尤其是对就要流行的服饰进行预测。我就是归纳一下,再决定进货,减少库存积压,资金转起来,业绩就上来了。”谷川小林兴奋地说:“公司期望你能够继续摸索,形成科学、系统的文字方案,以便全区推广。”

回家的路上,山田诚不慎将头摔伤了,在家休养三个月。第二天,小偷被副店长抓住并交给警察,被判蹲三个月监狱。三个月过去了,在副店长的带领下,店员每天加班加点,但营业额只是原来的一半。山田诚又被请出来收拾烂摊子,他的条件是先将副店长调走。

山田诚回到店里,店员们十分高兴。透过店里的橱窗,可以看到小偷也在窥视店里的情形。营业额再次回升,山田诚却十分忐忑:只能靠着这个小偷来提升业绩吗?

思考与启示

读到这里,你在想什么,想问什么问题吗?这是麻省理工最新的高级经理领导力课程中,市场战略管理课上给出的教学案例。教授要求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我所在的小组提出了这样10个问题:

1.山田诚纵容小偷对不对?如何用合理的逻辑解释山田诚的管理行为?

2.山田诚改善零售店经营应该做什么?

3.山田诚对区域经理谷川小林讲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对不对?要解释其合理性。

4.在吃饭后谷川小林对山田诚的要求是否全面?还应该提什么要求?

5.山田诚还应该做些什么?

6.这家零售店铺业绩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根据被偷窃的品种进货不是本质原因)?

7.这个小偷是什么背景?谁最该问这个问题?

8.科学的市场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9.对一家服装零售店来说,来自市场的真正挑战是什么?

10.在经济萧条背景下,零售店竞争力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当我们小组完成了案例讨论并给出了我们的思考后,教授要求小组之间交换思考题,并回答从别的组换来的思考题。多数小组的讨论思考题类似,不过还是有不同的问题,比如:

1.谷川小林应该如何运用该区域内其他连锁零售店的销量数据?

2.库存积压的本质原因只是经理的判断失误吗?

3.小偷偷走的服装做什么用途了?

4.这个案例最终应该得到什么具体的有操作意义的启发?

5.与非萧条时期相比,经济萧条情况下零售连锁店的品种选择策略有何不同?

在中国,多数企业家对MBA课程是有质疑的,认为课程与现实市场脱节,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其实,关键还是看教学的方式,案例讨论中强调科学化地看待社会科学的问题,要坚信天下的事物总有其逻辑必然。看似偶然的事件,只要深入思考,就能够找到逻辑的必然,从而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这样的小组讨论要用掉半天时间,组员倾力投入,贡献各种想法和智慧。第二天是六个小组的汇报以及教授的点评。现实市场背景的案例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在讨论过程中彼此得到的思考方法和最有价值的启发。市场科学决策课程就在讨论中结束,教授发放了新的资料。东京大学的市场决策教授与麻省理工的教授共同参与了这个案例的调研、考察,并汇总了如下的信息:

1.小偷将偷来的服饰倒卖到了京都周边的摊贩市场,在摊贩市场该服饰的售价仅是店内的三分之一。

2.经济萧条后,白领们到京都周边逛摊贩市场的比例提高了。

3.进货销量提高的时间节点多数在被偷后的第四天。

4.调研者对购买这几类服饰的客户进行了随机访谈,发现37%的人见到办公楼内有该款式衣服。这些人没有去过摊贩市场。

5.小偷有时自己决定偷的品类,有时是摊贩指定的品类。

6.对摊贩调研获知,摊贩已经意识到有不少来自京都地区的客人对品类品质更加在乎,反而不在乎价格(与原来的客人群体相比)。

7.在经济萧条前,山田诚的进货决策多数是依靠每月的品类销量分析的。在萧条后,仍然依靠同样的方法决策。实际上,经济环境变化了,决策方法必须变化。尤其在选择摆放在显著空间的品类时,需要更多的环境经济情况的变化参数。

8.山田诚具有对微小的变化保持敏感的性格,所以发现了小偷偷窃的品类会销售一空的事实,从而开始将两者联系起来去思考。而其他店铺的经理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却没有找到小偷偷窃的品类。就算找到了品类,也没有关注该品类随后的销量情况。他们没有下意识地将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联系起来思考因果。

管理科学篇(10)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管理就成为企业改制预设的重要指标,这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的背景下是必要的。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科学管理已不仅仅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是企业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科学管理可区分出三个层次。首先,科学管理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武装。典型的例子是华为的“削足适履”,削过去管理不规范之“足”,适国际先进管理模式之“履”。华为曾经在五年里斥资4亿美元用于管理程序的升级,实现了管理自身的科学。其次,要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推出创新成果,避免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被边缘化。中兴通讯每年都推出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2011年之前已拥有235件LTE标准必须使用的基本专利。再次,是形成能够将前两个层次有机结合起来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的决策,以及统领科学决策的指导思想。比如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先生曾引以为豪的“君子而时中”的战略布局。

由此可见,科学管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然而,技术的进步绝非“自然”的过程,能够得到管理者有意识的引领非常重要,因为通过科学管理推动科技创新需要相当高的成本,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科学管理之路并无捷径,走“捷径”(比如假冒、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虽然能使企业或者个人迅速获得更大的利益,但由于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使用了非正当手段,科学管理的魅力也就随之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将通过科学管理获得绩效称为正当管理,而通过“捷径”的投机行为则可称为不正当管理。科学管理的动因源于正当管理,在上述科学管理的三个层次中,只要在一个层次中有不正当管理作祟,科学管理的可持续性就会面临挑战,实际操作流于形式,企业也就难以掌握核心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赋予执行者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可以说,科学管理是一种理想状态,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将其武装起来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即便舍得投入,也未必能使企业的科学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一些企业过去引进的先进设备长期闲置,当前转型升级的目标难以实现等情况,都说明创新成果仅仅依靠科学管理是无法获得产出的,还需

要发挥人才的巨大作用。中兴通讯实施的新型股权激励计划——所有者将股权“送人”,也恰恰反映出中兴通讯的管理者具备通过正当手段取得科学管理的预期效果的自信。

正当管理促创新

正当管理与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两翼,两者相互渗透。同时,正当管理又保证了科学管理正能量的无限迸发。

首先,通过激励诚实劳动提高含金量,为科学管理提供内部动因。科学管理建立在尊重知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尊重人才,尊重诚实劳动,科学管理的各项要求才能有落地的基础。尊重诚实劳动体现为逐步提高诚实劳动在第一次分配中的比例,避免让劳动者为获得体面的收入“主动”加班。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中兴通讯鉴于去年业绩巨亏的教训,在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维持对员工的吸引力:2013年6月完成了针对入职3年的基层员工的调薪,增长幅度超过8%,高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平均增速。

其次,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诱惑的拒绝,为科学管理提供外部动因。不正当管理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不正当竞争,作为获得市场优势的“捷径”,不正当竞争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只有下决心拒绝这种诱惑,才能促使管理者“背水一战”,通过科学管理布局技术创新。今年7月,政府部门年内发放通讯领域4G牌照的政策逐渐明朗。中兴通讯清醒地认识到,4G市场可能面临各厂商价格战的挑战,同行中产品线多有重合,彼此抢单之事将不可避免。因此,中兴通讯没有把获得4G牌照的“宝”押在跑“部”攻关或者价格战上,而是坚信,只要在技术上具有优势,就能抓住市场机会,在4G中保持原来的份额并再进一步,从而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部动力。

最后,通过对社会责任的彰显,为科学管理提供资源动因。科学管理之“科学”往往取决于参照系的选择。如果在操作领域里对企业有利,却为社会其他领域带来隐患,这种管理方式也就无法称之为“科学”,反倒有“不正当”之嫌。这就需要通过正当管理予以校正,从而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仍以中兴通讯为例:今年7月25日,中兴通讯在南京举办了“2013智慧城市峰会”,意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城市基础设施和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令城市管理上升到一个跨区域和跨行业的高度,从而提高城市的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客户的产业结构智慧升级,也可以使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正分享为原则

正当管理为科学管理提供动因,不是越俎代庖,也不会束缚科学管理的手脚。正当管理要守住底线,并承担起反对不正当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反对在科学管理名义下进行的不正当管理,才能保证对科技成果的公正分享,才能保持和扩大创新能力的再生产。

公正分享不是平均主义,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管理者固然可以采取同工不同酬、以功效挂钩等方式坐享人口红利,但却很难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如果财富过多地向实际控制者和高管集中,企业也就难以形成凝聚力并进行再生产。而公正分享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以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本。中兴通讯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绝非管理者单方面的恩赐,它属于一种公正分享的制度安排。

管理科学篇(11)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96-02

临床检验医学是以实验医学为基础,密切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综合学科,因此,除了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检验医学是为临床和患者服务,为治病和防病服务,为科研和教学服务,检验工作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思想; 临床检验医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必须可靠、准确;检验结果必须符合临床的客观情况,凡是不符合临床的实验结果必须寻找原因,重复实验,纠正检验结果。否则,将给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带来误解、困惑,甚至错误的指导,严重时会伤害患者的健康和利益,导致医疗差错和事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医学科学和相应的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提升。临床检验结果越来越成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科学管理,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成为检验科工作的重点和核心问题。检验科的科学管理,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 人员的管理

检验科的科学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任何工作都是人完成的,人是各项工作的载体,没有人的参与任何管理措施都是空中楼阁口。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每个科内人员的业务技能情况,根据各自的特点与长处安排他们的工作,技术过硬业务素质强的安排在重要岗位,委以重任;业务一般者安排在技术含量一般的岗位上工作。并鼓励科内人员通过自学等途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适应新的工作和新的业务,提高业务技能。并根据业务特点有选择地选配有培养前途的人员进修、短期学习,掌握新业务和技术。科学管理还要和科内职工搞好团结,只有团结才能为搞好科内工作奠定基础条件,管理者要靠大家的力量,任人唯贤真诚对待职员。

2 质量管理

全面的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让患者满意,为成功管理的准则 ,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管理的核心。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与检验数据结果的监测管理试剂质量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第一要素,科室主任要从试剂采购至使用多个环节进行层层把关,选择质量可靠的优质试剂,并要符合经济学观点,采购的试剂要按照试剂管理要求对温度湿度等严格控制。检验数据结果的监测管理,是检验科的关键环节,由科主任牵头联合相关科室人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每季召开例会,分析各科室对检验报告的反馈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督促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并定期参加省内年度质量检查验收。

掌握仪器操作规程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快速准确服务以满足临床诊治需求的物质基础,目前使用的仪器特别是贵重仪器大多是计算机控制,对周围环境要求高,如空气的湿度、温度等因素,因仪器的价格昂贵要求专业人员素质高,要有严格的操作程序,专人管理专人保管保养。每台仪器由专人负责,多人使用,根据每位检验人员的学历和工作经历等,选择在生化免疫、血液或微生物等某方面有专长的,结合科室实际选定2―3位责任心和技术水平高的同志负责使用。日常维护和管理,他们也有具体分工。

3 制度的科学管理

制度是工作的准则,建立适合本医院本科室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操作程序制度是检验科工作的基石。作为管理者必须熟悉管理制度,在工作中检查监督和约束科室人员,制订的制度必须落实。

结合医院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障检验质量。如检验结果异常时对危重患者、疑难患者的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制度的落实:对检验结果异常偏高或偏低,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检验结果;对与以往结果相差过大的结果;对有争议的结果;对与相关实验结果不符的检验结果,遇到上述情况之一,应复查送检标本,并考虑是否用原送检标本复查,必要时查阅病历、查询患者情况,同相关科室医生进行沟通。如冬天气温低影响一些数据,我们要及时通知相关科室。成立由科主任任组长,内外妇儿科主任参与的制度落实检查组,定期评估制度落实情况并予以监督,科内成立纪律管理小组,每天查阅各种登记本的填写情况。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制度,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和落实这个制度的方法和措施,严格落实,奖罚分明。

4 服务的提升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已成为医院参与社会竞争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医疗系统提出的“三个一切”的服务宗旨体现在检验科,是及时准确满足各种诊断需求的实验室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建立文明礼貌服务制度,微笑服务,耐心向患者解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患者及早取到化验单而延长工作时间。同时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相互沟通,经常听取各科对检验报告的反馈情况。在搞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兄弟医院检验科搞好关系,有些检验项目我们不能做,采集标本后我们派人到兄弟医院送检,并且不增加患者费用。同时还应: 力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5 提高科室效益

随着诚信服务质量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进一步提高,在奖金分配上,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以及职称等制订出不同的机制,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职工努力学习,掌握熟练的技术。日常工作中,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时,首先做广泛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宣传,同临床科室相互沟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及时将有效的试剂投入使用,科主任必须有经济头脑,既要开展新项目又要注意节约,杜绝浪费。

6 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大量先进科学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许多检验项目,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转归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者要根据医疗市场的需求,掌握业务发展的新动态,谋求医院科室的发展,淘汰一些旧的落后的仪器和检验项目及检测手段;开展新的业务,如心肌梗死后心肌酶的测定已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肌钙蛋白的测定;如半自动化生化仪更新为全自动化生化仪,还根据健康要求提供健康体检检验项目套餐服务。

检验科的发展需要临床的支持,满足临床需要是检验科永恒的主题,临床科室没有检验科的实验结果,医生们将会举步维艰。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对检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而检验医学的发展,又促进了临床的进步。总之,检验科通过多方位的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医院其他科室的整体提高,是现代医院中的核心科室。检验工作质量的提高,专业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养,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探求更好的科学管理模式,总结管理经验,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陈莲香,冯彩莲.浅谈检验科的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8):228-229.

[2]丛玉隆.现代医学实验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