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7 00:58:56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培育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支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议题并非旧话重提或空穴来风,而是人文知识分子以一种人文理想精神对现实发出的提问,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浓重的人文理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文学评论》主编钱中文认为,谈论"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从纯文学、纯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而必须联系现实的人,人的处境及其现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转轨进入了市场经济。一方面,物质逐渐丰富起来,极大地开发了过去被压抑的个人的潜力。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又危及人的生存,而且由于信仰的空白与缺失,形成了人们对物的追求。物的拼命追求与物的挤压,使人的精神转向颓废,不少人变为空虚的人、扁型的人、平庸的人。加上这样不健全的社会体制,更是培育出了大批大批以追求物欲、权欲、为目的的钱性权式的人物。

在如此残缺的现实面前,要重新强调人的身体和精神和谐的全面发展,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有何价值意味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认为,人的存在是对象化活动中的对象性存在,或受动而能动的存在。人的生命存在的"受动-能动"性,使人不再像动物或其他物种那样只是接受或适应一种给定的生存境域,而是在改变既遇的生存境遇时为自己创设一种生存境域。人为自己创设生存境域因而以自己创设的生存境域为存在对象是由于人自己,在自己是自己的存在方式的理由的意义上,人的存在当然可以是"自由"而非"他由"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富强"、"正义"、"和"、"真"、"善"、"美"、"圣"等价值之维的健全而非偏至的展示,因而也正意味着人对作为自己的存在对象的文化诸多领域的健全而非偏至的创设。

要达至这种"健全而非偏至的创设",是人的未来的追求。钱中文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本身是以走向完全的自由、人的全面解放为条件的,是一种理想境界中的理想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志伟认为,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物,渴望全面发展。但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只能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人始终存在于"去存在"之中。如果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本质的、先在的,并按照这个观点去规定人的话,就是一种倒退。现在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成开放性的,始终处在实现的过程中的,非现成性的。

正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如此艰难,才需要精神的践履,需要人文知识分子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认为,全球化语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为中国文化和人的精神发展定位,成为知识分子的迫切工作。知识分子是问题的提出者,他需要对时代不断提出问题、反省问题,把怀疑和追问放到优先的地位。如何使知识分子的分化和片断化的状态转入知识分子的对话化,非中心的的圆桌化,文化语境的清洁化和知识分子的前瞻化,实在是全球化语境中仍能保持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2、把"人"与"发展"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命题来讨论时,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一命题来作一番谱系学的考察,看看是谁在谈论以及怎样谈论"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牛宏宝认为,在历史上有三种谈论"人"的话语方式。一种是"园艺师"的方式。"园艺师"对"人"进行修剪。其二是"立法者"的方式。"发展"的概念就是在这里"人"发生了本质性关系。其三是"编码者"的方式。"编码者"把"人"看作是一套符码,并给"人"编码。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是在"立法者"的话语中被言说的。但是,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此命题的言说中,却只是取此命题的召唤力,谈论的话语却遵循的是"园艺师"的话语逻辑。这样,学术界就可以获得最高权能的授权,但也就失去了这个命题作为"立法者"话语的独立性和自明性以及它的全部内涵。一个由"园艺师"谈论的"立法者"的话语,在今天却遭遇了"编码者"的话语逻辑的结构,这是国内学术界的不幸和尴尬。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吴琼认为,要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必须先确定自己的知识平台。现代性话语提出要通过激活人的感性力量以对抗启蒙理性的单向度统治,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话语产生的知识机制,而现代性则是此后人们讨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平台。但是,随着后现代时代的到来,随着后结构运动对人、主体、精神、历史等传统概念作的根本性解构,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了一个新的平台--后现代性。我们今天已不可能只站在一个知识平台上来讨论问题。我们同时处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混杂语境中,这构成了我们今天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真实平台。因为只有在这个平台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才能与当下的中国经验发生联系,我们的文艺学建设才能找到其现实的生长点。

当我们从后现代的知识平台上来讨论"人"的"发展"问题时会发现,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启蒙主义的人道主义话语进行质疑的理论。但在中国的后现代论述中(特别是那些批判后现代的论述),似乎后现代话语是反人性、反人道,似乎反对一切人文关怀。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晓明提出了"后现代的人性"的命题。他指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基础理论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对"人"这一主题的解构清理,并不意味着不关怀人。只不过去除那些虚假的、人为的面具,恰恰是更真实地关怀人的本来存在境遇。例如,福科的《疯狂与文明》、《诊所的诞生》、《性史》等一系著作,难道不是对人的命运极其深切的关注吗?德里达也并未放弃对人的真实命运的关切。特别是他最近几年的论说,明显加大了人文含量。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本身,显然是把对人的关怀放到首位。后现代建筑、后现代文学艺术,明显是把人的主题放到一个解除了历史重压的更加真实的语境加以思考和表现。

同样是在"后现代"的话语平台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慧林则从"后现代神学"对当代社会的参与和批判出发,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学与神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基督教神学的立场介入"全球化"问题,所能展开的论说几乎必然是批判性的。这一基本特征,与基督教群体在"全球化"的世俗语境中所必须持守的自我诠释有关。然而,正是通过这种相对艰难的自我诠释,显示出一种较为积极的神学态度,即:基督教神学不再仅仅是借助批判而有所持守,也更直接地参与着当代西方的世俗文化。当人文学研究行使其社会批判的职责时,或许可以由此得到某种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卫东分析了席勒对现代性的理解,认为在席勒那里,现代与前现代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甚至矛盾的关系。现代的发生就是对前现代的反动;现代的发展就是对前现代的批判和纠正以及对现代自身的批判和纠正。席勒的"现代断裂论"首先表现在他对于神圣与世俗的理解上面。席勒提出了"完整的人"的概念,用以对抗全能的上帝(超验之神)和独裁的君主(世俗之神)。如果说,从现代性批判角度来看,席勒反对神圣是"破"的话,那么,他弘扬世俗,也就是弘扬人性,则是"立"。席勒"立"的关键在于提出了"完整的人"的概念,来作为他的现代性理解的主导范畴。

文艺学的"越界"、扩容与文化转向

1、当代中国的人文学术乃至文艺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且是具有历史转折性的变化。不同于80年代文学发生的由中心到边缘的"三级抛离",以及走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规律的总体趋势,新世纪的文艺学正在原有的自足自律的封闭体系,在一次有深度地走向历史、走向社会、走向文化。这次"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学建设"研讨会所展示的,恰恰是这种转折性的变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竞认为,这是一次富有新意的"旧话重提",也展示了与时俱进的学术格局。而且,这次转折所伴随的必定又是一次学风的变化。与80年代的急促、幼稚和浮躁相比,今天的学人更讲求理论--范畴--逻辑所沉淀的历史内涵,而不是狂放而空泛的宣言。在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以及与会者对发言的回应,都证实了学者们尤其是青年学者注重"言有物"以及"言有序"的学术倾向。

全球化背景随着进一步的开放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心。电子媒质的兴起向纸媒质的一统天下发出强劲的挑战。媒介文化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指出,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文艺学研究必须打破传统精英主义和正统的学院文艺学对大众文化的理论偏见,对此作出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文艺学必须扩大它的研究范围,重新考虑并确定它的研究对象,如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流行文化、性别文化、少数族裔文化与身体文化等。至少,电视文学、电影文学、图像文化、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应及早进入文艺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工作的程序。金元浦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边界固定不变的文学。而独立的文学学科则是在18世纪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文学的边界实际上一直都在变动中。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以及更小的类型,都是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传播时代"加入"文学的阵营的。因此,重新审视文艺学的学科构成,并依据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而有所扩容,有所变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正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认为引发这种反思的根本原因在于文艺学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正在松懈乃至丧失,不能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因此,他的发言集中讨论了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相应的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他指出,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占据大众日常生活中心的,已经不再是小说、诗歌、戏剧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等。陶东风认为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它已经极大地超出了体制化、学院化的文艺学研究藩篱,大大地拓展了文艺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其研究的主旨则已经不是简单地揭示对象的审美特征或艺术特征,而是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法也提出要重新认识和构建文学理论:(1)文学曾经是文化教化的中心,也是审美文化的中心,这是建立在两个因素之上的:一是语言与理性的关系,黑格尔就是以此赋予了文学在艺术体系中的最高地位;二是印刷文化中文字的主要地位。小说与印刷时代和现代化有一种共生的关系。(2)在电子文化出现,特别是电视普及、计算机普及使文学在文化中的读者份额和支配中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后,文学理论首先要重新认识自己在文化体系和艺术体系中的定位。(3)文学与人的关系首先是文学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一个人有多少时间来读文学,其次是文学在人的发展(美育)中起了多大作用,审美感受是来自哪一种艺术门类。(4)文学理论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变化了的环境,才能重新认识自身。

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许明认为,文艺学是一门中介性的学科,其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目前,文艺学的发展面临着八个方面的关系:(1)意识形态与文艺学的关系;(2)社会制度与文艺学的关系;(3)经济全球化与文艺学的关系;(4)市场经济与文艺学的关系;(5)高科技、互联网与文艺学的关系;(6)艺术实践与文艺学的关系;(7)自然生态与文艺学的关系;(8)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学的关系。文艺学的发展必须要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回应。文艺学正在走出书斋,它应当充分关注现实,充分关注当代社会生活的进程问题。社会有理由把沉湎于书斋的学者抛弃。文艺学是一个开放性、实践性的体系,这是我们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我们真正获得与国际同行对话的立足点之所在。

许明的发言引起了较为热烈的反响。有些学者对"走出书斋"的提法表示了不同意见;还有一些学者对跨学科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关于跨学科研究,钱竞认为,在文艺学与友邻学科之间、与远邻学科(如生态伦理学等)之间、与突发事件之间,不能过于功利地生硬整合,而必须思考和寻找那些过渡、中介环节,注重"间性"的互动对应关系,让多学科知识成为真正的思想资源、又生成能力的思想资源。

与上述诸位学者的观点不同,上海师大文学所教授余虹提出,文学的自主性是一种尚需努力的文学现代性工程。文学自主性问题仍然是当代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或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必须联系"生存自主性"来思考"文学自主性"和"文学现代性"问题。文学自主性问题是生存自主性问题在文学活动领域的展开。如果我们还认同"生存自主性"是人类必须追求的理想,文学理论对"文学自主性"问题的思考就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保卫文学自主性"。黄克剑认为,人生有审美这一独立的维度,对于这一维度的自觉是审美自觉。从审美价值是人生价值祈向中的独立的一维这一点,可以大致确认审美在人生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而审美之维所提供的审美视界却又可以摄受整个人生。进入审美视界的种种人生题材被措置在一定的审美形式中,于是便有了所谓文学艺术。

2、文化研究仍然是这次会议的热点之一。当今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存在,而且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中国的民族和文化身份?我们有可能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而有所作为吗?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教授王宁指出,在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大语境之下,人的身份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往往从一种身份发展为多重身份,人的主观能动性正越来越受制于高科技和互联网的作用。因此重提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对于弘扬后人文主义时代的人的主观能性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王宁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强有力的影响,我们首先要顺应这一潮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本质的前提下,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通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对话,使得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研究全方面达到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的境地,另一方面则对西方学术界的固有思维定势产生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建中从概念、历史和理论三个方面对当代欧美学术界的流行文化研究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西方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普遍采用的已不是传统的哲学和文化史学的研究取向,而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取向,其研究对象是现代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研究与文化研究一样,一直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学及其批评,历史,心理分析,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高建平的发言指出文学艺术的评价要从文化性和国际性两个方面考虑。在国际性的术语下,他对"世界文学"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不管歌德还是马克思恩格斯,都只说了单数的"世界文学"。今天,后殖民时期的"世界文学"是一个复数的概念。这一新的"世界文学"概念,指的是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人立足于自己文化立场的对人类各民族优秀文学的各自解读、接受,也意在表示他们之间在此基础上的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对60年代电影进行了文化考察,指出作为""中硕果仅存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不独构成了一代青年的娱乐史,而且重组了他们的精神史。程光炜指出,在1949-1976年的当代文学史上,电影院文化时尚的研究实际还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然而,电影院实际就是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文化博物馆,它不仅珍藏着对文学史而言弥足珍贵的各种文献,也把当时许多文学的构成方式、话语方式和审美经验尽可能地收纳了进去。因此对电影院文化时尚的研究在今天也不应该形成任何障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孟繁华对1942年以来大众文学的演变进行了描述,认为40年代以后的战争题材的大众文学培养了读者崇尚暴力的审美趣味;80年代以后置换成了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同样充满暴力倾向。电子传媒的产生重塑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大众文学遭到了来自主流意识形态和知识精英两方面的攻击,被视为"带菌的文学",需要不断被"除菌"。诚然,大众文学是带菌的,但大众已经有了免疫力。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子平对民国转型时期的大众通俗文化进行了考察,指出在近代通俗文化研究中还没有找到与大众通俗文化相适应的研究思路。大众文化非要被拔高到与精英文化可以对话的地步才能被研究,而无法与精英文化对话的部分则没人关注。

个案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以前的文艺理论与文化批评中却很少进行。这一方面是由于先前的批评范式只关注宏观整体的研究,习惯于从普遍性、一般性的角度来把握文化对象;另一方面,也由于我们还不大会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金元浦主持的一组文化研究的个案分析引起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与高度评价。这组个案分析包括对《大话西游》现象、"脱口秀"、《黑客帝国》、韩东等《断裂》问卷、苍蝇乐队、"校园民谣"以及老照片系列现象的文化解读。其中对《大话西游》现象的分析采取了课堂讨论的形式,带有一定的实证性质,在方法上更接近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而不同于传统的哲学和文化史研究。

人论建设与文论建设

1、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学建设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文艺学的建设"这个议题,实质上是人的建设与文的建设的相互关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学理论,便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建设,不仅应当有利于作为文艺服务对象的人--广大的读者群众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且更要强调作为创作主体、批评主体和研究主体的人--作家、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文艺队伍的建设是文艺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学者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主要是应当努力拓展、深化和优化自身文论的知识结构和学理结构。他认为,文艺理论领域内存在着几大有影响的文论学理系统:人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历史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审美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和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只有比较完整、深入地掌握了这几大文论学理结构和文论学理系统,才有可能进入文学理论研究的相对全面和自由的状态,推进文艺学的全面建设和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才认为,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就是说,文学本体必须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联系起来考察。从本体论出发看文学,它就不仅仅具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而且具有解放自我、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本性的意义。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在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在当代中国,如何建立一个后现代的人性化的文艺学是一个当论建设迫切的课题。新的文艺学如何关怀人本身?陈晓明认为首先,应该把人从历史的重压之下解放出来,人不再只是历史寓言化的象征之物;其次,回到人本身的文艺学??通过回到文艺本身,也就是人性化的文学艺术本身,文艺学转向批评化,也就更接近人性化的言说。南开大学教授刘俐俐则从文化身份意识的介入,提出切断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逻辑轨迹,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这样的理论能够概括中国现代性追求中文学发展的现实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的设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恒达在题为《主体性人论与当代西方文学》的发言中对多元主体性、开放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与当代西方文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这三种主体性理论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及文艺实践的影响,对我国当代人论和文论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山东师大教授李衍柱指出,人论是中西文艺学共同的理论基石。因此,对人本身的研究和认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认识,就成了我们打开文学艺术殿堂的大门、探索文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科学的入口处。四川大学教授冯宪光认为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中,可以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人类学模式上,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思路。他认为,与政治模式、意识形态模式和经济学模式相比,人类学模式的文艺学理论视野更为开阔,在学理上超越一般功利目的、特别是超越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功利目的,具有强烈的文化价值特征。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忠厚以"人的发展论和当代文艺思潮"为题作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潘天强向大会提交了论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卢铁澎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人的发展与文学思潮的历史形式》。这些论文或从马恩原典出发,或以文学思潮史为对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

2、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人论和文论建设的重要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成复旺把中国传统文化看作是一种生命论的文化。这种生命论文化把天(宇宙)理解为一个统一的生命大家庭;把人理解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命主体;把文理解为物我一体的生命意象。这种生命论的文化无疑属于前现代文化,但是对于矫正现代文性的弊病、在新的形势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却具有重大的意义。怀特海指出,"除非我们把物质自然和生命融为一体,否则二者都是不可理解的。"作为典范性的后现代科学的生态学就把宇宙理解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或曰生命圈。而后现代的基督教也考虑用宇宙大生命这个"神圣实在"代替作为人格神的上帝。总之,就是走向生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从过去投来一束照向未来的光芒。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207-02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有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又有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和创新;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一、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框架体系

1.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时展的产物,因此,任何理论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性,主要解决那个时代的首要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弊端和社会问题纷纷暴露出来,“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些根本问题。主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主要回答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清晰的框架体系

第一,科学发展观贯穿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不仅指导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渗透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论断和观点之中。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等。这些都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主要深入研究解决和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对这一中心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回答,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为其他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先导,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全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新课题,形成了若干创新性的新论断。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的系统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1.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社会主义向人的回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摒弃,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人本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提升,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将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一条最不容忽视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应是真正的“人的社会”。

2.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目标。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3.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要求,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协调发展,揭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关系。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统筹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有一系列重要创新

1.对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内容作了新阐述

科学发展观倡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指出了发展不仅是物的GDP增长,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发展,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促进“五个统筹”,要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这就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完整的概括和论述。

2.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根本目标有重要创新

为谁发展? 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出发点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正是这一回答,使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并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目标理论。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以人为目的,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强调不但要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更要注重发展的精神人文因素;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实际上矫正了我们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加了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向度和道德关怀。

3.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的理论,就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友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明确了新的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的新认识,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更加全面和科学,更加符合时代特征。

5.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论有重要创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分为三个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全面的社会建设理论,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而且还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6.科学发展观关于对外方针理论方面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后,进一步把这一理念推广到国际领域,鲜明地提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论断。中国需要并将坚持走对内和谐、对外和平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之路意味着中国将全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自己,同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富强的需要,也是中国根本利益使然。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和平、维护稳定、推进合作,构建和谐的世界。而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

7.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公正性作了进一步强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一些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开始困扰我们。针对这些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建立社会发展的公正机制,着眼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协调,着眼于当代人和后来人的承前启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环境,缓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从制度上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保证每个人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机会,创造良好的追求公平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4)

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但要对社会的实然状态作出科学回应,而且要对社会的应然状态提供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它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和理论升华,也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集体的理论核心

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层次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第三层次是完成上述战略任务的条件和保证,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其他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政治、文化、军队、国防、祖国统一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延伸和展开。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了理解和把握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就能深入透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是全方位的,在全部战略思想中处于统领地位,是新一届中央集体的理论核心。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渊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依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强调全面发展,依据社会发展的系统性理论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依据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底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期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直接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和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问题均已作出了积极探索。“发展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思想等内容均属于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思想以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种关系等内容均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范畴。科学发展观是在牢牢抓住了发展主题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期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华而逐步形成的。

3、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实践中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近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如生态恶化、官员腐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日渐激化等,尤其是“非典”疫情启示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正是是基于此,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应运而生的。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吸收了经典作家和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充足的理论依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发展目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理论成果的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更加鲜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物为本,将财富、财富的增长及其增长速度视为发展的基本尺度和根本目的,这样价值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也显然存在历史局限性,不仅导致很多人迷恋物质利益而鄙视精神价值、欲望恶性膨胀而疏远神圣体验、热衷追逐名利而背弃理想信念,而且导致社会系统失调、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更为严重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P18)

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自身发展的完整性,矫正了过去发展过程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强了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向度和道德关怀,使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从效率优先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让大多数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牢牢把握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2、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更加科学。经验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必将在实践中产生什么样的发展结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最为科学的模式选择。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强调全面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发展内容的整体性,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缺少任何一个因素,整个社会都不可能有序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无序和危机之中。为此,我们必须尽快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树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全新理念,确保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要注重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在科学发展观中,协调是始终贯穿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的因素,是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过去的发展有时出现顾此失彼,甚至严重失衡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思想。现在,“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协调思想体现我们党的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的大大增强。

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发展时间的延续性,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过去我们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对资源实行无限制利用和掠夺式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成了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改变了长期以来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外延扩大轻内涵提高的传统发展模式,缓解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科学发展观既能解决我国快速发展中的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也能解决其他国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顺应了世界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历史潮流,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是当今世界具有前瞻性和深远意义的科学发展战略,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而且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新方法,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更加具体。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做到总揽全局、兼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只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中的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才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非常具体而明确地提出“五个统筹”,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集中概括。只有牢牢把握了“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才能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一颗耀眼的明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形态。它将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也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5)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从多种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称之为“五论”:特征论、本质论、途径论、关系论和过程论。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一个特征(特征论)。江泽民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他们对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描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从所有制、社会财富和分配方式上作过许多描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一个特征,并且把它与社会财富和人民精神境界并列在一起提出,这是第一次。这有助于我们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不要忽视创造财富的主体和目的。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要忘了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本质论》。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第一,两个“着眼于”,带来了两个“延伸”。即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青少年学生延伸到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的两个“延伸”表明:随着我国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也被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的这个论述,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1992年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突破了传统观念,纠正了错误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实践在发展,认识要前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江泽民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探索。当然,这并不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之外提出来的,而是对它的深化。具体说来,有三层意思: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产物;同样,共同富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结果。

3、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途径论)。江泽民具体指明了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从物质文明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出:“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人,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从政治文明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第三,从精神文明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从生态文明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就告诉我们,文明是人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人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明的全面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方面的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4、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关系论)。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很有启发意义。以往,我们的理论研究也讲人的发展,但常常是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因而在很多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实,这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全部,而只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江泽民强调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这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视野。

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过程论)。江泽民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应该从社会主义就开始做起,不应被动地等到共产主义才提出这样的要求;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就是说,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还要坚持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决不会停止。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五论”是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层层深人,环环相扣。从特征论到本质论,由远及近;从特征论、本质论到途径论、关系论、过程论,由浅人深。由远及近,可以防止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目标从而束之高阁;由浅及深,可以防止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毕其功于一役的简单任务从而急于求成。“五论”是完整的系统,逻辑严密,思想精深,值得我们深人研究。

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1、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阐述得更加全面。过去人们多从经济、政治方面去理解共产主义,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根本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把共产主义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

2、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阐述得更加全面。过去人们往往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放置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来,认为既是一个理想目标,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现实目标。

3、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阐述得更加全面。过去人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要服务经济建设,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手段。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发展并提,看作是互为前提和基础、互相统一的并进发展过程,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又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 发展 可持续 执政理念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即“总人口人均产出的增长”[1],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 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 [2]。毋庸置疑,发展观的这种历史演进是人类对现代化实践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其中不乏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科学探索的宝贵结晶。它为中国共产党树立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观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对这一发展观做出了精辟的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到党的十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并且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确立再次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中国改革实践进程中的重大指导作用。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依据。发展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注重研究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社会结构体系的内在联系,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在内的,全方位的,协调统一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重要的观点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结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进行了宏观描述,得出了一个重要的范畴,叫做“经济社会形态”,即“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形式”。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指明,每一个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它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表现着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辨证统一,表现一定经济、政治、文化的辨证统一,表现一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强调物质、经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强调社会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决定论基础上的社会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经济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经济是难以搞上去的,即使搞上去了,最终也会落下来,并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次,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的理论,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即马克思的广义生产理论,包括人类全部生产和生活乃至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延续。全面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马克思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第二,人的生产,即人的生育,人口的生产;第三,精神生产,即思想、观念、意识、宗教、法、道德、理论等的生产。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全面生产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第四,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社会关系最初突出表现生产出家庭,后来生产出国家、生产出更为复杂的社会。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说明,必须辨证地考察和认识一切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陷入把经济因素看成是惟一的决定因素的庸俗唯物论的泥潭中去。

再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社会规律本身就是人本身历史发展的规律,追求人本身的发展是人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最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未来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的结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可以看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经济就可以代表社会的一切,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单方面的增长,还应包括卫生、教育、环境、道德、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执政理论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发展。它开创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巨大飞跃。

首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客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这里包含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和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两个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人的价值选择,像今天这样关心广大人民的利益。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又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其次,体现了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它又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约和困扰我们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就业的难题。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三是社会变化的挑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地区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科学发展观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再次,体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在今后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就必须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抓住战略机遇期,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法。全面、协调是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是时间上的动态均衡。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还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乃至政治、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只有不断地塑造我国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新成果,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基本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实现了执政理念的升华,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注释:

[1] 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79.

[2] 托达罗. 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50.

参考文献:

[1] 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

[2] 张国政,岳影.论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J].世纪桥,2009(06):101-103.

[3] 冯魁.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D].河南大学,2006.

[4] 白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D].天津大学,2006.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4-0017-02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不包括“”期间),都会根据我们党所处历史阶段的特定环境,综合全党的意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全党制定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及以后的各次全会,在圆满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还突出地体现了在理论创新上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的历史作用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显现出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对于党的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意义。

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智慧结晶,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这一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使之实际化、实践化、中国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其实质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生产力的根本地位和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力观点的继承、运用和发展。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精神文化作用的肯定及对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其目的是使全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以及关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继承和发展。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地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其目的是保证全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把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的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并将之发扬光大。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了、实践化了、中国化了。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十六大,这与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把思想、与党的十四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应该说这是党的十六大在理论创新上最为杰出的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世界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主要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提出的意义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体现在:

一是充分地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地增强了执政能力,提高了党领导经济工作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何领导经济工作、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一直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几十年的探索,在历史上我们也曾走了一些弯路。自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论述发表后,我们国家才逐步走上发展振兴之路。接着同志提出关于“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走新型工业道路”等一系列论述后,使我们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这些都为确立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更为科学、丰富、全面、完善。这标志着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科学发展观中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认识,由过去的“三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扩展为“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又是一大理论贡献,这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规律认识得更为深刻、更为全面,标志着我们党对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能力更为成熟。

二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发展中我们还存在诸如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致命隐患。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提出和落实,及时、有效、逐步、全面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国家走上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不仅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同时也为全世界的经济秩序进入良性循环为全人类的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

三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发展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发展观也是一个一直令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困惑的大问题,尽管人类已进入了新的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了全球化,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应该说发展观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球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在其他国家曾有过“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关于发展观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各有建树,但综合、全面、科学地分析都存在偏颇,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这些发展观的理论偏重了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而普遍地忽略了发展的主体,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观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进程,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一杰出成果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又一杰出的贡献,具体体现在:

一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执政党中首开先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升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以全会决定的形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执政党中也绝无仅有。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和群众性。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8)

现代教育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这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了这一教学目标,使课程设置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医学研究的领域是生命和健康 ,服务的对象是人 ,这就决定了对医学生素质培养的特殊性和严谨性。医学生除了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外 ,还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全面发展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对人的自由的追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中革命活动和研究的主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通过论述异化与自由两大范畴,提出关于“新型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构想,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1845年马克思的思想进入成熟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抽象的“人”的过程中,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通过对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历史考察,以人的实践本质立论,揭示了制约人的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从而形成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内的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唯物史观的论证,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本成熟。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仍未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发展是如何片面化,又如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这就要求超出纯哲学的论证,具体考察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流通的过程,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这样才能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发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尺度-自由支配的时间,发现最大的生产力与财富乃在于自由支配时间中人的一般能力的充分发挥。而其后出现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的意义正在于此。这些论著标志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终成为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至此,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作为贯彻始终的一条红线逐渐凸现出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

二、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的现状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是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高专医学生素培养不仅是当前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而且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看到在现有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单一的医学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非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一重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实用工具类知识的传授,轻人的全面发展等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在我国教育界是普遍存在的,而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使这一弊端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几个因素:

1.价值观偏颇,社会责任感弱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部分高职高专医学生的价值观偏离主流,自我中心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未能充分认识到医学学科的崇高性以及作为医学生将要担负的重任,社会责任感弱化,这与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社会医疗和人类健康事业的要 求不相适应。

2.知识结构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在教育资源投入上也偏离人文教育。从而导致高职高专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这与新历史条件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的标准是不相符的。

3.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素质培养仍以单纯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高职高专医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其次,学校师资配备上缺少专职人文教师,只能由一些专业医学教师兼职,大大降低了人文教育的成效。再者,由于教育经费及场地限制 ,部分院校实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践阅历的发展。

三、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应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深层意蕴,在于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悬设了一个最高的价值目标。作为人的发展的高级形态和理想形态,全面发展的人是与现实中正在发展而尚未全面发展的人相对照的。总的说来,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定性是从三方面展开的:首先,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其次,全面发展的人是在丰富、全面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发展的人。其三,全面发展的人是扬弃了异化的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导致了人及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异化,从而使人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对对象的占有也是以非人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对对象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而应当理解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这就需要扬弃异化,使人们创造的劳动产品和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予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使人们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可见,人的自由个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个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性的充分展示。

当前,我国正迈入21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高专教育作为培养人、“生产”人的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适应时代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可见,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才能始终坚持以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来探求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只有从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定性出发,当代素质培养才能不囿于教育理念而更具客观现实性。

四、高职高专医学生素质培养的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规定与指导下,针对高职高专医学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某些缺陷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对人才素质越来越全面的要求。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应始终贯穿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当代高职高专医学生素质培养应以德育为先导,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时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就说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是“社会人”,即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其次才是“职业人”,即具备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职业技能与素质。为此,我们必须以德育为手段,从培养人的基本道德出发,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素养,塑造健全人格。但在传统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职业教育模式中,“德育为先”往往流于口号与形式,并没有贯穿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职业教育与学校管理全过程,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也过于单一陈旧,主要以灌输理论和观念为主,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当代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应针对这一缺陷,从各方面对德育工作予以支持,探讨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使德育为先导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当代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应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扬弃了异化的具有自由个性的人是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定性之一,其中包含了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而异化的扬弃与自由个性的生成,均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因此,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通过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

再次,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应树立现代能力观和技术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当代社会已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激增,陈旧率加快以及社会分工与行业领域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具适应性和创造力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培养中,既要针对医疗卫生职业领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又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从而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学生素质培养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需准确把握时代对医学赋予的新要求和内涵,从各个方面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全方位提高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积极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同时,提高竞争能力,更好顺应社会的需要,推动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高职高专医学生素质培养关系到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关系到医患关系的改善,社会民生的和谐,更关系到医学发展的未来。高职高专医学生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质量需要政府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需要来自学校、医院、社会的通力合作,方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本人作为一名高职高专医学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应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手段,从高职高专医学生培养规格入手,促进当代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9)

一、“全球化”语境

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技术的标准化和信息传递的无障碍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强制;它适应于经济、技术和物质生活领域,而不是无条件地适应于所有领域,特别是精神和艺术审美文化领域。“文学全球化”是一个伪概念,一个无意识命题。文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它可以具有全球性,但不能也不应该全球化。因为个性化审美存在的精神产品是千差万别的,不能只有一种色彩。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尤其需要反映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并且在民族化和世界化之间的张力与抗争中走向各民族文学的本土化。“理论全球化”则是一个有效的文化预设。因为理论的个性需要服从于理论价值的普遍性,不具备普遍性的理论不是科学的理论。理论的生长需要构筑广阔的对话平台,全球性的平等对话有利于打磨理论的锋芒,避免理性思维的“失语”或“失声”,更好地实现理论的互补和融通。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是一种西方文论,它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方法论优势,使它成为极富生命力的科学理论,因而具有普遍的可言说性和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文论可以全球化,并且应该和可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充分展现它的现代性活力。但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发展却不像经济全球化那样毋庸置疑和难以逆转,它要迎接全球化时代多种思想文化浪潮的挑战。文艺生态背景和理论发展空间由于全球化而发生的巨大变异,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受到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掣肘和激励,这些掣肘和激励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命运。

二、“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艺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是“后现代”时期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是指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地区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上任何国家想要发展都难以完全置身其外,从而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外进一步扩张创造了条件。目前国内学界许多学者都持这种观点,如敏泽先生概括了西方有些学者的理论之后提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世界历史也将结束。”陆贵山先生也认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强势集团所拥有的国际资本的生产体系和文化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文化条件,按国际分工的需要进行的带有征服性和规约性的扩张、泛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企图达到对不同国家进行‘西化’、‘分化’和‘同化’的目的”。所以,它虽然有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有利方面,但也同时使我们面临着被“西化”、“分化”和“同化”的危险。由于“全球化”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全球化”这一机遇来促使中西文化互动,进而达到取长补短、走向共同繁荣的目的。

但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实际上已不纯粹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问题,因为交流总是平等的、对等的,是为了我们自身的需要,有选择地吸取外来文化来充实、丰富、完善自身,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与之相反,文化的“全球化”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它的强权政治和经济实力,通过文化输出以达到更进一步地从思想上来征服第三世界人民大众的目的。这里,文化已经成为它们侵略的工具,是它们妄想独霸全球的全球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连美国学者也毫不掩饰地承认,文化“全球化总体上意味着跨国的,尤其是美国的文化产业霸权”。这决定了它们向第三世界着意输出的绝非是西方传统的优秀文化,而是那些充斥着色情、暴力、主义、享乐主义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东西,这些东西通过影视、网络、时尚、大众文化和某些“现代艺术”,大批量地源源不断地向第三世界倾销。现在我们国内不是也有一些灵魂被征服得差不多了的人公然宣称,“没有人怀疑,冷战已经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而彻底结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不再令人信服,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美国已经是一个没有对手的超级大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已经为世界未来指明了方向”了吗?这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足以引起我们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入侵保持高度的警惕。有学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讨论,有必要分清“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全球性”(globality)这两个概念,“‘全球化’一词专门表述发生在经济领域的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全球一体化等;而用‘全球性’专门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互相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审美和艺术等领域的全球性依存状况”,“与我国经济力求顺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我国的文化却在这过程中一方面保持面向全球各国开放、交往和相互借鉴态势,另一方面又努力保持和伸张自己的独立个性”。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我们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独立自主立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导地位。

三、“全球化”语境下仍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导地位

在看待文艺理论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科学指导地位,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导,兼容并蓄,重建辩证的、批判的、历史的意识形态,正是我们通向文艺理论美好未来之路。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此为指导,也决定了其能够适应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文学发展出现的新局面并给予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指导。以往曾经有过对于马克思主义艺学理论的片面理解,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全貌,眼下仍然存在着一股庸俗社会学的观点,贬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应有的主导地位,成为淹没于蜂起诸说的隐学。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也必将得到改变。比如美国文艺理论家爱・威尔逊在论及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时就义正辞严地告诫道:用文学的单纯的政治倾向来评判文学,“这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特征”。

2.“全球化”语境决定了具有先天免疫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来说,就是针对于资本主义这一具体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文艺理论发展和建设,西方无疑是占据绝对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巨大的经济、技术优势裹挟文艺理论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全球化时代的“非殖民性扩张”,成为阻碍甚至阻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难以逾越的强大精神高墙。从这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某种先天免疫力,帮助和促进文艺理论――不仅发展东方的,而且发展西方的――的健康协调发展。贝斯特他们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前有效性,他们说:“由于资本主义在当前社会中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基本力量,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仍将是批判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成分。”

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身真理般的有机组成更是从内部坚定了我们正确的策略选择。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方法论上说,是辩证法的最佳体现。恩格斯说:“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辩证的理论是对事物整体有机构成的全面考察,是对“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的慎重关注,而不是偏于一隅,作不恰当的过度强调,力避片面的深刻。

(2)马克思主义理论强烈的批判性有助于文学自身独立自主轨道的延伸而不是被同化。恩格斯说: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自身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而如今只见单向度的影响,文学艺术及其理论的超越性、反思性、批判性发生了“缺场”。

(3)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中“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相结合的“最高的”批评标准奠定了文艺理论批评的最高原则。“历史观点”坚持了唯物主义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里的方法论地位,有力地扭转了当前对于文学观念的种种偏执极端做法,把文学从“神”到“物”两极端之间还其“人”的本质意义。马克思曾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引申之,马克思认为,文学艺术不过是物质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重新外化罢了;肯定了传统延续的必要性,文学艺术不是天外来客,文艺理论也不是裂石般横空出世。“美学观点”充分把握住文学艺术本体特性,即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性所在,以此发展起来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至少才名至实归。

总之,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理论研究中,我们要抵御文化入侵,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与西方文论开展真正平等和对等的文化交流,真正起到文化互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军.学理性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建――关于现代性与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5,(10).

[2]陆贵山.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文论建设[J].深圳大学学报,2003,(2).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0)

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发展就是事物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慢、有快;有单一、有全面;有不均衡、有均衡;有不协调、有协调;有一时、有持续。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推进的发展,是兼顾各方的整合协调的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人的作用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和谐、公正、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依次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问题是回答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

我国建国58年了,可以分为两个29年。第一个29年是在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第二个2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9年,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阶段。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成就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样的阶段性特征和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而提出来的,有相当强的政治性、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路线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否把社会主义建设好,首先要解决好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并结出硕果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目标,呼唤党的思想路线有新的发展,并对当代共产党人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求“四真”、务“四实”。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继续强调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在谈到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时,还强调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求真务实”上升到执政党建设目标,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求真”就是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侧重认识世界,着力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侧重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体现实践品格。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是继“与时俱进”之后的又一个新理念和重大理论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理论基石。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求真务实的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历史任务、运行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才有了“十一五”规划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根本的思想和作风保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思考工作,用求真务实的要求来部署工作,用求真务实的勇气来推动工作,用求真务实的标准来检验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求真务实为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重要的哲学基础。在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历史辩证法,强调经济不是社会发展惟一决定因素,要重视政治、文化、思想及自然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认为“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认为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拓宽了发展内涵,使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认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终理想,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这一科学理论鲜明的理论立场。理论立场决定一个政党的归属和命运。如果一个政党的理论及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那么,这个政党就能够赢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护。反之,就会失去民心,为人民所抛弃。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坚持以人为本,就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重大原则性问题,使党的发展理念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

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提炼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中实现飞跃的,是人类文明成果之集大成者。科学发展观是在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积极借鉴当今世界有关发展的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理论视野,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大体说来,国外关于发展观的理论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并逐渐形成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要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共识,强调要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其中,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如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减少农业人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这些做法和经验,体现了发展的共性,为我们形成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启发、丰富了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追踪世界发展理论前沿,注重吸取国际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扬弃西方包括人本主义理论等在内的各种文明成果,借鉴其体现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进步成果的积极因素,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思想创造,使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在中国语境下得以提炼与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向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由于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因此对改变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的主要倾向,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而它既能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也能解决世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历史潮流,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中国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必将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产生吸引力。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新思路,而且开辟了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四、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智慧,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总结中国发展经济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邓小平和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思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同志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二种关系的思想等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上依然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充实、丰富、完善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曲折的教训。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基本上搞的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在发展问题上就走过不少弯路,有过许多不科学之处,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过艰苦探索,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党积累了不少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困难群众编织“安全网”;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正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在深入总结这段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了指导。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特别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总的说来,就是发展目的更鲜明: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发展思路更清晰: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内涵更丰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发展;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是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发展方略更完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建设和谐世界。发展要求更具时代性: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五、深入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论。马克思曾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定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么发展得又好又快”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我们必须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个理论或政党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尺。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目标和保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强调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是具有创新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对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但发展和创新是主要方面。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将它升华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是我们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又一次重大飞跃,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理论贡献,开拓了党的创新理论新境界,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