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6 18:12:41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66-01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切的一切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

另一方面,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尽管每个企业都制订了资金使用计划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施工企业有必要未雨绸缪,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对下属各项目的管理控制。要积极利用金融机构的网络平台,实施资金在线监控。

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实施资金在线监控的必然选择,也是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有效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在线监控,资金集中管理可以为施工a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其次是与银行协作,探索、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目前各大银行都已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将本系统的资金高度集中。将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各地的资金汇兑业务虚拟在一个总账户下运行,减少了跨省同行资金调度,减少了提前汇到异地银行的沉淀资金。“网上银行”能及时提供企业的资金动态和存量,有利于资金决策,加强了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能力,降低了财务风险。

第一、建立有效的内部资金市场。

要建立有效的内部资金市场,需要建立健全各种金融品种,形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进行市场运作。

从市场的结构上看,有效的内部资金市场由交易主体、金融平台和监管机构三方共同组成。

(1)交易主体。交易主体是指需要进行资金交易流通的施工企业各项目部。

(2)金融平台。金融平台是面向交易主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载体,它独立于各交易主体之外,其任务是为各级交易主体提供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受施工企业监管,对施工企业负责。金融平台的建立具有如下意义:

1)金融平台可以实现为各交易主体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和打包的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为各交易主体提供时间和成本上的便利。由于内部资金市场的各个交易主体及金融平台均属于施工企业,因此,在这一金融平台上所进行的交易行为所面临的利益冲突和不对称信息要远远小于外部资金市场,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和讨价还价成本。这也是内部资金市场区别于外部资金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2)金融平台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最准确的信息反馈。通过金融平台对资金头寸的实时监控,施工企业可以掌握整个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其也可以通过金融平台,最有效地实施施工企业的政策意图。

3)金融平台是施工企业系统与外部资金市场的联系纽带。必须承认,即使内部资金市场建立得再完善,单凭内部资金市场也无法满足集团的全部资金需求,填补资金的物理性缺口。此时,施工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平台,向外部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金融平台反映出了整个系统(至少是部分系统)的融资需求,因此,在融资过程中,可以充分减少在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下各子公司单独进行外部融资的讨价还价成本和规模不经济的状况。

(3)监管机构。这里的监管机构是施工企业本身。它制定市场交易规则和资金定价规则,同时规范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约束资金运作中的不正当操作。另一方面,相对于各交易主体而言,施工企业又不是完全中立的。它同时还是市场的参与者。第三,一旦出现风险或纠纷,它还要充当最终裁决人。综上可见,施工企业在内部资金市场的运作中身兼三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二、对内部资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

内部资金市场产生与存在的动力就在于它的规范化、市场化。也就是说,通过完善的金融平台,市场的交易主体及下属项目公司合理使用各种金融工具独立运作资金,既有利于各单位在各自领域更充分地发展业务,又因资金的市场化流动而促进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1)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来促进内部资金市场的运作效率。金融平台在内部资金市场运作过程中大幅度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它能同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及服务,能进行统一专业化的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各种金融工具也实际降低了交易主体的投融资成本,增进了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满足各项目公司的投融资需求。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2)

中图分类号:F275.6(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2-0179-06

一、虚拟经济理论述要

虚拟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成思危教授还给出了更为严密的界定:“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是与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所进行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综合”。而虚拟资本运动有它自身的规律,交换一再交换是虚拟资本的主要运动过程。交换过程主要包括实际资本与所有权证的交换(实际资本的虚拟化),再交换过程则是虚拟资本的变现过程,包括在金融市场中卖出或私下转让。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虚拟经济可视为一个系统,具备以下特性:

第一,复杂性。虚拟经济属于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分包括投资者、受资者以及金融中介者等,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经济活动,在自由独立决策的同时也受其他人决策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分之间的非线性而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整个虚拟经济系统总体上仍然保持着相对的有序和稳定。

第二,介稳性。虚拟经济是一个介稳系统,即远离平衡状态、但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系统,能够通过和外界的资金交换,通过自组织作用来维持相对稳定。介稳系统的稳定性也很容易被外界的扰动所破坏。

第三,高风险性。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是指人们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异,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两类。由于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股票价值未来的收益和折现率都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就会造成客观风险。另外,人们对未来预期收益主观估计错误,或者为了追求高收益而甘愿承担高风险,以及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违法行为存在,都可能造成虚拟经济的高风险。

第四,寄生性。虚拟经济的寄生性表现在它的运行周期大体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周期,但短期的背离可能发生。虚拟经济系统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

第五,周期性。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出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令经济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并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地不断向前推进。

虚拟经济理论强调从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人手。把握系统的宏观性质。美国企业年金(也称为私营养老金)通过投资资本市场保值增值,根据虚拟经济的定义,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可将其视为一个虚拟经济系统。企业年金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获取回报,而这些市场又构成了一个综合的虚拟经济系统,企业年金基金与其投资环境——综合的虚拟经济系统之间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二、虚拟经济发展与企业年金投资

金融市场也属于虚拟经济系统。金融创新促进美国虚拟经济迅速发展。虚拟经济与企业年金投资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金融新产品在美国投资领域广泛应用,私营养老金计划发起人或投资管理人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投资领域其他主体的决策及环境影响,将部分养老基金投入金融新产品的流通市场,从思想理念到投资行为产生深刻的变化。

虚拟经济研究是对最近几十年经济生活新实践的理论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宏观经济的性质经历了由偏重实体经济到偏重虚拟经济的转变。埃里克·J·弗莱(Eric J.Fry)的研究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经济生活有精要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弱美元刺激了美国的出口,也刺激了生产制造活动。美国经济的定位更偏于生产产品,而不是仅仅进行金融交易。不幸的是,刺激了实体经济的弱美元却削弱了虚拟经济。”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金融创新,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美国超低的利率和宽松的信贷(两者与所有的资产暴涨密切相关)催生了投机活动,而正是在投机活动的作用下,美国的虚拟经济繁荣了多年。”20世纪60年代的金融创新产生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以及回购协议(repo)等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70年代之后出现了金融衍生物市场,金融衍生物市场交易的产品包括远期合约和金融期货期权等。在美国虚拟经济发展繁荣的大环境中,企业年金投资必须不断提升虚拟经济活动水平,才能保值增值。美国虚拟经济发展促使企业年金投资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第一,监管法规的调整。美国企业年金主要的计划类型是DB和DC型计划。20世纪70年代之前,传统的投资工具是股票、债券和现金。70年代后。随着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地涌入投资领域。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可降低成本、分解风险、套期保值、提高收益率。对于私营养老金而言,资产配置中金融衍生工具属于非传统投资,也称为另类投资。1979年以前,这类投资都被视为对《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潜在性违反,这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与股票或债券等的投资风险相比,在价格和收益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尽管如此,在金融衍生物市场,“交易先于规则”的规律对于企业年金投资也不例外。养老金计划发起人或投资管理人不能不跟上投资领域的新发展,积极研究关于金融衍生物的知识及操作技巧。并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资产配置。市场的深刻变化促使政府修改法规,1979年美国劳工部做出澄清声明,阐明养老金计划可以投资具有一定风险的资产(风险资本,收购基金等),此后,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在投资理念、投资决策及资产配置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二,投资理念的变化。企业年金投资运营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子系统,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和周期性等一系列基本特性。复杂性表现在系统内部,诸如计划发起人的财务状况、发起人与雇员的劳务合同、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法律规范、DB型计划的融资与负债情况等因素,都能对年金基金的投资产生重大的影响。介稳性表现为受通货膨胀、投资回报波动等的影响,年金基金资产积累呈现不稳定的状况,只能保持相对稳定。年金基金投资面临的高风险性与资本市场的高风险性相关。寄生性表现为年金基金的资产价值源于实体经济产生的市场价值。年金基金投资绩效的周期性变化与资本市场的周期性变化正相关。

投资管理人如果能把握虚拟经济系统的上述特性,将有益于投资决策。据了解,直到目前,美国还只在宏观经济领域展开虚拟经济研究,企业年金业界并无虚拟经济概念。但是,虚拟经济活动及其特性是客观存在的,有识见的理论研究者与有经验的投资管理者完全可能触摸到它。美国养老金研究专家罗格指出:“养老金计划管理曾被视为单纯的投资管理,果真如此,那世界就未免太单纯了!诚然,确定投资原则和制定决策的确非常重要,其他众多因素也不可低估,其重要性有时甚至会决定养老金投资过程的成败”。这一论述与虚拟经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务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投资管理人的投资与投资背景环境相关。需要考察分析委托方的资产与负债情况、行业特点、计划发起人与雇员之间的劳务合同、预期的风险水平、劳动力的特征(如平均年龄、预期退休年龄等)、投资目标等方面。所有这些分析,都与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系统的复杂性相关。

在充分明了上述情况之后,养老金计划发起人或投资管理人必须将当前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收益的波动性、不同资产的收益关系量化。养老金计划发起人或投资管理人除了研究传统的投资工具外,还要了解当前投资领域的发展动向,研究新出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观察其他投资经理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审慎地对待。力求正确地加以使用,构建最优的资产配置框架。在投资实务中,养老金计划发起人或投资管理人逐步形成又一个投资理念,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对于新出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诸多专业知识,必须尽快掌握,使自己达到投资专家的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养老金资产的价值,否则,对于新知识,新技巧的盲目和匮乏也是一种风险,有人称之为“无知风险”。

第三,投资决策变化。养老金投资决策在操作层面将养老基金按一定比例分配于已选择的金融产品,确定一系列资产组合,决定一系列最优资产组合的集合即有效边界。投资决策所包含的战略性因素有:投资多样化的程度。市场风险程度,应对市场变化行动步骤,偏好积极投资还是消极投资,选择何种投资风格,管理费的合适水平,是否允许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以及重大的资产配置之类的操作性因素。980年后,提供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指南成为养老金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和其他监管措施反对基于投机目的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因此,养老基金投资决策制定者必须理解所使用的衍生品的现金流结构和风险/收益状况,必须明确在进行套期保值或增加收益等风险管理活动时,是否许可其使用衍生品:还应该清楚地规定衍生品的使用目的、使用条件以及怎样对衍生品的风险进行监控。

计划投资政策说明中列出投资目标,为投资经理人设定了在选择适合计划的投资时遵循的指导方针。根据计划投资政策的指导原则,养老基金力争获取最多的回报以降低养老金债务成本。养老基金不仅包括权益类投资,还包括固定收入型投资,这是应对养老金债务时养老金资产配置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资产配置的变化。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关键的资产配置是战略性资产配置,它是养老基金初始和基础的配置,着眼于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选择和决定最优的资产组合。传统的最优资产组合是由股票、债券和现金构成,随着监管法规的调整,以金融衍生品为主体的其他资产在战略性资产配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以1993年为例,美国私营养老基金总资产25050亿美元,资产配置中其他类资产4920亿美元,占比19.6%。其中,单雇主DB型计划总资产11340亿美元,其他类资产2390亿美元,占比高达21.1%;单雇主DC型计划总资产10630亿美元,其他类资产2030亿美元,占比为19.1%;多雇主计划总资产3080亿美元,其他类资产500亿美元,占比为162%。

在虚拟经济高度膨胀的时期。有些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的投资表现出了较强的投机目的,另类投资呈现冲高趋势。根据美国相关的监管法规,DB型企业年金计划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可豁免联邦监管。如图1所示,2001-2010年,规模较大的DB型计划投资对冲基金的比例从11%增至60%。与此同时,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比例在经历了小幅下降后也有所增加,从71%上升至92%,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但是,从总体上讲,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的投资还是比较理性的。表1中数据显示,1985至2007年,DB与DC型企业年金计划的另类投资比例基本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DB型计划的缩减幅度比DC型计划的幅度更大,但两种计划仍有一定比例的资产配置于另类投资。

三、企业年金与金融危机

贝琪·鲍曼(Betsy Bowman)在评论文章《完美风暴》中指出:“一个社会产生价值增值的传统方式是生产产品或是提供服务。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的利润更多地来自于新型金融工具的开发和销售,而且它们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没有任何新的价值被创造出来,只是在重新分配经济中已有的价值。这样发展下去既不可持续。也不稳定……当前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实体经济已受到虚拟经济的金融化以及债务的严重损害,需要全面革新。”鲍曼清醒地看到美国虚拟经济膨胀的严重后果。

当代的经济活动模式是虚拟经济活动与实体经济活动并存。虚拟经济理论认为。虚拟经济依附于实体经济。如果二者的关系倒置,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引发金融危机。“虚拟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证券、银行、保险、外汇等市场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年金投资证券。银行、保险期货等市场,从事虚拟经济活动,在金融危机形成过程中及金融危机爆发后都会与之产生相互作用及影响。

第一,“经济泡沫”与金融危机。在虚拟经济的范围内,“经济泡沫”是指金融市场中伴随虚拟经济运动产生的某种或某些资产的价格上涨幅度远离其合理预期的现象。

“经济泡沫”的产生基于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系统的特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介稳系统,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当投资者将实际资本购买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现金、金融衍生产品以后,实际资本就转化为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再交换的循环运动能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即利润。“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规定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就是为了生产这一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包含任何劳动量,因此它就不具有价值。”正因为虚拟资本本身不具有价值,所以其价格的确定不是按照客观的价值规律,其理性价格通常应当是未来收益折现的现值。任何金融工具未来的收益都是投资者估算出来,即使正确地使用了现资组合理论,研究了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某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对金融工具价格的预测千差万别,价格的不确定性造成投机的可能。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投机者的推波助澜,正反馈作用有时会造成放大效应,使得某种或某些金融工具的盈利前景被人们特别看好,争相购买,引起某种或某些金融工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飙涨,远远偏离其理性价格,形成“经济泡沫”。可以说,有金融市场的买卖交易,就有虚拟经济运动;有虚拟经济运动,就有“经济泡沫”存在。“经济泡沫”是虚拟经济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是虚拟经济内在特性的一种表现。

有“经济泡沫”不一定就造成金融危机。一般情况下,如果“泡沫”不过度急剧膨胀,那么“泡沫”膨胀后破灭,只会造成某种或某些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或震荡。只要金融市场的经济基本面未遭大的破坏,又有外界资金的注入维持其价格的稳定,就不会出现金融危机。从这个层面看,“经济泡沫”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它对增加交易量,活跃市场有益,对于企业融资也还是有利的。以计划参与者人数大于等于100的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为例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1987年至2006年间的大部分年份里,计划的总收益率为正数,其中超过一半的年份里取得了高达两位数的收益率。而负收益率的情况仅出现在2000-2002年股市危机时期。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积累,企业年金计划总的投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尽管经历了21世纪初的股市动荡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投资总收人大幅缩水,但截至2009年,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总的投资收入已达0.63万亿美元。

如果“泡沫”过度急剧膨胀,使某种或某些金融工具的价格飞涨。那么,“泡沫”破灭使得金融市场价格暴跌,外界注入的资金不足,使投资者对盈利前景失去信心,纷纷怀着恐慌心理抛售变现其虚拟资本,进而引起经济衰退,虚拟经济系统崩溃,就会产生金融危机。

第二,企业年金与“经济泡沫”。美国企业年金投资金融市场,不能与“经济泡沫”毫无关系。美国金融市场上有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从事虚拟经济活动,在这些投资者中,企业年金属于机构投资者,投资金额巨大,投资管理人专业化水平较高。企业年金投资金融市场中任何金融工具,都会对投资对象及其他投资者的经济活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年金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它是美国虚拟经济系统自组织作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这个视角考察,美国企业年金与美国金融市场中“经济泡沫”的关系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美国企业年金投资对于“经济泡沫”膨胀有一定的助长作用。美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进行资产配置决策时,对年金资产增值期望普遍较高。如图2所示,债券投资的比例不断缩减,而股票投资的比例则持续上升,企业年金计划的资产配置呈现出从固定收入型投资转向股票投资的趋势。同样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401(k)计划资产配置中股票的比例也很高,因而回报也较高。

2002年后,美国劳工部建议允许企业年金基金购买信用等级较低的住房抵押支持债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MBS),这是一些以银行信贷为支持的固定收入投资工具。美国银行将MBS打包和售卖给美国养老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当时看来,这类投资工具信用评级较低,但与其他固定收入证券相比,风险较小,回报较高。这种投资背景势必影响资产配置决策,改变美国养老金的资产配置状况,将MBS以相当比例纳入配置中。作为机构投资者所进行的虚拟经济活动及其显著绩效,必然会对其他投资者释放利好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他们的乐观情绪,引发正反馈作用,或多或少地助长“泡沫”膨胀。

另一方面,企业年金投资对消除“经济泡沫”恶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前分析,“经济泡沫”破灭或者造成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甚至震荡,或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虚拟经济系统崩溃,诱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会出现过度恐慌,导致资本逆转,致使有偿还能力但缺乏流动性的公司融资困难,连锁效应不仅会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而且还会影响实体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华信惠悦咨询公司围绕经济危机中美国公司对养老金投资策略的调整。对85家有代表性的公司中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2009年8月了相关的研究报告。调查发现,2008年6月,41%的公司已经对其DB型资产配置进行了调整。到2010年,这些公司会基于2008年的资产配置,减少他们的目标股票配置达10%,59%的公司暂未做出政策调整。报告还指出,自2008年6月底,美国DC型养老金计划的基金类型调整情况为:51%的公司已经对计划进行了基金增减;49%的公司还未做出调整。

以上事实说明,企业年金基金属于巨额资金。其投资运营着眼于长期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构建,注重选择经营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进行长线投资,并与之共担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依附性。养老基金的经理人一般着眼于长期投资,而不是在市场低迷期抛售资产,因此养老基金被视为“市场稳定器”,可以防止大幅的市场动荡。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年金计划仍不断向市场注入资金投资,对促成美国虚拟经济系统重新回到介稳状态,对减轻美国经济与社会的震荡有积极作用。

第三,金融危机对企业年金的影响。金融危机主要对企业年金投资、计划参与者退休收入以及制度形式演化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企业年金投资严重亏损。据经合组织的统计,2008年1月至10月,美国私营养老基金的名义投资回报率跌至-23%,实际投资回报率约为-25%。具体来看,美国波士顿大学养老研究中心的2008年11月的报告显示,2007年10月初至2008年10月初,美国私营DB型计划由于大量投资权益类资产,其资产价值减少了0.9万亿美元,同期DC型企业年金计划的股票价值缩水1.1万亿美元。

本轮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大幅亏损,直接影响了短期回报率的水平,截至2008年10月,近5年来,美国私营养老金基金的年名义回报率仅为2.6%。但以长期的视角分析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私营养老金资产的长期价值。近10年来,美国私营养老金基金的年名义回报率为3.4%,近15年以来,美国私营养老金基金年名义回报率高达10.6%(实际回报率为6.1%)。尽管在投资长期回报率的考察期内,美国私营养老金计划经历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所引起的严重股市动荡,资产的长期回报率仍然相当可观。

其次,金融危机对DB和DC型养老金计划参与者的影响不尽相同。就DB型计划而言,养老金待遇与个人收入相关。计划缴费者面临的风险是主办养老金计划的公司破产,从而导致待遇的减少。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计划出现筹资缺口的风险显著增加。在DB型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营过程中,筹资水平不断下降是所面临的主要的问题之一。计划筹资状态的通常衡量指标是资产与预期待遇债务之比。据统计,2007年末,私营DB型计划资产的74%持有的是股票,因金融危机的冲击,其价值减少了9000亿美元。截至2008年10月初,对美国1800家公司DB型企业年金计划的统计显示,计划的资产债务比从2007年的98%降至85%。如果股市行情继续低迷,计划主办者则需提高次年的缴费。按照《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计划需要在7年内消除资金积累不足的债务——承诺的待遇和资产之间的缺口。资金积累不足可能使部分公司难以弥补债务,进而导致公司裁员、养老金计划冻结或是申请破产。由于退休待遇是基于公司裁员、破产或冻结企业年金计划时的收入水平,而不是雇员退休时的正常收入水平,即使有养老金待遇担保公司的支持,雇员最终的退休收入也比他们预期的要少。

就DC型计划而言,计划参与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金融危机造成的后果。DC型计划中设立了个人账户,资产价值下跌导致退休资产和未来的退休收入减少。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资产配置方式、缴费者年龄等。如果缴费者年龄较大,其投资组合中有相当比例选择股票,金融危机将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他们缺少等待资产价格恢复的时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防止即将退休的计划参与者过多地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一是生命周期基金根据参与者年龄调整投资,以便使参与者在年轻时承担更多的风险,临近退休时承担较少的风险。生命周期基金还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二是认真设计默认投资选择方案。大部分计划参与者都加入了默认投资选择,因为其设计有利于获得较稳定的退休收入。

再次,制度形式演化骤然加剧。学界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支较为正式的企业年金计划是美国运通公司1875年建立的养老金计划。从那时至1915年底,美国早期的企业年金计划大都在铁路行业建立,均属于DB型。美国较早的DC型计划是1926年后出现的货币购买型计划。在1985年之前,DB型计划在美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DB型计划的数量已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DC型计划的规模却日益扩大,DB型计划在美国企业年金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DC型计划所取代。金融危机“将已是山穷水尽的美国DB养老金系统进一步推向深渊。同时,这场危机还大大加快了美国的DC养老金系统成为美国养老金体制中流砥柱的进程。”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3)

    一、控制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一)宏观控制防范金融风险

    1.提高金融体质改革的速度,防范于未然

    完善金融改革体制,深化改革体制的创新力度,创建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代金融系统,从基础上降低金融风险所产生的各种潜在隐患。金融系统包含了整个交易市场,金融监管机构等。完善金融体制的规划,在金融交易运作中,可以将风险降到较小的程度。

2.规范市场开放,避免强烈冲击

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金融体系在不断的完善,而金融管理机构却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的宏观调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在稳定金融业对外开放要谨慎有序,以积极的姿态和稳健的步伐在金融市场中避免强烈的冲击。

3. .加强金融监管手段,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加强金融监管手段是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必然趋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加强对内部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规范的内部监督的制度,评估制度和风险评价制度,对内部违规活动必须要予以强处;同时规范授权限制制度,金融交易必须在金融机构的权益范围内才能进行,对于未授权的不能私自越位。加强法律法规的认识,完善操作程序,加强金融执行的力度,对于进入市场,市场交易、退出交易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增强金融业务运作的监督,做好预防会出现的金融风险。

    4.增强我国投资者金融风险的意识教育

    增强我国投资者金融风险的意识教育,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之处,首先从思想意识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加强开张金融风险的意识宣传,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的政策教育。强化投资者对金融活动程序的掌握,遵循金融法规的交易,以减少金融风险。

    (二)控制防范金融操作风险

    1.明确操作权。

    金融企业工作人员操作权限不清,是导致金融操作风险的根本因素。金融工作出现操作权限不清,不能充分发挥金融权益的作用,有些出于个人利益和个人目的,公权私用,以达到自身的目的;更有甚者推卸责任,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操作权,怠慢操作权。因此明确规定员工操作权,做到权益分工明细,可以全面加强金融工作者的执行能力。

    2.建立内部监督系统

    建立内部监督系统,能有效的防止金融企业的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可以及时纠正,以免出现更大的风险,对岗位进行监督实现重要操作必须多人进行的措施。

    3.创建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和政策

    为了减少错误或公权私用的行为,制定操作管理规范制度和政策是势在必行的,金融工作人员遵循操作规范制度,则可以最大力度的减少错误和公权私用的行为。

    二、制定投资者投资理财的计划

    (一)了解目前情况

    作为投资的第一步都是了解掌握目前的情况,然后进行分析,一定要做到清醒的认识,才能对投资目标和理财有充分的准备。首先了解自身、家庭资产的收入和负债以及支出的情况,然后对自身分析能否掌握对待金钱和投资的价值观,因为自身价值观很容易影响投资目标和理财计划。

    (二)明确财务目标

    对于个人投资理财而言,明确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财思维,所以决定了不同人生时期不同特色的理财目标。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所遇到的财务问题也随之不同,希望得到的投资回报的程度也不相同。一、目标是可行性的。明确目标应该从自身的时间情况为出发点,比如婚姻、年龄、家庭。事业、收入水平等等,以及投资计划内这些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若是超出自身的经济能力,那么这类的投资理财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二是要明确目标,数字最好体现。有了准确的数字,投资者才能制定理想的理财的计划。其三、目标应该有相应的时间限定。明确投资目标要有时间上的期限,没有限定期限的目标就没有动力,最终使目标成为空像。

    (三)规划行动计划

    目标规划以后,下一步就是制定行动方案。一是设计出自身可以承受并且适合的行动方案,例如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而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首先要将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出来,然后在评价的基础上去实施其中一条。所谓制定行动方案就是在收集大量的金融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现状和计划,制定出可能出现的途径和适合自身的计划,然后在这些设想的计划中,确定能符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的投资计划。

    (四)执行计划

    明确符合自己特点的投资理财方案之后,就应应该执行计划。然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我需要通过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来了解大量的信息,比如最新的投资产品、金融信息等等,来增强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评价和总结

    自身情况和客观情形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执行计划的时候也有可能和计划设计有出入,另外还有特别重大不可预测的因素的突然影响。根据这些突入而来的变化来对计划进行评估和调节。因此整个理财过程中是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作为市民投资者应该养成每年一次对自身理财的计划进行修改和评价。

    (六)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其实理财并不是有什么复杂的技巧,其重要性体现在观念,有正确的观念就会产生应有的回报。每一位理财致富的人士,其实在投资过程中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而且不容易做到的习惯。所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良好的习惯对于投资者能否取得事业成功和赢得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理财并非只是有钱的人权利,其实也是每一位普通居民也能学会的技巧和方法,必须懂得“通过股票或者基金的正确投资方能致富,买政府公债只会保住财富”。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011―06

一、引言

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于2008年3月31日宣布,计划大规模改革金融监管体制,这项长达218页的计划涉及银行业务、地方保险经纪公司,以及房屋经纪等各个金融领域,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计划。该计划宣布后,引起了美国政经界的广泛争议和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普遍关注。该改革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扩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的监管权限,使其成为“市场稳定监管者”。美联储除监管商业银行外,还将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的商业机构。二是新建监管机构“金融审慎管理局”,整合银行监管权,目前日常银行监管事务由5个联邦机构负责,日后由这个新机构统一负责。三是新建监管机构“商业行为监管局”,负责规范商业活动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以上为三大主要经济监管机构。四是新建联邦委员会“抵押贷款创设委员会”,负责制定统一的抵押贷款经纪人执照发放标准,以改变目前许多此类经纪人脱离联邦监管的现状。五是新建“全国保险管理局”,逐步开始由联邦政府负责监管保险业。鉴于目前美国保险业监管权分散于各州政府,联邦政府计划在财政部内部设立这个全国范围保险业监管机构以改变这种现状。六是扩大“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权限,由管理金融市场扩展到整个金融部门。七是裁撤财政部下属储蓄管理局,其管理储蓄机构职能由财政部货币监理署履行。虽然该计划要进入立法程序尚需时日,但是该计划是针对当前美国不稳定的经济金融形势提出的改革措施,体现了美国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会推出该计划,它会给美国的金融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该计划对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有什么启示?以下试对此作出分析。

二、美国政府推行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的原因分析

在美国的历史上,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目标经历了许多变化,往往经过大的金融动荡或是危机后,就会作出重大的监管变革。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一系列严重的经济萧条和金融恐慌促成了《1913年联邦储备法》的出台,并创建了联邦储备银行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先后出台了《1933年银行法案》和《1935年银行法案》,通过实施银行存款保险等制度,银行体系从崩溃的边缘逐渐得到了恢复;2002年,由于安然事件的教训,通过了萨班斯法案,对银行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进一步缩短财务报告披露的滞后期,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美国银行监管体系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也被称为是“危机塑造的”。这次推出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也正是美国经济金融在经历较长时间繁荣后,突然出现了大的动荡和不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美元危机和股市危机是促使美国政府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的直接原因。自2007年2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愈演愈烈,花旗、美林、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瑞银集团、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花旗、美林、瑞银的CEO都先后易人。世界排名第五的投行贝尔斯登因出现巨额亏损,公司股价从60美元跌至2美元,被摩根大通协议收购,对冲基金行业中的一些最知名公司也蒙受损失,全球主要股市出现持续下跌,美联储和其他一些国家中央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紧急救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08年4月8日在华盛顿了半年一度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次贷危机可能对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政策制定者必须立即制订应急计划或其他补救计划,以减轻更为剧烈调整的风险,同时还需解决当前动荡的根源。该报告预计美国房价下跌和抵押贷款拖欠情况的增加可能导致与抵押贷款市场和相关证券有关的损失总额达到5650亿美元,若加上美国发放的与商业房地产、消费信贷贷款和公司的贷款及发行的相关证券,潜在损失总额可能增加到9450亿美元。这一评估结果比此前所有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损失所公开发表的预期都更为悲观。此前,对这场危机损失最悲观的公开评估来自德国金融监管局一份内部报告,报告预测,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金额为4300亿美元,在最坏情况下可能会达到6000亿美元。美国金融市场一直鼓励创新与竞争,强调通过内生力量保持市场稳定的均衡,次级债曾经是作为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成果,但不想却酿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暴露了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从本世纪初开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规模快速膨胀,从2001年120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见表1)。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监管当局没有对次级债市场给予合适的干预,就连格林斯潘本人也承认:“当时也了解到一些次级抵押贷款的问题,但确实没有意识到这种融资行为的严重后果……更没有想到它会引发如此大规模的市场震荡。”历史上曾多次上演由资产泡沫和相应而生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导致金融市场崩盘的悲剧: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疯狂”,到18世纪“南海泡沫事件”、19世纪“铁路狂飙”,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虽然此次金融危机涉及的某些杠杆工具属于新兴产品(尤其是被沃伦・巴菲特誉为“具有大规模破坏力的金融工具”的衍生品),虽然此次危机规模前所未有,但就其基本逻辑而言,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与以往没有本质区别。用海曼・明斯基的模型来看,经济繁荣都是由银行信用扩张开始,次贷危机前,房地产价格上涨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市场,出现亚当・斯密称为的“过度贸易”情况,明斯基称之为“上升阶段”,当美国房屋抵押贷款经纪人把贷款发放给不具备资质的人群,对利润的投机就从正常的理偏离为人们所谓的“投机过热”或“投机泡沫”,泡沫偏离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而极度负面的泡沫就是经济崩溃。和以往历次金融危机一样,政府不得不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在多次注资和降息的基础上,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7月宣布向陷入困境的最大两家按揭融资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注资150亿美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于2008年7月11日宣布接管因挤兑倒闭的IndyMac银行。次贷危机促使金融监管当局反思其监管政策和监管体系的不足,是促使监管当局推出监管改革计划的直接原因。

2.放松管制和放任金融创新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美国经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经济增长,崇尚市场至上的思想在经济政策中占据主导作用,呼吁放松管制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强调“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正如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政府不应该挡住革新的道路,我们不可能再回到管制的旧时代。”在金融领域放松管制的最大举措就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废止了自1933年开始执行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结束了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历史。正是由于放松了金融监管,银行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金融创新越来越多,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银行重要的赚钱手段。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增长,1998年7月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价值为87万亿美元,到2006年7月已增加到454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世界的GDP总和的9倍多。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06年第二季度的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市场报告中指出,美国最大的5家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花旗集团等,占全部902家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总和的97%,收入占94%。在所有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类别中,规模最大的是“利率产品类”(Interest Rate),占整个盘子的83%,名义价值为98.7万亿美元。为了有效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所谓“银行债权证券化”成为了美国银行业通行的做法,即银行通过把贷款卖给非银行金融机构以甩掉包袱、轻装上阵。银行“卸载”贷款的买家主要是各类基金、保险公司和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购买贷款,这些金融机构通常会在市场上发行金融证券(最常见的是债券),以筹措所必需的资金。美国商业银行的这种“卸载”行动已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银行业的形势,加速了银行系统从1970年代开始的打破此疆彼界的步伐,从而使原来全部由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变得日益社会化、公众化,而正是这些所谓金融创新直接导致了这次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源头是抵押贷款经纪商将房屋抵押贷款发放给不具备资质或还款能力的客户,然后投资银行将抵押债券分类、切割,同其他债券或金融衍生产品混合,形成形形的债务抵押债券,再经过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的评级推介和一系列包装后,将这些债务抵押债券分门别类地出售。经过这样复杂的处理后,投资者根本就不知道这种产品的内容和风险,直到由于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次贷危机才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因金融科技进步而于十年前诞生的抵押债务债券和抵押贷款债券如今已颇具规模,从而使高风险资产经重新包装后获得很高的评级。这些变化和信用违约掉期的发明让风险管理人员能够轻松地交易和对冲信用风险。随着大量资金进入新型投资工具,非银行金融体系规模激增,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逐步加深。尽管美国现有的监管制度致力于保护投资者,但是复杂的金融创新使得投资者处于一种弱势的状态,以至于美国《时代》周刊指出正是金融创新导致了金融危机。斯蒂格利茨认为,在上个世纪70~90年代,世界发生了大约100场金融危机,其中很多危机都是由某种形式的放松监管的速度过快而造成的,在某些领域政府的监管依然必不可少。市场会失灵,政府也会失灵,让他们共同工作才显得格外重要,他们之间恰好能够取长补短L7J。对金融业适度的监管是完全必要的,这是由其本身特性所决定。无论金融业的形态怎么变化,也无论金融产品如何创新、信息技术如何先进,金融业作为金融中介的本质不会改变,金融产品所具有的公共品的性质不会改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由于金融创新、市场参与层次和范围更加广泛、技术进步等原因,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但没有减弱,相反更加明显;由于金融杠杆的使用,其外部性特征也随之放大,可能造成局部风险变为全面风险,单一风险变为系统风险,由“市场失灵”造成的金融风险在范围、层次和影响上也将超过以往的规模。作为监管者,就应该审时度势地调整监管思路和策略。

3.监管权力的过度分散导致监管真空的出现。美国在政治领域历来强调权力的分散和制衡,在监管领域同样如此。美国的监管体系相当复杂,商业银行同时受联邦当局和州当局监管机构的监管,几乎所有银行都受到不止一家机构的监管。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体系、州银行机构,其他监管机构还有司法部、证券交易委员会、储蓄机构监理局和其他储蓄机构监管者、州保险专员、联邦商务委员会等。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既有分工,也有重叠,多个监管机构同时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监管权力的制衡,并提高了监管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这种监管体系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民主和自由的环境,就如格林斯潘在《动荡年代》里写道:“几个监管者比一个好。”但是这种监管体系在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面前可能出现监管者缺位、出现监管真空的情况。在这次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中可以看出,从次级贷款、和其他产品混合到信用评级、打包销售,在这样一个长的链条上,由于分别隶属于不同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在风险传递蔓延过程中,却没有一家监管机构负责,原来具有优势的分散监管体制反而变为一种劣势。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上沿袭了上个世纪30年代因经济危机而变革后的格局,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格局下,现有的监管体系的局限性和不足已经逐渐暴露出来。从次贷危机反映出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个监管机构之间协调不够。由于实行功能性监管,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对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四个行业类别机构实施监管,反而没有一个监管部门拥有全部信息和权威以监控系统性风险,无法识别并制约个别金融机构危害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不当行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很难采取高效率的联合行动解决金融市场突发危机事件。二是导致监管套利行为的出现。在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情形下,由于界限不清或职责不明造成的“监管真空”,使得一些金融风险未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由于各个行业监管标准不一,导致金融控股集团主动选择对其更为有利的监管机构,为监管套利行为提供了空间。三是功能重叠造成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效率。美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错综复杂,金融监管机构既包括基于联邦法设立的监管机构,也包括基于州法设立的州政府监管机构,而且对于银行、证券和保险分别设立监管机构,监管体系也完全不同,这种状况导致了联邦法金融机构与州法金融机构往往从事相同的业务却受不同的机构监管,由此常常引起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纷争,这种状况既造成了监管资源的

浪费,还降低了监管效率。

构建一个科学的监管体系,除需科学选择监管机构的设置模式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外,还需要有一套在监管机构进行合理的权力配置的机制,在机制设置上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合理选择分业监管或混业监管模式,即通盘规划产业政策,避免由于权责重叠造成管辖冲突和政策矛盾等。二是科学设置集权和分权的界限,集权模式是由中央(联邦)监管机构统一行使监管权、在地方设置派驻机构代表国家在地方进行监管的模式,分权模式是指地方(州)监管机构基于地域因素和中央(联邦)分享相关领域监管权的模式。三是建立监管机构间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即确定诸如透明、无歧视等统一监管标准,制定统一的监管程序,完善事先以及事后的监管影响评估制度等。四是监管目标的一致性。无论采取何种监管机制,最终的目标都是维护金融支付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金融机构的合法竞争,节约高效地使用监管资源,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福利、努力实现“帕累托最优”。

三、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对美国未来金融运行的影响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推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界普遍对该计划给予了肯定,认为该计划对稳定当前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该计划是对现有监管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到监管者、被监管者、中介机构等多方利益,各方人士对该计划实施效果意见不一。但毫无疑问的是,作为近8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必将对美国未来金融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1.将金融创新纳入风险监管和监管机制。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金融创新是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并具有因果关系的制度变革。微观经济主体(金融机构)发现潜在的获利机会(产生创新需求)后,将会自发地倡导、组织和实施制度变迁,其核心意义是指微观金融组织受获利倾向的驱使,会通过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或经营方式以逃避金融监管。因此,对于这种创新行为,金融监管机构必然要调整监管对策,通过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采取某些新的监管政策和监管规则以消除微观金融创新所可能导致的负效应。学者们对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金融创新动因理论,即顺应需求的动因、顺应供应的动因和规避管制的动因。从这次造成次贷危机的金融创新产品来看,主要是一些顺应供应的动因造成,比如为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群发放房屋按揭贷款,再通过打包处理形成次级债券产品,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扩大了公司的经营业务规模。金融创新是美国金融市场长期以来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优势,也是美国崇尚市场意志的体现,但恰恰也是这次次贷危机的直接肇因。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把金融创新纳入金融监管和金融机制,并不会对金融创新给予太多的限制,主要是对包括对抵押贷款衍生品市场进行彻底审查,对抵押贷款提供商提出更为严格的新执业要求和标准,这有利减轻“金融创新”衍生的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2.将所有金融参与者纳入监管范围。合成谬误理论说明,即使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合成以后也会产生非理性的结果,金融主体的有限理性、金融体系的内生风险及其传导机制造成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金融体系各个环节的监管都不可缺少。根据该计划,美国将第一次成立一些联邦监管机构,对金融系统所有参与者实施监管,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等其他机构。但这些监管机构的权力将受到限制,除非有关行业陷入危机,否则监管机构的权力将仅限于收集信息。新改革提案赋予美联储更多监管权力,并将证券和期货交易的监管机构合二为一。现有的银行准备金制度可能以相同的方式照搬到投行上去,采取旨在增强银行体系整体安全性及稳固性的严格监管措施,要求投行的资本标准上升,使其更接近于商业银行。市场人士认为,改革计划很可能削弱大型投资银行的获利,其它投资者担心加强监管可能让外国投资者撤出美国市场,可能会加快资本从美国流出的速度。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对于日益依赖外资以维持正常运转的银行和经纪机构而言不啻是个沉重打击,另外还会进一步损害美元。针对市场的担忧,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已明确表示,反对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担心任何收紧监管的措施,都将削弱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该计划呼吁穆迪和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要对金融产品差异有明确的区分,比如对公司、政府的传统债券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应区别对待,并且在资产证券化之前把调查工作做得更好。抵押贷款经纪人是造成次贷危机的源头,计划也提出要建立在全国统一执行的抵押贷款经纪人注册制度,规范经纪人行为。

3.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监管机制。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效银行业监管的三大支柱依次是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自律,良好的监管机制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计划是对美国运行了近80年的监管体制的重大变革,这项计划在今年美国大选结束前被国会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乐观的估计也要等到2010年才能付诸实施。但是该计划体现了未来的监管趋势,就是需要一个能够更灵活应变的金融体系,以应对市场的变化,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更加强调通过市场自律来防范系统风险。该计划使得美联储的职责变得更为广泛和重大,承担了更多稳定市场和监管金融服务的职责,提高了其监管权威的地位。该计划与极端的自由市场经济观点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有了更加客观和平衡的态度。计划提出了由当前的原则导向监管向目的导向监管转变的思路,相比原则导向监管区分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的分业监管模式,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注重监管目标,不再区分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几个行业,而是按照监管目标和风险类型的不同,将监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着眼于解决整个金融市场稳定问题的市场稳定监管;第二层次是着眼于解决由政府担保所导致的市场纪律缺乏问题的审慎金融监管;第三层次是着眼于和消费者保护有关,解决商业行为标准问题的商业行为监管。目的导向对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要求更高,即使美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条件和金融监管水平也难以达到目的导向监管的要求,但目的导向监管代表了未来最优的监管框架。总之,此次监管体系改革计划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更灵活、更有效率的监管体制,以应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

四、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复杂程度还远远不能与美国市场相比,分业监管的格局形成时间不长,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短时间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不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监管现状造成直接的影响,但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依然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1.对金融创新要有正确的认识。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动力,是金融市场体系健全和富有活力的体现,金融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

品和服务,使市场交易更有效率。但金融创新也是双刃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此次次级房贷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数量分析型基金由于大量使用杠杆交易,因而有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自身资本规模的金融资产,过度投机地使用金融创新工具会造成风险被杠杆放大,局部风险可能变为全局性风险,单一市场风险可能变为系统风险。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信息披露不健全、市场自律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对金融创新要持审慎态度,既要鼓励创新,也不能盲目跟风,尤其要关注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问题。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5)

(一)中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1.发达国家在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城建融资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

———拥有完善的体制机制。美国、新加坡对国家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资产和投入到城市可经营领域的资产,一般都实行区别管理。新加坡、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设有国有控股公司,这些公司受政府委托经营城建资产,并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赢利后往往可以为公众提供更为丰富和高效的服务。美国、日本都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完善城市建设存量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用以规范城市政府经营管理城市建设存量资产的行为,并提高这部分资产的运行效率。同时,这些国家都很注重对城市资产运营的监管,在美国,城市资产经营公司要想获得财政预算支持,必须接受相关部门对其运行状况的审查和质询。

———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包括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以适当举债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或通过信托产品将社会闲散并期待增值的资金集中起来,委托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运作,投资于某个特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共同分享投资收益。另外,许多国家还通过私人主动融资和公私合伙制两种模式来开展项目融资。

2.国内同类城市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问题的经验做法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杭州、武汉等城市近年来都加大了土地指标调剂力度,向土地整理要指标、要效益,并严格规范土地运作,尽管国家关紧土地“闸门”,但这些城市和地区的高速发展并未受到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的阻碍。

———采取多样化融资方式。包括大量争取银行贷款,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如发行企业债券、收益信托等进行融资。同时一些地区在广泛应用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项目融资模式及其演化模式的基础上,正在通过ABS(资产支持证券化)、PPP(公私合伙或合营)、股权融资、投资基金等更多的融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二)XX市近年来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在市场化融资上,近几年XX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项目融资渠道不断扩展。如,采用BOT方式建设了太平污水处理厂、西南部垃圾处理场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资本运营手段不断完善。如发行路桥建设债券建成二环快速干道等。城市经营理念不断加强。XX市采取以地生财方式,通过以路带房、以房补路措施,消化重点路桥工程建设资金矛盾,采取可经营资产有偿使用方式融集了大量建设资金。

在促进土地效益最大化方面,XX市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保障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采用“占一补一”方法,通过大力开发和复垦耕地,使全市耕地保有量始终保持稳定,坚守住了耕地“红线”。20*年-20*年,XX市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成交价款累计为131亿元,20*年、20*年分别达到41亿元和45亿元。其中,有近50%的地块获得溢价收益。从招拍挂以经营性用地出让为主,到工业用地也实施招拍挂并创建了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绿色通道,XX市在土地市场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土地供应集中统一管理不断得到强化。

二、XX市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土地供给少、项目建设资金有限是我们当前推进城建项目建设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难题,具体体现在,XX市争取到的大额贷款笔数少、额度有限,难以满足大项目建设的需要,土地指标还比较紧张,与杭州、武汉等城市相比,XX市毛地出让多、单位土地出让价格低、综合收入少。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XX市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不”。即,干部队伍不擅长市场化运作,项目主体不适应现代融资的要求,项目前期工作不规范,简单、粗放。客观上,由于XX市一年里有半年时间处于霜冻期,与南方相比,在XX市投资回收期长、成本高、收益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投资者积极性的重要原因;XX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还不够优化,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历史遗留的企业不良资产较多,国有银行尽管储蓄余额和存贷差较大,但比选借贷主体和营利性、成长性好的大项目有限,导致信贷投资规模偏小、大量资金外流;另外,XX市的金融工具还比较少,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还比较小,实力弱,吸引社会资本、民间投资,特别是开发使用股权质押、资产证券化、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金融衍生产品少。

三、突破资金土地瓶颈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要突破资金和土地瓶颈,加快提升城乡承载功能,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思路。一是转变观念,整合资源。整合利用土地、城市道路、桥梁、地下空间等一切存量资产,实行资本化运作,放大资源变现升值效应。二是做大平台,合理举债。做大做强现有的哈投、城投等融资平台,强化政府投资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合理举债与经营城市并举的城市建设理念,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慎用巧用明天的钱来支持、实现今天的发展。三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城建项目投资大,涉及面广,资金链长,资金流大,程序复杂,要加强监管,透明操作,阳光运行,防止设租寻租等腐败现象滋生。同时,也要树立风险意识,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城市建设目标,合理控制举债规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打造符合市场主体地位的投融资平台上下功夫。力争几年内将XX市现有的投融资平台打造成集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运作,在条件成熟后,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现上市。二是在丰富融资模式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项目推介联席会议制度,用好用活国家政策性贷款,引导创新金融产品,争取银行尽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为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探索以项目的收益权、收费权以及受让后获得的经营权为质押,或以项目资产折价为抵押获取贷款的融资模式。推动重大建设项目通过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鼓励上市公司以参股、收购、兼并等形式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依托项目投资公司,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对城市水务、燃气供应、垃圾处理等建设项目,积极倡导多种方式的项目融资模式,促进金融资本与企业资本快速对接。三是在强化土地资源利用上下功夫。要抓住土地规划修编的契机,科学安排建设用地。要利用好国家土地政策,超前做好整理复垦工作。要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滩涂、废弃地等后备资源,有效扩充土地资源存量。要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土地储备模式,建立土地征收、储备和供应的计划管理体系,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开发,实行净地熟地出让,提高土地收益。要坚持供给引导需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土地节约集约供给。四是在深化城市经营上下功夫。要挖掘城建资源潜在收益,围绕轨道交通、三环路、何家沟整治等城建大项目的启动实施,以项目带土地,通过加强土地集中储备、合理控制土地出让规模和商品房比重,提升土地价值,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切实增加土地收益。同时,合理有序放开公交、燃气、供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加快实施特许经营。

链接

资金、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XX市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20*年,张效廉同志组织有关部门赴天津、武汉、青岛等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初步形成了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张效廉同志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与相关部门反复研究探讨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措施,为XX市突破土地和资金“瓶颈”,加快推动城市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兼具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法。围绕张效廉同志的调研报告,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迅速加以落实,在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问题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链接一:着力创新重大城建项目融资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市场化运作为途径、以资源性筹资为保障的大项目建设融资模式。以地铁一期工程融资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由依赖财政现实能力搞建设向依托城市资源、资产多元化融资干项目转变。研究制定了《地铁一期工程承建主体股东结构组织方案》、《地铁一期工程引资建设若干意见》、《地铁一期工程关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股本融资、项目融资、工程融资、资源融资、信贷融资等10条融资途径与措施,配套确定了7个方面的政策,组建了融投资、建设、经营于一体的地铁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对接多元化融资的市场平台和推进机制。历经十年谋划的地铁一期工程于20*年9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8座车站和地铁控制中心正式开工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做好做活关联土地文章。在松浦大桥工程桥区江南段拆迁过程中,统筹考虑同步实施拆迁的其他项目,将道外古铁市场一并纳入拆迁计划,既解决桥区动迁居民的回迁安置问题,又满足了中华巴洛克历史保护街区一期改造涉及的居民异地安置需要。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的有效结合,构建项目拉动资源增长,升值收益回馈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目前,松浦大桥工程建设在陆地、江中、滩岛全面展开,部分水上承台浮出水面,预计2010年可竣工交付使用。

———市场化运作推进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市场运作、保障优先”的原则,组建“哈投民生”拆迁公司,撬动开发银行资金介入棚户区改造,运用拆迁净地转让和招商、出资组建“好民居”建投总公司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拆迁完成棚户区面积237万平方米,占三年需拆迁总任务的44.7%,净地项目的回迁房建设已全部启动。

链接二:着力统筹管理运用城市资源

———科学掌控城市资源。强化城市建设相关要素整体控制,编制融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利用计划,将经济适用住房总量、单位自建房屋数量和规模、商品房市场容量、区域性房产结构布局、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项目配套、各类用地指标及土地出让金筹集指标等统一纳入综合利用计划,为统筹运用城市资源建立了相互并联的综合性计划框架,促进了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挖掘丰富城市资源。通过地铁、地下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关联区域可经营性项目开发,不断挖掘和丰富可利用的城市资源。将城市停车场、地下资源、空间广告等资源纳入城市投融资平台整体管理和运作,最大限度发挥城市资源效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链接三:着力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统筹和引导作用。从XX市科学发展大局出发,充分利用第二轮规划修编的契机,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满足XX市“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和“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战略发展需要。将土地规划修编重点放在主城区规模确定上,保持规划弹性,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的规划研究。将XX市分为主城区、一小时经济发展区和远郊县(市)发展区三个发展层次,将主城区(四环内)的基本农田全部调整到远郊县(市)发展区。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融资规模、城市改造、招商引资等情况,划定土地收储范围,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收储计划。进一步落实市区政府征地、拆迁“双主体”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土地年度利用计划、土地储备计划、土地供应计划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地征收、储备和供应管控机制。

———推进土地一级开发。制定出台《XX市土地一级开发暂行办法》,严格按土地储备计划实施土地一级开发,按计划通过征收和收回、收购方式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土地,一律纳入市级政府土地储备库,按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土地一级开发采取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委托原土地使用权人实施、委托属地区政府实施、公开招标确定土地一级开发实施主体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等多种运作模式。

———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搞好“大流域”、“大区域”项目开发,实施土地复垦整理,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以王岗镇、团结镇和兴隆镇“挂钩”政策试点为突破口,结合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新政策,探索XX市土地开发整理和统筹城乡发展新途径。挖掘城区存量土地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实施中心区工业企业“退城进郊”,加大对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专项清理和依法处置力度,对依法应当收回的坚决依法收回,最大限度扩大城市用地空间。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

———构建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的土地供应机制。以保障列入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计划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用地为重点,建立市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情况通报制度,加强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衔接、协调和沟通,确保具备报批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快报批、早启动,推进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报批工作。

链接四:着力扩展融资渠道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6)

(一)中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1.发达国家在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城建融资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

———拥有完善的体制机制。美国、新加坡对国家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资产和投入到城市可经营领域的资产,一般都实行区别管理。新加坡、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设有国有控股公司,这些公司受政府委托经营城建资产,并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赢利后往往可以为公众提供更为丰富和高效的服务。美国、日本都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完善城市建设存量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用以规范城市政府经营管理城市建设存量资产的行为,并提高这部分资产的运行效率。同时,这些国家都很注重对城市资产运营的监管,在美国,城市资产经营公司要想获得财政预算支持,必须接受相关部门对其运行状况的审查和质询。

———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包括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以适当举债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或通过信托产品将社会闲散并期待增值的资金集中起来,委托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运作,投资于某个特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共同分享投资收益。另外,许多国家还通过私人主动融资和公私合伙制两种模式来开展项目融资。

2.国内同类城市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问题的经验做法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杭州、武汉等城市近年来都加大了土地指标调剂力度,向土地整理要指标、要效益,并严格规范土地运作,尽管国家关紧土地“闸门”,但这些城市和地区的高速发展并未受到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的阻碍。

———采取多样化融资方式。包括大量争取银行贷款,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如发行企业债券、收益信托等进行融资。同时一些地区在广泛应用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项目融资模式及其演化模式的基础上,正在通过ABS(资产支持证券化)、PPP(公私合伙或合营)、股权融资、投资基金等更多的融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二)XX市近年来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在市场化融资上,近几年XX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项目融资渠道不断扩展。如,采用BOT方式建设了太平污水处理厂、西南部垃圾处理场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资本运营手段不断完善。如发行路桥建设债券建成二环快速干道等。城市经营理念不断加强。XX市采取以地生财方式,通过以路带房、以房补路措施,消化重点路桥工程建设资金矛盾,采取可经营资产有偿使用方式融集了大量建设资金。

在促进土地效益最大化方面,XX市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保障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采用“占一补一”方法,通过大力开发和复垦耕地,使全市耕地保有量始终保持稳定,坚守住了耕地“红线”。20*年-20*年,XX市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成交价款累计为131亿元,20*年、20*年分别达到41亿元和45亿元。其中,有近50%的地块获得溢价收益。从招拍挂以经营性用地出让为主,到工业用地也实施招拍挂并创建了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绿色通道,XX市在土地市场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土地供应集中统一管理不断得到强化。

二、XX市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土地供给少、项目建设资金有限是我们当前推进城建项目建设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难题,具体体现在,XX市争取到的大额贷款笔数少、额度有限,难以满足大项目建设的需要,土地指标还比较紧张,与杭州、武汉等城市相比,XX市毛地出让多、单位土地出让价格低、综合收入少。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XX市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不”。即,干部队伍不擅长市场化运作,项目主体不适应现代融资的要求,项目前期工作不规范,简单、粗放。客观上,由于XX市一年里有半年时间处于霜冻期,与南方相比,在XX市投资回收期长、成本高、收益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投资者积极性的重要原因;XX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还不够优化,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历史遗留的企业不良资产较多,国有银行尽管储蓄余额和存贷差较大,但比选借贷主体和营利性、成长性好的大项目有限,导致信贷投资规模偏小、大量资金外流;另外,XX市的金融工具还比较少,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还比较小,实力弱,吸引社会资本、民间投资,特别是开发使用股权质押、资产证券化、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金融衍生产品少。

三、突破资金土地瓶颈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要突破资金和土地瓶颈,加快提升城乡承载功能,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思路。一是转变观念,整合资源。整合利用土地、城市道路、桥梁、地下空间等一切存量资产,实行资本化运作,放大资源变现升值效应。二是做大平台,合理举债。做大做强现有的哈投、城投等融资平台,强化政府投资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合理举债与经营城市并举的城市建设理念,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慎用巧用明天的钱来支持、实现今天的发展。三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城建项目投资大,涉及面广,资金链长,资金流大,程序复杂,要加强监管,透明操作,阳光运行,防止设租寻租等腐败现象滋生。同时,也要树立风险意识,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城市建设目标,合理控制举债规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打造符合市场主体地位的投融资平台上下功夫。力争几年内将XX市现有的投融资平台打造成集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运作,在条件成熟后,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现上市。二是在丰富融资模式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项目推介联席会议制度,用好用活国家政策性贷款,引导创新金融产品,争取银行尽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为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探索以项目的收益权、收费权以及受让后获得的经营权为质押,或以项目资产折价为抵押获取贷款的融资模式。推动重大建设项目通过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鼓励上市公司以参股、收购、兼并等形式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依托项目投资公司,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对城市水务、燃气供应、垃圾处理等建设项目,积极倡导多种方式的项目融资模式,促进金融资本与企业资本快速对接。三是在强化土地资源利用上下功夫。要抓住土地规划修编的契机,科学安排建设用地。要利用好国家土地政策,超前做好整理复垦工作。要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滩涂、废弃地等后备资源,有效扩充土地资源存量。要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土地储备模式,建立土地征收、储备和供应的计划管理体系,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开发,实行净地熟地出让,提高土地收益。要坚持供给引导需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土地节约集约供给。四是在深化城市经营上下功夫。要挖掘城建资源潜在收益,围绕轨道交通、三环路、何家沟整治等城建大项目的启动实施,以项目带土地,通过加强土地集中储备、合理控制土地出让规模和商品房比重,提升土地价值,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切实增加土地收益。同时,合理有序放开公交、燃气、供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加快实施特许经营。

链接

资金、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XX市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20*年,张效廉同志组织有关部门赴天津、武汉、青岛等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初步形成了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张效廉同志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与相关部门反复研究探讨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措施,为XX市突破土地和资金“瓶颈”,加快推动城市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兼具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法。围绕张效廉同志的调研报告,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迅速加以落实,在破解资金和土地“瓶颈”问题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链接一:着力创新重大城建项目融资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市场化运作为途径、以资源性筹资为保障的大项目建设融资模式。以地铁一期工程融资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由依赖财政现实能力搞建设向依托城市资源、资产多元化融资干项目转变。研究制定了《地铁一期工程承建主体股东结构组织方案》、《地铁一期工程引资建设若干意见》、《地铁一期工程关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股本融资、项目融资、工程融资、资源融资、信贷融资等10条融资途径与措施,配套确定了7个方面的政策,组建了融投资、建设、经营于一体的地铁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对接多元化融资的市场平台和推进机制。历经十年谋划的地铁一期工程于20*年9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8座车站和地铁控制中心正式开工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做好做活关联土地文章。在松浦大桥工程桥区江南段拆迁过程中,统筹考虑同步实施拆迁的其他项目,将道外古铁市场一并纳入拆迁计划,既解决桥区动迁居民的回迁安置问题,又满足了中华巴洛克历史保护街区一期改造涉及的居民异地安置需要。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的有效结合,构建项目拉动资源增长,升值收益回馈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目前,松浦大桥工程建设在陆地、江中、滩岛全面展开,部分水上承台浮出水面,预计2010年可竣工交付使用。

———市场化运作推进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市场运作、保障优先”的原则,组建“哈投民生”拆迁公司,撬动开发银行资金介入棚户区改造,运用拆迁净地转让和招商、出资组建“好民居”建投总公司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拆迁完成棚户区面积237万平方米,占三年需拆迁总任务的44.7%,净地项目的回迁房建设已全部启动。

链接二:着力统筹管理运用城市资源

———科学掌控城市资源。强化城市建设相关要素整体控制,编制融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利用计划,将经济适用住房总量、单位自建房屋数量和规模、商品房市场容量、区域性房产结构布局、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项目配套、各类用地指标及土地出让金筹集指标等统一纳入综合利用计划,为统筹运用城市资源建立了相互并联的综合性计划框架,促进了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挖掘丰富城市资源。通过地铁、地下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关联区域可经营性项目开发,不断挖掘和丰富可利用的城市资源。将城市停车场、地下资源、空间广告等资源纳入城市投融资平台整体管理和运作,最大限度发挥城市资源效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链接三:着力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统筹和引导作用。从XX市科学发展大局出发,充分利用第二轮规划修编的契机,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满足XX市“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和“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战略发展需要。将土地规划修编重点放在主城区规模确定上,保持规划弹性,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的规划研究。将XX市分为主城区、一小时经济发展区和远郊县(市)发展区三个发展层次,将主城区(四环内)的基本农田全部调整到远郊县(市)发展区。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融资规模、城市改造、招商引资等情况,划定土地收储范围,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收储计划。进一步落实市区政府征地、拆迁“双主体”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土地年度利用计划、土地储备计划、土地供应计划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地征收、储备和供应管控机制。

———推进土地一级开发。制定出台《XX市土地一级开发暂行办法》,严格按土地储备计划实施土地一级开发,按计划通过征收和收回、收购方式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土地,一律纳入市级政府土地储备库,按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土地一级开发采取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委托原土地使用权人实施、委托属地区政府实施、公开招标确定土地一级开发实施主体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等多种运作模式。

———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搞好“大流域”、“大区域”项目开发,实施土地复垦整理,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以王岗镇、团结镇和兴隆镇“挂钩”政策试点为突破口,结合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新政策,探索XX市土地开发整理和统筹城乡发展新途径。挖掘城区存量土地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实施中心区工业企业“退城进郊”,加大对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专项清理和依法处置力度,对依法应当收回的坚决依法收回,最大限度扩大城市用地空间。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

———构建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的土地供应机制。以保障列入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计划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用地为重点,建立市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情况通报制度,加强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衔接、协调和沟通,确保具备报批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快报批、早启动,推进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报批工作。

链接四:着力扩展融资渠道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7)

一、制定精确、全面的融资计划

在项目立项阶段,依类似项目或已结算项目数据,对项目成本进行初步测算;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按照施工图预算,计算出工程建造成本,综合土地交易、设计、营销及其他开发费用成本、费用,编制出工程整体资金需求计划。按照工程整体开发进度,时间上以月为单位,对资金计划进行分解,形成资金时间需求计划。经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审阅批准后,作为全项目资金工作计划,指导开发项目的融资工作。

二、充分利用项目承建商的资源优势,减少开发商资金压力

信誉好的承建商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客户资源,施工中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均可以短期赊欠。具体情况是建筑用工工资,各工地每月均发给工人生活费,到年底一次性结清全年工资;建筑材料,水泥、钢材、线缆等均是在供应过程中支付部分款项,等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结清。因此,在工程招标时,可以要求承建商发挥自身优势,先行组织施工,按工程形象进度分段结算支付其工程款,大部分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付款节点为地下室、裙房、标准层每五层(或主体结构)完工;二次结构和装修工程一般为每一至两个月付一次工程款,每次付款额为所完成工程造价的50%~80%,余款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时付至95%,尾款于保修期满后付清。工程建造费用是房地产项目成本的主要部分,发挥好承建商在融资方面的优势,可有效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三、实行切实有效的房地产销售政策

营销工作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销售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项目收益目标、市场行情、项目具体情况等多个因素。在充分调研、分析这些因素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销售政策,销售政策一定要保证提高营销效率,快速回收资金,最保守也要做到与工程建设资金计划相同步,保障工程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主要的销售方法可采用促销、团购、内部认购等。制定销售政策时,应有平衡思维,切不可片面追求高房价和利润最大化,否则可能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在目前的行业形势下,坚持薄利多销,早日达到项目盈亏平衡点,加快资金周转和保障资金安全,才是一种可行的销售策略。

四、多方拓展融资渠道,保障资金供应

面对项目开发巨额的资金需求,有效拓展融资渠道是项目开发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种方法是向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这种情况下,一般是需要抵押的,需将开发项目评估后,抵押给债权人,才能得到资金支持。其负面作用是放大了项目的经营风险,一旦无法履行贷款合同,项目有可能拍卖变现、偿还债权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要客观把握项目盈利能力、仔细评审贷款合同,将其风险降至可控范围之内。对于前景清晰,预期盈利能力强的项目,可优先考虑此方案。

另一种方法是发展有实力的合伙人,共同开发项目。其优点是降低了筹集资金的难度,同独立经营相比,也降低了预期收益。对于销售情况一般的项目,合作开发还是有考虑价值的。

用房产抵顶项目开发、建设费用,也是融资方式的一种变通。例如,工程款、设计费、监理费等,均可同承揽方协商,以建成后的房产抵顶全部或部分款项。这样,可有效降低融资数量和难度,还可有效保障工程建设进度。

五、委托专业营销团队销售房产

房产销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最好由专业营销团队来做。

对于连续不间断开发项目的房企,要打造自己的专业团队,即建立核心销售团队,维持稳定的销售工作人员,定期专业培训、考核。此举立足长远,有利于公司战略上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其不足之处是,工作水平的培养、提高有一个积累学习的过程,不一定能与当前项目同步发展,会影响当前项目的销售工作。在不急于提高销售效率的情况下,可优先按此思路开展工作。

从加快回收开发资金的角度规划销售工作,可与专业营销团队合作,将销售工作整体外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专业营销团队具备营销经验丰富、人员充足、管理专业、销售资源广等优点,对项目潜在市场客户有较深刻的研究,可提高营销效率。需要与营销公司签订委托合同,佣金与销售业绩挂钩,同自有销售团队相比,营销费用支出要大一些。同营销公司的合作,要实施有效监管,对其销售计划进行审批,销售方法进行规范,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和不守诚信的行为。

六、诚信融资是做好资金保障的基础

客观市场环境不景气,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融资,对融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评估自身公司实力,结合项目建设营销统筹规划,诚信融资是有效的工作方法。

有一些小公司,在资金压力下,对借贷期限、利率、融资条件考虑不足,仓促签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期不能及时、足额履约,造成违约。有的公司甚至履约率极低,对企业形象的损害极大。连续应诉,官司不断,甚至进入银行黑名单。信用等级降低会造成融资难度越来越大。直至影响项目的开发建设。

经商要讲诚信,融资时难以履行的义务,一定不能承诺,要在维护签约双方的合法利益的条件下想法变通。尊重对方,信守承诺,全面履约,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好的口碑,做好融资工作。

七、杜绝非法融资

非法融资的风险时刻存在,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签约对方要有合法的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第二,对签约对方进行详细调查,并评估其有关文件,确保信誉良好。第三,不搞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第四,远离黑恶势力,不与高利贷者合作。第五,清楚对方资金来源,避免涉嫌洗钱犯罪。

融资工作不遵章守法,就失去法律保护,时刻处在法律打击之下,危害社会,给项目开发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是毁灭性的。故从领导到员工都要规避此风险。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8)

根据方案,新一届政府将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

现在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将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重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根据这一改革方案,“计划”二字将彻底从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名称中消失。现属国家经贸委的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经济运行调节、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宏观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等职能,也将划归发展和改革委。此外,国务院体改办的职能并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展和改革委的主要职责是:拟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监测和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搞好经济总量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委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在金融监管方面,银监会将整合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银监会将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9)

一、新资本协议对交易账户的规定

新资本协议对交易账户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根据新协议规定,交易账户包括为交易目的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金融工具和商品的头寸。同时,新协议强调,这些金融工具必须在交易方面不受任何条款限制,或是能够完全规避自身的风险,银行对这些头寸应经常进行准确估值,并应积极管理该项投资组合。对于金融工具的定义,新协议完全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这无疑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巴塞尔委员会相协调的结果。新协议对交易账户的有关规定引起了银行业的关注。为研究新协议实施可能给交易账户划分带来的问题,2004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和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组成了联合工作组(JointGroup),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调整原有的交易账户处理方法以适应新协议和交易业务的最新发展。

二、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在交易账户划分标准上的差异与协调

在银行的实际管理和操作中,交易账户的划分必然要建立在特定会计准则和会计科目设置基础之上,但由于交易账户划分标准与会计准则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二者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并且可以预见这种差异将长期存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修订稿和实施IAS39的指导原则已于2003年12月正式公布,IAS39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了较大调整。但与此同时,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修订后的《利率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仍然从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角度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进行了划分。

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fairvaluethroughprofitorloss)、持有待售(availableforsaleassets)、持有到期的投资(heldtomaturityinvestments)、贷款和应收款(loanandreceivables),其中,前两项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仅从计价方式看,这两项资产最接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交易账户头寸,但后者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的持有供交易的金融工具和“持有待售”类中的部分金融资产等。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在交易账户划分方面很难建立起明确的对应关系。

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对交易账户划分标准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所服从的目标不同。国际会计准则(IAS39)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其对交易账户划分的第一标准是以公允价值计价。银行监管当局对交易账户的划分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不同账户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同;二是计算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需要。若账户划分不当,会影响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计算的准确程度;若银行在账户之间随意调节头寸,则会为其调整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提供监管套利机会。因此,银行监管当局对交易账户划分的第一标准是特定业务目的,即必须是以交易获利为目的而短期持有的账户,在此基础上,才把以公允价值计价(或市场计价)作为它的特征之一。

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划分的优点在于,它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划分,与银行账户、科目等体系有直接关系和相互协调的,而且其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严格界定了进入四类账户的标准、时间和数量,以及在账户之间变动,终止的量化的标准,有强大的会计核算理论和银行流程构架、基础信息支持。缺点是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划分着重强调的是权益和现金流量变动的关系和影响,不直接面对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与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要求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有所不同,不能直接把会计中的公允价值类资产与市场风险管理和资本要求计算中的交易账户对等。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对交易账户划分的优点是直接面向风险管理,缺点是可操作性相对较弱。对于如何通过会计核算实现在风险管理角度规定的一系列交易账户划分原则,各国都没有明细的操作规程。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关于交易账户的划分要求,也与我国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是国内银行交易账户划分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解决思路是,以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按照持有目的进行账户的四类划分,进而按照产品线进行会计科目设置;在账户划分过程中充分体现银行监管部门关于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的原则,并通过科目设置体现;划分完毕后,通过科目归集和管理意义上的处理,实现与银行监管部门要求的交易账户相对应。这种方式既可以使账户划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能为分地区、分部门、分产品进行市场风险资本配置和绩效考评奠定基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设立和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设立和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在2004年监管当局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进行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之前,银行普遍都没有设立交易账户。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银行缺乏对市场风险的认知和重视;在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划分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欠佳;有些管理人员甚至完全不了解交易账户的概念和内容等。从事资金交易业务的交易员尽管应该熟知交易账户设立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谁也不愿意给自己戴上这样一个紧箍咒。因为一旦设立交易账户,自营交易的盈亏就会由暗变明,交易人员将很难再进行“寻利易”(gainstrading)。同时,由于交易账户头寸转到银行账户会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交易员基本不可能再通过利用银行账户将交易类证券转到投资类证券等方式而隐瞒交易损失。可见,交易账户的设立将对资金交易业务和交易员建立起严格的回报和风险约束,显然从利益驱动角度看,交易员自身通常没有划分交易账户的积极性。

为了督促商业银行设立交易账户,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我国银行监管部门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第29条规定:商业银行应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设立交易账户,交易账户中的所有项目均应按市场价格计价。同时明确了交易账户包括的三项内容:商业银行从事自营而短期持有并旨在日后出售或计划从买卖的实际或预期价差、其他价格及利率变动中获利的金融工具头寸;为执行客户买卖委托及做市而持有的头寸;为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风险而持有的头寸。《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还规定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涵盖的风险范围,即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全部的外汇和商品风险。2005年初下发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重申了银行设立交易账户的要求。2004年底银监会的《关于下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计算表、计算说明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区分结果报送银监会。

由于我国银行业普遍缺乏交易账户划分的经验,不少银行希望监管部门能出台更为详细和具体的交易账户划分指引。但监管部门出台更为详细的指引既不合理,也不可行。一方面,交易账户的划分首先是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不是仅为了满足外部监管要求,或只用于监管目的。没有设立交易账户的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机会,建立完善的交易账户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划分交易账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银行自身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过程。其次,不同银行交易账户的复杂程度会存在巨大差别,银行监管部门不宜也难以作出过细的规定。各家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量身定做操作规程。因此,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对交易账户设立出台过详细指引。根据香港地区的经验,交易账户可由监管部门提出原则性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监管原则,结合本行的实际建立明确的政策、程序把业务列入交易账户还是银行账户,并向监管当局提交相关政策文件,文件内容主要包括:交易业务的定义、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项目在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之间转换的原则等。

从国际、国内银行的良好实践看,我国商业银行交易账户划分的政策和程序应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一)交易账户划分的目的、适用范围、交易账户的定义。交易账户的适用范围应包括银行的所有表内外头寸。交易账户的定义可以借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有关交易账户内容的规定,但不能简单照搬。定义应该充分考虑本行的业务和管理实际,体现可操作性。

(二)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从各国监管当局和银行业的实践看,交易账户涵盖的金融工具种类一般包括:可转让证券、集体投资项目中的单位、存款证及其他类似的资本市场工具、金融期货、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交易业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应明确本行交易账户包括的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10)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国家对于地方政府利用大规模投资来刺激经济的手段进行了严格的财政货币政策管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原先作为地方政府从银行借贷平台的地方投融资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投融资平台不再作为地方政府融资负债的载体而生存,这些公司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来参与城市建设和开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另外,公司的融资不再作为政府的借债行为,而是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遵守银行业监管规定,具备现金流全覆盖,做到借、用、贷、还一体化。

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于地方投融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投融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内外部环境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漏洞,需要采取新的改革措施,使其能够在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中发挥好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改革的内外部原因

1、外部原因

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落后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国家经济的放缓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和政策方向。国发19号文等系列文件颁发和实施,决定和改变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一是公司不能再作为市政府融资负债的载体而生存;二是公司必须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尤其是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三是公司融资必须符合银行业监管规定,具备现金流全覆盖,所投资项目必须有回报,真正做到借、用、还一体化。另外,五象新区管委会的成立,决定了公司必须配合管委会开展城市建设,否则公司将很难生存和发展下去。

2、内部原因

由于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长期作为南宁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而存在,其公司在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立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公司缺乏完善的战略规划和计划机制,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计划指导,部门的设置和分工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的现象。在公司需要开展新业务、发挥新职能的背景下,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公司建立先进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城市建设,更好地做好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二、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1、公司缺乏完善的战略规划和计划机制

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来进行经营和管理之后,暴露出了缺乏完善的战略规划和计划机制的问题。首先,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主要指公司的)作为主要管理职能未能在机构设置和分工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没有相关部门为此负责。其次,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存在的最大短板在于一直作为地方投融资平台而存在,公司一直没有主要的经营项目,这种公司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是很难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另外,公司的财务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以前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资金都是利用地方政府的信用长期从银行低息贷款所得,随着公司逐渐从地方政府体系中剥离出去,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进行经营和管理之后,公司将很难从银行获得成本比较低的贷款。又由于公司一直没有主要的经营业务,这种情况将导致公司缺乏稳定的现金流,长期以往,将出现很大的财务问题,积累很高的财务风险。

2、公司的内部机构和部门设置不合理

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内部部门和机构设置不合理,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很难有效发挥其作用。首先,各部门之间缺少统一的计划指导和协调,各自为政开展业务。公司的各部门缺乏统一的计划指导,导致各部门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各自为政,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性和系统性不够,信息沟通不通畅,这种情况导致公司的部门工作存在很大的冲突,公司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配置方面很不合理,存在着很多的浪费行为,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另外,公司在部门设置和分工方面不够清晰和明确,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现象。一是部门的分工不够精细,不够清晰,造成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非常多。例如,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计量稽核和项目的施工管理就在同一部门,这种职能设置导致公司的项目管理和监督功能归属于同一部门,从而计量稽核的独立监督功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大大影响了公司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二是相关部门归属于不同领导分管,造成人为分割,信息沟通不流畅。例如,公司的开发部门和工程部门在业务上存在着大量的联系和往来,但是,由于公司的部门设计不合理,这两个部门相应地归属于不同的领导分管,这种情况导致两个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效率。

3、公司缺乏严格的内部审计机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制度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种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缺少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很难发挥内审制度在财务控制中的作用。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一般都是由企业的会计和财务人员来完成的,导致内审的程序非常不规范,很难有效发挥其在财务工作中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另外,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普遍比较差,对于一些复杂的财务问题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审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业务就一直没有独立,公司的内部审计业务的开展都是由公司的财务和会计人员来完成的,内部审计在执行的时候也受到很多上级领导的干预,导致公司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独立监督的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措施

1、公司要制定完善的经营和管理战略规划

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来进行经营和管理之后,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的环境,制定完善的经营和管理的战略规划。首先,公司必须解决没有经营项目这一短板,制定专门的经营战略规划,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寻求出路。公司可以通过五象新区管委会全面参与五象新区开发建设,逐步确立以五象新区城市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代建和城市建设经营性项目投资与经营等两大主营业务,最终将公司建成集团化的城市资产投资、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综合运营商。其次,公司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发展战略,解决公司缺乏稳定的现金流这一财务短板,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能够呈现出健康的良性循环状态。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存在后,将很难再从银行获得低息的贷款,公司的现金来源将存在很大的问题,时刻面临着现金流断裂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公司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从而为公司创造出稳定的现金流。例如,公司可以利用现有资金积极地开展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务,为公司创造大量的收入来源。另外,公司可以利用业务的开展,通过抵押担保的形式从银行获得贷款。公司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或者民间借贷的方式,积极拓宽资金的来源,为公司创造出稳定的现金流。

2、公司要完善机构和部门的设置,使其结构更加合理

随着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到五象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性项目投资与经营之后,公司必须完善内部的机构和部门的设置,使其结构能够更加合理,为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公司要制定统一的计划和规章制度,为各个部门开展业务提供统一的指导。公司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于各部门的业务进行协调和沟通,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和系统性增强,信息沟通和共享能够更加流畅,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公司要对部门的设置和分工进行优化和完善,使部门的设置能够更加科学和合理,从而提高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对于业务往来比较密切,工作联系比较紧密的部门,要归属于同一个领导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人为分割的情况。例如,公司可以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班子负责的管理体制,具体分工为:董事长负责公司主持全面工作及分管财务部门;在总经理领导下,两位副总分管投资发展部、前期开发部、工程部、房产开发分公司,专职副书记分管党政办。这种领导分工方法,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很好地避免了一些不合理的情况的出现。其次,公司需要解决计量稽核职能和项目施工管理在同一部门的情况,将计量稽核的职能从项目部独立出去,成立专门的计量稽核部门,从而保证公司项目经营管理的质量,发挥好计量稽核的独立稽核作用。

另外,针对公司下一步开展的经营性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模式,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投融资模式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公司必须要根据经营性商业地产建设和开发的要求,有针对地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并且采取合理的投融资模式,从而更好为公司的未来的经营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好内审的独立监督作用

在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和投资之后,很容易出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通过职务之便盗窃贪污国家和企业的财产,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公司要充分重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通过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的各项经济和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另外,公司要引进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很好地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四、总结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职能的转换要求的大背景下,南宁五象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公司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董其江、高伟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2).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篇(11)

二、中国企业年金现状与特征描述

1.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中国的企业年金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早期企业年金被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199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经济能力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值得说明的是,当时国务院的规定主要是针对中央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2000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首次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2003年12月,劳动保障部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构建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制度框架,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推行企业年金制度,使企业年金进入规范发展时期。两个法规出台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以及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又连续颁布了一系列配套的实施细则,从而确立了企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第二支柱的地位。到2010年末,我国已有3.7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覆盖的职工人数为1334万人,企业年金规模已达2809亿元(见表1)。

2.中国企业年金尚处在发展幼稚期

我国企业年金早期发展非常缓慢,从90年代初到2000年,企业年金规模仅有192亿元。从表1中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后,尤其2005年以后,企业年金规模增加相对较快。但是,如果对已有的统计数字作进一步的分析后就不难看出,尽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徘徊在1%以下(图1中下方曲线),2010年仅为0.71%。而且,最近几年企业年金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态势(图1中上方曲线),这与企业年金出现早期社会各界的期望大相径庭。图2是2005年部分国家企业年金占GDP的比重,其中,美国的企业年金规模与GDP几乎相等。如果与图2中的这些国家相比,很显然,我国企业年金尚处在发展的幼稚期,相对于市值超过20万亿元的股票市场而言,我国现有的企业年金规模根本不具有为其持续提供资金的能力。认识到这一点,对企业年金的宏观决策意义重大。

3.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在所有的经济因素中,对企业年金影响最大的是职工工资。2010年,全国企业年金占职工工资总额比重为5.94%。从图3可以看出,在过去10年里,这个指标变化非常缓慢。图3中另的一条曲线反映了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变化。2010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为4.7万亿元,如果未来10年能维持15%的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将达到19万亿元。此时,即使企业年金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从现在的5.94%提高到30%,也只有约5万亿元的规模。然而,在刚刚进入新世纪之际,国内很多研究社会保障的专家和学者一致预测,到2010年,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但现实却与当初预测相去甚远,这样的结果不能不令人尴尬。未来企业年金能否快速增长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国家能否出台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扩大企业年金融资规模;二是国家能否实行收入倍增计划,为企业年金融资提供可能。

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26%,高于联合国确定的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也就是说,我国已经成为真正的老龄化国家。但是,截止2010年底,我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仅为1.69%,这一指标远低于其他国家水平,根据杨长汉(2010)等人的研究,世界上绝大多数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其覆盖率都在50%以上③,这种状况令人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似乎看不到政府鼓励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具体措施。自2003年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来,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制度框架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进或调整,社会各界呼吁的税收优惠和配套法规更是杳无音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规划》,涉及企业年金的内容仅为寥寥数语。

三、中国企业年金与美国401(K)计划的本质区别

1.美国401(K)计划产生的背景

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曾经预言:美国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PeterF.Drucker,1985.ThePensionFundRevolution)。他说:如果将“社会主义”定义为“由工人阶级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这是最传统也是最严格的定义,那么,美国应该算是第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德鲁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国企业的员工通过养老金的方式已经拥有了至少25%的企业股权④。对此,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高顿?L.克拉克则持不同观点,克拉克认为:养老金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突破(GordonL.Clark,2000.Thepensionfundcapitalism)⑤。中国经济学家(刘福垣,2006)在研究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后提出:虽然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双方在生产劳动的管理过程和分配关系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者在生产和分配过程,尤其是再分配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⑥。

其实,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理解,西方国家的企业年金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调和的结果,这种结果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缓解社会矛盾、进行自我修复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年金制度一经出现便被西方国家广泛接受,并对其社会制度产生巨大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企业年金计划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企业年金制度最完善的国家。194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内税收法》首次将企业年金写进法律,但该法规定的企业年金具有公共性质;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劳资关系法》首次规定企业必须就年金计划与工人代表或工会进行协商;此后,为了满足工人对企业年金的不断需求,美国国会又先后于1974年和1978年分别通过了《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和《国内税收法》401(K)条款。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401(K)计划发展迅速,可以说401(K)计划是美国企业年金产生近100年后自然选择的结果。

2.美国401(K)计划主要内容

在美国的401(K)计划出现之前,欧美国家的企业年金计划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待遇确定型计划(Definedbenefit)和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通常我们称为DB计划和DC计划⑦。DB计划是指企业承诺当员工退休时向他们提供根据一个特定公式计算的企业年金给付额的一种退休计划;DC计划则不同,企业为参加年金计划的员工建立个人账户,由企业和员工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共同向账户缴费,当员工退休时企业的给付金额是由双方共同缴费以及该缴费的投资管理收益情况决定的,事先无法计算出来。DC计划也分为多种类型,如现金购买计划、利润分享计划、股票红利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等。401(K)计划是DC计划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内税收法》401(K)条款的要求,企业建立401(K)计划时,员工须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资金,企业也按照一定比例配套缴纳资金。同时,企业提供若干种类的证券投资计划供工员进行选择。企业和员工的缴费以及由该缴费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免征所得税,只在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即EET税收优惠模式)⑧,员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取决于缴费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状况。401(K)计划在运营过程中有很多参与者,包括:①发起人,通常是企业雇主;②受托人,由企业成立养老金理事会或选择专业金融机构担任;③账户管理人,通常由金融机构担任;④投资管理人,通常由金融机构担任;⑤托管人,通常由商业银行担任;⑥其他咨询公司,如会计审计机构等。在401(K)计划运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担任投资管理人的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401(K)计划可以投资于股票、共同基金、年金保险、债券和专项定期存款等金融产品,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年金的投资方式。与DB计划相反,DC计划的投资风险由员工承担。通常,美国大公司员工更愿意选择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3.中国企业年金与美国401(K)计划的本质差别

美国401(K)计划是在美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产生将近一个世纪才最终确立。不论是从401(K)计划内的容还是从制度特征上看,1978年《国内税收法》之前和之后的企业年金计划都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目前的企业年金计划充其量是美国401(K)计划之前的企业年金计划。但由于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参照了美国《国内税收法》401(K)条款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都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出资建立的一种养老金计划,企业年金的管理方式也相同,所以,从表面上看二者十分相像,甚至,有专家认为中国现行的企业年金计划就是401(K)计划(郑秉文,2011)⑨,其实不然。中国目前实施的企业年金计划与美国401(K)计划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首先,两者的利益主体不同。美国401(K)计划的利益主体包括企业、员工(工会)和国家,受惠对象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员工,尽管美国没有强制企业为员工建立年金计划,但通过立法的方式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年金计划,因此带有明显的普惠特征。而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⑩。从收入水平看,国有企业员工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员工,因此,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国有企业员工的超国民待遇;从参与的企业和人员构成上看,目前企业年金所覆盖的1334万员工,仅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69%,其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员工,非国有企业员工所占比例几乎为零。由此可见,中国的企业年金并不具有普惠特征———这也是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其次,两者的税收激励程度大不相同。美国的《国内税收法》规定,为了鼓励员工给养老金的供款,对401(K)账户基金实行税收优惠。当年金账户年存款额不超过1.05万美元时可延期缴税,员工和企业存入401(K)账户的资金从税前收入中扣除,也就是说,国家允许企业缴费直接计入成本,企业给员工的存款可以按工资的15%扣除缴税;账户内基金的投资收益也不需缴税;只有等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从账户中取款时才开始缴税,因此,401(K)计划起到了十分明显的延迟纳税优惠作用。美国的401(K)计划是美国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它的产生标志着美国企业年金制度最终完整的建立起来了,并且带有典型的准公共制度特征。而在中国,尽管企业年金已经实行了20年,但国家的税收制度以及其它与企业年金相匹配的制度始终没有建立。目前,虽然部分省市出台了地方性的优惠政策,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政策的税收优惠幅度较小,根本起不到税收激励作用。

4.中国在短期内不可能推出401(K)计划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方法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变迁过程。美国企业年金最初只是纯粹的企业行为,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其制度目标和制度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些变化非常深刻,由最初纯粹的企业行为逐渐演化为具有明显普惠特征的准公共性质的企业年金制度,构成了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美国401(K)计划的产生并非一帆风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401(K)计划产生影响最大的事件是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该法导致了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变革,它标志着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立法规则和政府实施机制的最终建立。《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诞生源于一起偶然事件。1963年12月,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斯图特贝克(Studebaker)汽车制造厂破产倒闭。这家曾经在美国汽车行业有过昔日辉煌的工厂拥有10500名在职工员工和退休员工。它的破产导致了7000名工人失业,只有3600名60岁以上的员工拿到了全额退休金,4000名40—59岁的员工只拿到了15%的退休金,近3000名40岁以下的员工全部企业年金付诸东流,一无所得。这一事件引起美国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调查此事,肯尼迪总统成立了企业年金基金总统委员会。1965年,该委员会提交调查报告认为,企业年金已经成为成千上万美国工人和家庭的主要经济保障,并在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干预企业年金计划。此后,尼克松政府于1972年向国会提交了《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但未获通过。1974年,福特政府再次向国会提交《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终获通过。

从1965年《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的前期准备,到1978年《国内税收法》的通过(其正式生效时间为1980年),401(K)计划在经历了长达10几年的立法过程才最终付诸实施。考虑到中国立法过程的特殊性,尤其是涉税类法律立法的复杂性,本文断言,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内不可能推出401(K)计划。首先,从中国现行的养老金特点来说,养老金是以国家统筹的强制性养老体制为主,而不是以企业年金这样的补充养老金为主,现有企业年金规模对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无足轻重;其次,401(K)计划需要税收部门对个人所得税和涉及企业所得税部分延迟收取,甚至减免,这势必要对税收部门产生负面效应;第三,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需要进行民主流程,企业年金的管理需要采取信托的方式并且由不同的金融服务机构参与管理。但很多中小企业属于非国有经济,还没有建立工会或员工代表大会,很难实施民主流程,这无疑给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增加了难度。

四、企业年金的内在属性要求投资管理必须确保安全

1.企业年金的内在属性

不论是DB型企业年金计划还是DC型企业年金计划,年金资产的存续过程或者说是运营过程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融资阶段、投资管理阶段和支付阶段。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企业年金资产一方面有着与一般金融资产相同的内在属性:即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它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企业年金特有的存续目的所决定的,表现为企业年金特有的内在属性。弗朗哥?莫迪利亚尼(FrancoModigliani,2005)将企业年金的内在属性定义为类储蓄性、可持续性和收益确定性。企业年金的内在属性要求年金在完成融资后必须交给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进行以收益为目的的投资管理。为了满足企业年金的收益性要求,金融机构在管理年金资产过程中会进行组合投资,表2是部分国家养老金资产的投资组合。在企业年金的管理过程中,不同的金融机构在不同的时间会采用不同的投资组合,而年金资产投资组合的变化既反映出投资标的的市场变化,也反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

2.资产安全是企业年金管理的首要目标

对于DB型企业年金计划来说,融资阶段和投资管理阶段都存在着风险,而对于DC型企业年金计划来说风险主要来自年金资产的投资管理。作为企业年金管理人的金融机构总是希望投资获得收益,但企业年金的受益人(员工)和委托人首先考虑的是年金资产的安全。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年金管理人要在收益性和安全性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平衡。根据托宾(JamesTobin)和夏普(WilliamF.Sharpe)著名的“两基金分离定理”(Two-fundsepara-tiontheorem),莫迪利亚尼提出了“两养老金”定理。莫迪利亚尼认为养老金资产管理的最优选择就是把资产分成“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两个投资组合。这里,他把政府债券定义为无风险资产,把股票类资产(以股票指数为组合)定义为风险资产。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养老金的资产构成差别很大,一些国家养老金资产中股票类资产配置的比例很低,如墨西哥、韩国和新加坡等。美国养老金资产中股票类资产比例高达65%,这既是股票市场发展成熟的结果,也是企业年金发展成熟的结果。由前面的图2我们知道,美国的企业年金规模几乎与GDP相等,而且,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美国养老金资产投资股票的年平均回报率为6.2%,是所有国内投资中收益率最高的(杨长汉,2011)。即便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也使美国的养老金资产损失3.3万亿美元,损失幅度高达20%。

五、企业年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条件

2011年2月,国家四部委出台了修改后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新办法规定企业年金资产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得超过30%,比旧办法的规定提高了10%。不幸的是,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都把股票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降到最低,有的公司股票仓位甚至为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只有一个:目前的中国股票市场不具备企业年金投资的基本条件,因而不适合企业年金资产进行投资!2011年内(截止2011年12月15日),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22.37%,股票市值损失接近6万亿元,少数投资股票或基金的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损失很大。我们设想一下,如果2011年初全部企业年金按30%的比例配置股票类资产,那么,年内的损失已经达到200亿元了!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过去10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下跌的年份多于上涨的年份。中国股票市场不适合企业年金投资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高波动性,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已有大量研究。根据最新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远高于美国、法国和日本的股票市场,研究人员认为,应当从国内股票市场的制度性以及相关基础性问题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股市高波动性问题(贺力平,2010)。从前面大量分析中我们得知,企业年金能否投资股票市场不取决于企业年金自身,而取决于股票市场是否具备投资条件。那种寄希望于企业年金拯救中国股市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从长远来看,至少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下面四个问题,企业年金才能进入股票市场。

1.恢复市场的基本功能

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应具备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直接融资和财富增值(财富效应)四种功能。可悲的是,当前的中国股票市场除了直接融资外,其他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尤其是财富增值功能已经异化为财富毁灭功能了。邓小平说: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这句话的引申含义是:改革就是创造财富。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那么,20年的股票市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失败的事物,因为它在持续不断地毁灭财富!一个不具有财富增值功能而只具有融资功能的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工具和场所,它将大量投资者的财富转移到融资者手中,并为很多机构和个人提供寻租机会,使中国股票市场创造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体制性造富现象”(刘纪鹏,2011)。这种财富再分配方式因为不具有正当性,结果是严重加剧了社会不公。这样的股票市场不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无法想象让的百姓养命钱投资到每年毁灭数万亿元价值的股票市场,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所以,要想让企业年金进入股票市场,首先必须恢复它的基本功能。

2.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

同样,一个正常的股票市场应该包含三种运行机制:对冲机制(也称做空机制)、平准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对冲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已经具备,但仍缺乏平准机制,市场的高波动性与缺乏平准机制有直接关系。最近几年,随着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一些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呼吁监管部门,建立股票市场平准基金。经验和现实都说明,建立平准基金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具备建立平准基金的条件。首先,可以参照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的方式,对基金公司也实行分类监管,按不同的收费比例进行收费,用以建立平准基金;其次,参照成立证券金融公司的方式建立统一的基金销售平台和基金托管平台,将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建立平准基金;其三,将两个证券交易所收入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考虑将股民缴纳印花税的一部分用以充实平准基金。按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状况,以上几部分资金每年将超过100亿元,用几年的时间积累,平准基金就会达到非常可观的规模。而且,从长远看,平准基金经过运营和管理,自身也会不断增值。

3.建立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