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4 00:12:19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1)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⑵写景诗的特点。⑶分析写景诗的意境。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1、作者简介: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⑴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⑵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5、当堂做完《基础训练》。【教学课后记】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2)

一、介绍诗歌的起源

我国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名字叫《弹歌》,最早见于《吴越春秋》,其中记载了越国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中引用了《弹歌》。它只有四句,八个词:“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说,打猎之前,制作工具砍伐野竹,然后连接野竹,再写打猎的时候,使弹丸飞出,最后是追逐受伤的野兽,抓获猎物。这首诗很可能在当时的民间已口头流传了很久,后经人写定保留下来,文笔非常朴素。它非常简单地记录了当时的人们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的类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艺术成就越来越高,具有了很高的审美情趣。

二、诗歌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

1.诗歌的概括性

概括性也就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诗人独特感受。教师可以学生都熟悉的杜牧的诗《清明》为例,作形象的解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前两句描绘是整体的画面,它既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又描绘了人事活动和当时人们的心情。后两句则是一个特写画面,其中一问一答的情形跃然纸上。它对现实的描写是凝练的、概括的,可以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随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显然是写景抒怀的,如果我们不用诗歌这种样式,而改用散文来描写同样的情境,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了这样一种表达:这一天正值清明佳节,人们多么希望是一个柳绿花明、风和日丽的日子啊,可天公不作美,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依照民间的习俗,本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扫墓祭祖的时刻,而如今却是游子孤身赶路,春衫尽湿,触目伤怀,内心是多么的伤感凄迷啊!唉,还是找个小酒店,避避雨,喝点酒,解解忧,去去愁吧。可哪有酒店啊?唉,那边不是来了一个骑牛的小牧童吗?我何不问问他呢?……

这样的片断,用散文来描写,情境也是非常的优美,很符合现代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我们会感觉很亲切,容易接受它,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对散文接触得多了,也就感觉熟悉了的缘故。但这两种文体描绘的都是同一内容,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只是散文的形式灵活,更便于表达,字面篇幅也很大;诗歌则极为凝练,格式也有特定的要求。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依其本性,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意境加以合理的扩展,使其表现的内容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2.诗歌的形象性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除了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品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以外,诗歌在塑形象方面的反映面则更为广泛。在平时的测试和高考的考查中,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就某一诗歌概括其形象,许多学生因为对诗歌形象感知模糊,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诗歌形象,以致回答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着调,就连阅卷教师都倍感遗憾。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所谓的诗歌形象,大概包括如下三种情况:诗歌中所描绘的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中所描绘的外物形象和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的形象。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诗歌的外物形象主要是借助于各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诗人情感的一种方式。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形象,是指诗人借助诗中寄托的形象,来曲折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在其中,大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借此来寓含哲理,寄托情感,反映现实。这类的形象大多表现为思妇思念征夫、游子的,或戍边战士思乡的,或百姓生活艰难的,或借写他人述说己志的等。

3.诗歌的抒情性

诗歌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诗人可以借助诗歌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联想。就诗歌的抒情性而言,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类型。

(1)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及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等。

(2)恋旧之情。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3)惜别之情。即抒写离愁别绪,对友人的留恋劝慰之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黍离之情。这类多抒发感时伤世,物是人非之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作品均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悲叹之情。

(5)怀古之情。这类诗歌很多,且大多借怀念古人,或述古迹,而言己志。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报国之情。这类诗歌大多直接或委婉地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或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

(7)讽喻社会、同情百姓生活的。此类诗多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寄寓了诗人的无奈与同情之感。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杜甫的《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李绅的《悯农》,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等。

(8)咏叹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这类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田园生活的惬意,或抒写诗人渴望归隐之情。如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就某一首诗而言,它抒发的情感很可能是多方面的,领会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诗歌的音乐性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3)

【#FormatStrongID_0#】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FormatStrongID_1#】分析写景诗的意境。【#FormatStrongID_2#】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蝈蝈与蛐蛐》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四、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五、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六、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夜》一、作者简介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五、当堂做完《目标检测》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4)

张说历经四朝,是盛唐时期一位地位显赫的政治人物,同时张说也是盛唐时期的一位重要的文学大家。他所写诗歌大多俊秀可读,并且用思很多,另外,由于他在政坛上的至高地位,因此朝堂的一些诰旨大多都是由他撰写,因此他对于盛唐的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影响主要表现在他所写诗歌都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并也具有作为一位文学大家所具有的审美特点。本文主要从张说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入手,对张说诗歌做一个彻底的分析。一般来说,张说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所涉猎的范围很广

诗歌的主要写作灵感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诗人的生活经历丰富,那么自然就有诸多情感可以抒发。而张说历经四朝,并且三度拜相,期间遭受多次贬谪,可以说,他的生活经历是十分丰富的。因此,与他丰富生活经历相对应的是,张说的诗歌题材所涉及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他的诗中有写景诗,也有山水诗,还有很多送别诗、边塞诗以及感怀诗,诗歌题材多样。就写景诗来说,他的写景诗对于风景的刻画细致入微,使人身临其境,形象非常鲜明,并且给读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山水诗来说,他善于描写山水的不同特色,对于不同的山水景色,刻画皆能入木三分,使山的俊秀,水的秀美都完整地展现给读者,让读者心生向往。[1]就送别诗来说,他对于送别友人时的伤别刻画细致,并且情真意切,将对于友人的那种依依不舍刻画的淋漓尽致,使读者在读后也产生强烈的悲伤之情。就边塞诗歌来说,他对于为国征战沙场的豪情壮志描写细腻,另外,他对于镇守边塞军人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将对于这些戍边军人的爱国之情,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就感怀诗来说,他感慨于时间流逝、春夏交替,从而对世俗看破,顺应天命,随遇而安。除这些诗歌种类之外,还有很多数量众多的咏物诗、咏史诗以及贬谪诗等。由此可以说,张说的诗歌类型众多,并且诗歌的题材广泛,其中佳作名句众多。[2]

二、诗歌表现手法众多

在张说诗歌之中,对于表现手法的运用可谓是多种多样的。张说的诗歌中要么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要么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因而使得他的诗歌大多在描述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张说是一个很善于对景色、山水、景物进行描绘的诗人,如他的《同赵侍御望归舟》一诗中,诗歌的前两句主要是对观看到的景色进行描绘,然后再通过景色将自己心中的情感抒发出来,做到情景交融。并且在后面诗句中虽然主要是对诗人的心情、感情进行抒发,但在这其中也有景色的描述,将景色与感情充分地融为一体。这首诗是诗人遭遇贬谪时期所作的,因此,整首诗具有明显的象征含义,对自己遭遇贬谪的不满情绪以及渴望再受到重用的急切心情在诗中表现无疑。因此张说在遭遇贬谪时所作的这首诗歌,虽然表面上是对山川景色的描绘,但实际上他所表达的绝不仅仅是自然景色,而是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将自己受到贬谪之后的心情在诗中进行淋漓尽致的抒发。[3]

三、诗歌体裁众多

在盛唐时期的诗人之中,张说的诗可以说是诗歌体裁最丰富的,他的诗歌除了常见的五言七言之外,有的还是三言诗、四言诗。一般来说,这些特殊体裁一般都用于祭祀、求雨等大型的活动之中的。在张说诗歌之中,使用最多的还是五言诗,并且他的五言诗不仅数量很多,质量也很高,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更高。如有一首描述山川景色的五言诗《入海二首》,整首诗的对仗十分工整,并且对于山川景色的描写也很形象、入木三分,将海水的汹涌壮阔形象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4]张说所处的时期,七言以及七绝的诗体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诗人都运用不好这两种诗体,但是张说却充分运用这两种诗体,写出了许多佳作好句。并且张说在他的诗歌之中经常运用想象的手法,将景色、情感与诗人的想象大胆融为一体,这些艺术尝试都给后来的诗歌集大成者李白很大的艺术启发。

四、诗歌风格多样

张说的诗歌风格多样,既具有豪迈派的奔放,也具有婉约派的细腻。并且他的边塞诗以及咏史诗多为奔放,有种壮志难酬之感,而感怀诗以及送别诗大多细腻婉约,注重抒发自身的情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张说的诗歌之中还有一种清新的风格,对于景色的描绘,对于节日的描述等等都天然清新,将自然景色,风俗习惯都完整地呈现给读者,给读者一种清新、深远的审美新体验。这种艺术风格所创作的诗歌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引起争相效仿,在唐代诗歌上的地位很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张说的诗歌对于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唐诗中也有重要作用,值得后世进行深入分析并学习。

参考文献:

[1]石兵.十年来(2005-2014)张说研究简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4-5.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5)

Abstract:The birth of landscape poetry is given to many factors, one of them is a poetic language used by authors. From the Earlier Qin dynasty to theDong Jin dynasty, description about landscapein all literary forms,speeded up the process of the poetic language, especially in Han-fu and Dongjin-fu, which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andscape poetry.

Key words: landscape poetry;language; poeticize

关于东晋山水诗的起源,历来是山水诗研究的一个热点,探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各位先贤和学者对此也论述颇多,从相当多的角度解析了它,如有人从诗歌自身内部探究山水诗的成因,有人从影响诗歌创作的外部环境角度切入等。事实上,一种新式题材诗歌的出现,它决非凭空而来或短时间内酝酿而成,它必然有与其相适应并互为依托的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同时又是诗歌自身衍生和发展的内变的必然结果。所以,对山水诗起源的探讨,必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研究格局。关于山水诗的起源,本文拟从语言的诗化作一番探讨。

语言的诗化是诗歌发展的主题,语言的诗化通过语言的审美信息衍生和追加来实现。我们知道,一种新型题材诗歌流派的出现,它必然要求一套与之相应的独特构思、造语等话语方式,而这种话语方式的获得及熟练运用,则必然要经历一个经验的积累阶段。山水诗主要描摹刻画山水景观,而在这其中体现的高超描写技巧和巧思状物的语言能力,是以前各种文学体裁中山水成分描写技巧的积淀结果。先秦至东晋各种文体中的山水描写成分,为山水诗的出现作了量的积累和描写技巧的积淀。山水描写量的积累,不能简单地视为语言词汇横向的扩张,它集中体现在有关山水的语言内涵的日益丰富和表现力的日益提高上。说到底是一个有关山水的语言逐步诗化,并将其诗化成果沉淀下来的过程。描写技巧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诗歌语言的感染力,也是诗歌语言诗化进程中的催化剂。由此,我们可以说,有关山水景物的语言的诗化是山水诗得以产生的一大原因。

文学与山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灵,行诸舞咏”,又云“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四时之感诸诗者也”。诗歌及其他文学样式与山水有着不结的缘分,这种缘分使山水诗之前的山水描写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未停歇过,这无疑不断地推进了有关山水描写的语言的诗化进程。

早在《诗经》、《楚辞》时代,诗中就出现了一些山水景物描写。《诗经》中关于山水景物片断较多。如“河水清且涟漪”(《伐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等等。《楚辞》中山水景物出现更多,与《诗经》相比,描写较为细腻明晰,抒情色彩也更为浓郁。这一方面由于《楚辞》比《诗经》篇制更长容量更多,另一方面则与楚地山川秀美,气象万千,物产丰饶相关。如《远游》云,“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涉江》最为人称道的是其中的一段山水风光描写,“入溆浦余邅回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宋玉《九辩》起始两段写秋之景色更是精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在《诗经》和《楚辞》中,这些山水景物描写在诗歌整篇中的地位和作用很有限,它们只是片断式的零碎的描写,山水仅仅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但诗人们已注意到了山水景物与主体情感之间的联系,体验到了由物感人的情感脉络。

汉代散体大赋也引入了山水,罗列了大量的山水自然景物,对于外物的把握,张扬而铺陈,追求的是一种博大繁富的文风,其中不乏追求形似的描绘。正如张衡《西京赋》所云,“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记,林麓之饶,于何不有”。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中子虚对云梦的夸饰,就很具体,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峍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属江河”,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巨石白沙。”枚乘《七发》中对龙门之桐的形容,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张国风将为描写而描写,以摹仿为美的汉大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次描写高潮[1]125。汉大赋描写的对象包罗万象,既有现实中的实际名物,又有神话传说中的据说名物,更有赋家荒诞的虚拟、幻想名物和场景。从再现的要求出发,汉赋大力的发展了状物的技巧,伴随着这种技巧的进步,是一系列的偏于形式美的产品:丰瞻华美的词藻,词句的对偶,音节的和谐。

与汉大赋的总体特点一致,其中的山水景物描写也有这样的特点,取得了一些突破。首先是描写技巧的提高,其中主要的突出的表现是形容词以及名词性修饰语的大量出现和使用,如以上举例所提及的“盘纡岪郁”、“隆崇峍崒”、“岑崟参差”、“交错纠纷”等。用修饰语来状物,能较为细致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其次,由于汉大赋鸿篇巨制的体制要求文章安排得有条不紊,这样,其中的山川景物描写也突出了方位感和层次感。另外,汉大赋搜罗钩稽了大量的山水景物名称,以及大量的丰腴华美的形容山水景物的词藻,以语言横向的硬性膨胀扩大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张力。汉大赋相对于《诗经》、《楚辞》来说,其中的山水描写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汉大赋铺张扬厉地极力状物存在不足之处。从总体上来说,汉赋对于自然物的表现还只是一种夸诞的、表面的、粗略的表现,而缺乏明晰的、深邃的、精致的刻画形容。可以这样说,汉赋繁富宏大的状物,还停留在对物的横向的张扬上,但对于正蹒跚学步的山水景物描写来说,它的启发和引导意义是巨大的。

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诗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它虽然只是个体诗人的偶然即兴之作,而且由于曹操将豪放之情融入沧海惊涛骇浪之中,其旨趣韵味与晋南朝的山水诗清空灵秀的发展方向格格不入。但它终究提示给了诗人山水可以完整的构成诗歌的信息。曹植、曹丕各有一首山水诗,可以说是对这种信息的回应。

由西晋到东晋,出现了大量的宴游诗、春禊诗、招隐诗、游仙诗、玄言诗。它们之中很多都写到了山水的清音和美貌,刻画山水景物的技巧也日臻成熟。其中的个别篇什还可以算是山水诗。西晋和东晋的宴游诗创作,大都与优游山水活动相关。其时,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两次盛大集会,那就是金谷宴集和兰亭集会。宴集的诗人在面对山水之美貌时,吟诗酬唱,后来将这些诗歌编为《金谷集》和《兰亭集》。在这些诗歌中,基本都对山川形胜有不同程度的描写,其中有相[LL]当一部分是比较成功的。如潘岳的《金谷集作》,“迴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前庭树沙棠,后院植乌椑;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这些罗列的描法,还明显的带有赋的一些特点,但用词已从夸张转向写实,为后来山水诗的出现准备了很好的基础。他这里写的是移动的景观,随行进所见视野转换而一一刻画呈现。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有这种移步换位的景观结构,可以说是对这种描法的借鉴。谈到玄言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将玄言诗的衰退作为山水诗产生的原因,这种说法的不确已引起学者的共识。玄言诗中也有山水描写成分,其中极少数还比较精彩。如孙绰作为玄言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也并非全都“平典似道德论”。如《秋日诗》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写景篇什,“萧瑟仲秋月,飚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全篇写秋日之萧瑟,于自然景致描摹中,不着痕迹间透出悲凉凄怆情感。远自周代起,人们已有三月第一个巳日到水边以香草浸水洗涤污垢,除却病魔的习俗。魏以后,春禊的日子固定为三月初三。其日春禊乐游,酒阑赋诗成为文人普遍而重要的活动。春禊诗便是这种文人活动中以春禊为题材的诗歌创作。入晋后,春禊诗作骤然增多。由于是郊外河边修禊活动所引发,故其对山水的感受较为深切,描写也比较富有特点,笔法也比较细腻。如张华的《上巳篇》、潘尼的《三月三日洛水作》、庾阐的《三月三日临曲水》和《三月三日》等都有大量的山水景物描写,刻画也较为精工。试举庾阐《三月三日临曲水》来看,“暮春濯清汜,游鳞泳一壑。高泉吐东岑,洄澜自净泶。临川叠曲流,丰林映绿薄。轻舟沈飞觞,鼓枻观鱼跃”。全诗都是山水画面的组合,高泉飞溅、回澜清盈、曲流叠川、繁林迭翠,而诗人则徜徉其中,悠然自得。在巧构画面中,又动静结合,将季春的浓郁与生机毫发毕现地透露出来。其外,招隐诗对山林丘壑的美好的向往,游仙诗对以现实为影像的仙界的状绘,都极大地促进了山水描写的锤炼和经验的积累。

① 统计依据[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以东晋山水赋为代表的状写山水景物的赋作,也对山水语言的诗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山水赋最早可追溯到曹魏时期,但那时数量还较少。东晋时,写山水赋已成为普遍的风气。现存东晋山水赋有15篇①,此外还有许多虽非山水赋,但与之有亲缘关系的题材,如田园赋、时序赋、纪游赋、关涉山水景物的咏物赋,它们都穷形尽相地刻画到了山水景物。一般而言,它们在写景方面总是精细工致,甚至常具灵动之笔。张国风认为,赋和骈文长期占有语言美的优势[1]86。这种优势,在此类赋作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可以说,此时期的赋弥补了汉赋粗硬横向扩张的缺憾,描摹景物细腻贴切,语言优美而丰瞻。如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对山水景物如林、岫、风、露等的描写,已显得非常细腻和精致。全篇以作者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将寓目山川形胜一一呈现,状写奇峰险峻高耸之状,令人屏息敛气,叹为观止,绘述仙界瑰丽神奇风光,使人身临其境,目眩神离。又如庾阐的《海赋》极尽描摹刻画之能事,写到了苍穹、云色、巨浪、游鱼、飞鸟等,细致地将狂风中大海那种气势磅礴,吞日吐月的恢弘气势写得跌宕恣肆,惊心动魄。此外,如顾恺之、曹毗的《观涛赋》、郭璞的《江赋》、伏滔的《望涛赋》,支昙谛的《庐山赋》等,它们在模山范水,描摹景物方面都很有特点,充分展示了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反过来说,他们的赋作也增强了语言在描写方面的表现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晋时地记、关涉山水的小品文、山水记等山水散文特别兴盛。虽然它们都有各自所属的功用价值,但它们直接面对山川形胜,在描山绘水时不遗余力,山水风光描写在整篇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大多都语言精妙,刻画入微。如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就是富有诗意、文采斐然的地记,状绘山水用语精当,如“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2]447,“对西陵南岸有山。其峰孤秀,人自山南上至顶,俯临大江如萦带,视舟船如凫雁”[3]125。前者状水疾之峡,三言两语间勾勒出一幅云遮雾罩,奇峰萧然的优美景观,后者比喻切状,尤其为人称道。其他如纪游诗序、书札山水文等小品文和专记一山一水的山水记,其中的一些山水描写段落时见精彩之笔,在此就不一一详述。

由以上的论述来看,山水描写经过反复的实践和锤炼,到东晋时,人们已具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而其时包括其他题材的诗歌、山水赋、山水散文等各种文体对山水风光的偏好,无疑又大大地增强了有关山水的语言的表现力,它们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极大地促进了山水语言的诗化进程。诗歌语言要求高度浓缩、洗练,而语言的诗化进程使只言片语积淀了丰富的审美信息,正好符合诗歌语言的这一要求。综上所述,可以断定,东晋时山水诗得以产生的语言条件已经具备了。

[参考文献]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6)

1.把握诗歌意象

也就是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如月,梅,柳等等。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注意特殊意象。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写景抒情诗词,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4.分析诗词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二.具体赏析步骤:

1、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

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抓意象)

3、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

4、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

例:赏析李煜《相见欢》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7)

诗歌鉴赏题注重对意境的考查,其考查的题型较为稳定。鉴赏诗歌创设的意境,常见的命题形式为:①这首诗(或×联、×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②这首诗描写了××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③请简要赏析这首诗中描写景物的××两句。④诗中描写了××时的哪些景象?渲染了怎样的意境?⑤××句与××句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⑥在诗人眼中,××之地环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⑦××和××这两首诗均描写了××,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的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⑧这首诗(或×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氛围?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

【应考思路】

无论是考生平时的模拟考试情况分析还是高考的考情分析,相对于语文学科的其他试题,诗歌鉴赏题的失分率一直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在答题时思路模糊,所写的答案不够规范。

鉴赏诗歌意境题的步骤为: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是要忠实于原诗,二是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原诗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考生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幽深静谧、生机勃勃、沉郁忧愁、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注意选取的词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揭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考生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该答出作者为什么而感伤,如“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惜春伤春的感伤情怀”。

鉴赏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思路:

1.诗歌意境=图景画面+氛围特点+思想感情。

2.这首诗(或×联、×句)描绘了一幅××的画面(结合诗歌具体描绘),营造了一种××的意境(或氛围),抒发了(或抒写了)作者××的情感(或××的心情、××的心境)。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1.描绘图景画面。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概括氛围特点。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3.分析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4.用标准的模式拟写答案。

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本诗营造了一种明净绚丽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过关突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唐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贬谪途中,是羁旅之作。

这首诗写景气势苍凉,意境高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诗人伫立船头,眼望江面茫茫一片,耳听边地幽怨悲切的乐调;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飞向远方。作者通过对茫茫江水、暮天飞雁、幽怨边曲的描写,营造了苍茫空寥的意境,抒发了思念故乡的绵绵情思。

鉴赏古诗词中的画面

考情分析

关于鉴赏古诗词中画面的作品主要选自唐诗宋词,该题型多为简答题,历年来考查的分值相对稳定,考查频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围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这首诗(词)的第×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作者是怎样将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

答题策略

1.描绘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情景。考生在描述画面情景时要忠于原诗,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对诗句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生动。

2.概括氛围特点。根据景物构成的画面概括诗歌营造的氛围,例如冷清、恬静、雄浑等。

3.分析思想感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考生在分析图景中诗人寄寓的思想情感时务必要做到具体化,严防空洞无物。

答题模板:这首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精题示例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技法印证】

1.描绘图景画面。这首诗的前四句句句写景,众多的景物交织成一幅气势宏大的画面。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汉江、支流、中原、急流、险滩等,考生在描绘这些图景时要使用动词或形容词对其进行适当的修饰,力求准确优美。

2.概括氛围特点。诗歌描写的是汉江壮美的景色。作者远望汉江万里滔滔,水势如同九条巨龙蜿蜒入海,它在中国的大地上肆意横行,即使一路上遇急流和险滩。由此考生可以概括出诗句营造的氛围特点:宏大、壮阔。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8)

李白与华兹华斯是中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二者都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感受,他们的自然诗歌以璀璨夺目的光彩照耀着各自的时代,名垂千古。诗歌语言华美而不浮夸,质朴而不粗陋,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悠长。由于两人生活环境与思想性格迥异,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有差异性。《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与《水仙》是二者自然诗歌的代表作,反映出两位作者诗歌创作方面的异同。

一、诗人及创作背景

李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文化领袖。他惯用超现实的写法描绘现实内容,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尤其是他的一些山水诗,想象雄奇,意向非凡,既体现出他自命不凡、恣意洒脱的个性,又揭示出他过度理想化、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弱点。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创作出了很多清新、优雅的浪漫主义诗篇。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相比,他似乎更倾向于自然。由于对法国大革命有着热烈的向往,在革命失败以后,华兹华斯深受打击,加之受到卢梭“返归自然”思想的影响,他对英国社会在产业革命后发生的急剧变化非常反感,转而投身自然。他怀念童年,厌恶现世,主张“天人合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写于李白二入长安时期,也是其待诏翰林,春风得意之时,当然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此诗隐隐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与隐逸的渴慕之情。《水仙》一诗是华兹华斯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写于1804年,发表于1807年。这首诗真实记叙了诗人华兹华斯与其妹多萝西在一次郊游时所见的景色:水仙沿湖盛开,景色秀美宜人,让诗人及其妹怡然忘返。诗歌中各种视觉意象引起读者的视觉,使这首诗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抒情诗的典范。

二、诗歌语言特色

李白一生中创作了许多瑰丽的诗篇,艺术成就堪称一流。《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以田园意趣、饮酒忘忧为题材,描写作者沉醉自然、陶然忘机之情。开篇“暮”字非常重要,它引出其后第二句的“山月”,以及第四句的“苍苍”,前后照应,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可见。随后的“下”字则与“随人归”和“却顾”联系紧密,反映出作者尽管在山中跋涉已久,但并未感觉疲惫,依然步履轻松的精神状态。“碧山”中的“碧”字则照应下句中的“翠微”。这几个普通的字词之间隐约的联系使这首诗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作者心中,月尚且多情,何况人乎。“却顾所来径”写出作者对终南山的绵绵爱意,多次回头,依依不舍来时路。尽管李白并未描绘夜色中的的画面,这一切却在读者心中愈发生动。不正是这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吗?诗人行走在山中,也许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二人“相携及田家”。“相携”二字可看出二人之关系亲厚。随后,便有孩童开门迎客。“荆扉”表明主人是清贫寒士,也衬托出斛斯山人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高远气节。

紧接着两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给读者描画出一副静谧平和的农舍景观。“入”字运用得相当精妙,好似绿竹纷纷招手欢迎诗人,“拂”字则再次表现出更亲切的问候,而“绿竹”和“青萝”皆清雅幽深之象,再加上融融之月色和悠悠之小径,更见斛斯山人隐逸清雅之志趣。

诗歌最后六句乃承诗题“宿置酒”而来,写出畅饮欢歌之乐。诗人用“挥”字将其饮酒之乐描写得淋漓尽致,与友人饮酒作乐至深夜,是何等的轻松畅快。而“得所憩”中所能承载的深刻含义,或许应是在忘却行旅中的风尘漂泊之后的精神休憩,在忘却长安城的尔虞我诈之后的片刻安宁。最后“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乃结言酒后之风味,意味十分深长。他待诏翰林之初,入出宫廷,宫中、朝中争名逐利的事,何曾放在心上,但是想不到,他的备受“荣宠”,引来了一些小人的中伤,以李白的豁达,哪里有闲心思去和他们计较?“陶然共忘机”是兼说自己和斛斯山人的,的确,在大自然和美酒的陶醉下,诗人真的“忘机”了。

此诗清新淡雅,一改李太白豪放大气的本色,是李白少有的田园风格诗歌。但是遣词造句,意境刻画方面却丝毫不逊色于陶渊明、王维等著名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尽显纯然自由深情之状。

华兹华斯的《水仙》则堪称湖畔派诗作的杰出代表之一。18世纪时,华兹华斯大力提倡在诗中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自此以后,诗人们使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词语了。在《水仙》这首诗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与美景的相遇,全诗共四小节,每小节六行,显得整齐简洁。华兹华斯擅长使用平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同时运用想象力将普通的事物描绘出动人心魄的力量。这首诗中诗人使用了很多平实的词语:cloud,vales,hills,daffodils,lake,trees,breeze,stars,milky way,bay,waves,heads,eye,heart,coach等,未使用过于华丽的句型与修辞手段。

诗首,诗人用“Wander”表现自己的孤独,而“lonely”却告知读者诗人心绪的低落和愁闷,“float”却又展现了“我”轻松、自由和独立的状态。自由与独立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追求的个性,更是他们的独特创新与时代精神。“wander”一词并非毫无深意,是作者追求真实、坦然与独立的精神映射。写诗之时,浪漫主义诗人通常都厌恶新古典主义诗人的循规蹈矩,他们并不想被传统规则束缚,希望可以自由表达感情和思想。所有这些特点都似乎在“floating cloud(漂浮的云朵)”中表露无遗。

当水仙映入诗人眼帘时,这美景使他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孤独苦闷一扫而空,身心变得轻松愉悦。一二两节中,华兹华斯“saw(看见)”“at once(立刻)”和“at a glance(瞥见)”不仅强调他一贯的主张:感情的“spontaneous overflow(自然流露)”,而且蕴含了更深刻的意义,即诗歌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则来自于对自然景色的突然感悟。

这首诗写于他从法国回来不久,在革命失败受到打击之后,作者的失望和震动是可想而知的。在妹妹和朋友的帮助之下,他艰难地恢复过来。这首诗便是成于此时。诗中的水仙在作者心中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花朵,而是他精神和灵魂的象征。第二节中的“Continuous(绵延不绝的)”呈现给读者一片花海,似繁星闪烁,令人迷醉。随后的“dance(舞蹈)”一词与第一诗节的最后一行衔接成趣,突出水仙的动感意象。

全诗共23次使用动词,30多个名词,这些更为明了、更为有力的语言,体现了作者朴素的生活方式,传达了他的理想与信念。“Wondered”写出了诗人徘徊孤寂的心情,“float”写出了水仙孤傲飘摇的情状,惹人爱怜,之后的“twinkle”则表现除了水仙花忽放光华,灿烂迷人的情态,包孕性强,“stretch”这个词用得恰到好处,怎样才能写出水仙花的这种延伸不断、无穷无尽的场面呢?这个词远远包括了rank,outspread的含义,还有一种好像水仙花伸出手臂,遥相辉映,摇曳生姿的状态,可爱又俏皮。这些简单动词的使用让这篇作品大放异彩,变得朴素又巧妙,丝毫不觉得简陋。在这里面的数量词不是太多,一个就已经是点睛之笔。“Tenthousand”,当然在这里不会是实写,这个虚写与李白的大多数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温柔如华兹华斯,在乍见到漫山遍野金黄色水仙花时也激情澎湃、欣喜若狂。他将水仙视为亲密伴侣,而这一美景也将深映在他脑海,回忆起来欢欣鼓舞。

这首诗中的句型多样,复杂句的使用比较频繁,但最多包含一个从句。这表明华兹华斯使用自然和平实语言的创作理念。

综上分析,两首诗歌的语言特色不言而明。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简单却又生动的名词和动词,向读者描述了诗人游终南山的全过程,更有作者的隐含情感――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华诗中的日常语言并非其思想的外衣,而是他情感的化身。这些口语化的语言使这首诗充满了神奇色彩,语言直接却意义深远,简单明了却含义丰富。他们使得诗中的平凡物体充满了新奇的色彩和生活的韵律。

三、诗人创作理念比较

两首诗歌各有特色,二位诗人也各有风格。李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屡遭挫折。由于深受道家、儒家及游侠精神的影响,他有着无人能及的能力和丰富的阅历驾驭自己的诗歌,使得其中的意向超出常人想象,迸发出奇特的感染力。他从不描写琐碎的细节,只着眼于雄奇的意象,磅礴大气,胸襟开阔。在《水仙》这首诗中,华兹华斯运用了妹妹日记中的描写片段及他以往在公园里见到的水仙的景象描绘了水仙之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以青山碧湖为背景,以金色水仙为主体,对比强烈动静结合的山水画。

尽管生活在不同时代、国度,尽管并无太多共同点,但李白与华兹华斯有一点是一样的:对自然的爱。他们的诗歌都表现出来重返自然的渴望。其次,在诗歌创作中,二位都崇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都热爱自然并反对黑暗势力。自然景色在二者诗中都相当生动和人性化。李白仕途不得意,怀才不遇,转而投向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华兹华斯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地区度过了一生中的大半时光,所以又被称作“湖畔派”诗人。除了生活环境影响外,他对于自然的爱多半来自他从法国归来受到的打击。自此以后,他放弃了政治主张,全然投入自然中,欣赏自然的美。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李白习惯使用豪放的诗歌语言描绘山川与河流,使人们感觉心潮澎湃,而华兹华斯则倾向于运用朴实的词句描述日常生活,让人心情平静。李白擅长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静态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因为唐朝鲜明的时代特色,所以他多描写宏大的场景。而华兹华斯更乐于运用朴素的描段,表明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但细究起来,李白似乎是借景浇愁,而华兹华斯则是真心热爱,投身于自然之中。

如果李白的诗歌是宏伟山川,那么华兹华斯的诗歌则是涓涓细流,李诗使人激荡,华诗使人平静,这两种自然诗歌完美地组合到一起,丰富了完整的诗歌世界。

参考文献:

[1]Cuddon,J.A..A Dictionary of Literature Terms[M].Middlesex:Penguin Books Ltd.,1986.

[2]Wordsworth.“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of Lyrical Ballads.”[M].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Ed.Hazard Adams.Orlandor: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1992.

[3]Wordsworth & Samuel Taylor Coleridge.Lyrical Ballads[M].London:Longman,1992.

[4][英]埃文斯.英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葛桂录.华兹华斯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1900-1949)[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6]古远清,孙光萱.诗歌修辞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7]何善芬等.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刘保安.大自然的歌手――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和自然诗及其贡献[J].外语教学,2003,(3).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9)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前言

诗歌《秋颂》是英国诗人济慈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向读者描述了一个丰收、温暖的季节。在济慈所创作的众多诗歌当中,大部分诗歌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肯定,《秋颂》就是其中一首,广受人们的喜爱,济慈笔下的秋天,显得格外温暖、可爱,堪称不朽之作。

2.《秋颂》诗歌鉴赏

诗歌《秋颂》是诗人济慈留下的最后一首诗,该诗的创作正是诗人生病期间,当诗人走进庭院,秋日夕阳余晖洒在田野之上,显得格外温暖,此时,身患重病的诗人也感觉到一丝丝温暖,不禁提笔描绘如此动人的秋色。诗人笔下的秋色主要以喜悦、温暖的色调为主,对秋季早晨雾气缭绕的景象,和黄昏时分暮霭笼罩着整个大地的景象,进行生动的描绘,将秋天具有的特色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1]。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突出了这一点,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因此,诗人将求和太阳这两者比喻成密友,生动形象,引人无限联想。诗人在诗歌中描写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将秋天独有的特色渲染纸上,把秋天的景色传递给读者。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仅在于描写秋的景色,还对太阳进行描绘,将太阳和秋做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给读者一副动感的画面,当人们阅读诗歌时,眼前不经浮现出一副热闹、充满活力的画面,令人陶醉。

3.《秋颂》的美学价值赏析

英国诗人济慈的《秋颂》堪称佳作,在诗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韵律美的角度、意象美的角度以及修辞美的角度,从这三个角度进行细细赏析,可了解到《秋颂》美学价值所在。

3.1韵律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英文诗歌多采用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凸显出发音规律,《秋颂》也不例外,诗人在书写诗歌《秋颂》时,巧妙的采用了抑扬格五音步。在诗歌的第一节就对秋色进行大胆的描写,诗歌一开头就写到“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将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和太阳比喻成为密友,富有活力,接着,诗人的笔墨转向了藤蔓的屋檐,从布满青苔的老树转向了一派秋意盎然的田野,一幅幅秋景图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主要对人们丰收时的热闹场面进行描写,展现出一幅喜悦、欢乐的景象,画面生动又温暖,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诗人对人们劳动的景象进行生动的刻画,通过人物形象来突出秋天特有的丰收景象。在诗歌的第三节当中,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秋天的景色,将人与大自然的声音相结合,表现了”秋的声音”,表面上传递给读者的虽是一副热闹的景象,但是映入耳帘的却是阵阵凄凉[2]。

诗歌《秋颂》灵活的运用了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在每一节的书写中都表现出了秋天不同景色,使诗人的笔墨带动着读者的眼睛不停转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情感。

3.2修辞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离不开修辞手法,诗歌《秋颂》也不例外,在诗歌当中大量采用修辞手法,将秋的景色描写的生动唯美,充分表现出了诗歌的美学价值,与诗人对秋的喜爱之情。在诗歌中,首先巧妙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将毫不相关的事物相互结合,例如,将秋和太阳比喻成密友,原本秋这一词对读者来说具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感觉,但是诗歌这样一写,使得秋立即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诗歌更加温暖、亲切[3]。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灵活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等等,诗歌将秋的景象拟人化之后,使诗歌更加独有情趣美。最后,诗人还运用了疑问句式,即“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似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正在和秋窃窃私语,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不舍和希望得到秋的回答的急切心理。

修辞手法是诗歌《秋颂》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本诗正因为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那个修辞手法,才表现出诗歌的生动形象,令读者感受到秋的独特之美,更为陶醉。

3.3意象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从意向美的角度对诗歌《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可从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上最赏析。在本诗当中,不仅仅是韵律美和修辞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意象美更是令读者难以忘怀,意象美是本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西方诗歌多偏重于细致方面,但是《秋颂》一诗则与其他西方诗歌不同,其将嗅觉、听觉以及触觉三者结合于一体,对景色进行描绘,不但将西方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而且还传递给读者视觉意象的效果[4]。在诗歌当中,嗅觉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当中,诗人在诗中写到“Drows’dwiththe fume of poppies”,当读者看到这一句话时,眼前自然而然出现罂粟花的画面,并从田间飘来一阵阵花香,嗅觉意象油然而生。声音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三节当中,诗歌第三节中描写了羊群、蟋蟀、燕子以及蠓蚋等,动物的叫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立即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羊群、飞虫、知更鸟、燕子以及蟋蟀等众多动物声音的聚集,在秋日的阳光中相互鸣叫,勾勒出一幅热闹的秋景图,但是人们隐约感受到鸟儿悲伤的鸣叫声,似乎在叹息着秋日时光即将逝去,迎来寒冷的冬季。动物叫声相互交错,营造了一个具有色彩美和意境美的秋天景色。

至于触觉意象,则是贯穿于整首诗歌当中,在诗歌当中,诗人济慈多处采用触觉短语和触觉词汇,例如:winnowing wind、load and bless、sound asleep,borne aloft等多个触觉性词语和短语,当读者阅读到此处时,有身临其境之感,秋天不再是抽象化的秋天,而是可看得见、摸得着的秋天,加深了读书对诗歌的印象,并且诗歌的价值在此得到进一步提升[5]。此外,在诗歌《秋颂》当中,诗人济慈还巧妙的营造了味觉意象,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体现出这一点,“ripeness to the core”这个短语的使用使读者似乎品尝到秋天成熟水果的甘甜,读者似乎在一边品尝着水果,一边欣赏着硕果累累的秋色,在这些味觉意象的作用下,使读者顿时产生了秋天的渴望。

意象美是诗歌《秋颂》最大的特点,诗人为读者打造了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等多个意象,使读者在阅读中深深享受到秋天的美景,尽情陶醉在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突出了本诗歌的艺术价值。

4.讨论

诗歌《秋颂》作为英国诗人济慈成功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将秋的景色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了本诗的韵律美、意象美以及修辞美,从而充分体现出了《秋颂》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J].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9(07):380-384.

[2]刘炳善等.英国文字简史[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5(11):35-36.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100-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诗歌作品,体会诗歌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诗歌赏析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披文入情,尽赏其妙,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那么,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呢?

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

淡墨点染是画家经常采用的一种绘画方法。诗人写诗也是这样,时常运用饱含色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美,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景等描写转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这种联想和想象,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诗歌形象性描绘的再创造,能够把诗歌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感触到”的真实情景。

例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山行》,其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仅28个字,却言简义丰,对景物的描绘形象逼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描绘,展开联想和想象,眼前会呈现出一幅清新、生机勃勃的画面:一条小小的石径,斜斜地横卧在面前,几度盘旋回绕,伸展到了遥远的山上。在峰峦高峻,树荫浓密的地方,缕缕白云冉冉升起,在这山高云深的地方还居住着人家。在这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诗人抒发的不是凄凄惨惨的情感,而是催人向上的情感。由此可见,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够再现诗歌的画面美,享受诗歌美的意境。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讲究意境,“意”是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境”是指在客观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诗歌都是“意”与“境”的结合,在诗歌赏析中,学生从诗歌中的“意”去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领略诗歌的“境”。

以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一文为例,全诗虽然短小,但是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使诗歌意蕴深刻。诗歌开头由现实生活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相似点,成了诗人展开联想的基础,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种由实到虚的联想,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意境,赋予了“星空”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缥缈、空虚、寂寞的思绪。至此,诗人又进一步展开联想,由物及人,由街市联想到民间传说,描写天上神仙的生活。此时此刻,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但诗人却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这个民间故事进行了创造。将悲剧化为喜剧,以此反衬作者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途的渺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幸福生活的向往。联想和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而且有助于读者运用联想和想象获得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三、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的形象

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篇(11)

一、关于用典

谢灵运为开山水诗一派的巨匠,他博采众长,特别是吸收运用《楚辞》典故入诗。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指出:“康乐固富学术,而于《庄子》郭注及屈子尤熟,其取用多出此。”黄节先生也曾慨叹说:“康乐之诗,合《诗》、《易》、聃、周、《骚》、《辩》、仙、释以成之。”两人皆指出谢灵运诗歌运用《楚辞》典故的事实。关于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既济九三,远引高之伐;……斯略举人事,以征义者也。……盘庚诰民,叙迟任之言: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然则,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所谓事类,即是用典。刘永济解释说:“文家用典,实乃修辞之一法。用典之要,不出以少字明多意,其大别有二:一用古事,二用成辞。用古事者,援古事以证今情也。用成辞者,引彼语以明此义也。”这里所谓的典故,是指凡引证历史事实或前人言语入诗者,是就“用事”与“用词”而言,在本文专指用《楚辞》之事,用《楚辞》之词。现存谢灵运诗歌有104首(其中3首存目,依顾绍柏的《谢灵运集校注》),包括19首乐府诗和85首杂诗,这些诗歌中大量运用了《楚辞》典故,本文拟对他诗歌用典的内容进行分析。

二、运用神话传说

谢灵运诗歌中所用的神话传说多为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及仙境之物。如《顺东西门行》:“挥斤扶木坠虞泉。”扶木,神话传说中的树名,又名扶桑、若木。顾绍柏先生认为扶木取自《楚辞》屈原《离骚》:“折扶木以拂日”。王逸注云:“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作者这句话是说,挥斤砍下若木枝条拂拭太阳,也无法阻止太阳下山,黄昏降临。旨在说明时间过得太快,表达作者的迁逝感。《缓歌行》中的“飞客结灵友,凌空萃丹丘”出自《楚辞》屈原《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丹丘指仙人所居之地。“娥皇发湘浦,霄明出河洲。”其中“娥皇”传说是尧之女舜之妃子。这里实指娥皇、女英两人,因受字数限制,故举偏以概全。二人死于湘江一带,成为湘水之神,称湘君。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帝子指湘君。《缓歌行》这首诗为拟作,内容为描写仙人生活,故诗中多用神话传说。??山、石林皆为神话传说之地,川后、天吴分别为神话传说中的河伯和水伯。

三、关于景物描写

谢灵运诗歌汲取《楚辞》对景物描写的手法,前人早有论述。清人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里说:“详谢诗格调,深得《三白篇》旨趣,取泽于《离骚》、《九歌》,江水、江枫、斫冰、积雪,是其所师也。间作理语,辄近《十九首》。”陈祚明明确指出其诗歌师法《楚辞》景物描写。

纵观其诗歌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物的描写。描写春景,充满了生机活力,如《东山望海》:“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描写在春天的某一天早晨,太阳冉冉升起,“我”出外散心,在山顶上看海,希望排解忧愁。描写夏天的景物,如《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阳乌尚倾翰,幽簧未为?”。描绘了一幅夏日图画:夕阳照耀着茂密的竹林,竹林长的很茂盛,显得十分幽深,竹林在夕阳下尚可以穿行。描写秋景,显得有些萧条,如《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袅袅秋风过”。描写冬天的景物,如《苦寒行二首其一》:“岁岁曾冰合,纷纷霰雪落”。天上下着雪,地上已经结冰了。冰天雪地的冬天,是那么的寒冷。

谢灵运诗歌对山林物色的描写,也十分有特色。他笔下的山,是险峻的。如《泰山吟》:“??????d,触石辄千眠”。在云气笼罩下的山,恍若仙境。如《泰山吟》:“石闾何??蔼,明堂秘灵篇” 。他笔下的竹林,是幽深茂盛的,称之为“幽篁”。还有对傍晚太阳的描写,如《善哉行》:“景跃东隅,??晚西薄。”描写太阳下山的样子。“清晖能娱人,游子??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傍晚时清淡柔和的阳光,使作者忘记归去。

四、意象的运用

谢灵运诗歌中多次使用了香草、美人等意象,如:杜若、兰、桂枝、薜萝、兰苕、芙蓉、白芷、绿?、山阿人、美人等等。在《楚辞》中香草、美人有特定的含义,谢灵运汲取《楚辞》香草美人的手法,在他的诗歌中香草、美人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先说香草意象,在谢诗中,香草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象,象征了谢灵运所向往的高尚的人格,“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长洲”(《东山望海》)。若,香草名。《石门岩上宿》:“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游南亭》:“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兰,芙蓉,皆为香草,象征着品行高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谢灵运的恃才傲物。懂得他的苦乐。他诗中的“美人佳人”大多喻指朋友、知音,他的诗里处处透露对知音的渴慕。那在现实生活中谢灵运有没有遇到“赏心人”呢?从《从斤竹涧越岭西行》一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诗这样写道:“想见山阿人,薛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元刘履《选诗补注》曾对此诗作了详细解释,他说:“山阿人,《楚辞》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本指山鬼,是时庐陵王已死,故托言之……事昧,谓庐陵王为徐羡之僭废,寻复见杀。及己亦因此而出也。”看来谢灵运的美人、知音,应该是庐陵王刘义真。刘义真死后,谢灵运作诗表现了对义真的怀念,以及对徐羡之等的不满。如《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石门岩上宿》:“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昧发”。这里的美人指的应该是刘义真,或者是谢灵运苦苦寻觅等待的知音,这一等待的形象来源于《九歌·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