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描写教育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4:49

描写教育类论文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1)

一.构建人物描写的训练体系

描写即描绘摹写。习作中的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者景物具体地描摹出来。它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中“形神兼备”的一种表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按照描写的对象分类,描写可以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人物描写是习作的一项基本功,要提升习作水平,务必从这一基本功的训练着手。为此,教师需要构建出清晰明了的人物描写训练体系。要构建出清晰明了的人物描写训练体系就要通读所使用的特定版本的教材,把整个教材中的人物描写训练画成一棵“知识树”,既从全局的高度审视这个小学阶段的训练内容与目标,又从局部的要领谋划实施策略,把《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目标分类归入到三个不同的学段,再根据当地学生实际,加入自己觉得需要训练的篇目,这样,教学就既能反映出客观规定性,又能反映出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体现描写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基本原则。

二.构建人物描写的课堂教学模式

习作需“教”!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的前提是教师的“教”,“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教师的“教”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会再到熟练,由他主到自主的主导因素。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教”中不懈地“学”,才能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字典意义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的结合”,教师要充分考虑给学生教什么、怎样教等一系列问题;所谓“引导”,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

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对作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大多数作文课的作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内容与要求,肤浅地零乱地讲一讲学生很难懂得的所谓理论,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写作。这种作法,缺失了“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教学的本质特征,致使教师迷失了自己――不知道怎样“具体”地教作文,致使学生在黑暗的死胡同里瞎摸索――凭着感觉走或胡编乱造。因此,构建既符合“教”的规律,又符合“学”的规律,同时符合作文本身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举措了。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据此,我们对教学模式有这样的认识:(1)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在理论上,它从宏观的层面揭示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在实践上,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程序。(2)教学模式既是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从静态上看,它是比较稳定的结构框架,从动态上看,它的程序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2)

一、教育现象学的概念简介

“教育现象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的荷兰,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于l20世纪初提出的现象学演变而来。教育现象学指的是从现象学角度研究教育领域的现象、活动、事实等。威廉明纳・莫斯特(Willemina Mostert,2002)在《现象学:在生活世界中发现教育学的意义》一文中把它界定为:现象学研究指一组人员对某一概念或现象生活体验意义的描述。瓦尔・哈林(Vall Hal-ling )把现象学界定为:像事物显现的那样严格而无偏见地研究事物,以便人们能理解人的意识和经验。还有研究者把现象学界定为对现象的探讨和描述(Seamon,2002)、现象学研究是描述体验的本质特征(Wilis,2004)等。这些界定尽管表述不一,但基本都认同现象学是描述直接经验中所给予的东西。教育现象学也遵循这一特点,所以范梅南(Max van Manen)说:教育现象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见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

二、教育现象学的基本模式和特点

在范梅南的著作《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现象学》中,展示了对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的符号的运用方法,是对从事现象学人文科学研究和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论的建议。这一方法的基本模式就是对生活体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文本的反思,以期提升我们的思想,增强我们的实际经验或机智。现象学描述一个人如何指向生活体验,解释学描述一个人如何解释生活“文本”,而符号学意在为现象学和解释学发展一种切实可行的写作或语言学研究方法。在教育现象学中,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即方法,研究就是写作――写作是研究的基本内容。在解释现象学写作中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意义进行反思是教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现象学是对生活世界的研究――一个即时体验而尚未加以反思的世界,它试图对我们在世界中前反思性的体验方式进行细腻的描述,从而获得对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本性或意义更深刻的理解。现象学的反思不是内省而是回顾。梅洛・庞蒂指出(1962),现象学人文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重新获得与世界直接而原始的联系――直接体验着世界。这包括一种文本活动:反思性写作,它是从现象学和解释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人类:它是对生活体验(现象)的描述性研究,并试图通过挖掘生活体验的意义来丰富生活体验本身。现象学的目的是将生活体验的实质以文本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这种转变,文本的效果立刻成为有意义事物的重新体验和反思性拥有:通过文本,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会被充分激活,产生与文本的“对话”。

范梅南把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验,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二是要有规范性倾向,而不要坚持价值中立;三是强调对具体经验进行反思,而不要进行理论的抽象概括;四是要求兼具开展文本写作和反思的才能。他认为,探索教育学本质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建立一个教育理论着手,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个是从生活本身开始,通过反思与孩子的交往中理解教育生活世界。而他选择后一途径入手,以现象学的方法回到生活本身,通过脚踏实地的分析与描述,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来接近事实本身,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教育的知识和理论。

三、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组织结构

如何进行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和写作?从其基本的组织结构来看,这种解释现象学研究可视为六种研究活动之间的动态结合。

1.选择关注一个我们有兴趣并使我们与实践相连的现象

对所有的现象学研究而言,在一切研究的阶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时刻留心人们有创见的问题并密切关注生活体验。只有在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受到启发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提出教育学的本质问题。对于现象学问题而言,必须由研究者去亲身“经历”,现象学研究者不可能在研究的开始就记录下问题。问号应该设在最后。通过具体的故事,读者被引向与主题相关的探问情境中。

对于现象学探寻的问题而言,我们现有的理解、前提、假设和现存的科学知识体系促使我们在尚未领会现象学问题的意义之前就开始解释现象的本质。胡塞尔首先用“加括弧”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必须怎样抓住现象,并将我们对现象的已有的知识置于括弧之外。这种策略是使我们的理解、信念、偏见、假设和前提理论都明确化。我们将它们抛掷一旁,质疑这些知识,揭示其肤浅性、矛盾性和其他掩盖起来的特性。

2.调查收集真实的经验

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鉴别使我们产生深刻兴趣的事物以及这种兴趣是否认定为人类亲身经历的经验。我们需要在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中去寻找生活体验的原材料,并对之进行反省和检查。要像法国著名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所说的那样,尽力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体验,而不作任何原因阐释或概括总结。现象学一直认为,任何现象都是可能的人类体验,现象学的描述具有普遍的跨主体性的特征。

现象学研究的对象还可以是通过追溯词源,找回指称这一现象所使用的词语最初的含义和表意功能。除此之外,惯用语(以及作家和诗人的语言)对现象学分析来说,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在人类经验总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人类经验某一方面的更深层意义或重要性,可以通过收集他人对亲身体验的生活描述。通过访谈得到个人的生活故事,通过观察得到生活中的轶事,还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体验描写,传记、日记、札记和笔记以及艺术等,还有现象学文献资料,都是生活体验的来源。

3.反思揭示现象特点的根本主题

现象学反思和解释的目标最终在于与生活经验建立更直接的联系。一个现象的意义或本质并非是简单的或一维的,而是多维的、多层次的。教育学人文科学的意义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利用有条理的记叙文和散文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人文科学的研究就是对文本的加工。通过对文本意义的单元、意义的结构和主题进行现象学描述,就可以抓住文本的意义。

现象学的主题并不是某一对象或关于现象的概括总结,它们可以被视为联系点、焦点或线索,生活经验则是被联系起来的线路,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意义整体并保存下来。

在一些文本中,我们一般通过三种方法揭示或分离现象的主题:整体概括法、选择强调法和细节详述法。我们还可以从艺术中寻求主题描述,因为艺术性的文本与日常言谈文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总是持一种反思性态度。主题也可以通过对话进行阐释,通过研究小组或研讨班的合作性分析而得到审视、表述、重新解释、删节、补充或再现。

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之存在性来引导反思。空间性、实体性、时间性和相关性四种基本存在可以视为存在的基础。生存的空间是可感空间。生存的实体性指的是这一个现象学事实,我们总是以有形的实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性是对应于钟表时间或客观时间的主观时间,是我们的主观感受。生存中的他人(相关性)是指我们在和他人共同的人际空间中与之保持的生存关系。人类总是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经验中寻求生活的意义、目的,生存的缘由。这四个存在概念共同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实体――生活世界,使我们感受到意义的无限丰富性。

4.通过写作和改写的艺术方式来描述这一现象

人文科学研究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项语言学课题:从我们的生活体验中提炼出某个方面,通过思考使它可以理解。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是为了检测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思考的深度。

现象学写作中惯常用到的修辞手段是轶闻趣事或故事。一切现象学人文科学都具有叙述体特征。轶闻(故事)使理论环境的抽象趋于独特化:使我们有可能参与真实体验,同时又让我们在面对真实体验中蕴含的意识时陷入沉思。

5.保持与这一现象的强烈而有目的的教育学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应定位于我们与儿童之间的教育关系。一个教育学研究者,如果想要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从教育层面进行分析,必须用一种稳固而持久的方式对教育意义进行探讨,也就是说,文本的内容应充分展示我们在生活中的教育立场。教育研究者和理论学家最初的研究任务是:在养育、教学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进行理论研究必须涉及对文本的思考、文本中对话的意义和教育承诺――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必须与儿童密切相关。关于研究与写作所需的条件可总结如下:我们的文本需要:①目标明确――要有意识地注意内容与形式、言语与行动、文本与结构间的关系,要从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②论证有力――需要对一定的现象作强有力的教育解释,把每个情景都定位于教育情景,解决我们应该怎样与儿童交往的问题;③内容丰富――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某一现象进行全面的探讨;④意义深远――我们对文本进行反思,是为了通过阅读来获得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些失去的、过去的、变质的事物进行收集,并将其融入我们现存的生活经验,以达到对事物深度的把握。

6.通过考虑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协调整个研究

现象学人文科学研究项目的提案最好以叙述形式通过介绍研究问题的本质和意义,通过对实际研究文本的真实面目的典型性介绍来进行充分准备。人们需要表明研究活动可以完成解释性的描述并能以叙述形式形成独创性的见解。同时,人文科学研究要有开放的视野,要允许在选择研究方向和在研究初期不可预估的探索技巧、程序和资源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

现象学的人文科学研究一般以一定的文本形式出现,但是仅仅呈现和组织书面资料的研究并没有完成其所承担的解释和叙述任务。文本的有组织的形式、有机整体与研究方法的有条理都十分重要。这样一些方法可以使现象学研究结构化:①主题化方法:采用鲜明的主题作为引导来写作研究论文,整个研究分解为若干章节或若干部分,以此来详细阐明所研究的现象的本质方面。②分析法:在不断拓展的探寻理论依据的过程中来进行分析型的论文写作。③例证法:在写作的开始就呈现现象的可视性本质,然后通过系统改造事例以填充原先的描述。④注解法:通过与其他现象学作者的思想进行对话或对其进行注解的方式来组织。⑤存在论方法:运用四种存在论方法来编排组织现象学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现象学人文科学研究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没有必须遵循的陈述性顺序。在深层意义上,人文科学的目标在于从反思中探寻依据,以便于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学关怀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徐辉富.教育现象学及其研究步骤[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2).

[2]【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现象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8.

[3]徐辉富.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6.

[4]舒艳.现象学教育学运用于教育实践述评[J].教育教学研究,2008(27).

[5]董玲.对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反思效力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4).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3)

二、客观看待写实素描

有人说素描就是朴素的描绘,泛指一切单色的绘画;有人说素描就是专指为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基础训练;有人说素描是为写实艺术创作而作的草图、研究。其实,广义上的素描涵盖的范围很大,我们可以说远古人类在洞穴石壁上画的岩画是素描,可以说文艺复兴大师寥寥数笔画出的人物速写是素描,可以说中国古人在宣纸上勾勒出的白描是素描,还可以说俄罗斯艺术家花上几个月时间画出的全因素黑白灰调子是素描。但通常意义上讲的素描其实就是写实素描。写实素描写实到极致就是全因素素描,全因素素描能精确再现人类视觉所见的真实场景,作画周期长,综合考虑了除色彩关系之外的所有造型因素,包括光影调子、质感、空间感、节奏、虚实、体积感、重量感等。写实素描是西洋美术几百年发展总结出来的一个系统而科学的体系,对于学生掌握写实艺术具有积极的意义。写实素描训练了学生对立体形态的认知,使其形成了比例的观念,养成了自觉联系和比较的习惯,加强了学生对结构和空间的理解,使其学会了体积感、质感、量感的表达方式,形成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把握整体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构图练习、质感表达、重心与平衡和黑白灰结构的合理布局,具备了基本的形式美体验和审美修养,对事物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分析,还训练了手、眼、心紧密配合的协调性,培养了学生认真、耐心和严谨的品质。写实素描在教学中所起到的这些作用不应该被忽略,这些作用不仅对写实艺术有用,对其他艺术专业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这些东西超越了专业和画种的界限,具有共通性。当然,从客观上说,太多、太久的写实素描训练可能会磨掉学生鲜活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这些又是现代艺术创作必备的基础能力。

三、各专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技能

从上述分析可见,素描对造型基础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很多基础问题并非素描课程所能解决的,无论是在素描内容中添加创造性训练,还是思维训练,或者是形态分析训练,都已经不是纯粹的素描课程了,实质上是在素描的旧瓶里面装新酒,开展的是其他内容的教学活动,其实大可不必。高校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专门开设新的课程,写实素描对于造型基础还是有一定的超越专业和画种的意义的。素描写生训练的就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形态分析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则力有未逮。强调素描的语言风格和专业特性的所谓专业素描,因过于重视素描的最终效果而忽略了素描所能解决的基本问题,其实质也超出了素描所能解决的问题范畴,像这样过于宽泛的素描教学和过于强调素描的风格形式,都是纯粹的素描无法承载的。但是,这种形式探索与专业特点关系紧密,又正是现代艺术教学所需要的,那么就应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进行材料语言的研究,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发现被忽视的形态美,提高学生对现实物象的感受力和判断力,通过造型表情、表意的能力分析物象的形态本质,提升形态的创造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院教育不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应该与时俱进。艺术教育的时代意义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较为全面的造型基础,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写实素描训练应该在高中阶段基本解决问题,高校阶段少量涉及,把大量的课时用于培养学生对形态构造的个体感受和视觉心理反应,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专业教育为基础教育的终端,专业教育的方向需要相应的基础教育作为铺垫,基础教育必须是多元化的,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基础课程,不能以一个素描的名称统摄所有基础课程,在这个笼统的名字下各自教授不同的内容。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了高等教育与现实中的传媒行业的结合,所以文学手法也随之进入到了传媒事业的发展中体现出传媒行业新的要求和新的

二、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 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四、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在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题材,是应该予以采纳的一种方法。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运用得当,均能收到“缩尺成寸,一语中的”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年12 月版。

[2] 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新闻与成才》,2002 年第7 期。

[3] 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版。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5)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招生考试都在照搬美术专业的统考模式。这种统考模式命题单一,评分标准统一,带有浓厚的标准化、单一化色彩,它虽然有很多便利性,但违背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最大的特征就是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方式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书本的知识、权威的结论和从众的经验都有可能成为思维定势的一部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习惯和方式,知识储备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艺术设计类考生的考前美术学习,最多且最典型的就是素描练习,大部分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停留在对写生对象的抄袭摹写上,程式化的素描练习已使学生养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学生的这种思维惰性一旦养成,就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巨大阻碍,因为改变学生的一种僵化的思维要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更困难。

我国的艺术类考前素描教育一直沿用美术类院校的内容和形式。以明暗素描具象写生为主,一贯注重考查学生对色调光影、形体结构与空间透视的掌握程序,考试内容大都是静物、石膏像、人头像等,几十年里翻来覆去总是这么多内容,许多考生对素描的理解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些层面上。这很容易养成学生观察事物的“单向”性与惰性。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考试反映出来的就是考生造型技巧的熟练程度,实际与设计思维、创新表达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相去甚远。

这些并不是素描本身的错,而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对西方包括前苏联素描教学体系引进消化中误读曲解所造成的。西方素描体系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艺术进步的体现,都对艺术历史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西方素描艺术大师对历史的贡献也是表现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传统模式束缚的反叛与创新,他们坚持以人文科学的精神投入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光影、透视与结构,把素描艺术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使众人享受到艺术大师的光环普照。跨越了几个世纪后我们今天仍停留在那儿生搬硬抄,毕竟是远离了源头,相隔了太久太多已难以为继。我们对西方素描的学习引进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因为时代变了,地域历史与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对素描解读又难免夹杂着个体的误读偏向,从中带来的变异演化为一种认为的惰性与僵化。

训练思维、挖掘能力这已是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下素描教学的核心思想。“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德加语),怎么看比怎么去画来的更加重要。素描学习是学会用造型的眼光去观察认知和感受对象。并把这种感受生动流畅寓于表达的能力,素描考试应着重考核考生对生活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写生只是素描学习中的一个阶段,是素描练习的一个环节与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模仿对象,一味强调技术主义态度的认识是有害无益的,当今的中国高校艺术类的人才选拔还不系统和健全,学生的考前美术训练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艺术类考前教育比较混乱,管理和教学都不完善。

中央美术学院在选拔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2002年之后,就非常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考核。由以往的考传统素描转换为设计素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近年来的考题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思路,我们就从素描这一项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例如2002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石膏像写生(阿格里巴),还是传统的美术考试思路;2003年设计系的素描考题是“包”“打开”,已经开始注重设计的意识;2008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纸飞机;2009年设计学院的素描考题是:白纸上的3-5支花;2010年设计类的素描考题就更加特殊,请以“彩虹”两字的几何形体立体构成组成一幅画面。我们仔细从中央美院的教育改革思路上和近年来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考虑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这样的素描考题,既考查了美术功底,又考查了字体设计、立体构成,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设计意识、想像力、把握画面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识,光掌握简单的素描造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中央美院在考前选拔人才方面做的调整能看出,考生的设计和创新意识已经在考试中占了很重要的分量,这样的考题要求考生必须先有一个主观的创意和基本形态,然后运用所学的构图、明暗、层次、空间等等因素进行整合表现,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合设计过程,甚至考生经参与到了考题设计的创作中,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训练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方向。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创新思维意识。这和传统的素描考核已经完全区别开来。这也能反映了平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比画的好的学生更容易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本质原因。为了使考查的目的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中央美院近年来在选拔人才方面还加试了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此外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在考题中加了美术鉴赏类的文章。中央美术学院在考前教育这方面做的尝试和探索是值得我们其他的院校和国家教育部门借鉴的,对培养艺术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尽快对我国现有的艺术类的考前素描教育进行改革,可以使艺术类学科的考试形式更加切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素描的本质有所了解和体悟,对大学的创新教育埋下优良的种子。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形式还是僵化不变,就将会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埋下祸根。对艺术类学生考试形式的研究是一门学问,还需要有关教育学者和专家不断研究探索,最终打破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合理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5.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6)

一、有的放矢――明确“小作文”的考试要求

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且能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小作文的教学亦是如此。

1.小作文的精神实质。“小作文”只是一个习惯性的说法,但极易给人一种误解,“小作文”去掉个“小”字,可不就剩下“作文”二字吗?然而,参看新课程实施后的三年高考卷,对应的第六大题在表达题意时均未出现“写作”或“作文”字样。因此,将其称作为“小作文”缺乏依据。

再来看看考试说明。

《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并没有对改革后的“小作文”进行单项解释,但品读“试卷结构”部分,一切都豁然开朗。说明如下:“语言文字运用6题,30分;文学名著阅读1题,3分;论述类、实用类文体阅读3题,9分;古代诗文阅读6题,37分;文学类文本阅读4题,21分;写作1题,50分。”2012、2013年的《考试说明》关于“试卷结构”部分与2011年相同。

从中可知,“小作文”有其名而无其实,实质上依然是语言文字运用。

2.小作文的基本题型。观其大略,大致可以概括为六大类:改写类、续写类、扩写类、图画类、应用说明类和评论类。

弄清了小作文的内涵,即是解答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说说“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问题。

二、脚踏实地――落实训练,扎实训练

1.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按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答题的精髓便是向学生传授答题技巧。最大的技巧就是答题的规范性。最规范的答题即是顺题意而行。

那么如何审题呢?需要明晰以下几个内容:

(1)明确考查题型。园斯金说:“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人的畏惧与无知是成正比的,信心依赖于对对手的熟悉程度,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审题时,要判断出小作文的考查题型,并与知识储蓄相对接,才能寸心不乱、思维清晰、眼界大开、士气高涨。

(2)留心题目要求。要求即是规范,规范即是规则。高考如戏,不遵循规则的人,势必要被淘汰出局,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缘木求鱼鱼安在?

(3)琢磨分值分配。弄懂了主次轻重,运笔方能成竹在胸,所谓好刀用在刀刃上。

当这些审题要点成了一种本能反应时,审题习惯的培养可谓大功告成。

2.注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训练。2011年考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考查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排比;2012年考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和议论,考查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另增添了使用疑问句式的考查。2013年考查的表达方式是说明,考查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考查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另增添了使用总分结构以及概括说明性文字和两种固定句式的考查。依据高考考查内容的稳定性原则和传承性原则,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依旧是小作文的考查方向。

接下来是如何训练的问题。掌握三个原则:

(1)细致。表达方式分五大类,分别是记叙、议论、说明、描写和议论。其中,需要细化的主要是描写,比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这些知识点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要加以体现。

(2)有序。相比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更琐碎,如果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免事倍功半。因此,关于修辞手法的训练需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的第一点便是“回归教材”,这点在2013年小作文中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语文课本《先秦诸子选读》”,“回归教材”的思想体现最为明显。所以教材里常见的修辞手法是重点训练对象。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7)

在素描造型的分类中,一般从表现用法上分为两大类:明暗造型与线造型。线描速写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以线为主造型方式的速写总称,是相对运用明暗、块面及色彩等速写方式而言的,是素描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前,应试教育下的素描造型基础训练课程设置只是笼统地设有素描,且以明暗造型为主。为了提高美术专业高考成绩,许多美术培训机构迎合家长的“速成”需求,在素描造型础教学中盲目强调明暗造型,追求物象的表面形似,忽略线造型,特别是线描速写在素描基础课程中的灵活运用,对物象内部结构不求甚解,画面效果机械、僵硬。这些学生即使幸运地进入美术高校,也会严重降低高校的生源质量,加重高校教师教学的包袱。

线描速写课程在高考美术教育阶段的开设,有利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及准确快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更好地表达作画时的思想情感的最终目的。

一、线描速写的分类

1.结构式线描速写。

这是一种注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在忽略光色等环境关系情况下,用线的相互穿插、粗细、轻重、方圆、长短等对不同形体的高低、前后、大小、虚实、穿插等关系进行表现的素描表现手法。

2.平面式线描速写。

这是在写生过程中,排除光的因素,减弱透视变化和体积表达的一种表现手段。可以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对形体进行平面分割和重组,减少线条自身的变化和对象形体重叠、遮挡等空间进行表达,注重线的重新排列组合与平面的变化。平面式线描不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完整表现,而是追求主观形式构成的新颖与秩序美。

3.概括式线描速写。

这是一种对写生对象进行高度提炼和高度概括的过程,要求对写生对象在仔细观察分析后,删去杂乱和次要的部分,并对形体进行秩序化、条理化,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艺术处理的目的。

4.创意式线描速写。

在写生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主观感受,是以对象为原形进行改造,使其最大限度地表达学生的创作观念和艺术追求。摆脱具体对象的束缚,使其与意象中的形象相吻合,从而形成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创意式线描速写更加强调自我情感的发挥与创造,注重作者的审美体验、思想情趣与现实生活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表达开式上更趋于寓意和表现。

二、训练方法

1.运用欣赏与临摹提高学生对线描速写的认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线造型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课时的线描速写欣赏与临摹课程,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前可有目的地选取一些较好的速写作品或整张或局部地让学生临摹。教师也可画一些速写范画并结合作品特点,以讲解线在造型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引导学生分析线在造型过程中对物体体积感和空间的决定作用和美感效应。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都为人们创作了线描速写的经典名作,在欣赏大师作品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欣赏,一起讨论。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中寻找线的种类、组织线条的方法、画面安排的节奏、所要表达的内容、给人的视觉感受等。在学生充分欣赏、思考、讨论之余,他们的思想会主动向这些大师靠近,从而产生亲手感受线条的内在表现,通过线条去感受它们的表现欲。但要达到线描速写教学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是单纯地欣赏和模仿大师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其它方面的训练。

2.运用线描速写写生提高学生线造型的能力。

造型艺术是用感情和理智去创造,是属于形象对生活的思维认识和观察。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已经大量欣赏和临摹了线描速写作品,教师就可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风景线描速写写生或场景线描速写写生。要通过不断观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在写生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锻炼眼力,也就是在对实物进行描绘之前先在脑海中概括出大的外形,结合前面所讲的线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线描写生。同时还要注意对于形体造型不能过于生硬呆直,并在形体描绘过程中适当加以线的修饰,这也是必要的,这样长期地进行线描速写写生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线造型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用线造型独立思索的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说,也能通过室外作品看出学生用线造型的理解上的弱点,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辅导与修正。

3.运用线描速写默写结合高校考试内容,提高学生线造型的概括能力。

在进行一段时间室外写生教学后,教师便可让学生重回画室,对前不久的写生资料进行复习,对原作适当加以概括、提练,使之更加完美。学生在一段时间临摹和写生后,对画面的主动控制能力还是很薄弱的,加强学生们在画面中的主动能力十分重要。此阶段起初可以从一些人物头像开始训练,逐步结合一些美术高考试题如人物半身像训练,使学生不仅增进对线描素速写结构性、平面性的了解,而且培养与提高对线描速写的概括能力。相对于一些美术培训机构的一味地描摹对象,线描速写有一个相对提炼的过程。只要教师通过不懈地辅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的线描速写能力就能与日俱增,并逐步让线描速写在绘画过程中得以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线描速写作为一门重要的造型训练课,应具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并形成三者的科学配置。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同时也多角度、多类型、多层面地为学生提供一整套的训练和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夯实绘画基本功,而不再是为了高考而做的所谓的“捷径”,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使学生具备今后创作与发展的美术基本素质。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8)

在《我是你老师》中我们还看到,经济、经济规则对学校产生着强有力的甚至是无处不在的影响。办学需要经济支撑,并非新道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力量表现得特别明显。梧桐中学迎接省级重点中学评估的过程,是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竞争,更是经济实力的角逐;教育平等是公认的理念,但在经济的杠杆面前,教育的平等已难于做到,往往良好的经济实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如同成绩差的学生因成绩差而自卑一样,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也因经济条件差而自卑(失去父亲而致家庭条件差的胡丽同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经济和经济规则也成了校园里一只“看不见的手”。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9)

二、素描艺术的目标和本意

素描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是在意大利乔托以后出现的,到了莱奥纳尔多手里,素描成为了独立的艺术,米开朗琪罗又以他的名声促成了人们对这种独立性的承认。后来,虽然不少学院派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对素描有过很多争议,基本上都是围绕“素描作为艺术品”来展开,但是争论丝毫没有影响到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价值的存在。安格尔的名言“素描是纯正的艺术”即是明证。直到20世纪,马蒂斯、毕加索、克里虽然使素描的形式和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素描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从来没有人否定过。素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们只需要看看米开朗琪罗和安格尔是怎样说的,米开朗琪罗曾断言:“素描(按另一种说法,把它称为略图艺术)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原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种观点令人惊讶,以至于让人感到质疑,但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尤其是素描艺术是他本人探索人类所有学科的知识手段。安格尔则认为:“绘画的表现力要求有丰富的素描知识,因为缺乏素描知识,不可能获得十分优秀的成绩。在大师中间富有表现力的画家,都是最卓越的素描画家。拉斐尔就是一例。”两位艺术大师如此重视素描,可见素描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创作前的基础性准备手段,其中包含有至高无上的科学探索精神,是为以后科学的“发现”和“创造”服务的,这应该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本意。

三、当前素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们国内素描教学而言,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设计素描教学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培养目标,只把素描当成一种基础训练手段,忽视了素描作为独立艺术的存在,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仅仅通过结构、明暗、体块、质感来理解素描,表现手法单一,最后弄得枯燥乏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真正地系统学习欧洲古典大师的素描经典。考察国内素描教学,包括各大美术学院在内素描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以写实为主,以刻画对象的实体感、质量感、光感、空间感为能事,为了达到“逼真”程度,不惜“磨洋工”,虽然最后的效果逼真,但是这种效果是以丧失“生动”和“生气”为代价的,缺乏“精、气、神”,是一种乏味的准确;虽然这当中也有画得特别出色的,但是对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来讲,实在微不足道。当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强大的写实主义传统势力的影响,但也不可否认,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让观者感觉不到写实是重要的,尤其是那类以呈现“逼真”物象面貌而精神内涵缺乏的作品,其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写实主义,“准确并非真实”,“绝对并非真实”。现在,写实的画家中也有很多不画素描了,利用数码影像来辅助描画形体,甚至干脆把轮廓形态通过电脑直接打印在纸上、画布上,更为普遍的是大量运用照片来作为创作素材。素描教学已经远远不如以前显得重要了,除了作为高考“敲门砖”,地位越来越低,被看轻的趋势愈发明显。再者,由于目前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存在很大弊端,学生在准备高考时有些问题可能一时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只能跟着教师和大家模仿,缺少创造意识的培养,更不敢“乱画”,只好在教师的带领下,规规矩矩地画。教师为了保证专业过关率,给学生准备了一套“八股”模式应付考试,结果造成千人一面,实际上也很难区分和检验教学成果。学生进了高校,素描也就慢慢扔下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高度的探索性的精神投入,哪来“发现”“创造”?更别谈“创新”了。

四、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创造性精神的培养

艺术并非只是呈现作品,可贵的是潜在的一种创造性精神,不管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探索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始终应作为更为重要的方面。克利认为:“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创造的过程,绝非仅仅是成品的体验。”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即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探幽微”。“成教化,助人伦”好理解,就是“画以载道”;何谓“穷神变,谈幽微”,说到底就是探索世界的奥秘,这个是创造性的,也是创新的,艺术和科学最高端的思维方式一定是互通的。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但他也热爱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他不仅拉得一手好小提琴,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相对论的提出是与他高深的艺术造诣分不开的。科学家钱学森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的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他本人除了对绘画有较高的见解,还对书法、诗词、音乐认识颇深,认为“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科学的发现根本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逻辑思维而是依靠艺术思维。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概莫能外,达•芬奇即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从这个认识回头去思考米开朗琪罗的“素描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句话时,就会意识到素描教学在艺术教育阶段竟然是如此重要,它不单单是一门基础绘画训练课、艺术创作课,而且也可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有着更为广泛的学术意义,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艺术对科学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探讨

一是素描精神的确立。首先要明确素描教育的意义,素描不仅仅是一种直接的技术教育手段,满足于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而应该是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观察物象的视觉,为认识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其次,素描练习应当培养精神。马蒂斯认为,素描特点并不在于准确地临摹自然的造型,也不在于将细节一笔一画准确地装配起来,而在于艺术家对他选择的物体所流露的真切感受,在于他所投入的注意力和精神。“如果素描是精神的,你必须先开始画以培养精神。”再次,素描教学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绘画的基础课,它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一门独立的创造性艺术,可以最为真切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受,从欧洲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中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是素描的丰富多样性蕴藏着创造性思维。如本文所述,素描的分类多样,工具材料不一,且每种工具都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就为素描最后呈现的面貌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铅笔、木炭笔、钢笔、圆珠笔、毛笔、蜡笔、色粉等,工具的单一使用和组合使用均能产生特殊效果,在探索中逐渐打开了视野,丰富了思维,实际上为下一步艺术创新不断积累认识。思维没有定式,创新形式就会源源不断。据美术史记载,17世纪欧洲杰出的绘画大师伦勃朗就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素描画家,他的素描实践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日,在素描实践中,他采用多种工具,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法,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创作构思与运用自如的艺术技巧,表现对象也不局限,如他所言:“天空、大地、海洋、动物、各种各样的人物—一切都可以供我们做写生练习。”因此,伦勃朗发明了高超神秘的绘画技法以及他对油画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均来源于他对素描的长期实践和不懈探索,是素描培育了他丰富的思维和精神,培育了他的独创性。除此以外,素描在其他领域诸如设计、工业制造、建筑、科学研究方面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已经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形成共识。

三是创造意识培养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必然要求。基础训练是为今后创作打下基础,和创作不能截然分开。马蒂斯认为:“在我看来,每幅素描都有其独特的创意。”事实上,优秀的基础教学习作包含一定的创造性,可以看作是有成果的创作。曾几何时,我们对素描基础教学的认识是何等狭隘,仅仅局限在静物、石膏、人像等几个方面,工具也往往限于铅笔、炭笔,表现方法和画法上也是片面的、被动的,硬性地把素描表现形式分为线描素描、调子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跟在教师后面邯郸学步,偶尔利用其他工具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有可能不会得到大家认可。毕业后也是靠“吃老本”、“几把刷子”闯天下,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何谈艺术创造。实际上,素描基础教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下了苦工夫、坐了冷板凳就能收到效果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基础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和精神,不应推崇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要鼓励个性的发展,采用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可以发挥各种工具的长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多方面尝试。只要能达到造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素描精神,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画出了好的作品,不管何种形式都应该鼓励和提倡。艺术最为可贵的就是创造性,如克利所言:“艺术是创造的一种明喻。每件作品都是一个例子,如同地球是宇宙的一个例子。”艺术创新需要高度的专业能力和精神投入,素描作为一门纯正的艺术,承载着培育理性和精神的双重担当,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素描工具的多样性,为非凡的创造潜能提供了支撑,历来受到西方艺术大师高度重视。事实证明,素描训练如果从一开始就远离本质和目标,对于后来的艺术创作和探索有很大的影响,直接限制作者的创造力。素描艺术应当成为画家毕生追求。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获取影像资源丰富便捷;但是,如果谁抛弃了素描,认识不到素描的重要地位,其绘画艺术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艺术道路也必然狭窄,这点毋庸置疑。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10)

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 文体感均至关重要。当下中学生写作文体混乱的现象令人担忧。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明确规定要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可见命题专家对问题的重视。虽然记叙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文体之一,但记叙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已经日渐尴尬。高中生写作记叙文的数量在减少,水平在降低,主要是因为高考作文命题、作文教学、文体本身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制定和施行科学有效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应该界定为:就记叙文叙述、描写生活中人、事、景、物等具体现象的文体特点,把充实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能力这些内隐的教学观念外化,将如何把记叙文写具体、写充实这一目标系列化,生成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活动中去,实现教学策略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沟通和转化。教师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既授学生以“法”,更引导其“练”,既使学生“知”,更使学生“行”,把传授知识和指导实践连成一线,溶成一体,真正教会学生作文,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人格。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如下:

1.整合教材

语文老师普遍认为写作教学缺乏可操作的教材,人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依据。人教版写作部分编排分成了三个系统:①写作专题每册4个。共20个专题,每个写作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内容。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这样安排,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可以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②与阅读结合,主要是笔记作文。③与梳理探究结合――语文活动。显然,人教版依然按照传统文体训练的模式,但是要在一学年完成那么多的写作活动是勉为其难,有必要对写作专题进行整合。北京教育学院的苏蓉对记叙文的整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她以必修一、必修二中的8个写作专题为依据,对新高一第一学期的写作训练做了重构和整合。第一学段以写人记事为主,第二学段在写人记事的基础上尝试虚构。6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分别为:写事(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人(写人要凸显个性),绘景(写景要抓住特征,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构思(记叙文的一种结构模式:类比引申式), 名著读书报告(名著导读)和创编虚构(学习虚构)通过6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复杂记叙文的写作,巩固、强化已具备的写作技能,尝试、熟悉新的有关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要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

2.要加强记叙文写作过程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写作指导就好像黑夜中的“电棒”,教师将写作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一下,学生是会受到启发的,并且以后能举一反三。例如,郑桂华老师“作文构思”课例中,郑老师针对学生思路打不开的普遍现象,进行构思训练,郑桂华老师这节“作文构思”课,将“作文构思”训练这个点分解为三个步骤:“发散开去”――“寻找路径”――“理清层次”,环环相扣三个环节完成作文构思训练。郑老师的高明之处是不笼统地讲写作秘诀,而是运用教学策略,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化为有程序的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活动中去,实现教学策略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自然而然的沟通和转化。

记叙文通过叙述和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的,它要告诉人们人、事、景、物的本来面貌和情态,记叙文的概念就决定了记叙文的叙述性和具象性特点,也决定了记叙文有记事类、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这几种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可以分成叙事类、写人、写景状物等不同类型的记叙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记叙文实施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而远离记叙文的本身的特点谈记叙文写作教学,那必然是虚妄之谈。不同类型的记叙文教学策略如下:

2.1 记事类记叙文的写作教学策略。记事一类的记叙文,要把事情、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教师指导教学生如何把零碎的材料集中起来,或者把哆嗦的材料删去,把事情、情节的阶段性、完整性呈现出来,写成规范的记叙文。

2.2 写人类记叙文要体现出人物形象的丰满性。要使人物能够站起来,具有一定的个性,人物的活动自然是重点。因而,除了作者的叙述交代外,要让人物在自身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要从多方面(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进行描述。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文写作的常用技巧,无论是叙事表情达意还是写景状物抒情,描写都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怎样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呢?

首先要总结描写步骤,使描写具体形象。郑桂华老师认为描写的句子往往有三个步骤:叙述――形容――比喻,通过这三个步骤达到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写形象的目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叙述”主要负责介绍人、事、景、物的基本情况,大体经过以及重要背景,让人们认清事情的大体轮廓,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叙述的写作要求是“写清楚”,“形容”主要描绘人、事、景、物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细致更清晰地了解它,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比喻”负责把描写对象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见的某种事物进行比较,让人们更直观更形象地把握它,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问题。一般说来,有了这三个步骤,对该对象的介绍就比较具体、生动、形象了。当然,具体到不同的描写,却又是千变万化的,不会刻板地遵循上述规则。写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时,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用上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中的两三种,一定要尽可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向读者传达最准确、最翔实的信息,用自己的审美的眼光来裁剪生活中的“美”。要想通过描写这一表达方式,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而不是为描写而描写,我们需要教学生在描写时注意抓住对象特征,刻画出人物的精神。这不但是教学生观察,更是教学生思考。对象的特点,就是所要写的对象的个性,也就是其本质的属性,即该写作对象区别于其他写作对象的特殊的地方。只有以典型的例子作为教材,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对象特点描述,再进行适当的练习,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2.3 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要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景物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在作者特定的感情支配或感受下所形成的特定画面或形象。这一类记叙文,写景状物不是作者的目的,仅仅是抒情的凭借,要引导学生能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学生作文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的前提下,适当教写记叙文写作技巧,比如,悬念、抑扬、意外巧合、张弛、虚实等手法。

总之,写作指导课教师要重视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把教学策略包含的教学观念外显为实践操作方法。教师通过内化教学观念,形成个体化的观念和体验,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生成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活动中去,完成从教学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授学生以“法”,更引导其“练”,既使学生“知”,更使学生“行”,把传授知识和指导实践连成一线、溶成一体,真正教会学生作文,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人格。

描写教育类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217 -03

一、引言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江苏省率先实行3+3学制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后,经过转段考核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完成三年高等教育。这种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是对整个职教课程体系的再设计。而如何做好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在中、高职阶段,甚至是将来的本科学习中,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

在深入开展贯通培养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 “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衔接载体,依托两校雄厚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原中职和高职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合理衔接,达到文化基础加强、核心专业深化、专业领域拓宽、实践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如何使中高职院校课程有效衔接,避免断头式教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3+3学制与2+3学制和五年一贯式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普遍适应性,能够适应社会对中高职人才的需求。且在本省已经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教学有效对接,找出可行的途径迫在眉睫。主要问题如:中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以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制定的,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在就读高职院校时,学习困难吃力。再如:课程设置重复。以素描课程为例,中、高职阶段都有开设,但教学部分内容重复,且学时都不长,造成学生素描基础不扎实,专业功底差。中、高职院校缺乏各自的标准,高职院校在素描教材选择时多以本科院校教材为基础进行缩写或直接去用,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问题使得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在3+3学制中并未显出太大的优势。目前,3+3学制作为一种正在试验实行的教学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各个试点院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改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使得3+3学制的优势得以体现。

二、应对专业技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素描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长期素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及质感的表现能力等。而现有课程设置中多数高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学时短、课程内容少,往往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基础技能的缺乏导致学生在画面表达上能力欠缺,风格也只是空谈。调查中职课程设置情况,因学时不足常常忽视美术基础技能的培养,素描课程被大幅删减。这是学生专业技能弱的重要原因。造型能力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本功,需要系统长期的学习与实操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直接导致高职阶段学生素描等基本素养不足。必须调整课程设置,加大素描课程的比重,且理实一体相结合进行教学。

3+3学制的学时较以往2+3学制和五年一贯制相比增加了一年,使得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素描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往中职学校在第一、二学期开设素描课 (196学时)。其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静物写生取景、构图能力,理解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结构,掌握用明、暗线条塑造对象的手法;具备一定写生、速写及默写能力,能较快地运用形象语言记录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激发创作灵感。了解、掌握速写的基本方法,能准确、生动地塑造形体,具有一定的默写能力。如此多的知识点在196课时中完成学习,很多章节都无法展开,有些甚至只能点到为止,造成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完整,专业能力缺失,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制约。

经调整“3+3”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的《素描》课程可开设432课时,做到第一至六学期全辐射。使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上能达到普通高考或对口单招升学的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人像、真人模特素描写生的绘画训练,掌握美术绘画目测原理、写生中的构图原理、轮廓造型原理、空间造型原理、骨骼肌肉基础知识、人物五官和头部结构和明暗规律、人物速写写生等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能够完成具备把握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能力,并用于设计课程中;具备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具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及表现能力;具有艺术审美观及鉴赏能力,为后续诸多设计专业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课程设置时,还会出现课程内容大量重复、课程深度广度不足等问题。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重复上课,会使其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率低、教育资源浪费。针对这个问题院校间应进行磋商:中职阶段一、二年级重点抓基础素描,并将高职的设计素描调整到中职三年级进行教学。

此外,学校还要加强美术专业群的建设,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知道原理―看到现象―理解规律―应用实践,我们在专业群组备课时建立素描理论数字题库,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原理,指导绘画实践。让学生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

从而,促进中高职完美衔接,加强学生的素描技能,使得学生的设计想法得以更好的展现,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三、对接高校加强专业方向教学

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相互对接。根据美术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解,从整体上设计美术人才的培养方案。

在素描课程中我们不但要抓专业基础,更要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渗透设计理念,同时加强结构素描的训练。教学中定期安排有一定设计要求的素描训练。如:在静物素描阶段,我们会要求学生设计并表现出玻璃和木质静物相结合的展示组合静物素描。学生要深入考虑玻璃和木质的质感、美感表现;每个物体形体的组织美感;画面静物高低、光线等多方面的展示效果。很多学生煞费苦心地到商场及橱窗里去考察学习,展示设计并摆出自己的展台后再进行素描写生创作。通过每一次项目教学强化学生心中素描的理念:素描画的是画者对形体的理解与表现。

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上我们都力求做到加强中高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素描课程的衔接贯通,实现中高校专业的对接。使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素描等美术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强化,并建设具有美术专业特色的课程空间。在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提升转段升学率,保持3+3学制具有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前段教育课程,并且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行校企联合开发,并与其他同类专业院校形成联盟,制定相应的标准,推动实现美术专业的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四、项目教学,做中学、做中教

由于素描具有专业性强、表现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方式应进行项目教学优化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教学中安排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教育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3+3”学生的抽象思维强于中职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程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化到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尤其是部分偏爱实操的学生,更需要通过这样理实一体的课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为了检查本次研究对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学的提高效果。研究组在玄武中专14级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设立了实验班和常态班。

对实验班和常态班,我们运用作品分析法评估学习结果。

检测内容:素描头像写生――男子半侧面

评分标准及权重

构图 20%

造型比例 20%

头部形体结构 10%

身体及手的形体结构 10%

头部描绘 10%

衣服及手的描绘 10%

基本的素描表现手法 10%

独特的素描表现手法 10%

实验班部分考试作业

常态班考试部分作业

实测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结果:实验班的成绩显著提高,我们以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两个学期的成绩进行对比,从数据中可看出第二学期实验组班级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仅以优秀率为例,第一学期实验班是59.7%,第二学期达到了74.5%。而常态班的变化却很小。在此就不再用数字进行对照分析了,过程性资料里将有显现。说明以课程调整对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有明显提升。

通过调整衔接课程,推行创新教学方式,使3+3学制教学在实践中发展。尊重中高职美术院校的教学实际,分期分批,开发适合全省推广的中高等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衔接课程体系。使3+3学制的教学体系适应广大学生的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美娟.“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以应用化工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5,(43):164-165.

[2]王志华,缪朝东,刘炜杰.“衔接”与对话――对于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局部的观察与思考(上)[J].江苏教育,2014,(7036):10-17.

[3]张歆伟.论无锡工艺美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5,(39401):199-200.

[4]肖海慧,邓凯,夏玲.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探索,2013,(26204):73-74.

[5]王艳艳.设计素描的教学与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710):176-177.